一、静压桩极限承载力的时效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洪,黄永峰,张明义,李长河,苏雷,仉文岗,林沛元,崔纪飞,焉振[1](2021)在《静压桩承载力时间效应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静压桩沉桩后桩周土重塑,静压桩承载力表现出随着休止期的延长而增长的特性。本文从静压桩沉桩后桩周土体内孔隙水消散固结的角度出发,对静压桩承载力时间效应的理论和试验分别进行归纳,结合孔隙水消散路径及固结模型,对桩周土体初始超静孔隙水压力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总结,分析承载力各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对静压桩承载力的时效性进行深化研究,并探讨了不同地质条件、不同桩的类型对休止期内静压桩承载力的影响,进一步对基于实测数据得出的经验公式进行总结。讨论了基于不同本构关系模型的应力场及位移场解答和沉桩后孔隙水压力消散解答,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桩基极限承载力理论公式;探讨了黏性土、砂土条件下,考虑超固结比、不排水抗剪强度和塑性指数比对桩基极限承载力系数A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桩基极限承载力经验公式。建议在经验公式基础上设置多重参数,以提升经验公式的精确度,并完善对不同桩、土类型的参数解答;利用BP神经网络,导入静压桩承载力相关参数,以得到针对不同地质条件、桩型、休止期的承载力最优解。
汤斌,亢佳帅,姚正[2](2021)在《湛江组结构性黏土触变性对群桩承载力时效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对7套不同桩材、桩间距、桩长的模型群桩基础进行不同休止时间(0d、7d、14d、28d、60d、90d)的桩周土十字板剪切试验和桩基静载试验,探究桩周土抗剪强度和桩基承载力随休止时间的变化,揭示湛江组结构性黏土触变性对群桩承载力时效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湛江组结构性黏土的抗剪强度随休止时间增加而增长,相同休止时间情况下,桩周土触变强度比率随桩材弹性模量、桩间距、桩长的增大而减小;群桩的荷载沉降曲线呈明显的陡降型,具有明确的破坏荷载,群桩的极限承载力具有明显的实效性,相同休止时间情况下,极限承载力随桩材弹性模量、桩长和桩间距增大而增大;桩基承载力时效性系数与桩材、桩间距和桩长有关,相同休止时间情况下,桩材弹性模量和桩间距越小,承载力时效性系数越大,桩长越长时,承载力时效性系数越小;湛江组结构性黏土触变强度比率与桩基承载力时效性系数呈对数函数关系。
李镜培,徐子涵[3](2021)在《长期受荷桩极限承载力的预测》文中指出为准确预测长期受荷桩的极限承载力,对桩基承载力时间效应经验公式的不足进行了探讨,并基于天然饱和黏土地基静压桩承载力时效性研究的理论成果,对经历长期受荷的旧桩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关研究机构的桩基承载试验数据开展分析,提出了考虑桩基承载力时间效应的静压桩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提出了桩侧阻力时效系数γ,探讨了影响γ的一些关键因素,并基于试验数据提出了采用土体性质参数计算γ的方法.通过现场试验对本文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γ可对现行规范中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旧桩单桩承载力设计值;而γ则可采用不排水抗剪强度Su及塑性指数IP进行预测.
陈东升,周标和,吴春燕,汤斌[4](2020)在《沉桩方式及桩型对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中单桩承载力时效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部湾沿岸地区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具有触变性,导致该土层中桩基时效性明显,不同沉桩方式及桩型的模型单桩对该土层中桩基承载力时效性影响显着。以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为地基,设计不同沉桩方式、桩型的模型单桩进行桩基静载实验,并对1倍桩径范围内桩周土的孔隙水压力进行监测。结果显示:(1)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中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均随休止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且增大的速率表现为前期增长快,后期增长慢;(2)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与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增长规律基本吻合;(3)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中,不同沉桩方式、不同桩型的单桩承载力时效性应采用不同时效性系数下的经验公式表述,但现存经验公式有待完善;(4)当沉桩方式不同桩型相同时,静压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增大的速率和幅度比振动桩大;(5)当桩型不同沉入方式相同时,圆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增大的速率和幅度最大,管桩次之,方桩最小。
左萍萍[5](2020)在《基于SCPTU的土层不确定性分析与桩承载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项目中岩土工程参数选取存在不合理现象,面临设计和施工偏于危险的隐患,易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和潜在风险。长期以来,我国岩土行业获得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的方法因受到现场取样和室内试验条件诸方面的限制,对岩土力学参数进行精准量测存在困难,多数情况下是通过经验估计获取。地震波孔压静力触探(seismic 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SCPTU)是一种原位测试技术,具有无需取样、高精度、连续测试、高重复性、简单快捷等优点,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青睐。因此,基于SCPTU测试技术对岩土工程力学参数进行评价,应用SCPTU参数对土层识别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对单桩承载效应进行分析,对提高我国岩土工程实践中的地基基础设计具有重要的科学与现实意义。本文尝试借助协作表示理论的优势,提出基于概率协作表示和加权协作竞争表示的土层识别方法,为进一步对单桩承载效应评价提供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为更好地表征土体力学参数间的相似性,借助概率量化参数属于每类的可能性,探讨了基于CPTU参数的稀疏自动编码技术和概率协作表示相结合的土层识别研究。通过与现场钻孔取样结果验证,表明该方法在软土场地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同时可以量化混合层中各成分的比例,是对经典图表法的有益补充。(2)为避免概率协作表示法存在参数相关性高的问题,尝试提出加权协作竞争表示的土层识别方法。通过对几种典型场地的识别案例表明,加权协作竞争表示法更能表征土层沉积的过程。将该方法应用于区域场地的宏观评价,可直观获取地质层沿钻孔深度分布的概况,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3)回顾了应用CPT/CPTU对单桩承载力进行预测的方法,结合江苏某项目,评价了各预测法用于静压桩的适宜性。讨论了桩端阻力影响区的取值范围,侧阻退化效应对侧壁摩阻力的影响,以及时效性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应用CPTU数据提出了基于加权协作竞争表示的单桩承载力预测新方法。通过与同地质条件的静载试验对比,验证了提出新方法的有效性。
曹锦楼[6](2020)在《饱和黏土中静压沉桩特性与数值模拟》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建筑类工作者在海内外参与承建的项目越来越多,我们的土木工程地下基础施工水平也越来越高。桩基础因其承载力高、稳定性好、沉降量少且均匀、沉降速率低且收敛快等特点,在工程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静压桩因其噪音小、污染少、施工效率高、对桩身损伤小等优点获得了沿江沿海软土地区工程建设的青睐。静压桩属于挤土置换桩,在沉桩过程中会对桩周及桩端土体进行挤压而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对沉桩特性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预估挤土效应对周围建筑物等公共设施的影响,以及合理地估算桩端承载力。本文以饱和黏土为研究对象,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柱孔扩张理论,采用拓展Lade-Duncan屈服准则求得饱和黏土中静压沉桩挤土效应的柱孔扩张解答;其次,针对开口管桩,在考虑其土塞效应的基础上推导出其桩身柱孔扩张理论解,并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该解答的合理性。(2)对静压桩在饱和黏土中沉桩所产生的桩端挤土效应通过球孔扩张理论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极限桩端阻力的理论公式。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将沉桩最终桩端阻力与极限桩端阻力理论值进行对比,验证的理论解答的合理性,由结果可知极限桩端阻力的计算公式更适合于细长桩承载力的估算。(3)为了更加直观地观察静压桩的挤土效应,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静压桩的连续贯入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对桩土相互作用规律进行研究,得到了沉桩挤土过程中桩周土体的应力场、位移场以及桩端阻力,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陈东升[7](2020)在《桩型及沉桩方式对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中单桩承载力时效性的影响》文中指出近年来,一批重要项目落户北部湾地区。由于北部湾沿岸地区广泛分布着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且其具有强烈的触变性,导致该地区桩基时效性明显。尽管人们已经对土的触变性和桩基时效性有了较为深入系统的认识,但有关湛江组结构性黏土触变性与桩基时效性的内在联系直今仍未得到解决。为得到湛江组结构性黏土触变性与桩基时效性的关系,本文选择湛江市内具有典型的结构性黏土层作为地基,主要针对桩基和桩周土展开研究,选择不同桩型、沉桩方式下的模型单桩在沉桩后对其1倍桩径处土体的孔隙水压力进行监测,并在沉桩结束后不同休止时间段(0d、1d、3d、7d、14d、28d、42d、60d、90d)对1倍桩径处土体进行静力触探试验及对桩基进行静载试验。获得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在沉桩后1倍桩径处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不排水抗剪强度增长规律,以及桩基承载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通过现场孔隙水压力监测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获得了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和触变强度恢复情况。(1)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中桩基,孔隙水压力在沉桩后8天左右消散完成,并且消散后的孔隙水压力低于沉桩前场地初始孔隙水压力值。说明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受扰动后更有利于孔隙水压力的消散。(2)湛江组结构性黏土的触变性显着,但桩型、沉桩方式对触变性发挥作用的时间影响显着。圆桩桩周土触变性最强,管桩次之,方桩最弱,静压法沉桩桩周土触变性强于振动法沉桩。随着桩长的增加,桩周土体触变性增强,桩周土体由触变性增长的强度越高。2、通过不同时间下的原位桩基静载试验,获得了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中,单桩竖向承载力变化规律。(1)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中桩基,桩侧摩阻力对承载力、承载力的恢复起主要作用,而桩端阻力贡献甚微。(2)沉桩方式相同的情况下,沉桩过程中方桩承载力损失最小,管桩次之,圆桩最大,但是沉桩后承载力恢复程度圆桩最大,管桩次之,方桩最小。圆桩对承载力时效性的影响最大,方桩最小。桩长对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中桩基极限承载力时效性影响显着,桩长越长,极限承载力时效性系数越大,极限承载力时效性越明显。(3)桩型相同的情况下,静压桩在承载力损失方面、沉桩后极限侧摩阻力、极限桩端阻力、极限承载力恢复方面、承载力时效性影响方面均优于振动沉桩。3、选取触变性指标—触变强度比率,桩基时效性指标—承载力时效性系数,建立触变性与桩基时效性的量化关系。湛江组结构性黏土触变性与桩基时效性可用线性关系表述,桩基时效性与土体触变性呈正相关。
覃明兰[8](2020)在《基于触变效应的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单桩模型试验》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北部湾沿岸地区基础设施数量日趋增多,规模将更大,作为北部湾沿岸地区基础设施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的桩基工程也得到飞速发展,桩基工程在我国北部湾沿岸地区的应用也更加广泛。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在北部湾沿岸地区广泛分布,由于其具有特殊的力学、工程特性,使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地层中桩基工程承载性状极为复杂,因而对我国北部湾沿岸地区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地层中桩基的设计与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呈强触变性,导致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地层中桩基的桩-土相互作用机制复杂,桩基时效性明显。因而开展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地层中桩基时效性的研究对于深入认识湛江组结构性黏土的力学、工程特性,合理指导桩基工程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湛江某桩基工程的实际,利用自制的透明模型箱装置对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中模型桩基在不同休止龄期承载性状进行研究,分别对不同桩长不同桩径的9组模型桩于不同休止龄期内进行单桩静载荷模型试验,测定桩身应变、沉降,同时对模型桩的桩周土进行十字板剪切试验,测定其抗剪强度,探寻湛江组结构性黏土触变性与桩基时效性的量化关系。得到如下结论:(1)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具有很强的触变性,不同桩长不同桩径的模型桩桩周土的抗剪强度和触变强度比率随着休止时间的增加均表现出增长的趋势。在桩长相同的情况下,桩径越小模型桩桩周土的触变强度比率增加的幅度和速率最大;在桩径相同情况下,随着桩长的增加,触变强度比率增长的速率与幅度没有显着的规律。桩长对桩周土的影响不如桩径对桩周土的影响大。(2)随着休止龄期的增加,各模型桩的极限承载力均有不同幅度的恢复,且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恢复的速率表现为前期增长快,后期增长慢。(3)各个休止龄期内模型桩的摩阻力沿桩身近似成“R”形分布,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加,桩顶荷载向下传递是逐步实现的。随着休止时间的增加,桩极限侧摩阻力增长较大。(4)桩周土强度的恢复与模型桩的极限承载力增长正相关,土体的触变性越强,桩基的时效性越明显。
张庆符[9](2019)在《既有多层建筑静压托换桩地基加固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既有多层建筑结构大多采用条形基础,结构整体性较差,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静压托换桩地基加固技术可充分利用条形基础的特点,通过托换桩补偿地基承载力,可有效阻止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论文针对在条形基础下布置静压托换桩的既有多层建筑地基加固工程,对静压桩单桩承载力取值以及桩距布置等问题进行优化设计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既有多层建筑静压托换桩承载力补偿设计原理,建立静压托换桩承载力补偿设计方程:Fa’=n?Ra≥Fk+Gk-Po?Ao,修正传统的既有多层建筑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使之更加符合工程实际需要。通过分析静压托换桩承载力补偿设计要点,确定静压托换桩优化设计的内容:静压桩单桩承载力合理预测和布桩间距优化。(2)探讨了静压桩压桩力与单桩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利用L-M优化算法建立了陕西黄土地区静压桩终止压力、桩长与单桩承载力的非线性拟合方程:Quk=1.527L×Rsm÷(2+L),提出了静压桩单桩承载力的合理预测方法,为静压桩单桩承载力的设计取值提供参考。(3)根据静压桩单桩承载力拟合方程进行静压托换桩承载力补偿设计,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探讨了不同桩长下静压桩挤土效应对桩周土水平位移的影响,得到静压桩最小布桩间距的建议值为6d;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托换后钢筋混凝土基础及上部砖砌体的受力性能,并根据多层建筑上部结构荷载,得到了静压桩合理布桩间距的取值范围。(4)以陕西黄土地区某既有多层建筑静压托换桩地基加固工程为例,从静压桩单桩承载力合理预测和布桩间距优化两方面进行了静压托换桩地基加固优化设计,并从单桩承载力实测数据、静压桩沉降量、桩体水平位移和砖砌体裂缝发展等方面验证了静压托换桩优化设计的可行性。(5)论文在已有静压托换桩地基加固理论及工程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改进静压桩单桩承载力预测方法和优化布桩间距,在保证地基加固效果的前提下,节约地基加固成本8%左右,可为类似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提供参考。
曹亚超[10](2019)在《XCC桩贯入-固结全过程及承载力时间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软土地基分布较广,桩基在处理软土地基方面被证明非常有效,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中。桩基础通过将荷载传递到深土层的方式来控制建筑物沉降变形、提高基础承载力、保障建筑物使用安全。现浇X形混凝土桩(以下称为XCC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非圆截面异形桩,由重庆大学刘汉龙教授科研团队研发。与传统的圆形、方形桩相比,XCC桩的优势主要在于:通过增大桩侧摩阻力来提高桩基承载力,并充分发挥了桩身材料潜力。XCC桩施工时先通过静压沉管将X形截面钢模、X形活瓣桩靴贯入地基中形成X形空腔,然后在空腔中灌注混凝土并且振动拔管,混凝土充满X形空腔,形成XCC桩。虽然XCC桩为现浇混凝土桩,但是其静压沉管过程与静压桩压桩过程类似,成桩后土体固结及承载力变化发展也与静压桩相似,故可参照静压桩进行研究分析。为简化叙述,并与静压桩统一,本论文将XCC桩静压沉管阐述为“XCC桩贯入”,沉桩后土体固结阐述为“XCC桩固结”。XCC桩贯入过程中会使得桩周土体产生并且积累大量超孔压,在桩贯入阶段结束后,进入固结阶段,超孔压逐渐消散,桩周土体强度、有效应力增加,使得桩承载力会显着提高。因此,研究XCC桩贯入和固结全过程中孔压场和应力场的变化规律对预测、评估桩基长期承载力非常重要。本文采用“混合欧拉-拉格朗日”有限元大变形分析方法模拟桩在天然饱和黏土中贯入、固结过程及长期承载力变化特性,相应的内容如下:应用“混合欧拉-拉格朗日”有限元大变形分析方法重现桩在天然饱和黏土的贯入过程和固结消散过程,并将模拟分析得到的贯入阻力和孔压消散等结果与离心机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该分析方法和数值模型的合理性、正确性。模拟分析XCC桩与圆桩贯入过程中桩周土体孔压和应力的分布情况及发展规律,并比较了圆桩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解的差异。相对于圆桩,XCC桩贯入过程在桩周土体会引起更大的孔压影响范围和更大的剪应力区。对XCC桩和圆桩在固结阶段孔压场和应力场的变化进行了三维数值分析。结果发现:超孔压的消散速度与所在区域的初始孔压值相关,初始孔压值越高,其消散的速度也越快。距桩身大约10r的范围内的径向有效应力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径向有效应力增长幅度随着距桩身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对比研究了两组截面面积不同的XCC桩和圆桩,发现桩承载力变化具有显着的时效性。截面周长相差较大的等横截面积XCC桩比圆桩在承载力方面有非常明显的提升;当截面周长相差较较小时,承载力提高并不明显。表明在XCC桩设计时,单位面积的截面周长对桩后期承载力意义重大。
二、静压桩极限承载力的时效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静压桩极限承载力的时效性(论文提纲范文)
(1)静压桩承载力时间效应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承载力时效性的理论研究进展 |
1.1 基于圆孔扩张理论的承载力时效性 |
1.1.1 基于圆孔扩张理论的初始孔隙水压力 |
1.1.2 基于孔压消散路径及边界条件的固结模型理论 |
1.1.3 基于桩周土固结的理论 |
1.2 基于数值模拟的承载力时效性 |
1.3 基于其他理论方法的承载力时效性 |
2 试验研究进展 |
3 经验公式研究进展 |
4 结论与展望 |
(2)湛江组结构性黏土触变性对群桩承载力时效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室内模型试验 |
1.1 模型试验相似性论证 |
1.2 模型试验装置 |
1.3 桩周土 |
1.4 方案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触变强度比率随休止时间的变化规律 |
2.2 桩基极限承载力随休止时间的变化 |
2.3 承载力时效性系数随休止时间的变化规律 |
2.4 触变强度比率与承载力时效性系数的关系 |
3 结论 |
(3)长期受荷桩极限承载力的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旧桩承载力计算方法探讨 |
1.1 考虑时间效应的桩基承载力经验公式 |
1.2 考虑时间效应的桩基承载力理论解答 |
2 旧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方法 |
2.1 旧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公式 |
2.2 考虑时效性的桩侧阻力计算 |
2.3 桩侧阻力时效系数的计算 |
3 时效系数γ参数取值方法 |
3.1 不排水抗剪强度Su的影响 |
3.2 塑性指数IP的影响 |
4 工程验证与分析 |
4.1 现场试验概况 |
4.2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5 结论 |
(4)沉桩方式及桩型对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中单桩承载力时效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单桩原位静载试验 |
1.1 试验场地概况 |
1.2 单桩承载力时效性原位静载试验 |
1.2.1 模型桩 |
1.2.2 试验装置 |
1.2.3 单桩原位静载试验 |
(1)沉桩前准备。 |
(2)孔隙水压力计埋设。 |
(3)沉桩。 |
(4)单桩原位静载试验。 |
(5)数据处理。 |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1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2.2 承载力时效性经验公式 |
2.3 沉桩方式及桩型对桩基承载力时效性的影响 |
3 结论 |
(5)基于SCPTU的土层不确定性分析与桩承载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基于CPT/CPTU土层识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CPT/CPTU的土层识别 |
1.2.2 基于统计分析的土层识别法 |
1.3 基于CPT/CPTU桩承载力研究现状 |
1.3.1 基于CPT/CPTU预测单桩承载力的经验方法 |
1.3.2 基于CPT/CPTU预测单桩承载力的理论方法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基于CPTU数据的概率协作表示土层识别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于稀疏自动编码技术的CPTU数据预处理 |
2.2.1 CPTU参数选择 |
2.2.2 参数归一化处理 |
2.2.3 基于稀疏自动编码的力学特性参数特征提取 |
2.3 基于概率协作表示的土层界面识别 |
2.3.1 协作子空间内的样本表示 |
2.3.2 概率子空间外的样本表示 |
2.3.3 属于特定类子空间的概率 |
2.3.4 ProCRC模型 |
2.4 实验设计 |
2.4.1 训练集X建立 |
2.4.2 实验流程 |
2.5 工程应用及讨论 |
2.5.1 案例1 |
2.5.2 案例2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加权协作竞争表示的CPTU土层识别 |
3.1 概述 |
3.2 相关理论概述 |
3.2.1 协作表示 |
3.2.2 概率协作表示 |
3.2.3 协作竞争表示 |
3.3 基于加权协作竞争表示的土层识别 |
3.3.1 WCCRC原理 |
3.3.2 CCRC与 ProCRC之间的联系 |
3.3.3 WCCRC与 ProCRC之间的联系 |
3.3.4 WCCRC的识别分类流程 |
3.4 工程实例及讨论 |
3.4.1 互层沉积场地 |
3.4.2 巨厚软土场地 |
3.5 区域场地宏观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加权协作竞争表示的单桩承载力计算方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CPT/CPTU计算单桩承载力方法 |
4.2.1 国内应用CPT确定单桩承载力方法 |
4.2.2 国外应用CPT/CPTU确定单桩承载力方法 |
4.3 已有CPT/CPTU单桩承载力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性评价 |
4.3.1 工程地质概况 |
4.3.2 基于CPT/CPTU单桩承载力计算结果 |
4.3.3 基于已有CPT/CPTU的单桩承载力方法评价 |
4.4 基于WCCRC的单桩承载力预测新方法 |
4.4.1 桩端影响区范围 |
4.4.2 不同土体类型的影响区范围 |
4.4.3 压桩过程中侧阻退化效应 |
4.4.4 土层中的侧阻退化因子 |
4.4.5 静压桩承载力的时效性 |
4.5 案例分析 |
4.5.1 案例分析 |
4.5.2 讨论 |
4.6 单桩承载效应分析 |
4.6.1 单桩沉降变形分析 |
4.6.2 案例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待发表)论文 |
(6)饱和黏土中静压沉桩特性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静压桩的沉桩机理 |
1.3 静压桩沉桩特性的研究现状 |
1.3.1 理论研究 |
1.3.2 数值模拟研究 |
1.3.3 试验研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静压沉桩挤土效应 |
2.1 概述与基本假设 |
2.2 柱孔扩张问题弹塑性区分析 |
2.2.1 弹性区解答 |
2.2.2 拓展Lade-Duncan屈服准侧 |
2.2.3 塑性区解答 |
2.3 考虑土塞效应的柱孔扩张分析 |
2.3.1 土塞效应 |
2.3.2 考虑土塞效应的柱孔扩张解答 |
2.4 开口管桩挤土效应试验验证 |
2.4.1 模型试验 |
2.4.2 试验结果分析及验证 |
2.4.3 参数分析 |
2.4.3.1 挤土效应与PLR值的关系 |
2.4.3.2 剪切模量对挤土效应的影响 |
2.4.3.3 粘聚力对挤土效应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静压桩桩端阻力 |
3.1 概述与基本假设 |
3.2 球孔扩张问题弹塑性区分析 |
3.2.1 基本方程 |
3.2.2 弹性区解答 |
3.2.3 塑性区解答 |
3.3 极限桩端阻力的确定 |
3.4 沉桩阻力的估算 |
3.5 模型试验验证与分析 |
3.5.1 试验装置 |
3.5.2 桩端阻力试验值的确定 |
3.5.3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3.5.4 参数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静压沉桩数值模拟 |
4.1 概述 |
4.2 有限元分析涉及的问题 |
4.3 基本假定及模型简介 |
4.3.1 基本假定 |
4.3.2 模型简介 |
4.4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
4.4.1 应力场计算结果分析 |
4.4.2 位移场计算结果分析 |
4.4.3 桩端阻力计算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7)桩型及沉桩方式对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中单桩承载力时效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湛江组结构性黏土研究现状 |
1.2.2 触变性研究现状 |
1.2.3 桩基时效性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概况 |
2.1 引言 |
2.2 试验场地选取 |
2.3 试验方案设计 |
2.3.1 模型桩制作 |
2.3.2 桩基静载试验仪器及场地布置 |
2.3.3 静力触探试验仪器及场地布置 |
2.3.4 孔隙水压力监测试验仪器及场地布置 |
2.4 试验数据处理 |
2.4.1 桩基静载试验数据计算 |
2.4.2 静力触探数据计算 |
2.4.3 孔隙水压力数据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湛江组结构性黏土触变性原位试验 |
3.1 引言 |
3.2 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 |
3.2.1 静力触探试验过程 |
3.2.2 静力触探试验结果 |
3.2.3 孔隙水压力监测试验过程 |
3.2.4 孔隙水压力监测试验结果 |
3.3 静力触探结果分析 |
3.3.1 桩型对桩周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增量的影响 |
3.3.2 沉桩方式对桩周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增量的影响 |
3.3.3 桩长对桩周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增量的影响 |
3.4 孔压监测结果分析 |
3.4.1 桩型对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的影响 |
3.4.2 沉桩方式对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的影响 |
3.4.3 桩长对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的影响 |
3.5 湛江组结构性黏土触变性结果分析 |
3.5.1 桩型对湛江组结构性黏土触变性的影响 |
3.5.2 沉桩方式对湛江组结构性黏土触变性的影响 |
3.5.3 桩长对湛江组结构性黏土触变性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桩基时效性原位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桩基静载试验过程及结果 |
4.2.1 桩基静载试验过程 |
4.2.2 桩基静载试验结果 |
4.3 单桩极限侧摩阻力时效性分析 |
4.3.1 桩型对桩极限侧摩阻力的影响 |
4.3.2 沉桩方式对桩极限侧摩阻力的影响 |
4.3.3 桩长对桩极限侧摩阻力的影响 |
4.4 单桩极限桩端阻力时效性分析 |
4.4.1 桩型对极限桩端阻力时效性的影响 |
4.4.2 沉桩方式对极限桩端阻力时效性的影响 |
4.4.3 桩长对极限桩端阻力时效性的影响 |
4.5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时效性分析 |
4.5.1 桩型对承载力时效性的影响 |
4.5.2 沉桩方式对承载力时效性的影响 |
4.5.3 桩长对承载力时效性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黏土触变性与桩基时效性的量化关系分析 |
5.1 引言 |
5.2 触变性与时效性的关系拟合 |
5.3 拟合结果分析 |
5.3.1 桩型对触变性与桩基时效性量化参数?的影响 |
5.3.2 沉桩方式对触变性与桩基时效性量化参数?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基于触变效应的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单桩模型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 |
1.2.1 土的触变性 |
1.2.2 触变性对桩基础的影响 |
1.2.3 模型试验 |
1.3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模型桩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1.1 模型试验的理论基础 |
2.1.2 相似理论在本试验中的应用 |
2.1.3 试验原型的选取 |
2.2 模型试验装置 |
2.2.1 模型箱 |
2.2.2 模型桩 |
2.2.3 模型加载装置 |
2.2.4 数据量测系统 |
2.2.5 模型试验加载方案 |
2.3 模型试验 |
2.3.1 地基土材料的选取、参数确定及其制备 |
2.3.2 桩身材料的选取 |
2.3.3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 |
2.3.4 室内模型试验的安排 |
2.3.5 模型桩的埋置 |
2.4 试验数据及处理 |
2.4.1 模型桩数据整理 |
2.4.2 模型桩荷载与沉降曲线数据整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模型桩桩周土触变性试验结果分析 |
3.1 桩周土的十字板剪切试验 |
3.1.1 仪器组成 |
3.1.2 试验步骤 |
3.1.3 成果整理 |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1 模型桩桩周土不同休止龄期的抗剪强度 |
3.2.2 桩长对桩周土触变性的影响 |
3.2.3 桩径对桩周土触变性的影响 |
3.2.4 触变过程强度恢复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模型桩时效性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 引言 |
4.2 桩长对单桩时效性的影响 |
4.2.1 桩长对桩身轴力的影响 |
4.2.2 桩长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 |
4.3 桩径对单桩时效性的影响 |
4.3.1 桩径对桩身轴力的影响 |
4.3.2 桩径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 |
4.4 时效性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
4.4.1 Q~S曲线特征 |
4.4.2 时效性下单桩的极限承载力 |
4.4.3 桩长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4.4.4 桩径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桩周土触变性与桩基时效性的关系 |
5.1 桩周土触变效应与模型桩时效性的关系 |
5.2 单桩极限承载力增长率与休止龄期的关系预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既有多层建筑静压托换桩地基加固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1 静压托换桩技术研究现状 |
1.2.2 静压桩单桩承载力研究现状 |
1.2.3 静压托换桩布桩间距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主要技术路线图 |
2 静压托换桩技术及其优化设计理论分析 |
2.1 静压托换桩技术 |
2.1.1 静压托换桩技术概述 |
2.1.2 静压托换桩地基加固流程 |
2.2 静压托换桩技术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
2.2.1 静压托换桩技术特点 |
2.2.2 静压托换桩技术适用范围 |
2.3 静压托换桩承载力补偿设计要点 |
2.3.1 传统静压托换桩承载力补偿设计原理 |
2.3.2 基于桩-土共同作用的地基承载力补偿设计方法 |
2.3.3 静压托换桩技术设计要点 |
2.4 静压托换桩优化设计理论 |
2.4.1 静压托换桩单桩承载力预测 |
2.4.2 静压托换桩布桩间距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L-M优化算法的单桩承载力合理预测 |
3.1 静压桩单桩承载力形成机理 |
3.1.1 土体的固结作用 |
3.1.2 土的触变时效性 |
3.1.3 地基土的重塑效应 |
3.2 静压桩压桩力 |
3.2.1 桩端阻力及特性 |
3.2.2 桩侧摩阻力及特性 |
3.3 压桩力与单桩承载力的关系 |
3.3.1 压桩力与单桩承载力的区别 |
3.3.2 压桩力与单桩承载力的联系 |
3.3.3 几种常用的终止压桩力与单桩承载力求解公式 |
3.4 L-M优化算法简介及数据采集 |
3.4.1 L-M优化算法简介 |
3.4.2 基于L-M优化算法预测修正的可行性 |
3.4.3 数据采集 |
3.5 基于L-M优化算法的单桩承载力非线性拟合方程 |
3.5.1 非线性拟合方程求解 |
3.5.2 单桩承载力拟合方程的可行性验证 |
3.5.3 拟合方程的适用范围 |
3.6 本章小结 |
4 静压托换桩布桩间距优化 |
4.1 ABAQUS软件简介及模型构建 |
4.1.1 ABAQUS软件简介 |
4.1.2 数值模拟模型构建 |
4.1.3 静压托换桩设计方案 |
4.2 本构关系及参数设定 |
4.2.1 土的本构关系 |
4.2.2 静压桩本构参数 |
4.2.3 钢筋混凝土本构关系 |
4.2.4 砖砌体本构关系 |
4.3 ABAQUS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1 有限元模型的选择 |
4.3.2 有限单元的选择 |
4.3.3 边界条件设置 |
4.4 考虑静压桩挤土效应的数值模拟 |
4.4.1 基本假定 |
4.4.2 初始地应力平衡 |
4.4.3 工况设置 |
4.4.4 数值模拟结果 |
4.4.5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5 考虑基础及上部砖砌体受力性能的数值模拟 |
4.5.1 工况设置 |
4.5.2 基础及上部砖砌体受力性能数值模拟 |
4.5.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5.4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合理布桩间距的确定 |
4.6 本章小结 |
5 静压托换桩工程应用及加固效果评价 |
5.1 工程概况 |
5.1.1 建筑物概况 |
5.1.2 沉降及倾斜观测 |
5.1.3 基础及构件强度检测 |
5.1.4 沉降原因分析 |
5.2 静压托换桩地基加固优化设计 |
5.2.1 加固设计参数的确定 |
5.2.2 上部结构荷载的确定 |
5.2.3 静压桩单桩承载力设计 |
5.2.4 布桩间距优化设计 |
5.3 静压托换桩设计优化的可行性验证 |
5.3.1 验证方法 |
5.3.2 监测方案 |
5.3.3 单桩承载力预测方程可行性验证 |
5.3.4 布桩间距合理性验证 |
5.4 静压托换桩优化设计应用效果评价 |
5.4.1 累计沉降观测效果评价 |
5.4.2 建筑物加固前后倾斜分析 |
5.4.3 地基承载安全可靠性评价 |
5.4.4 经济效益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读研期间学术成果和参加的课题项目 |
1 发明专利 |
2 参与的课题项目 |
(10)XCC桩贯入-固结全过程及承载力时间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符号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静压桩研究现状 |
1.2.2 XCC桩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技术路线 |
2 “混合欧拉-拉格朗日”有限元分析方法验证 |
2.1 CEL方法简介 |
2.2 “混合欧拉-拉格朗日”有限元分析方法 |
2.3 离心机试验概况 |
2.4 有限元模型 |
2.4.1 桩贯入阶段模型 |
2.4.2 桩固结阶段模型 |
2.5 基于离心机试验的可行性验证 |
2.5.1 沉桩阻力的对比 |
2.5.2 孔压消散的比较 |
2.5.3 桩承载力的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3 桩周土体贯入阶段数值分析 |
3.1 贯入阶段的有限元模型 |
3.2 贯入阶段孔压场与应力场分布 |
3.2.1 孔压场分析 |
3.2.2 应力分析 |
3.3 模拟结果与理论解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4 桩周土体固结阶段数值分析 |
4.1 固结阶段的有限元模型 |
4.2 固结阶段孔压和有效应力分析 |
4.2.1 孔压分析 |
4.2.2 应力分析 |
4.3 承载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B.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四、静压桩极限承载力的时效性(论文参考文献)
- [1]静压桩承载力时间效应的研究进展[J]. 王永洪,黄永峰,张明义,李长河,苏雷,仉文岗,林沛元,崔纪飞,焉振.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05)
- [2]湛江组结构性黏土触变性对群桩承载力时效性的影响[J]. 汤斌,亢佳帅,姚正.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21(01)
- [3]长期受荷桩极限承载力的预测[J]. 李镜培,徐子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04)
- [4]沉桩方式及桩型对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中单桩承载力时效性的影响[J]. 陈东升,周标和,吴春燕,汤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29)
- [5]基于SCPTU的土层不确定性分析与桩承载效应研究[D]. 左萍萍. 江苏大学, 2020(02)
- [6]饱和黏土中静压沉桩特性与数值模拟[D]. 曹锦楼. 燕山大学, 2020(01)
- [7]桩型及沉桩方式对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中单桩承载力时效性的影响[D]. 陈东升.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8]基于触变效应的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单桩模型试验[D]. 覃明兰.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9]既有多层建筑静压托换桩地基加固优化设计研究[D]. 张庆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XCC桩贯入-固结全过程及承载力时间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D]. 曹亚超. 重庆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