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K后泪液EGF、TGF-β_1、IL-1α含量的变化

PRK后泪液EGF、TGF-β_1、IL-1α含量的变化

一、PRK术后泪液中EGF、TGF-β_1、IL-1α含量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周晓红[1](2021)在《从肝论治针灸对OA模型大鼠软骨损伤的效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从肝论治针灸对改良Hulth法制备的内侧间室OA模型大鼠软骨组织的影响,初步阐明从肝论治针灸防治OA模型大鼠软骨组织损伤的效应及昼夜节律作用机制,以期为从肝论治防治OA提供科学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一选用30只12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正常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改良Hulth法,切开右膝关节前内侧皮肤,钝性分离,暴露股骨内侧髁及关节囊,依次切断内侧副韧带和前交叉韧带,剔除内侧半月板,假手术组仅切开并暴露股骨内侧髁及关节囊,而正常组未予任何手术处理。术后1周,将大鼠放入跑台运动装置每天跑30min,持续3周以复制OA模型。造模术后每周进行旷场实验、足底痛阈测试实验、膝关节活动度等行为学检测,影象学检查右膝关节,关节液中TNF-α、IL-1β含量使用免疫酶联ELISA法检测,软骨损伤情况使用关节标本HE染色及Mankin评分观察,软骨组织中Bmal1、Clock蛋白含量使用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实验二将40只12周龄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从肝论治取穴组、常规取穴组、模型组。其中正常组不做处理,另3组均予造模。治疗从造模手术后4周开始(即跑台3周结束后开始治疗),共治疗4周。从肝论治取穴组取阳陵泉、肝俞、太冲,常规取穴组取足三里、外膝眼、内膝眼。造模术后每周进行旷场实验、足底痛阈测试实验、膝关节活动度等行为学检测,关节液中IL-1β、TNF-α含量使用免疫酶联ELISA法检测,关节软骨损伤情况使用标本HE染色及Mankin评分观察,软骨组织中Bmal1、Clock蛋白含量使用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实验三将50只12周龄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5组。各组处理如下:1)正常组:不手术,不治疗。2)模型组:仅造模,不治疗。3)ERK抑制剂组:造模,手术4周后腹腔注射ERK抑制剂,连续注射28天。4)从肝论治取穴组:造模,手术4周后针灸治疗,从肝论治取穴选取肝俞、太冲、阳陵泉。5)ERK抑制剂+从肝论治取穴组:造模,手术4周后腹腔注射ERK抑制剂,连续注射28天,同时进行针灸治疗,从肝论治取穴选取肝俞、太冲、阳陵泉。治疗结束后,关节标本HE染色及Mankin评分观察软骨损伤情况,免疫酶联ELISA法检测关节液中IL-1β、TNF-α含量,并通过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软骨组织中Bmal1、Clock、P-ERK、IL-1β、TNF-α蛋白含量。结果实验一1.大鼠术后第1周,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活动总距离、活动速度、机械痛阈值、热痛阈值、关节活动度减小,休息时间延长(P<0.01),假手术组仅活动速度、机械痛阈值、热痛阈值减小(P<0.01),而活动总距离、休息时间、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假手术组活动总距离、活动速度、关节活动度增加,休息时间减少(P<0.01);术后第2-4周,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活动总距离、活动速度、机械痛阈值、热痛阈值、关节活动度减小,休息时间延长(P<0.01),而假手术组旷场实验、机械痛阈值、热痛阈值、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大鼠膝关节炎影象学检查显示,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右膝关节可见关节间隙存在,且内外侧间隙均匀一致,未见明显骨赘及骨破损。模型组:右膝关节可见关节间隙变窄,且内侧间隙小于外侧,有明显骨赘形成。3.软骨标本HE染色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Markin评分明显升高(P<0.01),假手术组Marki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采用免疫酶联ELISA法检测大鼠右膝关节液显示,与正常组相比,假手术组IL-1β、TNF-α的含量差异不明显(P>0.05),模型组IL-1β、TNF-α的含量明显增多(P<0.01)。5.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Bmal1,Clock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而假手术组Bmal1,Clock蛋白的表达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二1.大鼠术后1周,与正常组相比,其他各组旷场实验、热痛阈值、机械痛阈值、关节活动度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造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4周,与正常组相比,其他各组大鼠活动总距离、活动速度、热痛阈值、机械痛阈值、关节活动度减小(P<0.05),休息时间明显延长(P<0.05),但造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术后第5-8周,与正常组相比,其他各组活动总距离、活动速度、热痛阈值、机械痛阈值、右膝关节活动度明显降低(P<0.05),休息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模型组相比,常规取穴组和从肝论治取穴组均能提高大鼠活动总距离、热痛阈值、机械痛阈值、右膝关节活动度,并减少休息时间(P<0.05),且从第6周开始常规取穴组和从肝论治取穴组均能提高大鼠运动速度(P<0.05),与常规取穴组相比,从肝论治取穴组明能提高大鼠活动总距离、热痛阈值、机械痛阈值、右膝关节活动度,并减少休息时间(P<0.05),且从第7周开始从肝论治取穴组能明显提高大鼠活动速度(P<0.05)。2.软骨标本HE染色显示,与正常组比,其他各组Markin评分均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常规取穴组和从肝论治取穴组Marki n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与常规取穴组相比,从肝论治取穴组M arkin评分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采用免疫酶联ELISA法检测大鼠右膝关节液显示,与正常组相比,其他组TNF-α、IL-1β的含量增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常规取穴组和从肝论治取穴组IL-1β、TNF-α的含量明显减少(P<0.05);与常规取穴组相比,从肝论治取穴组IL-1β、TNF-α的含量更少(P<0.05)。4.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关节软骨组织显示,与正常组相比,其他各组Bmal1、Clock蛋白含量均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常规取穴组和从肝论治取穴组Bmal1、Clock蛋白含量均升高(P<0.01);与常规取穴组相比,从肝论治取穴组Bmal1、Clock蛋白含量均升高(P<0.05)。实验三1.软骨标本HE染色显示,从Markin评分来看,与正常组比,其他组均明显增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从肝论治取穴组、ERK抑制剂组和ERK抑制剂+从肝论治取穴组均明显降低(P<0.01);与ERK抑制剂组相比,从肝论治取穴组Markin’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K抑制剂+从肝论治取穴组Markin’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从肝论治取穴组相比,ERK抑制剂+从肝论治取穴组Markin’s评分明显降低(p<0.05)。2.采用免疫酶联ELISA法检测大鼠右膝关节液中IL-1β、TNF-α的含量显示,与正常组比,其他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ERK抑制剂组、从肝论治取穴组和ERK抑制剂+从肝论治取穴组明显减少(P<0.01);与ERK抑制剂组相比,从肝论治取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K抑制剂+从肝论治取穴组IL-1β、TNF-α的含量更少(P<0.05);与从肝论治取穴组相比,ERK抑制剂+从肝论治取穴组IL-1β、TNF-α的含量更少(P<0.05)。3.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关节软骨组织显示,与正常组相比,其他各组Bmal1、Clock蛋白表达量均下降(P<0.05),P-ERK、IL-1β、TNF-α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ERK抑制剂组、从肝论治取穴组和ERK抑制剂+从肝论治取穴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中Bmal1、Clock蛋白表达量均增多(P<0.01),P-ERK、IL-1β、TNF-α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减少(P<0.01);与ERK抑制剂组相比,从肝论治取穴组Bmal1、Clock、P-ERK、IL-1β、TNF-α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K抑制剂+从肝论治取穴组Bmal1、Clock蛋白表达量增多(P<0.05),P-ERK、IL-1β、TNF-α蛋白表达量减少(P<0.05);与从肝论治取穴组相比,ERK抑制剂+从肝论治取穴组Bmal1、Clock蛋白表达量较高(P<0.05),P-ERK、IL-1β、TNF-α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1.采用改良Hulth法造模可以有效复制内侧间室OA模型,且模型昼夜节律蛋白存在异常。2.从肝论治针灸治疗内侧间室OA效果优于常规取穴针灸。3.从肝论治针灸可以改善内侧间室OA关节功能,修复损伤软骨,可能与昼夜节律蛋白抑制ERK1/2的磷酸化,减少炎症物质产生、减少软骨基质破坏有关。

高琪[2](2021)在《泪液病原和免疫组分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现状》文中提出眼表疾病是眼科临床常见疾病,临床医生仅根据症状、体征、血清学检查很难准确早期诊断,甚至可造成误诊。泪液检测相对于血液检测更能反映眼表局部病情,且具有无创性、诊断准确性高、诊断速度快的特点。泪液检测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基因芯片等现代检验技术,检测泪液中的病原和免疫组分,包括微生物核酸、泪液抗体(IgM、IgG、IgE、IgA、抗核抗体等)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转化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等)。泪液检测提供了眼表局部病原体感染和免疫反应信息。目前国内外大量泪液检测研究显示,不仅眼表疾病,葡萄膜炎、眼底疾病、甲状腺相关眼病,甚至糖尿病、乙型肝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全身疾病,泪液成分都有一定规律性变化。此外,通过对泪液病原和免疫组分成分的研究对研究疾病成因、生化及免疫过程、疾病治疗等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泪液采集、泪液病原和免疫组分临床意义、各个疾病泪液特点方面,阐述眼表泪液检测的进展,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陈刚[3](2020)在《外周血中HCMV-MIR-UL112-3p水平与颈动脉IMT增加的相关性及HCMV引起脐静脉内皮细胞内皮-间质转化的分子机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外周血中HCMV-MIR-UL112-3p水平与颈动脉IMT增加的相关性1研究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进行性疾病,以脂质和纤维成分在动脉中聚集为主要特征。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最重要原因,包括中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血管瘤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存在多种危险因子,然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属于疱疹病毒β亚科,为双链DNA病毒。在全球范围成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0-90%以上,与所有的疱疹病毒一样,一旦发生感染,HCMV会在宿主体内(唾液腺、白细胞等处)建立持续终生的潜伏感染,潜伏感染常会间断性地被激活而发生再激活感染。血管系统中的HCMV感染与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再狭窄和移植血管硬化,均存在相关性。HCMV可通过改变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诱导内皮功能障碍和干扰细胞因子信号来加重病变血管的炎症反应。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已被证明能降低心脏移植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HCMV编码至少26个成熟的mi RNA,但这些mi RNA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仍不确定。HCMV-mir-UL112-3p(mi R-UL112-3p)是HCMV编码的mi RNA中研究最广泛的一种,可以靶向调控宿主细胞和病毒转录。先前的研究表明,在高血压患者中,mi R-UL112-3p是唯一高表达的循环型HCMV编码mi RNA,并且它与高血压风险的增加有关。此外,有研究显示血浆HCMV-Ig G或抗CMV抗体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而另一些临床研究则发现HCMV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不强。在本研究中我们检测了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血清中的mi R-UL112-3p和HCMV Ig G水平,同时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内膜中层厚度(IMT),分析mi R-UL112-3p和HCMV Ig G、Ig M水平与IMT之间的关系,评估HCMV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2研究目的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IMT和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外周血中HCMV Ig G、Ig M和mi R-UL112-3p水平之间的关系,评估HCMV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3研究方法3.1研究对象和检测方法招募2012年9月至2016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就诊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58名,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史、体重指数(BMI)、吸烟史和高血压史。抽血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3、游离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IMT值。通过荧光定量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外周血中mi R-UL112-3p的拷贝数,使用梅里埃酶联荧光试剂盒分析(ELFA)HCMV Ig M和Ig G水平,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中TNF-α、IL-6和IL-1β的水平。3.2统计学分析采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定性资料采用构成比或频率进行描述,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对于IMT值的以高于平均IMT值定义为“高”。为了确定独立的风险因素和高IMT的优势比(OR),置信区间(cis)设为95%,采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包括mi R-UL112-3p阳性率、HCMV Ig G滴度、Framingham评分以及IL-1β含量的对数、TNF-α含量的对数和IL-6含量的对数,单变量分析P<0.05,以确保没有显着的多重共线性。利用单一的线性单变量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和逐步多变量回归分析来评价抗HCMV Ig G抗体滴度和其它变量的值之间关系。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研究结果共458名参与者被纳入研究,其中247人(53.9%)被指定为高(IMT)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IMT的四个独立危险因素分别是mi R-UL112-3p阳性(OR 1.05,95%CI 1.01-1.07;P=0.004),抗HCMV抗体滴度高(OR 1.04,95%CI 1.01-1.06;P=0.003),Framingham评分高(OR1.14,95%CI 1.02-1.27;P=0.018),高IL-1β含量(OR 2.96,95%CI 1.26-6.97;P=0.013)。多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mi R-UL112-3p阳性率与最大IMT(r=0.328,P<0.001)、游离T4水平(r=0.247,P=0.032)和对数(TNF-α)(r=0.509,P<0.001)显着正相关。5研究结论本研究首次评估了颈动脉粥样硬化与亚洲人群中mi R-UL112-3p阳性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HCMV与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相关性。第二部分HCMV通过MMP-2促进内皮-间质转化后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的TGF-β1活化1研究背景HCMV属于疱疹病毒β亚科(β-herpesvirus),为双链DNA病毒。世界范围内HCMV感染非常普遍,在成年前大部分人群均已感染,一旦感染病毒将终身存在于宿主体内。现已发现HCMV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和高血压存在联系,此外HCMV感染还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有关。血管内皮细胞能够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内皮功能障碍以及与其相关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内皮细胞间质转化(End MT)引起的。在End MT过程中,内皮细胞(ECs)失去特异性血管内皮标记物如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E-cadherin)和白细胞分化抗原31(CD31),获得间质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角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获得迁移性、侵袭性和增殖性表型。End MT的发生受到多种细胞因子的调节,其中TGF-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是End MT发生的关键细胞因子,同时也是血管病理生理过程中重要的细胞因子。TGF-β1的表达水平升高能够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如引起肺动脉高压(PAH)和动脉粥样硬化,阻断TGF-β1的表达可以抑制PAH过程和不稳定AS斑块形成。在人成纤维细胞中HCMV感染5h后即可由HCMV IE基因激活TGF-β1启动子,使TGF-β1的表达量提高4倍。此外,TGF-β1可以被蛋白酶(plasmin)、金属蛋白酶(MMPs)、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αvβ6和αvβ8激活,由无活性状态转变为高活性状态。因此,我们推测HCMV感染可能引起血管内皮细胞中TGF-β1表达水平提高或激活潜伏的TGF-β1,使得血管内皮细胞出现End MT,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2研究目的观察HCMV感染对血管内皮细胞End MT的影响,讨论HCMV感染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进展的可能分子机制。3研究方法3.1细胞和病毒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用含有BFGF(20 ng/ml)、EFG(10 ng/ml)和人血浆纤连蛋白(10μg/ml)的Human Endothelial-SFM(Life Technologies,Carlsbad CA,USA)无血清培养基进行培养。HELF和水貂肺上皮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Life Technologies,Carlsbad CA,USA)的DMEM培养基(Life Technologies,Carlsbad CA,USA)培养。HCMV TR株病毒在HELF细胞上传代培养,将病毒培养物上清通过4℃,16000×g离心2h,用Human Endothelial-SFM培养液重悬病毒,并分装冻存于-80℃。对于紫外线灭活病毒,将病毒置于无菌交联小室(Bio-Rad,Hercules CA,USA)中用150 m J的紫外线照射。3.2病毒滴度检测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加入2.5×104个HELF培养过夜;次日,每孔加入100μl稀释后的病毒悬液,在37℃,5%CO2培养箱中培养过夜;次日,弃去培养液,用PBS洗涤3次,每孔加入无水乙醇50μl室温固定20min,弃去无水乙醇,立即用PBS水化15min;用PBS洗涤3次,每孔加入20μl稀释好的HCMV IE单克隆抗体,室温孵育2h;用PBS洗涤3次,每孔加入20μl稀释好的山羊抗小鼠Ig G-FITC,室温孵育1h;用PBS洗涤3次,每孔加入用PBS配制的70%甘油20μl,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感染单位(in infectious units/ml)),IU/ml=IE阳性信号数×10×1×稀释倍数。3.3间接免疫荧光细胞爬片至盖玻片上,按照MOI=1接种HCMV TR,加入或不加入ra TGF-β1孵育5d或48h,用4%的多聚甲醛固定,再于0.1%的Triton X-100透化。向细胞中加入一抗4℃孵育过夜,洗涤,与Alexa Fluor 488或Alexa Fluor 594标记的二抗室温孵育1h,加入Alexa Fluor 488标记的鬼笔环肽和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或单独使用DAPI室温孵育15min,洗涤后封片,在荧光显微镜(Olympus Fluoview BX51,Center Valley PA)下观察。3.4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裂解细胞,取30μg总蛋白用的10%的SDS-PAGE胶进行电泳,使用半干式转膜仪(Bio-Rad)转移至PVDF膜上。将膜置于5%脱脂奶粉溶液中室温封闭2h,加入适当稀释的一抗4°C孵育过夜,洗涤后加入适当稀释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二抗室温孵育1h。将膜洗涤3次后在膜上涂布ECL发光液,在化学发光成像仪上观察结果。3.5 RNA提取、逆转录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收集细胞,用RNeasy kit提取总RNA,使用RT2 First Strand Kit将RNA反转录成c DNA,所有操作按照说明书进行。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以18S RNA作为内参进行标化。3.6 TGF-β1含量检测分别使用水貂肺上皮细胞报告基因生物测定法和ELISA试剂盒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总TGF-β1和活化TGF-β1的含量。3.7免疫共沉淀用预冷含蛋白酶抑制剂的RIPA裂解液裂解细胞,加入MMP-2抗体,4℃孵育过夜,再与protein A-agarose孵育,用RIPA裂解液洗涤并重悬,加入SDS-PAGE上样缓冲液,煮沸,用8%的SDS-PAGE胶进行电泳,保留免疫共沉淀前的细胞裂解液作为对照。使用TIMP-2,MT1-MMP和MT3-MMP分别对免疫共沉淀前、后的细胞裂解液进行Western blot检测。3.8 sh RNA转染将MMP-2 sh RNA及其对照质粒通过Amaxa cell line nucleofector Kit V转染HUVEC细胞,24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出现明显的绿色荧光时,即可判定为转染成功。转染步骤参考试剂盒说明书进行。3.9统计学分析所有分析在Prism 5.0软件上进行。使用Student T test和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比较不同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差异有显着性。4.研究结果1)HCMV可以在HUVEC细胞中增殖但不受ra TGF-β1的影响;2)HCMV能够感染被TGF-β1诱导发生EndMT的HUEVC;3)HCMV可以诱导发生EndMT的HUEVC细胞中TGF-β1活化;4)细胞中新合成活化TGF-β1的量与TGF-β1及HCMV的感染量呈正相关;5)MMP-2参与了HCMV感染引起发生EndMT的血管内皮细胞上调活化TGF-β1。5研究结论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感染HCMV的脐静脉内皮细胞与未感染细胞一样,在经过TGF-β1处理后出现End MT相关的形态和基因表达变化。感染HCMV的HUEVC细胞,经TGF-β1处理后,可以通过激活MMP-2活化细胞外潜伏状态的TGF-β1。HCMV感染不会阻止或减少TGF-β1诱导的End MT,相反可以上调发生End MT的细胞中大量纤维化分子的表达,这可能是HCMV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之一。

郭旭[4](2020)在《愈创蓝油烃促进大鼠皮肤创伤修复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愈创蓝油烃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烃类天然组分,具有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治疗作用。但是多年以来,对其治疗原理的研究甚少。为了探究愈创蓝油烃对皮肤创口的愈合作用及其原理,促进其开发与利用,实验将体重在220±20 g的60只健康SD雄性大鼠,利用外科手术方法在其背部制备2个直径为10 mm全皮缺损伤口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蓝油烃治疗组。于手术当天,模型治疗组在其伤口处涂抹蓝油烃膏剂,模型对照组涂抹凡士林软膏,连续给药21 d,于第0、3、7、14、21 d拍照,使用Image J软件测算创口愈合率。于术后0、3、7、14、21 d,分别取伤口周边的皮肤用于HE染色,光镜观察其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组织,应用ImagePro软件测定伤口处胶原沉积率;免疫组化法检测CD-34,应用Image-Pro软件测定伤口处微血管密度。ELISA法测定不同时间和组别伤口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α、髓过氧化物酶(MPO)、前列腺素E2(PGE-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RT-Q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2、Smad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皮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7的m 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TGF-β1、VEGF表达量。结果:蓝油烃治疗组伤口愈合比模型对照组伤口愈合快,其中7 d时两者愈合率差异显着(P<0.05)。HE染色显示蓝油烃治疗组的伤口在7 d时结缔组织数目较多,炎性浸润程度较弱,Masson染色显示在全部的时间点上蓝油烃治疗组大鼠伤口胶原沉积率高于模型组,14 d时差异显着(p<0.05)。CD-34免疫组化显示3 d和7 d时蓝油烃治疗组创口微血管密度均高于模型对照组,蓝油烃治疗组分别为88±24和54±18.19个/视野,模型对照组分别为68±38.35和42.33±9.61个/视野,但14 d时又小于模型对照组(p<0.05)。3 d时,治疗组结果显示IL-1α为9.78ng/L差异低于模型对照组的17.48 ng/L(p<0.05);蓝油烃治疗组PGE-2浓度在3 d和7 d时分别为7.94 ng/L和7.12 ng/L显着低于模型对照组的8.68和7.21(p<0.05);蓝油烃治疗组TNF-α浓度在7 d时为19.93 ng/m L显着低于模型对照组的26.67ng/m L(p<0.05)。RT-QPCR显示治疗组VEGF的m RNA在全部时间点上调,3d时差异显着(p<0.05),相对表达量为(4.04±0.49):(2.00±0.13);FGF的m RNA蓝油烃治疗组全部时间点上调,14 d时相对表达量为(7.44±0.32):(4.53±1.02),差异显着(p小于0.05);蓝油烃治疗组HGF的m RNA在全部时间点上调,3d时差异显着(p<0.05),(5.22±0.39):(3.86±0.37);蓝油烃治疗组TGF-β1的m RNA水平在全部时间点上调,7 d时差异显着,(7.41±0.54):(5.15±0.30)(p<0.05);其下游因子Smad2和Smad3也均有上调,Smad3在3 d和7 d时差异显着。Western blot显示VEGF和TGF-β1表达均上调。结论:愈创蓝油烃通过抑制炎症,提升生长因子表达,促进胶原合成,从而综合作用,加快皮肤创伤修复。

周永莹[5](2020)在《阻断胞外HMGB1抑制C57BL/6J小鼠角膜上皮损伤中的炎症反应和Haze形成》文中认为目的角膜是眼屈光成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作为眼睛的最外层,直接暴露在环境中,容易受到擦伤、感染、烧伤等各种因素的损害。当角膜修复的过程发生异常时,将会导致角膜水肿、新生血管及瘢痕的形成,进而造成视力不佳。由角膜混浊引起的全球盲和视力损伤也是目前国家防盲治盲的重点之一。如何有效地调控角膜损伤修复的过程,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促进角膜上皮细胞的增生以及减少角膜混浊、新生血管的形成迫在眉睫。目前,已证实当角膜上皮细胞受损时,坏死的细胞会释放各种内源性因子——警报素(Alarmin),它可以趋化炎症细胞迅速地迁移进入受损的组织,进而产生过度的炎症反应,导致角膜基质纤维化、角膜溃疡等。其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作为经典的警报素之一,被证实在角膜炎、葡萄膜炎、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变性等疾病中可作为炎症因子加重病情的发展,而抑制HMGB1的表达和功能有望成为这些疾病新的治疗手段。本实验通过建立小鼠角膜上皮层机械性损伤模型研究HMGB1是否参与角膜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和不同时间点胞外HMGB1的表达情况,以及HMGB1在创伤修复过程中对炎症反应和Haze形成的相关调控机制。因此,我们通过检测各组小鼠的角膜上皮缺损率、角膜组织病理变化、不同时间点胞外HMGB1的表达情况、细胞增生情况、中性粒细胞的表达、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Haze评分以及Haze形成相关蛋白的表达,探讨胞外HMGB1在小鼠角膜损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使用其抑制剂甘草甜素(Glycyrrhizin,GL)阻断胞外HMGB1后是否会对小鼠角膜损伤修复过程中炎症反应和Haze的形成造成影响。方法1.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只8周龄健康C57BL/6J小鼠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组(A)、角膜上皮损伤+PBS滴眼组(B)、角膜上皮损伤+GL滴眼组(C),每组35只。造模前1 d,A、B组分别腹腔注射100μL的PBS溶液,C组腹腔注射100μL的2 g·L-1GL溶液。造模时,A组不建立角膜上皮损伤模型,B、C两组小鼠右眼建立角膜上皮层机械性损伤模型,左眼不做处理。造模后,分别对B、C两组小鼠右眼用5μL的PBS、GL点眼,每隔6h点眼1次,连续点眼3d,3d后每隔12h点眼1次,继续点眼11d。2.小鼠建立角膜上皮损伤模型后24h、48h、72h用100 g·L-1荧光素钠溶液着染角膜观察小鼠右眼角膜上皮的缺损情况,并拍摄图像记录。造模后1周、2周对角膜透明度情况进行Haze评分,记录数据。3.小鼠建立角膜上皮损伤模型后72h,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取出完整眼球,石蜡切片后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小鼠角膜组织病理学变化。4.小鼠建立角膜上皮损伤模型后24h、48h、72h、1周、2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取出完整眼球,石蜡切片后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IHC),分别检测各组胞外HMGB1、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细胞增殖核抗原(nuclear-associated antigen Ki-67,Ki-67)、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II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III)等蛋白的表达。5.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不同时间点角膜组织中HMGB1、IL-1β、NF-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症体(NLRP3 inflammasome)、α-SMA、FN等蛋白的表达差异。6.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 PCR)技术检测各组小鼠不同时间点角膜组织中HMGB1、NF-κB、IL-1β,趋化因子2(Chemokine2,CCL2)、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2,CXCL2)的m RNA相对表达含量。结果1.角膜上皮损伤后,角膜组织中HMGB1的表达情况。造模后24 h、48h、72 h,IHC染色结果显示:A组正常的角膜上皮细胞胞外和基质层均不表达HMGB1蛋白,B、C组均可见HMGB1蛋白从角膜上皮细胞的胞核中转位至胞浆、胞外,且基质层出现HMGB1蛋白的阳性表达,而应用GL治疗后,C组角膜上皮细胞胞外和基质中HMGB1蛋白的阳性表达相比B组则明显地减弱。同样地,HMGB1的RT-q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也显示,与A组相比,在各个时间点,B、C两组角膜组织中HMGB1的m RNA、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地升高,而C组的增加水平则明显地低于B组。2.不同时间点角膜损伤愈合情况和Haze评分。造模后24 h、48 h、72 h,B组角膜上皮缺损率分别为(87.74±3.57)%、(32.21±4.02)%、(3.80±1.86)%;明显地高于C组的(78.75±5.81)%、(21.58±4.53)%、(0.83±0.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可见C组角膜上皮细胞增殖能力强于B组。造模后1周、2周,B组角膜的Haze评分分别为(2.50±0.54)分、(1.50±0.54)分;明显地高于C组的(1.67±0.51)分、(0.92±0.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可见C组角膜Haze程度低于B组。3.角膜组织结构修复和上皮细胞增殖情况。造模后72 h,HE染色结果显示:A组正常角膜组织结构完整,上皮层由3~5层上皮细胞构成,基质层胶原纤维排列规则紧密;B组的角膜上皮细胞生长0~2层,上皮细胞排列紊乱;而C组的角膜上皮细胞生长2~3层,上皮细胞排列欠规则。同时,造模后72h,上皮细胞Ki-67蛋白的染色结果显示:C组角膜上皮细胞的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2±3.57)%;明显高于B组的(78±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均表明C组角膜上皮细胞增殖能力强于B组。4.角膜上皮损伤后,胞外HMGB1对IL-1β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组正常角膜组织中不表达成熟的IL-1β蛋白,只表达IL-1β前体蛋白;造模后24h、48h、72h,B、C两组受损的角膜组织中均高表达成熟的IL-1β蛋白,而在各时间点,应用GL抑制胞外HMGB1表达和功能的C组角膜组织中成熟的IL-1β蛋白表达含量均显着低于B组。同样地,IL-1β蛋白的IHC染色也显示:A组正常角膜组织中,IL-1β蛋白仅在角膜上皮层表达,基质中不表达;B、C两组角膜上皮层和基质层均高表达IL-1β蛋白。且各时间点C组角膜基质中IL-1β蛋白阳性表达的平均高密度值(Mean optical density,MOD)均低于B组的MOD值。另外,IL-1β的RT-q PCR结果也显示:角膜受损后B、C两组角膜组织内IL-1β的m RNA水平显着地升高,而相比于B组,C组IL-1β的m RNA表达水平含量显着地降低。此外,我们通过Western blot、RT-q PCR、IHC等方法进一步深入研究胞外HMGB1是如何对IL-1β蛋白的表达进行调节,发现胞外HMGB1是通过NF-κB-P65/NLRP3信号通路来调控IL-1β的蛋白表达。5.角膜上皮损伤后,胞外HMGB1诱导中性粒细胞向角膜基质迁移,加剧受损组织的炎症损伤。造模后24h、48h、72h,MPO蛋白的IHC染色结果显示:A组正常角膜基质层中无中性粒细胞浸润。造模后24h,B、C两组均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从角膜缘迁移至角膜基质中;造模后48h,B、C两组角膜基质层中中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达到峰值,C组为每200倍视野(93.33±3.18)个,较B组[(142.66±4.50)个]明显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后72h,C组为每200倍视野(10.66±5.13)个,较B组[(40.00±6.08)个]明显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知,通过使用GL抑制胞外HMGB1的功能,C组角膜基质层的中性粒细胞浸润数量均显着低于B组。同样地,RT-q PCR的结果也显示:造模后24h、48h、72h,C组角膜组织中趋化中性粒细胞迁移的有效分子——CCL2和CXCL2的m RNA表达水平显着地低于B组。6.角膜上皮损伤后,胞外HMGB1通过调控TGF-β1的表达诱导成纤维细胞分化和Haze的形成。造模后72h、1周、2周,通过IHC染色结果显示:与A组正常角膜组织相比,72h时B组角膜基质层中出现TGF-β1蛋白的阳性表达,1周后,TGF-β1蛋白的阳性表达量持续地升高,而在各个时间点,C组应用GL抑制胞外HMGB1的功能后基质层中TGF-β1蛋白的阳性表达均显着地低于B组。同时,造模后1周、2周,B组角膜基质层中均出现α-SMA蛋白阳性表达的成熟肌成纤维细胞,且基质层中出现大量Collagen III、FN蛋白的聚集。而C组应用GL则减少了肌成纤维细胞的形成,以及基质层中Collagen III、FN胶原的异常聚集。结论当角膜上皮损伤时,其可导致角膜组织中HMGB1蛋白的异常表达。胞外HMGB1是介导中性粒细胞的迁移和细胞因子产生的重要调节分子,胞外HMGB1通过调控IL-1β的表达、中性粒细胞的迁移、肌成纤维细胞的成熟进而使损伤组织产生过度的炎症反应、延迟上皮的愈合、加重Haze程度。而GL能有效地拮抗胞外HMGB1的功能,降低损伤组织中相关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角膜上皮层的愈合并减轻角膜Haze。

王青[6](2020)在《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对眼表影响及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同轴微切口(1.8 mm,2.2 mm)和小切口(3.0 mm)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在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及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96例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96眼)。所有患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根据角膜切口大小不同,随机分为三组:3.0 mm切口组:30眼采用3.0 mm透明角膜切口;2.2 mm切口组:34眼采用2.2 mm透明角膜切口;1.8 mm切口组:32眼行1.8 mm透明角膜切口。检查指标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散光、角膜内皮细胞计数(CECC)、眼压(IOP)和并发症。检测时间点为术前和术后1d,1mo和3mo。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成功。术后1d,1mo和3mo时,2.2 mm切口组和1.8 mm切口组的BCVA明显高于3.0 mm切口组(P<0.05)。在术后1d时,3.0 mm切口组的角膜散光明显高于2.2 mm切口组(P<0.05),2.2 mm切口组的角膜散光度明显高于1.8 mm切口组(P<0.05)。在术后3mo时,3.0 mm切口组的角膜散光度仍明显高于术前(P=0.003)。术后1mo,3mo时,2.2 mm切口组和1.8 mm切口组的角膜散光度明显低于3.0 mm切口组(P<0.05)。术后1d时,2.2 mm切口组的CECC显着高于3.0 mm切口组(P=0.020),1.8 mm切口组的CECC显着高于2.2 mm切口组(P=0.034)。在术后1mo,3mo时,2.2 mm切口组和1.8 mm切口组的CECC均明显高3.0 mm切口组(P<0.05)。术后各组的眼压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三组眼压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在减少术后角膜散光及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方面比传统的小切口联合手术更具有优势。在术后早期1.8 mm微切口比2.2 mm微切口有更好的疗效。目的:研究同轴1.8 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眼表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40人(45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4眼行1.8 mm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21眼行3.0 mm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于术前、术后1w、术后1mo、术后3mo时测量眼表疾病指数评分(OSDI)、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f BUT)、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a BUT)、泪河高度(TMH)、角膜荧光染色评分(CFS)等指标。结果:1.OSDI:术后1w时,两组的OSDI均较术前增加,对照组比观察组增加更明显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mo,3mo时,两组的OSDI逐渐降低,两组均未恢复到术前水平,术后1mo时,对照组仍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2.Nif BUT,Nia BUT:术后1w时,两组的Nif BUT和Nia BUT均显着下降,与术前比较均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术后1mo,3mo时,两组的Nif BUT,Nia BUT逐渐恢复,仍未恢复到术前水平,术后1mo时,对照组的Nif BUT,Nia BUT仍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3.TMH:术后1w时,两组的TMH均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TMH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3mo时两组的TMH逐渐恢复,与术前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4.CFS:术后1w时,两组的CFS均增加,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增加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3mo时,两组的CFS逐渐降低,两组均未恢复到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时,对照组仍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可影响泪膜的稳定性,采用同轴1.8 mm微小切口的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眼表的影响较采用3.0 mm切口小。目的:探讨兔眼模型的微切口晶状体摘除术对泪膜及眼表炎性指标IL-6,TNF-α的影响。方法:31只新西兰兔(31眼),随机分为微切口组10只(10眼)、常规切口组9只(9眼)、正常对照组12只(12眼)。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微切口组和常规切口组做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摘除术模型。微切口组实施2.2 mm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摘除术,常规切口组实施3.2 mm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摘除术。在术前及术后1w,2w检测微切口组、常规切口组兔子的泪膜破裂时间(BUT),并在上述时间点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兔泪液中TNF-α,IL-6的含量。术后2w时将三组兔子处死,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三组兔子角膜的TNF-α,IL-6蛋白的表达。结果:术后1w时,微切口组、常规切口组的BUT都明显减小,常规切口组减小更明显,与微切口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w时,两组的BUT均有所恢复,仍未恢复至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微切口组的BUT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w,2w时,微切口组和常规切口组泪液的TNF-α,IL-6都明显升高,常规切口组的数值升高更多,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w时,常规切口组、微切口组的角膜组织中TNF-α、IL-6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微切口组与常规切口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切口行晶状体摘除术比采用常规切口对泪膜稳定性的破坏减少,而二者的眼表炎症反应程度无明显差异。

赵轩[7](2019)在《功能化胶原基材料用于角膜再生修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角膜位于眼组织的最外层,易受到损伤。我国为工业农业大国,出现角膜损伤的现象也较为常见。角膜病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致盲性眼病。目前,我国有超过500万因各种角膜病致盲的患者。视力下降乃至失明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更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虽然其中大多数人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重见光明,但是移植材料短缺是一个世界难题。由于捐赠角膜供体的匮乏,国内每年仅能完成不到1万例的角膜移植手术。角膜病正逐渐成为不可逆致盲的主要原因。由于胶原是角膜基质的主要成分,因此在众多的天然高分子中,胶原用做角膜再生修复材料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胶原基材料存在着力学强度不足、不耐受缝合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同时,角膜移植术后恢复过程中,易导致角膜基质瘢痕性愈合,形成白斑影响视功能重建。此外,以往大多数研究集中于胶原基材料的制备与改性,如赋予材料更好的强度和抗菌性能等,对胶原自身在角膜组织修复中的作用研究较少,胶原与细胞或组织的相互作用不够明确。因此,本文首先采用生物安全性良好的可食用有机酸交联剂和实验室自主合成的高生物相容性高效醛交联剂分别对胶原进行改性。相比于传统胶原类交联剂有着交联效率高、显色反应小、生物安全性佳的优点。同时,本文首次将生物功能性小分子miRNA与胶原结合获得新材料,用于角膜组织无瘢痕化功能性修复。相较于同样具有调控作用的蛋白类生长因子,miRNA具有更低廉的价格与稳定、易于控制的优点。此外,本文研究了在炎症环境下角膜上皮细胞、角膜基质细胞与胶原基材料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探讨了胶原基材料在角膜组织修复中的生物学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含有多个羧基官能团的有机酸和实验室自主合成的高生物相容性高效醛交联剂分别对胶原进行改性,在保留了胶原基材料良好细胞相容性的基础上,提升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尤其是耐缝合性能。使材料能够被完整地缝合于眼表,并实现术后快速上皮化,对眼表无刺激。但是从术后角膜基质恢复的检测中发现基质存在一定程度的瘢痕性愈合,影响视功能恢复。(2)将生物功能性小分子miR-133b与胶原基材料相结合,赋予了材料抑制角膜基质术后瘢痕形成的能力。研究表明,载体AuNP能够很好的与miR-133b结合,且对miR-133b有很好的保护能力。在胶原溶液成膜的条件下,miR-133b可以保持结构完整,能够满足在材料制备中维持功能。AuNP的添加亦不会影响胶原基材料优良的理化性能。AuNP/miR-133b能够从材料中释放出来并进入到角膜基质细胞或角膜基质中进一步发挥其瘢痕抑制功能,移植新材料的兔角膜术后修复良好,相比于对照组和移植单纯Col膜,具有明显的瘢痕抑制能力,新材料修复后的角膜具有更高的透明性。(3)通过IL-1β可以有效刺激角膜上皮细胞与角膜基质细胞分泌IL-6与MMP-1。当角膜细胞接种于胶原基材料上后,再经IL-1β刺激,培养体系上清液中IL-6与MMP-1的表达相较于接种于孔板的对照组减少;在胶原基材料存在的情况下,相较于无IL-1β刺激的实验组,有IL-1β刺激的实验组中胶原基材料降解量增加。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胶原基材料对IL-6与MMP-1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且经MMP-1等酶解的胶原基材料产生的降解产物可以降低角膜细胞IL-6的分泌量,胶原基材料可以通过物理吸附与降解产物双重作用降低角膜细胞IL-6的分泌,起到一定的抗炎效果,并在体内角膜板层移植模型中进一步验证了胶原膜的抗炎效果。

尹敏[8](2019)在《CGRP在小鼠真菌性角膜炎中的表达和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在C57BL/6小鼠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AF)感染的真菌性角膜炎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表达变化,并探讨CGRP在真菌性角膜炎发病过程中的相关作用。方法:1.将6-8周SPF级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真菌角膜炎组,采用把2μL烟曲霉菌分生孢子(2.5×104CFU/μL)向C57BL/6小鼠角膜基质内注射的方式,建立1天、3天和5天的真菌性角膜炎小鼠动物模型。在裂隙灯下拍摄1、3和5天小鼠角膜烟曲霉菌感染情况并分别记录每个小鼠角膜的临床评分。分别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olt检测小鼠对照组角膜与烟曲霉菌性角膜炎中CGRP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并采用组织免疫荧光测定CGRP在小鼠角膜的蛋白定位。2.采用3%硫代乙醇培养基提取C57BL/6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并使用灭活的烟曲霉菌菌丝分别刺激4、8、12小时后,采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olt检测巨噬细胞中CGRP的mRMA及蛋白表达变化。用烟曲霉菌菌丝刺激小鼠巨噬细胞8小时后,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巨噬细胞CGRP的定位情况。3.给予外源性CGRP或CGRP的拮抗剂CGRP8-37对小鼠腹腔提取的巨噬细胞进行预处理30 min,再用烟曲霉菌灭活菌丝刺激巨噬细胞12小时之后,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不同炎症因子IL-1β、TNF-α、IL-6、MIP-2、TGF-β和IL-10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外源性CGRP或CGRP8-37预处理巨噬细胞30分钟后,使用烟曲霉菌灭活菌丝刺激小鼠巨噬细胞24小时,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培养液中促炎因子IL-1β及TNF-α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1.与小鼠对照组角膜相比较,烟曲霉菌分生孢子感染小鼠角膜第1天与第3天后神经肽CGRP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第5天时真菌组小鼠角膜中CGRP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第1、3和5天时真菌组小鼠角膜的CGRP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角膜组相比均有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烟曲霉菌分生孢子感染角膜组的临床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与对照组巨噬细胞组相比较,用灭活的烟曲霉菌菌丝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4、8和12小时后CGRP的mRNA表达水平及CGRP蛋白表达水平都有明显升高,并且在烟曲霉菌菌丝刺激8小时后CGRP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以达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免疫荧光显示CGRP蛋白主要在巨噬细胞的细胞核中表达,烟曲霉菌刺激后CGRP的表达水平升高。3.给予外源性CGRP对巨噬细胞进行预处理之后再建立烟曲霉菌刺激的巨噬细胞模型,与单纯的烟曲霉菌菌丝刺激组相比较,CGRP+烟曲霉菌组的促炎因子IL-1β及TNF-α在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上明显降低,IL-6的mRNA表达水平亦有所下降,抑炎因子IL-10的mRNA表达提高;而MIP-2及TGF-β的mRNA变化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拮抗剂CGRP8-37预处理后,促炎因子IL-1β及TNF-α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提高,并且IL-6的mRNA表达也明显提高,然而IL-10、MIP-2及TGF-βmRNA水平表达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57BL/6小鼠角膜感染烟曲霉菌后,CGRP的蛋白表达水平与mRNA表达水平均有提高,提示内源性神经肽CGRP可以参与真菌性角膜炎的炎症反应。外源性CGRP预处理烟曲霉菌感染的巨噬细胞可以降低促炎因子的表达水平,增加抑炎因子的表达;使用CGRP8-37预处理后可以增加促炎因子的表达,提示CGRP在烟曲霉菌性角膜炎中可以起到抗炎作用。

张又玮[9](2018)在《密蒙花滴眼液对去势雄兔干眼泪腺组织中ICAM-1、IL-6、IL-17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去势方法建立雄兔干眼泪腺模型,观察不同浓度密蒙花滴眼液对雄兔干眼泪腺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其疗效。方法:将36只成年新西兰雄兔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分别为:空白组(A)、模型组(B)、密蒙花滴眼液低(C)、中(D)、高(E)浓度组、睾酮组(F)。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雄兔均切除双侧睾丸及附睾,造模成功后,从术后第9周开始,C、D、E组开始双眼滴用相对应浓度密蒙花滴眼液,3次/天,F组注射丙酸睾酮注射液,每3天1次。术前、术后第8周、治疗后第2周及治疗后第4周各组雄兔均测定1次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 of tear film,BUT)及泪液分泌功能(SchirmerI test,SIT)。治疗后第4周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全部实验用兔,并摘取其双侧泪腺,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ICAM-1、IL-6与IL-17的表达,所得到的数据用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泪液分泌功能(Schirmer I,SI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 of tear film,BUT):B组自身前后对比,后期SIT、BUT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第4周:B组与C、D、E、F组相比,E组与C、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与C、D、E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第4周,组间ICAM-1、IL-6与IL-17的表达相比较:B组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与C、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F组相比,C组、D组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ICAM-1、IL-6与IL-17电镜下表达的结果:A、F组未见明显表达;B组可以见到大量棕黄色颗粒存在细胞浆与细胞膜中;C、D、E组可见散在的表达。结论:密蒙花滴眼液存在与雄激素相似的作用,可以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CAM-1、IL-6与IL-17的表达,因此具有治疗干眼的疗效,但效果较雄激素差;不同浓度的密蒙花滴眼液中,高浓度的密蒙花滴眼液对干眼的治疗效果最好。

Zhou Lei,刘丹宁[10](2016)在《关注泪液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眼表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和应用》文中指出研究显示泪液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体液,可用于眼表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我们系统评述包括干眼、睑缘炎、变态反应性结膜炎、圆锥角膜、感染性角膜炎、结膜松弛症、TAO等眼表疾病泪液蛋白质的变化,并分析了糖尿病、眼表外伤及屈光手术后、长期佩戴眼表角膜接触镜、长期局部使用青光眼药物对眼表泪液蛋白质的影响,希望眼科医师了解泪液蛋白质在各种眼表疾病状况下的特异性变化,为这些疾病的优化治疗提供有用线索。

二、PRK术后泪液中EGF、TGF-β_1、IL-1α含量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RK术后泪液中EGF、TGF-β_1、IL-1α含量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从肝论治针灸对OA模型大鼠软骨损伤的效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实验一 改良Hulth法建立OA模型及检测模型中昼夜节律蛋白Bmal1、Clock的表达
    1 材料、仪器、试剂
        1.1 动物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处理
        2.2 动物模型制备
        2.3 行为学观察指标及方法
        2.4 取材及检测方法
        2.5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旷场实验
        3.2 足底痛阈测试实验
        3.3 大鼠关节活动度
        3.4 大鼠膝关节影像学检查
        3.5 软骨标本HE染色及Mankin′s评分
        3.6 免疫酶联ELISA法检测关节液中IL-1β、TNF-α的含量
        3.7 免疫荧光法检测软骨组织中Bmal1、Clock蛋白的表达
        3.8 免疫印迹法检测软骨组织中Bmal1、Clock蛋白的含量
    4 讨论
        4.1 目前使用的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
        4.2 模型成功的依据
        4.3 关节炎模型昼夜节律存在异常
实验二 不同配穴方法对大鼠OA模型炎症及昼夜节律蛋白Bmal1、Clock的影响
    1 材料、仪器、试剂
        1.1 动物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处理
        2.2 动物模型制备
        2.3 针刺治疗方法
        2.4 行为学观察指标及方法
        2.5 取材及检测方法
        2.6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旷场实验
        3.2 足底痛阈测试实验
        3.3 大鼠关节活动度
        3.4 软骨标本HE染色及Mankin′s评分
        3.5 免疫酶联ELISA法检测关节液中IL-1β、TNF-α
        3.6 免疫荧光法检测软骨组织中Bmal1、Clock蛋白的表达
        3.7 免疫印迹法检测软骨组织中Bmal1、Clock蛋白的含量
    4 讨论
        4.1 针灸疗法的取穴规律
        4.2 从肝论治针灸治疗OA的理论依据
        4.3 从肝论治针灸治疗OA的探讨
实验三 从肝论治针灸调控昼夜节律蛋白Bmal1、Clock介导ERK1/2信号通路抑制大鼠OA模型炎症的机制
    1 材料、仪器、试剂
        1.1 动物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处理
        2.2 动物模型制备及ERK抑制剂使用方法
        2.3 针刺治疗方法
        2.4 取材及检测方法
        2.5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软骨标本HE染色及Mankin’s评分
        3.2 免疫酶联ELISA法检测关节液中IL-1β、TNF-α
        3.3 免疫荧光法检测软骨组织中Bmal1、Clock、P-ERK、IL-1β、TNF-α蛋白的表达
        3.4 免疫印迹法检测软骨组织中p-ERK、IL-1β、TNF-α、Bmal1、Clock蛋白的含量
    4 讨论
        4.1 MAPK/ERK信号通路的介绍
        4.2 软骨基质与ERK1/2 信号通路的关系
        4.3 炎症因子与ERK1/2 信号通路的关系
        4.4 从肝论治针灸对大鼠ERK1/2 信号通路的影响
全文讨论
    1 中医对OA的认识
        1.1 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辨证分型
        1.4 针灸治疗OA的概况
    2 现代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2.1 现代医学对OA发病机制的认识
        2.2 炎症物质对OA的影响
        2.3 昼夜节律失常对OA的影响
        2.4 ERK1/2 信号通路对OA的影响
    3 “补疏结合”是从肝论治针灸防治OA的重要取穴原则
结语
本研究的创新点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文献综述 从肝论治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致谢

(3)外周血中HCMV-MIR-UL112-3p水平与颈动脉IMT增加的相关性及HCMV引起脐静脉内皮细胞内皮-间质转化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外周血中HCMV-MIR-UL112-3p水平与颈动脉IMT增加的相关性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和设备
        2.2 主要试剂和耗材
        2.3 病例选择与排除标准
        2.4 试验方法
        2.4.1 一般资料收集
        2.4.2 临床资料收集
        2.4.3 颈动脉IMT测量方法
        2.4.4 血清HCMV抗体及炎症因子水平检测
        2.4.5 血浆中HCMV mi R-UL112-3p表达水平检测
        2.4.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人口统计学和临床概况
        3.2 临床和实验室参数分析
        3.3 外周血mi R-UL112-3p阳性与高IMT相关
        3.4 HCMV与临床因素或生物学因素的相关性
    4.讨论
        4.1 HCMV感染、炎症因子与AS的相关性
        4.2 HCMV感染、临床参数与AS的相关性
        4.3 HCMV mi RNA与 AS的相关性
        4.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HCMV通过MMP-2 促进内皮-间质转化后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的TGF-β1活化
    1 前言
        1.1 HCMV感染对血管中主要细胞的影响
        1.2 内皮间质转化与动脉粥样硬化
        1.3 HCMV感染影响TGF-β1 的表达和活性
        1.4 本研究的假说
    2 资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和设备
        2.2 主要试剂和耗材
        2.3 实验方法
        2.3.1 细胞和病毒
        2.3.2 细胞复苏
        2.3.3 细胞传代
        2.3.4 HCMV的培养和滴度测定
        2.3.5 间接免疫荧光
        2.3.6 MMP-2 sh RNA转染
        2.3.7 RNA提取、逆转录和荧光定量PCR检测
        2.3.8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2.3.9 免疫共沉淀
        2.3.10 TGF-β1含量检测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HCMV可以在HUVEC细胞中增殖但不受ra TGF-β1 的影响
        3.2 HCMV能够感染被TGF-β1 诱导发生End MT的 HUVEC
        3.3 HCMV可以诱导发生End MT的 HUVEC细胞中TGF-β1 活化
        3.4 新生成激活状态TGF-β1 的量与TGF-β1及HCMV的感染量呈正相关
        3.5 MMP-2 参与了HCMV感染引起发生End MT的血管内皮细胞上调活化TGF-β1
    4 讨论
        4.1 HCMV感染与血管内皮损伤
        4.2 HCMV通过MMP-2 激活TGF-β1 促进血管内皮细胞End MT
        4.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4.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HCMV 感染与冠心病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参考文献

(4)愈创蓝油烃促进大鼠皮肤创伤修复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创伤
        1.1.1 创伤概述
        1.1.2 创伤愈合过程
    1.2 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1.3 治疗创伤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1.4 中医药对创伤的认识和研究
    1.5 愈创蓝油烃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动物
        2.1.2 主要试验仪器
        2.1.3 主要试验药品和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药品膏剂的制备
        2.2.2 创伤模型制作与分组给药
        2.2.3 创口愈合率统计
        2.2.4 RT-PCR检测VEGF、TGF-β1、EGF、HGF、FGF-7
        2.2.5 炎性因子的检测
        2.2.6 创口组织HE染色
        2.2.7 创口组织胶原的测定
        2.2.8 创口组织微血管的测定
        2.2.9 WB检测TGF、VEGF蛋白
        2.2.10 数据处理
3 试验结果
    3.1 临床观察结果
    3.2 愈创蓝油烃对创口愈合的影响
    3.3 愈创蓝油烃对相关基因转录的影响
    3.4 愈创蓝油烃对创口组织炎性因子的影响
    3.5 大鼠皮肤创口组织HE染色检测结果
    3.6 愈创蓝油烃对创口胶原蛋白的影响
    3.7 愈创蓝油烃对创口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3.8 愈创蓝油烃对TGF-β和 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4.1 愈创蓝油烃对大鼠皮肤创口愈合作用的观察
    4.2 愈创蓝油烃调控抗炎因子加速创口愈合
    4.3 愈创蓝油烃调控胶原沉积加速伤口愈合
    4.4 愈创蓝油烃调控新生毛细血管加速伤口愈合
    4.5 愈创蓝油烃调控相关生长因子加速伤口愈合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阻断胞外HMGB1抑制C57BL/6J小鼠角膜上皮损伤中的炎症反应和Haze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角膜上皮层机械性损伤后,角膜组织中HMGB1的表达情况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对象
        1.1.2 方法
    1.2 结果
        1.2.1 角膜组织中HMGB1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1.2.2 角膜组织中HMGB1的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二、角膜上皮层机械性损伤后,GL对角膜上皮细胞增殖、Haze得分的影响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对象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角膜上皮层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角膜上皮愈合的情况
        2.2.2 角膜上皮层损伤后,角膜组织的HE染色结果
        2.2.3 角膜上皮层损伤后,角膜上皮层中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
        2.2.4 角膜上皮层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角膜的Haze得分
    2.3 讨论
    2.4 小结
三、角膜上皮层机械性损伤后,胞外HMGB1对中性粒细胞和炎症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对象
        3.1.2 方法
    3.2 结果
        3.2.1 角膜上皮层损伤后,胞外HMGB1调控IL-1β的表达
        3.2.2 角膜上皮层损伤后,胞外HMGB1通过NF-κB-P65/NLRP3信号通路调控IL-1β的表达
        3.2.3 角膜上皮层损伤后,胞外HMGB1介导中性粒细胞向基质层迁移
    3.3 讨论
    3.4 小结
四、角膜上皮层机械性损伤后,胞外HMGB1对基质层中成纤维细胞分化以及异常胶原形成的调控作用
    4.1 对象和方法
        4.1.1 对象
        4.1.2 方法
    4.2 结果
        4.2.1 角膜上皮层损伤后,胞外HMGB1调控TGF-β1的表达
        4.2.2 角膜上皮层损伤后,胞外HMGB1对异常胶原纤维聚集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胞外HMGB1在常见眼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对眼表影响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第一部分 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白内障和青光眼的临床特征
        1.2 青光眼和白内障的治疗
        1.3 PACG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现状
    2 材料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与设备
        2.3 术前检查
        2.4 手术方法
        2.5 术后处理及随访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患者术前基本资料
        3.2 最佳矫正视力
        3.3 角膜散光度
        3.4 角膜内皮细胞计数
        3.5 眼压
        3.6 并发症
    4 讨论
        4.1 PACG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方法种类
        4.2 微切口手术的定义及优势
        4.3 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的影响因素
        4.4 微切口对CECC的影响
        4.5 眼压的控制
    5 结论
第二部分 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眼表的影响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眼表疾病的发病机制
        1.2 干眼症的临床特点
        1.3 手术源性干眼的意义及特点
        1.4 传统的泪膜稳定性检测方法
        1.5 Keratograph5M眼表综合分析仪的特色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与设备
        2.3 研究方法
        2.4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
        3.2 OSDI
        3.3 NifBUT
        3.4 NiaBUT
        3.5 TMH
        3.6 CFS
    4 讨论
        4.1 研究背景及意义
        4.2 检查方法的先进性
        4.3 手术对泪膜的影响
    5 结论
第三部分 兔眼微切口晶状体摘除术术后眼表炎症指标的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干眼的发病机制及炎症因子的作用
        1.2 炎症因子对术后干眼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BUT
        3.2 泪液TNF-α
        3.3泪液IL-6
        3.4 角膜组织中TNF-α,IL-6 蛋白表达
    4 讨论
        4.1 炎症因子TNF-α、IL-6 对术后眼表的影响
        4.2 微切口对术后炎症的缓解作用
    5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7)功能化胶原基材料用于角膜再生修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角膜组织与角膜相关疾病
        1.1.1 角膜的结构与功能
        1.1.2 角膜疾病与治疗
    1.2 角膜损伤后的修复过程
        1.2.1 角膜上皮损伤修复
        1.2.2 角膜基质损伤修复
    1.3 角膜板层移植术及术后评估
        1.3.1 角膜板层移植术
        1.3.2 术后常见问题
        1.3.3 术后常用仪器与观察指标
    1.4 角膜替代与再生性修复材料
        1.4.1 羊膜
        1.4.2 脱细胞角膜基质
        1.4.3 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
        1.4.4 天然提取高分子聚合物
    1.5 胶原及其在角膜再生修复材料中的应用
        1.5.1 胶原简介
        1.5.2 胶原基角膜再生修复材料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第二章 羧酸类交联剂改性胶原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和实验方法
        2.2.1 主要实验材料与设备
        2.2.2 胶原-食用有机酸复合膜的制备
        2.2.3 胶原-食用有机酸复合膜的性能表征
        2.2.4 胶原-食用有机酸复合膜的细胞实验
        2.2.5 新西兰兔角膜板层移植实验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饱和含水率
        2.3.2 光学性能
        2.3.3 力学性能
        2.3.4 耐酶解性能
        2.3.5 角膜上皮细胞在材料上的黏附与生长
        2.3.6 细胞增殖实验
        2.3.7 新西兰兔角膜板层移植实验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醛类交联剂改性胶原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实验方法
        3.2.1 主要实验材料与设备
        3.2.2 胶原基材料的制备
        3.2.3 胶原基材料的性能表征
        3.2.4 胶原基材料的细胞实验
        3.2.5 新西兰兔角膜板层移植实验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表面与截面形貌分析
        3.3.2 饱和含水率
        3.3.3 光学性能
        3.3.4 营养物质透过性能
        3.3.5 力学性能
        3.3.6 耐酶解性能
        3.3.7 交联剂IC50 测试
        3.3.8 角膜上皮细胞在材料上的黏附与生长
        3.3.9 角膜上皮细胞移行实验
        3.3.10 新西兰兔角膜板层移植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具有瘢痕抑制能力的胶原基角膜再生修复材料的制备及理化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实验方法
        4.2.1 主要实验材料与设备
        4.2.2 AuNP与 miRNA结合能力
        4.2.3 miRNA在胶原成膜环境中的稳定性
        4.2.4 AuNP对 miRNA稳定性的保护能力
        4.2.5 细胞实验
        4.2.6 负载AuNP/miR-133b的胶原基材料制备
        4.2.7 胶原基材料的性能表征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AuNP与 miRNA-133b的结合能力
        4.3.2 胶原成膜环境下miRNA-133b的稳定性
        4.3.3 AuNP对 miRNA-133b稳定性的保护能力
        4.3.4 AuNP对角膜基质细胞的毒性测试
        4.3.5 角膜基质细胞的移行实验
        4.3.6 材料表面形貌分析
        4.3.7 饱和含水率
        4.3.8 光学性能
        4.3.9 力学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胶原基角膜再生修复材料的瘢痕抑制能力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和实验方法
        5.2.1 主要实验材料与设备
        5.2.2 负载荧光标记AuNP/miR-133b的胶原基材料制备
        5.2.3 AuNP/miR-133b进入角膜基质细胞能力检测
        5.2.4 免疫荧光染色
        5.2.5 RNA提取与实时定量PCR(qRT-PCR)
        5.2.6 新西兰兔角膜板层移植实验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AuNP/miR-133b进入角膜基质细胞能力
        5.3.2 材料中AuNP/miR-133b进入角膜组织能力检测
        5.3.3 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关键蛋白α-SM和 Col-1 免疫荧光染色
        5.3.4 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关键基因α-SM和 Col-1的qRT-PCR检测
        5.3.5 新西兰兔角膜板层移植实验
    5.4 小结
第六章 炎症环境下角膜细胞与胶原基材料的相互作用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和实验方法
        6.2.1 主要实验材料与设备
        6.2.2 胶原基膜材料的制备
        6.2.3 胶原基材料的细胞实验
        6.2.4 胶原基材料对IL-6与MMP-1 的吸附能力实验
        6.2.5 胶原基材料的降解量检测
        6.2.6 胶原基材料的降解产物对角膜细胞表达IL-6 的影响
        6.2.7 新西兰兔角膜板层移植模型泪液中IL-6 含量检测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1 炎症环境下IL-6与MMP-1 在角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表达
        6.3.2 胶原基材料对炎症环境中角膜细胞表达IL-6与MMP-1 的影响
        6.3.3 胶原基材料对IL-6与MMP-1 的吸附作用
        6.3.4 角膜细胞对胶原基材料的降解作用
        6.3.5 胶原基材料的降解产物对角膜细胞表达IL-6 的影响
        6.3.6 新西兰兔角膜板层移植模型中胶原基材料对泪液中IL-6 表达的影响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CGRP在小鼠真菌性角膜炎中的表达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对象
        1.2 真菌菌种
        1.3 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
        1.4 实验试剂和耗材
    2.实验方法
        2.1 烟曲霉菌培养以及菌丝、分生孢子悬浮液制备
        2.2 建立烟曲霉菌性角膜炎C57BL/6 小鼠模型
        2.3 小鼠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评分标准
        2.4 小鼠巨噬细胞的提取
        2.5 灭活烟曲霉菌菌丝刺激提取的小鼠巨噬细胞
        2.6 Real-time PCR
        2.7 Western Blot
        2.8 组织免疫荧光
        2.9 细胞免疫荧光
        2.10 ELISA实验步骤
    3.统计学处理
结果
    1.烟曲霉菌菌丝及分生孢子形态观察
    2.小鼠烟曲霉菌性角膜炎中CGRP表达增加
    3.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感染烟曲霉菌后CGRP表达增加
    4.外源性 CGRP 预处理后,C57BL/6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炎症因子(IL-1β、TNF-α、IL-6、MIP-2、TGF-β和 IL-10)的表达变化
    5.CGRP_(8-37) 预处理后,C57BL/6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炎症因子(IL-1β、TNF-α、IL-6、MIP-2、TGF-β和IL-10)的表达变化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9)密蒙花滴眼液对去势雄兔干眼泪腺组织中ICAM-1、IL-6、IL-17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器材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
    2.2 造模
    2.3 给药方法
    2.4 取材
    2.5 指标检测
3. 统计学处理 第二部分 结果
1.SIT与BUT的结果
2. 用药后对比各组雄兔间泪腺细胞中ICAM-1表达的结果
3. 用药后对比各组雄兔间泪腺细胞中IL-6表达的结果
4. 用药后对比各组雄兔间泪腺细胞中IL-17表达的结果
5. 各组雄兔泪腺细胞中ICAM-1、IL-6与IL-17表达的电镜观察结果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干眼动物模型的建立
2. 炎性细胞因子ICAM-1、IL-6、IL-17与干眼发病的关系
3. 导师对干眼病因病机的认识
4. 密蒙花滴眼液可能的作用机制
5. 密蒙花滴眼液的研究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科研情况

四、PRK术后泪液中EGF、TGF-β_1、IL-1α含量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从肝论治针灸对OA模型大鼠软骨损伤的效应机制研究[D]. 周晓红.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泪液病原和免疫组分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现状[J]. 高琪.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1(02)
  • [3]外周血中HCMV-MIR-UL112-3p水平与颈动脉IMT增加的相关性及HCMV引起脐静脉内皮细胞内皮-间质转化的分子机制[D]. 陈刚.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4]愈创蓝油烃促进大鼠皮肤创伤修复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D]. 郭旭.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5]阻断胞外HMGB1抑制C57BL/6J小鼠角膜上皮损伤中的炎症反应和Haze形成[D]. 周永莹.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6]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对眼表影响及机制的研究[D]. 王青.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1)
  • [7]功能化胶原基材料用于角膜再生修复的研究[D]. 赵轩.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8]CGRP在小鼠真菌性角膜炎中的表达和作用[D]. 尹敏. 青岛大学, 2019(02)
  • [9]密蒙花滴眼液对去势雄兔干眼泪腺组织中ICAM-1、IL-6、IL-17表达的影响[D]. 张又玮.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关注泪液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眼表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和应用[J]. Zhou Lei,刘丹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6(02)

标签:;  ;  ;  ;  

PRK后泪液EGF、TGF-β_1、IL-1α含量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