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nalysis of Mean Transfer Delay on SCI Ring(论文文献综述)
孙宾宾[1](2021)在《含螺恶嗪或螺吡喃结构的新型光致变色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特定波长光(或热)的作用下,螺恶嗪和螺吡喃类化合物能够在闭环体(无色态)与开环体(显色态)之间发生可逆反应,有望应用于光信息存储等领域,导致螺恶嗪和螺吡喃类化合物目前无法大规模投入实用的原因,一是其开环体热稳定性较差,在室温下极易返回闭环体;一是其抗疲劳性能尚达不到市场化需求。同时,小分子化合物不利于成膜成纤及器件化。将螺恶嗪或螺吡喃基团通过共价键引入高分子基质,通过空间位阻对光致变色过程的制约,能够有效延迟消色反应速率,提高其开环体的热稳定性,同时有利于成膜成纤及器件化.本论文正是在这一思路下展开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含螺恶嗪或螺吡喃基团的丙烯酸酯是制备光致变色材料最常用的单体。本论文首先在超声辐射条件下快速高效地合成了含羟基的螺恶嗪SO-OH和含羟基的螺吡喃SP-OH:进一步通过DCC/DMAP酯化法分别方便快捷地合成了含螺恶嗪基团的丙烯酸酯SOA和含螺吡喃基团的丙烯酸酯SPA:对上述四个螺恶嗪或螺吡喃类化合物进行了波谱表征,探讨了其光致变色性质。为了提高螺恶嗪基团开环体的热稳定性,同时制备水溶性的光致变色材料,本论文接着将螺恶嗪丙烯酸酯SOA和羧甲基纤维素CMC在水溶液中接枝共聚,制备了水溶性的含螺恶嗪基团的羧甲基纤维素基光致变色材料CMC-g-SOA;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水溶性测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方式对CMC-g-SOA 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共聚反应机理。紫外线照射能使CMC-g-SOA开环显蓝色,CMC-g-SOA开环体在水溶液中的消色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热消色稳定性较接枝前显着增强:历经10次光致致变色循环后相对吸光度下降1.17%,显示出CMC-g-SOA良好的抗疲劳性能。由于水溶性CMC和脂溶性SOA的接枝共聚在异相条件下进行,两种原料不能充分接触。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本论文继而以脂溶性硝化纤维素NC为母体,在均相条件下制备了含螺恶嗪基团的硝化纤维素基光致变色材料NC-g-SOA:通过核磁共振碳谱、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方式对NC-g-SO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共聚反应机理。NC-g-SOA可以通过溶液法在玻璃片上成膜,紫外线照射NC-g-SOA的乙酸乙酯溶液或膜,能使NC-g-SOA开环显蓝色。NC-g-SOA开环体在乙酸乙酯溶液中和薄膜状态的热消色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速率常数分别为1.77×10-2 s-1和1.36×10-3 s-1。NC-g-SOA在乙酸乙酯溶液中和薄膜状态历经10次光致变色循环后相对吸光度分别下降 3.40%和 0.85%。无论将螺恶嗪基团引入CMC还是NC,都能显着地增强螺恶嗪基团开环体的热稳定性,但仅仅是增强,螺恶嗪基团光致变色过程中的稳定态仍然是闭环体(无色体)。本论文接着以含硝基螺吡喃基团的丙烯酸酯SPA为单体,将其与水溶性的羧甲基甲壳素CMCH共聚,制备了含螺吡喃基团的羧甲基甲壳素基光致变色材料CMCH-g-SPA;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水溶性测试等方式对CMCH-g-SP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共聚反应机理。X-射线衍射测试显示接枝反应破坏了 CMCH的半晶结构,使得CMCH-g-SPA水溶性增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证实,在水溶液中存在硝基螺吡喃基团的开环体结构MCA,接枝MCA的羧甲基甲壳素材料CMCH-g-MCA在水溶液中表现出逆向的光致变色行为,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除了溶剂水极性强以外,羧基阴离子与MCA结构中吲哚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其对接枝在羧甲基甲壳素大分子链上的MCA结构起到了稳定作用。通过可见光照射CMCH-g-MCA水溶液在8 min内可以完成消色反应,随之的热显色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速率常数为4.64×10-4 s-1。CMCH-g-SPA在水溶液中历经10次光致变色循环后相对吸光度下降7.92%。
王涛[2](2021)在《基于螺芴氧杂蒽类有机光电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在OLEDs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技术已然家喻户晓,至今为止,诸如智能手机、电视、照明等越来越多的OLEDs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尽管如此,持续提升器件的效率和寿命仍有重要意义。空穴传输材料作为OLEDs器件中的一种重要功能层材料,起到传输空穴维持载流子平衡的作用。开发合成绿色简单、热稳定性良好、能级合适、高空穴迁移率的新型空穴传输材料有助于实现各类高性能发光器件,降低器件成本。现有技术一大严重问题就是深蓝光效率和寿命低下的问题。开发可用于深蓝光器件的发光材料刻不容缓,但是如何平衡深蓝光发射和实现高效发光一直困扰着研究人员。本文(1)选取了螺芴氧杂蒽这一经典有机半导体母核,着眼于新型空穴传输材料和深蓝光发光材料这两大主题进行分子设计,通过选取不同的取代基团实现目标材料的性能要求,并探究在各类器件中的应用。本文从有机材料合成、材料表征到器件制备与测试,完成了OLED材料开发研究的全过程。具体研究工作内容如下:1、设计并合成了两种基于螺芴氧杂蒽母核和苯基萘胺的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螺[芴-9,9’-氧杂蒽]-2’,7’-二-(N1,N3-二-1-萘基-N1,N3-二苯基-1,3-苯二胺(DPNA-SFX)和螺[芴-9,9’-氧杂蒽]-2’,7’-二-(N1,N3-二-1-萘基-N1,N3-二苯基-1,3-苯二胺(DOPNA-SFX)。系统分析了它们的热学、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质。得益于螺环结构的存在,两种材料均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通过制备单载流子器件研究两种材料的载流子迁移率,两者均大于商业化空穴传输材料N,N’-二苯基-N,N’-(1-萘基)-1,1’-联苯-4,4’-二胺(NPB)。成功地将这两种材料用于RGB三色磷光器件中,器件性能均优于NPB基器件。其中,基于DPNA-SFX绿光器件,最大电流效率为89.8 cd A-1,最大功率效率为94.2 lm W-1,最大外量子效率为24.7%。在亮度为1000 cd m-2时的效率滚降仅为2.0%。而红光器件性能则更为优异,最大电流效率为41.1 cd A-1,最大功率效率为46.4lm W-1,最大外量子效率为34.7%。考虑发光峰的位置和纯度,这是目前以铱配合物作为发光材料的红光磷光器件实现纯正红色发光的最高效率值。在亮度为1000 cd m-2时的外量子效率仍可以维持在33.3%,效率滚降仅为4.0%。2、设计并合成了两种基于螺芴氧杂蒽母核和二苯并呋喃/二苯并噻吩的小分子蓝光材料N2,N7-双(二苯并[b,d]呋喃-4-基)-N2,N7-二苯基螺[芴-9,9’-氧杂蒽]-2,7-二胺(SFX-DBF)和N2,N7-双(二苯并[b,d]噻吩-4-基)-N2,N7-二苯基螺[芴-9,9’-氧杂蒽]-2,7-二胺(SFX-DBT)。同样地,分析了它们对应的热学、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质。两种材料均具有宽带隙、高三线态能级和深蓝光发射特性。两种材料具有相似的吸收和发射光谱曲线,并且在溶液和薄膜中都可以实现深蓝光发射。成功制备了基于SFX-DBF和SFX-DBT的非掺杂器件、普通荧光主体掺杂器件、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主体掺杂器件和TADF敏化掺杂器件,全面研究它们在不同器件体系中的性能变化,并与商业化蓝光荧光材料对比。器件研究结果表明,SFX-DBF和SFX-DBT的非掺杂器件可以成功实现深蓝光发射,色坐标分别达到(0.16,0.03)和(0.16,0.04)。使用二[2-((氧代)二苯基膦基)苯基]醚(DPEPO)作为主体的掺杂器件可以在保持深蓝光发射的同时提高发光效率,使用商业化主体材料LBH001作主体的掺杂器件效率也有所提升但发光峰发生红移。改用TADF材料双[4-(9,9-二甲基-9,10-二氢吖啶)苯基]硫砜(DMAc-DPS)作主体后,基于SFX-DBF和SFX-DBT的器件效率基本不变,但发射峰进一步红移,综合性能显着下降。以DPEPO为普通掺杂主体,TADF材料为敏化剂的器件性能均得到极大提升,其中,基于商业化发光材料LBD001的敏化器件实现了最大电流效率、功率效率、外量子效率分别为32.15 cd A-1,33.67 lm W-1,20.77%,接近基于TADF发光客体的器件性能,但仅实现普通蓝光发射,对应色坐标(0.16,0.20)。
陈红蕾[3](2021)在《微纳尺度金薄膜疲劳行为及微观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已逐渐进入以物联网和智能制造为主导的新时代。目前所用电子设备的集成度在不断地增加而其外观尺寸却在不断减小,所用材料的特征尺度也不断地减小到微米甚至纳米尺度。微/纳米尺度金属材料(例如Au、Cu和Al)因其良好的导电性能,是集成电路和柔性电子器件中重要的电极和导电互连材料,承担着为电子器件中各个分立的功能单元传输电信号的功能。这些微/纳尺度的金属薄膜在日常使用中往往会承受较高的温度或机械变形,例如,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金属薄膜不可避免地承受着较高的电流密度和周期变化的热失配应变;在柔性电子器件中,金属薄膜会受到较大的循环弯曲和拉压变形。在循环载荷作用下,材料会产生疲劳损伤并萌生疲劳裂纹,最终造成由疲劳破坏引起器件功能下降甚至失效。当材料的几何尺度和微观结构尺度减小到微米甚至纳米尺度,其疲劳损伤行为将不同于块体材料。同时,材料尺度由块体尺度向微/纳尺度的转变也会引起损伤机制的转变,产生显着的尺寸效应。因此,澄清微/纳尺度材料的疲劳损伤行为及其微观机制是当前材料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同时对于高性能微电子器件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本论文中,通过磁控溅射方法在柔性聚酰亚胺(PI)基体上制备了不同厚度的Au薄膜,同时,通过电子束蒸发与光刻技术在刚性硅基体上制备了不同厚度和不同线宽的Au互连线。薄膜厚度在微米到纳米尺度,金属线宽度在微米尺度。通过单向拉伸、动态弯曲疲劳、交流电热疲劳等实验方法,结合深入的微观结构表征,系统研究了材料尺度、外加载荷和超薄结合层对微/纳尺度Au薄膜疲劳损伤行为的影响及其微观机制。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不同厚度(40、90、170、930nm)的纳米晶Au薄膜进行了动态弯曲疲劳实验,研究了材料尺度、外加应变和循环周次对Au薄膜疲劳损伤行为的影响。总结了不同厚度薄膜在不同外加应变幅和循环周次下的疲劳损伤行为,利用外加应变-循环周次坐标系首次构建了薄膜的疲劳损伤行为转变图,发现薄膜损伤行为分为三个区域,即,Ⅰ区为沿滑移带开裂,Ⅱ区为沿滑移带开裂和沿晶开裂的混合区,Ⅲ区为沿晶开裂。当薄膜厚度h≥90 nm,Au薄膜的疲劳损伤主要表现为疲劳挤出和沿晶裂纹两种损伤形式(Ⅰ、Ⅱ或Ⅲ区)。当薄膜厚度减小到40nm,Au薄膜疲劳损伤行为仅表现为沿晶裂纹(Ⅲ区)。为此,提出了通过位错滑移和晶界滑动所累积的不可逆应变εf,DScum和εf,GBScum定量表征上述两种损伤行为转变的临界条件,可以很好地与损伤行为转变图吻合。2.结合疲劳挤出高度的定量表征、疲劳损伤的截面观察和慢正电子束湮没技术对空位缺陷的表征,发现疲劳过程中过饱和空位的产生与扩散对微/纳尺度薄膜材料疲劳挤出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随着薄膜厚度的降低,由于位错相互作用能力的降低和空位扩散的加剧,空位在材料内部积聚和饱和的延迟抑制了疲劳挤出形核,提高了材料的疲劳损伤抗力,从而提高了其疲劳寿命。基于空位模型和实验测量结果,准确地预测了块体到小尺度材料的疲劳微观机制转变。本文所提出的空位辅助挤出生长机制表明,通过调控界面来控制空位行为对设计具有优异疲劳性能的小尺度金属具有重要意义。3.通过在Au薄膜/PI界面之间添加超薄(-5 nm)的钛结合层,研究了薄膜-基体界面对薄膜的疲劳损伤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Ti结合层可显着提高1μm厚Au薄膜的超高周疲劳性能。这种较厚薄膜疲劳寿命提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Au/Ti界面有效地抑制了薄膜-基体界面空位聚集形成孔洞和疲劳挤出的生长,从而降低了循环应变局部化和裂纹萌生的倾向。这一发现有力地支持了本文所提出的空位辅助挤出生长机制,并为设计具有超长疲劳寿命的柔性器件提供了一种潜在的策略。4.对纳米晶Au和Au/Ti薄膜的超高周(108周)疲劳损伤行为与相关机制的研究表明,除薄膜中常见的疲劳挤出和沿晶开裂行为外,丘起是一种新的损伤形式,并可能伴随着孔洞的形成。丘起的尺寸具有显着的尺寸效应,同时其密度具有较强的厚度与应变依赖性。越厚的薄膜丘起尺寸越大,但其密度越低。此外,Au/Ti薄膜中所形成的丘起尺寸与密度均略低于Au薄膜的丘起尺寸。分析表明,表面扩散、晶界扩散、界面扩散和外加应变幅梯度均促进丘起形成,其中表面扩散和晶界扩散是影响丘起形成的主要因素。5.对不同厚度(50、100、200nm)和线宽(5、10、15μm)的纳米晶Au互连线进行交流电热疲劳实验,研究尺度和外加载荷对其热疲劳性能和损伤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Au互连线的热疲劳寿命表现出较强的尺度效应,即线厚度越薄,可承受的热应变幅和温度幅越高。此外,Au互连线的热疲劳寿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线宽效应。除了线厚度外,Au互连线的热疲劳损伤行为还明显依赖于外加应变范围。原子扩散和位错滑移是热疲劳变形的两种重要机制,而高温导致的原子扩散是控制疲劳失效的主要因素。基于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提出了纳米晶薄膜的厚度与外加应变控制的热疲劳机理图。
陶安泰[4](2020)在《超分辨显微技术中光激活荧光蛋白性质的测定及大肠杆菌趋化信号与运动行为的关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探寻微观世界的奥秘,显微技术自16世纪发明以来,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除了不断提升的分辨率之外,它们的种类和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光学显微镜因其非直接接触、损伤小的特性,往往是生物样品观测的优先选择。近年来,各类荧光探针的发展为生物结构成像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与方法。其中,光可控的荧光蛋白与染料分子也使远场光学显微技术得以突破光学衍射极限,最为典型的就是光激活定位显微成像技术(photoactivated localization microscopy,PALM)与随机光学重构显微技术(stochastic optical reconstruction microscopy,STORM)。本文的研究工作基于常见的原核生物——大肠杆菌而进行,同时结合了荧光显微技术与其他实验手段。大肠杆菌具有繁殖快、培养简单、毒性较小等优势,是研究最为广泛的细菌之一。本文的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研究领域的背景与已取得的成果,并总结了研究工作的目标与意义。我们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大肠杆菌与光激活荧光蛋白(photoactivatable fluorescent proteins,PA-FPs),在研究 PA-FPs 的过程中,我们使用了 PALM技术。因此,绪论中分别介绍了荧光蛋白和超分辨显微技术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大肠杆菌的生理、运动等特性。本文的第二章描述了研究工作中的基本实验方法。首先,我们对于常用的实验试剂进行了分类介绍,包括配制过程、用途与储存方法等等。随后,我们描述了大肠杆菌的常规培养与重组质粒的构建与转化过程,它们都属于实验前重要的准备工作。最后一部分描述了对于承载细菌样品的玻片的清洗过程。在本文第三章中,我们利用常见的一类光激活荧光蛋白——Dendra2标记了大肠杆菌的马达蛋白FliG和FliM。通过PALM实验,我们逐帧采集了 Dendra2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体内的发光信号,并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得到了单分子Dendra2的发光时间轨迹。利用PA-FPs的光物理模型以及发光轨迹得到的特征时间分布,可以拟合得出模型中的各个特征参数。大肠杆菌体内与体外纯化的Dendra2光物理特性参数存在着明显差异,证实了不同的实验过程对于PA-FPs的影响。因此,精确测量特定PALM实验中PA-FPs的光物理性质十分必要,尤其是对于超分辨图像的重构与生物结构的定量分析。我们设计的一系列步骤与方法,也可以推广至其他PALM实验。本文第四章介绍了对于大肠杆菌趋化网络与运动行为的研究工作。由于较难长时间地观测细菌运动行为,之前对于大肠杆菌趋化网络的研究大多基于单个鞭毛马达而进行,缺乏从细胞质内的趋化信号到细菌整体运动行为的关联性探索。我们将双光镊、明场、及荧光显微镜装置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对于大肠杆菌运动行为的长时间观察。此外,我们还使用单体绿色荧光蛋白mEGFP标记了趋化响应调节蛋白CheY,并利用免疫印迹与冻干实验,标定出了菌体的荧光信号与细胞质中磷酸化的CheY(CheY-P)浓度的对应关系。我们分析并统计了多个单细菌的实验数据,直接描绘了从细胞质的CheY-P浓度到大肠杆菌整体运动行为特征参数的映射,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模型拟合。这一工作有助于从全局性的角度理解趋化网络,拟合得到的各类参数也可以利用于未来的计算建模。本文最后一章对全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刘文斌[5](2020)在《托卡马克芯部湍流行为及流剪切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在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湍流是引起反常输运,决定等离子体约束水平的关键问题。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对托卡马克边界的湍流行为及其引起的输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由于诊断技术的限制,对芯部湍流的研究还比较少。为了加深对芯部湍流及相关物理问题的理解,探索等离子体约束改善的运行模式,本论文在SUNIST和HL-2A托卡马克上开展了芯部湍流及流剪切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首先对SUNIST的电源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大大提升了装置的运行水平,不仅增强了对放电参数的控制能力,也显着提高了等离子体的稳定性,获得了更长的平顶时间。在等离子体诊断方面,论文开发了一套基于线圈炮的超高速往复探针系统,最高移动速率超过20m/s。在此基础上,本论文研究了 SUNIST中的芯部湍流行为。随着等离子体密度的升高,SUNIST芯部等离子体的湍流和磁流体力学(MHD)行为存在四种状态:(1)低密度(~1.3 × 1018 m-3)下,低频(~10kHz)MHD与一种~50kHz的静电准相干模共存;(2)较低密度(~1.6 × 1018m-3)下,MHD活动很弱,静电湍流由上述准相干模主导;(3)密度较高(~2.0 × 1018 m-3)时,MHD和湍流活动都很弱,总体比较平稳;(4)高密度(>2.3 × 1018 m-3)时,出现~20 kHz的MHD活动,静电涨落增强,但表现为宽谱。本论文重点研究了较低密度等离子体中的静电准相干模。分析表明,该模式在频率、波数、传播方向和碰撞率等方面都与耗散俘获电子模(DTEM)的特征相符。这是首次在球形托卡马克相关实验研究中观察到类DTEM的现象。在更高的等离子体参数下,论文研究了 HL-2A托卡马克等离子体芯部的E × B台阶现象。E × B台阶指托卡马克芯部不同径向位置处通过雷诺应力形成的E × B剪切层,其环向模数n和极向模数m均为0。本论文在HL-2A托卡马克上确认了E × B台阶现象,并从E × B台阶对平均参数剖面和湍流输运的影响两个方面,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理论和模拟预测的E × B台阶的多个重要特征。
崔楠[6](2020)在《高频谱效率光纤通信系统中偏振相关损伤均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的逐渐部署,物联网、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以及云计算等业务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全球信息流量的爆炸式增长。面对海量的数据传输需求,无论是作为核心骨干网长距传输的相干系统还是数据中心之间短距互联的直接检测系统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建立高速率、大容量、高频谱效率的光纤通信系统成为了通信传输的共同目标。先进调制格式的提出,如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16进制正交幅度调制(16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16QAM)或更高阶的调制格式有效增加了系统的频谱效率;各种复用技术的发展,如偏分复用(Polarization Division Multiplexing,PDM)、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甚至空分复用(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SDM)极大的提高了光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因此,伴随着全球数据流量的爆炸式需求,以及一系列重大技术的突破,光纤通信系统正以蓬勃的生命力持续发展。然而,光信号在光纤信道传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经历色度色散(Chromatic Dispersion,CD)、偏振态旋转(Rotation of State of Polarization,RSOP)、偏振模色散(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PMD)以及偏振相关损耗(Polarization Dependent Loss,PDL)等损伤,这些损伤会造成光信号畸变,严重影响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技术的发展,使得上述损伤可以在接收机的电域得到均衡。然而,随着光纤通信系统传输速率与调制格式的不断提升,使得单一的信道损伤及多种损伤之间的联合作用加剧,原来针对低速率、单一损伤的均衡算法变的捉襟见肘;其次,在一些极端偏振损伤场景下(比如火车经过时的剧烈震动和雨天的雷击),均衡算法的性能将急剧下降甚至失效,导致通信中断;此外随着系统传输速率的提高,对信道损伤理论模型的研究也面临着挑战。综上所述,对均衡算法的突破以及损伤模型的完善对保障通信系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论文围绕高频谱效率光纤通信系统中偏振损伤均衡这一主题,剖析偏振损伤产生的物理机理,建立了三参量的RSOP模型,提出了基于卡尔曼滤波器(Kalman Filter,KF)的高效信号损伤均衡方案,以保证通信系统正常和稳定运行,为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提供核心的技术支撑。本论文的创新性和研究工作如下:(1)光纤信道中RSOP建模与快速RSOP损伤均衡研究本论文创新性的提出了RSOP的三参量模型,该模型可以准确、完整的对链路中的偏振态变化进行描述;在三参量RSOP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均衡方案。对于QPSK信号,该方案对RSOP的追踪速度可达百兆弧度每秒,对于16QAM信号,追踪速度可达十兆弧度每秒。(2)快速RSOP和PDL联合均衡方案研究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时间编码(Polarization-Time Code,PTC)和卡尔曼滤波器的联合均衡方案。首先对光纤信道中RSOP和PDL联合损伤模型进行了化简,在简化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利用斯托克斯空间补偿两偏振支路的功率差,利用卡尔曼滤波器追踪快速RSOP,利用偏振时间编码缓解由光信噪比(Optical Signal to Noise Ratio,OSNR)不平衡导致的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BER)问题。在1.2dB的OSNR代价下,所提方案可以均衡7dB的PDL结合1Mrad/s的RSOP,实现了快速RSOP下,对PDL引起的两偏振支路功率与OSNR不平衡的均衡。(3)斯托克斯矢量直接检测(Stokes vector direct detection,SV-DD)系统中CD与RSOP联合均衡研究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卡尔曼滤波器架构,在此基础了设计了一种对SV-DD系统中CD与RSOP联合盲均衡方案。本文首先分析了SV-DD系统中CD和RSOP联合损伤补偿的困难性,之后通过设计时频域卡尔曼滤波器构架,实现在时域均衡RSOP,在频域补偿CD。所提方案可以完成对累积CD值达到2550ps/nm(相当于150km的G.652光纤)结合RSOP速率高达2Mrad/s的损伤均衡。解决了 SV-DD系统中CD和RSOP联合均衡的难题。
孙常庚[7](2020)在《绿色自燃型离子液体的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文中认为传统的推进剂燃料肼及其衍生物具有毒性和致癌性,操作成本高且存在安全隐患。自燃型离子液体具有蒸气压低、毒性低、液相温度范围大、热稳定性高等优点,是最有潜力取代肼及其衍生物的新一代推进剂燃料。本文合成了23种离子化合物,其中17种为自燃型离子液体,对它们的黏度、密度、熔点、分解温度、生成热、比冲、点火延迟时间等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这些自燃型离子液体的密度在0.908-1.270 g·m L-1之间,黏度在15.2-763 c P之间,分解温度大多超过200℃,点火延迟时间最短为8 ms。系统地研究了阴阳离子结构对自燃型离子液体性质与性能的影响,发现咪唑阳离子取代基侧链越长,则黏度越高、密度越低、生成热越低。而咪唑阳离子取代基的不饱和度提高时,生成热会提高但热稳定性变差。研究表明低黏度和短点火延迟时间有较强的关联性。开展离子液体自燃性的研究,计算了各种阴离子与氧化剂硝酸的前线轨道能级差,发现自燃阴离子的轨道能级差比非自燃阴离子要小很多。提出自燃反应性基团的概念,基团的数量和类型对点火延迟时间有决定性的影响。计算了三种自燃阴离子与氧化剂的初始点火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和焓变,并提出了评价和预测离子液体自燃性的简便方法。提出复配改性的策略解决单一离子液体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问题。首先考察了石墨烯对离子液体的改性,添加0.02 wt%的石墨烯可以使1-腈丙基-3-甲基咪唑二氰胺的黏度下降13.8%(15°C),使其点火延迟时间缩短49%。添加少量的乙醇能大幅降低离子液体的黏度,同时缩短其点火延迟时间。1-腈丙基-3-甲基咪唑二氰胺中添加摩尔分数为0.05的乙醇时,其黏度下降了16.4%(25°C),点火延迟时间缩短了41%。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乙醇加入对离子液体阴阳离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发现乙醇的加入有助于提高阴阳离子的扩散能力。提出自燃多离子液体的策略,旨在结合不同离子的优势特性,获得各项性能优异且稳定均一的液体燃料。三组多离子体系展现了各自的特点:咪唑-氰基硼氢-二氰胺多离子液体在特定离子比例下展现出3 ms的最短点火延迟时间;咪唑-含氧酸根-二氰胺多离子液体的氧平衡、密度和比冲都得到提升,有望用作单组元推进剂燃料;咪唑-胍阳离子-二氰胺多离子液体的密度、比冲和密度比冲都得到提升,且点火延迟时间能够保持不变。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了径向分布函数和自扩散系数,结果表明多离子体系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不同于单一离子液体,离子的扩散能力随离子比例发生变化,自扩散系数的变化与黏度的变化基本一致。本文关于自燃型离子液体的研究,开拓了从结构设计到性能调控的多种新思路,为其真正作为替代型推进剂燃料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数据。
傅翔[8](2020)在《场景相关的区块链系统共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块链是在分散对等的协作主体之间就共同关注的数字证据达成共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合作的分布式存证机制,具有多中心、防篡改、可追溯等基本特性,能够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为不具备信任关系的各利益主体构建信任,并促成群体之间的高效协作。区块链技术不仅能够以分布式账本的形式对金融行业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数据共享、信息安全等众多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共识技术作为区块链的核心技术之一,逐渐成为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的热点。在传统的分布计算领域中,共识技术往往分为拜占庭容错和非拜占庭容错两类。以Paxos和Raft为代表的非拜占庭容错共识算法只考虑节点失效宕机(fail-stop)而不考虑节点主动作恶;然而在区块链的多样化应用场景中,各个利益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行为往往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可能产生对系统正常运行的不利行为,因此区块链中的共识技术往往需要具备拜占庭容错的能力。本文聚焦于具备拜占庭容错能力的区块链共识技术,主要针对三种典型的区块链应用场景,即公有链分布记账场景、联盟链分布记账场景和联盟链数据协作场景分别展开研究。通常来讲,不同的场景往往需要根据其特征和需求定制特定的共识方法,其设计原则是在安全性(Security)、效能(Effectiveness)和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等维度上进行科学权衡。针对上述三类区块链场景,本研究的主要贡献概述如下:(1)针对公有链分布记账场景,提出了兼顾记账效率、记账权公平分配和算力资源节约的共识算法。在以自由参与,完全开放为特征的公有链分布记账场景中,各利益主体间大规模交易活动引发的高记账频度需求远高于现有共识算法的记账效率。并且由于各主体身份不对等,现有共识算法容易导致记账权分配不均衡,存在记账垄断的风险。为此,本文提出了能够屏蔽用户身份不对等,使记账权的分配更加公平的参与度证明(Proof of Participation and Fees,PoPF)共识算法。首先根据用户在公有链中的参与度对用户进行排名,然后根据排名情况给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挖矿(Mining)难度。然而PoPF仍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算力浪费和效率不高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历史交易证明(Proof of Previous Transactions,PoPT)共识算法。PoPT沿用了PoPF对用户的排名规则,同时对PoPF进行了基于一致性Hash算法的并行记账优化设计。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PoPF和PoPT均可在确保安全与效率前提下,节约算力资源并使得记账权分配更加公平合理。(2)针对联盟链分布记账场景,提出了共识过程可监管前提下兼顾记账效率与节点规模的共识算法。在基于特定范围协作,企业授权参与的联盟链分布记账场景中,在安全性不降级的前提下,现有共识算法无法兼顾效率和可扩展性,且难以对恶意行为进行监管与处理。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向无环图(Directed Acyclic Graph,DAG)的高效可监管的共识算法Jointgraph。该算法引入了弱中心化的监管者角色,并巧妙的实现了监管者在共识过程中的职能设计,使得监管者不会成为控制联盟的中心化角色,确保了算法的多中心化特征。监管者不但能够对用户的恶意行为进行监管,及时识别并移除恶意用户,同时还能提高区块链的交易处理速度。实验表明,在与目前主流DAG共识算法之一的Hashgraph采用同样通信模型的情况下,Jointgraph能够提高吞吐率与节点可扩展性,并大大降低交易确认延迟。(3)针对联盟链数据协作场景,提出了共识范围可定制、共识程度可查看且主体可变更的共识算法。在服务于“云-边-端”灵活协作的联盟链数据协作场景中,不同数据需要被不同自治域的共识主体实时确认,现有共识算法无法支持按需达成自定义共识,且无法满足各利益主体实时查看数据共识程度以及共识主体动态变化等需求。为解决上述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执行环境(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TEE)与DAG的共识算法Teegraph。在Teegraph中,各节点首先将交易发送到TEE中进行预验证,以避免恶意节点在针对同一主题的通信中发送不同的信息给不同节点,从而从根源上避免了分叉攻击。通过对引入TEE之后共识机制的设计,降低了共识过程的复杂度(相比于Hashgraph),同时提高了算法的安全性,使得该算法的拜占庭节点的容错率由33.3%提升到了50%。此外,Teegraph中还引入了存储资源节约机制。实验表明,Teegraph在交易吞吐率和确认延迟上都要优于Hashgraph与Jointgraph。在信息空间,如何利用区块链这一技术,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跨主体、远距离的信任建立与价值传递是重大的基础性、前沿性问题。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区块链这一前瞻性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类型的多样化应用场景需求,围绕共识技术在公有链、联盟链中分布记账和数据协作等维度形成突破。本文的研究对未来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新型价值传递范式具有积极推动意义。
葛玉龙[9](2020)在《多频多系统精密单点定位时间传递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高精度时间在军事和民生经济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精密时间传递方法是建立和维持高精度国家标准时间的重要因素,对国家标准时间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实现精密时间系统的关键,是不同地方保持精密时间同步的前提。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精密单点定位时间传递方法(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是精密时间传递的重要的手段之一,由于GNSS PPP方法精度高、设备成本低、不受距离限制、全天候等诸多特点,已成为当前高精度时间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GNSS的快速发展,可用卫星频段和卫星数目也迅速增加,因此,GNSS PPP时间传递仍有诸多关键问题亟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如何充分利用当前多频GNSS实现更高精度的时间传递成为时频领域的热点。本文重点围绕多频多系统精密单点定位时间传递核心问题,从多频PPP方法、GNSS实时时间传递方法、站钟随机模型、GNSS实时精密授时四个方面展开系统研究,完善当前多频GNSS PPP时间传递理论,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多频GNSS PPP时间传递方法,给出了三频、四频PPP时间传递方法的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PPP时间传递模型的可行性。2)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提出了单频PPP时间传递方法,可应用于低成本接收机。根据电离层的处理策略,给出了三种单频PPP时间传递模型,即电离层作为参数估计、消电离层组合、电离层模型改正,推导了三种PPP时间传递模型的具体表达形式并验证单频PPP时间传递的性能。结果表明,电离层作为参数进行估计所实现的单频PPP时间传递精度最高,可实现亚纳秒量级时间传递精度。3)针对当前PPP时间传递研究侧重于事后模式的问题,研究了实时多系统PPP时间传递方法。结果表明,实时GNSS PPP时间传递精度优于0.5 ns;当前单Galileo PPP时间传递性能与单GPS PPP相当,且优于GLONASS。此外,多系统PPP时间传递优于单GPS。4)针对当前钟模型尚未关注的钟跳问题,提出一种微小钟跳探测方法,可实时探测大于或等于0.5 ns的钟跳,为接收机钟建模提供有效支撑。5)针对当前接收机钟差均被当作白噪声估计,难以顾及钟差历元间相关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站钟随机模型,并应用于事后和实时PPP时间传递。结果表明,基于微小钟跳探测方法,本文所提站钟随机模型可有效提高时间传递精度,对频率稳定度提高较明显,尤其是短期稳定度。6)基于本文研究的GNSS PPP时间传递方法,提出基于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实时流的GNSS精密授时方法,并在用户端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可实现优于0.5 ns的授时精度,且不受用户数据量、卫星系统、用户位置的限制。
李怡然[10](2020)在《5G/B5G车联网信道建模与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第五代(Fifth-generation,5G)/后五代(Beyond fifth-generation,B5G)通信网络的车联网通信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热点话题,而对每一代通信技术的新场景进行分析优化和系统设计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对相应的传播特性和信道模型的基础性研究。考虑到5G/B5G网络中新技术的引入和车联网通信环境的特殊特征,例如车联网中动静态散射体/簇的分布,车流量密度和车辆运动方向带来的影响,信道在时域和阵列域的非平稳性,建立基于5G/B5G网络的车联网通信模型和探究相应的信道统计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现有车载信道模型的缺陷,提出了三个不同的信道模型,他们分别是1)基于规则几何的二维(Two dimensional,2D)车联网信道模型;2)基于规则几何的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无人机辅助车联网信道模型;以及3)基于非规则几何的3D车联网信道模型。基于所提出的模型,我们对相应的统计特性进行了推导,具体包括时空频相关性,多普勒功率谱密度,电平通过率和平均衰落持续时间。另外,所提出的三个模型对环境中的动静态簇/散射体进行了区分,同时具备探究不同车流量密度对信道统计特性影响的能力。根据模型一和模型二的参考模型,文章还开发了有限复杂度的仿真模型。为了更有效的模拟实际的车联网通信场景,模型三通过簇生灭演进和模型几何关系的更新实现了模型在时间域和阵列域的非平稳性的建立。通过调整模型相关参数和环境相关参数,所提出的模型可以适用于不同的通信场景,文章探究了不同场景下一些重要参数对信道特性的影响,具体包括车流量密度,车辆运动方向,天线间隔,无人机的移动方向和位置等。模型的数值仿真结果为帮助我们维持稳定的通信信道提供了一些重要结论和通用规则,可以将其视为对未来5G/B5B车联网通信系统设计的有效指导,同时本文提出的模型进一步丰富了车联网和无人机场景的的信道模型库。最后,本文对所提出模型的特点进行了总结与对比,并且对现有车联网信道建模和信道测量工作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也为未来新一代车联网信道建模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二、Analysis of Mean Transfer Delay on SCI Ring(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nalysis of Mean Transfer Delay on SCI Ring(论文提纲范文)
(1)含螺恶嗪或螺吡喃结构的新型光致变色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螺恶嗪类光致变色化合物合成进展 |
1.2.1 螺恶嗪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1.2.2 含螺恶嗪的双光致变色体系的合成 |
1.2.3 螺恶嗪聚合物的合成 |
1.2.4 水溶性螺恶嗪的合成 |
1.2.5 微波、超声技术在螺恶嗪合成中的应用 |
1.3 螺吡喃类光致变色化合物合成进展 |
1.3.1 螺吡喃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1.3.2 双螺吡喃化合物的合成 |
1.3.3 多螺吡喃化合物的合成 |
1.3.4 螺吡喃聚合物的合成 |
1.3.5 水溶性螺吡喃的合成 |
1.3.6 微波、超声技术在螺吡喃合成中的应用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 实验材料 |
2.2 仪器设备 |
3 羟基螺恶嗪SO-OH及其丙烯酸酯SOA的合成与光致变色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羟基螺恶嗪SO-OH的合成 |
3.2.2 螺恶嗪丙烯酸酯SOA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结构表征 |
3.3.2 光致变色性能研究 |
3.3.3 反应机理与合成优化 |
3.4 小结 |
4 羟基螺吡喃SP-OH及其丙烯酸酯SPA的合成与光致变色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羟基螺吡喃SP-OH的合成 |
4.2.2 螺吡喃丙烯酸酯SPA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结构表征 |
4.3.2 光致变色性能研究 |
4.3.3 反应机理与合成优化 |
4.4 小结 |
5 含螺恶嗪基团的羧甲基纤维素CMC-g-SOA制备与光致变色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CMC-g-SOA制备 |
5.2.2 CMC-g-SOA结构表征与水溶性测试 |
5.2.3 CMC-g-SOA光致变色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MC-g-SOA制备反应机理及结构推测 |
5.3.2 CMC-g-SOA结构确认 |
5.3.3 CMC-g-SOA光致变色性能研究 |
5.3.4 CMC-g-SOA光致变色机理探讨 |
5.4 小结 |
6 含螺恶嗪基团的硝化纤维素NC-g-SOA制备与光致变色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NC-g-SOA制备 |
6.2.2 NC-g-SOA固体薄膜制备 |
6.2.3 NC-g-SOA结构表征 |
6.2.4 NC-g-SOA光致变色性能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NC-g-SOA制备反应机理与结构推测 |
6.3.2 NC-g-SOA结构确认 |
6.3.3 NC-g-SOA光致变色性能研究 |
6.3.4 NC-g-SOA光致变色机理探讨 |
6.4 小结 |
7 含螺吡喃基团的羧甲基甲壳素CMCH-g-SPA制备与光致变色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CMCH-g-SPA制备 |
7.2.2 CMCH-g-SPA结构表征与水溶性测试 |
7.2.3 CMCH-g-SPA光致变色性能测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CMCH-g-SPA制备反应机理与结构推测 |
7.3.2 CMCH-g-SPA结构确认 |
7.3.3 CMCH-g-SPA光致变色行为研究 |
7.3.4 CMCH-g-SPA光致变色机理探讨 |
7.4 小结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基于螺芴氧杂蒽类有机光电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在OLEDs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电致发光研究进展 |
1.1.1 有机电致发光沿革 |
1.1.2 有机电致发光原理 |
1.1.3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 |
1.1.4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参数 |
1.2 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 |
1.2.1 含氮柔性体系 |
1.2.2 含氮刚性体系 |
1.2.3 含氮柔性/刚性混合体系 |
1.2.4 不含氮体系 |
1.2.5 其他体系 |
1.3 有机小分子蓝光荧光材料 |
1.3.1 蓝光普通荧光材料 |
1.3.2 蓝光TTA材料 |
1.3.3 蓝光TADF材料 |
1.4 螺芴氧杂蒽类有机光电材料研究现状 |
1.4.1 螺芴氧杂蒽的结构与合成 |
1.4.2 螺芴氧杂蒽类有机光电材料 |
1.5 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器材 |
2.1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和规格 |
2.1.2 实验仪器及型号 |
2.2 材料表征 |
2.2.1 材料结构鉴定 |
2.2.2 理论计算 |
2.2.3 热学性质测试 |
2.2.4 光物理性质测试 |
2.2.5 电化学性质测试 |
2.3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
2.3.1 OLED材料纯化 |
2.3.2 OLED器件制备 |
2.3.3 OLED器件性能测试 |
2.3.4 载流子迁移率测试 |
2.3.5 OLED器件寿命测试 |
第三章 基于螺芴氧杂蒽空穴传输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其器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螺芴氧杂蒽的空穴传输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理论计算分析 |
3.3.2 热学性质 |
3.3.3 光物理性质 |
3.3.4 电化学性质 |
3.3.5 载流子迁移率 |
3.3.6 OLED器件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螺芴氧杂蒽的蓝光材料的设计合成、表征及其器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螺芴氧杂蒽的蓝光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理论计算分析 |
4.3.2 热学性质 |
4.3.3 光物理性质 |
4.3.4 电化学性质 |
4.3.5 OLED器件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材料结构表征谱图 |
硕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致谢 |
(3)微纳尺度金薄膜疲劳行为及微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属薄膜材料简介 |
1.2.1 金属薄膜材料的分类 |
1.2.2 金属薄膜材料的应用 |
1.3 金属薄膜材料的力学性能 |
1.4 金属薄膜材料的主要变形机制 |
1.4.1 位错机制 |
1.4.2 晶界或表面相关机制 |
1.5 金属材料的疲劳 |
1.5.1 块体材料的疲劳损伤行为 |
1.5.2 块体材料的疲劳损伤机制 |
1.5.3 无约束微尺度材料的疲劳行为与机制 |
1.5.4 金属薄膜材料的疲劳行为与机制 |
1.6 特殊服役环境下金属线的疲劳 |
1.6.1 金属互连线的服役环境 |
1.6.2 金属互连线的热疲劳测试方法 |
1.6.3 金属互连线的热疲劳行为与机制 |
1.7 本论文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柔性基体上金薄膜的疲劳损伤行为与尺寸效应 |
2.1 引言 |
2.2 受柔性基体约束Au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
2.2.1 薄膜制备 |
2.2.2 初始的微观结构表征 |
2.3 弯曲疲劳实验方法及原理 |
2.4 疲劳试验结果 |
2.4.1 疲劳寿命曲线 |
2.4.2 疲劳后的晶粒微观结构 |
2.4.3 损伤行为与损伤转变图 |
2.4.4 疲劳后的挤出高度与沿晶裂纹密度统计 |
2.5 讨论与分析 |
2.5.1 位错滑移的不可逆性 |
2.5.2 沿晶裂纹的形成机制 |
2.5.3 疲劳损伤行为转变的尺寸效应与机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金薄膜的疲劳损伤微观机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及原理 |
3.3 疲劳挤出的观察与测量 |
3.4 归一化挤出高度 |
3.5 空位辅助形成挤出机制 |
3.5.1 空位在块体材料疲劳中的作用 |
3.5.2 薄膜中空位浓度的计算 |
3.5.3 薄膜中空位浓度的测量 |
3.5.4 薄膜的疲劳微观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合层对金薄膜拉伸与疲劳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柔性基体上Au/Ti薄膜的制备和表征 |
4.3 实验方法及原理 |
4.4 拉伸实验结果 |
4.5 不同厚度Au/Ti薄膜的疲劳性能与损伤行为 |
4.5.1 Au/Ti薄膜的疲劳寿命 |
4.5.2 Au/Ti薄膜的表面疲劳损伤行为 |
4.5.3 弯曲疲劳后的界面与晶界行为 |
4.6 Ti结合层对微米厚度薄膜疲劳性能的影响 |
4.6.1 Au与Au/Ti薄膜损伤行为的对比 |
4.6.2 Au/Ti界面提升薄膜疲劳性能的微观机制 |
4.7 Ti结合层对亚微米/纳米厚度薄膜疲劳性能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薄膜超高周疲劳中的原子扩散效应 |
5.1 引言 |
5.2 样品制备与实验方法 |
5.3 超高周疲劳后薄膜的损伤行为 |
5.3.1 Au薄膜的损伤形貌观察 |
5.3.2 Au/Ti薄膜的损伤形貌观察 |
5.3.3 丘起与孔洞损伤的定量表征 |
5.4 丘起的形成机制 |
5.4.1 丘起形成的不同理论模型 |
5.4.2 丘起形成的微观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互连线的热疲劳损伤行为与尺寸效应 |
6.1 引言 |
6.2 金互连线的制备与初始结构表征 |
6.3 实验方法和原理 |
6.4 互连线的温度计算 |
6.5 热疲劳寿命与损伤行为 |
6.5.1 热疲劳寿命 |
6.5.2 热疲劳损伤行为 |
6.6 热疲劳中的尺寸效应与机制 |
6.6.1 热疲劳损伤的尺度效应 |
6.6.2 热疲劳损伤机制 |
6.6.3 热疲劳寿命的尺寸效应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
(4)超分辨显微技术中光激活荧光蛋白性质的测定及大肠杆菌趋化信号与运动行为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荧光蛋白 |
1.1.1 荧光蛋白的发展综述 |
1.1.2 绿色荧光蛋白 |
1.1.3 光激活荧光蛋白 |
1.2 超分辨光学显微成像 |
1.2.1 光学衍射极限 |
1.2.2 近场超分辨光学成像技术 |
1.2.3 远场超分辨光学成像技术 |
1.3 大肠杆菌 |
1.3.1 大肠杆菌的形态与结构 |
1.3.2 大肠杆菌的运动行为 |
1.3.3 大肠杆菌的鞭毛马达 |
1.3.4 大肠杆菌的趋化网络 |
1.3.5 大肠杆菌的生长周期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章 基本实验方法 |
2.1 实验试剂的配制 |
2.1.1 大肠杆菌培养媒介 |
2.1.2 抗生素溶液 |
2.1.3 细菌缓冲液 |
2.1.4 其他试剂 |
2.2 大肠杆菌的常规培养 |
2.3 包含目的基因的质粒转化 |
2.3.1 聚合酶链式反应 |
2.3.2 质粒载体的构建 |
2.3.3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3.4 重组质粒的热激法转化 |
2.4 玻片的清洁 |
第3章 PALM实验中对于PA-FPs光物理性质的测定 |
3.1 实验背景与意义 |
3.2 实验菌株与重组质粒 |
3.3 实验过程描述 |
3.3.1 细菌的培养与固定 |
3.3.2 样品制备 |
3.3.3 实验装置和数据采集 |
3.4 数据分析与实验结果 |
3.4.1 PALM数据的初步定位分析 |
3.4.2 N-STORM的分辨率估计 |
3.4.3 大肠杆菌体内自发荧光的特性分析 |
3.4.4 大肠杆菌体内Dendra2的单分子发光轨迹分析 |
3.4.5 PA-FPs发光模型的建立 |
3.4.6 大肠杆菌体内Dendra2分子的光物理性质分析 |
3.5 自发荧光干扰的模拟 |
3.6 工作总结 |
第4章 大肠杆菌内部趋化信使蛋白CheY-P浓度与整体运动行为的关联研究 |
4.1 实验背景与意义 |
4.2 实验菌株与重组质粒 |
4.3 实验过程描述 |
4.3.1 实验装置 |
4.3.2 细菌培养与处理 |
4.3.3 实验数据采集 |
4.4 补充实验及数据分析结果 |
4.4.1 免疫印迹实验 |
4.4.2 冻干实验 |
4.4.3 细菌荧光浓度分析 |
4.4.4 载体选择原则 |
4.4.5 大肠杆菌运动行为的初步分析 |
4.4.6 荧光标记鞭毛实验 |
4.4.7 实验结果描述 |
4.5 实验结果的理论模型拟合与随机模拟 |
4.5.1 鞭毛马达的随机双稳态模型 |
4.5.2 实验结果的veto模型拟合 |
4.5.3 实验结果的voting模型拟合与随机模拟 |
4.6 工作总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与意义 |
5.2 未来工作的展望 |
5.2.1 PA-FPs在单分子定量实验中的应用 |
5.2.2 自然状态下的大肠杆菌运动行为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托卡马克芯部湍流行为及流剪切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和缩略语说明 |
第1章 引言 |
1.1 磁约束聚变 |
1.2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约束模式 |
1.2.1 欧姆约束模 |
1.2.2 低约束模 |
1.2.3 高约束模 |
1.2.4 约束模式小结 |
1.3 等离子体约束与湍流输运 |
1.3.1 碰撞输运 |
1.3.2 湍流输运 |
1.3.3 LOC-SOC转换与湍流特征 |
1.4 流剪切及其与湍流的相互作用 |
1.4.1 流剪切抑制湍流的理论模型 |
1.4.2 E×B剪切与输运垒 |
1.4.3 带状流 |
1.4.4 E×B台阶结构 |
1.5 磁场位形结构对湍流的影响 |
1.5.1 磁剪切 |
1.5.2 Shafranov位移 |
1.5.3 拉长比和三角形变 |
1.5.4 环径比 |
1.6 芯部与边界湍流 |
1.6.1 芯部与边界的等离子体参数 |
1.6.2 不同区域的湍流特征 |
1.6.3 湍流的实验研究 |
1.7 课题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2章 湍流诊断技术与数据处理方法 |
2.1 静电探针诊断技术 |
2.1.1 基本原理 |
2.1.2 单探针 |
2.1.3 双探针 |
2.1.4 三探针 |
2.1.5 四探针 |
2.1.6 马赫探针 |
2.1.7 涨落量测量 |
2.1.8 静电探针系统简介 |
2.2 微波诊断 |
2.2.1 多普勒反射计 |
2.2.2 电子回旋辐射 |
2.3 束发射谱诊断 |
2.4 喷气成像技术 |
2.5 激光诊断技术 |
2.6 数据处理方法 |
2.6.1 傅立叶变换 |
2.6.2 相关性分析 |
2.6.3 两点法 |
第3章 实验平台——SUNIST和 HL-2A托卡马克 |
3.1 SUNIST球形托卡马克基本情况介绍 |
3.2 SUNIST电源系统的升级改造 |
3.2.1 环向场电源的升级 |
3.2.2 欧姆场电路的改进与环电压的调整 |
3.2.3 垂直场电路的改造 |
3.3 HL-2A托卡马克 |
第4章 新型超高速往复探针系统的研发 |
4.1 往复探针简介 |
4.2 传统往复探针系统的应用局限 |
4.3 基于线圈炮的新型超高速往复探针系统 |
4.3.1 线圈炮的基本原理 |
4.3.2 结构设计 |
4.3.3 电路与控制系统 |
4.3.4 测试结果 |
第5章 SUNIST托卡马克芯部湍流 |
5.1 对SUNIST以往湍流研究的回顾 |
5.2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5.3 放电条件及诊断设置 |
5.4 密度对MHD活动和湍流行为的影响 |
5.5 SUNIST中的芯部静电准相干模 |
5.5.1 电子温度和密度剖面 |
5.5.2 准相干模的空间分布 |
5.5.3 准相干模的色散关系 |
5.5.4 特征频率的分析 |
5.5.5 准相干模的总结与讨论 |
5.6 湍流模式转换 |
5.7 小结 |
第6章 HL-2A托卡马克芯部剪切流 |
6.1 实验设置 |
6.1.1 等离子体诊断系统 |
6.1.2 放电条件 |
6.2 数据处理 |
6.3 实验结果 |
6.3.1 等离子体参数的剖面特征 |
6.3.2 湍流特征 |
6.4 总结与讨论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研究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完成的相关学术成果 |
指导教师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6)高频谱效率光纤通信系统中偏振相关损伤均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全球数据业务的需求与变化趋势 |
1.2 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趋势与挑战 |
1.2.1 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 |
1.2.2 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 |
1.2.3 高速光纤通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1.3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偏振相关损伤均衡研究现状 |
1.3.1 RSOP均衡研究现状 |
1.3.2 PDL损伤均衡的研究现状 |
1.3.3 SV-DD系统损伤均衡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光纤通信系统基础理论 |
2.1 相干光通信系统 |
2.1.1 发射机 |
2.1.2 相干接收机 |
2.2 SV-DD系统 |
2.2.1 SV-DD系统发射机 |
2.2.2 SV-DD系统接收机 |
2.3 光纤信道损伤 |
2.3.1 损耗及ASE噪声 |
2.3.2 色度色散 |
2.3.3 非线性效应 |
2.4 偏振效应 |
2.4.1 偏振光的数学表示 |
2.4.2 偏振态变化 |
2.4.3 偏振模色散 |
2.4.4 偏振相关损耗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光纤通信系统损伤均衡技术研究 |
3.1 正交化和归一化 |
3.2 色度色散均衡 |
3.3 克尔非线性效应均衡 |
3.4 偏振相关损伤均衡 |
3.4.1 恒模和多模算法 |
3.4.2 斯托克斯空间法 |
3.4.3 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算法 |
3.5 SV-DD系统偏振损伤均衡 |
3.5.1 盲均衡算法 |
3.5.2 训练序列辅助的均衡算法 |
3.5.3 判决辅助最小均方算法 |
3.5.4 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算法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光纤信道中RSOP建模与快速RSOP损伤均衡研究 |
4.1 两参量RSOP模型 |
4.1.1 SOP的两参量表示 |
4.1.2 两参量RSOP建模分析 |
4.2 RSOP的3参量模型 |
4.3 两参量RSOP模型引发的问题 |
4.3.1 两参量RSOP模型的不完备性 |
4.3.2 两参量RSOP模型导致的补偿问题 |
4.4 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三参量RSOP均衡算法 |
4.4.1 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三参量RSOP均衡算法原理 |
4.4.2 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三参量RSOP均衡算法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快速RSOP和PDL联合均衡方案研究 |
5.1 PDL模型及对信号的影响 |
5.2 光纤信道中的PDL和RSOP联合效应 |
5.3 RSOP和PDL联合均衡方案设计 |
5.3.1 对RSOP和PDL联合损伤模型的简化 |
5.3.2 功率差的均衡以及RSOP的追踪 |
5.3.3 OSNR不平衡的缓解 |
5.4 快速RSOP和PDL联合均衡方案验证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SV-DD系统中CD与RSOP联合均衡研究 |
6.1 SV-DD系统中CD与RSOP联合效应 |
6.2 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CD与RSOP联合均衡算法设计 |
6.2.1 卡尔曼滤波算法设计三要素 |
6.2.2 滑窗结构 |
6.2.3 均衡方案流程 |
6.3 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CD与RSOP联合均衡算法验证与分析 |
6.3.1 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CD与RSOP联合均衡算法参数优化 |
6.3.2 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CD与RSOP联合均衡算法性能分析 |
6.3.3 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CD与RSOP联合均衡算法复杂度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未来展望 |
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绿色自燃型离子液体的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自燃型离子液体概述 |
1.1.1 自燃型离子液体的定义 |
1.1.2 自燃型离子液体作为推进剂燃料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自燃型离子液体的重要性质 |
1.2.1 热性质 |
1.2.2 密度和黏度 |
1.2.3 生成热、燃烧热与比冲 |
1.2.4 点火延迟时间 |
1.3 典型的自燃型离子液体 |
1.3.1 氰胺类自燃型离子液体 |
1.3.2 硼氢类自燃型离子液体 |
1.3.3 其他自燃型离子液体 |
1.4 自燃型离子液体的改性与复配 |
1.4.1 添加物靶向改性 |
1.4.2 不同燃料的复配 |
1.4.3 复配改性的理论分析 |
1.5 离子液体点火反应机制与自燃性理论预测 |
1.5.1 离子液体的点火反应机制 |
1.5.2 离子液体自燃性的理论预测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2章 自燃型离子液体的合成及构效关系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3 实验步骤 |
2.3.1 咪唑二氰胺类离子液体的合成 |
2.3.2 咪唑氰基硼氢类离子液体的合成 |
2.3.3 其他类型离子液体或离子盐的合成 |
2.4 表征及测试方法 |
2.5 理论计算方法 |
2.5.1 优化构型及NBO电荷分布 |
2.5.2 净质子传递能的计算 |
2.5.3 生成热与燃烧热的计算 |
2.5.4 比冲的计算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合成的自燃型离子液体的化学结构和热稳定性 |
2.6.2 咪唑二氰胺类自燃型离子液体的物性与构效关系 |
2.6.3 咪唑氰基硼氢类自燃型离子液体的物性与构效关系 |
2.6.4 其他类型离子化合物的物性与构效关系 |
2.6.5 不同阴离子的构效关系比较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离子液体自燃性的评价与预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步骤 |
3.2.3 表征及测试方法 |
3.3 理论计算方法 |
3.3.1 前线轨道能级差 |
3.3.2 初始点火反应能量计算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离子液体自燃性的根源分析 |
3.4.2 轨道能级差HOMO-LUMO |
3.4.3 自燃反应性基团 |
3.4.4 阴离子与硝酸的初始点火反应能量 |
3.4.5 离子液体自燃性的评价与预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燃型离子液体的改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2.2 实验步骤 |
4.2.3 表征及测试方法 |
4.3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石墨烯改性自燃型离子液体 |
4.4.2 乙醇改性自燃型离子液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自燃型多离子液体的设计调控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5.2.2 实验步骤 |
5.2.3 表征及测试方法 |
5.3 理论计算方法 |
5.4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咪唑-氰基硼氢-二氰胺多离子液体 |
5.5.2 咪唑-含氧酸根-二氰胺多离子液体 |
5.5.3 咪唑-胍阳离子-二氰胺多离子液体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性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符号说明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场景相关的区块链系统共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背景与动机 |
1.1.2 问题与挑战 |
1.2 研究内容与贡献 |
1.3 论文组织架构 |
第二章 相关工作 |
2.1 区块链共识算法过程模型 |
2.2 主流区块链共识算法设计思路 |
2.2.1 “选主”模式的共识算法 |
2.2.2 “投票”模式的共识算法 |
2.2.3 “委员会+投票”模式的共识算法 |
2.2.4 “全民记账”模式的共识算法 |
2.3 各类共识算法的可借鉴和待改进之处 |
2.4 小结 |
第三章 用户贡献度驱动的共识算法 |
3.1 基于贡献调节挖矿难度的共识 |
3.1.1 数据结构设计 |
3.1.2 基于贡献度的用户排名计算规则 |
3.1.3 基于用户排名与Po W的挖矿模型 |
3.1.4 定量实验验证 |
3.2 基于贡献选择委员的并行共识 |
3.2.1 数据结构设计 |
3.2.2 记账人及委员会成员选择 |
3.2.3 基于一致性Hash算法的交易分配机制 |
3.2.4 基于PBFT的并行记账 |
3.2.5 定量实验验证 |
3.3 定性分析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弱中心监管增能的共识算法 |
4.1 联盟链与DAG共识算法研究现状 |
4.2 基于弱中心监管的共识 |
4.2.1 数据结构设计 |
4.2.2 基于Gossip协议的通信模型 |
4.2.3 基于弱中心监管的共识过程 |
4.2.4 节点更换机制 |
4.3 定量实验验证 |
4.4 定性分析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高可信硬件支撑的共识算法 |
5.1 TEE相关共识算法研究现状 |
5.2 基于可信硬件TEE的共识 |
5.2.1 数据结构设计 |
5.2.2 基于TEE的事件预验证机制 |
5.2.3 共识达成可定制化设计 |
5.2.4 共识主体动态变化机制 |
5.2.5 资源节约机制 |
5.3 定量实验验证 |
5.3.1 TEE使用效率的实验 |
5.3.2 吞吐率与交易事件确认延迟的实验 |
5.4 定性分析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多频多系统精密单点定位时间传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GNSS时间传递方法的发展 |
1.2.1 基于伪距观测值的GNSS时间传递方法 |
1.2.2 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GNSS时间传递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发展 |
1.3.2 精密单点定位技术时间传递 |
1.4 研究内容 |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GNSS PPP基本理论与方法 |
2.1 PPP模型 |
2.1.1 GNSS PPP函数模型 |
2.1.2 GNSS PPP随机模型 |
2.2 参数估计 |
2.2.1 观测模型 |
2.2.2 状态模型 |
2.3 PPP主要误差处理、数据预处理与质量控制 |
2.3.1 PPP主要误差处理 |
2.3.2 多路径削弱方法 |
2.3.3 伪距粗差探测方法 |
2.3.4 相位观测值周跳探测方法 |
2.3.5 接收机钟跳探测 |
2.3.6 抗差Kalman滤波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频多系统PPP时间传递 |
3.1 引言 |
3.2 单频GNSS PPP |
3.2.1 电离层延迟作为参数估计 |
3.2.2 电离层使用模型进行改正 |
3.2.3 GRAPHIC单频PPP模型 |
3.2.4 多系统单频PPP |
3.2.5 平滑方法 |
3.3 三频PPP模型 |
3.3.1 三频消电离层PPP模型(IF1213) |
3.3.2 三频消电离层PPP模型(IF123) |
3.3.3 三频非差非组合PPP模型(UC123) |
3.4 四频PPP模型 |
3.4.1 消电离层组合模型 |
3.4.2 四频非差非组合PPP模型 |
3.4.3 四频PPP随机模型 |
3.4.4 四频PPP时间传递模型特点分析 |
3.5 结果分析 |
3.5.1 单频PPP |
3.5.2 双频PPP |
3.5.3 三频PPP |
3.5.4 四频PPP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时多系统GNSS PPP时间传递 |
4.1 引言 |
4.2 实时轨道和钟差的恢复 |
4.2.1 实时卫星轨道恢复 |
4.2.2 实时卫星钟差改正 |
4.3 IGS实时产品的质量分析 |
4.3.1 轨道产品精度分析 |
4.3.2 钟差产品精度分析 |
4.4 基于IGS实时产品的PPP时间传递 |
4.4.1 实时GPS PPP时间传递 |
4.4.2 实时多系统GNSS PPP时间传递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顾及站钟随机模型的多系统PPP时间传递模型 |
5.1 引言 |
5.2 站钟随机模型 |
5.2.1 钟差历元间的相关性 |
5.2.2 随机游走模型和白噪声模型的关系 |
5.2.3 历元间约束模型的确定 |
5.3 顾及站钟随机模型事后多系统PPP时间传递 |
5.3.1 试验数据 |
5.3.2 试验策略 |
5.3.3 传统多系统PPP时间传递 |
5.3.4 基于历元间约束模型的多系统PPP时间传递 |
5.4 顾及站钟随机模型的实时PPP时间传递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GNSS实时精密授时 |
6.1 引言 |
6.2 多GNSS实时授时方法 |
6.3 GPS PPP授时 |
6.3.1 试验数据与策略 |
6.3.2 GPS PPP授时研究 |
6.3.3 基于历元间约束模型的动态GPS PPP定位研究 |
6.4 多系统PPP授时 |
6.4.1 试验数据与策略 |
6.4.2 多系统精密授时研究 |
6.4.3 基于历元间约束模型的动态多系统PPP定位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5G/B5G车联网信道建模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车联网的相关技术 |
1.2.2 车联网信道测量的进展 |
1.2.3 车联网信道建模的进展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车联网信道特性 |
2.1 车联网通信环境 |
2.2 车联网信道非平稳性 |
2.2.1 时域非平稳性 |
2.2.2 空间/阵列域非平稳性 |
2.3 信道统计特性 |
2.3.1 空时频相关性 |
2.3.2 多普勒功率谱密度 |
2.3.3 电平通过率 |
2.3.4 平均衰落持续时间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规则几何的2D车联网信道模型 |
3.1 参考模型 |
3.2 信道统计特性 |
3.2.1 空时相关性 |
3.2.2 多普勒功率谱密度 |
3.2.3 电平通过率 |
3.2.4 平均衰落持续时间 |
3.3 仿真模型 |
3.3.1 确定性仿真模型 |
3.3.2 随机性仿真模型 |
3.4 数值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规则几何的3D无人机辅助车联网信道模型 |
4.1 参考模型 |
4.2 信道统计特性 |
4.2.1 空时相关性 |
4.2.2 多普勒功率谱密度 |
4.2.3 电平通过率 |
4.2.4 平均衰落持续时间 |
4.3 仿真模型 |
4.3.1 确定性仿真模型 |
4.3.2 随机性仿真模型 |
4.4 数值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非规则几何的3D车联网信道模型 |
5.1 信道模型 |
5.2 时间轴和阵列轴的演变 |
5.2.1 时间轴的演变 |
5.2.2 阵列轴的演变 |
5.3 信道统计特性 |
5.3.1 时空频相关性 |
5.3.2 多普勒功率谱密度 |
5.4 数值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6.2.1 信道测量 |
6.2.2 信道建模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Analysis of Mean Transfer Delay on SCI Ring(论文参考文献)
- [1]含螺恶嗪或螺吡喃结构的新型光致变色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孙宾宾.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螺芴氧杂蒽类有机光电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在OLEDs中的应用[D]. 王涛. 北京大学, 2021
- [3]微纳尺度金薄膜疲劳行为及微观机理研究[D]. 陈红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4]超分辨显微技术中光激活荧光蛋白性质的测定及大肠杆菌趋化信号与运动行为的关联研究[D]. 陶安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5]托卡马克芯部湍流行为及流剪切作用的研究[D]. 刘文斌. 清华大学, 2020(01)
- [6]高频谱效率光纤通信系统中偏振相关损伤均衡方法研究[D]. 崔楠.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7]绿色自燃型离子液体的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D]. 孙常庚. 天津大学, 2020(01)
- [8]场景相关的区块链系统共识技术研究[D]. 傅翔. 国防科技大学, 2020(01)
- [9]多频多系统精密单点定位时间传递方法研究[D]. 葛玉龙.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2020
- [10]5G/B5G车联网信道建模与仿真研究[D]. 李怡然. 北京大学,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