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TCP/IP 的硬件远程重配置

基于 TCP/IP 的硬件远程重配置

一、基于TCP/IP的硬件远程重构(论文文献综述)

张向向[1](2021)在《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与管理平台设计及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型设备的研发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分布式机电系统的发展,但大型分布式机电设备为生产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多地域分布设备状态监测、设备管理、数据储存与处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大型工业生产中的分布式机电设备存在分散性、监测节点多元化、设备管理复杂化等特点,在分布式网络化智能监控中,每个独立运行的机电设备即是一个边缘节点,位于边缘节点的设备数据信息是对分布式机电设备进行高效监测与管理的重点所在。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嵌入式边缘节点开发的融合虚拟仪器技术的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与管理平台设计方案,开发了网络化的远程分布式机电设备监测及边缘节点管理平台,该系统可对处于不同地域的机电设备进行远程监测与设备信息的管理。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通过分析分布式机电系统的信号特点,设计数据采集系统,结合虚拟仪器技术,并采用嵌入式FPGA开发和数据传输技术完成边缘节点信号的可靠、高速采集及传输等功能。(2)为提高边缘节点数据分析的效率,利用一阶差分法有效剔除原始采样信号的奇异点,随之对信号进行最优变分模态分解(OVMD),然后采用相关性分析判定各模态与原始信号的相关程度,从而准确获取真实运行信号与噪声源信号,实现机电系统边缘节点的信号预处理功能,以提高分布式机电系统边缘节点对本地数据的过滤、分析的效率及其准确性。(3)结合System Link技术实现信号的远程传输,完成在远程终端的信号监测,设计远程监测方案,在远程系统终端实现对边缘节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与高效管理,采用远程软件驱动等部署技术实现对远程设备的统一管理与升级。为分布式系统海量运行数据的存储、挖掘、云端计算与应用奠定基础,为故障诊断等技术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4)为了验证所设计平台的实际应用效果,采用实验室三台机电设备作为平台监测与管理对象,使用本文技术验证设计结果。实验表明,本文所设计实现的监测平台能够可靠地采集到设备运行数据,经所开发的边缘节点预处理技术实现边缘节点信号的提取与重构,通过终端服务器能够良好地监测远程设备运行状态,实现高效的分布式设备软硬件管理。该实验平台的设计具有可靠性及可扩展性,为分布式系统海量运行数据的存储、挖掘、云端计算与应用奠定基础,为故障诊断等技术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为之后课题组平台设计的开发及健康监测、故障诊断奠定坚实的基础。

闵凡超[2](2021)在《基于无线网络的煤矿环境监控系统及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目前,煤矿井下环境复杂,生产风险大、作业人员多,生产系统中任何一环发生故障,都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因此,设计并配备先进的煤矿环境监控系统不仅可以提高煤矿生产的经济效益与安全系数,而且可以减少人力投入、提升煤矿作业的高水平自动化。完善的煤矿环境监控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煤矿生产存在的各类问题,对于实现煤矿生产的智能化与高效化以及保障国家能源供给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本文按照矿区生产条件及检测对象性质,自主设计了异构分布式通信方式,研发多通讯协议多传感器融合的分布式煤矿生产监测与控制系统,以实现煤矿生产的智能化和现代化。(2)针对井下复杂恶劣环境对传感器带来的噪声干扰,采用DB6小波实现快速去噪与同步特征提取,然后使用概率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识别,实现了一种新型快速在线故障诊断系统,对系统运行过程中遇到的新型未知故障类型,无需重新训练,直接在线增加模式层单元即可,实现在线增量式故障诊断。经测试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故障诊断效果。(3)根据煤矿生产的需求,使用Qt完成KTC2018煤矿环境监控系统上位机软件的设计,实现底层数据融合和协议转换,完成设备远程监控、状态显示、智能查询、故障诊断等功能。融合故障诊断系统,将在线增量式故障诊断模型应用于煤矿环境监测控制系统,实现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使故障诊断的速度更快、准确性更高。最后搭建系统测试平台,针对相应的上位机软件功能完成软件测试。

陈朱叠[3](2021)在《异构计算系统中的资源虚拟化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目前数据体量的急剧增长,数据中心对于算力的需求也日益增大,诸如加密解密计算、深度学习在线推理、云VR、云游戏业务等各类应用的算力需求已远远超过了通用处理器的能力所及。此时采用异构计算技术来增加系统的算力的方案已经成为业界趋势。但是异构计算系统中的各类异构计算单元存在差异性,用户直接使用异构计算资源需要接触异构计算系统底层细节,最终导致异构计算系统产生客制化成程度高、难于开发及部署等问题。本文诣在针对各类异构计算节点的虚拟化技术进行研究。论文的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完成了异构计算平台的搭建,具体工作是完成了本异构计算平台中的各异构计算节点的运行基础环境搭建,包括X86板卡的系统移植以及FPGA板卡的底层固件开发以及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第二,本文分析了虚拟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对通用处理器类型计算节点上的各类虚拟化方案做了详细的原理分析。通过对比,本文采用了Docker作为本平台中应用于处理器节点的虚拟化技术,并设计了Docker技术在本平台中的实施方案。第三,提出了基于RDMA技术的虚拟计算资源的互联方案,框架为任务模块之间创建基于QP SEDN/RECV操作的虚通道,实现了低延迟、高吞吐量的数据交互方案。同时设计了RDMA于Docker容器的代理模块,测试了其相关性能。第四,分析了FPGA局部动态可重构技术,完成了FPGA动态而可重构的相关流程。同时以此技术为基础,完成了FPGA的资源虚拟化方案设计,包括FPGA虚拟化逻辑框架设计、FPGA虚拟化框架驱动层设计以及控制器程序设计等。第五,完成了系统资源管理框架的设计与实现,设计了一种基于图的任务描述方案,在屏蔽系统硬件底层细节的情况下提供用给户统一的任务部署及监控接口,从而简化用户开发及部署流程。本文完成了对各类异构计算资源的抽象虚拟化,并实现了一种异构计算资源管理框架,简化了各异构计算节点的应用开发、应用部署流程,同时提高了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张恒[4](2021)在《FPGA虚拟化硬件框架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当前信息技术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新型业务层出不穷,对算力需求也日益提高。采用海量处理器资源构成超大规模计算中心并为多用户提供计算力的云计算模式以及采用不同体系架构计算单元构成异构计算系统的模式被认为是解决算力瓶颈、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解决方案。FPGA作为可编程逻辑器件,是构建异构计算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但其隔离性差、用户独占的特性使其不能与目前虚拟化框架相兼容,因此难以融入云计算体系之中。本文作为通用异构计算平台的子内容,旨在开发适合FPGA的多用户、可裁剪、可扩展的虚拟化硬件架构。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行的虚拟化硬件架构方案。文中首先对研究的应用场景、硬件平台以及需求进行了简要介绍。随后,根据需求对FPGA虚拟化硬件架构中动态可重构、片间可靠传输、片内互联总线的方案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本文虚拟化硬件架构方案。其次,对架构中所采用的RoCEv2协议进行了实现,为FPGA-FPGA、FPGACPU之间提供低延迟、可靠的数据通路。本文首先基于OMNe T++仿真环境开发了RoCEv2协议栈的行为级仿真模型,为协议栈的实现提供指导。在实现阶段,结合目标场景中低延迟要求以及短数据包密集的特性对RoCEv2协议栈进行了裁剪并设计了新的传输层处理流水线,相对于原有设计数据包吞吐率得到了较大提升。最后,提出了动态可重构技术在Xilinx器件上开发、运行方案,并在ZYNQ芯片上完成了部署。文中结合工程实际对Vivado环境下的动态可重构工程开发流程进行了总结,根据需求及器件特性提出了可行的布局方案。随后,本文提出了可重构模块的数据通路设计方案,并对通信流程及关键组件进行了介绍。本文设计的虚拟化硬件架构相对于目前已有框架增加了FPGA、CPU统一的可靠传输链路、可重构模块动态合并等特性,增强了FPGA系统的可靠性与灵活性,为后续通用异构计算平台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平台。

刘健男[5](2021)在《融合主机和网络的车联网入侵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无人驾驶,智能汽车,智慧交通等概念爆发式涌现,汽车已不是以前相对封闭,相对独立的个体结构。为了智能化,汽车需要更加频繁的与外部环境交互,这种交互以车与人,车与车,车与智能交通设备之间通过无线网络或移动网络的通信为基础,从而形成车联网概念。车联网带来了智能便利的同时,也埋下了信息安全隐患,大部分车载终端缺乏有效手段阻止网络攻击行为,如窃取个人隐私,远程控制汽车等会对生命与财产产生严重威胁的攻击。入侵检测是有效的网络安全防护手段之一,本文为解决汽车终端车联网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融合主机级别和网络级别的入侵检测系统。本文对设计与实现融合主机与网络的车联网入侵检测系统进行如下工作:1.网络级入侵检测模型设计。车联网可分为基于TCP/IP协议与外部通信的网络和基于CAN总线的车内各个电子控制单元互相通信的网络。本文总结和分析常见的针对两种网络的攻击方式,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如卷积神经网络与自编码网络技术,从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检测引擎三个方面展开设计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模型。2.主机级入侵检测模型设计。车载终端运行着以linux为代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在此基础上,进程会执行一系列系统调用,这种程序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交互过程,可作为主机级别重要的入侵检测数据源,本文以进程的系统调用序列为数据源,对系统调用序列使用词嵌入技术,并设计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入侵检测引擎,形成主机级别的入侵检测模型。3.车联网入侵检测系统实现。在嵌入式车载终端上实现融合主机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模块,预处理模块,检测引擎模块三部分,并将其部署在linux车载终端上。模型训练采用离线训练的方式,在服务器端完成训练并将模型传入车载linux终端上。最后,本文对提出的入侵检测系统进行测试和验证。

吴云云[6](2020)在《基于测试驱动的脉冲发生器软件设计》文中提出脉冲发生器是一种可以产生标准脉冲的数字信号源,在现代电子测量技术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脉冲发生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希望脉冲发生器具有优秀的人机交互能力,还希望其拥有更高的技术指标以满足不断提升的技术需求,所以脉冲发生器的软件设计也成为重点关注对象。于是本文就脉冲发生器的软件设计展开详细讨论。本课题采用作为极限编程最佳实践的测试驱动开发(Test-Driven Development,TDD)技术进行脉冲发生器的软件开发,有效地解决了使用传统开发模式进行脉冲发生器软件设计时会遇到的难题,比如瀑布型模式。软件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使用跨平台C++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程序开发框架Qt作为开发工具,并且采用“分层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将软件分为人机交互层、网络传输层、参数管理层以及驱动调用层。每个层面又可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最终将脉冲发生器的软件系统划分为人机交互模块、网络传输模块、参数管理模块、键盘消息处理模块、驱动调用模块。本文在进行软件开发时对软件功能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遵循测试驱动开发的步骤分别对每个功能模块进行独立设计,在代码编写过程中首先为功能模块设计测试用例,根据测试用例编写测试代码,然后以通过测试为目的编写功能代码,测试通过之后再进行代码重构以消除重复设计,确定功能正确和优化代码之后,再编写下一个测试用例的代码,直到完成整个功能模块的设计。以此循环最终完成整个软件系统的功能设计。本文分别从代码质量、软件测试、开发者心态、用户体验四个方面分析了测试驱动开发技术对软件设计带来的影响,并且使用了一种软件可测性评估方法对软件进行了可测性评估,结果表明软件的可测性良好,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软件的可测性和代码质量。测试驱动开发技术能够为脉冲发生器的软件设计带来积极影响。

彭阳[7](2020)在《基于物联网的用户端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电网“三型两网”战略目标的提出,为了适应国家和国家电网关于物联网的建设部署,同时结合用户端电能质量监测的现实需求,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用户端实时电能监测系统,采用基于GPRS+Zig Bee的双通信模式,对采集的电能数据进行了相关质量分析,并搭建了仿真模型与实验平台进行验证分析。本文首先对设计的电能监测系统整体架构进行了规划,对电能监测系统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基于STM32为核心处理器的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硬件系统,重点研究设计了包括互感器及其辅助电路、电压钳位电路、抗混叠低通滤波电路和电压跟随的调理电路,大大提高采样精度;设计了CC2530电路及其巴比伦匹配电路,以实现局域数据无线传输;设计了SIM800C及其外围电路,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根据设计的电路原理图,完成了PCB板的绘制。然后对各类电能质量指标及其测量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完成了基本电能质量指标的离散化计算。重点对电力系统谐波的测量进行了算法研究,完成了基于基2-快速傅里叶变换和db6小波变换对谐波信号的分析,并搭建了算法的MATLAB仿真模型,基于得到的仿真波形和仿真数据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通过Zig Bee技术组建了实现局域通讯的星型网络拓扑,提出了基于代理服务器技术以及多线程技术的云平台服务器和客户端软件设计,并利用Python完成了程序设计。最后,针对本文设计的基于物联网的用户端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进行了系统级仿真,同时进行了硬件调试以及搭建了远程传输和局域无线传输试验平台,整体验证了本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具有较好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测量误差较小且具有普适性。本文共包含图103幅,表24个,参考文献72篇。

贾金锁[8](2020)在《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现有互联网架构原始设计缺少对安全、移动、可控、可管等特性的考虑,导致网络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危害公众利益和国家安全。为此近年来涌现出一系列以信息中心网络(ICN)、一体化标识网络(UIN)为代表的未来网络架构。其中,一体化标识网络体系架构借助于标识分离映射机制,具有支持移动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等优势,满足网络体系结构对安全、可管、可控、可信等特点的要求。但是,作为一种全新的变革性网络架构,一体化标识网缺少有效融合IPv4/IPv6的网络通信机制。为此,本文开展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设计离散可变接入标识与离散可变路由标识映射机制,实现与现有IPv4/IPv6网络融合。本文主要工作包括:(1)提出离散可变接入标识与路由标识映射机制,通过构建可变(变长或变短)接入标识AID与路由标识RID的映射,实现多种类型地址映射接入;(2)设计统一的映射和封装/解封装流程,实现将数据包转换或还原为TCP/IP网络协议可以识别的数据结构,解决标识网络数据与TCP/IP网络数据的互通问题;(3)提出新型接入标识设计方式,该标识由32位或128位前缀加上16位端口号共同组成,可兼容终端IP地址格式,且唯一表示网络终端,保证AID的唯一性,实现用户终端在传统网络下的可移动性;(4)设计并实现映射与封装功能模块,该模块自适应多种网络场景;设计并实现总映射服务器和区域映射服务器的两级映射服务器划分方案,该方案根据区域位置完成对区域映射服务器的分配,提供高效的映射关系查询,提高通信效率。最后,本文通过搭建测试平台,对新型融合网络多种场景下的传输功能、移动性和网络通信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证明方案的正确性。

张传龙[9](2020)在《基于B/S架构的水声组网验证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海洋开发中,通信是智能时代的桥头堡,掌握水声通信技术对我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水声网络作为水声通信技术研究的重要一环,能够进一步促进对水声通信的研究,能够实现海洋世界的万物互联。水声网络协议是水声网络的基础。通常,对水声网络协议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软件模拟、硬件仿真和真实节点海洋测试。而当前水声网络协议研究的进展是比较缓慢的,本文为加快对水声网络协议的研究,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B/S架构的水声通信组网验证系统。该系统借助ns-3来实现水声通信的软件仿真和硬件仿真,使用真实水声节点(ARM板和声学所通信机)来实现真实节点测试,利用B/S架构来实现远程连接与控制。为设计并实现好该系统,本文主要做了下三个部分的工作:第一,基于TCP/IP,本文利用C++和python设计并实现了自定义数据包格式,以及解析该数据包的软件框架。第二,基于该框架,本文实现了本系统的四大组成部分:(1)使用ns-3设计了虚拟水声节点(ns-3 virtual underwater acoustic network node,ns-3 VUAN node);(2)使用“ARM板+通信机”设计了真实水声网络节点(real underwater acoustic network node,RUAN node);(3)利用django,设计了系统对外接口——Web server;(4)为管理ns-3 VUAN node、RUAN node和Web server,而设计了管理者——UAN server。第三,通过设想三个实验场景,本文分别做了三次实验:(1)做了基于ns-3的点对点软件仿真实验、组网软件仿真和硬件仿真;(2)完成了真实节点硬件仿真实验;(3)为本系统的链路做了检测分析。最终的分析证明本系统是一个稳定的、可靠的、高效的综合性平台,是一个能够实现软件模拟,硬件仿真和真实节点实地测试的平台。

安在秋[10](2020)在《基于网络协议的便携式无线远程睡眠监测系统》文中认为睡眠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如今人们生活压力增大,更多的人出现了睡眠类疾病,从而影响身心健康。针对睡眠类疾病首先应监测睡眠时的生理参数,随后根据睡眠状态信息来进行诊断与治疗。目前睡眠监测设备主要为多导睡眠监测仪(Polysomnography,PSG),PSG具有监测数据全、准确率高的特点。但PSG存在体积庞大、价格昂贵且只能在医院使用的问题,难以实现患者日常睡眠监护的需求。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网络协议的便携式无线远程睡眠监测系统,该系统可将采集的睡眠脑电与眼电信号通过本文设计的网络应用层协议实时发送至远端医院上位机接收端,没有传输距离限制,可满足患者在家进行睡眠监测的需求。同时,上位机软件对滤波算法进行改进,获得了更清晰可靠的脑电与眼电信号波形。基于网络协议的便携式无线远程睡眠监测系统选择STM32F407VGT6作为主控芯片,对前端采集的睡眠信号进行处理;选择生物电采集芯片ADS1299对睡眠脑电与眼电信号进行采集;选择SD卡存储模块对采集到的睡眠信号进行保存;选择WiFi模块ESP8266实现睡眠信号的无线传输。本文基于TCP/IP协议,应用JAVA进行Socket编程,对睡眠监测系统信号传输的网络应用层协议进行设计,改善了MQTT协议中无法将数据存储至服务器数据库与不能发送反馈信息的缺陷。通过将应用层协议部署到固定IP的服务器上,并应用该服务器作为数据传输的中转站,实现了睡眠信号的实时无线远程传输。同时,针对传统小波阈值函数去噪存在的缺点,设计并构造了新的小波阈值函数,弥补了软、硬阈值函数具有的偏差性和不连续性的缺陷,使得上位机显示的两路脑电与两路眼电信号波形更加清晰可靠。最后,对睡眠监测系统进行实验测试,将系统采集的脑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与频谱分析,同时对眼电信号进行状态分析,结果证明采集的睡眠信号满足实际监测要求。系统具有体积小、便于佩戴、远程传输稳定性高、滤波性能好的特点,可以满足患者睡眠监测家庭化的需求。

二、基于TCP/IP的硬件远程重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TCP/IP的硬件远程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1)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与管理平台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分布式机电系统概述
    1.3 分布式机电系统的远程监测与管理现状
        1.3.1 远程监测与管理系统介绍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4.1 本文研究内容
        1.4.2 本文章节安排
2 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与管理技术及方法
    2.1 分布式机电系统监测与管理结构
        2.1.1 分布式机电系统监测功能需求
        2.1.2 关键技术分析
    2.2 虚拟仪器应用
        2.2.1 Lab VIEW开发工具
        2.2.2 Compact RIO控制器
        2.2.3 System Link技术
    2.3 总体框架设计及功能介绍
        2.3.1 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硬件架构
        2.3.2 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软件架构
    2.4 本章小结
3 边缘节点在线监测功能开发
    3.1 数据采集系统技术研究
        3.1.1 基于c RIO的数据采集平台的实现
        3.1.2 机电系统信号特点及采集设计
    3.2 数据采集软件开发架构
    3.3 系统配置模块
        3.3.1 登录模块
        3.3.2 硬件参数配置
        3.3.3 采集参数设计
    3.4 边缘节点采集系统功能实现
        3.4.1 嵌入式FPGA开发
        3.4.2 RT程序设计
        3.4.3 传感器标定及数据转换
        3.4.4 上位机程序设计
        3.4.5 数据通信
        3.4.6 数据存储与回放
    3.5 本章小结
4 边缘节点数据预处理方法
    4.1 基本理论
        4.1.1 一阶差分法
        4.1.2 变分模态分解
        4.1.3 相关性分析
    4.2 基于最优VMD的预处理方法
        4.2.1 最优K值确定
        4.2.2 预处理流程
        4.2.3 预处理性能指标
    4.3 预处理方法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远程监测与管理平台设计
    5.1 远程监测与管理平台搭建
        5.1.1 基于System Link的远程监测平台的实现
        5.1.2 远程系统通信
    5.2 基于System Link的远程监测设计
        5.2.1 Lab VIEW程序设计
        5.2.2 网页化数据显示设计
    5.3 基于System Link的远程管理设计
        5.3.1 设备管理
        5.3.2 软件管理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实验室机电设备的测试与验证
    6.1 测试环境搭建
        6.1.1 实验环境搭建
        6.1.2 机电设备概况
    6.2 数据采集与传输验证
    6.3 边缘节点信号预处理
    6.4 远程监测功能实现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无线网络的煤矿环境监控系统及故障诊断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发展状况
        1.2.2 故障诊断发展动态
    1.3 本文内容结构与创新点
第2章 煤矿设备常见故障分析
    2.1 煤矿采集运输系统
    2.2 设备故障分析
        2.2.1 设备常见的故障分类
        2.2.2 设备常见的故障处理方法
    2.3 煤矿环境检测难点分析
    2.4 煤矿环境监控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煤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设计及硬件实现
    3.1 KTC2018煤矿环境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3.2 通讯协议选择
        3.2.1 Modbus协议
        3.2.2 DLT645协议
    3.3 系统检测内容
    3.4 检测模块选型
        3.4.1 温度传感器
        3.4.2 撕裂传感器
        3.4.3 压力传感器
        3.4.4 煤位传感器
        3.4.5 跑偏传感器
        3.4.6 振动传感器
        3.4.7 烟雾传感器
    3.5 KTC2018集控台系统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小波分析和PNN结合的设备故障预警系统
    4.1 概率神经网络
        4.1.1 概率神经网络简介
        4.1.2 模式分类的贝叶斯决策
    4.2 概率神经网络结构模型
    4.3 小波变换与PNN结合的故障诊断模型分析
        4.3.1 小波包分析
        4.3.2 小波包算法
        4.3.3 小波包分解与PNN故障诊断模型分析
    4.4 数据预处理
    4.5 仿真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KTC2018煤矿环境监控系统研发与测试
    5.1 KTC2018监控系统软件系统架构设计
        5.1.1 KTC2018系统框架
        5.1.2 KTC2018系统控制流程
        5.1.3 KTC2018系统控制模式
        5.1.4 KTC2018系统核心功能
        5.1.5 KTC2018上位机软件工程目录
    5.2 KTC2018系统程序开发框架
        5.2.1 Qt简介
        5.2.2 信号和槽
    5.3 函数类模块
        5.3.1 线程类
        5.3.2 通信类
        5.3.3 窗口类
        5.3.4 其它函数
    5.4 KTC2018工作采面设计
        5.4.1 KTC2018工作采面功能分析
        5.4.2 KTC2018工作采面控制台设计
    5.5 KTC2018上位机皮带采面设计
        5.5.1 KTC2018皮带采面功能
        5.5.2 KTC2018皮带采面运输保护机制
        5.5.3 KTC2018皮带采面主控台功能设计
    5.6 KTC2018系统参数设置和诊断系统界面设计
    5.7 KTC2018软件性能测试结果及故障诊断测试
        5.7.1 KTC2018系统测试平台建设
        5.7.2 KTC2018系统试测平台检测内容
        5.7.3 KTC2018底层协议转换功能测试
        5.7.4 KTC2018底层串口数据交互功能测试
        5.7.5 KTC2018系统设备连锁控制功能测试
        5.7.6 KTC2018系统设备故障检测及报警处理功能测试
        5.7.7 KTC2018系统整体稳定性测试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其它科研成果

(3)异构计算系统中的资源虚拟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异构计算系统整体架构
    2.1 引言
    2.2 系统硬件平台介绍
        2.2.1 硬件平台顶层结构
        2.2.2 X86 计算资源节点
        2.2.3 FPGA计算资源节点
    2.3 系统互联结构及技术基础
        2.3.1 RDMA技术
        2.3.2 系统硬件连接拓扑
        2.3.2.1 FPGA内部互联
        2.3.2.2 异构计算资源节点互联
        2.3.3 基于QP的互联通道设计
    2.4 资源管理框架设计
        2.4.1 系统软件总体框架
        2.4.2 系统资源管理软件框架
        2.4.3 接入通道设计
        2.4.3.1 基于gRPC数据交互方式
        2.4.3.2 认证管理
        2.4.4 用户任务调度部署
        2.4.4.1 任务描述方法
        2.4.4.2 任务描述及提交流程
        2.4.4.3 任务映射调度及部署流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通用处理器资源虚拟化
    3.1 引言
    3.2 处理器虚拟化技术概览
        3.2.1 虚拟化技术分析
        3.2.2 KVM技术及原理
        3.2.3 Docker技术及原理
    3.3 虚拟化方案选择及实施
        3.3.1 KVM与 Docker对比及选择
        3.3.2 方案实施
    3.4 网络虚拟化
        3.4.1 RoCEv2 Proxy模块结构
        3.4.2 代理模块与容器间数据交互
        3.4.3 基于IBVerbs的数据交换
    3.5 RoCEv2 代理模块测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FPGA资源虚拟化
    4.1 引言
    4.2 FPGA局部动态可重构技术
        4.2.1 可重构设计流程
        4.2.1.1 工程模式
        4.2.1.2 非工程模式
        4.2.2 局部动态可重构原理
        4.2.3 可重构框架设计
        4.2.4 可重构块部署流程
        4.2.4.1 FPGA可重构接口
        4.2.4.2 可重构部署软件流程
    4.3 FPGA虚拟化方案设计及实施
        4.3.1 FPGA虚拟化方案设计需求
        4.3.2 FPGA虚拟化逻辑框架设计
        4.3.3 Linux环境下设备驱动设计
        4.3.4 FPGA节点控制器设计与实现
    4.4 FPGA虚拟化框架问题分析
        4.4.1 框架资源开销问题
        4.4.2 不同规模的FPGA业务模块部署问题
    4.5 FPGA虚拟化框架测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5.1 本文总结及主要贡献
    5.2 下一步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答辩后勘误修订说明表

(4)FPGA虚拟化硬件框架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内容与安排
第二章 FPGA虚拟化架构
    2.1 应用场景及需求分析
        2.1.1 应用场景
        2.1.2 平台架构
        2.1.3 硬件平台
        2.1.4 FPGA侧需求分析
    2.2 FPGA虚拟化硬件架构设计
        2.2.1 主要技术方案分析
        2.2.1.1 动态可重构
        2.2.1.2 片间可靠传输
        2.2.1.3 片内互联总线
        2.2.2 硬件架构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RoCEv2 协议栈实现
    3.1 InfiniBand协议分析
        3.1.1 基于QP的通信模型
        3.1.2 KEY机制
        3.1.3 数据包格式
        3.1.4 传输层协议
        3.1.4.1 服务类型
        3.1.4.2 操作类型
        3.1.4.3 可靠传输机制
    3.2 RoCEv2 协议分析
    3.3 RoCE协议栈行为仿真
        3.3.1 仿真平台介绍
        3.3.2 RoCE节点实现
        3.3.2.1 节点架构
        3.3.2.2 节点工作流程
        3.3.3 仿真系统测试
    3.4 RoCE硬件协议栈设计
        3.4.1 设计目标
        3.4.2 总线协议及参数
        3.4.2.1 总线协议
        3.4.2.2 总线参数
        3.4.3 协议栈架构
        3.4.3.1 顶层架构
        3.4.3.2 传输层架构
    3.5 关键模块设计
        3.5.1 传输层模块设计
        3.5.1.1 数据包格式
        3.5.1.2 输入数据缓冲区设计
        3.5.1.3 首部校验模块设计
        3.5.1.4 接收引擎设计
        3.5.1.5 调度器设计
        3.5.1.6 发送引擎设计
        3.5.2 网络层模块设计
        3.5.3 ICRC计算模块设计
    3.6 仿真与验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虚拟化硬件框架实现
    4.1 设计模式选择
        4.1.1 工程模式
        4.1.2 非工程模式
    4.2 设计约束与布局
        4.2.1 器件约束
        4.2.2 业务约束
        4.2.2.1 可重构模块组合
        4.2.2.2 总线结构
        4.2.3 FPGA虚拟化框架布局
    4.3 可重构模块数据通路
        4.3.1 通信需求
        4.3.2 数据通路架构
        4.3.3 物理地址映射
        4.3.4 虚拟地址映射
    4.4 运行流程设计
    4.5 可重构模块控制器设计
        4.5.1 可重构模块数据接口
        4.5.2 控制器电路
    4.6 测试与验证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答辩后勘误修订说明表

(5)融合主机和网络的车联网入侵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关键技术研究与相关理论
    2.1 车联网
        2.1.1 车联网简介
        2.1.2 TCP/IP协议概述
        2.1.3 CAN总线协议概述
    2.2 入侵检测技术
        2.2.1 入侵检测通用框架
        2.2.2 入侵检测分类
        2.2.3 Kali渗透测试平台
    2.3 人工神经网络
        2.3.1 前馈神经网络
        2.3.2 自编码神经网络
        2.3.3 卷积神经网络
        2.3.4 嵌入式神经网络加速库
    2.4 词嵌入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车载终端网络级别入侵检测模型设计
    3.1 TCP/IP网络入侵检测模型设计
        3.1.1 数据来源及攻击方式
        3.1.2 数据处理
        3.1.3 模型设计与评估
    3.2 CAN总线入侵检测模型设计
        3.2.1 数据来源及攻击方式
        3.2.2 数据处理
        3.2.3 模型设计与评估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车载终端主机级别入侵检测模型设计
    4.1 数据来源及攻击方式
    4.2 数据处理
    4.3 模型设计与评估
        4.3.1 模型设计
        4.3.2 模型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车载终端入侵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车联网入侵检测系统框架
    5.2 模块设计与实现
        5.2.1 数据采集模块
        5.2.2 特征处理模块
        5.2.3 模型检测模块
    5.3 系统测试与验证
        5.3.1 实验环境
        5.3.2 实验设计
        5.3.3 性能测试
        5.3.4 功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基于测试驱动的脉冲发生器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 脉冲发生器
        1.2.2 测试驱动开发技术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测试驱动开发与敏捷开发
    2.1 敏捷开发
    2.2 极限编程
    2.3 测试驱动开发
        2.3.1 测试驱动开发简介
        2.3.2 测试驱动开发的过程
        2.3.3 测试驱动开发的测试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脉冲发生器软件的设计
    3.1 脉冲发生器软件需求分析
    3.2 软件设计的关键问题分析
    3.3 脉冲发生器软件总体设计
        3.3.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3.2 系统平台与开发工具选择
        3.3.3 软件工作流程设计
        3.3.4 软件层次结构划分
    3.4 脉冲发生器软件模块设计及实现
        3.4.1 交互模块设计
        3.4.2 网络传输模块设计
        3.4.3 参数管理模块设计
        3.4.4 键盘消息处理模块设计
        3.4.5 仪器驱动调用模块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测试驱动开发的应用
    4.1 脉冲发生器软件环境搭建
        4.1.1 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搭建
        4.1.2 Qt开发环境搭建
        4.1.3 开发板系统部署
    4.2 测试驱动开发框架
        4.2.1 单元测试
        4.2.2 Qt单元测试框架
    4.3 测试驱动开发具体设计
        4.3.1 软件框架设计
        4.3.2 参数管理模块设计
        4.3.3 其它模块的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脉冲发生器软件性能评估
    5.1 测试驱动开发的影响
        5.1.1 代码质量方面
        5.1.2 软件测试方面
        5.1.3 开发者心态方面
        5.1.4 用户体验方面
    5.2 软件可测性评估
        5.2.1 故障被执行的概率
        5.2.2 数据状态感染概率
        5.2.3 被感染数据状态传播到输出的概率
        5.2.4 软件故障可测性
    5.3 软件功能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基于物联网的用户端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电力物联网研究与应用现状
        1.2.1 国内电力物联网
        1.2.2 国外电力物联网
    1.3 电能监测装置及算法研究与应用现状
        1.3.1 国内外的电能监测装置
        1.3.2 电能质量检测算法
    1.4 ZigBee无线通信的研究应用现状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架构
2 电能监测系统总体软硬件框架
    2.1 电能监测系统整体架构
    2.2 电能监测系统硬件节点规划
    2.3 电能监测系统需求功能分析
        2.3.1 电能监测系统数据规划
        2.3.2 数据传输需求分析与数据包格式的确定
    2.4 电能监测系统整体软件架构
    2.5 本章小结
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及电能质量算法研究
    3.1 物联网电能监测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3.1.1 基于STM32F7微处理器的硬件设计
        3.1.2 AD采样电路设计
        3.1.3 ZigBee无线传输电路设计
        3.1.4 GPRS远程通信电路设计
    3.2 电能质量指标参数的确定及其测量方法
        3.2.1 基本电能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3.2.2 供电电压偏差
        3.2.3 三相不平衡度及其算法
        3.2.4 电压波动和闪变不平衡
        3.2.5 公用电网谐波
    3.3 面向配电网谐波的FFT算法研究及仿真分析
        3.3.1 傅里叶变换原理
        3.3.2 基2-快速傅里叶变换及其系统实现
        3.3.3 基于FFT的电网谐波信号的仿真分析
    3.4 基于小波的谐波和突变信号分析算法及其仿真研究
        3.4.1 连续、离散小波变换
        3.4.2 多分辨分析及Mallat算法
        3.4.3 常用小波基函数介绍
        3.4.4 基于小波变换的谐波和突变信号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面向电能监测的ZigBee网络通信设计及仿真研究
    4.1 ZigBee技术特点及应用前景
        4.1.1 ZigBee技术特点分析
        4.1.2 ZigBee应用领域及前景
    4.2 电能监测系统的Zig Bee网络拓扑规划
    4.3 面向监测系统局域通信的ZigBee协议栈开发
    4.4 监测系统局域通信的ZigBee网络管理
        4.4.1 基于时隙的CSMA/CA算法研究
        4.4.2 ZigBee协议栈网络管理
    4.5 电能监测系统局域通讯的ZigBee软件设计
        4.5.1 局域无线通讯的软件开发环境
        4.5.2 监测节点局域通信的软件设计
    4.6 面向监测系统局域通信的ZigBee网络性能仿真
        4.6.1 ZigBee网络仿真平台
        4.6.2 ZigBee网络仿真搭建
    4.7 本章小结
5 面向物联网电能监测的云平台及用户端开发
    5.1 远程电能监测系统的云平台选择及功能分析
        5.1.1 云平台选择
        5.1.2 云平台功能结构
    5.2 云平台基础技术分析
    5.3 阿里云服务器设计
    5.4 面向电能监测系统的用户端界面开发
        5.4.1 设备监测数据显示软件设计
        5.4.2 设备监测数据动态曲线的软件设计
        5.4.3 Excel日志文件生成的软件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系统仿真与实验测试
    6.1 用户端电能监测系统仿真模型
    6.2 终端采集装置PCB板绘制及硬件测试
    6.3 电能监测系统远程传输功能测试
        6.3.1 监测节点设备运行
        6.3.2 客户端显示界面测试
    6.4 监测系统局域组网性能与传输距离测试
    6.5 实验数据与误差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融合网络研究现状
        1.2.2. 网络体系研究现状
        1.2.3. 标识网络研究现状
    1.3. 研究工作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创新之处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标识网络与关键技术分析
    2.1. 一体化标识网络机理
        2.1.1. 一体化标识网络体系架构介绍
        2.1.2. 一体化标识网络基本通信原理
        2.1.3. 标识网络系统平台搭建
        2.1.4. 标识网络数据转发流程
    2.2. 身份位置分离技术
    2.3. 标识映射相关技术
        2.3.1. 数据缓存技术
        2.3.2. 映射系统结构
    2.4. 数据封装关键技术
    2.5. IPv4与IPv6互通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总体设计
    3.1. 新型融合网络总体需求分析
        3.1.1. 可行性需求分析
        3.1.2. 功能性需求分析
    3.2. 新型融合网络关键机制研究
        3.2.1. 离散可变接入标识与路由标识研究与设计
        3.2.2. 标识地址与IP地址兼容性研究与设计
        3.2.3. 离散可变AID与RID应用场景研究
        3.2.4. 离散可变AID与RID映射与封装流程设计
        3.2.5. 离散可变AID与RID映射与解封装流程设计
    3.3. 多功能接入路由器功能设计
        3.3.1. MAR系统模块化设计
        3.3.2. MAR内核协议栈设计
        3.3.3. MAR映射缓存表设计
        3.3.4. 数据包缓存队列设计
        3.3.5. MAR相关定时器设计
    3.4. 映射服务器功能设计
        3.4.1. MS功能交互流程分析
        3.4.2. MS功能流程设计
        3.4.3. MS功能模块设计
        3.4.4. MS映射关系表项设计
        3.4.5. MS查询报文格式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详细设计
    4.1. 详细设计关键技术分析
    4.2. 多功能接入路由器详细设计
        4.2.1. Linux内核协议栈分析
        4.2.2. Netfilter系统框架分析
        4.2.3. 新型内核功能模块实现
        4.2.4. 映射缓存模块功能实现
        4.2.5. MAR缓存队列功能实现
        4.2.6. MAR定时器功能实现
    4.3. 映射服务器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4.3.1. MS主要功能代码实现
        4.3.2. MS查询系统功能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整体测试
    5.1 测试方案分析
    5.2 新型融合网络测试平台
    5.3 测试系统相关设备配置
    5.4 新型融合网络功能测试
        5.4.1. 数据传输功能测试
        5.4.2. 可移动性功能测试
    5.5 新型融合网络性能测试
        5.5.1. 多种场景下的性能测试
        5.5.2. 卸载功能模块对比测试
        5.5.3. 增加映射条目对比测试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基于B/S架构的水声组网验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水声组网验证系统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安排
第二章 基于B/S架构的水声组网验证系统设计思想
    2.1 基于B/S架构的水声组网验证系统
    2.2 关键技术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B/S架构的水声组网验证系统底层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3.1 UAN COMMUNICATOR与基于B/S架构的水声组网验证系统的关系
    3.2 UAN COMMUNICATOR内部模块设计与实现
    3.3 UAN COMMUNICATOR的内部数据结构
    3.4 UAN COMMUNICATOR的连接机制
    3.5 Web客户端与Web服务器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B/S架构的水声组网验证系统顶层应用的设计与实现
    4.1 基于B/S架构的水声组网验证系统的组成部分功能简介
    4.2 WEB SERVER的设计与实现
    4.3 UAN SERVER的设计与实现
    4.4 ns-3虚拟水声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4.5 RUAN NODE的设计与实现
    4.6 基于B/S架构的水声组网验证系统的组网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B/S架构的水声组网验证系统的测试与分析
    5.1 实验背景
    5.2 实验结果
    5.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1 工作总结
    2 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基于网络协议的便携式无线远程睡眠监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睡眠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睡眠信号生理学基础
    2.1 脑电信号概述
        2.1.1 脑电信号的产生机理
        2.1.2 脑电信号的生理特点
        2.1.3 脑电信号的分类
    2.2 眼电信号简介
    2.3 睡眠各阶段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睡眠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3.1 系统硬件整体结构设计
        3.1.1 系统设计要求
        3.1.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2 系统主控芯片的选择
    3.3 生物电信号采集模块
        3.3.1采集芯片ADS1299
        3.3.2 数据选择器
        3.3.3 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及其设置
        3.3.4 芯片参考电压、时钟
    3.4无线模块ESP8266
    3.5 存储模块的选择
    3.6 电极与导联的选择
        3.6.1 电极的选择
        3.6.2 导联的选择
    3.7 PCB板设计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睡眠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4.1 ADS1299配置及其初始化
        4.1.1 ADS1299配置命令定义
        4.1.2 ADS1299的初始化及配置
    4.2 无线模块ESP8266的实现
        4.2.1 STATION模式与AP模式
        4.2.2 ESP8266的配置
    4.3 网络体系结构
        4.3.1 开放式系统互联
        4.3.2 TCP/IP网络模型
        4.3.3 TCP和 UDP协议的选择
    4.4 MQTT协议
        4.4.1 MQTT协议简述
        4.4.2 MQTT工作原理
        4.4.3 MQTT的数据包结构
        4.4.4 MQTT协议的优势与弊端
    4.5 睡眠监测系统应用层协议的设计
        4.5.1 Socket通信过程
        4.5.2 创建TCP连接的Server端
        4.5.3 发送/接收数据
        4.5.4 数据的拆包、存储及获取
    4.6 系统应用层协议工作流程
    4.7 上位机监测软件设计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上位机睡眠信号改进滤波处理
    5.1 睡眠信号的预处理
        5.1.1 信号去噪原理
        5.1.2 小波基的选择
        5.1.3 小波阈值的确定方法
    5.2 小波阈值函数的改进
        5.2.1 软阈值与硬阈值
        5.2.2 改进的阈值函数
    5.3 改进阈值函数的结果分析
        5.3.1 改进阈值函数分析
        5.3.2 改进阈值函数实验结果分析
        5.3.3 改进阈值函数处理脑电信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睡眠监测系统实验分析
    6.1 睡眠监测系统实验方案设计
        6.1.1 实验要求
        6.1.2 实验步骤
    6.2 睡眠监测信号分析
        6.2.1 上位机睡眠信号显示
        6.2.2 小波包分解重构
        6.2.3 脑电信号的特征提取与频谱分析
        6.2.4 眼电信号分析
        6.2.5 上位机软件存储回放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基于TCP/IP的硬件远程重构(论文参考文献)

  • [1]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与管理平台设计及实现[D]. 张向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无线网络的煤矿环境监控系统及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 闵凡超.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9)
  • [3]异构计算系统中的资源虚拟化技术研究[D]. 陈朱叠.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FPGA虚拟化硬件框架研究与实现[D]. 张恒.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融合主机和网络的车联网入侵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 刘健男.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测试驱动的脉冲发生器软件设计[D]. 吴云云.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7]基于物联网的用户端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研究[D]. 彭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与实现[D]. 贾金锁.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9]基于B/S架构的水声组网验证系统研究[D]. 张传龙.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基于网络协议的便携式无线远程睡眠监测系统[D]. 安在秋.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基于 TCP/IP 的硬件远程重配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