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的软件工程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姜雪[1](2021)在《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印度理工学院作为印度政府创建的国家重点学院典型代表,是印度高等教育系统重要创新和改革的产物。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教育在印度国内首屈一指,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培养出一大批享誉世界的高级计算机人才,成为众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竞相招揽的对象。计算机人才从诞生、成长再到壮大的培养过程与其计算机学科从创立、发展再到崛起并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学科的历史进程保持一致。中国和印度两国在国情和历史发展背景方面较为相似,与欧美发达国家名列前茅的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相比,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长路径对我国高等教育创建一流学科,成功进行计算机教育,有效发挥计算机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文献研究法,由点到面,从纵向到横向尝试对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历程进行立体化、系统化的梳理与剖析。从学科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出发,以时间为线索,探寻其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管理体制及社会服务等学科建设必要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建设经验,指出学科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明确对我国建设一流学科的历史价值。以1963年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计算机中心的成立为主要标志,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正式创立。1963年至1982年是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早期发展阶段,计算机中心、电气工程系和数学系开展了一系列的计算机教育与研究活动。1983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正式成立,由此,计算机学科拥有了规范化的学术平台,学术项目更加丰富。同时,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的确立也推动了学科的蓬勃发展与快速崛起。从计算机学科创立伊始,印度政府就在国家财政支出和国家政策方面对其给予了大力支持。20世纪80年代,在财政及政策的双重保障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在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社会服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建设举措,迅速成长为印度国内一流的计算机学科。1992年,“创新与技术转移基金会”在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正式成立,标志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进入产教融合、产学研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考查,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积极承担国家级政府资助及企业咨询项目的举措不但与国家科技政策及国家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还促进了企业与高校协同发展、校企协同育人的学科发展新模式的产生。在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及印度政府制定的建设信息技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不断发展完善稳步提升,培养的尖端计算机人才在国际知名计算机企业崭露头角。从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十分必要的。学科的快速发展无外乎是内外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外部因素而言,国际环境中有世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革命浪潮的推动,国内环境有印度政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科技战略,特别是建设计算机超级大国目标的指引;就内部因素而言,印度理工学院从学科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学科制度以及社会服务等若干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本文最后总结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促进以计算机学科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学科可持续发展;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近年来,学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如下问题: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学术自治权;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然而,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斯琴巴图[2](2020)在《米尔斯开创“净室软件工程”的历史贡献研究》文中指出从1968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首次公开提出术语“软件工程”至今,计算机界对“软件工程”的研究和实践已经经历了52年。这期间,出现了多种软件开发技术、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和软件项目管理技术,也出现了很多为“软件工程”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净室软件工程”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是一种应用数学和统计学以经济的方式生产高质量软件的工程技术,它将缺陷预防放在了绝对重要的首位,而不像传统开发那样开发之后再排除错误。迄今为止,软件开发方法中有两种方法可以把软件做到最好,趋近于零缺陷。第一种是形式化方法,第二种是净室软件工程方法。美国IBM公司的米尔斯(Harlan D.Mills)博士在其同事的协助下,从1970年至1990年的20年间奠定了净室软件工程的理论基础,开发了其三大关键技术,也因此被称为净室软件工程创始人。此后几十年的软件实践也证明了净室方法的可靠与强大。本文通过分析软件工程和相关软件技术历史文献资料,展示了净室软件工程形成的历史环境;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米尔斯的论文着作和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梳理了净室方法的形成历史,通过具体文献资料详细展现了米尔斯的贡献,探索了其思想(观点)的变化。全文分为七章。第1章为引言,主要包括研究意义、现状、目标、方法、内容和创新之处等内容;第2章主要包括米尔斯的生平、论文着作和贡献,净室软件工程的介绍及其形成的历史过程,以及上世纪60、70、80年代软件工程和软件技术的发展概况;第3章主要包括米尔斯提出将数学引入软件开发达到提升软件生产率的观点的论证,米尔斯通过三篇文章确立净室软件工程数学基础的过程,以及将程序正确性引入“净室”的过程;第4章首先介绍了上世纪70、80年代流行的3种生命周期模型,然后介绍了“净室”增量开发技术的形成过程和产生的影响。第5章主要介绍了规格说明、设计、盒式结构,以及米尔斯提出和完善盒式结构方法的过程;第6章主要介绍了米尔斯在净室测试和净室软件认证方面的贡献;第7章为结语,包括净室的形成与米尔斯工作的总结,米尔斯的贡献及产生的影响的总结,以及不足与展望。本文认为净室软件工程形成于1970年至1990年的20年之间。其数学理论基础形成于1970年至1975年之间;其增量开发技术的发展过程为:提出于1970年,经过不断发展,最终成熟于1986年;其盒式结构方法于1986年被开发,该方法取代了1979年提出的数学函数理论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于1988年米尔斯完善了该方法;其统计测试和软件认证技术的思想也出现于1970年,但直到1983年才开发出该技术。对于净室软件工程,米尔斯通过近20年的大量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其贡献主要有:确立净室软件工程数学基础,提出统计过程控制下的增量开发技术,提出基于函数理论的规格、设计和验证方法,以及在统计测试和软件认证方面的工作。
吕正则[3](2020)在《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以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为典型特征的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智能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人类社会在社会生活、生产制造等各个方面均受到智能化趋势的显着影响,特别是在工程领域,工程师面临着与传统工程环境完全不同的工作场景。在智能环境中,出现软件与硬件加速结合、计算与工程深度融合等显着特征,包括德国、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均在宏观战略的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强调计算在国家战略、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各个领域的关键性位置。面向工程环境演变和工程技术变革,智能环境中的工程师能力要求也发生了系统性的变化,计算能力的关键性作用日益凸显,从而对工程师培养和工程教育模式中的计算能力提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工程科技人才的计算能力培养成为智能化发展趋势下的关键。本研究聚焦于“如何系统地在高等教育机构中重新定义、规划、培养和提升面向智能环境的工程师计算能力?如何系统构建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并有效运行,以培养面向智能环境的工程师能力?”的核心命题,开展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1)智能环境中计算能力的概念内涵和核心要素是什么;(2)当前国内外高校如何进行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3)如何系统构建并有效运行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首先,尽管已有研究对智能化趋势下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已经形成了基本的共识,但是从工程师培养的视角,对计算能力的概念内涵和核心要素尚未形成较为系统、深入的认识。本研究借鉴工程知识体的理论视角,从知识、技能、态度等层面深入认识和理解计算能力的内涵,通过文献梳理形成对计算能力的基本认识,并通过企业案例研究、内容分析、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提炼计算能力的核心要素,力求对计算能力的内涵和要素形成较为系统、深入的认识,也为智能化趋势下工程师计算能力培养目标的明确提供了借鉴。其次,本研究选取国内外高校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深入挖掘当前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关键维度。在文献梳理提炼计算能力培养维度的基础上,开展国内外工科专业案例研究,通过内容分析法提炼形成本科工程教育中计算能力培养的关键维度,并归纳总结计算能力培养的要点和特征,从而形成对本科工程教育中计算能力培养的较为体系化的、深层次的理解,亦对计算能力培养模式与工程教育体系的衔接形成了更为具体、直观的认识。再次,基于计算能力核心要素和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关键维度,本研究提出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面向本科层面非计算机专业工科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明确计算能力培养的目标,从课程设计、教学运行、管理和控制三个层面提炼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关键点,并构建知识模块组合模式、计算情境体验模式、智能产业引领模式三个典型的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并深入讨论模式的运行策略和实施路径。本研究强调,基于对智能化趋势的特征分析,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多元构成、开放灵活的,并且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其一,提炼形成智能化趋势下工程师计算能力的概念界定、内涵阐释和核心要素,丰富和完善了计算能力理论内涵;其二,基于计算能力培养目标的综合分析,构建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其三,针对计算能力培养模式的建构,提出其在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运行策略和实施路径。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计算能力培养模式的实施和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我国工程科技人才的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借鉴。
刘海涛[4](2019)在《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高等教育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加快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本科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而我国本科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便开始进行以专业设置为核心的教学制度设计,并将专业始终视为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这直接决定了专业设置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但长期以来,受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等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始终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至今也没有得以有效解决。研究型大学作为大众化时代承担精英教育责任的主体,其本科专业设置对其他类型高校起着重要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对其本科专业设置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整体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以研究型大学为切入点,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进行了系统研究。最终目的是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优化路径,及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论据和对策思考。为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数据分析、访谈调查等方法,基于实践与理论的双向建构,将论文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理性认识、实证研究及理论探讨。第一,在理性认识层面,通过问题提出、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剖析了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涵,并将其概括为一个纵横交错的体系。就纵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即完整系统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从专业生成到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就横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又表现为客观属性与主观价值的统一体,即科学合理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具有“相关逻辑特性总和”与“各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适应性”的双重特征。而且,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行为主体权力与需求的适应性,与其多元逻辑的特性总和是相互影响、对应统一的,并分别通过本科专业设置的过程与结果得以反映。由此,本研究将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概括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多元逻辑的协调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对专业设置各逻辑历史演变与基本诉求的分析,以及专业设置各利益主体权益的审视,对该理性认识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在实证研究层面,基于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主要从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进行实践分析。就其过程而言,主要包括本科专业内容确定、专业设置模式设计,以及各主体权力划配,即设置什么专业、怎样设置专业和谁来设置专业三个基本方面。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主要表现为,基于“统一管理,分级备案或审批”的国家行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各高校在专业设置模式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但仍然无法超越政府的主导作用,而社会与学生主体更是处于被相对忽略的状态;就其结果而言,主要包括专业结构布局状态与专业内涵建设状态两个方面。研究发现,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数量所呈现的静态与动态状况,还是本科专业布局所呈现的外部与内部结构,亦或是学生对各专业及其课程的认知状态,均表明各高校更为重视专业结构调整而忽视专业内涵建设。第三,在理论探讨层面,通过对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与结果的实践研究,本文将其基本特征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本科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根据对其特征的分析,本文认为,相对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而言,其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透过特征表面从学理层面,进一步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背后的问题本质进行理论反思。主要认为,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存在一定的历史惯性;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与冲突;本科专业设置中的利益关系存在一定的强制性割裂。基于此,本研究从专业作为一种课程组合来进行人才培养的本质内涵出发,基于“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结合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主要提出,研究型大学应该从明确人才培养理念、健全专业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来调整专业价值取向、淡化本科专业结构、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傅晓婷[5](2019)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以Q大学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地方高校正处于“双一流”高校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实施、“新工科”建设等新背景下,而软件产业不仅是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更加受到了新时代新背景的重大影响。因地制宜培养实践型软件工程师对推动软件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也对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如何完善地方院校软件工程本科课程体系,成为了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中迫在眉睫的问题。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访谈法,在新旧动能重大工程的背景下,通过对Q大学的个案研究,分析对我国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现状,进而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实施四个方面总结目前人才培养的不足。通过介绍相对先进的美、印两国的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借鉴其课程更新紧跟行业需求、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校企合作教学、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良好的教材建设等成功经验,进而为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我国地方高校新的软件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完善提出建议:课程目标方面,应明确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根据社会需求精准定位;课程结构方面,应改变实践课和理论课的纵向结构;课程内容方面,应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的实践课程改革、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课程实施方面,应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品质,通过不同渠道筹措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柴宇婷[6](2019)在《地方应用型大学工程教育(CDIO)模式运行状况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以辽宁省某应用型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工程技术人才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核心竞争力。上世纪90年代,世界工程教育界提出了“回归工程实践”的运动,我国也提出了适应我国国情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目前,世界各国的工程教育改革都以麻省理工学院创建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指导。“CDIO”是四项工程项目实施内容的缩写,这四项内容贯穿了工程实践的四个基本核心,它们分别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行(Operate)。可以看出,这四项内容是以一线的产品实际研发为基础的,包含了一套完整的生命周期。故而,CDIO工程教育模式实现了“在真实的社会背景之下培养实操性人才”的工程培养愿景。目前国内已有几十所应用型大学开始积极进行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本土化实践。但如何保证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本土实践中的有效性就成为高教研究者关心的话题。在此背景下,为了全面了解和把握地方应用型大学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现状,本文便选取第二批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试点学校—辽宁某地方应用型大学CDIO工程教育模式作为研究的对象,以此探讨地方应用型大学如何改善CDIO工程教育的路径和策略。本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和个案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全面了解这所学校结合美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所创设的具有自身特色的TOPCARES-CDIO(T-C)工程教育模式的基础上,以这所学校的软件工程专业作为具体研究案例,从基本能力、课程经验、课程实施三个维度对地方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本文通过对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了软件工程专业在实施这所学校的T-C培养模式所采取的四个方面的具体提出了做法以及五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要制定贯穿式的课程结构、建立有效性的实践环境、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结构及其内容、全面落实课程评估体系的优化策略,为地方应用大学的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借鉴与思考。
邱国路[7](2019)在《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研究 ——以N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应用型高校肩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实践教学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占主体地位,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对实践教学整体质量有重大影响作用。因此,准确评价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现状十分必要。本论文在文献梳理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研究理论,构建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N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进行测量,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本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厘清研究背景、研究思路,明确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及意义。第二部分,构建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CIPP理论和专家访谈,初步甄选出30个初级评价指标,再通过定量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最终确定了20个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第三部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现状分析。从教学全过程的角度来看,N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整体评价等级为“中等”,其中各维度质量排序为:效果>背景>过程>投入。教学效果认可度高但实践教学整体满意度低;教学背景设置合理但人才培养规格宽泛;教学过程缺乏监管,教学内容和课时重形式轻效果;教学投入不足,尤其是教学经费、教学设备、师资、制度建设等方面。经进一步分析发现,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问题主要是实践教学投入不足、教师实践能力缺乏、实践教学实效性不强、制度执行不到位等方面。第四部分,提升策略。根据问题提出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质量保障监控机制、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等策略。
张明华[8](2019)在《全日制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实习项目设计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日制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趋势,其培养目标为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对象大都为本科应届毕业生。而实践能力是工程人才的特点,也是全日制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培养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在工程类硕士研究生生源结构改变与高素质工程人才实践能力薄弱的现实状况下,到企业真实工程环境进行实习是提升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和职业需求能力的主要途径,实习的最终目标服务于全日制工程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在实习实践过程中,选择怎样的实习项目、怎样规范设计合适的实习项目、怎样将实习项目的知识点分解与课程知识整合相结合,并与学生能力相适配,将直接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效果。研究一种实习项目的设计模式,使得差异化的学生都能够通过优化设计的实习项目,切实增强综合职业需求能力,是本研究的重点。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实习项目的设计培养还未形成一个科学的、完善的体系。为此,研究中以如何设计与全日制工程类硕士研究生能力相匹配的实习项目为研究的主要问题,以实习项目为“突破口”,实习项目设计为核心主线,实习项目设计中涉及的各主体及实习项目作为研究对象而展开。研究目标为构建全日制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实习项目设计的解决方案,即提出全日制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实习项目设计的最终优化模型。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泰勒的课程原理,综合应用案例法与访谈法,选择校企合作展开的日立北工大PBL实习项目作为典型案例,结合实习项目设计的具体操作流程分析,设计了实习项目设计基本模板,构建了全日制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实习项目设计基本流程模型,并通过具体实习项目案例《动态人脸识别中人脸角度的矫正》进行了设计校验。在研究过程中,为解决基本流程模型存在的动态改善、循环提升和课程关联等三大问题,笔者结合质量循环改进理论,提出了实习项目设计的质量优化模型,同时,本研究基于对实习项目进行项目知识点的课程整合设计的思路,分析了实习项目设计的课程整合可行性分析,以及实习项目设计与课程设计的关联性分析,提出了基于项目知识点课程整合的实习项目设计的最终优化模型,为更好的设计匹配全日制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习项目提供了完整的模型化设计依据。
曹露[9](2019)在《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研究 ——基于德国和法国的比较》文中认为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各国正处于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关键期。培养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引领未来工业发展走向的工程精英是当今高等工程教育的目标和使命,精英高等工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命题。虽然对精英高等工程人才的定位在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情境下会有不同的解读,但研究型大学工科研究生教育层次属于精英高等工程教育,是普遍共识。为了研究的普适性和针对性,本文对精英高等工程人才的研究主要定位于该层次。高等工程教育的特征和精英高等工程人才的培养定位都决定了深度协同机制是深化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德国和法国是传统工程教育强国,且在通过协同培养精英高等工程人才方面经验显着。本文综合比较研究和案例研究法,以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为具体研究对象,将协同机制与精英高等工程教育的特殊性相结合,提出精英高工程人才培养中协同机制的具体构成进而构建研究框架。并据此对德国和法国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进行分析,提炼其各自特色和影响因素,比较二者的异同点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综上,提出深化我国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中协同机制的路径与保障体系。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包括合作动力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协同保障机制。德国善于开展校际协同,在政府的政策指引下,构建“网络式”信息沟通平台,建立内外部双重利益协调机制,建构完善的组织架构与制度体系。法国工程师大学校实行校企深度协同,国家需要和政府主导是关键动力之所在,欧洲和法国政府积极创建信息沟通渠道和平台,校企双方签署“合作协议”为协同搭建制度框架。两国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都是政府主导下,科技发展和高校共谋的产物;利用互联网载体搭建实时无障碍沟通平台;确立协同的组织结构和制度框架为协同提供保障。但是两国在协同主体的分类、主体间粘合度和利益分配机制方面略有不同。我国工科强势的研究型大学应积极树立精英教育理念,将精英工程教育的理念内化于协同机制的各构成子机制中;打破高校内部的组织壁垒,促进内部多主体协同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同时,拉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过程;建立区域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优化主体间信息沟通机制;签署“协同协议”,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许星[10](2019)在《知识体视角的新工科演化路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及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出现,工程实践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程教育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关头。为了提高我国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未来社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教育部于2017年提出了“新工科”工程教育改革行动计划,以推动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本文首先对新工科的内涵和实践讨论、以及知识体的现有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尝试从知识体的视角探讨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论文选取了不同版本的典型工程学科知识体报告,运用文本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在时间维度上对知识体报告进行了文本分析和比较分析,初步得出国际主流工程学科对工程师的能力标准和要求的总体演化趋势。论文还选择了国内典型工程学科的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采取访谈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以工程学科的课程体系作为知识体的研究样本,分析了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变化情况,梳理了学科的整体发展脉络,总结了两种不同类型工程学科的阶段性变化特征。通过梳理和分析工程学科知识体的演化情况,本文发现和总结出了传统工科转型升级“吸收式”和新生工科“整合式”的两条不同的演化路径,并根据两种类型工程学科的演化路径,尝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新工科的实践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21世纪的软件工程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的软件工程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发端奠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与早期发展(1963—1982 年)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的背景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逐步扩展与完善 |
二、汇集国内外优秀学者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
三、确立以计算机基础理论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为中心的人才培养 |
五、争取国际援助为学科发展提供硬件与资金支持 |
六、开展学科治理体制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
七、积极开展计算机社会咨询服务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国内一流: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崛起(1983—1991 年)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背景 |
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蓬勃开展 |
二、“计算机总理”拉吉夫·甘地带领印度迈向信息时代的决心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的专业化发展 |
二、构建以学术认同为基础的内聚性学术团队 |
三、确立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实践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
五、不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
六、完善五级管理体制确保管理自治与学术自由 |
七、实施学校计算机素养与学习提升计划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国际知名: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稳步提升(1992 年—至今)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背景 |
一、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 |
二、印度领导人建立信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及设施的现代化更新 |
二、构建以探索学科核心领域为目标的传承性学术团队 |
三、确立以计算机前沿领域研究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创新性复合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
五、积极提升计算机学科国际学术交流话语权 |
六、实施旨在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本科学术项目审查评估 |
七、承担国家级计算机系统和程序研发项目,不断深化国际合作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取得的成效 |
二、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的省思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 |
一、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 |
二、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科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
三、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计算机学科可持续发展 |
四、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
五、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发展中的问题 |
一、学科发展后期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了学术自治权 |
二、学科发展后期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 |
三、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 |
附录1 专有名词简称、全称及中译表 |
附录2 信息技术领域印度理工学院知名校友代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米尔斯开创“净室软件工程”的历史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缘起 |
1.1.1 净室软件工程及其历史 |
1.1.2 选题缘起 |
1.2 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
1.2.1 研究意义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目标、方法、内容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米尔斯与净室软件工程 |
2.1 关于米尔斯(Harlan D.Mills) |
2.1.1 米尔斯生平 |
2.1.2 米尔斯在净室方面的重要论文及着作 |
2.1.3 米尔斯对净室软件工程的贡献 |
2.2 净室软件工程 |
2.2.1 软件工程 |
2.2.2 净室软件工程 |
2.2.3 净室的理论基础及关键技术 |
2.3 净室软件工程形成历史 |
2.3.1 净室诞生的历史环境 |
2.3.2 净室的形成过程(1970-1990) |
第3章 米尔斯在净室软件工程数学基础方面的贡献 |
3.1 提出观点 |
3.2 确立净室数学基础 |
3.3 在净室中引入程序正确性证明 |
第4章 米尔斯在增量开发技术方面的贡献 |
4.1 上世纪70、80 年代的生命周期模型 |
4.2 净室增量开发的形成过程 |
4.3 净室增量开发技术的影响 |
第5章 米尔斯在盒式结构方法方面的贡献 |
5.1 规格说明与设计 |
5.2 盒式结构方法 |
5.3 盒式结构方法的提出及完善 |
5.3.1 盒结构方法的提出及完善 |
5.3.2 四个关键原则的论述 |
第6章 米尔斯在统计测试与软件认证方面的贡献 |
6.1 统计测试 |
6.1.1 测试技术 |
6.1.2 净室中的测试策略 |
6.1.3 在净室测试方面的工作 |
6.2 净室软件认证 |
第7章 结语 |
7.1 净室的形成与米尔斯的工作 |
7.2 米尔斯的贡献及其影响 |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工程环境演变和工程技术变革趋势 |
1.1.2 工程师能力要求变化 |
1.1.3 工程师培养模式演变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边界及关键概念 |
1.3.1 计算 |
1.3.2 计算能力 |
1.3.3 工程教育模式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论文结构 |
1.5 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计算相关文献综述 |
2.1.1 计算的概念内涵及发展 |
2.1.2 计算相关概念辨析 |
2.1.3 工程师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 |
2.1.4 本节述评 |
2.2 工程知识体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工程知识体概念内涵探析 |
2.2.2 工程知识体与计算 |
2.2.3 工程知识体与工程师计算能力培养 |
2.2.4 本节述评 |
2.3 工程教育模式相关文献综述 |
2.3.1 工程教育及计算教育发展 |
2.3.2 工程教育模式理论及实践 |
2.3.3 计算与工程教育 |
2.3.4 本节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3 计算能力要素及理论框架研究 |
3.1 理论分析与问题提出 |
3.1.1 计算能力基本要素提炼 |
3.1.2 研究问题提出 |
3.2 内容分析法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
3.2.1 研究方法 |
3.2.2 案例选定 |
3.2.3 数据来源 |
3.2.4 数据分析 |
3.3 案例分析 |
3.3.1 案例背景及工程师计算能力要点分析 |
3.3.2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案例研究 |
3.4 案例发现与结论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计算能力核心要素问卷调研 |
4.1 研究设计与变量测量 |
4.1.1 问卷设计 |
4.1.2 问卷内容 |
4.1.3 变量测量 |
4.1.4 问卷预调查 |
4.2 样本描述与可靠性检验 |
4.2.1 样本数据 |
4.2.2 项目分析及信度检验 |
4.3 研究发现与结论讨论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因子分析 |
4.3.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4.3.4 结论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案例研究 |
5.1 研究问题提出与相关理论分析 |
5.1.1 研究问题提出 |
5.1.2 工程师计算能力培养维度提炼 |
5.2 案例研究方案设计 |
5.2.1 研究方法 |
5.2.2 案例样本选取 |
5.2.3 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 |
5.3 高校典型案例分析 |
5.3.1 计算能力培养要点分析 |
5.3.2 高校典型案例内容分析 |
5.3.3 案例比较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
6.1 关于培养模式设计的思考 |
6.2 计算能力培养目标分析 |
6.2.1 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目标 |
6.2.2 分析过程 |
6.2.3 计算能力培养目标小结 |
6.3 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建构 |
6.3.1 模式一:知识模块组合模式 |
6.3.2 模式二:计算情境体验模式 |
6.3.3 模式三:智能产业引领模式 |
6.3.4 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运行分析 |
6.3.5 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小结 |
6.4 本科工程教育中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实施路径分析 |
6.4.1 传统工科转型 |
6.4.2 人工智能及智能相关工科发展 |
6.4.3 面向计算的数理基础培养 |
6.5 本章小结 |
7 完善计算能力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
7.1 制定宏观层面的计算战略规划 |
7.2 产业参与工程师计算能力培养过程 |
7.3 通过教学方案设计深化计算能力培养与工程教育的系统融合 |
7.4 整合软硬件资源保障计算能力培养模式运行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4)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已有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界定 |
二、分析框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 |
第一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二、过程与结果:本科专业设置内涵的综合反映 |
第二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各逻辑的协调统一 |
一、学科知识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在规律 |
二、市场需求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社会应用 |
三、个体发展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价值回归 |
四、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整合与统一 |
第三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各利益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 |
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利益主体的构成 |
二、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各主体的权益审视 |
三、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制衡与统一 |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内容确定的实践分析 |
一、基于国家层面的实践分析 |
二、基于高校层面的实践分析 |
三、基于专业内容变化的实践分析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模式的实践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口径与方向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时间与空间 |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权力配置的实践分析 |
一、对政府权力的分析 |
二、对高校权力的分析 |
三、对社会权力的分析 |
四、对学生权力的分析 |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布局与结构的实践分析 |
一、从学科专业数量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二、从学科专业结构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三、从社会人才需求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实践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体系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社会需求的适用性 |
三、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学生发展的适用性 |
第三节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分析 |
一、访谈样本的选择 |
二、访谈过程的实施 |
三、访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与理论反思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 |
一、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 |
二、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 |
三、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 |
四、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 |
第二节 关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论反思 |
一、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的历史惯性 |
二、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失衡与冲突 |
三、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割裂 |
第六章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回归 |
第一节 “谈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 |
一、基于内涵的合理性 |
二、基于管理的合理性 |
三、基于目标的合理性 |
第二节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对策思考 |
一、明确人才培养理念,调整专业价值取向 |
二、健全专业管理体制,淡化本科专业结构 |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 |
附录二: 2012-2017年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变化一览表 |
附录三: 2007与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专业布点与专业结构统计表 |
附录四: 案例高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规模前20位的专业及其就业率 |
附录五: 研究型大学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览表 |
附录六: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访谈提纲 |
附录七: 学生访谈编码手册(Codebook)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以Q大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地方院校课程体系相关概念 |
一、地方院校 |
二、课程 |
三、课程体系 |
第二节 软件工程相关概念 |
一、软件工程定义 |
二、软件工程专业主要研究内容 |
三、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特点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系统论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二章 国内地方院校软件工程本科课程体系概况及存在的问题——以Q大学为例 |
第一节 Q大学软件工程本科课程体系概况 |
一、Q大学概况 |
二、Q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概况及其课程体系 |
三、总结 |
第二节 国内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
一、课程目标方面 |
二、课程结构方面 |
三、课程内容方面 |
四、课程实施方面 |
第三章 国外软件工程课程体系概况及启示 |
第一节 美国高校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的概况与启示 |
一、美国软件工程课程分析 |
二、美国高校软件工程课程体系总结及启示 |
第二节 印度NIIT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的概况与启示 |
一、NIIT的概况 |
二、印度NIIT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的总结及启示 |
第四章 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优化思考 |
第一节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课程体系优化的原则 |
一、系统性原则 |
二、个性化原则 |
三、前瞻性原则 |
第二节 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优化的建议 |
一、课程目标方面 |
二、课程结构方面 |
三、课程内容方面 |
四、课程实施方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地方应用型大学工程教育(CDIO)模式运行状况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以辽宁省某应用型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1.当前工程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 |
2.工程模式(CDIO)在我国的应用 |
3.我国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发展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价值 |
2.现实意义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1.国外工程模式(CDIO)研究关注的焦点 |
2.国内工程模式(CDIO)研究关注的内容 |
3.国内外工程模式(CDIO)研究差异性分析 |
(四)论文研究内容的确定与研究方法的选择 |
1.研究内容的确定 |
2.研究路线的设计 |
3.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五)论文创新之处 |
二、工程教育模式(CDIO):兴起于美国的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 |
(一)美国工程CDIO工程模式的起源与发展 |
1.美国工程教育(CDIO)模式起源的缘由 |
2.美国工程教育(CDIO)模式的创新内容 |
3.美国工程教育(CDIO)模式的国际影响 |
(二)美国工程教育(CDIO)模式教育体系构成 |
1.美国工程教育(CDIO)模式的内涵 |
2.美国工程教育(CDIO)模式的愿景 |
3.美国工程教育(CDIO)模式的标准 |
4.美国工程教育(CDIO)模式的大纲 |
(三)关于美国工程教育(CDIO)模式的适用性分析 |
1.工科院校采用CDIO模式需注意本土化模式的建构 |
2.工科院校采用CDIO模式需注意培养目标的差异性 |
3.工科院校采用CDIO模式需注意培养体系的完整性 |
(四)国内应用型大学引入工程教育(CDIO)模式实践 |
1.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CEC-CDIO工程教育模式 |
2.云南大学的软件学院创建的SE-CDIO工程教育模式 |
3.汕头大学创设独具特色的EIP-CDIO工程教育模式 |
三、地方应用型大学工程教育(CDIO)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基于辽宁省某应用型大学软件工程专业TPOCARES-CDIO(T-C)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一)辽宁某地方应用型大学(简称D大学)发展历程介绍 |
1.辽宁某地方应用型大学创立背景 |
2.辽宁某地方应用型大学发展现状 |
(二)D大学TOPCARES-CDIO(T-C)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尝试 |
1.创设基于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T-C人才培养模式 |
2.人才能力培养体系的明确指标化:彼此促进的八项指标 |
3.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设置逐级递进:相互匹配的课程体系 |
4.工程教育学习环境体系的真实化:紧密联动的社会实践 |
5.工程教育评估体系的精准与保障:全面考察的教学评估 |
(三)D大学软件工程专业T-C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状况的调查过程 |
1.研究对象的选取 |
2.调查维度的设计 |
3.调查过程的实施 |
(四)D大学软件工程专业T-C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状况调查结果呈现与分析 |
1.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2.调查结果的描述性统计 |
3.调查结果的差异性分析 |
4.调查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
5.调查结果的逐步回归分析 |
(五)D大学软件工程专业T-C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状况的访谈过程 |
1.访谈对象的多元选取 |
2.访谈提纲的内容设定 |
3.访谈过程的具体安排 |
四、D大学软件工程专业T-C人才培养模式状况及问题分析 |
(一)D大学软件工程专业T-C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现状 |
1.确立了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
2.设定了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
3.创造了软件工程专业实践环境 |
4.建设了软件工程专业评估体系 |
(二)D大学软件工程专业T-C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
1.课程设置结构松散缺乏内在衔接性 |
2.工程教育实践环境的支撑作用弱化 |
3.专业课程部分教师教学能力不足 |
4.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滞后 |
5.专业课程评估标准的执行不到位 |
(三)D学软件工程专业T-C人才培养模式产生问题的原因 |
1.课程结构设置的构思有偏颇 |
2.实践环境受到多方面的制约 |
3.对教师能力问题认知不清晰 |
4.课程计划的理念和思想僵化 |
5.对评估反馈机制作用认识不足 |
五、地方应用型大学工程教育(CDIO)模式运行的优化策略 |
(一)制定贯穿式的课程结构,保障课程内容间衔接性 |
1.建立符合专业特色特色的教材体系 |
2.整合所在专业知识基础和专业课程 |
(二)建立有效性的实践环境,确保实践支持教学内容 |
1.创建稳定的学生工程实践基地 |
2.学校资源和企业资源实现共享 |
3.专业方向课程中安排实际工程案例 |
(三)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
1.设置行之有效的教师队伍考核机制 |
2.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考察和培养 |
3.实施双导师制,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
(四)优化课程结构及其内容,夯实专业课课程的地基 |
1.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
2.改革教学的过程和教学方法 |
(五)全面落实课程评估体系,保障整体教学学习效果 |
1.构建更完善的课程评估体系 |
2.保持多元评估体系的一致性 |
3.确立教师学习评估者的角色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现状与工程实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软件工程专业学校相关文件 |
致谢 |
(7)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研究 ——以N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源起 |
1.1.1 应用型人才建设的需要 |
1.1.2 实践教学质量问题凸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基础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问题、假设与思路 |
1.5.1 研究问题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假设与思路 |
1.5.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构建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
2.1 初始指标的确立 |
2.1.1 指标确立的原则 |
2.1.2 确立指标的方法 |
2.1.3 确定初始指标 |
2.2 研究数据的获取 |
2.2.1 要素重要程度量表的制定 |
2.2.2 预调查实施 |
2.2.3 预试问卷分析 |
2.2.4 正式问卷调查 |
2.2.5 重要程度要素描述性分析 |
2.3 评价指标及权重的确定 |
2.3.1 判断矩阵的构建 |
2.3.2 权重计算和检验 |
2.3.3 评价指标的权重 |
第3章 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现状分析 |
3.1 样本调查 |
3.1.1 样本的选取 |
3.1.2 描述性统计 |
3.1.3 模糊综合评价 |
3.2 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现状 |
3.2.1 教学背景分析 |
3.2.2 教学投入分析 |
3.2.3 教学过程分析 |
3.2.4 教学效果分析 |
3.3 专业课程实践教学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实践教学投入不足 |
3.3.2 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缺乏 |
3.3.3 实践教学实效性不强 |
3.3.4 实践教学制度执行不到位 |
第4章 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
4.1 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 |
4.1.1 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
4.1.2 畅通产教融合机制 |
4.2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4.2.1 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
4.2.2 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意识 |
4.3 完善质量保障监控机制 |
4.3.1 加大督导监管力度 |
4.3.2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
4.4 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 |
4.4.1 优化教学内容 |
4.4.2 丰富教学方法 |
第5章 总结与不足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要素重要程度调查预试问卷 |
附录2 :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要素重要程度调查正式问卷 |
附录3 :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实际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4 :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要素评分表 |
附录5 :学生访谈提纲 |
致谢 |
(8)全日制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实习项目设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3 已有研究评述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3.3 论文章节关系图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全日制工程类硕士研究生 |
1.4.2 实习、项目和设计 |
1.4.3 实习项目和项目设计 |
1.4.4 实习项目设计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全日制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实习项目设计的理论研究 |
2.1 实习项目设计的相关概念 |
2.1.1 项目需求 |
2.1.2 项目质量改进的PDCA循环 |
2.2 实习项目设计中相关主客体的关系分析 |
2.2.1 实习者与实习环境的关系 |
2.2.2 实习者基于实习的人际关系 |
2.2.3 实习者的自我认识 |
2.3 建构主义理论在实习项目设计中的应用 |
2.3.1 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
2.3.2 当代建构主义基本理论观点与实习项目设计的契合点 |
2.3.3 建构主义理论在全日制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实习项目设计中的应用 |
2.4 课程相关理论的研究铺垫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日制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实习项目设计案例研究 |
3.1 PBL实习项目案例研究 |
3.1.1 PBL实习项目的案例来源 |
3.1.2 PBL实习项目案例描述 |
3.1.3 PBL实习项目设计的流程分析 |
3.2 PBL实习项目案例的相关访谈 |
3.2.1 基于具体实习项目的访谈提纲设置 |
3.2.2 学校指导老师访谈 |
3.2.3 企业指导老师访谈 |
3.2.4 访谈内容提取分析 |
3.2.5 PBL实习项目案例对实习项目设计的启示 |
3.3 B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实习项目案例 |
3.3.1 社工硕士实习案例需求分析 |
3.3.2 社工硕士实习项目设计与实施 |
3.3.3 社工硕士实习项目案例对本研究的借鉴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日制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实习项目设计模型构建 |
4.1 实习项目设计的原则与基础 |
4.1.1 实习项目设计的原则 |
4.1.2 实习项目设计的基础 |
4.2 全日制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实习项目设计的具体操作流程 |
4.2.1 实习项目需求分析 |
4.2.2 实习项目目标设计 |
4.2.3 实习项目内容设计 |
4.2.4 实习项目过程设计 |
4.2.5 实习项目评价设计 |
4.3 全日制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实习项目设计基本流程模型建构 |
4.3.1 实习项目设计的模板制作 |
4.3.2 全日制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实习项目设计的模型构建 |
4.4 全日制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实习项目设计流程模型的实例验证 |
4.4.1 具体实习项目实例的需求分析 |
4.4.2 按照实习项目设计的基本流程模型进行设计验证 |
4.4.3 按照实习项目设计模板进行任务说明书设计 |
4.4.4 实习项目设计的问题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日制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实习项目设计的模型优化 |
5.1 实习项目设计的质量改进研究 |
5.1.1 实习项目设计的质量循环改善 |
5.1.2 全日制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实习项目设计的质量优化模型 |
5.1.3 质量优化模型对比基本流程模型的优势 |
5.2 基于课程整合的全日制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实习项目设计研究 |
5.2.1 实习项目设计中课程整合的可行性研究 |
5.2.2 基于实践平台的校企课程共建 |
5.2.3 实习项目设计中课程整合的关联研究 |
5.3 基于课程整合的实习项目设计最终优化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B大学PBL项目任务说明书 |
附录2 实习项目设计访谈调查提纲(学校导师版) |
附录3 实习项目设计访谈调查提纲(企业导师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研究 ——基于德国和法国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中的协同机制 |
2.1 协同与协同机制 |
2.1.1 协同的内涵与特征 |
2.1.2 协同机制的内涵与功能 |
2.2 协同培养是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
2.2.1 精英高等工程人才的内涵 |
2.2.2 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协同培养的必要性 |
2.2.3 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协同培养的特点 |
2.3 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的分析维度 |
2.3.1 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协同主体及其职责 |
2.3.2 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的构成 |
2.3.3 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中协同机制的效应 |
第3章 德国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与特点 |
3.1 德国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的产生与确立 |
3.1.1 德国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理念 |
3.1.2 德国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中协同机制的发展 |
3.2 德国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 |
3.2.1 协同主体及其职责 |
3.2.2 协同机制及其运作分析 |
3.3 德国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
3.3.1 协同机制的特点 |
3.3.2 协同机制的影响因素 |
第4章 法国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与特点 |
4.1 法国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的产生与确立 |
4.1.1 法国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理念 |
4.1.2 法国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中协同机制的发展 |
4.2 法国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 |
4.2.1 协同主体及其职责 |
4.2.2 协同机制及其运作分析 |
4.3 法国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中协同机制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
4.3.1 协同机制的特点 |
4.3.2 协同机制的影响因素 |
第5章 比较与借鉴 |
5.1 德法两国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中协同机制的同与异 |
5.1.1 德法两国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协同机制的相似之处 |
5.1.2 德法两国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协同机制的不同之处 |
5.1.3 差异成因分析 |
5.2 对深化我国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的启示 |
5.2.1 我国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协同现状 |
5.2.2 我国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中协同机制的深化路径 |
5.2.3 深化我国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的运行保障 |
第6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10)知识体视角的新工科演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和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案例分析法 |
1.3.3 访谈调研法 |
1.3.4 比较分析法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新工科的提出及发展 |
2.1.1 新工科的内涵 |
2.1.2 新工科的实践探讨 |
2.1.3 新工科的知识内核 |
2.1.4 新工科的类型 |
2.2 知识体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
2.2.1 知识体的概念 |
2.2.2 知识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 工程学科知识体 |
2.3.1 工程学科知识体的概念 |
2.3.2 工程学科知识体的演化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3 典型工程学科知识体报告的文本分析 |
3.1 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 |
3.1.1 样本选择 |
3.1.2 研究方法 |
3.2 土木工程知识体 |
3.2.1 CEBOK 2004 |
3.2.2 CEBOK 2008 |
3.2.3 分析与总结 |
3.3 环境工程知识体 |
3.3.1 EnvEBOK 2009 |
3.3.2 分析与总结 |
3.4 软件工程知识体 |
3.4.1 SWEBOK 2004 |
3.4.2 SWEBOK V3 |
3.4.3 分析与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4 国内典型工程学科的实证研究 |
4.1 研究样本与研究方法 |
4.1.1 样本选择 |
4.1.2 研究方法 |
4.1.3 访谈实证 |
4.2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案例研究 |
4.2.1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分析 |
4.2.2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
4.2.3 分析与讨论 |
4.3 南京大学环境工程案例研究 |
4.3.1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分析 |
4.3.2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
4.3.3 分析与讨论 |
4.4 浙江大学软件工程案例研究 |
4.4.1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分析 |
4.4.2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
4.4.3 分析与讨论 |
4.5 南开大学人工智能案例研究 |
4.5.1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
4.5.2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
4.5.3 分析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新工科路径分析与政策建议 |
5.1 新型工科演化路径 |
5.1.1 知识体的演化路径 |
5.1.2 针对新型工科的发展建议 |
5.2 新生工科演化路径 |
5.2.1 知识体的演化路径 |
5.2.2 针对新生工科的发展建议 |
5.3 其他相关建议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四、21世纪的软件工程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D]. 姜雪. 河北大学, 2021(09)
- [2]米尔斯开创“净室软件工程”的历史贡献研究[D]. 斯琴巴图.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计算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 吕正则. 浙江大学, 2020(06)
- [4]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D]. 刘海涛. 厦门大学, 2019(08)
- [5]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以Q大学为个案[D]. 傅晓婷. 青岛大学, 2019(02)
- [6]地方应用型大学工程教育(CDIO)模式运行状况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以辽宁省某应用型大学为例[D]. 柴宇婷.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1)
- [7]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研究 ——以N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D]. 邱国路. 南昌大学, 2019(02)
- [8]全日制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实习项目设计的研究[D]. 张明华.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9]精英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研究 ——基于德国和法国的比较[D]. 曹露.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10]知识体视角的新工科演化路径研究[D]. 许星. 浙江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