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高产群体与其源库平衡关系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黄艺华[1](2021)在《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氮代谢及群体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新疆滴灌小麦生产中推行高氮高产模式,存在氮肥利用率较低问题。因此,探究在根层减氮条件下,生育期间合理施氮有利于优化滴灌春小麦群体结构,同步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是新疆小麦高效生产的关键。论文选取中筋型新春6号和强筋型新春37号,设置不同氮肥基追比例,研究滴灌小麦旗叶、籽粒中的氮代谢变化,明确麦株氮素积累和转运特征,阐明同化物转运调控产量形成的氮素响应机制,提出滴灌小麦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和高效氮素基追模式,以期为新疆滴灌小麦氮肥优化施用提供数据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新春6号和新春37号旗叶、籽粒中的氮代谢关键酶均随着花后天数的增加逐渐减小,并且均在3﹕7处理下最大。两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均随着花后天数的增加先降后升,在成熟时达到最大,分别为13.35%、15.89%;同一时期内各处理也以3﹕7处理最大。从品种特性分析,新春37号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籽粒蛋白质含量均高于新春6号。新春6号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旗叶和籽粒NR活性、GS活性以及旗叶GOGAT活性存在显着相关关系,新春37号籽粒蛋白质含量与籽粒NR活性、旗叶和籽粒GS活性以及旗叶GOGAT活性也存在显着相关关系。2.新春6号和新春37号的叶片、茎鞘、穗轴+颖壳氮素积累量变化均随着花后天数的增加逐渐降低,两品种籽粒及植株氮素积累量变化则相反,各处理间氮素积累变化趋势为3﹕7>4﹕6>5﹕5>2﹕8>0﹕0。新春6号叶片、茎鞘、穗轴+颖壳氮素积累量分别为64.38 kg·hm-2、57.86 kg·hm-2、42.40kg·hm-2;新春37号叶片、茎鞘、穗轴+颖壳氮素积累量为69.40 kg·hm-2、61.49 kg·hm-2、44.71 kg·hm-2。成熟时,新春6号籽粒、植株氮素积累量分别为144.45 kg·hm-2和215.67 kg·hm-2;新春37号籽粒、植株氮素积累量分别为153.85 kg·hm-2和228.29 kg·hm-2。两品种花前氮素转运量分别为为77.30kg·hm-2和78.23kg·hm-2,花后氮素积累量分别为33.15 kg·hm-2和35.62 kg·hm-2,花后氮素贡献率分别为30.01%和31.29%。品种和氮肥基追比处理对花前氮素转运量不存在显着的互作效应,但对花前氮素转运率、贡献率、花后氮素积累量和贡献率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3.新春6号和新春37号群体质量指标随着花后天数的增加各项指标均逐渐增加,在3﹕7处理下最大。新春6号茎蘖总数为712.36×104株·hm-2,成穗率为83.75%,叶面积指数(LAI)为6.82,粒数叶比和粒重叶比分别为0.83粒·cm-2和36.14 mg·cm-2,茎鞘和叶片的的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7134.56 kg·hm-2和7096.47 kg·hm-2,花后贡献率分别为76.39%和76.87%;新春37号茎蘖总数为726.36×104株·hm-2,成穗率为83.98%,LAI为6.96,粒数叶比和粒重叶比分别为0.87粒·cm-2和37.93 mg·cm-2,茎鞘和叶片的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7721.02 kg·hm-2和7599.84 kg·hm-2;花后贡献率分别为76.46%和77.61%。新春6号产量与茎蘖数、LAI、粒重叶比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新春37号产量与茎蘖数、LAI、粒数叶比、粒重叶比和植株干物质均存在正相关关系。4.氮肥基追比例对新春6号和新春37号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在3﹕7处理下最大。新春6号的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为526.05×104穗·hm-2、39.68粒·cm-2和47.41 g,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分别为7304.45 kg·hm-2和975.14 kg·hm-2;新春37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分别为537.93×104穗·hm-2、42.68粒·cm-2和48.05g,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分别为7446.17kg·hm-2和1183.20kg·hm-2。品种和氮肥基追比处理对穗数、穗粒数、籽粒产量及蛋白质产量存在显着地交互作用,而与千粒重无显着交互作用。除氮肥生理利用效率(NPE)外,其余各处理间表现为3﹕7>4﹕6>5﹕5>2﹕8>0﹕0的趋势。在3﹕7处理下,新春6号氮肥利用率(NRE)、氮肥农学利用效率(NAE)、氮肥偏生产力(NPFP)和氮收获指数(NHI)分别为36.37%、9.68 kg·kg-1、29.62 kg·kg-1和73.92,NPE为26.62~30.55 kg·kg-1;新春37号的NRE、NAE、NPFP和NHI分别为38.42%、10.13 kg·kg-1、30.17kg·kg-1和74.43,NPE为25.64~33.67 kg·kg-1。品种和氮肥基追比处理与NRE、NPE、NHI存在显着互作效应,与NAE、NPFP无显着互作效应。综上所述,当氮肥基追比例模式为3﹕7(氮肥基施30%+后期追施70%)处理时能够提高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促进小麦各部位及植株氮素的积累,优化小麦各项群体质量指标,促使干物质向籽粒转运,进而取得较高的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最终协同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坚天才,康建宏,梁熠,刘根红,王乐,冯鹏博,马雪莹,高娣[2](2020)在《增密对旱区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了研究增密对旱区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揭示不同玉米品种对种植密度响应的生理机制。【方法】本试验于2016和2017年连续两年在宁南山区开展田间试验,以半紧凑型先玉698和紧凑型大丰30两种春玉米为供试品种,采取完全随机设计,设置5.25、6.0、6.75、7.50和8.25万株/hm2 5个不同的密度,分析增密对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光合参数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玉米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含量(SPAD)、荧光特性(P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热耗散量子比率(F0/Fm)、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及产量构成随密度变化显着。其中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在不同生育时期内呈现单峰曲线,且均在灌浆初期出现较高值。同一生育时期不同密度处理指标出现显着性差异,2016和2017年灌浆初期先玉698净光合速率在6.00万株/hm2处理时达到最大,分别为43.24和37.83μmol(m2s)-1,大丰30在6.75万株/hm2处理时的净光合速率最大,分别为41.85和36.94μmol(m2s)-1。两年数据显示,先玉698和大丰30在密度为6.75万株/hm2时产量均达到最大值,其中先玉698分别为14.50和16.06 t/hm2,大丰30为14.23和14.50 t/hm2。在T1基础上密度每增加0.75万株/hm2,先玉698两年平均产量分别增加18.16%、25.59%、3.33%、-0.82%,大丰30两年平均产量分别增加22.64%、34.50%、11.73%、13.11%,但在6.75万株/hm2密度下,先玉698的两年平均产量比大丰30分别高出11.99%、8.66%、5.76%、3.10%、-0.37%。【结论】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半紧凑型玉米先玉698和紧凑型玉米大丰30的适宜密度均为6.75万株/hm2,此密度条件下可有效发挥玉米增产潜力,提高该地区玉米产量。
李晓爽[3](2020)在《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水盐运移和冬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渤海低平原地区是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最低的地区之一,土壤盐碱化严重,中低产盐碱田和盐碱荒地面积分别达到了2.66×106 hm2和6.67×105 hm2,是制约该区农业发展和作物产量提高的两个主要限制因子。为探讨盐碱地改良和开发利用途径,缓解该区人地紧张局面,促进盐碱麦区冬小麦增产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本文在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模式下,以冬小麦为研究作物,试验设置配施生物有机肥、掺黄河泥沙(简称掺沙)、配施生物有机肥+掺黄河泥沙(简称掺沙配肥)和常规耕作栽培管理(设为对照)共四个处理(分别用FF、SS、SF和CK表示),在河北省南皮县连续开展了3 a的大田定位试验研究,探讨了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条件下盐碱土壤在冬小麦生育期及周年的水盐动态变化,阐明了冬小麦库源动态变化特征,解析了春限一水条件下盐碱地改良措施对小麦耗水和产量的调控作用,明确了盐碱地冬小麦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揭示了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土壤水盐运移、冬小麦生长发育、耗水特性及品质的影响机制,取得了如下的主要研究结果:(1)掺沙处理和掺沙配肥处理促进0~30 cm土层中<0.25 mm团聚体形成。掺沙或配施生物有机肥均能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耕层的总孔隙度,提高土壤有效孔隙率,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综合来说,以掺沙配肥处理效果最佳。(2)掺沙处理不利于0~10 cm土层的水分存贮,致使20~4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低,但有利于60~80 cm土层水分的存贮,30~60 cm土层对灌水和降水的敏感度最高。SS、FF和SF在灌后均可以不同程度的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其中以60~80 cm土层脱盐最大,配施生物有机肥、掺沙和掺沙配肥处理脱盐依次降低0.03%、0.07%和0.06%以上,掺沙处理更有利于促进土壤盐分淋洗,使盐分聚集到深层土壤之中;脱盐最少的土层是20~30 cm,掺沙和掺沙配肥处理分别脱盐0.042%和0.022%,但配施生物有机肥的处理不仅没有脱盐反而增加了0.002%。(3)基于冬季麦田冻融前后的水分及盐分离子分布特征,揭示了冻融对水盐运移的影响机制。冻融前,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增加先减小后增大,以30~40 cm土层中的土壤含水率最小;0~30 cm土层的EC显着高于其他土层;pH值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冻融后,土壤水分分布特征是0~60 cm土层水分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至60~80 cm土层中水分含量陡然降低,80 cm以下土层含水率快速回升;EC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pH值在10~30 cm土层大于其他土层,30 cm以下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春季返盐期,0~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显着低于20 cm以下土层,而EC显着高于20 cm以下土层,各种离子主要在0~20 cm土层累积。各离子迁移过程受自身溶解度、温度、通道畅通性以及连续性的制约,其迁移规律并不同。冻融前后土壤水分和盐分离子的再分布特征,可作为盐渍化土壤防治和改良的理论依据。(4)揭示了掺黄河泥沙和配施生物有机肥提高小麦光合性能、促进源库转化的生理机制。各处理小麦旗叶花后净光合速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开花—花后20 d的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SF、FF、SS、CK,SF、FF和SS分别比CK高12%、10%和4%以上。尤其在花后20 d,SF、FF和SS仍能维持较高的光合性能,分别比CK高26%、9%和2%以上。光合势随生育进程呈单峰曲线变化,在孕穗—开花期达到最大,开花30 d后群体光合势快速下降,处理间比较由大到小依次表现为SF、FF、SS、CK,其中SF、FF和SS的光合势在孕穗—开花期分别比CK提高25%、9%和7%以上。在花后分别比CK高41%、24%和13%以上。表征源库关系的指标,SF处理全生育期、开花前和开花后源生产能力均为最高,分别比CK高34.06%、40.52%和28.15%,并且SF的穗数、总粒数、最大潜在库容和有效库容量也均为最高,分别比CK高22%、22%、27%和24%以上,同时SF的产量、开花后源生产能力的转化率、粒叶比和经济系数也是最高,比CK提高26%、5%、2%和2%以上。本研究条件下,小麦的有效库容量与总穗数和穗粒数呈极显着正相关。总穗数和总粒数是影响盐碱地冬小麦产量的关键因子。掺黄河泥沙或配施生物有机肥均能够提高小麦光合性能,提高源生产能力,促进源库转化。掺黄河泥沙同时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综合了掺黄河泥沙和配施生物有机肥的优点,效果最佳,更有利于滨海盐碱土壤的改良和可持续开发利用。(5)掺沙或配施生物有机肥均有利于改善小麦籽粒品质。掺沙处理可以提高小麦湿面筋、小麦蛋白质含量、沉淀指数和降落指数,降低小麦籽粒的淀粉含量、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最低粘度,改善小麦加工品质。配施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冬小麦籽粒的淀粉含量、吸水率、形成时间和最低粘度。掺沙或配施生物有机肥均可以降低冬小麦的峰值粘度、衰减值、最终粘度、回生值和峰值时间,其中尤以掺沙配肥处理降低最大。(6)掺沙或配肥处理可增加冬小麦拔节前0~200 cm土层贮水量,提高拔节至成熟阶段的耗水量及其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促进冬小麦对土壤贮水和深层土壤水分的利用,从而提高冬小麦的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各处理连续3年的产量水平介于3317.8~5449.5 kg·hm-2之间,以掺黄河泥沙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与对照相比提高35%~51%;农田蒸散量变幅为352.9~394.9 mm,均以对照处理最低(352.9~386.1 mm);各处理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在9.01~13.96kg·m-3之间,以掺黄河泥沙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12.0~13.9 kg·m-3)最高,较对照提高33%~48%,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和掺黄河泥沙处理次之,比对照分别提高9%~32%和9%~18%。冬小麦籽粒产量与干物质积累量、总穗粒数呈显着正相关,WUE与冬小麦耗水量、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本研究条件下,各处理随着籽粒产量提高,WUE快速增加;而随耗水量增加,处理间WUE增减表现不同。综合考虑产量、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掺黄河泥沙又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是本研究条件下的最佳处理。
王海琦[4](2020)在《减源对密植夏玉米茎秆性状与抗倒伏性能的调控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玉米生产依靠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光能利用率,可以最大程度开发群体增产潜力。然而,密植玉米对光、肥等资源的竞争加剧,致使茎秆细弱、质量性能差,倒伏风险增加。倒伏是限制密植玉米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倒伏率每增加1%,约减产108kg hm-2。因此,在较高收获穗器官数量的基础上,改善冠层光照条件,优化茎秆质量性状,增强其抗倒伏性能,是密植玉米获得高产的有效途径。前期研究发现,密植玉米存在叶片冗余。为此,本研究以紧凑型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半紧凑型玉米品种正大12为试验材料,在密度为97500株/公顷高密度种植条件下,于吐丝前7天逐叶去除植株顶部一片、两片、三片、四片叶,以不去叶植株为对照,通过逐叶去除冠层上部冗余叶片,改善密植玉米冠层光分布,挖掘其冠层中下部叶源光合潜力;进一步探究减源在增强密植玉米冠层中下部叶源生产力,优化茎秆质量性状,增强其抗倒伏性能,以及提升籽粒产量的作用,以期探明密植夏玉米抗倒伏性能及籽粒产量同步提升的生理机制,为稳定或提高密植玉米单株生产力及耐密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 减源对密植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其光合性能的的调控效应2017和2018年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去叶均可显着增加群体中下层的透光率,且对半紧凑型品种正大12调控效果更明显。适度去除植株顶部一片和两片叶(S1和S2)均可延缓籽粒灌浆中后期绿叶面积的衰减速率,维持较长的LAI高值持续期;而去除顶部三片叶(S3)和四片叶(S4)则会使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显着降低。去除植株顶部一片和两片叶(S1和S2)后两株型品种的穗位叶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均显着增加,而过度去除植株顶部三、四片叶后Pn和Gs则显着降低,且去叶对半紧凑型品种正大12的调控效果更为明显。此外适度去叶(S1和S2)均有利于植株光能利用效率的提高,改善生育后期群体光合速率,相较于半紧凑型品种去一片叶处理(S1)对紧凑型郑单958的群体光合速率提升效果更加明显。2 减源对密植夏玉米茎秆质量性状的调控效应玉米的茎粗,节间干重百分比和单位长度节间干重,穿刺强度和压碎强度与玉米倒伏密切相关。适度去叶(S1和S2)处理可以显着降低株高,增加茎粗,基部节间干重,节间干重百分比和单位长度节间干质量,还可以提高基部第2、3节间的茎秆穿刺强度和压碎强度。玉米植株内可溶性糖含量、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都与植株倒伏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在密植条件下,群体通风透光条件差,茎秆中结构性和非结构性化合物减少,茎秆纤细易发生倒伏,适度去叶(S1和S2)处理可以提高基部节间可溶性糖含量,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3 减源对密植夏玉米植株倒伏的调控效应适度去叶(S1和S2)处理可以降低密植夏玉米的倒伏率,过度去叶(S3 S4)处理倒伏率较高,以2018年为例,郑单958品种S3和S4较S0倒伏率上升了35.7%和85.7%,正大12品种S3和S4较S0倒伏率上升了12.2%和29%。4 减源对密植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密植条件下玉米不同程度去除穗位上部叶片对紧凑型和半紧凑型玉米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调控存在差异。两年间的试验结果表明,适度去叶(S1和S2)处理均可以加速籽粒灌浆速率,通过增加穗粒数和粒重增加了籽粒产量。2017年适度去叶(S1和S2)处理郑单958较S0产量提高了9.5%和8.5%,正大12产量提高了8.2%和14.4%,但过度去叶处理(S3和S4)会造成大幅度减产,以2017年为例,郑单958的S3和S4处理较S0产量下降了4.7%和5.9%,正大12的S3和S4处理较S0产量下降了11.4%和27.3%。综上所述,通过适当去除冠层上部冗余叶片(顶部一片叶和两片叶)改善了密植玉米冠层光分布,提高了群体光合销率,优化了茎秆质量性状,增强了植株抗倒伏性能,并同步提升了密植玉米籽粒产量。以上结论揭示了密植夏玉米抗倒伏性能及籽粒产量同步提升的生理机制。
王晓旭[5](2019)在《源调节对移栽玉米物质生产与籽粒养分含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实现一年两熟的粮食作物复种模式,提高辽宁地区光温水利用效率,种植移栽玉米是一种可行途径。研究发现,移栽时为了提高产量,常采用增加种植密度等手段。但密度的增加会造成玉米源库关系不协调。因此,在移栽时会通过源调节改善这一情况。试验以“辽单566”为供试品种,于沈阳农业大学后山实验基地进行,种植密度为83375株hm-2。在苗期移栽前进行不同程度的剪叶或断根(减源)处理,包括剪叶15%未断根(L3)、剪叶30%未断根(L4)、未剪叶断根(L5)、剪叶15%断根(L6)和剪叶30%断根(L7),以不减源的直播玉米(L1)为对照1,不减源的移栽玉米(L2)为对照2。探讨不同程度的苗期减源对移栽玉米农艺性状、光合性能、物质生产、同化物积累运转、籽粒发育及产量品质等方面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所有减源处理均对移栽玉米的株高无显着影响;在拔节期至成熟期,同时去除植株叶源和根源导致发育前期根系营养供应不足,致使植株茎粗显着减小(p<0.05)。单纯减少叶源或根源对移栽玉米的穗位高和穗高系数影响不显着(p>0.05)。而同时去除植株叶源和根源显着降低(p<0.05)穗位高和穗高系数。2.去除15%的叶源在生育后期可减缓LAI下降速度且维持较高的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延缓叶片衰老,延长籽粒干物质积累持续时间。同时去除植株的叶源和根源,导致其生育后期LAI维持在较低水平,SPAD值加速下降。显着降低穗位叶的净光合速率(p<0.05),减弱移栽玉米物质生产能力,加速穗位叶的衰老。3.减少15%的叶源,增加植株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加速玉米在生育后期茎秆干物质转移,使灌浆期内最大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生长量均有所提高,粒重增加,成熟期产量得到提升。同时去除植株的叶源和根源,导致更多的干物质遗留在茎秆中,造成同化物积累量下降,在成熟期,干物质总量显着下降(p<0.05),使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天数延迟,并且降低最大灌浆速率以及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生长量,致使成熟期籽粒干重较低,产量降幅明显。4.对移栽玉米进行减源处理后发现籽粒脂肪含量无明显变化,同时去除植株的叶源和根源,显着降低(p<0.05)籽粒中蛋白质的含量。而淀粉含量表现出与蛋白质和总氨基酸相反的趋势。
宋金修[6](2018)在《营养液离子动态调控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土栽培是设施农业生产中提高水肥管理水平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进行合理的水肥供应不仅可以提高设施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能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由于受到离子选择性电极研发滞后、易受干扰、精度差、寿命短、价格昂贵等限制,营养液灌溉系统通常为基于EC和pH的反馈控制,无法实现营养液离子浓度的精准控制。本文以钾素为例,探讨了营养液供钾水平对基质培番茄的植株生长、果实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影响,明确了番茄植株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各器官含钾量和对营养液钾素的动态需求。通过营养液中各离子活度对其EC和pH的影响,建立了基于离子活度核算特定配方营养液EC和pH的回归模型,并提出了离子EC贡献率的概念,结合营养液EC实际测量可以将营养液离子动态调控装置的EC控制水平提高到离子浓度控制水平,从而满足不同生育时期作物生产对营养液离子浓度的动态需求。本文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钾离子浓度为1、4、8、12及16mmol/L(K1、K2、K8、K12、K16)的营养液供钾水平下对基质培番茄的植株生长、果实发育和品质形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适当提高营养液供钾水平可以显着提高番茄的株高、茎粗、叶数、花序数,及生物量积累,有效地改善了果实的单果重、单株产量、番茄红素与维生素C含量,但K12和K16实验区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综合番茄植株的各器官含钾量在不同生育时期对营养液供钾水平的响应,为保证番茄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建议基质培番茄在幼苗期的营养液供钾量为8~10 mmol/L、开花期为10~12 mmol/L、坐果期为12~13mmol/L、果实成熟期为13~15mmol/L。因此,日本园试通用营养液适用于设施番茄栽培,但需要在不同生育时期动态地调控钾离子浓度。(2)特定配方营养液中各离子活度与营养液EC和pH之间存在显着的线性相关和二次相关关系,不同相对浓度的营养液中各离子EC贡献率未出现显着性变化。在添加特定单盐后的混合营养液中,所添加单盐的阴阳离子的离子EC贡献率显着增加,其他离子的离子EC贡献率相应减小。添加相同钾离子浓度的不同单盐时,钾离子的离子EC贡献率的变化规律相近,但阴离子的离子EC贡献率的变化规律各不相同。利用基于离子活度的回归模型估测不同相对浓度的园试通用营养液和山崎番茄营养液的EC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偏差仅为1.33%和1.84%,pH的估测偏差也仅为0.22%和0.09%;即使在添加特定单盐后的两种营养液中的EC和pH估测偏差也低于0.4%和0.5%。因此,基于离子活度可以准确地估测特定配方营养液的EC和pH,而本文提出的离子EC贡献率结合EC实际测量为核算营养液中各离子浓度提供了可能。(3)营养液离子动态调控装置由营养液控制装置、信息采集装置、营养液配制与灌溉装置、以及箱体等辅助装置组成。本文对EC/pH采集器和营养液EC控制进行了调试与研究。EC和pH采集装置主要是通过EC/pH采集器的温度补偿与校正功能等优化实现了高精度、长寿命、低成本化的EC和pH测量。通过提出母液添加用高速电磁阀的占空比控制的自学习设计,不仅能提高营养液配制制精度,还能提供母液或单盐的精准添加量,结合离子EC贡献率的算法和EC实际测量使得营养液离子动态调控装置从EC控制水平提高到离子浓度控制水平。
李龙[7](2018)在《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养分积累转运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肥料中养分释放和作物吸收同步是提高作物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而群体密度也显着影响作物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试验2016年和2017年在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进行,以江苏省苏玉29和苏玉30为材料,每品种设低密(LD:60000株/公顷)、中密(MD:75000株/公顷)和高密(HD:90000株/公顷)三个密度,施用缓释肥(SRF)和常规肥(CCF)两种肥料,以不施肥为对照(CK)。研究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养分积累转运与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密度和肥料对玉米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有显着影响。随着密度增加穗粒数、千粒重逐渐降低,籽粒产量呈先增后降,MD水平下最高。施肥显着提高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千粒重受肥料处理影响较小,而穗粒数和籽粒产量SRF显着高于CCF。不同处理间,两年两品种籽粒产量均在MD-SRF下达最大值,2016年苏玉29和苏玉30最大值分别为 10741、10163 kg/hm2;2017 年苏玉 29 和苏玉 30 最大值分别为 12757、12109 kg/hm2。2、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对玉米LAI动态指标的影响LAI随生育进程推进先升后降,开花期达到峰值,且苏玉29大于苏玉30。拔节期和开花期随着密度的增大LAI逐渐增大,成熟期LAI显着降低,且密度越大降幅越大。施肥显着增加LAI,且增幅SRF大于CCF。与CCF相比,SRF能够减缓灌浆结实期LAI下降幅度,延缓叶片衰老。3、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的影响玉米干物质积累量随着生育进程推进逐渐增加,且开花~成熟期>拔节~开花期>出苗~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施肥显着增加各生育期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且增幅SRF高于CCF。随着密度增大干物质积累量先升后降,MD下达峰值。不同处理间,苏玉29和苏玉30干物质积累量均在MD-SRF下最大。施肥显着增加干物质转运量却降低干物质转运率,但转运量在两肥料处理间无显着差异,而转运率表现为SRF小于CCF。随着密度增大,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率逐渐增加。4、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对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施肥显着增加了玉米氮素积累量、转运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且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利用效率SRF大于CCF。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利用效率随密度的增加先升后降,MD下最大。密肥互作下,两年间两品种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率均在MD-SRF下最大,2016年苏玉29和苏玉30氮素积累量和利用率分别为255.8 kg/hm2、41.82%和233.8 kg/hm2、36.44%,2017年苏玉29和苏玉30氮素积累量和利用率分别为270.8 kghm2、43.72%和249.5 kg/hm2、40.49%。苏玉29氮素积累量和吸收利用率均显着高于苏玉30。5、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对玉米磷、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玉米磷素积累量、转运量和磷素利用效率SRF显着大于CCF。随着密度增加,花前磷素积累量逐渐上升,花后磷素积累量先升后降。磷素利用率随着密度增大先升后降,MD下最大。肥料处理间,钾素积累量和利用效率与磷素在肥料处理间表现一致,SRF显着大于CCF;不同密度下,钾素积累量和利用效率随密度增加逐渐上升。
侯海鹏[8](2013)在《基于产量性能的夏玉米群体定量化及其高产技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明确夏玉米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结构与功能并实现定量化设计。本研究以郑单958、浚单20和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河北廊坊和河南新乡于20092011年通过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密度、耕作方式、施肥水平、收获期)构建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研究其产量性能参数变化规律及关键栽培措施的调控效应,以期为夏玉米合理群体结构的建立、群体功能的充分发挥和产量性能的定量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培创的群体产量水平差异明显,OPT2(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模式下的产量水平为10.40 t hm-211.46 t hm-2,FP(农民习惯)栽培管理模式下产量水平为7.88 t hm-28.57 t hm-2,OPT2栽培管理模式比FP栽培管理模式增产27.58%38.74%。产量水平处于10.40 t hm-211.46 t hm-2的群体产量性能结构性参数为,平均叶面积指数(MLAI)2.254.45,生育期天数(D)105113,收获穗数(EN)8.00穗m-29.06穗m-2,穗粒数(GN)373.49477.98,产量性能功能性参数为,平均净同化率(MNAR)3.79 g m-2 d-17.98 g m-2 d-1,收获指数(HI)0.500.55,千粒重(GW)313.75 g392.00 g。与产量水平处于7.88 t hm-28.57 t hm-2群体相比分别增加30.82%70.61%、、4.76%10.00%、45.23%77.70%、-2.94%-14.77%、-0.10%-31.26%、17.94%27.13%、2.55%10.52%。对产量的贡献率依次为35.92%、2.41%、26.27%、-2.21%、-3.30%、9.46%、1.49%,产量性能结构性参数和功能性参数间超量得失补偿是形成高产的主要机制。(2)通过分析产量性能结构性参数和功能性参数间相互作用关系,优化了产量性能结构性参数和功能性参数,定量化了产量性能结构性参数和功能性参数对产量形成的相对重要性。MNAR的籽粒数承载量、MLAIpost的产量承载量和MLAIpre的籽粒数承载量是衡量群体结构与功能优化的重要指标。在产量提升过程中MLAI、TGN、TDW、MNAR、HI、净同化率转运效率和开花后净同化率比值、单位MNAR粒数、单位MLAIpost产量和单位MLAIpre粒数对产量的正向决定作用依次为45.47%、90.14%、96.67%、62.44%、80.32%、45.29%、61.67%、52.74%、43.10%,TGN/MLAIpost和Y/MLAIpre对产量的负向决定作用依次为48.92%和41.33%。(3)深松耕作方式下产量增加8.96%11.22%,高密度群体下增产效应更加明显。主要表现为,条深松耕作方式明显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和土壤质量含水量,为玉米出苗和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深松耕作方式与密度具有明显的正向互作效应,高密度群体下,深松耕作方式下群体MLAI、LAD、TDW、TGN显着增大,而MNAR差异不明显,单位开花前MLAI粒数、单位开花后MLAI产量和HI随密度增大而下降的速率显着降低。产量性能参数间的差异补偿是深松耕作方式下密植群体形成高产的主要机制。(4)以具有较高模拟精度的单株最大叶面积的“Reciprocal”模型,精确计算出获得最高产量的单株最大叶面积是单株最大叶面积潜力的0.60倍。以产量性能方程为基础,对超高产群体的穗粒数进行了定量化设计,实现了超高产群体的产量性能参数的定量设计。通过内蒙古超高产春玉米、山东超高产夏玉米、吉林超高产春玉米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表明通过此模型可以精确定量设计超高产群体产量性能参数。
吕爱枝,曹熙敏,章彦俊,丁成方,王晓波,王美云,赵明[9](2011)在《冀西北半干旱补灌春玉米超高产源库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郑单958和登海601为材料,研究冀西北半干旱补罐区超高产玉米的源库特征。结果表明,登海601玉米生育期长,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大,叶源和茎鞘的干物质积累量大,源生产能力高;郑单958表现相对登海601较差。登海601的产量达到18 474 kg/hm2,产量构成因子的表现突出,其单位穗数为91 800穗/hm2,穗粒数为528粒/穗,千粒重为384.75 g,粒叶比达到0.23 kg/m2,源库能协调发展。郑单958单位面积穗数高,穗粒数低,群体总粒数偏低,千粒重也低,产量未突破15 000 kg/hm2。
陈传永[10](2010)在《东北春玉米高产群体结构与功能特点及产量性能定量分析》文中认为为探明玉米高产群体叶层系统、茎秆系统、穗粒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点,2006,2008-2009年,在吉林省公主岭市,以先玉335、郑单958、吉单209为材料,设计了60000、75000、90000、105000株hm-24个密度梯度,测定了不同生育时期,主要以吐丝期为重点的冠层结构特征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全氮含量与碳氮比的动态变化,测定并计算6个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LAI)、光合势(LAD)、净同化率(NAR)以及产量性能参数,平均叶面积指数(MLAI)、平均叶净同化率(MNAR)、收获指数(HI)、单位面积穗数(EN)、单穗粒数(GN)、千粒重(GW),并结合产量性能参数的变化特征对各品种进行了耐密性分析,结果表明:(1)玉米群体结构的密度效应不同,株高、穗位高、穗高系数、比叶面积、叶面积比率、粒数叶比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粒重叶比、基部周长、吐丝后冠层内各层次茎叶夹角平均值、透光率均随密度提高而降低。(2)在产量形成过程中,不同品种各器官的籽粒贡献率不同,吐丝后叶片光合产物是籽粒干物质的主要来源,大约占82%85%。对玉米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吐丝后干物质增量,以及籽粒灌浆速率进行相对化模拟,其模拟方程均符合Logistic曲线y=a/(1+b*e-cx)对吐丝后对不同密度处理春玉米品种各器官干物质增量进行相对化模拟,叶片、叶鞘、茎秆、苞叶模拟方程均符合Polynomial曲线y=a+bx+cx2+dx3,穗轴模拟符合Rational方程y=(a+bx)/(1+cx+dx2)。(3)在1050013500kg hm-2产量水平下,生产百公斤籽粒吸氮量变化范围是2.032.34 kg。各器官可溶性糖含量、全氮含量、C/N均随密度升高而降低,且在各生育期存在差异。玉米成熟阶段营养器官氮素转移量约占籽粒总含氮量的59.263.29%,增加种植密度可C/N比减小,高密度主要影响碳代谢,对氮代谢影响较小。(4)不同群体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均在灌浆期最高,可溶性糖含量在吐丝期最高,碳氮比分别在吐丝期与成熟期达到高峰;叶绿素含量、灌浆期光合速率、叶片可溶性糖、全氮、碳氮比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吐丝后,光合速率呈下降趋势;吐丝后生育天数与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糖、C/N呈二次曲线关系,与全氮含量呈线性关系;叶片生理性状受密度影响的大小趋势表现为,光合速率>全氮>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C/N,叶绿素含量与C/N的变化顺序为郑单958>吉单209>先玉335,光合速率、全氮与可溶性糖变化顺序为先玉335>郑单958>吉单209。高密度主要影响叶片碳代谢;叶绿素含量不是影响吐丝后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5)通过产量性能方程分析表明,MLAI、EN与密度呈显着正相关,MNAR、HI、GN、GW与密度呈显着负相关;不同品种产量对密度大小的响应不同;先玉335、郑单958与吉单209产量呈一元二次方程关系,并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在试验密度范围内,品种耐密性表现为先玉335最好、郑单958次之,吉单209较差,其中,先玉335的适宜密度范围为90 000105 000株hm-2,郑单958与吉单209的适宜密度范围为75 000 90 000株hm-2。
二、玉米高产群体与其源库平衡关系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高产群体与其源库平衡关系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氮代谢及群体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旗叶、籽粒氮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
1.2.2 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植株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1.2.3 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
1.2.4 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 |
1.3.1 滴灌春小麦旗叶、籽粒中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 |
1.3.2 滴灌春小麦植株氮素积累与转运特征 |
1.3.3 滴灌春小麦群体质量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旗叶、籽粒中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
2.3.2 植株氮素积累和运转的测定 |
2.3.3 茎蘖数及茎蘖成穗率的调查 |
2.3.4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
2.3.5 粒数叶比、粒重叶比的测定 |
2.3.6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测定 |
2.3.7 籽粒产量及蛋白质产量的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旗叶、籽粒氮代谢的影响 |
3.1.1 旗叶、籽粒 NR 活性变化 |
3.1.2 旗叶、籽粒 GS 活性变化 |
3.1.3 旗叶、籽粒 GOGAT 活性变化 |
3.1.4 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3.1.5 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其关键酶活性的关系 |
3.2 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植株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3.2.1 旗叶氮素积累变化 |
3.2.2 茎鞘氮素积累变化 |
3.2.3 穗轴+颖壳氮素积累变化 |
3.2.4 籽粒氮素积累变化 |
3.2.5 植株氮素积累变化 |
3.2.6 氮素转运的变化 |
3.2.7 氮素积累转运与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 |
3.3 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
3.3.1 茎蘖动态的变化 |
3.3.2 LAI 的变化 |
3.3.3 粒叶比的变化 |
3.3.4 叶片干物质积累变化 |
3.3.5 茎鞘干物质积累变化 |
3.3.6 穗干物质积累变化 |
3.3.7 植株干物质积累变化 |
3.3.8 干物质积累动态特征变化 |
3.3.9 干物质转运及贡献率变化 |
3.3.10 群体质量与产量的相关性 |
3.4 氮肥基追比例对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4.1 籽粒产量及蛋白质产量的变化 |
3.4.2 蛋白质产量与籽粒产量的关系 |
3.4.3 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与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相关性 |
3.4.4 氮肥利用率的变化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籽粒氮代谢及其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4.1.2 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小麦植株氮素积累和运转的影响 |
4.1.3 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
4.1.4 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2)增密对旱区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方法 |
1.4.1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
1.4.2 叶绿素相对值(SPAD)测定 |
1.4.3 光合指标 |
1.4.4 荧光参数的测定 |
1.4.5 产量构成测定 |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增密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2 增密对SPAD的影响 |
2.3 增密对光合参数的影响 |
2.3.1 增密对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与胞间CO2浓度(Ci)的影响 |
2.3.2 增密对玉米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
2.3.3 增密对玉米荧光特性的影响 |
2.4 增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 讨 论 |
4 结 论 |
(3)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水盐运移和冬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1.2.1 表层掺沙改良盐碱地 |
1.2.2 生物有机肥配施改良盐碱地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概况 |
2.1.4 水资源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
2.3.1 土壤数据 |
2.3.2 冬小麦形态和生理指标 |
2.3.3 冬小麦产量和干物质积累指标 |
2.3.4 冬小麦品质指标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3.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3.1.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的粒级分布的影响 |
3.1.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1.3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3.1.4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有效孔隙度的影响 |
3.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土壤水力特性的影响 |
3.2.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
3.2.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3.3.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土壤水力特性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
4.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对土壤剖面周年水盐迁移规律的影响 |
4.1.1 不同处理土壤水分周年迁移规律 |
4.1.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对土壤全盐含量周年变化的影响 |
4.1.3 各处理土壤盐分离子周年迁移规律 |
4.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条件下灌溉水分再分布与盐分离子迁移特征 |
4.2.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灌后土壤剖面水分分布的影响 |
4.2.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灌后盐分迁移的影响 |
4.2.3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灌后盐分离子迁移的影响 |
4.2.4 不同处理灌后土壤全盐含量与离子的相关性 |
4.2.5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降盐效果评价 |
4.3 冻融条件下盐碱土壤盐分离子分布特征 |
4.3.1 冻融条件下土壤水分分布特征 |
4.3.2 冻融条件下土壤电导率(EC)分布特征 |
4.3.3 冻融条件下0~100cm土层中pH值变化 |
4.3.4 冻融条件下土壤阴离子分布特征 |
4.3.5 冻融条件下土壤阳离子分布特征 |
4.4 讨论 |
4.4.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盐分离子周年迁移规律的影响 |
4.4.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灌后土壤水、盐分离子分布的影响 |
4.4.3 冻融条件下土壤水、盐分离子的分布 |
4.5 小结 |
4.5.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盐分离子周年迁移规律的影响 |
4.5.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灌后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
4.5.3 冻融条件下土壤水盐分布特征 |
第五章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5.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生育动态的影响 |
5.1.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
5.1.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冬小麦的群体动态 |
5.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群体库源关系的影响 |
5.2.1 不同处理盐碱地冬小麦的源特征 |
5.2.2 不同处理盐碱地冬小麦的库特征 |
5.2.3 不同处理盐碱地冬小麦群体的库源关系 |
5.3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品质的影响 |
5.3.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营养成分组成的影响 |
5.3.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粉质参数的影响 |
5.3.3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糊化特性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生育动态的影响 |
5.4.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群体库源关系的影响 |
5.4.3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品质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冬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 |
6.1 不同处理对盐碱地冬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 |
6.1.1 不同处理对0~200cm各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的影响 |
6.1.2 不同处理对麦田耗水量的影响 |
6.1.3 不同处理对不同生育阶段麦田耗水量、耗水模系数及日耗水量的影响 |
6.2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
6.3 不同处理对物质生产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3.1 耗水量与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关系 |
6.3.2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4 讨论 |
6.4.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对盐碱地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6.4.2 栽培环境对耗水量特征与小麦产量的影响 |
6.4.3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条件下耗水量与作物生长的互作效应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减源对密植夏玉米茎秆性状与抗倒伏性能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特点 |
1.1.2 密度对玉米倒伏及产量的影响 |
1.1.3 群体光分布对倒伏的影响 |
1.1.4 源库关系对密植玉米生长发育及籽粒产量的调控效应研究 |
1.2 玉米茎秆性状和力学性状与抗倒伏能力的关系 |
1.3 茎杆内部细胞组织结构和与倒伏的关系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量指标及方法 |
2.3.1 叶面积指数(LAI) |
2.3.2 群体透光率(LT) |
2.3.3 单株穗位叶光合速率(Pn) |
2.3.4 单株穗位叶荧光参数 |
2.3.5 群体光合速率(CAP)群体呼吸速率 |
2.3.6 植株性状 |
2.3.7 茎秆皮层穿刺强度 |
2.3.8 可溶性糖含量 |
2.3.9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
2.3.10 倒伏率 |
2.3.11 产量及及产量构成因素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去叶对密植夏玉米叶源光合性能的影响 |
3.1.1 叶面积指数(LAI) |
3.1.2 透光率(LT) |
3.1.3 穗位叶片净光合速率 |
3.1.4 穗位叶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 |
3.1.5 群体光合速率和群体呼吸速率 |
3.1.6 穗位叶片叶绿素含量 |
3.2 去叶对密植夏玉米植株性状和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
3.2.1 植株性状 |
3.2.2 茎秆特性 |
3.2.3 基部节间茎秆穿刺强度 |
3.2.5 基部节间茎秆压碎强度 |
3.2.6 基部第三节间干重百分比和单位长度节间干重 |
3.3 去叶对密植夏玉米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影响 |
3.3.1 基部第三节间可溶性总糖含量 |
3.3.2 基部第三节间茎秆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 |
3.4 去叶对密植夏玉米倒伏率的影响 |
3.5 去叶对密植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
3.6 玉米冠层光合与茎秆倒伏指标相关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品种抗倒伏能力差异及其分析 |
4.1.2 群体光分布对玉米茎秆强度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4.1.3 减源对密植夏玉米茎秆质量性状的优化效应 |
4.1.4 减源对密植夏玉米产量提升效应研究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源调节对移栽玉米物质生产与籽粒养分含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玉米生产发展现状 |
1.3 移栽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1.4 源库理论对作物的影响 |
1.4.1 作物的源库关系 |
1.4.2 减源对作物产量及灌浆特性的影响 |
1.4.3 减源对作物地上部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1.4.4 减源对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1.4.5 减源对作物衰老的影响 |
1.4.6 减源对作物籽粒品质的影响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育苗方法 |
2.4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
2.4.1 玉米形态指标测定 |
2.4.2 叶面积指数 |
2.4.3 玉米叶片光合参数 |
2.4.4 玉米叶片SPAD |
2.4.5 玉米叶片荧光参数 |
2.4.6 干物质积累量 |
2.4.7 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收获指数 |
2.4.8 籽粒灌浆特性 |
2.4.9 品质测定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源调节对移栽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1 对移栽玉米株高的影响 |
3.1.2 对移栽玉米茎粗的影响 |
3.1.3 对移栽玉米穗位高及穗高系数的影响 |
3.2 源调节对移栽玉米光合性能的影响 |
3.2.1 对移栽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2.2 对移栽玉米SPAD的影响 |
3.2.3 对移栽玉米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2.4 对移栽玉米胞间CO_2浓度的影响 |
3.2.5 对移栽玉米气孔导度的影响 |
3.2.6 对移栽玉米蒸腾速率的影响 |
3.2.7 对移栽玉米荧光参数的影响 |
3.2.8 吐丝期光合性能的方差分析 |
3.2.9 相关性分析 |
3.3 源调节对移栽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3.3.1 对移栽玉米籽粒干重的影响 |
3.3.2 对移栽玉米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 |
3.3.3 对移栽玉米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的影响 |
3.4 源调节对移栽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3.4.1 对移栽玉米单株产量的影响 |
3.4.2 对移栽玉米产量构成的影响 |
3.4.3 对移栽玉米收获指数的影响 |
3.4.4 产量与各产量构成因素相关分析 |
3.4.5 对移栽玉米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
3.4.6 对移栽玉米生育后期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
3.4.7 对移栽玉米生育后期生物量占地上部总生物量比率的影响 |
3.4.8 对移栽玉米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 |
3.4.9 对移栽玉米对各器官干物质转移和籽粒的贡献影响 |
3.5 源调节对移栽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
3.6 不同指标的方差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源调节对移栽玉米光合性能的影响 |
4.2.2 源调节对移栽玉米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4.2.3 源调节对移栽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
4.2.4 源调节对移栽玉米品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6)营养液离子动态调控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营养液钾素调控技术 |
1.2.2 营养液中的离子特性 |
1.2.3 国内外对营养液调控系统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营养液供钾水平对基质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番茄品种与栽培方法 |
2.2.2 实验区设置 |
2.2.3 测量指标与方法 |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营养液供钾水平对基质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
2.3.2 营养液供钾水平对基质培番茄光合和荧光特性的影响 |
2.3.3 营养液供钾水平对番茄果实发育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质培番茄的钾素利用效率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番茄品种与育苗方法 |
3.2.2 实验区设置 |
3.2.3 测量指标与方法 |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营养液供钾水平对番茄植株各器官含钾量的影响 |
3.3.2 各器官含钾量与番茄植株生长发育的关系 |
3.3.3 全生育期的番茄钾素利用效率 |
3.3.4 营养液供钾水平对基质培番茄水分吸收效率的影响 |
3.3.5 营养液供钾水平对基质培番茄其他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营养液中离子EC贡献率的特性解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营养液配制所需的试剂选择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量指标与方法 |
4.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营养液的浓缩倍率与其EC和pH的关系 |
4.3.2 离子活度对营养液EC和pH的影响 |
4.3.3 营养液中单盐平均离子活度与其EC和pH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4.3.4 营养液中的离子EC贡献率 |
4.3.5 营养液的离子浓度控制的新提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营养液离子动态调控装置的硬件设计 |
5.1 引言 |
5.2 营养液配制与智能灌溉策略的设计原则 |
5.2.1 面向营养液离子浓度控制的配制原则 |
5.2.2 营养液智能灌溉策略的设计 |
5.2.3 动态灌溉决策数据库的建立 |
5.3 营养液离子动态调控装置的硬件组成 |
5.3.1 总体设计思路 |
5.3.2 营养液离子动态调控装置的硬件组成 |
5.4 营养液离子动态调控装置的EC控制 |
5.4.1 营养液配制与灌溉量控制 |
5.4.2 营养液母液添加用高速电磁阀占空比控制 |
5.4.3 营养液中各离子浓度控制与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养分积累转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2.1 籽粒产量及其构成 |
2.2.2 干物质积累 |
2.2.3 叶面积指数(LAI) |
2.2.4 氮、磷、钾含量测定 |
2.3 相关参数计算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高产群体质量指标 |
3.1.1 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2 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对LAI的影响 |
3.1.3 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1.4 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对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
3.1.5 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对玉米粒叶比的影响 |
3.2 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2.1 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对氮素积累的影响 |
3.2.2 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下氮素积累量与产量的关系 |
3.2.3 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下籽粒产量与需氮量的关系 |
3.2.4 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对氮素转运的影响 |
3.2.5 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对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 |
3.3 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对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3.1 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对磷素积累的影响 |
3.3.2 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对磷素转运的影响 |
3.3.3 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对磷素利用率的影响 |
3.4 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对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4.1 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对钾素积累的影响 |
3.4.2 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对钾素转运的影响 |
3.4.3 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对钾素利用率的影响 |
4 小结与讨论 |
4.1 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与籽粒产量及其构成的关系 |
4.2 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与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关系 |
4.3 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与LAI的关系 |
4.4 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关系 |
4.5 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与磷、钾素吸收利用的关系 |
5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产量性能的夏玉米群体定量化及其高产技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玉米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1.1.2 产量性能参数定量化是实现高产设计栽培的关键 |
1.1.3 深松密植技术对产量性能具有显着的正负调节效应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产量性能数量性状研究进展 |
1.2.2 产量性能质量性状研究进展 |
1.2.3 产量性能的优化 |
1.2.4 产量性能的定量化 |
1.2.5 深松密植高产关键栽培技术途径研究进展 |
1.3 研究思路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产量水平夏玉米群体结构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田概况与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4 数据分析方法及统计工具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下群体产量 |
2.2.2 不同产量水平群体夏玉米的生育进程 |
2.2.3 不同产量水平群体叶系统结构特征 |
2.2.4 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穗系统结构特征 |
2.2.5 产量与群体结构参数的回归分析 |
2.2.6 产量与群体结构参数的通径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产量水平夏玉米群体功能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田概况与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 数据分析方法及统计工具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产量水平群体叶系统功能特征 |
3.2.2 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穗系统功能特征 |
3.2.3 不同产量水平群体转运功能特征参数 |
3.2.4 产量与群体功能参数的回归分析 |
3.2.5 产量与群体功能参数的通径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产量水平夏玉米群体结构与功能的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田概况与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4 数据分析方法及统计工具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产量水平群体叶系统结构与穗系统结构的优化 |
4.2.2 不同产量水平群体叶系统结构与穗系统功能的优化 |
4.2.3 不同产量水平群体叶系统功能与穗系统结构的优化 |
4.2.4 产量与群体结构功能优化参数的回归分析 |
4.2.5 产量与群体结构功能优化参数的通径分析 |
4.2.6 不同产量水平群体产量性能参数值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键栽培技术对产量性能的调控效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田概况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4 数据分析方法及统计工具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含水量的影响 |
5.2.2 耕作方式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群体产量性能参数的影响 |
5.2.3 产量性能参数间的相互关系 |
5.2.4 条深松耕作方式下玉米群体产量性能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玉米高产产量性能定量设计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
6.1.2 调查内容和测定项目 |
6.1.3 资料收集 |
6.2 产量性能参数描述 |
6.2.1 产量性能定量设计原则 |
6.2.2 产量目标与主要输入参数的决定 |
6.2.3 主要输出参数的计算 |
6.2.4 模型验证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单株叶面积模型的建立 |
6.3.2 相对叶面积模型的应用 |
6.3.3 不同产量水平群体产量性能参数设计 |
6.3.4 高产定量设计实例验证 |
6.3.5 高产定量设计实时监测功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1.1 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结构特征 |
7.1.2 不同产量水平群体功能特征 |
7.1.3 不同产量水平群体叶穗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化 |
7.1.4 关键栽培技术产量性能的调控效应 |
7.1.5 产量性能定量化 |
7.2 结论 |
7.2.1 不同产量水平群体产量性能参数 |
7.2.2 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结构性参数和功能性参数相互关系 |
7.2.3 深松密植关键栽培技术对产量性能的调控效应 |
7.2.4 高产群体产量性能参数定量设计 |
7.3 创新点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冀西北半干旱补灌春玉米超高产源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取样及项目调查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超高产春玉米生育进程 |
2.2 超高产春玉米源性状 |
2.2.1 单株叶面积 |
2.2.2 叶面积指数 |
2.3 超高产春玉米源生产能力 |
2.3.1 叶源生产能力 |
2.3.2 单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 |
2.4 超高产春玉米库发展 |
2.4.1 单株雌穗干重 |
2.4.2 库性状及库产量 |
2.5 超高产春玉米库源比 (粒重/叶面积) |
3 结论和讨论 |
(10)东北春玉米高产群体结构与功能特点及产量性能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春玉米不同种植密度研究 |
1.2.2 玉米冠层研究 |
1.3 玉米生育过程中可溶性糖与全氮含量变化 |
1.3.1 玉米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
1.3.2 玉米对氮素的吸收 |
1.4 作物产量性能分析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自然情况与气候条件 |
2.2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2.3 试验地管理 |
2.4 田间观察记载及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形态测定 |
2.4.2 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
2.4.3 田间测产、考种 |
2.4.4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4.5 光合速率测定 |
2.4.6 可溶性糖与全氮的测定 |
2.4.7 叶面积指数(LAI)、光合势(LAD)与净同化率(NAR)的计算 |
2.4.8 平均叶面积指数(MLAI)的计算 |
2.4.9 平均净同化率(MNAR)计算 |
2.4.10 试验中常用换算公式 |
2.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叶层系统结构与功能 |
3.1 叶层系统结构特征 |
3.1.1 比叶面积与叶面积比率 |
3.1.2 叶面积指数(LAI)的动态特征 |
3.1.3 吐丝期玉米平均茎叶夹角变化 |
3.1.4 吐丝期冠层不同层次透光率变化 |
3.1.5 玉米粒叶比的变化 |
3.2 叶层系统功能与主要生理特点 |
3.2.1 叶片与叶鞘干物质积累动态特征 |
3.2.2 叶片与叶鞘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特征 |
3.2.3 叶片与叶鞘全氮含量变化特征 |
3.2.4 叶片与叶鞘碳氮比值(C/N)变化特征 |
3.3 玉米高产群体叶层系统光合性能特征 |
3.3.1 净同化率(NAR)的动态特征 |
3.3.2 灌浆期光合速率变化 |
3.3.3 叶绿素含量动态特征 |
3.4 玉米高产群体叶层系统光合性能的花前花后变化特征 |
3.4.1 群体叶层系统叶面积指数花前花后变化特征 |
3.4.2 不同群体玉米光合势(LAD)变化 |
3.4.3 叶层系统净同化率吐丝前后变化特征 |
3.4.4 叶层系统干物质生产吐丝前后变化特征 |
3.5 玉米高产群体叶层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分析 |
3.5.1 叶面积指数(LAI)与净同化率(NAR)变化特征 |
3.5.2 密度对吐丝后叶层系统的调控效应 |
3.6 小结 |
第四章 茎系统结构与功能 |
4.1 茎系统结构特征 |
4.1.1 株高的变化 |
4.1.2 穗位高变化 |
4.1.3 穗高系数(穗位高/株高)变化 |
4.1.4 基部周长的变化 |
4.2 茎系统碳、氮积累的密度效应 |
4.2.1 茎系统干物质积累的密度效应 |
4.2.2 茎秆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特征 |
4.2.3 茎秆全氮含量变化特征 |
4.2.4 茎秆碳氮比值(C/N)变化特征 |
4.3 小结 |
第五章 穗粒系统结构与功能 |
5.1 穗粒系统结构特征 |
5.1.1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
5.1.2 密度对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单位面积粒数的调节效应 |
5.1.3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5.2 穗粒系统功能特征 |
5.2.1 穗粒系统干物质积累特征 |
5.2.2 穗粒系统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特征 |
5.2.3 穗粒系统全氮含量变化特征 |
5.2.4 穗粒系统碳氮比值变化特征 |
5.3 小结 |
第六章 高产玉米群体功能调节特征 |
6.1 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密度效应 |
6.2 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动态特征 |
6.3 玉米高产群体干物质积累定量化分析 |
6.3.1 各器官干物质转移 |
6.3.2 各器官干物质分配 |
6.4 干物质相对化模拟 |
6.4.1 不同玉米群体全生育期与吐丝后相对干物质积累动态模拟 |
6.4.2 吐丝后各器官相对干物质积累动态模拟 |
6.5 植株全氮含量动态特征 |
6.6 玉米高产群体氮素转移与分配的定量化分析 |
6.6.1 各器官氮素转出率与贡献率 |
6.6.2 各器官氮素分配比例 |
6.6.3 玉米籽粒产量与吸氮量的关系 |
6.7 小结 |
第七章 玉米密植高产群体定量化分析 |
7.1 不同品种玉米产量的耐密性比较 |
7.2 不同群体相对LAI 动态模拟 |
7.3 不同群体相对NAR 动态模拟 |
7.4 不同群体玉米光合性能参数变化 |
7.5 不同品种产量性能方程参数的密度调节效应 |
7.6 密度对产量性能的调节效应 |
7.7 产量性能方程参数的相关性 |
7.8 小结 |
第八章 不同年际玉米高产栽培模式选择 |
8.1 玉米不同种植方式特点 |
8.2 不同种植方式玉米产量比较 |
8.3 不同种植方式玉米株高、穗位高比较 |
8.4 不同群体玉米光合势(LAD)变化 |
8.5 不同玉米群体产量性能参数变化 |
8.6 小结 |
第九章 讨论与结论 |
9.1 讨论 |
9.1.1 玉米群体结构的密度效应 |
9.1.2 玉米群体功能的密度效应 |
9.1.3 玉米密植高产群体定量化分析 |
9.1.4 不同种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
9.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玉米高产群体与其源库平衡关系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氮代谢及群体质量的影响[D]. 黄艺华.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2]增密对旱区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坚天才,康建宏,梁熠,刘根红,王乐,冯鹏博,马雪莹,高娣. 西南农业学报, 2020(11)
- [3]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水盐运移和冬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D]. 李晓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4]减源对密植夏玉米茎秆性状与抗倒伏性能的调控机制研究[D]. 王海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5]源调节对移栽玉米物质生产与籽粒养分含量的研究[D]. 王晓旭.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6]营养液离子动态调控技术的研究[D]. 宋金修. 中国农业大学, 2018(07)
- [7]肥料类型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养分积累转运的影响[D]. 李龙. 扬州大学, 2018(01)
- [8]基于产量性能的夏玉米群体定量化及其高产技术体系研究[D]. 侯海鹏.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1)
- [9]冀西北半干旱补灌春玉米超高产源库特征研究[J]. 吕爱枝,曹熙敏,章彦俊,丁成方,王晓波,王美云,赵明. 玉米科学, 2011(04)
- [10]东北春玉米高产群体结构与功能特点及产量性能定量分析[D]. 陈传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