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口市石油公司加强青工法纪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李乾坤[1](2019)在《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是将妇女群众的具体利益与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结合在一起,在社会领域持续推进妇女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实践,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七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妇联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指导,在党政部门支持下,积极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阶段的社会治理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深化妇联组织改革、推动妇联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阶段,系统梳理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全面总结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经验,既是新时代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深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因此,对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研究,力争突破现有研究以现阶段的区域性实践和个案为主的局限,以史实为依据,运用相关理论,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从党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变化、妇联组织的沿革、妇女发展需求的变迁、社会力量的消长等多个层面展开。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先从探析妇联组织特性和社会治理理念着手,界定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内涵,划定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范围和研究边界,然后梳理归纳与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最为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社会性别理论、治理理论的理论沿革和核心观点,阐释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妇联围绕新政权巩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治理中心任务,统合妇女群众与其他社会力量,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格局、创建男女平等的新生产秩序、确立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以及对妇女进行社会改造的社会治理实践。第三、四部分研究在政治经济形势跌宕起伏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参与社会治理的曲折历程中,妇联在组织建设、提升妇女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发动妇女参与各项社会建设、推动家务劳动社会化、为妇女提供劳动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探索与过失。第五部分研究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妇联遵循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的国家治理总体战略,按照“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的治理原则,在建立纵横交错的妇联组织网络,建立健全各项组织制度和协调机制,打造“巾帼建功”、“双学双比”、“文明家庭创建”等多个专题活动品牌,建立确保活动持续开展的长效机制等方面的丰富实践。第六部分研究新时代妇联在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新布局中,在全面深化妇联组织改革的基础上,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催生的各种新资源、新技术,尤其是巾帼志愿者资源和互联网技术,联合社会力量在妇女源头维权和实事化维权、引领妇女群众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动员妇女参与社会文明新风培育等方面的新探索。第七部分总结妇联在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中,在推动妇联组织创新发展,处理与党政部门、其他社会团体、妇女群众等各方社会力量关系,汇聚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联系、团结、服务、教育妇女群众等方面的历史逻辑和基本经验。总之,妇联作为占我国人口半数的妇女可信赖和依靠的重要群团组织,是沟通党和妇女群众、联合其他社会力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间,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主流是既推进了妇联组织的创新发展,满足了各个阶段妇女群众解放发展的需求,又为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了巾帼力量,基本上形成了多赢的良性循环;支流是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一度脱离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也存在“四化”一类的历史遗留问题或体制机制问题。因此,在亟需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攻坚阶段,为了充分激发妇联和妇女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的群团改革和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建构作出了重要部署和指示。历史经验表明,新时代妇联若要更好地承担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使命,还需遵循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妇联组织主动性相统一,坚持理论自信与兼容并蓄地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坚持以妇女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做好经常性工作与开展专题活动相统一,不断提升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协作水平等历史逻辑。
刘玲[2](2019)在《基于改进EBM模型的东北地区生态效率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核心议题之一。2018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8.52%,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面临着生态用地减少、环境污染等诸多挑战,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效率提出要在最大化价值的同时,最小化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东北地区是我国农牧林生产基地和老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众多城市的发展问题凸显,许多城市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东北在全国的地位不断下滑,自2013年以来,东北三省的增速持续低于全国水平,出现了“新东北现象”。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东北地区一直作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缩影存在,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响应之间出现的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的反映。本文以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城市生态系统及其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生态效率评价的理论框架,构建了城市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研究实际,对DEA-EBM模型进行改进,综合利用空间模型,从多个方面对东北地区34个地级城市展开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构建城市生态系统生态效率测度理论框架,并将表征自然生态系统因子纳入到城市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中。以往的生态效率评价忽略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然而,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都不能脱离了自然生态系统而存在。本文利用遥感数据、结合GIS技术,测算出表征自然生态系统的指标,构建了包含自然生态系统变化的生态效率指标体系。(2)构建生态效率测算模型。针对传统的DEA模型在评价生态效率的时候存在许多不足,容易产生与现实背离的求解结果的问题,本文在选取DEA-EBM为初始模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生态效率研究的特点,对DEA-EBM模型进行三次改进,即无导向的EBM模型、加入非期望产出、加入超效率求解逻辑,最终构建适用于本文研究实际的新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3)识别东北地区生态效率空间集聚的规律。在空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的基础上,利用Moran’s I指数、局域自相关Lisa指数、热点分析等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东北地区生态效率的空间集聚情况,识别了2006-2015年东北地区生态效率集聚的一般规律,为进一步提出东北地区生态效率提升建议提供依据。(4)分析东北地区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通过定性分析和筛选影响因素,建立生态效率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利用计量经济学中混合OLS效应(POLS)方法和随机效应(RE)方法进行Tobit模型的回归估计,考察不同因素对生态效率的影响。最后,基于生态效率测算模型以及影响因素分析,提出提升东北地区生态效率的对策建议,为东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崛起提供理论支撑。
冯志峰[3](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周晓瑾[4](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研究说明《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魏超[5](2015)在《长三角沿海八市区域承载力评价与预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耗着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导致部分资源数量快速下降,甚至消失。可利用资源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与速度,这种资源量的多少被定义为承载力。区域承载能力是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人类等多个方面的综合,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影响区域承载力的变化。当前,区域承载力研究仅停留在现状评价中,其评价结果仅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下自然生态系统可承载能力的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是自然生态系统可载,现状评价的结果无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参考依据,针对区域承载力的趋势分析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中,特别是沿海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相继颁布多个沿海地区的发展规划纲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就有三个国家级发展规划。本文以长三角沿海八市为研究区域,综合数据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开展区域承载力的现状评价与趋势预测分析。利用状态空间法与发展阶段系数,改进了区域承载力的现状评价模型,实现不同评价单元区域承载力的可比性;建立区域承载力集对分析模型,实现区域承载力增长趋势的预测分析;构建区域承载力评价与预测系统,实现评价指标可选下多情景的区域承载力预测分析,为区域发展规划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依据。区域承载力的趋势预测,可评价经济发展目标下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合理性,为经济发展政策的调整提供数据支持。首先,叙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分析承载力概念的研究进展,总结区域承载力研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确定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同时,介绍本文研究区的范围、基本概况、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本文研究的评价数据包括:统计数据、DEM数据和TM数据,建立遥感数据分析模型,提取研究区可用建设用地面积、水资源分布面积、植被覆盖率的参数数据;建立更符合实际评价需求的数据标准化方法,保证评价信息全面性。其次,总结分析已有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D-PSR-C指标模型,构建区域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同时,结合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评价数据的可获取行,对区域承载力评价的三级指标进行筛选。利用状态空间法和发展阶段系数的评价模型,分析长三角沿海八市1996年~2013年区域承载力的状况及变化趋势。第三,以集对分析理论为基础,根据空间集合欧式距离理论,构建区域承载力集对预测模型(SPA-RCC)。将八市1996~2013年区域承载力研究数据分为实验数据和检验数据,实验数据用于预测模型构建,检验数据用于模型的精确度分析。基于区域承载力增长率大小进行分组,组成区域承载力的分类集合,利用同、异、反理论构建同一度和对立度矩阵,通过矩阵计算求解不同分组下同一度系数和对立度系数,构建区域承载力和评价指标的联系度方程。利用检验数据,根据就近原则预测区域承载力的增长趋势;对比分析检测数据的实际值,分析预测模型的误差率。区域承载力预测模型的误差率处于-8.63%--7.19%,精确度高于非线性预测模型,可用来预测区域承载力的变化。第四,基于情景分析理论和环境保护常态化政策,根据长三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构建区域承载力三种情景假设:统筹发展式、经济增长式和生态保护式;利用八市1996~2013年区域承载力评价结果,进行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构建三种情景假设区域承载力预测指标体系;利用区域规划经济发展目标数据,预测长三角八市2015年和2020年区域承载力变化趋势。最后,基于长三角沿海八市1996~2013年区域承载力现状评价结果,利用评价二级指标承载力贡献率计算,分析影响八市区域承载力变化的关键指标;结合长三角沿海八市2015年和2020年三种情景的区域承载力预测分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本文初步构建了区域承载力的预测分析模型,并在长三角区域开展情景预测分析的应用示范,模型具有一定的应用分析意义。同时,本文建立的预测分析模型,可进行多指标评价的预测研究,推广应用于其他研究领域。
王欣媛[6](2014)在《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反贪污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新中国的建立标着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执政党,肩负起领导国家建设的重要使命。在领导国家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化,一些党员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没有经受住考验,陷入了贪污的泥坑,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为了彻底肃清贪污现象、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8月,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地领导了反贪污斗争,有力地打击了贪污行为,严惩了贪污分子,净化了社会风气,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为今天党开展反贪污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从史论结合的角度,对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反贪污的过程进行梳理和回顾。在进行梳理和回顾的时候,特将1949—1956年分为1949.10—1951.11、1951.12—1952.10和1952.11—1956.8等三个阶段,对各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反贪污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分析这三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反贪污的过程、方法、特点,总结这一时期反贪污的特点和规律。同时,总结在这三个阶段中,中国共产党在反贪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吸取经验教训,得出反贪污的启示。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5个章节:第一章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贪污情况进行历史回顾,归纳总结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贪污的方式和特点。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监督财政收支情况、设立监察员、建立审计制度等方式,从源头堵塞贪污的发生。到了中央苏区时期,虽然革命根据地的条件十分恶劣,中国共产党依然把反贪污斗争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苏区,中国共产党颁布了惩治贪污的条例,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初步建立了工农检察部,还建立了检查制度、会计制度和审计制度,同时开展群众检举贪污分子运动,这些在检举贪污、监督财政支出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抗战的背景,在各个抗日根据地颁布了惩治贪污条例,并重视建立和完善财务制度和供给制度、通过实行干部管理制度,调动干部反贪污的积极性。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接管城市中,加强了城市驻军纪律和财政工作,并在各个解放区颁布惩治贪污条例,为治理贪污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第二章是对1949.10—1951.11中国共产党反贪污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首先描述了这一时期贪污的情况,然后分析了贪污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厘清了推动中国共产党开展反贪污斗争的主客观因素,包括国家统一财政收支、纪检监察机构的建立、各级宣传机构的建立健全、人民司法工作的开展等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反贪污的方式:通过整风运动、报纸公开宣传、开展反贪污思想教育、发挥群众的监督和检举并根据贪污分子的情节予以严惩。最后,在肯定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贪污取得的成效的同时,指出了反贪污中存在的问题,如对贪污分子没有进行适当的处理、干部对贪污分子实行包庇等。第三章是对1951.12—1952.10中国共产党反贪污情况进行概括和分析。首先论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反贪污斗争的具体过程,选择艺术宣传、口头宣传和文字宣传等三种反贪污斗争方式,肯定了这三种方式对取得反贪污斗争胜利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然后概括了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民主建设工作,巩固了反贪污斗争的胜利果实。同时,指出了党在反贪污斗争中所犯的错误,并分析了产生错误的原因。第四章是对1952.11—1956.8中国共产党反贪污情况进行论述和分析。首先指出“三反”运动后,各地出现的贪污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贪污产生的原因,接着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反贪污学习运动、建立各项工作制度、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等方式,与贪污现象进行坚决斗争的历史过程。最后,总结了反贪污斗争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是对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反贪污问题的历史评价,包括总结这一时期反贪污斗争的历史意义和对今天党开展反贪污工作提出现实途径。中国共产党通过反贪污斗争,严惩了贪污现象,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巩固了执政地位,还积累了反贪污斗争中的宝贵经验。在借鉴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反贪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为党在新的形势下开展反贪污工作提出具体思路,即坚持预防与惩治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宣传教育、制度监管、惩戒治理”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保证反贪污工作的顺利开展。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反贪污斗争是成功的,主要结果是净化了社会风气,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同时,反贪污斗争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深度挖掘。今天,中国共产党在反贪污工作中,要坚持预防和惩治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宣传教育、制度监管、惩戒治理”三道坚固的防线,推动中国共产党反贪污工作的顺利进行。
王兵[7](2012)在《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西方“四色文明”碰撞、交融,南北夏夷八方诸族文化汇聚、共生,共同孕育形成了时空二维交汇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环境。以“闯关东”为主体人群而行成的“海南丢”文化,虽然文本文化的积淀厚度相对单薄贫弱,但却拥有并创造了属于“海南丢”文化人群所特有的丰富、多姿、多彩的口传音乐文化。承载着历史的沉重与民族艰难的“海南丢”们,在大连这样一个特殊的“四色文明”时空二维场域之中,变艰辛为安适,化苦痛为力量,以微笑面对苦难,载歌载舞,尽情狂欢,使得儒家礼乐文化濡染、浸润、教化下而蛰伏的音乐性(“缪斯的本能”),被滋养着、哺育着,被唤醒,焕发出审美超越的光芒,彰显出人性复归的原始生命魅力,凝结成大连人“苞米面肚子,料子裤子”的审美理想,形成了对审美人生的自觉追求,完成对物质和生命的有限性的审美超越和复归的统一。在大连这方视听文化和口传文化肥沃丰厚的土地上,在“现在”、“现成”的审美时空场域之中,审美主体感知“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之“显现真实”的在场之美,使得精神得到了解放,情绪得到了渲泄,情感得到了高扬,感受“华奕照耀”,体验“动人无际”的音乐艺术审美。优良的口传文化视听艺术氛围,肥沃的群众文化艺术土壤,形成了大连良好的音乐教育文化生态环境和群众社会艺术氛围,为孕育、培养与造就铁源、秦咏诚、谷建芬、徐沛东、潘兆和与郑冰等优秀大连作曲家以及大批的演唱家和演奏家奠定了最初的音乐文化基因生态环境的基础,并使之成为了“艺术重镇”和孕育音乐家的摇篮。大连场域之外广阔的自然地理与社会人文环境所营造的文化生态环境和艺术氛围的熏染与濡化,是使这些大连音乐“雏鹰”逐渐蜕变,化蛹成蝶,并最终成长为展翅翱翔天宇的音乐“雄鹰”的充分的外部环境。
胡国军[8](2011)在《中国乡镇政府执行力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文中认为乡镇政府是我国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国家政权的基础。中国古代即有“县积为郡,郡积为天下,郡县治则天下治”的说法。因而其执行力的状况如何,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本文以我国乡镇政府执行力为研究对象,力图从委托-代理理论这一全新的视角来考察乡镇政府执行力这一命题。文章首先分析介绍了委托-代理理论和乡镇政府执行力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分析了乡镇政府这一层级委托代理的形成及代理问题的由来。接着阐述了我国乡镇政府执行力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对上级政策的选择性执行、对上级政策的附加性执行、对上级政策的替换性执行、对上级政策的象征性执行、对上级政策的机械式执行。然后,借助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这些主要表现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所在:政府间利益目标函数的不一致、政府间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政府间执行制度设计的不严密、乡镇政府执行主体的能力短缺和乡镇政府公共政策对象的不配合。最后,提出了旨在有效提升我国乡镇政府执行力的对策:建立健全政府的利益整合机制、消除信息不对称及完善监督机制、创新政府运行机制和有效激励、提高乡镇政府执行主体素质与能力、加强政策认知和提升乡镇政府公信力。乡镇政府执行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既依赖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又需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
许剑峰[9](2010)在《基于政策法规体系下的城市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城市建设以“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的速度突飞猛进,城市形态的演变快速而剧烈,并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让人目不暇接甚至眼花缭乱。在我国城市空间扩展迅速、规划实践空前发展的情况下,探索城市形态演变背后的成因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城市形态成因机制的研究,不仅决定着我们如何去认识已经形成的城市形态,也影响着塑造城市形态时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而我们今天的行为必然会对未来的城市形态产生深远影响。城市形态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其形态演变背后隐藏着某种秩序和成长的规律。每个国家的城市建设都摆脱不了工业化发展的影响和经济的推动,但产生出来的城市形态却大相径庭。对比研究各国的城市形态,发现城市形态的形成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配和国家的政策导向。法律法规体系对城市形态的生成和演变起着关键的引导和控制作用。因此,城市形态不仅是一种空间现象,更是一种法律现象。在研究城市形态时,不能脱离它赖以生存的法律土壤。城市规划法制建设是各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下,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法制建设的加强逐步完善起来的。由于国情和体制的差异,各国所采用的管理制度也不尽相同,但其共同特点都是以法律的方式控制和引导城市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形态的演化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政策的强烈影响,使其表现出许多不同于西方经典模式的特征。离开了法律法规、制度环境和政策行为的分析,几乎无法合理解释我国城市形态演变所呈现出来的种种现象。全文围绕城市规划的法律属性,从法律法规的视角出发,分析影响城市形态发展的法律法规因素,探讨城镇化进程中政策、法律法规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文章厘清了我国城市规划的控制体系,并在法律法规体系、法定规划体系和规划管理体系构成的框架内研究城市形态。研究表明,城市形态的演变离不开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约束。文章从法理的角度分析了城市规划失控的原因,进而引发对城市规划法治问题的思考。该项研究不仅与目前国内城市规划所高度关注的物质空间建立起紧密联系,而且为城市规划的法治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询,于秋华,刘军,孟炜中,姜国升,王晶,刘伟,于颖[10](2009)在《振兴辽宁的体制机制障碍及其深化改革的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一、简要的历史回顾与基本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作为中国的工业原料基地和最大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在经济、社会及各项事业发展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全国一直走在前列,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营口市石油公司加强青工法纪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营口市石油公司加强青工法纪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
二、研究现状和目标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妇联组织 |
(二)社会治理 |
(三)妇联参与社会治理 |
二、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
(二)社会性别理论 |
(三)社会治理理论 |
第二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开端(1949-1956) |
一、妇联的全面组建与女界的初步统合 |
(一)妇联组织体系的初创 |
(二)妇联的组织统合 |
二、妇联参与创建社会新秩序的行动 |
(一)发动妇女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格局 |
(二)参与创建男女平等的新生产秩序 |
(三)参与确立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 |
三、妇联参与改造妇女的初步实践 |
(一)劳动光荣理念下对妓女身份的重塑 |
(二)抗美援朝运动中对妇女爱国观的培育 |
(三)识字学习运动中对妇女的文化政治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曲折探索(1956-1966) |
一、妇联组织的曲折发展 |
(一)妇联组织名称的统一 |
(二)妇联组织制度的改进 |
(三)妇联团体会员的收缩与发展 |
(四)妇联基层组织的整顿波折 |
二、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 |
(一)动员妇女参加社会劳动 |
(二)大规模开展妇女扫盲运动 |
(三)培育妇女群众集体观 |
三、妇联初步纠正“左倾冒进”错误的举措 |
(一)加强对妇女的劳动保护 |
(二)参与整顿托幼组织 |
(三)参与整治婚姻乱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中断与初步恢复(1966-1976) |
一、妇联组织的全面解体与初步恢复 |
(一)妇联组织的逐步解体 |
(二)妇联组织的初步恢复 |
二、妇联对社会治理的有限参与 |
(一)参与推进男女同工同酬 |
(二)发动妇女参与“农业学大寨” |
(三)协助托幼组织的恢复整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发展(1977-2012) |
一、改革开放新时期妇联组织的迅速发展 |
(一)妇联组织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
(二)妇联团体会员的迅速扩展 |
(三)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持续推进 |
二、新时期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
(一)多层次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
(二)全方位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
(三)多方面推进对妇女的综合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化转型(2012-2018) |
一、新时代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机遇 |
(一)习近平的社会治理新理念新布局 |
(二)群团改革背景下妇联组织发展的新需求 |
(三)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与中国妇情新样态 |
二、新时代妇联组织的深化改革 |
(一)妇联组织各项制度的全面整建 |
(二)妇联组织体系的系统化改革 |
三、新时代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实践 |
(一)引领妇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
(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新作为 |
(三)动员妇女参与培树社会文明新风尚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主体性相统一 |
二、坚持理论自信与兼容并蓄地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 |
三、坚持以妇女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
四、坚持做好经常性工作与开展专题性活动相统一 |
五、不断提升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协作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基于改进EBM模型的东北地区生态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生态效率研究进展 |
1.2.1 生态效率的概念及发展 |
1.2.2 生态效率的评价方法 |
1.2.3 生态效率的应用 |
1.2.4 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 |
1.2.5 研究述评 |
1.3 科学问题、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生态效率评价理论框架 |
2.1 城市生态系统特征 |
2.2 城市生态系统组成要素 |
2.2.1 自然生态系统 |
2.2.2 经济生态系统 |
2.2.3 社会生态系统 |
2.3 城市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 |
2.3.1 自然系统可持续发展 |
2.3.2 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 |
2.3.3 社会系统可持续发展 |
2.3.4 生态系统服务与可持续发展 |
2.4 城市生态系统生态效率理论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东北地区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3.1 东北地区发展特征 |
3.1.1 自然生态环境 |
3.1.2 经济发展 |
3.1.3 社会文化 |
3.2 生态效率评价指标分析 |
3.2.1 生态效率指标对比 |
3.2.2 指标局限性 |
3.3 东北地区生态效率评价指标改进 |
3.3.1 新增指标内涵 |
3.3.2 新增指标测算方法 |
3.4 东北地区生态效率指标体系构建 |
3.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4.2 投入和产出指标选取 |
3.5 本章小结 |
4 东北地区生态效率评价模型及测算 |
4.1 模型的选取 |
4.2 DEA模型 |
4.2.1 基本模型 |
4.2.2 基本概念 |
4.2.3 传统模型的局限性 |
4.3 改进EBM模型 |
4.3.1 初始EBM模型 |
4.3.2 EBM模型改进 |
4.3.3 参数计算方法 |
4.4 东北城市生态效率测算 |
4.4.1 基于超效率CCR模型的生态效率测算结果 |
4.4.2 基于超效率SBM的生态效率测算结果 |
4.4.3 基于改进EBM模型的生态效率测算结果 |
4.4.4 模型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东北地区生态效率时空演变及空间集聚性分析 |
5.1 东北地区生态效率时空演变 |
5.1.1 规模报酬变化 |
5.1.2 各城市生态效率差异 |
5.1.3 分省份的生态效率差异 |
5.1.4 分城市类型的生态效率差异 |
5.2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生态效率动态变化 |
5.2.1 Malmquist指数 |
5.2.2 生态效率动态变化分析 |
5.3 东北地区生态效率空间集聚性 |
5.3.1 空间的同质性及异质性 |
5.3.2 空间计量模型 |
5.3.3 东北地区生态效率的空间集聚特征 |
5.3.4 东北地区生态效率空间集聚规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东北地区生态效率影响因素 |
6.1 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对比研究 |
6.2 影响因素机理分析 |
6.2.1 经济体制因素 |
6.2.2 结构变动因素 |
6.2.3 政府规制因素 |
6.3 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6.3.1 指标与数据 |
6.3.2 面板Tobit模型构建 |
6.4 回归结果与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 |
6.4.2 模型检验 |
6.4.3 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3 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模型测算结果 |
附录B: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4)《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
一、创刊及发展 |
二、功能地位 |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
一、报道统计概述 |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
一、政治品质 |
二、劳动品质 |
三、道德品质 |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变化原因分析 |
四、社会效应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报道数量变化 |
二、形象分析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长三角沿海八市区域承载力评价与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承载力指标体系 |
1.2.2 承载力评价方法 |
1.2.3 承载力预测方法 |
1.3 研究现状分析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数据 |
2.1 长三角区域概况 |
2.1.1 研究范围 |
2.1.2 区域概况 |
2.2 统计数据 |
2.3 DEM数据 |
2.4 遥感数据 |
2.4.1 陆域水资源分布 |
2.4.2 植被覆盖率 |
2.5 数据标准化 |
2.5.1 标准化概念 |
2.5.2 标准化方法分析 |
2.5.3 模糊量化模式 |
3 长三角区域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
3.1 引言 |
3.2 区域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
3.2.1 D-PSR-C模型 |
3.2.2 指标构建筛选原则 |
3.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数据预处理 |
3.3.1 数据标准化 |
3.3.2 指标权重 |
3.4 评价方法 |
3.4.1 评价模型 |
3.4.2 发展阶段系数 |
3.5 评价结果 |
3.5.1 区域承载力计算 |
3.5.2 对比分析 |
3.6 小结 |
4 基于集对分析的长三角区域承载力预测方法 |
4.1 引言 |
4.2 集对分析理论 |
4.2.1 集对理论 |
4.2.2 分析步骤 |
4.2.3 模型适应性 |
4.3 SPA-RCC预测模型 |
4.3.1 差异性系数 |
4.3.2 RCC预测模型 |
4.4 SPA-RCC预测模型分析 |
4.4.0 数据预处理 |
4.4.1构造系数矩阵 |
4.4.2 联系度计算 |
4.4.3 误差分析 |
4.5 区域承载力预测方法对比分析 |
4.5.1 模型预测 |
4.5.2 对比分析 |
4.6 小结 |
5 基于环保政策的长三角区域承载力情景模拟 |
5.1 引言 |
5.2 情景分析理论 |
5.2.1 情景理论 |
5.2.2 情景分析步骤 |
5.2.3 模型适应性 |
5.3 区域承载力情景构建 |
5.3.1 情景背景分析 |
5.3.2 情景假设定义 |
5.3.3 预测指标筛选 |
5.4 区域承载力情景预测 |
5.4.1 数据来源 |
5.4.2 数据处理 |
5.4.3 RCC预测 |
5.5 小结 |
6 长三角区域承载力评价与预测系统构建 |
6.1 引言 |
6.2 需求分析 |
6.2.1 现状分析 |
6.2.2 需求分析 |
6.3 系统设计 |
6.3.1 总体设计 |
6.3.2 数据库设计 |
6.4 详细设计 |
6.4.1 总体设计 |
6.4.2 遥感分析 |
6.4.3 现状评价 |
6.4.4 预测分析 |
6.5 小结 |
7 长三角区域承载力分析与政策建议 |
7.1 引言 |
7.2 区域承载力现状分析 |
7.3区域承载力预测分析 |
7.4政策建议 |
8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及参与项目 |
致谢 |
(6)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反贪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一)选题由来 |
(二)选题价值 |
二、 有关概念的界定以及相关说明 |
(一)对贪污的界定 |
(二)有关折算方面的说明 |
(三)正文中其他内容的说明 |
三、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一)关于反贪污过程的研究 |
(二)关于反贪污成效的研究 |
(三)关于反贪污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
(四)关于“三反”运动后党开展的新的反贪污的研究 |
四、 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
(一)学术创新 |
(二)研究难点 |
五、 论文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论文的思路 |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贪污情况 |
第一节 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贪污情况 |
一、 颁布《坚决清洗贪污腐败分子》通告,杜绝贪污现象 |
二、 设立监察员,组织监督清查财务开支 |
三、 建立审计制度,对经费进行保管与监督 |
第二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贪污情况 |
一、 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苏维埃政权建设 |
二、 建立苏维埃工农检察部,在反贪污中发挥监督作用 |
三、 在苏区开展群众检举贪污分子运动 |
四、 开展廉政教育,增强苏区干部抵抗贪污的能力 |
五、 利用苏区各个报刊,宣传苏区反贪污斗争的情况 |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贪污情况 |
一、 各抗日根据地制定和颁布贪污惩治条例和法规、发挥法律的监督作用18 |
二、 在陕甘宁边区实行干部管理制度,调动干部的反贪污积极性 |
三、 建立和完善各个抗日根据地的财务制度和供给制度,结合财经问题进行整风 |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贪污情况 |
一、 加强城市驻军纪律,强调杜绝贪污现象 |
二、 加强各个解放区的财政工作,发挥监察机构的作用 |
三、 根据各个解放区的情况,制定和颁布惩治贪污条例,对贪污分子依法治罪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反贪污的初始阶段:1949.10—1951.1131 |
第一节 1949.10—1951.11 党领导反贪污斗争的客观条件 |
一、 国家财政收支得到了统一 |
二、 各级纪检监察机构的建立与健全 |
三、 各级宣传机构的组建 |
四、 人民司法工作的初步建立 |
第二节 1949.10—1951.11 贪污的情况 |
一、 贪污的情况 |
二、 贪污的特点 |
第三节 贪污产生的原因 |
一、 随着干部队伍的扩大,忽视了对干部的思想教育 |
二、 缺乏严格的财经制度为贪污的发生创造了机会 |
三、 领导方面存在的官僚主义为贪污的发生提供了温床 |
第四节 反贪污的方式 |
一、 开展整风运动 |
二、 通过报纸公开宣传 |
三、 开展反贪污思想教育活动 |
四、 发挥群众的监督和检举 |
五、 根据贪污情节情况,对贪污分子予以惩治 |
第五节 反贪污初始阶段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有些干部包庇贪污分子 |
二、 有些干部对反贪污的态度不正确 |
三、 有些单位对贪污分子处理不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反贪污的大规模开展:1951.12—1952.1059 |
第一节 “三反”运动标志着反贪污的大规模开展 |
一、 中共中央坚定了开展群众反贪污斗争的决心 |
二、 明确开展群众反贪污斗争的重要性 |
三、 确定反贪污的目的,制定反贪污的政策 |
第二节 利用多种宣传方式,推动反贪污斗争的开展 |
一、 艺术宣传 |
二、 口头宣传 |
三、 文字宣传 |
第三节 反贪污大规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按照领导人的主观意志,机械地制定“打虎”预算 |
二、 缺乏调查研究,盲目地确定贪污分子 |
三、 反贪污的方式方法不合理 |
四、 其他方面的问题 |
第四节 明确处理贪污分子的方针,进行追赃定案 |
一、 确定对贪污分子的处理方针 |
二、 发动群众大力追赃 |
三、 对贪污分子定案处理 |
第五节 开展民主建设工作 |
一、 交代与资产阶级的关系,批判资产阶级思想 |
二、 全国开展司法改革运动 |
三、 开展整党审干运动,配合建党工作 |
四、 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反贪污的发展阶段:1952.11—1956.8121 |
第一节 反贪污斗争大规模开展后贪污的新情况 |
一、 贪污的新情况 |
二、 贪污新情况的特点 |
第二节 反贪污斗争大规模开展后新的贪污情况出现的原因 |
一、 领导干部存在着严重的麻痹思想和官僚主义作风 |
二、 有些工作单位的财经制度不健全 |
三、 国家机关、企业和合作社的组织队伍不纯 |
第三节 进一步加强反贪污斗争的基础 |
一、 实行工资改革、推行工资制,有利于推动反贪污斗争 |
二、 加强财政监督,建立健全财经制度,实现从源头杜绝贪污 |
三、 对干部实行审查和管理,为反贪污斗争提供组织上的保证 |
四、 加强检察工作,完善司法程序,为反贪污斗争提供法律依据 |
五、 建立健全各项监察机构,在反贪污斗争中发挥监督作用 |
第四节 反贪污的方式方法 |
一、 开展反贪污学习运动,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 |
二、 组织开展各种会议,对处理贪污问题进行讨论 |
三、 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积极揭发和检举贪污现象 |
四、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对财务工作进行定期检查 |
第五节 反贪污发展阶段的结果 |
一、 对反贪污大规模开展时期的贪污案件做了重新处理 |
二、 严惩了贪污分子,追回了国家资财 |
三、 在反贪污斗争中暴露了一些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 1949—1956 年中国共产党反贪污的认识 |
第一节 1949—1956 年党领导反贪污斗争的历史经验 |
一、 继承和发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贪污的历史传统 |
二、 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坚决地严惩贪污现象,及时同贪污现象作斗争 |
三、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是反贪污斗争取得成效的重要动力 |
四、 及时调整反贪污斗争策略,为以后的反贪污斗争提供有力的借鉴 |
第二节 1949—1956 年党领导反贪污斗争的现实启示 |
一、 坚持预防与惩治相结合,不断建立和完善反贪污的各项规章制度 |
二、 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反贪污的宣传教育 |
三、 大力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提高反贪污的有效性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7)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论文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实施方案 |
五、本论文希望得到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
第一章 大连自然环境与人文素描 |
第一节 大连自然环境素描 |
第二节 大连文化与城市精神速写 |
第三节 大连音乐文化素描 |
第二章 大连历史与文化精神认知解读 |
第一节 大连历史发展概述 |
第二节 大连文化类型 |
一、四色文明 |
二、军旅文化 |
第三节 大连文化特征概略 |
第四节 大连音乐文化生态成因概论 |
第三章 “海南丢”文化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第一节 “海南丢”文化的形成与特征 |
一、“海南丢”的形成 |
二、“海南丢”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海南丢”境域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
一、不甚丰富的文本文化 |
二、丰富多彩的口传文化 |
第三节 “海南丢”音乐文化中“黄色文明”音乐基因的投射 |
一、铁源 |
二、郑建春 |
三、穆传永 |
第四章 海洋性文明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第一节 古希腊地理环境概略与民族性格及其文艺精神 |
一、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概貌 |
二、古希腊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 |
第二节 海洋性文明影响下的大连文艺精神 |
一、大连自然区位及其历史角色的变换 |
二、海洋化文明影响塑造的大连艺术精神 |
第三节 1945年以前大连音乐文化受容生态 |
第四节 1945年以来大连的音乐文化生态 |
第五章 文化地理学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
第一节 审美活动时空二维性 |
第二节 客观自然地理环境对审美活动的作用与影响 |
第三节 东北地域环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
一、东北地域文化构成 |
二、东北地域文化成因及其特征 |
三、东北地域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
第六章 民族音乐学语境中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第一节 巴赫金狂欢理论认知解读 |
第二节 “人、乐、场、器、文、语”理论中的大连音乐文化 |
第三节 海洋文化场域中的大连音乐生态文化 |
一、作为大连音乐“场”中的大海 |
二、大连作曲家视域下的大海 |
第七章 音乐教育视域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第一节 大连社会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活动 |
一、东北文工团等文艺团体在大连的社会音乐教育活动 |
二、旅大公安部队文工团时期铁源的音乐学习 |
三、大连歌舞团 |
四、大连市少年宫 |
第二节 大连学校音乐教育 |
一、大连艺术学校音乐教育概述 |
二、艺校音乐教育环境中成长的郑冰 |
第三节 大连群众音乐文化生态 |
一、群众音乐文艺活动 |
二、群众音乐文化机构和团体 |
三、群众音乐文艺创作 |
第八章 审美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第一节 音乐是感情直陈的口传文化 |
一、音乐是口传文化 |
二、音乐是语言表现的直觉艺术 |
三、禅理儒学中的口传文化 |
第二节 蛰伏与唤醒 |
第三节 审美在场 一触即觉 |
一、审美活动是体验 |
二、现量的三重意义 |
三、审美活动是现量 |
第九章 作茧成蛹 化蛹成蝶 |
第一节 心理学语境中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认知与解读 |
一、听觉规律下的音乐认知 |
二、音乐是音响与听觉的艺术 |
三、谷建芬的艺术生平与音乐创作特征 |
第二节、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大连音乐人文生态 |
一、文化生态学 |
二、音乐文化生态 |
三、文化生态学视域下徐沛东的音乐创作 |
第三节 文化遗传学环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一、遗传基因 |
二、生物遗传与文化遗传 |
三、化蛹成蝶:从雏鹰到雄鹰 |
结语 |
附录一:1949年以来大连音乐获奖名录(国家级以上奖励/项) |
附录二:大连合唱团与乐团 |
附录三:日占时期的大连文艺组织(1905年—1945年)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中国乡镇政府执行力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研究:乡镇政府执行力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
第二节 执行力、政府执行力与乡镇政府执行力 |
第三节 委托-代理理论视野下的乡镇政府执行力 |
第三章 现状考察:乡镇政府执行力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 |
第一节 对上级政策的选择性执行 |
第二节 对上级政策的附加性执行 |
第三节 对上级政策的替换性执行 |
第四节 对上级政策的象征性执行 |
第五节 对上级政策的机械式执行 |
第四章 机理探究:乡镇政府执行力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 |
第一节 政府间利益目标函数的不一致 |
第二节 政府间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 |
第三节 政府间执行制度设计的不严密 |
第四节 乡镇政府执行主体的能力短缺 |
第五节 乡镇政府公共政策对象的不配合 |
第五章 治理策略:提升乡镇政府执行力的对策研究 |
第一节 建立健全政府的利益整合机制 |
第二节 消除信息不对称及完善监督机制 |
第三节 创新政府运行机制和有效激励 |
第四节 提高乡镇政府执行主体素质与能力 |
第五节 加强政策认知和提升乡镇政府公信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基于政策法规体系下的城市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综述 |
0.1 选题缘起 |
0.2 概念界定 |
0.3 研究动态 |
0.4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0.5 研究创新与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城市规划控制体系研究 |
1.1 城市规划的法制建设 |
1.1.1 城市规划法的起源 |
1.1.2 城市规划的法律属性 |
1.1.3 现代城市规划法律体系的建立 |
1.2 我国城乡规划控制体系构成 |
1.2.1 法律法规体系 |
1.2.2 技术支撑体系 |
1.2.3 规划管理体系 |
1.3 规划控制体系的对比分析 |
1.3.1 中央高度集权的城市规划控制体系 |
1.3.2 国家立法、地方执法的城市规划控制体系 |
1.3.3 地方政府自治的城市规划控制体系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规划成果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
2.1 法定规划的控制作用 |
2.1.1 城镇体系规划的主导作用 |
2.1.2 城市总体规划的控制作用 |
2.1.3 城市详细规划的管制作用 |
2.1.4 法定规划的困境 |
2.2 非法定规划的推动作用 |
2.2.1 战略规划 |
2.2.2 城市设计 |
2.2.3 非法定规划的困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法律法规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
3.1 土地制度的深层作用 |
3.1.1 土地所有制度 |
3.1.2 土地使用制度 |
3.1.3 土地管理制度 |
3.2 相关法律的规制作用 |
3.2.1 保护法对城市特色的维护 |
3.2.2 物权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
3.3 技术规范的直接作用 |
3.3.1 城市规划的相关规范 |
3.3.2 建筑设计的相关规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政策导向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
4.1 城市发展的政策导向 |
4.1.1 城市发展规模 |
4.1.2 城市发展方式 |
4.2 住宅发展的政策导向 |
4.2.1 住房制度改革 |
4.2.2 改革开放前的政策导向 |
4.2.3 改革开放后的政策导向 |
4.3 工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
4.3.1 工业布局的政策 |
4.3.2 工业振兴的政策 |
4.3.3 工业园区的建设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规划失控的法理分析 |
5.1 规划失控的城市现象 |
5.1.1 土地规划的突破 |
5.1.2 违法建设的泛滥 |
5.1.3 历史风貌的破坏 |
5.2 法规的缺陷与冲突 |
5.2.1 主干法的缺陷 |
5.2.2 相关法律的冲突 |
5.2.3 部门规划的冲突 |
5.3 城市规划的利益博弈 |
5.3.1 利益主体间的博弈 |
5.3.2 地方与中央的博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规划控制的法治理想 |
6.1 依法治国的整体理念 |
6.1.1 人治的历史基因 |
6.1.2 西方法学的渗透 |
6.1.3 法治的现实需求 |
6.2 规划法治的机制构建 |
6.2.1 管理体系的完善 |
6.2.2 权力的有效控约 |
6.2.3 规划控制的法治均衡 |
6.3 规划法治的技术保障 |
6.3.1 规划理论的引导 |
6.3.2 规划观念的转变 |
6.3.3 规划方法的改进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营口市石油公司加强青工法纪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D]. 李乾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2]基于改进EBM模型的东北地区生态效率评价研究[D]. 刘玲.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3]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4]《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5]长三角沿海八市区域承载力评价与预测方法研究[D]. 魏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6]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反贪污问题研究[D]. 王欣媛.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
- [7]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研究[D]. 王兵.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8]中国乡镇政府执行力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D]. 胡国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2)
- [9]基于政策法规体系下的城市形态研究[D]. 许剑峰. 天津大学, 2010(10)
- [10]振兴辽宁的体制机制障碍及其深化改革的对策研究[A]. 王询,于秋华,刘军,孟炜中,姜国升,王晶,刘伟,于颖. 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报告: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8年重大招标课题研究成果集,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