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杂志栏目调整致读者

前线杂志栏目调整致读者

一、就《前线》杂志栏目调整致读者(论文文献综述)

张朋[1](2018)在《民国新闻人陈独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陈独秀是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有重要影响的政治人物,亦是中国新闻史尤其是民国新闻史人物研究中绕不过去的“新闻人”。不同于政治学领域主要从政治的角度研究陈独秀,本文旨在从“新闻人”侧面探析陈独秀的新闻活动及观念;在完整研究陈独秀新闻活动实践基础上,侧重探讨陈独秀新闻活动与中国共产党早期新闻体制、共产国际之关系等以往相关研究中未得到应有关注却无法回避的问题,进而对“新闻人”陈独秀之特征、得失做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本文对“新闻人”陈独秀研究涉及其新闻道路、新闻活动、新闻思想三个层面,此亦构成文章主体的逻辑线索。本文首先研究了陈独秀新闻道路及转折,探析他从康梁派、革命派,到共产党、托派新闻道路的四次转折及动因。认为陈独秀新闻道路转折由他特定时期政治理念及行动所决定,“根据历史及现时之事变发展”的“新闻人”特质也构成其政治理念的一种特色。其次研究了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领导创建中共新闻体制的社会背景、思想基础、主要举措及基本内容。认为陈独秀高度重视以党报为核心的新闻体系化、制度化运作,在共产革命舞台上通过制度建设充分挖掘新闻之“用”,为中共早期新闻体制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再则从排拒、接受、对抗三个层面研究了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之关系及其在新闻活动中表现;认为这是一段陈独秀追求中国共产革命及其新闻宣传活动独立性却最终未能如愿的历史。最后研究了陈独秀新闻理念,提出他“以政治为本位、以新闻为工具”的新闻理念核心命题,并解析其思想渊源、演变脉络及主要特征;探讨了他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框架内的“文人论政”式理念走向颠覆现行政治框架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新闻理念之转变,认为这反映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兴起的历史进程。对“新闻人”陈独秀的认识和评价是全文内容提炼和总结。本文认为陈独秀是具有个性特征和政治追求的“书生”新闻人:他在政治上不愿居于从属者角色,颇为敏锐的政治舆论意识使其新闻活动发出了时代的声音,成为领导中共早期新闻体制建设的“革命”新闻人:又在走向托派之路后被时代所淘汰,成为徒有政治追求却无法实现的“悲剧”新闻人。陈独秀从引领一个时代到被时代所淘汰的悲剧命运,既表现了救亡图存语境下爱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从文人办报走向革命舞台的勇气和努力,也客观地暴露他们在实际政治斗争中的历史局限性。陈独秀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既是独特的个体生命,也具有代表性,表征着近代政治转型与报刊传媒交织中,以“政治为体,新闻为用”的“政治新闻人”群体所呈现的复杂面貌。认识和评价这一新闻人群体应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和方法,既不能无视历史前进的客观趋势,也要努力从当时情境出发,探究其新闻道路选择中个性特征、政治处境与国家意识,乃至国际政治环境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全面而客观地予以历史的评价。

兀妞[2](2017)在《《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及效果研究》文中提出微信自2011年由腾讯公司推出,已走过五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社交通讯工具,成为现在连接人与人、人与服务、人与商业的平台,汇聚了超过1000万的公众账号。传统媒体作为专业化的内容生产者,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优势较为明显,尤其是以人民日报的表现俱佳。期刊类微信公众号数量虽然也在不断增长中,但是内容转载自传统杂志的现象较多,为扩大其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仍需根据用户需求做出相应改变和优化。另外自媒体微信公众号一直在探寻商业运营的策略,比较成功的案例是“罗辑思维”,而杂志微信公众号的变现模式多数停留在推送其杂志内容和信息的阶段,探讨三联微信公众号的商业运营和营销策略有助于为同类其他杂志借鉴和参考。《三联生活周刊》自1996年复刊至今的20年,为不断适应市场和读者需求,经历了半月刊至周刊的转变,同时也积极开创和发展新媒体平台,推进新旧媒体融合发展,至今,其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已拥有千万粉丝关注。本文选取了三联微信公众号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推送文章内容、微信及其发展情况、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这三方面梳理和分析其微信公众号自初创期、探索发展期以及融合发展时期的历史运营情况。随后将抽样所得的2016年这一发展成熟期的运营情况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从推送内容策略,互动策略和营销策略这三方面来分析三联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策略,总结出其内容策略包括设置个性专栏、高原创率、丰富的文章选题、简单明了的标题制作和符合碎片化时代用户作息时间的发布策略;其互动策略包括丰富的线上和线下活动的开展,开创了社群互动式新媒体产品app;商业运营策略包括了其精选的产品组合策略、实惠的价格策略、丰富的渠道策略和适时地促销策略这几方面内容。另外参考清博指数的数据监测结果和笔者的数据统计情况,从其传播力指数、作用于读者认知层面和作用于读者行为层面的营销和互动效果这三方面,分析发现三联微信公众号在同类型杂志中传播指数较高,在内容营销方面效果不错,可以供其他时政类杂志运营微信公众号时做以参考。但是在跟其他娱乐性周刊的传播指数和影响力相比,其微信传播的品牌影响力还有待提升。对此,笔者从其内容运营、关系运营和商业运营这三方面出发总结几点建议或意见,以供杂志运营微信公众号时做参考。

姚婷[3](2017)在《建构侨乡 沟通“侨”“乡” ——台山侨乡百年侨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台山侨乡是中国典型的传统侨乡,台山侨刊《新宁杂志》被认为是中国侨刊的滥觞。无论在哪一个时期,台山侨刊的数量和种类在同级行政区域中都是最多的,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学术界一般关注台山侨刊的史料价值,以侨刊所登载的内容为资料去研究侨乡社会,这便使得1949年前的台山侨刊受到学术界重视,而1950年后的侨刊则经常被学术界忽略,甚至被认为无价值。有鉴于此,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对台山侨刊进行研究,不仅将侨刊看作史料,更将其当作一个可供解构的文本,将“人”的因素纳入其中,从侨刊相关者的视角动态地分析侨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建构了什么样的侨乡社会和为何如此建构侨乡社会,以及由此而致的侨刊功能的实现或缺失。本文将台山侨刊的变迁历程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前,1950-1966年,1978年至今。而1966年后的十年“文革”期间,所有侨刊被迫停刊。1949年前,侨刊无“侨刊”之名,有“侨刊”之实;1950年之后,“侨刊”一词出现,并被广泛应用,而这也意味着它们所受到的社会控制加剧。侨刊的相关者包括传播者、受众和政府。在不同的时代,传播者的年龄结构、知识体系和生命历程有较大差异。侨刊以“侨”属群体为主要受众。受众的分布形态和由此而成的“侨”“乡”网络形成侨刊传播的基本路径。政府对侨刊的控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形成严格的界线与明确的体系。在三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侨刊所建构的侨乡社会由立体化转而平面化,由“弊端丛生”转而“进步美好”。这其中既因侨乡本身的变化,也因为在政府控制和传播者认知的共同作用下,传播者对相关的传播信息进行了把关和筛选。侨刊最根本的功能是沟通“侨”“乡”。但侨刊并不总能实现这一显功能,不在其控制把握之下的潜功能,乃至负功能都有可能出现。而侨刊社则有效延展了当代台山侨刊的功能。本文所指称的“侨刊”的基本要点包括,侨乡民间(或由与侨乡相关群体)主办的出版物,受众主体为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归侨和侨眷,传播内容主要是受众所对应的群体在侨乡内部发生的事件,办刊经费部分或主要来自以海外为主的群体成员的捐助的民间出版物。侨刊本身是连接“侨”“乡”两端的通道之一,同时又参与其他“侨”“乡”之间通道的构建。随着侨乡社会、海外华人社会和信息传播手段的改变,侨刊“通道”的形态也在发展变化,逐渐由“侨乡—海外移民”式转变为“国内宗亲—侨乡—海外移民”式的信息传播通道。

林文艺[4](2014)在《主流意识形态语境中的中国对外文化交流 ——以英文版《中国文学》研究为中心》文中提出文学话语既表现为一种知识,也表现为一种权利。根据福柯的话语与权力理论,谁掌握了文学的话语,谁就主导了社会舆论。自晚清以来,文学被视为启蒙思想和社会改革的利器。出于建设现代民族围家的需要,中围文学常常被高度意识形态化。新中围成立初期,政府决定成立专门机构,以文学为媒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对外文化交流,以扭转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形象的种种误解,树立新中国形象。为此,由中围外文局1951年创办的英文版《中国文学》(Chinese Lierature)杂志正式拉开了主流意识形态下的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序幕。作为建国初期国内唯一一份对外翻译介绍中国文学、文化的官方刊物,英文版《中国文学》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本选题从主流意识形态语境的视角,以1951-2000年间的英文版《中国文学》的研究为中心,在史料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主流意识形态对该英文杂志翻译选材和对外文化形象塑造的影响,理清英文版《中国文学》对外传播中围文学文化、树立中围形蒙的路径,揭示以英文版《中国文学》为平台的中外文学交流现象,探讨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外文学、文交流的影响及建围后中外文学传播与交流的途径与方法。论文主要从史料学及比较文学的视角出发,结合传播学和报刊研究方法,以及文学交流史的角度,综合分析英文版《中国文学》通过文化译介以传播中围文,树立中围形象。首先,从中外文学交流的背景,总体介缁英文版《中围文学》刊物的创刊、发展、内容及主要译者等相关情况;其次,结合英文版《中围文学》创刊特征,在本土文化语境、历史语境中探讨主流意识形态辖制下刊物对外翻译的题材选择,理清各个历史时期的翻译选材特点;第三,以经典译作为例,通过分析英文版《中国文学》对外展示的经典形象,探索通过文学译介塑造自身文化形象以推动跨文化交流所涉及的问题。最后,对英文版《中围文学》在“他者”文化场内的传播进行研究,包括杂志终刊的原因、对外交流、传播中围文化的经验与教训,并以此为鉴,阐述影响我国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因素,思考新形势下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对策。英文版《中国文学》注重中围文学文化的对外交流、传播,译介了大量中围文学作品,并在他者语境中深化了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解释,为对外交流、传播中围文化、展示真实的中围形象、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积极的努力。但由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及中外文化的差异等诸多因素,造成《中围文学》在对外交流、宣传中围文化及树立中国形象上并未获得巨大成功,因此以英文版《中国文学》为个案研究,总结特定时期我国对外文学、文化交流的经验与教训,可以为更好地探索新时期中国文学文化对外传递的有效渠道与方式提供借鉴,对理解当前国家文化输出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李丹丹[5](2012)在《青年写手的主体性嬗变 ——以《萌芽》(1956-2006)为考察对象》文中提出关于“青年”、“青少年”、“青春期”写作的研究在晚近的文学研究界似乎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关注。作为社会学、心理学、文化研究中指涉着年龄、角色意识、亚文化等的重要概念,“青年”乃至“青春”一词正被移用或延伸至文学研究领域的各个子项,尤其是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代”和“后”概念的相继普及,以它们为命名的各类现象已被置于一系列急迫的理论论争甚至是社会问题的核心地位。而在这些争论的中心,正值青春期的“80后”无疑是焦点中的焦点。应该说这场关于“80后”的论争,从2000以来,由于众多媒体的报道,各种文化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俨然已经形成了一个重大的媒介文化事件。而这个事件的始作俑者,就是一本杂志(《萌芽》),一个比赛(“新概念作文大赛”),一批青年写手(韩寒、宋静茹、刘嘉俊等)。至2004年,“80后”写作集体浮出水面,学界对其的论争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失语到喧哗又逐渐失语的过程,短暂的褒扬之后,就是大面积的质疑和否定之声。但是无论目前评论界对“青年写手”创作表示怎样的褒贬(是文学盛宴还是垮掉的写作),作出怎样的走向判断(乐观、悲观,或是静观其变),实际上都说明目前青年写手的生发和影响,大大出乎评论家和相关学界的预测。这一方面反映了学界一直以来对青年写手创作的忽视,对青年作家主体性研究的不够。另一方面,正因为这种忽视导致的理论建设的薄弱(据笔者收集,目前仍然较少看到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和相关文学生产机制的不成熟,使得青年写手们在创作伊始就因为缺乏相对的正确引导而容易受制于政治或者经济等文学外围因素。而对评论界来说,理论的匮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对青年写手创作评论和指导的滞后性和无措性。其实学界对青年写手创作的常年失语,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青年写手创作是因为“80后”的出场才渐被人注意的。另一方面,青年写手创作并没有形成一条历史的发展脉络。但这并不代表今天的“80后”创作是没有历史前涉的横空出世。相反目前“80后”研究的误区之一就是割裂了其与历史“青年”这一特定称谓的内在关联。因为自梁启超将“少年”与“中国”并置在一起,“青年”精神实际就成为了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一股内驱力(如何成为内在驱动力将在绪论中论述)。而青年写手创作与不同时期不同力量的关系,其实正是这种激情的“青年”精神与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权力的不同结合表现。所以今天青年写手的创作与“市场”不仅不是对立的,而是之前“青年”与革命、与意识形态、与人道主义启蒙精神在现代性发展进程中的延续结果。那么将此思考背景折射进当代青年写手的主体性发展问题上,借助文学生产机制最基础构成要素——杂志,并通过对其编辑理念和创作主体的思考,就不仅可以透视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中青年写手创作主体的嬗变,还可以此探讨青年写手创作在当代文学与现代性之间的内在精神理路,以体现一直被主流文学史遮蔽的青年写手创作发展的“史”的特点。所以本论文的写作立足于最能体现青年写手创作特点的《萌芽》杂志(1956年—2006年),以“青年精神”与现代中国的精神关联为内在线索,以现代性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发展理路为时代背景,建基于自身主体性的发展,向上覆盖主导意识形态、阶级立场和文学生产机制,向下粘连读者接受。所以本论文将从这四个要素来考察,因为这四个要素刚好构成了生产和传播最简单的循环。从这四个要素的交互关系中,也许能够更清晰的勾勒出青年写手主体性的复杂嬗变过程。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介绍本论文相关的概念:“青年”、“青年精神”、“青年写手”、“主体性”。其次介绍“青年”精神与中国现代性精神的内在关联。最后介绍选题的对象、意义、价值、相关研究和研究方法。正文部分按照《萌芽》杂志办刊方针的转变和当代文学的发展变化,分为四个主体部分。第一章(1956年—1966年),第二章(1981年—1989年),第三章(1990年—1998年),第四章(1999年—2006年)并将各章分别置于《萌芽》与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现代化意识形态、市场意识形态)之间,与青年写手之间,与读者之间,分别论述每个发展期,青年写手的主体性在意识形态、文学语境、权力结构内在变迁中的嬗变,力图全方位的、动态的、具体的呈现其与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交互关系。这种嬗变总体来说,呈现两个特点,一、每个阶段都自有其横向的发展脉络,也即青年写手的主体性在受制于不同的外力消解的同时,也在另一个维度上重建,所以消解的过程其实也是重建的过程。二、各个阶段之间又呈现纵深递进的辩证发展,也即三个阶段之间随着现代性与反思现代性以及市场化之间的发展变化既呈现跨时空的同构性也出现新的异质性。正文的内容力图在实践的层面,也即从生产、传播、消费的整体关系中,得出青年写手主体性嬗变的内在轨迹,并通过《萌芽》在90年代文学生产机制转型中的重要作用,透视期刊在文学场、经济场、政治场的博弈中扮演的角色和应该扮演的角色。第五章为结语,通过一路分析,试图发现一种绕过众多纷繁的文学现象,而从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关系上重新认识市场经济与文学之关系以及评价当下青年写手创作现象的新思考、新角度和新方法。

王昊灵[6](2010)在《香港凤凰卫视刘长乐的媒体理念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96年4月开播的凤凰卫视背靠大陆,根植香港,从一个单一频道的电视台起步,经过十三年的历练已成长为拥有多频道、多媒体的媒体集团。凤凰卫视的成功发展与其开创者、领军人刘长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将个人的媒体理念,随凤凰的实践不断探索,形成了适合其发展的独特模式。而如何将“意识形态”的理念转化为可以实际应用的“实践形态”,并贯穿在传播过程的种种环节里?在刘长乐媒体理念的指引下,凤凰成效如何?面对央视新闻频道的全面改革以及中国大陆新闻环境的变化,凤凰又面临哪些挑战?上述问题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本文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深度访谈法。笔者为此专程自费前往香港凤凰卫视总部,访谈十多位凤凰卫视核心人物,得到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本文首先从刘长乐的个人经历及凤凰卫视的成长背景切入,较为深入地研究了刘长乐媒体理念的形成过程。其次,借用拉斯韦尔的5W模式,尝试性地为刘长乐的媒体理念建构起“4W+W”的研究框架,从管理、把关、经营及公关四个方面展开探讨刘长乐媒体理念在凤凰卫视的实践情况,并最终检测其理念的实践效果。最后,就研究所得,论述了凤凰所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机遇,试图较为完整地全景式呈现刘长乐媒体理念的实际运作及其未来发展空间。

本刊编辑部[7](2007)在《服从服务大局 满足读者需求——就2007年编辑工作要点及栏目调整致读者》文中研究说明

本刊编辑部[8](2002)在《就《前线》杂志栏目调整致读者》文中指出

二、就《前线》杂志栏目调整致读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就《前线》杂志栏目调整致读者(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新闻人陈独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述评
        一、陈独秀生平与思想的研究
        二、从政治史、思想史角度研究陈独秀新闻活动
        三、在新闻史视野中研究陈独秀新闻活动及新闻思想
        四、相关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开拓空间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创新点
        三、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陈独秀新闻道路的转折及动因
    第一节 家庭环境、留洋教育及早年经历
        一、家庭环境及传统教育
        二、汲取西学及留洋经历
        三、早年社会政治活动及办报主张
    第二节 从《安徽俗话报》到《青年杂志》
        一、从《国民日日报》到《安徽俗话报》
        二、从爱国宣传到创办《青年杂志》
    第三节 从同人报《新青年》到共产党机关报《新青年》
        一、袁世凯倒台后政局变动与陈独秀借《新青年》论政
        二、《每周评论》创办与陈独秀时事评论激进化
        三、“五四”后《新青年》转向阶级立场的动因
    第四节 从依托《新青年》到创办《向导》等系列党报
        一、建党理论宣传:《新青年》为核心的报刊网络
        二、创办以“革命动员”为主旨的《向导》等系列党报之动因
        三、作为中共领导人陈独秀新闻活动的题旨情境
    第五节 从中共党报领导到托派杂志主将
        一、从共产党领导人转向托派领导人的动因
        二、托陈派政治主张及新闻宣传活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闻人陈独秀与中共早期新闻体制关系研究
    第一节 陈独秀领导创建中共早期新闻体制的社会政治背景
        一、北洋军阀统治下社会政治语境
        二、国共合作的处境及压力
        三、苏俄新闻体制的直接影响
    第二节 陈独秀领导创建中共早期新闻体制的思想基础
        一、报刊的政治方向及差异化的报刊宣传路径
        二、俄共(布)组织建设的理念及对新闻体制的认识
    第三节 陈独秀领导创建中共早期新闻体制的举措
        一、创建中共早期机关报体系
        二、探索中共早期新闻宣传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
        三、中共早期新闻宣传骨干队伍的建设
    第四节 陈独秀领导创建中共早期新闻体制的基本内容
        一、领导体制和运行制度
        二、编辑、出版、发行的新闻管理工作机构
        三、政治报、理论报、工农青年妇女报等报刊宣传体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闻人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关系研究
    第一节 建党时期陈独秀新闻活动与共产国际关系
        一、力求经济独立:共产国际与《新青年》改组的经费问题
        二、建党主张的坚守与调整:共产国际与《新青年》掀起的思想论争
        三、党报发展的困境及陈独秀对共产国际态度的转变
    第二节 民主革命纲领制定时期陈独秀新闻活动与共产国际关系
        一、共产国际对“一大”前后报刊宣传批评及国内舆论压力
        二、陈独秀的应对:《向导》宣传政策及策略的形成
        三、《向导》为代表的党报宣传政策及策略之影响
    第三节 大革命时期陈独秀新闻活动与共产国际关系
        一、共产国际的国共合作政策与陈独秀“三大”前后新闻言论趋向
        二、国共合作初期的共产国际政策与陈独秀党报时评
        三、国共分裂危机中共产国际政策与陈独秀的党报时评
        四、大革命中陈独秀新闻活动的得失
    第四节 托派时期陈独秀新闻活动与共产国际之关系
        一、共产国际与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的转折
        二、托派旗帜下的新闻活动及其对共产国际的态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陈独秀的新闻理念研究
    第一节 陈独秀新闻理念的主要渊源
        一、传统“士”的政治使命和政治精英意识的现代转换
        二、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及其新闻理念的汲取
        三、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新闻理念
    第二节 陈独秀新闻理念的演变脉络
        一、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追求中以政治为本位的新闻理念
        二、共产革命追求中以政治宣传为目的的新闻理念
        三、作为中共新路线“反对派”的陈独秀新闻理念
    第三节 陈独秀新闻理念的特征探讨
        一、政治本位新闻理念的政治特征
        二、政治本位新闻理念的思想特征
        三、政治本位新闻理念的实践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新闻人陈独秀的认识和评价
    第一节 颇具鲜明政治个性和性格特征的“书生”新闻人
        一、从议政到革命的“书生人格”
        二、革命舞台的“书生”政见
        三、弃绝中庸之道的“书生”个性
    第二节 创建中共早期新闻体制的“革命”新闻人
        一、初步提出中共新闻体制建设的基本理念
        二、建构中共早期新闻体制
        三、领导创建的中共早期新闻体制之历史地位
    第三节 因错就错、迷途未返在新闻史上留痕的“悲剧”新闻人
        一、选择托派使其“改造中国”的理想陷入困境
        二、坚守“反对派”立场使中国革命遭受损失
        三、基于民族大义的抗战宣传遭遇尴尬结局
结语
附录·陈独秀新闻活动日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2)《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3.1 关于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及效果的相关研究
        3.2 《三联生活周刊》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4.1 内容分析法
        4.2 文献分析法
    五、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第1章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
    1.1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
        1.1.1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的界面设置
        1.1.2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的功能设置
    1.2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2.1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的初创期
        1.2.2 《三联生活周刊》与其微信公众号融合发展期
        1.2.3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的成熟运营期
第2章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策略
    2.1 推送内容分析
        2.1.1 推送内容
        2.1.2 推送时间
        2.1.3 转载文章来源
    2.2 内容策略:以高质量原创内容为重
        2.2.1 以《三联生活周刊》母媒为支撑
        2.2.2 特色的专栏设置
        2.2.3 符合微信传播的编辑方式
    2.3 互动策略:创造互动点和积极构建社群
        2.3.1 沙龙式讲座——三联阅读汇
        2.3.2 社群聚合式——松果生活
    2.4 营销策略:深刻理解和满足用户需求
        2.4.1 产品(Product)组合策略
        2.4.2 价格(Price)策略
        2.4.3 渠道(Place)策略
        2.4.4 促销(Promotion)策略
第3章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的效果
    3.1 微信传播指数(WCI)
    3.2 引起受众认知层面的变化
    3.3 引起受众心理和态度层面的变化
    3.4 引起受众行为层面的变化
        3.4.1 购买行为
        3.4.2 互动效果
第4章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运营建议
    4.1 内容运营
        4.1.1 培养编辑的互联网思维
        4.1.2 富媒体应用
        4.1.3 “碎片化”阅读
    4.2 关系运营
        4.2.1 尊重用户体验
        4.2.2 扩大其活动覆盖度
        4.2.3 组建微信群
    4.3 商业运营
        4.3.1 “软文”推广
        4.3.2 加强用户数据管理和分析
        4.3.3 内容付费
结语
附录
    附录1 抽样文章
    附录2 微信传播指数计算方式
    附录3 清博指数期刊榜榜单数据情况统计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建构侨乡 沟通“侨”“乡” ——台山侨乡百年侨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问题和内容框架
    三、文献综述
    四、本文对“侨刊”的界定
    五、研究方法
    六、本文对相关术语和注释方式的说明
第一章 百年变迁中的台山侨刊
    第一节 1909-1949年的台山侨刊
        一、刊物宗旨——改良社会与联络侨情
        二、与宗旨相应的栏目设置
        三、多管齐下的经费筹集方式
    第二节 1950-1966年的台山侨刊
        一、刊物宗旨——宣传“新社会”与联络乡侨
        二、稳中有变的栏目设置
        三、《新宁杂志》与其他侨刊间二元化的经费筹集方式
    第三节 1978年至今的台山侨刊
        一、刊物宗旨——沟通侨情与激发华侨爱国爱乡之情
        二、传统与创新并存的栏目设置
        三、以获取捐赠为主的经费筹集方式
    小结
第二章 台山侨刊相关者
    第一节 1909-1949年的台山侨刊相关者
        一、侨刊传播者——正当壮年、接受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群体
        二、侨刊受众——期盼落叶归根的移居者
        三、对侨刊实行控制的政府——管而不严
    第二节 1950-1966年的台山侨刊相关者
        一、侨刊传播者——延续前一阶段且经过重组的“知识分子”群体
        二、侨刊受众——被侨乡所“争取”的海外移居者
        三、对侨刊实施控制的政府——着手控制
    第三节 1978年至今的台山侨刊相关者
        一、侨刊传播者——以老年为主,经历政治运动洗礼的“知识分子”群体
        二、侨刊受众——已然落地生根的移居者
        三、对侨刊实施控制的政府——严格管理
    小结
第三章 台山侨刊的内容侨刊对侨乡社会的建构
    第一节 1949年前台山侨刊的内容
        一、“恶”与“善”并存的台山侨乡社会
        二、“小事”与“大事”同在的台山侨乡社会
    第二节 1950-1966年台山侨刊的内容
        一、消除旧弊端的台山侨乡社会
        二、农工文教全面发展的台山侨乡社会
    第三节 1978年后台山侨刊的内容
        一、落实任务政策,重建“侨”“乡”关系的台山侨乡社会
        二、宗亲往来频繁、乡情亲谊浓郁的台山侨乡社会
        三、盛赞华侨捐赠公益慈善事业的台山侨乡社会
        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台山侨乡社会
        五、追根溯源、建构集体记忆的台山侨乡社会
    小结
第四章 台山侨刊的功能——沟通“侨”“乡”
    第一节 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一、1949前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二、1950-1966年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三、1978年至今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第二节 侨刊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探讨
        一、侨刊相关者与非相关者对侨刊的认知
        二、侨刊社——华侨与侨乡之间的联结点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4)主流意识形态语境中的中国对外文化交流 ——以英文版《中国文学》研究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二、有关选题研究的其他重要信息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方法、意义及研究价值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价值
        二、选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交流与汇通:文学交流传统中的汉籍外译
    第一节 文学交流传统中的汉籍外译
        一、史上的汉籍外译之概观
        二、20世纪30—40年代的汉籍外译
        三、建国后的汉籍外译
    第二节 英文版《中国文学》的创刊
        一、《中国文学》的栏目设置
        二、《中国文学》的成长历程
        三、《中国文学》的装帧及其他特点
        四、《中国文学》的主要译者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翻译与交流:英文版《中国文学》翻译选材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选材特点
        一、初创期:新中国新农民形象为主
        二、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前期):红色经典为主
        三、曲折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前期):阶级斗争为纲、革命样板为主
        四、蛰伏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伤痕反思为主
        五、复兴期(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生活为主
        六、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发展中的中国形象为主
    第二节 英文版《中国文学》典型题材的选译
        一、革命历史题材的选译
        二、农村农民题材的选译
        三、少数民族题材的选译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象与展示:英文版《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形象
    第一节 古典文学中的经典形象
        一、《中国文学》选译古典文学作品简况
        二、《中国文学》译介《诗经》的形象及策略
        三、《中国文学》译介《红楼梦》的形象及策略
    第二节 现当代文学中的经典形象
        一、《中国文学》选译的现当代作品简况
        二、《中国文学》译介《阿Q正传》的形象及策略
        三、《中国文学》译介《人到中年》的形象与策略
    第三节 民间文学中的经典形象
        一、《中国文学》选译民间文学作品概述
        二、《中国文学》译介《阿诗玛》的形象与策略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影响与启示:英文版《中国文学》对外文化交流之影响与启示
    第一节 英文版《中国文学》对外文化交流之影响
        一、《中国文学》的发行与接受状况
        二、《中国文学》的读者群
        三、《中国文学》被读者欣赏、误读或批评
    第二节 英文版《中国文学》对外文化交流的启示
        一、《中国文学》终刊原因之探析
        二、《中国文学》对外文化交流的经验与教训
        三、《中国文学》终刊后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之途径
    第三节 以英文版《中国文学》为鉴,探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之对策
        一、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影响因素
        二、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对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一 与英文版《中国文学》同时代对外发行的外文报刊
附录二 1951-2000年《中国文学》选译古典文学作品选
附录三 1951-2000年《中国文学》选译现当代文学作品选
附录四 1951-2000年《中国文学》选译民间文学作品选
附录五 1951-2000年《中国文学》选译音乐、美术、书法作品选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青年写手的主体性嬗变 ——以《萌芽》(1956-2006)为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几个关键词的来源及界定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由“80 后”写作引发的关于“青年”主体性的思考
    第三节 问题的浮现——选题的意义及价值
    第四节 问题的解决——本论文试图达到的具体目标和研究方法
    第五节 学界研究现状分析
第一章 询唤/异化/重构:国家意识形态询唤下的“异化”与“重构”(1956 年—1966 年)
    第一节 《萌芽》与国家意识形态之间
        一、 《萌芽》诞生的文学语境
        二、 “编者的话”栏目对国家意识形态的承接
        三、 “理论”、“读者论坛”栏目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呼应
        四、 “封面”、“插画”栏目的国家意识形态色彩
    第二节 《萌芽》与青年写手之间
        一、 编辑和文学青年共同创作的现象
        二、 青年写手创作心理机制
        三、 青年写手主体间关系重构
        四、 青年与政治的心理同构
    第三节 《萌芽》与接受者之间
        一、 接受者的心理认同流程
        二、 国家意识形态与接受者之间共生共存关系
第二章 启蒙/回归/反思:渐趋弥合的主体姿态(1981 年—1989 年)
    第一节 人道主义话语与现代化意识形态的内在缠绕与矛盾
    第二节 《萌芽》与现代化的意识形态之间
        一、 《萌芽》复刊的时代背景
        二、 《萌芽》的编辑理念与现代化意识形态之间
    第三节 《萌芽》与 80 年代的青年写手的主体认同之间
        一、 “个人话语”与“国家话语”的内在缠绕
        二、 “启蒙理想”和“现实生活”的双重变奏
    第四节 《萌芽》与读者之间
第三章 裂变/分化/转型——渐次弥合的主体性的再度弥散(1990 年—1998 年)
    第一节 青年文学市场化趋势与新的文学生产机制的发生环境
        一、 市场经济与文学市场化的逻辑关联
        二、 青年心理特征与文学市场化的意义同构
        三、 国家政策推动下文学市场化的必然
    第二节 《萌芽》应对文学市场化的两次改版举措
        一、 1985—1995 年,曹阳摸索的“期刊与企业合作办刊”模式的尝试
        二、 1996—1998 年,赵长天掀起的期刊定位的新变
    第三节 《萌芽》开辟的青春文学家园
        一、 时尚栏目的设置——形式革新带来的真实青春影象
        二、 青春写作从类型化、典型化——个性化、日常化的叛逆转身
    第四节 《萌芽》与读者的沟通交流
        一、 “读者寄语”、“读者论坛”栏目体现出的重建主体间关系的可能
        二、 《萌芽》泛文学定位隐含的读者审美霸权危机
第四章 沟通/交流/对话——主体重构的可能(1999 年—2006 年)
    第一节 《萌芽》与国家权力之间
        一、 “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权力转换逻辑
        二、 《萌芽》的产业化经营策略
        三、 “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奖机制的背后
    第二节 《萌芽》与青年写手之间
        一、 “媒介”构建的对话平台——“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启的青年自由写作的可能
        二、 “官方”开出的身份证明——“专家参与点评”带来的沟通与交流
        三、 主体性彰显的“真性情”写作——对当下文学审美和写作领域的拓展
        四、 “真性情”写作的内部分野——实力派/偶像派背后的权力关系之争
        五、 权力之争背后——《萌芽》何为?
        六、 “青春模式”——文学商业化的具体体现
    第三节 《萌芽》与读者双向交流
        一、 《萌芽》网站建立的真诚交流平台
        二、 众多“读者参与”栏目的设置
        三、 读者心理认同机制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目录

(6)香港凤凰卫视刘长乐的媒体理念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绪论的前言
    1.2 文献的综述
    1.3 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刘长乐媒体理念形成背景
    2.1 刘长乐个人经历
    2.2 凤凰成长经历
    本章特别关注:内行领导内行的传媒人
第三章 刘长乐的媒体理念实践探析
    3.1 传者:管理理念的实践
        3.1.1 用怎样的人
        3.1.2 怎样用人
    3.2 内容:把关理念的实践
        3.2.1 用怎样的内容
        3.2.2 怎样用内容
    3.3 渠道:经营理念的实践
        3.3.1 采集渠道
        3.3.2 播放渠道
    3.4 受者:公关理念的实践
        3.4.1 谁是受者
        3.4.2 公关受者
    本章特别关注:“凤凰个性”开辟另类蓝海
第四章 刘长乐媒体理念效果研究
    4.1 广告收入看效果
    4.2 媒介讯息看效果
    本章特别关注:全身心投入凤凰事业
第五章 刘长乐媒体理念下凤凰的未来
    5.1 外部的挑战
    5.2 内部的挑战
    5.3 凤凰的未来
    本章特别关注:凤凰节目“克隆”出的繁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四、就《前线》杂志栏目调整致读者(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新闻人陈独秀研究[D]. 张朋. 南京师范大学, 2018(12)
  • [2]《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及效果研究[D]. 兀妞.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3]建构侨乡 沟通“侨”“乡” ——台山侨乡百年侨刊研究[D]. 姚婷. 厦门大学, 2017(08)
  • [4]主流意识形态语境中的中国对外文化交流 ——以英文版《中国文学》研究为中心[D]. 林文艺.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4)
  • [5]青年写手的主体性嬗变 ——以《萌芽》(1956-2006)为考察对象[D]. 李丹丹. 河南大学, 2012(10)
  • [6]香港凤凰卫视刘长乐的媒体理念实践研究[D]. 王昊灵. 上海交通大学, 2010(11)
  • [7]服从服务大局 满足读者需求——就2007年编辑工作要点及栏目调整致读者[J]. 本刊编辑部. 前线, 2007(01)
  • [8]就《前线》杂志栏目调整致读者[J]. 本刊编辑部. 前线, 2002(01)

标签:;  ;  ;  ;  ;  

前线杂志栏目调整致读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