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据结构课件研制中的面向对象实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马芸[1](2019)在《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促进大学生高阶学习的研究》文中提出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与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通过反思、批判、整合、创造等高阶认知行为进行知识建构与迁移的高阶学习能力,对于推进我国从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才强国有着重要意义。课堂不但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学习发生的主要场所。如何优化课堂学习资源与学习方式促进高阶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高阶学习本身的内涵丰富,不同学者对于推进高阶学习的路径与方法进行了大量探索与实践。本文尝试在理论层面,通过构建影响因素模型,证实反思性学习与整合性学习是高阶学习的核心,并运用探索式数据分析法、准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以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基于MOOC支持的混合式教学如何支持高阶学习。其中,采用“基于MOOC支持的混合式教学”简化表述“利用已经存在的优质MOOC资源支持混合式教学”之意。研究问题包括:(1)反思性学习与整合性学习是否是高阶学习的核心构成。(2)在基于MOOC支持的混合式教学情境下,哪些因素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反思性学习和整合性学习。(3)基于MOOC支持的混合式教学策略是否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反思性学习和整合性学习。研究划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文献分析。分析了研究背景与意义、确立了研究问题与目标、内容与方法、特色与创新(第一章)。理清了“高阶学习”“MOOC研究现状”与“基于MOOC支持的混合式教学”的研究焦点、教学实践应用,依托研究综述界定了“高阶学习”与“基于MOOC支持的混合式教学”两个核心概念的主要特征,并介绍了 MOOC的研究现状与学科分布现状,为后期优质MOOC资源的选择提供一定依据(第二章)。第2部分:理论探索的实证研究。探索了在基于MOOC支持的混合式教学情境下,影响学生高阶学习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各因素相互作用与影响的研究假设,并构建了由这些研究假设构成的理论模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分析问卷数据,验证构成理论模型的各研究假设是否成立,并形成最终的高阶学习影响因素模型。根据影响因素模型,提取出“高阶学习”的核心构成:“反思性学习”与“整合性学习”。(第三章)第3部分:教学实践验证研究。设计了两类教学,分别用于验证基于MOOC支持的混合式教学策略能够促进反思性学习与整合性学习(第四章)。设计了单变量验证实验,论证基于MOOC支持的混合式教学策略能够促进大学生反思性学习。设计了双变量验证实验,论证基于MOOC支持的混合式教学策略能够促进大学生整合性学习。如果该策略与思维导图认知工具配合使用,促进整合性学习的效果更佳。对参与两个教学实验的被试,在教学干预前后,进行了基于心理学测量的高阶思维能力与倾向性测验。通过分析测验数据,反映被试在经历基于MOOC支持的混合式教学策略干预后其高阶思维的变化情况。(第五章)第4部分:理论总结与验证研究。总结第3部分成功的教学实践经验,利用探索式数据分析研究范式,归纳出基于MOOC支持的混合式教学促进高阶学习的课堂实践框架。设计了用于验证该实践框架有效性的课堂教学。设计了单变量验证实验,依托《教育传播学》课程中学生教学综合实践项目的表现数据,论证了实践框架对教学效果提升的积极作用。(第六章)针对三个研究问题,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基于MOOC支持的混合式教学”主要指,教师通过引入包括教学设计、活动、任务、测试等优质的MOOC资源,面向几十名学生规模的行政班级,旨在帮助学生跨越由学习环境不同而引发的学习障碍、对所学知识建立系统性完整认识的教学过程。混合式教学情境、教学资源及设计的重构、不同教学情境下教学任务的衔接以及面向学科知识的完整认识过程是其四个特征。高阶学习主要指,学生始于心理高阶思维的变化,运用自身关键能力,最后产生区别于表层学习的高阶学习行为的涉及心理、能力、行为等层面的一系列复杂变化过程。其内涵划分为三个层面:高阶思维、关键能力、学习行为。(2)自我效能感、课程学业支持、师生交互支持是在基于MOOC支持的混合式教学情境下影响学生高阶学习的主要因素。反思性学习和整合性学习是高阶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基于MOOC支持的混合式教学情境下高阶学习影响因素模型,该模型解释了各因素影响高阶学习的作用机制。(3)验证了基于MOOC支持的混合式教学策略,既能促进反思性学习,又能促进整合性学习。(4)归纳了基于MOOC支持的混合式教学促进高阶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框架。该框架能够指导设计出有效促进高阶学习的基于MOOC支持的混合式教学策略。
许智超[2](2019)在《面向中职信息技术师资培训的微信小程序课程开发与研究》文中认为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重要基础。中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中职教师的培养,师资培训是提升中职教师综合能力和发展“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手段。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互联网技术更新迭代迅速,微信小程序作为新兴信息技术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流,在社会信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方面也不断提升。新兴互联网技术在中等职业教育信息技术方向的师资培训中迫切需求,用什么样的培训模式能够高效的进行师资培训,以及如何建立合适的信息技术培训课程是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本研究主要分为五个研究部分。第一部分为课程设计模式的研究,主要通过对国内外中职培训模式以及中职培训课程的现状、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概述;第二部分为信息技术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主要包含计算思维理论、项目导向法以及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理论研究;第三部分为信息技术课程培训的框架设计,结合第二部分的理论基础将微信小程序作为信息技术课程开发的案例进行课程项目的框架设计;第四部分为课程实施与评价,本文通过对课程设计的宏观架构的评价以及项目实施的具体评价,作为本研究面向信息技术课程开发的价值分析;第五部分为总结与展望,将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性及未来展望进行总结。本研究构建了DIEE的信息技术类院校培训模式,在课程设计中将计算思维主导引入课程开发,通过计算思维结构模型绘制微信小程序课程开发的计算思维三棱结构;在课程实施中,运用面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导向学习与中职师资培训相结合将核心素养融入中职师资培训课程建设;课程案例开发的技术层面,运用Python+sanic的web框架进行后台开发,MINA框架进行前端开发,实现可扩展的容纳更多信息技术知识点的微信小程序案例。最终结合微信小程序项目案例,面向中职师资培训的教师进行课程实施,并根据教师评估和专家评估对本研究课程予以综合评价,充分分析微信小程序课程实践和信息技术课程开发模式的可扩展性。
庄存波[3](2018)在《复杂产品装配过程管理与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卫星、导弹、火箭等复杂产品的装配具有以手工装配为主、研制与批产并行、注重可追溯性等特点,其在装配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传递、资源协调和生产扰动,如何实现复杂产品装配过程的管理与控制一直是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论文针对企业复杂产品装配的实际需求,系统地研究了面向复杂产品装配过程的管控技术,开发了软件系统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验证,为复杂产品装配过程的管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工具。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了复杂产品装配过程管控的研究背景,总结了装配过程数据采集和管理、面向装配过程的生产调度、产品装配数据包生成和基于数字孪生的装配过程智能管控等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复杂产品装配过程管控技术的研究现状中存在的不足。(2)分析了复杂产品的装配业务流程,论述了复杂产品装配过程管控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复杂产品装配过程管控的实现流程和技术框架。结合目前研究现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了论文重点研究的关键技术,分别为装配过程数据采集和管理技术、一种改进离散磷虾群的装配调度算法、产品装配数据包生成技术以及基于数字孪生的装配车间智能管控技术。(3)针对复杂产品装配过程数据全面实时采集和管理困难的问题,引入工作流技术,构建了基于流程和日作业计划的装配过程数据采集和管理模型,实现了装配过程数据的实时、准确、全面采集和管理。针对装配过程物料动态跟踪困难、物料信息可追溯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流程和条码的复杂产品装配过程物料动态跟踪及管理方法,详细论述了该方法的实现流程,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实做物料的内涵及其生成算法,解决了卫星、导弹等复杂航天产品在物料领域的质量追溯难题。(4)以工期最小化为调度目标,建立了复杂产品装配调度模型,提出了一种求解复杂产品装配调度问题的改进离散磷虾群算法。通过基于排列的编码方式和基于启发式规则的改进解码方式实现了调度解和磷虾种群个体之间的转换;通过局部搜索和重启策略改进了磷虾群算法,增强了算法的局部寻优能力和全局搜索能力;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不同的参数设置对算法性能的影响,确定了算法的最佳参数组合。实例和算法比较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高效性和稳定性。(5)针对完整准确的复杂产品装配数据包的输出难以实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料清单和流程的复杂产品装配数据包生成方法。分析了复杂产品装配数据的动态演变过程,研究了基于流程的产品装配数据组织、逆向过程下的产品装配数据版本关联以及基于物料清单的产品装配数据层次化管理等关键实现技术,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产品装配数据包的生成算法,实现了完整准确的产品装配数据包的输出。(6)引入数字孪生技术,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复杂产品装配车间智能管控方法,构建了实现该方法的体系框架,阐述了装配车间数字孪生体构建、数字孪生和大数据驱动的装配车间运行状态预测以及基于数字孪生的装配车间管控服务等关键实现技术,为实现复杂产品装配过程的智能化管控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7)结合航天装配企业实际需求,自主设计并开发了复杂产品装配过程管理与控制系统,并结合具体的企业实例,对论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验证。最后,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并展望了下一步将要开展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工作。
檀晓红[4](2013)在《基于推荐及遗传算法的个性化课程生成与进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通信技术、Internet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学习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在众多资源中获取学习者自身所需要的知识,以完成课程的系统学习?因此,课程生成技术和方法是e-learning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自1980年代开始,在智能导学、人工智能与教育、自适应超媒体与基于web的教学等领域中开始有一些研究。与此同时个性化学习与网络学习环境中的个性化服务也相应得到研究,相关研究涉及信息检索、数据挖掘、人工智能、计算机通信及网络等众多的信息科学领域。本论文主要围绕个性化课程生成技术的研究和实现展开,探索解决大规模网络教育过程中实现学习内容的个性化。旨在帮助专业教师实现课程的自动生成,以此解决大规模网络用户在正规学习过程中对课程的需求,通过对学习过程中个性特征动态数据捕捉和分析,实现个性化学习内容的进化,以此解决用户的动态个性化需求。整个系统将课程生成按照学习过程分两个阶段实现,首先在准备学习课程前,面向专业教师对课程整体教学计划的分析,从海量的知识库中抽取基于具体课程的知识体系,并对目标学习者通过前测模块获取学习前的个性知识特征,通过分层推荐算法为学习者实现个性化的初始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动态更新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并应用遗传算法,为其生成一系列个性化课程内容,直到最终完成课程的学习目标。本论文的学术贡献和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新颖的在大规模正规学习中的个性化课程生成与进化模型,将个性化学习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个性化课程内容的生成和动态进化来实现。结合知识状态图的相关理论和概念,对课程生成相关的概念模型做了形式化的描述,提出了在大规模正规学习中的个性化课程生成及进化模型,通过基于推荐算法的个性化课程生成和基于遗传算法的个性化课程进化两部分,实现了真正意义上全过程的个性化学习,为解决大规模网络远程学习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一个具有良好通用型和扩展性的框架模型。2.提出了基于多维特征向量的分层推荐算法,以此来实现个性化课程生成(PCG-LRS)。通过基于内容的推荐和基于网络结构的推荐等多种推荐的混合应用,提出基于多维特征向量的分层推荐算法的个性化课程生成模型(PCG-LRS),引入专业教师的教学计划作为初始课程生成的依据,获取课程的知识库。通过前测获取学生初始知识特征,实现初始的个性化课程生成。该方法既能帮助教师制定课程整体教学计划,实现课程的自动生成,又满足了学生个体知识和能力特征对课程学习的需求。此外,分层实现的推荐算法将大规模的知识库、资源库的推荐分布在不同层次实现。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分步实现,有效实现了降维,降低计算量,提高课程生成算法实现的效率。3.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个性化课程进化算法(PCE-GA),实现整个学习过程中课程的动态更新过程。为了在多目标问题中快速收敛得到一个最优解,在考虑概念图的有向无环性的同时,结合拓扑排序算法,提出基于分层拓扑排序算法生成初始解。在此算法框架下,目标用户模型的动态更新、以及课程内容的进化,为解决网络学习环境中个性化课程内容进化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通用型和扩展性的框架。4.提出一种能够较好地适合网络学习环境下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用户档案模型。将向量空间模型引入上述算法中,以知识状态图的建立为基础,构建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用户档案模型。由于个性化推荐在课程生成过程表现为课程知识结构和学习对象推荐,是基于学习者学习特征的,因此在用户模型中不是兴趣结点,而是学习特征结点,包括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目标特征,分别与概念模型及学习对象模型中特征向量匹配。该模型在上述算法的实现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5.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在E-learning领域中实现了基于PCG-LRS和PCE-GA的个性化课程自动生成与进化系统。针对大规模的网络教学,为教师提供了基于教学计划的课程自动生成系统,包括知识结构图的构建、学习活动的添加、结构化的课程生成等功能。并将分层推荐算法和遗传算法应用于课程生成与进化过程,使得学生的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随着其知识状态的变化而不断进化,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效果。本论文的研究得到了欧盟FP7框架项目的支持,项目批准号:231396“Responsive OpenLearning Environment(ROLE)” Grant agreement no.231396
傅伟[5](2013)在《电子课本模型构建与技术验证》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以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科技革命引领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伴随着数字化阅读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普及态势及个人数字终端设备的飞速发展,“电子课本”的时代正在到来。目前,电子课本已经引起了多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从一项研究热点、一种技术产品,逐步发展成为国家层面借以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提高教育竞争力的利器。从传统课本到电子课本这一质的飞跃承载着人们对于技术增强学习、技术促进学习、技术赋能学习(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的殷切期望,电子课本正在推动着数字化时代人类阅读与学习范式的变革。本研究首先进行了研究综述,通过现状分析,总结了目前电子课本“应用先行、研究滞后、标准缺失”的现状特点;揭示了电子课本多元理解问题;梳理了电子课本相关研究及数字化学习技术标准,并从学习对象理论视角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基于对数字化学习资源及电子课本的理解,本研究在对数字化阅读与学习领域资源形态、功能特性、技术标准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EPUB (Electronic Publication, IDPF组织的数字化阅读格式标准,简称EPUB)、DC (Dublin Core Metadata,都伯林核心元数据,简称DC)、LOM (Learning Object Metadata,学习对象元数据,简称LOM)、SCORM (Sharable Content Object Reference Model,可共享内容对象模型,简称SCORM)、IMS-CC (IMS Common Cartridge, IMS内容统和模型或MS公共弹夹模型,简称CC)、IMS-CP (IMS Content Packaging, IMS内容包装模型,简称CP)、IMS-LD (IMS Learning Design, IMS学习设计规范,简称LD)等数字化技术标准,以电子书包系统功能模型为研究设计层面的原点,以需求分析为研究应用实践层面的原点,从资源、活动、空间三种形态视角表征了电子课本的领域特性,并由此界定了电子课本的领域三态,建构了电子课本的领域模型。电子课本的领域三态描述为资源态、活动态和微环境态。资源态涵盖了内容资源格式转换、内容文件的兼容与包装、单一文件形态向内容对象形态转化等问题,体现了电子课本的结构化特性;活动态为电子课本引入轻量级教学设计机制,使内容主线的课本转化为内容为基础、活动为主线的电子课本,体现了个性化特性;微环境态借助于虚拟学具与学习服务,通过个性化的内容组织与知识建构过程,推动电子课本由统一编制、标准内容的资源性集合形态演进为以个人微型知识空间为主要特征的全新电子课本形态。电子课本的领域模型表征了领域特性,具体可划分为领域三态模型、三态演进模式与概念模型。本研究借鉴了UML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的建模思想,通过三次抽象过程,由电子课本的领域模型过渡到系统模型。电子课本的系统模型主要包括了电子课本的信息模型和内容包装模型。从电子课本的两大研究原点到领域模型是第一次抽象过程,明确界定了电子课本的领域特性;从电子课本的领域模型到信息模型是第二次抽象过程,使用电子课本语义元素在逻辑层面表征了电子课本的内容对象与功能特性;从电子课本的信息模型到内容包装模型是第三次抽象过程,设计了电子课本的内容包装结构与元数据。电子课本信息模型是整个设计的核心,包括了内容结构模型、功能结构模型、学习地图机制以及服务框架。电子课本的内容包装设计则是一个完整的电子课本资源聚合及内容包装方案,包括了电子课本内容包装模型、内容对象包装模型、元数据模型以及内容包装DRM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数字版权管理,以下简称DRM)扩展方案。依照电子课本的领域模型、信息模型、内容包装模型,本研究开发了英语、自然电子课本原型、阅读器软件、自然课本学习地图,设计了电子课本系统软件结构。在电子课本模型建构和原型的基础上,通过英语、自然电子课本原型的设计研发,验证了电子课本模型的可行性,证实了本研究的价值。本研究界定了电子课本的领域特性,探究了电子课本的演进模式,建构了电子课本的系统模型,设计研发了带有轻量级学习设计功能特性、具有个人微型知识空间形态特征的结构化、个性化电子课本,推动了电子课本的示范性应用、产品研发与标准研制。目前,电子课本虽然尚未成为主流,但其已经处于一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临界点。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未来。本研究定位于一个创造未来的过程,虽然所研发的电子课本原型还属于实验室产品,无法大规模应用试点、推动产业发展。但是笔者相信,电子课本将能够让孩子们丢掉沉重的书包,以较高的性价比享受到数字化学习所带来的便捷及个性化的学习服务,推动目前教育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安述照[6](2008)在《基于UML建模的流媒体课件点播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研究,以及CERNET2逐渐应用于现代远程教育实践,高带宽、高速率、高可靠性的网络将为远程教育能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创造更多的机遇和可能。包含音、视频等大容量信息对象的多媒体课件,已经广泛运用于远程教育实践,并对整个远程教育的服务质量有一个很大的提升。但由于现在的课件文件容量非常大,用户要浏览这些课件,需要先从网站上下载,然后才能播放观看,若改变学习的地点,则需要再次下载,非常烦琐,效率低下。为了方便用户能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方便的在线浏览课件,流媒体技术应运而生。流媒体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音、视频的在线播放。本文所研究的是针对学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校内建立的流媒体课件点播系统。该系统的建立对于提高学校的课件管理水平,规范教师课件制作,方便学生资料查询,在线浏览课件,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先介绍了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现状及课题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然后提出开发流媒体课件点播系统的可行性分析,提出视频点播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本系统由三个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服务器子系统和点播子系统组成。然后介绍了流媒体技术的原理,阐述了当前多媒体课件在线播放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在系统建模过程中,首先进行需求分析,这是一个决定系统能否符合用户需求的关键步骤,该阶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设计的进度以及质量。需求分析主要是定义用例,对该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描述,从而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在这部分主要应用的是用例图,用例图要详尽地表示系统的各种关系。其次进行的是设计,设计一般分为架构设计和详细设计。这部分主要包括定义包、描述包间的相关性和基本的通信机制。注意要减少相关的二义性以及与用户的接口设计。再进行的是实现,在这个过程中UML的优点可以得到长足的体现:运用Rational ROSE提供的环境将前几步设计的图进行分析,然后可以转换成自己所熟悉的高级语言,并在高级语言中进行编辑,在高级语言的环境中我们可以看到UML把图转换成系统的程序设计的结构框架。并且,在进行该系统扩展时只需要在前两步设计的图中进行更改,从而改变程序框架,彻底改变了传统设计中更改所带来的复杂性与潜在的危险性。此外还介绍了本系统的功能模块组成以及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器程序。最后给出了系统各个模块的详细功能介绍和实现方法。
王志华,卓伟[7](2007)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数据结构》课程建设研究》文中认为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结合市场对软件开发人才的需求,依据《数据结构》课程本身的特点,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思路。
刘志红[8](2006)在《“C/C++与数据结构”综合课程的多媒体软件设计》文中认为本论文的内容是教材《C/C++与数据结构》的多媒体课件的研究与开发。《C/C++与数据结构》教材和配书多媒体课件是天津市教改立项课题“计算机基础体系改革”的主要研究成果,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已发行两版,目前正在编写第三版。本文围绕着第三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典型算法、组合类型和综合设计(起泡排序、堆排序、遍历、组合、事件驱动模拟)的多媒体实现为具体内容,详细论述了在课件研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主要难题是,内容上的关联和运行时的交互。内容上的关联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原来三门课程被整合为一门课程之后,如何表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例如,同一个算法的不同种描述之间的比较,包括单纯C语言描述,利用数据结构的C语言描述和C++描述。另一个是,实现一个算法的多种机制和手段是如何相互支持的,包括抽象结构,存储结构,求解步骤,代码等。运行时的交互是指多媒体课件演示程序时,其处理的数据由用户从外部输入。这样做,一是为了使课件演示更接近真实的程序运行环境,二是为了给教师在必须使用不同的数据来分析一个算法时提供方便。解决第一个难题的方法,一是建立三级菜单,与教材目录对应;二是建立任务栏,便于调用一个主题的相关内容,例如一个结构的基本操作函数,一个类的成员函数;三是对于每一个程序,模拟编译系统的Trace功能,逐条语句跟踪,并且同时展示算法、结构、数据存储、运算结果和语言底层支持。解决第二个难题的方法是以Authorware为制作工具,并深入开发其程序设计功能,使脚本的教学要求得以充分的展示。在教学效果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减少了课时,却延伸了课堂,开阔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
柯清超[9](2003)在《分布式学习系统软件建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网络技术教育应用的深入发展,信息化学习资源、学习系统的规模、复杂度日益增加。其技术手段、设计思想、系统体系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网络教学系统正朝着分布式、协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借助于网络技术,学习系统的规模日益膨胀,不断扩大,在结构上具有鲜明的分布式特征;另外一方面,人们又希望能够实现这些分布式学习资源与系统的统一共享、重用与互操作。 领域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日益复杂化的分布式学习系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美国“高级分布式学习”(Advanced Distributed Learning)研究机构从资源共享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可共享课程对象参照模型”(SCORM),旨在解决分布式学习的学习内容共享、互操作与重用、更大范围的协作、智能指导等问题;国际标准化研究组织,如ISO SC36、IEEE LTSC学习技术委员会、IMS全球联合学习机构等,则从体系结构、学习者、学习资源和学习管理系统的信息模型等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分布式学习系统开发可参照的信息模型、规范标准。 但是,在方法论层次上如何构建这些日益复杂化的分布式学习系统,目前国际上尚缺乏可靠的理论模型。 现代的主流软件工程技术主张采用模型驱动的方法进行软件系统的构建。 因此,从教学系统设计与软件系统设计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构建一套分布式学习系统设计的模型化方法,实现分布式学习系统的软件建模,以支持分布式学习系统的有效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同时,也将会从方法论上丰富教育技术学领域中教学系统的设计理论与开发理论。 围绕这一问题,本研究从理论基础、分析方法、建模过程与模型表示几个角度出发,对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教学系统设计方法、面向对象方法、UML建模技术等相关理论、方法与技术进行了多角度、交叉性的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建立了一套以“学习角色—学习活动—学习环境”模型框架为核心,面向分布式学习系统(环境)开发的软件建模方法,简称为RAE(Role-Activity-Environment)方法。要 全文共八章,其中第二、四、五章是本论文的重点。全文的框架如下: 第一章:介绍了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实践基础与研究的内容、目标与方法。 第二章:综述了分布式学习系统的基本概念,分布式学习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从静态、动态两个角度提出了分布式学习系统的抽象模型,并以此为基础,从系统要素和建模方法两个维度界定了分布式学习建模研究的问题域。 第三章:从现代软件建模技术的角度出发全面论述了分布式学习系统软件建模的基础。包括基本概念、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和分布式系统的软件模型表示方法、技术。 第四章:从基本思想、模型抽象方法、建模过程、应用框架和模型表示几个层面论述了RAE的理论框架。阐述了RAE方法的核心思想:(l)分布式学习系统建模以“学习角色一学习活动一学习环境”抽象模型为框架核心,不断演化;(2)以学习用例为驱动,以“角色一活动一环境”模型为框架,多次迭代实现系统的建模;(3)以活动理论为框架指导系统的学习活动分析,构建系统的分析模型一一需求模型和学习活动模型;(4)以“设计模式(DesignPattems)”方法指导系统的环境设计,构建系统的设计模型一一学习环境模型与实现模型; (5)以UML、XML表示系统的软件模型。 第五章:详细论述分布式学习系统的需求模型、学习活动模型、学习环境模型和实现模型的构建方法与模型表示问题。第六章:提供一套支持RAE方法的建模参考模板。第七章:RAE方法的应用研究,包括:(l)建模工具原型的研制;(2)通过RAE在实际项目开发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了RAE建模方法的应用,初步验证RAE方法的有效性。第八章:研究结论。
李海江[10](2003)在《基于网络的工程设计与有限元分析系统的面向对象构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面向对象分析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结合相关的网络应用技术(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将集群并行计算、Web计算以及网络工程设计等概念引入土木工程分析设计以及有限元数值分析领域,最终初步形成一个集成的基于网络的工程设计与有限元分析系统框架NetFEAF(Network base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ramework)。计算集群的建立、串并行有限元分析(OOParaFEA:Object Oriented Paralle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Web有限元计算(WebFEA:Web base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基于网络的重力式码头CAD系统(NetGraWCAD:Network based Gravity Wharf CAD integrated system)、用户接口以及通信模块等的实现都充分利用了面向对象的思想,模块化的实现策略使系统具有了很好的稳定性及可扩展性。通过构建NetFEAF系统,对计算机新技术在相关领域内的应用做了有益的尝试,同时也为基于网络的土木工程CAD/CAE以及网络协同设计的深入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系统部分研究成果投入实际应用后,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也进一步证明了系统开发的实用性。 NetFEAF系统依据自顶向下、分而治之以及层层推进的实现原则,采用了全新的系统构造思路,对系统的集成用整体类库组成图进行表述,对各组成部分通过子类库再进一步详细介绍,系统的整体实现被一层一层分解、细化,各组成部分基于统一的计算核心集成在同一个系统框架内,同时相互之间还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独成一体,正是因为深入利用了面向对象的分析与实现手段,整个复杂系统构成从概念上更有利于理解,集成更加紧凑,具体模块的实现也更加迅速高效,面向对象方法的变复杂为简单的策略艺术在系统的具体实现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又被全新的应用于特定并行有限元计算集群的构建过程中,论文将集群系统的各种软硬件组件,映射成一系列相关联的类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集群系统类库,通过对组成类特性的研究而实现对集群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关联分析。论文通过系统化的方法详细介绍了集群系统的构建过程,并根据并行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Socket网络通信实时构造集群运行状态表,进而以此实现集群计算任务的动态管理、同构/异构平台下的并行有限元分析以及网络工程分析设计等。 在深入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一个独特而又不失一般性的、较为全面的、面向对象的、基于网络的集成限元分析类库并完成全部的程序实现,可利用子结构法,交互式的进行线性、非线性分析,还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同构/异构系统平台下的串、并行分布式有限元分析。具体实现过程中,充分发掘面向对象技术的优势,采用了多种全新的设计技巧,以降低各模块之间的耦合性,提高数据传输以及程序运行速度,同时又可以方便的集成前、后处理功能,论文还基于TCP/IP网络协议,依托实现的特定集群数据传输模型,分别利用两种不同的策略实现了并行有限元分析,与已有成果相比,面向对象方法在有限元分析领域内的应用更加深入、全面,实现的功能更加丰富。 论文还开发了全新用途的网络服务中心,包括Http服务器、计算服务器,以及各种用途的计算客户端:利用Java语言的网络通信、界面处理能力结合集群的密集并行计算能力一起完成特定的计算任务,从而使集群计算与Web计算很好的集成在一起;WebFEA作为一种应用客户端,配合NetFEAF集成系统的各个计算组成部分,可以实现一个比较全面的有限元分析方法的计算机辅助课件;当前基于Web的各种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将基于网络的工程设计与有限元分析系统的面向对象构建其引入有限元分析以及土木工程设计领域还不多,基于NetFEAf系统,作者又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实现了基于网络的重力式码头CAD集成系统,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工程分析设计软件的运行思路,使网络变成土木工程师的日常工作中心,系统部分成果通过鉴定(文通部鉴定为“国内领先,可以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建议在水运行业内尽快推广使用”)推出后的良好试用效果,使面向对象的方法在土木工程分析设计软件系统研制中的优势得到进一步验证。配合目前工程软件网络化应用需求的日益高涨,提出了一种全新工程分析设计软件的运作模式,即网络服务收费模式。不同于传统工程软件销售所有权,网络服务收费模式销售的是软件服务,软件运行于网络上,用户只有在使用时才需要交纳费用,这样全新的使用方式也给传统的工程软件的盗版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思路。
二、数据结构课件研制中的面向对象实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据结构课件研制中的面向对象实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促进大学生高阶学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问题与目标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特色与创新 |
(一)研究特色 |
(二)研究创新 |
五、后续章节的概览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 |
本章导言 |
一、高阶学习 |
(一)高阶学习的内涵特征分析 |
(二)高阶学习与相关概念辨析 |
(三)高阶学习的研究焦点与可视化 |
(四)高阶学习的相关教学实践 |
(五)高阶学习的概念界定 |
二、MOOC研究现状 |
(一)MOOC研究焦点分析 |
(二)MOOC学科分布现状 |
三、基于MOOC支持的混合式教学 |
(一)相关概念 |
(二)相关概念的研究焦点及可视化 |
(三)基于MOOC支持的混合式教学的相关教学实践 |
(四)基于MOOC支持的混合式教学概念界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促进高阶学习的机制探析 |
本章导言 |
一、相关概念说明与假设机制模型的构建 |
(一)整合性学习与反思性学习 |
(二)自我效能感 |
(三)交互支持 |
(四)研究假设及整体模型 |
二、模型建构研究过程 |
(一)问卷设计及发放回收 |
(二)数据统计与模型建构 |
三、研究结论 |
(一)整合性学习与反思性学习具有显着的正向相关关系 |
(二)整合性学习与反思性学习的直接正向影响因素分析 |
(三)整合性学习与反思性学习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促进高阶学习的教学设计 |
本章导言 |
一、基于MOOC支持的混合式教学设计理论与原则 |
(一)经典教育理论 |
(二)教学设计原则 |
二、旨在促进学生反思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
(一)教学前端分析 |
(二)教学过程设计 |
(三)教学资源设计 |
三、旨在促进学生整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
(一)教学前端分析 |
(二)教学过程设计 |
(三)教学资源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促进高阶学习的教学实践 |
本章导言 |
一、旨在促进学生反思性学习的教学实践 |
(一)试验设计思路 |
(二)教学数据描述 |
(三)试验结果分析 |
(四)试验研究结论 |
二、旨在促进学生整合性学习的教学实践 |
(一)试验设计思路 |
(二)教学数据描述 |
(三)教学效果分析 |
(四)试验研究结论 |
三、基于心理测量的学生高阶思维情况分析 |
(一)问题解决思维变化情况分析 |
(二)批判性思维变化情况分析 |
(三)创造性思维变化情况分析 |
(四)决策性思维变化情况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促进高阶学习的实践框架 |
本章导言 |
一、实践步骤总结及框架构建 |
(一)线上教学情境下的教学阶段 |
(二)线下教学情境下的起始教学阶段 |
(三)线下教学情境下的中心教学阶段 |
(四)线下教学情境下的末端教学阶段 |
二、教学效果验证 |
(一)验证课教学设计 |
(二)验证的试验设计 |
(三)验证的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高阶学习”与“基于MOOC支持的混合式教学”的内涵特征及MOOC研究现状 |
(二)基于MOOC支持的混合式教学情境下促进高阶学习的因素 |
(三)基于MOOC支持的混合式教学策略能够促进学生高阶学习 |
(四)基于MOOC支持的混合式教学有效促进高阶学习设计框架 |
二、研究局限 |
(一)理论论述的局限 |
(二)实验设计的局限 |
(三)实验样本的局限 |
三、建议与展望 |
(一)建议要进一步关注MOOC建设与应用 |
(二)自身研究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学生高阶思维能力评价量表 |
附件2: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件3:人工智能终结性评价试题 |
附件4:名片制品客观性评价表 |
附件5:名片制品主观性评价表 |
附件6: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件7:信息传播模式测试题 |
附件8: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件9:课堂观察表 |
附件10:教学综合实践项目学习小组表现情况评价表 |
附件11:教学综合实践项目组内成员贡献情况互评表 |
附件12:一个典型学习小组各成员课堂制品教师评价可视化报表 |
后记 |
在学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面向中职信息技术师资培训的微信小程序课程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项目研究背景 |
1.1.1 中职教师师资培训现状概述 |
1.1.2 中职师资培训课程主要模式及分类概述 |
1.1.3 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现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课程研究现状 |
1.2.2 国内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课程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概念界定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意义和创新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1.6 本章总结 |
2 相关理论与技术基础 |
2.1 教育理论基础 |
2.1.1 教师发展的理智取向 |
2.1.2 面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学习 |
2.1.3 计算思维主导的课程开发理论 |
2.2 技术理论基础 |
2.2.1 微信小程序 |
2.2.2 服务端技术 |
2.2.3 移动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概述 |
2.2.4 相关网站工具简介 |
2.3 本章总结 |
3 微信小程序课程开发的研究 |
3.1 师资培训课程模式的研究 |
3.1.1 院校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 |
3.1.2 校本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 |
3.1.3 院校DIEE标准的培训模式 |
3.2 课程可行性分析 |
3.2.1 培训对象学情分析 |
3.2.2 课程需求分析 |
3.2.3 课程开发理论分析 |
3.2.4 课程内容分析 |
3.3 课程结构总体设计 |
3.4 本章总结 |
4 微信小程序教学平台案例开发 |
4.1 电商小程序总体架构 |
4.2 前端系统设计及实现 |
4.2.1 微信小程序开发环境部署 |
4.2.2 微信小程序开发框架 |
4.2.3 页面整体架构 |
4.2.4 商品信息展示模块 |
4.2.5 商品购物车页面设计 |
4.2.6 个人中心及收货地址页设计 |
4.3 服务端系统设计及实现 |
4.3.1 服务端配置 |
4.3.2 数据库构建 |
4.3.3 腾讯云服务器搭建 |
4.4 移动电商关联规则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4.5 本章总结 |
5 课程实施及评价 |
5.1 课程分析 |
5.2 课程实施 |
5.2.1 制定教学计划 |
5.2.2 教学内容 |
5.2.3 分析教学对象 |
5.2.4 制定项目学习目标 |
5.3 课程教学评价 |
5.3.1 确定微信小程序课程评价标准 |
5.3.2 微信小程序项目实施评价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职业教育教师学习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2 《微信小程序》实训课程评价的问卷调查 |
附录3 《微信小程序》课程专家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4 评价微信小程序开发课程质量的主要指标以及重要程度调查表 |
附录5 部分微信小程序课件展示 |
附录6 部分微信小程序代码展示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3)复杂产品装配过程管理与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复杂产品装配过程管控的研究背景 |
1.2 复杂产品装配过程管控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 |
1.2.1 装配过程数据采集和管理技术 |
1.2.2 面向装配过程的生产调度技术 |
1.2.3 产品装配数据包生成技术 |
1.2.4 基于数字孪生的装配过程智能管控技术 |
1.2.5 研究现状中存在的不足 |
1.3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第2章 复杂产品装配过程管控的内涵和总体框架 |
2.1 引言 |
2.2 复杂产品装配业务流程分析 |
2.3 复杂产品装配过程管控的内涵 |
2.4 复杂产品装配过程管控的总体框架 |
2.4.1 装配过程管控的实现流程 |
2.4.2 装配过程管控的技术框架 |
2.4.3 装配过程管控的关键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杂产品装配过程数据采集和管理技术 |
3.1 引言 |
3.2 基于流程和日作业计划的装配过程数据采集 |
3.2.1 基于流程和日作业计划的装配过程数据采集模型 |
3.2.2 装配过程数据采集的实现 |
3.3 基于流程和日作业计划的装配过程数据管理 |
3.4 装配过程中的物料动态跟踪与管理 |
3.4.1 基于流程和条码的物料动态跟踪管理方法 |
3.4.2 物料动态跟踪管理方法的实现流程 |
3.4.3 实做物料的内涵与生成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种改进离散磷虾群的复杂产品装配调度算法 |
4.1 引言 |
4.2 复杂产品装配调度模型 |
4.2.1 调度问题描述 |
4.2.2 调度模型符号说明 |
4.2.3 调度模型构建 |
4.3 磷虾群算法原理 |
4.4 改进离散磷虾群算法的设计 |
4.4.1 编码与解码 |
4.4.2 种群初始化 |
4.4.3 局部搜索策略 |
4.4.4 重启策略 |
4.4.5 算法流程 |
4.5 改进离散磷虾群算法性能分析 |
4.5.1 参数设置 |
4.5.2 初始仿真实验 |
4.5.3 实例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物料清单和流程的复杂产品装配数据包生成技术 |
5.1 引言 |
5.2 产品装配数据动态演变过程分析 |
5.3 产品装配数据包的数据组成 |
5.4 产品装配数据包生成的关键实现技术 |
5.4.1 基于流程的产品装配数据组织 |
5.4.2 逆向过程下的产品装配数据版本关联 |
5.4.3 基于物料清单的产品装配数据层次化管理 |
5.5 产品装配数据包生成算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数字孪生的复杂产品装配车间智能管控技术 |
6.1 引言 |
6.2 装配车间管控策略的演变过程 |
6.3 基于数字孪生的装配车间智能管控体系框架 |
6.4 装配车间智能管控的关键实现技术 |
6.4.1 装配车间数字孪生体构建 |
6.4.2 数字孪生和大数据驱动的装配车间运行状态预测 |
6.4.3 基于数字孪生的装配车间管控服务 |
6.5 装配车间智能管控的实施流程 |
6.5.1 配置阶段 |
6.5.2 运行阶段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复杂产品装配过程管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7.1 引言 |
7.2 系统总体结构 |
7.2.1 系统体系结构 |
7.2.2 系统功能结构 |
7.3 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 |
7.4 系统设计与实现 |
7.4.1 系统功能实现流程设计 |
7.4.2 系统开发的主要工具 |
7.4.3 系统开发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
7.4.4 系统的外部接口 |
7.5 系统应用实例 |
7.5.1 登录及系统管理 |
7.5.2 车间资源管理 |
7.5.3 装配工艺编制 |
7.5.4 装配计划分解与车间调度 |
7.5.5 装配过程数据采集 |
7.5.6 装配现场可视化监控 |
7.5.7 产品装配数据包生成 |
7.6 系统应用效果 |
7.7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全文总结 |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推荐及遗传算法的个性化课程生成与进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课程生成技术研究现状 |
1.3 推荐技术与课程生成 |
1.4 遗传算法与课程生成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个性化课程生成与进化框架 |
2.1 课程生成研究中的相关术语 |
2.1.1 概念、学习对象及学习资源 |
2.1.2 课程及课程结构 |
2.1.3 课程生成与课程编列 |
2.1.4 E-learning 标准 |
2.2 课程生成研究中的相关技术 |
2.2.1 知识域模型 |
2.2.2 课程生成技术 |
2.2.3 个性化推荐技术 |
2.2.4 遗传算法 |
2.3 问题的提出 |
2.4 个性化课程生成与进化系统框架 |
2.4.1 学生档案模型规范 |
2.4.2 课程结构模型 |
2.4.3 课程知识结构管理与教学计划制定模块 |
2.4.4 个性化课程生成子系统 |
2.4.5 动态个性特征生成模块 |
2.4.6 课程进化子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分层推荐算法的个性化课程生成 |
3.1 基于分层推荐算法的个性化课程生成模型 |
3.1.1 面向教师的课程自动生成 |
3.1.2 基于目标用户个性特征的推荐系统功能定义 |
3.2 个性化课程生成的概念模型 |
3.2.1 用户模型 |
3.2.2 学习对象模型 |
3.3 基于知识结构和个性化知识特征的推荐算法 |
3.3.1 面向整体目标和初始个性特征的课程知识结构生成算法 |
3.3.2 基于个性知识特征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生成算法 |
3.3.3 基于用户个性特征的学习对象生成算法 |
3.4 算法分析、实验数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个性化课程进化 |
4.1 系统框架结构 |
4.2 初始种群生成 |
4.3 用户模型更新 |
4.3.1 主要参数定义 |
4.3.2 用户模型学习方法 |
4.3.3 知识状态评估 |
4.3.4 能力水平评估 |
4.4 参数估计 |
4.4.1 时间参数 |
4.4.2 难度系数 |
4.5 个性化课程进化算法 |
4.5.1 基因的元数据 |
4.5.2 算法流程 |
4.5.3 课程进化算法实现 |
4.6 实验 |
4.6.1 交叉概率与变异概率的确定 |
4.6.2 选择算子的确定 |
4.6.3 交叉算子的确定 |
4.7 应用与评估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5)电子课本模型构建与技术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绪论 |
一、传承与创新:电子课本的时代印记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六、研究意义 |
七、关键词界定 |
第一章 电子课本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电子课本时代的到来 |
第二节 电子课本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电子课本的应用现状 |
二、电子课本的多元理解问题 |
三、电子课本接受度 |
第三节 电子课本相关研究概述 |
一、数字化资源格式研究 |
二、数字化阅读与学习行为交互研究 |
三、“学习元”研究概述 |
第四节 数字化学习技术标准概述 |
一、电子课本技术标准研制概述 |
二、数字化学习技术标准概述 |
第二章 研究框架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电子课本研究框架 |
一、电子课本研究框架1——流程结构 |
二、电子课本研究框架2——内容主题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三、学习对象概述 |
四、学习对象的理论基础 |
五、学习对象视角下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发展研究 |
六、学习对象在电子课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三章 电子课本领域特性分析 |
第一节 电子课本领域特性研究概述 |
一、电子课本领域 |
二、领域特性框架 |
三、研究原点与领域模型 |
第二节 电子课本研究对象与关系分析 |
一、电子书包系统功能模型与电子课本 |
二、对象关系分析 |
三、核心层对象关系 |
四、领域层对象关系 |
五、外围通用层对象关系 |
第三节 电子课本的领域三态与演进模式 |
一、电子课本的领域三态 |
二、电子课本三态演进模式 |
第四节 电子课本领域三态模型 |
第五节 电子课本的概念模型 |
一、电子课本用例征集、需求访谈与实地调研 |
二、电子课本需求分析 |
三、电子课本的概念模型 |
第四章 电子课本系统建模 |
第一节 电子课本系统建模概述 |
一、建模抽象过程 |
二、电子课本系统建模参照标准 |
第二节 电子课本信息模型设计 |
一、信息模型概述 |
二、参照标准分析 |
三、电子课本的内容结构模型 |
四、电子课本的功能结构模型 |
五、电子课本信息模型 |
六、学习地图机制 |
七、学具服务框架 |
第三节 电子课本内容包装设计 |
一、内容包装设计概述 |
二、参照标准分析 |
三、电子课本内容包装模型建构 |
四、内容对象包装模型建构 |
五、电子课本元数据模型 |
六、电子课本内容包装DRM扩展方案 |
第五章 技术验证与应用实践 |
第一节 电子课本原型及阅读器软件开发 |
一、电子课本原型开发概述 |
二、英语电子课本原型介绍 |
三、自然电子课本原型介绍 |
第二节 电子课本软件系统架构设计 |
一、电子课本软件系统架构设计概述 |
二、电子课本软件系统设计 |
第三节 电子课本的应用实践 |
一、演示推广 |
二、应用访谈 |
三、总结 |
第六章 研究总结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研究问题部分 |
二、研究目标部分 |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三节 后续研究与展望 |
附录Ⅰ:电子课本DRM元数据项表 |
附录Ⅱ:电子课本教学设计方案示例 |
附录Ⅲ:电子课本应用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英文部分 |
中文部分 |
后记 |
(6)基于UML建模的流媒体课件点播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来源和理论依据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可行性分析 |
1.4 UML建模的优点 |
2 流媒体技术 |
2.1 流媒体简介 |
2.1.1 流媒体的出现 |
2.1.2 流媒体形式简介 |
2.2 流媒体实现的关键技术─流式传输 |
2.2.1 流式传输的方式 |
2.2.2 流式传输的原理 |
2.3 流媒体的播放方式 |
2.4 流媒体的文件格式 |
2.5 媒体服务器 |
2.5.1 媒体服务器的硬件平台 |
2.5.2 流媒体服务器的软件平台 |
2.6 流媒体课件类型 |
3 UML逻辑建模过程分析 |
3.1 面向对象的相关概念 |
3.1.1 传统开发方法存在问题 |
3.1.2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
3.2 逻辑建模过程 |
3.2.1 需求建模 |
3.2.2 系统静态建模 |
3.2.3 系统动态建模 |
4 流媒体课件点播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4.1 流媒体课件点播系统的需求分析 |
4.1.1 系统功能需求 |
4.1.2 数据库管理模块 |
4.1.3 基本业务模块 |
4.2 流媒体课件点播系统的UML基本模型 |
4.2.1 系统的用例图 |
4.2.2 系统时序图 |
4.3 流媒体课件点播系统的类设计 |
4.3.1 类图的生成 |
4.3.2 各类之间的关系 |
4.4 系统的配置与实现 |
4.4.1 系统的组件图 |
4.4.2 系统的配置图 |
5 流媒体课件点播系统的实现 |
5.1 流媒体课件点播系统组成 |
5.1.1 服务器端系统 |
5.1.2 视频点播服务器端缓存管理算法 |
5.1.3 客户端系统 |
5.2 数据库设计 |
5.2.1 数据库设计规范化的涵义 |
5.2.2 本系统所采用的数据库设计 |
5.2.3 系统数据模型 |
5.3 流媒体教学点播系统的实现 |
5.3.1 系统的总体构架结构图 |
5.3.2 系统逻辑功能 |
5.4 系统主要模块功能简介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8)“C/C++与数据结构”综合课程的多媒体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提出与意义 |
1.1.1 教学现状分析 |
1.1.2 课题实际意义分析 |
1.2 多媒体CAI课件概述 |
1.3 多媒体CAI课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1 CAI课件的现状 |
1.3.2 CAI课件的发展趋势 |
1.4 多媒体CAI课件的开发过程 |
1.5 多媒体CAI课件的开发方法 |
1.6 开发环境及开发工具的选择 |
1.6.1 开发工具的选择 |
1.6.2 本课件开发工具的特点 |
第二章 本课件系统的总体分析与设计 |
2.1 《C/C++与数据结构》课程分析 |
2.1.1 课程性质和任务 |
2.1.2 课程内容和教学大纲要求 |
2.2 课件的总体设计思想 |
2.3 课题难点分析 |
2.4 难点解决方案 |
2.4.1 解决“课程涵盖内容广泛,联系紧密”问题 |
2.4.2 解决“程序大,语句多”问题 |
2.4.3 解决“算法复杂、抽象”问题 |
2.5 课件技术难点及实现 |
2.5.1 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优化课件结构 |
2.5.2 使用媒体库减小课件存储空间 |
2.6 课件界面的设计 |
第三章 课件具体分析与设计 |
3.1 起泡排序 |
3.1.1 脚本要求 |
3.1.2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实现 |
3.2 堆算法 |
3.2.1 脚本要求 |
3.2.2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实现 |
3.3 遍历算法 |
3.3.1 脚本要求 |
3.3.2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实现 |
3.3.3 汉诺塔问题的多媒体实现 |
3.4 C++的组合类 |
3.4.1 脚本要求 |
3.4.2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实现 |
3.5 事件驱动模拟 |
3.5.1 脚本要求 |
3.5.2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四章 课件的发布 |
4.1 软件的发行 |
4.2 软件的运行环境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本论文的前期工作成果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9)分布式学习系统软件建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课题研究概述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相关研究介绍 |
1.2.2 相关研究评述 |
1.3 本文的实践基础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目标 |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6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分布式学习系统 |
2.1 分布式学习系统的概念 |
2.1.1 分布式学习系统发展的背景 |
2.1.2 分布式学习系统的概念 |
2.1.3 分布式学习系统的特点 |
2.2 分布式学习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
2.2.2 活动理论 |
2.2.3 分布式认知理论 |
2.2.4 ITT(Instructional Transaction Theory)教学事务理论 |
2.3 分布式学习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 |
2.3.1 分布式系统与分布式学习系统 |
2.3.2 分布式学习系统的计算模型 |
2.3.3 分布式对象技术 |
2.4 分布式学习系统的软件建模 |
2.4.1 建模的概念 |
2.4.2 建模的层次 |
2.4.3 建模的方法技术 |
第三章 分布式学习系统软件建模基础 |
3.1 软件建模概述 |
3.1.1 基本概念 |
3.1.2 模型驱动的软件开发 |
3.1.3 软件建模方法 |
3.1.4 软件模型的表示与建模语言 |
3.2 面向对象的软件体系结构与建模 |
3.2.1 OMG的建模标准与推荐体系结构~(28) |
3.2.2 模型驱动的体系结构MDA~(28) |
3.2.3 特定软件领域体系结构--DSSA |
3.3 分布式系统建模 |
3.3.1 分布式系统建模概述 |
3.3.2 开放分布式处理参考模型RM-ODP |
3.3.3 分布式对象软件框架 |
3.4 分布式学习系统的模型表示 |
3.4.1 EML教育建模语言 |
3.4.2 UML可视化建模 |
3.4.3 基于XML的语义信息模型 |
第四章 RAE分布式学习系统建模方法 |
4.1 RAE的方法论基础 |
4.1.1 面向对象方法 |
4.1.2 以活动理论为框架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 |
4.1.3 软件过程方法 |
4.1.4 设计模式 |
4.2 RAE方法的基本框架 |
4.2.1 建模的前提 |
4.2.2 RAE方法的适用范围 |
4.2.3 基本概念与相关定义 |
4.2.4 RAE方法体系 |
4.2.5 RAE的基本思想 |
4.2.6 RAE方法的建模过程 |
4.2.7 RAE方法的模型表示 |
4.3 学习技术标准在RAE建模方法中的应用 |
第五章 分布式学习系统模型的构建与表示 |
5.1 模型构建与表示的基础 |
5.1.1 分布式学习系统建模层次 |
5.1.2 模型的表示方法 |
5.1.3 关于学习的抽象模型 |
5.1.4 关于分布式学习系统的抽象模型 |
5.1.5 分布式学习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 |
5.2 系统需求模型 |
5.2.1 系统需求概述 |
5.2.2 需求的分析过程 |
5.2.3 需求模型的表示 |
5.3 学习活动模型 |
5.3.1 学习活动概述 |
5.3.2 学习活动的分类 |
5.3.3 学习活动设计的要素 |
5.3.4 学习活动的模型表示 |
5.4 学习环境模型 |
5.4.1 分布式学习环境的特征 |
5.4.2 分布式学习环境设计的有关理论 |
5.4.3 分布式学习环境的构成 |
5.4.4 分布式学习环境的常用资源与工具 |
5.4.5 分布式学习环境的构建 |
5.4.6 分布式学习环境的模型表示 |
5.5 系统实现模型 |
5.5.1 系统实施模型的表示 |
5.5.2 系统的分布特性建模 |
第六章 分布式学习系统建模模板 |
6.1 建模模板概述 |
6.2 建模模板的应用 |
6.3 设计模式描述文档 |
第七章 应用研究 |
7.1 分布式学习系统建模工具 |
7.1.1 软件建模工具概述 |
7.1.2 分布式学习系统建模工具的设计与开发 |
7.2 案例分析 |
7.2.1 研究性学习系统 |
7.2.2 南方航空公司E-learning学习系统 |
7.2.3 小结分析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
8.1.1 研究工作 |
8.1.2 研究成果 |
8.1.3 本研究创新之处 |
8.2 后续研究与展望 |
8.2.1 后续研究问题 |
8.2.2 后续研究项目 |
8.2.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分布式学习系统建模参考模板 |
附录2 分布式学习环境设计模式 |
附录3 研究性学习网络支持系统软件模型 |
附录4 南方航空公司电子化学习系统网络课程的XML信息模型 |
附录5 与本研究相关的研究课题和软件开发项目 |
附录6 论文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基于网络的工程设计与有限元分析系统的面向对象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以及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1 高性能计算集群正被逐渐推广 |
1.1.2 并行有限元分析方法正逐渐走向前台 |
1.1.3 工程软件中面向对象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深入 |
1.1.4 工程软件的网络化应用需求日益迫切 |
1.2 论文的研究策略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构建并行有限元计算集群 |
2.1 引言 |
2.2 Beowulf集群的飞速发展 |
2.3 特定并行有限元计算集群的面向对象构建 |
2.3.1 集群构建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
2.3.2 综合分析 |
2.3.3 总体设计 |
2.3.4 节点安装 |
2.3.5 节点通信 |
2.3.6 系统测试 |
2.4 并行有限元分析系统的组织结构 |
2.4.1 系统的数据准备 |
2.4.2 核心并行有限元分析以及算例测试 |
2.4.3 数据整理 |
2.5 结语 |
第三章 集成有限元分析系统的面向对象实现 |
3.1 引言 |
3.2 面向对象方法的主要特点 |
3.3 面向对象有限元集成类库的系统分析 |
3.4 面向对象有限元集成类库的程序实现 |
3.4.1 数学计算类库的建立 |
3.4.2 数据处理类库的建立 |
3.4.3 数值模型类库的建立 |
3.4.4 图形类库的建立 |
3.4.5 有限元基本类库的建立 |
3.4.5.1 基类、自由度类以及节点类的定义 |
3.4.5.2 材料类的定义及其继承 |
3.4.5.3 单元类的定义及其继承 |
3.5 有限元分析程序的面向对象实现 |
3.5.1 线弹性静力有限元分析程序的面向对象实现 |
3.5.2 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程序的面向对象实现 |
3.5.3 子结构方法的面向对象实现 |
3.5.3.1 子结构方法的数学基础 |
3.5.3.2 子结构的面向对象继承 |
3.5.3.3 子结构方法的执行过程 |
3.5.4 利用系统开发工具集成各组成类库 |
3.6 结语 |
第四章 网络环境下的并行分布式有限元分析 |
4.1 引言 |
4.2 基于集群的并行有限元分析 |
4.2.1 并行计算的基本知识 |
4.2.1.1 计算机体系结构分类 |
4.2.1.2 并行编程模型 |
4.2.1.3 并行计算评价指标 |
4.2.1.4 并行算法分类 |
4.2.2 并行有限元分析的实现策略 |
4.2.3 基于MPI/PVM的面向对象消息库的建立 |
4.2.3.1 MPI的并行语义分析 |
4.2.3.2 PVM的并行语义分析 |
4.2.3.3 面向对象消息库的类库构成 |
4.2.4 并行有限元分析核心 |
4.2.4.1 系统方程组的直接并行求解 |
4.2.4.2 并行子结构法的面向对象实现 |
4.2.4.3 利用并行求解库实现对已有串行程序的并行化 |
4.2.4.4 基于域分解的并行PCG算法的面向对象实现 |
4.3 基于互联网的有限元分析 |
4.3.1 Java语言的特点及其与C++的异同 |
4.3.2 WebFEA核心类库的整体构成 |
4.3.3 WebFEA平面有限元分析的组成类定义 |
4.3.4 WebFEA三维有限元分析的组成类定义 |
4.4 NetFEAF系统的整体集成 |
4.4.1 NetFEAF集成系统的组织结构 |
4.4.2 NetFEAF集成系统的控制中心 |
4.4.3 OOParaFEA异构平台的数据传输 |
4.4.4 WebFEA的执行过程 |
4.5 结语 |
第五章 基于互联网络的重力式码头CAD集成系统 |
5.1 引言 |
5.2 重力式码头CAD集成系统的核心类库实现 |
5.2.1 重力式码头结构设计的一般流程 |
5.2.2 系统类库的总体设计 |
5.2.3 各组成类的继承设计 |
5.2.4 各辅助类的设计 |
5.2.5 系统数值分析流程 |
5.2.6 进程之间的数据传递 |
5.3 基于网络的重力式码头CAD集成系统 |
5.3.1 客户端设计 |
5.3.2 主控服务器的设计 |
5.3.3 网络数据传输 |
5.3.4 方案选择并行实现 |
5.4 系统应用网站的建立 |
5.4.1 服务器HttpServer的程序实现 |
5.4.2 基于互联网的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机辅助课件 |
5.4.3 码头工程设计网络数据库的建立 |
5.4.4 工程网站的其它辅助功能的实现 |
5.5 网络软件服务收费机制 |
5.6 结语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摘要 |
相关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数据结构课件研制中的面向对象实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促进大学生高阶学习的研究[D]. 马芸.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2]面向中职信息技术师资培训的微信小程序课程开发与研究[D]. 许智超.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
- [3]复杂产品装配过程管理与控制技术研究[D]. 庄存波. 北京理工大学, 2018
- [4]基于推荐及遗传算法的个性化课程生成与进化研究[D]. 檀晓红.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4)
- [5]电子课本模型构建与技术验证[D]. 傅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1)
- [6]基于UML建模的流媒体课件点播系统设计与实现[D]. 安述照. 中国海洋大学, 2008(03)
- [7]高等职业教育中《数据结构》课程建设研究[J]. 王志华,卓伟.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02)
- [8]“C/C++与数据结构”综合课程的多媒体软件设计[D]. 刘志红. 天津大学, 2006(05)
- [9]分布式学习系统软件建模方法研究[D]. 柯清超. 华南师范大学, 2003(02)
- [10]基于网络的工程设计与有限元分析系统的面向对象构建[D]. 李海江. 大连理工大学,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