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帷幕注浆止浆岩盘施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肖海苑,罗发胜,李彬[1](2021)在《毗邻水库隧道断层破碎带限制性防排水注浆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毗邻水库的隧道穿过断层破碎带时,有可能诱发隧道涌突水,这对隧道施工、水库正常蓄水及地质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基于毗邻水库隧道断层破碎带涌突水机理的研究,通过注浆圈理论提出F4-5断层破碎带围岩限制性防排水注浆圈参数,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了超前帷幕注浆和防排水的设计与施工。研究与实践结果表明:选取注浆圈厚度为8 m,注浆体渗透系数为(1.4~2.0)×10-3m/d,采用全断面超前帷幕注浆技术可较好地控制地下水的排放,涌突水防治效果良好,减少了对毗邻水库库容和地质生态环境的影响,确保了隧道的顺利施工和后期的安全运营。
王一鸣[2](2020)在《山岭隧道突水模式与注浆堵水限排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随着路网向山区延伸,公路建设不可避免的要穿越各种高山峻岭,山岭隧道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山岭隧道修建过程中往往需要穿越富水地段,地下水的存在不仅影响隧道施工过程安全性,造成突水灾害的发生,而且很容易造成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富水山岭隧道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以春天门富水山岭特长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合春天门隧道富水段现场注浆堵水试验,研究富水山岭隧道突水致灾构造及其突水模式,分析春天门隧道富水段注浆堵水限排对策,进一步研究高压富水山岭隧道安全性控制措施,提出隧道水压力监测预警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总结分析富水山岭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将其归纳为五种类型:断裂作用形成的破碎带、溶蚀作用形成的富水溶腔、侵蚀作用形成的富水裂隙带、褶皱作用形成的富水向斜、地下水连通作用形成的管道及暗河。(2)将富水山岭隧道突水灾变模式归纳总结成三种划分方式:基于隔水岩盘破坏机理的突水模式、基于灾害发生时间的突水模式以及基于灾害发生空间位置的突水模式。(3)对春天门富水段现场注浆堵水试验进行了分析,得出水泥单浆液凝结时间长、凝结后强度低,而试验制备得到的水泥-水玻璃浆液能够有效地克服单浆液的缺点,并应用于隧道富水断层破碎带地段径向后注浆施工过程。(4)通过轴对称简化的隧道渗流模型,推导了富水山岭隧道排水量计算公式,得到了注浆圈厚度以及注浆圈渗透系数与隧道排水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曲线。(5)结合春天门富水山岭特长隧道实际工程资料,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分析软件,对不同衬砌限排方式、不同注浆圈厚度、不同注浆圈渗透系数进行了分析模拟。数值模拟分析得出衬砌背后水压力、隧道排水量与注浆圈厚度、注浆圈渗透系数k1与围岩渗透系数k2比值大小相关,并得到了隧道从开挖到修筑二次衬砌过程的排水量。(6)结合前文研究的致灾构造类型、灾变模式,提出了高压富水山岭隧道水压力监测预警系统,总结了典型致灾构造情况下高压富水隧道突水灾害的针对性控制对策。
李松[3](2020)在《隧道围岩开挖卸荷渗流特性及处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富水隧道围岩渗流特性取决于岩体的裂隙网络,由于开挖卸荷下应力的重分布将导致裂隙闭合、开展、萌生或发育,引起渗流场产生改变,渗流场的变化又反作用于裂隙网络,两者呈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耦合态势。因此只有多角度深入认识此过程的开挖卸荷渗流机理,才能有效预防隧道围岩在开挖卸荷过程中因地下水渗流而引发的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基于此,本文以海南某引水隧道工程为背景,以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及监测验证等方法研究隧道围岩开挖卸荷下的渗流特性并提出合理且适用的综合处治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总结了富水裂隙岩体在试验条件下或基于裂隙法向变形推导的渗透系数、渗流量计算公式,指出不同渗流量计算公式其本质是各类参数的变化。基于卸荷岩体力学与Bandis双曲线模型给出了单裂隙岩体卸荷拉、压应力作用下渗流-应力耦合渗透系数、渗流量计算公式并结合海南某引水隧道工程,分析了卸荷应力路径下渗透系数、渗流量变化规律及裂隙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随岩体卸荷量增加,渗透系数及渗流量成指数形曲线增长,裂隙水压力、卸荷量将不同程度影响渗透系数变化。渗透系数变化与岩体卸荷五阶段对应,当卸荷导致岩体进入塑性变形阶段时,裂隙变形受卸荷应力增量变化敏感性较强,渗透系数开始大幅增长,岩体渗透性增强。(2)从不同地下水位高度、不同开挖步距、不同上覆土层厚度三个角度并以渗透系数变化模拟开挖卸荷过程建立数值模型,通过控制变量分析,研究了隧道在开挖卸荷过程中孔隙水压力、节点渗流量、水力梯度、渗流速度、围岩变形等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地下水位越高、开挖循环步距越大、隧道上覆土层厚度越大渗流运动参数在隧道3倍洞径范围左右变化越剧烈,且在隧道拱顶、拱脚等关键节点易形成渗水点,掌子面后将形成高压富水区,此时开挖隧道掌子面需设置合适防突安全厚度以处理掌子面背后高压水。(3)选取施工现场具有相同或类似水文地质条件开挖段隧道监控量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围岩竖向及水平位移规律,佐证数值模型的可靠性与仿真性,结果表明,隧道围岩开挖卸荷渗流变形受不同因素影响较大。(4)基于理论及数值模拟研究开挖卸荷渗流特性成果,以现有注浆堵水技术为基础,提出探明掌子面前方地下水状态、超前探孔验证、掌子面防突安全厚度确定、掌子面布设泄压孔及泄压孔管阀引流、地表注浆及地表回填、超前全断面帷幕注浆一系列综合手段用以处治富水段围岩开挖渗涌水问题。
刘杨[4](2020)在《复杂条件下超浅埋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施工变形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铁路隧道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新时代“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推动了我国交通事业步入发展新阶段,同时对地下空间利用形式和建造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连拱隧道是在公路隧道迅速发展中为满足特殊建设需求而提出的一种大跨度隧道结构。该结构线形流畅、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在线路衔接、地形适应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传统分离式或小净距隧道所难以替代的优势。由于其开挖跨度大、左右洞施工相互影响,施工过程中围岩扰动频繁,衬砌荷载转换复杂,变形控制难度较大。厦门第二西通道双连拱隧道双线开挖跨度45.7 m、最浅埋深5.6 m,最大单洞开挖面积257.2 m2,是目前世界上开挖断面最大的双连拱隧道,也是目前国内技术难度最大、极具挑战性的公路隧道建设项目之一。本文依托该工程,综合采用文献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室内试验和现场监测等方法,对复杂条件下超浅埋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施工变形控制技术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如下:(1)超前注浆加固是不良地质条件下超大断面隧道施工变形控制的前提,本文研究了复合地层横断面控域全孔一次性注浆加固技术。提出了隧道横断面控域注浆方法和全孔一次性超前注浆工艺;确定了注浆材料与浆液配比,以及注浆加固范围、注浆压力、注浆量与速率、浆液扩散距离、注浆孔布置和止浆墙厚度等注浆参数;采用分析法和钻孔检查法对注浆加固效果进行了评价,形成了复合地层横断面控域全孔一次性超前帷幕注浆全套施工工艺。(2)分台阶分部开挖是超大断面隧道施工变形控制的核心,本文研究了超浅埋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分台阶分部非对称开挖方案。结合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分析了“对称”和“非对称”两种开挖工序的围岩变形与结构受力,综合考虑围岩稳定性、结构安全性以及工期要求等因素,确定了双连拱隧道“非对称”分部开挖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通过三维数值模拟,从围岩变形与结构受力两方面分析了隧道进出洞施工过程中横通道的稳定性,保证了双连拱隧道进出洞口的结构安全和地表沉降满足变形控制要求。(3)合理的支护参数与支护时机是超大断面隧道施工变形控制的关键,本文研究了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初期支护参数和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机。分析总结了隧道支护结构与围岩相互作用原理及支护结构设计理念;基于数值模拟,根据围岩变形和结构受力情况,优化了双连拱隧道初期支护参数,确定了隧道不同施工阶段围岩应力释放的比例;通过对拱顶下沉监测数据的拟合处理与回归分析,提出了双连拱隧道二衬的合理施作时机。(4)合理的分步控制标准和精细化控制措施是超大断面隧道施工变形量化控制的依据和保证,本文制定了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施工地层变形控制标准,提出了主要变形控制措施。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揭示了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围岩变形与横、纵向地表沉降规律,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了地表沉降与关键施工步骤的动态关系;基于变位分配原理,将地层变形总体控制目标分配至隧道各施工阶段,制定了地表沉降分步控制标准,实现了对双连拱隧道施工扰动变形的全过程精细化控制,提出了多步骤、分阶段的围岩变形控制措施。
刘帅[5](2019)在《高原富水灰岩隧道突涌水机理分析及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新建关角隧道3#、4#斜井富水灰岩段突涌水段为工程背景,针对高原隧道穿越富水性灰岩地层高水压、大流量突涌水、与地表水体存在水力联系和可预测性差的特点,深入分析了关角隧道岭脊灰岩段突涌水机理,探索出富水段综合施工技术。调查关角隧道所处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对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进行深入研究。依据地下水在含水介质中的存在及循环形式,建立了五种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即垂直性突涌水模型、水平性突涌水模型、深部循环带突涌水模型,季节性突涌水模型和强径流带突涌水模型。根据洞身所处的水文地质模型及突涌水发生的位置,将突涌水模式分为掌子面突涌水模式和洞身突涌水模式。裂隙-溶隙和构造带的涌水是掌子面突涌水的两种突涌水形式;洞身突涌水模式是已开挖完洞身受季节变动出现的涌水现象。经过不断的施工实践和经验总结,探索出适合高原富水灰岩隧道的综合施工技术:(1)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案;(2)构造带型掌子面突涌水模式注浆技术;(3)季节变动带洞身突涌水模式注浆技术;(4)裂隙-溶隙型掌子面突涌水模式注浆技术;(5)地表水的引排措施。(6)长大斜井反坡抽排水技术等综合处治措施。通过数值计算和经验总结,确定构造带型突涌水模式以堵为主,实施超前帷幕注浆,预留的安全岩盘厚度选取3-10 m。季节性洞身突涌水模式,为施工降低难度,采取后注浆形式,枯水期施工。为保证注浆效果,选取最佳注浆参数,围岩渗透系数与注浆圈渗透系数比值不超过4,注浆圈厚度不超过6 m。通过现场监测,发现衬砌水压变化特征,施工中应该重视墙脚处的突涌水,加强堵水和排水措施。同时,对局部高水压力作用下衬砌受力特征进行分析,为提高衬砌结构的安全系数,采用增大衬砌厚度、提高混凝土等级和增加钢筋量措施,并优化衬砌的设计参数。根据高原富水灰岩地区特有的水文地质条件及隧道内涌水机理,建立了关角隧道的突涌水模型。针对不同的突涌水模式,提出相应的治水措施和衬砌结构安全措施,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青藏高原岩溶地区特长隧道的突涌水综合施工技术。必将会对今后在高海拔地区修建的特长铁路隧道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
范仁玉[6](2019)在《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宝鼎二号隧道施工关键技术》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交通路网将向西部纵深拓展,高速公路隧道的数量和路线总里程的比例越来越高,穿越煤层瓦斯地层和断层破碎涌水带的情况越发普遍,不仅给隧道工程建设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营运期难以维修和管理。本论文攀枝花至大理(四川境)高速公路宝鼎2号隧道为依托,基于隧道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煤层及瓦斯突出、断层破碎带涌水量大等施工难点问题,主要采用资料调研、理论计算、现场实践论证等研究方法,针对宝鼎2号隧道穿越煤系地层的施工技术、通风技术,以及超前帷幕注浆堵水技术等开展了深入研究。(1)依据穿越煤系地层(含煤层或半煤半岩)在施工过程中急需解决的总体设计方案、施工准备工作、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技术、安全防护措施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隧道石门揭煤的施工方式和方法,制定了瓦斯涌出后的具体防治措施。(2)通过归纳总结长大隧道施工通风方式及选择原则,依托攀大高速公路宝鼎2号隧道的实际工程情况,基于对施工通风的计算,以及施工通风设备的选择,提出了施工现场实施通风管理的动态管理方案。(3)通过归纳总结隧道施工期间出现大量涌水后的超前帷幕注浆技术准备工作,制定了严格可行的注浆施工方案,对并其注浆效果果进行了安全及效果验收。研究成果在攀大高速公路(四川境)宝鼎2号隧道的建设过程中得以较好的实施,及时的解决了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棘手问题,有效的保障了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及进度,为工程建设创造了一定的经济及社会价值,对类似隧道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钱富林[7](2019)在《关角隧道突涌水机理分析及处治技术》文中提出为保证关角隧道顺利穿越岩溶富水区,通过现场调查、连通试验及对隧道突涌水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分析,研究关角隧道突涌水发生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关角隧道突涌水属揭穿型,受蓄水构造和降雨的影响明显。对隧道掌子面、洞身突涌水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对不同的突涌水模式制订了针对性的超前地质预报、注浆或地表导流方案。论述了突涌水预防和治理方案的应用条件、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
陈理想[8](2017)在《岩溶地区矿山法地铁隧道下穿河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改革开放后近40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拥堵、汽车尾气污染等交通问题也越加恶化。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病",我国大陆地区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将地铁作为公共交通发展的主要方向,地铁工程爆发式发展,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铁隧道工程也越来越多。本文通过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下穿南明河段的工程实例,分析了岩溶地层隧道下穿河流的施工技术,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本文从岩溶、帷幕注浆和河流处置三个主要方面分析了隧道施工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和得到的结论如下:1、说明了岩溶发育机理,分析了地下水的溶蚀性和流动性、岩石可溶性和透水性在岩溶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结合研究对象的场地地形、地下水赋存与运移特征,论证了场区对地下水的汇集和岩溶发育条件的有利作用;详细阐释了水平岩层、倾斜岩层、背斜和向斜地质条件下的岩溶发育规律,建立了考虑地下水侵蚀、有无隔水层和节理发育程度的岩溶地质模型;对隧道已开挖段揭露的岩溶情况进行了统计,基于此建立了下穿河流段地层的岩溶发育形态模型。2、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岩溶对隧道和地层位移的影响。根据揭露岩溶统计资料,建立了位于隧道拱顶、侧部和仰拱部位的直径分别为1m、3m和5m的溶洞距离隧道1m、2m、3m、4m和5m时的二维模型,分析了44种工况下的地表竖向位移、拱顶沉降、边墙水平位移和仰拱隆起的变化规律,发现溶洞对隧道结构的位移影响范围约为3m;岩溶隧道施工时常遇到涌水突泥灾害,提出了掌子面岩溶涌出物的处理方法,针对掌子面前方不同部位和形态的溶洞提出了相应处置方案,给出了隧道渗水量较大的洞身注浆处置方法。3、帷幕注浆是处理隧道涌水和加固地层的有效方法,在岩溶地层的隧道施工中广泛采用。本文首先列出原始帷幕注浆方案,针对浆液配比说明了浆液的流型;对注浆泵压和终压、浆液扩散半径、注浆孔孔距、止浆岩盘厚度、帷幕注浆范围和注浆顺序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实际注浆参数进行对比,得到了适用于浅埋岩溶隧道的帷幕注浆主要技术参数。4、地表河流处置是隧道施工阶段的主动防水措施。依托实际施工采用的端头围堰和钢管引排方法,基于水力学相关理论对钢管数量、管道流量和孔口出流速度做验算分析,确保了钢管引排设计的可靠性;针对下穿河流段隧道开挖特点和地表周围环境特征,简单分析了下穿河流段的隧道和地表监控量测方案。
马国辉,杨选择[9](2016)在《城市地铁暗挖隧道拱顶砂层接触带半断面帷幕注浆施工技术》文中研究表明从方案设计、施工工艺及要点、实施效果和施工监测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青岛地铁三号线君峰路站——西流庄站区间暗挖隧道大里程隧道拱顶砂层接触带半断面帷幕注浆施工技术。
钱富林[10](2014)在《关角隧道突涌水机理分析及处治技术》文中指出为保证关角隧道顺利穿越岩溶富水区,通过现场调查、连通试验及对隧道突涌水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分析,研究关角隧道突涌水发生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关角隧道突涌水属揭穿型,受蓄水构造和降雨的影响明显。对隧道掌子面、洞身突涌水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对不同的突涌水模式制订了针对性的超前地质预报、注浆或地表导流方案。论述了突涌水预防和治理方案的应用条件、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
二、帷幕注浆止浆岩盘施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帷幕注浆止浆岩盘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毗邻水库隧道断层破碎带限制性防排水注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毗邻水库下隧道断层破碎带涌突水机理 |
1.1 隧道涌突水概况 |
1.2 涌突水机理 |
2 限制性防排水注浆方案 |
2.1 注浆圈层参数确定 |
2.2 注浆材料配比 |
2.3 超前帷幕注浆设计1)注浆设计流程 |
3 注浆效果 |
4 结论 |
(2)山岭隧道突水模式与注浆堵水限排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 相关专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突水模式研究现状 |
1.2.2 隧道注浆堵水研究现状 |
1.2.3 隧道地下水限排对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依托工程春天门富水山岭特长隧道 |
2.1 工程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技术标准 |
2.1.3 工程特点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水文、气象 |
2.2.5 生态环境条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富水山岭隧道突水模式综合研究 |
3.1 富水山岭隧道突水致灾构造及典型案例分析 |
3.1.1 富水山岭隧道突水致灾构造 |
3.1.2 国内外典型富水山岭隧道突水案例分析 |
3.2 富水山岭隧道突水灾变模式 |
3.2.1 基于隔水岩盘破坏机理的突水模式 |
3.2.2 基于灾害发生时间的突水模式 |
3.2.3 基于灾害发生空间位置的突水模式 |
3.2.4 富水山岭隧道突水灾变模式理论分析 |
3.3 断裂作用形成的破碎带突水模式数值模拟分析 |
3.3.1 FLAC(3D)数值模拟分析软件简介 |
3.3.2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建立 |
3.3.3 边界条件及计算模型参数 |
3.3.4 孔隙水压力场分析 |
3.3.5 位移场分析 |
3.3.6 渗流速度场及涌水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依托工程富水段注浆堵水限排技术与数值模拟分析研究 |
4.1 富水岩溶注浆扩散及加固机理 |
4.1.1 富水岩溶填充介质类别 |
4.1.2 注浆扩散机理 |
4.1.3 注浆加固机理 |
4.2 注浆材料分类及注浆材料的选取 |
4.2.1 注浆材料分类及适用范围 |
4.2.2 春天门隧道富水段注浆材料的选取 |
4.3 春天门隧道富水段现场径向后注浆堵水试验 |
4.3.1 注浆浆液制备 |
4.3.2 径向后注浆堵水试验施工工艺 |
4.3.3 注浆堵水试验成果 |
4.4 春天门隧道富水段注浆堵水限排对策 |
4.4.1 帷幕注浆堵水对策 |
4.4.2 后注浆堵水对策 |
4.4.3 局部断面注浆堵水对策 |
4.4.4 隧道防排水对策 |
4.4.5 春天门隧道富水段限量排放标准 |
4.5 富水山岭隧道排水量理论计算 |
4.5.1 富水山岭隧道排水量理论推导 |
4.5.2 春天门隧道富水段排水量计算 |
4.6 春天门隧道富水段堵水限排数值模拟分析 |
4.6.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6.2 模型参数的选取 |
4.6.3 计算边界及模拟工况 |
4.6.4 隧道修建前后排水量变化分析 |
4.6.5 不同衬砌限排方式影响分析 |
4.6.6 不同注浆圈厚度影响分析 |
4.6.7 不同注浆圈渗透系数影响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压富水山岭隧道监测预警系统及安全性控制对策研究 |
5.1 高压富水山岭隧道突水灾害监测预警方法 |
5.1.1 隧道突水灾害监测对象 |
5.1.2 隧道突水灾害监测方法 |
5.2 高压富水山岭隧道水压力监测预警系统 |
5.2.1 隧道水压力监测预警系统的意义 |
5.2.2 监测预警系统的组成 |
5.2.3 监测仪器的选取及布置 |
5.2.4 监测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功能 |
5.3 春天门隧道现场水压力监测数据分析 |
5.4 高压富水山岭隧道安全性控制措施 |
5.4.1 断裂作用形成的破碎带安全性控制措施 |
5.4.2 溶蚀作用形成的富水溶腔安全性控制措施 |
5.4.3 侵蚀作用形成的富水裂隙带安全性控制措施 |
5.4.4 地下水连通作用形成的管道及暗河安全性控制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隧道围岩开挖卸荷渗流特性及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应用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围岩渗流特性数学模型研究现状 |
1.2.2 围岩渗流特性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3 围岩渗流特性实验研究现状 |
1.2.4 渗流处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5 渗流特性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3.3 预期成果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开挖卸荷渗流特性理论研究 |
2.1 裂隙岩体渗流特性影响因素 |
2.2 国内外裂隙岩体渗流特性理论模型综述 |
2.2.1 渗透系数实验经验公式综述 |
2.2.2 基于立方定律的渗流应力耦合公式综述 |
2.2.3 单裂隙渗流量计算公式综述 |
2.3 开挖卸荷裂隙岩体渗流特性理论推导 |
2.3.1 卸荷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渗透系数理论公式推导 |
2.3.2 单裂隙岩体受拉渗流应力耦合渗透系数计算公式推导 |
2.3.3 开挖卸荷单裂隙渗流量计算公式推导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富水围岩开挖卸荷渗流特性数值分析 |
3.1 引水隧道工程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 |
3.1.1 工程概况 |
3.1.2 隧道布置及结构形式 |
3.1.3 大气降雨及水文条件 |
3.1.4 工程地质条件 |
3.2 计算模型范围及参数选取 |
3.2.1 计算模型范围 |
3.2.2 材料模拟及计算参数选取 |
3.2.3 渗透系数变化模拟围岩开挖卸荷 |
3.3 不同地下水位高度对开挖卸荷围岩渗流特性影响 |
3.3.1 孔隙水压力分布特征 |
3.3.2 水力梯度分布特征 |
3.3.3 渗流速度分布特征 |
3.3.4 节点渗流量分布特征 |
3.3.5 围岩沉降收敛分布特征 |
3.4 不同扰动区范围对开挖卸荷围岩渗流特性影响 |
3.4.1 水力梯度分布特征 |
3.4.2 渗流速度分布特征 |
3.4.3 节点渗流量分布特征 |
3.4.4 围岩沉降收敛分布特征 |
3.5 不同地应力水平对开挖卸荷围岩渗流特性影响 |
3.5.1 水力梯度分布特征 |
3.5.2 渗流速度分布特征 |
3.5.3 节点渗流量分布特征 |
3.5.4 围岩沉降收敛分布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隧道现场监测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4.1 引水隧道施工现场监测 |
4.1.1 测点布设 |
4.1.2 监测频率 |
4.2 不同地下水位隧道现场监测对比分析 |
4.3 不同扰动范围隧道现场监测对比分析 |
4.4 不同地应力水平隧道现场监测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富水围岩开挖卸荷渗流处治技术研究 |
5.1 隧道围岩开挖卸荷渗流机理及地层响应 |
5.1.1 富水围岩地下水开挖卸荷渗流机理 |
5.1.2 地下水影响地层响应敏感性 |
5.1.3 隧道围岩渗流水分级 |
5.2 处治技术生态保护基本原则 |
5.3 注浆堵水技术在隧道开挖渗涌水治理中的应用 |
5.3.1 注浆堵水机理 |
5.3.2 前注浆技术 |
5.3.3 后注浆技术 |
5.4 引水隧道富水段开挖卸荷围岩渗流综合处治技术 |
5.4.1 引水隧道地下水渗流特征 |
5.4.2 探明开挖掌子面前方地下水状态 |
5.4.3 超前钻孔探测验证地下水状态 |
5.4.4 掌子面防突安全厚度理论研究 |
5.4.5 深部引流排水泄压 |
5.4.6 泄压孔管阀集中引流 |
5.4.7 地表注浆及地表回填 |
5.4.8 全断面超前帷幕预注浆封堵地下水渗流方案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内容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发表的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4)复杂条件下超浅埋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施工变形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双连拱隧道发展现状 |
1.2.2 注浆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3 双连拱隧道开挖方案研究现状 |
1.2.4 隧道支护体系优化研究现状 |
1.3 工程概况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复合地层横断面控域全孔一次性超前注浆加固技术 |
2.1 注浆加固机理分析 |
2.2 注浆方案确定 |
2.3 注浆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 |
2.4 注浆参数设计 |
2.4.1 注浆范围 |
2.4.2 注浆压力 |
2.4.3 注浆量与注浆速度 |
2.4.4 浆液扩散距离 |
2.4.5 注浆孔布置 |
2.4.6 止浆墙厚度 |
2.5 注浆施工工艺 |
2.6 注浆效果评价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浅埋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分部开挖方案比选 |
3.1 隧道开挖工序方案比选 |
3.1.1 隧道开挖工序初选方案 |
3.1.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1.3 模拟结果分析 |
3.2 隧道进出洞稳定性分析 |
3.2.1 “明暗衔接”进洞稳定性分析 |
3.2.2 “暗暗相连”出洞稳定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支护参数与支护时机分析 |
4.1 支护结构作用原理及设计理念 |
4.2 隧道初期支护参数优化 |
4.2.1 初期支护结构优化方案 |
4.2.2 初期支护优化结果分析 |
4.3 隧道二衬施作时机分析 |
4.3.1 合理支护时机的含义 |
4.3.2 支护时机实现方式 |
4.3.3 基于数值模拟的衬砌施作时机分析 |
4.3.4 基于现场监测的二衬施作时机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施工地层变形控制标准及措施 |
5.1 双连拱隧道施工三维数值模拟 |
5.1.1 三维数值模型建立 |
5.1.2 双连拱隧道模拟施工方案 |
5.2 双连拱隧道地层变形分析 |
5.2.1 地层变形云图分析 |
5.2.2 地表沉降分析 |
5.3 地层变形比例分配 |
5.3.1 变位分配原理 |
5.3.2 分步控制标准设计 |
5.4 地层变形控制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高原富水灰岩隧道突涌水机理分析及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突涌水隧道的研究现状 |
1.2 国外突涌水隧道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工程背景 |
2.1 工程概况 |
2.2 水文地质概况 |
2.2.1 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 |
2.2.2 水文地质特征 |
第三章 关角隧道突涌水机理 |
3.1 突涌水类型和特点 |
3.2 涌水点分布规律 |
3.3 渗流水源调查 |
3.3.1 地质查勘 |
3.3.2 浮标法测试流量 |
3.3.3 连通试验 |
3.4 灰岩段水文地质模型 |
3.5 突涌水模式及机理 |
3.5.1 掌子面突涌水模式 |
3.5.2 洞身突涌水模式 |
3.6 隧道施工情况及涌水量分析 |
3.6.1 岭脊灰岩段斜井涌水量分析 |
3.6.2 岭脊灰岩段斜井及正洞涌水量分析 |
3.6.3 岭脊灰岩段集中突涌水情况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角隧道突涌水综合施工技术研究 |
4.1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
4.1.1 预报原则 |
4.1.2 地质风险分级及预报方法 |
4.2 构造带型掌子面突涌水模式注浆技术 |
4.2.1 掌子面预留岩盘安全厚度计算 |
4.2.2 构造破碎带突水注浆技术 |
4.3 季节变动带洞身突涌水模式注浆技术 |
4.3.1 模拟地质缺陷发育段模型 |
4.3.2 注浆参数的确定 |
4.4 裂隙-溶隙型掌子面突涌水模式注浆技术 |
4.5 隧道内注浆堵水效果 |
4.6 地表水的引排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水压对衬砌结构的影响 |
5.1 水压力的变化特征 |
5.1.1 现场监测水压力 |
5.2 水压作用下的衬砌受力特征 |
5.2.1 水压力作用下模型建立 |
5.2.2 无水压力时结构受力特征 |
5.2.3 有水压力时结构受力特征 |
5.3 水压力作用下结构的合理设计 |
5.3.1 无水压力时的安全系数 |
5.3.2 局部水压下增大结构安全系数的措施 |
5.3.3 局部水压作用下的衬砌的设计参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宝鼎二号隧道施工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主要技术指标 |
1.1.2 隧道规模 |
1.1.3 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 |
1.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穿越煤层瓦斯隧道的施工及通风技术 |
1.2.2 断层破碎带注浆堵水技术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穿越煤系地层隧道施工开挖技术 |
2.1 施工准备 |
2.2 揭煤总体技术方案设计 |
2.2.1 揭煤工艺流程 |
2.2.2 隧道石门揭煤施工过程 |
2.3 隧道石门揭煤准备工作 |
2.3.1 资料收集 |
2.3.2 超前探测钻孔 |
2.3.3 煤层瓦斯参数测定 |
2.4 煤层突出危险预测 |
2.4.1 初步预测 |
2.4.2 二次预测 |
2.4.3 综合指标D、K的测定及其临界值 |
2.4.4 煤层突出危险性评价 |
2.5 防治突出技术措施 |
2.5.1 防突措施方法 |
2.5.2 揭煤区域防突措施 |
2.5.3 揭煤局部防突措施 |
2.6 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
2.7 安全防护措施 |
2.8 隧道石门揭煤施工 |
2.8.1 隧道揭煤开挖方式 |
2.8.2 石门揭煤 |
2.9 瓦斯涌出处治措施 |
2.9.1 隧道揭煤通风系统 |
2.9.2 瓦斯检测及制度 |
2.9.3 瓦斯爆炸防治措施 |
2.9.4 煤尘爆炸防治措施 |
2.10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穿越煤系地层隧道施工通风技术 |
3.1 隧道施工通风方式 |
3.1.1 压入式通风 |
3.1.2 抽(排)出式通风 |
3.1.3 混合式通风 |
3.1.4 巷道式通风 |
3.2 隧道施工通风特点 |
3.3 施工通风计算 |
3.3.1 通风方式的选择 |
3.3.2 工区划分 |
3.3.3 需风量计算 |
3.4 施工通风设备的选择 |
3.4.1 风机供风量的确定 |
3.4.2 风管阻力计算 |
3.4.3 隧道阻力及射流风机计算 |
3.4.4 设备选型 |
3.4.5 风管选型 |
3.4.6 风机的布置方案 |
3.5 通风方案现场管理 |
3.5.1 方案的执行 |
3.5.2 方案的过程控制 |
3.5.3 方案动态调整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隧道涌水超前帷幕注浆堵水施工技术 |
4.1 施工准备 |
4.1.1 注浆材料 |
4.1.2 浆液的配比 |
4.1.3 注浆设备及系统 |
4.2 注浆施工方案 |
4.2.1 注浆段长度及注浆孔的布置 |
4.2.2 注浆孔的钻进 |
4.2.3 注浆工艺 |
4.3 施工设备人员安排及验收 |
4.3.1 人员安排及作业循环时间 |
4.3.2 注浆设备 |
4.3.3 注浆效果验收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8)岩溶地区矿山法地铁隧道下穿河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铁隧道下穿河流技术 |
1.2.2 岩溶发育原理及发育模型研究 |
1.2.3 岩溶洞穴对隧道影响及其处置研究 |
1.2.4 帷幕注浆技术研究 |
1.3 工程概况 |
1.3.1 隧道与河流间位置关系 |
1.3.2 地形地貌、地质与地层岩性 |
1.3.3 地表水文条件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岩溶发育及模型建立研究 |
2.1 岩溶发育原理 |
2.1.1 地下水的溶蚀性 |
2.1.2 岩石的可溶性 |
2.1.3 岩石的透水性 |
2.1.4 地下水的流动性 |
2.2 场地地形、地下水赋存与运移特征 |
2.2.1 场地地形地貌 |
2.2.2 场地地下水类型 |
2.2.3 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 |
2.3 考虑地下水渗流的岩溶发育模型 |
2.3.1 水平岩层岩溶发育模型 |
2.3.2 倾斜岩层岩溶发育模型 |
2.3.3 背斜构造岩溶发育模型 |
2.3.4 向斜构造岩溶发育模型 |
2.4 揭露溶洞统计与河流段岩溶发育模型建立 |
2.4.1 揭露岩溶统计 |
2.4.2 下穿河流段岩溶发育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岩溶对隧道位移影响及其处置技术 |
3.1 计算分析内容与模型建立 |
3.1.1 计算分析内容 |
3.1.2 计算模型建立与计算参数选取 |
3.2 溶洞对隧道位移影响分析 |
3.2.1 拱顶溶洞对位移影响分析 |
3.2.2 侧部溶洞对位移影响分析 |
3.2.3 底部溶洞对位移影响分析 |
3.3 隧道岩溶处置技术 |
3.3.1 岩溶处置原则 |
3.3.2 岩溶处置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帷幕注浆技术分析与优化 |
4.1 帷幕注浆设计方案 |
4.1.1 注浆参数 |
4.1.2 注浆孔布置 |
4.2 注浆压力与浆液扩散半径分析 |
4.2.1 注浆泵压与终压的确定 |
4.2.2 浆液扩散半径分析 |
4.3 注浆孔孔距与止浆岩盘厚度分析 |
4.3.1 注浆孔孔距分析 |
4.3.2 止浆岩盘厚度分析 |
4.4 帷幕注浆范围分析 |
4.5 注浆顺序分析 |
4.5.1 单孔注浆顺序 |
4.5.2 掌子面注浆顺序 |
4.6 注浆效果分析 |
4.6.1 注浆参数优化分析 |
4.6.2 实际施工效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河流处置技术与监控量测方案 |
5.1 地表河流处置技术 |
5.1.1 河流处置技术分析 |
5.1.2 端头围堰与管道引排设计 |
5.2 监控量测方案 |
5.2.1 隧道断面监测 |
5.2.2 地表监测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发表的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关角隧道突涌水机理分析及处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关角隧道突涌水机理分析 |
1.1 突涌水形式 |
1.2 地表水流量监测 |
1.3 连通试验 |
1.4 突涌水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2 突涌水模式 |
2.1 掌子面突涌水模式 |
2.2 洞身突涌水模式 |
3 关角隧道突涌水防治技术 |
3.1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
3.1.1 预报原则及方法 |
3.1.2 施工地质风险分级 |
3.1.3 技术标准 |
3.2 裂隙—溶隙型掌子面突涌水注浆技术 |
3.3 构造带型掌子面突涌水模式注浆技术 |
3.4 掌子面预留岩盘安全厚度分析 |
4 隧道突涌水处治技术 |
4.1 突涌水处理措施选择 |
4.2 浆液种类及配合比选择 |
4.3 施工方案、工艺及实施 |
4.3.1 止浆墙及预埋孔口管施工 |
4.3.2 止浆墙出水部位埋设孔口管及封闭止浆墙施工 |
4.3.3 钻机钻孔并埋设孔口管 (导向管) |
4.3.4 钻孔及前进式注浆 |
4.3.5 止浆墙出水部位孔口管注浆施工 |
4.3.6 施工注浆效果检查孔 |
4.3.7 掌子面开挖掘进 |
4.3.8 补注浆处理 |
5 结语 |
四、帷幕注浆止浆岩盘施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毗邻水库隧道断层破碎带限制性防排水注浆技术研究[J]. 肖海苑,罗发胜,李彬. 公路交通技术, 2021(02)
- [2]山岭隧道突水模式与注浆堵水限排对策研究[D]. 王一鸣.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3]隧道围岩开挖卸荷渗流特性及处治技术研究[D]. 李松.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复杂条件下超浅埋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施工变形控制技术研究[D]. 刘杨. 苏州大学, 2020(02)
- [5]高原富水灰岩隧道突涌水机理分析及施工技术研究[D]. 刘帅.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6]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宝鼎二号隧道施工关键技术[D]. 范仁玉.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7]关角隧道突涌水机理分析及处治技术[A]. 钱富林. 川藏铁路工程建造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9
- [8]岩溶地区矿山法地铁隧道下穿河流研究[D]. 陈理想.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 [9]城市地铁暗挖隧道拱顶砂层接触带半断面帷幕注浆施工技术[J]. 马国辉,杨选择. 民营科技, 2016(06)
- [10]关角隧道突涌水机理分析及处治技术[J]. 钱富林. 铁道建筑,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