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布数据复制技术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磊[1](2021)在《通用加工树模型假设检验的统计等价理论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学心理学的发展,认知心理测量模型成为了认知心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促进了认知心理测量理论的发展,使得认知心理测量更精准。多项式加工树(multinomial processing tree,MPT)模型是一种用于测量和分析潜在认知过程的有效统计建模方法。它是基于发生逻辑开发的分类数据测量模型,也是针对人类潜在认知加工过程构建的认知心理测量模型,并将其直观地构建为多项式加工树的形式。目前MPT模型已在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学等领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特别是在源监测、再认启发、存储提取、联合再认等范式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结构上,MPT 模型分为二链 MPT(binary MPT,BMPT)模型和多链 MPT(multi-link MPT,MMPT)模型。许多学者分别从MPT模型的表示形式、参数类型、个体差异等方面进行了扩展研究,并统称为通用加工树(general processing tree,GPT)模型。在许多复杂的认知任务中,人们观测到的响应或行为通常是几种不同认知过程共同加工的结果,而表层的统计分析(如t检验、ANOVA等)虽揭示了其组间差异,但无法区分观测响应是由认知加工导致的还是由反向倾向或猜测导致的,而GPT模型不但能够区分这些混淆而且能够对潜在认知加工过程各阶段的潜在认知能力进行测量和检验。为了检验潜在认知能力的差异,GPT模型的假设检验是通过模型的参数约束来实施的。虽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首先,GPT模型的参数约束类型和重新参数化过程 系统深入地探讨。虽然已有研究讨论了 GPT模型的相等约束和次序约束,但在广度上GPT模型参数约束的类型缺少系统研究,在深度上其重新参数化过程的统计等价和共同特征有待深入挖掘。其次,GPT模型假设检验的统计等价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特别是MMPT模型。MMPT模型假设检验问题已有的处理方法是将MMPT模型等价转化为BMPT模型,但这通常会导致认知加工结构发生变化、模型参数失去了原有心理学含义且等价模型结构过于复杂。最后,GPT模型的计算机编码即字符串编码唯一性问题和假设检验的字符串处理也有待解决。目前,除了 GPT模型简单的相等约束和次序约束可以计算机自动实施外,其它参数约束均需要建模者手工构建,其主要原因是缺少有效的模型编码解码算法,故GPT模型的字符串编码和解码唯一性的问题也需要进行探索。故为了更好地使用GPT模型测量潜在认知过程,本文重点关注GPT模型假设检验的统计等价理论和字符串编码及其应用的探讨,主要研究的内容如下所示:第一,整合了 GPT模型基本概念的形式化描述,为GPT模型假设检验问题的探讨提供了形式规范。本文归纳并整合了 GPT模型的四要素、参数分类模型、数学等价、统计等价、和分裂变换等基本概念并给出了形式化描述(用统一的数学表达式来表示多个相似过程或结果)。同时,也探讨了 GPT模型的识别性、模型方程唯一性和统计等价构建定理等基本理论。第二,系统探讨了 GPT模型参数约束类型,并基于参数约束重新参数化的共同特征提出了代表树模型。在GPT模型框架下,潜在认知加工能力的差异性检验可通过GPT模型的假设检验来完成,而GPT模型的假设检验需要通过其参数约束来实施。故本文从参数约束关系、约束参数向量间关系和约束参数个数这三个维度探讨了 GPT模型假设检验的参数约束类型,并分别讨论了每种参数约束类型的重新参数化过程以及其认知加工结构的递归特性,并根据这些认知加工结构的共同特征提出了 GPT模型参数约束的四个代表树模型。通过对代表树模型的递归嵌套可以方便处理GPT模型参数约束条件的等价转化问题,能够为GPT模型的统计分析提供增长工具箱。第三,归纳出GPT模型参数约束表示定理和GPT模型统计封闭性的等价转化过程。为了确保潜在认知能力测量结果的有效性,GPT模型假设检验的实施需要模型的变换过程是统计等价的。为了尽可能地维持GPT模型的原有认知过程,参数约束的等价变换仅针对约束参数所在约束节点的认知加工结构进行统计等价变换,而非约束节点的认知加工结构保持不变。根据GPT模型参数约束各个类型及其重新参数化的统计等价变换过程,归纳了 GPT模型统计封闭性的等价转化过程,同时给出了参数约束的形式定义和表示定理,并总结出GPT模型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和化繁为简的统计等价转化思路(次序约束→乘积约束→相等约束→常数约束→无约束)。进而可把带有参数约束的GPT模型统计等价地转化为无约束条件的GPT模型,完成了 GPT模型统计封闭性的等价过程。第四,提出了新的具有唯一性的GPT模型字符串语言编码解码算法。为了使GPT模型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并自动执行其假设检验问题,GPT模型通常需要编码为字符串语言的形式。故本文以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 GPT模型字符串编码的递归定义、编码和解码规则,以及GPT模型字符串语言参数子树判别定理和节点子树判别定理及其证明。新算法不但能够实现GPT模型编码和解码字符串具有唯一性,而且使得字符串语言能很好地捕获整个GPT模型类。并根据GPT模型参数约束重新参数化过程的递归特性归纳出基于代表树模型字符串词语的递归替换规则。新的替换规则可以通过字符串词语的递归替换可实现GPT模型参数约束的统计等价变换。本文对GPT模型字符串编码解码算法的改进,既扩展了 GPT模型的字符串编码理论,有利于GPT模型的计算机编程、存储和传输。此外,基于代表树模型的模块化编码也为计算机自动实施GPT模型参数约束提供了可行性和理论支持,丰富了 GPT模型的统计分析理论和技术。最后,通过对图片优势效应源监测、文学作品中年龄差异源监测和四则混合运算认知测量三个心理学研究实例,展示了本文所探讨的GPT模型假设检验统计等价理论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在实例1图片优势的源监测中,通过实例展示了同一实验组内GPT模型相等约束和次序约束等价过程,并在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假设检验问题,GPT模型分析结果不但支持图片优势效应,而且进一步给出了次序约束量化指标的估计值和置信区间。实例2是文学作品阅读中年龄差异的源监测,并展示了同一实验组内和不同实验组间GPT模型假设检验的等价过程,不但分析了年轻人和好老年人对文学作品人物角色记忆的源监测分析,而且也验证了已有结果同时还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解释。实例3是用GPT模型测量了小学生四则混合运算的认知能力,同时展示了 GPT模型字符串编码具体实施过程,并将GPT模型分析的结果与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进行了比较,t检验仅能得到乘除题和混合题存在显着差异,而GPT模型还可得到两个班级在计算正确率参数和计算顺序参数存在显着差异。由此可知,GPT模型分析能够为潜在认知加工测量中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通过GPT模型可以支持和增强作者的原始分析和特定的统计测量,或至少可作为传统实证测量的补充。综上所述,本文系统地探讨了潜在认知测量模型GPT模型的统计等价理论和应用,即探讨了 GPT模型假设检验的参数约束类型及其重新参数化过程,提出了重新参数化的代表树模型,同时提出了 GPT模型字符串编码算法及基于代表树模型的替换规则。换句话说,根据GPT模型典型认知加工结构的共同特征归纳出参数约束等价变换的四个代表树模型。为了便于GPT模型假设检验的计算机编码,提出了新的GPT模型字符串编码和解码算法,新的编码算法使得GPT模型编码具有唯一性且大大简化了模型的存储和传输,同时总结了基于代表树模型字符串词语模块的递归替换规则。新的编码算法和递归替换规则为GPT模型假设检验问题的计算机传输、编码和自动执行提供了理论支撑。总之,本文的研究完善了 GPT模型潜在认知测量理论,扩展了 GPT模型的统计分析理论和统计建模技术,丰富了 GPT模型对潜在加工能力的可解释性,更有利于了 GPT模型的应用和推广。这将使潜在认知加工测量的研究推向更深层次,进一步完善认知心理测量模型的模型分析的理论体系。
陈丹阳[2](2021)在《面向可见光通信的CDMA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射频通信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容量需求,下一代移动通信面临着频谱资源短缺的巨大挑战。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是一种以可见光为信息载体的光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宽频谱、大容量、广覆盖、高安全和低能耗等优势,有潜力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架构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和传统无线通信技术一样,多用户接入带来的多址干扰和同步问题会直接影响VLC系统的性能和实用化进程。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技术通过在码域对用户进行区分,能有效减少多址干扰,也可以通过增加扩频码集零相关区长度增强对用户信号同步的容忍度,是多用户接入应用的绝佳选择。此外,针对VLC系统兼容照明的情形,在考虑通信性能的同时,还需要考虑系统照明性能、传输效率、复杂度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如何能够有效地减少多址干扰,同时满足其它各种系统性能需求,是VLC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立足于理想同步、准同步和多速率的多用户VLC系统的性能提升,探索了多种新型CDMA扩频码集,并成功进行系统验证和应用拓展,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概括如下:(1)针对多用户系统通信和照明复用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面向VLC系统的调光控制CDMA方案,并进行了系统验证。该方案通过引入映射模块和调光模块对传统的CDMA方案进行改进,在保证系统传输效率的同时,实现调光控制。基于该CDMA方案,本文进一步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搭建了实时多用户VLC系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以低复杂度实现多用户传输,并使系统具有较优的照明性能。(2)针对多用户系统多径效应引起的同步破坏问题,本文构造了两种适用于准同步(Quasi-synchronous,QS)CDMA-VLC系统的新型扩频码集,并进行了系统验证。两种新型码集分别为基于交织迭代的OZCZ(Optical Zero Correlation Zone)码集和基于迭代扩展的OZCZ码集,它们在零相关区内保持良好的相关特性,系统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采用不同极性的码集进行扩频和解扩。结合新构造的码集,本文进一步搭建了单通道和双通道QS-CDMA-VLC系统,结果表明,系统在调光值、总比特率、传输时延容忍度和误码性能方面均能得到较大提升。(3)针对多用户系统中多样化流量需求的问题,本文首次建立了多速率QS-CDMA-VLC系统模型,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系统模型的OVSF-OZCZ(Orthogonal Variable Spreading Factor OZCZ)码集。该码集具有可变扩频因子和零相关区特性,可同时满足多用户传输的多速率和准同步需求。通过数值仿真分析,新构造的码集可作为多速率QS-CDMA-VLC系统的候选码集,支持未来大规模异构设备的多业务需求。(4)本文进一步采用ARM和FPGA一体化开发平台,实现了基于CDMA技术的可见光通信定位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同时具备照明、通信和定位功能。结果表明,通过应用基于交织迭代的OZCZ码集,系统在减少多址干扰、提升定位精度、保证照明性能等方面均表现出色。
杨阳[3](2020)在《基于贝叶斯模型的连续学习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现实生活中,地球上每个物体都在时刻产生着数据,而传统的以批量数据处理为特点的学习算法已经无法适应以流式数据为特点的大数据场景。若能从这种流式的数据中学到感兴趣的信息,并且在不访问已处理数据的情况下能够保留已学习的信息,那么将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收益。然而,实际生活中的数据类型往往是多种多样的,如数据的维度高、数据量庞大,以及数据的高度复杂性,这都对模型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贝叶斯模型具有坚实的统计理论,其非参贝叶斯理论使得模型可根据不同的数据自动的学习其结构。贝叶斯推理能提供待求参数的不确定性,从而有效的缓解过拟合问题,提供鲁棒的参数估计。基于贝叶斯模型的连续学习算法能够持续不断地接受数据,动态实时地更新模型,适合大规模和流式数据的处理,是当前机器学习领域的热点之一。本论文围绕流式数据连续学习这一问题,从贝叶斯模型的设计、参数推理以及针对大数据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部分,针对流式数据无监督聚类的连续学习问题,提出基于Dirichlet过程混合模型的可记忆变分连续学习算法。在当前任务中,通过birth操作和merge操作,算法可以自动地学习数据集中混合元素的个数。对于当前任务大数据的情况,将该数据集分成B个固定的批量数据,并暂存每个批量数据中属于各个混合元素的充分统计量,每次迭代随机选取其中一个批量数据,更新模型参数,因此本算法可以处理大规模数据集。当下一任务来临时,将学习的模型参数作为先验,与下一任务的数据似然相乘,然后归一化得到下一任务后模型参数的后验分布,因此该算法可以递归地处理流式的数据。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算法能够对每个任务的测试数据预测良好,并对已学习的全部数据集有一个很好的聚类性能。第二部分,针对目标识别中的流式数据,提出基于变分Dropout稀疏化动态可扩展的网络模型。当第一个任务来临时,通过对权值矩阵的每个元素加入促使其稀疏的先验,可以将权值矩阵中的部分权值置为零,获得稀疏的网络结构。当新任务来临时,通过对各任务单独的顶层网络进行变分Dropout稀疏学习,算法先进行选择性的再训练。若训练后,现有网络不能满足新任务的需求,则需要动态地增加一定数量的神经元,以增加网络满足新任务的能力。对于新增的神经元,当其平均的dropout率大于设定阈值时,将会修剪掉该神经元,只留下必要的神经元。当网络对旧任务识别性能下降时,算法会执行网络复制来缓解语义转移的问题,也即灾难性遗忘的问题。通过在多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算法不仅能在每个任务上获得相似的识别性能,还可以学到更加稀疏的网络结构。第三部分,为减少参数量,提出基于贝叶斯压缩的动态可扩展网络(BCDEN)的连续学习算法。当第一个任务时,通过对权值矩阵的每行加入促使其稀疏的先验,可以修剪权值矩阵中的某些行,得到压缩的网络。当新任务到来时,通过对各任务单独的顶层网络进行压缩学习,BCDEN先对网络参数进行选择性的再训练。如果训练后,算法对新任务的识别结果不够理想,则说明现有网络已经不能很好解释新任务数据,此时算法会增加一定数量的神经元。通过对新增神经元加入稀疏引导先验,只有必要的神经元会被留下来。当算法对旧任务识别性能下降时,BCDEN会执行网络复制来缓解语义转移的问题。多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连续学习算法相比,BCDEN不但能够获得相似、甚至较好的识别性能,还能学到更加紧凑的网络结构,也即更少的网络参数。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张洪祥[5](2020)在《SsHADV-1介导的核盘菌内生特性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一种寄主范围十分广泛的病原真菌,由其引起的菌核病是包括油菜在内的许多重要作物上的毁灭性的病害。核盘菌在侵染初期分泌小分子蛋白、草酸、细胞壁降解酶类杀死寄主细胞、抑制寄主的抗性,并从死亡的细胞中吸取营养,是典型的死体营养型真菌。目前尚未在油菜中发现高效的抗病品种,油菜菌核病始于子囊孢子在花瓣上侵染,并随罹病花瓣飘落至枝条和主茎,感染和杀死枝条或整个植株。由于田间油菜植株密、冠层厚,药剂难以抵达病菌为害部位,防治非常困难。核盘菌低毒相关DNA病毒1(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hypovirulence associated DNA virus 1,Ss HADV-1)是首例在真菌中发现的DNA病毒,该病毒侵染性强,病毒粒子可直接侵染核盘菌,也可以在不同的营养体亲和型菌株间进行传播,而且发现有昆虫传播介体,是极具生物防治潜力的真菌病毒。前期研究发现在盛花期喷施携带Ss HADV-1的核盘菌菌丝片段可以高效控制菌核病并显着提高油菜产量,但是携带Ss HADV-1的核盘菌能否在油菜上生长并不清楚;同时,携带低毒相关病毒的菌株能否在植物上长期存活是利用真菌病毒控制病害的关键。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携带Ss HADV-1的核盘菌在油菜上的生存和生长及其机制、研究携带病毒的核盘菌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以及基于本研究的新发现建立的应用Ss HADV-1控制油菜菌核病的新技术。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携带Ss HADV-1的核盘菌菌株DT-8可以在油菜上内生性生长,并在核盘菌群体中传播病毒。在油菜抽薹期喷施DT-8的菌丝片段,7周之后,在油菜成熟期的果荚上可以检测到病毒的DNA。为了确认携带核盘菌的菌株可以在油菜内或者表面生长,将菌株DT-8菌丝块接种到油菜叶片上,一周后未产生任何病斑,取距DT-8菌丝块约1cm位置的油菜叶片组织进行共聚焦荧光观察,发现菌株DT-8可以在油菜叶片表面蔓延生长,同时形成简易侵染垫的结构侵入油菜组织中吸取营养物质。表面消毒的油菜种子经菌株DT-8的菌丝悬浮液浸泡处理后,于MS平板上萌发,之后分别移至含有MS培养基的组织培养瓶和无菌培养土中,培养20 d和30 d。PCR检测证实在油菜的根、下胚轴和叶等部位均可检测到Ss HADV-1的DNA和核盘菌的DNA,表明菌株DT-8可以在油菜上生长。利用菌株DT-8RFP(m Cherry荧光蛋白标记的菌株DT-8)处理油菜,通过共聚焦荧光观察和电镜观察,进一步发现菌株DT-8可以在油菜根部细胞间穿梭和通过根部细胞间隙在组织中蔓延;同时,在下胚轴维管束中可观察到DT-8菌丝随维管束方向蔓延。在叶面上接种菌株DT-8RFP也可以观察到标记的菌丝。这些结果表明,菌株DT-8可以在油菜植株中内生生长。经在MS组织培养瓶中培养6个月后,部分油菜植株开始死亡(8/32和6/23),同时在其上可以观察到菌丝的生长。挑取菌丝进行培养,发现菌株为核盘菌,分别在8和6个培养物中有3和4个菌落携带病毒。但在健康的植株上及穴盆栽培的植株上均未分离出核盘菌。在经过菌株DT-8处理的油菜上接种核盘菌菌株1980-hyg,14天后自病斑上重新分离获得13株分离物中5株分离物中携带Ss HADV-1,且表现出生长速度减弱、致病力降低、菌落形态异常等弱毒相关特性。在田间不同时期喷施菌株DT-8菌丝悬液后,采集和分离的菌株中,有15%携带有DNA病毒。2.Ss HADV-1显着改变核盘菌致病相关基因的表达。为了解析菌株DT-8在感染Ss HADV-1的情况下由死体营养型病原真菌转变为内生真菌的机理,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对菌株DT-8在PDA培养基上和接种在油菜叶片上与DT-8VF菌株的基因表达差异进行了分析。对显着差异基因(DEGs)进行KEGG富集和Fungi Fun功能富集分析,发现两种培养方式的菌株DT-8中上调表达的DEGs均主要富集在DNA的错配修复和重组相关通路中,这些通路相关基因的变化与病毒的复制有关;下调表达的DEGs均集中在代谢相关的通路中。对接种在油菜叶片上的菌株DT-8相比于DT-8VF菌株三个时期(12hpi、18hpi和24hpi)的DEGs进行详细分析,发现细胞壁降解酶类和小分泌蛋白等致病相关基因显着下调表达,同时侵染垫的形成和草酸合成等侵入相关基因正常表达。这表明Ss HADV-1对核盘菌的侵染能力没有显着的影响,但削弱了其对寄主植物的危害,可能是菌株DT-8成功入侵到油菜植株中营内生生长的原因。3.菌株DT-8促进油菜生长并显着提高油菜的抗病力。将表面消毒的油菜种经菌株DT-8的菌丝悬浮液浸泡处理后,MS平板上萌发,移植到培养土中培养36 d,地上部分鲜重为17.15±2.0 g/株,显着高于未处理的对照植株(14.55±1.1 g/株);同时,在无菌组培瓶中MS培养基上培养的油菜植株,也获得了相似的促生结果。表明,菌株DT-8内生生长可以促进油菜植株的生长。在培养土中培养36 d的油菜叶片上,活体接种核盘菌1980菌丝块,菌株DT-8处理油菜植株上,病斑直径(1.22±0.08 cm)显着低于未接种的对照植株(1.51±0.12 cm);同时,对油菜叶片上活体接种灰葡萄孢菌株B0510,菌株DT-8接种的油菜植株上的病斑(1.54±0.24 cm)显着小于未接种的对照植株(1.99±0.10 cm)。这表明菌株DT-8内生生长可以促进油菜生长,并且可以提高由此植株对核盘菌和灰葡萄孢的抗性。4.菌株DT-8改变油菜抗病及生长相关途径基因的表达。为了探究菌株DT-8内生影响油菜生长发育和抗病性的分子机理,取菌株DT-8处理的油菜植株茎尖生长点部位进行转录组分析,发现菌株DT-8对油菜植株基因表达的影响幅度较小,与对照植株相比,显着差异表达的基因总共只有348个,约占已知总基因数(101041)的3.4‰,其中显着上调表达的基因有258个,显着下调表达的基因有90个。上调表达的基因大部分与抗病相关,包括植物病原信号和抗性信号传导相关基因(CDPK、CML、WRKY33和MKK9)、茉莉酸和乙烯合成及其调控的抗性相关基因(AOC、ACS和ERF等)。下调表达的基因主要是以CCA1和LHK为主效基因的节律调节相关基因,该途径节律调节相关基因的下调表达可能与油菜植株生物产量的提高有关。表明油菜植株抗性的提高是可能通过菌株DT-8诱导抗性相关表达实现的,而生物产量的提高可能是通过抑制节律调节相关基因的下调表达实现的。5.田间喷施菌株DT-8可以显着提高油菜产量。根据菌株DT-8可以在油菜中内生并且可以在油菜表面长期生长的这一特性,将菌株DT-8的菌丝液喷施到油菜植株上进行油菜菌核病的田间防治试验。2013年-2015年,我们在湖北省武汉、鄂州、随州和襄阳等地分别进行DT-8菌丝液防治油菜菌核病的小区试验和大田试验。在小区试验中分别在苗期、抽薹期、盛花期、角果期,采取两种浓度(~1×105 cfu/m L和~1×104cfu/m L)的菌丝液进行喷施;大田试验油菜盛花期进行DT-8菌丝液的喷施(~1×104 cfu/m L)。连续3年各地在小区试验和大田试验中,DT-8菌丝液处理显着降低油菜菌核病的病情指数防控率高达50%左右,产量提高10%-20%,使油菜籽的含油量显着上升高达3.8%。6.灰葡萄孢中发现的新型DNA真菌病毒BcHADV-1,与灰葡萄孢的弱毒相关。Bc HADV-1具有一个34 nm等轴对称的病毒粒子,其基因组有四个1700 nt左右的单链环状的DNA组成。这四个基因组分共有有一个300 nt的共同区域(common region)、特殊的茎环结构和独特的nonanucleotide序列"TAAAATTTT"。进化分析显示在葡萄孢属真菌进行种间分化之前,Bc HADV-1-like病毒便于与葡萄孢属菌株之间存在基因水平转移。Bc HADV-1的Rep与Fg GMTV1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而Bc HADV-1的CP基因与其他病毒的CP均没有亲缘关系。因此,Bc HADV-1可能代表着与Genomoviridae亲缘关系比较近的新的CRESS DNA病毒。同时,Bc HADV-1与灰葡萄孢的弱毒相关。本研究首次发现核盘菌可以在油菜植株中内生的生物现象,证明菌株DT-8的内生可以促进油菜植株的生长、增强油菜植株的抗病性。田间试验表明,感染低毒相关病毒的病原真菌可以作为植物疫苗保护植物,显着提高植物产量。本研究揭示了感染真菌病毒后,病原真菌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现象,为利用真菌病毒控制作物病害研究提供新思路。同时,菌株DT-8的内生对Ss HADV-1传播的促进作用,揭示了Ss HADV-1传播的新途径,并为真菌弱毒相关病毒传播方式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方向。为真菌病毒、病原真菌和寄主植株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提供了研究模型。同时,灰葡萄孢中DNA病毒Bc HADV-1的发现预示着这种新型生物防治模式在灰霉病的防治中可能同样适用。Genomoviridae中可能具有丰富的真菌弱毒相关病毒资源,等待人们去开发用于真菌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
许普之[6](2020)在《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致鸡痛风的多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ephropathogenic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NIBV)感染引起的鸡痛风给全球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研究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造成鸡痛风的发病机制,选用240羽海兰褐蛋鸡并随机分成攻毒组和对照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40羽。于试验第0天(28日龄)攻毒组按鸡胚半数致死量测定结果(105 ELD50/0.2mL)人工滴鼻攻毒,0.2mL/羽;对照组滴鼻无菌生理盐水,0.2mL/羽。观察记录鸡的临床症状,于试验第10天从每个重复中随机选取4羽鸡进行采样,然后分别使用RNA-Seq和GC-TOF/MS检测了鸡肾脏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图谱,以及利用16S rRNA-seq分析鸡盲肠微生物组成的变化,进一步对这三种表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试验结果如下:(1)对照组鸡正常;攻毒组鸡肾脏肿大,色苍白,输尿管增粗且有白色粘液;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肾小管结构丧失,以及间质扩张和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2)攻毒组肝脏、脾、法氏囊、肾、回肠、空肠均检测到NIBV病毒,其中空肠中病毒载量最低,肾脏中最高;对照组鸡各组织则均未检测到病毒。(3)与对照组相比,肾脏代谢组学分析共检出160个差异代谢物,通路富集分析显示NIBV感染显着改变了鸡肾脏氨基酸代谢,糖代谢以及嘌呤代谢。(4)与对照组相比,肾脏转录组学分析共检出2868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1521个上调基因和1347个下调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是最具代表性的上调基因富集通路,“过氧化物酶体”是下调基因富集最显着的通路。其中“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和“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是显着富集的参与先天免疫的模式识别受体信号通路。(5)与对照组相比,16S rRNA-seq分析结果显示NIBV感染改变了攻毒组鸡盲肠的微生物结构组成,并降低了微生物的多样性。LEfSe分析筛选出7个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用于区分NIBV感染的潜在生物标志物(LDA Score>4),即与对照组相比,攻毒组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P=0.037)的相对丰度显着上升;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P=0.037),拟杆菌属(Bacteroides,P=0.037),Bacteroides vulgatus(P=0.016),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P=0.037)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P=0.025),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P=0.025)的相对丰度显着下降。结论:NIBV病毒可以在鸡的肝脏、脾、法氏囊、肾,回肠和空肠组织中进行复制。NIBV感染显着下调过氧化物酶体的作用,并显着激活先天免疫系统中的模式识别受体信号通路,从而激活免疫应答,促进肾脏的炎症及损伤,最终导致肾脏尿酸排泄障碍。嘌呤代谢发生改变并显示出尿酸合成增加的趋势。此外,NIBV感染能够引起的盲肠菌群结构的改变并降低微生物的多样性。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NIBV感染致鸡痛风的发病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沈威[7](2020)在《运动发酵单胞菌双报告基因系统及CRISPR-Cas12a基因组编辑系统的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是一种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细菌。作为天然产乙醇菌株,运动发酵单胞菌是目前构建生物燃料及其他生物基平台化合物的底盘细胞之一。但是,目前对运动发酵单胞菌的基因功能和代谢机制等仍缺乏全面的了解,能够应用于运动发酵单胞菌基因工程改造的生物元件如启动子和核糖体结合位点(Ribosomal binding site,RBS)等比较匮乏,且用于筛选鉴定相关生物元件的平台及基因组改造的遗传操作体系尚待完善,制约了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围绕运动发酵单胞菌生物元件的挖掘与鉴定以及高效、快捷基因组编辑工具的开发,本研究首先建立了一套基于流式细胞术的双报告基因系统,可实现对运动发酵单胞菌生物元件的定量鉴定。该系统以Lac UV5启动子驱动的m Cherry作为内参,以待检测调控生物元件驱动的EGFP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计算的EGFP/m Cherry比值确定生物元件的相对强度。本研究还通过系统生物学数据挖掘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了强度不同的38个启动子和4个RBS生物元件,进而通过双报告基因系统测定了其强度,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应用于运动发酵单胞菌调控生物元件的鉴定,满足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实践的需要。利用来源于Francisella novicida U112的Cas12a(Fn Cpf1),本研究也建立了基于外源CRISPR-Cas系统的运动发酵单胞菌基因组编辑工具。首先在Z.mobilis subsp.mobilis ZM4中构建了可诱导表达Cas12a核酸酶进行基因组编辑的重组菌株,在靶向gRNA引导下能够实现对靶基因位点基因组的切割功能。随后利用该系统,通过gRNA引导靶向运动发酵单胞菌内源质粒的复制酶位点,实现了内源质粒的消除,且效率能达到100%。在ss DNA作为模板的条件下,该系统可以在基因组上实现精准、高保真的碱基替换。本研究建立的CRISPR-Cas12a基因组编辑工具,可高效、快捷地对运动发酵单胞菌基因组进行替换、删除和插入,编辑效率可达90%以上。借助CRISPR-Cas12a系统,本研究将编码乳酸脱氢酶的异源基因导入运动发酵单胞菌基因组,成功构建了一株产乳酸的重组菌株。本研究也开展了将CRISPR-Cas12a系统进一步改造为CRISPRi/a基因组转录调控工具的工作。首先通过定点突变的方式将编码Cas12a核酸酶的基因进行改造,分别构建了失去核酸酶活性的dCas12a突变体dCas12a(D917A)和dCas12a(E1006A)。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个单点突变体对靶基因的抑制没有明显差异。CRISPR-dCas12a系统靶向启动子区域的两条链时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但是当该系统靶向编码区时,gRNA与模板链的结合较非模板链具有更好的抑制效果。其次,gRNA序列长度(<15 nt)及gRNA的错配会影响CRISPR-dCas12a系统的抑制效果,当gRNA序列中第2到第6位碱基出现错配后,该系统基本无抑制效果。此外,本研究也尝试构建基于CRISPR-dCas12a的运动发酵单胞菌转录激活系统CRISPRa。通过将RNA聚合酶的ω亚基与dCas12a融合表达,然后靶向基因组的特定序列以激活基因表达,但对下游基因表达量进行检测分析的实验结果表明上述CRISPRa系统未能达到预期的激活效果,尚需进一步优化改造。总之,本研究建立了基于流式细胞术的双报告基因系统和CRISPR-Cas12a基因编辑工具,可用于鉴定启动子、RBS和UTR等非编码序列调控生物元件的强度以及基因的替换、删除和插入,为合成生物学研究及代谢工程改造提供了工具。同时,本研究也构建了基于CRISPR-dCas12a的CRISPRi基因抑制表达系统,并尝试构建了用于激活下游基因表达的CRISPRa系统,为运动发酵单胞菌的研究提供了研究基因功能和代谢网络调控的工具。
孙玲莉[8](2019)在《住户调查的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住户调查是以家庭为对象,为搜集各种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而组织的各种调查的总称,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政策实施和评估的数据来源。在全面推进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的背景下,开展住户调查方法研究,完善现有住户调查的抽样设计体系,对于制定和实施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现在,几乎所有的国家或地区都在积极开展住户调查。中国从20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开始进行住户调查,从2005年11月开始进行季度和月度劳动力调查,从201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中国住户调查的理论和实践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相比,在以下几个方面仍有待完善:(1)目标参数估计量的构造需要借助更多的辅助信息,提高估计量的精度,满足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的需求,提升国家现代化治理水平。目标参数的估计量主要由变量观测值和变量观测值的权重两方面确定,权重的准确与否对最终估计结果的影响较大。利用辅助信息对权重进行调整已经成为主流趋势。(2)估计量的方差估计是描述估计量精度的重要标准,具体的方差估计方法如何更好与中国住户调查的具体方案相结合还需进一步论证。估计量的方差估计往往采用复杂抽样的方差估计方法,比如,连续差异复制法、自助法、刀切法等,这是由抽样方法和统计量构造过程的复杂性决定的。住户调查通常综合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大小成比例(PPS方法)和随机等距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校准估计量、事后分层调整估计量、回归估计量、比率估计量等估计量的形式复杂。复杂抽样的方差估计方法如何进行具体应用有待深入分析。(3)对非抽样误差的解决办法有待进一步改进,特别是对于无回答误差。在调查过程中,无回答的出现容易造成目标估计量的偏离,影响统计分析结果的可信度。加权调整法和插补法是处理无回答的主要方法。不断完善的行政记录数据为住户调查的无回答提供更多的辅助信息,需要寻找新的理论模型给出无回答更合理的插补值。如何有效降低无回答误差对最终估计结果的影响是中国住户调查中亟需解决的问题。(4)在不断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的背景下,对样本量的确定需要更为深入研究。针对中国住户调查目前采用的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考虑成本和精度要求下,探讨样本量确定的方法具有现实意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中国住户调查的抽样方案,给出校准估计量的构造方法,包括基础权重的确定、无回答权重调整、校准权重调整等。在校准权重中使用了综合加权方法,同时校准初级抽样单元和次级抽样单元的权重。研究结果显示,估计量的均方误差小,估计量精度高。(2)从复杂抽样的方差估计方法的理论和应用角度出发,对比分析各方法的适用条件,结合中国住户调查的具体情况,应用连续差异复制法和自助法对校准估计量的方差进行估计。结果显示,连续差异复制法的估计结果比自助法的估计结果更具有稳健性,中国住户调查采用系统抽样,而连续差异复制法能有效利用系统抽样的顺序信息。(3)在非抽样误差方面,对于项目无回答,针对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的缺陷,本文提出了响应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并通过模拟研究探讨其统计性质。相比于其他插补法,响应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的估计效果更优良。(4)针对分层多阶段抽样的样本量确定问题,在成本或精度一定的条件下,给出了分层两阶段和分层多阶段抽样下样本量确定的函数表达式,便于未来抽样调查过程的应用。中国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发展面临多年少有的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对政府统计调查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从住户调查的研究视角出发,重点研究了住户调查中的校准估计量构造、校准估计量的方差估计、无回答处理和样本量确定四个方面内容。面对越来越多的辅助信息,校准估计量及其方差估计能有效提高估计结果的精度;响应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能给出无回答更为合理的插补值;样本量的确定更为精确。本文的研究工作能促进中国住户调查体系完善,为国家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政策实施提供更为精准数据支撑。
戴薇[9](2019)在《NF-κB和端粒酶启动的肿瘤基因治疗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癌症是目前困扰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传统的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和最新的免疫疗法已被用于癌症治疗,提高了病人的五年存活率,但由于不可避免的毒副反应使得疗效还与病人对于生命健康的期望相差甚远。NF-κB是一种序列特异性DNA结合型转录因子,通过与细胞核内DNA靶点结合,调控靶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炎症反应、免疫应答以及细胞生长、分裂和凋亡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NF-κB在各种癌症中过度活化,是抗肿瘤药物筛选和癌症治疗的优良靶点。由于NF-κB是一把“双刃剑”,传统的NF-κB活性抑制剂因其显着的毒副作用而未能成为临床药物。抑制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应采用因势利导的策略,创制新的肿瘤治疗技术。本研究发展了三种肿瘤基因治疗新技术,并探索了其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价值,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1.人肝癌细胞中NF-κB结合靶点和靶基因的鉴定及其应用研究发现,过度活化的NF-κB与肝炎和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其完整而精确的分子途径和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本研究使用Ch IP-seq和RN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在TNFα诱导的人HCC细胞系Hep G2细胞中共计鉴定出699个NF-κB直接靶基因(direct target gene,DTG),包括399个激活基因和300个抑制基因。其中,216个基因(包括126个激活基因和90个抑制基因)是目前已经鉴定出的HCC基因标志物。比较TNFα诱导的Hep G2细胞、LPS诱导的THP-1细胞和TNFα诱导的He La细胞中NF-κB靶基因数目,仅有24–46个NF-κB靶基因由两种细胞系共有,表明本研究鉴定出的NF-κB DTG具有HCC细胞特异性。基因功能注释分析表明,Hep G2细胞中的NF-κB DTG主要富集在经典的NF-κB生物学过程,如免疫系统过程、压力反应、刺激反应、防御反应和细胞死亡,并且涉及MAPK、TNF、TGF-β、趋化因子、NF-κB和Toll样受体KEGG信号通路。部分NF-κB DTG也与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病毒密切相关。此外,82个NF-κB DTG编码的分泌蛋白是目前临床上已经使用的HCC生物标志物,如CCL2和DKK1。最后,通过Ch IP-q PCR和RT-q PCR实验证实,NFKB1、NFKBIA、CCL2、IL1A、IL1B、PTX3、NUDT7、EFNA5、ID4、GPC6、KLF15、DKK1、OAZ2和IGFBP3这14个基因是TNFα诱导的Hep G2细胞中NF-κB DTG。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NF-κB相关的分子机制和HCC生物标志物诊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基因信息。2.NF-κB激活的肿瘤细胞特异性基因疗法及其应用研究转录因子NF-κB在各种肿瘤细胞/组织中过度活化,已经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和肿瘤治疗的优良靶点。正因如此,过去几十年发展了无数的NF-κB活性抑制剂,然而由于不可避免的毒副反应,没有一例抑制剂成为临床使用的药物。本研究中,利用NF-κB在肿瘤细胞中高度活化的生物学特性,发展了一种肿瘤细胞特异性基因疗法,即NF-κB激活的基因表达(NF-κB-activated gene expression,Nage)载体用于癌症治疗。Nage载体通过将NF-κB诱骗子序列(decoy)与最小启动子序列(minimal promoter)融合构成NF-κB特异性启动子(decoy minimal promoter,DMP),DMP与肿瘤细胞内高表达的NF-κB结合,从而激活下游效应基因的表达。本研究首先使用Western-blotting方法验证了NF-κB p65蛋白在肿瘤细胞中特异性表达。随后以绿色荧光蛋白Zs Green作为效应基因,证实Nage载体可在肿瘤细胞中特异性表达效应基因,产生绿色荧光,而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效应基因。随后,以CRISPR/Cas9作为效应基因,在靶向端粒重复序列的sg RNA(Tsg RNA)的引导下,Nage载体特异性地诱导多种肿瘤细胞死亡,包括Hep G2、He La、PANC-1、MDA-MB-453、A549、HT-29、SKOV-3、Hepa1-6和RAW264.7,而对正常细胞293T、MRC-5和HL7702不产生影响。最后,将表达Cas9-Tsg RNA的Nage载体包装进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中,构建肿瘤基因治疗载体AAV-Nage,通过静脉注射给药途径注入小鼠体内,显着地抑制小鼠体内肿瘤的生长。本研究发展的肿瘤细胞特异性基因疗法Nage载体为抗肿瘤药物研发提供了一种新思路。3.端粒酶激活的肿瘤基因疗法及其应用研究癌症是由一系列表观基因突变引起的,以多种复杂形式存在的难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端粒酶是真核细胞中负责端粒延长的一种RNA聚合酶。研究发现,端粒酶的活性在大多数正常细胞中被程序性关闭,而在90%的肿瘤细胞中被重新激活,使其成为癌症治疗中的重要靶点。目前,已开发出多种端粒酶活性抑制剂用于治疗癌症,但由于不可避免的毒副反应均已失败告终。本研究中,利用肿瘤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发展了一种名为端粒酶激活的基因表达(telomerase-activated gene expression,Tage)系统用于治疗癌症。Tage系统由一段携带端粒酶可识别的3’粘性末端效应基因表达载体、表达d Cas9-VP64人工转录因子的表达载体和靶向端粒重复序列的sg RNA(Tsg RNA)组成。以CRISPR/Cas9作为效应基因,Tage系统有效地杀灭多种肿瘤细胞,包括Hep G2、He La、PANC-1、MDA-MB-453、A549、HT-29、SKOV-3、Hepa1-6和RAW264.7,但对正常细胞293T、MRC-5、HL7702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不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酵母同宗接合切换内切酶(homothallic switching endonuclease,HO)切割产生的4碱基3?粘性末端可被细胞中端粒酶识别并延伸,为Tage系统体内应用奠定基础。以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作为基因载体,实现了Tage系统体内安全有效治疗肿瘤的目的。荷载Tage系统的AAV经静脉注射给药,显着地抑制小鼠体内肿瘤的生长,并且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毒副反应。4.肿瘤干细胞基因治疗载体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癌症由不同分化等级和致瘤潜力的肿瘤细胞构成,是一种高度异质性、难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癌干细胞或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是具有自我更新、多能分化和无限增殖潜能的肿瘤细胞亚群,对维持肿瘤细胞异质性和致瘤性起关键作用。CSC可抵抗常规抗癌药物,并在肿瘤转移和复发中发挥重要作用,使得抗肿瘤药物研发面临巨大挑战。本研究中,使用前期发展的两种肿瘤细胞特异性基因疗法,端粒酶激活的基因表达(Tage)系统和NF-κB激活的基因表达(Nage)载体24 h内有效地杀灭旺盛分裂的肿瘤细胞,残存细胞具有CSC自我更新增殖特性。q PCR检测发现,涉及上皮/间充质细胞转换、Wnt信号通路、细胞间粘附以及干细胞标志基因VIM、TWIST、p53、p16INK4α、p21、CD24、CD326、DLL4、JAG1、Notch1、MUC1、DACH1、CD133、CD44、ATXN1、BMP7、CXCR4、GATA3、JAK2、KLF4、LIN28a、LIN28b、MYCN、NANOG和SOX2,在残存肿瘤细胞中均高表达,表明Tage系统和Nage载体可在24 h内有效分离得到CSC。研究发现,NF-κB不仅在各种肿瘤细胞中高度活化,在CSC中也显示出高活性,使其有望成为针对CSC的肿瘤治疗靶点。将前期发展的新型NF-κB活性抑制剂,即NF-κB特异性启动子DMP调控的靶向Rel A的mi R533包装进腺相关病毒(AAV)中,构成肿瘤干细胞基因治疗载体AAV-mi R533。AAV-mi R533有效地杀灭Hep G2 CSC,感染病毒20 d后的CSC仍没有再生长增殖迹象。本研究为分离CSC和开发针对CSC的抗肿瘤药物提供了新方法。总之,本研究通过联合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和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出了肝癌细胞中NF-κB的结合靶点和靶基因,发展了三种肿瘤细胞基因治疗新技术—NF-κB激活的基因表达(Nage)载体、端粒酶激活的基因表达(Tage)系统和肿瘤干细胞基因治疗载体,这些基因技术在肿瘤基因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吴峰[10](2019)在《微透镜镜组阵列的设计、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微透镜阵列是由微小的透镜元排列组成,具有聚焦、成像基本功能。微透镜阵列在立体成像,莫尔防伪、复眼成像系统、指纹识别、光通信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目前制备微透镜阵列的方法主要有热回流、双光子聚合3D直写、压印、电场驱动、超精密车削、反应离子刻蚀等。随着微透镜技术的发展,实现更多功能的透镜镜组阵列越来越受到研究学者们的青睐。微透镜镜组阵列是具有多个屈光面的微透镜阵列。本文以微纳米加工技术为基础,利用两种不同折射率的UV胶制备了两种特点新颖的微透镜镜组阵列,即隐形微透镜阵列和双凸面微透镜阵列。成功将微透镜镜组阵列应用于莫尔成像。本文主要工作:(1)通过“热回流—UV压印-填平”的方案制备了隐形微透镜阵列,并利用它的“小数值孔径”、形貌无法检测等特点,解决了莫尔成像现存的厚基底莫尔成像器件的图像像素低、可被仿制、磨损后成像质量下降等问题。此外,还利用隐形微透镜陈列实现的莫尔器件与静态图案结合,制备了具有特殊视觉特性的防伪器件。(2)通过设计一种高精度的对准UV压印的方法,制备了具有两个屈光面的双凸面微透镜镜组阵列。与仅有一个屈光面的微透镜阵列相比,该镜组阵列数值孔径更大。利用该镜组阵列成功实现了莫尔成像,并探究了UV压印对准误差对镜组阵列莫尔成像的影响。将双凸面微透镜镜组阵列的两个相互对准的屈光面错位一定程度,制备了具有两个焦平面的微透镜阵列。在该微透镜阵列的两个焦平面上分别制备微图案阵列,实现了两种效果的莫尔图像。微透镜镜组阵列的制备方法主要基于光刻和UV压印技术,易操作、成本低,可适用与大规模商业应用。
二、分布数据复制技术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布数据复制技术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通用加工树模型假设检验的统计等价理论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心理测量模型与随机建模 |
2.1.1 心理测量模型 |
2.1.2 随机建模 |
2.2 认知心理测量模型 |
2.2.1 潜在认知加工建模 |
2.2.2 离散化建模:离散状态模型 |
2.3 多项式加工树模型 |
2.3.1 最简单MPT模型:单高阈限模型 |
2.3.2 MPT模型的基本概念 |
2.3.3 MPT模型的基本性质 |
2.3.4 MPT模型可识别性处理方法 |
2.3.5 MPT模型的应用领域 |
2.4 通用加工树模型 |
2.4.1 MPT模型的扩展 |
2.4.2 GPT模型的字符串语言 |
2.4.3 GPT模型的等价转化 |
2.5 通用加工树模型的统计分析 |
2.5.1 GPT模型的统计推断 |
2.5.2 GPT模型的统计封闭性 |
2.5.3 GPT模型的统计模拟 |
2.5.4 GPT模型的模型评价和选择 |
2.5.5 GPT模型的相关分析软件 |
3. 总体设计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思路 |
3.3 研究意义 |
3.3.1 理论意义 |
3.3.2 实践意义 |
4. 理论研究 |
4.1 GPT模型的基本概念 |
4.1.1 GPT模型的四个要素 |
4.1.2 GPT模型形式化定义 |
4.1.3 GPT模型的可识别性 |
4.1.4 GPT模型的模型方程的唯一性及反例 |
4.1.5 GPT模型的统计等价 |
4.1.6 GPT模型的分裂变换 |
4.2 GPT模型参数约束的假设检验 |
4.2.1 GPT模型参数约束的类型 |
4.2.2 GPT模型常数约束的假设检验 |
4.2.3 GPT模型相等约束的假设检验 |
4.2.4 GPT模型乘积约束的假设检验 |
4.2.5 GPT模型次序约束的假设检验 |
4.2.6 GPT模型参数约束的总结 |
4.3 GPT模型参数约束的代表树模型 |
4.3.1 GPT模型参数约束的典型认知加工结构及代表树模型 |
4.3.2 GPT模型代表树模型的模型属性 |
4.3.3 GPT模型参数约束基于代表树模型递归嵌套规则 |
4.4 GPT模型的统计分析 |
4.4.1 GPT模型的统计封闭性 |
4.4.2 GPT模型的参数估计 |
4.4.3 GPT模型的假设检验 |
4.4.4 GPT模型的其它假设检验问题 |
4.4.5 GPT模型统计分析总结 |
4.5 GPT模型的计算机编码 |
4.5.1 GPT模型递归定义 |
4.5.2 GPT模型字符串语言编码规则 |
4.5.3 GPT模型代表树模型的字符编码 |
4.5.4 GPT模型参数约束基于代表树模型字符串编码 |
4.5.5 GPT模型字符串语言编码小结 |
4.6 理论研究的总结 |
5. 实证数据分析 |
5.1 图片优势效应的源监测 |
5.1.1 图片优势效应源监测及结果 |
5.1.2 新假设检验的重新参数化建模 |
5.1.3 新假设检验量化分析结果 |
5.1.4 讨论 |
5.2 文学作品中人物角色源监测及年龄差异 |
5.2.1 人物角色源检测及已有结果 |
5.2.2 GPT建模分析及结果 |
5.2.3 讨论 |
5.3 四则混合运算能力的认知测量 |
5.3.1 方法 |
5.3.2 结果 |
5.3.3 讨论 |
5.3.4 结论 |
5.4 GPT模型实证数据分析小结 |
6. 总讨论 |
6.1 总结和讨论 |
6.1.1 统计等价理论及其关系 |
6.1.2 基本概念的形式化界定 |
6.1.3 参数约束类型及其等价变换 |
6.1.4 参数约束等价转化的四个代表树模型 |
6.1.5 统计封闭性的等价过程 |
6.1.6 字符串编码解码算法及替换规则 |
6.1.7 实证数据检验 |
6.2 创新、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创新 |
6.2.2 不足与展望 |
7.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2)面向可见光通信的CDMA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可见光通信发展概述 |
1.3 可见光通信中多址接入技术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1.5 论文的组织与安排 |
2 可见光通信及CDMA技术基本原理 |
2.1 可见光通信系统构成 |
2.2 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 |
2.2.1 多址接入技术 |
2.2.2 调制技术 |
2.2.3 调光控制技术 |
2.3 基于CDMA的多址接入技术 |
2.3.1 CDMA基本原理 |
2.3.2 扩频码集在VLC中的应用 |
2.3.3 基于CDMA的可见光通信系统模型 |
2.4 针对CDMA-VLC系统的研究点 |
2.5 本章小结 |
3 面向VLC系统的调光控制CDMA方案及其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调光控制CDMA-VLC方案 |
3.2.1 方案原理 |
3.2.2 方案示例 |
3.3 仿真系统实现和性能分析 |
3.4 基于FPGA的实时系统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4 面向QS-CDMA-VLC系统的新型码集构造及其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OZCZ码集构造基础 |
4.3 基于交织迭代的OZCZ码集构造 |
4.3.1 构造方法 |
4.3.2 特性分析 |
4.3.3 构造示例 |
4.4 单通道QS-CDMA-VLC系统模型和性能分析 |
4.4.1 系统模型 |
4.4.2 系统性能仿真和实验分析 |
4.5 基于迭代扩展的OZCZ码集构造 |
4.5.1 构造方法 |
4.5.2 特性分析 |
4.5.3 构造示例 |
4.6 双通道QS-CDMA-VLC系统模型和性能分析 |
4.6.1 系统模型 |
4.6.2 系统性能实验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面向多速率QS-CDMA-VLC系统的码集构造及其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多速率QS-CDMA-VLC系统建模 |
5.3 OVSF-OZCZ码集构造 |
5.3.1 构造基础 |
5.3.2 构造方法 |
5.3.3 特性分析 |
5.3.4 构造示例 |
5.4 多速率QS-CDMA-VLC系统性能分析 |
5.4.1 性能分析 |
5.4.2 数值仿真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CDMA技术的可见光通定一体化系统实现 |
6.1 引言 |
6.2 基于CDMA的可见光通定一体化系统 |
6.2.1 系统模型 |
6.2.2 基于CDMA的可见光通定一体化方案 |
6.3 可见光通定一体化系统性能分析 |
6.4 可见光通定一体化实时系统实现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贝叶斯模型的连续学习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连续学习 |
1.2.2 混合模型的连续学习及其应用 |
1.2.3 深度识别模型的连续学习及其应用 |
1.3 本文工作概述 |
第二章 Dirichlet过程混合模型 |
2.1 引言 |
2.2 理论基础 |
2.3 Dirichlet过程 |
2.4 Dirichlet过程构造方法 |
2.4.1 中国餐馆过程 |
2.4.2 截棍构造过程 |
2.5 Dirichlet过程混合模型 |
第三章 基于Dirichlet过程混合模型的可记忆变分连续学习算法 |
3.1 引言 |
3.2 经典方法简介 |
3.3 DPM模型及连续学习 |
3.3.1 DPM模型 |
3.3.2 后验分布近似 |
3.3.3 变分连续学习 |
3.4 流式数据的可记忆变分连续学习 |
3.4.1 Dirichlet过程混合多项式 |
3.4.2 Dirichlet过程混合高斯 |
3.4.3 记忆的充分统计量 |
3.4.4 Birth操作产生新的聚类 |
3.4.5 Merge操作合并相似的聚类 |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1 模型预测 |
3.5.2 评价准则 |
3.5.3 实验数据描述 |
3.5.4 模型训练 |
3.5.5 实验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分Dropout稀疏化动态可扩展的网络 |
4.1 引言 |
4.2 变分贝叶斯推理及稀疏变分Dropout |
4.2.1 高效的变分贝叶斯推理 |
4.2.2 随机梯度变分贝叶斯 |
4.2.3 变分Dropout |
4.2.4 稀疏变分Dropout |
4.3 变分Dropout稀疏化连续学习网络 |
4.3.1 基于稀疏的选择性再训练 |
4.3.2 基于稀疏的动态网络扩展 |
4.3.3 网络复制 |
4.3.4 时间戳推理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Permuted MNIST数据集 |
4.4.2 Split MNIST数据集 |
4.4.3 Split not MNIST数据集 |
4.5 补充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贝叶斯压缩的动态可扩展网络 |
5.1 引言 |
5.2 相关的工作 |
5.3 随机变分推理及重参变分Dropout |
5.3.1 贝叶斯推理 |
5.3.2 随机变分推理 |
5.3.3 重参变分Dropout |
5.4 连续学习网络的贝叶斯压缩 |
5.4.1 基于压缩的选择性再训练 |
5.4.2 基于压缩的动态网络扩展 |
5.4.3 网络复制和时间戳推理 |
5.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1 Permuted MNIST数据集 |
5.5.2 Split MNIST数据集 |
5.5.3 Split not MNIST数据集 |
5.5.4 Split CIFAR-100 数据集 |
5.6 补充实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SsHADV-1介导的核盘菌内生特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核盘菌的危害及防治 |
1.1.1 核盘菌及作物菌核病 |
1.1.2 核盘菌的致病机理 |
1.1.3 植物针对核盘菌的防御机制 |
1.1.4 菌核病的防治 |
1.2 真菌病毒 |
1.2.1 真菌病毒的发现和分类 |
1.2.2 核盘菌中的病毒研究 |
1.2.3 真菌病毒的传播方式 |
1.2.4 真菌病毒与寄主的关系 |
1.2.5 真菌病毒应用及面临的问题 |
1.3 Genomoviridae病毒的研究进展和进化机制 |
1.4 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核盘菌菌株DT-8在油菜中内生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菌株及培养 |
2.2.2 供试植物与培养方式 |
2.2.3 培养基 |
2.2.4 菌株DT-8对油菜植株的处理 |
2.2.5 .菌株DT-8 转化mcherry荧光蛋白 |
2.2.6 菌株DT-8在油菜植株中的内生观察 |
2.2.7 菌株DT-8自油菜植株中重分离 |
2.2.8 内生菌株DT-8的传毒 |
2.2.9 菌株DT-8的检测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菌株DT-8在油菜植株中内生性生长 |
2.3.2 菌株DT-8在油菜植株中的分布 |
2.3.3 菌株DT-8在衰弱油菜植株上的生长 |
2.3.4 菌株DT-8 通过内生传播SsHADV-1 |
2.3.5 田间喷施菌株DT-8对病毒的传播 |
2.4 讨论 |
第三章 Ss HADV-1 对核盘菌基因表达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显着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3.2.3 FunCat功能富集分析 |
3.2.4 KEGG功能富集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Ss HADV-1 影响核盘菌基因的表达 |
3.3.2 菌株DT-8和DT-8VF的 DEGs的 FunCat富集分析 |
3.3.3 菌株DT-8和DT-8VF的 DEGs的 KEGG富集分析 |
3.3.4 核盘菌致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菌株DT-8内生促进油菜生长并提高抗病性能及其分子机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油菜生物产量的测定 |
4.2.2 油菜植株抗病性的测定 |
4.2.3 油菜植株RNA的提取 |
4.2.4 转录组测序研究流程 |
4.2.5 数据分析方法 |
4.2.6 cDNA第一链合成和RT-PCR验证 |
4.2.7 实时荧光定量q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菌株DT-8内生显着促进油菜生物产量 |
4.3.2 菌株DT-8提高油菜抗病力 |
4.3.3 菌株DT-8内生对油菜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五章 菌株DT-8田间防病增产应用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田间试验 |
5.2.2 病情指数调查 |
5.2.3 油菜籽含油量的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菌株DT-8在油菜上长期存活 |
5.3.2 菌株DT-8处理减轻菌核病的危害 |
5.3.3 菌株DT-8处理提高油菜产量 |
5.3.4 菌株DT-8提高油菜籽的含油量 |
5.4 讨论 |
第六章 真菌中新型genomovirus-like病毒BcHADV-1 的发现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菌株及培养 |
6.2.2 供试植物与培养方式 |
6.2.3 DNA病毒序列的克隆和测定 |
6.2.4 序列和系统进化分析 |
6.2.5 病毒粒子的提取 |
6.2.6 BcHADV-1 病毒粒体的负染观察 |
6.2.7 Southern blot杂交分析 |
6.2.8 病毒水平传播验证 |
6.2.9 病毒垂直传播验证 |
6.2.10 菌株生物学特性检测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灰葡萄孢中四节段DNA病毒的发现 |
6.3.2 BcHADV-1 编码的假定蛋白 |
6.3.3 Bc HADV-1 的系统进化分析 |
6.3.4 BcHADV-1 的传播 |
6.3.5 BcHADV-1 与灰葡萄孢的弱毒相关 |
6.4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论文发表情况和专利 |
致谢 |
(6)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致鸡痛风的多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鸡痛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1 鸡痛风简介 |
1.2 鸡痛风的致病因素 |
1.2.1 鸡痛风的非传染性致病因素 |
1.2.2 鸡痛风的传染性致病因素 |
1.3 鸡痛风发病机制研究 |
1.4 鸡痛风的病理学变化及诊断 |
1.5 鸡痛风的预防及治疗 |
2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研究进展 |
2.1 IBV病原学 |
2.2 IBV的流行病学调查 |
2.3 IBV的病理学研究 |
2.4 IBV的致病性研究 |
2.5 IBV的检测及诊断 |
3 多组学技术及其应用 |
3.1 转录组学及其应用 |
3.2 代谢组学及其应用 |
3.3 肠道微生物组学及其应用 |
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
1.1.2 主要仪器 |
1.1.3 主要试剂 |
1.1.4 试剂、培养基的制备 |
1.2 试验方法 |
1.2.1 样品采集 |
1.2.2 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血清尿酸检测 |
1.2.3 各组织中病毒载量的测定 |
1.2.4 肾脏代谢组检测 |
1.2.5 肾脏转录组测序 |
1.2.6 16S rRNA测序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临床病理变化及血清尿酸检测 |
2.2 各组织中病毒载量测定 |
2.3 NIBV感染状态下肾脏代谢组学特征 |
2.3.1 肾脏代谢组主成分分析(PCA) |
2.3.2 肾脏代谢组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
2.3.3 肾脏差异代谢物分析 |
2.3.4 肾脏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分析 |
2.4 NIBV感染对肾脏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
2.4.1 测序数据质量整体分析 |
2.4.2 转录组测序重复相关性评估 |
2.4.3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2.4.4 GO功能富集分析 |
2.4.5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2.5 NIBV感染状态下鸡盲肠菌群的影响 |
2.5.1 16S rRNA测序数据处理与质控统计 |
2.5.2 OTU分析和物种注释 |
2.5.3 Alpha多样性分析 |
2.5.4 Beta多样性分析 |
2.6 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NIBV感染对模式识别受体信号通路的影响 |
3.2 NIBV感染对过氧化物酶体的影响 |
3.3 NIBV感染对机体代谢水平的影响 |
3.4 差异表达基因与差异代谢物的相关性分析 |
3.5 NIBV感染对盲肠菌群的影响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运动发酵单胞菌双报告基因系统及CRISPR-Cas12a基因组编辑系统的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绪论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运动发酵单胞菌 |
1.1.1 运动发酵单胞菌简介 |
1.1.2 运动发酵单胞菌生理特点 |
1.1.3 运动发酵单胞菌基因组注释和分析 |
1.1.4 运动发酵单胞菌的性状改良 |
1.1.5 运动发酵单胞菌遗传操作系统 |
1.2 非编码生物元件的筛选和鉴定 |
1.2.1 非编码生物元件 |
1.2.2 非编码生物元件的鉴定方法 |
1.2.3 基因表达调控系统 |
1.3 常用的基因编辑技术 |
1.3.1 锌指核酸酶(ZFNs) |
1.3.2 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ALENs) |
1.3.3 CRISPR基因编辑系统 |
1.4 CRISPR-Cas系统简介 |
1.4.1 CRISPR-Cas系统的发现 |
1.4.2 CRISPR-Cas系统的分类 |
1.4.3 CRISPR-Cas系统的结构 |
1.4.4 CRISPR-Cas系统的作用机制 |
1.4.5 CRISPR-Cas系统的应用研究 |
1.4.6 CRISPR-Cas12a系统 |
1.4.7 Anti-CRISPR-Cas系统 |
1.4.8 Cas蛋白突变体 |
1.4.9 CRISPR-Cas系统在运动发酵单胞菌的应用现状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1 双报告基因检测系统的构建及遗传元件的筛选 |
1.5.2 运动发酵单胞菌基因编辑系统的构建 |
1.5.3 运动发酵单胞菌基因表达调控系统的构建 |
第2章 双报告基因检测系统的构建及其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菌株和质粒 |
2.2.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2.2.3 主要实验试剂 |
2.2.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感受态制备方法 |
2.3.2 载体构建方法 |
2.3.3 转化方法 |
2.3.4 重组菌株的筛选 |
2.3.5 PAGE电泳及蛋白质印记 |
2.3.6 流式细胞术分析荧光强度 |
2.3.7 荧光定量PCR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荧光蛋白的选择及鉴定 |
2.4.2 运动发酵单胞菌对诱导物的耐受分析 |
2.4.3 双荧光系统的构建 |
2.4.4 利用双荧光报告系统鉴定基因元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CRISPR-Cas12a介导的基因编辑系统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株和质粒 |
3.2.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3.2.3 主要实验试剂 |
3.2.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CRISPR-Cas12a重组菌株构建 |
3.3.2 CRISPR靶向质粒的构建 |
3.3.3 乳酸产量检测方法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CRISPR-Cas12a重组菌株及编辑质粒的构建 |
3.4.2 CRISPR-Cas12a重组菌株的功能验证 |
3.4.3 CRISPR-Cas12a介导的内源质粒消除 |
3.4.4 CRISPR-Cas12a介导的ssDNA重组 |
3.4.5 CRISPR-Cas12a介导的基因敲除和基因替换 |
3.4.6 CRISPR-Cas12a系统协助构建产乳酸菌株 |
3.4.7 在运动发酵单胞菌中重构NHEJ修复途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CRISPR-dCas12a介导的基因调控系统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菌株和质粒 |
4.2.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4.3 实验方法 |
4.3.1 定点突变 |
4.3.2 重组菌株的构建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重组菌株的构建 |
4.4.2 重组菌株的功能验证 |
4.4.3 CRISPR-dCas12a系统抑制报告基因的表达 |
4.4.4 靶向链的选择对影响抑制效果的影响 |
4.4.5 两种突变方式对抑制效果的影响 |
4.4.6 gRNA的错配对抑制效果的影响 |
4.4.7 gRNA的序列的长度对抑制效果的影响 |
4.4.8 CRISPR-dCas12a系统介导的转录激活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1.1 结合组学数据及双报道基因体系实现生物元件的挖掘与鉴定 |
5.1.2 构建CRISPR-Cas12a基因编辑系统及其在代谢工程中的应用 |
5.1.3 开发基于CRISPR-dCas12a的基因调控工具 |
5.2 展望 |
5.2.1 以双报告基因平台为基础,研究生物元件的动态变化 |
5.2.2 构建crRNA共表达簇,实现多基因同步敲除或共抑制 |
5.2.3 构建靶向全基因组gRNA文库,用于功能性基因筛选研究 |
5.2.4 在运动发酵单胞菌中构建转录激活系统 |
5.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在读期间成果 |
(8)住户调查的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住户调查抽样设计的国际经验 |
2.1 美国住户调查的抽样设计 |
2.2 加拿大住户调查的抽样设计 |
2.3 欧盟住户调查的抽样设计 |
2.4 中国住户调查的抽样设计 |
2.5 国内外抽样设计述评 |
第3章 住户调查的校准估计量 |
3.1 校准估计量 |
3.2 校准估计量的构造 |
3.2.1 计算基础权重 |
3.2.2 无回答调整 |
3.2.3 校准权重调整 |
3.2.4 校准估计量 |
3.3 校准估计量的模拟研究 |
3.3.1 数据生成说明 |
3.3.2 权重计算过程 |
3.3.3 估计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住户调查的方差估计 |
4.1 复杂抽样的方差估计方法 |
4.1.1 复制方差估计法 |
4.1.2 线性化方差估计法 |
4.2 校准估计量的方差估计 |
4.2.1 对校准估计量方差估计的建议 |
4.2.2 连续差异复制法方差估计 |
4.2.3 自助法方差估计 |
4.3 校准估计量方差估计的模拟研究 |
4.3.1 数据生成说明 |
4.3.2 方差估计过程 |
4.3.3 估计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住户调查的无回答处理 |
5.1 无回答误差 |
5.1.1 无回答的分类 |
5.1.2 无回答的处理 |
5.2 响应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 |
5.2.1 响应倾向得分 |
5.2.2 建立响应倾向得分模型 |
5.2.3 匹配响应倾向得分 |
5.2.4 插补无回答 |
5.3 模拟研究 |
5.3.1 数据生成说明 |
5.3.2 估计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住户调查的样本量确定 |
6.1 分层两阶段抽样的成本模型 |
6.2 分层两阶段抽样的样本量确定 |
6.3 分层三阶段抽样的样本量确定 |
6.4 样本量确定的模拟研究 |
6.4.1 数据生成说明 |
6.4.2 样本量确定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9)NF-κB和端粒酶启动的肿瘤基因治疗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NF-κB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
1.1.1 NF-κB的生物学特性 |
1.1.2 NF-κB的结合靶点和靶基因 |
1.1.3 NF-κB与肿瘤 |
1.2 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癌症治疗 |
1.2.1 CRISPR/Cas9 系统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 |
1.2.2 CRISPR/Cas9 系统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 |
1.3 端粒酶与癌症 |
1.3.1 端粒和端粒酶 |
1.3.2 端粒酶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
1.4 癌症干细胞 |
1.4.1 CSC的生物学特性 |
1.4.2 CSC的分离与鉴定 |
1.4.3 NF-κB与 CSC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人肝癌细胞中NF-κB结合靶点和靶基因的鉴定及其应用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 |
2.2.1 主要试验材料 |
2.2.2 主要试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细胞siRNA干扰 |
2.3.2 RNA-seq和数据分析 |
2.3.3 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 |
2.3.4 Ch IP-seq和数据分析 |
2.3.5 RT-qPCR |
2.3.6 Ch IP-qPCR |
2.3.7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NF-κB结合区域鉴定 |
2.4.2 增强子区NF-κB的结合 |
2.4.3 NF-κB差异表达基因鉴定 |
2.4.4 NF-κB直接靶基因鉴定 |
2.4.5 细胞特异性NF-κB直接靶基因 |
2.4.6 NF-κB直接靶基因GO分析 |
2.4.7 NF-κB直接靶基因KEGG分析 |
2.4.8 编码分泌蛋白的NF-κB直接靶基因鉴定 |
2.4.9 qPCR检测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F-κB激活的肿瘤细胞特异性基因疗法及其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 |
3.2.1 主要试验材料 |
3.2.2 主要试验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载体构建 |
3.3.2 细胞培养和转染 |
3.3.3 Western blotting |
3.3.4 细胞增殖能力测定 |
3.3.5 相对端粒长度检测 |
3.3.6 病毒包装和纯化 |
3.3.7 病毒滴度测定 |
3.3.8 病毒感染 |
3.3.9 动物实验 |
3.3.10 qPCR检测 |
3.3.11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细胞系中NF-κB蛋白表达检测 |
3.4.2 Nage载体特异性验证 |
3.4.3 Nage载体杀灭肿瘤细胞 |
3.4.4 相对端粒长度检测 |
3.4.5 rAAV-Nage载体杀灭肿瘤细胞 |
3.4.6 Nage载体体内肿瘤治疗 |
3.4.7 qPCR和 Western blotting检测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端粒酶激活的肿瘤基因疗法及其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 |
4.2.1 主要试验材料 |
4.2.2 主要试验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载体构建 |
4.3.2 细胞培养和转染 |
4.3.3 细胞活力和增值能力测定 |
4.3.4 端粒合成检测 |
4.3.5 相对端粒长度检测 |
4.3.6 病毒包装和滴度测定 |
4.3.7 病毒感染 |
4.3.8 动物实验 |
4.3.9 qPCR检测 |
4.3.10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Tage系统特异性验证 |
4.4.2 细胞内端粒合成验证 |
4.4.3 Tage系统杀灭肿瘤细胞 |
4.4.4 相对端粒长度检测 |
4.4.5 四碱基粘性末端Tage系统验证 |
4.4.6 HO酶在Tage系统中的应用 |
4.4.7 Tage系统优化 |
4.4.8 rAAV-Tage系统杀灭肿瘤细胞 |
4.4.9 Tage系统体内肿瘤治疗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肿瘤干细胞基因治疗载体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 |
5.2.1 主要试验材料 |
5.2.2 主要试验仪器 |
5.3 试验方法 |
5.3.1 载体构建 |
5.3.2 细胞培养和转染 |
5.3.3 病毒包装和滴度测定 |
5.3.4 病毒感染 |
5.3.5 细胞活力测定 |
5.3.6 RT-qPCR检测 |
5.3.7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Tage系统和Nage载体杀灭肿瘤细胞 |
5.4.2 Tage系统和Nage载体连续杀灭Hep G2 细胞 |
5.4.3 动态观察和检测残存细胞 |
5.4.4 rAAV杀灭残存细胞 |
5.4.5 rAAV-mi R533 杀灭CSC |
5.4.6 rAAV杀灭急性白血病细胞 |
5.4.7 AML CSC标志基因q PCR检测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个人履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致谢 |
(10)微透镜镜组阵列的设计、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言 |
1.1 引言 |
1.2 微透镜阵列的应用 |
1.3 微透镜阵列的制备技术进展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其创新点 |
第二章 隐形微透镜阵列的设计和制备 |
2.1 引言 |
2.2 隐形微透镜阵列的设计 |
2.3 隐形微透镜阵列的制备 |
2.4 隐形微透镜阵列的聚焦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隐形微透镜阵列实现莫尔成像 |
3.1 引言 |
3.2 莫尔成像器件现存的问题 |
3.3 微透镜阵列和微图案阵列的设计 |
3.4 隐形微透镜阵列莫尔成像器件的制作 |
3.5 隐形微透镜莫尔成像器件的性能表征 |
3.6 隐形微透镜阵列莫尔器件与静止图案组合的视觉防伪器件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凸面微透镜镜组阵列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双凸面微透镜镜组的理论模型 |
4.3 双凸面微透镜镜组阵列的制备 |
4.4 双凸面微透镜镜组阵列的聚焦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凸面微透镜镜组阵列实现莫尔成像 |
5.1 双凸面微透镜镜组阵列莫尔成像器件的制备 |
5.2 双凸微透镜的对准误差对于莫尔成像的影响 |
5.3 双焦平面微透镜阵列的制备及其莫尔成像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分布数据复制技术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通用加工树模型假设检验的统计等价理论及其应用[D]. 杨磊.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2]面向可见光通信的CDMA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陈丹阳.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3]基于贝叶斯模型的连续学习方法研究[D]. 杨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SsHADV-1介导的核盘菌内生特性及应用研究[D]. 张洪祥.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6]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致鸡痛风的多组学研究[D]. 许普之.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7]运动发酵单胞菌双报告基因系统及CRISPR-Cas12a基因组编辑系统的构建与应用[D]. 沈威. 湖北大学, 2020(01)
- [8]住户调查的若干问题研究[D]. 孙玲莉.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9]NF-κB和端粒酶启动的肿瘤基因治疗新技术研究[D]. 戴薇. 东南大学, 2019(01)
- [10]微透镜镜组阵列的设计、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 吴峰. 苏州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