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羊水过少218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艳[1](2021)在《10年前后非适于胎龄早产儿高危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回顾性分析10年前后SGA及LGA相对于AGA早产儿的高危因素并探讨其变化原因,从而针对性防范孕母早产风险,避免早产发生及改善早产儿预后,即进行早产预测,早期处理,降低早产儿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和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所有住院早产儿且孕母及患儿病历资料完整且真实可信者,对以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1、患儿姓名、住院号、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学历、居住环境、工作情况。2、危险因素分类:(1)孕母的产前一般情况:孕母年龄、受孕方式、流产史、死产史、死胎史、早产史、不良生活习惯、不规律产检等情况。(2)孕母合并症及并发症:子宫畸形、瘢痕子宫、宫颈短、宫颈机能不全、孕期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间的糖尿病、妊娠贫血、妊娠合并肝功能异常(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等)、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期低蛋白血症及Hellp综合征、生殖系统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牙周病、妊娠合并呼吸系统疾病(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等)、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SLE、类风湿关节炎、抗磷脂综合征等)、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妊娠期肾脏病、妊娠合并精神障碍(抑郁症等)、妊娠合并急腹症(胰腺炎、胆囊炎、胃肠炎、阑尾炎等)、妊娠合并性疾病(梅毒、艾滋病等)等。(3)胎儿因素:胎儿性别、胎位异常、多胎妊娠、胎儿畸形、宫内窘迫、胎儿生长受限。(4)羊水、胎盘、脐带等因素:胎膜早破,胎盘结构及功能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剖等),脐带结构及功能异常(脐带绕颈、脐带短和脱垂等),羊水量及性状异常(羊水过少、羊水过多,羊水粪染等),不明原因早产。分组情况:1.根据研究对象年份分为2组: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份住院早产儿为A组,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住院早产儿为B组。2.(1)SGA组: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2)AGA组:出生体重位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和第90百分位之间;(3)LGA组:出生体重高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根据胎龄分组1)极早期早产:早产发生在妊娠小于28周;2)早期早产:早产发生在孕28--31+6周;3)中期早产:早产发生在孕32--33+6周;4)晚期早产:早产发生在孕34--36+6周。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AGA组做对照,分别对SGA及LGA组早产儿组间危险因素比较进行卡方检验,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SGA及LGA组早产儿的独立高危因素,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做10年前后对比分析。结果:1.我院新生儿科早产儿发病率10年前30.4%(2244/7371),10年后发病率32.3%(2868/8870),10年前后早产儿发病率增加,经卡方检验得P=0.01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早产儿10年前后的一般分布情况上:性别:A组男性比例62.0%,B组男性比例54.7%,经卡方检验P=0.000,比例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娩方式:A组剖宫产发生率58.6%,B组为71.5%,经卡方检验P=0.000,比例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胎龄:A组和B组的极早期早产儿构成比分别为1.6%,1.2%,经卡方检验比例下降无统计学意义,早期早产儿组构成比分别为19.2%和15.7%,经卡方检验P=0.003,比例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中期早产儿构成比分别25.8%和19.3%,经卡方检验P=0.000,比例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晚期早产儿构成比分别为53.4%和63.9%,经卡方检验P=0.000,比例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体重:A组和B组<1000g早产儿构成比分别1.3%和0.9%,经卡方检验比例下降无统计学意义,1000g-1500g早产儿构成比分别14.2%和11.8%,经卡方检验P=0.026,比例下降有统计学意义,1500g-2500g早产儿构成比分别为64.2%和56.0%,经卡方检验P=0.000,比例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2500g早产儿构成比分别为20.3%和31.3%,经卡方检验P=0.000,比例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体重百分比范围上:A组及B组的SGA构成比分别为13.0%和9.7%,经卡方检验P=0.001,比例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AGA构成比分别为77.8%和84.2%,经卡方检验P=0.000,比例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LGA构成比分别为9.2%和6.1%,经卡方检验P=0.000,比例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3.在A组中,SGA中四类中所有中前五位危险因素的发生率从大到小依次均为:高中及以下学历(73.6%)、妊娠高血压疾病(60.0%)、农村居住(56/6%)、男胎(52.8%)、城镇居住(43.4%);AGA:高中及以下学历(73.3%)、男胎(63.9%)、农村居住(55.6%)、城镇居住(44.4%)、女胎(36.1%);LGA:高中及以下学历(91.0%)、男胎(66.9%)、胎膜早破(57.2%)、农村居住(51.8%)、城市居住(48.2%),在以AGA组作为对照组时,经卡方检验,SGA组与AGA组在以下危险因素中的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吸烟/喝酒(P=0.00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0.000)、妊娠期肾脏病(P=0.001)、性别(P=0.001)、多胎妊娠(P=0.021)、胎膜早破(P=0.000)、不明原因早产(P=0.000)。LGA组与AGA组在以下危险因素中的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35岁(P=0.029)、高中及以下学历(P=0.00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0.032)、妊娠期间的糖尿病(P=0.000)、妊娠合并肝功能异常(P=0.000)、妊娠期甲状腺疾病(P=0.014)、多胎妊娠(P=0.013)、胎膜早破(P=0.000)、前置胎盘(P=0.000)、羊水过多(P=0.034)、羊水粪染(P=0.007)。4.在B组中,SGA中四类中所有中前五位危险因素的发生率从大到小依次均为:城镇居住(67.0%)、妊娠高血压疾病(61.9%)、高中及以下学历(58.6%)、男胎(51.6%)、女胎(48.4%);AGA:城市居住(64.0%)、高中及以下学历(62.7%)、男胎(54.3%)、女胎(45.7%)、流产及宫腔手术史(37.7%);LGA:高中及以下学历(78.5%)、男胎(65.2%)、城市居住(60.7%)、流产及宫腔手术史(55.6%)、妊娠期间的糖尿病(54.8%)。在以AGA组作为对照组时,经卡方检验,SGA组与AGA组在以下危险因素中的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死胎/死产史(P=0.00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0.000)、子宫畸形(P=0.001)、妊娠期间的糖尿病(P=0.004)、HELLP综合征(P=0.010)、胎位异常(P=0.029)、胎儿畸形(P=0.019)、宫内窘迫(P=0.001)、胎膜早破(P=0.000)、前置胎盘(P=0.001)、脐带其他异常(P=0.000)。LGA组与AGA组在以下危险因素中的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试管婴儿(P=0.000)、高中及以下学历(P=0.000)、流产及宫腔手术史(P=0.000)、瘢痕子宫(P=0.001)、妊娠期间的糖尿病(P=0.000)、性别(P=0.013)、多胎妊娠(P=0.000)、羊水过多(P=0.000)。5.以AGA组作为对照组,将卡方检验有意义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分析后,10年前SGA组的高危因素根据OR值由大到小排名依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0.0001,OR=4.959),多胎妊娠(P=0.0062,OR=1.621)。10年后SGA组的高危因素根据OR值由大到小排名依次为:脐带其它异常(P<0.0001,OR=6.51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0.0001,,OR=4.290),胎儿畸形(P=0.0005,OR=3.317),宫内窘迫(P=0.0398,OR=1.619)。6.以AGA作为对照组,将卡方检验有意义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分析后,10年前LGA组的高危因素根据OR值由大到小排名依次为:妊娠期间的糖尿病(P<0.0001,OR=6.833),前置胎盘(P<0.0001,OR=3.853),高中及以下学历(P<0.0001,OR=3.318),胎膜早破(P<0.0001,OR=2.157)为LGA组早产儿独立危险因素。10年后LGA组的高危因素根据OR值由大到小排名依次为:妊娠期间的糖尿病(P<0.0001,OR=4.759)、羊水过多(P<0.0001,OR=4.422)、瘢痕子宫(P<0.0001,OR=4.293)、高中及以下学历(P=0.0038,OR=1.933)、流产及宫腔手术史(P=0.0112,OR=1.637)、男胎(P=0.0152,OR=1.621)。结论:1.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早产儿现在的发病率较10年前增加。2.在10年前后的早产儿一般情况分布上,男胎比例较前下降,剖宫产的比例增加,晚期早产儿、AGA及出生体重>2500g的早产儿的比例均上升。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0年前为SGA的首位高危因素,现为SGA的第三位高危因素,妊娠期的糖尿病始终是10年前后LGA早产儿的首位高危因素。4.宫内窘迫、胎儿畸形、脐带其它异常成为10年后SGA独立高危因素,其中脐带其它异常成为SGA首位高危因素。
袁婷婷[2](2021)在《胎儿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的遗传学病因及妊娠结局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胎儿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的遗传学病因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超声诊断为先天性泌尿系统异常的1197例病例,对其超声类别进行分类;其中413例病例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进行检测,对所有遗传学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所有病例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1197例CAKUT胎儿的超声特征主要表现为肾积水、多囊性发育不良肾、肾发育不全和重复肾等。413例孕妇同意行介入产前诊断并进行遗传学检测,80例(19.37%,80/413)有显着的遗传学异常结果:其中25例为染色体数目异常,2例为染色体结构异常,380例行CMA检测显示40例有致病性/可能致病性拷贝数变异(10.53%,40/380),染色体22q11.2微缺失综合征是CAKUT中最常见的致病性拷贝数变异;26例行WES检测显示13例有致病性/可疑致病/临床意义未明的变异(50.00%,13/26)。孤立性先天性泌尿系统异常的遗传学异常发生率为11.36%(36/317),合并其它系统异常的遗传学异常发生率为45.83%(44/96)(11.36%vs 45.83%,p<0.05)。对所有病例的妊娠结局进行追踪随访,活产755例,引产331例,宫内死亡10例,自然流产3例,失访98例。经产后超声诊断尿路异常的490例患者中,56例接受手术治疗,大部分因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引起的泌尿系梗阻,除1例肾积水术后无明显改善外,其余均恢复良好。在13例出生后不久死亡的胎儿中,只有3例是由于泌尿道梗阻导致的,2例为婴儿型多囊肾;余423例出生后生长发育均正常。患肾积水的胎儿出生后手术率为15.94%(40/251),术后恢复好。109例多囊性发育不良肾活产胎儿中3例(2.75%,3/109)出生后行患侧肾切除术。存在遗传学异常的泌尿系统畸形的患儿中,13例活产,其中4例出现生长发育迟缓,1例产后1年因心脏异常死亡。产前遗传结果正常的329例患儿中,243例活产,其中2例出生后不久死亡,70例人工终止妊娠,4例胎死宫内,12例失访。妊娠晚期的肾盂前后径被用来预测产后是否需要手术,当肾盂前后径截断值为17.5mm时,预测灵敏度为63.2%,特异性为94.7%。结论:CAKUT主要的遗传学病因是拷贝数异常和基因异常。CMA在CAKUT并且核型正常CAKUT胎儿中有重要的价值,可将检出率提高4%;WES能显着提高产前诊断中不明原因CAKUT胎儿的遗传学检出率。孤立的泌尿系统异常的胎儿出生后预后良好,存在肾积水比其它泌尿系统异常的患儿出生后手术的可能性大,但大多数预后良好;合并其它系统异常尤其是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胎儿预后不佳。无基因异常的孤立性CAKUT患儿预后不良的概率为2.56%(6/234)。妊娠晚期肾盂前后径≥17.5mm可用于预测胎儿出生后是否需要手术。
马欣欣[3](2020)在《妊娠晚期羊水量对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妊娠晚期不同羊水量对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19年4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共3501例。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排除病例1435例,剩余2066例,根据羊水指数(amniotic fluid index,AFI)分为≤8.0cm组(羊水减少组)293例,8.0<AFI<25.0cm组(羊水正常组)1773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再根据羊水指数分为≤5.0cm组(羊水过少组),51例;5.0<AFI≤8.0cm组(羊水偏少组),242例;8.0<AFI≤12.0cm组(羊水正常1组),563例;12.0<AFI≤20.0cm组(羊水正常2组),1152例;20.0<AFI<25.0cm组(羊水正常3组),58例;共5个亚组。对羊水减少组与羊水正常组及5个亚组进行比较的临床指标有:分娩方式(阴道自然分娩、选择性剖宫产、引产、器械助产及中转剖宫产)、新生儿一般结局(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 1分钟评分、转NICU率及NICU住院时间)及新生儿并发症(新生儿吸入综合征、新生儿脑损伤、新生儿感染、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表示,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或校正卡方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羊水量与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的关系,同时调整年龄、孕次、产次、BMI、孕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妊娠合并糖尿病混杂因素。使用RR值及95%置信区间评价羊水量与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对羊水减少组与羊水正常组及5个亚组对比分析得出:羊水减少组与羊水正常组阴道自然分娩、引产、选择性剖宫产及中转剖宫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器械助产无统计学差异(P>0.05)。羊水过少组、羊水偏少组及羊水正常组三组比较,随着羊水量增加,阴道自然分娩率增加,中转剖宫产率降低(P<0.05);羊水偏少组引产率最高,其次为羊水过少组,羊水正常组引产率最低(P<0.05)。5个亚组比较,羊水正常1组、羊水正常2组及羊水正常3组分娩方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羊水减少组转NICU率及新生儿NICU住院时间高于羊水正常组(P<0.05)。5个亚组比较显示羊水越多,新生儿出生体重越高(P<0.05);转NICU率在羊水正常1组最低,在羊水过少组最高(P<0.05)。羊水减少组与羊水正常组比较,新生儿吸入综合征、脑损伤、感染、呼吸窘迫综合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无统计学差异(P>0.05)。羊水过少组、羊水偏少组及羊水正常组三组比较,随着羊水量的增加,除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外,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下降(P<0.05)。5个亚组比较,羊水正常1组、羊水正常2组及羊水正常3组新生儿并发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调整年龄、孕次、产次、BMI、孕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妊娠合并糖尿病混杂因素后得到,羊水过少是早产、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g、转NICU、中转剖宫产及新生儿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a RR>1,P<0.05),羊水偏少是选择性剖宫产的保护性因素(a RR<1,P<0.05),是早产、引产及中转剖宫产的独立危险因素(a RR>1,P<0.05)。结论1羊水过少的阴道分娩率下降,中转剖宫产率升高,是导致中转剖宫产发生的原因。2羊水过少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最低,新生儿转NICU率最高,NICU住院时间最长;是造成早产及新生儿感染的原因。3羊水偏少引产率升高,中转剖宫产率增加。羊水偏少可导致早产。4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在羊水正常范围内比较无差异。图4幅;表13个;参123篇。
高翔[4](2020)在《经腹羊膜腔灌注治疗未足月羊水过少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羊水过少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妊娠中晚期均可发生羊水过少,国内的发生率为0.4~4%[1]。目前,超声检查是诊断孕期羊水过少的重要方法,在科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第2版教材中阐述,妊娠周数<37周羊水指数(amniotic fluid index,AFI)≤8 cm或妊娠周数≥37周AFI≤5 cm为羊水过少[2]。通常对足月妊娠合并羊水过少者,综合评估母胎情况后,适时终止妊娠;而对未足月妊娠合并羊水过少者,在对因治疗的基础上,以静脉补液治疗为主,但疗效欠佳[3]。羊膜腔灌注(amnioinfusion,AI)是指经腹或经宫颈向羊膜腔内输入生理盐水。近年来,AI为羊水过少的治疗提供了另一种途径,同时有利于寻找羊水过少的病因。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经腹羊膜腔灌注(antepartum transabdominal amnioinfusion,APTA)治疗未足月羊水过少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目的研究经腹羊膜腔灌注对治疗未足月羊水过少的疗效与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66例未足月羊水过少孕妇,根据是否行APTA分组,进行APTA的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2例,按干预孕周分为A1、A2组:16周≤干预孕周<28周的为A1组,28周≤干预孕周<34周的为A2组;观察组124例,按干预孕周分为B1、B2组:16周≤干预孕周<28周的为B1组,28周≤干预孕周<34周的为B2组。收集并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的年龄、孕次、既往产次、孕前体质指数,诊断与干预羊水过少时孕周及羊水深度(amniotic fluid volume,AFV)值或AFI值,APTA及补液后第3天与第7天的AFV或AFI值、脐动脉S/D值,胎儿染色体送检情况,超声检出情况,妊娠合并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期贫血),生殖道微生物结果(支原体、衣原体)、阴道分泌物分析结果与B族链球菌检测结果,分娩方式、分娩孕周、引产情况,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胎盘早剥情况,新生儿体重、新生儿转儿科、脐带胎盘送检情况。比较各组间差异,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各组间一般情况比较A1与B1组、A2与B2组在孕妇年龄、孕产次、孕前BMI、干预前AFV、AFI与脐动脉S/D值、干预孕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各组间补液效果比较B1组APTA后第3天、第7天超声查AFV增长值与A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3天AFI增长值为(28.43±22.85)mm、第7天AFI增长值为(40.55±24.70)mm均分别明显大于A1组的第3天AFI增长值(16.88±29.72)mm、第 7 天 AFI 增长值(21.00±34.20)mm。B2 组在 APTA 后第3、7天超声查AFV、AFI增长值比A2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B2组与A1、A2组在治疗后第3天、第7天脐动脉S/D值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 各组间妊娠孕周及其妊娠结局比较3.1 A1与B1组羊水过少诊断孕周、延长孕周及分娩孕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1组引产率为44.6%低于A1组的50.0%;B1组阴道分娩率为21.4%高于A1组的16.7%;A1与B1组剖宫产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 B2组诊断羊水过少孕周明显小于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2延长孕周为(4.66±3.10)w大于A2组延长孕周为(3.63±2.58)w,B2分娩孕周(35.54±2.86)w大于A2组分娩孕周(35.23±2.94)w;A2与B2组引产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2组阴道分娩率为20.6%高于A2组的10.0%,B2组剖宫产率为73.5%低于A2组的86.7%。3.3在剔除引产例数的情况下,B1、B2组早产率均高于A1、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B2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与A1、A2组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1与B1组Apagar1分钟、5分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2与B2组Apagar 1分钟、5分钟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1、B2组新生儿转科率均低于与A1、A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各组中部分胎儿附属物情况4.1 B1组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10.7%)、胎膜早破发生率(19.6%)分别高于A1组的8.3%、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1与A1组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2组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5.9%)、胎膜早破发生率(11.8%)分别高于A2组的0.0%、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2组中6例在灌注后3天内发生胎膜早破;B2与A2组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 观察组(B1、B2)脐带胎盘送检样本数为22例,对照组(A1、A2)胎盘送检样本量为5例,送检样本共为27例,送检胎盘中最常见的病变为钙化、梗死、纤维素样改变、绒毛出血,其次为合体结节形成与增多、炎性细胞浸润、血栓形成;胎膜病变最为常见的是纤维素样变、炎性细胞浸润、水肿,其次为出血、钙化;脐带病变常见为水肿、间质出血,其次为炎细胞浸润、血栓形成。5 各组产前诊断情况B1组染色体送检率83.93%、染色体检出率42.55%,A1组因社会心理因素未查胎儿染色体,B1组在APTA后超声检出率42.86%高于A1组在羊水量改善后的超声检出率40.00%;B2组染色体送检率60.29%、染色体检出率2.44%,A2组因社会心理因素未查胎儿染色体,B2组在APTA后超声检出率40.00%高于A2组在羊水量改善后超声检出率33.33%。结论1.经腹羊膜腔灌注可显着提升羊水量,延长孕周,降低剖宫产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母婴结局。2.经腹羊膜腔灌注存在一定风险,但发生率较低,是相对安全的。3.经腹羊膜腔灌注为产前诊断提供便利。
卢文肖[5](2019)在《父母不同年龄与孕晚期妊娠结局的关系》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父母不同生育年龄与孕晚期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苏州九龙医院分娩的单胎产孕妇(≥28周)11 33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规定,先把母亲生育年龄分为两组:<35岁为非高龄组,≥35岁为高龄组。再根据母亲生育年龄细分成5个年龄段:<20岁,20-29岁;30-34岁,35-39岁和≥40岁。将母亲生育年龄20-29岁作为对照组(OR=1.00),其它组依次与对照组向交叉分析,得出优势比(OR)及p值。父亲年龄分组同母亲。父母生育年龄和分组:非高龄组(年龄和<70岁),高龄组(年龄和≥70岁)。分析不同母亲年龄、父亲年龄以及父母年龄和、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影响。绘制父母亲生育年龄与妊娠并发症和之间的关系线,明确显示父母亲生育年龄和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确定我院的最佳生育年龄。结果(1)高龄母亲合并疤痕子宫(OR=2.80,95%CI:2.46-3.15)、子宫肌瘤(OR=3.45,95%CI:2.28-5.22)的概率明显升高,同时还会增加剖宫产(OR=1.76,95%CI:1.57-1.96)、大于胎龄儿(OR=1.36,95%CI:1.16-1.60)、早产(OR=1.34,95%CI:1.07-1.68)、巨大儿(OR=1.25,95%CI:1.04-1.5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1.85,95%CI:1.41-2.43)、妊娠期糖尿病(OR=2.12,95%CI:1.83-2.46)、胎盘异常(OR=2.06,95%CI:1.44-2.96)的发生风险;与20-29岁母亲组比较,30-34岁、35-39岁、≥40岁,其中剖宫产(OR值分别为1.68 Vs 2.16 Vs 2.28)、妊娠期糖尿病(OR值分别为1.51 Vs 2.54 Vs 2.35)、疤痕子宫(OR值分别为3.48 Vs 5.36 Vs 3.53)、子宫肌瘤(OR值分别为2.65 Vs 4.73Vs 16.01)和胎盘异常(OR值分别为1.84 Vs 2.43 Vs 6.86)的发生风险增加。(2)高龄父亲的伴侣合并疤痕子宫(OR=2.45,95%CI:2.23-2.70)、子宫肌瘤(OR=1.43,95%CI:1.04-1.97)的概率升高,同时会增加剖宫产(OR=1.51,95%CI:1.38-1.64)、大于胎龄儿(OR=1.20,95%CI:1.05-1.3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1.48,95%CI:1.17-1.88)、妊娠期糖尿病(OR=1.85,95%CI:1.63-2.09)和胎盘异常(OR=2.19,95%CI:1.46-3.25)的发生风险。取母亲生育年龄20-34岁资料分析发现:高龄父亲增加剖宫产(OR=1.38,95%CI:1.24-1.53)、妊娠期糖尿病(OR=1.54,95%CI:1.31-1.80)和疤痕子宫(OR=2.15,95%CI:1.90-2.42)的发生风险。胎膜早破(OR=0.83,95%CI:0.72-0.94)、胎儿宫内窘迫(OR=0.66,95%CI:0.50-0.94)和羊水过少(OR=0.63,95%CI:0.40-1.00)的发生率降低。与20-29岁比较,30-34岁、35-39岁和≥40岁组的剖宫产(OR值分别为1.41 Vs 1.65 Vs 1.59)、妊娠期糖尿病(OR值分别为1.22 Vs 1.67 Vs 1.93)和疤痕子宫(OR值分别为2.80Vs 4.10 Vs 2.80)的发生风险增加。胎膜早破的发生风险降低(OR值分别为0.81 Vs 0.78 Vs 0.57)。(3)父母亲年龄和为高龄的家庭,产妇合并疤痕子宫(OR=2.56,95%CI:2.29-2.85)和子宫肌瘤(OR=3.06,95%CI:2.05-4.59)的概率升高,增加剖宫产(OR=1.66,95%CI:1.50-1.84)、大于胎龄儿(OR=1.30,95%CI:1.12-1.50)、巨大儿(OR=1.19,95%CI:1.00-1.4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1.68,95%CI:1.30-2.18)、妊娠期糖尿病(OR=2.00,95%CI:1.74-2.30)、羊水过多(OR=2.82,95%CI:1.04-7.65)和胎盘异常(OR=1.59,95%CI:1.11-2.27)的发生风险。(4)发生风险与年龄均呈正相关的且有统计学意义的妊娠结局及并发症:剖宫产(1.76 Vs 1.66 Vs 1.51)、大于胎龄儿(1.36 Vs 1.30 Vs 1.20)、妊娠期糖尿病(2.12 Vs 2.00 Vs 1.85)、疤痕子宫(2.80 Vs 2.56 Vs 2.45)和子宫肌瘤(3.45 Vs 3.06 Vs 1.43)。其高龄组的OR值均为:母亲组>年龄和组>父亲组。(5)高龄生育母亲及高龄生育父亲均对初产妇的产程延长、阻滞无影响。(6)不良妊娠结局人均例次数与父亲年龄、母亲年龄及年龄和均呈正相关。父亲组:趋势线的R2=0.1245,公式为:y(人均例次数)=0.0088x(父亲年龄)=0.5666。母亲组:趋势线的R2=0.7333,公式为:y(人均例次数)=0.0289x(母亲年龄)+0.0678。年龄和组:趋势线的R2=0.5793。公式为:y(人均例次数)=0.015x(父母年龄之和)-0.0084。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OR值)与父亲年龄、母亲年龄及年龄和均呈正相关。(7)最佳父亲的生育年龄为28~34岁。最佳母亲生育年龄为26~31岁。结论父母生育年龄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高龄父母的家庭,合并子宫肌瘤和疤痕子宫的概率高,同时巨大儿、大于胎龄儿、妊娠期糖尿病和剖宫产的发生风险较高,小于胎龄儿的发生风险较低。高龄父亲的伴侣发生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窘迫、胎膜早破的风险较低。母亲年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大于父亲年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羊水过少为胎儿宫内窘迫危险因素。高龄生育父母均对初产妇的产程延长、阻滞无影响。不良妊娠结局人均例次数及发生风险均与父亲年龄、母亲年龄、年龄和呈正相关。根据我院的数据,最佳父亲的生育年龄为28~34岁。最佳母亲生育年龄为26~31岁。
魏丽坤[6](2018)在《辅助生殖技术对围产结局的影响及活产结局的风险评估模型建立》文中认为不孕已成为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及家庭稳定的重大问题。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是治疗不孕症的主要手段,目前经ART(包括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胚胎移植后的临床妊娠率约为40%50%的水平,而活产率约为30%的水平。ART治疗后10%20%的妊娠丢失考虑与不孕夫妻的基础生理学特征、机体的基础性疾病以及ART治疗过程中的医疗干预如超生理剂量的雌激素水平、多胎妊娠以及ART妊娠后女性的围产期并发症造成的流产及死胎死产等有关。ART助孕后母婴围产期的安全性一直是生殖医学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分析了经ART助孕妊娠女性与自然妊娠女性之间围产期并发症和新生儿结局的差异,以探讨ART对围产结局的影响。获得健康活婴是ART治疗的最终目标,因此探索活产结局的影响因素非常有临床意义。我们将不孕夫妇的基础生理特征如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等,以及ART助孕治疗中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胚胎移植(Embryo Transfer,ET)等过程结合起来筛选出活产结局的影响因素以构建其风险评估模型是不孕症治疗的一个新领域。通过建立ART活产结局的风险评估模型,一方面,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起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为不孕夫妻提供ART治疗结局的咨询,使夫妻双方对ART有正确的认识并制定最终决策,避免盲目助孕,减少患者治疗的身体和精神痛苦,降低治疗成本,避免或减少ART助孕的近期及远期安全风险。因此,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ART对围产结局的影响,第二部分对ART活产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初步构建活产结局的风险评估模型。一、辅助生殖技术对围产结局的影响目的:评估经ART妊娠的女性与自然妊娠女性围产期并发症和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差异,以探讨ART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接受ART助孕后妊娠,并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红桥医院、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以及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妇产医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345例作为ART组,同时选择同期分娩的自然妊娠初产妇21159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间母婴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盘早剥、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羊水过少、产后出血、分娩方式以及围产期行子宫切除术的发生情况,新生儿结局如新生儿出生性别比、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质量儿、巨大儿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转入NICU的发生率。结果:(1)单胎活产分娩中,ART组与自然妊娠组两组之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植入、胎盘早剥、胎儿窘迫、羊水过少及产后出血的比较,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ART组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早产及剖宫产分娩方式的发生风险显着高于自然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单胎活产分娩中,ART组与自然妊娠组两组之间在新生儿出生性别比、新生儿出生平均体质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之间的比较,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ART组低出生体质量儿、巨大儿以及新生儿转入NICU的发生率显着高于自然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双胎活产分娩中,ART组与自然妊娠组两组之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植入、胎盘早剥、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羊水过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以及分娩方式的比较,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ART组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的发生风险以及因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的比例显着高于自然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双胎活产分娩中,ART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显着低于自然妊娠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T组的新生儿出生平均体质量及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在新生儿出生性别比及新生儿转入NICU的发生率之间的比较,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5)经ART妊娠双胎分娩组较单胎分娩组显着增加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及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经ART妊娠女性较自然妊娠女性显着增加了妊娠期糖尿病及前置胎盘的不良围产结局。(2)经ART妊娠分娩的新生儿不良结局较自然妊娠显着增加。二、辅助生殖技术活产结局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目的:对ART活产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建立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和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活产结局风险评估模型。方法:(1)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的1005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孕夫妇基本特征(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不孕类型、分娩史、不孕原因、妊娠次数、不孕年限、体重指数、基础FSH水平、基础LH水平、FSH/LH比值及基础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s count,AFC))、卵巢刺激过程中的指标(助孕方案、受精方式、取卵周期数、Gn天数、Gn用量、获卵数及HCG日雌二醇水平)以及移植过程中的指标(移植次数、移植胚胎个数、移植胚胎阶段、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分型和子宫内膜血流)对活产结局的影响。(2)选择同期的1031个冻融胚胎移植周期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孕夫妇基本特征(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不孕类型、分娩史、不孕原因、妊娠次数、不孕年限、体重指数、基础FSH水平、基础LH水平、FSH/LH比值及窦卵泡计数)以及移植过程中的指标(FET方案、受精方式、取卵周期数、移植次数、移植胚胎个数、移植胚胎阶段、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分型及子宫内膜血流)对活产结局的影响。(3)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分析采用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s。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设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着性意义。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活产结局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及其约登指数来计算出独立影响因素的截断值。将有独立影响因素的变量引入方程,来构建活产结局的风险评估模型。选择2016年1月2016年6月于本生殖医学中心进行胚胎移植的周期,用于该风险评估模型的内部验证,以验证该模型的拟合度。结果:(1)2036个移植周期,共获得临床妊娠周期963个,活产765个周期,总的临床妊娠率为47.3%,总的活产率为37.6%。新鲜胚胎移植周期1005个周期,其中获得临床妊娠周期478个,活产385个周期,活产率为38.3%;冻融胚胎移植周期1031个周期,其中获得临床妊娠周期485个,活产380个周期,活产率为36.9%。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与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相比,两组之间在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单胎活产分娩率、多胎活产分娩率、流产率、异位妊娠发生率、死胎死产发生率及引产发生率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经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对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有影响的指标有: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不孕类型、分娩史、不孕原因、妊娠次数、不孕年限、基础FSH水平、窦卵泡计数、助孕方案、取卵周期数、Gn用量及获卵数、移植胚胎阶段、内膜厚度及内膜分型;将logistic单因素分析中对活产结局有影响的变量引入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方年龄段(P=0.000,OR=1.613,95%CI:1.266-2.057)、不孕年限(P=0.022,OR=1.064,95%CI:1.009-1.123)、取卵周期数(P=0.030,OR=1.501,95%CI:1.04-2.168)是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移植胚胎阶段(P=0.013,OR=0.732,95%CI:0.573-0.935)、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P=0.000,OR=0.909,95%CI:0.867-0.953)是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的独立保护因素。根据各独立影响因素的截断值,当女方年龄≥40岁、不孕年限>3.5年、取卵周期数≥2次时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显着下降;当移植胚胎为囊胚、当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11.75mm时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显着上升。将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对活产结局有诊断意义的变量纳入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风险评估模型,得到的活产概率风险评估模型P如下:P=1/(1+exp(-y));logit(y)=0.478*女方年龄段+0.062*不孕年限+0.406*取卵周期数-0.312*移植胚胎阶段-0.095*内膜厚度+1.042。本组模型行似然比检验,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2=357.313,P=0.000)。利用ROC曲线来评价模型的判别能力,ROC曲线下面积=0.655,标准误0.018,P=0.000,95%CI:0.620-0.689。选择P=0.597作为诊断界点,敏感度是64%,特异度是60.3%。将验证效应组的225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代入该风险评估模型,得到新的一组变量,为理论上预测概率,根据诊断界点将理论上预测概率分成理论活产与理论未活产,并将其与实际是否活产做Spearman等级相关,以验证该模型的拟合情况。得到的相关性r=0.209,P=0.002,成正相关关系,说明该模型拟合较好。(3)经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对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有影响的指标有:女方年龄、男方年龄、分娩史、不孕原因、妊娠次数、不孕年限、基础LH水平、FSH/LH比值、窦卵泡计数、取卵周期数、移植次数、移植胚胎个数、移植胚胎阶段及子宫内膜厚度;经单因素分析logistic分析中有影响的指标引入logistic多因素分析,该结果显示女方年龄段(P=0.000,OR=1.648,95%CI:1.274-2.132)、移植次数(P=0.000,OR=1.447,95%CI:1.220-1.717)是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移植胚胎阶段(P=0.000,OR=0.599,95%CI:0.474-0.758)、移植胚胎个数(P=0.005,OR=0.652,95%CI:0.482-0.882)及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P=0.000,OR=0.882,95%CI:0.830-0.938)是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的独立保护因素。根据各独立影响因素的截断值,当女方年龄≥40岁、移植次数≥2次时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显着下降;当移植胚胎为囊胚、移植胚胎个数≥2个、子宫内膜厚度>9.15mm时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显着上升。将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对活产有诊断意义的变量纳入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风险评估方程,得到的活产概率风险评估模型P如下:P=1/(1+exp(-y));logit(y)=0.5*女方年龄段-0.512*移植胚胎阶段+0.37*移植次-0.428*移植胚胎个数-0.125*子宫内膜厚度+2.756。本模型经Hosmer-Lemeshow似然比检验,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P=0.000,?2=98.336)。利用ROC曲线来评价模型的判别能力,ROC曲线下面积=0.681,标准误0.017,P=0.000,95%CI:0.648-0.714。选择P=0.622作为诊断界点,敏感度是61.2%,特异度为66.8%。将验证效应组的231个FET周期纳入该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风险评估模型,以验证模型的拟合情况。经内部验证该模型拟合较好。结论:(1)女方年龄、不孕年限、取卵周期数是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移植胚胎阶段及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是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的独立保护因素。当女方年龄≥40岁、不孕年限>3.5年、取卵周期数≥2次时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显着下降;当移植胚胎为囊胚、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11.75mm时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显着上升。(2)女方年龄、移植次数是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移植胚胎阶段、移植胚胎个数及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是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的独立保护因素。当女方年龄≥40岁、移植次数≥2次时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显着下降;当移植胚胎为囊胚、移植胚胎个数≥2个、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9.15mm时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显着上升。(3)本研究初步构建了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和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的风险评估模型,该经内部验证后模型拟合良好,可对不孕女性的ART治疗后活产结局进行有效评估,提供患者的临床咨询并进一步优化患者的诊疗策略。
康莲香,康晓冬,李丽芳,周利利,胡清名[7](2018)在《早发性羊水过少与妊娠并发症的关系及对围生儿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早发性羊水过少与妊娠并发症的关系及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定期产检并在我院分娩的60例孕产妇纳入本研究。按照孕产妇羊水情况分为羊水过少组(9例)、羊水偏少组(14例)和羊水正常组(37例)。对于所有羊水减少的患者予饮水疗法及静脉补液法。观察阴道分娩、剖宫产、产后出血、围生儿羊水粪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出生低体重儿、羊水指数和脐血流检测结果。结果三组产妇阴道分娩、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AFI、S/D、RI、PI、FV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围生儿羊水粪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出生低体重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性羊水过少会增加妊娠并发症的风险,围生儿发生羊水粪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出生低体重儿的几率增加,临床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欧多伯[8](2016)在《羊水过少100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羊水过少对母婴的影响,并总结正确的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分娩羊水过少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羊水正常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资料、并发症发生情况、围生儿情况、分娩方式与围产儿预后等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羊水过少的发生率随着孕周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实验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43,P<0.05);实验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89,P<0.05);实验组的新生儿窒息率为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56,P<0.05);同时羊水过少的实验组患者中实施剖宫产患者的新生儿窒息率为17.14%,明显低于自然分娩的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P<0.05)。结论羊水过少严重影响了围产儿结局,对羊水过少的产妇及时剖宫产能够大大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朱敏[9](2016)在《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所生新生儿近期临床结局及其产前高危因素分析探讨》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产科、新生儿科临床资料的回顾性配对分析,比较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母所生新生儿的近期临床结局,探讨GDM孕母所生新生儿早期不良结局、疾病构成、转归及其产前高危因素,分别为产科、新生儿科早期产前干预GDM孕母及防治早期新生儿好发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改善预后。方法:将2012年05月30日至2015年05月30日在盐城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的GDM产妇母、儿临床资料回顾性配对分析,根据其所生新生儿生后7天内是否需要住院治疗,分成GDM住院组366例和GDM未住院组650例两组,比较两组孕期母儿一般资料和伴发疾病。进一步分两组研究:GDM住院组——GDM住院组新生儿,对照组——采用单纯随机抽样及按1:1配对方法在所有同期于生后7天内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孕母非GDM且均为本院产科分娩的新生儿中选取366例新生儿,收集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入院时情况(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eonatal Critical Illness Score,NCIS)法所包含的指标)、疾病分布、住院时间及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1.GDM住院组和GDM未住院组孕期母儿一般资料及伴发疾病的比较:GDM住院组366例,母孕龄(31.30±6.08)y,孕周(34.90±2.87)w,孕末期体重(78.87±12.00)kg,单胎345例(94.26%),多胎21例(5.74%),初产139例(37.98%),经产227例(62.02%),试管婴儿27例(7.38%);GDM未住院组650例,母孕龄(31.04±6.41)y,孕周(36.89±2.10)w,孕末期体重(79.51±11.88)kg,单胎630例(96.92%),多胎20例(3.08%),初产272例(41.85%),经产378例(58.15%),试管婴儿24例(3.69%)。与GDM未住院组比较,GDM住院组孕母孕周更低、多胎及试管婴儿多,两组间有明显差异(均P<0.05);GDM住院组伴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羊水过少、羊水浑浊、胎儿窘迫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gdm住院组新生儿和对照组两组间临床资料比较:2.1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gdm住院组366例,孕母平均年龄(31.30±6.08)w,初产139例,经产227例,男218例,女148例,胎龄2941+2w,平均胎龄(34.90±2.87)w,出生体重0.865.9kg,平均出生体重(2.82±1.01)kg,单胎345例,多胎21例,剖宫产278例,生理产88例,试管婴儿27例;对照组366例,孕母平均年龄(28.56±5.73)w,初产163例,经产203例,男243例,女123例,胎龄30+242w,平均胎龄(35.95±2.83)w,出生体重1.05.26kg,平均出生体重(2.59±0.79)kg,单胎343例,多胎23例,剖宫产217例,生理产149例,试管婴儿18例。与对照组比较,gdm住院组孕母年龄明显大,伴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浑浊明显增高,存在显着差异(均p<0.05);gdm住院组剖宫产明显增多、胎龄更低、出生体重更大、大于胎龄儿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2两组间基础疾病比较:gdm住院组在早产儿、巨大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nrds)、新生儿窒息的发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3两组间入院时情况、住院时间及转归比较:gdm住院组入院时血气中p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率、血压、呼吸、血气电解质中pao2、血na+、血k+、血bun、hct及消化系统有无腹胀和(或)消化道出血在两组间无显着差异(均p>0.05);gdm住院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13.46±10.84)dvs(11.21±9.8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住院组新生儿治愈21例,好转341例,放弃或死亡4例,对照组新生儿治愈27例,好转332例,放弃或死亡7例,两组间在转归方面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3.gdm孕母所生新生儿不良临床结局产前高危因素比较:3.1.gdm住院组与gdm未住院组间母、儿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资料发现,孕周偏低、多胎、试管婴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羊水过少、羊水浑浊、胎儿窘迫在gdm住院组和gdm未住院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2.gdm住院组与gdm未住院组间母、儿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数(or=2.034,95%ci1.0304.019)、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6.288,95%CI 4.4928.802)、羊水过多(OR=1.995,95%CI1.1643.419)、羊水过少(OR=2.686,95%CI 1.5904.537)、胎儿窘迫(OR=1.927,95%CI 1.1323.281)为GDM孕母所生新生儿不良临床结局产前独立高危因素。结论:1.母亲GDM显着增加了新生儿不良临床结局的发生;2.胎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羊水过少、胎儿窘迫均为GDM孕母所生新生儿不良临床结局的产前高危因素;3.加强产前检查及孕期教育、积极控制孕母血糖至关重要。
王小兰,刘珊珊,黄蕊[10](2015)在《延期妊娠合并羊水偏少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延期妊娠合并羊水偏少的临床特点及分娩方式。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2月煤炭总医院住院收治的延期妊娠合并羊水偏少患者60例为观察组,同期住院收治的456例延期妊娠羊水量正常者为对照组,比较二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结果延期妊娠合并羊水偏少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重度窒息,剖宫产率较高(P<0.05),但二组患者临产后阴道试产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延期妊娠合并羊水偏少阴道分娩时潜伏期及活跃期时间相对较长(P<0.05)。结论延期妊娠合并羊水偏少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但并不是剖宫产指征。延期妊娠合并羊水偏少患者应常规行阴道试产并相对放宽试产时间。
二、羊水过少218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羊水过少218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10年前后非适于胎龄早产儿高危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概述 |
2.2 住院早产儿的危险因素 |
2.2.1 早产与孕母产前一般情况 |
2.2.2 早产与孕母基础疾病及妊娠期并发症 |
2.2.3 早产与胎儿因素 |
2.2.4 早产与羊水、胎盘、脐带因素 |
2.3 小结与展望 |
第3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病例来源 |
3.1.2 纳入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2 研究方法 |
3.2.1 数据收集 |
3.2.2 分组情况 |
3.3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资料 |
4.1.1 10 年前后两组早产儿发病率 |
4.1.2 10 年前后早产儿基本情况及构成比 |
4.2 危险因素 |
4.2.1 孕母产前一般情况相关的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及发生率比较 |
4.2.2 孕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及发生率比较 |
4.2.3 胎儿因素相关的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及发生率比较 |
4.2.4 10 年前后羊水、胎盘及脐带等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及发生率比较 |
4.3 多因素Logistic分析 |
4.3.1 不同体重百分比范围早产儿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孕母产前一般情况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
5.2 孕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危险因素探讨 |
5.3 胎儿因素有关的危险因素探讨 |
5.4 羊水、胎盘、脐带等因素有关的危险因素探讨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胎儿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的遗传学病因及妊娠结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英中文索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3.1 1197例胎儿泌尿系统畸形产前超声结果 |
3.2 遗传学检测结果 |
3.3 妊娠结局 |
讨论 |
1.CAKUT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
2.CAKUT胎儿的CMA分析 |
3.CAKUT胎儿中的WES分析 |
4.CAKUT胎儿的预后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胎儿先天性泌尿系统异常的产前诊断及预后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妊娠晚期羊水量对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羊水测量 |
1.1.3 母婴并发症诊断标准 |
1.1.4 统计方法 |
1.1.5 质量控制 |
1.2 结果 |
1.2.1 基本特征 |
1.2.2 分娩方式 |
1.2.3 新生儿一般结局 |
1.2.4 新生儿并发症 |
1.2.5 调整混杂因素后羊水对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的影响 |
1.3 讨论 |
1.3.1 分娩方式 |
1.3.2 新生儿一般结局 |
1.3.3 新生儿并发症 |
1.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羊水量异常的原因及治疗进展 |
2.1 正常羊水的生理作用 |
2.1.1 保护胎儿 |
2.1.2 保护母体 |
2.2 羊水量异常的临床表现 |
2.2.1 羊水过少的临床表现 |
2.2.2 羊水过多的临床表现 |
2.3 羊水量异常的原因 |
2.3.1 羊水过少的原因 |
2.3.2 羊水过多的原因 |
2.4 羊水量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
2.4.1 羊水过少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
2.4.2 羊水过多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
2.5 羊水量异常的治疗 |
2.5.1 羊水过少的治疗 |
2.5.2 羊水过多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4)经腹羊膜腔灌注治疗未足月羊水过少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未足月羊水过少诊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父母不同年龄与孕晚期妊娠结局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 |
致谢 |
(6)辅助生殖技术对围产结局的影响及活产结局的风险评估模型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一、辅助生殖技术对围产结局的影响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方法 |
1.2 结果 |
1.2.1 ART组和自然妊娠组一般情况的比较 |
1.2.2 ART组与自然妊娠组活产单胎分娩围产结局的比较 |
1.2.3 ART组与自然妊娠组活产单胎分娩新生儿结局的比较 |
1.2.4 ART组与自然妊娠组活产双胎分娩围产结局的比较 |
1.2.5 ART组与自然妊娠组活产双胎分娩新生儿结局的比较 |
1.2.6 ART组单胎活产分娩与双胎活产分娩女性围产结局的比较 |
1.3 讨论 |
1.3.1 辅助生殖技术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
1.3.2 辅助生殖技术与妊娠期糖尿病 |
1.3.3 辅助生殖技术与产前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
1.3.4 辅助生殖技术与产后出血 |
1.3.5 辅助生殖技术与早产 |
1.3.6 辅助生殖技术其它围产期并发症和新生儿结局 |
1.4 小结 二、辅助生殖技术活产结局的风险评估模型建立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法 |
2.2 结果 |
2.2.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
2.2.2 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与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比较 |
2.2.3 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
2.2.4 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结局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
2.3 讨论 |
2.3.1 女方年龄与辅助生殖技术活产结局的关系 |
2.3.2 男方年龄与辅助生殖技术活产结局的关系 |
2.3.3 体重指数与辅助生殖技术活产结局的关系 |
2.3.4 不孕年限与辅助生殖技术活产结局的关系 |
2.3.5 取卵周期数与辅助生殖技术活产结局的关系 |
2.3.6 移植胚胎阶段、移植胚胎个数与辅助生殖技术活产结局的关系 |
2.3.7 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血流与辅助生殖技术活产结局的关系 |
2.3.8 移植次数与辅助生殖技术活产结局的关系 |
2.3.9 辅助生殖技术活产结局风险评估模型构建的意义 |
2.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助生殖助孕后女性生殖健康评估 |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
(7)早发性羊水过少与妊娠并发症的关系及对围生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三组产妇阴道分娩、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情况比较 |
2.2 三组羊水指数和脐血流检测情况比较 |
2.3 三组围生儿妊娠结局比较 |
3 讨论 |
(8)羊水过少10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羊水过少的孕周分布 |
2.2 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
2.3 围生儿情况对比 |
2.4 分娩方式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 |
3 讨论 |
(9)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所生新生儿近期临床结局及其产前高危因素分析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10)延期妊娠合并羊水偏少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2.1 延期妊娠 |
1.2.2 羊水偏少 |
1.3 羊水量的测量方法 |
1.3.1 B超羊水量测量方法 |
1.3.2 临床羊水量测量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二组患者母婴结局的比较 |
2.2 二组患者分娩方式的比较 |
2.3 二组患者剖宫产原因的比较 |
2.4 二组患者阴道分娩情况的比较 |
3 讨论 |
3.1 延期妊娠并发羊水偏少的病理生理基础及临床特点 |
3.2 延期妊娠合并羊水偏少的剖宫产指征 |
3.3 延期妊娠合并羊水过少阴道分娩的特点 |
四、羊水过少218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10年前后非适于胎龄早产儿高危因素分析[D]. 刘艳. 吉林大学, 2021(01)
- [2]胎儿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的遗传学病因及妊娠结局分析[D]. 袁婷婷.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3]妊娠晚期羊水量对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D]. 马欣欣.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4]经腹羊膜腔灌注治疗未足月羊水过少的临床观察[D]. 高翔. 郑州大学, 2020(02)
- [5]父母不同年龄与孕晚期妊娠结局的关系[D]. 卢文肖. 苏州大学, 2019(04)
- [6]辅助生殖技术对围产结局的影响及活产结局的风险评估模型建立[D]. 魏丽坤. 天津医科大学, 2018(11)
- [7]早发性羊水过少与妊娠并发症的关系及对围生儿的影响[J]. 康莲香,康晓冬,李丽芳,周利利,胡清名. 中国现代医生, 2018(20)
- [8]羊水过少100例临床分析[J]. 欧多伯.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6(11)
- [9]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所生新生儿近期临床结局及其产前高危因素分析探讨[D]. 朱敏. 苏州大学, 2016(02)
- [10]延期妊娠合并羊水偏少的临床分析[J]. 王小兰,刘珊珊,黄蕊.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11)
标签:羊水过少论文; 羊水论文; 胚胎移植论文; 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论文; 异常分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