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在智慧与精神诗歌──论刘苏诗歌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陈智颖[1](2017)在《《外国文学评论》创刊三十年总目录》文中指出
许敏霏[2](2016)在《2015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文中研究指明【说明】个别文章在发表时文字或标点不甚规范或有错误,但为了与发表时的原貌保持一致,故不做修改。一月1.《安静的"偏见"与知性的"钟摆"——读冯晏近期诗作》,霍俊明,《文艺评论》,2015年第1期,第106—108页。2.《北岛诗歌中的传统因子》,杜丽娟,《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第110—113页。3.《边地风景体验与西南联大诗歌》,马绍玺,《文学评论》,2015
郭静[3](2016)在《从接近事物开始接近真理 ——韩东诗新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以来,当代诗歌的发展似乎在质量和数量上呈两极分化的趋势。诗人很多好诗却很少,诗人对诗歌精神和时代责任的坚守成为当下诗坛最缺乏的品格。但也有一些诗人,始终用自身的写作与行动践行着对诗歌与真理的求索,韩东无疑是其中之一。韩东写作已有几十年的时间,此间他不断更新自己的诗歌观念,不断在诗歌写作上做出改变,对诗坛新的诗歌问题提出自己的质疑与思索,这之间始终不变的是他对自己诗歌高质量高水准的要求。近年来关于韩东的论文有不少,但大都涵盖韩东所有的创作包括诗歌与小说,缺少对其诗歌独立的整体系统的研究。本文希望能从对韩东诗歌创作更加有针对性的探析中,了解韩东诗歌的价值和不足,并以此映照当代口语诗歌的现状和问题,对口语诗歌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评价和追问。本文一共有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分为两节,分别介绍韩东诗歌的创作分期以及韩东诗歌研究现状、范围与方法。本文将韩东诗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即模仿期、实验开创期、平稳期。以此分期为基础,本文着重对韩东1985年至今平稳期的诗歌创作进行分析探究。绪论的第二部分通过梳理以往研究指出韩东诗歌研究现状存在的缺口,即缺乏仅指向诗歌的系统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系统讨论韩东诗歌的语言理论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分为三节。分别说明韩东提出“诗到语言为止”理论前的探索与摆脱“影响的焦虑”的过程,该口号的正式提出、如何理解,最后一节主要讨论韩东“诗到语言为止”理论给当代口语诗带来的影响,并对当下口语化现象进行剖析。第二章从韩东诗歌美学原则入手,分三个部分来对韩东诗歌进行研究。韩东诗中坚持个人化以及民间写作的立场,自觉远离文坛中权力的名誉的争斗,希望维护文学的纯洁和生命力,这使得他的精神显现出独立与高尚的品格。而“内视力”是其诗作的典型特征,是其诗歌区别于他人的美学特质。同时,“外冷内热”的“情感场”使得韩东的诗歌表现出一种缓慢深情的质感,体现着诗人的内心与性格。第三章分析韩东以及韩东诗歌表现出的诗学关怀,对其节制缓慢的诗歌叙述所能够传达的诗歌终极关怀提出质疑。韩东诗歌其慢板叙述的特征使得其诗歌的生命力不够强烈,这样的表述与写作方式主要与韩东对真理与写作问题的认识有关。结语部分以韩东诗歌中虚无化走向以及口语诗歌的庸俗化走向为契机,谈及当下诗歌与现实距离的问题,指出诗歌应适当与现实保持距离。此外,探讨面对精神贫瘠的时代,诗人该如何作为的问题,并对当下汉语诗坛的创作现在做出展望与期待。
滕祥辉[4](2015)在《2012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文中指出
滕祥辉[5](2015)在《2012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文中研究指明
杨金彪[6](2015)在《新诗批评研究(2000-2013)》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以来的新诗批评,是20世纪以来新诗批评现代化进程中最近的一段,它在呼唤一种综合性的审视,当然,这将是也只能是一种“贴身的审视”。以“体验”作为新诗所涉及的生命本体进行概念层面的表述,通过对新世纪诗歌批评中的诗学问题的辨析,以期清理出有关新世纪新诗及新诗研究中某些重要诗学问题的内核所在和外部指涉,在这样的辨别中确立对诗歌乃至批评、学术有内在价值的方向,为未来的诗歌批评与研究提供一份“病例参考”。重点在于面对、透视新世纪以来缠绕新诗批评的具有提纲挈领意味的诗学问题的可能性与限度,这就是自新诗诞生以来就一直纠缠不休而在新世纪以来似乎更为严重的合法性问题。这并非一个孤立问题,而是与新诗的标准、身份问题相互纠结,一方面,合法性延伸为标准与身份这两重核心问题,另一方面,标准与身份是紧扯并围绕合法性问题的诗学争辩。这三者作为一种诗学话语之点,构成相互缠绕的问题、话语之线,纠结着各个向度内的具体诗学问题,进而形成新诗批评复线演化的“大体”。为了使问题的探讨得到充分展开,主要选择“标准”问题进行了全方位透视,以此切入合法性与身份问题。新世纪两次新诗标准讨论的话语方式从诗学上看有三种:“诗歌标准”话语史的梳理、清理标准问题的逻辑“地基”、“标准提案”的构造。为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真实的进展,特以概念考古的方式探究“新诗标准”如何可能,并在对标准、新诗等概念进行重写的前提下清理出一种有关“新诗标准”的层级性构想:以“贴切”为终极标准,以理性标准为“参考”,以“贴切”的具体诗学实践为“特定标准”。除了对新诗合法性追求进行了正面的理论梳理、阐释,也以啄木鸟的姿态对这一追求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理论纠偏,并涉及正反两个层面,一是主要对合法性诉求话语中最热烈的新诗标准问题讨论中诗学路向的再审视,这主要是融汇在对标准问题的讨论中进行;二是对新诗批评中理论运用中的偏向进行分析,这主要以个案分析的方式进行,涉及理论与其对象处于“过”与“不及”的摆动状态、综合不同理论资源时的生吞活剥以及新诗经典化批评中的“微言大义”阐释模式。在“纠偏”中,同时提出对当下新诗批评理论资源进行历史性清理,以新诗自身传统为本,对这多方资源做合情合理的整合,从而实现新诗批评话语模式的世纪转型,构建面向未来的、相对成熟的新诗批评理论体系的诗学构想。在对新世纪以来十多年新诗评论这样的一种“即时性”学术审视中,这样一种态度对诗性的探寻是非常关键的:以体验本体论来观照新世纪诸多诗歌问题,从而得出对这一时期诗歌评论在诗歌生命本体意义上的切合度与偏离度的判断,而不是以任何外在的、非诗的要求来看待它们的得失优劣。
薛媛元,李润霞[7](2014)在《2011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文中研究指明一月1.《1976年的穆旦和他的诗歌》,李茹君,《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期,第21页。2.《〈21世纪诗歌排行榜〉键入3个关键词》,刘霄,《中华读书报》,2011年1月12日,第2版。3.《爱的祭奠》,李天靖,《诗潮》,2011年第1期,第60-61页。4.《爱的三重名义——论吉狄马加诗歌情感意向的演进》,张碧,《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144—146页。5.《艾青与惠特曼诗歌女性形象比较》,刘苗,《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67-71页。6.《暗冷而优雅的语调:阿毛诗歌的姿态》,夏可君,《红岩》,2011年第1期,第168—169页。
黄晓东[8](2013)在《“民国”以来的新诗教育研究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的对象与方法。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为民国以来以课堂教学和教材为中心的新诗教育。本文中所研究的教材主要包括民国以来的大中小学在新诗教育中所使用的书籍、讲义、讲授提纲等。本文研究的方法主要为通过政治文化、权力话语的视角,来研究教材中的新诗文本如何入选、被阐释以及教材如何对新诗的发展史进行叙述。另外通过具体的个案研究,来分析政治和权力话语如何影响到新诗教育中对文本、诗人、新诗史的评价,以及对经典诗人和经典文本的塑造。绪论部分还对新诗教育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做出了分析,即新诗教育研究近年来一直是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关注点,而近些年来大量的硕士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新诗教育展开研究,跟近些年文学接受、文学传播的研究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并被作为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有极大的关系。本文的创新与意义主要体现在本研究以“民国”以来大中小学的新诗教材为中心,结合新诗发展史、新诗教育史及语文教育史等材料,从意识形态对新诗写作、新诗选篇、新诗阐释的影响这一视角,采用“知识与权力”等理论,对新诗教育进行宏观和个案研究。这种集中、综合的研究此前并未出现,尤其是对“民国”以来大学的中文专业文学史教材,及“新时期”以来“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新诗教育进行集中的研究,目前更未见到类似成果,而这些正是本文的努力创新之处。本文的第一章主要集中研究了民国时期的新诗教育。民国中小学的新诗教育研究主要以北京师范大学馆藏的民国的小学教材,以及叶绍钧、夏丐尊主编的《国文百八课》等民国时期的中学教材为中心。民国早期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新诗文本的选择尽量考虑到其在新诗史上的价值、地位和文学史意义,并照顾到各种诗歌写作的路向及不同的美学风格。但是大陆民国晚期的中小学教材,由于时代和政党政治的原因,拥有相对较小的“自由度”,并要遵从“教学大纲”的规定来编写,因此出现了“党化”教育的情况。而民国大学的新诗教育研究则以朱自清、沈从文、废名、苏雪林、王哲甫等人的新文学讲义为中心来进行。民国时期朱自清等人在高校授课所编的新文学讲义,在对新诗史进行阐释和建构的过程中,能够尽量如实记录新诗诞生、发展过程中的论争以及新诗流派的多元,“政治”并未使他们表现出更多叙述上的偏颇和有意的褒贬,包括对左翼诗人创作的叙述,尽管其中也透露出编者个人各自的“偏好”和不同的诗学理念。本文的第二章主要研究大陆1949至1978年的新诗教育。首先探讨了政治对文学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独立之重要性。其次,探讨了“十七年”大陆中学的新诗教育及其与此前的“解放区“文学教育之关系。再次,以王瑶、刘绶松等人的文学史教材为中心,探讨了“十七年”大学的新诗教育如何在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政治规范之内展开及其局限性,另外还简单分析了“文革”时期的新诗教育。本文的第三章主要研究“新时期”新诗教育及其所呈现出的一种渐进式的变化。“新时期”之初大学新诗教育中对新诗史的叙述仍然是一种左翼文学史的框架。但是随后唐弢、黄修己等人为代表的文学史写作就开始逐步对其进行调整,并力图恢复新诗史的原貌及其丰富的内容和多元的路向。“新时期”中小学的新诗教育由于政治的原因以及对思想教育的重视,仍然延续了“十七年”时期的特征,直到二十世纪末和新世纪才逐渐开始呈现出新的面貌,并且融入了新的诗歌美学因素,新诗在“新时期”的发展嬗变在其中也有所体现。本文的第四章为新诗接受史的个案研究。本章主要从政治、权力的角度分析权力话语在新诗教育中对诗人、文本、新诗史进行阐释时所产生的影响。其中文本的个案分别选择了“人力车夫”题材新诗以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而新诗人接受史的个案,则选择了胡适的“尝试者”身份,以及徐志摩的新诗史地位。本文的第五章主要研究了新诗教育对经典诗人及经典文本的塑造。其中新诗人选择了以艾青和穆旦为分析的对象,而新诗文本则选择了以余光中的《乡愁》和舒婷的《致橡树》为探讨的对象。结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同时也指出本研究将来的延伸性工作,其中既包括历史性的,如对“解放区”新诗教育的深入探讨;也包括对当下新诗教育的现状调查等。结论还指出了新诗教育要保持可持续性,必须解决好当下新诗发展的危机问题。另外,在当下的新诗教育中重视新诗“作法”的教学,对促进新诗教育应该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肖砚凌[9](2012)在《隋唐五代诗话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诗话,是以自由、随意的姿态阐述诗学理论,杂录诗事见闻,传授诗歌作法的论诗专着。隋唐五代诗话在中国诗话史上是属于先宋诗话发展阶段,是侧重于“论诗及事”的诗话。本文以“隋唐五代诗话”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它的内容、特征与价值。具体的论述过程如下:“绪论”从诗话的性质、内容、体例来界定诗话,并阐述诗话的研究现状,诗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第一章“《隋唐五代诗话》的辑录与整理”是介绍《隋唐五代诗话》这本先宋断代辑录体诗话的材料搜集及整理过程。《隋唐五代诗话》含诗话材料1217条,其时间范围为公元581年至960年,源自84部作品。其辑录过程为:全录隋唐五代时期诗话作品中的材料;辑录散落于隋唐五代着述中符合辑录标准的诗话材料;用宋后编撰的隋唐五代诗话作品予以补充。《隋唐五代诗话》的体例编排借鉴《唐诗纪事》及前人编纂的唐五代诗话作品,力图在前人的基础上辑录编纂出较为完整、系统的隋唐五代诗话作品。第二章“隋唐五代诗话分类研究”是对“隋唐五代诗话”加以分类,并简述每个诗话类别的内容和价值。隋唐五代诗话可分为“论诗及事”与“论诗及辞”类诗话。“论诗及事”类包括记述有关诗歌创作、传播事件的“本事类”诗话,诠释诗中名物与用事的“诠释类”诗话,对诗歌或诗事进行考证与辨讹的“考辨类”诗话。此类诗话主要帮助读者解读诗歌内容及体会诗人情志。“论诗及辞”类包括介绍诗歌创作方法的“作法类”诗话,品第、评论诗人及诗作的“品评类”诗话,阐述诗学理论的“理论类”诗话。此类诗话具有品评诗歌优劣得失及指导后世诗歌创作的理论价值。第三章“隋唐五代诗话与诗歌创作”是通过论析“隋唐五代诗话”了解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情况。隋唐五代诗话反映了隋唐五代时期诗人的创作动机及诗歌的创作过程。诗人创作欲望源自外在环境对于心灵的扰动,并激发诗人心中的情感。当诗人产生将心中情感表达出的意愿,情感便转化为含情之志,这种想要抒发情感的意愿也就是诗人创作的动机。情感有许多种,但最易使诗人产生创作欲望的是悲情。因为悲情是最为真实而深刻的情感,更能激发诗人的创作欲望。但并非所有拥有强烈动机的诗人,都能产生佳作,因为心中之“志”要变为“诗”,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要能完整、贴切地用文字表达心中情志,诗人必须具备相当的才能及较好的作诗方法,而为了让自己作品能够更加突出,诗人还必须具备个性,拥有自己的创作风格。第四章“隋唐五代诗话与诗歌传播”是通过论析“隋唐五代诗话”了解这一时期的诗歌传播情况。隋唐五代诗话揭示了隋唐五代时期影响诗歌传播的因素,诗歌传播的方式,诗歌传播的影响三个问题。影响诗歌传播的因素有传播者、诗作本身与受传者。隋唐五代时期诗歌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题壁诗”传播。隋唐五代诗话展示了题诗的地点、特点与价值。隋唐五代诗歌传播的影响体现在提高诗人的诗名,帮助诗人实现愿望,助人获得赞赏,让人遭灾或免祸等。第五章“隋唐五代诗话与诗歌接受”是通过论析“隋唐五代诗话”了解这一时期的诗歌接受情况。隋唐五代诗话向我们展示了当时人们对于隋唐五代诗歌的三种接受方式。“解读”的诗歌接受方式包含“本事批评”与“诗谶”批评两类截然不同的解读方式。前者是为了了解诗人真实的创作意图以及理解诗歌原本的涵义,后者则是根据解读者的联想,及诗歌内容和事件中的一些暗合而作出的故意“曲解”与“误读”,目的在于证明某些诗歌创作是为了应证后来所发生的事件。“品评”的诗歌接受方式指用概括、简练的语言对诗人、诗作进行“点悟式”的品评,以彰显诗人的创作特色或品第诗人、诗作的优劣高下。“论诗”的诗歌接受方式,它是对于诗人创作情况或者诗歌创作风气的全面性的理论总结。第六章“隋唐五代诗话中特殊诗人群体研究”是个案研究,分别讨论了君主诗话、女性诗话与诗僧诗话。隋唐五代君主诗话展现了君主作诗的特点,作诗的动机及朝臣对君主作诗的态度。隋唐五代女性诗话按女性身份可分为宫闱诗话、闺秀名媛诗话、青楼诗话与女仙鬼诗话。这些诗话展示了女性诗歌创作的特点及时人对女性诗歌创作的态度。隋唐五代诗僧诗话内容丰富。除了包含诗僧与文士交流,诗僧对权势的依附,诗僧发展脉络及对僧诗品评等内容外,还含有诗僧逸闻趣事的描述,诗僧诗学理论的阐释以及展现诗僧智慧及阐释僧诗禅理等内容,另诗僧诗话中还有不少诗谶的内容。通过这些诗话,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唐五代诗僧的诗歌创作情况,而且还能了解他们交游的情况及生存的境遇。
周薇[10](2006)在《陈衍诗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陈衍是清末民初着名的诗人、学者、诗论家。其诗学理论,或襞积旧说,或有新创,内容丰富,自成一格。在调和唐宋,沟合诗与学方面的突出表述,有为整个传统诗学作总结之功。对其诗学作全面的梳理、总结,挖掘其深厚的社会关怀、文化关怀与理性精神,不仅丰富了中国诗学,也可使被文学史有意遗忘的诗学内容重新获得生命。 论文分六章,第一章是对陈衍生平经历、学术思想的介绍。在对其一生简要的概述中,着重突出文学、政治、社团、着述、编撰方面的主要事迹,并窥其诗学的发生原因。对其学术思想的介绍主要陈述经学、史学、儒家伦理学等方面的成就,总结其学术特点是考镜源流,辨证本经;融会贯通、经世致用。陈衍的主要诗学思想如学人诗、真实论等与其学术思想与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生平、政治态度、学术思想既是其诗学的重要背景,也化为其中的深厚底蕴。 第二章是“诗学新建构——三元说”。这是陈衍最具创新性的理论,他在总结唐宋诗学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关于诗学的新设想。此诗论包含创新、学宋、弥合唐宋等丰富的诗学观念,针对今人强分唐宋诗与扬唐抑宋的诗学观,陈衍提出诗莫盛于三元,反对诗分唐宋;立足宋诗,强调其在继承唐诗基础上的创变与突破,从而起到肯定宋诗地位,纠偏扬唐抑宋诗学观的作用。“三元”说寄寓的提倡变风变雅,振兴诗教,关注现实人生的重要思想,又是转型时代的危机意识投射。提倡“三元”,实有整合诗学、总结唐宋诗之争的意义。“三元”说因其对古代诗学的超越而成为近代着名的诗学观点。 第三章是“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如果“三元”说是通过外在的继承与创新关系联系唐宋诗歌,以达到唐宋不分的目的,“盖合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也”则是试图从内部将唐诗与宋诗加以弥合,以结束自宋代以来诗学界分唐界宋的陋习。本节首先对“学人之诗”历史语境进行考察。其次发掘“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的诗学内涵,并对学人之诗的诗学关怀与文化关怀进行揭示。再次对“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进行把握,这一诗论不仅包含了历代诗学如唐诗宋诗的成功的诗艺创造经验,还包含了中国文化如经、史、子的丰富经典智慧,实际上已超出传统诗学的辞章诗艺范围。陈衍从内部融合唐宋诗学,在当下具有多方面的诗学意义。 第四章是“不俗论”。这一诗论可视为学人之诗的补充。学人之诗重点在学,但是通过创新达到不俗,才是诗歌的最终目的。此章追溯不俗的诗学渊源,从人之不俗、诗之不俗、风格之不俗阐明其诗学内涵,重点突出其创新意识及挺立主体、张扬个性的独立自由的人格精神内涵。
二、存在智慧与精神诗歌──论刘苏诗歌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存在智慧与精神诗歌──论刘苏诗歌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3)从接近事物开始接近真理 ——韩东诗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韩东诗歌创作分期 |
2. 韩东诗歌的研究现状、范围与方法 |
第一章 :“诗从语言开始”——韩东诗歌语言理论的建构 |
1.1 去除影响的“焦虑” |
1.2 还原事物本来面目:“诗到语言为止” |
1.3 口语化:当代诗歌对口语的过度消费 |
第二章 :由“卑微”抵达高贵——韩东诗歌的美学原则 |
2.1 “非凡俗”的个人化写作和民间立场的坚持 |
2.2 “内视力”:洞察平凡事物的哲学意味 |
2.3 情感场:“冷抒情”与“温柔的部分” |
第三章 “我向往事物简单的本质”—诗歌终极关怀的追寻 |
3.1 慢板叙述与生命力的稀释 |
3.2 走向虚无的诗歌如何承载终极关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韩东创作年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新诗批评研究(2000-201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贴身的审视:新世纪新诗批评研究综论 |
第一章 “标准”与“身份”:新世纪新诗“合法性”的双重焦虑 |
第一节 世纪之初:合法性在标准、身份两个核心维度的话语纠缠 |
第二节 新诗合法性问题与其身份、标准问题的逻辑关系 |
第三节 现代性:新诗合法性自我寻找的一种话语 |
第二章 新世纪:讨论“新诗标准”的方式 |
第一节 “新诗标准”讨论概况 |
第二节 对“新诗标准”话语史的梳理 |
第三节 清理标准问题的逻辑“地基” |
第三章 “标准提案”的构造 |
第一节 2002年的第一场雪:《诗刊·下半月刊》新诗“标准”提案 |
第二节 陈仲义“四动”说及其网络反响 |
第三节 2008“标准年”:标准提案千层浪 |
第四节 后标准年的标准提案纽结 |
第四章 “标准”何谓及“新诗标准”如何可能 |
第一节 “标准”是什么 |
第二节 “新诗”又是什么 |
第三节 “新诗标准”是否可能 |
第四节 终极标准的探寻 |
第五章 新世纪诗歌批评中的理论病状探视 |
第一节 当下新诗批评中的“两极摆动”现象 |
第二节 当下新诗批评“理论移植”的诗学向度 |
第三节 经典化运动的理论偏执:以耿占春视域中的《春》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8)“民国”以来的新诗教育研究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学科与权力——“民国”时期的新诗教育 |
第一节 现代教育制度中的语文学科与新诗教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小学的新诗教育研究——以“北师大”馆藏教材为中心 |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中学的新诗教育研究——以《国文百八课》等教材为中心 |
第四节 “民国”时期大学的新诗教育研究——以朱自清等人的新文学讲义为中心 |
第二章 政治与美学——1949年至1978年的新诗教育 |
第一节 “辛亥革命”以来政治对文学教育的影响 |
第二节 “十七年”新诗教育及其与解放区新文学教育之关系 |
第三节 王瑶等人对新诗史的叙述及“文革”时期的新诗教育 |
第三章 断裂与延续——新时期以来的新诗教育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学新诗教育的束缚 |
第二节 新诗史教学中难以突破的左翼文学史叙述框架 |
第三节 唐弢、黄修己等人对新诗史叙述的逐步调整 |
第四节 新的美学因素的融入及新诗教育对审美的重视 |
第四章 解读与接受——新诗教育中的接受个案研究 |
第一节 “人力车夫”题材新诗文本解读史研究 |
第二节 徐志摩《再别康桥》在新诗教育中的“接受史” |
第三节 胡适新诗“尝试者”身份的生成及在教材中的解读史 |
第四节 新诗教材中徐志摩文学史地位评价的变迁 |
第五章 经典与建构——新诗教育与经典的塑造 |
第一节 新诗教育与艾青“恒久的典范”地位的确立 |
第二节 穆旦的“被发现”及其“经典诗人”身份的塑造 |
第三节 新诗教育对余光中《乡愁》“经典文本”身份的塑造 |
第四节 新诗教育与舒婷《致橡树》“经典文本”地位的确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9)隋唐五代诗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诗话的界义 |
1、诗话的性质 |
2、诗话的内容 |
3、诗话的体例 |
二、诗话的研究现状 |
1、诗话材料整理 |
2、单本诗话研究 |
3、诗话的系统研究 |
三、诗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中国诗话史的分期尚存可商榷之处 |
2、先宋诗话整理与研究的不足 |
四、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隋唐五代诗话》的辑录与整理 |
第一节 隋唐五代时人编撰的诗话作品 |
一、“唐人诗话”目录考辨 |
二、卢壤《杼情集》考论 |
三、孟启《本事诗》考论 |
四、范摅《云溪友议》述论 |
第二节 宋后编撰的隋唐五代诗话作品 |
一、宋后编撰的隋唐五代诗话目录考辨 |
二、旧题尤袤《全唐诗话》考论 |
三、孙涛《全唐诗话续编》考论 |
四、王士禛、郑方坤《五代诗话》考论 |
五、《隋唐五代诗话》补遗 |
第三节 含诗话材料的隋唐五代着述 |
第二章 隋唐五代诗话分类研究 |
第一节 诗话分类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隋唐五代“论诗及事”类诗话 |
一、本事类诗话 |
二、诠释类诗话 |
三、考辨类诗话 |
第三节 隋唐五代“论诗及辞”类诗话 |
一、作法类诗话 |
二、品评类诗话 |
三、理论类诗话 |
第三章 隋唐五代诗话与诗歌创作 |
第一节 隋唐五代诗话与诗人创作动机 |
一、隋唐五代诗话与诗人创作的心理动机 |
二、隋唐五代诗话与诗人创作的环境动机 |
第二节 隋唐五代诗话与诗歌的创作过程 |
一、诗人天赋、品性与诗歌创作 |
二、隋唐五代诗话与诗歌创作方法 |
第四章 隋唐五代诗话与诗歌传播 |
第一节 影响诗歌传播的因素 |
一、传播者对诗歌传播的影响 |
二、诗歌本身对诗歌传播的影响 |
三、受传者对诗歌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诗歌传播的方式 |
一、诗歌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
二、“题壁”传播方式的盛行 |
第三节 诗歌传播的影响 |
第五章 隋唐五代诗话与诗歌接受 |
第一节 “解读”的诗歌接受方式 |
一、“本事批评”的解诗方式 |
二、“诗谶”的解诗方式 |
第二节 “品评”的诗歌接受方式 |
第三节 “论诗”的诗歌接受方式 |
第六章 隋唐五代诗话中的特殊诗人群体 |
第一节 君主诗话 |
一、君主诗话与社会现实 |
二、隋唐五代诗话与君主的诗歌创作活动 |
三、君主对于当代诗歌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女性诗话 |
一、宫闱女性诗话 |
二、名媛闺秀诗话 |
三、青楼、女冠诗话 |
四、女性仙鬼诗话 |
五、对女性作诗的态度 |
第三节 诗僧诗话 |
一、诗僧与文士 |
二、诗僧与权贵 |
三、对诗僧的品评 |
四、隋唐五代释道关系 |
附录 |
一、《隋唐五代诗括》引用害目 |
二、《隋唐五代诗话》目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后记 |
(10)陈衍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论: 有关陈衍的研究史 |
第一章: 生平、学术范围与方法 |
第一节: 生平经历 |
第二节: 学术范围与方法 |
第二章: 诗学新建构—“三元”说 |
第一节: “三元”说的发生语境 |
第二节: “三元”说的诗学内涵 |
第三节: “三元”说的近代诗学背景 |
第四节: “三元”说的诗学价值指向 |
第五节: “三元”说对“唐宋诗之争”的整合意义 |
余论: “三元”说与“三关”说 |
第三章: 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论 |
第一节: 质实厚重的学人之诗 |
第二节: 兴味高妙的诗人之诗 |
第三节: 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 |
第四节: 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的诗歌美学标准 |
第四章: 不俗论 |
第一节: 不俗论的诗学渊源 |
第二节: 人之不俗 |
第三节: 诗之不俗 |
第四节: 风格之不俗 |
第五章: 由传统而现代的真实论 |
第一节: 真实论的诗学体现 |
第二节: 真实在传统诗学中的流变 |
第三节: 近代学术理性精神的烛照 |
第四节: 真实论的现实关怀 |
第六章: “以诗存史”诗史观 |
第一节: “以诗存史”的诗学渊源 |
第二节: “以诗存史”方法论 |
第三节: “以诗存史”的现实与文化关怀 |
结语: 陈衍诗学的近代特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存在智慧与精神诗歌──论刘苏诗歌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外国文学评论》创刊三十年总目录[J]. 陈智颖. 外国文学评论, 2017(04)
- [2]2015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J]. 许敏霏.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6(01)
- [3]从接近事物开始接近真理 ——韩东诗新论[D]. 郭静. 西北大学, 2016(04)
- [4]2012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J]. 滕祥辉.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5(02)
- [5]2012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J]. 滕祥辉.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5(02)
- [6]新诗批评研究(2000-2013)[D]. 杨金彪. 南京大学, 2015(02)
- [7]2011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J]. 薛媛元,李润霞.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4(01)
- [8]“民国”以来的新诗教育研究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D]. 黄晓东. 南京大学, 2013(01)
- [9]隋唐五代诗话研究[D]. 肖砚凌. 四川师范大学, 2012(02)
- [10]陈衍诗学研究[D]. 周薇.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