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示范实验,加强直观教学

做示范实验,加强直观教学

一、做好演示实验加强直观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张妍[1](2021)在《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的实例研究》文中指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原则。物理是一门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涉及的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同时,物理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初中物理更是以实验为基础。如果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选择学生知道或接触过的生活中的现象、事物和器具,使他们感受到物理知识无处不在,让物理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如何将生活化教具运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从而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是值得一线的初中物理教师深思的问题。鉴于此,笔者选择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实例为课题进行研究,期望能为同行们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法、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在收集、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简介了本研究的背景;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的研究现状;初步界定了教具和生活化教具的概念;叙述了生活化教具制作和运用必须遵循的科学性、教育性、启发性、经济性、实用性、安全性等原则;简述了指导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在自编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基础上,对淮阴中学新城校区的部分初中学生及物理教师实施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基本了解了目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具的现状,并总结归纳了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一线教学的实际,探索并提出了生活化教具设计与制作,应当体现出直观性、趣味性、廉价性、针对性、灵活性等特征;总结了生活化教具具有的功能,一是适当弥补当前学校教具的不足;二是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知识建构;四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动手实践能力;五是深化教师职业情感,提升教师职业技能。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新课引入、概念教学、规律教学和课外实验等四方面,介绍了由本人探索制作的三十多个生活化教具的具体实例,其中每个实例都包括生活化教具所需要的制作材料、实验过程及其实验现象和实验特点等。最后,还利用学生访谈的方式,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具运用的效果进行了解和分析。本研究的实践表明,初中学生很欢迎生活化物理教具,其不仅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而且可以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王佳楠[2](2021)在《高中生物学教学融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STEAM教育视角》文中指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于2017年颁布并实施,其中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的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的必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发展素质教育。故加快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纲要》同时指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及收获的知识要在相关学科教学中分析解决并拓展加深。故各学科教师有义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入各学科教学当中,但其缺少具体的跨学科行动指南。STEAM教育是由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和数学(Mathematics)五门学科组成的跨学科课程教育,成为我国开展素质教育、实现跨学科整合教育的有效催化剂。本研究拟基于STEAM教育理念视角,探索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融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策略和实现路径。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国内外研究概况进行综述,通过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及访谈法对STEAM教育教学现状及营口市4所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高中阶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存在诸多问题,如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视度不高;学校缺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条件和专业教师;课程缺乏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和课程记录等。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基于STEAM教育理念视角提出“课程预设在先,实施修订在后”、“教师培训赋能,设施完善保障”及“三思贯穿实践,三评助推创新”等活动实施策略,拟定《构细胞雄姿,阅生命世界》、《观细胞呼吸,结绿色之果》及《收获阳光,为梦续航》三个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并进行实践教学,对实践效果进行总结评价。依学生课程体验的反馈情况可知,基于STEAM教育理念,将综合实践活动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故基于STEAM教育理念,以如上策略作为参考,科学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是高中生物学课程开展的有力方式,可加速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展开,促进学科教学的发展。此外,该研究后续可与校本课程联动,建立较有针对性的课程评价标准。

王思源[3](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提出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金骜[4](2020)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核心素养一词广泛地被教育工作者与学者们讨论与研究。针对物理学科特点,教育部于2017年发布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其中就提到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而实验作为物理学科的基础,在物理教学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设计好高中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促进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是一个值得关注与研究的问题。根据相应的理论分析,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和结构进行了深入探究。同时,基于物理教学的动态前沿,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稿,分别对部分高中生与一线教师进行了调查与访谈,旨在对当前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大致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深入了解,调查结果如下:物理实验方面,学生对物理实验都比较感兴趣,但由于器材和课时进度等原因,做实验的机会较少,实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也较为薄弱;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学生对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要素基本停留在听过名字,了解一点,但涉及到物理学习中的具体应用时,除个别学生外,整体表现较为薄弱。根据问卷分析情况,可分别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四方面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展开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说明如何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到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中,并对相应的教学设计提出了相关策略,分别是:因“课”制宜,选择适宜的实验对象,巧妙引导学生形成物理观念;善于运用物理思想方法,启迪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合理安排多种类型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素养;在实验教学中以情动人,传递科学态度与责任。其中贯穿物理教学中常见的课程类型(概念课与规律课)、物理思想方法(模型建构法、假设法、类比法和控制变量法)、实验类型(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和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物理实验教学,体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设计出相应的教学设计。最后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结合所提出的教学设计的相关策略,选择“力的分解”进行了完整的教学设计,将设计应用于课堂实践教学中,并做出总结与反思,力求为高中生和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些许参考与借鉴。

汪海锋[5](2020)在《初中新手-熟手化学教师“溶液”主题课堂教学表现评价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高中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全面开展,如何进行“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成为中学化学教师关注的重点,与此同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也要随之做出改变。教师教学表现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反映,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表现评价的研究,可以了解目前初中化学教师课堂教学的现状,寻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方向。本研究是在郑长龙教授课题组关于中学化学教师教学能力已有研究基础上的应用研究。应用的评价工具是课题组开发的《教师教学表现评价量表》。基于初中“溶液”主题教学,选取了初中化学新手教师和熟手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课堂观察与教师访谈收集资料,运用量化分析方法处理数据,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文本分析,探究初中化学教师在“溶液”主题下的课堂教学表现,寻找在“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维度下的具体表现差异和造成差异的原因,为提升初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提供参考。本研究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初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整体处于中等水平,熟手化学教师教学表现好于新手化学教师。具体表现为:在化学教学内容逻辑性,有关化学知识的认识视角的选择、认识思路的提炼和认识方法的运用,有关师生交互的课堂提问质量以及评价方式运用具有显着性差异。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化学教师的化学学科理解能力。基于研究结论和目前化学教学改革现状提出教学建议,对于初中化学教师教学具有借鉴价值。

谢孝鸯[6](2020)在《水城县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学习困难一直是各国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于各个学段及各个学科的现象。边远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落后学校教学资源不足以及家长教育观念的陈旧,使得农村学校的学困生数量更多,形成的原因也更为复杂,转化也更有难度。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三所边远地区农村学校为研究对象,三所学校分别为水城县花戛中学(位于水城县花戛苗族布依族族彝族乡)、野钟中学(位于水城县野钟乡)、金盆中学(位于金盆苗族彝族乡)。分析了水城县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其形成原因包括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教师因素和社会因素四个方面。针对水城县农村初中化学困生形成原因结合直观化教学、建构主义理论及最近理论等相关教学理论,提出相应的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转化策略体系。该转化体系包括课堂、课外及家庭三个部分。课堂部分的转化方法有直观化教学、分层教学、问题导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课外部分包括设立课外学习小组和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家庭部分包括家庭教育培训和跟踪访谈。本文最后采用实验教学法进行实证研究,以笔者所任教的金盆中学四个化学班为实践对象,其中两个班班级为实验班,另外两个班级为对照班。实验班根据笔者所提出的教学转化策略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教学实践,对照班则采用以往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结束后,以化学学困生考试成绩以及化学学困生学习兴趣水平、学习策略水、知识掌握水平来评价学困生转化的效果。本研究表明:通过转化策略体系的实施,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升,化学学困生学习兴趣水平、学习策略水、知识掌握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

彭叶蒙[7](2020)在《初中物理教师对学生电学前概念认知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表明教学中不能无视学生已有的前概念,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生实施概念的“填灌”,而教师对学生前概念的认知是这一理念实施的基础。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初中物理教师虽然知道学生头脑中的部分电学前概念,但与物理教学研究探查到的全部学生电学前概念相比,仅占三分之一,说明教师还是缺乏对学生电学前概念的全面系统地掌握。通过对14本物理师范专业“教育学”、“心理学”、“物理教学论”相关教材的文本分析,发现其中前概念理论知识和转变策略在教材中篇幅少、内容不全面且分散。之后访谈调查得知初中物理教师在本科培养过程中很少系统了解前概念的相关理论;在入职培训中也很少接触到这方面的内容。他们获知学生前概念的途径主要包括教师自身经验的慢慢积累、教师之间的零星交流和偶然的相关文献阅读。教师对于学生头脑中典型的错误电学前概念能够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转变,但仍然存在部分是无法转变的;他们获知前概念转变策略的途径主要也是教师的学习积累及思考体会、教师间交流和文献资料的阅读。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经验和教师间的交流下意识地运用多种概念转变策略进行电学教学,使电学知识更加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电学知识,但未去发掘这些策略背后所对应的前概念。针对上述研究提出应该系统完善相关师范教育教材中前概念理论和概念转变策略的介绍并提供相应案例分析,市、区教研组及学校应继续重视新手教师在入职培训及职后学习中对学生前概念及概念转变策略的实践和研究,如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学习,市、区教研组可开展相关学习讲座;而新教师的职后学习,一方面市、区教研组可通过公开课的形式组织学习,另一方面学校可开展物理教师备课组文献阅读交流会、安排新老教师“结对”等活动进行学生前概念及转变实践的研究。

辛万香[8](2020)在《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表征、测量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展示讲解行为是化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教学行为。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的实施在创设建构性和迁移性教学情境、启发学生开展高阶思维以及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对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开展表征、测量和评价能够促进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的提升,提高化学教师素养为本化学教学能力。文献研究发现,国内外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评价工作目前存在研究成果少、实证研究少的情况,由此明确了本研究将立足实证研究,开发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测量和评价工具的研究重点。本研究分为基础研究、核心研究、应用研究和行动研究四个部分:基础研究部分,利用文献法等研究方法梳理了国内外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评价的相关文献,明确研究起点和研究的意义。阐述了与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评价相关的心理学理论、认识论理论和教学论理论等理论,为开展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评价奠定了理论基础。核心研究部分,在文献梳理、专家访谈、教师访谈和课堂观察的实证基础上,构建了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定性表征工具并利用SPSS21.0和AMOS17.0等对工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信效度良好。工具共有9个评价指标,分布在2个维度,分别是“化学教师展示讲解的效果”和“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质量”。经定量表征,2个维度中,维度1“化学教师展示讲解的效果”是重要的维度。在此基础上,对样本中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进行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建立了判别方程用于预测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的水平。应用研究部分,利用开发的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评价工具对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发展阶段、不同课型(展示课与常态课、元素化合物课和概念原理课)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进行测量和评价。测量和评价从差异性的视角展开,对比分析了不同变量下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的整体差异、维度差异、评价指标差异和水平差异。结合教师访谈,分析了存在差异性的原因。行动研究部分,利用开发的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评价工具对在我校参加教育实习的教育硕士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进行了三轮干预和指导。在作者的干预和指导下,该职前化学教师顺利完成了“乙烯”主题的课堂教学,较好地认识到了展示讲解行为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功能,提高了该教育硕士的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促进了其专业发展。同时也表明,所开发的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评价工具适用于职前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的测量与评价。

包常秀[9](2019)在《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有机化学基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化学与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关系密切,在促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五维度化学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本文主要以高中学生化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发展为出发点,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笔者自身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情实际,选取《有机化学基础》的第三章作为教学实践研究部分,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实践研究;结合考评与学生访谈,检验教学效果。通过近两个月的教学实践,发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学课堂有利于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学习自信心的提升;有利于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乐于发现、以及能力的提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发展的化学课堂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大有可为。

李丽[10](2017)在《浅谈直观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在教学中,以亲身实践或以具体事物、现象以及用事物、现象的描绘来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促进对知识比较全面、深刻的掌握和理解的教学过程,称之为直观教学。它符合中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同时也是与学生生活实践联系最紧密的一门学科,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用以直观教学。在理论知识传授中适当地引入学生熟悉的现象,借助于事物、图片、模型、标本、动作语言以及多媒体等进行形象的教学,使知识更加直观、生

二、做好演示实验加强直观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做好演示实验加强直观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的实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
    1.4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研究的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
        2.1.1 教具
        2.1.2 生活化教具
    2.2 生活化教具制作和运用原则
        2.2.1 科学性原则
        2.2.2 教育性原则
        2.2.3 启发性原则
        2.2.4 经济性原则
        2.2.5 实用性原则
        2.2.6 安全性原则
    2.3 理论基础
        2.3.1 认知学习理论
        2.3.2 杜威的教育思想
        2.3.3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第3章 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具运用现状调查和分析
    3.1 问卷调查的统计与分析
        3.1.1 调查问卷的编制
        3.1.2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3.1.3 问卷调查的实施
        3.1.4 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教师与学生访谈
        3.2.1 访谈提纲的编制
        3.2.2 访谈内容的整理与分析
    3.3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具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新课程理念尚未完全落实
        3.3.2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缺乏合理的培训体系和评价机制
        3.3.3 教师的思想认识和实践能力亟待提高
第4章 生活化教具的特征和功能
    4.1 生活化教具的特征
        4.1.1 生活化教具具有直观性
        4.1.2 生活化教具具有趣味性
        4.1.3 生活化教具具有廉价性
        4.1.4 生活化教具具有针对性
        4.1.5 生活化教具具有灵活性
    4.2 生活化教具的功能
        4.2.1 生活化教具可以适当弥补当前学校教具的不足
        4.2.2 生活化教具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
        4.2.3 生活化教具可以转变学习方式,促进知识建构
        4.2.4 生活化教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4.2.5 生活化教具可以深化教师职业情感,提升教师职业技能
第5章 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具运用的实例研究
    5.1 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具运用的实例
        5.1.1 生活化教具运用于初中物理新课引入的实例
        5.1.2 生活化教具运用于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实例
        5.1.3 生活化教具运用于初中物理规律教学的实例
        5.1.4 生活化教具运用于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的实例
    5.2 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具运用的效果分析
        5.2.1 访谈提纲的编制
        5.2.2 访谈内容的整理与分析
第6章 结束语
    6.1 研究的收获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问卷(教师用)
    附录二: 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问卷(学生用)
    附录三: 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访谈提纲(教师用)
    附录四: 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访谈提纲(学生用)
    附录五: 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具运用效果的访谈提纲(学生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高中生物学教学融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STEAM教育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界定
        1.综合实践活动
        2.STEAM教育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STEAM教育发展研究概况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概况
        2.STEAM教育发展研究概况
    (四)STEAM教育下高中生物学教学融合综合实践活动的优势
        1.高中生物学教学融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势
        2.基于STEAM教育理念视角融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势
    (五)STEAM教育理念下综合实践活动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原则
        1.内容选择与组织原则
        2.活动规划与实施原则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七)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二、STEAM教育相关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
    (一)访谈调查
        1.访谈意图
        2.访谈对象
        3.访谈内容
        4.访谈结果
    (二)课堂观察
        1.观察意图
        2.观察对象
        3.观察量表与结果
三、高中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现状的调查
    (一)问卷调查
        1.调查意图
        2.调查对象
        3.问卷的编制
        4.问卷结果与统计分析
    (二)访谈调查
        1.访谈意图
        2.访谈对象
        3.访谈内容
        4.访谈结果
四、高中阶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理念不深入
        1.课程重视度不高
        2.学科融合教育不达标
    (二)教学要素不健全
        1.学校缺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条件
        2.学校缺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业教师
        3.教师精力有限,教学形式单一
        4.学生的组织和管理困难较大
    (三)实施过程不严谨
        1.高中教学任务紧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被学科课程挤占
        2.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选择与实施过程存在权威性和盲目性
        3.学生亲身体验性不强
        4.没有完善科学的课程记录和评价体系
五、高中生物学教学融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课程预设在先,实施修订在后
        1.基于STEAM教育理念精设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点
        2.反观课程实施效果,及时修订活动方案
    (二)组织教师培训,完善教学设施
        1.形成有效教研机制,定期观摩交流
        2.强化教学支持,完善活动设施
    (三)三思贯穿实践,三评助推创新
        1.三个思连接教与学
        2.三个评促进做与行
六、高中生物学教学融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例设计与实施
    (一)高中生物学教学融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例设计
        1.设计制作类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类
        3.职业规划类
    (二)高中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实践与结果反馈
        1.教学实施情况
        2.教学结果反馈
        3.教师心得体会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STEAM教育开展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B 高中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现状的预调查问卷
附录C 高中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现状的调查问卷
附录D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E 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3)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二、研究背景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五、研究思路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六、研究方法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一)能动性
        (二)实践性
        (三)真实性
        (四)发展性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学科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方法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基础
        2.1.1 核心素养
        2.1.2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1.3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2.2 本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三种教学方法
第三章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调查及分析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3.1.1 问卷的设计
        3.1.2 调查的实施
    3.2 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3.2.1 问卷信度与效度的分析
        3.2.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3 教师访谈及结果分析
        3.3.1 访谈提纲
        3.3.2 访谈结果与分析
    3.4 问卷调查与教师访谈的总结分析
第四章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4.1 在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
        4.1.1 有关物理概念教学的案例展示
        4.1.2 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的形成与特点
        4.1.3 有关物理规律教学的案例展示
        4.1.4 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形成与特点
    4.2 在实验教学中用物理思想方法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
        4.2.1 模型建构法
        4.2.2 类比法
        4.2.3 假设法
        4.2.4 控制变量法
    4.3 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4.3.1 演示实验中的应用
        4.3.2 分组实验中的应用
        4.3.3 课外小实验中的应用
    4.4 用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4.4.1 用物理学家求真精神和探索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求真务实的意识
        4.4.2 用物理学家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4.3 用物理学家的奉献精神培养爱国情怀和关注人类的意识
第五章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设计及实施
    5.1 实验教学设计中的相关策略
        5.1.1 因“课”制宜,选择适宜的实验对象,巧妙引导学生形成物理观念
        5.1.2 善于运用物理思想方法,启迪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
        5.1.3 合理安排多种类型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素养
        5.1.4 在实验教学中以情动人,传递科学态度与责任
    5.2 教学设计的实施与结果分析
        5.2.1 教学设计案例
        5.2.2 将教学设计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初中新手-熟手化学教师“溶液”主题课堂教学表现评价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教师教学表现评价研究
        1.2.2 初中“溶液”主题的相关教学研究
    1.3 理论基础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1.2 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处理
    2.2 研究工具
    2.3 研究方法与步骤
        2.3.1 研究方法
        2.3.2 研究步骤
    2.4 研究思路
第三章 初中新手-熟手化学教师在“溶液”主题“教什么”维度上课堂教学表现评价的比较研究
    3.1 初中新手-熟手化学教师“教什么”维度上特征分析
    3.2 初中新手-熟手化学教师在“溶液”主题“教什么”维度上各题项的表现特征和差异分析
        3.2.1 初中新手-熟手化学教师在“溶液”主题“教什么”维度上各题项的表现特征得分数据处理
        3.2.2 初中新手-熟手化学教师在“溶液”主题“教什么”维度上各题项的表现特征及差异分析
第四章 初中新手-熟手化学教师在“溶液”主题“怎么教”维度上课堂教学表现评价的比较研究
    4.1 初中新手-熟手化学教师“怎么教”维度上特征分析
    4.2 初中新手-熟手化学教师在“溶液”主题“怎么教”维度上各题项的表现特征和差异分析
        4.2.1 初中新手-熟手化学教师在“溶液”主题“怎么教”维度上各题项的表现特征得分数据处理
        4.2.2 初中新手-熟手化学教师在“溶液”主题“怎么教”维度上各题项的表现特征及差异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与建议
        5.1.1 研究结论
        5.1.2 教学建议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6)水城县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现状
        1.1.2 农村初中教师的教学现状
        1.1.3 中国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的目标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2 化学学困生转化的的理论概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直观教学
        2.1.2 建构主义理论
        2.1.3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 概念界定
        2.2.1 学习困难学生
        2.2.2 化学学习困难学生
3 农村初中化学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3.1 调查概况
    3.2 学困生成因问卷统计与分析
        3.2.1 学困生成因调查问卷的维度设计
        3.2.2 学生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3.3 学困生成因分析
        3.3.1 认知因素
        3.3.2 家庭因素
        3.3.3 教学因素
        3.3.4 人际交往因素
        3.3.5 学科因素
4 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转化的实践研究
    4.1 研究假设
    4.2 研究思路
    4.3 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4.3.1 课堂转化策略
        4.3.2 课外转化策略
        4.3.3 家庭转化策略
    4.4 实践对象
    4.5 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转化的整体研究
        4.5.1 学习现状调查
        4.5.2 学习现状分析(前测)
        4.5.3 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转化的教学实践案列
    4.6 整体转化效果评价与分析
        4.6.1 学生成绩
        4.6.2 学习现状分析(后测)
    4.7 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转化的个体案例
        4.7.1 个案一
        4.7.2 个案二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与不足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初中物理教师对学生电学前概念认知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前概念
        2.1.2 教师认知
        2.1.3 概念转变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2.2.2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第3章 师范专业教材中有关前概念及转变策略的调查研究
    3.1 教材中关于前概念的文本分析
    3.2 教材中关于概念转变策略的文本分析
第4章 教师对学生电学前概念认知情况的调查研究
    4.1 认知情况问卷的设计与分析
        4.1.1 预测问卷的设计与施测
        4.1.2 预测问卷的调查结果分析
        4.1.3 正式问卷的形成与施测
        4.1.4 正式问卷的调查结果分析
    4.2 对学生电学前概念获知途径访谈的设计与分析
        4.2.1 预测访谈的设计与施测
        4.2.2 预测访谈的归纳与分析
        4.2.3 正式访谈的形成与施测
        4.2.5 正式访谈的归纳与分析
第5章 对教师概念转变策略掌握及运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5.1 对教师概念转变策略掌握情况访谈设计与分析
        5.1.1 预测访谈的设计与分析
        5.1.2 正式访谈的形成与施测
        5.1.3 对教师概念转变策略掌握情况的归纳与分析
    5.2 对教师概念转变策略运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5.2.1 调查实施
        5.2.2 对教师概念转变策略运用情况的归纳与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14本教材中关于前概念部分的文本分析
    附录2 14本教材中关于概念转变策略部分的文本分析
    附录3 预测问卷
    附录4 正式问卷
    附录5 教师预测访谈内容翻录
    附录6 教师正式访谈内容翻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表征、测量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一)素养为本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对教师行为实施提出新挑战
        (二)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评价存在较大空间
    二 研究问题
    三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 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概念界定
    二 教师行为研究
        (一)国外教师行为研究
        (二)国内教师行为研究
    二 展示讲解行为研究
        (一)国外展示讲解方法研究
        (二)国内展示讲解行为研究
    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一)一般研究方法
        (二)数据收集及处理方法
第四章 理论基础
    一 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的心理学基础
        (一)学习情境
        (二)意义建构
    二 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的认识论基础
        (一)认识过程
        (二)认识方法
    三 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的教学论基础
    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表征研究
    一 定性表征研究
        (一)定性表征工具的开发
        (二)定性表征工具的检验
    二 定量表征研究
        (一)回归模型的选择
        (二)回归方程的检验
    三 水平表征研究
        (一)聚类分析
        (二)判别分析
    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测量与评价研究
    一 不同性别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测量与评价
        (一)样本选择
        (二)不同性别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总体差异
        (三)不同性别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维度差异
        (四)不同性别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评价指标差异
        (五)不同性别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水平差异
        (六)不同性别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差异原因分析
    二 不同专业发展阶段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测量与评价
        (一)样本选择
        (二)不同专业发展阶段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整体差异
        (三)不同专业发展阶段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维度差异
        (四)不同专业发展阶段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评价指标差异
        (五)不同专业发展阶段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水平差异
        (六)不同专业发展阶段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差异原因分析
    三 展示课和常态课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测量与评价
        (一)样本选择
        (二)展示课和常态课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整体差异
        (三)展示课和常态课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维度差异
        (四)展示课和常态课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评价指标差异
        (五)展示课和常态课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水平差异
        (六)展示课和常态课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差异原因分析
    四 元素化合物课和概念原理课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测量与评价
        (一)样本选择
        (二)元素化合物课和概念原理课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整体差异
        (三)元素化合物课和概念原理课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维度差异
        (四)元素化合物课和概念原理课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评价指标差异
        (五)元素化合物课和概念原理课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水平差异
        (六)元素化合物课和概念原理课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差异原因分析
    五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职前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评价的行动研究
    一 行动研究的背景
    二 行动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行动研究设计
        (二)行动研究实施
    三 行动研究的反思
    四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一 研究结论
    二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有机化学基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3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理念高中化学教学行动研究
    3.1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行动研究的实施基础
    3.2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理念
    3.3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
    3.4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教学设计的实践效果与分析
    3.5 教学实践总结反思
4 总结、反思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反思
    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浅谈直观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通过课外活动直观教学
二、借助演示实验直观教学
三、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教学
四、重视课堂语言直观教学

四、做好演示实验加强直观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的实例研究[D]. 张妍. 扬州大学, 2021(09)
  • [2]高中生物学教学融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STEAM教育视角[D]. 王佳楠.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D]. 金骜. 延安大学, 2020(12)
  • [5]初中新手-熟手化学教师“溶液”主题课堂教学表现评价的比较研究[D]. 汪海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水城县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的实践研究[D]. 谢孝鸯.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7]初中物理教师对学生电学前概念认知的调查研究[D]. 彭叶蒙.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8]高中化学教师展示讲解行为实施质量表征、测量与评价研究[D]. 辛万香.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的行动研究 ——以《有机化学基础》为例[D]. 包常秀.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10]浅谈直观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李丽. 教育文汇, 2017(12)

标签:;  ;  ;  ;  ;  

做示范实验,加强直观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