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50亿启动银行股改(论文文献综述)
王国刚[1](2019)在《中国金融70年:简要历程、辉煌成就和历史经验》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中国金融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探索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建设时期、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时期。中国金融发展的成就主要表现为:有效推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立了符合国情的制度较为完善、机制较为灵活、门类较为齐全、结构较为合理、功能较为充分和监管较为有效的金融体系;切实防范化解了金融风险。中国金融发展的历史经验包括:坚持以推进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维护金融运行秩序的稳定,坚持"以我为主"的发展原则,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和坚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王国刚[2](2019)在《中国银行业70年:简要历程、主要特点和历史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70年的历史中,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时期: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银行体系探索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银行体系时期、构建中国现代银行体系时期。70年间,尽管历经磨难曲折,但中国银行业不忘初心、风雨兼程,既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又积极推进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体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给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中国银行业70年的发展经验主要有5个方面: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第一要务,坚持符合国情的银行业发展模式,坚持发挥国有银行的功能,坚持稳步推进金融创新,坚持依法严格监管。
张小婷[3](2019)在《转制背景下邮政储蓄银行的财务风险研究》文中认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不同于其他商业银行战略定位的商业银行机构,在脱离邮政系统、股份制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并上市的转制背景下,形成独特的“自营+代理”经营模式、大规模零售客户基础、服务中小企业及三农的经营特点,共同构成了邮政储蓄银行财务风险的背景及成因。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邮政储蓄银行如何加强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是保证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目前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研究中,相关学者和从业人员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研究比例相对较多,其中集中于研究传统的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但对于成立时间晚、信贷经验和风险管理经验较为欠缺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较少,本文选择以邮政储蓄银行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期望能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补充。在目前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中案例的选择具有一定创新性。通过对转制背景下邮政储蓄银行财务风险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其一,在资产质量风险层面上,邮政储蓄银行坚持个人零售贷款为主、避开中高风险领域公司贷款的策略,保持极低的不良贷款率,同时在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充足,资产质量风险抵御能力较强;但在对公贷款方面对大客户依赖严重。其二,在流动性风险层面上,流动性比例波动较大,原因在于面临个别期限较长的债券类资产、部分理财产品期限短于投资资产期限、同业市场利率的波动等。其三,在盈利能力风险层面上,利息净收入为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中间业务基础较为薄弱,导致邮政储蓄银行目前对传统业务的依赖性较强;同时庞大的分销网络给邮政储蓄银行带来高额的邮储代理费用,抬升实际负债成本,导致成本收入比处于同业最高水平。其四,在资本安全性风险层面上,邮政储蓄银行在进行股份改制之前,资本金明显不足;在进行股份改制以及战略投资者引入之后,资本安全性风险有所降低,资本充足率逐步提升至符合国内监管要求水平,并处于逐步向好的趋势。其五,在操作风险层面上,因内部控制薄弱,人员配置不足等原因,自成立以来出现多起资金案件,说明邮政储蓄银行在风险防范和控制方面还存在漏洞。针对邮政储蓄银行的财务风险现状,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财务风险防范策略:一是采取审慎管理原则,继续发挥不良贷款率较低的优势,降低对大客户的依赖;二是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合理配置邮政储蓄银行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对流动性风险做出精确的风险预测,及时满足偿付义务;三是推进资本约束机制建设,推动业务发展模式向资本节约型方向转变,提高资本风险抵御能力;四是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开拓新的利润收入来源,合理控制成本收入比;五是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优化风险管理制度与流程,加大培养内部人才和引进外部人才力度,提高人员整体素质。
梁绮利[4](2016)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 ——基于高管身份的嵌入性视角》文中指出以2008年发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为标志,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再次成为理论和实践中关注的热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效能的发挥,以及商业银行高管人员的管理和激励机制等都成为公司治理研究的重点。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结构上显着区别于一般实业企业,股东自有资本占比较低,具有较高的财务杠杆。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在行业准入方面面临着较为严格的行业准入要求,进一步提升了其行业牌照的特许权价值。具体到我国,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为主体、以间接融资为主要模式的金融体系。因而,从这一角度看,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对于维护我国的金融稳定、推动金融机构发展、提高金融体系竞争力等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针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巴塞尔委员会等国际相关组织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指引文件,这些文件对于现有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为各国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但是从国际实践来看,由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各国的经济金融发展阶段和法律制度环境等因素高度相关,使得各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实践出现了很多具有本地特色的制度安排和做法。具体到每一个国家,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需要体现出本国的特色,并与本国的国情相符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建设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建设完善是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进程逐步推进的。从大一统的金融体制到专业化的银行分工格局,再到商业化运营和股改上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从无到有,从单纯模仿到自我创新,目前已经初步搭建起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架构。在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从建立到发展都是在政府主导之下逐渐完成的。而且,国有资本在商业银行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之下,国有资本做为大股东的股权结构,对于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商业银行的高管具有较高的政治参与度。在世界范围内,商业银行与政治活动的强关联性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具体到我国,银行高管在政治活动中的主动行为,尽管有着一些直观的感受,但是缺乏一个相对客观、可量化的指标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这种以政治嵌入性为主要视角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格局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就是商业银行的高管人员。在针对商业银行高管的相关研究中,主要的研究思路是围绕着有关银行高管的个人特征展开,这些相关因素主要包括高管本人的年龄、学历、工作履历、政治身份等外部特征。这些外部特征对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所产生的影响已经被广泛研究,并且得出了不少具有启发性质的研究结论。但是,这些有关高管个人特征的研究思路具有内在的缺陷,即将高管简单等同于个人特征的集合,忽略了其自身的内在主动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集合”。只有将其放置在具体的情境之中,才能够更加深入的分析其行为特点,以及对于商业银行的战略制定、经营管理、风险控制等领域的影响。在这方面,波兰尼的“嵌入性”思想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正是在“嵌入性”思想的启发下,将针对商业银行高管的分析,还原到其所嵌入的环境之中,从外部的政治嵌入性和内部嵌入性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分析研究。本文的主要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对银行高管外部政治嵌入性的度量提出了一个新的角度。区别于聚焦于高管本人的政治身份的研究方法,本文创造性的使用商业银行高管在主要政论性纸质媒体上所发表署名文章的数量作为一个度量的基础,并结合不同类型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以及刊发难度,设计了不同的权重,以此为基础编制了相应的外部政治嵌入性得分。其中,对于政论性纸质媒体主要选择了具有较大影响力、受到普遍认可的刊物,包括《求是》杂志、《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之所以选择上述刊物,主要是基于其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价值,无论是受众群体,还是传播内容都具有鲜明的政治化指向。而署名文章这一主动行为背后正是银行高管主动加强外部政治嵌入水平的一种体现。其次,本文联合使用内外嵌入两个视角来对银行高管进行综合分析。在分析银行高管在外部政治性嵌入的同时,还同时将其在银行内部的嵌入性列入了分析过程,进而构成了内外两个不同的研究角度。第三,本文之中对于银行高管的研究中对于董事长和行长分别进行了分析。基于二者在角色分工和职责定位方面的差异,进一步解释了二者在公司治理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通过对我国16家a股上市银行2006年至2014年的数据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上市银行高管人员的外部政治嵌入性对于防控商业银行的风险具有正面作用。董事长的外部政治嵌入性无论是在静态条件下,还是在动态条件下,均显示出持续的显着性影响,而行长的外部政治嵌入性仅在动态条件下显着。二是上市银行高管人员的外部政治嵌入性对于抑制银行内部高管与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具有正面影响。这一效应主要是通过董事长的外部政治嵌入性来体现。三是上市银行高管的外部政治嵌入性对于银行的成长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一情况在行长的外部政治嵌入性方面体现较为明显。四是上市银行行长在本行的工作时间对于抑制银行内部的薪酬差距、增强上市银行的成长性也具有正面影响。
于晓东[5](2012)在《2003-2010年中国国有银行改革有效性分析》文中指出我国四大国有银行长期以来被资产质量差、盈利能力低等问题困扰。国有银行低效的根源在于其单一的国有产权,由于国家是非人格化的所有者,没有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导致了在国有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博弈中出现了失衡,造成内部人控制,代理成本巨大。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以往改革可分为三个阶段:国家专业银行的恢复和设立、国家专业银行向企业化经营的转变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期间采取的种种改革措施对完善我国银行体系、增加银行市场竞争等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这些改革措施并未触及国有银行的产权制度,所以改革效果并不显着。2003年开始的新一轮改革,其最大亮点是开始改变国有银行单一的产权制度。改革中,四大国有银行基本采用了:财务重组-公司治理改革-资本市场上市的“三步走”改革模式。本文首先从产权和公司治理两个角度对2003-2010年国有银行改革效果进行了定性分析。从产权改革看,改革后四大国有银行由产权单一的国有企业转变为产权多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有银行的所有者虚置问题,但股权结构上的国家绝对控股也给国有银行绩效改善带来了隐忧。本轮改革非常重视公司治理建设,把建设良好的银行公司治理作为国有银行改革的核心。改革后,四大国有银行都参照国际先进银行建立了形式完整的公司治理结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初步开始运作。但公司治理内生于产权结构,来源于公司所有者和公司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博弈。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国有银行尚未完全解决所有者虚置问题,由此导致我国国有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内在动力不足,“形似”而“神异”。本文然后运用财务指标分析和DEA模型两种方法对改革后四大国有银行改革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第五章用银监会《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规定的三大类共七项指标考核国有银行改革后的财务指标,发现四大国有控股银行较好实现了银监会设定的目标,本文随后对国有控股银行取得良好绩效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本文第六章运用DEA模型对改革后国有银行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四大国有银行的平均技术效率高于股份制银行,但把技术效率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后发现,国有控股银行虽然平均技术效率高于股份制银行,但其平均纯技术效率低于股份制银行,其较高的技术效率水平主要是由其较高的规模效率导致的。文章接下来阐述了国有银行本轮改革中有争议的两个具体问题:汇金公司在国有银行改革中的作用和国有银行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的成效。第七章分析了汇金公司在国有银行改革中的作用,汇金公司在国有银行改革中的积极作用包括:汇金公司注资充实了国有银行的资本金,保证了国有银行财务重组的顺利完成;通过汇金公司注资四大国有银行,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四大银行的所有者虚置问题。但汇金公司目前未享有完全的出资人权利,并且汇金公司是国有独资公司,其自身同样存在所有者虚置问题。第八章分析了国有银行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的成效。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对我国国有银行在境外资本市场成功上市发挥了积极作用;希望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学习国际先进银行管理经验、技术和方法的目的并未达到;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后,国有银行公司治理水平未得到实质性提高。本轮改革取得的成绩主要有:四大国有银行成功实现了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建立了形式完整的公司治理架构,初步形成了有效激励、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各行加强了内控机制建设,风险防范体系不断完善;国有银行规模业绩得到全面提升,财务状况根本好转等。此次改革存在的不足包括:改制上市后国有股依然占绝对控股地位,国有银行的所有者虚置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改革中各国有银行已经搭建了形式完整的公司治理架构,但相互制衡的治理机制尚不能有效运作。目前我国国有银行改革仍处在起步阶段,后续改革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就国有银行产权改革而言,今后仍面临着产权结构进一步多元化的任务。根据我国渐进性的改革原则,国有股权的释放应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可先由目前的国家绝对控股变为国家相对控股。在条件成熟以后,可考虑选择一两个国有控股银行尝试放弃国家控股权。将来我国四大银行不能由外国资本控股,只能由民间资本控股。在民间资本控股银行后,银行体系稳健运行的关键是提高银行监管能力。
李利明[6](2009)在《中、建、工行股改纪实》文中指出一场脱胎换骨的改造历程,一次不能回头的金融体制改革2003年3月17日,十届全国人大会议结束后,新一届中央政府成立。在次日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金融改革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降低金融不良资产率,政府已经作了很大的努力,包括剥离1.4万亿元不良资产,成立了四家金
王家华[7](2008)在《有关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践的分析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工、中、建、交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已先后完成股份制改造,成为境内外公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转变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时至今日,回顾一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具体实践,从成功之处中寻觅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对尚在进一步运筹论证,有待适时启动的最后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农行的股改将是很有必要和有益的。
王家华[8](2008)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践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工、中、建、交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已先后完成股份制改造,但其公司治理结构尚欠规范和科学,资产质量基础还比较脆弱,经营理念和管理体制变革不大,传统的绩效考评机制仍在发挥主导作用。应建立相互监督制衡、高效运转的公司治理架构,实行以经济增加值(EVA)为核心的绩效考评体制和财务资源配置方式,股权结构应逐渐变革为"汇金+战略投资者+公众",并不断满足各种投资者合理投资需求。
徐加胜[9](2007)在《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的发展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国内资本市场发展迅猛和我国银行业已经实行全面对外开放的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形势严峻,经营压力很大。论文研究目的旨在从资本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这一角度来探讨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问题,或者说是从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的关系这一角度来研究商业银行。作者想在深入探讨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关系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关于商业银行上市与机制完善、商业银行的资本市场业务创新以及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融合的风险与监管等问题的思考。论文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有:①制度分析和供求分析的方法;②历史分析的方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③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理论实证和经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在理论实证上靠理论逻辑演绎自身,在经验实证上主要限于一般性数据罗列。论文研究总体上沿着从理论到实践的思路,首先是充分奠定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的坚实理论基础,然后对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的重要途径、业务创新以及风险监管等现实问题逐一进行具体论述。从篇章结构的安排来看,除引言外,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通过对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关系的理论分析来阐述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的理论基础。在这一部分,作者从默顿和博迪的金融功能观、系统论、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理论、金融资产同质性理论、金融资源共享理论、金融共生理论等多个角度对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理论分析。作者认为,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既竞争又互补的关系,两者不是可以完全替代的。第二章主要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作一整理总结,并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作一梳理,按照“洋为中用”和“古为今用”的原则,结合资本市场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已经产生重大影响的事实,充分揭示中国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的现实意义。同时分别以美国和中国的数据为基础对证券资产与传统商业银行总资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第三章主要对商业银行上市,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上市,这一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的重要途径作一专门分析。作者对商业银行上市中存在的诸如商业银行上市的现实意义、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路径选择、商业银行IPO定价、商业银行上市的法律问题、商业银行信息披露问题、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中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与控制权问题以及关于股票期权、员工持股计划等激励机制建设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第四章主要探讨商业银行的资本市场业务创新问题。其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操作层面的。作者首先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进行理论诠释,介绍国际上商业银行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的经验,然后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提出推进金融混业经营的供需因素,指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可以经营的业务范围,并对银行全能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继而,作者对商业银行开展资本市场业务的原则、发展战略等问题提出思考,最后作者对一些需要着力发展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作一介绍,比如财务顾问业务、企业重组并购业务、银团贷款业务、资产证券化等具体业务。第五章主要分析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相互融合的风险及其监管。作者首先对商业银行上市的风险、信贷资金入市的风险以及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等拓展资本市场业务可能带来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我国实际,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风险监管战略,并对风险监管体系构建、以及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融合的风险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论文主要创新之处是:1.选题上的创新。论文跳出了就商业银行论商业银行的传统局限,明确以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问题研究作为题目,这在以往所有论着和文献检索中并不多见。从这个意义上说,论文选题有些新意。2.理论分析的创新。论文从多个视角对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既竞争又互补的关系,从而使论文在前人基础上对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有所发展。3.论文对有关中外金融史料和现实中的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是各国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大趋势;第二,证券市场发展并未对商业银行资产增长产生显着负面影响。4.论文对中国商业银行上市的路径选择、商业银行IPO定价、商业银行上市的法律问题、商业银行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了探讨。5.论文提出了商业银行上市后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和股票期权的政策建议。6.论文提出了可以进一步放宽外资参股中资银行的入股比例、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要坚持国有的观点,指出设置“金股”是我国政府保持国有商业银行战略控制权的有效途径。7.论文提出银行全能化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目标模式的观点,指出商业银行发展资本市场业务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提出了商业银行发展资本市场业务的总体战略思路。8.论文对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风险、信贷资金入市的风险、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风险等问题进行了专门分析,提出了建立中国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和风险监管体系等政策建议。
张春玲[10](2006)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及其途径》文中指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是沿着市场化改革道路进行的一场艰难探索,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一系列金融改革政策也陆续出台,显示了我国政府从根本上变革银行业、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鲜明态度。本文从治理结构角度研究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通过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如国家独资的产权制度、政府行政干预,委托代理风险普遍存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资本金不足等,指出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也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有效解决国有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的一系列严重缺陷,降低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迎接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的挑战,国有商业银行沿着政府注资、财务重组、设立股份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择机上市的路径开始股份制改革,目的是通过股份制改革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到今天止,已有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先后完成股改上市的历史性变革,但上市的成功只是国有商业银行成长壮大的新开始,我们应清楚认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双重的压力和挑战,把握外资银行尚未完全进入国内市场的最后机遇,在借鉴国际有效经验的基础上,紧密围绕深化公司治理结构改革进行管理体制、运作机制、经营模式上的发展创新,注重加强“三会”机构的运行机制、与战略投资者深入合作、科学的战略转型、完善外部制度环境、创新发挥中央汇金公司的作用,建设具有我国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商业银行。
二、450亿启动银行股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450亿启动银行股改(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金融70年:简要历程、辉煌成就和历史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金融70年发展的简要历程 |
(一) 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探索时期 (1949—1978年) |
1.第一阶段为1949—1952年, 这3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新中国金融体系萌芽阶段。 |
(1) 统一货币并确立人民币的法律地位。 |
(2) 关闭证券交易所。 |
(3) 建立新的金融机构。 |
(4) 实现外汇管理的集中统一。 |
(5) 遏制严重的通货膨胀。 |
2.第二阶段为1953—1957年, 这4年是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初建阶段。 |
(1) 建立高度集中的金融机构体系。 |
(2) 实行高度集中的金融管理机制。 |
(3) 建立集中统一的利率管理机制。 |
(4) 建立高度集中的外汇管理体制。 |
3.第三阶段为1958—1960年, 这3年是大跃进背景下的金融管控放松阶段。 |
(1) 下放信贷权限。 |
(2) 抛弃金融制度。 |
(3) 实行流动资金的“全额信贷”。 |
(4) 停办国内保险业。 |
(5) 纠偏未果。 |
4.第四阶段为1961—1966年, 这6年是中国金融体系的纠错完善阶段。 |
(1) 冻结机关团体的银行存款。 |
(2) 调整信贷管理机制。 |
(3) 全面落实银行工作“六条”。 |
5.第五阶段为1967—1978年, 这12年是中国金融体系陷入混乱和拨乱反正的阶段。 |
(1) 否定金融工作的基本制度。 |
(2) 取消金融管理。 |
(3) 冲击国外金融业务。 |
(4) 金融业务陷入混乱。 |
(5) 两次转机的流产。 |
(6) 大规模整顿纠偏起步。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建设时期 |
1.第一阶段为1979—1984年, 这6年是中国金融体系的恢复阶段。 |
(1) 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设置。 |
(2) 恢复和设立专业金融机构。 |
(3) 恢复发行国债。 |
(4) 调整人民币汇率。 |
(5) 迈出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步伐。 |
2.第二阶段为1985—1991年, 这7年是中国金融体系的扩展阶段。 |
3.第三阶段为1992—2001年, 这10年是中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阶段。 |
(1) 加强了金融立法工作。 |
(2) 设立专业化金融监管部门。 |
(3) 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新体制。 |
(4) 实行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 |
(5) 剥离了银行业不良贷款。 |
(6) 外汇双轨制改革。 |
(7) 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 |
(8) 取消了信贷规模的计划管理。 |
(9) 开始实施货币政策调控。 |
(10) 银行间市场建立。 |
(11) 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
(12) 建立期货交易市场。 |
4.第四阶段为2002—2013年, 这11年是中国金融体系国际化改革阶段。 |
(1) 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改上市。 |
(2) 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创新。 |
(3) 金融监管强化。 |
(4) 债券市场加速发展。 |
(5) 股权分置改革。 |
(6) 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 |
(7) 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
(8) 金融产品创新。 |
(9) 中资金融机构加速国际化。 |
5.第五阶段为2014—2017年, 这4年是中国金融体系全面深化改革阶段。 |
(1) 货币政策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明显增强。 |
(2) 金融市场价格浮动空间进一步扩大。 |
(3) 按照建立负面清单的要求, 取消或公开行政审批事项。 |
(4)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
(5) 发展民营银行。 |
(6) 防控股市风险。 |
(7) 建立宏观审慎评估 (MPA) 体系。 |
(8) 加快普惠金融的发展。 |
(9) 整治互联网金融。 |
(10) 人民币入篮。 |
(11) 把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
(12) 明确金融工作的“三位一体”任务。 |
(13) 银行业步入严监管时期。 |
(14) 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 |
(三) 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时期 (2018年之后) |
(1) 加大防范金融风险的力度。 |
(2) 完善金融监管框架。 |
(3) 调整资产管理业务机制。 |
(4) 加快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 |
(5) 进一步明确金融发展方向。 |
二、中国金融70年的辉煌成就 |
(一) 推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
(二) 建立功能比较完备的金融体系 |
第一, 建立了比较系统完整的金融制度体系。 |
第二, 建立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 |
第三, 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金融机构体系。 |
第四, 建立了种类比较合适的金融市场体系。 |
第五, 建立了比较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
第六, 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
(三) 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
三、中国金融70年的历史经验 |
(一) 坚持以推进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 |
(二) 坚持维护金融运行秩序的稳定 |
第一, 主要金融机构实行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 |
第二, 主要金融业务的经营权应由金融监管部门审批或核准。 |
第三, 主要金融产品的面世经过金融监管部门的论证和审批。 |
第四, 主要金融市场的设立由金融监管部门审批。 |
第五, 各项金融活动置于金融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之下。 |
(三) 坚持“以我为主”的发展原则 |
(四) 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 |
(五) 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 |
(六) 坚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
(2)中国银行业70年:简要历程、主要特点和历史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艰难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银行体系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银行体系的建设 |
三、新时代条件下中国现代银行体系的构建 |
四、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历史经验 |
(3)转制背景下邮政储蓄银行的财务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概念 |
1.2.2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识别和评价 |
1.2.3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 |
1.2.4 邮政储蓄银行财务风险研究 |
1.2.5 文献述评 |
1.3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2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基本理论 |
2.1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概述 |
2.1.1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含义 |
2.1.2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分类 |
2.2 资产管理理论 |
2.3 负债管理理论 |
2.4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3 邮政储蓄银行案例介绍 |
3.1 邮政储蓄银行基本情况 |
3.2 邮政储蓄银行转制背景 |
3.3 转制背景下邮政储蓄银行经营特点 |
3.3.1 “自营+代理”模式 |
3.3.2 大规模零售客户基础 |
3.3.3 服务中小企业及三农 |
4 转制背景下邮政储蓄银行财务风险现状 |
4.1 资产质量风险 |
4.1.1 不良贷款率优于同业 |
4.1.2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充足 |
4.1.3 大客户依赖严重 |
4.2 流动性风险 |
4.2.1 存贷比远低于同业 |
4.2.2 流动性比率波动较大 |
4.3 盈利能力风险 |
4.3.1 对传统业务依赖性较大 |
4.3.2 邮储代理费抬升实际负债成本 |
4.4 资本安全性风险 |
4.4.1 前期资本金不足 |
4.4.2 后期资本充足率逐步赶上 |
4.5 操作风险 |
4.5.1 内部控制薄弱、人员配置不足 |
4.5.2 违规套取票据资金等案件频发 |
5 邮政储蓄银行财务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
5.1 发挥资产质量优势,降低大客户依赖 |
5.2 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及时满足偿付义务 |
5.3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合理控制成本收入比 |
5.4 推进资本约束机制建设,提高资本风险抵御能力 |
5.5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人员整体素质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 ——基于高管身份的嵌入性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对公司治理的研究 |
二、 银行公司治理 |
三、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 |
四、 国际组织和监管机构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探索 |
五、 “嵌入性”的文献处理方法 |
六、 商业银行绩效的衡量 |
七、 商业银行高管人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八、 政治关联与商业银行的关系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方法 |
一、 本文的研究内容 |
二、 主要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五节 未来的研究展望 |
第二章 巴塞尔委员会在银行公司治理方面监管的变化及趋势 |
第一节 巴塞尔委员会在银行公司治理方面的主要监管文件 |
第二节 三次修订的主要变化及相应背景 |
一、 2006年的第一次修订 |
二、 2010年的第二次修订 |
三、 2014年的第三次修订 |
第三节 三次调整背后反映的主要趋势 |
一、 强化风险管理 |
二、 强化董事会成员的专业履职能力 |
三、 有效控制组织架构复杂化 |
四、 建立合理薪酬激励机制 |
五、 信息披露与透明化管理 |
六、 明确监管者的角色要求 |
第四节 对于中国银行业公司治理的借鉴意义 |
一、 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落实到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全过程之中 |
二、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三、 加强组织架构的完善 |
四、 优化内部激励约束机制 |
五、 强化信息披露 |
六、 从国情出发有针对性地强化相关内容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专业银行时期 |
一、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二、 主要的改革措施 |
三、 改革的主要成效 |
第二节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时期 |
一、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二、 主要的改革措施 |
三、 改革的主要成效 |
第三节 国有控股上市银行建设期 |
一、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二、 主要的改革措施 |
三、 改革的主要成效 |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演进的历史规律及趋势 |
第四章 上市银行高管与嵌入理论 |
第一节 银行高管人群特征与我国银行家的政治嵌入性 |
一、 国际上对于银行高管人群的一般认识 |
二、 我国银行高管极为鲜明的政治嵌入性特征 |
第二节 嵌入理论及其在分析银行高管人员方面的价值 |
一、 嵌入理论的基本内容 |
二、 嵌入理论对于分析银行高管的特别价值 |
三、 我国银行高管政治嵌入性的经济基础——银行深度嵌入社会发展 |
四、 我国银行高管政治嵌入性的制度条件 |
五、 我国银行高管内部嵌入机制的重要性 |
第五章 银行高管嵌入性的模型设定及相关数据分析 |
第一节 模型的基本设定 |
一、 分析对象及数据区间的确定 |
二、 模型的选择 |
第二节 模型分析期间我国上市银行的外部环境及自身发展状况 |
一、 外部环境 |
二、 自身发展及相关数据情况 |
第六章 银行高管嵌入性的计量分析 |
第一节 嵌入性对盈利情况的影响 |
一、 基础模型——同时考虑政治嵌入性和内部嵌入性影响 |
二、 添加了股权结构控制变量的模型 1 |
三、 添加了银行类型虚拟变量的模型 1 |
第二节 嵌入性对风险情况的影响 |
一、 静态模型 |
二、 动态模型 |
第三节 嵌入性对薪酬分配的影响 |
一、 静态模型 |
二、 动态模型 |
第四节 嵌入性对银行成长性的影响 |
一、 静态模型 |
二、 动态模型 |
第七章 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形成有利于公司治理运行的内部机制 |
一、 建立银行高管市场化激励机制 |
二、 引入“身股”制度鼓励员工长期发展 |
三、 突出风险管理在银行公司治理中的独特作用 |
第二节 加强外部制度环境 |
一、 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领域的政企分开 |
二、 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民营银行发展 |
三、 将“嵌入性”视角应用于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实践 |
四、 重视嵌入理论分析银行高管方面的独特价值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研究成果 |
(5)2003-2010年中国国有银行改革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选题意义 |
0.2 研究方法 |
0.3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0.3.1 本文的创新 |
0.3.2 本文的不足 |
0.4 论文的结构 |
1 研究综述和本文采用的分析理论 |
1.1 研究综述 |
1.1.1 产权改革观 |
1.1.2 市场结构观 |
1.1.3 公司治理观 |
1.1.4 对三种观点的评论 |
1.2 本文采用的分析理论 |
1.2.1 企业形态演进与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 |
1.2.2 委托-代理问题与国有银行低效的根源 |
2 国有银行历次改革回顾与本轮改革总体情况 |
2.1 国有银行历次改革回顾 |
2.1.1 国家专业银行的恢复、设立(1978-1984年) |
2.1.2 国家专业银行向企业化经营的转变(1985-1992) |
2.1.3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阶段(1992-2002年) |
2.1.4 对以往改革的评价 |
2.2 2003-2010年国有银行改革总体情况 |
2.2.1 新一轮改革的起止时间 |
2.2.2 中央下决心对国有银行进行彻底改革的背景 |
2.2.3 国有银行股改上市过程 |
3 国有银行产权改革有效性分析 |
3.1 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重要性 |
3.2 国有银行产权多元化方法 |
3.3 国有银行改革后的产权结构 |
3.4 国家保持绝对控股地位的可能原因 |
3.5 产权改革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隐忧 |
4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改革有效性分析 |
4.1 加强银行公司治理建设的意义 |
4.2 此轮改革非常重视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 |
4.3 国有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取得的进步 |
4.4 国有银行改革后公司治理存在的不足 |
5 国有银行改革后财务指标分析 |
5.1 经营绩效类指标 |
5.2 资产质量类指标 |
5.3 审慎经营类指标 |
5.4 国有控股银行取得良好业绩的原因 |
6 国有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基于DEA方法 |
6.1 国内外使用DEA方法对银行效率的研究 |
6.2 DEA模型 |
6.3 实证结果和分析 |
6.3.1 样本和投入产出变量的选择 |
6.3.2 银行效率测度结果与分析 |
6.4 结论 |
7 汇金公司在国有银行改革中的作用 |
7.1 汇金公司基本情况 |
7.2 关于汇金公司注资四大国有银行的争论 |
7.3 汇金公司在国有银行改革中的作用 |
7.4 汇金公司在改善国有银行绩效上存在的不足 |
8 国有银行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成效分析 |
8.1 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思路的产生原因 |
8.2 国有银行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概况 |
8.3 外国“战略投资者”蜕变为财务投资者的原因 |
8.4 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效果分析 |
9 本轮改革总结及后上市时代国有控股银行改革 |
9.1 对本轮改革的总结 |
9.1.1 部分学者对此次改革的评价 |
9.1.2 本轮改革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
9.2 后上市时期国有控股银行产权改革 |
9.2.1 应进一步降低国有股比重 |
9.2.2 未来应由民间资本控股 |
9.2.3 产权改革的配套措施 |
结语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中、建、工行股改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巧用外汇储备破题 |
财务重组之路 |
搭建“三会”挂牌创立 |
漫漫引资路 |
IPO风云 |
背水一战 |
中央汇金公司简介 |
公司简介: |
(7)有关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践的分析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提出的背景 |
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不同和差异性 |
(一) 注资方式不同。 |
(二) 不良资产剥离方式不一。 |
(三) 公开上市模式略有差异。 |
三、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后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 公司治理结构尚欠规范和科学。 |
(二) 经营理念和管理体制变革不大。 |
(三) 传统信贷业务发展方式一时难以转变。 |
(四) 资产质量的基础还比较脆弱, 不良隐患仍然较多。 |
(五) 传统的绩效考评机制仍在发挥主导作用。 |
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建议 |
(一) 主观和内部方面。 |
(二) 客观和外部方面。 |
(8)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差异性 |
1.注资方式不同 |
2.不良资产剥离方式不一 |
3.公开上市模式略有差异 |
二、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后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
1.公司治理结构尚欠规范和科学 |
2.经营理念和管理体制变革不大 |
3.资产质量基础还比较脆弱, 存在不良隐患 |
4.传统的绩效考评机制仍在发挥主导作用 |
三、下一步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建议 |
1.主观和内部方面 |
2.客观和外部方面 |
(9)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课题的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方法 |
五、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的理论基础——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关系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关系的功能视角分析 |
一、默顿和博迪的金融功能观 |
二、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功能比较 |
三、从功能角度看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关系 |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关系的系统论阐释 |
一、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是金融系统的两大要素 |
二、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基于系统结构和系统整体性角度的分析 |
三、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基于系统相关性、层次性和有序性角度的分析 |
四、金融系统与所处环境的交互作用是影响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关系的重要因素 |
第三节 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关系的经济动因分析及其他相关理论 |
一、利润最大化(利益驱动):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的经济动因 |
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理论 |
三、金融资产同质性理论和金融资源共享理论 |
四、金融共生理论 |
第四节 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关系的一般描述 |
一、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的静态竞争 |
二、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动态互补 |
第二章 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的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实践——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国外商业银行的发展与资本市场 |
一、主要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发展与资本市场 |
二、发展中国家商业银行的发展与资本市场 |
三、转轨型国家的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 |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与资本市场 |
一、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回顾 |
二、当前资本市场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
三、中国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的必要性 |
第三节 证券资产与传统商业银行总资产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美国商业银行总资产与证券资产之间关系的回归分析 |
二、中国商业银行总资产与证券资产关系的有关数据分析 |
第三章 国有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的重要途径——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与机制完善 |
第一节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现实意义 |
一、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 |
二、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形成良好的资本金补充机制 |
三、银行上市能够促进银行的信息披露 |
四、银行上市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健运行 |
第二节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路径选择 |
一、关于上市时机选择问题 |
二、关于上市模式选择问题 |
三、关于上市地点选择问题 |
四、对“A+H”方案的探讨 |
第三节 商业银行IPO定价 |
一、股票IPO定价机制 |
二、国有商业银行IPO定价实例 |
三、国有商业银行IPO定价的影响因素 |
第四节 商业银行上市的法律问题 |
一、对汇金公司成立的合法性及合理性的质疑 |
二、外汇储备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法律问题 |
三、商业银行净资产的产权界定事宜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
第五节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与信息披露机制完善 |
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及国内关于银行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 |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工作的对策建议 |
第六节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与激励机制完善 |
一、员工持股计划 |
二、股票期权制 |
第七节 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中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与控制权问题 |
一、战略投资者的定义和范围 |
二、对外资入股的比例限制可否进一步放宽及是否要坚持国有的问题 |
三、“金股”:政府保持对国有商业银行战略控制权的有效途径 |
第四章 商业银行的资本市场业务创新——商业银行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的现实选择 |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理论诠释 |
一、经典创新理论介绍 |
二、西方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情况 |
第二节 国际上商业银行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的经验 |
一、商业银行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市募集资本,进行扩张,做大做强 |
二、商业银行通过资本市场金融工具创新,做大做强 |
三、商业银行通过资本市场发展非传统业务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做大做强 |
四、商业银行通过利用资本市场搞收购兼并,做大做强 |
第三节 银行全能化: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模式选择 |
一、银行全能化的供求因素分析 |
二、我国商业银行目前能经营的业务及国内银行业务创新情况 |
三、花期银行业务运行模式——从专业性银行到全能性银行的战略定位及其成功实践 |
四、我国银行全能化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发展模式选择 |
第四节 商业银行发展资本市场业务的市场定位 |
一、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分类及其发展 |
二、商业银行发展资本市场业务的基本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 |
三、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市场业务的发展优势与业务选择 |
第五节 商业银行发展资本市场业务的总体战略思路 |
一、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传统银行业务优势为基础,积极进行资本市场业务产品创新与业务拓展 |
二、稳步推进商业银行开展资本市场业务的组织结构设置及其整合工作 |
三、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强化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建立风险拨备制度 |
四、立足长远,胸怀全局,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和利润分配制度 |
第六节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着力点 |
一、财务顾问业务 |
二、企业重组并购业务 |
三、银团贷款业务 |
四、资产证券化 |
第五章 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融合的风险与监管 |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融合的风险 |
一、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风险 |
二、信贷资金入市的风险 |
三、商业银行发展资本市场业务的风险——以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为例 |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融合风险的监管策略 |
一、树立与时俱进的动态监管战略 |
二、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和风险监管体系 |
三、构筑具体的防范与化解风险的现实策略 |
结论 |
主要结论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及其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 解决的关键问题和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背景及必要性 |
2.1 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产生和发展 |
2.2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历史回顾 |
2.3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 |
第三章 用股份制改革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
3.1 股份制改革是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途径 |
3.2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模式选择:基于股改上市角度分析 |
3.3 股改上市对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产生的绩效 |
第四章 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 |
4.1 进一步完善“三会”的组织运作机制 |
4.2 与战略投资者深入合作 |
4.3 实施经营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 |
4.4 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建设 |
4.5 规范和优化银行业竞争的外部环境问题 |
4.6 认真做好农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4.7 创新中国特色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450亿启动银行股改(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金融70年:简要历程、辉煌成就和历史经验[J]. 王国刚.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9(07)
- [2]中国银行业70年:简要历程、主要特点和历史经验[J]. 王国刚. 管理世界, 2019(07)
- [3]转制背景下邮政储蓄银行的财务风险研究[D]. 张小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4]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 ——基于高管身份的嵌入性视角[D]. 梁绮利.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5]2003-2010年中国国有银行改革有效性分析[D]. 于晓东.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6]中、建、工行股改纪实[J]. 李利明. 农村金融研究, 2009(01)
- [7]有关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践的分析与思考[J]. 王家华.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8(04)
- [8]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践与思考[J]. 王家华.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04)
- [9]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问题研究[D]. 徐加胜. 中共中央党校, 2007(04)
- [10]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及其途径[D]. 张春玲. 郑州大学, 2006(04)
标签:国有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论文;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论文; 银行监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