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建筑照明节能标准的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陈国栋[1](2021)在《建筑照明设计新标准的特点及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以《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作为切入点,采取比较分析法,基于旧版标准,叙述新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特点,分析新版标准颁布后对建筑照明设计活动造成的实质性影响。旨在提高建筑照明设计水平,树立正确设计思路,使新版设计标准更好地服务于建筑照明设计活动,发挥应有作用。
苏勤[2](2021)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照明节能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建筑电气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其节能设计在建筑物的能源节约与利用方面占有较大比例,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建筑物中的照明、电梯、空调系统等电器设施的能耗相对较高,大大增加了电力系统的负担。因此,在保障电气系统功能正常稳定的前提下,做好电气节能设计与照明节能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能源消耗。本文主要结合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与照明节能设计的特点,提出科学、合理的节能设计措施,以此为相关学者以及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葛璇[3](2020)在《基于光舒适的公共办公空间节能设计与评定》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办公建筑逐渐成为了人们停留时间最长的建筑类型,而在办公建筑内部的诸多功能空间当中,公共办公空间承载了最多的员工人数,重要性与日俱增。光舒适作为能够深刻影响工作人员身心健康与工作效率、进而干预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关键性环境要素,应当在公共办公空间当中达到比较优良的水平。对于进深一般较大、采光面受限较多的公共办公空间而言,仅依靠自然采光的方式难以满足相关标准规定的照度水平,靠近外窗的区域容易产生不利眩光,且照度稳定性欠佳,必须借助人工照明与遮阳设施进行照度补充与调节。自然采光本身存在着光热矛盾,而人工设施的加入也势必会产生相应能耗,不利于建筑节能,而仅凭照明能耗来判断整个空间因塑造光环境所产生的能耗水平并不客观。由此,如何平衡采光系统产生的能耗与光舒适之间的利弊关系,构建出既能满足办公人员光舒适需求、又可以有效节能的公共办公空间设计与评定模型,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构建兼顾光舒适与节能的公共办公空间设计与评定模型为输出目标,选择隶属于Ⅲ类光气候区的北京地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标准研究、问卷调研结果分析及样本建筑信息汇总等方式,构建了公共办公空间基准模型,围绕自然采光形式、照明方式、内部空间要素设计三类光舒适影响因素中的11项具体因素设置了单一变量对照模型,形成了11个对照组,借助Velux Daylight Visualizer分别进行了光舒适模拟分析,经过组内模拟结果对比,确定了各因素中最有利于室内光舒适水平的设计选型。随后,本文研究了国内外一批较为典型的公共办公空间采光节能实例,对这些案例中应用的采光节能策略进行了归纳分析;选取了具有推广价值的可调节百叶-反光板混合系统、根据空间占用情况进行调节的照明控制系统以及根据空间照度变化进行调节的照明控制系统三种节能措施,置入经过因素优化选型的基准模型,运用Velux Daylight Visualizer和Energy-plus对采用不同节能措施的模型进行了照度与能耗分析,通过比较判定了配备百叶-反光板混合系统与根据空间占用情况进行调节的照明控制系统的公共办公空间最能兼顾光舒适与节能,并给出了这一模型的具体信息,形成了具体的评定指标与参数,为同类型公共办公空间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王瑶[4](2020)在《寒冷地区城市住宅全生命周期低碳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人类活动、生产建设等行为造成碳排放急剧增加,环境恶化成为了全球的首要环境问题。根据联合国环境署统计计算表明,建筑行业消耗的能源占据全球能源总量的一半,并且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温室气体总量的42%,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也带来了巨大挑战。我国建筑业发展不断扩大,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增长,减碳压力巨大。如果不提高建筑能效,降低建筑用能和碳排放,到2050年建筑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将占总排放量的50%以上。我国每年新建建筑类型中,城镇住宅占比最大,减排的首要对象就是城市住宅建筑。其次在城市住宅中,寒冷地区的住宅由于每年采暖导致大量的碳排放,因此本文将以寒冷地区城市住宅为研究对象,寻求当下建筑师可控的减碳策略。通过从使用阶段的节能计算到全生命周的碳排放衡量,以碳排放为指标突出建筑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构成建筑与环境影响的量化衡量指标之一。首先,本文将系统分析当前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碳排放现状,对寒冷地区城市住宅碳排放的构成及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其次,对低碳居住建筑示范案例的特点进行分析,并与前我国寒冷地区住宅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和构成进行对比。最后,通过上文分析总结寒冷地区低碳住宅的设计策略及注意要点。
韩博文[5](2020)在《基于视觉舒适度的线侧式高铁站候车厅照明节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科学技术和大规模高速铁路建设的发展,近年来高速火车站房屋的数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也给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新的挑战[1]。如何保证中国高铁基础设施建设,在满足功能建设的基础上,关注舒适性的问题成为今天高铁建设的发展方向。在候车厅设计中,关注舒适度、节能性成为今天设计思考的重要方面。自然光是非常高效的绿色能源,如何利用自然光的优势,增强公共建筑室内照明的节能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室内采光来自于窗户,而窗户的具体形状、面积大小、朝向等不同条件,是决定自然采光高效利用的重要因素。目前高铁站候车厅地设计建造中较多的考虑了造型的需求,使得许多高铁站在立面或顶部多采用大面积玻璃材质,这种设计往往增加了能耗。所以在高铁站设计中合理使用玻璃从而兼顾舒适、美观和节能成为本研究的重点。首先,本文通过对现有的高铁站候车厅进行实际调研,总结其光环境存在的优缺点;从视觉舒适度角度出发[2],对现有的候车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有效问卷进行主观评价分析,把视觉舒适度进行了量化,在满足视觉舒适度的同时对照明节能提出了建议方案,为高铁站候车厅照明节能的建设提出相应的指导方针、助力设计。并进行视觉舒适度实验研究,对视觉舒适度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对比,得到了影响因素对视觉舒适度的变化规律[3]。其次,建立高铁站候车厅标准模型,并通过Radiance、Daysim等软件,进行全年自然光模拟,针对开窗方式、面积大小及开窗朝向等不同工况进行模拟研究。利用模拟数据进行自然光的数据分析,得出自然光模拟评价数值DA、DF、UDI等数值,根据结果总结分析不同工况下的优缺点。根据工况模型,通过DIALux evo进行照明模拟分析,并与主观视觉舒适度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找出满足舒适度条件下中小型高铁站候车厅的照明节能最佳方案,为今后的高铁站房设计提出合理的指导。通过多角度优化的研究方法,把高铁站自然光环境和候车厅照明节能相结合,以旅客视觉舒适度角度为出发点,利用软件模拟得到物理量数据,为今后的高铁站开窗设计提供参考,最大化高效利用自然光。利用照明模拟软件对高铁站候车厅进行照明节能方案优化,调整光源的功率和灯具的排列方式,使LPD值降低,从而减少室内照明的能耗;并给出相应的节能优化策略,节约能源,绿色建造。
牛晓科[6](2020)在《碳减排量化为导向的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既有居住建筑存量大,且不同时期建造的居住建筑建筑性能有所不同,部分运行时间较长的建筑,已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部分既有居住建筑虽然在使用性能上有所欠缺,但主体结构较好,保有的使用寿命较长,这部分既有居住建筑如果直接拆除重建,既浪费资金又浪费资源,不符合节能环保可持续的建筑发展理念。此类居住建筑可以通过改造,来提高其建筑性能。现在我国对居住建筑的改造方法主要有节能改造和绿色改造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一般只涉及建筑节能性能方面的改造;居住建筑的绿色改造涉及范围更广,不仅包含节能方面改造还涉及可再生能源和建筑绿化环保性能等方面改造,在提高建筑使用性能的前提下使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经过绿色改造的既有居住建筑各方面性能有效提升。全球温室效应愈发严重,建筑业作为温室气体重要来源其碳减排是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既有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是建筑碳减排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建筑碳减排,结合中国国情,研究中国寒冷地区适合进行绿色改造的既有居住建筑范围,通过研究寒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碳减排量化方法,并由工程实例计算来优化此方法的计算过程。利用寒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碳减排量化方法分析实际工程碳减排效果,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优化改造项目的碳排放量和碳减排效果,尽可能地提高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项目碳减排量。通过研究分析,最终确定了我国寒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范围;建立了寒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项目碳减排量化方法,该方法可对其他寒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项目碳减排量量化分析和优化改造项目的碳减排效果;对寒冷地区某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项目碳减排效果量化分析,优化了该项目碳减排效果。
吕坤洁[7](2020)在《不同亮度环境过渡空间光舒适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设计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的今天,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光环境的质量与舒适程度已然成为了人们对高质量建筑空间的评判标准,也就意味着人们已经逐步将照明设计等的光环境设计从单纯的对视觉功能的满足,也就是说是对照度标准值要求的简单追求,现在提升到更加人性化的思路上。人眼的舒适度已然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视觉舒适度又占人体舒适度的很大比例,优化空间中的光环境从而减少人眼疲劳度、提高人眼舒适度就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对比选择了基于反应时间的视觉功效法作为研究人眼适应的的评价方法,选择基于图形识别的朗道尔环作为实验测试的视标,建立实验装置,并根据现有国家标准拟定实验参数并进行实验。以人体主观舒适度评分和反应时间为评价依据,对实验中所得的数据进行评价与分析,以得出符合人眼舒适度感受的照度变化区间,能够更合理地为今后的建筑设计及照明设计提供参考。通过光环境模拟软件对过渡空间中光环境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不同亮度环境下过渡空间的光环境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如何通过这些影响因素对光环境进行优化,从而达到满足人眼舒适度的照度区间。分别从建筑设计、材料设计、景观设计等方面,提出在满足人眼舒适度的前提下,不同亮度环境建筑过渡空间光环境的具体优化策略。
贾铁[8](2020)在《楼阁式古塔夜景照明视觉评价体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照明技术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大众在夜间的活动范围及活动时间不断扩大,对于夜景照明的需求也在提高。自2000年开始,国内很多地区都在尽力改善城市夜景照明环境,近几年随着夜游经济的迅速崛起,城市夜景照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重要性也逐步体现,然而现阶段对于城市中重要建筑景观节点—古塔建筑的夜景照明设计还不够成熟,研究还不够深入,照明效果不能达到大众的预期以及时代的发展要求,所以本文做了大量的实验,获取大量数据并利用国内外先进的数据分析方法,来对整个评价体系进行构建、支撑和完善。本研究为2019年河北省在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资助项目(省级纵向科研项目,项目编号:CXZZSS2019079),旨在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楼阁式古塔夜景照明视觉评价体系。首先,本文通过调研文献、实地测量、软件模拟等手段,首先对古塔建筑的夜景照明现状进行考察,对夜景照明效果的关键评价要素进行初步考察,对现阶段常用评价体系的应用方法进行总结;其中,重点对楼阁式古塔照明表现方式进行分类整理并通过专家咨询、视觉评价等手段对其进行简单地视觉舒适性或合理性分析。其次,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城市中古塔周边区域夜间光环境,选定简单且极具代表性的楼阁式古塔主体,合理参照规范推荐比例并结合实际对主体与背景亮度凸显要求、主体各结构间亮度比例舒适性要求进行模拟视觉评价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合理亮度凸显比例分析方程式及亮度比例影响分析结果。然后,基于城市中古塔周边区域夜间光环境,选定简单且极具代表性的楼阁式古塔主体,合理参照相关色温研究及实际优秀设计案例推荐,并结合以上亮度凸显研究,对楼阁式古塔色温表现需求进行模拟视觉评价实验,并对评价数据进行C-SVM向量机评价模型搭建,最终分析得出古塔主体对色温条件的合理表现需求。之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提出基于楼阁式古塔建筑特性表现要求、夜景视觉亮度舒适度感受、夜景视觉色温适宜性感受、灯光实现要求4部分为主要评价准则并结合建筑保护共5大部分的楼阁式古塔夜景照明视觉评价体系。最后,运用上文中所得到的楼阁式古塔夜景照明视觉评价体系进行实地问卷,将所得数据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搭建拟合模型,观察拟合结果的残差数值并对比最终结果与最初评价真实值,观察是否符合模型设定的误差值,以最终验证此评价体系科学可用。本文共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模拟分析法、“SD”法以及线性回归分析、C-向量机算法、结构方程模型、BP人工神经网络等统计学方法对古塔建筑的照明表现方式优化需求、夜间表现亮度凸显需求、灯光颜色优化需求进行了分析,加强了古塔建筑的夜景照明建设,优化了古塔照明效果,既可以重塑城市夜间形象,增加城市夜晚活力,又可以让古塔在“保鲜”的基础上“活”起来,在另一个维度发挥古塔的作用,展现中国古建筑文化和佛教文化的魅力,补全楼阁式古塔类建筑夜景照明方面的相关研究,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楼阁式古塔夜景照明视觉评价体系,从而达到优化楼阁式古塔类建筑夜景照明效果的作用。
陈思莹[9](2020)在《导光管在广州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人类对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采及使用加剧了地球资源的损耗,各种能源的紧缺及污染排放超标等引发的环境问题越发显现,为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逆的破坏。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居住环境开始恶化这一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如何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持续经济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就显得尤为关键。近年在我国的节能政策持续推动下,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太阳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们利用光伏发电已有数年,而导光管照明技术作为绿色节能的新兴技术,完全采用自然光,具有绿色、低碳、安全、节约建筑耗电成本等各种优势,属可持续开发能源技术,也需要大力推广及应用。导光管照明技术自2003年引入我国后,已逐渐在全国多个省市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新建建筑中,并取得了显着的节能效果。但我国各地拥有大量的既有建筑,尤其是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占比较大,如能对大量的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进行自然光照明改造,大力发展导光管这个绿色节能新兴技术,不仅能有效改善当下的人居环境,促进节能减排目标,还能产生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广州市的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现存量大,大部分在建造时没有考虑照明节能措施,能源利用率低,从而造成较大的能耗损失及排放污染。本人有幸参加导师在广东省城乡住建厅节能减排专项中的研究项目《光导管照明装置在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的应用研究》,同时依托在广州某校园内的照明改造实验项目,对广州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的自然光改造展开研究,以期为导光管在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的应用做出有益的探索。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提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潜力巨大这一观点,强调研究目的和意义,并通过分析国内外导光管照明技术的发展及现状,提出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和主要内容;第二部分阐明了导光管照明技术的原理、优势及其局限性,并列举其在广州新建建筑中的应用案例,为下文做进一步的引导;第三部分为广州市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概况的叙述,并进一步阐述在广州推行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节能改造的难点;第四部分为应用研究及一体化设计,是本文的核心,通过实例充分论证导光管在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改造施工的技术要点及可行性,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及现有技术条件,为日后既有建筑改造中导光管的应用提出一体化设计参考;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为结语,通过归纳前文的数据资料,总结当下导光管在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改造中的重点及难点,并为日后既有建筑改造中的推广作出指引。
田源[10](2020)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效益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建筑的各种弊端逐渐显现,如能源资源消耗过量、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寻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从2005年绿色建筑的概念在我国被正式提出,绿色建筑逐渐走入研究者的视野,而纵观我国近年来对于绿色建筑的研究,概念和技术类内容居多,缺乏经济性相关研究,进而导致绿色建筑的推进受到阻碍。因此,本文旨在研究绿色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产生的增量成本效益,并以实例证明绿色建筑具有经济可行性。论文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分析绿色建筑技术,指出各技术产生的增量费用在经济分析时的处理方法,进而明确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和增量效益的构成,并建立估算方法。然后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效益估算模型,并结合已有文献的研究,以增量成本效益SE和增量成本效益比CE两个指标组成绿色建筑经济评估模型。最后,结合郑州市的一个绿色建筑实例项目,验证所建估算模型的可运行性与合理性,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以及基于评估模型评价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论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对绿色建筑技术体系进行了总结,并通过与基准建筑的对比,确定了能够产生增量成本的绿色建筑技术。2.建立了较全面的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和增量效益的估算方法。3.建立了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效益估算模型。模型是由Vensim软件建立的系统因果关系图、系统流图和系统动力学方程共同组成,能够反映绿色建筑技术投入对增量成本效益的反馈影响,预测绿色建筑项目增量成本效益的变化趋势,输出项目的模拟增量成本、增量效益和增量成本效益。4.基于绿色建筑实例模拟数值的分析得到绿色建筑具有经济可行性,从增量成本和增量效益的角度来看:在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中,节能技术的投入最高,占比超过40%,其次是运营期间增加的投入,占比接近30%;在全寿命周期增量效益中,社会效益显着,占比在60%左右,经济效益次之,占比在30%左右;在全寿命周期增量经济效益中,节能带来的效益接近60%,节能和节水总的经济效益占比超过90%。根据以上结论并结合文中总结出的不同节能、节水技术的投入产出特点,可为今后绿色建筑项目的成本优化和技术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关于建筑照明节能标准的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建筑照明节能标准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建筑照明设计新标准的特点及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建筑照明设计新标准的特点 |
1.1 适用范围更广 |
1.2 限制白炽灯的使用范围 |
1.3 照度均匀度要求贴合实际 |
1.4 重点体现建筑照明的节能属性 |
1.5 增加灯具最低效率限制 |
2 建筑照明设计新标准造成的主要影响 |
2.1 推动建筑照明设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与现代化 |
2.2 促进建筑照明设计绿色节能与智能化 |
2.3 照明设计更加注重合理性 |
2.4 改变设计思路,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
3 结束语 |
(2)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照明节能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筑电气节能概述 |
2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照明节能设计的原则 |
2.1 经济高效 |
2.2 科学适用 |
2.3 绿色照明 |
2.4 安全使用 |
3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 |
3.1 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 |
3.2 变压器节能设计 |
3.3 电动节能设计 |
3.4 水暖系统节能设计 |
3.5 安全系统节能设计 |
4 建筑照明节能设计要求 |
5 建筑照明节能设计 |
5.1 照明节能方案设计 |
5.2 照明技术优化设计 |
5.3 合理选用节能灯具 |
5.4 合理控制照明系统 |
5.5 提高系统功率因数 |
5.6 引入自动化控制技术 |
6 结语 |
(3)基于光舒适的公共办公空间节能设计与评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总结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础概念与理论研究 |
2.1 光舒适概述 |
2.2 公共办公空间概述 |
2.3 光环境模拟概述 |
2.4 建筑能耗模拟概述 |
2.5 光环境节能设计概述 |
2.6 小结 |
第3章 公共办公空间光舒适需求与影响因素分析 |
3.1 现行标准中的光舒适要求 |
3.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2.1 参与群体属性情况 |
3.2.2 光舒适总体评价情况 |
3.2.3 不适感觉描述情况 |
3.2.4 光舒适影响要素评价情况 |
3.2.5 主观性意见收集情况 |
3.2.6 基于调研结果的优化建议 |
3.3 光舒适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区域环境 |
3.3.2 自然采光形式 |
3.3.3 照明方式 |
3.3.4 内部空间要素设计 |
3.3.5 各因素选型汇总 |
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光舒适的公共办公空间节能案例研究 |
4.1 不同采光形式下的能耗内涵 |
4.1.1 自然采光形式下的能耗内涵 |
4.1.2 人工照明形式下的能耗内涵 |
4.2 国外案例研究 |
4.2.1 英国建筑研究院环境办公楼 |
4.2.2 英国曼彻斯特Bupa办公楼 |
4.2.3 美国能源部办公大楼 |
4.2.4 德国Q1 办公楼 |
4.3 国内案例研究 |
4.3.1 上海金桥21Office |
4.3.2 深圳万科总部大楼 |
4.3.3 绿地集团总部大楼 |
4.3.4 中建西南院滨湖设计总部 |
4.4 节能措施汇总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基于光舒适的公共办公空间节能设计评定模型 |
5.1 现行标准中的节能规定 |
5.2 基于北京气候条件的对照模型构建 |
5.2.1 光舒适影响因素选型适用性分析 |
5.2.2 节能设计措施选取 |
5.2.3 其他参数确定 |
5.2.4 对照模型信息汇总 |
5.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5.3.1 自然采光条件下的室内照度模拟 |
5.3.2 采用不同节能措施的空间能耗模拟 |
5.4 评定模型信息汇总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Ⅲ类光气候区20 个办公建筑样本信息列表 |
附录2:调查问卷 |
(4)寒冷地区城市住宅全生命周期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及我国减排需求 |
1.1.2 建筑能耗与节能减排 |
1.1.3 课题来源及性质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1.7 小结 |
2 建筑碳排放及寒冷地区住宅碳排放现状 |
2.1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2.1.1 建筑全生命周期 |
2.1.2 建筑碳排放 |
2.1.3 建筑碳排放强度 |
2.1.4 研究范围 |
2.2 寒冷地区住宅碳排放现状分析 |
2.2.1 寒冷地区建筑设计要点 |
2.2.2 寒冷地区节能住宅规模及发展趋势 |
2.2.3 寒冷地区城市住宅能耗现状 |
2.2.4 寒冷地区城市住宅低碳设计现状 |
2.2.5 小结 |
2.3 碳排放计算方法与研究工具 |
2.3.1 计算方法 |
2.3.2 模拟软件的选择与分析 |
2.4 碳排放计算模型及住宅碳排放构成 |
2.4.1 碳排放计算模型 |
2.4.2 住宅建筑碳排放及其构成 |
3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构成分析 |
3.1 对标建筑选择与碳排放构成分析 |
3.1.1 对标建筑选择与基本概况 |
3.1.2 物化阶段碳排放构成分析 |
3.1.3 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构成分析 |
3.1.4 拆解回收阶段碳排放构成分析 |
3.2 低碳设计案例全生命周期计算 |
3.2.1 低碳案例选择 |
3.2.2 碳排放量估算 |
3.3 对标建筑与案例低碳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构成对比分析 |
3.3.1 案例低碳建筑与对标建筑碳排放量对比分析 |
3.3.2 案例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
4.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减碳策略与设计方法 |
4.1 寒冷地区城市住宅物化阶段减碳策略研究 |
4.1.1 建筑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
4.1.2 建筑施工 |
4.1.3 物化阶段减碳策略小结 |
4.2 寒冷地区城市住宅使用阶段减碳策略研究 |
4.2.1 “节流”——建筑节能 |
4.2.2 “开源”——建筑产能 |
4.2.3 “延寿”-延长建筑使用周期 |
4.2.4 本节小结 |
4.3 拆解阶段减碳策略 |
4.3.1 拆除方式优化 |
4.3.2 建材回收及利用 |
4.4 寒冷地区住宅全生命周期减碳策略总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5)基于视觉舒适度的线侧式高铁站候车厅照明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应用前景 |
1.4 国内外研究内容 |
1.4.1 国内研究内容 |
1.4.2 国外研究内容 |
1.4.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框架 |
1.5.4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高铁站理论研究基础与实地调查研究 |
2.1 高铁站理论 |
2.1.1 高铁站候车厅理论 |
2.1.2 高铁站候车厅空间 |
2.1.3 高铁站候车厅空间特点 |
2.1.4 高铁站空间窗形态及特点 |
2.1.5 调研车站开窗方式分类 |
2.1.6 线侧式高铁站候车厅空间能耗特点 |
2.2 线侧式高铁站候车厅光环境实地调研 |
2.2.1 调研车站候车厅情况 |
2.2.2 调研指标 |
2.2.3 高铁站特点分析 |
2.2.4 高铁站候车厅光环境分析 |
2.3 高铁站候车厅光环境实测 |
2.3.1 测试仪器选用 |
2.3.2 测试方案 |
2.3.3 测试方法 |
2.4 中小型线侧式高铁站候车厅实地调研数据 |
2.4.1 照明光源 |
2.4.2 照明装置 |
2.4.3 照明环境物理量数据 |
2.5 调研数据分析 |
2.5.1 照明光源 |
2.5.2 照明装置 |
2.5.3 照明环物理量指标 |
2.5.4 室内光环境调查问卷 |
2.6 本章小结 |
2.6.1 视觉舒适度及自然光特点 |
2.6.2 候车厅照明优化措施 |
第3章 视觉舒适度实验研究 |
3.1 照明环境视觉舒适度指标 |
3.2 照明环境视觉舒适度实验参数分组 |
3.3 实验灯具及器材 |
3.3.1 实验灯具选择 |
3.3.2 视觉舒适度实验测试仪器 |
3.4 视觉舒适度实验环境及灯具布置 |
3.5 视觉舒适度实验方案 |
3.5.1 实验准备阶段 |
3.5.2 主观问卷设计 |
3.5.3 实验测试过程 |
3.6 视觉舒适度实验数据分析 |
3.6.1 照度、照度均匀度与视觉舒适度的关系 |
3.6.2 灯具色温、显色指数实验模拟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铁站模型建立及自然光动态模拟 |
4.1 高铁站候车厅仿真模拟模型方案的确立 |
4.1.1 高铁站候车厅仿真模型尺寸的确定 |
4.1.2 开窗方式的确定 |
4.2 工况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 |
4.3 模拟结果分析 |
4.3.1 窗形态对DF的影响 |
4.3.2 窗形态对DA的影响 |
4.3.3 窗形态对UDI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视觉舒适度的候车厅照明节能优化研究 |
5.1 高效光源的对比 |
5.1.1 金卤灯 |
5.1.2 LED灯 |
5.2 标准化模型照明环境模拟 |
5.2.1 模拟方法 |
5.2.2 中小型线侧式高铁站候车厅标准照明模结果 |
5.3 候车厅照明方案优化 |
5.3.1 LED灯优化方案 |
5.3.2 灯具布置方案 |
5.4 两种方案优化对比 |
5.4.1 灯具功率 |
5.4.2 排列方式 |
5.5 照明节能设计措施 |
5.5.1 在选择中要选取合适的配电变压器 |
5.5.2 注重配电线路导体的选择 |
5.5.3 选择正确的照明方式及方案 |
5.5.4 选择正确的照明控制方式 |
5.5.5 充分利用光源及对自然光的高效利用 |
5.5.6 镇流器的选择 |
5.5.7 尽量让照明控制实现自动化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Ⅰ |
附录 Ⅱ |
附录 Ⅲ |
(6)碳减排量化为导向的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 |
1.2.1 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研究 |
1.2.2 建筑碳减排量化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4 研究意义及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范围界定及碳减排理论分析 |
2.1 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影响因素分析 |
2.1.1 动力因素分析 |
2.1.2 阻力因素分析 |
2.2 寒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范围界定 |
2.2.1 经济因素分析 |
2.2.2 建筑性能分析 |
2.2.3 能源与环境因素分析 |
2.2.4 总结 |
2.3 建筑碳减排量化理论分析 |
2.3.1 碳排放来源分析 |
2.3.2 建筑改造碳减排计算方法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碳减排量化方法 |
3.1 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碳减排来源和内容 |
3.1.1 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碳减排来源 |
3.1.2 改造后建筑运行阶段影响碳减排量的内容分析 |
3.2 边界界定及基准线确定 |
3.2.1 建材生产、运输及建筑改造、拆除 |
3.2.2 建筑绿化 |
3.2.3 采用被动式措施和围护结构改造 |
3.2.4 暖通空调系统改造项目边界 |
3.2.5 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边界 |
3.2.6 自来水和生活热水项目边界 |
3.2.7 照明设备和电梯系统项目边界 |
3.3 建材生产、运输及建筑改造、拆除碳排量计算 |
3.4 居住建筑绿色改造后运行阶段碳减排量计算方法 |
3.4.1 建筑绿地碳减排量计算 |
3.4.2 被动式措施及围护结构和暖通空调系统改造能耗计算 |
3.4.3 可再生能源的年供给能量计算 |
3.4.4 自来水和生活热水碳减排计算 |
3.4.5 建筑照明设备和电梯系统能耗计算 |
3.4.6 居住建筑绿色改造项目碳减排量计算 |
3.5 项目监测 |
3.5.1 监测目的 |
3.5.2 监测方法和步骤 |
3.6 项目核查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碳减排效果优化分析方法 |
4.1 相关理论分析 |
4.2 碳减排量计算 |
4.3 优化效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某寒冷地区工程项目碳减排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2 项目改造内容 |
5.2.1 建筑场地绿化 |
5.2.2 被动式措施及围护结构和暖通空调系统改造 |
5.2.3 可再生能源改造 |
5.2.4 自来水和生活热水系统改造 |
5.2.5 建筑照明设备和电梯系统改造 |
5.3 建材生产、运输及建筑改造、拆除碳排量计算 |
5.3.1 建材生产碳排放量 |
5.3.2 建材运输阶段碳排放量 |
5.3.3 改造与拆除阶段碳排放量 |
5.4 项目绿色改造后运行阶段碳减排量计算 |
5.4.1 围护结构及暖通空调系统碳减排量计算 |
5.4.2 自来水和生活热水系统碳减排量计算 |
5.4.3 建筑照明设备碳减排量计算 |
5.5 项目碳减排量 |
5.6 项目监测及核查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不同亮度环境过渡空间光舒适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光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
1.1.2 优化室内外光环境的必要性 |
1.1.3 光的亮度快速变化与人眼疲劳度的关联性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现状 |
1.2.2 国外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小结 |
2 过渡空间与光舒适相关理论研究及调研 |
2.1 过渡空间的相关概念 |
2.1.1 建筑空间 |
2.1.2 过渡空间的概念 |
2.1.3 不同亮度环境过渡空间的界定 |
2.2 光舒适相关概念 |
2.2.1 光环境 |
2.2.2 眼睛与视觉特性 |
2.2.3 光舒适相关定律 |
2.2.4 光舒适的影响因素 |
2.3 光环境相关规范 |
2.3.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
2.3.2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
2.3.3 美国道路照明国家实施标准 |
2.3.4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
2.3.5 城市轨道交通照明 |
2.4 建筑空间光环境调研 |
2.4.1 调研方法 |
2.4.2 主观评价问卷设置 |
2.4.3 建筑空间光环境照度调研分析 |
2.4.4 过渡空间光舒适度调研分析 |
2.4.5 光舒适影响因素分析 |
2.5 小结 |
3 舒适度量化实验设计及研究 |
3.1 实验准备 |
3.1.1 实验方法 |
3.1.2 视标的选择 |
3.1.3 实验器材 |
3.1.4 实验装置 |
3.1.5 实验条件的设定 |
3.1.6 受试者的选择 |
3.2 实验过程 |
3.3 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
3.3.1 相关性分析方法 |
3.3.2 数据整理及分析 |
3.3.3 实验误差分析 |
3.4 小结 |
4 光环境设计模拟研究 |
4.1 光环境模拟软件的选择 |
4.2 模拟流程 |
4.2.1 空间设定 |
4.2.2 模型设定 |
4.2.3 变量设定 |
4.3 模拟结果 |
4.4 小结 |
5 不同亮度环境过渡空间光舒适度优化策略研究 |
5.1 建筑设计层面优化策略 |
5.1.1 增加空间协调性 |
5.1.2 过渡空间通透化 |
5.1.3 营造舒适光环境 |
5.1.4 新型技术相搭配 |
5.2 材料设计层面优化策略 |
5.2.1 界面材料的延续性 |
5.2.2 界面材料的多样性 |
5.2.3 材料的智能化 |
5.3 景观设计层面优化策略 |
5.3.1 铺装的适宜性 |
5.3.2 绿植搭配的灵活性 |
5.3.3 柔化过渡空间光环境 |
5.4 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楼阁式古塔夜景照明视觉评价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夜景照明的发展 |
1.1.2 古塔建筑地位及传承要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古塔建筑照明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古塔建筑照明研究综述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4 研究框架、方法和意义 |
1.4.1 论文研究框架 |
1.4.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3 论文研究主要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楼阁式古塔建筑夜景照明现状、评价体系应用方法及照明表现需求 |
2.1 楼阁式古塔建筑文化及形制特点 |
2.1.1 楼阁式古塔起源 |
2.1.2 楼阁式古塔的建筑地位及文化特征 |
2.1.3 楼阁式古塔建筑结构特征 |
2.1.4 楼阁式古塔建筑分布现状及空间演变 |
2.2 楼阁式古塔建筑夜景照明特征及夜景照明现状 |
2.2.1 楼阁式古塔建筑周边夜景照明特征 |
2.2.2 典型楼阁式古塔建筑照明现状 |
2.2.3 照明现状小结 |
2.3 楼阁式古塔夜景照明表现需求 |
2.3.1 楼阁式古塔建筑造型艺术及文化内涵 |
2.3.2 楼阁式古塔建筑现实意义和主要用途 |
2.3.3 楼阁式古塔夜景照明表现需求 |
2.4 楼阁式古塔评价体系应用方法 |
2.4.1 现阶段常用评价体系应用方法 |
2.4.2 楼阁式古塔视觉评价体系主要三部分实验应用方法 |
2.4.3 楼阁式古塔夜景照明视觉评价体系构建、评价要素拟合分析及验证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楼阁式古塔照明表现方式合理性分析 |
3.1 楼阁式古塔照明表现方式总体分类 |
3.2 整体单一照明表现方式 |
3.2.1 整体泛光照明表现方式 |
3.2.2 整体勾边照明表现方式 |
3.3 各结构照明表现方式 |
3.3.1 塔刹结构照明方式 |
3.3.2 屋檐结构照明方式 |
3.3.3 墙面结构照明方式 |
3.3.4 檐底结构照明方式 |
3.3.5 柱子结构照明方式 |
3.3.6 围栏结构照明方式 |
3.3.7 须弥座结构照明方式 |
3.4 楼阁式古塔各照明表现方式合理性整理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楼阁式古塔夜景照明亮度比例适宜性评价研究 |
4.1 楼阁式古塔基本建筑结构特征分析 |
4.2 楼阁式古塔亮度比例适宜性实验 |
4.2.1 实验场景的选择与标定 |
4.2.2 实验评价方法 |
4.2.3 评价实验流程 |
4.3 主观评价实验数据处理 |
4.3.1 信度分析 |
4.3.2 实验数据处理 |
4.3.3 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楼阁式古塔建筑夜景照明色温表现视觉舒适性评价研究 |
5.1 楼阁式古塔建筑夜景照明色温设计表现现状 |
5.2 色温表现模拟视觉舒适度评价实验 |
5.2.1 实验场景的选择与标定 |
5.2.2 实验评价方法 |
5.2.3 评价实验流程 |
5.3 C-SVM向量机色温表现视觉评价模型搭建 |
5.3.1 数据前处理 |
5.3.2 基于C-SVM的色温视觉评价模型搭建 |
5.3.3 模型结果 |
5.4 结论 |
第6章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楼阁式古塔建筑夜景照明视觉评价体系 |
6.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
6.1.1 结构方程模型的变量 |
6.1.2 结构方程模型的优点 |
6.1.3 结构方程模型的两个基本模型 |
6.2 评价体系模型构建 |
6.2.1 变量设定及路径假设 |
6.2.2 变量设定及路径假设 |
6.2.3 主观评价试验 |
6.2.4 数据可信度分析 |
6.2.5 模型的搭建及拟合评价 |
6.2.6 模型修正 |
6.3 结论 |
第7章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楼阁式古塔夜景照明视觉评价体系验证分析 |
7.1 BP人工神经网络简介 |
7.1.1 BP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和步骤 |
7.1.2 网络结构参数的设定 |
7.1.3 神经网络构建 |
7.2 楼阁式古塔夜景照明视觉评价体系的应用验证 |
7.2.1 数据收集 |
7.2.2 数据处理 |
7.2.3 数据训练 |
7.3 结论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附录A |
楼阁式古塔夜景照明结构亮度比例视觉评价实验评价用表 |
楼阁式古塔夜景照明结构亮度比例视觉评价实验数据 |
附录B |
楼阁式古塔夜景照明色温视觉适宜性实验评价用表 |
楼阁式古塔夜景照明色温视觉适宜性评价初次实验部分数据(109 组) |
楼阁式古塔夜景照明色温视觉适宜性评价回访实验部分数据(42组) |
楼阁式古塔夜景照明色温视觉适宜性评价实验数据Python编程流程 |
附录C |
结构方程模型古塔问卷 |
关于楼阁式古塔建筑夜景照明效果视觉评价要素的调查问卷数据 |
附录D |
人工神经网络古塔问卷 |
楼阁式古塔夜景照明视觉评价体系人工神经网络体系验证数据(标准化后) |
楼阁式古塔建筑夜景照明视觉评价体系BP人工神经网络编程文件 |
(9)导光管在广州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背景 |
1.1.2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政策背景 |
1.1.3 我国既有建筑概况 |
1.1.4 导光管应用背景 |
1.2 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 |
1.2.1 既有建筑概念界定 |
1.2.2 既有建筑改造的概念 |
1.2.3 研究对象 |
1.2.4 研究范围 |
1.3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 |
1.4 国内外的导光管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导光管装置发展现状 |
1.4.2 国内导光管装置发展现状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导光管采光系统 |
2.1 导光管采光系统的原理 |
2.1.1 导光管采光系统的结构 |
2.1.2 导光管采光系统的选用 |
2.1.3 导光管采光系统的优势 |
2.1.4 导光管采光系统的局限性 |
2.2 导光管采光系统在广州新建建筑中的应用 |
2.2.1 广州高铁南站 |
2.2.2 广州金山谷创意园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市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概况 |
3.1 广州地区气候典型性分析 |
3.1.1 广州区位特征分析 |
3.1.2 广州地区气候特征分析 |
3.2 广州地区既有建筑发展概况 |
3.2.1 既有住宅发展概况 |
3.2.2 既有公共建筑发展概况 |
3.2.3 既有工业建筑发展概况 |
3.3 广州地区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照明改造难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应用研究——以广州市某校园内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照明改造工程为例 |
4.1 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照明改造原则及施工流程 |
4.1.1 照明改造原则 |
4.1.2 照明改造施工流程 |
4.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4.3 广州某高校园区内办公室的照明节能改造 |
4.3.1 改造项目概况 |
4.3.2 施工条件 |
4.3.3 具体施工过程 |
4.4 照明改造结果分析 |
4.4.1 不同天气条件下室内光通量的变化 |
4.4.2 工程经济分析 |
4.4.3 工程减排分析 |
4.4.4 改造后的建筑概况 |
4.4.5 改造后的采光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导光管与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一体化设计 |
5.1 一体化设计原则 |
5.2 导光管与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一体化的设计尝试 |
5.2.1 一体化设计项目概况 |
5.2.2 导光管与既有建筑屋面一体化设计 |
5.2.3 导光管与既有建筑立面一体化设计 |
5.2.4 导光管与建筑地面一体化设计 |
5.3 导光管在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的推广 |
本章小结 |
总结 |
全文工作总结 |
结论 |
不足 |
未来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目的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目的 |
1.4 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绿色建筑理论 |
2.1.1 绿色建筑基本概念 |
2.1.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2.2 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 |
2.3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理论 |
2.4 系统动力学基本原理 |
2.4.1 系统动力学概念 |
2.4.2 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 |
2.4.3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2.4.4 系统动力学的适用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建筑技术分析 |
3.1 安全耐久控制技术 |
3.2 健康舒适控制技术 |
3.2.1 室内空气品质控制技术 |
3.2.2 水质控制技术 |
3.2.3 室内声环境与光环境控制技术 |
3.2.4 室内热湿环境控制技术 |
3.3 生活便利技术 |
3.4 资源节约技术 |
3.4.1 节地与土地利用技术 |
3.4.2 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 |
3.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 |
3.4.4 节材与绿色建材技术 |
3.5 环境宜居控制技术 |
3.5.1 场地生态与景观保持技术 |
3.5.2 室外物理环境控制技术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和效益的构成分析及模型构建 |
4.1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构成分析 |
4.1.1 绿色建筑前期增量成本 |
4.1.2 绿色建筑建设期增量成本 |
4.1.3 绿色建筑运营期增量成本 |
4.1.4 绿色建筑拆除期增量成本 |
4.2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效益构成分析 |
4.2.1 绿色建筑增量经济效益 |
4.2.2 绿色建筑增量环境效益 |
4.2.3 绿色建筑增量社会效益 |
4.3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效益估算模型构建 |
4.3.1 系统目标与边界的确定 |
4.3.2 系统因果关系图的绘制 |
4.3.3 系统流图的构建 |
4.3.4 系统方程的建立 |
4.3.5 模型检验 |
4.4 绿色建筑经济评估模型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效益实例分析 |
5.1 项目概况与绿色建筑技术 |
5.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5.3 项目模拟运行及结果分析 |
5.3.1 项目增量成本分析 |
5.3.2 项目增量效益分析 |
5.3.3 项目增量成本效益分析 |
5.3.4 项目经济评估 |
5.3.5 电价增长率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关于建筑照明节能标准的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筑照明设计新标准的特点及影响[J]. 陈国栋. 光源与照明, 2021(12)
- [2]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照明节能设计[J]. 苏勤.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1(08)
- [3]基于光舒适的公共办公空间节能设计与评定[D]. 葛璇.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4]寒冷地区城市住宅全生命周期低碳设计研究[D]. 王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7)
- [5]基于视觉舒适度的线侧式高铁站候车厅照明节能研究[D]. 韩博文.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6]碳减排量化为导向的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研究[D]. 牛晓科.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7]不同亮度环境过渡空间光舒适度研究[D]. 吕坤洁.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8]楼阁式古塔夜景照明视觉评价体系[D]. 贾铁.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9]导光管在广州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的应用研究[D]. 陈思莹.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10]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效益研究[D]. 田源.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