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对不同类型痤疮的疗效观察

丹参酮对不同类型痤疮的疗效观察

一、丹参酮治疗不同类型痤疮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骆华芳,刘振强[1](2021)在《丹参酮胶囊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丹参酮胶囊联合异维A酸软胶囊、克拉霉素片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治疗的137例寻常型痤疮分为对照组(68例,异维A酸软胶囊、克拉霉素片)和研究组(69例,丹参酮胶囊联合异维A酸软胶囊、克拉霉素片),比较2组患者疗效、安全性以及治疗前后皮损积分、炎性因子及体液免疫指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2.61%)高于对照组(66.18%,P<0.05)。研究组治疗后IgG[(8.12±1.28)g/L vs.(12.08±1.29)g/L]、IL-4[(19.13±2.39)ng/L vs.[(25.67±3.36)ng/L]、IL-17[(1.98±0.33)ng/L vs.(2.47±0.41)ng/L]、TNF-α[(28.67±4.52)ng/L vs.(36.28±5.46)ng/L]以及皮损积分脓疱[(1.51±0.35)分vs.(1.89±0.46)分]、丘疹[(1.34±0.22)分vs.(1.73±0.41)分]、粉刺[(1.31±0.28)分vs.(1.79±0.32)分]、结节囊肿[(1.24±0.26)分vs.(1.69±0.22)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酮胶囊联合异维A酸软胶囊、克拉霉素片可有效治疗寻常型痤疮,降低患者炎性因子,一定程度上改善免疫功能。

冯凯雯,邓琪[2](2021)在《刺络拔罐法联合红蓝光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刺络拔罐法联合红蓝光、丹参酮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与我院就诊的寻常性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将红蓝光、丹参酮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刺络拔罐法联合红蓝光、丹参酮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临床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出油情况、皮损数量、皮损颜色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4周后,观察组痊愈13例,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1例,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2例,有效21例,无效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法联合红蓝光、丹参酮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王月[3](2021)在《中医体质调理配合药物治疗湿热体质痤疮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以中医体质理论为基础,探讨痤疮与湿热体质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其相关因素。通过规避相关危险因素,调理体质,达到预防、治疗痤疮并减少其复发的效果。(2)观察枇杷清肺饮配合耳穴压豆、中医体质调理治疗湿热体质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1)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从问卷星网络平台发放调查问卷,对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与皮肤科就诊的128名痤疮患者发布调查问卷,统计并分析数据,从而分析湿热体质与痤疮的相关性。(2)将68例湿热体质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地分为中医药治疗组和西医药对照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予湿热体质调理指导、枇杷清肺饮汤剂口服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予盐酸米诺环素胶囊(通用名:“玫满”)口服,配合夫西地酸乳膏(立思丁)外用。两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痤疮综合分级系统量表(GAGS)评分变化及湿热体质量表积分变化。结果:(1)128名痤疮患者中,湿热体质患者人数为84人(占65.6%),非湿热体质患者人数为44人(占34.4%)。(2)湿热体质与非湿热体质痤疮患者在饮食、睡眠、运动习惯、遗传因素、皮肤质地等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湿热体质与非湿热体质痤疮患者在痤疮严重程度(Pillsbury分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4)对照组在治疗前GAGS评分为(26.32±7.79)分,治疗后为(12.79±2.86)分;治疗组在治疗前GAGS评分为(27.12±7.07)分,治疗后为(10.94±2.39)分;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GAGS评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GAGS评分下降比对照组更多(p<0.05)。(5)对照组治疗前湿热体质亚量表转化积分为(72.43±8.58)分,治疗后为(72.18±7.09)分;治疗组治疗前湿热体质亚量表转化积分为(72.55±7.68)分,治疗后为(41.67±6.65)分;治疗组治疗后与前相比湿热体质亚量表转化积分下降(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湿热体质亚量表转化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湿热体质亚量表转化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6)治疗组治疗痤疮的总有效率达91.18%,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0.59%,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痤疮与湿热体质之间具有相关性,湿热体质是痤疮的重要易感因素之一,湿热体质的形成与饮食、睡眠、运动习惯、遗传、精神状态等多种因素相关。(2)运用中医体质调理,口服枇杷清肺饮配合耳穴压豆治疗湿热体质痤疮,能有效减轻皮损症状,改善患者湿热体质,临床疗效确切。

袁媛[4](2021)在《大承气汤对金黄地鼠痤疮复合模型中TLR2、TLR4、IL-1α和TNF-α表达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以中医基础理论“肺与大肠相表里”为核心,结合目前中医药学对痤疮的治疗及研究现状,建立金黄地鼠痤疮复合模型,给予大承气汤进行治疗,运用ELISA与RT-PCR法检测治疗前、后金黄地鼠痤疮复合模型血清及组织中TLR2、TLR4、IL-1α、TNF-α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运用大承气汤治疗痤疮的具体细胞因子机理及疗效机制,以期为其在痤疮的临床治疗及应用方面奠定扎实的基础。方法将适应性饲养后的62只实验金黄地鼠,随机划分为两组:空白组(金黄地鼠10只)和模型组(金黄地鼠52只),将各组地鼠背部两侧皮肤进行脱毛(范围约2cm×2cm);模型组在背部两侧脱毛区域给予99%油酸溶液外涂,诱导痤疮模型的建立,并且同时在复制痤疮模型的第17天,每日给予金黄地鼠盐酸洛哌丁胺胶囊(0.5mg/kg)灌胃2次,连续5天。空白组金黄地鼠正常饲养,4周后随机挑取模型组地鼠2只,观察其皮肤表现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提示痤疮复合模型建造成功后,再随机将模型地鼠组分为5组,大承气汤高、中、低剂量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丹参酮胶囊),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治疗后,观察金黄地鼠背部两侧皮损改变、组织病理学表现、外周血清中TLR2、TLR4、IL-1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皮损组织中TLR2、TLR4、IL-1α、TNF-α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金黄地鼠背部皮损表现。痤疮复合模型建立后,肉眼观察到模型组金黄地鼠背部两侧皮肤颜色发红,表面皮肤明显增厚,局部粗糙,并可见少量脱屑、结痂,毛孔较空白组明显扩大,伴有散在隆起的丘疹;同时可见模型组地鼠摄食量缩小、排便量较前显着减少。在给予治疗21天后,与模型对照组地鼠皮损观察对比发现,各治疗组金黄地鼠背部两侧痤疮皮损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其中以大承气汤高剂量组缓解最为明显。(2)病理组织学表现。空白组可见组织染色均匀、毛囊等结构正常。模型组毛囊口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毛囊口扩大明显,表皮增厚,差异明显。与模型组相比较,各治疗组皮损镜下可见炎性细胞显着减少,随着大承气汤药物浓度的增大,痤疮皮损改善情况均不同,大承气汤高剂量组疗效最好,背部皮肤组织表现接近空白组。西药组和大承气汤中剂量无明显差异,大承气汤低剂量组疗效最差接近模型组。(3)各组地鼠血清中TLR2、TLR4、IL-1α、TNF-α含量比较。通过实验数据比较发现,模型组地鼠血清中TLR2、TLR4、IL-1α、TNF-α的含量较空白组升高较为显着(P<0.01);对比模型组,各给药组的地鼠血清中TLR2、TLR4、IL-1α、TNF-α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其中以大承气汤高剂量组下降最明显;对TLR4、IL-1α、TNF-α含量下降程度比较发现,丹参酮组疗效较大承气汤中剂量更优,但对于TLR2含量的影响,大承气汤中剂量组比丹参酮组下调更为明显(P<0.05)。(4)各组地鼠组织中TLR2、TLR4、IL-1α、TNF-αmRNA表达的比较。实验结果比较后显示:与空白组地鼠组织中TLR2、TLR4、IL-1α、TNF-αmRNA的表达相比较,模型组的表达升高明显(P<0.01);各给药治疗组地鼠组织中TLR2、TLR4、IL-1α、TNF-αmRNA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阳性药物丹参酮组TLR2、TLR4、IL-1α、TNF-αmRNA含量与大承气汤中、低剂量组比较,其含量最低,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研究结果表明,大承气汤治疗痤疮疗效肯定,阐明了大承气汤对痤疮模型动物血清及组织中TLR2、TLR4、IL-1α、TNF-α的改变趋势,其以大承气汤高剂量组疗效最为显着,探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控血清和组织中TLR2、TLR4、IL-1α、TNF-α的含量有关,通过降低相关炎性介质的含量从而减轻炎性反应,明显缓解和改善痤疮所引起的皮损表现,达到治疗痤疮的效果。

王丽[5](2021)在《光动力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中重度痤疮》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8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皮肤科门诊的80例确诊为中重度痤疮的患者,年龄16~35岁,性别不限,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光动力治疗组(以下简称对照组):仅给予艾拉—光动力治疗,治疗间隔为2周1次,治疗2~4次,丘疹、脓疱、囊肿等皮损基本消退后终止光动力治疗;光动力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组(以下简称治疗组):同样先给予艾拉-光动力治疗,每2周治疗1次,治疗2~4次,丘疹、脓疱、囊肿基本消退后给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2周治疗1次,共治疗4次。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均外用功效性护肤品修复皮肤屏障、维养肌肤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光动力治疗前及光动力治疗后2、4、6、8周丘疹、脓疱、囊肿皮损消退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光动力结束后,光动力治疗组未给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而光动力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组给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2、4、6、8周炎症后红斑、色素沉着、疤痕及瘢痕改善情况。结果1.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治疗组:患者共40例,女性13例(32.5%),男性27例(67.5%),平均年龄为(21.43±4.48)周岁。对照组:患者共40例,女性有11例(27.5%),男性有29例(72.5%),平均年龄为(21.13±4.27)周岁。两组中重度痤疮患者基线资料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疗效评估:对照组和治疗组给予光动力治疗前两组丘疹、脓疱等皮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4次光动力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85%,治疗组和对照组光动力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炎症后红斑、色沉及疤痕改善比较:丘疹、脓疱、囊肿基本消退后,对照组未给予30%水杨酸治疗,治疗组给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两组患者给予30%水杨酸治疗前炎症后红斑、色沉、疤痕及瘢痕无统计差异(P>0.05),经过4次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炎症后红斑、色素沉着、疤痕改善情况显着优于对照组未给予水杨酸治疗(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光动力治疗对于中重度痤疮患者丘疹、脓疱、囊肿等严重皮损有显着疗效。2.光动力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可以显着改善中重度痤疮患者炎症后红斑、色素沉着及疤痕。

江婷婷[6](2021)在《超分子水杨酸联合针清术、丹参酮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分析超分子水杨酸联合丹参酮及针清术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并与丹参酮结合针清术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进行比较,探讨超分子水杨酸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9年8月至2020年06月就诊的痤疮患者(按照Pillsbury分类法分为轻中度),总计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30%新型超分子水杨酸+针清术+丹参酮口服;对照组:给予针清术+丹参酮口服;超分子水杨酸治疗方法为每隔2周左右治疗1次,共治疗4次。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后两组皮损数、组内及组间的皮损数对比、不良反应、复发率及患者满意度评价。结果(1)两组的疗效如下:治疗组治愈率27.50%、显效率67.50%、好转率5.00%、无效0.00%;对照组治愈率2.50%、显效率72.50%、好转率20.00%、无效5.00%,其中治愈率及好转率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2)不良反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χ2=0.902,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可逆性不良反应;(3)患者满意度统计:治疗结束后,治疗组非常满意者25例(62.5%),满意者13例(32.5%),一般满意者2例(5%),不满意者0例(0.0%),总满意率95%;对照组非常满意者12例(30%),满意者18例(45%),一般满意者8例(20%),不满意者2例(5%),总满意率75%。两组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χ2=6.275,P<0.05);(4)复发率:治疗结束1月后,治疗组复发4例,对照组复发10例,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χ2=8.094,P(27)0.05)。结论超分子水杨酸联合针清术、丹参酮口服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丹参酮、针清术治疗,具有副作用少、满意度高、复发率低的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刘婧[7](2021)在《三黄凝胶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观察及对IL-2、MMP-2因子调控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三黄凝胶对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以及检测复合痤疮模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含量,探讨其对中重度痤疮的疗效及分子机理。方法:1.临床研究:将8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每晚外用甲硝唑凝胶,治疗组每晚外用三黄凝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第4周的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评分,依据评分变化得出疗效指数,判定治疗效果。并记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LQI)积分。治疗结束后将统计数据运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2.实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10只Wistar大鼠中作为空白组,54只大鼠建立右耳廓复合痤疮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三黄凝胶高、中、低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三黄凝胶,阳性对照组给予甲硝唑凝胶,每日外用1次,其余两组不给予药物治疗。4周后对大鼠皮损处进行肉眼及组织学观察,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2以及MMP-2的含量。结果:1.临床研究:经过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的GAGS评分、DLQI评分下降(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GAGS评分、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2.实验研究:肉眼观察见三黄凝胶可有效改善皮损处红肿、脱屑,减少脓疱;HE结果显示,三黄凝胶可缓解皮损处表皮过度角化及角栓堵塞,减轻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ELISA结果显示,三黄凝胶可显着降低复合痤疮模型大鼠血清中IL-2、MMP-2的含量(P<0.05)。结论:1.外用三黄凝胶可有效减少皮损处的脓疱,缓解红肿、脱屑等问题,且不良反应率低。2.三黄凝胶可通过降低复合痤疮模型大鼠血清中IL-2、MMP-2的含量,进而减少后期继发皮损的形成。

李彤,张妍,程巍巍[8](2020)在《红蓝光与丹参酮综合疗法对寻常型痤疮患者的疗效、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红蓝光与丹参酮综合疗法对寻常型痤疮患者的疗效、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信封法将其等分成综合组及丹参酮组。丹参酮组实施丹参酮治疗,综合组予以红蓝光与丹参酮综合疗法治疗。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综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丹参酮组(P<0.05)。治疗后综合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丹参酮组(P均<0.05)。治疗后综合组及丹参酮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表达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综合组低于丹参酮组(P均<0.05)。综合组及丹参酮组在局部脱皮、局部发红以及面部红斑烧灼感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红蓝光与丹参酮综合疗法治疗寻常型痤疮患者的疗效显着,且有利于改善炎性因子和免疫功能,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好。

陈梦男[9](2020)在《加味柴胡四物汤治疗痰瘀互结型痤疮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皮损变化、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对加味柴胡四物汤治疗痰瘀互结型痤疮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择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痰瘀互结型痤疮患者70例。将病人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编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口服加味柴胡四物汤治疗,对照组以丹参酮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四周,每周复诊一次,并于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回访。观察期间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第2、4周时的皮损变化、中医证候及不良反应情况,在试验完成后进行相应的评分及疗效评价。结果:本研究共67例患者完成本次试验,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经临床观察及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基础数据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2.基于皮损积分比较,治疗组对皮损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基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的证候改善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基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41%高于对照组的57.58%(P<0.05);5.基于安全性比较,治疗组轻度不良反应1例明显低于对照组7例(P<0.05)。结论:加味柴胡四物汤能有效改善痰瘀互结痤疮患者的皮损状况,促进皮疹的消退,治疗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较少。

刘炳一[10](2020)在《银花消痤汤联合气压冲洗技术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银花消痤汤联合气压冲洗技术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试验的方式,将65例湿热证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给予中药银花消痤汤联合气压冲洗技术及外用夫西地酸乳膏;对照组32例,给予口服丹参酮胶囊及外用夫西地酸乳膏。每周为1个疗程,共计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患者面部皮损及全身症状的变化进行评估,经统计学分析处理,比较其愈显率、总有效率,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分析处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治疗方案对于治疗痤疮均有一定临床疗效。(2)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愈显率分别为93.93%,72.72%;对照组总有效率、愈显率分别为78.12%,46.87%。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处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银花消痤汤联合气压冲洗技术治疗痤疮疗效显着,安全性高,可在临床做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二、丹参酮治疗不同类型痤疮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丹参酮治疗不同类型痤疮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丹参酮胶囊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2.2 体液免疫功能比较
    2.3 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4 2组皮损积分比较
    2.5 不良反应
3 讨 论

(2)刺络拔罐法联合红蓝光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 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3)中医体质调理配合药物治疗湿热体质痤疮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祖国医学对痤疮的相关研究
        1.古代医家对痤疮的认识
        1.1 概述
        1.2 病因病机
        1.3 辩证分型
        2 现代医家对痤疮的认识
        2.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中医内治法
        2.3 中药外治法
        2.4 其他疗法
    二、现代医学对痤疮的研究
        1.痤疮的流行病学调查
        2.病因与发病机制
        2.1 内分泌因素
        2.2 毛囊及皮脂腺角化异常
        2.3 微生物感染
        2.4 免疫学因素
        2.5 遗传因素
        2.6 其他因素
        3.痤疮的西医治疗
        3.1 外用药治疗
        3.2 系统药物治疗
        3.3 物理和化学疗法
    三、湿热体质的相关研究
        1.湿热体质的临床特征
        2.湿热体质的形成因素
        2.1 先天禀赋
        2.2 后天因素
        3.湿热体质与疾病相关性
        3.1 体质与病因
        3.2 体质与发病
        3.3 体质与治疗
        3.4 湿热体质与疾病的关系研究
        4.湿热体质与湿热证
        4.1 湿热体质与湿热证的联系
        4.2 湿热体质与湿热证的区别
        4.3 湿热体质与湿热证治疗区别
第二部分 痤疮与湿热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标准
        1.6 脱落病例处理方法
        1.7 湿热体质诊断标准
    2.方法
        2.1 设计调查问卷
        2.2 临床调查方法
        2.3 统计方法
    3.结果
        3.1 湿热体质痤疮患者人数构成比较分析
        3.2 湿热体质与非湿热体质痤疮患者严重程度(Pillsbury分度)比较
        3.3 湿热体质与非湿热体质痤疮患者遗传情况比较
        3.4 湿热体质与非湿热体质痤疮患者皮肤质地比较
        3.5 湿热体质与非湿热体质痤疮患者压力情况比较
        3.6 湿热体质与非湿热体质痤疮患者运动习惯对比
        3.7 湿热体质与非湿热体质痤疮患者熬夜情况对比
        3.8 湿热体质痤疮患者饮食情况分析
    4.讨论
        4.1 痤疮患者中医体质的流行病学调查
        4.2 湿热体质与痤疮的相关因素分析与调养建议
        4.3 展望与不足
第三部分 枇杷清肺饮配合耳穴压豆治疗湿热体质痤疮的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研究对象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与脱落病例处理
    2.治疗方法
        2.1 研究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疗效观察
        2.4 安全性观察
        2.5 随访
        2.6 统计学方法
    3.研究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痤疮综合分级系统量表(GAGS)评分
        3.3 湿热体质亚量表转化积分
        3.4 临床疗效分析
        3.5 安全性评价
        3.6 复发率比较
    4 讨论
        4.1 选方依据与分析
        4.2 耳穴压豆治疗痤疮的研究
        4.3 研究结果情况分析
        4.4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寻常型痤疮患者问卷调查
    附录二 病情记录表
    附录三 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
    附录四 知情同意书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大承气汤对金黄地鼠痤疮复合模型中TLR2、TLR4、IL-1α和TNF-α表达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君药大黄治疗痤疮机制的网络药理学探索
    1 方法
        1.1 技术路线图
        1.2 大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的获取
        1.3 痤疮靶点的预测和可视化药理网络构建
        1.4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构建
        1.5 GO功能富集与KEGG生物通路富集分析
    2 结果
        2.1 大黄有效成分筛选
        2.2 大黄与痤疮的共同基因靶点
        2.3 大黄与痤疮的调控网络
        2.4 大黄与痤疮的PPI网络
        2.5 大黄治疗痤疮的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动物实验研究
    1 技术路线图
    2 实验材料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药品
        2.3 实验试剂
        2.4 实验仪器
    3 具体方法
        3.1 实验准备
        3.2 实验动物分组
        3.3 实验动物造模
        3.4 模型评估
        3.5 给药方法
        3.6 标本的采集
        3.7 皮损表现观察及指标检测
    4 统计学方法
    5 结果
        5.1 金黄地鼠皮损表现观察
        5.2 病理学观察
        5.3 各组地鼠血清中TLR2、TLR4、IL-1α、TNF-α含量
        5.4 各组地鼠组织中TLR2、TLR4、IL-1αhe TNF-α对应mRNA的表达
        5.5 扩增曲线与溶解曲线
第三章 讨论
    1 痤疮发病机制的认识
    2 痤疮模型的建立
    3 大承气汤方药分析
    4 大承气汤现代药理学研究
    5 丹参酮胶囊的药理分析
    6 IL-1α、TNF-α与痤疮
    7 TLR2、TLR4 与痤疮
    8 大承气汤治疗痤疮的疗效机制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动物实验伦理审查表
    附录2 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
第四章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痤疮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1 研究背景
    2 技术路线图
    3 资料与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纳排标准
        3.3 文献筛选
        3.4 数据分析
    4 结果
        4.1 年发文量及趋势预测
        4.2 来源期刊
        4.3 参与省份
        4.4 研究机构
        4.5 参与研究者
        4.6 研究主题
    5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光动力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中重度痤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光动力及光动力联合治疗在中重度痤疮中的应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6)超分子水杨酸联合针清术、丹参酮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入组标准
        2.1 诊断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剔除标准
    3.使用材料及药物
    4.研究方法
        4.1 操作前准备
        4.2 治疗组操作过程
        4.3 对照组操作过程
        4.4 治疗前后注意事项
    5.观察指标
        5.1 疗效评估
        5.2 不良反应记录
        5.3 患者满意度评价
        5.4 复发率
    6.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治疗结果分析
    3 不良反应记录
    4 患者满意度评价
    5 复发率
讨论
    1 痤疮发病病因及相关机制
    2 痤疮的治疗
    3 研究资料及结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化学换肤术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7)三黄凝胶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观察及对IL-2、MMP-2因子调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全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案
    4.研究结果
第二章 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第三章 讨论
    1.对痤疮的认识
    2.三黄凝胶解析
    3.外用剂型的选择
    4.大鼠痤疮模型的选择
    5.对照药物的选择
    6.动物实验指标的选取
    7.三黄凝胶对中重度痤疮的疗效机制探讨
第四章 结语
    1.结论
    2.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GAGS痤疮分级表
    附录3 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
    附录4 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相关图片
文献综述 痤疮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的研究现状
    1.现代医学对痤疮的研究
        1.1 痤疮的西医发病机制
        1.2 西医治疗
    2.中医学对痤疮的研究
        2.1 病名
        2.2 古代文献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记载
        2.3 古代文献对痤疮治疗的记载
        2.4 近现代中医对痤疮的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发表学术论文
    2.参与科研项目

(8)红蓝光与丹参酮综合疗法对寻常型痤疮患者的疗效、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1.3.2 标本采集:
    1.4 评价指标
        1.4.1 疗效判定标准[6]:
        1.4.2 炎性因子水平:
        1.4.3 免疫功能评估:
        1.4.4 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2.2 治疗前后2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3 治疗前后2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表达比较
    2.4 2组不良反应评价
3 讨论

(9)加味柴胡四物汤治疗痰瘀互结型痤疮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一、中医对痤疮的研究进展
        1.古代医家对痤疮的认识
        2.近现代医家对痤疮的认识
        3.痤疮的中医治疗
    二、西医对痤疮的研究进展
        1.痤疮流行病学调查
        2.痤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痤疮的西医治疗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病例入选标准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脱落标准
        2.5 剔除标准
    3.研究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治疗方案
        3.3 观察指标
        3.4 安全性观察及评价
        3.5 随访
        3.6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一般情况
    2.中医证候积分
    3.皮损积分
    4.疗效分析
    5.安全性评价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10)银花消痤汤联合气压冲洗技术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一般资料
    二、诊断标准
        (一)西医诊断标准
        (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三)病情等级判定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中止、退出标准
    六、治疗
        (一)治疗药物与仪器
        (二)治疗方案
        (三)注意事项
    七、观察指标及方法
        (一)评分判定标准
        (二)不良反应观察
        (三)观察方法
    八、疗效标准
    九、统计学方法
    十、结果
        (一)组间对比
        (二)组内对比
        (三)疗效判定
    十一、不良反应统计
讨论
    一、痤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中医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粉刺气压冲洗美容技术
        (一)粉刺气压冲洗美容技术作用原理
        (二)粉刺气压冲洗美容技术临床应用体会
    三、银花消痤汤方药分析
        (一)立方依据
        (二)中药组方分析
    四、银花消痤汤药物现代药理研究
    五、丹参酮胶囊、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痤疮的机理分析
        (一)丹参酮胶囊治疗痤疮的机理分析
        (二)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痤疮的机理分析
    六、我们对于痤疮及其治疗的认识
    七、研究结果分析
        (一)一般情况分析
        (二)评分分析
        (三)综合疗效分析
        (四)安全性分析
    八、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痤疮联合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发表论文

四、丹参酮治疗不同类型痤疮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丹参酮胶囊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分析[J]. 骆华芳,刘振强. 中华全科医学, 2021(11)
  • [2]刺络拔罐法联合红蓝光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研究[J]. 冯凯雯,邓琪. 中国医疗美容, 2021(04)
  • [3]中医体质调理配合药物治疗湿热体质痤疮的临床观察[D]. 王月.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大承气汤对金黄地鼠痤疮复合模型中TLR2、TLR4、IL-1α和TNF-α表达影响研究[D]. 袁媛.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光动力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中重度痤疮[D]. 王丽.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6]超分子水杨酸联合针清术、丹参酮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观察[D]. 江婷婷. 皖南医学院, 2021
  • [7]三黄凝胶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观察及对IL-2、MMP-2因子调控的实验研究[D]. 刘婧.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红蓝光与丹参酮综合疗法对寻常型痤疮患者的疗效、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李彤,张妍,程巍巍. 河北医药, 2020(23)
  • [9]加味柴胡四物汤治疗痰瘀互结型痤疮临床疗效观察[D]. 陈梦男.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2020(02)
  • [10]银花消痤汤联合气压冲洗技术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炳一.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丹参酮对不同类型痤疮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