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径分析在体育发展规划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磊[1](2021)在《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与锻炼坚持状况,对体育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锻炼坚持是指个体持续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规律锻炼并长期保持的行为,是个体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魄、健康生活、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必要条件。《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要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体育不但肩负体育教育职能,更兼具促进锻炼坚持、增强学生体质、建设校园体育、建树正确体育观的育人责任。但至今为止,大学生身体活动不足、锻炼坚持困难,依旧是学校体育的突出问题。体育领域学者对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的研究由来已久,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梳理时发现,相关研究历经探索与奠基、起步与发展、成熟与融合三个阶段,形成了以健康信念模型、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为核心的理论框架,但缺乏对决策过程的关注;且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赋能大学生锻炼行为虚拟化,虚拟体育社交与用户生成内容知识共享等,改变了传统锻炼坚持行为的研究场域,相关适应性研究稀缺。基于此,提出了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与促进策略的研究问题。本研究综合运用用户生成内容分析与挖掘、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机器学习和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从我国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研究历程梳理入手,结合虚拟锻炼社区用户生成内容分析与访谈资料的交互验证,识别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的影响因素,理顺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的决策过程、建立模型验证影响因素间的作用机制,并细化锻炼坚持行为分类、制定促进策略,通过系统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受生活方式自评、健康认知自评、运动认知自评、个人投入、社会支持、锻炼氛围、场地器材、锻炼获益感知、锻炼风险感知、锻炼动机、锻炼自我效能、锻炼坚持时间、锻炼坚持质量等13个因素的影响。这13个因素构成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模型的五大因素即健康自我评价、锻炼条件、锻炼效果感知、锻炼内驱力和锻炼坚持行为。(2)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模型五大因素之间存在“感知输入-决策-驱动-行为输出”的四层决策逻辑,形成一个链式中介模型,可归纳为具有五因素四层次的“SCeiP”行为模型。该模型是以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和优化锻炼坚持相关因素及决策过程为目标,通过不断完善锻炼坚持行为相关因素作用及协同,促进大学生持续做出锻炼坚持决策的行为模型。(3)锻炼内驱力是锻炼坚持行为的动力来源,是“SCeiP”模型中的核心中介变量,且根据个体所处行为阶段不同,影响不同。模型内部两条促进路径和外部两条反馈路径,均遵循“客观-主观-客观”的作用逻辑,说明锻炼坚持是客观因素通过主观因素发挥能动作用的结果,研究既要关注客观影响因素,更要关注主观作用机制。(4)大学生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单次锻炼的效果感知与经验总结,会影响后续决策。锻炼坚持实质上是一个动态变化、螺旋发展的系统,是个体针对“是否进行锻炼”做出理性决策的过程。在一段时期内,每次决策及行为输出结果均会反馈至输入层,影响新一轮决策。在虚拟锻炼社区调研中发现锻炼者偏好对锻炼效果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只有锻炼获益大于锻炼风险时,个体才会产生足够的锻炼内驱力,选择坚持锻炼。(5)虚拟锻炼社区汇集大学生锻炼坚持及衍生的锻炼知识共享与社交行为,锻炼坚持行为理论在虚拟化锻炼场域中具有一定适应性,但仍需不断拓展。大学生信息化锻炼虚拟社区与平台是新时代锻炼坚持行为叙述规则和价值逻辑建立的主战场,需要着力设计与打造。基于“SCeiP”模型形成了高校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线上线下双循环促进的总体思路。根据巴纳姆效应理论,利用信息化平台知识共享塑造科学体育观导向,在尊重学生个体行为差异的前提下,发挥学生体育锻炼坚持价值认同的聚合效应,以促进大学生锻炼坚持。(6)为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预测与导向内容推荐,实现分类促进策略,本研究选用PCA-GS-SVM算法训练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数据分类器,训练效率高且正确率在训练集及测试集中均高于87%,能够满足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信息化平台分类促进策略的应用要求,有效支撑“SCeiP”模型实践应用。将锻炼坚持行为分为八类,针对不同类别行为特点,制定具体分类促进策略。(7)设计实现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信息化平台,为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锻炼坚持促进提供平台策略及保障策略。从应用需求出发设计平台功能,将“SCeiP”行为模型中涉及的理论概念具象化,融合反馈机制、激励体系、粘性强化等,设计锻炼坚持行为信息化促进方法,为“SCeiP”行为模型的应用落地打造良好基础。并针对锻炼坚持行为促进信息化平台的推广应用,从组织保障策略、制度保障策略、监管反馈策略等三个方面,制定保障策略。本研究创新性主要集中于以下三点:第一,研究引入管理学理论拓展锻炼坚持研究理论架构,拓宽现有锻炼行为研究的应用场景;第二,集成大数据研究方法,拓展虚拟锻炼社区用户分类和用户生成内容分析研究路径,丰富了锻炼坚持行为研究的方法论体系;第三,自行发展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问卷,为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量化研究提供有效量具及实证基础。
赵添[2](2021)在《基于GIS的冬奥出行规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冬奥会作为国家特大型体育赛事之一,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观赛。然而,由于赛事相关信息发布不集中,给赛事管理者和出行人员的出行和查询冬奥相关信息带来不便,并且道路突发异常情况时有发生,若不能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将会给观赛游客带来延误。因此,赛事管理者和出行者缺少集赛事相关信息查询、出行规划和应急调度一体化平台。本论文以软件工程方法学为指导思想,以软件工程理论、智慧交通理论、智能优化算法为基础,以赛事管理人员和出行人员为研究对象,以应急调配和出行规划为研究场景,系统地分析了待解决问题的需求和业务流程,最后设计与开发冬奥出行规划原型系统。旨在为管理和出行人员提供便捷、可靠、高效的出行规划和信息查询服务。本文主要的设计与开发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1)常态与应急调度场景下出行路径规划方法和应急车辆调度模型。为了减少应急车辆和观赛人员各自出行时间,设计了用于应急和常态场景下的出行路径规划方法和应急场景下的应急车辆调配模型:在出行场景下,将研究场景聚焦于轨道交通出行和驾车出行两种出行场景,通过Dijkstra算法来实现轨道交通下不同出行目的的出行规划方法;通过改进蚁群算法以提高其在驾车路径规划方法的实用性,并通过实例证明,改进的算法比原始算法在限定搜索区域的情况下求解效率提高了23.8%,蚂蚁死锁发生的概率降低到了7-9%。在应急场景下,建立了以最短应急时间和最优车辆配置为目标的单应急点单需求点应急车辆调配模型,先使用改进蚁群算法分析最近驻车点分布,再使用回溯剪枝算法来求解模型。(2)冬奥出行规划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系统功能设计方面,本文首先分析大型赛事相关的业务痛点,并依据面向对象的模块化划分方法初步将冬奥出行规划系统划分为冬奥基础数据管理、交通态势可视化及评价、应急资源调配和管理、出行路径规划和用户管理五个模块。在系统架构方面,为了简化系统开发流程,本系统使用SSM作为后端框架,Layui.js作前端框架,Web容器使用Tomcat,并使用My SQL、GDB和Redis作数据持久化工具。在系统实现方面,本系统以北京四环以内为出行规划区域,路网数据来源于Open Street Map。首先使用Arcmap对城市主干路网进行建模并存储于GDB,再通过Arc GIS Server作为地图服务器发布地图Web服务,最后使用Arc Objects组件进行二次开发来实现改进的蚁群算法对发布的地图实例的最优路径分析。
周丽[3](2021)在《深圳市工业部门碳排放及减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阶段中国不仅处于打好污染防治战的攻坚期,还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转型期。从国家、省到市、区各级党政都号召严格控制碳排放碳强度,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同共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工业作为碳排放量最大的国民经济部门,为如期实现碳减排目标,对工业行业实行碳减排、发展低碳工业已然势在必行。如何实现工业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均衡,以达成工业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共赢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首先,本文分析深圳及其辖区工业发展、行业结构、碳排放强度和能源消耗现状。碳排放测算方法方面,介绍了实测法、物料衡算法、模型法和IPCC测算法等几种方法,选取IPCC测算法测算工业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还对碳排放结构分解主要方法STIRPAT模型、LMDI模型、SDA模型等进行比较。其次,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模型)分析深圳市工业行业结构与碳排放动态演进关系。运用stata14.0软件对模型数据先后进行描述性分析、平稳性检验,最优滞后阶数的确定、广义矩估计、稳定性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相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析。建立面板门槛模型分析深圳市工业行业变化对碳排放的门槛效应。先以深圳市为研究对象,分析2010—2019年深圳市业行业变化对碳排放的门槛效应;再以深圳市各辖区为研究对象,分析深圳市各辖区门槛效应的异质性。基于对工业行业经济发展、碳排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深圳市工业碳排放结构分解分析。先构建碳排放驱动因素时间结构分解模型分析2010—2019年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再选取M-R模型构建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空间结构分解模型,分析深圳市各辖区工业碳排放空间结构的驱动因素。鉴于2010—2019年深圳市工业行业变化与工业碳排放之间具有明显的动态关系,深圳市工业行业变化对碳排放具有门槛效应,在对工业部门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时空分解的基础上,构建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10—2019年深圳市工业行业碳排放碳减排潜力。最后结合工业行业碳排放潜力和碳排放时空差异驱动因素分解结果,分析深圳市及不同辖区的工业行业碳减排路径。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近十年来,深圳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同时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同共进的发展道路。深圳市工业碳排放总量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由2010年的154.92万吨下降至2019年的81.81万吨,下降幅度高达73.12万吨,下降比例为47.20%。深圳市各辖区的工业碳排放总量在时间维度上也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在空间维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南山区的工业碳排放高于其他9个区,宝安区、龙华区、福田区和龙岗区的工业碳排放次之,罗湖区、盐田区、光明区、坪山区和大鹏新区的工业碳排放较低。从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强度看,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强度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由2010年的0.03吨/万元下降至2019年的0.01吨/万元,下降幅度高达70.19%。深圳的绿色能源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了碳排放减排,同时城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日益增强的环境管制形成了“倒逼”机制,反作用于城市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从2010—2019年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增长驱动因素的结构分解结果看,能源强度效应和行业结构效应在大多数年份对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增长均具有较大程度的负向作用,是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增长较为重要的抑制因素;能源结构效应在大多数年份也具有负向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是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增长的抑制因素;经济产出效应则在大多数年份对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增长具有较大程度的正向作用,所以是拉动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增长最主要的因素。从深圳市工业碳排放潜力看,2010—2019年深圳市工业碳减排潜力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南山区、福田区、宝安区为工业碳减排潜力前三大区。从深圳市工业碳减排路径看,深圳市工业碳减排路径依次为:降低工业能源消耗强度、减少工业经济产出、改善工业行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耗结构。结合本文主要结论,围绕深圳工业行业低碳发展提出调整工业行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降低碳排放强度、抓紧落实相关配套政策以及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等相关建议,各辖区需根据不同行业的碳排放特征和发展趋势制定针对性的协同减排策略和实施路径。
贺军[4](2021)在《街区制目标下住区公共开放空间的布局优化策略研究 ——以西安幸福路地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住区公共开放空间不仅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居民日常户外活动和社交的重要场所,住区公共开放空间的数量、规模、布局是否合理对于居民的日常户外活动有着较大的影响。幸福路地段中的公园、广场、街头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层级关系不明确,现有公共开放空间的功能性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同时,地段中的住区主要以单位制住区和商品房住区组成,住区大多是封闭式管理模式,规模大小不一,以小于1公顷的住区为主,多个住区共同占据一个街区的情况较为普遍,街区中住区与住区之间以围墙相隔,各住区内部的活动场地和绿地在空间上布局内向化,主要供本住区居民使用,并且小于1公顷的住区内部缺乏活动场地,多以宅间空地进行活动,加剧了地段住区公共开放空间的缺乏,也不利于居民的日常户外活动。幸福路地段作为西安主要的军工企业集聚区,从建国至今再经过近70年的发展后,整个地段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所生活的住区公共开放空间和日常户外活动也有着越来越高的需求。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并对街区制和住区公共开放空间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研究,选取西安市幸福路地段为研究范围,重点阐述了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路线;第二部分,主要对街区制住区公共开放空间的布局模式进行了研究,从而为街区制目标下幸福路地段住区公共开放空间的布局优化提供依据;第三部分,介绍了西安幸福路地段的发展变化历程和住区现状建设情况,以及住区公共开放空间的建设现状,总结了住区公共开放空间在布局方面的现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从居民的使用视角出发,分析居民在日常户外活动过程中前往各公共开放空间的出行路径、出行距离和出行时间等内容,以及对居民在住区内公共开放空间活动特征和现状公共开放空间的功能性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居民在使用公共开放空间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功能上的缺失;第五部分,通过前文所总结的住区公共开放空间布局和使用上所存在的问题、制定公共开放空间的布局目标,并提出公共开放空间的布局优化策略,最后构建了幸福路地段住区公共开放空间体系。
张峰筠[5](2021)在《渉入度、心理收益对举办地居民品牌赛事支持意向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运动健康理念的进步,大型体育赛事逐步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赛事的举办会对城市产生经济、文化、环境等各方面影响,其对城市发展的独特功能和作用逐渐被各地政府重视。但另一方面,在现实中,各地办赛的综合效益并没有完全显现,甚至还可能引起一系列社会民生问题。如何有效实现与提升赛事社会效应,促进赛事与城市和谐的发展,更应引起各方重视。举办地居民作为体育赛事的主要社会活动主体,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在体育赛事的组织管理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他们的态度是赛事社会影响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体育赛事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条件之一。近年来,有学者从居民心理感知的微观角度发现赛事心理收益是居民对体育赛事态度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但其具体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国外学者的实证研究中,在我国国情、民情与文化的现实情境中,本土居民对赛事的心理收益感知、表述与内涵的研究还非常匮乏,尤其是心理收益对赛事态度产生影响的具体路径并没有得到更多论证。另外,学者们认可赛事渉入度与心理收益之间存在关联,但渉入度是归纳在心理收益范畴,还是某种引起心理收益感知差异的影响因素,两者之间的影响机理仍然存在模糊,也没有更多的理论与实践论证结果。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从赛事举办地居民视角出发,尝试从态度理论、渉入度理论、信息精细加工理论、情绪理论等不同理论角度解释居民态度的构成和相互作用,为居民赛事态度赋予新的内涵,以品牌体育赛事为实证案例,从赛事社会影响之内部微观视角即心理感知角度,探索我国居民赛事心理收益的实际体验,寻找居民赛事支持态度形成的具体路径。研究以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质性研究全面分析在我国国情和赛事体系下,居民对品牌赛事心理收益的具体感知与维度,完善居民品牌赛事心理收益的测量量表;通过定量研究,以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为案例,分析举办地居民赛事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意向的相互关系,验证假设模型,探究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对已有心理收益理论模糊部分作出补充。以便在我国实际情况下,更贴切地解释居民赛事心理收益及态度的形成,为发挥赛事社会影响及效益、促进赛事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良性互动、保证赛事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研究结果:(1)居民赛事态度由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意向三个成分共同构成与影响。其中本土居民对品牌赛事的心理收益包括国际形象提高带来自豪感、社会归属加强及社会互动带来情感满足、赛事激情带来良好感觉、城市激情带来良好感觉、城市(社区)产业发展及改善基础设施带来自豪感5个维度。(2)渉入度对赛事心理收益有显着正向影响。(3)心理收益对赛事支持意向有显着正向影响。(4)渉入度不直接对支持意愿产生影响,而是通过心理收益的传导作用影响支持意愿。(5)心理收益在渉入度与支持意愿关系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6)不同特征的居民群体在部分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意向感知及影响路径中存在显着差异。研究建议赛事举办应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通过高质量办赛有效提高居民的城市感知与城市热爱,提升居民品牌赛事常态化和体育生活化水平,进而增强人民群众参与品牌赛事活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支持感,具体建议:(1)积极拓展居民赛事渉入渠道。保障居民对品牌赛事举办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收益权,优化居民在品牌赛事全流程中的“主人翁意识”;多渠道、多角度了解赛事举办地居民的核心诉求和相关需要,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参与、互动与表达机会。(2)努力增强居民品牌赛事心理收益。积极引导,有效培育,合理优化居民在办赛中的心理获得和良性情绪,尤其将城市形象提升、基础设施改善、配套产业发展等赛事正外部性影响进行广泛宣传,以启发、提升民众对于办赛的自豪情绪,将“谋城”、“谋赛”和“谋己”形成有效关联,提升民众的获得感;通过创新、开发和丰富赛事维度及衍生活动,保持品牌赛事新颖性与吸引力,提升民众的“赛事激情”、“城市激情”和“社会归属与互动增强”,通过体育项目培育、赛事文化沉淀来进行深层次的激发,鼓励居民体会、融入、认同赛事独特魅力进而在赛事的价值认同、社会认同、收益认同等方面产生共鸣,积极获得愉悦、满足的心理感觉。(3)充分注意不同人群影响差异。多样化、细致化、个性化、精准化地开展宣传、组织、活动、参与、培训、教育,提高各类型居民对匹配类型品牌赛事的参与热情与心理收益,进而形成支持态度。
黄艳梅[6](2021)在《广西体育商业赛事“文体旅商”融合发展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体育+”、“互联网+”思想的产生以及“融合发展”理论的提出,使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得到快速发展,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旅游业等与单一产业或多产业相融合的形式或模式随之产生,形成新型的产业形态:体育文化、体育文化旅游等,相比较而言,对体育产业与单一产业或两产业间融合的研究居多,主要集中在某个地区的发展对策及路径研究、政策分析、融合度测评等研究方向。对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旅游业、商业四个产业相融合的发展研究较晚,研究成果屈指可数,再加上部分地区体育运动思想较落后、体育实践基础较为薄弱、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不完善的原因,致使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等四个产业相融合发展的实践较难进行。本文将以体育与文化、旅游、商业间的融合发展为理论基础,试图对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旅游业、商业四者融合发展进行研究,探讨体育商业赛事“文体旅商”融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存在的问题,对广西地区体育商业赛事“文体旅商”融合的机制进行解读,丰富“体育+”的内涵,补充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等四个产业相融合发展在学术研究上的空白,为其他“体育+”模式的研究提供前期的理论基础。同时结合当地的区域特色,挖掘整合文化产业资源、自然生态资源,建立体育赛事举办区域特有的融合形式,为未来“体育+”项目的实践推广和应用提供可靠的实践基础。基于以上背景和研究目的,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书籍、网络文献等理论基础知识并归纳整理;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和所整理的文字资料,分析广西地区现有体育赛事的性质,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五个广西体育商业赛事实例对体育商业赛事“文体旅商”的融合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对体育赛事举办地走访调查,搜集体育赛事举办期间赛事的组织情况及当地经济、人流量等各方面的变化,归纳总结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现状;采用访谈法对体育赛事组织者、景区、酒店等相关人员进行访谈;最后根据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总结出在赛事举办过程“文体旅商”融合发展所存在的不足,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根据对赛事的分析,试图对广西地区体育商业赛事“文体旅商”融合的机制进行解读,将其分为融合机制的动因、要素、效应三部分,三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缺一不可。据我国现阶段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商业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总结体育商业赛事“文体旅商”融合发展的特征,得出以下结论:广西地区体育商业赛事是以包括文化、旅游、商业等在内的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在发展过程中文化产业占比较低;体育商业赛事“文体旅商”融合发展表现出产业关联、产业集群化;广西体育商业赛事“文体旅商”融合发展成为新时代体育赛事发展的新趋势、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据此提以下建议:注重文化产业融合比,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产业间的融合力度,提升品牌效益;优化营销策略,为产业间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刘玲[7](2021)在《兰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 ——以医疗设施为例》文中认为近几年来,随着兰州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对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能力显着提升。目前,在以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阶段,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逐渐转变,对公共服务设施的要求也不断增高。然而,现阶段兰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存在供给总量不足、供需关系复杂、设施布局不均衡、政府部门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公共服务设施是保障公众基本权利、提高公众生活水平的基础,因此改善兰州市公共服务设施至关重要。论文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指引,根据兰州市“都会城市、精致兰州”的总体发展思路,完善兰州市公共服务设施,推动兰州市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在此研究背景下,为进一步了解兰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公众满意度现状,分析城市治理在公共服务设施领域存在的不足,本文借鉴近几年国内外研究成果,依据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公众满意度理论,以兰州市医疗设施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观察等方式探索兰州市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将影响因素设置为公众期望、感知质量、感知服务、感知价值、公众满意度、公众信任与公众抱怨七个方面。合理选取满意度测评指标,建立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通过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使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最终得到设施公众满意度指数。其次,研究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影响因素间的相关关系,在公众期望、感知质量、感知服务、感知价值、公众满意度、公众信任与公众抱怨间设立11条假设路径,构建兰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通过模型验证,为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测评和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医疗设施的公众满意度指数为56.56%,满意度指数较低。本文使用四分图表分析法对医疗设施满意度测评指标的重要度-满意度象限图进行具体分析。同时使用路径分析法对医疗设施满意度指数模型的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假设中有10条路径均呈现出显着性且与预期一致,从而验证了兰州市医疗设施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的正确性。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设施的薄弱环节和服务缺陷,根据满意度指数模型中的相关关系,从感知质量、感知服务、感知价值等满意度影响因素入手,对改进兰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尝试性地提出对策建议。最终提高兰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公众满意度指数,打造舒适便利高效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公众生活幸福感与舒适感。
祖晓谦[8](2021)在《混居社区内邻里行为对低收入群体社会适应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在高速发展的城市现代化环境下,社会需要低收入群体快速适应城市的节奏和观念,这不仅使低收入群体感到巨大的适应无助感,同时低收入群体的资源局限性也无法促使其达到适应新环境的需求。随着我国住房建设速度的加快,混居社区对于住房消费能力有限的低收入群体而言意义更加重大,但其对低收入群体社会适应性产生的影响亟需深入探讨。为了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和低收入群体保持健康的发展,迫切需要明晰当前混居社区邻里环境与低收入群体社会适应性之间的关系,并采取合理的资源配置使面临适应困难的低收入群体快速适应社会。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参照群体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构建了邻里行为对低收入群体社会适应性的影响模型。具体来说,首先对以往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界定并阐述了相关的核心变量的概念及测量工具,包括邻里行为、社会适应性、心理健康、消费选择和子代教养成果,介绍了用于分析邻里行为对社会适应性影响的三个基本理论,分别是资源保存理论、参照群体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并提出理论框架及相关假设。本研究主要提出了三个假设群:第一,在个体加工阶段构建了心理健康在邻里行为与社会适应性之间的中介作用;第二,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出发,构建生存型消费选择、发展型消费选择和享受型消费选择在邻里行为与社会适应性之间的中介作用;第三,在代际加工阶段构建了以子代教养成果为中介变量的路径,并探索子代教养成果在低收入父辈群体的邻里行为与社会适应性之间的复杂链式中介作用。本文收集了用于归纳分析研究的26份有效数据样本和用于实证研究的1993份关于混居社区内低收入群体及其子女的有效数据样本。利用知识图谱和半结构化访谈的归纳分析方法,明晰了影响社会适应性的路径因素,利用理论演绎的方式建立起各因素的逻辑联系,并选择实证研究中广泛使用的问卷调查法收集样本数据,进一步对所提出的假设群进行验证。具体来说,利用知识图谱对现有的社会适应性研究的影响因素进行聚类分析,结合半结构化访谈获得的26位低收入居民的有效样本,通过归纳分析质性的印证图谱聚类的结果,交叉总结出心理因素、经济因素和教育因素等7个影响我国低收入群体社会适应性的主要因素类型,使本研究对低收入群体社会适应性的现状有了充分的了解,能够满足本研究分析的需要。采用频数分析和理论驱动的方式,从心理健康、消费选择和子代教养成果三个方面分析了邻里行为对低收入群体社会适应性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构建了研究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在实证部分的问卷调查中,本研究进行了四轮数据的收集,共获得1993份有效数据样本,其中样本1中有296份,样本2中有97份,样本3中有388份,样本4中有1212份。采用回归分析、机器学习和生态计量等多种方法,对本文的研究模型和相关假设进行验证。实证分析的结果揭示了混居社区内邻里行为对低收入群体社会适应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首先,邻里行为可以正向影响低收入群体的社会适应性;其次,邻里行为可以分别通过个体加工阶段的心理健康、发展型消费选择和代际加工阶段的子代教养成果正向影响低收入群体的社会适应性;最后,邻里行为可以通过双代际加工阶段的心理健康和子代教养成果的链式中介作用对低收入群体的社会适应性产生正向影响,还可以通过双代际加工阶段的发展型消费选择和子代教养成果的链式中介作用对低收入群体的社会适应性产生正向影响。基于对以上三条主线构建的路径作用分析和总结,本研究根据检验结果讨论了关于低收入群体和混居社区工作人员的管理启示,即提出通过打破同质性社交圈和理性的对待消费选择等建议来帮助低收入群体加强邻里沟通能力进而提升社会适应水平;通过强化社区干预及规范混居社区尤其是保障性住房配建配租社区工作人员的行为和正确处理异质性阶层邻里内部关系等方式,为低收入群体搭建良好邻里互动的社区平台给出建议;通过城市整体统筹规划和合理安排社区内外公共资源等方面提供了策略建议,以期削弱混居社区布局可能带来的区域负面影响,为促进混合收入阶层邻里行为和提升低收入群体社会适应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李敏[9](2020)在《林区村级治理能力减贫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扶贫战略的实施,中国农村即将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全面脱贫目标。在中国扶贫进程中,内外共同作用的贫困治理模式下,村级组织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外源式扶贫的资源传递中,村级组织作为扶贫项目在基层社会的承接者,占据重要一环;内源发展式脱贫方式中,村级组织作为村内的精英力量,对于带动村内经济发展,实现脱贫目的有着重要意义。因而,提高基层组织治理能力,削弱“精英俘获”对扶贫资源造成的贫困治理“内卷化”问题,提升村级组织的能人带动效应,对于农村贫困治理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乡村治理视角出发,从村庄层面探寻农村贫困治理的新思路,着重回答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村级治理能力是否能显着影响村内贫困状况?这种影响是否一致,是否因村庄贫困程度不同存在显着差异?如果能够显着影响农村贫困,那么村级治理能力的减贫路径与机制为何?对于以上问题的解答,以期为提升中国扶贫治理效率,推进乡村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现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借鉴。本研究在“贫困陷阱”理论、“内生式发展”理论、与“治理”理论多维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对已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综述的基础上,构建了村级治理能力对农村贫困的作用框架,并对村级治理能力的提升路径进行了探讨。基于陕西省内宝鸡市、咸阳市、安康市、榆林市、商洛市共5市16个县154个乡镇546个村庄的调研数据,采用多种计量模型及方法,实证检验了村级治理能力对农村贫困的作用机制,并指出提升村庄治理能力的可行性路径。依据本文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可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2010-2018年以来,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无论是在绝对人口分布还是相对贫困人口比重均表现出在山区更高的聚集度,且在2015年以后进一步山区聚集的趋势。基于陕西省内的调研样本的分析中,安康市贫困程度最深,商洛市贫困发生率较低但人均收入水平不高,与之相反的宝鸡市人均收入水平最高但市内村庄贫困发生率却排第二,榆林与咸阳市的贫困程度最轻;从健康、受教育程度与生活水平来看,依然是安康与商洛表现最为贫困,宝鸡、咸阳次之,榆林贫困程度最轻。对比林区与非林区两组样本村庄发现,林区样本村庄在四个维度贫困程度均显着高于非林区样本,再次论证了贫困人口在林区地形聚集的结论。村庄参与扶贫项目的分析中,不难发现扶贫资源向贫困程度最深的安康与商洛市倾斜较多,榆林市虽贫困程度最浅,但扶贫项目的参与程度排名第三,其次为宝鸡市,扶贫资源相对投入最少的为咸阳市。在分地形的扶贫项目对比分析中,林区样本村庄获得的扶贫资源要显着高于非林区样本,但因贫困村的进入退出机制并不完善,可能存在扶贫资源瞄准效率低下的情况。(2)基于村级治理能力的概念及内涵的界定,从资源获取能力、发展经济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四个维度构建村级治理能力度量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对其综合指数进行测算。对调研样本村庄的村级治理能力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其综合水平相对较低,整体样本均值仅为0.136,四个维度的均值大小排序依次为资源获取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发展经济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分地级市对比分析中,总体村治能力水平排名为榆林市>宝鸡>咸阳>安康>商洛,其中榆林市在村治能力综合指数与各维度指数中均排名第一,安康与商洛市除个别维度外,均表现靠后,表明村级组织的治理能力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表现更高,在贫困林区的均值水平则较低;林区与非林区的样本对比来看,林区样本组除社会管理能力外,均显着低于非林区样本的均值表现,这一结果说明了村治能力与地形条件、植被覆盖状况等因素存在相关关系。(3)为进一步了解村级治理能力影响因素,从“制度”与“主体”的角度出发,探讨二者对村庄治理能力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因素中民主选举变量的选举候选人个数与选举投票率、民主监督变量中的监委会成员数以及宗族规模变量均显着正向影响村庄治理能力,村干部个体特征因素中,村支书受教育程度、村支书任职年数、村主任受教育程度及村主任特殊经历均对村级治理能力有显着正向影响,而村主任任职年数却有显着负向影响;在民主选举制度与村干部个体特征的交互作用分析中,民主选举能够通过选举出高素质的、管理经验丰富的村干部,通过提高村庄引进资源能力及发展村内经济的能力来提升村庄综合治理能力;民主监督制度与村干部个体特征的交互作用检验中,民主监督手段并不能让高素质的村干部表现出更好的能力,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村主任的社会管理能力;非正式制度变量的宗族网络规模与村干部个体变量的交互项影响均未通过显着性检验,但对村干部管理村内公共事务有促进作用。(4)在对村级治理能力减贫效应的分析中发现村级治理能力对农村贫困存在显着负向影响,即村级治理能力越高的村庄能够产生显着的减贫效果。整体调研样本中,村级治理综合能力显着负向影响农村贫困状况,同时村庄的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下、农业生产劳动力比重高、耕地资源质量差、自然灾害频发、灌溉设施及公共交通水平低、地理位置偏僻、村内没有发展特色产业和引进企业等因素也是造成村庄贫困的重要因素;为考察不同贫困程度背景下的村级组织行为是否存在显着差异,进一步对样本进行分类回归,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结果表明,村级治理能力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系数,随着贫困程度的加深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门槛回归结果进一步证明,村级治理能力与农村贫困之间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且在贫困程度越深的村庄,提升村级组织的治理能力的减贫效果要高于贫困程度较浅的样本村。同时,对样本依据林区分类回归的结果表明,处于林区内的村庄村级治理能力的减贫效果十分显着,而非林区样本村庄的村级组织减贫效果并未通过显着性检验。(5)村级治理能力四个维度减贫效应的分析中,村级组织在不同贫困程度背景下的四个维度减贫效果存在显着差异。在整体样本分析中,仅社会管理能力与公共服务能力能构显着影响村内贫困状况,表明当前农村社会,村庄治理目标逐步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方向是较为正确的。在对不同贫困程度分组回归的结果中,在贫困程度较浅的村庄,发展经济能力减缓贫困的作用更为显着,而资源获取能力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并未通过显着性检验,相反的,在贫困程度较深的村庄,村级资源获取能力与农村贫困呈显着负向相关,而发展经济能力并不显着,社会管理能力与公共服务能力在门槛回归中在两个样本组中均有显着负向影响,表明在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仍然需要依靠加大外部资源流入来推动村庄经济发展,实现减贫目标,而贫困程度较浅的村庄,主要依靠激发村庄内源式发展动力,带动村内居民生产发展积极性来改善村庄贫困;林区与非林区地带村级治理能力减贫路径对比分析中,林区样本中的社会管理能力与公共服务能力能显着减少村内贫困状况,非林区样本村庄则主要依靠村级组织的发展经济能力来带动农村发展。(6)在对村级治理能力减贫路径分析结果中,揭示了村级治理能力通过“主观减贫机制”直接作用于贫困户的减贫效果最为显着,其次为通过发展农业产业措施的间接效应的影响,最后是通过特色产业经营,调节特色资源利用效率,拓展农户收入渠道的方式。村级治理能力四个维度的减贫路径来看,资源获取能力与发展经济能力通过发展村内产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中介效应以实现减贫的效果要优于直接减贫的效果,而社会管理能力与公共服务能力的直接减贫效应是高于通过发展产业的间接减贫效应的。第五,从四个维度的减贫总效应对比来看,村级组织社会管理能力减贫效果最佳,其次为公共服务能力,再次为发展经济能力,最后为资源获取能力,表明当前农村需要通过村级组织实现减贫目的时,应以提升村级组织的社会管理能力与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村级组织的管理经验与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是实现减贫的有效路径,单纯依靠外部资源输入以实现减贫的效率相对要低一些。对比林区与非林区村级治理能力的减贫机制发现林区地带村级组织通过直接减贫措施以及产业发展的中介作用能够显着改善村内贫困状况,而非林区样本中仅通过企业发展与开发特色资源的方式能显着减少贫困。
王默[10](2020)在《整合技术的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知识结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教学的常态,教育信息化为教师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TPACK)是解读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知识结构的系统理论,已经成为新时代教师必备的知识体系。尽管当前研究者们已经开展了大量TPACK研究,但这些研究对特定教学情境下TPACK研究仍不够充分,TPACK学科化是当前研究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针对美术学科而言,美术教师的教学知识结构如何紧跟时代发展更新迭进是现今研究的首要任务之一。本研究旨在对美术教师的教学知识结构做出初步聚焦探讨,研究思路如下。首先,选取小学美术教师为研究对象,提出整合技术的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知识结构(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Fine Arts Knowledge,简称TPFAK);其次,采用调查研究、结构方程、视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其结构建立的科学性、实践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再次,通过阐释TPFAK模型各元素的概念内涵、建立元素间的关系结构、探究小学美术现实课堂样态、观察挖掘TPFAK形成差异的各项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建立合理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知识结构的教师教育策略,为提升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提供助力和支持。论文由导论和正文(五章)构成。导论主要从研究缘起、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理论基础、研究设计与方法等方面做出简要陈述。第一章,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框架构建。该部分基于理论,构建了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框架,阐释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的内涵,明确了结构的七个要素。并按照由外而内,从基础到核心,从单一到复合这三个层级关系对要素进行分层,并提出整合化、情境化、动态化、实践化、创造性等六个方面的结构特征。第二章,小学美术教师TPFAK教学知识结构模型构建研究。研究利用小学美术教师教学TPFAK知识水平测量工具开展测量,通过AMOS结构方程模型统计分析工具,对TPFAK知识结构中的七个元素的影响关系进行建模和修正,最终得到拟合度较好的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模型,并验证了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第三章,基于TPFAK结构模型探究小学美术教师课堂教学现实样态。运用视频分析法,结合课堂分析视知工具(Observed Known on Classroom,缩写为OKC)获得各编码元素的时长覆盖率和频次,从教学行为、媒体应用、TPFAK三个角度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探究小学美术教师TPFAK结构的课堂呈现方式和结构特点,以此审视小学美术教师课堂教学现实样态。第四章,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差异影响因素研究。该部分采用访谈法对不同TPFAK水平(高水平、中等水平、低水平)的小学美术教师开展访谈,并基于扎根理论整理访谈数据,最后总结分析得出小学美术教师TPFAK共同差异影响因素,分别为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学科因素、环境因素和技术因素,并构建出小学美术教师TPFAK差异影响因素模型。第五章,小学美术教师结构认知层次模型构建及策略提出。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构建了三层“基于美术教师结构认知层次模型”;立足于此认知模型提出用整合技术、教学法和学科作为促进美术教师专业成长的触媒;以创新和实践作为美术教师改革教育过程、促进学生培养的行动关捩。总体来看,本研究提出TPACK学科化的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并基于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验证了TPFAK结构的内在关系、现实样态和差异影响因素。以期通过该研究为优化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知识结构、促进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完善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理念提供新的思路和应用策略。
二、路径分析在体育发展规划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路径分析在体育发展规划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性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相关概念的研究 |
2.1.2 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
2.1.3 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的相关理论 |
2.1.4 文献述评 |
2.2 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的相关管理理论基础 |
2.2.1 社会交换理论 |
2.2.2 健康自我管理与行为决策 |
2.2.3 综合集成思想与TEI@I方法论 |
2.3 大数据分析的相关理论与技术 |
2.3.1 大数据支持体育行为记录与干预 |
2.3.2 用户生成内容的自然语言处理与主题发现 |
2.3.3 行为特征的聚类 |
2.3.4 基于有监督机器学习的行为特征分类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因素与结构 |
3.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因素研究设计 |
3.1.1 因素筛选方法 |
3.1.2 研究过程 |
3.1.3 资料收集与处理 |
3.1.4 资料初步分析结果 |
3.2 因素界定 |
3.2.1 基于文献的相关关键词界定 |
3.2.2 基于UGC内容的因素提取 |
3.3 模型因素一致性检验 |
3.3.1 回访专家过程及数据选择 |
3.3.2 权重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
3.4 因素结构分析 |
3.4.1 锻炼坚持行为五因素 |
3.4.2 锻炼效果感知双向作用拆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模型假设与验证 |
4.1 锻炼坚持行为分析框架 |
4.2 研究假设 |
4.2.1 健康行为自评、锻炼效果感知和锻炼内驱力 |
4.2.2 锻炼条件、锻炼效果感知和锻炼内驱力 |
4.2.3 锻炼效果感知、锻炼内驱力和锻炼行为 |
4.2.4 锻炼行为模型中的链式中介 |
4.2.5 锻炼行为模型中的调节变量 |
4.3 问卷设计原则与题目类型 |
4.3.1 问卷题目类型 |
4.3.2 问卷设计原则 |
4.3.3 问卷题目设计 |
4.4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模型验证 |
4.4.1 预调研 |
4.4.2 正式调研 |
4.4.3 结果分析 |
4.5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的“SCeiP”模型 |
4.5.1 “SCeiP”模型逻辑与特征 |
4.5.2 “SCeiP”模型内部促进双路径 |
4.5.3 “SCeiP”模型外部反馈双路径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策略 |
5.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思路、指导原则与目标 |
5.1.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的总体思路 |
5.1.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的指导原则 |
5.1.3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的目标 |
5.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与结果 |
5.2.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需求分析及过程 |
5.2.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结果 |
5.3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特点 |
5.3.1 锻炼行为数据分类偏差分析 |
5.3.2 不同类别特点形成原因分析 |
5.4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的“因材施教”策略 |
5.4.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方式 |
5.4.2 不同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类别促进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及保障策略 |
6.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设计与实现 |
6.1.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的设计 |
6.1.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的实现 |
6.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保障策略 |
6.2.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组织保障策略 |
6.2.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制度保障策略 |
6.2.3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监督反馈策略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管理因素构成专家意见调查表 |
附录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权重专家调查表 |
附录3 预调研问卷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汇总 |
附录4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调查问卷 |
附录5 移动应用爬虫程序展示(部分) |
附录6 用户生成内容话题识别程序展示(部分) |
附录7 Mplus程序部分展示(部分) |
附录8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与应用关键代码(部分) |
图目录 |
表目录 |
攻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基于GIS的冬奥出行规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项目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及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组织结构 |
1.4.2 论文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与技术概述 |
2.1 Layui.js前端框架 |
2.2 算法概述 |
2.2.1 蚁群算法 |
2.2.2 回溯剪枝算法 |
2.2.3 Dijkstra算法 |
2.3 ArcGIS Server |
2.4 ArcObjects开发组件 |
2.5 本章小结 |
3 需求分析 |
3.1 需求分析概述 |
3.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1 冬奥基础数据管理 |
3.2.2 交通态势可视化及评价 |
3.2.3 应急资源调配和管理 |
3.2.4 出行路径规划 |
3.3 非功能性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4 系统概要设计 |
4.1 系统架构设计 |
4.2 软件功能结构设计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概念结构设计 |
4.3.2 逻辑结构设计 |
4.3.3 物理结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出行路径规划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5.1 基于Dijkstra的轨道交通出行路径规划方法 |
5.1.1 最少总出行时间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5.1.2 最少换乘次数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5.2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驾车出行规划方法 |
5.2.1 道路权重模型 |
5.2.2 蚁群算法的改进 |
5.2.3 算法流程描述 |
5.2.4 算法应用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6.1 系统运行及开发环境 |
6.2 冬奥基本数据管理模块 |
6.2.1 人机界面设计 |
6.2.2 模块流程设计 |
6.2.3 模块类设计 |
6.2.4 模块具体实现 |
6.3 交通态势可视化及评价 |
6.3.1 人机界面设计 |
6.3.2 模块流程设计 |
6.3.3 模块类设计 |
6.3.4 模块具体实现 |
6.4 应急资源调配和管理 |
6.4.1 应急车辆调配模型 |
6.4.2 人机界面设计 |
6.4.3 模块流程设计 |
6.4.4 模块类设计 |
6.4.5 模块具体实现 |
6.5 出行路径规划模块 |
6.5.1 路网建模 |
6.5.2 人机界面设计 |
6.5.3 模块流程设计 |
6.5.4 模块类设计 |
6.5.5 模块具体实现 |
6.6 本章小结 |
7 系统测试 |
7.1 测试环境 |
7.2 功能性测试 |
7.3 非功能性测试 |
7.3.1 系统性能测试 |
7.3.2 系统安全性测试 |
7.3.3 系统兼容性测试 |
7.3.4 算法与模型测试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工作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深圳市工业部门碳排放及减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以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3.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3.5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 |
2.1 相关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库兹涅茨理论 |
2.1.3 低碳经济理论 |
2.1.4 路径依赖理论 |
2.2 研究方法 |
2.2.1 碳排放测算方法 |
2.2.2 碳排放结构分解分析方法 |
第3章 深圳市工业行业发展和碳排放现状 |
3.1 深圳市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1 深圳市工业主要指标分析 |
3.1.2 深圳市各辖区工业增加值总量分析 |
3.1.3 深圳市工业行业结构分析 |
3.1.4 深圳市各辖区工业行业结构分析 |
3.2 深圳市工业碳排放现状分析 |
3.2.1 深圳市工业碳排放总量分析 |
3.2.2 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强度分析 |
3.2.3 深圳市工业碳排放能源结构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深圳市工业行业结构与碳排放动态演进关系分析 |
4.1 PVAR模型的构建 |
4.2 实证结果分析 |
4.2.1 描述性分析 |
4.2.2 平稳性检验 |
4.2.3 最优滞后阶数的确定 |
4.2.4 广义矩估计(GMM)结果 |
4.2.5 稳定性检验 |
4.2.6 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 |
4.2.7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4.2.8 方差分解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深圳市工业行业变化对碳排放的门槛效应分析 |
5.1 面板门槛模型的构建 |
5.2 工业碳排放门槛效应实证分析 |
5.2.1 模型变量描述性分析 |
5.2.2 平稳性检验 |
5.2.3 门槛效应检验 |
5.2.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5.3 深圳市各辖区门槛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
5.3.1 门槛效应检验 |
5.3.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深圳市工业碳排放结构分解 |
6.1 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理论分析 |
6.2 深圳市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时序结构分析 |
6.2.1 碳排放时间结构驱动因素分解模型构建 |
6.2.2 深圳市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时序结构分解 |
6.2.3 深圳市各工业行业碳排放驱动因素时序结构分解 |
6.3 深圳市各辖区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空间结构分解 |
6.3.1 空间结构分解模型的比较与构建 |
6.3.2 深圳市各辖区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空间结构分解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深圳市工业部门碳减排潜力及路径分析 |
7.1 深圳市工业行业碳减排潜力分析 |
7.1.1 超效率SBM模型的构建 |
7.1.2 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选取 |
7.1.3 深圳市工业行业碳减排潜力分析 |
7.2 深圳市工业行业碳减排路径分析 |
7.2.1 深圳市工业碳减排路径分析 |
7.2.2 深圳市各辖区工业碳减排路径分析 |
7.2.3 深圳市各工业行业碳减排路径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实证研究主要结论 |
8.2 相关对策建议 |
8.2.1 调整工业产业结构 |
8.2.2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 |
8.2.3 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开发,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 |
8.2.4 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 |
8.2.5 抓紧落实相关配套政策 |
8.2.6 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 |
附录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4)街区制目标下住区公共开放空间的布局优化策略研究 ——以西安幸福路地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生活的改变对城市空间形制提出新要求 |
1.1.2 街区制的推行倡导住区公共开放空间的共享 |
1.1.3 幸福路地段综合改造工程为本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
1.3.1 街区制的研究动态 |
1.3.2 住区公共开放空间的研究动态 |
1.3.3 街区制住区公共开放空间的研究动态 |
1.4 相关研究界定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范围界定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街区制住区公共开放空间布局模式研究 |
2.1 街区制模式住区空间特点的分析与研究 |
2.1.1 倡导宜人的街区规模尺度 |
2.1.2 提倡“窄马路、密路网”的道路格局 |
2.1.3 推崇开放、共享与步行优先的理念 |
2.1.4 街区制模式住区空间构建 |
2.2 住区公共开放空间功能和作用的分析与研究 |
2.2.1 居民日常户外活动场所的功能与作用 |
2.2.2 改善住区微气候环境的功能与作用 |
2.2.3 海绵空间的功能与作用 |
2.2.4 应急避难场所的功能与作用 |
2.3 街区制住区公共开放空间布局模式的形成 |
2.3.1 住区公共开放空间功能和作用需求下的综合性布置特点 |
2.3.2 街区制住区公共开放空间的布局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幸福路地段住区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现状与分析 |
3.1 西安幸福路地段的发展历程 |
3.1.1 西安幸福路地段的建设背景 |
3.1.2 西安幸福路地段住区的建设与发展变化 |
3.2 西安幸福路地段住区的建设现状及分析 |
3.2.1 幸福路地段住区建设基本情况 |
3.2.2 幸福路地段城市道路的建设现状及分析 |
3.2.3 幸福路地段住区规模与城市道路的关系分析 |
3.2.4 幸福路地段住区建设现状特征与问题小结 |
3.3 西安幸福路地段住区公共开放空间的现状建设情况及分析 |
3.3.1 幸福路地段住区公共开放空间的基本建设情况 |
3.3.2 北部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现状及分析 |
3.3.3 中部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现状及分析 |
3.3.4 南部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现状及分析 |
3.3.5 西安幸福路地段住区公共开放空间现状特征与问题小结 |
3.4 典型的物业单位管理下的住区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现状与分析 |
3.4.1 占据较大街区面积的商品房住区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现状与分析 |
3.4.2 共享街区的住区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现状及分析 |
3.4.3 多个小规模住区共同占据一个街区的住区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现状及分析 |
3.4.4 典型的物业单位管理下的住区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现状与分析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安幸福路地段住区公共开放空间的居民使用情况及功能性分析 |
4.1 幸福路地段住区居民对公共开放空间的使用情况分析 |
4.1.1 人群构成特征及日常户外活动类型的划分 |
4.1.2 居民对公共绿地的使用情况分析 |
4.1.3 居民对广场及其他活动场地使用情况分析 |
4.1.4 居民对公共开放空间的使用情况小结 |
4.2 幸福路地段典型物业单位管理下的住区居民日常户外活动分析 |
4.2.1 占据较大街区面积的商品房住区居民日常户外活动分析 |
4.2.2 共享街区的住区居民日常户外活动分析 |
4.2.3 多个小规模住区共同占据一个街区的住区居民日常户外活动分析 |
4.2.4 幸福路地段典型物业单位管理下的住区居民日常户外活动小结 |
4.3 幸福路地段住区公共开放空间的功能性使用情况分析 |
4.3.1 改善住区微气候环境的情况分析 |
4.3.2 海绵空间的建设情况分析 |
4.3.3 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情况分析 |
4.3.4 住区公共开放空间的功能性使用情况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5 街区制目标下西安幸福路地段住区公共开放空间的布局优化策略研究 |
5.1 幸福路地段住区公共开放空间的布局优化目标 |
5.1.1 满足居民不同出行范围内活动需求的目标 |
5.1.2 促进街区开放与住区内公共开放空间共享的目标 |
5.1.3 完善住区公共开放空间功能性的目标 |
5.1.4 构建多层级的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均质化的布局目标 |
5.2 幸福路地段住区公共开放空间的布局策略研究 |
5.2.1 因借城市绿地与广场,补充各层级公共开放空间 |
5.2.2 连通城市支路,加强公园绿地和广场外向化 |
5.2.3 实现街区开放,促进住区内绿地与活动场地共享 |
5.2.4 挖掘闲置用地,增补住区内绿地与活动场地 |
5.2.5 利用绿地与广场,补充活动场地与设施 |
5.2.6 完善公共开放空间的功能性 |
5.3 幸福路地段住区公共开放空间的体系构建 |
5.3.1 地段住区公共开放空间体系的构建 |
5.3.2 中部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公共开放空间体系的构建 |
5.3.3 结合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完善绿地与广场的功能性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 |
致谢 |
(5)渉入度、心理收益对举办地居民品牌赛事支持意向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2.1 现有研究概述 |
1.2.2 研究问题聚焦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
2.1 赛事影响与居民态度 |
2.2 居民赛事态度的相关研究 |
2.2.1 态度的定义及内涵 |
2.2.2 态度的影响因素 |
2.2.3 小结 |
2.3 赛事渉入度及其对态度的影响 |
2.3.1 渉入度定义及内涵 |
2.3.1.1 渉入度的概念界定 |
2.3.1.2 渉入度的分类 |
2.3.2 渉入度的测量 |
2.3.3 渉入度相关影响研究 |
2.3.3.1 渉入度的前因 |
2.3.3.2 渉入度的后果 |
2.3.3.3 渉入度在体育赛事领域的相关影响研究 |
2.3.4 渉入度研究趋势 |
2.3.5 小结 |
2.4 赛事心理收益及其对态度的影响 |
2.4.1 心理收益的背景及内涵 |
2.4.1.1 心理收益的概念界定 |
2.4.1.2 心理收益的特点 |
2.4.1.3 赛事心理收益及内涵 |
2.4.2 赛事心理收益的测量及实证 |
2.4.3 赛事心理收益的影响因素 |
2.4.4 赛事心理收益、社会影响与态度的关系 |
2.4.5 小结 |
2.5 行为意向与态度 |
2.6 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
2.6.1 态度ABC模型理论 |
2.6.1.1 理论内容 |
2.6.1.2 理论应用 |
2.6.2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
2.6.2.1 理论内容 |
2.6.2.2 理论应用 |
2.6.3 情感理论 |
2.6.3.1 理论内容 |
2.6.3.2 理论应用 |
2.6.4 社会交换理论 |
2.6.4.1 理论内容 |
2.6.4.2 理论应用 |
2.6.5 行为意向理论 |
2.6.5.1 理论内容 |
2.6.5.2 理论应用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举办地居民赛事支持意向影响路径探索 |
3.1 研究设计 |
3.1.1 质性研究方法 |
3.1.2 Nvivo质性分析软件介绍 |
3.1.3 质性分析流程 |
3.2 数据收集、编码与提炼 |
3.2.1 文献分析 |
3.2.2 访谈分析 |
3.2.2.1 居民访谈分析 |
3.2.2.2 相关管理者访谈分析 |
3.2.3 网络文本分析 |
3.2.4 饱和度及有效性检验 |
3.3 模型变量解析与关系构建 |
3.3.1 举办地居民赛事涉入度维度及内涵 |
3.3.2 举办地居民赛事心理收益维度及内涵 |
3.3.3 举办地居民赛事支持意向维度及内涵 |
3.3.4 理论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假设提出与研究模型的构建 |
4.1 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与假设 |
4.1.1 渉入度与心理收益的关系 |
4.1.2 渉入度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 |
4.1.3 心理收益与行为意向的关系 |
4.1.4 心理收益的中介关系 |
4.1.5 居民类型的差异性 |
4.2 研究模型的构建 |
第5章 实证研究 |
5.1 问卷设计与预调研 |
5.1.1 变量测量量表 |
5.1.2 量表专家咨询修订 |
5.1.3 预调研与检验 |
5.1.3.1 预调研数据获取 |
5.1.3.2 问卷检验与提纯 |
5.2 正式调研 |
5.2.1 案例选择 |
5.2.2 数据收集 |
5.2.3 统计方法 |
5.3 样本数据统计分析 |
5.3.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5.3.2 样本数据信度效度检验 |
5.3.2.1 样本数据信度检验 |
5.3.2.2 样本数据效度检验 |
5.3.2.3 共同方法偏差控制 |
5.3.3 调查样本现状分析 |
5.3.3.1 举办地居民渉入度现状分析 |
5.3.3.2 举办地居民心理收益现状分析 |
5.3.3.3 举办地居民支持意向现状分析 |
5.4 模型检验与假设验证 |
5.4.1 总体模型适配度指标 |
5.4.2 模型主要路径假设检验 |
5.4.3 心理收益的中介效应 |
5.4.4 人口变量检验及方差分析 |
5.5 实证研究检验结果 |
第6章 研究分析与结论 |
6.1 渉入度、心理收益直接影响效应分析 |
6.2 渉入度、支持意向直接影响效应分析 |
6.3 心理收益、支持意向直接影响效应分析 |
6.4 心理收益中介影响效应分析 |
6.5 不同特征居民的差异 |
6.6 研究主要结论 |
第7章 研究启示与展望 |
7.1 理论启示 |
7.2 实践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调查问卷 |
附件2:居民访谈提纲 |
附件3:管理者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广西体育商业赛事“文体旅商”融合发展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政策的驱使和导向 |
1.1.2 我国体育发展的需要 |
1.1.3 全民空前高涨的健身需求 |
1.1.4 各行业发展的促进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1 产业融合 |
1.5.2 体育商业赛事 |
1.5.3 “文体旅商” |
2 研究现状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发展情况 |
2.1.2 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发展情况 |
2.1.3 体育产业与商业融合的发展情况 |
2.1.4 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旅游业、商业间融合的发展情况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研究述评 |
3 体育商业赛事“文体旅商”融合发展的基本条件 |
3.1 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
3.2 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3.2.1 体育与文化、旅游、商业之间具有相类似的基础 |
3.2.2 体育与文化、旅游、商业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
3.3 融合发展的理论背景 |
3.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3.3 产业融合理论 |
3.3.4 场景理论 |
4 广西体育商业赛事“文体旅商”融合发展的个案分析 |
4.1 项目一:桂林马拉松(简称“桂马”) |
4.1.1 项目背景 |
4.1.2 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 |
4.1.3 融合发展的成果 |
4.1.4 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不足 |
4.1.5 促进融合发展的建议 |
4.1.6 融合发展的模式分析——体育联赛旅游 |
4.2 项目二:阳朔铁人三项赛(简称“阳朔铁三”) |
4.2.1 项目背景 |
4.2.2 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 |
4.2.3 融合发展的成果 |
4.2.4 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不足 |
4.2.5 促进融合发展的建议 |
4.2.6 融合发展的模式分析——发展旅游核心产业的体育内涵创意游 |
4.3 项目三:马山县攀岩赛(简称“攀岩赛”) |
4.3.1 项目背景 |
4.3.2 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 |
4.3.3 融合发展的成果 |
4.3.4 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不足 |
4.3.5 促进融合发展的建议 |
4.3.6 融合发展的模式分析——康养类产业集聚型体育赛事 |
4.4 项目四:龙脊梯田百公里跑山赛(简称“龙脊跑山赛”) |
4.4.1 项目背景 |
4.4.2 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 |
4.4.3 融合发展的成果 |
4.4.4 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不足 |
4.4.5 促进融合发展的建议 |
4.4.6 融合发展的模式分析——引入“农业+”的体育主题游 |
4.5 项目五:资源国际越野挑战赛(简称“资源越野赛”) |
4.5.1 项目背景 |
4.5.2 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 |
4.5.3 融合发展的成果 |
4.5.4 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不足 |
4.5.5 促进融合发展的建议 |
4.5.6 融合发展的模式分析——休闲体育观光游 |
5 广西体育商业赛事“文体旅商”融合机制的解读 |
5.1 广西体育商业赛事“文体旅商”融合机制的动因 |
5.1.1 需求驱动因素 |
5.1.2 产业发展驱动因素 |
5.1.3 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融合 |
5.2 广西体育商业赛事“文体旅商”融合机制的要素 |
5.2.1 资源融合 |
5.2.2 技术融合 |
5.2.3 市场融合 |
5.2.4 业务融合 |
5.3 广西体育商业赛事“文体旅商”融合机制的效应 |
5.3.1 提高赛事的知名度 |
5.3.2 树立赛事品牌,促进经济增长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广西体育商业赛事“文体旅商”融合发展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文化产业占比较低 |
6.1.2 “文体旅商”产业间融合发展表现出产业关联、产业集群化 |
6.1.3 广西体育商业赛事“文体旅商”融合发展成为广西地区体育商业赛事发展的新趋势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
6.2 建议 |
6.2.1 注重文化产业融合比,优化产业结构 |
6.2.2 加强产业间的融合力度,提升品牌效益 |
6.2.3 优化营销策略,为产业间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7)兰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 ——以医疗设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问题 |
1.2.1 实践问题 |
1.2.2 理论问题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公共服务设施的研究 |
1.3.2 关于公众满意度的研究 |
1.3.3 关于公共服务设施公众满意度的研究 |
1.3.4 现有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共服务设施 |
2.1.2 满意度 |
2.2 主要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公众满意度理论 |
第三章 兰州市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分析 |
3.1 兰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现状 |
3.1.1 研究区域 |
3.1.2 公共服务设施政策变迁 |
3.1.3 公共服务设施发展历史与现状 |
3.1.4 公共服务设施总体特征 |
3.2 兰州市医疗设施发展现状 |
3.2.1 医疗设施发展历程 |
3.2.2 医疗设施存在的挑战 |
第四章 兰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公众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
4.1 测评原则与思路 |
4.1.1 测评原则 |
4.1.2 测评思路 |
4.2 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确定 |
4.2.2 指标体系建立 |
4.2.3 指标权重赋值 |
4.2.4 指标量化 |
4.3 满意度指数模型构建 |
4.3.1 潜在变量确定 |
4.3.2 潜在变量关系假设 |
4.3.3 模型改进 |
4.3.4 模型描述 |
4.4 调查问卷设计 |
4.4.1 问卷设计原则 |
4.4.2 问卷设计思路 |
4.4.3 问卷设计内容 |
第五章 兰州市医疗设施公众满意度测评 |
5.1 调查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5.2 调查问卷样本描述 |
5.3 公众满意度指数计算 |
5.4 四分图表法分析测评指标重要度-满意度象限图 |
5.5 路径分析法验证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 |
第六章 兰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公众满意度提升建议 |
6.1 有效推行兰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公众满意度测评 |
6.1.1 成立满意度测评管理机构 |
6.1.2 建立健全满意度测评监督机制 |
6.1.3 构建合理的满意度指数模型 |
6.2 改善兰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 |
6.2.1 设施以公众期望为源 |
6.2.2 提升设施感知价值 |
6.2.3 注重设施感知质量与感知服务 |
6.3 促进兰州市公众参与公共服务设施评价常态化 |
6.3.1 听取公众意见 |
6.3.2 强化公众参与 |
6.3.3 增强公众信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兰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公众满意度指数偏低 |
7.1.2 兰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单项测评指标满意度分数较低 |
7.1.3 兰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验证成立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2.1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测评 |
7.2.2 从公众自身的角度测评 |
7.2.3 构建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 |
7.3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7.3.1 研究的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兰州市医疗设施公众满意度测评指标重要度调查问卷 |
附录 B 兰州市医疗设施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混居社区内邻里行为对低收入群体社会适应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邻里行为研究现状 |
1.3.2 社会适应性研究现状 |
1.3.3 混居社区低收入群体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文献研究的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邻里行为对低收入群体社会适应性影响的路径分析及理论框架构建 |
2.1 理论基础 |
2.1.1 资源保存理论 |
2.1.2 参照群体理论 |
2.1.3 社会资本理论 |
2.2 邻里行为对社会适应性影响的理论框架构建 |
2.2.1 混居社区概念模型借鉴 |
2.2.2 混居社区邻里行为对社会适应性影响的双代际加工逻辑分析 |
2.2.3 混居社区邻里行为对社会适应性影响的理论框架构建 |
2.3 邻里行为对社会适应性影响路径的假设提出 |
2.3.1 邻里行为与社会适应性 |
2.3.2 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 |
2.3.3 消费选择的中介作用 |
2.3.4 子代教养成果的中介作用 |
2.3.5 心理健康、消费选择及子代教养成果的链式中介作用 |
2.4 邻里行为对社会适应性影响的研究路径因素分析 |
2.4.1 知识图谱分析法与归纳分析法 |
2.4.2 社会适应性影响因素的图谱分析 |
2.4.3 社会适应性影响因素的归纳分析 |
2.4.4 邻里行为与社会适应性关系的交叉验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邻里行为对低收入群体社会适应性影响的心理健康路径研究 |
3.1 研究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
3.1.1 回归方法选择及适用性分析 |
3.1.2 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 |
3.2 研究设计 |
3.2.1 问卷调查测量工具 |
3.2.2 问卷调查样本来源 |
3.2.3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3.3 心理健康作为中介变量的路径分析 |
3.3.1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
3.3.2 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邻里行为对低收入群体社会适应性影响的消费选择路径研究 |
4.1 混居社区低收入群体消费选择的中介路径构建 |
4.1.1 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
4.1.2 问卷调查样本来源 |
4.2 研究方法及适用性分析 |
4.2.1 机器学习 |
4.2.2 经验风险最小化 |
4.2.3 VC维 |
4.2.4 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 |
4.2.5 线性硬ε-支持向量回归机 |
4.2.6 支持向量回归机的参数选取 |
4.3 消费选择的影响路径及中介作用分析 |
4.3.1 邻里行为对不同类型消费选择预测模型检验 |
4.3.2 不同类型消费选择对社会适应性预测模型检验 |
4.3.3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消费选择路径模型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邻里行为对低收入群体社会适应性影响的代际教育路径研究 |
5.1 研究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
5.1.1 并行多重中介的估计与检验 |
5.1.2 并行多重中介间的中介效应比较 |
5.2 研究设计 |
5.2.1 问卷调查测量工具 |
5.2.2 问卷调查样本来源 |
5.2.3 量表信度和效度 |
5.3 子代教养成果作为中介变量的路径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
5.3.2 子代教养成果的中介作用检验 |
5.3.3 子代主客观教养成果中介作用检验 |
5.3.4 基于父母性别的子代教养成果中介作用亚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邻里行为对低收入群体社会适应性影响的全模型检验 |
6.1 研究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
6.1.1 缓冲区分析方法选择 |
6.1.2 缓冲区叠加模型分析 |
6.1.3 复杂链式中介研究方法 |
6.2 研究设计 |
6.2.1 目标社区选取 |
6.2.2 问卷调查样本来源 |
6.2.3 量表信度效度 |
6.3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
6.3.2 复合式多重中介作用检验 |
6.4 模型结果讨论及策略建议 |
6.4.1 模型主效应结果讨论 |
6.4.2 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及路径讨论 |
6.4.3 消费选择的中介作用及路径讨论 |
6.4.4 子代教养成果的中介作用及路径讨论 |
6.4.5 心理健康、消费选择及子代教养成果的链式中介路径讨论 |
6.5 策略建议 |
6.5.1 低收入群体邻里社会关系建立和社会适应性提升的策略建议 |
6.5.2 混居社区服务管理及人员培训的策略建议 |
6.5.3 城市整体统筹规划的策略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林区村级治理能力减贫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贫困的相关研究 |
1.3.2 村级治理相关研究 |
1.3.3 村级治理能力与农村贫困 |
1.3.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6 技术路线 |
1.7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村级治理能力 |
2.1.3 林区 |
2.2 理论基础 |
2.2.1 贫困陷阱理论 |
2.2.2 内源发展理论 |
2.2.3 治理理论 |
2.3 村级治理能力减贫机制理论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村贫困现状与减贫效果 |
3.1 农村贫困分布与贫困聚集特征 |
3.1.1 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特征 |
3.1.2 农村贫困人口集聚特征 |
3.2 样本数据描述性分析 |
3.3 样本区域贫困特征 |
3.3.1 分地区的贫困特征对比 |
3.3.2 林区与非林区的贫困特征对比 |
3.4 样本区域参与扶贫项目状况 |
3.4.1 分地区村庄参与扶贫项目状况 |
3.4.2 林区与非林区村庄参与扶贫项目状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村级治理能力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
4.1 村级治理能力的度量 |
4.1.1 指标选取 |
4.1.2 权重赋值 |
4.1.3 综合指数测算 |
4.2 村级治理能力特征分析 |
4.2.1 村级治理能力区域差异分析 |
4.2.2 村级治理能力林区与非林区间差异 |
4.3 村级治理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4.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3.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4.3.3 村级治理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村级治理能力减贫效应分析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1 理论分析 |
5.2.2 研究假设 |
5.3 模型构建及变量选取 |
5.3.1 模型构建 |
5.3.2 变量选取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 村级治理能力减贫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
5.4.1 村级治理能力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分析 |
5.4.2 林区村级治理能力减贫效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村级治理能力减贫路径分析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1 理论分析 |
6.2.2 研究假说 |
6.3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6.3.1 模型构建 |
6.3.2 变量说明 |
6.4 村级治理能力减贫路径的实证结果分析 |
6.4.1 模型整体拟合度分析 |
6.4.2 村级治理能力减贫路径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6.4.3 林区与非林区村级治理能力减贫路径结果对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2.1 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提升村级组织治理能力 |
7.2.2 保障村级组织治理资源,调动村级组织减贫动力 |
7.2.3 明确基层项目目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7.2.4 提高村级组织发展经济能力,激活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 |
7.2.5 明确村干部公共服务供给责任,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
参考文献 |
附录 村庄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整合技术的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知识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国家的政策导向 |
(二)美术学科发展的未来趋势 |
(三)小学美术教师素养新要求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问题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问题 |
四、文献综述 |
(一)关于小学教师教学知识结构的研究 |
(二)关于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研究 |
(三)关于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知识研究 |
五、理论基础 |
(一)DBAE理论 |
(二)TPACK理论 |
(三)具身认知理论 |
六、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框架构建 |
第一节 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框架理论渊薮 |
一、整合技术的教学知识结构框架(TPACK)内涵 |
二、整合技术的教学知识结构框架(TPACK)特征 |
第二节 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框架分析 |
一、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知识结构TPFAK的内涵 |
二、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的构成要素 |
三、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层级关系 |
第三节 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框架特征 |
一、解构到重构——知识元素整合化 |
二、适应到联动——知识元素情境化 |
三、求变到追优——知识元素动态化 |
四、内隐到外显——知识元素实践化 |
五、智慧到创新——知识元素创造性 |
第二章 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模型的构建 |
第一节 小学美术教师的TPFAK知识结构组成元素水平测量 |
一、问卷设计与修正 |
二、数据搜集 |
三、数据分析 |
第二节 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模型研究 |
一、小学美术教师TPFAK理论假设模型的构建 |
二、小学美术教师TPFAK结构方程模型的识别与修正 |
三、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评价指标 |
第三节 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内涵及元素相互影响关系 |
一、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内涵及构成元素 |
二、小学美术教师TPFAK核心知识元素间的影响关系 |
第三章 基于TPFAK结构模型的小学美术教师课堂教学现实样态 |
第一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视频分析在课堂观察中的应用 |
二、课堂行为分析在TPACK研究中的应用 |
三、相对中心度测量 |
第二节 研究实施 |
一、研究对象 |
二、编码量表的设计 |
三、研究工具开发 |
四、编码记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小学美术教师课堂行为维度分析 |
二、小学美术教师课堂教学媒体维度分析 |
三、小学美术教师TPACK维度分析 |
四、以某一种维度为主课堂TPACK趋势分析 |
五、基于编码数据分析的教师小学美术教师TPFAK课堂样态分析 |
第四章 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差异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一节 访谈实施过程 |
一、研究对象 |
二、访谈问题设计 |
三、访谈提纲的编制过程 |
四、访谈过程 |
五、访谈资料整理 |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不同阶段的小学美术教师的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科教学差异 |
三、新课改下的学科教学差异 |
第三节 小学美术教师TPFAK共同差异影响因素模型 |
一、个人因素——影响美术教师TPFAK共同差异形成的“形上内因” |
二、组织因素——影响美术教师TPFAK共同差异形成的“制度支架” |
三、学科因素——影响美术教师TPFAK共同差异形成的“客观实存” |
四、环境因素——影响美术教师TPFAK共同差异形成的“外部境况” |
五、技术因素——影响美术教师TPFAK共同差异形成的“工具载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研究 |
一、小学美术教师TPFAK教学知识结构的意义 |
二、小学美术教师TPFAK教学知识结构实际情况 |
三、小学美术教师TPFAK教学知识结构造成差异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
一、美术教师结构认知层次模型建立 |
二、基于美术教师结构认知层次模型的专业发展策略 |
第三节 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局限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小学美术教师 TPFAK 知识水平测量问卷 |
附录二 视频分析部分编码记录 |
附录三 视频分析视知工具 V1.0 专利证书扫描件 |
附录四 小学美术教师 TPFAK 访谈提纲 |
附录五 小学美术教师访谈第一遍整理稿 (片段截取) |
后记 |
四、路径分析在体育发展规划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研究[D]. 王磊. 山东大学, 2021(10)
- [2]基于GIS的冬奥出行规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赵添.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深圳市工业部门碳排放及减排路径研究[D]. 周丽.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4]街区制目标下住区公共开放空间的布局优化策略研究 ——以西安幸福路地段为例[D]. 贺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渉入度、心理收益对举办地居民品牌赛事支持意向的影响研究[D]. 张峰筠.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6]广西体育商业赛事“文体旅商”融合发展的调查研究[D]. 黄艳梅.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7]兰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 ——以医疗设施为例[D]. 刘玲. 兰州大学, 2021(02)
- [8]混居社区内邻里行为对低收入群体社会适应性的影响研究[D]. 祖晓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9]林区村级治理能力减贫机制研究[D]. 李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10]整合技术的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知识结构研究[D]. 王默.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