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乌鲁木齐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袁开文[1](2020)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青海省民和县中央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水是生存之本,万物之本。当前,世界人口密度的持续增加与水资源的低效利用导致水资源严重匮乏。同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以及现有土地的多度开发与利用,致使城市绿化面积越来越少。为了响应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节水型城市绿地应运而生。因此本论文选择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节水型城市绿地为研究重点,基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稀缺、生态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分析该地区城市绿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及实际案例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基于此,本论文以青海省民和县中央公园的规划设计为例,针对场地内部特殊的土地现状对该区域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态条件、场地现状等综合分析,总结现存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雨水收集为导向,构建绿地节水体系;合理配置耐旱植物,丰富植物多样性;功能丰富,多样化满足休憩”的设计策略。首先,通过GIS平台计算设计场地的汇水区域和面积,进一步得出该场地可收集的雨水量,基于此数据确定该场地内的调蓄区分布及面积。在对场地内的湟水河可能引发的雨洪问题进行防洪设计,打造集防洪蓄水和亲水休闲于一体的复式河流断面。其次,合理配置耐旱植物群落,注重植被的季节性和颜色变化,打造多季节丰富的植物景观。在最大化满足节水的同时兼顾其美观性和经济价值。最后,通过对民和县社会人文以及游客需求的了解,在设计场地内植入丰富的功能活动体检空间,打造节水型园林和综合性中央公园有机融合的城市空间。本论文基于文献综述与具体的案例研究为将来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建设节水型城市绿地提供一些参考价值和实践经验。
闫蓬勃[2](2019)在《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其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居民的健康福祉息息相关。而城市树种多样性是维持城市森林稳定性、便于其持续地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城市树种多样性的提高虽然可以通过增加绿化中使用的树种数量实现,但实践证明,不当的树种选择不但难以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还可导致经济损失和资源的浪费。因而充分了解中国城市树种的多样性现状和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树种规划方案,合理增加树种多样性,对城市森林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基于文献和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257个城市的树种多样性格局,依据提出的树种规划原则,以中国城市中己有树种为对象,规划了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潜在可用的树种,并以北京市为例,展示了该规划在单个城市尺度上的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包括:1.在257个城市中,树木(含灌木和木质藤本)的平均种类丰富度为128±118,树木种类总数为2640,其中近1/5的树种为外来种。在种类组成上,最常见的树种为垂柳(Salix babylonica L.)、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L.)、紫叶李等(Prunus cerasifera f.atropurpurea(Jacq.)Rehd.)。各城市间的树种组成相似度具有纬度变化梯度特征,同一纬度上的城市间树种组成不相似性低。此外,城市树种也存在一定同质化现象,一些树种广泛分布在不同城市中。在城市内部,公园绿地是树种丰富度最高的区域,空闲地的种类丰富度最低。2.根据气候适宜性、城市环境适宜性和种类多样性原则对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建成区适宜树种进行规划,结果为:中国城市中潜在可用的树种数量平均为705±323种;其中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城市潜在可用树种最多,平均每个城市适宜使用树种数量为930±245种,而中温带干旱地区潜在可用的树种最少,平均每个城市适宜使用树种数量为187±105种。3.根据前述规划结果,北京潜在可用的树种为565种,调查发现其中的278种已被使用,进而根据树种属性和土地用途的匹配性原则,对调查中未发现的287个树种进行规划。在最严格规划情境下,排除有花粉致敏和飘絮问题的48种和花粉致敏性不确定的197个树种,剩余的无花粉致敏和飘絮问题的树种39种加上可用雌株的3种有花粉致敏的树种用于规划。其中可在公园和空闲地中使用42种,商业区中使用14种,居民区中使用13种,单位绿地中使用3种,道路绿地中使用1种。4.总体而言,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与全球城市树种多样性水平相比差别不大,但与中国自然分布的树木种类多样性相比,仍具较大提升潜力。本研究的树种规划结果显示各城市均具有一批潜在可用的树种,可在经过试种后用于提高各城市树种多样性水平。
刘晶[3](2019)在《西北地区城市遗址公园声景观研究》文中认为城市遗址公园在为广大居民提供城市公园休闲娱乐功能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和满足遗址保护与展示的需求。我国西北地区遗址丰富,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独特,城市遗址公园的景观设计更是特殊,对于声景观缺乏系统研究和应用。本论文以西北地区城市遗址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测试分析以及主客观评价,研究了声环境舒适度评价方法,提出城市遗址公园的声景观设计导则,为城市遗址公园声景观设计提供指导。作者首先开展了声景观和遗址公园相关的文献综述研究,系统地研究了现代声景观理论文献。针对西北地区城市遗址公园开展了现场调研和测试,选取的公园遍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调研获取了五个调研公园的声景观特征和设计手法,测试内容包括每一个景观节点的物理环境参数以及游览者的声景观主观感受评价,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研究通过测试景观节点的物理环境参数(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气流速度、光照比、声压级及其频率特征),问卷调查游览者的声景观主观感受评价。基于相关分析,本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物理环境参数计算声环境舒适度指标的方法,并利用GIS工具生成了园林的声环境舒适度分布图。基于声景观舒适度评价方法和西北地区城市遗址公园现场调研和测试数据,论文分析了西北地区城市遗址公园声景观舒适性与不舒适性,结合声景观类型和声景观设计手法,揭示和提炼出了西北地区城市遗址公园声景观设计特征和规律,编制了西北地区城市遗址公园声景观设计导则。研究以西北地区城市遗址公园的典型代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对象,开展了城市遗址公园声景观设计应用研究。通过现场调研和测试,利用本研究提出的声环境舒适度评价工具,分析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景观节点的声景观舒适性与不舒适性;结合声景观设计导则研究成果,针对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景观节点的声景观分析,提出了声景观优化设计手法,验证了相关研究成果。综上所述,本文以如何提升西北地区城市遗址公园的声景观主观舒适度为出发点,深入探索了西北地区城市遗址公园的声景观特征,研究提出适用于西北地区城市遗址公园声景观设计导则和评价方法,以此来创造和改善城市遗址公园生态听觉环境,改善人居环境,为西北地区城市遗址公园整体景观的营建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孙喆[4](2018)在《乌鲁木齐市园林建设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何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现今己成为时代的紧迫要求和公众的强烈愿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载体,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生态是否协调发展的主要标志。乌鲁木齐市园林绿化建设立足于以园林绿化项目建设增加绿化覆盖率、提升整体绿化水平,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共建天蓝地绿美好城市环境的目的。但是从乌鲁木齐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实践看,政府将园林绿化建设管理作为其一项重要职能,在建设管理中还存在建设任务繁重、投资量较大、管理上有所欠缺等问题。因此如何对城市园林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如何寻找解决之道,政府应如何应对市场经济做好决策,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人从乌鲁木齐市园林建设管理的实际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通过调查、分析和总结乌鲁木齐市园林建设管理现状,参照国内外城市园林建设管理实践取得的经验及教训,对乌鲁木齐市园林建设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从乌鲁木齐市园林建设的规划管理、组织架构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从规划管理、市场化养护、运行机制方面对乌鲁木齐市园林建设管理改革提出探索性建议,并进行相关配套政策研究,为城市园林建设和管理者提供理论支持。
游恒广[5](2018)在《乌鲁木齐市大学路道路绿地景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道路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环境和塑造城市形象方面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过去在城市道路绿地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使得道路绿地愈发的不能满足新时代人们对多要素、多功能的道路绿地景观的需求,并进一步限制了道路绿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乌鲁木齐市大学路以其特有的区域环境、在横向和纵向上的超长距离、道路两侧的复杂地形、周边多样的用地性质,以及面临的巨大挑战,适合道路绿地设计的相关理论在此项目中实践和深化;因此选择对大学路道路绿地景观进行研究来探讨如何打造个性的、可持续的特色道路绿地景观,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理论,并结合目前国内道路绿化设计的现状,指出当代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随后通过对城市道路绿地相关概念的辨析和归纳来理清本文的研究主体,并提出通过对“区域环境”、“空间美学”、“行为心理”、“生态效益”四方面的综合分析来作为营造可持续性的特色道路绿地景观的理论基础;然后通过对研究区的现状调查和对大学路道路绿地景观特色营造的分析,提出具体的设计策略;最后将提出的理论基础和设计策略运用到“乌鲁木齐市大学路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完整的实例中进行验证和深化。研究的结论如下:(1)在城市道路绿地建设的过程中应着重对道路所在的区位、自然状况和周边用地属性进行分析,即从道路所在的区域环境入手来进行道路景观特色的营造。包括显性和隐性文化要素的提取、乡土和外来优质景观植物植物的选择,以及将历史文脉延伸到现代生活形成的设计理念和规划结构。(2)在城市道路绿地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宏观上要与其它道路绿化景观相呼应,并将周边的各种风景区资源串联起来,发挥出更大的美学和经济效益;在具体的景观营造上,应注重分析影响道路绿地景观的两个重要因素——地形和植物,包括削坡、填方、场地平整和挡墙四种场地整理手法,以及植物在横向和竖向上多层次的配置模式。(3)在道路绿地景观设计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行为习惯和心理需求。分车绿带和行道树绿带的设计中要注意在动态视角下植物景观单元尺度的设计,在绿带设计中要体现植物种植的交替韵律和色彩变化,在各个主题段落的设计中可结合植物隐藏的文化含义来烘托氛围,在路侧绿地景观节点的设计中应结合各个地段主要的服务对象设置不同功能的活动场地。(4)在道路绿地景观设计中应注重打造自然生态型绿化,即用最少的资源、最新的材料技术、最少的养护费用、对环境最少的干扰来实现最大的生态效益,打造可持续性的道路绿地景观。包括复层式的绿化模式,以及自动化灌溉系统、生态滞留池、生态LED灯、宾格石笼,以及透水铺装等新技术的运用。
魏雨晴[6](2017)在《乌鲁木齐市级综合公园健身休闲空间营造研究》文中指出在城市综合公园建设中,我们常常忽略健身休闲空间环境的营造,场地建设显得生硬刻板缺乏美感且使用率不高。目前,在城市综合公园健身休闲空间的营造的研究中城市区域局限性较大,且没有针对乌鲁木齐地域的综合性公园健身休闲空间的研究,国内外的研究多以不同人群适宜的活动、体育公园的建设、社区体育休闲为主要方向,从综合公园的级别与类别出发的角度较少,对于乌鲁木齐市级综合公园健身休闲空间领域的研究暂时是空白的。本文通过对乌鲁木齐已修建完善的人民公园和红山公园两个市级综合公园进行研究,总结了两个公园健身休闲空间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差异性问题,利用游客问卷和专家问卷调查并结合实地调查情况,从人的活动需求、活动空间的氛围要求及空间构成要素的影响力三个角度阐述了人需要怎样的活动空间,空间适宜开展怎样的活动,空间各构成要素的影响力,并对综合公园健身休闲空间营造提出意见,引导居民在综合公园内开展适宜的活动,希望对未来的市级综合公园的健身休闲空间建设有所参考。得到的具体结果如下:(1)总结分析了两个公园的共性问题和差异性问题,得出提升景观空间多样性、加强场地类型精细化、提高健身活动丰富度、完善服务设施齐全性、增强空间环境安全性的营建建议。引入健身休闲者的需求满意度问卷问卷调查,对人民公园和红山公园的健身休闲者行为活动进行分析,得到健身休闲空间需求的数据分析,据此得出非专业人士角度的健身休闲活动的需求。(2)以适宜在市级综合公园开展的活动为基础,探析开展活动需要的氛围空间。一方面从五官设计的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空间的营造得出从多感官互动的氛围营造模式;另一方面基于人的行为心理对于活动空间的选择,在满足市级综合公园健身休闲空间适宜开展的活动需求基础上,得出活动氛围营造应分为开敞式、私密式的健身休闲空间营造模式。(4)运用数据分析得到构成乌鲁木齐市级综合公园健身休闲空间主要指标要素的影响力权重,一级指标中影响权重:自然要素(0.6667)>人工要素(0.3333)。二级指标权重中,隶属自然要素的三项指标进行影响力排序:植物配置(0.2358)>地形地势(0.2121)>植物种类(0.2038)。隶属人工要素的7项二级指标的影响力排序如下:场地合理(0.0931)>健身设施(0.0764)>休憩座椅(0.0458)>园路布置(0.0375)=灯光照明(0.0375)>遮阴设施(0.0238)>建筑小品(0.0192)。可根据各要素的权重比例进行市级综合公园健身休闲空间的营造,做到有的放矢、均衡兼顾。
张茜[7](2017)在《干旱地区园林博览会景观规划探索 ——以乌鲁木齐申办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景观概念规划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从20世纪末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起,园林博览会在中国一共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逐渐增加影响力,成为各个城市竞相举办的一大盛事。然而多年来,园林博览会集中在东部、南部的经济发展地区举办,从未踏入过西北干旱地区。鉴于此,本文对干旱地区的园林博览会景观规划进行研究,意图推进园林博览会向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迈进的步伐。西北干旱地区地域辽阔,地貌丰富,文化多样,具备独特的优势,举办园林博览会,可以激活整个城市乃至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本文通过对园林博览会景观规划的每一阶段进行拆分,研究探讨干旱地区园林博览会的特征,归纳总结出适合干旱地区园林博览会景观规划的原则与理论依据,为干旱地区园林博览会的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通过新疆乌鲁木齐申办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景观概念规划项目进行实践,探讨实践干旱地区园林博览会景观规划的新方法、新思维,以期探索适合在干旱地区建设园林博览会的理论体系和具体措施。
杨梅花[8](2017)在《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天山北坡地区为研究范围,探讨绿洲的人文性,由历史的表层升入到历史的底层去探索绿洲人居景观的历史发展渊源。研究以一种综合、整体、动态的认知与思维方式去看待和解读历史景观对象,从“自然—人文”、“有形—无形”立体模式去梳理“自然”和“文态”的绿洲人居历史脉络。针对全文的这一主旨,本文在研究方法、基础研究以及理论研究的三个板块分别提出“建构文化景观视角下绿洲人居景观分析研究理论框架”、“梳理天山北坡历史时期人居景观演进阶段性特征和过程性特征”、“提炼天山北坡历史时期人居景观演进动力机制”三方面的具体目标,并围绕上述目标形成文章的三个创新点。从研究的地域范围来看,天山北坡位于新疆地理骨架的中间位置,既是天山自然生态廊道,又处于文化地域“丝绸之路”北道。区域内涵盖了新疆多种的地貌类型,东部的吐鲁番盆地绿洲被戈壁和哈顺沙漠所包围,中部是天山山地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相间的冲积扇平原,西部是伊犁河流域绿洲。同时,“丝绸之路”带动区域多元文化发展,人居景观历史底蕴丰富、特色鲜明。从研究内容来看,文章主体部分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论题的提出,对相关理论背景与研究现状的综述;第二章是“文化景观视角下历史绿洲人居景观研究方法探析”是在分析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梳理全文研究理论框架;第三、四、五、六章“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阶段性特征分析”则是对本文研究地域人居演进的梳理与案例筛选、归纳;第七、八章节“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分析”与“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动力机制提取”则是基于第三、四、五、六章节的理论架构与案例选取,对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演进的深入研究;最后,第九章结语则是基于全文理论与基础研究的总结与归纳。通过全文的分析,文章建构出绿洲人居景观的“文化—空间—时间”的多维分析框架,在对该地域范围内历史城镇进行了调研和历史资料梳理的基础上,文章重点选取了伊犁州直、乌鲁木齐地区、哈密等区域历史城镇作为论述的典型案例。基于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从历史、考古、文学、艺术等各个学科领域,通过对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共性与特性的关联、对比分析,总结出天山北坡人居景观发展历史的四个典型“人文初曦、文化之脉、城镇之维、边疆之链”阶段特质和“变迁、调整、适变、更新”空间过程规律,并从中提取人居景观的“生态、政治、社会、人文”的“依赖、主导、秩序、交融”机制,丰富了关于该地域中人居景观历史的基础研究内容。本文首次构建了特定区域的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的研究理论,完善了绿洲学的人文景观历史研究内容,创新了绿洲人居景观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周永启[9](2017)在《浅谈乌鲁木齐市生态型园林景观建设》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政府部门愈加重视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一是提升城市文明形象,二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地处西北干旱地区的乌鲁木齐市生态型园林建设面临着诸多地理环境等因素的限制,要想其克服地区特有的困难,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利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合理地配置当地资源,有效解决城市生态型园林景观建设难题,改善乌鲁木齐的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
樊磊[10](2016)在《乌鲁木齐中心城区绿地土壤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于2010年在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天山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主要城区绿地对土壤质地、电导率、pH值、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土壤理化性质及含量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乌鲁木齐城市绿地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检测。为评估乌鲁木齐城市绿地土壤质量具体情况,加强乌鲁木齐城市绿地土壤科学管理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幅度为2.5-92.17 g/kg,平均值为38.13 g/kg;碱解氮含量变化幅度为4.45-69.36 mg/kg,平均值为30.82 mg/kg;速效磷含量变化幅度为0.25-52.88mg/kg,平均值为8.80 mg/kg;速效钾的含量的变化幅度为30.3-629.7 mg/kg,平均值为261.16 mg/kg;PH值的变化幅度为7.68-9.01,平均值为8.40;电导率的变化幅度为23-705μs/cm,平均值为180.84μs/cm。(2)城市化造成的土壤质地较粗对土壤氮、磷有效性、有机碳含量低有一定贡献,主要表现在漏水漏肥;其次在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中大多数存在坡度,雨水冲刷也造成养分的淋失。(3)不同功能区下土壤性质对比表明:住宅区和单位附属绿地有机质含量相对于道路绿化带和公园区较高,主要是因为人口数量多,产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与土壤混为一体,不但影响土壤通透性并且会直接导致土壤的理化性质不协调。公园绿地和住宅区绿地的速效磷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住宅区绿地除施肥的影响外,很可能还受到含磷废物进入的影响。(4)在垂直变化对土壤性质对比方面: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但城市绿地土壤中速效磷含量变化比较大,在一个样点上的不同层次速效磷含量变异性很大。(5)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土壤中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都较高,而城市绿地土壤中的碱解氮含量比较低,低于新疆农田土壤中的含量。(6)为了解乌鲁木齐城市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水平,对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不同功能区土壤中8种重金属(Pb、Cd、Hg、As、Zn、Mn、Cu、Fe)的含量和分布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与综合污染指数计算各区域污染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区域采样点单因子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显示各区域均处于低风险。通过对单因子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求和计算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从数值上看出各区域综合污染指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单位附属绿地、住宅区绿地、道路绿化带、公园绿地。
二、关于乌鲁木齐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乌鲁木齐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青海省民和县中央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研究背景 |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研究内容 |
1.4.研究方法 |
1.4.1.文献研究法 |
1.4.2.理论研究法 |
1.4.3.实例例证法 |
1.4.4.实地调研法 |
1.5.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阐述及研究进展 |
2.1.干旱半干旱地区 |
2.1.1.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定义 |
2.1.2.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分布 |
2.1.3.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城市特征 |
2.2.节水型城市绿地 |
2.2.1.节水型城市绿地的定义 |
2.2.2.节水型城市绿地的产生背景 |
2.2.3.节水型城市绿地的内涵 |
2.3.国内外节水型城市绿地的研究进展 |
2.3.1. 国外节水型城市绿地的研究进展 |
2.3.2. 国内节水型城市绿地的理论研究及现状 |
3. 对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型城市绿地的认识 |
3.1.基于节水型城市绿地相关理论研究 |
3.1.1.节水型社会建设 |
3.1.2.低影响开发理论 |
3.1.3.景观生态学理论 |
3.1.4.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基于节水型城市绿地相关技术研究 |
3.2.1.节水型城市绿地的技术规范及标准 |
3.2.2.节水型城市绿地的系统规划 |
3.2.3.节水型城市绿地的用水水源研究 |
3.2.4.节水型园林绿地植物的水利用率 |
3.3.目前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绿地存在的问题 |
3.4.建设节水型城市绿地的措施 |
3.4.1.重视园林绿地水系规划 |
3.4.2.调整种植结构 |
3.4.3.合理选择植物种类,优化植物配置 |
3.4.4.加强管理人力资源,提高员工的节水意识 |
3.5.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型城市绿地的发展目标 |
4. 相关案例研究 |
4.1.雨水收集利用策略:宾夕法尼亚大学—休梅克绿地 |
4.1.1.项目概况 |
4.1.2.设计策略 |
4.1.3.借鉴意义 |
4.2.雨洪管理:金华燕尾洲公园 |
4.2.1.项目概况 |
4.2.2.设计策略 |
4.2.3.借鉴意义 |
4.3.可持续生态景观:印度卢平研究中心景观设计 |
4.3.1.项目概况 |
4.3.2.设计策略 |
4.3.3.借鉴意义 |
4.4.干旱半干旱地区园林水景设计:乌鲁木齐小绿谷水景公园坡地设计 |
4.4.1.项目概况 |
4.4.2.设计策略 |
4.4.3.借鉴意义 |
4.5.生态修复:抱坡岭公园 |
4.5.1.项目概况 |
4.5.2.设计策略 |
4.5.3.借鉴意义 |
4.6.空间利用Bentway公共空间 |
4.6.1.项目概况 |
4.6.2.设计策略 |
4.6.3.借鉴意义 |
5. 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策略 |
5.1.设计原则 |
5.1.1.资源节约型原则 |
5.1.2.科学设计型原则 |
5.1.3.体系完善型原则 |
5.2.基于节水的绿地保护与修护 |
5.2.1.植被保护和利用 |
5.2.2.绿地土壤修复 |
5.3.节水型城市绿地水系统设计策略 |
5.3.1.雨水利用策略 |
5.3.2.再生水利用 |
5.3.3.绿地节水灌溉设施 |
5.3.4.土壤保水措施 |
5.4.节水型城市绿地树种规划与种植设计 |
5.4.1.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 |
5.4.2.合理选择耐旱植物群落 |
5.4.3.植物需水计算与控制 |
5.5.节水型城市绿地铺装设计策略 |
5.5.1.铺装材料与绿地节水的关系 |
5.5.2.透水铺装的类型和特性 |
6. 青海省民和县中央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研究 |
6.1.背景概况 |
6.1.1.地理环境 |
6.1.2.气候条件 |
6.1.3.水文条件 |
6.1.4.土壤条件 |
6.1.5.社会人文条件 |
6.2.项目概况 |
6.2.1.区位分析 |
6.2.2.上位规划解读 |
6.2.3.现状分析 |
6.2.4.SWOT分析 |
6.3.设计方案流程图 |
6.4.设计理念及目标 |
6.5.设计策略 |
6.5.1.以雨水收集为导向,构建绿地节水系统 |
6.5.2.合理配置耐旱植物,丰富植物群落 |
6.5.3.功能丰富,多样化满足休憩 |
6.6.总体规划设计 |
6.6.1.总体景观结构 |
6.6.2.分区景观详细规划设计 |
6.7.水系统设计专项 |
6.7.1.雨水收集利用设计 |
6.7.2.防洪设计 |
6.7.3.生态驳岸设计 |
6.7.4.生态水净化系统 |
6.7.5.节水型灌溉设施设计 |
6.8.植物景观设计专项 |
6.8.1.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
6.8.2.绿化植被选择 |
6.9.其他设计专项 |
6.9.1.竖向设计专项 |
6.9.2.交通设计专项 |
6.9.3.山体修复设计专项 |
6.9.4.灰空间设计专项 |
6.9.5.服务设施专项 |
6.9.6.标识系统专项 |
6.9.7.节事活动策划专项 |
6.10.用地平衡表 |
7.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图纸附录 |
(2)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城市森林的功能 |
1.2 城市树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
1.3 城市森林树种多样性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1.4 城市绿化中树种规划方法研究现状 |
1.5 现有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
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3 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 |
3.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3.1.1 研究区域 |
3.1.2 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中国城市树种种类丰富度 |
3.2.2 城市不同土地利用上的树种丰富度 |
3.2.3 中国城市树种组成的合理性分析 |
3.2.4 与自然分布的树种多样性对比 |
3.2.5 城市间树木种类组成相似度及影响因素 |
3.3 小结 |
4 中国城市树种规划研究 |
4.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4.1.1 研究区域 |
4.1.2 树种规划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自然干扰对树种的影响结果 |
4.2.2 中国城市树种规划结果 |
4.3 小结 |
5 城市树种规划——以北京为例 |
5.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北京城市树种现状 |
5.2.2 北京城市潜在可用树种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中国城市绿化树种调查文献目录 |
附录B 北京城市树种多样性调查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3)西北地区城市遗址公园声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声景观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城市遗址公园声景观学相关基础理论 |
2.1 城市遗址公园概况 |
2.1.1 城市遗址公园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
2.1.2 西北地区城市遗址公园概况 |
2.1.3 遗址公园规划理论体系 |
2.2 声景观学相关理论 |
2.2.1 声学基础 |
2.2.2 心理声学 |
2.2.3 景观生态学 |
2.2.4 声景观生态学 |
2.2.5 环境心理学 |
2.3 遗址展示与遗址公园声景观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北地区城市遗址公园声景观调研 |
3.1 调研对象选取及测试分析方法 |
3.2 现场调研及测试 |
3.2.1 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 |
3.2.2 兰州小西湖公园 |
3.2.3 银川中山公园 |
3.2.4 西宁南凉虎台遗址公园 |
3.2.5 乌鲁木齐人民公园 |
3.3 基于GIS的声景观特征分析 |
3.3.1 GIS在景观规划和环境声学中的应用 |
3.3.2 GIS在声景观图中的空间分析及表达 |
3.3.3 声景观图的制作 |
3.4 遗址公园声景观总体特征分析 |
3.4.1 声音协调度评价 |
3.4.2 声景观满意度分析 |
3.5 遗址公园声景观设计特点 |
3.5.1 景观与空间设计 |
3.5.2 声音设计 |
3.5.3 声景观主客观感受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声环境舒适度评价方法研究 |
4.1 声景观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
4.1.1 国外声景观评价研究 |
4.1.2 国内声景观评价研究 |
4.2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2.1 环境因子与声音的关系 |
4.2.2 景观设计改变环境因子 |
4.3 声环境舒适度评价公式的建立 |
4.4 实验测试与验证 |
4.5 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西北地区城市遗址公园声景观综合评价研究 |
5.1 声源类型及评价分析 |
5.1.1 声环境舒适度评价结果 |
5.1.2 声源频率特征测试 |
5.1.3 主观好感度评价结果 |
5.2 声景观舒适与不舒适的景观节点 |
5.3 声景观感受舒适与不舒适的景观节点设计特征 |
5.3.1 舒适景观节点的设计特征 |
5.3.2 不舒适景观节点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6 西北地区城市遗址公园声景观设计导则研究 |
6.1 方法制定的原则 |
6.1.1 充分考虑西北地区地域特征 |
6.1.2 基于预防性保护的原则 |
6.1.3 声景观舒适度的控制性原则 |
6.2 基于声景观舒适度的设计思路 |
6.2.1 基于温度差的设计方法 |
6.2.2 基于相对湿度的设计方法 |
6.2.3 基于光照比的设计方法 |
6.3 基于主观好感度评价的设计思路 |
6.3.1 声源主观好感度评价 |
6.3.2 声源满意度与各分项评价指标 |
6.3.3 主要声源评价 |
6.4 基于声源频率的设计方法 |
6.4.1 声源频率好感度 |
6.4.2 舒适频段声源的设计方向 |
6.5 基于场所精神营建的设计思路 |
6.6 西北地区城市遗址公园声景观设计导则建立 |
6.6.1 声景观综合要素的设计原则 |
6.6.2 声景观主观好感度评价的设计原则 |
6.6.3 声源频率的设计原则 |
6.6.4 场所精神营建的设计原则 |
6.7 声景观设计导则 |
6.8 本章小结 |
7 声景观设计方法应用研究—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例 |
7.1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基本概况 |
7.1.1 遗址环境调研分析 |
7.1.2 景观要素调研分析 |
7.1.3 大明宫历史声源分析 |
7.2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声景观调研 |
7.2.1 主观好感度评价 |
7.2.2 各区域频率声源特征及声景观评价 |
7.2.3 基于声环境舒适度公式综合评价 |
7.2.4 综合评价结论 |
7.3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声景观改进设计 |
7.3.1 殿前区各景观节点声景观设计分析 |
7.3.2 宫殿区各景观节点声景观设计分析 |
7.3.3 宫苑区各景观节点声景观设计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西北城市遗址公园声景观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B 西北地区城市主要植物 |
附录C 青城山环境舒适感主观调查问卷 |
附录D 西北城市遗址公园声环境舒适度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所参与项目 |
(4)乌鲁木齐市园林建设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 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1 文献综述 |
2.2 相关理论概念 |
第3章 乌鲁木齐市园林建设管理的现状分析 |
3.1 乌鲁木齐市园林绿化建设总体发展概况 |
3.2 乌鲁木齐市园林建设管理现状 |
3.3 乌鲁木齐市园林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4章 国内外园林建设管理的实践及启示 |
4.1 国内园林建设管理的成功案例 |
4.2 国外园林建设管理的成功案例 |
4.3 国内外园林建设管理的启示 |
第5章 乌鲁木齐市园林建设管理的改革探索 |
5.1 完善园林建设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5.2 理顺乌鲁木齐市园林建设管理组织形式 |
5.3 加强园林规划管理 |
5.4 完善园林建设管理制度 |
5.5 优化乌鲁木齐市园林建设管理、养护及投资模式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乌鲁木齐市大学路道路绿地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本文对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城市道路绿地与路侧带状公园 |
2.2 城市道路绿地复杂地形与植物景观 |
2.3 道路绿地的功能特性 |
2.4 特色道路绿地景观内涵解析 |
2.5 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设计策略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区概况 |
3.3 大学路道路绿地景观特色营造分析 |
3.4 大学路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策略 |
3.5 小结 |
第4章 实例分析——乌鲁木齐市大学路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
4.1 规划背景 |
4.2 总体构思 |
4.3 主体设计 |
4.4 效益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乌鲁木齐市级综合公园健身休闲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 研究目的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8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地调查结果与分析 |
2.1 乌鲁木齐市区域概况 |
2.2 乌鲁木齐市级综合公园 |
2.3 研究对象的选择 |
2.4 现状调查结果 |
2.5 乌鲁木齐市级综合公园健身休闲空间存在的问题 |
2.6 讨论 |
第3章 问卷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样本分析 |
3.2 空间需求的调查分析 |
3.3 空间氛围的调查分析 |
3.4 构成要素的调查分析 |
3.5 讨论 |
第4章 乌鲁木齐市级综合公园健身休闲空间营建建议 |
4.1 关于需求的营建建议 |
4.2 关于氛围的营建建议 |
4.3 关于要素的营建建议 |
4.4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5.1 乌鲁木齐市级综合公园健身休闲空间提升的建议 |
5.2 市级综合公园健身休闲空间营造方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作者简介 |
(7)干旱地区园林博览会景观规划探索 ——以乌鲁木齐申办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景观概念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纵向对比法 |
1.3.2. 横向对比法 |
1.3.3. 综合归纳法 |
2. 干旱地区园林博览会相关概念 |
2.1. 干旱地区 |
2.1.1. 干旱地区的定义 |
2.1.2. 干旱地区分布 |
2.2. 园林博览会 |
2.2.1. 园林博览会的定义 |
2.2.2. 园林博览会发展史 |
2.3. 节水型景观 |
2.3.1. 节水型景观的定义 |
2.3.2. 节水型景观的重要意义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国外研究现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3. 干旱地区园林博览会影响因素 |
3.1. 气候因素 |
3.1.1. 降水情况 |
3.1.2. 日照及辐射 |
3.1.3. 风环境 |
3.1.4. 气温 |
3.2. 植被因素 |
3.2.1. 种类贫乏 |
3.2.2. 特有种相对贫乏 |
3.3. 土壤因素 |
3.4. 小结 |
4. 干旱地区园林博览会景观规划 |
4.1. 干旱地区园林博览会景观规划原则 |
4.1.1. 节水性与地域性突出 |
4.1.2. 事件性与永续性并重 |
4.1.3. 传承性与创新性结合 |
4.1.4. 观赏性与示范性兼备 |
4.2. 干旱地区园林博览会景观规划策略 |
4.2.1. 选址策略 |
4.2.2. 园区规划设计策略 |
4.2.3. 节水景观营造策略 |
4.3. 干旱地区园林博览会景观规划方法 |
4.3.1. 场地选址 |
4.3.2. 主题拟定 |
4.3.3. 空间布局 |
4.3.4. 交通组织 |
4.3.5. 植物配置 |
4.3.6. 节水设施 |
4.4. 小结 |
5. 案例分析 |
5.1. 德国慕尼黑联邦园林展 |
5.1.1. 项目概况 |
5.1.2. 设计内容 |
5.1.3. 小结 |
5.2. 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 |
5.2.1. 项目概况 |
5.2.2. 设计策略 |
5.2.3. 小结 |
5.3. 以色列耶路撒冷植物园 |
5.3.1. 项目概况 |
5.3.2. 设计策略 |
5.3.3. 小结 |
5.4. 吐鲁番沙漠植物园 |
5.4.1. 项目概况 |
5.4.2. 设计策略 |
5.4.3. 小结 |
5.5. 乌鲁木齐雅玛里克公园 |
5.5.1. 项目概况 |
5.5.2. 设计策略 |
5.5.3. 小结 |
6. 乌鲁木齐园林博览会景观概念规划设计说明 |
6.1. 项目概况 |
6.1.1. 区位分析 |
6.1.2. 气候分析 |
6.1.3. 用地内部分析 |
6.1.4. 周边用地分析 |
6.1.5. 小结 |
6.2. 规划原则 |
6.2.1. 节水性 |
6.2.2. 地域性 |
6.2.3. 永续性 |
6.2.4. 创新性 |
6.2.5. 示范性 |
6.2.6. 参与性 |
6.3. 规划策略 |
6.3.1. 分区策略 |
6.3.2. 空间策略 |
6.3.3. 公共景区策略 |
6.3.4. 特色展园策略 |
6.3.5. 其他展园策略 |
6.3.6. 能源策略 |
6.3.7. 节水策略 |
6.4. 总体规划 |
6.4.1. 总平面规划 |
6.4.2. 功能分区 |
6.5. 分区设计 |
6.5.1. 公共服务区 |
6.5.2. 园博核心区 |
6.5.3. 园博拓展区 |
6.5.4. 外围控制带 |
6.6. 专项设计 |
6.6.1. 服务设施规划 |
6.6.2. 竖向规划 |
6.6.3. 水循环系统规划 |
6.6.4. 种植规划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录 |
(8)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干旱区绿洲城镇人居——亟待加强研究的领域 |
1.1.2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对绿洲人居发展史的反思 |
1.1.3 总体思路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1 绿洲史地相关研究 |
1.3.2 人居景观相关研究 |
1.3.3 人文视角下地域人居演进机制研究 |
1.3.4 绿洲人居景观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的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方法 |
2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研究方法探析 |
2.1 绿洲历史人居景观的呈现特征与研究框架 |
2.1.1 物质与文化的一体 |
2.1.2 空间与时间的并进 |
2.1.3 绿洲人居景观分析框架 |
2.2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物质要素 |
2.2.1 环境 |
2.2.2 构筑物 |
2.2.3 空间 |
2.2.4 人的行为 |
2.3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文化维度 |
2.3.1 自然环境的“文态性” |
2.3.2 社会环境的“生态性” |
2.3.3 人居景观的文化性 |
2.4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空间维度 |
2.4.1 环境景观 |
2.4.2 城镇格局 |
2.4.3 聚落景观 |
2.4.4 地标景观 |
2.5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时间维度 |
2.5.1 时态性 |
2.5.2 时段性 |
2.6 本章小结 |
3 史前时期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
3.1 人文起源、依附自然的环境景观 |
3.1.1 人类社会起源 |
3.1.2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 |
3.2 环境主导、功能区分的聚落格局 |
3.2.1 区位分布 |
3.2.2 功能格局 |
3.3 均质模糊、文化初现的聚落景观 |
3.3.1 居住形式 |
3.3.2 聚落空间 |
3.4 原始意识、形态质朴的地标景观 |
3.4.1 景观属性 |
3.4.2 景观分布 |
3.4.3 景观形态 |
3.5 本章小结 |
4 西汉至明末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
4.1 畜逐水草、点状农耕的环境景观 |
4.1.1 社会环境 |
4.1.2 人与环境关系模式 |
4.2 防御为主、分布稀疏的城镇格局 |
4.2.1 区位分布 |
4.2.2 功能格局 |
4.3 聚集与自然、随机自由的聚落景观 |
4.3.1 建筑形态 |
4.3.2 聚落空间 |
4.4 功能为先、形态单一的地标景观 |
4.4.1 景观属性 |
4.4.2 景观分布 |
4.4.3 景观形态 |
4.5 本章小结 |
5 清代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
5.1 且耕且牧、边防与屯政相维的环境景观 |
5.1.1 社会环境 |
5.1.2 人与环境关系模式 |
5.2 多城毗连、点状聚合的城镇格局 |
5.2.1 区位分布 |
5.2.2 功能格局 |
5.3 繁荣与转型、尺度多样的聚居景观 |
5.3.1 居住形式 |
5.3.2 聚落空间 |
5.4 礼仪凸显、同类细化的地标景观 |
5.4.1 景观属性 |
5.4.2 景观分布 |
5.4.3 景观形态 |
5.5 本章小结 |
6 民国时期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
6.1 变牧为耕、生态恶化的环境景观 |
6.1.1 社会环境 |
6.1.2 人环境关系模式 |
6.2 点轴发展、密度增加的城镇布局 |
6.2.1 区位分布 |
6.2.2 功能格局 |
6.3 风格转型、形式多变的聚居景观 |
6.3.1 居住形式 |
6.3.2 聚落空间 |
6.4 边缘废弃、多元混杂的地标景观 |
6.4.1 景观属性 |
6.4.2 景观位置 |
6.4.3 景观形态 |
6.5 本章小节 |
7 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时空变迁特征 |
7.1 人居景观演变时间历时性 |
7.1.1 人文初曦——史前时期人居景观 |
7.1.2 文化之脉——汉初至明末时期人居景观 |
7.1.3 城镇之维——清代时期人居景观 |
7.1.4 边疆之链——民国时期人居景观 |
7.2 人居景观演变空间特异性 |
7.2.1 环境景观的变迁 |
7.2.2 格局景观的调整 |
7.2.3 聚落景观的适变 |
7.2.4 地标景观的更新 |
7.3 发展模式 |
7.3.1 动态式模式 |
7.3.2 断裂式模式 |
7.4 本章小结 |
8 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变机制 |
8.1 影响因素分析 |
8.1.1 生态环境决定城镇区位选择 |
8.1.2 政治军事的城镇发展决定性 |
8.1.3 经济贸易是人居兴旺的依托 |
8.1.4 科技文化提升人居内涵的凝聚力 |
8.2 戈壁荒漠、内依绿洲——生态依赖 |
8.2.1 依绿而定 |
8.2.2 逐水而居 |
8.3 孤悬塞外、武备边防——政治主导 |
8.3.1 筑城守边、扼守要地 |
8.3.2 整修驰道、多层防御 |
8.4 戍边生业、拓居边疆——社会秩序 |
8.4.1 寄田仰谷、因地制宜 |
8.4.2 戍边安居、屯城一体 |
8.5 异质交融、往复回授——人文交融 |
8.5.1 人居文化的传承借鉴 |
8.5.2 制度文化的主导推进 |
8.5.3 精神文化的潜移默化 |
8.5.4 多元文化的交融变异 |
8.6 本章小结 |
9 后记与后记 |
9.1 结论 |
9.2 研究创新点 |
9.3 后记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浅谈乌鲁木齐市生态型园林景观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型园林概述 |
1.1 生态型园林概念及特征 |
1.2 生态型园林设计原则 |
1.2.1 艺术性原则。 |
1.2.2 景观性原则。 |
1.2.3 生态位原则。 |
1.2.4 多样性原则。 |
2 乌鲁木齐市生态型园林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
2.1 地理环境因素制约 |
2.1.1 水资源匮乏。 |
2.1.2 绿化植物种类单一。 |
2.2 景观建设理念制约 |
2.3 园林管理体系制约 |
3 乌鲁木齐市生态型园林景观建设创新策略 |
3.1 加强园林景观建设学习, 提高生态园林建设意识 |
3.2 加大绿化植物引进, 丰富植物品种, 建设生态园林 |
3.3 依靠科技, 因地制宜, 努力解决地理环境制约 |
4 结语 |
(10)乌鲁木齐中心城区绿地土壤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研究意义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土壤样品采集 |
2.2.2 土壤样品分析 |
2.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壤肥力评价 |
3.1.1 土壤物理性质 |
3.1.2 土壤化学性质 |
3.1.3 不同功能区物理性质 |
3.1.4 不同功能区化学性质 |
3.2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
3.2.1 Pb的含量 |
3.2.2 Cd的含量 |
3.2.3 As的含量 |
3.2.4 Hg的含量 |
3.2.5 Cu的含量 |
3.2.6 Zn的含量 |
3.2.7 Mn的含量 |
3.2.8 Fe的含量 |
3.2.9 主要微量元素含量状况 |
3.3 总体评价 |
第4章 结论 |
4.1 土壤肥力特征 |
4.2 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 |
参考文献 |
谢辞 |
作者简介 |
四、关于乌鲁木齐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青海省民和县中央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D]. 袁开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D]. 闫蓬勃.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3]西北地区城市遗址公园声景观研究[D]. 刘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4]乌鲁木齐市园林建设管理问题研究[D]. 孙喆.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5]乌鲁木齐市大学路道路绿地景观研究[D]. 游恒广.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6]乌鲁木齐市级综合公园健身休闲空间营造研究[D]. 魏雨晴.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7]干旱地区园林博览会景观规划探索 ——以乌鲁木齐申办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景观概念规划为例[D]. 张茜.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8]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D]. 杨梅花.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9]浅谈乌鲁木齐市生态型园林景观建设[J]. 周永启. 现代园艺, 2017(04)
- [10]乌鲁木齐中心城区绿地土壤现状调查研究[D]. 樊磊.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6)
标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论文; 城市设计论文; 景观植物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 景观生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