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发兴趣 精心指导 构建体系──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指导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廖芬香[1](2021)在《支架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提出
杨晓娟[2](2021)在《基于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初中写作教学探究》文中提出受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固化的教学方法影响,当下的初中写作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这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寻找科学有效的写作教学模式是现下初中语文教学刻不容缓的任务。本论文以初中记叙文的写作教学为例,对云南勐角中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和课堂观察分析得出:当前初中写作教学在课堂环节、师生角色、写作内容、成果评价等方面存在问题。项目式学习模式下的写作教学较之传统写作教学具有环节具体、选题真实、评价多元、强调教师有效指导以及重视跨学科学习的优势。它不仅可以改善传统写作教学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还可以落实新课标提出的“跨学科教学”要求和语文新课改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念。在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的基础上,考察项目式学习模式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基于项目式学习理论和初中写作教学现状,提出初中写作教学的策略:一是规范写作流程,构建写作训练的完整体系;二是整合跨学科资源,增强写作过程的的有效指导;三是多种形式搜集写作素材,丰富写作内容;四是探索激励机制,促进写作成果的多元化评价。并以项目准备、项目实施、项目评价和成果展示的实施体系出发开展初中写作教学实践。最后,文章明确了项目实施过程庞杂、学生评价体系贫瘠和教育资源媒介缺乏的局限,并据此提出改善方法,以期促进初中写作教学更加高效地进行。
黄武胜[3](2021)在《“S-C协同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教育系统的关键业务呈现出一种大规模社会化协同的形态,学校的围墙逐渐模糊,学校的双向开放成为了一种趋势。高等教育、基础教育领域校外教学资源与学校教育双向融合的新生态正在形成。传统学校对社会资源需求逐渐从以往的信息化硬件设施,发展为对优质教学内容和服务的双重需求。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于佛山市M初级中学与广州G教育科技企业所进行的关于语文学科的校企协同教学(S-C协同模式)案例,即校企(School-Company)双方通过达成合作教学协议,共同组织学生完成特定教学计划的一种合作教学模式。试图通过对该案例进行个案调查,了解在中小学领域针对语文学科校企协同教学的现状与困境并探索改进策略。笔者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协同教学”、“校企协同教学”发展现状,分析校企协同育人研究背景。继而通过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对校企双方语文教师以及参与学习的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双方语文教师角度下校企协同语文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对校企协同学习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相关理论,从初中语文教学基本原则、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的框架、学生考核评价体提出改进初中语文“S-C协同模式”教学策略。经过研究,”S-C协同模式“在佛山市M中学初中语文学科的应用对促进学生初中语文学习效果有一定的成效。具体表现为:校企协同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对于课堂外对学习的需求,将学生参与实验前后语文成绩对比分析发现取得高分段的学生数量呈增加趋势。与此同时,校企协同模式仍存在较大的缺陷,如缺少有效校企沟通机制,双方教师对学生学情把握不足。校内教师缺少时间参与协同教学;线上教学方法仍沿袭传统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优势不明显。校企协同模式造成师生角色困扰。学生缺乏积极学习语文的动机,协同学习效果难以把控。基于以上问题,提出针对S-C协同模式在初中语文学科应用策略:(1)成立校企协同研究小组、创新小组以校企协同机制的力量强化校企双方教研水平;(2)以学校为中心,双方协同建设初中语文课程资源;(3)校企双方应全面掌握学情,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准备;(4)校内语文教师需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在线学习课堂,激发学生潜能;(5)在线语文教师需完善教学流程,改善教学方法,提升线下教学服务能力;(6)改进在线课堂作业形式及评价方式;(7)积极引导家长参与课后监督,形成家校企三方合力。(8)对大班直播课堂进行有效拆分,实施分层教学;(9)减少功利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等。
杨晓雨[4](2021)在《农村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教学进阶的研究 ——以河南省长垣市农村中学为例》文中提出记叙文写作作为初中阶段写作训练的基础文体,贯穿于初中三年的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可谓占时较多,但是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并不理想,农村初中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更不理想。基于此,论文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理念为研究基点,结合教材中关于记叙文写作的编排,根据农村学生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农村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进阶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绪论部分从研究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出发,通过查找、梳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研究现状,并对“记叙文写作”和“写作教学进阶”作了概念界定,奠定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一章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两个角度,对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进阶要求分别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其中教材对记叙文写作训练的具体要求体现在教材单元末的显性记叙文写作专题训练、隐性记叙文写作训练系统、教材中选编的记叙类文本阅读三个方面。第二章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对农村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第三章是在第二章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农村初中学生记叙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农村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教学存在教学现实偏离《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选和使用现实存在差异、记叙文写作知识缺乏进阶性、课外阅读与写作缺乏衔接、缺乏实操性强的分阶评改机制等问题。第四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记叙文写作教学的进阶策略:一是整体设计教学,落实《课程标准》要求;二是创新使用教材,贯彻教材编写理念;三是精讲写作知识,构建写作知识体系;四是明确课外阅读内容,实现以读促写;五是实施多元评价,建立分阶批阅标准。
孙阅新[5](2021)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有关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研究方兴未艾,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已取得很多值得赞赏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仍然需要不断地探索,记叙文写作迫切需要有效策略的指导。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发放问卷与调查走访等方式发现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记叙文写作教学不重视审题立意、不注重素材积累、未强化情感体验、未突出文章构思、不重视联想与想象、片面追求语言华丽、作文评改简单化、范文模仿借鉴不够灵活等。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发现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不丰富、方式不灵活、平常训练较随意、写作教学未激发兴趣、不重视思维训练和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未能有机结合。针对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本文提出了针对教师和学生具体可行的策略:更新记叙文写作教学理念、精心设计记叙文写作训练、积极创设记叙文写作教学情境、精选优秀范文借鉴写作技法、强化记叙文写作思维训练、注重记叙文写作中的联想与想象、大力引导学生写真情实感、重视记叙文的评改与传播。
徐丹[6](2021)在《利用教读课文改进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研究 ——以渭南市临渭区阳郭初级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受学生实际知识储备、写作水平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影响,教师往往在写作教学中重视传授写作技巧,而容易忽略其他方面的问题。写作资源的欠缺就是被忽略的问题之一,忽略了写作资源的积累,便会导致作文教学浮于表面、费时费力且效果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就容易出现语言空洞、情感虚假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能力显然是无从谈起。本论文立足于充分挖掘统编本教读课文中的写作资源,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农村初中学生的作文教学策略,以此来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论文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教读课文的选编情况,先对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和教读课文两个概念做了界定,再从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教读课文的选篇特点:一符合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及教学的要求;二教读课文题材丰富、体裁多样;三教读课文来源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四教读课文与教材单元写作主题相契合。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分类汇总教读课文中的写作资源来为写作教学提供一些作文教学的思路,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教读课文中包含了初中生写作所需要的技巧、素材、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写作资源。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这些资源完全可以为学生所灵活使用。第三部分是通过对教师作文教学和学生写作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和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分析出农村初中教师在写作教学和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一部分则根据当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探索出利用教读课文改进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具体措施:教师要依据教读课文精心指导,根据教读课文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写作指导,并且能够从教读课文中挖掘出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写作切入点;学生要立足教读课文灵活运用,可以直接借鉴教读课文中的写作资源,也可以根据教读课文以批注或者随笔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感悟与收获,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写作水平。通过此次研究,希望能够借助教材中的教读课文为一线教师提供具体的便于操作的作文教学策略,利用教读课文丰富的写作资源改善农村初中学生在写作中不想写、没的写、不会写的问题,能够通过日常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内容充实的作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
王凯媛[7](2021)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尝试》文中研究表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其中第一、二、三学段的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分别不低于5万字、40万字、100万字。对阅读量做出最低规定,旨在督促教师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当前阅读教学大多以单篇为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等问题已经引起广大学者与一线教师的重视。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群文阅读,对传统单篇阅读教学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高阶思维,还可以整合课内外资源,增强阅读教学的整体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与教师开始重视对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但目前关于群文阅读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还不够成熟,仍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因此,对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既能理论化群文阅读教学,又能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实践指导,从而提高群文阅读教学效果。本研究首先通过梳理、分析、总结国内外文献中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关注相关动态,尝试从内涵、发展脉络两个方面对群文阅读教学进行解读。其次,以相关理论为指导思想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具体包括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必要性,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目标、基本环节、实施原则、实施策略以及评价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构建好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应用于Q市S小学以部编版为教材的五年级A班的课堂教学之中,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反馈进行三轮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实践尝试,在具体的实施中对每个环节的策略方法进行优化,直至建构出能适用于实践的较为完善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并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得出实践尝试的效果。最后,研究进一步对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课前准备、课中实施和课后评价三个方面指出可借鉴的经验和策略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为今后进行相关教学活动的一线教师提供参考,丰富有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温仓金[8](2021)在《教育人类学视野下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变革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学校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及进程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不同地区间仍存在教育不均衡现象,偏远民族地区的乡村学校与城市地区的学校教育质量仍有差距,实现不同地区间的教育公平已然成为了社会民生领域关注的重点议题。全面加强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建设关乎乡村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关乎教育公平能否顺利实现,关乎乡村振兴战略能否扎实推进。基于此,本研究选择云南省寻甸县D乡学校作为田野点进行个案研究,在教育人类学的视角下探讨个案学校的变革历史,彰显了D乡学校变革的成就,揭示与凝练了D乡学校发展的困境和经验,明晰了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变革的理路。D乡学校在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四个阶段:“困窘期”、“缘起期”、“开拓期”和“蜕变期”。此外,在学生、教师、学校文化三方面上有了巨大转变:阅读和少年宫活动使乡村学生获得了全面发展;一名骨干教师参与变革时的心路历程及D乡教师在教师培训、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努力彰显着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学校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方面的实践表明学校文化的内涵和氛围在逐步丰富与扭转。本研究认为,D乡学校变革所遭遇的困境主要包含家庭教育的缺位、不良民族习俗的影响以及学生基础知识的薄弱。转变教师观念、坚持人本思想、加强交流合作是其主要的变革经验。最后,本研究构建了乡村学校“三维发展”变革路径图,指出民族地区乡村学校要在“三维发展”的联动下推进变革:一是要立足乡土,实现“乡土性发展”;二是要多方整合,实现“外源性发展”;三是要内增实力,实现“内生性发展”。
教育部[9](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黎红香[10](2020)在《黔东南民族地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改进对策研究 ——以剑河县乡镇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黔东南民族地区乡镇初中由于经济条件不足,文化观念落后,语言环境影响,优质教育资源欠缺,推行课改时间晚等原因造成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相对较差。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对黔东南民族地区乡镇初中选取剑河县乡镇中学为例对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展开实地调查,结合自身在剑河县南哨中学的教学实践所见与反思,探询黔东南民族地区剑河县乡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症结及原因。通过参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结合黔东南民族地区剑河县乡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实际和写作教学规律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本文从学校、学生、教师三个方面详细分析阐述剑河县乡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发现的问题,从激发写作动机、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技能和优化写作教学环境四个方面针对黔东南民族地区剑河县乡镇初中的学校领导、学生、教师提出改进对策。第一,激发写作动机。要通过师生共同制定目标与计划,实行一对一写作帮扶机制与建立结对学习小组,科学写作教学设计,档案管理学生作文,打造学生作文展示平台与完善激励机制等手段激活学生写作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第二,丰富写作内容。要重视教材,运用好教材中丰富的写作实践训练题目和写作教学素材。文中对初中六册语文教材中的写作训练和课文后面补充知识进行了梳理整合,方便教师了解教材写作教学内容安排和根据梳理表格制定写作教学计划安排。要重视地方特有民族文化资源和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写作教学资源。文中对剑河县民族文化进行梳理,并以南哨镇为例进行了写作教学运用地方特有民族文化资源的设想与运用。第三,提高写作技能。要根据课标要求和结合教材内容,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写作技能和制定学生写作基本能力训练计划;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做好写作教学引路人;学生养成良好写作学习习惯,做写作学习用心人。第四,优化写作教学环境。要师生合作,营造优良的写作课堂教学环境和汇合多方力量,营造良好的校园教学环境。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可以有效帮助改善黔东南民族地区乡镇初中的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帮助提高黔东南民族地区乡镇初中学生写作能力。
二、激发兴趣 精心指导 构建体系──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指导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发兴趣 精心指导 构建体系──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指导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初中写作教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项目式学习模式相关理论 |
第一节 项目式学习模式相关概念界定 |
一、项目式学习模式 |
二、项目式学习模式下的初中写作教学 |
第二节 项目式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 |
一、“做中学”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
第三节 项目式学习模式的特点 |
一、基于真实生活的选题 |
二、具体的操作环节 |
三、多元化的成果评价 |
四、科学的师生定位 |
五、综合的知识技能 |
第二章 初中写作教学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
第一节 初中写作教学基本情况调查 |
一、学生问卷分析 |
二、教师问卷分析 |
三、典型案例分析 |
第二节 当前初中写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课堂环节层面:写作流程随意,课堂环节各异 |
二、师生角色层面:角色定位模糊,写作教学低效 |
三、写作成效层面:素材缺乏,内容贫瘠 |
四、写作成果层面:呈现方法简陋,评价方式单一 |
第三节 当前初中写作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写作活动缺乏完整的参照体系 |
二、写作过程缺乏有效的专业化指导 |
三、写作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
第三章 项目式学习模式下初中写作教学的应用 |
第一节 项目式初中写作教学的策略 |
一、规范写作流程,构建写作训练的完整体系 |
二、整合跨学科资源,增强写作过程的有效指导 |
三、多种形式搜集写作素材,丰富写作内容 |
四、探索激励机制,促进写作成果的多元评价 |
第二节 项目式初中写作教学的实施过程 |
一、确定主题,做好项目写作教学设计 |
二、设置真实情境,师生合作探究 |
三、对项目成果进行多元化评价 |
四、采用多种方式展示优秀作品 |
第四章 项目式学习模式下初中写作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
第一节 项目式学习模式下初中写作教学的实施优势 |
一、基于真实情境写作,提高教师教学自信和学生学习兴趣 |
二、有具体的写作教学环节,给写作课堂指引明确方向 |
三、多元化的成果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多方面综合发展 |
四、跨学科学习引导,有效落实语文新课标要求 |
第二节 项目式学习模式下初中写作教学的不足 |
一、项目实施过程庞杂 |
二、学生评价体系贫瘠 |
三、教育资源媒介缺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项目式初中语文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二 项目式初中语文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三 勐角中学116 班写作报刊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S-C协同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K12 在线教辅的蓬勃发展 |
1.1.2 校外K12 在线教育的局限 |
1.1.3 S-C协同模式的萌芽 |
1.1.4 问题从实际工作中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校企协同研究综述 |
2.1 校企协同研究现状 |
2.1.1 国外校企协同研究 |
2.1.2 国内校企协同研究 |
2.2 研究述评 |
3.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3.1 概念界定 |
3.1.1 协同教学 |
3.1.2 S-C协同模式 |
3.2 相关理论基础 |
3.2.1 协同理论 |
3.2.2 教育传播理论 |
3.2.3 建构主义理论 |
4.初中语文教学协同模式应用现状调查 |
4.1 校企双方语文教师角度下S-C协同模式应用调查 |
4.1.1 调查目的 |
4.1.2 调查对象 |
4.1.3 访谈提纲的设计与实施 |
4.1.4 对校内语文教访谈过程及分析 |
4.1.5 对在线语文教师访谈过程及分析 |
4.1.6 对校企协同授课班级的线下助教访谈过程及分析 |
4.2 学生角度下S-C语文协同模式应用调查 |
4.2.1 调查说明 |
4.2.2 问卷分析 |
4.3 学生调查结果 |
4.3.1 学生缺乏主动积极学习语文的动机 |
4.3.2 学习习惯有失偏颇,对待课后学习态度不认真 |
4.3.3 线下合作学习质量难以把控 |
4.3.4 教学模式改变,造成师生角色困扰 |
4.4 初中语文教学协同模式应用现状调查总结 |
4.4.1 制度层面存在问题 |
4.4.2 文化层面存在问题 |
4.4.3 教师层面存在问题 |
4.4.4 学生层面存在问题 |
5.S-C协同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改进策略 |
5.1 建立协同教学机制,达成有效教学沟通 |
5.2 以学校为中心,双方协同建设初中语文课程资源 |
5.3 明确教学目标,合力发挥协同模式教学效果 |
5.4 校内语文教师转换角色身份,深度融入协同教学 |
5.5 校内语文教师需积极引导,激发学生潜能 |
5.6 在线教师应全面掌握学情,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准备 |
5.7 在线语文教师需完善教学流程,改善教学方法 |
6.研究总结和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S-C协同模式语文教学访谈提纲(校内语文教师) |
附录2 S-C协同模式语文教学访谈提纲(在线语文教师) |
附录3 S-C协同模式语文教学访谈提纲(助教) |
附录4 初中语文校企协同教学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学生)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农村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教学进阶的研究 ——以河南省长垣市农村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文献综述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研究法 |
1.2.2 调查法 |
1.2.3 比较分析法 |
1.2.4 案例分析法 |
1.2.5 访谈法 |
1.3 概念界定 |
1.3.1 记叙文写作 |
1.3.2 写作教学进阶 |
第一章 初中记叙文写作相关要求的分析 |
1.1 《课程标准》对初中记叙文写作要求的分析 |
1.2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关于记叙文写作训练的要求 |
1.2.1 教材单元末的显性记叙文写作专题训练 |
1.2.2 隐性记叙文写作训练系统的编排 |
1.2.3 教材中选编的记叙类文本阅读 |
第二章 农村初中学生记叙文写作现状调查 |
2.1 调查概述 |
2.2 调查方法 |
2.3 调查结果 |
2.3.1 教师问卷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2 学生问卷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调查意义 |
第三章 农村初中学生记叙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教学现实偏离《课程标准》要求 |
3.2 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能力偏低 |
3.3 教师忽略写作知识体系的教学 |
3.4 课外阅读与记叙文写作缺乏衔接 |
3.5 缺乏实操性强的分阶评价机制 |
第四章 农村初中学生记叙文写作教学进阶的策略 |
4.1 整体设计教学,落实《课程标准》要求 |
4.1.1 七年级:夯实记叙文写作基础训练 |
4.1.2 八年级:丰富记叙文写作内容 |
4.1.3 九年级:实现综合写作能力的提升 |
4.2 创新使用教材,贯彻教材编写理念 |
4.3 精讲写作知识,构建写作知识体系 |
4.3.1 引导学生创新立意选材 |
4.3.2 合理起草文章的提纲框架 |
4.3.3 记叙文语言的进阶 |
4.3.4 记叙文表达方式的进阶 |
4.3.5 创新记叙文写作训练方式 |
4.4 明确课外阅读内容,实现以读促写 |
4.4.1 设置阅读清单,明晰阅读方向 |
4.4.2 积累读书笔记,实现以读促写 |
4.5 实施多元评价,建立分阶评价标准 |
4.5.1 教师批改,明晰方向 |
4.5.2 学生自评,查缺补漏 |
4.5.3 同学互评,取长补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课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有关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叙述和描写的研究 |
(二)有关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联想和想象的研究 |
(三)有关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训练的研究 |
(四)有关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策略的研究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及存在的问题 |
一、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 |
(一)调查问卷内容与实施 |
(二)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
二、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记叙文写作教学不重视审题立意 |
(二)记叙文写作教学不注重素材积累 |
(三)记叙文写作教学未强化情感体验 |
(四)记叙文写作教学未突出文章构思 |
(五)记叙文写作教学不重视联想与想象 |
(六)记叙文写作教学片面追求语言华丽 |
(七)记叙文写作教学中作文评改简单化 |
(八)优秀记叙文范文模仿借鉴不够灵活 |
第三章 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
一、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不明确 |
二、记叙文写作教学内容不丰富 |
三、记叙文写作教学方式不灵活 |
四、记叙文写作平常训练较随意 |
五、记叙文写作教学未激发兴趣 |
(一)课堂形式千篇一律 |
(二)记叙文题目了无趣味 |
(三)记叙文写作指导空泛 |
六、记叙文写作不重视思维训练 |
七、记叙文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未能有机结合 |
第四章 提升初中记叙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
一、更新记叙文写作教学理念 |
(一)记叙文写作教学要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 |
(二)记叙文写作教学要强调学生自主写作 |
(三)记叙文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
二、精心设计记叙文写作训练 |
(一)初一的写作训练策略 |
(二)初二的写作训练策略 |
(三)初三的写作训练策略 |
三、积极创设记叙文写作教学情境 |
(一)基于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
(二)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
(三)发动学生参与创造教学情境 |
四、精选优秀范文,借鉴写作技法 |
(一)虚写实写相结合 |
(二)学会抑扬映衬 |
(三)借鉴与创造并举 |
五、强化记叙文写作思维训练 |
(一)在选材中强化写作思维训练 |
(二)在构思中强化写作思维训练 |
六、注重记叙文写作中的联想与想象 |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想象与联想 |
(二)借用修辞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 |
(三)在不同类型记叙文写作中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 |
七、大力引导学生写真情实感 |
(一)记叙文命题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敢于抒发真情实感 |
(二)创设交际语境,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
(三)强调教师引导,鼓励学生抒写真情实感 |
八、重视记叙文的评改与传播 |
(一)评改主体多元化 |
(二)评改手段多样化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利用教读课文改进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研究 ——以渭南市临渭区阳郭初级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教读课文的选篇概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 |
2.教读课文 |
(二)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教读课文的选篇特点 |
1.符合课标对教材编写及教学的要求 |
2.教读课文题材丰富、体裁多样 |
3.教读课文来源广,时间跨度大 |
4.教读课文与单元写作主题相契合 |
二、统编本教读课文中的写作资源 |
(一)写作素材 |
1.家国情怀 |
2.人间真情 |
(二)写作技巧 |
1.心理描写、细节刻画 |
2.正反对比、欲扬先抑 |
3.象征手法,借景抒情 |
(三)写作结构 |
(四)写作语言 |
三、农村初中利用教读课文进行写作教学的现状调查和分析 |
(一)调查概述 |
(二)调查数据分析 |
1.调查结果 |
2.调查结果分析 |
(三)调查问题成因分析 |
1.学生方面 |
2.教师方面 |
四、利用教读课文改进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策略 |
(一)借助教读课文,精心指导 |
1.根据教读课文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写作教学方式 |
2.发掘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写作切入点 |
(二)立足教读课文,灵活运用 |
1.直接借鉴教读课文中的写作资源 |
2.根据教读课文抒写感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小学高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1.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需要 |
2.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存在不足 |
3.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具有独特的阅读教学价值 |
4.对群文阅读教学的模式及其效果的研究需要加强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3.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资料分析法 |
2.访谈法 |
3.课堂观察法 |
4.作品分析法 |
(五)研究思路 |
(六)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群文阅读教学解读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群文阅读教学的发展脉络 |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 |
(一)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
1.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提出的现实意义 |
2.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更高要求 |
(二)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1.建构——统整模式 |
2.文本互织理论 |
3.读者反应理论 |
(三)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目标 |
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
2.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
(四)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
1.议题切入 |
2.群文阅读 |
3.集体建构 |
4.共识达成 |
5.读写结合 |
(五)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 |
1.学生主体性原则 |
2.合作交流原则 |
3.开放性原则 |
4.探究性原则 |
(六)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
1.创设情境,切入议题 |
2.精选群文,组织阅读 |
3.巧妙设问,深入阅读 |
4.集体建构,达成共识 |
5.由读促写,由写带读 |
(七)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评价 |
1.倡导“为学习的评价”评价理念 |
2.倡导多元的评价方式 |
3.制订合理的评价标准 |
三、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尝试 |
(一)实践方案 |
1.实施对象选取 |
2.实施方案设计 |
(二)第一轮实践尝试 |
1.教学设计 |
2.教学实施 |
3.教学效果 |
4.教学反思 |
(三)第二轮实践尝试 |
1.教学设计 |
2.教学实施 |
3.教学效果 |
4.教学反思 |
(四)第三轮实践尝试 |
1.教学设计 |
2.教学实施 |
3.教学效果 |
(五)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1.学生层面 |
2.教师层面 |
四、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总结与反思 |
(一)经验总结 |
1.课前准备 |
2.课中实施 |
3.课后评价 |
(二)整体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教育人类学视野下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变革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偏远地区乡村学校教育质量令人堪忧 |
二、民族农村地区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凸显 |
三、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至关重要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学校变革的研究 |
二、关于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变革的研究 |
三、关于乡村学校变革的人类学个案研究 |
四、对已有研究的综合评价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乡村、农村 |
二、乡村学校 |
三、学校变革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生态学分析模式 |
二、教育均衡发展理论 |
第六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走进田野:山谷相间之寻甸 |
第一节 寻甸县——滇东北之要冲 |
一、寻甸概况 |
二、历史沿革 |
第二节 高原明珠——清水海畔之D乡 |
一、D乡概况 |
二、民族与文化 |
第二章 走进学校:变革历程之回眸 |
第一节 “困窘期”——无奈无望 |
一、 “处于下游”与“四年光头” |
二、 “打架”“抽烟”“杀马特” |
第二节 “缘起期”——一丝曙光 |
一、 “开展读书活动” |
二、 “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
第三节 “开拓期”——熹微旭日 |
一、 “乡村少年宫” |
二、 “机构合并潮” |
第四节 “蜕变期”——灿烂阳光 |
一、 “国检中的高评价” |
二、 “云南省文明校园” |
第三章 学生全面发展:回归乡村学校变革之主旨 |
第一节 阅读——收获知识与能力 |
一、读书习惯的养成 |
二、个人见识的增长 |
三、写作才能的跃升 |
四、精神面貌的改善 |
第二节 少年宫——唤醒自信与希望 |
一、自信心的拾取 |
二、文明素养的养成 |
三、合作意识的提高 |
第四章 教师专业发展:奠定乡村学校变革之基石 |
第一节 成长——一名骨干教师的心路历程 |
一、从“哭着来”到“舍不得走” |
二、从“教语文”到“教英语” |
三、从“忐忑迷茫”到“有了点方向” |
四、从“摸索前行”到“获得各方认可” |
第二节 超越——教师专业素养之跃增 |
一、教师培训活动 |
二、民族文化传承 |
三、教育科学研究 |
第五章 学校文化建设:孕育乡村学校变革之土壤 |
第一节 构筑苗圃——物质文化的创设 |
一、简约而融洽的办公室 |
二、创意十足的楼道、走廊 |
三、书香四溢的图书室、书吧 |
第二节 培植土壤——制度文化的建构 |
一、学校组织结构 |
二、学校管理制度 |
第三节 含苞待放——精神文化的生成 |
一、校风:以素质教育为先 |
二、教风:严谨与尊重相融 |
三、学风:朴实与拼搏并行 |
第六章 实践反思:D乡学校变革中的困境与经验 |
第一节 问题聚焦——乡村学校变革之窘境 |
一、缺位的家庭教育阻滞变革 |
二、不良的民族习俗制约变革 |
三、薄弱的基础知识妨碍变革 |
第二节 经验凝练——乡村学校变革之借鉴 |
一、在转变教师观念中孕育变革 |
二、在坚持人本思想中推动变革 |
三、在加强交流合作中实现变革 |
第七章 理路探寻: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变革之图景 |
第一节 “乡土性发展”——深化乡村学校特色建设 |
一、坚决避免盲目从众 |
二、回归学生生活世界 |
三、找寻本土文化之根 |
第二节 “外源性发展”——构建乡村学校教育生态 |
一、创建家校合作共同体 |
二、充分运用政策与资源 |
三、汲取社会各界的力量 |
第三节 “内生性发展”——激活乡村学校内生动力 |
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
二、强化校长变革领导力 |
三、营造“文化价值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黔东南民族地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改进对策研究 ——以剑河县乡镇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概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研究目标与意义 |
第一章 剑河县乡镇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调查学校简介 |
第二节 学生问卷调查情况及分析 |
第三节 教师访谈调查情况及分析 |
第二章 剑河县乡镇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二节 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三节 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三章 剑河县乡镇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改进对策 |
第一节 激发写作动机 |
第二节 丰富写作内容 |
第三节 提高写作技能 |
第四节 优化写作教学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激发兴趣 精心指导 构建体系──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指导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支架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廖芬香. 西南大学, 2021
- [2]基于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初中写作教学探究[D]. 杨晓娟.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0)
- [3]“S-C协同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个案研究[D]. 黄武胜.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4]农村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教学进阶的研究 ——以河南省长垣市农村中学为例[D]. 杨晓雨. 河南科技学院, 2021
- [5]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研究[D]. 孙阅新.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利用教读课文改进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研究 ——以渭南市临渭区阳郭初级中学为例[D]. 徐丹. 延安大学, 2021(12)
- [7]小学高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尝试[D]. 王凯媛.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8]教育人类学视野下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变革的个案研究[D]. 温仓金.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9]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10]黔东南民族地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改进对策研究 ——以剑河县乡镇中学为例[D]. 黎红香.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