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成汤加减治疗脑震荡65例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习书晗[1](2021)在《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根据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回顾性资料研究,分析患者的一般特征、受伤原因、损伤类型等临床数据,以期为总结颅脑损伤的发生类别及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提供参考。明确针刺结合现代医学、现代康复等治疗方法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判断针刺对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促醒的具体改善情况,为针刺运用于该类疾病的救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以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加常规西医治疗,不限定选穴、补泻手法、留针时间及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依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最后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内容包括样本量、随机方法、治疗方案、结局指标、治疗时间、病程、随访等,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4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2.2376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量表评分分析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近5年来颅脑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受伤原因、主要诊断、入院后治疗方式、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等信息。使用SAS9.4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3.针刺对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临床研究采用临床研究,以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患者,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31例)采用醒脑开窍针法加常规西医治疗,针刺方案为针刺内关、人中、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取穴操作参照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实施手法后,留针30min。每天1次,每周6次,治疗周期为4周一疗程,治疗一疗程后以GCS评分为主要结局指标,CRS-R评分、苏醒率、苏醒时间为次要指标,评价两组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3个月后,以有效率评价两组的治疗疗效。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比较两组结果。结果:1.Meta分析结果初步检索得到文献894篇,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最终纳入13篇随机对照研究,共861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Meta结果显示:针刺结合常规西医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GCS评分、苏醒率均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疾病特征分析及量表评分分析结果疾病特征分析结果:共纳入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男性患者约为女性患者的4.2倍,其中青春期至青年晚期患者(14岁~45岁)所占比例最高(52.9%)。职业方面,工人最多,所占比例为49.62%;文化程度方面,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最多,所占比例为79.5%;受伤原因以车祸为主,所占比例为91.16%。损伤类型方面,占位性血肿占比最高,为37.3%,其次是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弥漫性轴索损伤、颅骨骨折等;接近50%的患者同时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损伤类型。在急性期,有42.5%的患者接受过神经外科手术,44.2%的患者曾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63%的患者曾行胃管插管,48.4%的患者曾行尿管插管。出院时,超过86.48%的患者出院时情况好转,13.51%的患者未愈。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各量表评分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的颅脑损伤患者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的颅脑损伤患者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职业的颅脑损伤患者所有量表评分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外伤原因的颅脑损伤患者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睁眼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颅脑损伤患者在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病程的颅脑损伤患者在所有量表评分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084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类量表评分差值分析: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差值对比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差值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言语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的差值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外伤原因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言语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的差值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832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住院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析: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各项评分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轻、中、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各项评分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临床研究结果临床研究显示:1.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数据比较(年龄、性别、病程等)各项对比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2.试验组和对照组经过治疗后,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有效率在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经过治疗后,意识恢复量表(CRS-R)评分在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经过治疗后,试验组的苏醒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苏醒时间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资料显示: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以男性居多,以处于青春期至青年晚期的中青年患者为主,职业以工人为主,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下为主,受伤原因以车祸为主。因此,应加大对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的中青年男性群体的道路安全宣传。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合并症较多,急性期临床表现比较严重。2.针刺不仅能够治疗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方面的后遗症,还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具有一定的促醒作用。3.针刺能够提高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苏醒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滕占理[2](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细辛用量及配伍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历代本草中细辛的功效演变及古今方剂中细辛用量与配伍应用的规律,为临床中细辛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搜集汉唐至明清期间古代本草书籍中相关细辛的记载,以及《方剂大辞典》(彭怀仁版)中收录的汉唐至清含细辛的古代方剂、近20年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等期刊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含细辛的现代方剂共2933首,建立含细辛方剂数据库,采用Excel 2013、SQL Server 2008等数据分析软件及中医药数据挖掘系统TCM Miner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结果:1从古至今细辛入药部位经历了由“根部”到“全草”再到“根与根茎”的变化;其通窍之效,古代为通利诸窍,不仅限于鼻窍;古代载其有补益之效,认为辛能补肝润肾,但不同于补益气血阴阳之补药。2细辛中毒的常见原因是单用入散剂用量过大或汤剂煎煮时间太短。3细辛内服方以治疗五官诸病(包括眼病、鼻齿诸病等,其中眼病为诸病之首)、各类痛证(包括目痛、头痛、齿痛、痹证等)、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喘、感冒等)、痈疽诸疮等外科疾病为主。细辛外用方以治疗齿痛、齿摇不固、牙疳等齿疾为主;其次痈疽诸疮等外科诸疾、眼鼻等五官诸疾、头痛痹证等也较为常见。4细辛历代丸剂散剂常用量范围为1-2g,煮散常用量范围为1-3g,变化较小;历代汤剂常用量范围变化较大,经历了由汉唐至宋金元骤降、明清至现代缓升的变化,现代医家细辛常用量为5g;细辛用于解表散寒、通窍时用量宜小,用于止痛、温肺化饮功效时用量宜大;汤剂中细辛用量可分为1-6g的常规用量、6-9g的中剂量、9-15g大剂量及15g以上的超剂量,现代在治疗痹证、心脑血管疾病等久病顽疾时常用15g-50g,此时需久煎40分钟-1小时。5含细辛方剂的内服方中,治疗眼病时细辛常与防风、人参、车前子配伍;治疗鼻齿诸疾时细辛常与防风、川芎、白芷、肉桂、当归配伍;治疗咳喘时细辛常与肉桂、杏仁、干姜、五味子、半夏配伍;治疗感冒时细辛常与麻黄、防风、川芎、肉桂、白术配伍;治疗中风时细辛常与防风、肉桂、川芎、当归、麻黄配伍;治疗痹证时细辛常与防风、肉桂、独活、附子、川芎配伍;治疗头痛时细辛常与川芎、白芷、防风、羌活配伍;治疗妇科诸病时细辛常与当归、肉桂、防风、川芎配伍;治疗儿科诸病时细辛常与大黄、人参、防风、当归、黄芩、肉桂配伍。外用方中,治疗齿痛等齿疾时白芷、升麻、川芎、防风配伍;治疗眼科诸病时细辛常与黄连、秦皮、黄柏、防风、玉竹等配伍;治疗痈疽诸疮时细辛常与白芷、当归、川芎、白芍等配伍。结论:朝代、剂型、病症及细辛入药部位、毒性等是影响细辛用量的重要因素,现代临床应用时需注意剂型和病症的差异,入汤剂时细辛常用量为1-6g,可根据咳喘、眼病、痹症、胸痹、鼻炎等不同病症相应增大其用量,不应完全局限于1-3g的标准。细辛配伍多基于其辛温之性,因其辛烈温燥以防太过故多配伍补益药及收敛药以敛制散、配伍寒凉药以寒制燥;因其辛散解表、温则化饮、通经止痛而多配伍解表散寒药、温化寒痰药、温里药增其功效。
张晨迪[3](2019)在《温针灸太阳穴联合普通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TTH)是头痛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类型[1]。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常常会面对巨大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压力,人们长期面对压力,难以自行排解、消化,往往会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躁,抑郁、失眠等不良情绪和生活状态,这些负面的情绪和不良的生活状态是诱发紧张型头痛重要元素。如果长时间反复发作,将对患者日常的生活、工作及学习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使患者无法正常的生产、生活,大大降低了人们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质量,同时也会降低社会生产力。针刺和艾灸都是古代医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千金方》云:“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非良医也;”《针灸大成》:“然而疾在肠胃,非药饵不能以济;在血脉,非针刺不能以及;在腠理,非灸焫不能以达”可见,艾灸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早已被古代医家所重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使用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根据导师黄石玺主任医师的经验,在针刺治疗的同时加用艾灸治疗头痛,应该具有更好、更快以及更加持久的疗效,故此次临床观察在双侧太阳穴加用温针灸治疗,观察使用温针灸太阳穴配合针刺治疗与单纯针刺在治疗紧张型头痛的每4周发作频率,头痛程度,以及在焦虑、抑郁状态及失眠等伴随症状方面的改善情况。传统中医将头痛分为两类: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外感所致的头痛,多由风、寒、湿、热之邪,循经上犯,瘀阻脑窍,导致头痛,治疗多以祛风散邪为主。内伤头痛,多由情绪、饮食、疲劳、身体虚弱等原因,导致肝阳上亢,痰浊阻络,瘀血阻窍,气血两虚,肾精亏虚,从而出现了脑窍失养,扰动清窍,发为头痛。唐代王涛曰:“圣人以为风为百病之长,深为可忧,故避风如避矢。是以御风邪以汤药、针灸、蒸熨,随用一法,皆能愈疾。至于火艾,特有奇能,虽曰针、汤、散、皆所不及,灸为其最要。”由此可见,艾灸对于抵御风邪有其独特的优势。《灵枢.官能》:“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自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医学入门》:“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艾灸无论对于内伤之虚证与实证,均具有疗效。手足三阳经均汇聚于头部,手、足少阳经和足阳明经脉循行于太阳穴附近,手、足少阳经和手阳明、手太阳经的经筋集结于太阳部,治疗头痛经常使用太阳穴。《针灸集成》曰太阳穴:“治头风及偏头痛”,现代解剖学研究显示:太阳穴处血管和神经的分布非常丰富,血管包括:浅部:颞浅动脉及静脉,深部:上颌动脉及静脉;神经包括:三叉神经第二支、第三支以及面神经颞支,刺激太阳穴可以起到调节头面部血管及神经的功能,故在临床工作中,太阳穴是治疗头痛常用的重要腧穴,我们依据经验选取太阳穴进行温针灸。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出现紧张型头痛的病患往往具有焦虑、抑郁、情绪急躁易怒,睡眠欠佳的特点,情绪的焦虑、抑郁及失眠反过来又会加重病患的头痛症状,从而变成恶性循环,通过使用温针灸及针刺治疗疾病,对于疾病的治疗是否会疗效更佳,起效更快,疗效更加持久,对于深受头痛困扰,追求绿色健康疗法,但生活节奏快,工作及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的当代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的: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观察温针灸太阳穴联合普通针刺对诊治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TTH)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治疗紧张型头痛提供新的思路、有效的医治手段。方法:依照紧张型头痛的诊断标准,在门诊选择6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温针灸组(治疗组)30例及普通针刺组(对照组)30例,共计完成病例57例,温针灸组29例,普通针刺组28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针刺治疗,针刺取穴:太阳头维百会风池颈夹脊神门足三里太冲阿是穴,双侧太阳穴加用温针灸,操作手法为常规针刺法,以平补平泻为法,行提插捻转法以患者得气为度,舒适为宜,针刺治疗时间为20分钟,每周治疗三次,共4周,对照组给予患者普通针刺治疗,针刺取穴:太阳头维百会风池颈夹脊神门足三里太冲阿是穴,操作手法为常规针刺法,以平补平泻为法,行提插捻转法以患者得气为度,舒适为宜,针刺时间为20分钟,一周针刺三次,共治疗4周。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首次针灸治疗1小时后及6小时后的头痛VAS评分,及治疗1周后,2周后,3周后,4周后,完成治疗后4周(随访1)及完成治疗后12周(随访2)的VAS评分变化;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及完成治疗后4周(随访1)及完成治疗后12周(随访2)观察每4周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积分,并进行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根据评分的变化,来评价温针灸太阳穴联合普通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结果:头痛改善情况: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对两组患者首次针灸治疗后1小时头痛VA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经针刺治疗1小时后温针灸组及普通针刺组的疼痛程度均较前减轻,二者相比较温针灸组的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温针灸组的即刻止痛效果优于普通针刺组。首次针灸治疗后6小时,对两组患者的头痛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疼痛评分较前无明显差异,说明首次针灸治疗后镇痛效果持续至6小时左右会减退。对两组患者治疗第1周后,治疗第2周后,治疗第3周后,及治疗第4周后的VA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第一周及第二周后两组患者头痛程度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头痛程度的统计学差异自第三周开始显现,治疗第三周及第四周后两组患者的头痛程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温针灸组的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组;治疗完成后4周及治疗完成后12周,两组患者的头痛程度亦较治疗前有所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温针灸组和普通针刺组患者经治疗结束后、治疗结束后4周头痛的发作频次均有所减少,并较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温针灸组和普通针刺组均可以减少紧张型头痛的发作次数;温针灸组与普通针刺组的头痛发作次数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完成后12周两组患者组内比较,头痛发作次数较前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温针灸治疗组的头痛发作次数较普通针刺组少,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温针灸组和普通针刺组患者的头痛积分相比较,治疗结束后、治疗结束后4周与治疗前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完成后12周,两组患者的头痛积分相比较,温针灸组头痛积分少于普通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改善情况:根据统计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较,温针灸组与普通针刺组治疗后、治疗结束后4周SAS评分均有所减少,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12周,温针灸组SAS评分较治疗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普通针刺组SAS评分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二者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温针灸组与普通针刺组在治疗后,SDS评分均较前有所减少,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二者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完成后4周,温针灸组SDS评分较前有所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普通针刺组SDS评分较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完成后12周,温针灸组和普通针刺组的SDS评分,均较前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睡眠改善情况:根据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治疗结束后4周,温针灸组与普通针刺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减少,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完成后12周,温针灸组与普通针刺组的匹兹堡睡眠评分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太阳穴联合普通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具有很好的近期效果及远期效果,能够减轻头痛程度,减少头痛频率,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临床上减少头痛次数的近期疗效与普通针刺相当,远期疗效优于普通针刺;在减轻头痛程度方面的近期疗效疗效优于普通针刺,远期疗效相似,即刻止痛效果优于普通针刺,其优于普通针刺的止痛效果,在治疗第三周开始显现;在缓解焦虑情绪方面,温针灸及普通针刺,均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温针灸的远期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组;在缓解抑郁情绪方面,温针灸与普通针刺在短期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4周之后温针灸仍具有疗效,普通针刺无明显效果,在治疗结束后12周,温针灸及普通针刺均无明显效果;在提高睡眠质量方面,温针灸及普通针刺均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但远期疗效欠佳。
李康宁,樊永平,王蕾[4](2019)在《樊永平教授诊治脑震荡辨证及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脑震荡(concussion)患者的临床特点、中医证型分布及用药规律。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分析法,分析54例脑震荡患者的临床特点、中医证型,基于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算法分析中医治疗脑震荡的用药规律。结果 54例脑震荡患者男女比例1. 5∶1,平均年龄(39. 69±16. 34)岁,20~50岁的青壮年人群占70%;车祸伤居外伤原因首位;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烦躁易怒、情绪低落、纳差、恶心等;痰瘀阻窍是脑震荡的核心病机,主要的中医证型包括气虚痰瘀(38%),心肾不交、瘀血内阻(13%),肝郁痰瘀(11%)和肾虚痰瘀(9%),气虚痰瘀为主要证候类型;桃仁、石菖蒲、茯苓、川芎、清半夏是治疗脑震荡的基本用药。结论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脑震荡的关键,痰瘀阻窍是脑震荡的核心病机,中医辨证以气虚痰瘀为主,基础用药是桃仁、石菖蒲、茯苓、川芎、清半夏,不同证候类型随证加减用药。
陈宛玲[5](2017)在《期门穴适应病症与临床应用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希望通过整理古代文献,整理古籍中选用期门穴的相关条文,以探讨其主治病症,取穴依据和取穴时机,了解其诊治思路,并期望总结运用期门穴的规律和特色,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此外,本研究也希望透过搜索近代中外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了解期门穴在现代应用的情形,对照古今主治病症,提升期门穴临床应用更开阔更深入的可能性。本研究还整理了期门穴的穴名、定位、刺灸法、针灸注意事项,安全性及其防治针灸意外等内容,为针灸适宜病症研究提供腧穴研究的示范,为期门穴临床应用和科研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与步骤:以文献研究法为主,佐以统计分析法。古代文献主要查自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所出版的《中华医典》第五版电子丛书。本版中华医典是目前搜集最完整的版本。资料搜集时按期门穴和肝募穴名称进行检索、摘录。通过计算机检索及人工阅读,搜集期门相关的古代文献条文后,根据订定文献条文的纳入标准和条文排除标准将文献条文录入EXCEL数据库。先将文献内容根据单穴主治和配伍主治分成二大类,再进一步按照临床适宜病症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等进行统计归类;接着运用频数统计法对期门穴治疗病症进行统计。现代文献主要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网中和Google学术搜寻查取。其中重复的临床文献研究做了统一筛选。同样的将文献内容先根据单穴主治和配伍主治分类,再进一步按照临床适宜病症分类整理。为了确保检索的全面性,根据不同的数据库特点采用关键词检索,主要包括:期门穴,肝募穴,肝胆病,文献研究,适应病等。检索词的选择来源主要有国家规划教材《针灸学》、《刺法灸法学》等。英文检索词采用"Qimen","literature review","Liver-Mu point"。成果:经过归纳整理,总结出古代文献中期门穴适宜病症。结果:在古代文献中,期门单穴治疗病症共计62种,腧穴配伍治疗病症共计62种,除去重复的21种病症;最后得出期门穴在古代医书中的总适宜病症103种。而在现代文献中,应用期门穴单穴治疗病症共计3种,腧穴配伍治疗病症共计24种,除去重复的1种病症;最后得出期门穴在现代临床应用的适宜病症为26种。对照古今期门适应症病可以发现,古代文献适应病症多达100种,现代临床应用搜集到的有26种,大多集中在消化系统的肝胆肠胃系疾病以及妇科疾病。可知关于期门穴主治应用仍有很大发展的空间。
曾子芸[6](2014)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论文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上篇为文献综述、中篇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下篇为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上篇主要是通过探讨中医下法的理论形成依据、张仲景对下法的运用、下法的禁忌、后世医家对三承气汤的运用与发展、笔者对三承气汤之见,在探讨中医八法中的“下法”。中篇是经由全面检索、收集、阅读、统计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个人经验)文献,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下篇则是对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在具有相同研究内容及目的基础进行分类,依据文献资料共分为11组。在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最后,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研究对象1发表于1949-2014年之间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以及以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的期刊文献。2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期刊文献。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于CNKI、VIP、CBM等三大数据库中,分别设定检索词为:大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加减;小承气汤、复方小承气汤、小承气汤加减;调胃承气汤、复方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加减;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2文献整理:基于本论文研究内容,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文献整理方法与步骤如下:2.1全面阅读整理所有检索获得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再分别归纳分类出三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文献。2.2全面阅读整理出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针灸疗法用于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3文献录入: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依照疾病系统的分类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将符合每篇文献按Cochrane文献质量评价系统中7项检测逐一做记录后,删除偏倚风险过高文献,最终获得较高质量的文献资料。最后,将分类好的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研究,分别在Review Manager Meta-analysis中设定研究题目及录入建档。4数据处理: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运用EXCEL表格及基本统计学方法处理相关数据;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包含OR、RR、RD、SMD等四方面。研究内容1将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期刊文献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从中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2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下列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中的疗效对比:2.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2.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2.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2.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2.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2.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2.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2.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2.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研究结果1由统计结果发现,小承气汤、大承气汤两方大量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其中,无论是在临床经验或个人经验记载,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分别均以运用于治疗肠梗阻比例最高。2遵循循证医学及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统计研究结果发现其疗效: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由以上11组统计研究结果来看,中医学加上西医学治疗肠梗阻的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学的个种治疗方案。研究成果与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结论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笔者与导师陈明教授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方案如下:1中药处方: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2主要加减配伍:桃仁、炒莱菔子、赤芍;3兼证3.1兼瘀血重者加:桃仁、赤芍、丹参,以活血化瘀;3.2兼食积重者加:炒莱菔子、陈皮,以和胃消积;3.3兼腹胀痛重者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3.4兼气血虚重者加:黄芪、党参、当归,以益气补血;3.5兼湿热重者加:黄芩、金银花,以清热燥湿解毒。4针灸取穴:足三里、天枢、上巨墟、中脘、关元、下巨墟;5西医基础疗法: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抗感染,其他治疗。
黄天华[7](2014)在《脑电图辅助下中西医结合治疗脑震荡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干预脑震荡的治疗,通过对研究病例临床治疗结果的观察和数据统计,进一步探究中医药在治疗脑震荡后综合征(Post-concussion syndrome, PCS)方面的作用与意义,尝试为探析脑震荡的中医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施行简单随机化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5例病例设置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开始研究之前,对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进行记录,包括基本情况里的年龄、性别以及病情方面的受伤原因、昏迷累计时间、自受伤至就医的时间,进而给予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之上,再加予中药治疗。中药服用不少于2周,选择患者入院第1天,治疗后第3、7、14、30天作为观察时限,分别对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行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EEG)检查,与此同时进行里蒙得脑震荡后综合症问卷(Rivermead Post-concussion Symptoms Questionnaire,RPQ)评分,对结果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纳入研究的病例有65例,最后完成随访的59例,随访率为90.77%。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受伤原因、昏迷时间、受伤到就医的时间)以及入院第1天的RPQ评分、脑电图评价的比较均是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下一步研究。2.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后第3、7、14天的EEG结果、RPQ调查的得分情况及治愈好转标准评分均具有显着差异性(P<0.05);3.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后第30天的EEG结果、RPQ调查的得分情况及治愈好转标准评分均不具有显着差异性(p>0.05);说明试验组相比对照组患者的脑功能恢复更快,脑震荡后综合症更容易缓解,在脑震荡前期两组的疗效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30天后两组脑震荡患者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其脑功能基本恢复,两组间无显着统计学差异。结论:对脑震荡患者应尽早干预治疗,并且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思想来指导治疗方案,能对缓解脑震荡后综合症有积极作用。通过研究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脑震荡后综合症相比单纯西医基础治疗要更加快速有效,并可及早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刘赟[8](2014)在《基于“方—疾病—体质”模式的当归四逆汤方证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探索及构建基于“方—疾病—体质”的研究和诊治模式。2.依据该模式,通过文献研究及临床观察,分别对当归四逆汤的方、疾病特征和体质特征进行方证研究,为临床上更有效、快捷地使用本方进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1.通过查阅文献,结合近年来中医学研究成果,理解方、证、疾病、体质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构建“方—疾病—体质”研究模式。2.通过查阅古籍、文献,对当归四逆汤的病因病机、组方、药物功效、剂量、后续治疗、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理论研究。3.通过检索“中医方剂知识库”数据库网站,收集整理当归四逆汤的组成方、类方和同名异药方,并对其病机、治法进行阐述,总结当归四逆汤的加减规律。4.通过对数据库中当归四逆汤的医案文献进行收集、整理,提取诊断、症状、用药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运用“方—疾病—体质”研究模式,把握当归四逆汤的方证特征。5.通过临床观察服用当归四逆汤人群的体质情况,对其服药后的主要症状进行疗效评分,对比有效及无效的病例特点,以了解当归四逆汤适用人群的性别、年龄、中医体质类型等体质特征,同时补充和验证文献研究部分中当归四逆汤的方证结果。结果:1.“方—疾病—体质”模式研究在“方—疾病—体质”模式中,“方”指一套对应治疗某种病机的治疗方案,“疾病”和“体质”都属于方证相应中“证”的范畴,指能够反映病机的一切证据,其中区分为疾病和体质特征。“体质”指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疾病”指与疾病相关的症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方、疾病、体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临床诊治所需不可或缺的部分。2.当归四逆汤方的研究结果(1)组方研究当归四逆汤中的主药为当归、桂枝、细辛、炙甘草、白芍、大枣,而通草、木通、赤芍作为佐药使用。主药中当归、桂枝、细辛为一组起着温肝散寒、通经活血的作用,炙甘草、白芍、大枣为另一组起着补血滋阴、健脾补中的作用,佐药中通草、木通、赤芍有通下泻热的作用。(2)剂量研究当归四逆汤原方药物中当归的最大用量为50克,最小用量为6克,平均15克;桂枝的最大用量为100克,最小用量为3克,平均12克;细辛的最大用量为60克,最小用量为2克,平均6克;炙甘草的最大用量为30克,最小用量为2克,平均8克;白芍的最大用量为75克,最小用量为6克,平均15克;大枣的最大用量为150克,最小用量为6克,平均30克;通草的最大用量为38克,最小用量为2克,平均8克;木通的最大用量为20克,最小用量为2克,平均8克。(3)剂数研究本方的起效较快,并且可以安全地长期服用。根据疾病的不同,所需要服用当归四逆汤治疗的剂数差异较大。在中医疾病方面,脱疽病、皮痹病、中风的平均服药的剂数较多;疝气病、胃脘痛病、腹痛病平均服药的剂数较少。在西医疾病方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硬皮病、雷诺氏病、末梢神经炎的平均服药的剂数较多;颈椎病、神经性头痛、冠心病的平均服药的剂数较少。(4)药症关系研究发现的药症关联规律为:大枣和白芍与面色少华、桂枝与皮肤肿胀、炙甘草与舌质淡白、通草与肢体活动受限和身体乏力倦怠、细辛与怕冷恶风相关联。(5)原方加减药物规律文献研究表明,当归四逆汤有4条类方、29条组成方、4条同名异药方。通过对类方和组成方的药物和主治分析,得出的临床常用加减方法如下。①减少药物规律当厥阴肝经寒凝较甚时,可去芍药、大枣或当归,以突出温肝散寒通络的功效;当病症无明显经脉不通的表现时,可去通草;当阴血津液亏虚、血瘀较甚、水饮上冲、脾胃气虚、阳气虚甚、胎动不安时,可去细辛、通草;当患者内有郁热、痰湿内蕴、水饮内停时,可去桂枝、细辛。②增加药物规律在加强本方疗效方面,如厥阴肝寒较为严重,可在原方基础上加吴茱萸、生姜、艾叶;如阴血亏虚较严重,可加阿胶、麦冬、生地;如阳气亏虚较重,加黄芪、附子、生姜、羊肉;瘀血较甚,加川芎。在治疗兼证方面,如合并脾胃阳虚,可加附子、白术、干姜、人参;合并肺寒,可加杏仁、半夏、五味子;合并气虚,加黄芪、人参;合并相火心火妄行,加丹皮、滑石、大黄;合并风寒束表,可加麻黄、葱白;合并风邪在表,加防风;合并水饮,加茯苓、生姜;合并牙痛牙出血,可加矾石;合并胎动不安,加阿胶、莲房;合并腰背痛,加独活、生姜;合并小便不通,加栀子仁、赤茯苓。(6)合用药物当归四逆汤最有价值的合用药物是:黄芪、赤芍、附子、生姜、吴茱萸、川芎、鸡血藤、牛膝、红花、丹参、桃仁、干姜、白术、地龙、党参、防风、茯苓、香附、乌药、乳香、没药、小茴香、木瓜、蜈蚣、独活、延胡索、羌活、益母草。合用药物大致可分为六类:“黄芪、附子”、“吴茱萸、生姜、川芎”、“牛膝、鸡血藤”、“桃仁、红花、丹参”、“防风、党参、白术、地龙、干姜”、“乳香和没药、茯苓、乌药、香附和所有其他的合用药物”这六类。(7)合用疗法与方剂研究当归四逆汤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常配合药物外洗和药物热气熏蒸,同时可加酒、加红糖、加吴茱萸生姜以增强疗效。常用的合并用方包括黄芪桂枝五物汤、二仙汤、养血荣筋丸、理中汤、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吴茱萸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四妙勇安汤、补阳还五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四物汤、桂枝茯苓丸、香附丸、理中丸、归芍六君汤、保元汤、当归补血汤、八珍汤、瓜蒌薤白半夏汤、过敏煎、附子桂枝汤、当归生姜羊肉汤、小柴胡汤、桃红四物汤、五苓散、肾气丸、四逆散四逆汤交替服、葛根汤、海藻玉壶汤等。(8)后续治疗当归四逆汤的后续治疗,主要体现在补充治疗和固本培元两方面。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治法:温补肾阳、温补脾阳、温化寒湿、滋阴养血、疏肝解郁、引火潜阳。3.当归四逆汤的疾病特征的研究结果(1)诱发因素研究发现当归四逆汤证的诱因大多与体虚受寒有关。体虚的情况包括产后、经期、外伤、剧烈活动后、过度劳累、人流后、感冒后、同房后、酒后、手术后、产后、手淫时、受惊吓、悲痛过度后、熬夜、精神及工作压力大等。受寒的情况包括常年居寒湿之处、淋雨、吃冷饮过多等。(2)病机当归四逆汤证的病机定位于厥阴肝经,病性为寒凝、血虚、血瘀、阳虚,四种病理因素相互影响。(3)病程情况当归四逆汤既可以治疗急性病,也可以治疗慢性病。(4)病种情况当归四逆汤治疗的西医病种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皮肤科、神经科、外科、妇科、心脏科、骨科、风湿科、消化科、内分泌科、呼吸科、男科、儿科、肾科、血液科、五官科等。其中西医诊断以雷诺氏病、坐骨神经痛、原发性痛经、冻疮、冠心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荨麻疹、风湿性关节炎、心绞痛、继发性痛经、肩周炎、硬皮病最为常见。中医病种方面,最常见的中医诊断是:痹病、痛经病、头痛病、冻疮病、胸痹、寒厥病、皮痹病、瘾疹病、腹痛病、腰痛病、胃脘痛病。(5)疾病相关特征与疾病相关的特征症状有:肢体疼痛或麻木或僵硬或酸或活动受限、症状遇冷则重遇热则轻、头晕目眩、头痛、面麻、心慌心悸、胸闷、气短、皮肤瘙痒或肿胀、恶心呕吐、纳呆、腹疼痛、月经量少、经期推后、月经色暗夹瘀血。(6)疗效较好的症状当归四逆汤疗效较好的症状包括:腰痛、情绪低落、口腔溃疡、便秘、纳呆、鼻塞流涕、气短、嘴麻、恶心呕吐、肠鸣、痛经、汗多、咽部堵塞不适感、颈紧、颈痛、筋痛、胸胁胀痛、腹部冷、腹痛、手脚心汗出、月经期发热、情绪抑郁、情绪焦虑、消瘦、黑礞、关节疼痛、胃饱不觉饿、夜尿多、大便烂、怕冷、乏力、心悸、肢体麻木、胃不适感、月经有血块、精神疲倦、失眠、头痛。(7)疗效较差的症状当归四逆汤疗效较差的症状包括:头晕、腰酸、月经延迟、肩背痛、月经不调、月经量少、记忆力差、胃胀、月经色暗、脱发、情绪不稳定、梦多、自汗、白发、头胀、耳鸣、面色无华、面色萎黄、痤疮、三叉神经痛、痰多、抽搐发作、心烦、胸闷、下肢胀痛、便后不爽、月经期头痛、不育、脸麻。(8)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便溏泄泻、发热,停药后可迅速消失。4.当归四逆汤体质特征的研究总结(1)性别及年龄当归四逆汤对女性患者比男性更为常用。在主症的总疗效方面,临床研究发现男、女患者疗效并无明显差异。在年龄方面,无论老少皆可以服用,年龄层次主要集中于中年,而主症总疗效方面提示年龄较大的比年轻的会更为有效。(2)中医体质情况从使用当归四逆汤的人群体质情况来看,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瘀血质较常使用当归四逆汤,而痰湿质、特禀质、阴虚质、湿热质则较少使用。研究未发现有确切的证据说明当归四逆汤在哪个体质类型中使用更有效,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再行研究。(3)体质相关特征外观特征:形体偏瘦比偏胖为多、面色少华、皮肤面色晦暗或晄白或萎黄、口唇紫暗或色淡、爪甲无华苍白或青紫。精神状态:精神疲倦、萎靡不振,记忆力下降,倦怠乏力,睡眠不佳。好发症状:容易感冒、怕冷恶风、易汗出、肢体冷、少腹或前阴冷感、大便溏。特征舌象:舌质淡白或淡暗或淡红、舌苔薄白或苔少。特征脉象:脉细、脉沉、脉弱、脉弦、脉涩。结论:1.初步构建了当归四逆汤的“方—疾病—体质”诊治模式,对当归四逆汤的方、疾病、体质特征的方证研究表明,此研究模式基本涵盖了辨证论治所需的要素,可以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帮助。2.以“方—疾病—体质”诊治模式运用当归四逆汤的流程可分以下几种情况:(1)符合疾病和体质特征患者既符合当归四逆汤所适疾病的诊断,也符合当归四逆汤体质的诊断,则患者无论处于疾病的急性期还是恢复期,都可以使用当归四逆汤进行治疗,在疾病好转痊愈后,也可以辨证使用当归四逆汤进行体质调理。(2)符合体质患者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无明显的疾病症状及体征,符合当归四逆汤体质的诊断,则患者可服用当归四逆汤进行较长时间的体质调养。(3)符合体质不符合疾病特征患者符合当归四逆汤体质的诊断,但是临床表现不是典型的当归四逆汤所适疾病。则患者可在当归四逆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同时合用其他方剂或药物,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4)符合疾病特征不符合体质特征患者符合当归四逆汤所适疾病的诊断,但是体质特征不是典型的当归四逆汤体质。则可以在疾病急性期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如症状缓解,应换用他方调理。如无效,应尽快调整治疗。(5)疾病和体质特征都不符合患者既不符合当归四逆汤所适疾病的诊断,也不符合当归四逆汤体质。此患者禁忌使用当归四逆汤进行治疗。
刘旺华[9](2009)在《竹叶石膏汤的临床应用进展》文中认为竹叶石膏汤一方最早记载于东汉医家张仲景所着《伤寒论》一书。原方由竹叶、石膏、半夏、麦门冬、人参、炙甘草、粳米组成。功能清热和胃,益气生津。仲景论述本方的适应证为:虚羸少气,气逆欲吐。后世医家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减化裁,广泛用于临床多种疾病,辨证用之,均获较好疗效。现将近年来竹叶石膏汤及其化裁方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吴学勤,吴学存[10](2000)在《大成汤加减治疗脑震荡65例临床观察》文中提出中药大成汤加减治疗脑振荡 6 5例 ,结果表明中医理气活血 ,豁痰通下为主治疗效果显着 ,总有效率98.46 %。提示中药大成汤加减是治疗脑震荡的理想方剂。
二、大成汤加减治疗脑震荡65例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成汤加减治疗脑震荡65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颅脑损伤的认识 |
一、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 |
二、颅脑损伤的病因研究 |
三、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
四、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
五、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 |
六、现代医学对颅脑损伤的治疗 |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颅脑损伤的认识 |
一、颅脑损伤的病因病机 |
二、颅脑损伤的辨证分型 |
三、颅脑损伤的中药治疗 |
四、颅脑损伤的针刺治疗 |
五、颅脑损伤的其他针灸治疗 |
第二章 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
一、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二、研究对象 |
三、干预措施 |
四、文献检索 |
五、检索方法 |
六、数据收集与提取 |
七、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一、文献检索流程与结果 |
二、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三、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第四节 讨论 |
一、结果分析 |
二、存在问题 |
三、展望 |
第三章 疾病特征及量表评分分析研究 |
第一节 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节 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各量表评分分析 |
一、各量表基本描述 |
二、不同性别量表分析 |
三、不同年龄量表分析 |
四、不同职业量表分析 |
五、不同外伤原因量表分析 |
六、不同文化程度量表分析 |
七、不同病程量表分析 |
八、讨论 |
第三节 1084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后各类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一、综合治疗前后各量表的差值对比分析 |
二、不同性别综合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三、不同年龄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四、不同职业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五、不同文化程度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六、不同外伤原因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七、讨论 |
第四节 832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分析 |
第四章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剔除或脱落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样本量估算 |
二、分组方案 |
三、盲法实施 |
四、治疗方案 |
五、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六、研究流程图 |
七、统计学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比较 |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比较 |
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S-R评分比较 |
四、两组患者治疗后苏醒率及苏醒时间的比较 |
五、有效率 |
六、不良事件及安全性报告 |
七、脱落报道 |
第四节 讨论 |
一、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的可能机制 |
二、醒脑开窍针法的选取 |
三、醒脑开窍针法应用于颅脑损伤后昏迷的治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2)基于数据挖掘的细辛用量及配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细辛的基本概况 |
1 细辛的药材品种 |
1.1 药材源流 |
1.2 品种考证 |
2 细辛的功用认识 |
2.1 两汉时期 |
2.2 魏晋时期 |
2.3 隋唐时期 |
2.4 宋元时期 |
2.5 明清时期 |
2.6 现代应用 |
3 细辛的毒性认识 |
3.1 古代源流 |
3.2 现代认识 |
4 “细辛不过钱”的思考 |
4.1 古代源流 |
4.2 现代认识 |
第二部分 细辛用量及配伍规律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方剂数据库的建立 |
2.2 数据挖掘方法 |
3 研究内容 |
3.1 药物味数 |
3.2 主治病症 |
4 研究结果 |
4.1 细辛用量结果 |
4.2 细辛用量规律 |
4.3 细辛配伍结果 |
4.4 细辛配伍规律 |
第三部分 细辛毒-效-量-配伍的相关性研究 |
1 功效古今异同 |
1.1 历代本草中细辛功效 |
1.2 历代汤剂中细辛功效 |
1.3 通窍之效被忽视之处 |
1.4 其他争议之处 |
2 毒-效-量-配伍相关性 |
2.1 细辛效量关系 |
2.2 细辛毒效关系 |
2.3 细辛毒量关系 |
2.4 影响毒性的因素 |
2.5 效-量-病相关性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历代细辛方方源分布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温针灸太阳穴联合普通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中医对紧张性头痛的认识 |
1.1.1 中医对头痛的概述 |
1.1.2 中医对头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3 现代中医药治疗紧张型头痛概况 |
1.2 紧张型头痛西医概述 |
1.2.1 病因与发病机制 |
1.2.2 紧张型头痛的诊断 |
1.2.3 紧张型头痛的预防和治疗 |
2 临床研究 |
2.1 临床研究基本资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病例剔除、脱落及中止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分组方法及研究实施措施 |
2.2.2 治疗方法 |
2.3 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 |
2.3.1 晕针 |
2.3.2 滞针 |
2.3.3 弯针 |
2.3.4 断针 |
2.3.5 血肿 |
2.3.6 艾灸烫伤 |
2.4 疗效评价指标 |
2.5 统计方法 |
2.6 实验结果 |
3 分析讨论 |
3.1 针刺选穴分析 |
3.2 温针灸的作用 |
3.3 针刺镇痛机制 |
3.3.1 神经机制 |
3.3.2 非神经机制 |
3.4 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总结如下 |
3.4.1 对中枢神经机制及其受体的影响 |
3.4.2 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
3.4.3 对神经可塑性和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
3.4.4 对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 |
3.5 针刺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
3.5.1 针刺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
3.5.2 针刺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
3.5.3 针刺对脑内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GABA)的影响 |
3.5.4 针刺对脑内食欲素的影响 |
3.5.5 针刺对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 |
3.5.6 针刺对前列腺素的影响 |
4 结语 |
4.1 结论 |
4.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4)樊永平教授诊治脑震荡辨证及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辨证论治 |
1.4 用药规律分析 |
2 结果 |
2.1 患者一般情况 |
2.2 临床症状 |
2.3 中医证型分布 |
2.4 中医治疗脑震荡的用药规律分析 |
3 讨论 |
(5)期门穴适应病症与临床应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期门穴相关文献 |
第一节 对期门穴的认识 |
第二节 定位与取穴 |
一、古代文献定位取穴方法记载 |
二、现代解剖位置与取穴 |
三、针对小儿的期门穴位置 |
第三节 期门穴刺法与进针深度研究 |
一、刺法 |
二、古代文献针刺深度与进针法 |
三、现代文献针刺深度与进针法 |
第四节 针刺期门禁忌 |
第五节 期门穴的针灸应用特色 |
一、期门穴特点 |
二、应用病机 |
第二章 期门穴适应病症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源文献的选择 |
二、文献条文纳入标准 |
三、文献条文排除标准 |
四、条文的分类 |
五、病谱统计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期门穴单穴主治病症结果及分析 |
二、期门穴配伍主治病症结果及分析 |
三、肝募期门的配穴使用规律 |
四、古代文献艾灸适宜病症与壮数 |
第三节 期门穴主治应用现况 |
一、现代文献期门穴单穴治疗的临床应用现况 |
二、现代文献期门穴配伍其他穴位为主治的临床应用 |
三、期门为辅助穴位的临床应用现况 |
四、期门穴其他应用现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6)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三承气汤理论研究 |
第一章 中医学下法的形成与发展 |
1 下法理论形成依据 |
2 探讨张仲景对下法的应用 |
2.1 《伤寒论》中的下法 |
2.1.1 攻逐瘀血法 |
2.1.1.1 桃核承气汤证 |
2.1.1.2 抵当汤证 |
2.1.1.3 抵当丸证 |
2.1.2 泻热逐水法 |
2.1.2.1 大陷胸丸证 |
2.1.2.2 大陷胸汤证 |
2.1.3 三物白散证 |
2.1.4 十枣汤证 |
2.1.5 苦寒泻下法 |
2.1.5.1 调胃承气汤证 |
2.1.5.2 小承气汤证 |
2.1.5.3 大承气汤证 |
2.1.6 麻子仁丸证 |
2.1.7 蜜煎导证 |
2.1.8 变治法 |
2.1.8.1 大柴胡汤证 |
2.1.8.2 柴胡加芒硝汤证 |
2.1.8.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
2.1.8.4 桂枝加大黄汤证 |
2.1.9 急下存阴法 |
2.1.9.1 阳明三急下证 |
2.1.9.2 少阴三急下证 |
2.2 《金匮要略》中的下法 |
2.2.1 攻下泻热法 |
2.2.1.1 阳明实热痉病证治 |
2.2.1.2 实积下利证治 |
2.2.1.3 支饮证面热证证治 |
2.2.1.4 谷疸证证治 |
2.2.1.5 酒疸证证治 |
2.2.1.6 热盛里实黄疸证证治 |
2.2.1.7 热盛吐衄证证治 |
2.2.2 攻下行气法 |
2.2.2.1 表寒里实腹满证证治 |
2.2.2.2 里实胀重证证治 |
2.2.2.3 里实少阳心下满痛证证治 |
2.2.2.4 里实积胀俱重证证治 |
2.2.2.5 支饮腹满证证治 |
2.2.3 峻下去积法 |
2.2.4 攻下逐饮法 |
2.2.4.1 留饮欲去证证治 |
2.2.4.2 悬饮证证治 |
2.2.4.3 肠间饮聚成实证证治 |
2.2.4.4 水血并结血室证证治 |
2.2.5 攻下逐瘀法 |
2.2.5.1 虚劳干血证证治 |
2.2.5.2 急性肠痈未成脓证证治 |
2.2.5.3 瘀血内结证证治 |
2.2.5.4 瘀结成实证证治 |
2.2.6 泻热通便止呕法 |
2.2.7 缓下润燥法 |
2.2.8 温里攻下法 |
第二章 三承气汤论述 |
1 调胃承气汤论述 |
1.1 原文 |
1.2 主证 |
1.3 药物组成 |
1.4 煎服法 |
1.5 调胃承气汤证之见 |
1.5.1 不大便,心烦,躁动不安 |
1.5.2 蒸蒸发热 |
1.5.3 吐下腹胀满不痛 |
1.5.4 脉调和或阴脉微 |
1.6 调胃承气汤方之见 |
2 小承气汤论述 |
2.1 条文 |
2.2 主证 |
2.3 药物组成 |
2.4 煎服法 |
2.5 小承气汤证之见 |
2.5.1 脉滑而疾 |
2.5.2 腹大满不通 |
2.5.3 大便燥结、小便频数 |
2.6 小承气汤方之见 |
3 大承气汤论述 |
3.1 原文 |
3.2 主证 |
3.3 药物组成 |
3.4 煎服法 |
3.5 大承气汤证之见 |
3.5.1 当下而尚未攻下之大承气汤证 |
3.5.1.1 局部证候特点 |
3.5.1.1.1 腹胀满、大便不通、绕脐痛 |
3.5.1.1.2 热结旁流兼喘证 |
3.5.1.1.3 不能食 |
3.5.1.2 全身证候特点:潮热、手足濈然汗出 |
3.5.1.3 神志证候特点:心烦、心中懊憹、谵语 |
3.5.1.4 脉迟而实有力 |
3.5.2 急下存阴的阳明大承气汤证 |
3.5.2.1 目中不了了,睛不和 |
3.5.2.2 发热汗多 |
3.5.2.3 腹胀满疼痛、减不足言 |
3.6 大承气汤方之见 |
4 三承气汤总结 |
4.1 配伍为主治证候疗效的关键 |
4.2 煎服法为处方理法方药的特点 |
第三章 阳明病下法禁忌 |
1 阳明腑证未实不可下 |
2 阳明表未解不可下 |
3 阳明病兼少阳证不可下 |
4 阳明病兼太阳少阳证不可下 |
5 阳明经证不可下 |
6 阳明虚寒证不可下 |
7 阳明热在上不可下 |
第四章 承气类方的形成与发展 |
1 新加黄龙汤证 |
2 宣白承气汤证 |
3 导赤承气汤证 |
4 牛黄承气汤证 |
5 增液承气汤证 |
6 护胃承气汤证 |
7 承气合小陷胸汤证 |
8 桃仁承气汤证 |
中篇 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 |
前言 |
1 大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1.1 大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
1.2 大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1.3 大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2 小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2.1 小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
2.2 小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2.3 小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3 调胃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3.1 调胃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表 |
3.2 调胃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3.3 调胃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4 结论 |
下篇 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 |
第一章 医学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1 系统评价概述 |
1.1 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
1.2 Cochrane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
1.3 Meta分析 |
1.4 文献综述 |
2 系统评价的方法与步骤概述 |
2.1 系统评价方法 |
2.2 系统评价步骤简易流程图 |
2.2.1 系统评价程序流程图 |
2.2.2 检索与课题研究相关文献资料流程图 |
2.2.3 纳入文献资料可能的偏倚风险来源简易图 |
2.2.4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规则 |
3 Meta分析概述 |
3.1 Meta分析基本概念 |
3.2 Meta分析的目的 |
3.2.1 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
3.2.2 定量估计研究效应 |
3.2.3 发现既往研究缺乏之处 |
4 Meta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
4.1 确立研究课题 |
4.2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检索 |
4.2.1 文献检索方法 |
4.2.1.1 检索词 |
4.2.1.2 文献检索方法 |
4.2.1.3 检索范围 |
4.2.2 文献检索步骤 |
4.3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资料的纳入与排除 |
4.3.1 课题研究设计的类型 |
4.3.2 文献发表年限、所使用语言 |
4.3.3 样本量和随访期限 |
4.3.4 结果测量指标 |
4.3.5 重复发表文献 |
4.3.6 信息完整性 |
4.4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质量评价 |
4.4.1 随机对照研究 |
4.4.1.1 CONSORT(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 |
4.4.1.2 CONSORT扩展版(ectensions of the CONSORT statment) |
4.4.1.3 STARD(Standards for the Reporting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 |
4.4.2 观察性研究 |
4.4.2.1 STROBE(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Epidemiology) |
4.4.2.2 TREND(Transparent Reporting of Evaluations with NonrandomizedDesigns) |
4.4.3 系统评价(Meta分析) |
4.4.3.1 QUOROM(Quality of Reporting of Meta-analysis) |
4.4.3.2 RISMA(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Meta-analysis) |
4.4.3.3 MOOSE(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Epidemiology) |
4.5 数据及相关信息提取 |
第二章 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一 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
5.1 肛门排气时间标准均数差SMD |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3 腹胀腹痛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4 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6 典型医案 |
研究二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生长抑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三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二联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
5.1 肛门排气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3 腹胀缓解/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4 肠鸣音恢复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5 恶心、呕吐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6 治疗/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研究四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三联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五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盐水灌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六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肥皂水灌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七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石蜡油灌胃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八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阿托品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三章 小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 小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四章 针灸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一 针灸治疗与西医临床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典型医案 |
研究二 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五章 肠梗阻疗法研究成果与建议治疗方案 |
1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 s中的方药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
2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s下针刺治疗肠梗阻取穴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
3 研究总结-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书目 |
附篇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脑电图辅助下中西医结合治疗脑震荡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PCS的发生率 |
1.2 现代医学针对颅脑损伤的机制总结 |
1.2.1 颅骨变形致颅脑损伤 |
1.2.2 生物力学作用后效应 |
1.2.3 脑组织移动致伤 |
1.2.4 直线运动引发的脑损伤 |
1.2.5 对细胞及其亚结构的影响 |
1.2.6 非直线作用力致伤 |
1.2.7 关于神经递质的影响 |
1.2.8 氧自由基的影响 |
1.2.9 钙离子在细胞内的超载 |
1.3 现代医学对脑震荡病理机制的认识 |
1.4 中医对脑震荡病因病机的认识 |
1.4.1 血瘀气滞型 |
1.4.2 气机逆乱型 |
1.4.3 经络阻塞型 |
1.4.4 痰瘀内阻型 |
1.4.5 颈骨受损型 |
1.4.6 情志内伤型 |
1.5 脑电图与脑震荡 |
1.6 脑震荡的治疗 |
1.6.1 现代医学方案 |
1.6.2 传统中药方案 |
1.7 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来源 |
2.1.2 病例选择标准 |
2.2 一般资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研究流程 |
2.3.2 治疗方法 |
2.3.3 监测方法 |
2.3.4 统计方法 |
2.4 研究结果技术图 |
2.5 观察结果 |
2.5.1 RPQ评分 |
2.5.2 脑电图评价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3.1 本研究分析与讨论 |
3.2 脑电图与脑震荡相关性的分析与讨论 |
3.2.1 脑震荡的脑电图特点 |
3.2.2 个别“Wilhama倒错现象” |
3.3 Rivermead脑震荡后遗症问卷分析与讨论 |
3.4 中药方剂分析与讨论 |
3.5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基于“方—疾病—体质”模式的当归四逆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的背景 |
1.1 研究目的 |
1.1.1 “方—疾病—体质”模式的方证研究目的 |
1.1.2 当归四逆汤的方证研究目的 |
1.2 “方证相应”的理论研究 |
1.2.1 “方”的概念 |
1.2.2 “证”的概念 |
1.2.3 “疾病”的概念 |
1.2.4 “体质”的概念 |
1.2.5 “方证相应”的背景研究 |
1.2.6 “方”与“体质”的关系 |
1.2.7 “证”与“体质”的关系 |
1.3 当归四逆汤的中医理论研究 |
1.3.1 当归四逆汤证的病因 |
1.3.2 当归四逆汤证的病机论述 |
1.3.3 当归四逆汤证的后续治疗 |
1.3.4 当归四逆汤的组成药物研究 |
1.3.5 当归四逆汤的组方研究 |
1.3.6 当归四逆汤中细辛的用量 |
1.4 当归四逆汤的现代药理研究 |
1.4.1 有效成分研究 |
1.4.2 外科疾病 |
1.4.3 妇科疾病 |
1.4.4 心血管疾病 |
1.4.5 皮肤科疾病 |
1.4.6 骨科疾病 |
1.4.7 神经科疾病 |
1.5 当归四逆汤的临床实验研究 |
1.5.1 妇科疾病 |
1.5.2 骨科疾病 |
1.5.3 皮肤科疾病 |
1.5.4 神经科疾病 |
1.5.5 肾泌尿科疾病 |
1.5.6 外科疾病 |
1.5.7 消化科疾病 |
1.5.8 心脏科疾病 |
1.5.9 肿瘤科疾病 |
1.5.10 儿科疾病 |
1.5.11 中医疾病 |
1.5.12 男科疾病 |
1.6 社会网络分析介绍 |
1.6.1 社会网络分析的历史 |
1.6.2 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的内涵 |
1.6.3 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的研究目的 |
1.6.4 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的个体属性参数 |
第二章 组成方及类方文献研究部分 |
2.1 当归四逆汤的组成方和类方研究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方法 |
2.1.3 研究结果 |
2.1.4 研究总结 |
第三章 当归四逆汤的医案文献研究 |
3.1 当归四逆汤的医案文献研究目的 |
3.2 当归四逆汤的医案文献研究方法 |
3.2.1 研究范围及方法 |
3.2.2 医案纳入标准 |
3.2.3 医案排除标准 |
3.2.4 资料收集 |
3.2.5 资料整理 |
3.2.6 资料的录入、统计 |
3.3 当归四逆汤的医案文献研究结果 |
3.3.1 医案文献整理情况 |
3.3.2 患者一般情况 |
3.3.3 总病程情况 |
3.3.4 服药剂数 |
3.3.5 中医疾病服药剂数情况 |
3.3.6 西医疾病服药剂数情况 |
3.3.7 西医病种 |
3.3.8 中医病种 |
3.3.9 诱发因素 |
3.3.10 症状频数分析 |
3.3.11 脉象频数分析 |
3.3.12 舌象频数分析 |
3.3.13 药物频数与药量分析 |
3.3.14 合并疗法和用药 |
3.3.15 症状的社会网络研究 |
3.3.16 药物的社会网络研究 |
3.3.17 症状与药物的关联规制分析 |
3.3.18 药物的聚类分析 |
3.4 当归四逆汤的医案文献研究结论 |
3.4.1 当归四逆汤方的研究小结 |
3.4.2 当归四逆汤疾病特征的研究小结 |
3.4.3 当归四逆汤体质的研究小结 |
3.4.5 医案文献研究的总结 |
第四章 当归四逆汤适用人群体质特征的临床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2.1 合格受试者的确立 |
4.2.2 干预方案 |
4.2.3 观察指标 |
4.2.4 观察时间 |
4.2.5 患者依从性的保障 |
4.2.6 质量控制 |
4.2.7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
4.2.8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
4.3 研究结果 |
4.3.1 一般资料分析 |
4.3.2 体质分布分析 |
4.3.3 病种的频数分布 |
4.3.4 患者的主要症状总疗效情况 |
4.3.5 主症的总疗效与性别的关系 |
4.3.6 主症的总疗效与年龄的关系 |
4.3.7 患者单个主症的疗效情况 |
4.3.8 体质量表中各体质因素得分与主症总疗效的关系 |
4.3.9 各体质类型中主症的总疗效情况 |
4.3.10 不良反应观察 |
4.4 当归四逆汤的临床研究小结 |
4.4.1 当归四逆汤体质的研究小结 |
4.4.2 当归四逆汤的疾病特征研究小结 |
4.4.4 临床研究总结 |
结语 |
5.1 当归四逆汤方的研究总结 |
5.1.1 组方研究 |
5.1.2 剂量研究 |
5.1.3 剂数研究 |
5.1.4 药症关系 |
5.1.5 原方加减药物规律 |
5.1.6 合用药物 |
5.1.7 合用疗法与方剂研究 |
5.1.8 后续治疗 |
5.2 当归四逆汤所患疾病特征的研究总结 |
5.2.1 诱发因素 |
5.2.2 病机 |
5.2.3 病程情况 |
5.2.4 病种情况 |
5.2.5 疾病相关症状 |
5.2.6 疗效较好的症状 |
5.2.7 疗效较差的症状 |
5.2.8 不良反应 |
5.3 当归四逆汤体质的研究总结 |
5.3.1 性别及年龄 |
5.3.2 中医体质情况 |
5.3.3 体质相关症状 |
5.4 “方—疾病—体质”模式治疗方案 |
5.4.1 适用当归四逆汤的疾病诊断 |
5.4.2 当归四逆汤体质的诊断 |
5.4.3 当归四逆汤的应用流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竹叶石膏汤的临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治疗传染病 |
1.1 流行性出血热 |
1.2 麻疹 |
1.3 乙型脑炎 |
1.4 伤寒 |
1.5 副伤寒 |
2 治疗头颈部疾病 |
2.1 脑震荡 |
2.2 脑出血 |
2.3 头痛 |
2.4 三叉神经痛 |
2.5 眼部疾病 |
2.6 鼻部疾病 |
2.7 口腔疾病 |
3 治疗心肺疾病 |
3.1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
3.2 急性乙醇中毒致心肌损伤 |
3.3 感染性心内膜炎 |
3.4 早搏 |
3.5 外科术后肺部感染 |
4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
4.1 肝胆疾病 |
4.2 食道疾病 |
4.3 胃部疾病 |
4.4 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 |
5 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
5.1 小儿急性肾炎 |
5.2 前列腺肥大 |
5.3 精液不液化症 |
6 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 |
7 治疗妇科疾病 |
7.1 更年期综合征 |
7.2 妇科术后高热 |
8 治疗其他疾病 |
8.1 发热 |
8.2 厌食 |
8.3 盗汗 |
8.4 白细胞顽固不降 |
8.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8.6 川崎病 |
8.7 小儿夏季热 |
8.8 恙虫病 |
四、大成汤加减治疗脑震荡65例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D]. 习书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基于数据挖掘的细辛用量及配伍规律研究[D]. 滕占理.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温针灸太阳穴联合普通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观察[D]. 张晨迪.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4]樊永平教授诊治脑震荡辨证及用药规律研究[J]. 李康宁,樊永平,王蕾.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9(02)
- [5]期门穴适应病症与临床应用规律研究[D]. 陈宛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6]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D]. 曾子芸.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7]脑电图辅助下中西医结合治疗脑震荡的疗效观察[D]. 黄天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8]基于“方—疾病—体质”模式的当归四逆汤方证研究[D]. 刘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9]竹叶石膏汤的临床应用进展[J]. 刘旺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08)
- [10]大成汤加减治疗脑震荡65例临床观察[J]. 吴学勤,吴学存. 宁夏医学杂志,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