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一道四级题想到的(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源[1](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永玉伟[2](2021)在《“冬城夏村”城乡二元生活形态转换 ——伊犁河流域依拉齐牛录村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
程惊宇[3](2020)在《日常性的影像数据库及其对建筑设计方法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建筑界与社会大众的互动愈加频繁,建筑不再像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时期那样仅仅被视作一种“物”,而逐渐被视为一种中介系统。由此,在从建筑设计到建筑使用的各环节中,作为终端的建筑使用者影响力空前提高。为缩小“设计-使用偏差”,越来越多的建筑界人士将了解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但是受到许多现实因素掣肘,长久以来建筑师都缺乏有效途径综合、深入、客观地研究建筑与使用者真实日常生活的关系。基于上述问题,本文选取了一个以大量影像为载体的日常生活分析数据库作为研究对象,从日常性(everydayness)的视角切入,结合使用经历,以全流程为串联分析其底层架构逻辑、中层操作机制、顶层交互形式;进而结合一个该数据库的应用案例,从信息利用度层面肯定其客观性并对其作出初步评价。其次,本文借助类型学和现象学方法,结合数据库素材,从导致建筑“设计-使用偏差”的两端——建筑师视角下建筑能为人的需求提供的支持,居住者视角下人在真实生活中对空间的感知——相向研究:从设计端出发,以本文经全面观察后总结的身体包容、心理介入、视觉引导、行动诱发、环境调节、文化投射六个层面对数据库中的建筑元素及其特定组合日常性进行具体分析;从使用端出发,以本文设定的空间读取、空间认知、空间互动、空间占有四个层级对四种情境单元下的空间日常性展开分析,并归纳出基于“行为-道具-场景”的研究模型。最后,根据前述一体两面的日常性研究结果,结合疫情下产生的新生活需求,本文设计出一套由六种模块类别组成的开放式建筑设计模块系统。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背景下,本文运用该数据库实验了一次从研究到设计方法提出的全流程,全面而系统地厘清了该影像数据库的价值,或许能为当代建筑学如何借助影像进行研究进而辅助设计提供一定方法性和工具性层面的参考。本文还整理出一部关于建筑元素日常性和空间日常性的档案集,供建筑专业人士或大众在建筑设计时直接作为依据。本文也建立了两套具体对象的日常性分析框架,并尝试对“日常性”进行初步定性,以期帮助理解其含义并作为未来建筑空间研究的方法参考。同时基于上述日常性研究,本文发展出一套具有原型意义的设计模块系统,期待为疫情下“后2020时代”的建筑设计方法提供新的思路,使建筑设计更有针对性、更智慧、更灵活地服务于日常生活。本文正文共约81 500字,图表209幅。
陈慧伦[4](2020)在《汉泰基本颜色词联想意义对比及“白”色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汉语和泰语中都有着数量丰富、意义独特的颜色词。而在不同语言中的颜色词都有一个共性,即除了表示其物理颜色之外,还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泰国是一个对颜色非常敏感的国家,泰语的基本颜色词有着和汉语基本颜色词不同的文化内涵,在汉语颜色词蕴含着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有着浓浓的中国文化特色,加强汉语基本颜色词的联想意义教学有助于促进文化理解,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冲突。笔者通过梳理前人颜色词和基本颜色词的界定标准确立了本文要研究的基本颜色词范围。在对汉语泰语中六个基本颜色词联想意义进行分析之后,笔者认为汉语当中基本颜色词的联想意义来源更为丰富,而且同一颜色词之间的诸多联想意义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而泰语中的基本颜色词联想意义较为简单,于是笔者试从地理气候特征、宗教信仰、政治因素、民族心理四个方面分析造成联想意义差异的成因。另外,笔者在泰国皇太后汉学院实习期间,发现汉学院的许多课程都涉及汉语颜色词的联想意义,于是对汉学院学生展开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学生已经学过很多汉语颜色词的联想义,但大部分学生却并未习得,而是习惯把泰语颜色词中的联想意义代入理解。而笔者进一步对学生进行访谈得知,学生尽管在多种课程中都接触过汉语颜色词的联想意义,但是并未系统学习,教师在授课时也并未对联想意义的由来进行解释,只是要求学生机械记忆,因而学生很容易学了就忘。最后,笔者结合学生偏误的成因对汉语基本颜色词“白”联想意义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从课堂教学实践的反馈来看,该教学方案设计是可行并且有成效的,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和教学反馈结果,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以期对泰汉语教学中汉语颜色词的联想意义教学有一定帮助。
祝勇[5](2019)在《故宫六百年》文中指出第一章王者之城一故宫,意思是过去的宫殿。中国历史悠长,经历过无数次王朝鼎革,也就有了无数座过去的宫殿,因此"故宫"这个词,不是今天才有。《汉书》里写:"公卿白议封禅事,而郡国皆豫治道,修缮故宫。"1"故宫"这个概念,至少在汉代就有了。"故宫"的意象,也在唐诗宋词里出出入入,像唐代刘禹锡曾在《踏歌词》里写:"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为是襄
贺熙喜[6](2019)在《针对韩国高中汉语协作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京畿道15所学校为例》文中提出韩国是最早接触汉语教育的国家,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就是在韩国首尔成立。随着两国关系的日益密切,更因近年中韩文化,尤其是娱乐、影视等流行文化的交流日益密切致使韩国境内学习汉语的生源不断增加,韩国中小学均有开设汉语课堂,目前最集中的汉语教学是在韩国高中展开,国家汉办一般给每个高中分配一名或者两名汉语教师,汉语教学由韩国籍的汉语教师跟中国籍汉语教师共同完成,这就形成了如今韩国高中普遍出现的协作汉语教学。韩国汉语教学从出现协作教学开始,到现在也依然是值得关注且研究的问题,笔者在广泛阅读已有研究后发现以往有关协作教学即“协同教学”的研究多以学生或者韩国教师为主要调查研究对象,笔者在韩一年的教学实习中对京畿道15所高中的中国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中国籍教师和韩国籍教师进行了访谈,以中国籍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试图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全面剖析汉语协作教学,调查问卷从高中的汉语教学基本情况、中国籍教师与搭档在课堂的角色分配、教学方法、教材的使用等四个方面来设计,依据客观调查结果与主观评测,笔者试着以中国籍教师为新的突破口,寻找更好的汉语协作教学方式。本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介绍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并对国内针对韩国汉语教学以及针对韩国协作汉语教学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最后对相关研究做了整理与分析,点明本文的研究角度与方向。第二章是对京畿道15所采用汉语协作教学方法的高中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加以分析。调查问卷发放的对象是中国籍汉语教师,根据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及调查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的设计,最后对问卷调查中的19道题进行统计,从教师师资、课程设置、学习动机、协作教学、汉语教材的使用、教学方法这六个方面分析京畿道地区汉语协作教学现状,结合客观事实与教师主观评价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第三章是对京畿道15所高中的中国籍汉语教师以及一些韩国本土教师分别进行了访谈。笔者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对中国籍教师进行更具针对性的跟踪访谈,从韩语会话能力、教学中有哪些困惑、第二课堂、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等四个方面,对前期调查问卷中的结果倾向进行深入探究,对韩国教师主要从汉语水平、如何看待协作教学这两个方面进行访谈。第四章笔者针对前期问卷调查及后期访谈中所呈现的问题,笔者从京畿道高中、中韩教师两个不同角度,针对韩国协作汉语教学提出系列建议。第五章为总结。总述本文主要观点,概括文章主题并提出文章创新之处以及文章的不足之处。
郭慧慧[7](2019)在《基于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高中物理实验合作学习实践研究》文中认为2017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出台,标志着高中物理新一轮课改的启动,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四大方面之一。因此,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中学生的物理科学探究能力对提高高中物理课程实施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进行研究。以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探究理论等为研究理论基础,以2017版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探究)的水平划分为依据,对高一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高一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水平的现状,分析在不同的科学探究能力的标准下学生存在的问题。结合文献分析及问卷调查结果,提出了培养高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并以超重和失重实验为例,以物理实验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与观察。教学实践完成以后,又对参与物理实验合作学习的学生进行了访谈,反馈策略效果。研究发现,通过物理实验合作学习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这一方式是可行的,对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效果,并且这一方式能够被学生普遍接受。使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能够得到培养。但是,要有显着的效果,需要教师有持之以恒的态度运用相应的策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也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耐心以及奉献精神。
司徒一焯[8](2018)在《尼泊尔加德满都Rosebud School汉语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文中提出2005年,国家汉办第一次向尼泊尔派遣汉语志愿者教师,至今已有十三年的时间。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9月、10月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其目的在于促进沿线各国在经济、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进程。“一带一路”不止是中国的,也是区域的,乃至世界的。尼泊尔位于印中孟缅经济走廊的核心地带,北与我国的西藏自治区仅400多公里的边境线,对于一带一路在南亚地区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笔者赴加德满都为期四个月的汉语教学实践为基础,以尼泊尔RoseBud School低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汉语教学在RoseBud School的引入和发展,主要分析学生的构成、学习动机、学习情况;汉语教师的人员构成、文化适应、教学情况;学校的教材使用情况等。笔者发现该校汉语课程开设已有九年,学校对汉语课程的开展与汉语活动的参与非常熟悉。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学缺乏系统性、过于强调汉语比赛结果、并没有一套科学的考核制度,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无法长期保持。基于此,笔者提出,志愿者在加德满都的汉语教学实践中,应结合尼泊尔当地的实际情况,坚持以学生为主导的精讲多练,寻找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帮助合作院校制定汉语教学计划,完善考核制度,通过创办中文教室解决学生汉语水平停滞不前的现状,尽可能培养学生长期学习汉语的决心。本文第一章,笔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理清了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确定了研究内容与基本思路。为了使文中结论客观有效,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方法。最后结合尼泊尔的基础教育特征对当地的中小学汉语教学总体情况进行描述,以此作为第二章的铺垫。本文第二章,主要介绍RoseBud School的建校史和教学理念。通过办学理念来分析汉语教学在RoseBud School的现状、引入汉语教学的原因以及汉语教学在这所学校是否得到了有利的发展。本文第三章,对全校所有学习汉语的年级进行问卷调查,笔者主要了解到学生的构成情况与学习动机。同时,将汉语教学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文化活动列入本章节,探讨汉语活动在海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本文第四章,笔者与RoseBud School两届汉语教师展开访谈,对汉语教师志愿者的人员构成、基本情况、工作量有了详细了解。在本章节中,笔者还谈到了有关汉语教师的文化适应问题,其中包括了在衣食住行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以及该如何克服。本文第五章及第六章笔者分别对教材和教学进行探讨,结合从前面四章的分析中所发现的问题,对学校、学生、教师、教法、教材五个方面提出相关改进意见。其中,RoseBud School在汉语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是学生的汉语水平停滞不前,这与学校、学习对象、汉语教师、教学环境、教育政策脱不开关系。笔者将上述问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的经验,拟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希望能借此研究为后续赴尼志愿者提供借鉴。
魏远莹[9](2016)在《漫漫百年路:关于回医文化传承人张宝玉的田野调查》文中研究指明以往关于“人物世界”的研究,习惯于将视线关注在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大人物身上,而往往忽视了社会基层的“小人物”。小人物以其自己的方式演绎着真实的生活,不同的职业特点和社会地位,使他们在各自的群体当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这些汇聚在一起的点滴对社会与文化的发展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选取了一位具有回医职业特点的小人物——张宝玉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对话和参与观察为主的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经过长期深入的田野作业,收集到大量丰富的一手资料,以后现代民族志的形式对张宝玉做“回医”与“小人物”这两个社会角色背景下的具体展示。全文分三大部分十章,从横、纵两个方向出发,通过参与观察研究对象的生产生活,深入描写张宝玉从幼儿到现在的成长经历、以及张氏对回医文化传承与创新所做的工作等。研究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小人物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工作与家庭间的平衡关系;作为一个回医,他所处的回医群体目前的生存现状,以及如何处理在社会发展中西医文化与中医文化二者之间的碰撞;在面对社会热点问题“医患问题”上,回医是如何处理医患关系的;如何通过现有的社会资源,来延续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随着研究工作的进行,以上问题将在文中逐一被解答。最后,笔者就田野调查的整个过程与收获进行田野反思。
王燕妮[10](2013)在《城市化进程中民俗文化变迁研究 ——以武汉市舞高龙习俗为例》文中提出我国三十多年的城市化进程不仅带来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转型,更引发了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剧烈变迁,且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一步深入呈现出更为激烈的震荡。当传统民俗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从乡土社会向现代城市转型,民俗文化变迁也随之展开。作为一项活态的传统民间习俗,舞龙几乎遍及我国大江南北的各个城乡节日文化空间内。它是我国内涵最为丰富的民俗文化之一,包含着民间信仰、民间节日、民间艺术、民间社会组织体系、民间传说等多种民间文化元素,既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复合体,亦是我国“龙”文化的表现形态和文化符号。因此,以民间舞龙作为民俗文化变迁的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本文研究的区域是中部地区的特大城市湖北省武汉市,以该市三个处在城市化进程不同阶段的自然村落为调查点。它们分别是位于洪山区的城中村陈家湾,位于汉阳区的拆迁城中村李家堤和位于汉阳区已经完成了村改社的新型城市社区江欣苑。春节舞高龙是三个文化社区共同的民俗传统,亦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舞高龙民俗置于城市化的三个具有阶段性意义的文化空间内考察,使得研究对象又具备了特殊性和典型性。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其中正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对城市化语境下的民俗变迁进行了宏观研究。在城市化的发展背景下厘清城市化与民俗文化的辩证关系,梳理了国外民俗变迁的研究经验和国内相关研究成果。针对我国以民俗文化为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民俗文化变迁要关照生产性保护与保护性开发的指导思路。第二章是将研究视野投注于传统的舞龙民俗上,通过地方志民俗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的梳理,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研究了舞龙民俗文化主体从官方向民间、文化形态从单一向多样、文化功能从娱神向娱人的文化变迁之路,同时,介绍了武汉市舞高龙民俗的基本特征。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在结构上是平行章节,是对陈家湾、李家堤、江欣苑三个处在不同城市化发展阶段的文化社区内舞高龙民俗的个案研究。根据田野调查资料、地方志、口述史的研究,以文字和图片的结合书写着城市化背景下城中村里的民俗、拆迁的城中村的民俗和城市新型现代社区内的民俗生存状态。每章第一节均描述调查点的文化语境,第二节以深描手法再现了三个社区内的舞龙民俗,第三节是理论思考,分析了三种民俗文化形态的传承状况、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论述了城市化语境下民俗文化变迁具备的阶段性特征。在具体的论述中,文章采用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其中一个典型的“城中村”社区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和SPSS定量分析,同时借鉴了SWOT分析法,对三个社区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了战略分析。第六章尾置结语,展望未来。基于三个个案的书写民俗志,本章在前三章基础上进行了民俗文化共性和差异性的比较,提炼了影响民俗文化变迁的六大文化要素。它们分别是:主体记忆力、行政干预力、宗族凝聚力、精英影响力、对外传播力和社区生产力。根据彼此的强弱描绘出三个文化社区的民俗文化态势图,并从文化变迁的角度进行阐释:虽然乡村最终会通过阶段性的发展进程实现城市化,但民俗文化变迁并不是单向的态势,它会随着文化要素的强弱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因此,文化变迁在实际操作中具有一定的可控性,这使得传统民俗文化生产性保护和保护性开发成为可行,故文章在最后针对性变迁规律提出了民俗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和开发的相关对策。
二、由一道四级题想到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由一道四级题想到的(论文提纲范文)
(1)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五、研究思路 |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
六、研究方法 |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能动性 |
(二)实践性 |
(三)真实性 |
(四)发展性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
(一)学科课程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日常性的影像数据库及其对建筑设计方法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1.1 现实问题:建筑设计者缺乏有效客观途径了解使用者日常生活 |
1.1.2 历史回溯:前人对此问题的探索进程 |
1.1.3 机会与责任:对日常性的影像数据库及其应用的参与及思考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帮助完善日常性的影像数据库,并挖掘其对日常生活分析及建筑设计的方法价值 |
1.2.2 对日常性概念进行定性,为建筑学提供日常性的分析框架 |
1.2.3 为建筑设计尤其是“后2020 时代”的住宅设计提供参考和方法启示 |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3.1 日常性的影像数据库 |
1.3.2 数据库中含有“建筑元素”或“活动”关键词的影像片段及其相关标记信息 |
1.3.3 本文对影像的分析结论 |
1.3.4 本文提出的建筑设计模块系统 |
1.4 研究方法 |
1.4.1 历史资料研究法 |
1.4.2 元素分析法 |
1.4.3 类型学方法 |
1.4.4 现象学方法 |
1.4.5 概念分析法 |
1.4.6 比较研究法 |
1.5 研究框架 |
1.5.1 文章结构 |
1.5.2 研究路径 |
第二章 日常性的影像数据库 |
2.1 数据库本体运行机制 |
2.1.1 输入阶段素材筛选机制 |
2.1.2 标记机制 |
2.1.3 输出机制 |
2.2 对输出信息的研究应用——以“日常性的影像博物馆”工作坊为例 |
2.2.1 工作坊介绍 |
2.2.2 从信息利用度层面反思对研究信息的选取 |
2.3 数据库使用评价及应用设想 |
2.3.1 架构科学客观 |
2.3.2 操作有待改善 |
2.3.3 应用前景丰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元素及其特定组合的日常性 |
3.1 日常居家生活中的建筑元素及其特定组合提取 |
3.2 作为中介的建筑元素及其组合与它们的日常性 |
3.3 墙 |
3.3.1 身体包容 |
3.3.2 心理介入 |
3.3.3 行动诱发 |
3.4 地面 |
3.4.1 身体包容 |
3.4.2 心理介入 |
3.4.3 行动诱发 |
3.4.4 文化投射 |
3.5 屋顶 |
3.5.1 身体包容 |
3.5.2 心理介入 |
3.5.3 视觉引导 |
3.5.4 行动诱发 |
3.6 门 |
3.6.1 身体包容 |
3.6.2 心理介入 |
3.6.3 视觉引导 |
3.6.4 行动诱发 |
3.6.5 环境调节 |
3.6.6 文化投射 |
3.7 窗 |
3.7.1 身体包容 |
3.7.2 心理介入 |
3.7.3 视觉引导 |
3.7.4 行动诱发 |
3.7.5 环境调节 |
3.7.6 文化投射 |
3.8 柱 |
3.8.1 身体包容 |
3.8.2 行动诱发 |
3.9 壁炉 |
3.9.1 心理介入 |
3.9.2 环境调节 |
3.9.3 文化投射 |
3.10 楼梯 |
3.10.1 身体包容 |
3.10.2 视觉引导 |
3.10.3 行动诱发 |
3.11 直达电梯 |
3.11.1 身体包容 |
3.11.2 视觉引导 |
3.11.3 行动诱发 |
3.12 栏杆 |
3.12.1 身体包容 |
3.12.2 心理介入 |
3.12.3 行动诱发 |
3.13 墙角 |
3.13.1 身体包容 |
3.13.2 心理介入 |
3.13.3 行动诱发 |
3.14 走廊 |
3.14.1 身体包容 |
3.14.2 心理介入 |
3.14.3 视觉引导 |
3.14.4 行动诱发 |
3.14.5 文化投射 |
3.15 阳台 |
3.15.1 身体包容 |
3.15.2 心理介入 |
3.15.3 视觉引导 |
3.15.4 行动诱发 |
3.16 立面 |
3.16.1 视觉引导 |
3.17 建筑元素及特定元素组合的日常性种类统计结果及分析 |
3.1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情境单元的空间日常性 |
4.1 情境(Situation)概念、其参与要素及相互关系 |
4.2 情境单元划分与选取 |
4.3 空间的日常性及其四层次的分析框架:空间读取、空间认知、空间互动、空间占有 |
4.4 饮食情境下的空间日常性 |
4.5 睡眠情境下的空间日常性 |
4.6 维护情境下的空间日常性 |
4.7 智识活动情境下的空间日常性 |
4.8 分析结论 |
4.8.1 “行为-道具-场景”空间认知模型对厘清各要素在满足人类需求上的作用 |
4.8.2 稳态情境、动态情境与空间需求的关系 |
4.8.3 人与物的空间占有 |
4.8.4 不同情境道具层级中信息重要性排序(见附录4) |
4.8.5 基于“行为-道具-场景”空间认知模型的不同情境感官信息输入比较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日常性的建筑设计模块系统 |
5.1 日常生活中的新需求 |
5.2 设计模块系统说明 |
5.3 架构性设计模块 |
5.3.1 模块01“设计-生产-应用-反馈”长期迭代模式 |
5.3.2 模块02“半组装式”住宅系统 |
5.3.3 模块03 住宅智能化控制 |
5.3.4 模块04 建筑元素家具化 |
5.3.5 模块05 建筑元素产品化 |
5.4 服务类设计模块 |
5.4.1 模块06 住宅指南 |
5.4.2 模块07 家庭及社区建筑顾问服务 |
5.4.3 模块08 区域共享建筑元素配套设施 |
5.5 建筑元素及特定元素组合类设计模块 |
5.5.1 模块09 同层共享错落式入户外廊 |
5.5.2 模块10 半开放直达电梯塔及连桥 |
5.5.3 模块11 模组化可升降地面 |
5.5.4 模块12 局部储物式天花 |
5.5.5 模块13 加厚的墙洞及窗洞 |
5.5.6 模块14 可移动隔墙或拉门 |
5.5.7 模块15 多功能立柱 |
5.6 结构性设计模块 |
5.6.1 模块16 位于楼房中部且靠近的厨卫区域 |
5.6.2 模块17 具有视觉焦点的饮食区域 |
5.6.3 模块18 可封闭的睡眠和工作区域 |
5.7 身体性设计模块 |
5.7.1 模块19 凹形空间和角落空间 |
5.7.2 模块20 凸形空间 |
5.7.3 模块21 沟通“风景”的缺口 |
5.8 功能性设计模块 |
5.8.1 模块22 复合储物空间 |
5.8.2 模块23 大型台面 |
5.8.3 模块24 覆面模组化轻质隔声板 |
5.8.4 模块25 透明度可调节界面 |
5.8.5 模块26 趁手可控的光源 |
5.9 建筑设计模块与“建筑模式语言”的比较研究 |
5.10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1.1 解读了相对客观的日常性的影像数据库对日常生活研究及建筑设计方法的价值 |
6.1.2 对日常性进行了初步定性,构建了具体对象的日常性分析框架 |
6.1.3 发展出具有原型意义的设计模块系统,为建筑设计方法提供了新的补充 |
6.2 研究反思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一 数据库“建筑元素”关键词统计 |
附录二 数据库“活动”关键词统计 |
附录三 初选四类情境下的可用素材 |
附录四 终选四类情境下的可用素材及相关信息统计 |
附录五 本论文所涉及的电影及其相关信息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4)汉泰基本颜色词联想意义对比及“白”色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研究意义 |
第二节、研究现状 |
一、汉语颜色词的研究现状 |
二、汉泰颜色词的比较研究 |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一章、颜色词及其联想意义概念 |
第一节、颜色和颜色词 |
第二节、汉泰基本颜色词的选择 |
第三节、颜色词的联想意义 |
第二章 汉泰基本颜色词联想意义对比分析(黑、白、红、黄、蓝、绿) |
第一节、“白”和“驠?” |
一、汉语中的颜色词“白” |
二、泰语中的颜色词“驠?” |
第二节、“黑”和“(?)” |
一、汉语中的颜色词“黑” |
二、泰语中的颜色词“(?)” |
第三节、“红”与“?” |
一、汉语中的颜色词“红” |
二、泰语颜色词 ? |
第四节、“黄”与“(?)” |
一、汉语颜色词“黄” |
二、泰语颜色词“(?)” |
第五节、“蓝”与“(?)” |
一、汉语颜色词“蓝” |
二、泰语颜色词“(?)” |
第六节、“绿”与“(?)” |
一、汉语颜色词“绿” |
二、泰语颜色词“(?)” |
第七节、汉泰基本颜色词联想意义差异原因探析 |
一、气候特征 |
二、宗教信仰 |
三、政治因素 |
四、风俗习惯 |
第三章 汉语基本颜色词习得情况调查及统计分析 |
第一节、问卷调查说明 |
一、调查对象说明 |
二、问卷设计说明 |
第二节、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
一、“白”的联想意义统计分析 |
二、“黑”的联想意义统计分析 |
三、“红”的联想意义统计分析 |
四、“黄”的联想意义统计分析 |
五、“蓝”的联想意义统计分析 |
六、“绿”的联想意义统计分析 |
第三节、小结 |
第四章 汉语基本颜色词联想意义的教学设计——以颜色词“白”为例 |
第一节、教学设计 |
一、教学对象 |
二、教学内容 |
三、教学目标 |
四、教学课时 |
五、教学步骤 |
第二节 教学反思 |
一、教学回顾 |
二、教学反馈 |
三、教学建议 |
第五章 结语 |
附录 1 颜色词“白黑红黄蓝绿”联想意义问卷调查 |
附录 2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故宫六百年(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王者之城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第二章天地之心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第三章午门以深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第四章太和千秋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第五章文华风流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第六章内阁长夜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第七章乾清疑云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第八章后宫芳华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第九章一座书城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第十章天府永藏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第十一章养心垂帘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第十二章寻延书屋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第十三章宁寿孤影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第十四章永别神武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6)针对韩国高中汉语协作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京畿道15所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四)研究综述 |
1.对协作教学的研究 |
2.对韩汉语教学的研究 |
二、针对京畿道高中协作汉语教学的调查设计与分析 |
(一)京畿道高中汉语教学历史与现状 |
(二)针对京畿道高中协作汉语教学的调查设计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调查内容 |
(三)京畿道15所高中汉语教学的调查结果分析 |
1.教学师资 |
2.课程设置 |
3.学生选修汉语的动机分析 |
4.协作教学 |
5.关于教材 |
6.关于教学方法 |
三、针对京畿道15所高中汉语教学的访谈设计与分析 |
(一)针对京畿道15所高中汉语教学的访谈设计 |
1.访谈目的 |
2.访谈对象 |
3.访谈内容 |
(二)针对京畿道15所学校汉语教学的访谈结果分析 |
1.针对中国教师 |
(1)关于韩语会话能力 |
(2)教学方面 |
(3)关于第二课堂 |
(4)关于未来职业规划 |
2.针对韩国教师 |
(1)关于汉语水平 |
(2)关于协作教学 |
(三)本章小结 |
1.两国语言的掌握情况 |
2.第二课堂方面 |
3.协作教学方面 |
四、对京畿道地区高中汉语协作教学的建议 |
(一)对校方的建议 |
1.适当提高汉语教师的工资待遇 |
2.加强对汉语教师的培训 |
3.完善课程设置 |
(二)对中韩两国教师的建议 |
1.完善合作教学中的角色分配 |
2.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 |
3.合理利用教材 |
五、总结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基于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高中物理实验合作学习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科学探究—科学素养和核心素养不可缺少的要素 |
1.1.2 科学探究能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
1.1.3 合作学习—物理实验教学的转变方式之一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合作学习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合作学习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科学探究能力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本研究相关理论概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科学探究能力 |
2.1.2 合作学习 |
2.2 研究的理论依据 |
2.2.1 动机理论 |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3 认知精致理论 |
2.2.4 建构主义理论 |
2.2.5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
2.2.6 杜威的“从做中学” |
2.3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
2.3.1 异质分组 |
2.3.2 积极互赖 |
2.3.3 一起互动 |
2.3.4 个人责任与社交技能 |
2.3.5 小组自评 |
2.4 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的关系 |
第三章 基于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高中物理实验合作学习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目的 |
3.2 问卷设计 |
3.3 问卷实施 |
3.4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水平现状及调查结果统计 |
3.4.1 物理学习兴趣及对科学探究了解程度统计 |
3.4.2 观察实验,提出物理问题的能力统计 |
3.4.3 形成猜想和假设的能力统计 |
3.4.4 设计实验与制定方案的能力统计 |
3.4.5 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统计 |
3.4.6 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进行解释的能力统计 |
3.4.7 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统计 |
3.5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水平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3.5.1 物理学习兴趣及科学探究了解程度结果分析 |
3.5.2 观察实验,提出物理问题能力的结果分析 |
3.5.3 形成猜想和假设能力的结果分析 |
3.5.4 设计实验与制定方案能力的结果分析 |
3.5.5 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结果分析 |
3.5.6 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进行解释能力的结果分析 |
3.5.7 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能力的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基于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高中物理实验合作学习的策略 |
4.1 观察实验,提出物理问题能力的策略 |
4.1.1 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策略 |
4.1.2 创设情境,提高对日常现象的观察能力的策略 |
4.1.3 创设任务,运用思维,提炼科学问题的策略 |
4.2 形成猜想和假设能力的策略 |
4.2.1 运用知识、生活经验,提高“猜想和假设”能力的策略 |
4.2.2 科学方法,提高假设可能性的策略 |
4.2.3 创设实验情境,提高猜想和假设依据的策略 |
4.3 设计实验与制定方案能力的策略 |
4.4 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策略 |
4.4.1 培训使用仪器,提高获取数据能力的策略 |
4.4.2 多方式训练,提高处理信息能力的策略 |
4.5 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能力的策略 |
4.5.1 提前预习,增加分析论证可能性的策略 |
4.5.2 整理数据,理清证据、分析结论的策略 |
4.5.3 解释证据,理清思路的策略 |
4.6 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能力的策略 |
4.6.1 培养良好的反思习惯 |
4.6.2 评估细节,增加对评估的了解 |
4.6.3 分工合作,体会团队合作的意义 |
4.6.4 开放交流形式,增加交流机会 |
第五章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实验合作学习实践研究 |
5.1 构建合作学习小组 |
5.2 教学实践 |
5.2.1 高中物理实验合作学习教学流程设计 |
5.2.2 超重与失重实验合作学习教学设计 |
5.3 探究超重和失重的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
5.3.1 课堂观察 |
5.3.2 学生访谈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教学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科学探究能力水平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三:基于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高中物理实验合作学习实践—超重和失重实验探究实践照片 |
附录四:科学探究能力的五个水平要求 |
附录五:科学探究能力水平在问卷中的分配情况 |
作者简介 |
附件 |
(8)尼泊尔加德满都Rosebud School汉语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2.1 尼泊尔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基本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问卷调查法 |
1.5.2 文献研究法 |
1.5.3 访谈法 |
1.5.4 观察法 |
1.6 尼泊尔中小学汉语教学情况 |
1.6.1 尼泊尔的基础教育 |
1.6.2 尼泊尔普通中小学汉语教学情况 |
2 RBS的历史及汉语教学的引入 |
2.1 RBS建校历史与现状 |
2.2 汉语教学在RBS的引入 |
2.3 汉语教学在RBS的发展 |
3 Rosebud School汉语学习者情况调查 |
3.1 学生构成情况 |
3.2 学习动机 |
3.3 RBS的汉语文化活动 |
4 尼泊尔汉语教师的人员构成及教学情况 |
4.1 RBS两届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基本情况 |
4.1.1 年龄与性别 |
4.1.2 专业与学历 |
4.2 汉语教师的工作情况 |
4.2.1 每周课时量 |
4.2.2 所教授汉语课的种类 |
4.2.3 所教授学生的汉语水平 |
4.2.4 教材的种类及来源 |
4.2.5 RBS教材的使用情况分析 |
4.3 汉语教师的文化适应 |
4.3.1 居住环境 |
4.3.2 饮食环境 |
4.3.3 交通环境 |
4.3.4 人际关系 |
4.3.5 课余生活 |
4.3.6 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
5 Rosebud School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改进建议 |
5.1 存在的问题 |
5.1.1 学生的纪律问题 |
5.1.2 教师存在的问题 |
5.1.3 教材存在的问题 |
5.1.4 教法存在的问题 |
5.1.5 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 |
5.1.6 学校领导及管理层存在的问题 |
5.1.7 志愿者之家存在的问题 |
5.2 相关建议 |
5.2.1 Rosebud School管理层提出的改进意见 |
5.2.2 Rosebud School学生提出的改进意见 |
5.2.3 笔者提出的改进意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漫漫百年路:关于回医文化传承人张宝玉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简介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骨” |
第一节 回医与回医正骨的起源 |
第二节 张氏回医正骨的起源 |
第二章 万事开头难 |
第一节 电话两头的距离 |
第二节 喝水拉近距离 |
第三节 工地上匆匆初见 |
第三章 童年,最深刻的记忆 |
第一节 父母那不浪漫的爱情故事 |
第二节 对病痛的初次接触 |
第三节 美好的童年学堂 |
第四节 穷人孩子早当家 |
第五节 二入学堂 |
第四章 从接骨匠到医生 |
第一节 “非法”行医的那些年 |
第二节 脱离黑户 |
第三节 越幸运,越努力 |
第五章 患者也是亲人 |
第一节 老病人马钧福 |
第二节 90后小夫妻 |
第六章 边走边学 |
第一节 不惑之年回校园 |
第二节 读书,是最重要的事 |
第三节 听人劝,吃饱饭 |
第四节 他的人生哲学 |
第七章 这些都是秘密 |
第一节 制药的神秘仪式 |
第二节 核心技术的传承 |
第三节 比羽毛轻的心脏 |
第四节 羡慕嫉妒恨 |
第五节 可怕的老爸 |
第八章 生命中的她 |
第一节 让张老落泪的那个人 |
第二节 窄窄的脸 |
第三节 昂贵的工分 |
第四节 泼辣羞涩的她 |
第五节 起早贪黑两头跑 |
第六节 她和她们 |
第七节 不用言明的温柔 |
第九章 医者的江湖 |
第一节 流派是一种身份 |
第二节 正骨界的后起之秀 |
第十章 “小老三”的春天 |
第一节 心中的执念——非遗 |
第二节 往北300米的新医院 |
第三节 中阿论坛上的绽放 |
结束语 |
第一节 对其他非遗项目保护与发展的启示 |
第二节 “他者”的心路历程 |
参考文献 |
谢辞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附件 |
(10)城市化进程中民俗文化变迁研究 ——以武汉市舞高龙习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分析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 |
(二) 本课题的研究难点 |
(三) 本课题的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外民俗文化变迁 |
第一节 史无前例的现代化“城长” |
一、城市化 |
二、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现状 |
三、文化对城市化的意义 |
第二节 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孤岛”——城中村 |
一、城市化过快的产物“城中村” |
二、“城中村”的文化特质 |
三、城中村改造的三种阶段 |
四、城中村不同阶段的文化差异 |
第三节 城市化背景下的民俗变迁 |
一、国外城市化发展中的民俗文化变迁及保护——以美国为例 |
二、国内城市化进程中的民俗文化变迁及保护 |
三、生产性保护与保护性开发的提出 |
第二章 舞龙:变迁的传统民俗 |
第一节 中国舞龙的文化变迁 |
一、从官方向民间的主体变迁 |
二、从单一向多样的形态变迁 |
三、从娱神向娱人的功能变迁 |
第二节 武汉高龙的文化习俗 |
一、武汉高龙 |
二、高龙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都市的村庄与迷茫的传统 |
第一节 陈家湾:一个等待改造的“城中村” |
一、陈家湾初印象 |
二、陈家湾的地理空间 |
三、陈家湾的历史 |
四、陈家湾的经济 |
五、陈家湾的社会群体 |
第二节 陈家湾的舞高龙 |
一、陈家湾的高龙 |
二、陈家湾高龙的形态 |
三、陈家湾舞高龙的仪式 |
四、陈家湾舞高龙的文化特点 |
第三节 遗留的村庄与延续的传统 |
一、“城中村”为城市保留了民俗传统 |
二、传统民俗是“城中村”的文化根脉 |
三、“城中村”陈家湾的民俗困境 |
第四章 消失的村落与坚守的传统 |
第一节 李家堤:一个改造中的“城中村” |
一、走进李家堤 |
二、李家堤的地理空间 |
三、李家堤的历史源流 |
四、李家堤的经济特色 |
五、李家堤的社会群体 |
第二节 李家堤的舞高龙 |
一、李家堤的高龙 |
二、李家堤高龙的形态 |
三、李家堤舞高龙的仪式 |
四、李家堤舞高龙的文化特色 |
第三节 城中村改造与民俗的裂变 |
一、“城中村”改造引发民俗变迁 |
二、“城中村”改造与民俗文化保护 |
三、李家堤的困惑 |
第五章 城市新社区与民俗新形态 |
第一节 江欣苑:一个村改社的典范 |
一、走进江欣苑 |
二、江欣苑的地理空间 |
三、江欣苑的社区经济 |
四、江欣苑的社会群体 |
第二节 江欣苑社区的舞高龙 |
一、江欣苑社区的高龙 |
二、江欣苑社区的高龙形态 |
三、江欣苑社区舞高龙仪式 |
四、江欣苑社区舞高龙文化特色 |
第三节 现代城市社区与传统乡村民俗 |
一、文化是城市社区建设之本 |
二、传统民俗是城市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江欣苑”经验 |
第六章 未来城市化进程中民俗文化变迁路径研究 |
第一节 传统民俗文化三种发展态势分析 |
一、乡村社区的文化特殊性 |
二、三个案例社区民俗文化影响因素比较 |
三、三个案例社区民俗文化态势图 |
第二节 城市化进程中民俗文化变迁路径研究 |
一、提升政府机构的文化建设执行力 |
二、重视非政府组织的协调作用 |
三、注重民俗文化主体意识的培养 |
四、正确对待民俗文化变迁中的保护与开发关系 |
五、加强民俗文化与数字科技的融合 |
六、民俗文化与社区建设协同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武汉市卓刀泉街城市文化发展”调查问卷(商户卷) |
二、“武汉市卓刀泉街城市文化发展”调查问卷(居民卷) |
三、“武汉市卓刀泉街城市文化发展”调查问卷(租户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由一道四级题想到的(论文参考文献)
- [1]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冬城夏村”城乡二元生活形态转换 ——伊犁河流域依拉齐牛录村的调查[D]. 永玉伟. 新疆师范大学, 2021
- [3]日常性的影像数据库及其对建筑设计方法的启示[D]. 程惊宇. 南京大学, 2020(09)
- [4]汉泰基本颜色词联想意义对比及“白”色教学策略研究[D]. 陈慧伦.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5]故宫六百年[J]. 祝勇. 当代, 2019(06)
- [6]针对韩国高中汉语协作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京畿道15所学校为例[D]. 贺熙喜.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7]基于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高中物理实验合作学习实践研究[D]. 郭慧慧. 伊犁师范大学, 2019(07)
- [8]尼泊尔加德满都Rosebud School汉语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D]. 司徒一焯. 四川师范大学, 2018(01)
- [9]漫漫百年路:关于回医文化传承人张宝玉的田野调查[D]. 魏远莹. 宁夏大学, 2016(04)
- [10]城市化进程中民俗文化变迁研究 ——以武汉市舞高龙习俗为例[D]. 王燕妮.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