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部农业发展与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论文文献综述)
龚伦[1](2021)在《金融支持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黄莉[2](2021)在《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与绿色农业经济增长》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绿色技术、高端人才、环境资源、特色产业链等农业绿色发展政策和制度逐步落地,“绿色农业”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导方向。但是,长期以来,中国农业经济高速增长得益于农药、化肥、农业机械等农业技术的大规模投入,粗放型增长方式和相对薄弱的农业经济基础,造成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基本格局。因此,破除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发展阻碍要素是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和现代化转型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与此同时,中国农业资本深化现象突出,农业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本积累,在此过程中,一方面随着农业基础设施和劳动力投入质量不断优化,使得各要素效率加速增长,农业内生技术进步不断升级;另一方面农业固定资本投资规模迅速扩张,引致严重的环境污染,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受阻。显然,立足于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致力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现实背景,研究我国农业资本深化与有偏技术进步匹配的绿色产出增长效应,对我国加速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遵循“理论借鉴→理论构建→现状分析→实证检验→政策建议”的逻辑思路。首先,在充分借鉴相关经典理论基础上,对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绿色农业经济增长三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展开深入分解,形成理论框架;其次,利用统计分析方法、能值法以及SBM-Luenberger指数构建,考察农业资本深化、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绿色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演化特征与趋势;接着,运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和BOX-COX转换,以及非线性似不相关回归估计,识别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的有偏技术进步;再者,结合农业资本深化程度及其速度、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要素替代弹性等核算结果,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进行动能分解;然后,构建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实证验证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立足于我国绿色农业生产实践,以调整农业资本深化程度及其速度、增强资本和劳动要素绿色技术进步增长为目标,从政府支持、市场激励、社会配合等多维度提出促进要素结构和技术进步协同驱动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制度与政策措施。本文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理论上,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不仅可直接作用于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而且两者可协同促进绿色农业经济增长,推动绿色农业转型加速。基于两要素CES生产函数,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有偏技术进步受制于要素替代弹性、资本和劳动要素绿色技术进步增长差距的影响,进而使得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动能构成既包括农业资本深化程度及其深度的直接和调节效应,也包括资本和劳动要素绿色技术进步增长效率、有偏技术进步的直接和协同影响。基于此,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和增长动力关键在于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的直接或间接效应以及两要素协同效应的影响,而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和传统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的效用差异,进一步决定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和增长动力转型成效。2.中国农业资本深化现象突出,推动绿色农业GDP和绿色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始终呈现正向增长,但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规模转型效率和动力转型效率均呈下降趋势。在中国农业劳动流失长期客观存在的背景下,全国和省际层面的农业资本深化及其速度不断加深,其中东部地区农业资本深化增幅最大。与此同时,通过能值法核算的中国绿色农业GDP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速持续性放缓;通过SBM-Luenberger指数核算的中国绿色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但近年来仅西部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呈上升趋势,而东、中部地区显着下降;中国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转型效率值位于0-1之间,且以年均0.99%的速度呈现持续性下降趋势,中国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规模转型成效有待提高,尤其是东部地区;全国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转型效率值大多数处于1值以下,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转型动力不足。3.中国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有偏技术进步指数演化趋势具有阶段性特征,而传统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要素替代弹性大于1,有偏技术进步以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为主。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资本和劳动要素为互补关系,有偏技术进步指数演化趋势具有阶段性特征,先后呈现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的驱动路径;传统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要素替代弹性大于1,为替代关系,有偏技术进步指数的演化趋势相对稳定,技术进步多偏向资本,主要为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在地区层面,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两种背景下的有偏技术进步指数均在2006年前后发生明显波动,具有显着的政策阶段性特征。2006年以后,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东部和西部地区为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中部地区为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传统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东部和中部为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西部地区为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4.两要素CES生产函数核算下绿色农业经济的规模增长效率、动力增长效率、转型效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农业资本深化动能贡献程度显着优于有偏技术进步的动能贡献。两要素CES生产函数核算下绿色农业经济的规模增长效率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其中东、中部地区效率值普遍高于西部地区。从动能分解来看,其后期规模增长效率下降趋势源于资本技术进步增长和有偏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的正向贡献下降,以及劳动技术进步增长的直接效应和农业资本深化与有偏技术进步协同效应的贡献增长不足。两要素CES生产函数核算下的绿色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长期为负值,主要在于劳动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有偏技术进步与农业资本深化的协同效应长期负向动能增长。其中,东部地区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动力强劲主要来源于资本技术进步增长、劳动技术进步增长的直接效应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劳动技术进步增长的直接效应、有偏技术进步与农业资本深化的协同作用具有正向作用,西部地区各部分动能贡献均为负值。两要素CES生产函数核算下绿色农业产出增长的规模转型效率和动力转型效率均在2004年至2007年间短期成效显着,但2007年以后持续下降,并由正转负,绿色农业转型成效和动力均不足,主要在于中、西部地区的转型问题突出。从动能分解来看,绿色农业产出增长的规模转型效率在2004年以后,仅有有偏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农业资本深化速度的调节效应差异实现了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转型的推动;绿色农业产出增长的动力转型效率在2004年以后,仅有有偏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差异实现了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动力转型的推动。5.总体上,农业资本深化正向促进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和增长动力,有偏技术进步发挥负向抑制作用,两者协同发挥正向促进作用。但绿色和传统农业经济增长下的农业资本深化影响差异抑制绿色农业增长转型,有偏技术进步的直接和协同影响有益于绿色农业增长转型。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和动力的直接效应均为均正,但两者的协同作用下,有偏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由正转负,两者协同作用的影响系数仍然为正,总体上两者共同推动绿色农业经济的规模增长和动力增长。然而,区域差异显着,东、中部地区农业资本深化和有偏技术进步正向促进绿色农业经济的规模增长,两者的协同作用下影响系数为负;东、西部地区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的动力增长影响系数为负,西部地区农业资本深化的影响系数为负,两者协同作用下中部地区影响为负。对比分析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和传统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的影响系数,传统产出下有偏技术进步的负向作用更突出,有利于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转型;农业资本深化差距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转型形成阻碍;农业资本深化和有偏技术进步协同有利于绿色农业经济的增长转型。同样地,存在区域异质性。针对绿色农业经济的规模增长转型,西部地区有偏技术进步差异的正向贡献突出,东部地区农业资本深化差异的抑制作用最为显着,中、西部地区两者协同效应差异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转型形成阻碍;针对绿色农业经济的动力增长转型,西部地区有偏技术进步差异的正向贡献突出,中部地区农业资本深化差异、协同效应差异均严重阻碍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转型。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理论方面,延伸了两要素CES生产函数在绿色农业层面的运用,构建农业资本深化和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作用机理的分析框架。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是对传统C-D生产函数“中性技术进步”的有效突破,形成了要素替代弹性和有偏技术进步的农业经济增长动能分解框架。结合我国绿色农业生产的现实背景和发展目标,本文在此基础上,将“技术进步存在偏向性”假设条件下的两要素CES生产生产函数延伸至绿色农业经济增长模型中,搭建绿色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框架,从要素替代弹性、要素技术进步增长、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展开动能分解,并在梳理农业资本深化结构、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基础上,重点探究两者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转型的作用机理。其二、在评价方面,构建绿色农业经济增长产出下的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优化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农业绿色发展目标下,技术进步是衡量农业绿色加速转型的重要指标,而绿色农业经济增长产出下的技术进步偏向性识别能够提升农业绿色投入—产出系统中技术进步效率研究的精准度与可靠性,绿色农业经济增长产出下的技术进步偏向指数测算更符合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此外,为量化农业绿色转型政策目标,除了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动力,即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外,本文采用绿色农业GDP与传统农业TFP比值作为绿色农业增长的规模转型效率指标,用绿色农业TFP和传统农业TFP比值作为绿色农业增长的动力转型效率指标,从而丰富农业绿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其三、在实证方面,借助两要素CES生产函数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展开动能分解,并实证检验了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一方面,本文遵循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以及两者综合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逻辑次序链条,从理论公式上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动能展开分解,以深入探究要素替代弹性、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各部分动能贡献差异。另一方面,运用动态面板模式和固定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增长动力的综合作用,并对比分析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和传统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的效用差异。
谢勇[3](2020)在《湖南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而农业现代化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和我省解决“三农”问题之关键所在,同时也是“五化协同”的薄弱环节。目前湖南省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支持路径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本文从金融支持路径的角度研究湖南农业现代化问题是对“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益探索。为充分推动湖南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共同的金融支持。通过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相关文献梳理以及金融支持内涵的分析,我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金融支持路径主要可归纳为三条,分别是农业贷款支持、财政支农、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持。但这三条金融支持路径对湖南省农业现代化的支持效果如何?哪条路径支持湖南农业现代化的效果最为显着?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2009—2018年的湖南省的有关数据,首先对农村金融支持路径和湖南省农业现代化的理论进行梳理、对湖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和金融路径支持路径现状进行了描述,其次对三大金融支持路径对湖南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提出促进湖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基于上述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三大金融支持路径对湖南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均有正效应,但三者影响程度具有差异。2.财政支农金融支持路径对湖南农业现代化积极影响最大,农业信贷金融支持路径对湖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积极影响位居第二,而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金融路径对湖南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的积极影响为三者最小,处于低贡献的状态。3.这说明在现阶段下,财政支农仍为促进湖南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最主要路径,农业信贷和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而是辅助路径,但从长远考虑,依靠财政资金作为支持主力并不能满足湖南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资金需求,加上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大,政府财政颇为紧张。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以农业信贷为主导,以财政支农为保障,以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为动力的综合性金融支持体系十分必要。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引领金融机构加大对湖南农业现代化的投入,同时要提高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湖南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贡献程度。
朱伟华[4](2020)在《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演变与驱动机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农业经济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推进总体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要保持农业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的理论研究基础上,首先构建了中国省域农业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和加权函数法分析了 2000-2018年我国及其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并运用泰尔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面板回归模型等方法,揭示了我国省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旨在为促进我国城乡差距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政府和国家相关农业农村管理部门制定区域性发展政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①从整体发展水平上看,2000-2018年中国及其东、中、西三大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大体都可以划分为2000-2011年的持续波动阶段和2012-2018年的平稳变化阶段,并且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由东向西递降的特征;②从发展差异上看,2000-2018年全国泰尔指数处于波动下降的趋势,其变化过程与全国农业经济发展指数相对应,其中区域间差异是驱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但在2012年后区域内差异逐渐扩大,并于2018年开始成为农业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并且很有可能继续主导全国总差异的变动。近几年来中部农业经济发展差异在不断扩大,而东、西部在不断降低;③从时空演变格局上看,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其空间格局在2000-2012年变化较为复杂,而在2012-2018年基本维持稳定。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H-H集聚区在我国东部地区呈现团块状分布,L-L集聚区在我国西北部呈带状分布,只有安徽省和四川省分别位于L-H集聚区和H-L集聚区;④从影响因素上看,本文最终选择地区固定空间面板SLM模型作为农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解释模型,回归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影响因素,其作用要明显大于复种指数和降水量,而工业化和城镇化则对区域农业经济有一定的负向影响,而且农业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和外溢,能够产生跨区域的极化效应。最后本文提出,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应着重提高区域农业产出效率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关注区域农业生产可持续性。并对农业经济发展差异和集聚度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驱动机制进行了相关讨论。
徐腊梅[5](2019)在《基于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实现路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根本性问题。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国家推出乡村振兴战略根本目的之一是要解决“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个方面,产业兴旺是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基础、关键和根本保障。只有产业兴旺,乡村才能重现盎然生机和巨大活力,实现振兴。因此,研究乡村振兴与产业兴旺之间的关系,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产业如何实现兴旺繁荣发展,乡村产业未来应该走什么道路?这是当前政府和学者都想要解决的问题。研究产业兴旺具体实现路径,对于改变当下乡村凋零、老龄化、空心化现象,推动我国乡村振兴下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内容:首先梳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基本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归纳总结产业兴旺的相关理论,指出乡村产业兴旺实现的基本路径。其次,从乡村三次产业现状出发,深入分析农林牧渔业、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第二产业、具有发展潜力第三产业的总量和结构现状。再次,研究乡村产业兴旺实现的基本路径之一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具体路径,分析农业现代化及其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测度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使用两部门模型和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因素,提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路径。接下来,研究乡村产业兴旺实现的基本路径之二产业升级具体实现路径,分析产业升级及其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利用加权平均法构造产业升级指数,利用自关联性全局Moran’s I检验产业升级空间关联性,使用广义空间回归模型(SAC)研究制约产业升级的因素,提出产业升级的具体实现路径。之后,研究乡村产业兴旺实现的基本路径之三产业融合具体实现路径,分析产业融合及其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利用投入产出法和相关系数法从供需双侧测算产业融合度,分析影响产业融合的因素,提出产业融合的具体实现路径。最后,研究乡村产业兴旺实现的基本路径之四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体实现路径,分析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与乡村振兴的关系,采用2013年CHIP全国14省市4131个农户家庭微观调查数据,考虑环境约束下利用索罗余值法测算农户家庭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索罗模型劳动、资本、土地要素配置扭曲制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使用两部门模型和实证分析得出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实现路径。本文得出主要结论:第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关键,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和中心问题,是生态宜居、生活富裕、治理有效和乡风文明的根本保障。第二,产业兴旺的实现路径应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产业升级,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1)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以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农业;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强大有力的制造业是农业现代化实现的支撑;适度推进城镇化速度,保障农民自愿流转土地情况下,严禁地方政府过度规模化强行征地。(2)乡村产业升级的实现路径:乡村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乡村产业依赖自身资源优势形成产业集群布局特征,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乡村支柱产业链延伸,发展乡村有效的循环经济模式。(3)乡村产业融合的实现路径:科学技术向农业渗透实现乡村产业融合,利用农业技术知识外溢性推动乡村产业融合,放松政府管制促进产业融合,适应市场需求促进乡村产业融合。(4)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优化乡村劳动力配置,降低城乡劳动市场信息不对称;优化资本配置,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农民在金融市场付出高于市场利率成本;推动土地流转进程,建立全国统一乡村耕地、宅基地流转平台。本文的主要创新处点:在理论分析上,给出了产业兴旺的基本内涵;从理论模型上证明考虑环境约束下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数值低于不考虑环境约束下的数值,为相关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放松朱喜等(2011)关于土地不变的假设,扩展要素配置扭曲的理论分析模型。在研究方法上,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动态地测算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使用SAC等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乡村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将不同区域之间乡村产业具有相似性以空间计量模型体现出来。在研究观点上,提出产业兴旺实现的四条基本路径:农业实现现代化、乡村产业升级、乡村产业融合和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深入研究了产业兴旺实现的具体路径。
姜松[6](2014)在《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关于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机理的实证研究。西部农业现代化滞后性问题长期困扰其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尤其在“四化”同步时代背景下,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不仅整体脱节,而且在某些局部地区出现严重反差,反映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本研究关键问题是: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有何不同?哪些主要因素产生影响和如何影响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研究目的有三:一是搭建一般理论分析框架,在理论层面揭示农业现代化演进“均衡”条件。二是刻画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揭示其与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差异及表现形式。三是实证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主要影响因子,解析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论文研究思路:论文综合运用多种定性、定量方法与手段,系统刻画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其差异性,解析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并基于理论与实证结论提出推进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主要途径与对策。一、研究内容①农业现代化演进的理论阐释。首先,对研究所涉及代表性、经典理论进行归纳、梳理与述评,将其作为研究理论主体基础和逻辑引申起点,以明确论文研究主攻方向和切入视角。其次,对农业现代化概念进行比较与理清,将其作为研究深入概念起点,并基于对世界几种主要农业现代化发展类型与模式认知与考究,建立农业现代化演进分析模型,以揭示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其均衡条件。最后,在评析已有农业现代化量化分析指标与方法基础上,提出研究所筛选农业现代化核心指标和运用量化方法。②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与综合测度。首先,从历史学角度,以政策梳理为主线,追根溯源,回顾了从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初期至经济全面转型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历史变迁与轨迹,并对其进行简要评析。其次,从过程、结果两个维度,运用典型性、代表性单一量化指标,刻画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及主要成就。最后,基于单一指标分析局限性以及分析便宜性需要,进一步运用指标合成方法对单一指标进行合成与综合测度,为后文分析奠定基础。③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比较与区域差异。基于指标合成与综合测度结果,从时序比较、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等多层面比较分析,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总体特点与区域差异,并在对未来农业现代化预测基础上,综合把握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趋势。④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其差异性。建立多种计量模型,从演进过程特征、演进状态及转移、演进阶段等三方面系统刻画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并分别将其同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进行比较,以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同一般规律的差异性及表现形式。最后分析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差异性的产生后果。⑤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主要影响因子实证。基于理论分析框架,进一步拓展、梳理了农业现代化演进主要的内生和外生影响因子,并选择量化指标并设计实证分析模型。运用西部十二省份平衡面板数据,从空间计量和门槛计量的双重维度,检验了主要影响因子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并通过实证结果比较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差异性的影响因子。⑥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解析。基于影响因子作用方向,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层次细分为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及保障机制三层面,以此全方位解析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⑦推动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主要途径与对策。综合前文分析结果,提出推动西部演进的主要途径、政策操作思路及主要对策建议。二、主要结论①理论推演表明农业人力资本“临界”突破是农业现代化演进的关键。研究发现基于“劳动力异质性”假设的内生发展模型较新古典模型更适宜揭示农业现代化演进均衡条件。在内生框架下农业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唯有跨越“临界值”才能推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度强调农业物质资本积累会形成外部性“挤出效应”,使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受阻。这也表明农业现代化实践操作中,单纯以物质资本投入为侧重的“外延式”模式会使农业现代化演进预期目标偏离,产生适得其反效果。同时,理论推演也揭示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中也不应将技术进步作为唯一内容,耕地面积变动、农业劳动力数量变化亦会影响农业人力资本积累逼近“均衡点”时间,进而影响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②样本区间内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速度在区域间和区域内差异突出。样本区间内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速度较快,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为“分水岭”,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迈入快速“轨道”,存在着“台阶式”增长、速度非平稳性、增幅间断平衡性、政策反映敏感性等特点。但是,从横向比较来看,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速度慢于东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整体。从西部域内纵向比较来看,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结构性差别、不一致性、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西北地区农业现代化演进速度明显优于西南地区,这也昭示着其将成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与“赶超”的结构性矛盾、亟待解决。从演进趋势来看,未来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速度波动性以及区域间差异性问题仍表现突出。③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呈现“俱乐部收敛”特征,“两极分化”问题严峻。借鉴“收敛假说”思想,运用Sala-Ⅰ-Martin模型及非参数Kernel方法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特征。研究发现:从中国层面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呈现典型“俱乐部收敛”特征,这意味着西部、东中部地区会分别收敛于自身“稳态均衡”或者说西部与东中部地区“稳态”不同。长期来看,在区域间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不平等性”并不会发生显着变化。这显然同农业现代化“绝对收敛”一般规律存在明显差异性。从区域内来看,西部各省份农业现代化演进也不会收敛于相同“稳态”,亦表现为显着“俱乐部收敛”,具体体现为“双峰状”-“单峰状”-“双峰状与三峰状交替循环”的“俱乐部收敛”类型。且由“主峰”与“波峰”间距可知,西部域内“两极分化”问题已十分严峻。④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状态变迁与转换艰难且存在重复性。借鉴系统演进思想,运用马尔科夫链模型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状态及其转移性。研究发现:在马尔可夫链概率转移矩阵中主对角线上概率较大。主对角线上的转移概率揭示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状态内部“动态性”信息,主对角线上转移概率较大也就意味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状态间实现转移可能性或概率较小,演进状态变迁艰巨性、复杂性可想而知。同时,通过对比马尔科夫链“初始分布”与“稳态分布”可知,有的演进状态在“稳态分布”中所占比例相对“初始分布”占比有所下降,演进状态存在重复性,退化可能性较大,也有悖于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差异性表现明显。⑤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符合Logistic成长曲线式阶段规律但其差异性明显。样本区间内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演进符合Logistic成长曲线所描绘的阶段性规律,西部农业现代化已演进至Logistic成长曲线第一阶段,即“形成期”阶段。而中国和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已分别演进至“成长初期”阶段和“成长后期”阶段,比较发现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阶段规律存在明显差异性。此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及其动态均衡亦是农业现代化演进一般规律。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中却出现不同步、脱节及动态失衡的规律变异性。⑥现阶段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是农业人力资本、农业比较优势、农业研究与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等利导因子相互制衡与联合驱动结果。实证结果揭示农业人力资本、农业比较优势、农业研究与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等与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之间存在显着正向效应,农业人力资本对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影响系数最大,其次为工业化,再之为城镇化。且各驱动因子影响存在“门槛效应”,跨越相应“门槛值”后边际影响效应亦不同。这说明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并不是单一“驱动力”所支撑的,而是上述几种“驱动力”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相互制衡所形成的动力机制维系与联合驱动结果。⑦农业分工、农业结构、信息化等构成的约束机制及制度保障机制缺失是阻滞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深层次原因。其中,非农分工不完全引致农户“兼业化”,农业横向分工交易成本高使农业内合作缺失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位,农业产业链条中的“市场链”与“加工链”的“弱位”使纵向分工受阻,阻滞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农业“大而全、小而全”所形成的农业结构同质以及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压粮扩经”削弱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基础条件。西部信息产业发展滞后、信息基础设施和传播体系不健全、信息资源匮乏制约了信息化发挥“渗透效应”及其对农业现代化演进“引领”作用。此外,制度保障机制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约束机制“负面效应”,阻滞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三、创新之处①运用数理模型揭示了农业现代化演进“均衡条件”。研究运用生产函数从新古典框架和内生发展框架“双重”视角探究并揭示了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与“均衡条件”,发现农业人力资本“临界值”突破是农业现代化演进关键,且实证印证与理论推演一致。这是已有研究鲜有涉及的,研究具有一定拓展性和新意。②揭示了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在西部地区所呈现的差异性。研究借鉴“收敛假说”、系统演进思想及Logistic成长曲线,实证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特征、演进状态变迁、演进阶段与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存在显着差异,弥补了现阶段学术界关于农业现代化自身研究止步于农业现代化测度的缺陷与不足。③实证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位序。研究从内生、外生两个层面拓展了影响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主要因子,将农业人力资本、农业比较优势、农业研究与发展、农业结构、农业分工、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制度安排等变量予以实证。研究发现农业人力资本边际效应显着为正且最大,其次为工业化,再之为城镇化。研究弥补了现阶段关于农业现代化研究定性研究居多、定量研究稀缺,偶有定量研究也大多偏重“四化”关系描述的不足。④尝试将新的科学方法引入研究并有所突破。在分析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时运用的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马尔可夫链模型、Logistic成长曲线模型及其Levenberg-Marquardt估计方法都是同类研究不曾运用的。在实证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影响因子时运用了前沿的空间计量和门槛计量技术,也有助于克服传统计量方法局限性,具有一定新意。
蒋永穆,高杰[7](2014)在《1978年以来中国西部农村经济:成就、经验和展望》文中研究说明1978年至今,中国西部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了根本性的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显着提升。西部农村经济的巨大成就证明了,农村改革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以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为基础,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并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力量。在新阶段,还需在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的完善、农村金融的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探索改革措施,推进中国西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杜君楠[8](2012)在《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其以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环境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西部地区又是多条河流水域的发源地,其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整个流域甚至全国生态环境的改变。由于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生产长期停滞在传统农业生产阶段,形成了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力水平降低→对农业资源进一步过度开发的恶性循环之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农业投融资体制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以计划和行政命令为主的财政支农方式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农业金融市场体系仍未真正确立,农业资金流向和流量的调节机制缺乏长效性,仍以政策偏好为主,尤其是农业财政投融资体系建设严重滞后,难以发挥财政投融资在多元化农业投融资体制中的核心导向作用。农业财政投融资是发展中国家甚至是发达国家发展农业基础设施的一条有效的投融资方式,其通过政府与市场有效结合来提高财政投资效率,实现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支持。西部地区遏制生态环境退化,修复生态循环,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关键性的因素,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财政支持的规模和效率以及民间资本的有效持续进入,充分发挥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最终实现西部地区的农业生态与农业生产共同良性循环发展。本文以制度经济学、货币金融学以及现代投融资理论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综述了国内外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的相关理论及研究动态,界定了农业基础设施和财政投融资的内涵和外延,分析了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财政投融资的现状,探讨了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揭示了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体系发展滞后的成因。运用博弈论分析了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不同参与主体的行为特征及相互行为影响,构建了基于合作制原则,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运行体系,明确了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方式,提出了完善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体系的相关对策与建议。本文首先运用协整理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得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效益滞后性和实践中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应具有“超前性”,通过对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结构进行定量分析,指出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中农业机械与农业GDP影响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地理环境多样,农业机械的效能发挥有限,同时还存在着灌溉设施利用效率过低,对农业生产的促进效用不大等问题,因此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项目选择过程中,应基于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现状,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其次财政投融资运行目标能否达到,外部条件的支撑尤为重要,从不同参与主体的行为博弈中可以看出,其地方政府和微观参与主体对中央政府的依赖性较一般地区更明显,历史上农业基础设施的财政制度外供给和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使得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因此政府的有效支持是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顺利运行的关键,而基于西部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构建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核心,基于合作原则下的各种商业金融机构有效参与的新型农业财政投融资运行机制,有利于农村金融市场资源有效合理的运用,最终实现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体系的长期持续发展;最后财政投融资方式的合理选择是其支农效用充分发挥的有力保证,传统的财政投融资方式并不能有效的调动社会闲置资本,同时也不利用投融资中风险的分散与合理分担,将现代项目融资方式有选择的、合理的运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财政投融资,可以实现项目风险的有效分散,从而更大程度的引入民间资本。
雷玲[9](2012)在《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已经告一段落,但发展状况并不乐观,本论文通过分析评价西部现代农业,找出西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通过推进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改造,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建设农业科技园区等一系列措施,促进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的全面迅速发展。因此,本论文研究重点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构建西部地区现代农业评价体系,评价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水平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科技、农业信息化和组织形式等影响因素。其二,探寻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促进现代农业的整体发展。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从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科技、农业信息化和组织形式等多方面进行调整改造,提升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促进现代农业的整体发展。本论文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索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法(AHP)、因子分析、灰色关联分析、CD生产函数和波拉特法等经济计量模型,分析评价西部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水平、农业生产条件、科技水平、信息化水平、产业化、农业科技园区绩效和农业绩效。其研究结论为:(1)综合评价了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水平,其分析评价的结论:总体水平还很低,处于现代农业初步发展阶段;A.西部现代农业投入水平逐年上升,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西部农业投入要素的结构不合理,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效管概率和劳均耕地面积这三个权重较大的指标得分值都偏低。B.西部农业产出水平变化很大,达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实现阶段。从二级指标来看,粮食单产、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均达到了较高水平。C.西部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增长缓慢,水平较低,处于现代农业发展的起步阶段,主要原因是城镇化水平、农民人均收入水平都很低。D.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逐年缓慢提高,处于现代农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其中,森林覆盖率增长较快,总体水平较高,2009年为25%,达标率为83.33%,但是区域间不平衡。(2)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水平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省的农业生产条件水平较高,广西、云南、新疆、内蒙古、陕西、甘肃等6个省份生产条件水平一般,重庆、贵州、宁夏、青海等4个省份农业生产条件较差,西藏的农业生产条件极差。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电气化对西部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农业机械化,接着是化学化,而水利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程度最小。(3)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水平测定。采用波拉特法,以1999—2009年的数据为例测度并得出西部地区的农业信息化水平仅处于起步阶段;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得出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水平与农业产值之间显着相关。(4)测算陕西省科技进步贡献率,其结果:陕西省农业物资消耗、耕地面积以及农业劳动力投入等要素的平均增长率和贡献份额的测算结果显示,陕西省农业尚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阶段,低水平的农业科技成为制约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5)构建了适应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化经营有效模式:“市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和“政府+农业科技园区+企业+农户”,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主要模式,得出了西部地区产业化利益分配,即从长远发展看,采用合作式和股份制比较有效。(6)对西部地区典型农业科技园区绩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①示范效果:陕西杨凌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效果在六个科技园区中得分最高,其次依次是云南红河科技园区、内蒙古赤峰科技园区、宁夏吴忠科技园区、甘肃定西科技园区、贵州贵阳科技园区、青海西宁科技园区。其中,青海西宁科技园区的示范效果最弱。②资金效应:内蒙古赤峰资金效益最好,依次是贵州贵阳科技园区、陕西杨凌科技园区、青海西宁科技园区、云南红河科技园区、宁夏吴忠科技园区、甘肃定西科技园区。其中资金效益最弱是甘肃定西科技园区。③社会效益:青海西宁科技园区社会效益最好,其次依次是陕西杨凌科技园区、内蒙古赤峰科技园区、宁夏吴忠科技园区、甘肃定西科技园区、贵州贵阳科技园区、云南红河科技园区。④综合分析:陕西杨凌农业科技园区的综合实力最强,其次依次是内蒙古赤峰科技园区、青海西宁科技园区、宁夏吴忠科技园区、贵州贵阳科技园区、云南红河科技园区、甘肃定西科技园区。(7)对西部各省2009年现代农业发展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为:现代农业发展绩效最大是内蒙古,依次是重庆、四川、西藏、云南、广西、宁夏、陕西、贵州、新疆、青海、甘肃。其中绩效最弱的是甘肃。
李永宁[10](2011)在《生态利益国家补偿法律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生态补偿的概念开始出现在我国的学术研究中,2007年8月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提出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等确定生态补偿政策和机制,生态补偿的范围和内涵进一步扩大。但截止目前对什么是生态补偿,生态补偿的依据和本质是什么,生态补偿的内容以及范围有那些,生态补偿的主体有什么特殊性等问题仍然存在许多争议。本文首先分析了生态补偿的法学涵义,再对目前学术界以及立法和实务部门对生态补偿涵义与范围的代表性见解进行了批判性研究,指出各自在基础理论、概念界定方面存在的谬误,然后对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外部性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抽象,并结合西部地区农业,对农业的环境正外部性及其造成的农业产权损害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论证了生态利益国家补偿的合理性,并对国家补偿的制度机制进行了法律设计。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环境科学上的生态补偿,在社会科学(特别是法学)意义上,应该是生态利益补偿,是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还原和修复。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还原和修复可以具体区分为开发者的治理性修复;污染者的赔偿性修复;使用者的增值性修复和使用者的功能性修复四种关系形态。其中开发者的治理性修复;污染者的赔偿性修复和使用者的增值性修复已经包含在现行相关政策和法律的调控范围之内,只有使用者的功能性修复游离在现行政策与法律的框架之外。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新生的制度现象,不可能只是对已经存在的制度现象的简单替换,它针对的应该是游离于现行政策与法律约束之外的使用者的功能性修复关系。(2)使用者的功能性修复,就其与现行政策与法律的关系来看,相比另外三种生态修复形态,具有社会关系的特殊性、参与主体的复杂性、法益表现的模糊性等独特之处。之所以表现出这些独特性,最主要的经济学原因是环境功能性修复具备典型的正外部性(或者外部经济性)特征。根据经济学解决正外部性的思路,以及法律的基本精神和现行法的一些具体规范,环境功能性修复就自然的成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调整的对象。由此,抽象出生态补偿的法学涵义并明确生态补偿的具体范围。(3)在明确了生态补偿的法学涵义后,考察并研究目前学术界特别是法学界对生态补偿的分析与定义,得出目前的研究存在把生态补偿与环境法相关概念混同、与损害赔偿相关制度混同、扩大概念外延以及对相关基础性概念使用缺乏准确性等认识谬误。并提出在涵义界定方面应该注意和把握的问题与原则。(4)把生态补偿及其经济学依据—外部性理论运用到对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的分析,得出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存在明显的外部经济性特征,并从西部农业外部经济性的一般形式、西部农业外部经济性的剪刀差效应、西部农业对保护珍稀物种的外在效应三个方面归纳和总结了西部农业的外部经济性特征。进而分析了西部农业的外部经济性对地区农业劳动要素、农业非劳动要素及其他受外部经济性约束所造成的产权损害的具体内容与形态。(5)引入科斯定理的分析范式,研究了生态利益国家补偿的法经济学基础和法理基础,认为在环境正外部性的场合或情境下,从法学角度分析,主要表现为由不同正外部性引起的不同类型环境功能性利益在不同主体之间产生的失衡现象。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法律机制或方法来扭转这种利益失衡的不公平状态,国家补偿法律制度的建构正是这种利益失衡的扭转机制。同时,把这种利益失衡,具体归纳为两个层面:利益纵向失衡与利益横向失衡。(6)分别从利益纵向失衡与利益横向失衡的调整的角度,设计了在各自条件下国家补偿的法律机制。主要包括国家补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国家补偿责任的实现方式、国家补偿的当事人、国家补偿项目及补偿标准、国家补偿程序、国家补偿的相关保障措施、国家补偿的阶段性分析、国家补偿未实现时公权力限制措施的法律效力等具体制度规则,以及这些规则之间的牵连性、必要性及正当性等问题,为生态利益的国家补偿尝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制度设计。
二、西部农业发展与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农业发展与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2)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与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资料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2.1.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1.3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
2.1.4 绿色发展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农业资本深化的相关研究 |
2.2.2 有偏技术进步的相关研究 |
2.2.3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
2.2.4 研究评述 |
2.3 本章小节 |
第3章 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与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3.1 核心概念界定 |
3.1.1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 |
3.1.2 农业资本深化 |
3.1.3 有偏技术进步 |
3.2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投入——产出系统:基于CES生产函数 |
3.2.1 绿色农业产出的生产函数构建 |
3.2.2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要素替代弹性判断 |
3.2.3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要素技术进步效率 |
3.2.4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有偏技术进步识别 |
3.3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动能分解:基于CES生产函数 |
3.3.1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的动能分解 |
3.3.2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动力的动能分解 |
3.3.3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效率的动能分解 |
3.4 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
3.4.1 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的影响机理 |
3.4.2 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动力的影响机理 |
3.4.3 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与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现状和演化特征 |
4.1 农业资本深化的现状及演化特征 |
4.1.1 农业资本的现状及演化特征分析 |
4.1.2 劳动力的现状及演化特征分析 |
4.1.3 农业资本深化的现状及演化特征分析 |
4.2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现状及演化特征 |
4.2.1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的现状及演化特征 |
4.2.2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动力的现状及演化特征 |
4.2.3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效率的现状及演化特征 |
4.3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有偏技术进步识别 |
4.3.1 实证设计 |
4.3.2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的参数估计结果分析 |
4.3.3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的要素替代弹性分析 |
4.3.4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的技术进步效率分析 |
4.3.5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背景下的有偏技术进步识别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CES生产函数的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动能分解:资本与技术视角 |
5.1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的动能分解 |
5.1.1 绿色农业产出增长的CES生产函数核算 |
5.1.2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的动能分解 |
5.2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动力的动能分解 |
5.2.1 绿色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CES生产函数核算 |
5.2.2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动力的动能分解 |
5.3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转型效率的动能分解 |
5.3.1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转型效率的动能分解 |
5.3.2 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动力转型效率的动能分解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与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6.1 实证研究设计 |
6.1.1 模型设定 |
6.1.2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
6.2 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影响的实证分析 |
6.2.1 农业资本深化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影响的实证分析 |
6.2.2 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影响的实证分析 |
6.2.3 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规模影响的实证分析 |
6.2.4 稳健性检验 |
6.3 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动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1 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动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2 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动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3 稳健性检验 |
6.4 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分析 |
6.4.1 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和传统农业经济增长规模影响的对比分析 |
6.4.2 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和传统农业经济增长动力影响的对比分析 |
6.4.3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3)湖南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理论分析创新 |
1.4.2 实证分析创新 |
第二章 金融支持湖南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含义 |
2.1.2 金融支持的基本含义 |
2.2 湖南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支持 |
2.3 农业现代化金融支持的相关理论概述 |
2.3.1 金融排斥理论 |
2.3.2 金融供需理论 |
2.3.3 金融发展理论 |
2.3.4 农村金融市场论 |
2.3.5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第三章 湖南农业现代化发展与金融支持的现状分析 |
3.1 湖南省农业概况分析 |
3.1.1 农业总量丰富 |
3.1.2 质量更具优势 |
3.2 湖南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分析 |
3.2.1 农业投入水平 |
3.2.2 农业产出水平 |
3.2.3 农村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水平 |
3.2.4 湖南省农业现代化的其他表现 |
3.3 湖南省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支持现状分析 |
3.3.1 农业信贷 |
3.3.2 财政支农 |
3.3.3 农业固定资产投资 |
第四章 金融支持湖南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假说 |
4.2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因子分析法 |
4.2.3 变量选择与说明 |
4.3 模型构建 |
4.4 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
4.4.1 测算分析 |
4.4.2 模型回归结果 |
4.5 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五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发挥财政支农引导作用,保障财政支农有效配置 |
5.2.2 发挥信贷主导作用,优化信贷环境 |
5.2.3 提高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现代化的贡献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演变与驱动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
1.3.1 研究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可能取得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评述 |
2.1 农业经济增长及其相关研究 |
2.1.1 土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
2.1.2 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2.1.3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2.1.4 其他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
2.2 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2.2.1 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定义与特征 |
2.2.2 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制度分析 |
2.2.3 区域农业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 |
2.3 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
2.3.1 农业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3.2 农业经济发展的评价方法与实证分析 |
2.4 现有研究不足 |
第3章 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时序变化与区域差异分析 |
3.1 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评价模型与方法 |
3.1.1 农业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2 农业经济发展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3.1.3 农业经济发展指数的计算 |
3.2 中国整体及三大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时序变化分析 |
3.2.1 中国整体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时序变化分析 |
3.2.2 东、中、西三大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指数的时序变化分析 |
3.2.3 中国整体及三大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各指标层的时序变化分析 |
3.3 中国三大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差异分析 |
3.3.1 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差异的分析方法 |
3.3.2 东、中、西三大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东差异分析 |
第4章 中国省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
4.1 中国省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 |
4.1.1 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省域时序演变特征分析 |
4.1.2 东、中、西三大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省域时序演变分析 |
4.2 中国省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变分析 |
4.3 中国省域农业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
4.3.1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4.3.2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5章 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驱动机制分析 |
5.1 农业经济发展驱动因素选择 |
5.2 农业经济发展驱动机制分析模型选择 |
5.3 农业经济发展的驱动机制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基于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实现路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与展望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乡村产业 |
2.1.2 农业现代化 |
2.1.3 乡村产业升级 |
2.1.4 乡村产业融合 |
2.1.5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乡村产业 |
2.2.2 农业现代化 |
2.2.3 乡村产业升级 |
2.2.4 乡村产业融合 |
2.2.5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
第3章 乡村振兴与产业兴旺相关理论 |
3.1 乡村振兴与乡村振兴战略 |
3.1.1 乡村振兴 |
3.1.2 乡村振兴战略 |
3.2 产业兴旺及相关理论 |
3.2.1 产业兴旺 |
3.2.2 产业兴旺相关理论 |
3.3 产业兴旺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
3.4 实现产业兴旺的基本路径 |
3.4.1 农业实现现代化 |
3.4.2 乡村产业升级 |
3.4.3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
3.4.4 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
第4章 乡村产业现状分析 |
4.1 乡村产业总量与结构现状分析 |
4.1.1 乡村产业总量现状分析 |
4.1.2 乡村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4.2 乡村农业总量与结构现状分析 |
4.2.1 乡村农业总量现状分析 |
4.2.2 乡村农业结构现状分析 |
4.3 乡村工业与建筑业总量与结构现状分析 |
4.3.1 乡村工业与建筑业总量现状分析 |
4.3.2 乡村工业与建筑业结构现状分析 |
4.4 乡村第三产业总量与结构现状分析 |
4.4.1 乡村第三产业总量现状分析 |
4.4.2 乡村第三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第5章 基于乡村振兴的农业现代化实现路径实证分析 |
5.1 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
5.1.1 农业现代化 |
5.1.2 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
5.2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
5.2.1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
5.2.2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5.3 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5.3.2 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4 农业现代化实现路径 |
5.4.1 土地制度创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 |
5.4.2 农业技术应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动力 |
5.4.3 适度城镇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支撑 |
5.4.4 培育乡村人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
5.4.5 工业化与农业互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支柱 |
第6章 基于乡村振兴的产业升级路径实证分析 |
6.1 乡村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
6.1.1 乡村产业升级 |
6.1.2 乡村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
6.2 乡村产业升级现状分析 |
6.2.1 数据来源及测算方法 |
6.2.2 乡村产业升级现状分析 |
6.3 乡村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3.1 乡村产业升级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构建 |
6.3.2 乡村产业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6.3.3 乡村产业升级影响因素的空间效应分析 |
6.4 乡村产业升级实现路径 |
6.4.1 转向技术密集型是乡村产业升级的引擎 |
6.4.2 产业集群布局是乡村产业升级的核心 |
6.4.3 延伸主导产业链是乡村产业升级的关键 |
6.4.4 培育循环经济是乡村产业升级的方向 |
第7章 基于乡村振兴的产业融合路径实证分析 |
7.1 乡村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
7.1.1 乡村产业融合 |
7.1.2 乡村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
7.2 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现状分析 |
7.2.1 农业内部产业融合现状分析 |
7.2.2 农业与现代工业融合现状分析 |
7.2.3 农业与高新技术渗透融合现状分析 |
7.2.4 农业与服务业交叉融合现状分析 |
7.2.5 农业与电子商务融合现状分析 |
7.3 乡村产业融合影响因素分析 |
7.3.1 技术创新和外溢影响因素分析 |
7.3.2 政府管理体制影响因素分析 |
7.3.3 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
7.4 乡村产业融合实现路径 |
7.4.1 科技交叉渗透是产业融合的根本 |
7.4.2 技术知识外溢是产业融合的动因 |
7.4.3 放松政府管制是产业融合的前提 |
7.4.4 适应市场需求是产业融合的方向 |
第8章 基于乡村振兴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提升路径实证分析 |
8.1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
8.1.1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
8.1.2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
8.2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分析 |
8.2.1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8.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8.2.3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实证分析 |
8.3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 |
8.3.1 劳动配置扭曲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 |
8.3.2 资本配置扭曲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 |
8.3.3 土地配置扭曲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 |
8.4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路径 |
8.4.1 优化要素配置的理论分析 |
8.4.2 优化要素配置的实证分析 |
第9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1.1 产业兴旺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
9.1.2 产业兴旺实现路径 |
9.2 实现产业兴旺路径的政策建议 |
9.2.1 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
9.2.2 深化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
9.2.3 完善财政金融支农政策 |
9.2.4 推进农业科技技术进步 |
9.2.5 引导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
9.2.6 鼓励乡村大众创新创业 |
9.2.7 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度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总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资料及数据处理 |
1.4.1 研究资料 |
1.4.2 数据处理 |
1.5 可能创新点与研究特色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述评 |
2.1 理论基础与借鉴 |
2.1.1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2.1.2 农业发展阶段理论 |
2.1.3 “二元”结构理论 |
2.1.4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
2.1.5 比较优势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述评 |
2.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2.2 研究动态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业现代化演进理论分析框架 |
3.1 相关概念与辨析 |
3.1.1 农业现代化概念界定 |
3.1.2 几组概念比较与辨析 |
3.2 农业现代化主要类型与基本认知 |
3.2.1 农业现代化主要类型和模式 |
3.2.2 农业现代化演进简单认知 |
3.3 农业现代化演进理论分析模型 |
3.3.1 不同阶段农业生产函数形式 |
3.3.2 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条件 |
3.3.3 假设拓展与农业内生发展模型 |
3.4 农业现代化指标筛选与量化方法 |
3.4.1 筛选依据及原则 |
3.4.2 核心指标筛选结果 |
3.4.3 量化方法评析与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与综合测度 |
4.1 农业现代化发展历史透视与考证 |
4.1.1 计划经济时期 |
4.1.2 改革开放初期 |
4.1.3 经济转型时期 |
4.1.4 农业现代化发展历史评析 |
4.2 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现实刻画与成就 |
4.2.1 过程方面 |
4.2.2 结果方面 |
4.3 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综合测度 |
4.3.1 数据标准化处理 |
4.3.2 测度实施步骤 |
4.3.3 测度结果与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比较与区域差异 |
5.1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比较 |
5.1.1 时序比较 |
5.1.2 横向比较 |
5.1.3 纵向比较 |
5.2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特点与区域差异 |
5.2.1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特点 |
5.2.2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区域差异 |
5.3 西部农业现代化预测与演进趋势 |
5.3.1 西部农业现代化预测 |
5.3.2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趋势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其差异性 |
6.1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特征与比较 |
6.1.1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收敛性检验 |
6.1.2 西部域内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收敛性检验 |
6.1.3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特征差异 |
6.2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状态与转换 |
6.2.1 分析方法选择 |
6.2.2 演进状态划分与求解 |
6.2.3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状态变迁及差异性 |
6.3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阶段规律 |
6.3.1 Logistic模型引入与演进阶段划分 |
6.3.2 Logistic模型估计与结果 |
6.3.3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阶段规律与比较 |
6.4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差异性产生后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主要影响因子实证 |
7.1 主要影响因子梳理 |
7.1.1 内生因子 |
7.1.2 外生因子 |
7.2 实证设计及面板数据检验 |
7.2.1 指标选取及描述性统计信息 |
7.2.2 实证模型选择及设定 |
7.2.3 面板数据的平稳性及协整检验 |
7.3 实证结果及比较分析 |
7.3.1 参数估计与实证结果分析 |
7.3.2 实证结果比较与西部差异性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解析 |
8.1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层次 |
8.2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动力机制 |
8.2.1 农业人力资本与农业现代化演进 |
8.2.2 农业比较优势与农业现代化演进 |
8.2.3 农业研发与农业现代化演进 |
8.2.4 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演进 |
8.2.5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演进 |
8.3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约束机制 |
8.3.1 农业分工抑制农业现代化演进 |
8.3.2 农业结构制约农业现代化演进 |
8.3.3 信息化钳制农业现代化演进 |
8.4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保障机制 |
8.4.1 制度安排在农业现代化演进中的保障功能 |
8.4.2 制度保障缺失对农业现代化演进的影响机理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推动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主要途径与对策 |
9.1 主要途径 |
9.2 政策操作思路 |
9.3 主要对策建议 |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
(7)1978年以来中国西部农村经济:成就、经验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1978年以来中国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就 |
(一)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
(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显着提升 |
(三)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断加强 |
二、1978年以来中国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一)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保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 |
(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
(三)以土地产权改革为基础,通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
(四)不断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配置 |
(五)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力量,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
三、中国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展望 |
(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
(二)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
(三)完善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统筹安排城乡公共资源 |
(四)扶持西部农村金融发展,引导多元化资本参与西部农村建设 |
(8)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的相关理论 |
2.1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
2.1.1 农业基础设施的内涵及特征 |
2.1.2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 |
2.1.3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与农业生产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2.2 财政投融资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
2.2.1 财政投融资的内涵及特征 |
2.2.2 财政投融资存在的理论基础 |
2.2.3 财政投融资的功能 |
2.3 财政投融资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2.3.1 财政投融资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
2.3.2 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的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的发展 |
3.1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
3.1.1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1.2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效应实证分析 |
3.2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发展状况 |
3.2.1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财政投资的发展状况 |
3.2.2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农业政策性信贷的支持发展状况 |
3.3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财政投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3.1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难以带动民间资本有效进入 |
3.3.2 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 |
3.3.3 农业建设资金部门分割严重,有限资金难以形成合力 |
3.3.4 农发行业务运行困难重重 |
3.3.5 金融经济环境较差 |
3.4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资源分配的非农偏好和地区倾斜发展战略的实施 |
3.4.2 投资主体缺位,各投入主体动力不足 |
3.4.3 农业基础设施公共决策机制长期滞后 |
3.4.4 项目管理水平滞后,财政投融资资金难以实现良性循环 |
3.4.5 农村非农部门发展水平比较低,民间参与能力较弱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过程中参与主体行为分析 |
4.1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中不同主体的投资状况 |
4.1.1 国家财政投入状况 |
4.1.2 政策性信贷资金的支持状况 |
4.1.3 商业性金融对农业的投入 |
4.1.4 农村集体和农户筹资能力较弱,生活性投资比重较大 |
4.2 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中不同参与主体间博弈分析 |
4.2.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行为博弈分析 |
4.2.2 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行为相互影响分析 |
4.2.3 不同微观参与主体之间的行为分析 |
4.3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中政府行为分析 |
4.3.1 西北地区生态退耕过程的政府行为分析 |
4.3.2 退耕还林过程中政府行为的重构思路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运行机制的重构 |
5.1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运行的基本原则 |
5.1.1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基本原则确立的依据 |
5.1.2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运行基本原则 |
5.2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运行目标类型的选择 |
5.2.1 财政投融资运行目标的主要类型 |
5.2.2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运行目标的选择 |
5.3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运行机制的重构 |
5.3.1 财政投融资支持农业基础设施过程中的项目经营主体选择 |
5.3.2 财政投融资支持农业基础设施过程中的资金供给主体 |
5.3.3 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运行机制的重构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财政投融资方式选择 |
6.1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方式的选择分析 |
6.1.1 项目融资方式及特点 |
6.1.2 西部地区不同类型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方式的选择 |
6.2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方式的重新组合 |
6.2.1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新方式确立的基本原则 |
6.2.2 “混搭式”项目融资方式 |
6.2.3 PPP 融资方式的新应用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完善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体系的对策建议 |
7.1 正确界定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的支持范围 |
7.1.1 根据农业基础设施的性质界定农业财政投融资范围 |
7.1.2 划清各级政府的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范围 |
7.2 完善农业财政投融资运作组织体系 |
7.2.1 充分发挥农发行组织和协调作用 |
7.2.2 构建以农发行为核心的合作型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运作机制 |
7.3 拓宽融资渠道,充实农业财政投融资体系的资金保障 |
7.3.1 债券市场融资 |
7.3.2 将邮政储蓄和社会保险基金纳入财政投融资体系 |
7.3.3 积极发展多种项目融资方式 |
7.4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资金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投入效率 |
7.4.1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资金使用监管制度 |
7.4.2 改革单一财政投资形式,建立集中统一的、多元化的资金投入诱导机制. |
7.5 再造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农发行的职能 |
7.5.1 改革农发行的组织管理机构 |
7.5.2 延伸服务链条,实现业务类型的多元化 |
7.6 积极培育农村市场经济主体 |
7.6.1 完善和规范各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
7.6.2 构建农村投资公司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2.1.1 比较优势的理论 |
2.1.2 区位理论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1 交易费用理论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2.3 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2.3.1 产业结构理论 |
2.3.2 产业组织理论 |
2.4 技术经济学相关理论 |
2.4.1 技术进步理论 |
2.4.2 经济增长理论 |
2.4.3 技术创新理论 |
第三章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
3.1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状况 |
3.2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困境 |
3.3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
3.3.1 农业生产条件差,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3.3.2 耕地稀缺,制约农业经营的规模化 |
3.3.3 城镇化水平不高,制约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
3.3.4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制约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 |
3.3.5 农村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较大,制约整体发展水平 |
3.4 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3.4.1 生产条件 |
3.4.2 农业科技 |
3.4.3 农业信息化 |
3.4.4 农业经营组织形式 |
第四章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4.1 评价方法——多指标综合测定法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3 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4.3 数据标准化 |
4.3.1 原始数据来源 |
4.3.2 数据标准化方法 |
4.3.3 确立评价指标的标准值 |
4.3.4 数据标准化结果 |
4.4 测评结果及分析 |
4.4.1 评价结果 |
4.4.2 西部现代农业发展阶段评价 |
4.4.3 结论分析 |
第五章 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水平评价 |
5.1 西部农业生产条件水平的因子分析 |
5.1.1 分析过程 |
5.1.2 分析结果 |
5.2 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灰色关联分析 |
5.2.1 分析原理和方法 |
5.2.2 西部农业物质技术条件现代化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 |
5.3 西部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的发展策略 |
第六章 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 |
6.1 西部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波拉特法测度 |
6.1.1 波拉特法概述 |
6.1.2 西部农业第一信息部门产值的测算 |
6.1.3 西部农业第二信息部门产值的测算 |
6.1.4 西部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结果与分析 |
6.2 西部农业信息化水平和农业产值的相关关系分析 |
6.3 西部农业信息水平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
第七章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科技水平评价 |
7.1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 |
7.1.1 测算原理 |
7.1.2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
7.1.3 数值测算 |
7.1.4 测算结果 |
7.1.5 2011 年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预测 |
7.2 农业科技要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八章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产业化水平评价 |
8.1 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
8.1.1 “公司+农户”形式 |
8.1.2 “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形式 |
8.1.3 “专业批发市场+中间商+农户” |
8.1.4 “市场+合作组织+农户”组织形式 |
8.2 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选择经验借鉴 |
8.3 西部农业产业化有效的组织形式选择 |
8.3.1 “市场+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组织形式 |
8.3.2 “政府+农业科技园区+企业+农户”组织形式 |
8.4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模式的选择 |
8.4.1 我国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主要模式 |
8.4.2 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的有效模式 |
第九章 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价 |
9.1 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园区现状 |
9.1.1 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园区概况 |
9.1.2 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园区类型 |
9.2 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园区综合比较 |
9.2.1 农业科技园区基本状况比较 |
9.2.2 农业科技园区规模比较 |
9.2.3 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水平比较 |
9.2.4 农业科技园区社会效益比较 |
9.3 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园区绩效评价 |
9.3.1 科技园区绩效监测的指标选取 |
9.3.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科技园区绩效测度 |
9.3.3 结论分析 |
第十章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的绩效评价 |
10.1 现代农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10.1.1 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经济效益指标 |
10.1.2 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社会效益指标 |
10.1.3 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指标 |
10.2 西部现代农业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
10.2.1 西部现代农业绩效监测的数据获取 |
10.2.2 西部现代农业绩效评价的因子分析 |
10.2.3 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绩效监测的结果分析 |
第十一章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11.1 规范政府行为,建立服务型政府 |
11.2 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
11.3 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劳动生产率 |
11.4 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科技水平 |
11.5 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土地产出效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生态利益国家补偿法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破坏矛盾的现实需要 |
1.1.2 生态利益价值实现的客观要求 |
1.1.3 西部大开发对制度建构的内在需要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际上研究的基本情况 |
1.2.2 我国关于生态补偿的研究 |
1.3 主要概念和研究思路 |
1.3.1 主要概念的界定 |
1.3.2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 |
1.4.1 本文的内容与创新 |
1.4.2 本文提出的对策性建议 |
第二章 生态补偿的涵义 |
2.1 生态补偿的一般涵义 |
2.2 生态补偿的经济学涵义 |
2.2.1 开发者的还原性修复 |
2.2.2 污染者的治理性修复 |
2.2.3 使用者的增殖性修复 |
2.2.4 使用者的功能性修复 |
2.3 生态补偿的法学涵义 |
2.3.1 反映社会关系的特殊性 |
2.3.2 表现参与主体的复杂性 |
2.3.3 明晰法益表现的模糊性 |
2.3.4 具体的定义 |
2.4 补充的结论 |
第三章 生态补偿研究的理论误区及其修正 |
3.1 对生态补偿的主流定义 |
3.1.1 与环境法相关概念的混同 |
3.1.2 扩大了生态补偿概念的外延 |
3.1.3 对相关概念的使用缺乏准确性 |
3.1.4 与损害赔偿等现行制度相混同 |
3.2 关于生态补偿的经济学依据 |
3.2.1 对经济内部性和经济外部性的混同 |
3.2.2 对经济外部性的其他认识谬误 |
3.3 几点结论 |
第四章 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外部性理论 |
4.1 外部性的含义与类型 |
4.1.1 外部性的含义 |
4.1.2 外部性的类型 |
4.2 克服外部性的一般对策 |
4.2.1 政府干预 |
4.2.2 市场调节 |
4.2.3 政府与市场作用的结合 |
4.2.4 道德的约束 |
4.3 外部性理论的意义 |
4.3.1 外部性理论与私人决策、公共决策 |
4.3.2 外部性理论与立法、司法 |
4.3.3 外部性理论与市场经济 |
4.3.4 外部性理论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
4.3.5 外部性理论与经济学、法学的发展 |
第五章 生态利益损害的实证分析:以西部农业为例 |
5.1 我国西部农业的现状与问题 |
5.1.1 关于农业的含义 |
5.1.2 西部农业的特征 |
5.1.3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的生态问题 |
5.2 西部农业的外部性及其产权损害 |
5.2.1 西部农业的外部性表现及其原因 |
5.2.2 外部经济性对西部农业的产权损害 |
5.2.3 产权损害引发的的一些消极后果 |
5.3 西部农业外部性补偿的价值选择:生态价值还是经济价值 |
5.3.1 案例一:“我种的树为啥不能砍” |
5.3.2 案例二:守着“绿色银行”取不出钱来 |
5.3.3 几点启示 |
第六章 生态利益补偿:国家补偿的法理基础 |
6.1 生态利益补偿解决途径的法经济学分析 |
6.1.1 市场方式解决生态利益补偿的实际困难 |
6.1.2 以政府为主的非市场解决方式 |
6.1.3 非市场解决方式的利弊分析 |
6.2 以国家为主体的生态补偿的法理分析 |
6.2.1 国家补偿的法理基础——利益平衡论 |
6.2.2 生态利益国家补偿的基本原则 |
6.2.3 生态利益国家补偿的涵义限定 |
6.2.4 生态利益国家补偿方式的构建思路 |
第七章 生态利益国家补偿法律机制(上) |
7.1 基于私人利益失衡的国家补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
7.1.1 特定私人具有为法律所确认的特定利益 |
7.1.2 特定私人利益被国家公权力所限制 |
7.1.3 有损害私人利益的消极后果 |
7.2 基于私人利益失衡的国家补偿责任的实现方式 |
7.3 基于私人利益失衡的国家补偿的当事人 |
7.3.1 补偿请求权人 |
7.3.2 补偿义务人 |
7.4 基于私人利益失衡的国家补偿项目及补偿标准 |
7.4.1 补偿项目 |
7.4.2 补偿标准 |
7.5 基于私人利益失衡的国家补偿程序 |
7.6 基于私人利益失衡的国家补偿的相关保障措施 |
7.6.1 预算保障 |
7.6.2 参与保障 |
7.6.3 诉权保障 |
7.6.4 审计保障 |
7.7 基于私人利益失衡的国家补偿的阶段性分析 |
7.7.1 国家补偿与权利受限情形及其结果的对应性 |
7.7.2 部分国家补偿项目实现的递进性 |
7.8 国家补偿未实现时公权力限制措施的法律效力问题 |
第八章 生态利益国家补偿法律机制(下) |
8.1 基于地区利益失衡的国家补偿的内涵及外延 |
8.2 基于地区利益失衡的国家补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
8.2.1 有受到法律保护的地区利益 |
8.2.2 地区利益受到国家特定制度安排的限制 |
8.2.3 对地区利益的限制产生了实际的后果 |
8.3 基于地区利益失衡的国家补偿的实现方式及相关主体 |
8.4 基于地区利益失衡的国家补偿内容及其项目 |
8.4.1 地区利益国家补偿的内容 |
8.4.2 地区利益国家补偿的项目 |
8.5 基于地区利益失衡的国家补偿的必然性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西部农业发展与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支持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D]. 龚伦.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与绿色农业经济增长[D]. 黄莉. 西南大学, 2021(01)
- [3]湖南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谢勇.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4]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演变与驱动机制分析[D]. 朱伟华. 南昌大学, 2020(01)
- [5]基于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实现路径实证研究[D]. 徐腊梅. 辽宁大学, 2019(07)
- [6]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机理研究[D]. 姜松. 西南大学, 2014(12)
- [7]1978年以来中国西部农村经济:成就、经验和展望[J]. 蒋永穆,高杰.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4(01)
- [8]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研究[D]. 杜君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 [9]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评价研究[D]. 雷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 [10]生态利益国家补偿法律机制研究[D]. 李永宁. 长安大学, 2011(05)
标签:农业论文; 绿色农业论文; 科技园区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现代农业与农业产业化运行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