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碳元素引起釉面发黑的机理及解决办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智辉[1](2021)在《钇锆合金氢化物成分设计与吸氢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受体积与质量的限制,微型核反应堆通常选择金属氢化物做为慢化剂材料。上世纪下半叶开始,被研究用做微型核反应堆慢化剂材料的金属氢化物主要有氢化锆,但其存在寿命短、工作温度低的缺点。与氢化锆相比,氢化钇有着更强的热稳定性,适用于长寿命、大功率的微型堆。为了延长微型核反应堆的寿命并提升功率,氢化钇的研究与制备变得十分有必要。本文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气相色谱仪等检测手段对含钇锆合金氢化物进行了详实研究,具体包括:①合金基体制备。通过调研与计算,确定合金成分,并对熔炼方法进行了探索,最终得到了成分均匀无污染的合金基体。②吸氢性能研究。通过恒温吸氢实验得到合金样品的PCT曲线,并进行分析研究,为金属氢化物的制备提供理论指导。③金属氢化物的制备。在不均匀吸氢与均匀吸氢的实验条件下,进行了氢化钇的制备工作,最终成功制备得到了无裂纹氢化钇,并对其组织结构与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④氢损失性能考核测试。对氢化钇的氢损失性能进行考核测试,建立了氢化钇在不同工作气氛下的氢损失速率预测公式,并与氢化锆进行了对比。具体研究成果与创新点如下:①真空自耗电弧炉与真空电子束炉熔炼钇锆合金,存在成分不均匀、比例控制困难、缩孔缺陷等问题,与两者相比,在本研究中真空磁悬浮感应熔炼为钇锆合金体系的可行熔炼方式。对钇锆合金体系及类似合金体系的熔炼具有重要指导意义。②通过对钇锆合金组织的观察发现,锆的添加对晶粒有细化作用。添加锆元素后,晶粒尺寸由50~60μm降低至了 10μm~20μm,并且当锆含量超过固溶度后,锆开始在晶界析出,形成富锆相。随着锆含量的提升,富锆相先是表现为锆富集度的上升,当锆含量达到50at%~60at%后,富锆相锆含量不再上升,开始展现为面积的增大,最终富锆相和基体相形成了交错相织的表面形貌。③得到了700℃~900℃范围内钇及钇合金在0~1bar内的压力P-成分C-温度T关系曲线,补充了 Y-Zr-H三元系的热力学数据。在该温度范围内,纯Y受温度影响较小,温度的变化没有使PCT曲线发生较大变化;但随着锆含量的上升,温度对合金的吸氢性能影响越来越大,使PCT曲线之间的区分度提升,证明了在该温度范围内锆和钇的热稳定性差异。④根据PCT曲线中相变点与特殊拐点的分析,揭示了钇锆合金体系在不同条件下展现出的三种相变机制。根据该机制总结出了钇锆合金体系中各个相吸氢的先后顺序为:α-Zr(固溶)>α-Y(固溶),α-Y(固溶)>β-Zr(固溶),β-Zr(固溶)>α-Y(相变),α-Y(相变)>β-Zr(相变)>β-Zr(相变)>δ-YHx,δ-YHx>δ-ZrHx。⑤受表面氢含量与氧含量不同的影响,氢化实验样品在刚出炉时展现出不同的光学性能,但在对表面用酒精进行清洁处理后,氢化钇展现出了统一的墨蓝色。对氢化钇进行微观研究发现金相下氢化钇有三种形貌,分别是平行分布的白色α-Y单相区、片状分布的浅蓝色δ-YHx单相区及在以上两相的间隙分布的深蓝色(α-Y+δ-YHx)的两相区。对不同氢含量的氢化钇SEM照片研究发现,在氢化过程中,原本均匀分布在晶界的O元素发生了聚集与富集行为。⑥对氢化钇在600℃下、CO2+He气氛和纯He气氛中的氢损失性能进行了考核测试,得到了氢损失速率的预测公式,在CO2+He气氛下,氢损失速率Va(kg·m-2·s-1)与时间t(s)满足下式:Va=1.396×10-6×(t-71005.680)-0.5在纯He气氛下,Va与t满足下式:Va=1.196×10-6×<(t-51507.177)-0.5通过计算对比发现在600℃下,氢化钇的氢损失速率与涂层氢化锆处在同一数量级但略偏大,证明在600℃下氢化钇与涂层氢化锆的热稳定性在同一水平,其优势在更高温度下才能展现。
李石才[2](2021)在《硬质合金表面镍-金刚石涂层的电化学沉积工艺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硬质合金刀具拥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它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三孔硬质合金刀片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常使用到的刀具,经常被用来分切各种塑料薄膜、纸张、布匹、金属板等。但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工业生产对硬质合金刀具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硬质合金表面再制造技术急待取得新的突破。电沉积作为一种成熟、低沉本的工艺,在现代工业制品中仍占据较大比重。本文以硬质合金刀片为研究基体,探究一种在其表面电化学沉积镍基纳米金刚石涂层的新工艺,在保证镀层结合力的同时尽可能提高其表面硬度和镀层的耐磨性能。硬质合金表面不同于普通钢材,因其制作工艺的特点,刀片基体内含有大量微孔,微孔内含有杂质、润滑油、离子等,导致电沉积时出现结合力差,甚至施镀困难的现象,因此需要针对其粉末冶金的特点去制定特殊的表面预处理方案。本文通过将硬质合金基体在酸碱溶液中浸泡,利用划痕仪确定了适合三孔硬质合金刀片的预处理流程。为保证纳米级金刚石在镀液中的均匀分散,实验选用了多种分散剂去验证其分散效果,利用粒径分布测试仪测量金刚石悬浮液的粒径分布,最终确定了分散剂的选用及其使用浓度。涂层制备时采用单一因素分析分别研究金刚石和分散剂两者添加量对镀层硬度和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再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分散剂和金刚石的使用配比,通过优选后的数据制备镍基纳米金刚石镀层和纯镍镀层,最后在转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以相同的载荷旋转10min,通过金相显微镜的目镜刻度观察磨痕的宽度。正交实验中以硬度为主要评价标准,排列出三因素三水平共计九组实验,通过使用spass软件对正交试验数据分析,优化出最优的实验数据。摩擦磨损实验不仅获得了涂层的摩擦系数,还可以分析磨痕的宽度和磨损形式,充分判别金刚石复合镀层的耐磨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合适的硬质合金预处理流程不仅增加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而且解决了硬质合金刀片在制备镍基纳米金刚石时不易沉积的问题,其中混酸处理10s,Murakam溶液处理25min时硬质合金不仅表面粗糙度由430nm增加到487nm,而且划痕形貌显示其结合力最好;仅仅采用Murakam溶液刻蚀15min之内时,镀层结合力也由23.44N逐渐增加到122.23N。在金刚石浓度为0.5g/L、金刚石粒径为50nm悬浮液中,当分散剂5040添加浓度为4g/L时,金刚石粒径分布为64nm,而未添加分散剂粒径分布为372nm,且分散剂5040浓度为1g/L时金刚石粒径分布达到44nm,分散剂的选用降低了镀液中金刚石的团聚现象。同时,在电沉积过程中发现,分散剂5040的加入使镀层中金刚石粒径团聚现象大大降低。正交实验数据显示,复合镀层的硬度与金刚石粒径大小呈正比,与分散剂浓度大小呈反比,正交优化后的参数是金刚石粒径250nm、金刚石添加量4g/L、分散剂添加量0.5g/L,正交试验后硬度可以达到860HV,较纯镍镀层500HV有极大地提高。摩擦磨损实验表明金刚石颗粒的加入,镀层的表面摩擦系数由纯镍的0.2487降低为0.1794,磨痕宽度也从0.44mm降低为0.4mm,镀层耐磨性能得到一定提升。
王梦卿[3](2021)在《碳刷汇流环的滑动电接触特性分析》文中提出碳刷-汇流环的功能是使雷达的转动设备与固定部设备之间360°连续回转时形成电能和信号稳定可靠的连接,属于一个滑动电接触系统。为了提高碳刷和汇流环之间的接触面积,生产厂家将预跑合工艺由原来的2小时跑合时间增至60小时,而后出现碳刷汇流环使用过程中的烧蚀现象,说明预跑合工艺的改变一方面虽然可以增大碳刷与汇流环的真实接触面积降低触点接触电阻,但另一方面,过度的预跑合使触点磨损加剧,形成更多磨粒以及碳粉,磨粒氧化导致滑动接触电阻升高,造成大电流冲击下的接触区熔焊,破坏接触界面,进一步加剧磨损和氧化,从而增大电接触热失效的可能性。本课题从碳刷汇流环预跑合工艺改变后造成使用中烧蚀失效的碳刷汇流环失效分析入手,建立故障树,分析引起热失效的底事件。先研究碳刷顶紧弹簧特性,分析弹簧对接触力的影响;然后通过碳刷汇流环磨损跑和模拟实验,对跑和过程中碳刷重量、表面粗糙度、真实接触面积等参数的测量,结合滑动接触电阻的实时监测,分析碳刷汇流环接触面磨损特性与机理,研究滑动磨损与滑动接触电阻退化特性的关系。最后通过连接器热分析理论以及有限元热仿真分析碳刷汇流环滑动接触电阻退化造成汇流环熔焊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过度预跑合后发生烧蚀失效的碳刷汇流环界面状态呈现由碳刷磨损、界面熔焊、摩擦剪断、到刷架和汇流环的烧蚀的发展趋势。故障树分析推断最初的失效原因应该是触点界面温升导致接触对材料熔焊造成的热失效。触点接触力、接触电阻和电流工况是碳刷汇流环系统发生热失效直接相关的影响因素。通过检测碳刷顶紧弹簧弹性性能,发现当碳刷安装了铜导线之后,铜导线与顶紧弹簧并联共同构成了非线性复合弹簧对碳刷与汇流环施加接触力,极限情况下会造成弹簧复合弹性系数降低13.05%,导致接触电阻增大15%。在跑合磨损过程的前期碳刷磨损情况较为剧烈。由于表面氧化物的形成和不断的滑动磨损碎屑累积,导致出现异常接触电阻值的频率增加且平均值呈上升趋势,接触性能稳定性较差。之后磨损呈现出平缓趋势,接触电阻稳定性有所回升但仍存在波动。60小时磨损后真实接触面积约为碳刷表面名义接触面积的63%,表面粗糙度Ra降低到初始状态的50%。根据磨损实验中接触电阻测量结果采用理论热分析以及有限元热仿真,估算了碳刷-汇流环接触对在正常工作电流下的界面温升情况,并估计了产生触点熔焊的临界冲击电流。说明随着滑动接触电阻的不断增加,碳刷汇流环界面在出现冲击电流情况下可能会使触点材料达到熔焊温度,使装置的使用存在安全隐患。
赵佳星[4](2021)在《氢在钯晶格内的异常放热现象的研究》文中指出能源与环境关乎人类发展,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环境恶化日益加重,能源紧缺,开发新型绿色可持续能源迫在眉睫。核能作为一种高效能源被着重开发,核聚变能具有高效性、无污染性等一系列优异性能。核聚变能开发始终面临无法有效控制的难题,一旦核聚变受控,能源问题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将得以解决。氢在钯晶格内的异常放热现象的研究是可控核聚变研究的一种有效途径,该研究以低温环境加以电流、电压等触发方式,实现异常放热。凝聚态核科学研究中对异常放热现象的研究是其中一种,又称“冷聚变”研究。氢在钯晶格内的异常放热现象脱胎于弗莱施曼和庞斯的重水电解实验。在原实验基础上对实验体系进行改进,利用气态充氢法对实验丝进行充氢,并在气固系统中触发放热。干法气态充氢方法以及气固触发系统的优点在于温度范围宽泛、系统密闭不易引进杂质、触发手段更具多样性、安全性高以及价格低廉等诸多优点。本实验采用气态充氢方法,利用氢-钯(镍)气固系统进行充氢实验探索以及异常放热触发实验。通过大量实验探索充氢条件以及异常放热现象的有效触发手段,为“冷聚变”理论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支撑。实验中分别对充氢钯丝放热触发以及镍丝充氢条件进行大量探索,实验中发现室温情况下进行200Pa压力触发时产生异常放热现象,放热量为7.701×103J,输出能量平均到每个钯原子为6.767×10-17J即0.4ke V,在对发生异常放热现象的实验钯丝进行EDS检测时发现了新的元素产生以及实验丝成分占比的改变,新产生的元素有银、铅、锡、钙和氧。在镍丝温度充氢与电流充氢的过程中发现温度在100℃范围内进行充氢时,温度对充氢无增益性影响,但根据充氢过程中的现象推测,对样品进行表面处理是解决低温充氢的一种有效途径。在电流充氢过程中发现弱电流对镍丝充氢无增益性影响,当电流强度达到180m A时,充氢成功,充氢率为2.2%。最后,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数据分析,引进现有理论模型对过热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新的理论雏形的猜测。
张苏明[5](2021)在《铁基改性椰壳生物炭对砷镉稳定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炭作为一种多孔富碳的重金属吸附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官能团丰富的特性。大量研究表明,生物炭通过改性可极大的提高对重金属的吸附与稳定能力,因此成为重金属污染修复方向的研究热点。目前,生物炭对砷镉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研究应用较少,且吸附机制尚不明确。为了提高生物炭对砷(As)和镉(Cd)的吸附能力,本研究以农业废弃物椰壳为原料,在600℃高温厌氧条件下制得椰壳生物炭,利用硫酸及硫酸铁在300℃下制备铁基改性生物炭。通过水溶液吸附实验比较了椰壳生物炭(CSB)、硫酸改性生物炭(SCSB)以及铁基改性生物炭(SFCSB)对重金属As和Cd的吸附特性,同时结合Zeta电位、SEM-EDS、FTIR、XRD及XPS对吸附剂的表面结构及特性进行表征;然后以小白菜盆栽实验为手段,研究改性椰壳生物炭对砷镉复合污染土壤中砷镉的形态及植物对砷镉的吸收和生长的影响,探究生物炭在土壤中对砷镉的作用机理。为制备更高效,能深度净化污染的生物炭提供参考,也为吸附机制的探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SEM-EDS、FTIR、XRD及XPS分析结果表明,SFCSB比CSB的比表面积增大了1.56倍,表面氧元素含量增大,表面官能团新增亚甲基和羧基,XPS谱图观察到Fe2O3和Fe OOH峰。(2)生物炭对As、Cd的吸附过程符合Elovicn模型及Langmiur等温吸附模型,说明As、Cd在生物炭表面发生了非均相的化学吸附,该吸附过程是单分子层吸附。当溶液p H=5时,SFCSB对As的最大吸附量为14.65 mg·g-1,与CSB相比吸附量提高了238倍;SCSB对Cd的最大吸附量为2.56 mg·g-1,比CSB的吸附量有所增加,SFCSB对Cd的吸附能力低于CSB。(3)SFCSB对As既有物理吸附也有化学吸附,吸附机制为生物炭表面正电荷与含砷阴离子的静电吸引,O-H-As氢键结合作用,砷氧阴离子与铁氧化物之间的配位体效应和表面羟基官能团络合;硫酸改性的作用主要是增加了生物炭的比表面积,有利于物理吸附的发生,Cd以静电吸引作用吸附在生物炭表面。(4)小白菜土培盆栽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不同生物炭处理的小白菜生物量均大于对照组CK,其中当CSB+SCSB添加量为2.5%时,小白菜生物量最大,为CK的4.12倍。由土壤As形态含量的变化可知,添加SFCSB虽然导致土壤非专性吸附态砷和专性吸附态砷含量增加,但是由于铁氧化物与As形成了不易被植物吸收的铁形砷,因此对土壤As起到了钝化作用。而可交换态镉和碳酸盐结合态镉含量的增加,说明SFCSB对土壤Cd具有活化作用。当CSB+SCSB添加量为2.5%时,稳定形态砷含量高于对照组CK,证明该处理钝化了土壤中的As,使其向更稳定的形态转化。由于土壤p H较低,小白菜在生长过程中也会分泌小分子酸使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增加,促进了不稳定形态的转化。
樊旭[6](2020)在《天然气催化燃烧技术应用于粉煤灰坯琉璃瓦烧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49年建国至今,中国历经了从一穷二白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变革。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影响力显着提高,百姓生活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许多污染问题。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意识到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环境的损害为代价,人们越来越注重节能减排、低碳环保这些问题。像传统产业琉璃瓦的生产与制造同样面临着这些困扰。通过调研发现,琉璃瓦产业主要面临如下两个问题:一是炉窑烧制污染严重,排放烟气不达标;二是原材料(黏土)被限制开采所导致的材料紧缺。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希望开发一套成熟的协同解决方案。本文尝试通过催化燃烧技术对炉窑的改造来达到减排的目的,通过粉煤灰的使用来降低黏土的消耗,文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分析了甲烷催化燃烧机理及催化燃烧对污染物的抑制机理。在促进燃烧方面,天然气催化燃烧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改变反应路径可实现燃料的完全燃烧;在抑制污染物排放方面,催化燃烧对烟气污染物NOx、CO、未完全燃烧碳烃化合物的控制有积极作用;我们通过对催化剂体系的了解,选择了适合于本次实验的催化剂体系。使用蜂窝陶瓷作为基体,ZrO2、BaO、CeZrO2的混合成分作为氧化物载体,多种贵金属的混合物作为活性成分。然后我们将催化燃烧技术运用在陶瓷炉窑上面,通过多次实验,总结出了琉璃瓦的烧制曲线。在琉璃瓦的烧制过程中,控制好烧成温度与烧制曲线是决定琉璃瓦质量好坏的关键;本实验天然气催化燃烧炉具有很好的辐射效应与加热特性,辐射能占输入总能量的46%;通过对炉窑出口处的烟气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催化燃烧炉燃烧效率很高。当天然气催化燃烧炉进入稳定催化燃烧阶段,烟气中的污染物NOx、CO及未燃烧烷烃的浓度接近于零,可实现污染物的近零排放;实验发现,无论是在加热特性,还是烟气氛围方面,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在琉璃瓦的烧制过程中都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对于催化燃烧器长时间燃烧工况下的回火问题,我们通过分析将原因归为“动态回火”与“热力回火”两类。通过选取合适的蜂窝陶瓷尺寸、开孔率、预混燃气的过剩空气系数来抑制“动态回火”;通过添加空白蜂窝陶瓷、采取水冷换热器冷却的方法来抑制“热力回火”,些方法的运用,在实验过程中起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最后我们采用预实验的方法,对影响琉璃瓦坯体物理性能的关键要素:成型压力、粉煤灰掺量、烧结温度等进行探究。通过实验设计,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得出了琉璃瓦的适宜制坯工艺:即粉煤灰30%、黏土70%,成型压力为20MPa、烧成温度为1100℃。该优水平组合下的坯体吸水率约为9%,抗压强度为65MPa,抗冻性方面满足15次冻融循环。其物理指标均符合琉璃瓦的国家规范。
林文虎[7](2020)在《铝硅镀层22MnB5激光焊组织特征与铝元素迁移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铝硅镀层热成形钢作为一种先进的超高强度钢,广泛应用于车身结构件的制造,如B柱、防撞梁等,实现汽车节能减排,提高车身安全性。在各种先进热冲压成形技术中,激光拼焊板又可以将强塑性不同的材料或厚度不同的板材连接在一起,极具灵活性。由于铝硅镀层的存在,激光拼焊板焊接接头的强度大幅度降低,导致在不清楚铝硅镀层作用机制的前提下,去除待焊区域镀层成为目前最稳定可行的方法。然而,要有效去除铝硅镀层,就必须使用皮秒、飞秒激光器进行激光烧蚀,去除成本非常高。因此,深入研究铝硅镀层热成形钢组织特征与铝元素迁移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据此,本文以铝硅镀层22MnB5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测试、理论分析、高速摄像观察以及仿真建模,对铝硅镀层22MnB5激光拼焊接头的组织特征与铝元素迁移机制开展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铝硅镀层对22MnB5激光焊焊缝成形质量影响分析针对铝硅镀层影响22MnB5焊缝成形质量的问题,搭建了薄板激光焊堆焊实验平台,结合激光焊羽烟行为和熔池流动观察系统,以Al-Si镀层22MnB5为研究对象,基于实验研究了镀层、焊接工艺参数和保护气对焊缝表面和形状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铝硅镀层熔化后不完全熔解于熔池,引起熔池震荡,造成焊道不美观,出现咬边和边缘沟壑,不利于漆料的涂覆。还发现,镀层对焊缝形状的影响较小,低功率时焊缝形状为“Y”形,高功率时焊缝形状可分成“X”形,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X”形焊缝向“I”形转变。其中,“Y”、“I”形焊缝对应的状态是匙孔未穿透底部熔池但底部熔池超出板材,下表面镀层漂浮在底部熔池的表面上,且底部熔池的流动缓慢,导致下表面镀层对焊缝的影响小;“X”形焊缝对应的状态是匙孔穿透熔池底部,熔池底部流动剧烈,下表面镀层对焊缝的影响增强。研究还发现,氧化性气体如CO2或空气可以消除焊缝咬边,与熔池表面的铝硅镀层熔渣反应,并改变焊缝形状,让焊缝形状由“Y”形向“X”形转变需要的临界功率升高,即更易获得“Y”形焊缝。(2)铝硅镀层对22MnB5激光焊组织特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针对铝硅镀层22MnB5激光拼焊板强度和塑性降低的问题,搭建了激光焊接系统,通过对比有镀层钢和去镀层钢热成形过程拼焊接头的组织转变、成分和性能变化,研究镀层对熔透焊接接头的影响。研究表明,经热处理后,热成形钢拼焊板热影响区消失,即不存在热影响区的软化,而镀层使焊缝铝含量增加,生成δ铁素体。当热处理温度升高时,焊缝δ铁素体和板条马氏体的组织分布无变化,但两相组织的尺寸增大,对应的抗拉强度降低。与去镀层焊接接头相比,δ铁素体使有镀层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从1500 MPa降低至1100 MPa,延伸率从3%减小到1%。通过去除镀层位置、纯激光焊工艺参数和激光填丝焊工艺的研究,可实现与完全去除镀层拼焊接头相当的性能。研究表明,增加去除镀层区域可以减少δ铁素体的比例,上表面镀层的影响大于下表面。研究表明,改变熔透焊缝形状,也可以减少δ铁素体,并提高组织均匀性。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焊缝形状从“X”形转变为“I”形,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升高,可恢复至1500 MPa。但焊接速度过高会导致上表面镀层转移不充分,焊缝区出现组织的宏观偏聚:下半区域为全马氏体组织,上半区域为δ铁素体。研究还表明,添加焊丝可以稀释焊缝铝元素,并增加熔池搅拌,使条带状偏聚分布的δ铁素体碎裂为弥散分布的细小δ铁素体。通过分析未熔透焊缝富铝组织,总结了铝含量对凝固过程和固态相变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铝含量的增加,δ铁素体体积分数增大,形成六种组织特征。一是完全由板条马氏体组成(去除镀层焊缝铝含量为0.5 wt.%);二是以板条马氏体为基体,细长条状δ铁素体均匀弥散分布于板条马氏体间(1.5 mm板厚焊缝铝含量为1.5 wt.%);三是以板条马氏体为基体,蠕虫状δ铁素体均匀分布于板条马氏体间(1 mm板厚焊缝铝含量为2.5 wt.%);四是以δ铁素体为基体,岛状板条马氏体均匀分布在δ铁素体晶界处(焊缝铝含量为3.7或4.7 wt.%的热导焊焊缝);五是以δ铁素体为基体,细长条状板条马氏体分布在δ铁素体晶界处,且δ铁素体内析出大量交错堆叠的针状相(铝含量为5.3 wt.%的热导焊焊缝),针状相证明具有层错结构,是长周期有序结构相;六是偏聚分布的晶粒粗大的条带状δ铁素体组成,出现在焊缝表面和熔合线附近。铝硅镀层22MnB5拼焊接头的断裂机理如下:在δ铁素体和板条马氏体的两相组织中,载荷传导至δ铁素体时,优先萌生裂纹,微裂纹在δ相中扩展,直至被大角度板条束阻碍。当δ铁素体相呈蠕虫状或条带状偏聚分布时,微裂纹极容易沿着其长度方向快速扩展,加速了宏观裂纹的形成,导致焊接接头塑性急剧下降。因此,降低δ铁素体的比例、减小δ铁素体的尺寸和改变δ铁素体的形状有利于提高铝硅镀层22MnB5拼焊接头的力学性能。(3)铝硅镀层22MnB5激光焊熔池流动与铝元素迁移行为建模针对铝硅镀层22MnB5焊缝组织不均匀的问题,以溶质元素作为标记,应用混合法则,对单相流体的物理性质进行修正,建立了铝硅镀层22MnB5激光焊的三维熔池模型,开展了热导焊和深熔焊的熔池流动行为与铝元素迁移可视化分析,揭示了元素分布不均匀的形成原因,提出了降低焊接速度的改善方法。研究表明,热导焊焊缝模拟的铝含量达到5 wt.%,与测量值相近。增加熔化时间有助于铝元素迁移,降低铝含量梯度。由于熔合线位置熔化时间短,最容易成为铝偏聚区。研究表明,深熔焊焊缝铝含量降低至1.2 wt%,且铝含量分布更不均匀。“X”形焊缝的富铝区在焊缝上部熔合线和焊缝下部中心区域,“Y”形焊缝只在焊缝上部出现富铝区,在焊缝下部为贫铝区,与“Y”形焊缝组织的分布一致。增加焊接速度,会导致“Y”形焊缝上下选区铝含量的差距拉大。研究还表明,匙孔阻碍了铝元素迁移,增加了铝元素迁移距离。焊缝富铝区初始形成于匙孔前壁,需要绕过匙孔进入熔池尾部。当匙孔穿透熔池底部时,下表面镀层也进入熔池尾部,提高了“X”形焊缝的铝含量。当匙孔前壁与后壁相连(即匙孔坍塌)时,液桥也会成为铝元素的迁移通道,促使匙孔前壁的富铝区提前迁移至熔池尾部,原本需要通过匙孔横向环流或匙孔底部液态金属转移的规律被破坏,导致焊缝出现随机的富铝区。
韦震[8](2019)在《密封电磁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工艺优化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电磁继电器是一种以实现用较小电流、较低电压去控制较大电流、较高电压为主要目的的自动开关。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件通常有线圈、衔铁、轭铁、触点等,其中,触点的作用在于开关功能的实现,即通过触点的接通和断开达到控制输出电路中电流的通和断。因此,触点是确保继电器功能正常的最重要部件之一。电磁继电器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因为触点对无法有效接通和断开而导致的控制功能失效故障。经过对航天、航空、兵器和船舶等军用整机上使用的电磁继电器失效现象进行统计,接触电阻问题是导致继电器失效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占所有故障问题的比例达到百分之二十以上。为提高继电器使用可靠性,确保军工型号应用需求,本文对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变化的机理、条件等各方面进行研究,拟寻找到有效控制接触电阻超差的方法和措施。本文从触点的表面镀层质量对接触电阻的影响开展研究。通过采用脉冲电镀、优化电镀工艺流程的方法提高触点表面电镀镀层的致密性,降低了镀层中间和表面的孔隙率,最终达到减少孔隙中残留的杂质数量的目的;通过对镀后零件冷水清洗和去离子水超声清洗的时间进行研究,优化工艺参数,提高了零件电镀的后处理质量,达到彻底去除零件中镀液残留盐分的目的。触点表面电镀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增大触点间的接触电导率,降低接触电阻超差的比例。本文根据电磁继电器的线圈绕组结构,分析其采用的多种非金属材料在高温条件下产生的挥发物,确认了导致接触电阻发生变化的污染源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线圈漆包线在生产过程中起润滑剂作用的石蜡,石蜡在高温环境下容易挥发出碳元素,常温下凝结在触点表面造成接触电阻增大;其二是线圈绕制后层匝间吸附有清洗剂、助焊剂等杂质残留,无法有效排出,高温下分解形成污染膜附在触点表面造成接触电阻增大。通过研究线圈材料、绕组在各种温度、真空度和时间条件下的释气情况,绘制出失重曲线,从而确定线圈在有机物挥发量趋于稳定且足够小的情况下的具体温度、真空度和时间参数值,优化组合后选取最优参数以达到有效释气的目的。本文针对因微细颗粒多余物粘附在触点表面导致接触电阻增大的问题开展继电器内部零部件清洗研究。通过自动清洗设备的应用,研究频率、功率、时间等参数对清洗效果的影响,寻找到适合电磁继电器零部件清洗的最优参数;通过研究清洗工艺流程,根据清洗对象的分类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清洗流程并进行优化,从而发挥出高频超声波及气相清洗技术适用于继电器清洗的特点;通过清洗效果评价方法的应用研究,明确了分别针对离子型污染物、非离子型污染物和不可溶性颗粒多余物三种类型污染物的清洗效果评价方法,保证了继电器零部件清洗的质量。最后,采用优化后的工艺措施投装验证批继电器产品,按照电磁继电器国军标等级要求进行高低温运行、中等电流、寿命等试验,监测试验过程,试验前后测试各项电参数均满足产品的国军标详细规范要求。通过试验验证证明洁净的触点表面状态、合理的高真空释气参数和有效的清洗工艺方法对于提高触点接触性能的必要性。针对继电器产品在出厂试验和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比例较高的接触电阻超差问题,本文从影响接触电阻的主要因素触点表面质量、污染气氛挥发控制和清洗过程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根据理论指导和试验验证,在多项关键技术如提高触点表面镀层致密性、继电器内部非金属材料的挥发控制、烘烤参数对零部件释气的影响、自动清洗设备的应用、清洗流程优化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控制措施应用于产品生产可以提高接触电阻合格率,达到课题研究目的。本文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对于开关、控制器等类似产品具有可借鉴作用。
林国[9](2019)在《有机物对湿法炼锌净化和电积过程的影响及再生活性炭对其吸附研究》文中指出湿法炼锌是锌生产的主流工艺,而湿法炼锌过程中过量有机杂质会严重影响电锌质量、降低电流效率,造成锌粉消耗过高。因此,研究有机杂质对硫酸锌溶液净化、锌电积过程的影响规律,同时去除溶液中的有机杂质势在必行。本文以模拟硫酸锌溶液为研究对象,以骨胶和单宁酸为有机添加剂,开展了三个部分研究内容,首先开展了有机添加剂对湿法炼锌净化和电积过程的影响研究,确定了其在溶液中的限值;同时针对醋酸乙烯生产过程中因活性炭失活而导致无法利用的现状,提出了微波再生含锌废活性炭新工艺,最后将再生产物用于硫酸锌溶液中单宁酸的吸附脱除。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研究了不同反应时间和不同浓度下单宁酸和骨胶对锌粉净化除杂效率、槽电压、能耗和电流效率等的影响规律,探明了净化液和电解液中单宁酸和骨胶的影响限值。结果表明硫酸锌净化液中骨胶或单宁酸含量在50-400 mg/L时,可使金属锌粉和电炉锌粉对铜的去除率降低6%-13%,对镉的去除率降低11%-48%,对钴的去除率降低13%-38%,对镍的去除率降低21%-49%。在低于此浓度时影响较小。而单宁酸和骨胶对锌电积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液中单宁酸的限值为10 mg/L,骨胶的限值为50 mg/L,当宁酸含量达到50 mg/L时,会导致槽电压升高22 mV,直流单耗升高8.25%,锌片出现返溶、烧板等现象。(2)开展了含锌废活性炭的微波再生研究,考察了温度、时间等对碘吸附值和得率的影响,提出了微波再生含锌废活性炭新工艺,并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含锌废活性炭及其组分的吸波性能,获得了废活性炭微波再生优化工艺条件即再生温度900oC,保温时间40 min,此时得到的再生活性炭比表面积可达743.6 m2/g,碘吸附值为880.62 mg/g,平均孔径为28.83 nm。常规再生优化工艺条件为:再生温度900℃,保温时间2 h,此时得到的再生活性炭比表面积为628.5 m2/g,碘吸附值为816.61 mg/g,平均孔径为30.88 nm。研究表明含锌废活性炭在微波场中能较好的吸收微波,且微波再生较常规再生微孔比例有明显提高,再生时间缩短80 min,比表面积提高115.1 m2/g,微波再生过程可有效地打开被堵塞孔道形成新的孔隙。(3)以微波再生废活性炭的产物为原料,开展了硫酸锌溶液中单宁酸的吸附脱除系统实验研究,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为:振荡时间200 min,活性炭投加量0.35 g,pH 4.0,温度25℃;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对不同温度下获得的吸附平衡数据进行了分析,再生产物对单宁酸的Langmuir极限吸附量为14.42 mg/g;采用准二级固液相吸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实验结果,并得到了该模型的初始吸附速率和速率常数,发现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吸附过程。吸附后溶液中单宁酸浓度小于7.5 mg/L达到电解液中单宁酸限值的要求(低于10 mg/L)。本文提出利用废活性炭微波再生制备吸附剂,并应用于单宁酸的吸附脱除新工艺,具有废活性炭再生效果好和单宁酸吸附效率高等优点,对有机物的去除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李光泽[10](2018)在《古代青花瓷釉面结构特征、演变(老化)规律及其在科学鉴定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古代陶瓷的科学断代与鉴定是随着现代仪器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目前已经有热释光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方法获得了业内的肯定和应用。对于古陶瓷中的重要门类青花瓷来说,尽管围绕其元素组成建成了较为完善的标准器数据库作为鉴定的依据,但是对结构特征的研究还较为薄弱,限制了其在青花瓷断代和鉴定上的应用。本文以古代青花瓷的青花斑、次生物以及透明玻璃相三个方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等技术手段,从材料学研究角度出发,开展其结构特征与结构演变(老化)规律研究,为其在科学鉴定中的应用打下基础。(1)通过对明中后期青花斑的测试分析,并与文献中对明早期青花斑研究和对青花料组成的研究相结合,发现青花斑在明宣德前后有较大的差别:明宣德之前的青花瓷结晶斑在显微镜下是以树枝状磁铁矿晶体为主,明宣德之后的青花瓷结晶斑以针状簇钙长石晶体簇为主,时代结构特征鲜明,可以作为断代的重要依据。(2)通过对清代青花瓷样本进行测试分析,发现釉面裂纹和气泡中均存在着黄褐色的次生物。釉面裂纹中的次生物主要是来自外界物质的沉积,包括土壤环境中溶于水的铁离子、酸根离子、腐殖质以及少量粒径较小的粘土胶体,结构上呈滩型,无颗粒感,且与釉面键合良好,人为土壤矿物掩埋无法形成该形貌的次生物;气泡中次生物是釉中铁元素的氧化产物,颜色从浅黄色到深褐色,通过人工热处理加速氧化的釉面气泡中形成的次生物均为黑色。这种人为老化与自然老化下形成的次生物的差别可以作为釉面微结构科学鉴定的重要依据。(3)通过对实验仿制青花瓷样本进行水热和退火处理,探究了老化过程中釉面微观结构和分子结构的变化,并与古代青花瓷釉进行比对分析,反推了古代瓷片的老化状态。发现青花瓷釉在上百年存放过程中,影响釉面分子结构变化最明显的是水的侵蚀,釉结构中碱金属离子和碱土金属离子与吸附在釉面的水发生离子交换,形成富含单羟基或者多羟基基团的水化层,也就是所谓的“包浆”。而相比来说,釉面自发弛豫造成的结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利用红外光谱峰位与水侵蚀程度的关系可以进行青花瓷新老的初步断定。
二、碳元素引起釉面发黑的机理及解决办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碳元素引起釉面发黑的机理及解决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1)钇锆合金氢化物成分设计与吸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概述 |
2.1.1 空间核电源简介 |
2.1.2 慢化材料的原理和要求 |
2.1.3 金属氢化物做慢化材料的应用 |
2.2 金属氢化物慢化剂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方案 |
2.2.1 氢致裂问题 |
2.2.2 氢损失问题 |
2.3 锆和钇的制备与性能 |
2.3.1 钇的熔炼与制备 |
2.3.2 锆的熔炼与制备 |
2.3.3 钇锆合金的基本性质 |
2.4 氢化锆和氢化钇的相关性能 |
2.4.1 相图研究 |
2.4.2 晶体结构与晶格参数 |
2.4.3 热性能 |
2.4.4 吸氢性能 |
2.5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2.6 技术路线图 |
3 钇锆合金的成分设计与熔炼方法研究 |
3.1 本章引言 |
3.2 合金元素的选择与成分设计 |
3.3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3.1 熔炼原料与熔炼方法 |
3.3.2 实验测试方法 |
3.4 结果分析讨论 |
3.4.1 成分均匀性检测 |
3.4.2 熔炼方法总结建议 |
3.5 熔炼锭微观形貌研究 |
3.5.1 电子束炉熔炼形貌特征 |
3.5.2 真空自耗熔炼锭形貌特征 |
3.5.3 磁悬浮感应熔炼锭组织结构 |
3.6 本章小结 |
4 合金氢化物体系的吸氢性能及相变过程研究 |
4.1 本章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PCT设备实验方法 |
4.2.2 实验材料 |
4.3 结果分析讨论 |
4.3.1 温度、压强对钇及钇合金平衡氢含量的影响 |
4.3.2 锆含量对钇及钇合金吸氢平衡的影响 |
4.3.3 吸氢相变过程分析与机制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氢化钇的制备与微观形貌研究 |
5.1 本章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制备 |
5.2.2 样品表征方法 |
5.3 结果分析讨论 |
5.3.1 不均匀吸氢条件下的组织与成分分布研究 |
5.3.2 均匀吸氢条件下的组织与成分分布研究 |
5.3.3 不同氢含量氢化钇组织形貌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对氢化钇氢损失性能的测试 |
6.1 本章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2.2 检测与表征 |
6.2.3 计算与模拟方法 |
6.3 结果分析讨论 |
6.3.1 氢化钇氢损失速率的测试 |
6.3.2 氢损失速率测试前后样品形貌表征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硬质合金表面镍-金刚石涂层的电化学沉积工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及背景 |
1.2 硬质合金工具概况 |
1.2.1 硬质合金的性能 |
1.2.2 硬质合金表面预处理的研究 |
1.2.3 硬质合金涂层刀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硬质合金涂层的发展趋势 |
1.3 纳米金刚石的性能 |
1.3.1 金刚石的基本性能 |
1.3.2 纳米材料的基本特性 |
1.3.3 纳米金刚石悬浮液的分散 |
1.4 电镀镍-金刚石涂层的研究及发展趋势 |
1.4.1 复合电镀的发展 |
1.4.2 纳米复合镀的机理与优势 |
1.4.3 电镀金刚石研究现状 |
1.4.4 电镀金刚石的发展趋势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镀层性能检测及评价方法 |
2.1 镀层表面微观形貌评价 |
2.2 镀层硬度及耐磨性评价 |
2.3 镀层结合力评价 |
2.4 分散剂分散效果评价 |
第三章 硬质合金表面预处理工艺研究 |
3.1 硬质合金的预处理工艺 |
3.2 硬质合金表面纯镍涂层的制备 |
3.2.1 镀液选用及配置 |
3.2.2 硬质合金表面电沉积镍镀层 |
3.3 硬质合金表面的预处理工艺研究 |
3.3.1 预处理中活化的作用 |
3.3.2 预处理后表面粗糙度 |
3.3.3 硬质合金表面镍涂层表面形貌 |
3.3.4 表面结合力判定 |
3.3.5 碱处理作用时间对结合力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金刚石分散工艺研究 |
4.1 纳米金刚石的分散方法 |
4.2 金刚石悬浮液的浓度的选取 |
4.3 分散剂的选用及实验分析 |
4.3.1 不同分散剂的分散效果 |
4.3.2 分散剂浓度对悬浮液粒径的影响 |
4.3.3 不同粒径金刚石对悬浮液的影响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镍-纳米金刚石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镍-纳米金刚石镀层的制备 |
5.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5.1.2 镀液成分介绍及技术参数 |
5.1.3 电镀镍-纳米金刚石涂层 |
5.2 纳米金刚石的浓度对镀层硬度的影响规律 |
5.3 分散剂浓度对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 |
5.4 镍-纳米金刚石涂层工艺参数的优化 |
5.4.1 正交试验优化及结果分析 |
5.4.2 散剂对涂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
5.4.3 金刚石涂层对耐磨性能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
(3)碳刷汇流环的滑动电接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碳刷汇流环的典型故障和失效机理 |
1.2.2 碳刷汇流环的磨损及滑动电接触特性 |
1.2.3 电接触热失效研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碳刷汇流环失效现象分析 |
2.1 失效碳刷汇流环研究方案 |
2.1.1 碳刷汇流环结构 |
2.1.2 碳刷汇流环工况及故障 |
2.1.3 碳刷汇流环烧蚀故障分析方案 |
2.2 失效碳刷汇流环电接触特性分析 |
2.2.1 实验方法 |
2.2.2 烧蚀汇流环-碳刷接触对接触电阻复测 |
2.3 碳刷汇流环烧蚀失效现象分析 |
2.3.1 表面形貌分析 |
2.3.2 烧蚀状态分析 |
2.3.3 碳刷汇流环烧蚀故障树分析 |
2.4 碳刷加载弹簧的弹性特性检测分析 |
2.4.1 碳刷加载弹簧的弹性特性理论依据 |
2.4.2 弹簧实验样品 |
2.4.3 碳刷加载弹簧的弹性特性研究方法 |
2.4.4 弹簧弹性检测设备 |
2.4.5 弹簧弹性特性检测方法 |
2.4.6 实验结果 |
2.4.7 碳刷加载弹簧对接触电阻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碳刷汇流环滑动磨损失效机理分析 |
3.1 滑动电接触磨损机理 |
3.1.1 材料的磨损概述 |
3.1.2 滑动磨损理论计算 |
3.2 碳刷汇流环磨损实验方案和检测方法 |
3.2.1 碳刷汇流环磨损实验方案 |
3.2.2 实验样品 |
3.2.3 磨损检测方法 |
3.2.4 滑动接触电阻在线监测方法 |
3.2.5 滑动磨损实验测试步骤 |
3.3 滑动磨损特性分析 |
3.3.1 碳刷磨损重量变化 |
3.3.2 接触面表面粗糙度 |
3.3.3 碳刷真实接触面积 |
3.3.4 接触面形貌及成分 |
3.4 碳刷汇流环滑动接触电阻特性分析 |
3.4.1 静态接触电阻 |
3.4.2 动态接触电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碳刷汇流环热效应分析 |
4.1 碳刷汇流环系统热功率分析 |
4.1.1 碳刷和汇流环体电阻 |
4.1.2 体电阻热效应 |
4.1.3 接触电阻热效应 |
4.2 电接触热效应理论研究 |
4.2.1 研究思路 |
4.2.2 电触点的稳态热分析 |
4.2.3 碳刷汇流环触点热效应的估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碳刷汇流环系统热失效仿真分析 |
5.1 研究思路 |
5.2 热效应温升理论基础 |
5.3 碳刷汇流环系统的稳态热仿真 |
5.3.1 碳刷汇流环稳态热电耦合仿真建模 |
5.3.2 碳刷汇流环稳态热电耦合仿真结果 |
5.3.3 理论模型和热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氢在钯晶格内的异常放热现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核裂变与核聚变 |
1.3 凝聚态核科学概述 |
1.3.1 凝聚态核科学来源 |
1.3.2 凝聚态核科学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
1.3.3 凝聚态核科学理论 |
1.4 凝聚态核科学研究意义与影响 |
1.5 本实验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 实验材料的选择 |
2.1.1 氢的性质 |
2.1.2 钯的性质 |
2.1.3 镍的性质 |
2.2 金属吸氢过程与氢化物结构 |
2.2.1 钯(镍)吸氢过程 |
2.2.2 钯(镍)氢化物结构 |
2.3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3.1 实验仪器 |
2.3.2 反应室内部结构 |
2.4 小结 |
第3章 异常放热实验 |
3.1 氢-钯气固系统异常放热实验 |
3.1.1 实验前材料处理与电路连接 |
3.1.2 系统稳定性检测 |
3.1.3 系统密封及真空度检测 |
3.1.4 系统标定实验 |
3.1.5 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
3.1.6 系统热平衡常数k的确定 |
3.1.7 充氢实验 |
3.1.8 触发实验 |
3.2 氢-镍气固系统温度、电流充氢探索 |
3.2.1 探索镍充氢的意义 |
3.2.2 氢-镍气固系统充氢前的准备 |
3.2.3 镍丝电阻与温度关系 |
3.2.4 氢-镍气固系统温度与电流充氢 |
3.3 小结 |
第4章 实验数据分析 |
4.1 氢-钯气固系统实验结果分析 |
4.2 氢-镍气固系统实验结果分析 |
4.2.1 氢-镍气固系统电流充氢结果分析 |
4.2.2 氢-镍气固系统温度充氢结果分析 |
4.2.3 氢-镍气固系统充氢总结 |
4.3 理论分析与猜想 |
4.3.1 理论分析 |
4.3.2 理论猜想 |
4.4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铁基改性椰壳生物炭对砷镉稳定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土壤砷镉污染现状 |
1.2.1 土壤砷镉污染来源 |
1.2.2 土壤中砷镉的存在形态及生物有效性 |
1.2.3 土壤砷镉污染危害 |
1.3 基于生物炭的修复技术 |
1.3.1 生物炭的制备 |
1.3.2 生物炭的改性 |
1.3.3 生物炭的吸附机理 |
1.3.4 生物炭修复砷镉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主要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铁基改性椰壳生物炭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2.2 生物炭的制备及改性方法 |
2.2.3 材料表征方法 |
2.2.4 生物炭基本理化性质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生物炭基本理化性质 |
2.3.2 生物炭微观形貌分析结果 |
2.3.3 生物炭傅里叶红外分析结果 |
2.3.4 生物炭物相分析结果 |
2.3.5 生物炭XPS分析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物炭对砷镉吸附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2 吸附动力学实验 |
3.2.3 等温吸附实验 |
3.2.4 不同pH的影响 |
3.2.5 砷镉共同吸附研究 |
3.2.6 数据处理与统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生物炭砷镉吸附动力学 |
3.3.2 生物炭砷镉吸附等温线 |
3.3.3 不同pH对砷镉吸附的影响 |
3.3.4 砷镉共同吸附 |
3.3.5 生物炭砷镉吸附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炭稳定土壤砷镉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土壤 |
4.2.2 供试材料 |
4.2.3 供试植物 |
4.2.4 盆栽实验设计 |
4.3 测试项目及方法 |
4.3.1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
4.3.2 土壤砷镉含量测定方法 |
4.3.3 土壤砷镉形态分析方法 |
4.3.4 植物生长状况分析 |
4.3.5 植物体砷镉含量分析 |
4.3.6 数据处理与统计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4.2 生物炭对土壤砷镉形态的影响 |
4.4.3 生物炭对植物砷镉吸收和生长的影响 |
4.4.4 生物炭稳定土壤砷镉机理分析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
(6)天然气催化燃烧技术应用于粉煤灰坯琉璃瓦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琉璃瓦产业现状 |
1.2.1 琉璃瓦的简介 |
1.2.2 琉璃瓦的性能优势 |
1.2.3 琉璃瓦产业所面临的困难 |
1.3 黏土的有效替代品——粉煤灰 |
1.3.1 固废粉煤灰排放情况及危害 |
1.3.2 粉煤灰的组成 |
1.3.3 粉煤灰的分类 |
1.3.4 粉煤灰利用现状 |
1.3.4.1 粉煤灰在烧结材料方面的利用 |
1.3.4.2 粉煤灰在其他领域的利用 |
1.4 陶瓷炉窑现状 |
1.4.1 陶瓷炉窑的种类 |
1.4.2 陶瓷炉窑烟气污染物种类 |
1.4.3 烟气污染物的治理现状 |
1.4.4 陶瓷炉窑发展方向 |
1.5 本章小结 |
1.6 本课题研究核心内容 |
第2章 催化燃烧技术的基本介绍 |
2.1 催化燃烧反应基本原理 |
2.2 甲烷在不同种类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 |
2.3 天然气催化燃烧对污染物的抑制机理 |
2.3.1 天然气催化燃烧对NOx的控制 |
2.3.2 天然气催化燃烧对CO,未燃尽烷烃的控制 |
2.4 催化剂体系 |
2.5 本实验用催化剂体系 |
2.6 天然气催化燃烧器与普通燃烧器的区别 |
2.7 天然气催化燃烧技术的应用进展 |
2.7.1 天然气催化燃烧在热水器方面的应用 |
2.7.2 天然气催化燃烧在红外加热器方面的应用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天然气催化炉窑烧制琉璃瓦的适应性及回火问题的改善 |
3.1 炉窑系统的搭建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操作过程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4.1 烧成温度分析 |
3.4.2 燃烧工况 |
3.4.3 炉窑内部辐射特性分析 |
3.4.4 炉窑出口烟气污染物分析 |
3.5 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烧制琉璃构件的适应性 |
3.5.1 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烧成气氛 |
3.5.2 天然气催化燃烧炉加热的均匀性 |
3.5.3 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的节能性 |
3.6 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烧制的琉璃制品展示 |
3.7 燃烧器回火问题的分析与改进 |
3.7.1 回火机理 |
3.7.2 回火问题的改善 |
3.8 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存在的问题 |
3.8.1 燃烧器表面黑斑的产生及预防 |
3.8.2 催化剂的失活 |
3.8.3 对洁净烟气的余热利用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利用粉煤灰研制琉璃瓦 |
4.1 实验原材料与性能测试 |
4.1.1 实验原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性能测试方法 |
4.2 琉璃瓦坯体的制备 |
4.2.1 工艺流程 |
4.2.2 烧成制度 |
4.3 实验方案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成形圧力对坯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
4.4.2 正交试验结果讨论 |
4.4.3 粉煤灰掺混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4.4.4 粉煤灰掺混对抗冻性的影响 |
4.5 天然气催化炉窑烧制的粉煤灰坯琉璃瓦成品 |
4.6 琉璃瓦在建筑群中的应用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文章主要结论 |
需要进一步探讨与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铝硅镀层22MnB5激光焊组织特征与铝元素迁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意义及课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课题来源 |
1.2 热成形钢焊接的研究现状 |
1.2.1 淬火态HPF钢的焊接 |
1.2.2 供货态HPF钢的焊接 |
1.2.3 抑制铝硅镀层负面效应的方法 |
1.3 焊缝不均匀现象的研究现状 |
1.3.1 不均匀焊缝的形成原因 |
1.3.2 异种材料焊接的数值模拟 |
1.3.3 均匀化改善方法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设备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设备 |
2.2.1 热处理设备 |
2.2.2 激光焊接试验 |
2.2.3 高速摄影平台 |
2.3 表征方法 |
2.3.1 OM和SEM表征 |
2.3.2 TEM和XRD表征 |
2.3.3 力学性能表征 |
2.3.4 热力学计算 |
2.3.5 焊缝尺寸测量 |
2.3.6 相含量测量 |
2.3.7 羽烟轮廓测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铝硅镀层对22MnB5激光焊焊缝成形质量影响分析 |
3.1 引言 |
3.2 镀层的影响 |
3.2.1 镀层对表面形貌的影响 |
3.2.2 镀层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
3.2.3 镀层对激光焊熔池流动的影响 |
3.2.4 镀层对表面形貌的影响机理 |
3.3 功率密度的影响(热导焊) |
3.3.1 功率密度对表面形貌的影响 |
3.3.2 功率密度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
3.3.3 热导焊焊缝成形的影响机理 |
3.4 工艺参数的影响(深熔焊) |
3.4.1 工艺参数对表面形貌的影响 |
3.4.2 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
3.4.3 匙孔穿透状态对羽烟和熔池流动的影响 |
3.4.4 工艺参数的影响机理 |
3.5 保护气的影响 |
3.5.1 保护气对表面形貌的影响 |
3.5.2 保护气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
3.5.3 保护气对熔池流动的影响 |
3.5.4 保护气的影响机理 |
3.6 镀铝钢激光焊热效率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铝硅镀层对22MnB5激光焊组织特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镀层去除对拼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4.2.1 微观组织 |
4.2.2 化学成分与热力学计算 |
4.2.3 力学性能 |
4.2.4 断口形貌 |
4.2.5 热成形温度对有镀层拼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4.3 未熔透焊缝的富铝组织 |
4.3.1 均匀的热导焊焊缝组织 |
4.3.2 不均匀的深熔焊焊缝组织 |
4.4 改善有镀层焊缝的组织特征和性能 |
4.4.1 去除镀层位置的影响 |
4.4.2 工艺参数(激光功率和焊接速度)的影响 |
4.4.3 激光填丝焊工艺对拼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的改善 |
4.5 铝含量对组织形貌及断裂过程的影响 |
4.5.1 Al对凝固过程的影响 |
4.5.2 Al对固态相变的影响 |
4.5.3 铝硅镀层22MnB5焊接接头的断裂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铝硅镀层22MnB5激光焊熔池流动与铝元素迁移行为建模 |
5.1 引言 |
5.2 模型介绍 |
5.2.1 基本控制方程 |
5.2.2 模型的简化和假设 |
5.2.3 边界条件 |
5.2.4 材料属性 |
5.2.5 热源模型 |
5.3 混合材料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
5.4 热导焊熔池流动和铝元素分布 |
5.4.1 网格模型及计算参数设定 |
5.4.2 热导焊温度场与速度场 |
5.4.3 热导焊铝元素分布与均匀化分析 |
5.4.4 焊接速度对热导焊缝铝含量和分布影响 |
5.5 深熔焊熔池流动和铝元素分布 |
5.5.1 网格模型及计算参数设定 |
5.5.2 组合体热源对焊缝形状的模拟 |
5.5.3 匙孔对铝元素分布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发表成果 |
致谢 |
(8)密封电磁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工艺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密封电磁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退化特性与机理分析 |
2.1 密封电磁继电器结构与特征参数 |
2.2 密封电磁继电器触点失效模式与失效机理 |
2.3 影响密封电磁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关键因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密封电磁继电器触点表面镀层的优化方法研究 |
3.1 触点表面镀层对接触电阻的影响机理分析 |
3.2 触点表面零件镀层致密性优化与试验验证 |
3.2.1 脉冲镀金工艺优化 |
3.2.2 镀金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优化与结果分析 |
3.3 触点表面镀层后处理技术优化与试验验证 |
3.3.1 镀镍轭铁后处理优化与结果分析 |
3.3.2 簧片镀金后处理优化与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密封电磁继电器烘烤释气的优化方法研究 |
4.1 电磁继电器内部有机气氛残留分析 |
4.2 有机气氛外部污染源的优化处理方法 |
4.3 有机气氛内部污染源的优化处理方法 |
4.3.1 线圈漆包线清洗方法优化与结果分析 |
4.3.2 基于无石蜡漆包线的内部有机气氛优化处理与结果分析 |
4.3.3 线圈释气烘烤控制技术优化与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密封电磁继电器内部零部件清洗的优化方法研究 |
5.1 超声波清洗关键参数优化与试验验证 |
5.1.1 超声波频率的优化与结果分析 |
5.1.2 清洗时间优化与结果分析 |
5.1.3 超声功率优化与结果分析 |
5.1.4 优化结果的综合试验验证 |
5.2 清洗工艺流程优化研究 |
5.3 清洗效果评价方法分析 |
5.4 试验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密封电磁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工艺优化的产品级试验验证 |
6.1 验证方法与试验样品 |
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有机物对湿法炼锌净化和电积过程的影响及再生活性炭对其吸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锌的概述 |
1.1.1 锌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
1.1.2 锌资源的分布 |
1.2 锌冶炼工艺 |
1.2.1 火法炼锌工艺 |
1.2.2 湿法炼锌工艺 |
1.3 有机物对锌冶炼过程的影响现状 |
1.3.1 进入锌冶炼系统的有机物种类和来源 |
1.3.2 有机添加剂对锌冶炼净化和电积过程的影响 |
1.3.3 电化学测试方法在锌电积过程中的应用 |
1.4 有机物的去除研究现状 |
1.4.1 吸附法 |
1.4.2 混凝法 |
1.4.3 氧化法 |
1.4.4 膜分离法 |
1.4.5 超声波-气浮除油法 |
1.5 废活性炭的再生技术现状 |
1.6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及分析表征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分析表征方法 |
2.3 实验设备 |
2.3.1 介电特性测量设备 |
2.3.2 常规加热设备 |
2.3.3 微波加热设备 |
2.4 研究方法 |
2.4.1 有机物对锌粉净化影响的研究方法 |
2.4.2 有机物对锌电积过程影响的研究方法 |
2.4.3 常规和微波加热再生活性炭研究方法 |
2.4.4 再生活性炭对单宁酸吸附脱除研究方法 |
第三章 有机物对锌粉净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
3.1 锌粉种类对除铜、镉的影响 |
3.2 有机物对锌粉除铜和镉的影响 |
3.2.1 单宁酸对锌粉净化除铜、镉的影响 |
3.2.2 骨胶对锌粉净化除铜、镉的影响 |
3.3 锌粉种类对除钴、镍的影响 |
3.4 有机物对锌粉除钴和镍的影响 |
3.4.1 单宁酸对锌粉净化除钴、镍的影响 |
3.4.2 骨胶对锌粉净化除钴、镍的影响 |
3.5 净化渣的表征分析 |
3.5.1 有机物对锌粉润湿性的影响 |
3.5.2 XRD分析 |
3.5.3 SEM-EDS分析 |
3.5.4 FT-IR分析 |
3.6 有机物对锌粉除杂的抑制机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机物对锌电积过程的影响研究 |
4.1 有机物对槽电压的影响 |
4.2 有机物对阴极电流效率和直流电单耗的影响 |
4.3 循环伏安曲线 |
4.4 阴极极化曲线 |
4.5 沉积层的质量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废活性炭的微波电磁特性及再生研究 |
5.1 废活性炭及含锌物料的微波电磁特性研究 |
5.1.1 温度对物料介电特性的影响 |
5.1.2 温度和表观密度对穿透深度的影响 |
5.2 物料的升温特性研究 |
5.3 常规热再生含锌废活性炭的实验研究 |
5.3.1 热再生温度对碘吸附值及得率的影响 |
5.3.2 再生时间对碘吸附值及得率的影响 |
5.4 微波直接再生含锌废活性炭的实验研究 |
5.4.1 热再生温度对碘吸附值及得率的影响 |
5.4.2 再生时间对碘吸附值及得率的影响 |
5.5 水蒸气强化微波再生含锌废活性炭的实验研究 |
5.5.1 水蒸气活化温度对碘吸附值及得率的影响 |
5.5.2 水蒸气活化时间对碘吸附值及得率的影响 |
5.6 不同制备方式下再生活性炭表征分析 |
5.6.1 再生活性炭孔结构分析 |
5.6.2 XRD分析 |
5.6.3 SEM-EDS分析 |
5.6.4 FT-IR分析 |
5.6.5 XPS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再生活性炭对单宁酸的吸附研究 |
6.1 单宁酸的吸附实验研究 |
6.1.1 吸附剂量的影响 |
6.1.2 吸附时间的影响 |
6.1.3 溶液pH的影响 |
6.1.4 吸附温度的影响 |
6.2 吸附等温线 |
6.3 吸附动力学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古代青花瓷釉面结构特征、演变(老化)规律及其在科学鉴定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古代青花瓷概述 |
1.1.1 青花瓷的原料 |
1.1.2 青花瓷的制作工艺 |
1.2 古代青花瓷釉的科学研究 |
1.2.1 青花瓷釉的组成研究 |
1.2.2 青花瓷釉的结构研究 |
1.3 古代陶瓷的科学鉴定 |
1.3.1 热释光法 |
1.3.2 元素比对鉴定法 |
1.3.3 结构老化鉴定法 |
1.4 课题的提出和目标 |
第2章 青花瓷釉面先天结构特征——青花斑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案 |
2.2.1 实验样本处理 |
2.2.2 研究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青花斑的组成和结构研究 |
2.3.2 青花料和青花斑的联系与演变规律 |
2.3.3 青花斑的形成机理及其在青花瓷科学鉴定中的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青花瓷釉面后天结构特征——次生物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案 |
3.2.1 实验样本处理 |
3.2.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开片裂纹内次生物的组成与结构研究 |
3.3.2 热处理对次生物形成的影响研究 |
3.3.3 土壤矿物掩埋对次生物形成的影响研究 |
3.3.4 次生物在青花瓷科学鉴定中的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青花瓷釉面非晶结构老化特征——透明釉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案 |
4.2.1 实验样本处理 |
4.2.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古代青花瓷玻璃釉的分子结构分析 |
4.3.2 古代青花瓷玻璃釉的显微结构分析 |
4.3.3 仿古釉的水蚀老化研究 |
4.3.4 仿古釉的退火老化研究 |
4.3.5 红外光谱在青花瓷科学鉴定中的作用 |
4.4 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碳元素引起釉面发黑的机理及解决办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钇锆合金氢化物成分设计与吸氢性能研究[D]. 王智辉.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硬质合金表面镍-金刚石涂层的电化学沉积工艺及性能研究[D]. 李石才.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3]碳刷汇流环的滑动电接触特性分析[D]. 王梦卿.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氢在钯晶格内的异常放热现象的研究[D]. 赵佳星. 长春大学, 2021(02)
- [5]铁基改性椰壳生物炭对砷镉稳定机理研究[D]. 张苏明. 河南科技学院, 2021
- [6]天然气催化燃烧技术应用于粉煤灰坯琉璃瓦烧制的研究[D]. 樊旭.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7]铝硅镀层22MnB5激光焊组织特征与铝元素迁移机制研究[D]. 林文虎.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8]密封电磁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工艺优化方法研究[D]. 韦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9]有机物对湿法炼锌净化和电积过程的影响及再生活性炭对其吸附研究[D]. 林国.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10]古代青花瓷釉面结构特征、演变(老化)规律及其在科学鉴定中的作用研究[D]. 李光泽. 天津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