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病”滋阴药用药规律初探

“湿热病”滋阴药用药规律初探

一、《湿热病篇》运用养阴药规律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翠[1](2021)在《基于温病湿热理论的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综合“湿热与多个系统或重大疾病相关”的认识以及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的研究现状,基于温病湿热理论体系内涵,系统探讨湿热与MetS之间的相关性,旨在为从湿热论治MetS提供理论依据和治疗思路。研究方法:采取理论研究、文献研究、数据挖掘和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中理论研究部分,对温病湿热理论体系所涉及的概念、源流及内涵进行系统梳理;文献研究部分,包括MetS的中西医研究现状、古籍文献中湿热与糖尿病等MetS构成组分的有关论述以及基于古今文献的湿热与MetS相关性探讨;数据挖掘部分,以中国知网、万方和Pub Med为检索数据库,整理近50年来研究MetS湿热证/质的所有文献以及研究糖尿病等MetS构成疾病组分湿热复合证型和治法方药的相关文献,分别分析MetS湿热证/质的发文量、分布等现代研究现状以及湿热证的病位、兼夹证素、经典方频数分布,并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自拟方的用药规律;流行病学调查部分,以宁夏地区MetS患者为研究对象,搜集与其相关的生活方式、中医四诊信息等资料,参考《证素辨证学》对中医四诊信息进行证素权值计算和分级后,再运用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MetS湿热证的危险因素以及与其他证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理论与文献研究结果:温病湿热理论至明清时期已形成一套理、法、方、药完备的理论体系。虽然中医学并无MetS之名,但其构成组分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与湿热相关的论述自古有之。基于《温热论》《温病条辨》《湿热病篇》等温病学经典着作结合MetS病情特点,认为MetS湿热证的发生源于过食膏粱厚味致使“太阴内伤”;病机特点为脾胃湿热、中满败坏和脾虚为本、湿热为标;病情进展过程中可产生痰、瘀等病理产物,与湿热邪气交扭混乱,进而阻于中焦、蒙蔽清窍、入血聚脏、浸淫皮肤经络筋骨,引起糖尿病、中风等MetS伴发病及并发症;苦辛法是MetS湿热证的主要治疗法则,小陷胸汤、宣痹汤等是其代表方剂。2.数据挖掘研究结果:纳入67篇MetS与湿热相关性文献,动物实验研究方面尚属空白,MetS湿热证易侵犯脾脏及兼夹血瘀和气虚。分别纳入356篇、12篇、6篇、17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血压、血脂紊乱、超重/肥胖与湿热相关性文献,其中糖尿病湿热证易侵犯脾、肾、胃及兼夹血瘀、阴虚、气虚;高血压湿热证易侵犯脾及兼夹血瘀、阴虚和气虚;血脂紊乱湿热证病位在肾、肝且易兼夹阴虚;肥胖湿热证病位在脾且易兼夹痰。从188篇湿热证治法方药相关文献中提取出29首经典方(葛根芩连汤、黄连温胆汤、四妙散等)和77首自拟方。对77首自拟方152味中药进行分析,四气分布频数依次为寒、温、平,五味分布频数依次为苦、甘、辛,归经依次为脾、胃等,在支持度个数=13,置信度=0.6的前提下,得到自拟方的核心药物是以黄连配伍葛根、半夏、黄芩、丹参、苍术等组合。3.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431例MetS患者中,病位证素以肝、肾、脾为主,病性证素依次为阴虚、气虚、血虚、湿、阳虚、痰。湿热证组61例(占比14.15%),其中湿热并重者30例、湿重于热者27例、热重于湿证者4例,易侵犯肝、肾、脾及兼夹阴虚、痰。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体重指数、高血糖家族史、异常情绪、睡眠质量、在外就餐和吸烟史6项是MetS湿热证发生的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肝、肾、脾、胃、心神、筋骨以及阴虚、痰、阳亢、气滞、血瘀、津液亏12个证素分级程度与MetS湿热证的发生呈正相关,并且湿邪越明显,脾脏病变的程度越重,而燥证的表现相应减轻。研究结论:1.湿热与MetS发病存在相关性,但此方面研究明显不足,近年来虽然文献数量有所增加,但增长缓慢,特别是在动物实验研究方面尚属空白,缺乏对两者关联性的机制研究。2.“北方亦多湿病”。MetS湿热证最易侵犯的部位是脾胃和肝肾,最易兼夹阴虚、痰、血瘀、气滞、气虚等证素,特别是阴虚、湿热常相兼致病,而减重、保持乐观情绪、改善睡眠质量、饮食清淡以及戒烟等是预防MetS湿热证发生和进展的重要举措。3.温病湿热理论为MetS湿热证提供了从病因病机到治法方药的理论指导。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病因为膏粱厚味、太阴内伤;其二病机特点为脾胃同病、本虚标实、有伤阴伤阳之别;其三预防要点为淡薄滋味;其四治法方药为辛开苦泄,葛根芩连汤、黄连温胆汤、三仁汤等是有效的分解湿热经典方剂;其五临证要点为“清热逐湿,法从多途”“紧抓脾胃,勿忘肝肾”“养阴化痰,顾及兼证”“病证结合,有的放矢”。

柳志成[2](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王孟英治疗温病的用药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整理王孟英医案中所有温病医案,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王氏治疗温病的用药情况,分析、总结王氏治疗温病的规律,从而为继承和发扬王孟英的温病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提供数据支撑,为现代辨治温病提供临床依据,为发展和创新温病的治疗提供临床实用。方法:按照“病名”、“主症”、“舌象”、“脉象”、“病机”、“治法”、“药物组成”、“是否复诊”和“是否误诊”等项目进行数据录入,建立温病医案的数据库。按照温病分类方法,以“温热类温病”和“湿热类温病”为纲,借助Excel(office 2010)、SPSS 25.0等统计学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归纳出王氏治疗温病的组方配伍和常用药对,然后以温病学理论为指导,分析、总结王孟英治疗温病的用药规律。结果:1.频数分析:根据筛查、整理和收集,共纳入430例处方,共计223味药,用药总频数为4594次;用药频数≥30的有47味药,为本次研究的高频药物。高频药物总频数为3422次,占总频数的74.49%。前十位中药按照频数递减排列为:竹茹、知母、栀子、石斛、黄连、天花粉、玄参、甘草、金银花和黄芩。用药的五味以甘、苦、辛味为主,四气以寒性与温性为主,归经主要归肺经和胃经,组方配伍上前三位均为补虚药、清热药和化痰药。2.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温热类温病得到13个因子、10个药对;湿热类温病得到11个因子、13个药对。风温、暑温、湿温、伏暑和疟疾各得到7个因子,分别得出8个、11个、10个、9个和6个药对。春温无法得出因子分析结果,得出12个药对。结论:1.王孟英治疗温病离不开清热(金银花、知母、玄参、生地黄等)、化痰(竹茹、瓜蒌、半夏、海蜇等)、行气(苦杏仁、枇杷叶、旋覆花、枳实等)和养阴(西洋参、麦冬、沙参、石斛等)四法。治疗温热类温病以清热、养阴法为主,以行气、化痰法为辅;治疗湿热类温病以化痰、清热法为主,行气、养阴法为辅。2.王孟英治疗风温,重视顾护阴液,以清热养阴为主要治法,并与化痰、凉血、泻火、解毒诸法配合使用。治疗春温,以清气泄热、清气凉营为主要治法。治疗暑温,在清热的基础上参入养阴益气、解毒平肝之品。若暑温夹湿而酿痰,则多用清热化痰之药。治疗湿温,则重用化痰之品,少用祛湿之药,并尤重疏瀹气机之品。运枢机、通经络,为其治疗湿温大法。治疗伏暑,在清暑化痰的基础上多用益气养阴之品。所治疟疾多属“痰热”、“痰湿”、“暑湿”、“暑热”和“气滞”,以清热泻火、化痰行气为主。

张泽智[3](2020)在《基于三阴三阳对湿热病证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湿热病源于湿热合邪侵袭人体,其症候复杂多变,清代叶天士阐发湿热证治大法,薛生白着《湿热论》专论湿热病证治,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以三焦论湿热病证治,王孟英补充《湿热论》条文成《湿热病篇》,皆传于今,为诸多医家继承并用于临床。但临床上,湿热证候错综复杂,辨证治法又多种多样,主证虽易鉴别但较少完全符合,变证繁多辨治不易,故古今医家历来尤为重视。本研究基于三部六病理论,依照人体生理结构表部、里部、枢部之三分法,遵从证候之寒、热、虚、实性质差异,从方证的角度,对湿热病方剂予以分类整理,选取《温病条辨》与《温热经纬·湿热病篇》中湿热方,依据十二单证分析对应条文,从而构建三部六病理论体系之湿热病方证证治规律,将湿热病证治纳入三阴三阳体系,从而实现湿热论治的“寒温统一”,拓展三部六病理论,以期更好指导临床。方法本课题分文献整理和方剂分析两个方面对湿热病证治规律进行研究。一方面,通过中国知网搜索湿热病相关文献,从源流、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对湿热病理论进行梳理,包含古代医家论述、近现代文献阐发,以及相关书籍的内容;另一方面,依据方药中《温病条辨讲解》与李士懋《平脉辨证温病求索》以及高等中医院校《温病学》教材中有关《温病条辨》与《湿热病篇》原文解析,选出其中治疗湿热病方剂,将方名、药物组成、原文录入Excel表格,然后对方剂与条文进行十二单证(表热证、表实证、表寒证、表虚证、枢热证、枢实证、枢寒证、枢虚证、里热证、里实证、里寒证、里虚证)分析,确定其单证归属,再依据表、里、枢三部对方剂分类,另外合证兼证单独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其证治规律。结果该文对湿热病自古及今发展源流做了详细论述,在湿热病病因病机与治则治法方面亦较为全面,多数医家还是以三焦与卫气营血辨治,亦有医家专谈治法、或谈方证,系统证治规律呈多样化。对于方剂分析,选出《湿热病篇》35方,《温病条辨》33方,其中表部湿热方6首、枢部湿热方10首、里部湿热方16首、兼证方7首、合证方29首。表部证治:湿热郁阻肌表多见“恶寒,发热,周身沉重,骨节痛”等症候,治宜湿热方3(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荷叶、白通草、桔梗等药);此外湿热犯表,所伤部位有肌腠、咽喉、经脉、肺部等,其治法总以分化湿热为主,解表兼利湿或化湿,随证选方。枢部证治:以热证、实证为多,亦有热盛伤阴而成虚证,枢部湿热证以郁阻胸中为典型症状,当透化湿热,宜用湿热方31,另外有热盛神昏、动血生风诸证,以热证为主,或热重湿轻,当清热凉血,随证选方。里部证治:湿热在里部,郁阻胃肠气机,则会升降失常。热重则易成腑实,湿重则滞留胃肠、阻碍运化,甚者可见下痢,其中湿热郁阻中焦为典型症状,方宜三加减正气散,若湿偏重者,宜用一加减正气散,若热偏重而生湿、流于胸胁,宜用香附旋覆花汤,其他诸证各随证选方,灵活使用。合证兼证证治:湿热病复杂变化,多有波及,有同一部不同性质相合,有两部单证相合,亦有三部单证相合,此最复杂,当详细辨治,确定病变部位与湿热孰重孰轻,津液盛衰、有无实邪凝聚,进而选方用药。结论人体湿热病证,单纯表部、里部、枢部的证候,辨治相对较易,相较而言,湿热在里部比表部、枢部证候复杂,合证兼证证候更加复杂,或涉及两部或蔓延全身三部,在辨治上总当先定病位(表部、里部、枢部),而后确定病性(寒热虚实),再通过对病势(病情轻重)的把握,进而可选出适用湿热方,如此,形成三部六病理论体系中湿热病证治规律,于临床使用思路更加清晰,以期推广运用。

张国松[4](2020)在《清代湖湘医家温病学术思想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温病理论在疾病治疗尤其是一些急性外感热病和急性传染性疾病中起着重要指导作用。而温病地域性的特点,促使了分区域研讨各地区医家的温病学术思想,从而进一步指导各地区温病诊治产生了重要意义。湖南省位于我国东南腹地,气候潮湿,雨水丰富,尤多雾露,最易产生外湿。再有湖南人多嗜食辛辣,温热郁积体内,兼加外湿,造成温病多发。湖湘温病作为温病学的组成部分,对温病学术发展做出了贡献。本文研究清代湖湘地区医家的温病学术思想,以期有效扩充中医温病学术思想,指导温病的防治,并对温病理论的研究与创新提供支撑。本文导言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意义、现状等;温病相关理论部分,阐述了温病概念、源流、伏气探析、温病范围与分类、温病与伤寒辨析、温病与温疫辨析、温病与温毒辨析;清代湖湘温病文献概述部分,讲述了研究的医家及其书籍,包括:杨尧章及所着《温疫论辨义》、朱兰台及所着《疫证治例》、王德宣及所着《温病正宗》、刘仲迈及所着《温病诠真》、何舒及所着《时病精要便读》、罗国纲及所着《罗氏会约医镜》、蔡贻绩及所着《伤寒温疫抉要》、黄朝坊及所着《金匮启钥》、萧培仁及所着《医学引路》、孙泽霖及所着《医门摘要》、张绍修及所着《白喉捷要合编》、王裕庆及所着《疟利成法》、刘裁吾及所着《治疟机要》、安濂及所着《泄痢全生》、罗振湘及所着《治痢南针》。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整理、归纳、总结出清代15位湖湘医家温病学术思想及临床诊疗经验,提炼出各位医家的学术思想精华。杨尧章主辨温疫之论,创胃气论,立益胃三方,提出治温疫要处处顾护胃气,以求固本。朱兰台创芦根方,治疫力主透发,反对肆用寒凉。王德宣归纳总结治疗温病三十一法,丰富了温病治法。刘仲迈认为伏气温病的治疗原则仍从四时之时而出,如春温,宜小柴胡加黄连、丹皮主之。何舒重视斑疹白?验齿诊法,重视卫气营血辨证,如邪在营分,宜清营热而养阴液,用犀角、元参、羚羊角等药。罗国纲提出瘟疫汗宜缓,下宜急,如下法用承气汤类或达原饮加大黄。蔡贻绩治温疫用升降散或增损双解散;治羊毛疔瘟用针挑手足背心,出羊毛而愈;治烂喉痧以解表透散为宜。黄朝坊治温病力主兼用温补,如春温主张兼用附子,夏热亦有用桂附之证。萧培仁阐述五症明辨,其治春温宜先滋肝阴,次滋肾水,次滋肺胃;治风温宜用桑叶、前胡等药。孙泽霖治冬温宜用栀子金花汤加人中黄、黄连等;治春温宜用柴葛解肌汤;治风温宜用葳蕤汤;治湿温宜用苍术白虎汤;治温疫宜用解秽神术散。张绍修提出白喉证治有“十难”,其治白喉,一般病情用方:除瘟化毒散、神功辟邪散、神仙活命汤,重症病情用方:龙虎二仙汤,并反对“咽喉病忌用寒凉”之说。王裕庆论治疟疾、痢疾,着意于分步,分阶段论治,用药宜循序渐进,创制治疟三方、治痢三方。刘裁吾论治疟病,首重营卫,并认为疟发之关卫,治疟必攻营舍。安濂提出泄痢真诀及治痢四大忌,并指出治时疫痢宜用三黄汤加桔梗,治实热痢重症宜用治痢散、蜜萝饮、痢疾三方等。罗振湘论痢疾之病因,即有中医传统的病因湿热说,也吸取了西医的细菌说,其指出治湿热痢,宜银花荆芥炭汤;治热痢,宜归芍连枳香菔汤;并提出用六和汤加减治霍乱,且重视痢疾与霍乱的预防。最后本文从时代背景的影响,清代湖湘温病学术特色,与吴门温病学术思想之比较,治温病定专方、病解后重养阴,辨伤寒与温疫之不同五个方面进行探讨。结语部分,从温疫理论、四时温病理论、专病白喉、专病疟疾、专病痢疾、专病霍乱、专病羊毛疔瘟、专病烂喉痧等方面,将清代湖湘医家温病学术思想进行总结。

吴瑕,赵庆[5](2020)在《浅谈温病四大家养阴法》文中研究表明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历代医家注重顾护阴液,扶正养阴不壅滞、不敛邪,对后世温热病中养阴方法方药的运用启迪颇多。现总结温病四大家之养阴法治疗温病的理论,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陈文恬(Tan Wen Tien)[6](2019)在《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文对《伤寒杂病论》中寒凉药物的相关条文进行整理和分析,梳理张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经验,探析其规律,归纳总结其辨治特色及学术思想,继承和发扬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精髓,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文献依据和理论支持。方法:主要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和统计法对《伤寒杂病论》内含寒凉药物的条文进行整理,筛选出性味属大寒、寒、微寒、凉、微凉的药物,并结合历代重要医籍注释、本草着述和现代临床与药理研究相关资料,对寒凉药物的条文、方剂、常见配伍等做出阐释和分析,探寻张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适应症、病机、组方特点等规律。结果:《伤寒杂病论》共有70味寒凉药物,共涉及193首方剂。《伤寒论》全书共42味药物属于寒凉性质(约占48.3%),《金匮要略》共60味属于寒凉性质(约占38.7%),其中28味只见于《金匮要略》。含寒凉药物的原文中,最多出现的症状为便秘、烦躁和发热,提示《伤寒杂病论》内温热性疾病的特点以此三者常见。见“便秘”者,以大黄、枳实、芒硝为要药;应对证见“烦躁”者,则用黄连、石膏、栀子、豆豉、龙骨、牡蛎。对于“发热”,主要运用芍药、石膏、栀子、豆豉、大黄、芒硝、枳实、柴胡、黄芩、茵陈蒿、竹叶、甘遂等;仲景运用的寒凉药物以苦味药居多,高频次寒凉药物为芍药、人参、大黄、黄芩、枳实、石膏和黄连,分别具有清火、凉血、攻下、养阴和燥湿的功效,可治燥结腑实、饮热互结、湿热阻滞、邪热炽盛、瘀热在里、阴虚津枯等病证。寒凉药物组方往往相须而用,如石膏与知母、大黄与枳实、黄芩与黄连等;也常寒温相伍,如桂枝、麻黄、干姜、半夏和附子配伍成方。仲景在寒凉药物的方剂里多配伍和胃之药以防脾胃被伤;又因为寒凉药物所治多为温热性疾病,热邪易伤阴化燥,故也注意护阴,实热证主要通过大黄、芒硝、枳实急下存阴,虚热证则以人参、麦冬、天花粉、地黄、百合等养阴。对热邪与积滞相结成病者,仲景每加入通下药,使邪有去路,以大黄为代表药。在脾胃虚弱者和羸弱体虚者中,慎防如栀子、豆豉、石膏、黄芩、甘遂、大黄等寒凉药物之弊,其用量较小,常与甘草、粳米、生姜等同用。仲景寒凉药物运用集中在《伤寒论》阳明篇、《金匮要略》之“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和“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说明仲景运用寒凉药物于脾胃病症颇多,另外在亡阳格拒,阳气极虚时也有用寒凉药为反佐之例,如白通加猪胆汁汤。后世着述中大多能追溯仲景方药之貌,说明后世是在继承仲景的基础上作出补充和发挥。结论:1、仲景不仅重温,也善用寒凉。所用寒凉药物约占《伤寒杂病论》的四成,以苦味居多,治疗范围广泛。2、仲景所用的寒凉药物主要是:芍药、人参、大黄、黄芩、枳实、石膏和黄连,以其清火、凉血、攻下、养阴和燥湿之功,治燥结腑实、饮热互结、湿热阻滞、邪热炽盛、瘀热在里、阴虚津枯等病症。3、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特点有五:一是常以寒温相兼,二是寒凉相须为用,三是顾护脾胃,四是重视护津,五是注重通下。4、仲景运用寒凉药物审慎有度,必审其弊而斟酌用量或配伍用药。5、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经验特色影响深远,后世医家多有借鉴,亦有补充。

马鹏[7](2019)在《薛生白《湿热条辨》证治研究 ——基于六经辨证》文中提出目的薛生白《湿热条辨》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外感湿热病专着,其提出的外感湿热病的证治纲领,具重要的理论与临床指导价值。本文尝试从六经辨证角度,解构其证治纲领提出的本源与特色,以期增加阐释和解读《湿热条辨》的维度与方法,有利于继承和发展薛氏湿热证治的理论与特色。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湿热条辨》湿热病的辨证思想和并归纳《湿热条辨》的证治规律。具体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研究背景综述从薛生白生平、着作、《湿热条辨》的既往研究概况引出本文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2.《湿热条辨》六经辨证思想研究从“六经”与阴阳气血脏腑经络关系入手,探寻《湿热条辨》采用六经辨证的依据,并进一步对比三焦辨证及卫气营血辨证,论证基于六经辨证薛氏认知湿热病的理论特色。3.《湿热条辨》正局与变局研究依据薛生白提纲证对湿热证的叙述,得出“正局”与“变局”是《湿热条辨》湿热证治的纲领,而“正局”和“变局”提出的基础和前提,则是薛生白对六经的认识和对六经辨证的运用。按照“正局”与“变局”两大纲领对《湿热条辨》条文进行归类和阐释,并总结其特点。4.基于六经辨证《湿热条辨》湿热病治法研究“药因病用,病源既异,治法自殊。”同样的六经,因为病因的差异,寒邪与湿热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六经病变规律。薛氏以六经认识湿热病分出“正局”“变局”两大纲领。笔者因循薛氏此例,在湿热病“正局”和“变局”纲领下归纳分析《湿热条辨》湿热病的治法特色。结果1.薛生白《湿热条辨》论述湿热病以六经辨证为主,兼融三焦及卫气营血辨证;2.《湿热条辨》的“正局”指湿热壅阻太阴阳明的湿热病。而《湿热条辨》的“变局”指湿热邪气热化、寒化后淫及他经(指太阳、少阳、少阴和厥阴)的湿热病。3.《湿热条辨》湿热病“正局”的治法核心是“苦辛合用”。具体而言,“正局”治法以苦辛法为主体,或可补充使用甘淡渗利;“膜原为阳明之半表半里”,故疏透膜原是湿热病“正局”治法的变法。4.《湿热条辨》湿热病“变局”治法取法于仲景而有所补充创新。如湿热“病在二经之表”的少阳主以辛凉宣散渗泄清热;湿热“病在二经之里”的厥阴主以清热救阴开窍熄风;湿中太阳,宜用辛散;湿伤少阴,或用清润,或用温补。结论薛生白《湿热条辨》依循六经辨证要素,提出湿热病"正局”“变局”两大纲领,从而从整体上系统展现出外感湿热病的证治规律,从这一角度解读《湿热条辨》的构架,与从三焦辨证或卫气营血辨证去归纳研判相比较,似更能从外感湿热病全局的高度把握其演变规律。并提出苦辛合用是湿热病“正局”的治法核心,“经有手足、病分表里、药主宣通”是湿热病“变局”的治法要点。因此可以说,薛生白从六经辨证的角度,以外感湿热病为研究对象,在“正局”和“变局”的总纲领下,因序展开,条分缕析,阐述和演绎了外感湿热病证治规律,是《湿热条辨》一书最重要和核心的特色。

陈羡男[8](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梁冰中医辨治恶性淋巴瘤用药规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梁冰教授门诊淋巴瘤病人诊疗病历进行整理总结,梁冰教授门诊处方进行归纳挖掘,以求阐述发挥梁冰教授中医临床辨治恶性淋巴瘤用药规律,进而得出经验方、经验药对及新方法药,并结合现代药理学进行领悟解读,以求更好传承名医临床辨治经验。方法:依托梁冰名医工作室人力物力基础,收集2009-2018年梁冰教授门诊就诊、确诊恶性淋巴瘤并获得验效之病历资料475份,收集处方、辨证、四诊进行录入,利用名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资料归整,最后针对用药进行频数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挖掘出梁冰教授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用药规律。成果:本研究共收集50例病人475份病历资料,得到475首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共涉及230味药味。对药物四气五味归经进行归纳分析,发现寒药与温药使用次数相当,其中温药(36%)、寒药(38%)占主要部分;五味方面以苦味药(37%)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甘味药(36%)、辛味药(21%)、酸味药(3%);归经方面脾经药物(19%)使用率最多,肺经(17%)、肝经(17%)、胃经(12%)次之。药物分类结果表明化痰祛湿类药(21%)占比例最高,清热药(20%)、补虚药(16%)、解表药(9%)、活血化瘀药(8%)、理气药(7%)继之。挖掘结果显示恶性淋巴瘤辨治基础方为黄芪40g、黄芩10g、莪术20g、猫爪草20g、夏枯草20g、三七10g、红景天12g。结论:通过对梁冰教授辨治淋巴瘤的用药经验进行挖掘,可以得出梁冰教授在岭南治疗恶性淋巴瘤时主要遵循攻补兼施、驱邪为主、佐以扶正的治疗原则,其中又以化痰逐瘀以解毒为主要治法。

张凡农[9](2018)在《《湿热病篇》湿热证治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湿热病篇》是一部论述治疗湿热性质疾病的专着,全书四十六条,对湿热病的典型的临床表现以条文的形式进行阐述。通过辨证论治列明方药或治法。其以三焦辨证为纲,论述了湿热病的病因病机,湿热病邪的传变规律及治疗时的用药。通过对《湿热病篇》的条文分析,研究其治疗湿热证治规律,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湿热性质疾病的用药。方法:本研究选取由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整理的王孟英《温热经纬》(人民卫生出版社)中所载的《湿热病篇》为原始研究对象。建立治疗湿热病的数据库,并利用SPSS22.0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频数分析,对所选方剂用药的频次、性味、归经、功效分类进行数据挖掘,通过对相关药物的频次、性味、归经、功效进行挖掘,研究《湿热病篇》治疗湿热证的用药规律。结果:1《湿热病篇》对湿热证的病因由内外二因所致,内因为脾胃内伤,外因为感受湿邪。病根据湿热病证的发展使用不同的祛湿法和清热法。邪在卫分及上焦气分则用宣肺祛湿法和心凉透热法,邪在中焦气分可用芳香化湿法、辛温燥湿法和苦寒清热法,邪在气分下焦则用淡渗利湿法,邪犯营血可用凉血清热法,邪热化燥结于胃肠可用攻下祛热法,邪热伤阴则育阴清热法,湿邪伤阳则用温阳逐湿法。2符合纳入标准的条文共用药105味,用药频次206次。其中甘草使用频数最多为11,其次分别使用滑石10、石菖蒲8、生地7、半夏6、藿香,茯苓,苍术,连翘各5。用药四气频数中使用寒药居首共计使用89次,其次为温药62次,平药45次,凉药12次。五味的中,以甘味药居首,使用93次、其次是苦味药86次、辛味药80次。药物归经以归胃经的频次居首为115次,其次为肺经95次、脾经86次,心经81次,肝经64次。结论:1《湿热病篇》在前代医家的基础上论述了湿热证的提纲,较全面的阐述了湿热病的病因、病机、治法及用药。2在治疗湿热证以祛湿法和清热法为主,重视养阴、通畅气机,善后注重祛邪扶正。根据病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湿热的“三禁忌”。重视预后调理。3善用六一散,用药以寒凉药为主,其次为温药,其药物归经以归胃、肺、脾为主,对药物的运用灵活,取材、炮制以及煎药法别具一格。

张雨晨[10](2017)在《论薛雪《湿热病篇》对湿热病痉厥证辩证论治的贡献》文中认为目的痉厥证是常见的临床危重病症之一,伤寒病中有之,杂病有之,而温病中尤为多见。在温病学家中,薛雪对痉厥证的阐述系统详尽且具特色。本文拟从“痉”“厥”理论源流出发,梳理历代医家相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较系统地整理挖掘薛雪对痉厥证病名、病因、病机等多方面的认知,以期展示其对痉厥证辨证论治的思想内涵与特色。方法本课题研究采取文献整理的方法,首先从源头上对《内经》《伤寒》以及后世各医家着作中“痉”“厥”“痉厥”的含义、发生机制以及其分类进行系统的阐述。然后由源及流的将《湿热病篇》中论述痉厥证的诸多条文与注解,根据病机以及病情发展阶段的不同,将痉厥证进行分类,总结出痉厥证的不同治法,挖掘薛雪辨治痉厥证的证治规律,并且反映其对痉厥证的独特见解以及治疗特色。结果分析研究表明,清代以前医家一般将“痉”与“厥”作为两种独立的病症探讨,痉证为机体阴液亏虚,同时感受风、寒、湿、热等邪气而导致的筋脉拘挛不伸的一类病症;厥证多因一时的气逆或气机不通而出现手足逆冷或者神昏失语的一类病症。而到了清代以后,温病学家从火热邪气致病角度立论,提出“痉厥”概念,是痉证与厥证的症候群同时出现的一类危重病症。痉厥证主要有温热病痉厥证与湿热类痉厥证两种,后者由薛雪所提出,并从发病机制、发病条件、证型、与相似疾病的鉴别等方面做了全面的论述。薛雪认为痉厥证是湿热病最为常见最为重要的兼症之一,其湿热病痉厥证做了十分详细的论述,从发病机制,辩证分型,同类疾病的鉴别比较等方面,发前人之未发,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其借用了金元时期的火理论来论述痉厥证的发病机制,开创了外邪引动相火而致痉厥证的理论先河。(2)其指出相火妄动成壮火、肝肾阴亏、内风与火邪相兼是湿热病痉厥证发病必备的三个条件。(3)其治疗痉厥证独重阳明,清胃热,通燥屎,生胃津在痉厥证的治疗中面面俱到。(4)其首次说明了痉厥证内部痉与厥的病机差异,提出“外窜筋经则成痉,内并膻中则为厥”的病机理论。(5)其对伤寒痉证不与厥证同时出现,而湿热痉证常与厥证并见的原因进行了说明,指出是因伤寒痉因外感邪气,而湿热痉因火热内生的病机差异所导致的结果。(6)其对暑月痉证与霍乱转筋证在病因、病机、病位、病势等各方面做了鉴别比较。结论薛氏的“痉厥”理论无论是在病因病机方面,还是对证候的命名或治疗方面,创造性地发展了历代医家关于“痉”与“厥”的论述,是对“痉”“厥”理论的极大补充,极大的丰富了痉厥危重症候的辨证论治。

二、《湿热病篇》运用养阴药规律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湿热病篇》运用养阴药规律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温病湿热理论的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温病湿热理论研究
    1 湿热理论涉及的相关概念界定
        1.1 概念界定
        1.2 不同概念之间的含义交叉
    2 湿热理论溯源及其发展历程
        2.1 秦汉时期湿热理论初步形成
        2.2 晋唐时期湿热理论得以补充
        2.3 宋金元时期湿热理论蓬勃发展
        2.4 明清时期湿热理论日臻成熟
        2.5 近现代湿热理论中西贯通
    3 湿热理论体系的内涵
        3.1 病因
        3.2 发病特点
        3.3 病机特点
        3.4 临床表现
        3.5 辨治思路
        3.6 治法方药
第二部分 代谢综合征与湿热相关性文献研究
    1 MetS研究概述
        1.1 定义和诊断标准演变
        1.2 病因
        1.3 病机和治法
    2 从湿热论治MetS的古籍文献研究
        2.1 从湿热论治糖尿病
        2.2 从湿热论治高血压
        2.3 从湿热论治肥胖和高脂血症
    3 湿热与MetS相关性的探讨
        3.1 病因
        3.2 病机
        3.3 治法方药
        3.4 物质基础研究
第三部分 代谢综合征与湿热相关性数据挖掘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资料来源及检索策略
        2.2 文献管理
        2.3 文献筛选
        2.4 数据质控、处理和统计
    3 研究结果
        3.1 67篇Met S与湿热相关性文献数据挖掘研究结果
        3.2 356篇高血糖及其并发症湿热相关性文献数据挖掘研究结果
        3.3 12篇高血压与湿热相关性文献数据挖掘研究结果
        3.4 6篇血脂代谢紊乱与湿热相关性文献数据挖掘研究结果
        3.5 17篇超重/肥胖与湿热相关性文献数据挖掘研究结果
        3.6 经典方治疗MetS及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超重/肥胖湿热证研究
        3.7 自拟方治疗MetS及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超重/肥胖湿热证研究
第四部分 代谢综合征湿热证分布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3.1 参考标准
        3.2 调查表制定和实施
        3.3 调查质量控制
        3.4 样本量计算
        3.5 建立数据库
        3.6 统计学处理
    4 研究结果
        4.1 MetS湿热证组与非湿热证组相关信息比较
        4.2 MetS湿热证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4.3 MetS证素分布及湿热证轻重分型、兼夹证素分布及相关性分析
第五部分 代谢综合征与湿热相关性分析和探讨
    1 MetS与湿热相关性研究现状
    2 MetS及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超重/肥胖湿热证型研究
        2.1 MetS湿热证型研究
        2.2 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超重/肥胖湿热证型研究
        2.3 总结
    3 MetS湿热证危险因素分析
        3.1 BMI
        3.2 高血糖家族史
        3.3 异常情绪
        3.4 睡眠质量
        3.5 在外就餐
        3.6 吸烟史
        3.7 总结
    4 Met S湿热证治法方药研究
        4.1 经典方分析
        4.2 自拟方分析
        4.3 湿热、阴虚相兼致病的治法方药
    5 温病湿热理论为防治Met S提供思路
        5.1 病因——膏粱厚味,太阴内伤
        5.2 病机——脾胃同病,本虚标实,有伤阴、伤阳之别
        5.3 预防——淡薄滋味
        5.4 治法方药——苦辛合法,分解湿热
        5.5 治疗要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证素辨证学》中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一览表
    附录2 代谢综合征中医湿热证流行病学调查表
    附录3 代谢综合征中医四诊信息程度分级参考表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王孟英治疗温病的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索引表
前言
一、数据挖掘方法
    1 研究资料
        1.1 资料来源
        1.2 医案的纳入标准
        1.3 医案的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医案的筛选与整理
        2.2 医案拟录入的指标
        2.3 录入术语的标准化
        2.4 医案录入和分析使用的软件
        2.5 数据录入及质量控制
    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1 建立数据库
        3.2 统计分析
二、数据挖掘结果
    1 温病医案描述性统计
        1.1 温病医案例数及方剂数的统计
        1.2 温病用药性味归经分析
    2 温热类温病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2.1 温热类温病整体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2.2 风温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2.3 春温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2.4 暑温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3 湿热类温病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3.1 湿热类温病整体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3.2 湿温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3.3 伏暑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4 疟疾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4.1 疟疾高频药物数目、种类、性味、归经分析
        4.2 疟疾高频药物因子分析
        4.3 疟疾高频药物聚类分析
三、讨论部分
    1 频数分析讨论
        1.1 高频药物讨论
        1.2 性味归经种类讨论
    2 因子分析讨论
        2.1 温热类温病因子分析
        2.2 湿热类温病因子分析
        2.3 疟疾因子分析
    3 聚类分析讨论
        3.1 温热类温病聚类分析
        3.2 湿热类温病聚类分析
        3.3 疟疾聚类分析
    4 王孟英治疗温病用药规律讨论
        4.1 风温
        4.2 春温
        4.3 暑温
        4.4 湿温
        4.5 伏暑
        4.6 小结
    5 医案举隅
        5.1 温热类医案
        5.2 湿热类医案
四、结论部分
    1 王孟英治疗温热类温病的用药规律
        1.1 风温用药规律
        1.2 春温用药规律
        1.3 暑温用药规律
    2 王孟英治疗湿热类温病的用药规律
        2.1 湿温用药规律
        2.2 伏暑用药规律
    3 王孟英治疗疟疾的用药规律
五、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王孟英温病学术思想及治疗特色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数据分析资料附图
致谢

(3)基于三阴三阳对湿热病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1.病名概述
    2.湿热病源流
        2.1 萌芽阶段
        2.2 奠基阶段
        2.3 理论形成
        2.4 发展阶段
    3.病因
        3.1 外因
        3.1.1 自然因素
        3.1.2 社会因素
        3.2 内因
        3.2.1 体质因素
        3.2.2 情志因素
        3.2.3 湿饮因素
    4.病机
        4.1 病邪特点
        4.2 感邪途径
        4.2.1 空气湿热,自呼吸入
        4.2.2 饮食内伤,从口而入
        4.2.3 接触引发,自皮毛入
        4.3 发病类型
        4.3.1 新感
        4.3.2 伏邪
        4.4 发病特点
        4.4.1 季节性、地域性
        4.4.2 发病缓慢,病程较长
        4.4.3 病位以脾胃为主,弥漫全身
        4.4.4 症状复杂,多呈矛盾性
        4.5 传变规律
        4.5.1 卫气营血传变不能系统概括湿热病传变规律
        4.5.2 卫气营血与三焦传变合参
        4.5.3 湿热病的转归
        4.6 主要证候
    5.辨证论治
        5.1 辨证要点
        5.1.1 湿热分轻重
        5.1.2 病位察深浅
        5.1.3 邪正明盛衰
        5.2 治疗禁忌
        5.2.1 禁辛温发汗
        5.2.2 禁苦寒峻下
        5.2.3 禁滋润腻补
        5.2.4 禁甘温雍补
        5.3 治则治法
        5.4 证治分类
    6.护理调养
第二部分
    1.三阴三阳辨证体系概述
    2.湿热病方剂分析
        2.1 方剂纳入标准
        2.2 方剂排除标准
        2.3 方剂汇总
    3.方剂分析规范
    4.方剂分析结果
        4.1 表部证湿热方
        4.2 枢部证湿热方
        4.3 里部证湿热方
        4.4 合证湿热方
    5.湿热病在三部的证治
        5.1 表部证治
        5.2 枢部证治
        5.3 里部证治
        5.4 合证兼证证治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清代湖湘医家温病学术思想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导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地理环境因素
        1.1.2 饮食习惯因素
        1.1.3 人文因素
        1.1.3.1 名医辈出,医籍较多
        1.1.3.2 湖湘文化奠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温病研究
        1.3.2 湖湘医学研究
        1.3.3 湖湘温病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归纳演绎法
    1.6 本文创新点
        1.6.1 方法创新
        1.6.2 湖湘特色
2.温病相关理论
    2.1 温病概念
    2.2 温病源流
        2.2.1 萌芽时期
        2.2.2 发展时期
        2.2.3 成熟时期
    2.3 伏气探析
        2.3.1 伏气源流
        2.3.2 伏气发展
        2.3.2.1 病因扩大
        2.3.2.2 部位扩展
        2.3.2.3 证治探讨
        2.3.3 伏气与新感辨析
    2.4 温病范围与分类
        2.4.1 按病名分类
        2.4.2 按发病类型分类
        2.4.3 按病变性质分类
    2.5 温病与伤寒辨析
        2.5.1 温病与伤寒的联系
        2.5.2 温病与伤寒的区别
    2.6 温病与温疫辨析
    2.7 温病与温毒辨析
3.清代湖湘温病文献概述
    3.1 研究时间界定
    3.2 研究对象界定
        3.2.1 温病专着
        3.2.2 综合性医籍
        3.2.3 单一疾病专着
    3.3 清代湖湘温病文献述评
        3.3.1 杨尧章及《温疫论辨义》
        3.3.2 朱兰台及《疫证治例》
        3.3.3 王德宣及《温病正宗》
        3.3.4 刘仲迈及《温病诠真》
        3.3.5 何舒及《时病精要便读》
        3.3.6 罗国纲及《罗氏会约医镜》
        3.3.7 蔡贻绩及《伤寒温疫抉要》
        3.3.8 黄朝坊及《金匮启钥》
        3.3.9 萧培仁及《医学引路》
        3.3.10 孙泽霖及《医门摘要》
        3.3.11 张绍修及《白喉捷要合编》
        3.3.12 王裕庆及《疟利成法》
        3.3.13 刘裁吾及《治疟机要》
        3.3.14 安濂及《泄痢全生》
        3.3.15 罗振湘及《治痢南针》
4.清代湖湘医家温病学术思想
    4.1 杨尧章
        4.1.1 辨温疫论
        4.1.2 辨伤寒与时疫异
        4.1.3 行邪伏邪之别
        4.1.4 论温疫妄投药物及应下、应补之证
        4.1.5 创胃气论,立益胃三方
        4.1.6 小结
    4.2 朱兰台
        4.2.1 论疫证与伤寒不同
        4.2.2 论沴邪留中道
        4.2.3 疫病传变,不出六经
        4.2.4 力主透发,自创芦根方
        4.2.5 芦根方验案两则
        4.2.6 小结
    4.3 王德宣
        4.3.1 温病学说之辨正
        4.3.2 温病瘟疫之辨析
        4.3.3 详温病治法
        4.3.4 小结
    4.4 刘仲迈
        4.4.1 论伏气之因
        4.4.2 伏气温病与一般温病的证治
        4.4.3 疫证论治
        4.4.4 小结
    4.5 何舒
        4.5.1 重视温病诊法辨证
        4.5.1.1 辨斑疹白?
        4.5.1.2 验齿
        4.5.1.3 卫气营血辨证
        4.5.2 辨新感与伏邪治疗
        4.5.3 重视体质和正气
        4.5.4 小结
    4.6 罗国纲
        4.6.1 论瘟疫与伤寒不同治法
        4.6.2 瘟疫治法
        4.6.3 瘟疫解后调理
        4.6.4 立方遣药
        4.6.5 瘟疫投凉药之害
        4.6.6 小结
    4.7 蔡贻绩
        4.7.1 温疫之治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4.7.2 论温疫脉要
        4.7.3 辨伤寒与温疫之不同
        4.7.4 论温疫证治
        4.7.5 论妇儿温病
        4.7.6 论温疫复病
        4.7.7 论羊毛疔瘟和白?丹痧说
        4.7.8 小结
    4.8 黄朝坊
        4.8.1 重视天人合一的观点
        4.8.2 治温病兼用温补之法
        4.8.3 论痢疾辨证之法
        4.8.4 小结
    4.9 萧培仁
        4.9.1 五症明辨
        4.9.2 论春温
        4.9.3 论风温
        4.9.4 小结
    4.10 孙泽霖
        4.10.1 论冬温
        4.10.2 论春温
        4.10.3 论风温
        4.10.4 论湿温
        4.10.5 论时疫
        4.10.6 小结
    4.11 张绍修
        4.11.1 阐述白喉证治十难
        4.11.2 发挥白喉之诊法
        4.11.3 发挥白喉之治法
        4.11.4 医案一则
        4.11.5 小结
    4.12 王裕庆
        4.12.1 论治疟三方
        4.12.2 论治痢三方
        4.12.3 小结
    4.13 刘裁吾
        4.13.1 论治疟先明营卫
        4.13.2 论疟发关卫气
        4.13.3 论疟脉自弦
        4.13.4 论疟疾的转发
        4.13.5 小结
    4.14 安濂
        4.14.1 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辨
        4.14.2 治泄痢真诀
        4.14.3 治痢四大忌
        4.14.4 论时疫痢与实热痢证治
        4.14.5 论治疟三方
        4.14.6 小结
    4.15 罗振湘
        4.15.1 论痢疾之原因
        4.15.2 论痢疾之治法
        4.15.3 论痢疾预防与病后调养
        4.15.4 霍乱(虎疫)症治
        4.15.5 霍乱预防法
        4.15.6 小结
5.讨论
    5.1 时代背景的影响
    5.2 清代湖湘温病学术特色
    5.3 与吴门温病学术思想之比较
    5.4 治温病定专方、病解后重养阴
    5.5 辨伤寒与温疫之不同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清代湖湘温病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5)浅谈温病四大家养阴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叶天士“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2 薛生白:独清阳明之热,救阳阴之液
3 吴鞠通“温热阳邪也,阳盛则伤人之阴也”
4 王孟英“温为阳邪……最善发泄,阳盛必伤阴”

(6)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寒凉药物概述
    1.1 寒凉药物的定义与沿革
    1.2 寒凉药物的作用
    1.3 寒凉药物的现代研究
2 仲景运用寒凉药物概况
    2.1 《伤寒杂病论》寒凉药物的筛选
    2.2 寒凉药物相关原文的统计归纳
        2.2.1 原文高频症状阐释
        2.2.2 《伤寒论》寒凉药物的分布
        2.2.3 《金匮要略》寒凉药物的分布
        2.2.4 含寒凉药物的常见方剂
3 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探析
    3.1 所涉性味分类
        3.1.1 苦寒药
        3.1.2 甘寒药
        3.1.3 辛寒药
        3.1.4 咸寒药
        3.1.5 酸寒药
    3.2 主治范围
        3.2.1 邪热炽盛
        3.2.2 燥结腑实
        3.2.3 饮热互结
        3.2.4 湿热阻滞
        3.2.5 瘀热在里
        3.2.6 阴虚津枯
    3.3 高频药物统计与解析
        3.3.1 芍药
        3.3.2 人参
        3.3.3 大黄
        3.3.4 黄芩
        3.3.5 枳实
        3.3.6 石膏
        3.3.7 黄连
    3.4 组方特点
        3.4.1 寒凉相须
        3.4.2 寒温配伍
        3.4.3 顾护脾胃
        3.4.4 保津养阴
        3.4.5 注重通下
    3.5 运用注意事项
        3.5.1 脾胃虚弱慎用
        3.5.2 羸弱体虚禁用/少用
4 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的后世影响
    4.1 对孙思邈的影响
    4.2 对刘完素的影响
    4.3 对张子和的影响
    4.4 对温病学家的影响
    4.5 对张锡纯的影响
5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含寒凉药物方剂
附录2 :文献综述 近三十年仲景清法研究进展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3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附录4 :参加过的学术会议

(7)薛生白《湿热条辨》证治研究 ——基于六经辨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1.薛氏生平
    2.医学着作
    3.《湿热条辨》既往研究述要
        3.1 版本学研究
        3.2 治法研究
        3.3 辨证规律研究
第二部分 《湿热条辨》辨证体系研究
    2.1 《湿热条辨》的辨证体系主体为六经辨证
        2.1.1 “六经”与阴阳气血脏腑经络气化关系研究
        2.1.2 六经辨证可以辨治伤寒与温病
        2.1.3 《湿热条辨》的写作参仿《伤寒论》
        2.1.3.1 《湿热条辨》以六经为论病的基础
        2.1.3.2 《湿热条辨》以表里、寒热、虚实为辨证的要点
        2.1.3.3 《湿热条辨》从六经的角度展现湿热病的证治规律
        2.1.3.4 《湿热条辨》行文多仿仲景
    2.2 《湿热条辨》兼融三焦及卫气营血辨证
        2.2.1 “三焦”概念的多重含义
        2.2.2 三焦辨证的核心意义在脏腑
        2.2.3 “吴氏三焦”与“水湿三焦”辨证各有侧重
        2.2.4 三焦辨证不足阐释《湿热条辨》的主体辨治规律
        2.2.5 卫气营血辨证长于阶段和层次
        2.2.6 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主要辨治温热病
        2.2.7 卫气营血辨证不能完全阐释《湿热条辨》的辨证规律
        2.2.8 《湿热条辨》三种辨证体系关系的讨论
    2.3 小结
第三部分 《湿热条辨》以“正局”和“变局”为总纲领
    3.1 湿热病之“正局”
        3.1.1 太阴、阳明是湿热病“正局”的病变中心
        3.1.2 阳明是湿热邪气“所入之门,所受之处”
        3.1.3 “太阴内伤”是湿热病发生的内在基础
        3.1.4 “内外相引”是《湿热条辨》的重要发病观
        3.1.5 “气机凝滞”是湿热病的基本特征
        3.1.6 “正局”证治分类
        3.1.6.1 提纲证
        3.1.6.2 湿重于热
        3.1.6.3 湿热并重
        3.1.6.4 热多湿少
    3.2 湿热病之“变局”
        3.2.1 湿热郁遏相火是少阳热郁的关键
        3.2.2 肝肾素虚、火气郁闭是厥阴风火的前提
        3.2.3 病在太阳是湿热邪从表伤的少见形式
        3.2.4 病入少阴有寒热两端
        3.2.5 “变局”证治分类
        3.2.5.1 少阳证治
        3.2.5.2 厥阴证治
        3.2.5.3 太阳证治
        3.2.5.4 少阴证治
    3.3 小结
第四部分 《湿热条辨》正局与变局证治特点
    4.1 《湿热条辨》“正局”证治特点
        4.1.1 辛开苦降为主法
        4.1.1.1 善用重用辛开,着力开宣湿郁
        4.1.1.2 慎用少用苦寒,重在降泄气机
        4.1.2 甘淡渗利为辅助
        4.1.2.1 湿热病“正局”病机为虚实夹杂
        4.1.2.2 甘淡渗利重在通阳
        4.1.2.3 甘淡渗利之宜忌
        4.1.3 疏透膜原为变法
        4.1.3.1 膜原为阳明的半表半里
        4.1.3.2 疏透膜原是苦辛法的变法
    4.2 《湿热条辨》“变局”证治特点
        4.2.1 少阳主以辛宣凉散渗泄清热
        4.2.1.1 足少阳宜用辛宣凉泄
        4.2.1.2 手少阳重视凉散降泄
        4.2.1.3 少阳证治特点小结
        4.2.2 厥阴主以清热救阴开窍熄风
        4.2.2.1 手厥阴主用清热救阴、凉血开窍
        4.2.2.2 足厥阴主用清热救阴、泄邪平肝
        4.2.2.3 痉厥并见,风火同治
        4.2.2.4 病在厥阴,重视通腑泄热
        4.2.2.5 薛生白与叶天士治疗痉厥的不同之处
        4.2.2.6 厥阴证治特点小结
        4.2.3 湿中太阳,宜用辛散
        4.2.3.1 寒湿外中是病在太阳的常见形式
        4.2.3.2 辛温发汗是寒湿中于太阳的主要治法
        4.2.3.3 湿重于热首用苦辛温,湿渐化热首用苦辛凉
        4.2.3.4 太阳证治特点小结
        4.2.4 少阴有寒热两端,或清润,或温补
        4.2.4.1 少阴肾为一身阴阳之本,病有热化寒化
        4.2.4.2 从阳化热,宜清滋肾阴
        4.2.4.3 从阴化寒,宜扶阳除湿
        4.2.4.4 少阴证治特点小结
结语
创新点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薛生白《湿热病篇》研究现状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8)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梁冰中医辨治恶性淋巴瘤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淋巴瘤中医文献复习
        1.1.1 淋巴瘤在古代文献中的论述
        1.1.2 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
        1.1.3 中医辨证治疗
        1.1.4 梁冰教授对淋巴瘤的认识
    1.2 淋巴瘤的西医研究概况
    1.3 淋巴瘤的治疗现状
        1.3.1 霍奇金淋巴瘤
        1.3.2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1.4 数据挖掘的内涵
        1.4.1 定义和意义
        1.4.2 核心内容与方法
    1.5 数据挖掘与中医药研究传承
第二章 回顾性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对象来源
        2.1.2 病案来源
        2.1.3 西医诊断标准
        2.1.4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2.1.5 纳入标准
        2.1.6 排除标准
        2.1.7 疗效评价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数据录入和数据库建立
        2.2.2 数据分析
    2.3 研究结果
        2.3.1 病案的一般资料
        2.3.2 证型统计
        2.3.3 用药特点
    2.4 讨论
        2.4.1 样本情况
        2.4.2 证型分析
        2.4.3 用药规律辨析
    2.5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9)《湿热病篇》湿热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湿热病溯源
        1.1 萌芽期
        1.2 发展期
        1.3 成熟期
    2 湿热病的病因、病机
        2.1 病因
        2.1.1 外感邪气
        2.1.2 饮食因素
        2.1.3 药物因素
        2.1.4 情志因素
        2.1.5 劳逸过度
        2.1.6 体质因素
        2.2 病机
    3 湿热病的发病特点
        3.1 病因多、病机杂、辩证难
        3.2 传变慢、易缠绵
    4 湿热病的症候特点
    5 《湿热病篇》湿热证治分类
        5.1 卫分证
        5.1.1 阴湿伤表(《湿热病篇》第二条)
        5.1.2 阳湿伤表(《湿热病篇》第三条)
        5.1.3 暑湿郁表(《湿热病篇》第二十一条)
        5.2 气分证
        5.2.1 邪蒙上焦(《湿热病篇》第三十一条)
        5.2.2 湿热闭阻上中二焦(《湿热病篇》第十四条)
        5.2.3 湿伏膜原(《湿热病篇》第八条)
        5.2.4 湿阻中焦(《湿热病篇》第十二条)
        5.2.5 湿阻中焦之湿重于热(《湿热病篇》第十条)
        5.2.6 湿阻中焦之热湿并重(《湿热病篇》第十三条)..
        5.2.7 湿阻中焦之热重于湿(《湿热病篇》第三十七条)
        5.2.8 湿流下焦之小便不利(《湿热病篇》第十一条)..
        5.2.9 湿流下焦之卫阳暂亡(《湿热病篇》第二十九条)
        5.3 营血分证
        5.3.1 邪入营血,灼伤心营(《湿热病篇》第五条)
        5.3.2 湿热充斥表里三焦(《湿热病篇》第七条)
        5.3.3 气血两燔(《湿热病篇》第三十二条)
        5.3.4 湿热走串,迫血妄行(《湿热病篇》第三十三条)
    6 《湿热病篇》治疗湿热病用药特色
        6.1 药物的选择
        6.1.1 皮类药
        6.1.2 叶类药
        6.1.3 藤茎类药
        6.1.4 汁液
        6.1.5 鲜药
        6.2 药物炮制的要求
        6.2.1 醋制
        6.2.2 酒制
        6.2.3 姜制
        6.2.4 炭制
        6.3 药对的使用
        6.3.1 甘草和滑石的配对
        6.3.2 犀角和羚羊角的配对
        6.3.3 生地和玄参的配对
        6.3.4 生地和犀角的配伍
        6.3.5 半夏和厚朴的配伍
        6.3.6 藿香和佩兰的配伍
        6.3.7 苍术和厚朴的配伍
        6.3.8 银花和连翘的配伍
    7 预防及调护
        7.1 湿热病初起的禁忌
        7.2 注意顾护脾胃
        7.3 注意顾护阴液
第二部分 《湿热病篇》用药经验挖掘
    1 资料来源
    2 样本的选择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数据规范化处理
        3.1.1 药名规范化
        3.1.2 药性规范化
        3.2 数据库建立
        3.3 数据挖掘
    4 研究结果
        4.1 频数分析
        4.1.1 用药频数分析
        4.1.2 药物类型频数分析
        4.1.3 四气频数分析
        4.1.4 五味频数分析
        4.1.5 归经频数分析
    5 结论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湿热病篇》现代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10)论薛雪《湿热病篇》对湿热病痉厥证辩证论治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痉厥溯源
    1.“痉”、“厥”、“痉厥”的概念
    2.“痉”“厥”“痉厥”源流
        2.1 “痉”“厥”萌芽于《内经》
        2.2 “痉”“厥”成形于《伤寒杂病论》
        2.3 隋、唐、宋时期对“痉”“厥”的继承总结
        2.3.1 对“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的风痉证详细描述
        2.3.2 扩大伤寒痉证的症治范围
        2.3.3 对伤寒痉证中的痉症易感人群进一步扩充
        2.3.4 进一步详述尸厥病与厥头痛的病因症治
        2.3.5 对“厥”分门别类
        2.4 金元医家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痉”“厥”的病因病机
        2.4.1 刘完素认为痉为“湿极化风”
        2.4.2 张从正以症状或发生原因来论“厥”
        2.4.3 朱丹溪认为“气虚”是“痉”“厥”的主要病因
        2.4.4 李东垣从脾胃论“厥”
        2.5 明清医家对“痉”“厥”认知多元化
        2.5.1 《伤寒论条辩》认为“血虚”是致痉的根本原因
        2.5.2 《证治准绳》认为“痉”因湿热与火,“厥”重脾肾调治
        2.5.3 《瘟疫论》以疫证论“厥”
        2.5.4 《景岳全书》对“痉”“厥”述古观今
        2.5.5 《温病条辨》提出“痉病属风”的理论
        2.5.6 《医学衷中参西录》认为“厥”为西医脑中风病
        2.6 温病医家提出“痉厥”概念
        2.3.1 温热病痉厥证
        2.3.2 湿热病痉厥证
        2.7 现代学者对“痉”“厥”“痉厥”的研究
    3.总结
第二部分 薛雪对痉厥证辨证论治的贡献
    1.痉厥证为湿热病兼见之变局
    2.痉厥证的发病机制与发病条件
        2.1 痉厥证的发病机制
        2.1.1 湿、热、火、风四邪是湿热病痉厥证发病的基础
        2.1.2 “火”是引发湿热病痉厥证的主要原因
        2.1.2.1 相火的本质为“动”,静则为“正”,妄则为“邪”
        2.1.2.2 少火为生理之火,壮火为邪火
        2.1.2.3 “外窜筋经则为痉,内闭膻中则为厥”
        2.1.3 总结
        2.2 痉厥证的发病条件
        2.2.1 肝肾之阴亏损
        2.2.2 火邪与风邪相兼
    3.湿热病痉厥证的主要证型及临床医案
        3.1 经络病
        3.1.1 湿热入络
        3.2 脏腑病
        3.2.1 上焦证
        3.2.1.1 邪灼心包
        3.2.1.2 风火上逆
        3.2.2 中焦证
        3.2.2.1 实结阳明
        3.2.2.2 热斥三焦
        3.2.2.3 津枯邪滞
        3.2.3 下焦证
        3.2.3.1 下体客寒
    4.湿热病痉厥证与相似疾病的比较及其特点
        4.1 湿热病痉厥证重脾胃,温热病痉厥证主肝肾
        4.2 湿热痉自内出而痉厥并见,伤寒痉自外来故痉而不厥
        4.3 暑月痉由经及脏而厥,霍乱由脏及经而转筋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研究

四、《湿热病篇》运用养阴药规律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温病湿热理论的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D]. 王晓翠.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王孟英治疗温病的用药规律[D]. 柳志成.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基于三阴三阳对湿热病证治规律研究[D]. 张泽智.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4]清代湖湘医家温病学术思想之研究[D]. 张国松.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浅谈温病四大家养阴法[J]. 吴瑕,赵庆. 中医临床研究, 2020(04)
  • [6]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研究[D]. 陈文恬(Tan Wen Tien).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薛生白《湿热条辨》证治研究 ——基于六经辨证[D]. 马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梁冰中医辨治恶性淋巴瘤用药规律[D]. 陈羡男.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湿热病篇》湿热证治规律研究[D]. 张凡农.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11)
  • [10]论薛雪《湿热病篇》对湿热病痉厥证辩证论治的贡献[D]. 张雨晨.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01)

标签:;  ;  ;  ;  

“湿热病”滋阴药用药规律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