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功率微波治疗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的临床观察

低功率微波治疗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的临床观察

一、低功率微波治疗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刘莎莎[1](2020)在《金黄油外敷治疗风热毒侵型耳疮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耳疮是以湿热邪毒侵袭耳窍所致的以外耳道弥漫性红肿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相当于西医外耳道炎。对于耳疮一病,中医依据“望、闻、问、切、查”五诊合参,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不同而治疗各异,通常以我国传统中医的外治法多见,以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为治则。学生在跟随导师学习期间对金黄油纱片外敷法治疗耳疮疾病具有一定了解,导师认为该治疗方法可使药效直达病所,对耳疮所致红肿热痛皆有效果,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无明显副作用的特点。遂以临床多见之风热毒侵型患者为研究对象,拟观察金黄油在治疗风热毒侵型耳疮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目的通过对金黄油纱片与氧氟沙星滴耳液纱片在治疗风热毒侵型耳疮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外耳道疼痛VAS评分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从而对金黄油外敷治疗风热毒侵型耳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初步真实、客观的评价。方法将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辨证属风热毒侵型的70例耳疮患者,通过PASS.11软件产生随机数,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治疗前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均先进行外耳道清洁(生理盐水)。其中试验组以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为法,采用金黄油纱片外敷(药物组成:天花粉500g,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250g,苍术、南星、甘草、厚朴、陈皮各100g),每日1次1片,对照组外耳道置入单层无菌纱片,采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每日3次,每次6滴,两组疗程均为3天。收集治疗过程中各指标的积分情况,实验结束后对相关数据进行医学统计学分析及处理。结果1试验组实际纳入35例,其中痊愈9例,显效20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32例,总有效率为91.42%;对照组实际纳入35例,其中痊愈0例,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26例,总有效率为74.28%。经统计学分析,二者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2试验组在治疗后VAS评分较对照组低,二者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试验组在耳痛、耳道壁充血、耳道壁肿胀、耳痒、耳灼热感、耳内渗液的症状及体征积分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头痛、发热、大便干的症状、体征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性别与疗效关系。试验组男性总有效10例(90.91%),女性总有效22例(91.67%),经统计学分析,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男性总有效17例(80.95%),女性总有效9例(64.29%),经统计学分析,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试验组年龄与疗效关系。年龄在12-30岁之间,总有效10例(100%);年龄在31-50岁之间,总有效17例(100%);年龄在51-65岁之间,总有效5例(62.5%)。经统计学分析,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观察试验组影响因素与疗效关系。试验组挖耳习惯与疗效关系,经统计学分析,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饮食偏嗜、抽烟、饮酒、熬夜、外耳进水方面与疗效关系,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试验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1例外耳道疼痛症状加重病例。结论1金黄油外敷治疗风热毒侵型耳疮临床疗效显着,且明显优于对照组。2金黄油外敷法治疗耳疮能有效改善患者耳痛症状,且改善疼痛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3金黄油外敷法能有效改善患者耳痛、耳道壁充血、耳道壁肿胀、耳痒、耳灼热感、耳内渗液的症状及体征,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4金黄油外敷法治疗风热毒侵型耳疮,其疗效与性别、年龄、饮食偏嗜、抽烟、饮酒、熬夜及外耳道进水无关。5金黄油外敷法治疗风热毒侵型耳疮,其疗效与习惯性挖耳有关,越是平素有挖耳习惯的患者,疗效越慢。6金黄油外敷治疗风热毒侵型耳疮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曹琳[2](2018)在《外耳道真菌病大鼠模型的建立》文中认为目的:外耳道真菌病是由外界致病性的真菌或者是外耳道内的条件致病性真菌侵袭感染外耳道浅部毛囊皮肤所造成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耳鼻喉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尤其在沿海地区或南方温暖潮湿地区多发。并且近年来,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药物研究较多,实验性的用于人类外耳道,但由于该疾病易复发,反复使用抗真菌药物其远期副作用不能评估。因此建立反复性及敏感性良好的外耳道真菌病的大鼠模型,观察病变不同时期外耳道皮肤病理变化,为今后研究真菌的致病性及宿主的防御机制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新的、敏感性的抗真菌药物,包括研究其有效性、毒副作用及药代动力学也具有积极作用。方法:选取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为高浓度的1*10^9孢子/ml烟曲霉菌悬浊液接种免疫抑制组,B组为低浓度的1*10^6孢子/ml烟曲霉菌的悬浊液接种免疫抑制组,C高浓度的1*10^9孢子/ml烟曲霉菌悬浊液接种健康组,D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及B组免疫抑制大鼠于第一天选用环磷酰胺200mg/Kg腹部注射进行免疫抑制;第三天均选取大鼠右耳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无菌的砂纸卷曲成棒状,搔刮外耳道皮肤,以不出血为原则;制备的烟曲霉菌悬浊液按分组将相应浓度菌涂抹于外耳道受损皮肤,涂抹量每次均为200ul,此操作重复7天,接种完毕;对照组相应外耳道受损部位涂抹生理盐水。每组随机抽取4只大鼠,用耳内镜分别在第7天、14天、28天时观察大鼠外耳道,依据外耳道感染情况进行打分,并取接种处外耳道皮肤进行真菌镜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相应阶段组内、组间感染情况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实验组大鼠外耳道在感染完毕后第7天左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增厚,皮肤破溃、糜烂、潮湿,淡黄色液体渗出并伴有局部的结痂,边缘处毛细血管扩张,部分出现渗血及脓性分泌物,2例出现外耳道狭窄;在第14天左右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湿性分泌物聚集,部分呈颗粒状、绒毛状、薄膜状覆盖,颜色为灰黑色、黄绿色、黄白色;在感染后28天内,实验组大鼠外耳道皮损情况逐渐减轻(破溃处逐渐愈合,结痂脱落,外耳道变干燥);感染率为100%,各时间段组内感染情况打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接种完毕后第7天感染评分最高,分别为10.5±0.5分、8.9±1.3分、9.2±0.6分、5.5±1.3分;组间比较在第7天、第14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烟曲霉菌接种免疫抑制组大鼠感染评分最高为12分。3组实验组真菌镜检均阳性,病理示炎性细胞浸润、坏死,肉芽肿形成。对照组未感染真菌。结论:本实验在健康大鼠和免疫抑制大鼠中均成功建立了曲霉菌感染的模型。3组实验组在感染初期外耳道皮损程度较重,逐渐呈现减轻的趋势,考虑宿主的免疫系统逐渐占据优势,导致致病菌被清除、炎症反应减轻,提示此病具有自愈性。

程楠[3](2014)在《浅议弥漫性外耳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弥漫性外耳炎的临床表现,并总结具体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3年12月接收的弥漫性外耳炎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药物治疗,观察组则行显微耳镜下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5%(26/34),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33/34),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弥漫性外耳炎患者行显微耳镜下手术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且该方法安全可靠,治疗彻底,值得推广。

董文达[4](2012)在《弥漫性外耳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文中认为目的:对弥漫性外耳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因弥漫性外耳炎就诊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在显微耳镜下进行手术治疗弥漫性外耳炎,对照组患者只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显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62.4%,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上存在显着的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弥漫性外耳炎的治疗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较药物治疗效果显着,在显微耳镜下进行手术,可增加手术的准确率,更加安全可靠,且治疗效果彻底。

阙镇如,黄钦辉,蔡继一[5](2010)在《微波加曲咪新乳膏治疗急慢性外耳道炎186例》文中提出

林洪斌,沈川,樊慧红,付建芬[6](2005)在《聚维酮碘联合微波治疗外耳道真菌病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聚维酮碘联合微波热疗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疗效。方法采用聚维酮碘液滴耳,浸渍15min,吸净后联合微波照射,输出功率2030 W,每次15 min,每日1次,连续1周,对48例(61耳)外耳道真菌病患者进行治疗。同时以50例(68耳)单纯应用3%水杨酸醇滴耳液滴耳治疗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间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91%,2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聚维酮碘联合微波照射治疗外耳道真菌病,能显着减轻患者症状,改善体征,提高疗效。

刘翠云,张瑶琴[7](2005)在《罂粟碱肌注后局部微波理疗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表明

霍世英,金慧玉,霍克峰,史魏[8](2005)在《个性化服务对降低婴幼儿住院反应的效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减少婴幼儿住院反应的发生,使婴幼儿顺利度过住院适应期。方法选择2004年112月收治的北京市城区户口;父母均为大专以上学历;月龄在1018月;首次住院的急性病独生子女8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住普通病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住单间温馨病房,实施个性化服务护理模式,并观察记录2组患儿住院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住院反应所得分值为(2.479±0.656),观察组为(1.319±0.727);对照组住院反应发生率为90%(36/40),观察组为30%(12/40),经统计学处理(P均<0.05),说明2组间的差异性有显着意义。结论在儿科开展个性化服务可减少婴幼儿住院反应的发生,使他们愉快、安全地度过住院适应期。

范业忠,孙海军,王红梅[9](2001)在《低功率微波治疗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观察低功率微波治疗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电脑微波治疗仪 ,用适当的外耳道辐射器直接插入患侧外耳道 ,输出功率 2 2W ,对 60例 (耳 )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患者进行治疗每次 2 0分钟 ,每日 2次 ,每次治疗后用 2 %酚甘油棉片填塞外耳道 ,观察患者耳痛消失及外耳道肿胀消退的治疗次数。同时以 60例单纯应用 2 %酚甘油棉片填塞治疗者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间耳痛及耳道肿胀消退治疗次数之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均全部治愈。耳痛消失平均治疗次数观察组为 2 .0 5次 ,对照组为 3 5 8次 ,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 (P <0 .0 1)。耳道肿胀消退平均治疗次数观察组为 2 .82次 ,对照组为 5 0 5次。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低功率微波治疗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 ,能显着缩短患者耳痛消失和外耳道肿胀消退的时间 ,缩短疗程

二、低功率微波治疗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功率微波治疗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金黄油外敷治疗风热毒侵型耳疮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研究设计
    1 方案设计
        1.1 一般资料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药品选取和制备
        2.3 治疗方案
        2.4 观察方法
    3 临床观察结果
        3.1 试验病例情况
        3.2 一般资料分析
        3.3 临床疗效
        3.4 不良反应分析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耳疮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风热湿邪,上犯耳窍
        1.2 肝胆湿热,上攻耳窍
        1.3 血虚化燥,耳窍失养
    2 现代医学对急性外耳道炎发病机理的认识
        2.1 感染因素
        2.2 pH值改变
        2.3 生活习惯与环境
    3 金黄油治疗耳疮的理论基础
    4 金黄油的药物组方及分析
        4.1 药物组成
        4.2 组方特点
        4.3 现代药理研究
    5 研究结果分析
        5.1 疗效分析
        5.2 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西医治疗耳疮的临床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急性外耳道炎的研究进展
        1.1 外耳道结构与功能
        1.2 外耳道发病机制
    2 传统中医学对耳疮的认识及治疗
        2.1 病因病机
        2.2 辨证分型
    3 外治法
        3.1 中医外治疗法
        3.2 西医外治疗法
        3.3 物理疗法
        3.4 综合治疗方法
    4 其他相关治疗
    5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外耳道真菌病大鼠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实验材料和试剂
    1.1 实验动物及真菌
        1.1.1 实验动物
        1.1.2 真菌菌种
    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1.2.1 主要试剂及耗材
        1.2.2 主要仪器设备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步骤
    2.1 真菌的制备
    2.2 实验动物的分组
    2.3 外耳道真菌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2.4 耳内镜下观察感染后外耳道皮损
        2.4.1 感染后外耳道皮损临床评分
    2.5 真菌镜检与组织病理学检查
    2.6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外耳道皮损处整体观察
    3.2 各组外耳道感染皮损处临床评分的比较
    3.3 各组真菌镜检与组织病理学变化
第四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罂粟碱肌注后局部微波理疗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肌肉注射及理疗护理方法
    1.3 疗效判定标准
2 结果与讨论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局部护理疗效观察, 见表1。
3 讨论

(8)个性化服务对降低婴幼儿住院反应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3.1 更新护士观念是实施人性化服务的前提
    3.2 营造温馨的空间环境是降低婴幼儿住院反应的基础
    3.3 实施人性化管理制度以尽快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3.4 利用人文空间, 加强对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支持

(9)低功率微波治疗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1.2.2.观察组
结 果
    2.1.疗效观察评定方法
    2.1.两组患者均全部治愈, 治愈率同为100%。
        2.2.1.耳痛消失次数
        2.2.2.外耳道肿胀消退
讨 论

四、低功率微波治疗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金黄油外敷治疗风热毒侵型耳疮的临床观察[D]. 刘莎莎.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外耳道真菌病大鼠模型的建立[D]. 曹琳. 青岛大学, 2018(12)
  • [3]浅议弥漫性外耳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J]. 程楠. 中国实用医药, 2014(13)
  • [4]弥漫性外耳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J]. 董文达. 亚太传统医药, 2012(10)
  • [5]微波加曲咪新乳膏治疗急慢性外耳道炎186例[J]. 阙镇如,黄钦辉,蔡继一. 人民军医, 2010(07)
  • [6]聚维酮碘联合微波治疗外耳道真菌病临床观察[J]. 林洪斌,沈川,樊慧红,付建芬.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23)
  • [7]罂粟碱肌注后局部微波理疗效果观察[J]. 刘翠云,张瑶琴. 现代护理, 2005(19)
  • [8]个性化服务对降低婴幼儿住院反应的效果观察[J]. 霍世英,金慧玉,霍克峰,史魏. 现代护理, 2005(19)
  • [9]低功率微波治疗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的临床观察[J]. 范业忠,孙海军,王红梅. 中国疗养医学, 2001(06)

标签:;  ;  ;  ;  ;  

低功率微波治疗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