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元股权企业内部审计机制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许冠斌[1](2021)在《企业金融化、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收费》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实体企业产能过剩及成本上升等问题导致实体企业的投资回报率远低于金融和房地产领域。在资本逐利动机下,实体企业将大量产业资本投入到金融和房地产领域,实体企业的金融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实体企业金融化增加了企业风险,而现代审计为风险导向审计,审计师基于识别和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来制定审计计划和配置审计资源。那么,审计师在确定其审计收费水平时,是否会考虑企业金融化程度所产生的影响,从而使得企业金融化对审计收费产生影响?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合理保证企业管理层准确识别企业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因此,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质量可能会对审计师的审计收费产生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能够防范企业风险,那么企业内部控制是否能够防范企业金融化带来的风险,进而影响审计收费呢?鉴于此,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投资替代理论和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等分析了企业金融化、内部控制质量对审计收费的作用机理,选取2009-2019年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STATA14.0实证检验了企业金融化和内部控制质量对审计收费的影响,还基于代理成本和经营风险两个中介变量实证检验了企业金融化和内部控制质量各自影响审计收费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拓展了投资替代理论在审计收费领域的应用,对会计师事务所如何更加合理和规范的进行审计定价具有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金融化与审计收费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即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审计师越倾向于收取更高的审计收费。(2)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收费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即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审计师收取的审计收费越低。(3)企业内部控制能够削弱企业金融化对审计收费产生的正向影响。(4)经营风险和代理成本在企业金融化影响审计收费过程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即企业金融化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代理成本,进而影响审计师承担的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师要求的审计收费。(5)经营风险和代理成本在内部控制质量影响审计收费过程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即企业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代理成本,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降低,审计师要求的审计收费更低。(6)内部控制五要素中的控制环境、控制活动和信息与沟通都与审计收费呈显着负相关关系。
刘琨[2](2021)在《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石,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物质工程设施及相关公共服务,对其投资可以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乘数效应”,有着举足轻重的“先行地位”。随着全球基础设施短缺及老化现象日益严重,给各国政府带来了持续性的挑战。由于传统采购模式引起的公共部门财政支出与债务压力,以及资产交付与服务质量的低效率问题,基础设施正由公共供给转向私营供给,这一趋势因思维方式转变和良好实践效果受到支持,因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得以加强。上世纪90年代,随着英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兼顾效益、效率、公平的公私合作PPP模式应运而生。目前,全球已有135个国家开展了基础设施公私合作,但各国PPP运行效率差异较大,在PPP模式风靡全球之际,加拿大发展为最具PPP市场热度和成熟度的国家之一。本篇论文针对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展现了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全貌:以PPP模式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加拿大PPP模式发展进程中,全生命周期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多元化投融资市场,法律制度与政府监管体系建设四个方面的探究,挖掘加拿大PPP模式跻身领先地位的深层驱动力。目前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正经历由高增长到高质量的规范化发展阶段,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通过研究,吸取加拿大PPP模式发展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中西交流和鉴往知来,对我国PPP模式的行稳致远与深化基础设施领域的国际合作均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首先,本研究从四个方面对PPP模式相关理论和制度优势进行了探讨。第一,阐述了PPP模式概念,众多参与主体、伙伴关系、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服务绩效五个主要特征,以及价值驱动因素。第二,分析了PPP模式应用对象,即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特征,基础设施属性与市场失灵,以及PPP模式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应用行业领域。第三,以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新公共管理与实践、公共事业民营化等公共管理理论为依据,探究了PPP模式的制度优势。最后,以不完全契约下的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PPP模式缔约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物有所值、投融资结构、风险与利益分配、合同管理、绩效监管与激励机制等一系列关键问题。第二,分别从基础设施的需求侧与供给侧两个角度,阐释了加拿大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公私合作PPP模式的动因。总结了近30年加拿大PPP模式发展的两次浪潮及特征,宏观展现了项目在各基础设施领域、管辖层级及地域分布的基本情况。在1991-2003年的第一波浪潮中,加拿大PPP模式经历了由理论转向实践的艰难过程,伴随着部分项目失败,在质疑声中积累经验和教训。第二次浪潮是2004年至今,加拿大省级政府作为PPP主要开拓者,打造了更具活力的基础设施PPP市场,公共部门拥有更专业的评估技术与监管能力,制定了更明晰的法律制度体系,不断深化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伙伴关系。在项目实践中,转变对私营资本需求方式,优化交易结构与回报机制,采用有限的需求与市场风险转移,极大提升了PPP项目产出效率及复杂程度。第三,加拿大PPP模式展现了公私双方从咨询伙伴、运营伙伴、协作伙伴、到贡献伙伴权利逐渐下放过程,根据私营部门参与度和风险转移程度,形成连续的包含设计、建设、融资、维护、运营等责任的组合体。在探讨加拿大PPP模式全流程运行机制和采购管理中发现,加拿大主要PPP应用省份虽然较其他国家和地区,在项目审批与采购管理上更为复杂且周密,但实际上加拿大PPP项目采购效率极高,表现为较短的招投标时间以及较低的招投标成本。这种高效性得益于,采购前期项目评审与决策管理、招投标评估与竞合谈判、合同体系建立三方面的运行监管与结构设计。首先,加拿大PPP项目采用了以物有所值为核心,细致且繁复的前期规划和评估工作;其次,加拿大省级PPP专业机构借助发达的咨询服务,实施评标以及竞争性对话,能够确保透明度和竞争性,权衡技术创新与财务方案;最后,分析了加拿大PPP合同协议在绩效产出规范以及回报机制两个关键边界条件的特征。第四,基础设施发展的先决条件是能够获得足额、长期、稳定的资金,PPP模式核心价值驱动因素之一是发挥民间资本优势,缓解政府财政支出与债务压力。加拿大PPP模式迅速发展,也得益于其成熟且深厚的PPP项目投融资市场。论文回答了关于加拿大PPP项目投融资结构的相关问题,并着重阐述了包括PPP项目债券、绿色债券、社会效益债券在内的债券类融资,政策性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养老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以及加拿大PPP基金与联邦基础设施基金,以上四类重要且极具特色的多元化投融资工具,对加拿大PPP模式支持方式和投融资特征。第五,加拿大PPP模式风险管理较为完善。以加拿大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原则以及风险管理工具为依据,探讨了加拿大在PPP项目风险管理七个要素,分别为风险全流程沟通,建立风险管理范围和标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处置,以及风险动态监管。并根据安大略省交通类PPP风险矩阵,探讨加拿大PPP项目风险识别中的风险触发机制与影响结果,以及风险评估方案。最后,归总加拿大主要省份交通项目的风险分配方式,探究加拿大PPP项目风险分配特征。第六,加拿大PPP模式拥有较为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宏观治理能力仍有待提升。首先,探讨PPP制度建设的意义,以及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下PPP立法特征,总结了加拿大联邦及主要省份PPP法律制度体系。其次,将治理能力、人力资源、协调能力归纳为加拿大PPP专业机构三大核心能力要素,体现了联邦PPP机构的战略引导作用,以及省级PPP机构的运营与执行能力。最后,从绩效监管、财政监管、审计监管三个方面,探析加拿大PPP广泛的宏观治理体系。最后,对加拿大PPP模式进行了评价及启示。重点分析了加拿大PPP模式按预算与准时交付效率,社会公众与主要参与者认可度,以及项目经济系统性影响。探讨加拿大在PPP模式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包括市级PPP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降低对长期私营资本需求及有限需求风险转移所带来的影响,以及部分地区和项目未实现真正的物有所值的原因。并且对本篇论文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进行了总结。篇末部分,阐述了我国PPP模式发展现状和问题,并通过对加拿大的研究得到对我国PPP模式发展的启示。
赵俊俊[3](2021)在《大股东掏空、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费用关系研究 ——基于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文中研究表明“一股独大”是我国股票市场上长期存在的现象,由此带来的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事件也频频发生,掏空方式也五花八门。大股东掏空导致上市公司所需资金链断裂、经营风险上升,财务报表审计风险进一步增大,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到上市公司支付的审计费用。内部控制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预防经营风险、提升经营管理效率的重要制度保障,对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减少管理层操纵利润、以及防范与应对各种风险等具有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否也会对大股东掏空行为产生抑制性作用,从而降低审计费用。因此,本文将分析探讨大股东掏空、内部控制质量和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大股东掏空影响审计费用的路径,以便为企业如何对大股东掏空行为进行治理,维护中小股东及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减少审计费用的支出提供经验证据。本文以我国2014-2019年沪深A股1255家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审计费用决定因素理论为分析大股东掏空、内部控制质量和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支持,采用OLS实证研究方法,分析探讨了大股东掏空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作用、内部控制质量在大股东掏空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中的调节作用以及不同法治化水平下、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中内部控制质量对大股东掏空与审计费用之间关系发挥的调节作用;同时参考温忠麟检验中介效应的方法,以盈余管理为视角,检验盈余管理在大股东掏空影响审计费用过程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大股东掏空行为与审计费用之间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即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程度越深,支付的审计费用越高;(2)内部控制质量在大股东掏空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中起到了抑制性的调节作用,从而降低企业审计费用的支出;(3)分样本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能够对大股东掏空与审计费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起到抑制性调节作用仅在高法治化水平的地区显着,内部控制质量对大股东与审计费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起到抑制性调节作用仅在用资金占用衡量大股东掏空的非国有企业中显着;(4)进一步研究可得,盈余管理在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从而导致审计费用上升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本文的研究贡献:(1)通过研究表明注册会计师审计对大股东掏空行为进行了积极应对,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抑制了大股东掏空现象;(2)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缓解注册会计师在监督抑制大股东掏空方面压力,说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能形成合力,可以有效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3)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大股东掏空的治理文献,而且提供了大股东掏空治理的经验证据,对更好地治理大股东掏空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海石[4](2021)在《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持续深化,上市公司逐步建立起规范化治理体系,并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股权结构。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治理问题得到了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现阶段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面临着独特的现实问题,由于历史演进的不同和产权性质差异的存在,与国外集团公司整体资产上市不同,中国国内的上市公司多是由集团公司拆分部分优质资产上市而来,从而形成了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两个不同的法律主体。这种“两级三层”或是更为复杂股权结构的存在,在增加了原有委托代理链条长度的同时,也造成了中国上市公司存在与美英等国家表现形式不同的委托代理问题,即第一类代理问题和第二类代理问题并存,利益冲突方涵盖了实际控制人、大股东、中小股东和上市公司。现有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大多基于金字塔股权结构,从“自上而下”的单向治理维度探究实际控制人或大股东、母公司在上市公司治理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但是这种研究思路存在一定局限性,既没有系统性地考虑现实问题,也并未将作为独立法人主体的上市公司的自主治理和制衡能力同步纳入研究视域。目前仅有的关于自主性的研究大多以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为背景,以母子公司关系为基础。这往往忽视了金字塔股权结构下可追溯的实际控制人在公司治理中的“隐性”影响,因而难以全面揭示现阶段资本市场问题频现的根本原因。上市公司作为独立法人,不能仅听从于实际控制人抑或大股东的安排,更应该保护以中小股东等众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但现行上市公司治理体系难以约束实际控制人抑或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具体来说:一方面,如若实际控制人抑或大股东通过股权设置和投票权安排掌握了上市公司实际权力,就会有动机通过直接影响上市公司内部的权力配置(控制董事会多数席位和直接委派高管团队),进而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条件与上市公司合谋,通过“隧道效应”和“壕堑效应”等方式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攫取超额控制权收益。另一方面,当实际控制人抑或大股东与上市公司对短期利益和公司经营的长期利益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上市公司既可以通过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提升其内生的股权制衡能力,也可以通过提高公司透明度、借助引进战略投资者和聘任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等外生变量从权力制衡维度约束实际控制人抑或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保障上市公司经营和战略自主性。目前,中国上市公司越来越强调其独立法人属性以及和实际控制人、大股东抑或母公司等方面的良性互动,通过与各利益相关者博弈构建其自主治理体系,并以此作为公司治理创新的主要路径。相较于传统“自上而下”的单向治理研究范式,本文基于“双向治理”的研究脉络深度剖析了上市公司自主性形成的理论机理,极大地拓展了集团公司和母子公司的研究框架。通过引入经济学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理论,构建了上市公司自主性分析矩阵和数理模型,揭示了实际控制人、大股东抑或母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围绕剩余控制权的讨价还价过程与博弈结果。进一步,本文结合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实践,提出“双向治理”视角下的上市公司自主性研究应该融合实际控制人“隐性控制”观、大股东和母公司的“显性控制”观和上市公司制衡观,并基于此构建了上市公司自主性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聚合出上市公司自主性指标,旨在解决当前“自主性”研究指标的单一性和薄弱性问题。就现阶段而言,股东权益最大化依然是公司治理的主要目标,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与上市公司绩效息息相关。那么,如何评价上市公司自主性在企业经营和治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呢?本文提出了基于结果导向和过程导向的企业绩效划分标准,旨在澄清目前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企业绩效定义和度量混淆不清的问题,从而对上市公司经营与治理效果建立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进一步,通过对经营和治理环节的深度剖析,本文以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方式论证了基于结果导向的上市公司自主性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和基于治理规范性的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揭示了上市公司自主性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和具体情境因素。本文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8年的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证实上市公司自主性具有积极的治理效果。具体而言,首先,本文研究了基于结果导向的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企业财务绩效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即上市公司自主性越高,企业财务绩效越好。(2)产权性质、市场化程度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在上市公司自主性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3)大股东侵占、内部控制水平和创新能力在上市公司自主性与财务绩效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此外,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基于治理规范性的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即上市公司自主性越高,信息披露质量越好。(2)产权性质、高质量审计、公司透明度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在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3)第二类代理成本在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上市公司自主性能够通过抑制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进而提升信息披露水平。总体而言,本文利用大样本证实了上市公司自主性对基于结果导向的企业财务绩效和基于过程治理规范性导向的信息披露质量具有积极治理效果,不同股权结构设计下的实际控制人差异对企业价值和成长性的影响不同。整体而言,本研究突破了传统的“单向治理”研究边界,从实际控制人、大股东抑或母公司、上市公司三个主体的互动关系出发,丰富并发展了上市公司自主性的理论基础,明确了自主性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治理效应,揭示了上市公司对企业绩效影响的作用路径和情境因素,有助于更深层次的认识上市公司自主性治理对企业持续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对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自主性、提高上市公司绩效以及保护利益相关者权益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左沁雪[5](2021)在《双审计模式下非标审计意见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前提下,聘请专业的经理人来组织公司运营似乎更能提升企业的效益,但是聘请职业经理人所带来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导致了企业所有者对公司监管不足,管理层自利行为、在职消费等问题频发。并且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往往由于缺乏信息获取渠道处于信息劣势,可能做出“逆向选择”,导致资本市场上的资源配置效率较低。为降低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市场监管机构要求企业聘请事务所对其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并公布审计意见。企业所有者和管理层出于吸引投资等目的,响应监管机构的要求及时披露企业的内部信息。投资者则主要通过企业公布的财务报表与审计报告获取企业相关信息,对企业进行定价。目前我国形成了两种审计,即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并行的模式。在该模式下,投资者往往会收到上述两种审计的审计报告,那么不同的审计意见组合对于投资者对公司定价的影响如何,本文将对该问题做出分析。本文选取2013-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1)双审计模式下,非标审计意见对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如何?双审计模式下不同的非标审计意见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审计意见与股权资本成本之间是否具有内在的影响机制?(2)双审计模式下,非标准审计意见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通过多元回归等实证分析方法,本文研究发现,(1)两种审计并行的模式下,单纯非标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对企业股权资本成本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单纯非标财务报表审计意见对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正向作用不显着,而非标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会加强非标财务报表审计意见对股权资本成本的正向影响。(2)两种审计并行的模式下,单纯非标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对投资者信心具有显着负向影响,单纯非标财务报表审计意见对投资者的负向作用不显着,而非标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可以加强非标财务报表审计意见对投资者信心的负向影响。(3)企业的非标审计意见会通过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来影响企业的股权资本成本。(4)单纯非标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对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正向影响不因企业产权性质存在差异,而单纯非标财务报表审计意见和两种审计均为非标审计意见对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一方面从两种审计并行的角度入手,对审计意见与股权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且对两者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丰富了审计意见经济后果和股权资本成本影响因素相关的研究。另一方面,本文对不同类型的非标审计意见组合如何影响股权资本成本和投资者信心进行了分析,发现了投资者对两种审计的不同态度,有助于促进两种审计并行的审计模式在我国的实践。最后本文对不同产权性质下企业的审计意见和股权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并根据研究结果向企业管理层提出建议,对于促进资本市场的有序进行具有积极意义。
时军[6](2020)在《薪酬差距对我国上市公司外源融资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上市公司融资渠道薄弱一直困扰着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融资渠道的拓展作为资本结构研究的主要核心问题,其对公司融资能力的提高,公司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张,公司成长的稳健性,以及公司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内源融资受到公司盈利能力和规模的限制,且筹集资金时间较长,因此,学术界和实务界一直关注如何有效合理地开展公司外源融资活动,其主要是围绕着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进行研究。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阶段,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尚待完善,商业信用融资能够有效地缓解公司融资压力,拓宽公司融资途径,促进公司资金周转使用,已经成为公司重要的外源融资方式,其对降低公司融资约束,优化资金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商业信用融资纳入公司外源融资渠道开展进一步研究。由于现代公司主要特征是“两权分离”(即所有权和经营权),导致在资源委托方(即资源所有者)和资源受托方(即资源经营者)之间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Jensen和Meckling,1976),薪酬契约制定的有效性可以作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公司治理机制之一。科学、合理地制定薪酬差距,是公司薪酬激励机制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公司薪酬政策是否有效、可行的判断依据。由于薪酬差距会对公司高管和员工日常工作的积极性产生影响,最终影响到公司绩效,导致在资本市场中向公司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传递出的公司偿债、营运、盈利和发展能力信息受到影响,最终会影响公司进行外源融资的效果。但是,目前学术界还缺乏关于薪酬差距对公司外源融资的影响研究,且学术界针对薪酬差距所产生激励效果的研究尚没有统一结论,其究竟会对公司外源融资渠道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验证。目前,对薪酬差距和外源融资的研究范畴还缺乏权威、一致的界定,且已有研究很少考虑薪酬差距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因此,本文以锦标赛理论和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代理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对已有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探索出本文的研究空间。其次,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薪酬差距和外源融资方式的发展趋势,探究研究薪酬差距影响外源融资的必然性,对两者之间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再次,从三个维度开展薪酬差距对外源融资的影响研究:第一维度是薪酬差距对债权融资的影响;第二维度是薪酬差距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第三维度考虑薪酬差距对股权融资的影响。最终,对本文的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验证和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主要结论为:(1)实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薪酬差距对债权融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债权融资水平方面,公司外部和内部高管员工相对薪酬差距越高会显着降低负债融资比率。债权融资期限方面,公司高管员工外部薪酬差距中值、高管团队和高管员工相对薪酬差距与长期负债比率呈现显着负向关系。债权融资方式方面,公司外部和内部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长期借款比率均呈现显着正向关系。实证检验进一步区分了公司产权性质,国有企业能够加强高管团队和高管员工外部薪酬差距中值与负债融资比率的负向效应;高管员工外部薪酬差距中值、高管员工相对薪酬差距对长期负债比率的负向效应被加强,说明在国有企业中,薪酬差距越高,高管会建立有利于自身谋利机制,削减公司债权融资,提高其薪酬操纵的便利性。股权制衡度高的公司,会加剧公司外部和内部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对长期负债率负向效应,高管团队外部薪酬差距中值对长期借款比率的正向效应被减弱。此外,考虑了行业竞争程度,采用垄断度进行分类,发现垄断程度较高的行业会增强高管员工外部和内部薪酬差距对负债融资比率、长期负债比率的负向效应,对长期借款比率的正向效应会被减弱;将公司注册地划分为东部及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现位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及沿海地区的公司高管员工相对薪酬差距对负债融资比率负向效应被加强,高管员工外部薪酬差距中值和相对薪酬差距对长期负债比率的负向效应被减弱,高管团队外部薪酬差距中值对长期借款比率的正向效应被加强。(2)实证检验发现公司高管团队、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增加会降低商业信用融资水平。国有公司会加剧公司薪酬差距与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负向效应;股权制衡度高的公司,会削弱公司高管员工外部薪酬差距中值与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负向效应;处于高垄断行业的公司,高管团队相对薪酬差距与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负向效应会加强;处于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公司,高管团队和高管员工相对薪酬差距与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负向效应会减弱。(3)实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薪酬差距对股权融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薪酬差距与股权融资水平呈现负向效应,随着公司外部和内部薪酬差距的增加,公司的股权融资水平会下降。实证检验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有公司中、垄断度较高的公司和处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的公司中,高管团队、高管员工相对薪酬差距对股权融资水平的负向效应均会得到加强;股权制衡度较高的公司中,高管团队相对薪酬差距对股权融资水平的负向效应会减弱。综上分析,基于对我国上市公司薪酬差距对外源融资渠道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本文提出的主要政策建议为:完善薪酬激励相关法律规章建设,提高法律法规执行的有效性;完善资本市场公司商业信用融资相关规范,完善商业信用监督体系,净化商业信用融资环境;设定合理的岗位薪酬标准,综合考虑公司内外部差异,科学制定薪酬差距,构建适合本公司的薪酬差距体系;完善公司激励机制,明确奖惩标准,制定合理的公司管理层晋升机制;明确公司管理层责权,并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合理制衡公司股东控制权;增加公司高管薪酬透明度,完善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制度;公司还应注重树立诚信为本、规范经营的理念,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增强商业信用融资的吸引力。
杜方正[7](2020)在《我国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国有企业面对刑事法律风险防控的现实难题,在犯罪论实践上的首要反应,当属建立企业层面的刑事合规管理体系。上位法需求、合规制度的来源构成与行政监管要素是当前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现实境遇。合规文本模式导致刑事合规风险识别的形式化、有效合规判定基准偏离刑事合规的预设轨迹以及法律程序性障碍影响刑事合规目的判定是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适用的主要问题。刑事合规本质上是由国家与企业出于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之共同目的,采取的刑事实体、程序性及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手段在内的各项管理运行机制与措施。建构与完善企业合规制度是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与实现内部治理的潜在要求。国有企业开展刑事合规管理有着天然的法理基础与实践来源。风险刑法理论、情境预防理论以及刑法治理模式理论成为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研究不可或缺的理论依据。国家法层面的刑事合规、国有企业层面的刑事合规以及国资监管层面的刑事合规是国有企业三阶层刑事合规基本分类。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必要性在于,国有企业是最为重要的合规主体,具有明显的法律拟制属性,刑事合规具有法治国企建设的内生动力。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价值取向在于实现犯罪预防的目的。实现现代企业治理则属于国家和企业共同的价值目标。刑事合规制度的风险防控既力求避免国家法层面的刑事法律风险,也对企业层面的刑事合规风险识别与评估设置必要“警戒线”,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基础路径与合规风险传导机制。准确识别与评估刑事合规风险是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的关键。刑事合规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以审计监督、监察监督与专项合规管理为基础路径,主要针对商业活动与生产经营中的贪污贿赂型刑事合规风险、职权型刑事合规风险与经营型刑事合规风险。在刑事合规风险传导基理上,刑事合规管理体系是刑事合规传导阻断机制的基准阀门,刑事合规风险传导具有不确定性与跳跃性的基本特性。常规型刑事合规风险传导与突发型刑事合规风险传导共同构成了国有企业刑事合规风险传导的标准化模式。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的行政监管逻辑起点体现在行政监管与刑事合规的零和博弈,两者难以调和的矛盾成为合规管理首要面对的难题。行政和解的引入具有法定意义结案机制的参考价值,是有效刑事合规前置径路的必经环节,更是刑事合规立足长远的借鉴之策。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的行政监管逻辑构造则表现于对国有企业多重风险治理体系的反思。毫无疑问,国有企业刑事合规上的突破与进展,必然需要对现有的刑事合规管理架构进行必要的整合与改造,创设与组建统一的综合性合规部门,统筹管理国有企业风险防控事项;合理协调监察与刑事合规职能关系,突出合规的前置刑事合规风险防控特征;突破西方产权理论束缚,完善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特殊合规激励政策机制;突破反腐败、反欺诈和反贿赂刑事合规领域,以刑事罪状论构建刑事合规职能视阈。刑事合规制度是否有效且得到充分地遵守与执行,关键在于合规管理运行机制的有效与否。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的有效证成既遵循一般企业合规的客观规律,无一例外地围绕保证企业实现合法合规经营为根本目标。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有效性证成紧紧围绕刑事合规制度正当化与刑事合规制度的开放性展开。流于形式的刑事合规管理更是对企业有限管理资源的浪费与实质阻碍。正在走向成熟与完善的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应当力求在法律逻辑与司法实践中回避“故步自封”与“因循守旧”。作为迅速发展的一门科学,刑事合规需要有“海纳百川”之气度和“兼容并蓄”的气魄,敢于尝试、能够突破,于正当化基础之上实现刑事合规制度的“行稳致远”。国有企业刑事合规旨在建立以反腐败、反贿赂为中心的重点领域合规管理与合规制度体系。通过引入预防商业贿赂合规失职罪的法律适用,反商业贿赂立法应坚持主体身份的一致性、合规体系的衔接性与资产保护的平等性等基本要素,以非自愿的排除性、出罪功能的自治性与追诉权的裁量性等维度构建刑事合规出入罪机制。刑事合规激励制度是国有企业建立与完善合规制度与体系的动因,也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合规管理体系上的程序性展现。提倡依托行政与刑事合规激励新机制,激发“先行先试”国有企业在实现合规管理有效性与风险防控上有所突破与日臻完善,为全面推行企业合规制度奠定坚实环境基础与提供行动范本。
孙佳幸[8](2020)在《内部人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改革也提速推进,此时会计信息成为了一种通用的国际化商业语言。它不仅能够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理论指导,帮助其根据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且对帮助企业管理者改善治理结构、健全管理机制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国企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尤其是财经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同时,在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转轨改制的国企,此时又受到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严重困扰。因此导致了许多不良后果,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会计信息失真。那么内部人在会计信息披露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内部人控制又对公司治理到底产生怎样的影响。基于以上问题,本文着重研究内部人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首先梳理了内部人控制、会计信息质量以及内部审计独立性相关的文献资料。其次,借助公司治理等相关理论依据,阐释了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而构建概念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然后,在前人构建变量测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确定本文的样本选取规则和变量测量方法。接着,选取2014至2018年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国有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手工搜集和数据库内的批量下载共收集到854家符合要求的上市公司样本。最后,运用SPSS25.0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对有效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了科学的研究结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内部人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显着负相关;内部审计独立性对内部人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该研究结论既丰富了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又对摆脱内部人控制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政策指导。
孙媛[9](2020)在《混合所有制企业监事会独立性对其履职效果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监事会治理转型是公司治理机制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监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股东行使监督权的专门机构,也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一环。监事会的有效履职是确保公司运作合法合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监事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独立性缺失这一问题尤为突出,监事会治理效用普遍不被看好。且近年来对公司治理监督机制的相关研究更加集中于独立董事制度,对监事会治理的实证研究相对匮乏。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监事会独立性对其履职效果的影响,并以股权混合度作为调节变量进行研究。本文以新时期混合所有制改革为背景,研究混合所有制企业监事会独立性与其履职效果的关系。首先梳理总结了监事会治理和股权混合度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已有研究和实地调研访谈内容,通过扎根理论提炼出“监事选派独立性”、“权力配置独立性”、“监督工作独立性”作为监事会独立性内涵要素的三个维度。并结合混合所有制改革,将股权混合度作为调节变量,进一步探索监事会独立性与其履职效果关系的作用机理。本文共提出5个主假设和15个分假设,共计20个研究假设。通过实地访谈调研和网上发放,共收集到有效问卷463份;通过多元回归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两种方法,验证监事会独立性、股权混合度与监事会履职效果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监事会独立性对其履职效果具有显着正向影响;监事会独立性的三个子维度对监事会履职效果的三个子维度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股权混合度对监事会独立性及其履职效果的影响关系具有显着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发展了公司治理监督理论,同时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完善内部监督制衡机制、有效执行监事会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有助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在现有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基础上重塑治理的监督模式,推动监事会在企业监督转型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实现有效治理。
焦俊英[10](2020)在《员工持股对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从国有经济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所有制结构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在资本市场上,员工持股计划从长达16年的暂停阶段进入重启阶段。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兼具“激励”与“治理”的双重效应,参与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内部员工也同时兼具“劳动者”和“所有者”的双重身份。持股员工成为公司股东,并长期持有公司股票,可以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监督,进而可以促进公司内部管理的完善,不断优化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本文在归纳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员工持股、内部监督有效性、产权性质、员工持股资金来源四个研究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机理分析,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构建本文的概念模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发放并回收338份有效问卷,对正式问卷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信效度检验,利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两种方法实证检验员工持股、内部监督有效性、产权性质、员工持股资金来源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员工持股对内部监督有效性存在显着正向影响。(2)员工持有股权比例和员工持股人数比例对内部监督有效性均存在显着正向影响。(3)产权性质在员工持股与内部监督有效的影响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且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对内部监督有效性影响更显着。(4)员工持股资金来源在员工持股与内部监督有效的影响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且与非自有资金相比,自有资金对员工持股与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更显着。本文从员工持股的“治理效应”视角,探讨员工持股与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关系,为调动持股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充分发挥持股员工监督管理层经营决策的有效作用,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改善公司治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内部监督有效性,最终为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提供参考。
二、多元股权企业内部审计机制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元股权企业内部审计机制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金融化、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收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1.2.2 企业金融化动因和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 |
1.2.3 企业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 |
1.2.4 企业金融化与审计收费的相关研究 |
1.2.5 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收费的相关研究 |
1.2.6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企业金融化 |
2.1.2 内部控制质量 |
2.1.3 审计收费 |
2.1.4 代理成本 |
2.1.5 经营风险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保险理论 |
2.2.3 信号传递理论 |
2.2.4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
2.2.5 投资替代理论 |
2.3 企业金融化和内部控制质量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机理 |
2.3.1 企业金融化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机理 |
2.3.2 内部控制质量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3.1 企业金融化与审计收费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3.2 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收费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3.3 内部控制质量在企业金融化与审计收费之间的调节作用 |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 变量选取与衡量 |
4.2.1 解释变量 |
4.2.2 被解释变量 |
4.2.3 控制变量 |
4.3 模型构建 |
第五章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 |
5.1.1 解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1.2 被解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1.3 所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多元回归分析 |
5.4 进一步研究 |
5.4.1 企业金融化影响审计收费的中介效应检验 |
5.4.2 内部控制质量影响审计收费的中介效应检验 |
5.4.3 内部控制五要素与审计收费的关系 |
5.5 稳健性检验 |
5.5.1 审计收费的敏感性测试 |
5.5.2 内生性检验 |
5.5.3 不同计量方法的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对加拿大PPP模式的研究 |
1.2.2 国外对加拿大PPP模式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基础设施PPP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
2.1 PPP模式一般性分析 |
2.1.1 PPP模式概念 |
2.1.2 PPP模式特征 |
2.1.3 PPP模式价值驱动因素 |
2.2 公共产品与基础设施相关理论 |
2.2.1 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 |
2.2.2 基础设施性质与市场失灵 |
2.2.3 基础设施分类与PPP项目选择 |
2.3 PPP模式与公共管理相关理论 |
2.3.1 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理论 |
2.3.2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PPP实践 |
2.3.3 公共事业民营化组织形式 |
2.4 PPP模式缔约机制相关理论 |
2.4.1 交易费用理论与PPP模式 |
2.4.2 产权理论与PPP模式 |
2.4.3 委托代理理论与PPP模式 |
第3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动因及现状分析 |
3.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需求角度动因 |
3.1.1 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需求 |
3.1.2 基础设施老化与投资缺口 |
3.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供给角度动因 |
3.2.1 基础设施投资呈下降趋势 |
3.2.2 基础设施政府供给管理能力不足 |
3.2.3 基础设施战略与PPP政策导向 |
3.3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现状与运作机制 |
3.3.1 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与特征 |
3.3.2 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现状与国际地位 |
3.3.3 基础设施PPP模式主要运作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采购管理分析 |
4.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采购管理框架与管理原则 |
4.1.1 PPP模式全流程采购框架 |
4.1.2 PPP模式采购管理原则 |
4.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项目评估与采购决策体系 |
4.2.1 PPP全项目筛选及物有所值动态评估 |
4.2.2 PPP物有所值定性评估计分法 |
4.2.3 PPP物有所值定量评估方案 |
4.2.4 PPP物有所值创新因子与量化 |
4.3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项目采购管理的竞争性与效率性 |
4.3.1 PPP项目竞合对话的充分竞争性 |
4.3.2 PPP项目非招标提案的竞争性优化 |
4.3.3 PPP项目技术与财务评标的权衡 |
4.3.4 PPP项目采购时间与成本的效率性 |
4.4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项目采购主合同边界条件 |
4.4.1 PPP项目合同标准化 |
4.4.2 PPP项目合同绩效产出边界 |
4.4.3 PPP项目合同回报机制边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投融资管理分析 |
5.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投融资结构 |
5.1.1 PPP项目投融资一般性分析 |
5.1.2 加拿大PPP项目投融资结构 |
5.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债券类融资构成及创新 |
5.2.1 PPP项目债券融资现状 |
5.2.2 PPP项目债券构成要素 |
5.2.3 绿色债券与PPP绿色项目协同创新 |
5.2.4 社会效益债券与公共服务融资创新 |
5.3 加拿大PPP项目政策性及商业银行金融支持与变革 |
5.3.1 加拿大基础设施银行对PPP政策性金融支持 |
5.3.2 省属金融管理局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 |
5.3.3 金融危机后商业银行PPP投融资变化与变革 |
5.4 加拿大养老金对基础设施及PPP项目投资与绩效 |
5.4.1 养老金资产配置与基础设施投资规模 |
5.4.2 养老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与风险偏好 |
5.4.3 养老金基础设施投资方式与投资业绩 |
5.5 加拿大PPP产业投资基金与基础设施基金作用与机制 |
5.5.1 PPP产业投资基金类型及主要作用 |
5.5.2 PPP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机制 |
5.5.3 联邦基础设施基金运作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风险管理分析 |
6.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风险特征及风险管理制度 |
6.1.1 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及特征 |
6.1.2 PPP模式风险管理原则与工具 |
6.1.3 PPP模式风险管理要素 |
6.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风险管理核心内容与管理实践 |
6.2.1 PPP项目风险识别 |
6.2.2 PPP项目风险分配 |
6.2.3 PPP项目风险评估 |
6.2.4 PPP项目风险救济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监管保障分析 |
7.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法律构成要素与制度框架 |
7.1.1 PPP模式法律构成要素 |
7.1.2 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下PPP立法特征 |
7.1.3 联邦与省级PPP法律制度框架 |
7.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专业机构与治理能力 |
7.2.1 PPP专业机构核心能力要素 |
7.2.2 联邦级PPP机构战略引导作用 |
7.2.3 省级PPP机构运营与执行能力 |
7.3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监管机制 |
7.3.1 PPP模式绩效监管 |
7.3.2 PPP模式财政监管 |
7.3.3 PPP模式审计监管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评价 |
8.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效率评价 |
8.1.1 加拿大PPP项目交付效率分析 |
8.1.2 社会认可度与市场参与度分析 |
8.1.3 PPP模式经济系统性效益分析 |
8.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面临挑战 |
8.2.1 加拿大市级PPP模式发展受到制约 |
8.2.2 弱化对长期私营资本的需求及其影响 |
8.2.3 部分地区或项目未能真正实现物有所值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加拿大经验对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启示 |
9.1 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与现状 |
9.1.1 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 |
9.1.2 我国基础设施PPP项目发展现状 |
9.2 我国基础实施PPP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9.2.1 政府与社会资本PPP模式理念认识不清,双方合作地位不平等 |
9.2.2 PPP模式全生命周期监管、财政隐性风险、绩效管理存在不足 |
9.2.3 PPP项目融资属性欠缺,项目回报渠狭窄,存在短期投资倾向 |
9.3 加拿大经验对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启示 |
9.3.1 协调财政与发改部门轴心作用,建立省和市级PPP专业团队 |
9.3.2 提升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财政及审计综合治理能力 |
9.3.3 加强PPP项目规划与筛选,完善物有所值定性与定量分析 |
9.3.4 优化PPP项目风险分担、回报方式与激励机制 |
9.3.5 拓展PPP多元化投融资市场,逐步向项目融资模式转变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大股东掏空、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费用关系研究 ——基于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大股东掏空 |
2.内部控制质量 |
3.审计费用 |
4.文献评述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理论分析法 |
3.实证研究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1.研究视角的创新 |
2.研究内容的深化 |
一、相关理论基础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
(三)信号传递理论 |
(四)审计费用决定因素理论 |
二、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一)大股东掏空行为对审计费用产生的影响 |
(二)内部控制质量对大股东掏空与审计收费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分析 |
(三)内部控制质量对大股东掏空与审计费用的调节作用在不同法治化水平地区的差异 |
(四)内部控制质量对大股东掏空与审计费用的调节作用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中的差异 |
三、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相关变量定义及度量 |
1.被解释变量——审计费用 |
2.解释变量——大股东掏空 |
3.调节变量——内部控制质量 |
4.控制变量 |
(三)模型构建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相关性分析 |
(三)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
1.大股东掏空与审计费用之间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2.内部控制质量的调节作用分析 |
3.内部控制质量在不同法治化水平地区的调节作用分析 |
4.内部控制质量在不同产权性质下的调节作用分析 |
(四)盈余管理在大股东掏空与审计费用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五)稳健性检验 |
五、研究结论及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相关建议 |
(三)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4)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概念界定 |
1.2.1 双向治理的界定 |
1.2.2 上市公司自主性的界定 |
1.2.3 企业绩效的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
2.1 金字塔结构下实际控制人“隐性”控制研究 |
2.1.1 实际控制人界定 |
2.1.2 实际控制人与公司治理研究 |
2.2 金字塔结构下大股东抑或母公司“显性”控制研究 |
2.2.1 大股东和母公司控制界定 |
2.2.2 大股东和母公司控制与公司治理研究 |
2.3 基于“双向治理”的上市公司自主治理研究 |
2.3.1 上市公司自主治理的产生与发展 |
2.3.2 上市公司自主治理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3 上市公司自主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上市公司自主性理论基础与形成机理 |
3.1 上市公司自主性形成理论基础 |
3.1.1 资源依赖理论 |
3.1.2 合作博弈理论 |
3.1.3 非合作博弈理论 |
3.1.4 理论研究演进 |
3.2 上市公司自主性形成动因 |
3.2.1 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基本情况 |
3.2.2 制度驱动因素 |
3.2.3 成本驱动因素 |
3.2.4 利益相关者驱动因素 |
3.2.5 大股东侵占驱动因素 |
3.3 上市公司自主性形成的建模分析 |
3.3.1 实控人和母公司与上市公司潜在的利益冲突分析 |
3.3.2 模型及分析 |
3.4 上市公司自主性路径选择 |
3.4.1 内生视角下混合所有制改革驱动的股权制衡 |
3.4.2 外生视角下的上市公司权力制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结果导向的上市公司自主性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 |
4.1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财务绩效理论分析 |
4.1.1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财务绩效 |
4.1.2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财务绩效的调节效应分析 |
4.1.3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财务绩效的中介作用分析 |
4.2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财务绩效实证检验 |
4.2.1 数据来源 |
4.2.2 变量选择与度量 |
4.2.3 模型构建 |
4.2.4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系数检验 |
4.2.5 多元回归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治理规范性的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关系研究 |
5.1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理论分析 |
5.1.1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 |
5.1.2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的调节效应分析 |
5.1.3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的中介效应分析 |
5.2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实证检验 |
5.2.1 数据来源 |
5.2.2 变量选择与度量 |
5.2.3 模型构建 |
5.2.4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系数检验 |
5.2.5 多元回归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双审计模式下非标审计意见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 理论模型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审计意见相关研究 |
2.1.1 内控审计意见影响因素研究 |
2.1.2 内控审计意见经济后果研究 |
2.1.3 财务报表审计意见影响因素研究 |
2.1.4 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经济后果研究 |
2.2 股权资本成本相关研究综述 |
2.3 投资者信心相关研究综述 |
2.3.1 投资者信心影响因素研究 |
2.3.2 投资者信心经济后果研究 |
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1 概念界定 |
3.1.1 审计意见 |
3.1.2 投资者信心 |
3.1.3 股权资本成本 |
3.2 理论基础 |
3.2.1 委托代理理论 |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2.3 投资者情绪理论 |
3.3 研究假设 |
3.3.1 非标审计意见与股权资本成本 |
3.3.2 非标审计意见与投资者信心 |
3.3.3 投资者信心的中介作用 |
3.3.4 产权性质的调节作用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择 |
4.2 变量定义 |
4.2.1 被解释变量 |
4.2.2 解释变量 |
4.2.3 中介变量 |
4.2.4 调节变量 |
4.2.5 控制变量 |
4.3 回归模型构建 |
第五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单变量分析 |
5.4 多元回归分析 |
5.4.1 非标审计意见与股权资本成本 |
5.4.2 非标审计意见与投资者信心 |
5.4.3 投资者信心的中介作用 |
5.4.4 产权性质的调节作用 |
5.5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
5.5.1 内生性问题讨论 |
5.5.2 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1 不足之处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薪酬差距对我国上市公司外源融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内容 |
1.3 关键概念界定 |
1.3.1 外源融资相关概念 |
1.3.2 薪酬差距相关概念 |
1.3.3 公司产权性质概念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贡献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外源融资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1 债权融资的影响因素 |
2.1.2 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因素 |
2.1.3 股权融资的影响因素 |
2.2 薪酬差距研究的文献综述 |
2.3 薪酬差距影响外源融资相关文献综述 |
2.3.1 薪酬差距对债权融资的影响 |
2.3.2 薪酬差距对股权融资的影响 |
2.3.3 薪酬差距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 |
2.4 公司产权性质影响外源融资的文献综述 |
2.5 文献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薪酬差距影响外源融资相关理论分析 |
3.1 锦标赛理论 |
3.1.1 锦标赛理论内容 |
3.1.2 锦标赛理论与外源融资 |
3.2 行为理论 |
3.2.1 行为理论内容 |
3.2.2 行为理论与外源融资 |
3.3 代理理论 |
3.3.1 债务代理成本理论 |
3.3.2 管理层防御理论 |
3.4 公司治理理论 |
3.4.1 公司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
3.4.2 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延伸 |
3.4.3 公司治理理论运行机制与原理 |
3.4.4 公司治理理论与外源融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薪酬差距对债权融资的影响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1.1 薪酬差距与债权融资 |
4.1.2 薪酬差距、产权性质与债权融资 |
4.1.3 本章理论分析模型 |
4.2 研究设计 |
4.2.1 变量选择和定义 |
4.2.2 模型构建 |
4.2.3 样本选取和数据收集 |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相关性分析 |
4.3.3 多元回归分析 |
4.3.4 稳健性检验 |
4.3.5 进一步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薪酬差距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1.1 薪酬差距与商业信用融资 |
5.1.2 薪酬差距、产权性质与商业信用融资 |
5.1.3 本章理论分析模型 |
5.2 研究设计 |
5.2.1 变量选择和定义 |
5.2.2 模型构建 |
5.2.3 样本选取和数据收集 |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相关性分析 |
5.3.3 多元回归分析 |
5.3.4 稳健性检验 |
5.3.5 进一步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薪酬差距对股权融资的影响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1.1 薪酬差距与股权融资 |
6.1.2 薪酬差距、产权性质与股权融资 |
6.1.3 本章理论分析模型 |
6.2 研究设计 |
6.2.1 变量选择和定义 |
6.2.2 模型构建 |
6.2.3 样本选取和数据收集 |
6.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2 相关性分析 |
6.3.3 多元回归分析 |
6.3.4 稳健性检验 |
6.3.5 进一步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3.1 研究局限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我国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制度现状及适用问题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现实境遇 |
一、刑事合规制度的法律评价 |
二、刑事合规制度的义务来源 |
三、刑事合规制度的行政监管 |
第二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适用问题 |
一、合规文本模式导致刑事合规风险识别的形式化 |
二、合规管理运行机制偏离企业刑事合规预设轨迹 |
三、法律程序性障碍影响刑事合规价值与目的判定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概念重构与法理探寻 |
第一节 刑事合规概念二元视角与基本立场 |
一、合规理论框架下的刑事合规 |
二、关键概念视角下的刑事合规 |
第二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法理依据 |
一、风险刑法理论的合规导向 |
二、情境预防理论的合规指引 |
三、企业犯罪治理的合规维度 |
四、刑事合规阶层性分类理论确立 |
第三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必要性与价值目标 |
一、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必要性 |
二、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价值目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风险识别与传导规制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风险识别与评估的路径 |
一、刑事合规风险识别的基础路径 |
二、刑事合规视角下贪污贿赂型风险 |
三、刑事合规视角下的职权型风险 |
四、刑事合规视角下的经营型风险 |
第二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风险传导的边界与规制 |
一、刑事合规风险传导的国企边界 |
二、刑事合规风险传导的基本原理 |
三、刑事合规风险传导标准化模型 |
四、刑事合规风险传导的规制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行政镜像与治理反思 |
第一节 行政镜像: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零和博弈 |
一、国有企业行政监管的权力来源 |
二、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公法属性 |
三、破解之道:行政和解稳步引入 |
第二节 治理反思:国有企业多重风险治理体系的重塑 |
一、国有企业多重风险治理制度形成与层叠 |
二、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架构塑造与提升 |
三、应然之解:“综合合规职能体系”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有效性与证成轨迹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正当化的“抱朴守拙” |
一、法人替代刑事责任原则的演进 |
二、刑事合规形成机制的预防功能 |
三、国有企业刑事合规正当性原则 |
第二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开放性的“行稳致远” |
一、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开放性 |
二、国有企业刑事合规过程再溯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指引与激励的初步方案 |
第一节 重点领域刑事法律风险的合规指引 |
一、域外专项刑事合规的制度借鉴 |
二、反商业贿赂统一立法初步构想 |
三、国有企业反商业贿赂合规指引 |
第二节 刑事合规激励的刑事政策与行政指向 |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合规适用 |
二、国有企业刑事合规激励的基础路径 |
本章小结 |
余论:企业合规布局的前提与范本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内部人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内部人控制的相关研究 |
2.2 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研究 |
2.3 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相关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3.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现状 |
3.2 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
3.3 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1 理论分析 |
4.1.1 内部人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
4.1.2 内部审计独立性对内部人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调节作用 |
4.2 模型构建 |
4.3 研究假设 |
4.3.1 内部董事占比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方面 |
4.3.2 管理层持股比例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方面 |
4.3.3 高管在职消费占比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方面 |
4.3.4 实际控制人表决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方面 |
4.3.5 内部审计独立性对内部人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调节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5.研究设计 |
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 变量选取及测量 |
5.2.1 自变量的选取及测量 |
5.2.2 因变量的选取及测量 |
5.2.3 调节变量的选取及测量 |
5.2.4 控制变量的选取及测量 |
5.3 本章小结 |
6.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
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 相关性分析 |
6.3 多元回归分析 |
6.4 调节效应的检验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检验结果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政策措施建议 |
7.1 健全公司治理机制 |
7.2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
7.3 优化国企股权结构 |
7.4 完善外部监管体系 |
8.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混合所有制企业监事会独立性对其履职效果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监事会特征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1 监事会结构特征的相关研究 |
2.1.2 监事会人员特征的相关研究 |
2.1.3 监事会激励约束特征的相关研究 |
2.1.4 监事会独立性特征的相关研究 |
2.2 监事会治理效果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监事会治理有效性的相关研究 |
2.2.2 监事会治理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 |
2.3 股权混合度的相关研究综述 |
2.3.1 混合所有制企业内涵的相关研究 |
2.3.2 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的相关研究 |
2.3.3 股权混合度对监事会治理影响的相关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3 监事会独立性对其履职效果的影响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监事会独立性内涵要素的扎根分析 |
3.1.1 监事会独立性内涵要素研究对象的选择 |
3.1.2 监事会独立性内涵要素资料收集与整理 |
3.1.3 监事会独立性内涵要素的三级编码过程 |
3.2 监事会独立性对其履职效果的作用机理及研究假设 |
3.2.1 监事选派独立性对其履职效果的作用机理及研究假设 |
3.2.2 权力配置独立性对其履职效果的作用机理及研究假设 |
3.2.3 监督工作独立性对其履职效果的作用机理及研究假设 |
3.3 股权混合度的调节作用机理及研究假设 |
3.4 模型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4 研究设计与预调查 |
4.1 变量的测量 |
4.1.1 监事会独立性的测量 |
4.1.2 监事会履职效果的测量 |
4.1.3 股权混合度的测量 |
4.1.4 控制变量的测量 |
4.2 预试问卷设计与分析 |
4.2.1 预试问卷设计 |
4.2.2 预试问卷项目分析 |
4.2.3 预试问卷效度分析 |
4.2.4 预试问卷信度分析 |
4.3 正式问卷 |
4.4 本章小结 |
5 混合所有制企业监事会独立性对其履职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
5.2 数据质量检验 |
5.2.1 正态性检验 |
5.2.2 信度分析 |
5.2.3 效度分析 |
5.2.4 相关性检验 |
5.3 差异性分析 |
5.3.1 企业所在区域的差异性分析 |
5.3.2 企业规模的差异性分析 |
5.3.3 监事会规模的差异性分析 |
5.4 回归分析 |
5.4.1 监事会独立性对其履职效果影响的假设检验 |
5.4.2 股权混合度调节作用的假设检验 |
5.5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5.6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6.1 监事会独立性与其履职效果检验结果讨论 |
5.6.2 股权混合度调节作用检验结果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员工持股对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员工持股的研究综述 |
2.1.1 员工持股的概念界定 |
2.1.2 员工持股的影响因素 |
2.1.3 员工持股的实施效果 |
2.1.4 员工持股的构成维度 |
2.2 内部监督有效性的研究综述 |
2.2.1 内部监督有效性的概念界定 |
2.2.2 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2.2.3 内部监督有效性的构成维度 |
2.3 产权性质的研究综述 |
2.4 员工持股资金来源的研究综述 |
2.5 研究述评 |
3.员工持股对内部监督有效性影响的机理分析与假设构建 |
3.1 员工持股对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3.1.1 员工持有股权比例对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3.1.2 员工持股人数比例对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3.2 产权性质和员工持股资金来源对员工持股与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3.2.1 产权性质对员工持股与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3.2.2 员工持股资金来源对员工持股与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3.3 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员工持股对内部监督有效性影响的研究设计与预调研 |
4.1 变量测度 |
4.1.1 员工持股 |
4.1.2 内部监督有效性 |
4.1.3 调节变量 |
4.1.4 控制变量 |
4.2 问卷设计与预问卷分析 |
4.2.1 预试问卷设计 |
4.2.2 预试问卷的项目分析 |
4.2.3 预试问卷的效度分析 |
4.2.4 预试问卷的信度分析 |
4.3 正式问卷 |
4.4 本章小结 |
5 员工持股对内部监督有效性影响的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
5.1 数据收集及样本描述 |
5.2 数据质量分析 |
5.2.1 正态分布检验 |
5.2.2 信度分析 |
5.2.3 效度分析 |
5.2.4 相关性分析 |
5.3 差异性分析 |
5.3.1 不同企业特征在主变量上的差异性 |
5.3.2 不同人员特征在主变量上的差异性 |
5.4 回归分析 |
5.4.1 员工持股与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假设检验 |
5.4.2 产权性质和员工持股资金来源调节作用的假设检验 |
5.5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5.6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6.1 员工持股与内部监督有效性检验结果讨论 |
5.6.2 产权性质和员工持股资金来源的调节作用检验结果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政府层面 |
6.2.2 企业层面 |
6.2.3 员工层面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多元股权企业内部审计机制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金融化、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收费[D]. 许冠斌.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D]. 刘琨. 吉林大学, 2021(12)
- [3]大股东掏空、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费用关系研究 ——基于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D]. 赵俊俊. 延安大学, 2021(11)
- [4]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 李海石. 山东大学, 2021(11)
- [5]双审计模式下非标审计意见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D]. 左沁雪. 兰州大学, 2021(12)
- [6]薪酬差距对我国上市公司外源融资的影响研究[D]. 时军. 吉林大学, 2020(03)
- [7]我国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研究[D]. 杜方正. 东南大学, 2020(02)
- [8]内部人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D]. 孙佳幸.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9]混合所有制企业监事会独立性对其履职效果的影响研究[D]. 孙媛.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10]员工持股对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 焦俊英.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内部控制论文; ppp融资模式论文; ppp项目融资方案论文; 融资公司论文; 融资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