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洛阳化纤PTA装置污水排放的综合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杨竹慧[1](2018)在《生物滴滤法净化恶臭及VOCs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以实际化纤污水处理厂为基地,分析化纤废气产生的特点和规律,作为生物法治理工业废气的基础数据,研究生物法治理实际工厂废气存在的问题。以实际化纤废气作为气源,启动生物滴滤塔、生物过滤塔和生物洗涤塔,发现生物滴滤法在治理化纤废气时,性能明显优于其他两种生物方法。进一步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和更换吸附性能好的填料两种措施,对生物滴滤塔净化VOCs的性能进行了强化,从多个方面研究了强化生物滴滤塔性能的最佳条件。并采用立式和卧式两种塔体形式,启动中试规模的生物滴滤塔,进行了包括不同操作条件、操作环境等在内的中试试验研究。最后对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究,模拟了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基本模型。具体研究结果如下:连续40d对化纤污水处理厂所排放废气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化纤污水处理厂废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醇、乙醇、乙酸甲酯、苯、甲苯、二甲苯、环己烷、三氯乙烯、苯乙烯等,另外还有少量NH3和H2S产生。各污染物浓度变化受工艺影响大于受环境温湿度的影响,不同的污水处理池排放不同的特征污染物,VOCs最高排放浓度可以达到1705.37 mg/m3。利用实际化纤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废气作为气源,进行生物滴滤法、生物过滤法、生物洗涤法净化性能的比对实验,在停留时间172 s和86 s两种操作条件下,生物滴滤塔均体现出净化效率高,压损小的优势,是净化化纤废气的最佳生物方法。生物滴滤法对不同VOCs的平均净化效率均能达到90%以上,并维持低于检出限的压损。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生物滴滤塔内微生物种类丰富、代谢旺盛、分泌出大量的胞外聚合物,并维持塔内稳定的温湿度环境。研究了鼠李糖脂强化疏水性VOCs降解的规律,并与Tween-80化学表面活性剂的效果进行比较。添加鼠李糖脂浓度和Tween-80浓度分别为0.8 mg/mL和3.18 mg/mL时,生物滴滤塔的净化性能明显提升,均比不添加表面活性剂时的净化效率高出10%左右。在甲苯入口浓度低于800 mg/m3,停留时间102s条件下,可以实现对甲苯90%以上的净化效率。但鼠李糖脂和Tween-80浓度分别超过4 mg/mL和7.95 mg/mL时,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大大降低生物滴滤塔的净化性能。分别以单纯陶粒做填料(BTFa)和以陶粒与活性炭纤维混合做填料(BTFb),启动两台生物滴滤塔,研究活性炭纤维对生物滴滤塔净化甲基丙烯酸正丁酯性能的改善。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的添加可以大大缩短挂膜时间,在停留时间44 s,入口浓度500 mg/m3时,BTFb对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的净化效率比BTFa高出15.3%,相应的去除负荷分别为56.4 g/(m3 h)和46.5 g/(m3 h)。当入口负荷低于34.0 g/(m3 h)时,BTFb可以实现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的完全去除。活性炭纤维的使用使生物量大大增加,但呈现出较高的压损,最高可达380 Pa/m,而陶粒填料的生物滴滤塔仅有40 Pa/m。反冲洗可以有效降低生物滴滤塔的压损,同时不影响生物滴滤塔的净化性能。采用立式和卧式两种塔体形式,以实际化纤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废气作为气源,启动两台中试规模的生物滴滤塔,进行废气的治理。采用复合挂膜的方式可以将中试生物滴滤塔的挂膜时间有效缩短至14天。其中,立式生物滴滤塔在停留时间59 s条件下,对浓度多变的非甲烷烃类均能达到90%以上的净化效率,尤其对醇类、酯类、苯系物以及环己烷的降解,可以达到95%以上的净化效率,净化后的废气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立式塔体的结构较卧式塔更利于气流的均匀分布和填料的充分利用,显示出更优的性能。冬季低温对生物滴滤塔净化效果明显不利,但通过保温措施,使塔内达到18℃时,便可以将净化效率提升50%,总VOCs净化效率达到70%以上。不同流动模式对两生物滴滤塔内微生物群落的分布影响较大,立式塔下段丰度高于上段,而卧式塔两段丰度均较高。Dyella,Bacillus,Candidimonas,Pandoraea和Thiomonas是塔内属水平上的主要菌种。通过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广谱性研究发现,污染物的可生化性与分子结构的复杂程度并没有直接关系,而与微生物蛋白的特异性有关。通过对微生物降解甲基丙烯酸正丁酯机理的研究,得到微生物降解污染物是将大分子首先转化为小分子,进而转变成CO2和自身蛋白质的过程。研究微生物对不同污染物的降解能力,结合生物滴滤塔对相应污染物的净化性能,模拟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性能与降解最大负荷之间的关系为:y=121.55x-61.86。本实验是在前期实验室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旨在提高生物滴滤塔净化恶臭及VOCs的性能,并将生物滴滤法净化恶臭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研究结果对生物滴滤法性能的提升以及实现其工程应用,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孙中田[2](2014)在《国产压滤机在精对苯二甲酸装置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工业的发展,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逐步加剧,降低成本抢占市场成为众多生产厂家的发展之路。压滤机在PTA行业中的试用成功让很多厂家看到了精制单元进行变革的可能性以及变革后所带来的可观效益。同传统的压力离心分离相比,压力过滤具有投资小,装置流程改动小,运行故障率低,并且操作弹性大等优点,是传统分离工艺技术的很大改进。本文主要分析了PTA装置国产压力过滤机技术改造后的效果,从工艺控制、装置能耗、设备故障率、产品质量、加工损失、工人劳动强度等各方面进行了评价。从各种性能指标来看,本次选型的压力过滤机能够满足实际的使用要求,并且优于改造前的压力离心机工艺。本文还根据生产需要,对增上国产压滤机后工艺流程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以求优化压滤机操作参数和进一步降低装置的能耗的目的。通过优化,装置能耗进一步降低,主要体现在除盐水用量降低上。为了降低除盐水用量,先将喷淋用除盐水分成三个步骤进行优化,在不同喷淋水量的情况下,对产品质量进行72小时跟踪并检测,结果表明喷淋水在10t/h时,精制的产品质量变化不大,产品达到优等品的质量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工艺优化,对打浆用除盐水量进行了调整和停工了打浆水加热器,减少了除盐水用量和0.43MPa蒸汽用量。通过对压力过滤机工艺技术国产化的研究和工艺优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比较可观,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裴蓓,朱国强,曹超[3](2012)在《PTA工艺节能减排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PTA生产的运用清洁生产法中的物料平衡法对PTA生产的原材料、产品、污染物来源、废弃物进行物料衡算,采用权重加和法及简单数学对比法进行分析评价,对PTA装置的节能减排潜力进行研究,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或消除废弃物产生和排放。
吴涛,强霄晶,习亚娟,薛雪玲,陈曾光[4](2012)在《化纤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实例》文中研究指明洛阳石化化纤污水处理场采用预处理—两级好氧生化-MBR工艺处理PTA污水,在进水CODCr质量浓度5 000~9 000 mg/L,TA质量浓度800~2 500 mg/L条件下,出水CODCr<35 mg/L,TA<10 mg/L,各项指标均达到再生水用作循环冷却水的水质要求。
朱国强,裴蓓[5](2011)在《PTA生产中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文中认为介绍了近年来PTA装置节能减排的新技术,PTA装置主要废弃物处理方法,乌石化新建120万t PTA装置节能减排措施。通过对现有的新旧PTA工艺对比,指出PTA装置新技术节能减排明显。
管国强[6](2011)在《聚酯化纤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中试研究》文中提出辽阳石化公司位于辽河流域干流-太子河畔,是该河段的排污大户和主要污染源。该公司总排水量为79200m3/d,处理后的排水COD浓度年平均值在80mg/L以下,月平均值不超过100mg/L,总氮30-45mg/L,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为:COD2313吨/年,总氮1156吨/年,不仅排放浓度超过了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COD=50mg/L、TN=15mg/L,排污总量大大超过了太子河的环境容量,对太子河流域和辽河流域造成严重污染。太子河水质指标超出V类水质标准,基本丧失生态功能,对沿岸居民健康和工农业生产构成很大威胁。为此,“十一五”期间,太子河被列入辽河流域重点治理的干流之一,将其纳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专项)的河流主题-辽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项目。本论文结合辽河水专项课题,对辽化聚酯化纤废水的处理进行了试验室小试和现场中试研究。中试采用了缺氧好氧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A/O-MBR)工艺。经过60天左右的运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处理效果理想。在进水COD为291-713mg/L、总氮为19-51mg/L的情况下,系统出水COD<30mg/L、氨氮<0.2mg/L、总氮<10mg/L,而且MBR出水浊度<0.2NTU、SS<5mg/L、含油量<0.3mg/L,系统出水指标优于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同时达到回用于石化企业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的水质要求。
裴蓓[7](2011)在《典型PTA工艺节能减排潜力与环境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节能减排与环境风险是石化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以对苯二甲酸(PTA)装置为研究对象,从节能减排和环境风险缓解两个角度开展研究。目的是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为新建PTA装置及其他化工装置的节能减排和环境安全战略制定提供依据。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中清洁生产和化工装置环境安全风险评价方法,运用清洁生产法对PTA装置用实测标定数据建立装置物料平衡图,对废弃物排放现状进行评估分析。研究了装置节能减排潜力,提出了技术改进措施,并对环境绩效进行了分析比较。运用环境风险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新建PTA项目设计各关键点进行环境安全预评价。采用安全核查表法对选址风险性进行了研究;然后基于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对主要原辅料的环境风险因素提出了梳理和分类;运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和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对PTA装置工艺过程设计的风险进行分析,确立火灾、爆炸、腐蚀及毒性物料危害并建立合理防范措施。基于主要环境因素正常排放和异常排放分析,从管线设计、设备选型、工艺选择、安全管理等方面全面提出安全防范措施,设计职业危害方面的对策措施,以保证项目建设工艺和设备的本质安全。并运用ALOHA模型对对二甲苯和醋酸泄漏事故进行了模拟计算,提出了防护距离的确定方法。最终为新建PTA装置的环境安全性保障措施提出了建议。
孟鲁宁[8](2011)在《大河之阳写沧桑》文中研究表明一、引子在奔流不息的黄河岸边,巍峨连绵的太行山脚下,巍然屹立着一座现代化的石化城。她,就是被誉为中原明珠的——洛阳石化。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调整国内炼油工业布局,解决中原及周边地区石油产品供不应求的矛盾,国家决定在河南建设一座全国最大的单系列年产500万吨的炼油厂。几经周折,厂址定在黄河北岸古称河阳的洛阳市吉利区。1978年元旦,作为国家第五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工程"零点起步",全面启动。
楼灵[9](2010)在《PTA装置自控系统工程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PTA(精对苯二甲酸)是重要的有机原料之一,广泛用于化学纤维、轻工、电子、建筑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与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PTA装置生产工艺复杂,存在易燃、易爆物料,主流程中存在高温、高压、强腐蚀性和固体浆料介质,生产运行技术性强,操作难度大,自动化程度要求高。因此设计PTA生产装置的自控系统,对于提高其自动化水平,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平稳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某企业PTA生产装置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为背景开展工作,介绍了PTA生产装置工艺流程及控制方案,以HONEYWELL公司的TPS控制系统为平台,设计并实现了PTA生产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研究内容包括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系统的工程实现等,生产装置的安全联锁和紧急停车功能采用独立的安全仪表化系统SIS来完成,实现了PTA生产过程操作、控制、指示、记录、在线计算、超限报警和过程联锁等功能。该系统已投入运行,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
汪英枝,姚瑞奎[10](2010)在《精对苯二甲酸装置物耗、能耗分析及节能减排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国内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技术状况,对PTA装置物耗、能耗及三废排放进行分析,指出节能减排的一些有效措施。
二、洛阳化纤PTA装置污水排放的综合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洛阳化纤PTA装置污水排放的综合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滴滤法净化恶臭及VOCs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恶臭及VOCs的来源及危害 |
1.3 恶臭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及标准 |
1.4 恶臭及VOCs的主要控制技术 |
1.4.1 物理法 |
1.4.2 化学法 |
1.4.3 离子法 |
1.4.4 生物法 |
1.5 生物法净化恶臭及VOCs废气的研究现状 |
1.5.1 生物法净化废气的工艺研究 |
1.5.2 生物塔填料的研究 |
1.5.3 降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
1.5.4 目标污染物的研究 |
1.5.5 生物塔内微生物群落研究 |
1.5.6 工业应用的研究现状 |
1.6 生物法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7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7.1 生物法工程应用基础数据的收集 |
1.7.2 工况条件下治理化纤恶臭及VOCs的最佳生物方法研究 |
1.7.3 生物滴滤塔净化VOCs性能的强化研究 |
1.7.4 中试规模的生物滴滤塔净化恶臭及VOCs的性能研究 |
1.7.5 技术路线 |
第2章 化纤污水处理厂恶臭及VOCs污染现状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1.2 样品的采集方法 |
2.1.3 有机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
2.1.4 硫化氢及氨气的测定方法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2.1 化纤污水处理厂工艺 |
2.2.2 化纤污水处理厂废气成分分析 |
2.2.3 生物法治理化纤污水处理厂废气的问题分析 |
2.3 小结 |
第3章 典型生物降解法净化化纤废气性能比较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工艺流程 |
3.1.2 现场管路布置 |
3.1.3 实验装置 |
3.1.4 温湿度及压损的测定方法 |
3.1.5 生物相的形态观察方法 |
3.1.6 生物塔性能评价指标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三台生物塔净化化纤废气效率研究 |
3.2.2 三台生物塔内微生物形态功能研究 |
3.2.3 三台生物塔压损变化研究 |
3.2.4 三台生物塔内部温度与环境温度关系研究 |
3.2.5 三台生物塔内部湿度与环境湿度关系研究 |
3.2.6 生物滴滤塔营养液pH值变化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表面活性剂强化生物滴滤塔处理甲苯废气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装置 |
4.1.2 菌源、填料与营养液 |
4.1.3 实验方法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表面活性剂对甲苯亨利系数的影响 |
4.2.2 表面活性剂对未挂膜滴滤塔净化甲苯性能的影响 |
4.2.3 表面活性剂对生物滴滤塔净化甲苯性能的影响 |
4.2.4 表面活性剂对生物滴滤塔内微生态系统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活性炭纤维填料对生物滴滤塔性能影响的研究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装置 |
5.1.2 菌源、填料与营养液 |
5.1.3 实验方法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1 活性炭纤维对生物滴滤塔挂膜启动的影响研究 |
5.2.2 活性炭纤维对生物滴滤塔降解nBM性能的影响研究 |
5.2.3 活性炭纤维填料对生物滴滤塔内压损及生物量的影响 |
5.2.4 反冲洗对生物滴滤塔压损及性能的影响研究 |
5.2.5 混合填料对生物滴滤塔降解nBM的性能影响研究 |
5.3 小结 |
第6章 中试生物滴滤塔净化化纤废气性能的研究 |
6.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装置 |
6.1.2 菌源、填料及营养液 |
6.1.3 生物群落分析 |
6.1.4 中试生物滴滤塔的挂膜启动 |
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2.1 中试生物滴滤塔净化化纤废气性能研究 |
6.2.2 EBRT对中试生物滴滤塔净化化纤废气性能的影响 |
6.2.3 生物滴滤塔在冬季低温条件下的重新启动研究 |
6.2.4 不同流动模式对生物滴滤塔内微生物群落影响研究 |
6.2.5 营养液pH值随时间的变化研究 |
6.3 小结 |
第7章 微生物降解VOCs废气的机理研究 |
7.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7.1.1 菌种的筛选及鉴定 |
7.1.2 菌种广谱性试验研究方法 |
7.1.3 nBM中间产物的检测 |
7.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7.2.1 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广谱性研究 |
7.2.2 微生物降解nBM机理初探 |
7.2.3 生物滴滤塔降解不同VOCs的模型的建立 |
7.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国产压滤机在精对苯二甲酸装置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国内外现状 |
1.2.2 PTA 产品市场分析 |
1.3 国产压力过滤机在 PTA 装置上应用意义 |
1.4 国产压力过滤机在 PTA 装置上应用开发思路 |
第二章 精对苯二甲酸产品精制分离单元工艺路线设计 |
2.1 压力离心机生产工艺路线和工艺原理 |
2.1.1 压力离心机工艺路线 |
2.1.2 压力离心机工艺原理 |
2.2 压力过滤机工艺路线和工艺原理 |
2.2.1 压力过滤机技术路线选择 |
2.2.2 压力过滤机工艺流程 |
2.2.3 压力过滤机工艺原理 |
2.3 压力离心机选型 |
2.3.1 压力离心机主要设备参数 |
2.3.2 压力离心机结构 |
2.4 压力过滤机选型 |
2.4.1 压力过滤机主要设备参数 |
2.4.2 压力过滤机设备材料 |
2.4.3 压力过滤机结构 |
2.4.4 压力过滤机控制及仪表部分 |
2.4.5 压力过滤机制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造前后装置产品分离单元设备运行分析 |
3.1 压力离心机日常作业和运行中存在问题 |
3.1.1 压力离心机日常作业 |
3.1.2 压力离心机运行中存在问题 |
3.2 压力过滤机组装、调试及运行存在问题 |
3.2.1 压力过滤机组装和试验 |
3.2.2 压力过滤机安装公用工程规格 |
3.2.3 压力过滤机的投用 |
3.2.4 压力过滤机日常作业 |
3.2.5 压力过滤机运行存在问题 |
3.3 改造前后设备运行对比 |
3.3.1 电耗对比 |
3.3.2 节水 |
3.3.2.1 喷淋水优化 |
3.3.2.2 压力过滤机再打浆水优化 |
3.3.2.3 压力过滤机应用中节能创新措施 |
3.3.3 故障率 |
3.3.4 产品质量 |
3.3.5 加工损失 |
3.3.6 碱洗对比 |
第四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PTA工艺节能减排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主要研究方法 |
1.1 物料平衡法是清洁生产审核的重要方法 |
1.2 权重总和计分排序法 |
2 PTA装置简介 |
3 PTA装置节能减排研究方法 |
3.1 物料平衡法研究 |
3.1.1 工艺参数的标定和数据收集 |
3.1.2 蒸汽和水的平衡图 |
3.1.3 各单元的生产控制损失率 |
3.1.4 修正装置物料平衡图和能量平衡图 |
3.1.5 节能减排的现状 |
3.2 权重加和法研究 |
3.2.1 工艺参数的标定和数据收集 |
3.2.2 污染物和废弃物衡算图 |
3.2.3 污染物和废弃物排放现状核查 |
3.2.4 三废的来源及其他污染 |
3.2.5 抽样调查废弃物得分 |
3.2.6 用权重加和法对排放现状分析 |
3.3 节能减排措施 |
3.3.1 生产工艺改进节水减排2.4万t废水 |
3.3.2 氧化干燥机更新, 降耗减排4 t废渣 |
3.3.3 包装除尘机系统改造, 粉尘排放减少13 t |
3.4 节能减排当期和后期的环境绩效 |
3.4.1 清洁生产环境绩效 |
3.4.2 PTA装置节能降耗减排当期环境绩效 |
3.5 减排措施实施后的环境绩效 |
3.5.1原材料及能源消耗设计值与标定值对比 |
3.5.2 环保绩效持续改进 |
3.5.2 环保绩效持续改进 |
3.6 与国内先进装置水平比较 |
4 结语 |
(4)化纤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污水处理工艺 |
1.1 PTA污水特点 |
1.2 进水水量、水质 |
1.3 处理流程 |
2 主要处理单元 |
2.1 预处理 |
2.2 调节均质 |
2.3 生化处理 |
2.4 污水回用系统 |
2.5 污泥的处理 |
3 运行效果 |
4 结论 |
(6)聚酯化纤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中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聚酯化纤废水处理概况 |
1.2.1 聚酯化纤废水的产生和性质 |
1.2.2 国外聚酯化纤废水处理概况 |
1.2.3 国内聚酯化纤废水处理概况 |
1.3 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进展 |
1.3.1 废水回用必要性 |
1.3.2 国内外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状况 |
1.3.3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原理及特点 |
1.3.4 膜生物反应器的分类 |
1.3.5 膜生物反应器在脱氮领域的应用 |
1.3.6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方向 |
1.4 辽阳石化公司聚酯化纤废水处理现状 |
1.4.1 企业概况 |
1.4.2 企业用水及排水情况 |
1.4.3 聚酯化纤废水处理工艺概况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2 聚酯化纤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工艺方案 |
2.1 污水水量及水质设计参数 |
2.1.1 污水水量设计参数 |
2.1.2 污水水质设计参数 |
2.3 辽化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方案的选择依据 |
2.3.1 污水水质分析 |
2.3.2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
2.4 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工艺方案论证 |
2.4.1 推荐方案的A/O-MBR工艺流程说明 |
2.4.2 MBR工艺类型的选择 |
2.4.3 MBR工艺用膜的选择 |
2.4.4 MBR前处理工艺选择 |
2.6 本章小结 |
3 中试系统设计、加工安装及调试 |
3.1 系统设计 |
3.1.1 处理工艺 |
3.1.2 系统设计参数 |
3.1.3 系统设计要点 |
3.2 中试设备加工安装 |
3.2.1 反应器尺寸及布置 |
3.2.2 中试系统加工安装 |
3.3 中试系统调试 |
3.3.1 系统空车调试 |
3.3.2 清水联动试车 |
3.4 本章小结 |
4 中试系统运行 |
4.1 中试装置 |
4.2 中试系统启动 |
4.2.1 启动方法 |
4.2.2 启动过程 |
4.3 中试系统运行 |
4.3.1 实验分析项目及方法 |
4.3.2 COD去除效果及分析 |
4.3.3 氨氮去除效果及分析 |
4.3.4 总氮去除效果及分析 |
4.3.5 膜污染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典型PTA工艺节能减排潜力与环境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概述 |
1.2 我国持续发展需环境安全理念 |
1.2.1 节能与环境风险 |
1.2.2 我国化工项目持续发展与环境安全理念 |
1.3 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是国内外关注焦点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环境安全评价研究发展 |
2.1.1 国外环境安全研究发展过程 |
2.1.2 中国环境安全影响研究起步晚 |
2.2 过程减排与清洁生产 |
2.2.1 节能减排发展情况 |
2.2.2 中国节能减排研究的重要性 |
2.2.3 节能减排研究方法——清洁生产 |
2.3 石化企业环境风险评价方法 |
2.3.1 风险评价基本概念 |
2.3.2 安全风险评价 |
2.4 石化企业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
2.4.1 石化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价意义 |
2.4.2 石化项目的安全风险特点 |
2.4.3 安全评价内容 |
2.4.4 工艺过程危险性识别方法 |
2.4.5 单元危险度评价方法 |
2.4.6 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 |
第3章 典型PTA装置 |
3.1 PTA装置的环境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3 气象和水质条件 |
3.2 典型PTA装置流程图 |
3.3 现有PTA装置 |
3.3.1 主要工艺流程 |
3.3.2 主要设备 |
3.3.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3.3.4 主要环保指标 |
3.4 新建PTA装置 |
3.4.1 新建PTA装置工艺流程简述 |
3.5 PTA装置节能减排与环境风险形势 |
3.5.1 PTA装置节能减排潜力 |
3.5.2 环境风险问题 |
第4章 PTA装置节能减排潜力研究 |
4.1 节能减排的研究 |
4.2 PTA装置建立物料和能源平衡 |
4.2.1 对装置进行标定,收集数据 |
4.2.2 设计装置物料平衡图 |
4.2.3 评估PTA装置物料平衡 |
4.2.4 建立装置能源平衡图 |
4.2.5 评估装置节能减排现状 |
4.3 废弃物排放分析 |
4.3.1 PTA装置废弃物排放现状 |
4.3.2 PTA装置废弃物排放分析 |
4.4 清洁生产实现节能减排 |
4.4.1 技术改进节能减排效果显着 |
4.4.2 清洁生产环境绩效 |
4.4.3 PTA装置节能降耗减排当期环境绩效 |
4.4.4 减排措施实施后环境绩效果 |
4.4.5 PTA装置节能减排潜力大 |
4.4.6 PTA装置凝液回收节能减排潜力大 |
4.4.7 新建PTA节能减排措施建议 |
第5章 新建PTA装置环境安全研究 |
5.1 环境安全评价体系 |
5.2 选址风险性分析 |
5.3 PTA装置的环境风险研究 |
5.3.1 危险化学品识别 |
5.3.2 物质危险因素分析 |
5.3.3 装置物质有害因素分析 |
5.3.4 装置内主要危险化学品的分布表5.5 |
5.3.5 装置内主要危险化学品PBT工具分析 |
5.3.6 ALOHA模型分析 |
5.3.7 装置内主要危险化学品防护距离 |
5.4 PTA装置过程环境安全分析 |
5.4.1 分析方法 |
5.4.2 装置工艺过程危险因素分析危险性分析 |
5.4.3 装置设备危险因素分析 |
5.5 装置环境安全评价 |
5.5.1 PTA装置危险度评价 |
5.5.2 装置用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 |
5.6 环境风险评价 |
5.6.1 PTA装置环境有害因素分析 |
5.6.2 PTA装置主要环境风险因素控制处理方法 |
5.6.3 主要环境因素评价 |
5.6.4 异常排放评价 |
5.7 新建PTA装置环境风险应急 |
5.7.1 PTA装置风险性评价总结 |
5.7.2 安全防护和环境风险应急设计措施建议 |
5.7.3 环境风险防护距离 |
5.8 新建PTA装置环境安全性评价 |
第6章 结论和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大河之阳写沧桑(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子 |
二、继往开来 |
(一) 三步走:高扬第三次大发展的主旋律 |
(二) 二十字方针:内涵发展唱新曲 |
(三) 大洛阳石化:回荡在河阳大地的交响 |
三、中流砥柱 |
(一) 形成坚强核心: |
(二) 开发第一资源:三支队伍建设硕果累累 |
(三) 群英荟萃:挺起国有企业的脊梁 |
四、共建共享 |
(一) 社区建设:打造优美人居环境 |
(二) 花园式工厂:让工作更加舒心 |
(三) 文体设施:提升生活品位 |
(四) 和谐企业:幸福日子的承诺 |
(9)PTA装置自控系统工程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
绪论 1.1 |
课题背景和意义 1.2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3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
PTA生产装置工艺及控制方案 2.1 |
引言 2.2 |
PTA生产装置工艺介绍 2.3 |
PTA生产装置控制要求 2.4 |
PTA生产装置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2.5 |
本章小结 第3章 |
PTA生产装置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1 |
引言 3.2 |
DCS系统设计 3.3 |
现场仪表的选择 3.4 |
SIS系统设计 3.5 |
本章小结 第4章 |
PTA生产装置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 |
引言 4.2 |
控制系统的软件组态 4.3 |
PTA装置的SIS系统组态 4.4 |
本章小结 第5章 |
PTA生产装置控制系统的工程实现 5.1 |
引言 5.2 |
PTA生产装置控制系统的工程实现 5.3 |
系统调试与投运 5.4 |
系统应用效果 5.5 |
本章小结 第6章 |
总结与展望 6.1 |
全文工作总结 6.2 |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
(10)精对苯二甲酸装置物耗、能耗分析及节能减排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l国内精对苯二甲酸生产技术状况 |
2 PTA装置物耗、能耗及三废排放 |
2.1 物耗 |
2.1.1 对二甲苯单耗 |
2.1.2 醋酸单耗 |
2.1.3 催化剂单耗 |
2.2 公用工程综合能耗 |
2.3 三废排放 |
2.3.1 废气 |
2.3.2 废水 |
2.3.3 废渣 |
3 PTA装置降低物耗及节能减排措施 |
4 结束语 |
四、洛阳化纤PTA装置污水排放的综合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物滴滤法净化恶臭及VOCs的应用研究[D]. 杨竹慧. 北京工业大学, 2018(05)
- [2]国产压滤机在精对苯二甲酸装置中的应用研究[D]. 孙中田. 西安石油大学, 2014(07)
- [3]PTA工艺节能减排潜力研究[J]. 裴蓓,朱国强,曹超. 聚酯工业, 2012(03)
- [4]化纤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实例[J]. 吴涛,强霄晶,习亚娟,薛雪玲,陈曾光. 河南化工, 2012(05)
- [5]PTA生产中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 朱国强,裴蓓. 聚酯工业, 2011(06)
- [6]聚酯化纤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中试研究[D]. 管国强. 大连理工大学, 2011(09)
- [7]典型PTA工艺节能减排潜力与环境安全研究[D]. 裴蓓. 华东理工大学, 2011(12)
- [8]大河之阳写沧桑[J]. 孟鲁宁. 牡丹, 2011(03)
- [9]PTA装置自控系统工程设计与实现[D]. 楼灵. 华东理工大学, 2010(10)
- [10]精对苯二甲酸装置物耗、能耗分析及节能减排措施[J]. 汪英枝,姚瑞奎. 化学工业,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