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瑶山隧道F9断层带坍方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卓越,李治国,高广义[1](2021)在《隧道注浆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文中指出总结隧道注浆技术近年来的发展现状:1)隧道注浆技术随工程建设向更深、更长、更快发展,其重要性不断提升,应用场景已由过去的岩层堵水和地层改良扩展至工程抢险、病害治理、瓦斯防控、保温隔热等领域; 2)注浆理论、材料、设备和效果检查方法有较大突破,促进了隧道注浆技术的发展,实现了高效可控注浆; 3)隧道注浆技术克服了多种极困难地层对施工的限制,如水下风化槽、(高压)富水断层破碎带/密集节理带、富水粉细砂层等,我国隧道注浆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随着川藏铁路、海峡隧道的建设和规划,隧道建设进一步深入曾经的工程地质禁区,极高水压、强渗透地层、高地应力、高地温、高活跃断层等问题愈加突出,进一步深化研究注浆理论、创新优化注浆工艺、研发配制注浆材料、定制配套钻注设备、量化判定注浆效果等必将推动隧道注浆技术持续发展。
黄鑫[2](2019)在《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基础建设的逐步完善,我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得到高度发展,隧道修建所面临的地质环境也日益复杂,强岩溶、大埋深、高地压,地质构造极端复杂,导致突水突泥灾害时常发生,已经成为制约隧道安全快速施工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突水突泥孕灾环境认识不清,对突水突泥灾害是否发生判识不准是隧道突水突泥灾害时常发生和难以遏制主要原因。本文以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利万高速齐岳山隧道等众多工程实例为依托,通过文献调研、现场调查、软件研发、理论分析、试验装置研制、室内试验、典型案例分析等手段,开展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与软件及隧道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临灾判据三个方面研究,获得以下研究成果。(1)调研了我国300余例隧道突水突泥工程案例,揭示我国突水突泥隧道的分布特征,进而将诱发隧道突水突泥灾害的致灾系统划分为3类1 1型,即岩溶类(占比45%,1 42例,包括溶蚀裂隙型、溶洞溶腔型、管道及地下河型)、断层类(占比28%,86例,包括富水断层型、导水断层型、阻水断层型)和其他成因类(占比27%,84例,包括侵入接触型、构造裂隙型、不整合接触型、差异风化型、特殊条件型),提出了不同类型致灾系统的结构特征、赋存规律以及识别方法,并对每种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类型开展典型案例分析。研究了隧道突水突泥孕灾过程,提出了直接揭露型、渐进破坏型、渗透失稳型、间歇破坏型4种典型隧道突水突泥孕灾模式,表征了隧道突水突泥灾害的孕育、发展过程和致灾特征。(2)提出一种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RBAM法,可用于隧道工程现场突水突泥的快速判识。考虑水动力条件、不良地质、抗突体厚度和围岩特征四个方面因素,构建了突水突泥抗突评判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各影响因素等级划分方法与评分体系,形成了适用于工程现场快速查询与评判的影响因素分级与评分表,阐述了抗突评判方法的实施流程。同时,开发了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软件,实现了抗突评判的程序化和界面化,简化了评判操作,便于推广和使用。工程案例抗突评判结果与实际相符合,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3)研究了隧道首次突水突泥的不同破坏类型及二次突水突泥的致灾因素,分别建立了相应的隧道突水突泥临灾判据。针对弱透水性充填介质整体滑移型破坏,提出了最危险滑动面确定方法,推导了抗突体上作用力计算公式,并采用郎肯主动土压力理论进行了验证。采用弹性梁理论,基于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准则分别建立了完整和含裂隙抗突体的最小安全厚度计算公式,揭示了最危险滑动面和最小安全厚度影响因素。针对强透水性充填介质的渗透失稳型破坏,考虑渗流通道的实际流程弯曲问题,引入了毛管的弯曲度概念,建立了无粘性土管涌的变截面螺旋毛管模型。提出了毛管弯曲度与土体颗粒级配、孔隙率及骨架土体渗透系数的关系,并引入螺旋升角的概念将弯曲度与渗流通道倾角建立联系。针对颗粒骨架孔隙中可动颗粒含量的不同,分别建立了考虑和忽略颗粒间相互作用的可动颗粒启动的临界水头梯度计算公式。针对二次突水突泥,建立了考虑清淤和降雨的二次突水突泥临灾判据,揭示了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致灾机理。(4)考虑溶洞充填介质沉积特征影响着隧道突水突泥特性,研制了溶洞充填介质沉积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一体化试验装置。该装置分为搅拌装置、水平流水槽、竖向沉积箱和突水突泥控制装置四部分,主体采用了具有高透明度的有机玻璃材质,实现了充填介质沉积过程和间歇型突水突泥过程的可视化。开展溶洞充填介质沉积试验,揭示了溶洞分层沉积特征及颗粒与距离对充填特性的影响规律。开展了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试验,再现了清淤和地下水补给诱发二次(多次)突水突泥孕灾过程,揭示了水头高度、沉积高度和颗粒级配对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水头高度的增加,隧道首次突水突泥发展时间越短,更加猛烈,泥沙涌出量也随之增加;随着泥沙沉积高度增加,隧道突水突泥经历的时间越长;在相同条件下,充填介质颗粒越大,隧道首次突水突泥孕灾时间越长,更易发生间歇型突水突泥。(5)针对贵南高铁朝阳隧道PDK1 70+67]里程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害案例,系统分析了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致灾过程及充填介质特征。研究了充填介质的颗粒级配特征,得到隧道首次突水突泥破坏模式属于渗透失稳型。研究了充填介质颗粒的磨圆度和矿物成分特征,结合突水突泥特性与隧址区水文地质特征,确定了突水突泥的地下水来源,即揭露溶洞与地下河存在水力联系。从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岩层倾角、地表降雨、地下水来源揭示了溶洞发育与突水突泥成因,为隧道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抗突评判结果显示朝阳隧道PDK170+671里程发生滞后破坏,与工程实际相吻合。
张鹏[3](2019)在《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风险评估及防治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岭隧道施工时常会遇到突涌水灾害,严重威胁施工安全,如何对突涌水灾害提前进行风险评估及防控是隧道工程中面临的难点问题。论文通过对隧道已发生突涌水灾害的案例分析,进行山岭隧道突涌水评估及防治措施研究。以典型山岭隧道的突涌水段为工程依托,综合利用现场调研、测试、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分析了突涌水的原因及机理,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研究成果不仅对依托隧道的突涌水防治提出了建议,还可以为同类隧道提供参考。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案例收集和现场调研,分析了30余座典型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的基本情况、形成机理及处治措施,提出了突涌水主要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力条件的影响,并重点考虑了施工期间的施工因素对突涌水的影响。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模型作为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模型,选取了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力条件和施工因素作为一级指标,并采用突涌水灾害有关的16个影响因素作为二级指标,建立模糊层次模型。通过风险矩阵法确定隧道突涌水的风险等级,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素的权重,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山岭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模型。(2)依据山岭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提出的突涌水风险等级,并结合隧道突涌水灾害的主要防控措施,提出了不同风险级别的突涌水防控措施建议。同时根据隧道现场突涌水量的大小和形成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建议。(3)以典型山岭隧道突涌水段为依托,对突涌水段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该段处于高风险中。通过对现场的水文地质、突涌水特点、围岩结构特征的调查,对隧道突涌水的原因及机理进行了分析,依据突涌水段的具体特征,提出了“排堵结合,限量排放”的综合处治方案。(4)针对典型山岭隧道的突涌水灾害处治措施,运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开展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研究隧道围岩在开挖和支护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支护结构的特征,通过布点监测,对比了不同工况下“径向注浆封堵”措施对监测断面的位移变化规律,采取合理的“径向注浆封堵”措施,结果显示在隧道开挖至监测断面后围岩较早地进入稳定平衡状态。
李术才,许振浩,黄鑫,林鹏,赵晓成,张庆松,杨磊,张霄,孙怀凤,潘东东[4](2018)在《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分类、地质判识、孕灾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文中提出致灾构造是突水突泥灾害发生的内在条件和控制因素,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兼具蓄积地下水的自然属性与突水突泥致灾性的社会属性,是地质条件与地下工程活动相互作用的综合体。通过221例突水突泥灾害案例统计分析,将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划分为3类11型,即岩溶类(溶蚀裂隙型、溶洞溶腔型、管道及地下暗河型),断层类(富水断层型、导水断层型、阻水断层型),其他成因类(侵入接触型、层间裂隙型、不整合接触型、差异风化型、特殊条件型),研究不同类型致灾构造的结构特征、赋存规律和地质判识方法,并开展典型案例分析。统计分析表明,岩溶类致灾构造突水突泥数量居首(约占48%,105例),断层类次之(约占29%,65例),最后为其他成因类(约占23%,51例)。提出4种典型的隧道突水突泥孕灾模式,即直接揭露型、渐进破坏型、渗透失稳型和间歇破坏型。研究成果为突水突泥灾害的致灾机制与灾害控制研究奠定了基础,对隧道安全施工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路为[5](2017)在《隧道岩溶突涌水机理与治理方法及工程应用》文中提出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数万公里的交通隧道工程正在或即将在我国西部地形和地质条件极端复杂的高山峡谷地区兴建,由于隧道在施工前期难以全部查清沿线不良地质情况,加上突发灾害成因与灾变过程极为复杂,导致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的重大风险,严重影响隧道工程建设安全,极易造成重大的人员、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隧道岩溶突涌水灾害难以遏制的根本原因在于,突水灾害源赋存规律和灾变演化机制极为复杂,尚未形成系统清晰的认识,灾后注浆封堵机理与治理技术未成体系,难以对灾害的预防和控制进行有效的指导。本文以岩溶突水机理研究为基础,依托湖北省鄂西高速齐岳山隧道、湖南省龙永高速大坝隧道等工程,采用理论分析、大比尺模型试验、数值仿真和现场试验等综合研究方法,系统研究岩溶突涌水机理与治理方法。通过揭示重大突涌水灾害源赋存规律,通过理论分析深入研究岩溶构造渗透失稳突涌水机理,开展了施工扰动诱发突涌水的大比尺三维模型试验和数值仿真。基于突水前兆信息演化规律,建立了突水多物理场信息实时监测与预警方法,构建了远程监控系统平台,并成功用于齐岳山隧道。从治理角度划分了突涌水类型,系统揭示了浆液扩散机制与注浆封堵机理,建立了基于涌水通道精细化探查与分类注浆处治的治理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大坝隧道岩溶突涌水灾害治理。具体包括:(1)系统整理了我国近年来隧道重大突涌水案例,通过统计分析与归类划分,提出了岩溶隧道重大突涌水灾害源类型及其赋存特征,揭示了断层内部结构水位地质和岩体岩性特征。并进一步提出了岩溶型突涌水灾害源的分布特征和充填介质特性,结合齐岳山等隧道进行了详细分析,揭示了依托工程重大突涌水灾害源的分布规律与发育特征。(2)针对岩溶充填性致灾构造,以强渗透弱胶结介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充填介质渗流控制方程,系统分析了充填介质的渗透失稳演化机理。针对弱渗透强胶结充填介质,建立了充填体整体突出的力学模型及失稳判据,揭示了弱渗透强胶结介质整体突出的最小安全厚度。(3)针对岩溶不同位置发育情况,研究施工扰动和地下水渗透作用下溶洞突水的灾变演化机制和前兆信息规律。开发了大型三维组合式固液耦合试验平台和水压加载控制系统,具有水体和溶洞自溶生成与内封闭隔水等优势功能。开展了隧道施工扰动诱发岩溶突涌水的物理模型试验,揭示了掌子面逐步推进诱发不同位置溶洞突水的灾变演化机理,结合数值仿真结果,提出了溶洞突水前兆多元信息的演化规律及临突特征,为突涌水监测设计与临灾预警提供了理论依据。(4)以隧道防突结构为监测对象,针对隔水岩体渐进性破坏与充填渗透失稳两种典型突涌水模式,建立了基于防突结构多物理场信息实时监测的融合预警方法,开发了了隧道突涌水灾害远程监控预警分析系统。根据工程在勘察设计、施工、监测等方面工作的前期数据和特点,并综合考虑突水强度、报警位置及防控时间,提出了不同级别预警的对策措施和应急预案。(5)根据不同突涌水类型的灾害特征,从治理角度划分为节理裂隙型涌水、集中管道型涌水及大型岩溶结构突涌水等三种类型,通过现场监测试验揭示了注浆封堵过程中各个阶段注浆压力、注浆量与注浆速率的演变规律。结合岩溶涌水类型的不同特点,形成了基于涌水通道精细化探查与分类注浆处治的治理技术,在大坝隧道突涌水灾害治理中取得良好效果。
付振华[6](2017)在《公路隧道几类涌突水机制的力学分析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公路交通等相关建设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我国以四川为代表的广大西南地区由于受到地形地貌等条件的约束,导致在这些区域公路建设时的选线更难、施工更加复杂难度也更大。在其公路选线时的某些地段经常会以隧道的形式穿山而建,而隧道的建设经常面临各种复杂的地质灾害。就目前而言,隧道涌突水仍是隧道施工高风险的三大地质灾害之一,所以隧道涌突水灾害识别和预判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从涌突水机制这一总体出发,通过总结前人在公路隧道涌突水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隧道的各种机制类型涌突水的特点及区别。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动静力扰动机制-关键块体失稳导水;隔水岩墙水压致裂机制-隔水岩墙的弯曲破坏。最后以工程涌水案例为基础,收集具体围岩和地下水等参数,代入用于判别隧道涌水是否发生的判别公式进行分析。另外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实际案例进行模拟分析。以此来验证本文基于地质力学模型推导的力学机制分析结果是否准确。通过分析和研究,本文主要取得的成果如下:(1)以动静力扰动机制中的关键块体失稳导水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影响块体稳定性的结构面划分为:平直光滑无填充结构面、粗糙起伏无填充结构面和非贯通连续结构面等。在此基础上,运用极限平衡理论考虑块体在地下水压力、水平和竖直围岩压力以及块体自重作用下,推导出关键阻水块体结构面与岩层层面近于垂直的情况下的临界地下水压力的计算公式。通过识别秦岭III隧道K0+347关键块体失稳导致涌突水的相关围岩计算参数,并代入临界地下水压力公式进行分析,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另外,通过数值模拟也验证了上述结果。(2)以秦岭Ⅲ隧道K0+347关键失稳块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粗糙度系数(分别为3、6、9、12以和15)对块体临界地下水压力承载的影响。发现力学机制分析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相近。即:随着结构面粗糙度系数增大,块体对地下水压力承载力大小将提高。(3)以狮子寨隧道K42+192处的涌突水为例,采用两端固支的梁为地质力学模型分析隧道一衬和隔水层涌水,获得了地下水压力、围岩压力、隧道初衬以及隔水层自重作用下的临界隔水层厚度的计算公式;以四周固支的矩形薄板为地质力学模型分析隔水层涌水,得到了地下水压力、围岩压力以及隔水层自重等作用下的临界隔水层厚度的计算公式。(4)通过收集狮子寨隧道涌突水区域的围岩以及地下水等相关参数,依次代入到固支梁地质力学模型和矩形薄板地质力学模型推导出的临界隔水层厚度计算公式中,发现二者所求得的结果都与实际较为相符。分析以梁为地质力学模型发现,临界隔水层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地下水压力、隧道围压压力。当地下水压力和围岩压力较大时,应该通过预留足够的隔水层厚度来保证隔水层的稳定。通过分析梁、板以及数值模拟结果发现:以板为地质力学分析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更为接近,与实际更为相符。然而,固支梁模型计算过程更为简单。5)以明月山隧道K5+398掌子面处的涌突水为例。以固支边界的圆形薄板为地质力学模型,推导出了地下水压力作用下的临界隔水层厚度的计算公式。通过收集明月山隧道K5+398处围岩和地下水等相关计算参数并代入分析公式,发现计算结果相对合理,能够合理解释实际涌水的情况,且与实际发生涌突水位置相吻合。另外,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的临界隔水层厚度与也力学分析结果也相近,证明公式是适用的。通过数值模拟结果还发现最容易发生突水的位置为掌子面底端,这也与实际相吻合。6)以飞仙关隧道K23+708处涌突水为应用案例,结合推导出的涌突水发生的判别公式对此处涌突水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此处为涌水,与实际相符,证明了论文基于矩形薄板推导公式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罗雄文[7](2014)在《深长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及其致灾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也愈加增多。隧道工程建设方兴未艾。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情况复杂,深长隧道也日益增多。这些深长隧道的施工往往要穿越各种不良地质体(如断层破碎带、岩溶、地下水等),由此引发的隧道地质灾害也越来越多。突水突泥是深长隧道施工中最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在施工过程中不加防范往往造成巨大经济财产损失,有时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的后果。而突水突泥灾害的发生与隧道施工开挖工作面接近前方存在的含水(泥)体或隧道开挖临空面外存在的含水(泥)体密切相关。本文在充分调研了国内外深长隧道突水突泥灾害产生原因的基础之上,系统地提出了深长隧道五种突水致灾构造:未胶结的富水压性断层上盘强烈破碎带、未胶结的富水张性断层带、未胶结的富水顺层错动(节理密集发育)破碎带、充水岩溶和地下向斜储水构造含水体;三种突泥致灾构造:底部充填黏土的水、泥混合充填岩溶、与地表相通的饱和黏土充填岩溶和大型压性断层主干断层断层泥带。同时,对致灾构造的构成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对致灾构造的致灾模式和灾害特征进行了详尽分析。最后,对相应的致灾构造引发的突水突泥灾害进行了例析。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提高隧道突水突泥灾害预报准确率,对实现突水突泥灾害预警和防控起到促进作用。
王梦恕,王福柱,徐济川,黄少霞[8](2002)在《大瑶山隧道的科研与施工》文中研究表明大瑶山隧道全长14.295km,位于广东省北部的南岭山区,是我国最长的双线铁路隧道。“大瑶山铁路长大隧道修建新技术”曾先后获得铁道部科技进步特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本文是以获奖内容并参考有关资料编撰而成。大瑶山隧道建设所取得的十项重大科技成果,其中有六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三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并解决了42个关键技术难题。各项技术衔接配套,在20世纪80年代,它使我国的隧道建设跨越了20~30年的技术落后差距。
汪海滨[9](2002)在《山岭隧道地下水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山岭隧道施工中揭露的地下水和地质的统计分析,归纳出影响隧道涌水的因素,围绕隔水岩体、承压含水层、应力场、施工影响、岩体内部构造、地形、地貌、地表水、气候等因素,进行地下水分布规律的研究。重点对岩性与地下水的关系、地质构造与地下水的关系(断层带的地下水特征、断裂富水性结构分析),气候、地貌等条件对地下水的影响作了研究,同时归纳出地下水的主要类型及特征。通过研究地下水与岩土介质相互作用机理(物理、化学、力学作用),分析二者相互作用导致的隧道施工中涌水、地面塌陷等灾害,地下水对围岩稳定性和施工的影响,对隧道施工涌水预测预报中行之有效的TSP超前地质预报和红外线超前探水结合工程事例的应用作了重点详细的工艺研究。 根据隧道地下水规律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结合当前施工工艺、技术水平,提出山岭隧道地下水防治下必须按“以堵为主,适量排放,防截排堵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采用以深孔全断面帷幕注浆防水为主的堵水措施,强调结构自防水,同时对抗水压衬砌中存在的设计计算和施工工艺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措施和方法。
王汝澄[10](1994)在《铁路隧道防排水有关问题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就隧道防排水这一重大困难问题,根据近十多年来隧道和地下工程的施工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对隧道特别是长大铁路隧道的防水原则、施工防排水和结构防水形式等有关问题,提出了探讨性的意见。 在铁路隧道的防水原则方面,除现行规范已有的内容外,建设增加“以排为主”的内容。在隧道结构防水形成方面,强调要保护并充分利用混凝土衬砌的自防水能力。对长大铁路隧道提出“以膜代板”做隔离层,而一般铁路隧道则不必设置隔离层。在铁路隧道施工防排水方面,以大瑶山隧道过F9断层为例说明长大隧道施工,在对待地下水的问题上,一定要结合当地当时的各种条件,考虑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治理原则、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并认真予以实施,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就要受挫折、甚至失败。
二、大瑶山隧道F9断层带坍方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瑶山隧道F9断层带坍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隧道注浆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隧道注浆技术近年来的发展 |
1.1 注浆理论研究现状 |
1.1.1 渗透注浆 |
1.1.2 压密注浆 |
1.1.3 劈裂注浆 |
1.1.4 浆液渗流和多场耦合 |
1.2 隧道注浆材料现状 |
1.3 隧道钻孔注浆设备现状 |
1.4 隧道注浆工艺现状 |
1.5 隧道注浆效果检查方法现状 |
2 隧道重难点地层注浆进展 |
2.1 高压富水断层带注浆技术 |
2.2 大型富水填充岩溶注浆技术 |
2.3 极高水压富水节理密集带堵水注浆技术 |
2.4 高渗透海底风化槽注浆技术 |
2.5 富水粉细砂层注浆施工技术 |
3 隧道注浆技术进步与创新 |
3.1 堵水为主的隧道信息化注浆设计新理念 |
3.2 隧道注浆新方法、新工艺 |
3.2.1 上断面开孔全断面超前加固方式 |
3.2.2 加筋注浆工艺 |
3.2.3 钻注一体注浆工艺 |
3.3 隧道注浆新材料 |
3.4 钻孔注浆设备配套 |
4 展望 |
4.1 注浆理论研究方面 |
4.2 注浆材料方面 |
4.3 注浆过程智能化控制技术研究 |
4.4 钻孔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研究 |
4.5 注浆效果验证研究 |
5 结语 |
(2)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概述 |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选题依据与目的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类型方面 |
1.2.2 隧道突水突泥的判识方面 |
1.2.3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临灾判据方面 |
1.2.4 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分类及其地质判识 |
2.1 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抗突体定义 |
2.1.1 突水突泥致灾系统 |
2.1.2 抗突体 |
2.2 我国突水突泥隧道分布特征 |
2.3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分类 |
2.4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结构特征与地质判识及典型案例分析 |
2.4.1 岩溶类致灾系统 |
2.4.2 断层类致灾系统 |
2.4.3 其他成因类致灾系统 |
2.5 隧道突水突泥孕灾模式 |
2.5.1 直接揭露型突水突泥 |
2.5.2 渐进破坏型突水突泥 |
2.5.3 渗透失稳型突水突泥 |
2.5.4 间歇破坏型突水突泥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与软件 |
3.1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评判方法的建立 |
3.1.1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
3.1.2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等级划分 |
3.2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影响因素等级划分 |
3.2.1 抗突体厚度 |
3.2.2 不良地质 |
3.2.3 水动力条件 |
3.2.4 围岩特征 |
3.3 实施流程 |
3.4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软件 |
3.5 工程验证 |
3.5.1 工程概况 |
3.5.2 抗突评判影响因素分析 |
3.5.3 抗突评判结果与分析 |
3.5.4 抗突评判软件应用 |
3.5.5 基于抗突评判结果的隧道突水突泥灾害处治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隧道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临灾判据 |
4.1 充填介质滑移失稳的隧道突水突泥最小安全厚度 |
4.1.1 充填介质滑移失稳力学模型 |
4.1.2 充填介质滑移失稳最小安全厚度公式 |
4.1.3 最危险滑动面与最小安全安全厚度影响因素分析 |
4.1.4 讨论 |
4.2 充填介质渗透失稳的无粘性土管涌变截面螺旋毛管模型 |
4.2.1 无粘性土管涌的变截面螺旋毛管模型 |
4.2.2 可动颗粒起动机理 |
4.2.3 可动颗粒起动的临界水头梯度 |
4.2.4 算例分析及讨论 |
4.3 考虑清淤和降雨的隧道间歇型二次突水突泥临灾判据 |
4.3.1 降雨诱发二次突水突泥致灾机制 |
4.3.2 清淤诱发二次突水突泥致灾机制 |
4.3.3 充填型溶洞二次突水突泥临灾判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室内试验 |
5.1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机制与沉积特征 |
5.1.1 溶洞结构特征 |
5.1.2 充填介质沉积机制与沉积特征 |
5.2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试验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试验 |
5.2.1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一体化试验装置 |
5.2.2 试验方案与流程 |
5.2.3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
5.2.4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致灾过程 |
5.2.5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影响因素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工程案例与充填介质特征分析 |
6.1 工程概况 |
6.1.1 地形地貌 |
6.1.2 地层岩性 |
6.1.3 地质构造 |
6.1.4 水文地质特征 |
6.2 隧道间歇型突水情形 |
6.3 溶洞充填介质特性分析 |
6.3.1 充填介质颗粒级配分析 |
6.3.2 充填介质颗粒磨圆度分析 |
6.3.3 充填介质矿物成分分析 |
6.4 水文地质条件与突水突泥地下水来源判定 |
6.5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原因分析 |
6.6 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及软件应用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博士期间申请的专利 |
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风险评估及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2.2 隧道突涌水灾害防治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案例分析 |
2.1 摩岗岭隧道 |
2.2 乌鞘岭隧道 |
2.3 摩天岭隧道 |
2.4 岑溪大隧道 |
2.5 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
2.6 山岭隧道突涌水风险典型防控技术 |
2.7 山岭隧道突涌水风险典型处治技术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
3.1 隧道突涌水安全风险事故严重程度评估 |
3.2 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原理 |
3.2.1 模糊-层次综合评判体系简介 |
3.2.2 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体系 |
3.2.3 层次分析法体系 |
3.3 隧道突涌水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3.3.1 权重确定 |
3.3.2 隶属度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岭隧道突涌水风险防控措施及灾害处治建议 |
4.1 隧道突涌水风险防控措施 |
4.2 隧道突涌水灾害处治建议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风险评估及处治方案研究 |
5.1 依托工程概况 |
5.2 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 |
5.3 隧道突涌水原因分析 |
5.3.1 涌水点地质特征 |
5.3.2 地质调查成果资料汇总 |
5.3.3 突涌水来源和通道 |
5.4 隧道突涌水处治措施 |
5.4.1 处治基本方案 |
5.4.2 超前管棚 |
5.4.3 注浆加固 |
5.4.4 结构整治 |
5.4.5 排水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典型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处治措施的数值模拟分析 |
6.1 计算模型设计 |
6.1.1 模型范围及尺寸 |
6.1.2 模型材料参数 |
6.1.3 施工过程模拟 |
6.1.4 目标面的确定 |
6.1.5 工况拟定 |
6.2 不同工况下隧道衬砌位移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典型隧道突涌水案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5)隧道岩溶突涌水机理与治理方法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概述 |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选题依据与目的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在突涌水灾害源赋存规律方面 |
1.2.2 在突涌水灾变演化机理方面 |
1.2.3 在突涌水实时监测预警方面 |
1.2.4 在突涌水灾害协同治理方面 |
1.3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重大突涌水灾害源类型及其赋存规律 |
2.1 突涌水灾害源类型 |
2.2 裂隙型突涌水灾害源赋存特征 |
2.3 断层型突涌水灾害源赋存特征 |
2.4 岩溶型突涌水灾害源赋存特征 |
2.4.1 岩溶分布特征 |
2.4.2 岩溶充填介质特征 |
2.5 典型突涌水灾害案例与地质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充填型岩溶构造渗透率演化规律与失稳判据 |
3.1 充填介质渗透失稳破坏机理 |
3.1.1 渗透率演化规律 |
3.1.2 颗粒流失条件下渗流控制方程 |
3.1.3 渗透破坏过程 |
3.2 充填介质整体失稳破坏机理 |
3.2.1 力学模型及失稳判据 |
3.2.2 整体突出破坏过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隧道爆破施工岩溶突涌水模型试验 |
4.1 工程概况 |
4.1.1 依托工程概况 |
4.1.2 地质构造及突涌水地质条件 |
4.2 新型流固耦合相似材料研制 |
4.2.1 实际围岩力学参数测试 |
4.2.2 流-固耦合相似理论 |
4.2.3 改进的流固耦合相似材料 |
4.3 三维可视化组合式突涌水模型试验系统 |
4.3.1 可视化组合式钢结构台架 |
4.3.2 多元信息监测系统 |
4.4 模型试验的设计及其实施 |
4.4.1 试验方案设计 |
4.4.2 监测方案设计 |
4.4.3 模型体制作 |
4.4.4 试验过程 |
4.4.5 多物理场突水前兆信息 |
4.5 隧道开挖过程三维数值模拟 |
4.5.1 计算模型和模拟过程 |
4.5.2 计算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隧道突涌水灾害实时监测与预警方法 |
5.1 突涌水灾害前兆信息监测方法 |
5.1.1 突涌水灾害监测对象 |
5.1.2 灾变前兆信息监测方法 |
5.1.3 防突结构破裂通道监测定位方法 |
5.1.4 多元信息融合分析与预警 |
5.2 前兆多元信息实时监测 |
5.2.1 前兆信息采集方法 |
5.2.2 多元信息无线传输模式 |
5.2.3 隧道远程视频监控 |
5.3 多元信息远程监测及工程应用 |
5.3.1 多元信息分析预警优势 |
5.3.2 多元信息远程监控设计 |
5.3.3 齐岳山隧道工程应用 |
5.4 隧道突涌水灾害预警方法 |
5.4.1 综合预警方法 |
5.4.2 临灾预警机制 |
5.4.3 应急响应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岩溶涌水灾害注浆封堵机理与治理方法 |
6.1 岩溶涌水灾害特征研究 |
6.1.1 岩溶发育影响因素 |
6.1.2 岩溶涌水灾害类型划分 |
6.1.3 灾害治理中存在的难题 |
6.2 岩溶涌水灾害注浆扩散机制 |
6.2.1 岩溶涌水治理注浆特征及分析 |
6.2.2 岩溶涌水灾害注浆封堵浆液扩散机制 |
6.3 岩溶涌水灾害注浆治理方法 |
6.3.1 岩溶涌水路径精细化探查 |
6.3.2 岩溶涌水灾害分类注浆处治 |
6.4 大坝隧道岩溶突涌水灾害注浆治理工程应用 |
6.4.1 隧道突涌水灾害概况 |
6.4.2 分区分类注浆治理设计 |
6.4.3 钻探及注浆工艺改进 |
6.4.4 注浆治理效果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作者在学期间获得的奖项 |
作者在学期间参与编写的专着、标准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公路隧道几类涌突水机制的力学分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隧道涌突水研究现状 |
1.2.1 涌突水类型研究现状 |
1.2.2 涌突水机制研究现状 |
1.2.3 涌突水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不足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隧道涌突水机制类型概述 |
2.1 影响隧道涌突水的主要因素 |
2.2 公路隧道涌突水的基本类型 |
2.2.1 揭穿地表或地下水体涌突水 |
2.2.2 揭穿含水层涌突水 |
2.2.3 断层破碎带涌突水 |
2.2.4 岩溶管道涌水 |
2.3 公路隧道涌突水机制类型及特点 |
2.3.1 揭穿式直涌机制及特点 |
2.3.2 裂隙水力劈裂机制及特点 |
2.3.3 隔水岩墙水压致裂机制及特点 |
2.3.4 动静力扰动导水机制及特点 |
第3章 关键块体失稳导水力学机制分析 |
3.1 结构面受力机制分类 |
3.2 不同类型结构面的失稳破坏机制 |
3.2.1 平直光滑结构面阻水块体的失稳破坏机制 |
3.2.2 粗糙起伏结构面围成的阻水块体的失稳破坏机制 |
3.2.3 非贯通连续结构面围城的关键阻水块体的失稳破坏机制 |
3.3 秦岭Ⅲ号隧道K0+347 处涌水机制分析 |
3.3.1 隧道涌水段的工程地质条件 |
3.3.2 隧道涌突水现象 |
3.3.3 隧道涌突水机制分析 |
3.4 涌突水数值模拟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隔水岩墙弯曲破坏型隧道涌水力学机制分析—基于梁模型和矩形薄板模型 |
4.1 基于梁模型的涌突水机制分析 |
4.1.1 基于梁模型的涌突水力学机制分析 |
4.1.2 最小安全隔水层厚度 |
4.2 基于矩形薄板模型的涌突水力学机制分析 |
4.2.1 基于板型的涌突水力学机制分析 |
4.2.2 最小安全隔水层厚度 |
4.3 狮子寨隧道K42+192 处涌水机制分析 |
4.3.1 隧道里程K42+192m处工程地质条件 |
4.3.2 隧道水文地质条件 |
4.3.3 隧道涌突水现象 |
4.3.4 涌突水机制分析 |
4.4 涌突水数值模拟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隔水岩墙弯曲破坏型隧道涌水力学机制分析—基于圆形薄板模型 |
5.1 基于圆形薄板模型的涌突水力学机制分析 |
5.1.1 薄板的基本假设和平衡方程 |
5.1.2 几何方程 |
5.1.3 物理方程 |
5.1.4 圆形岩板的挠曲微分方程 |
5.1.5 均布力作用下的岩板的内力分析 |
5.1.6 最小隔水层厚度计算公式 |
5.2 考虑围压作用下的圆形薄板的力学机制分析 |
5.2.1 最大拉应力分析 |
5.2.2 最小隔水层厚度计算公式 |
5.3 明月山隧道K5+398 处涌突水机制分析 |
5.3.1 隧道里程K5+398m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
5.3.2 隧道涌突水现象 |
5.3.3 涌突水机制分析 |
5.4 涌突水数值模拟验证 |
5.4.1 数值建模 |
5.4.2 变形破坏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飞仙关隧道涌突水机制分析及应用 |
6.1 隧道区域地层岩性以及地质构造 |
6.1.1 隧道区域地层岩性 |
6.1.2 隧道区域地质构造 |
6.2 水文地质条件 |
6.3 右洞“9.20”特大涌水 |
6.4 隧道K23+708 处涌水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
6.4.1 涌水地段地质特征 |
6.4.2 涌水地段地质特征 |
6.5 隧道涌水机制分析以及应用 |
6.5.1 K23+708 处涌突水机制分析 |
6.5.2 矩形薄板模型的应用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深长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及其致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深长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及其致灾模式研究国内外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2 深长隧道涌突水、涌突泥灾害与突水突泥致灾构造 |
2.1 隧道涌突水、涌突泥灾害 |
2.2 隧道涌突水、涌突泥灾害与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关系分析 |
2.3 小结 |
3 深长隧道突水致灾构造研究 |
3.1 突水致灾构造基本概念 |
3.2 突水致灾构造及其构成地质特征 |
3.2.1 未胶结的富水压性断层上盘强烈破碎带 |
3.2.2 未胶结的富水张性断层带 |
3.2.3 未胶结的富水顺层错动(节理密集发育)破碎带 |
3.2.4 充水岩溶含水体 |
3.2.5 地下向斜储水构造含水体 |
3.3 突水模式及其突水特征 |
3.3.1 未胶结的富水压性断层上盘强烈破碎带含水体突水 |
3.3.2 未胶结的富水张性断层带含水体突水 |
3.3.3 未胶结的富水顺层错动(节理密集发育)破碎带含水体突水 |
3.3.4 充水岩溶含水体突水 |
3.3.5 地下向斜储水构造含水体突水 |
3.4 隧道突水灾害成灾基本理论 |
3.4.1 突水灾害成灾条件 |
3.4.2 突水灾害成灾基本模式 |
3.5 小结 |
4 深长隧道突泥致灾构造研究 |
4.1 突泥致灾构造基本概念 |
4.2 突泥致灾构造及其构成地质特征 |
4.2.1 底部充填黏土的水、泥混合充填岩溶 |
4.2.2 与地表相通的饱和黏土充填岩溶 |
4.2.3 大型压性断层主干断层断层泥带 |
4.3 突泥模式及其突泥特征 |
4.3.1 底部充填黏土的水、泥混合充填岩溶突泥 |
4.3.2 与地表相通的饱和黏土充填岩溶突泥 |
4.3.3 大型压性断层主干断层断层泥带突泥 |
4.4 深长隧道突泥灾害成灾基本理论 |
4.4.1 突泥灾害成灾条件 |
4.4.2 突泥灾害成灾基本模式 |
4.5 小结 |
5 典型突水突泥灾害实例分析 |
5.1 典型突水灾害实例分析 |
5.1.1 未胶结的富水压性断层上盘强烈破碎带含水体突水 |
5.1.2 未胶结的富水张性断层带含水体突水 |
5.1.3 未胶结的富水顺层错动(节理密集发育)破碎带含水体突水 |
5.1.4 充水岩溶含水体突水 |
5.1.5 地下向斜储水构造含水体突水 |
5.2 典型突泥灾害实例分析 |
5.2.1 底部充填黏土的水、泥混合充填岩溶突泥 |
5.2.2 与地表相通的饱和黏土充填岩溶突泥 |
5.2.3 大型压性断层主干断层断层泥带突泥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
附录二:学位论文数据集 |
详细摘要 |
(9)山岭隧道地下水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本研究的现状 |
1.2 研究工作技术线路、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地下水与地质环境统计 |
2.1 国内主要山岭隧道地下水与地质环境统计 |
2.1.1 隧道地下水流量与地质环境统计 |
2.1.2 公路隧道、矿井、市政工程隧道地下水与地质环境统计 |
2.2 隧道涌水影响因素分析 |
第3章 地下水分布规律的研究 |
3.1 岩性、构造、气候、地貌与地下水的关系 |
3.1.1 岩性与地下水的关系 |
3.1.2 地质构造与地下水的关系 |
3.1.2.1 断层带的地下水特征 |
3.1.2.2 地下水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
3.1.2.3 断裂富水性结构分析 |
3.1.3 气候、地貌等条件对地下水的影响 |
3.2 地下水的主要类型及特征 |
3.2.1 基岩裂隙水 |
3.2.2 岩溶水(喀斯特水) |
第4章 地下水与岩土介质相互作用研究 |
4.1 地下水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 |
4.1.1 物理作用 |
4.1.2 化学作用 |
4.1.3 力学作用 |
4.2 地下水与岩土体相互影响 |
4.2.1 地下水对岩土体力学性质的影响 |
4.2.2 变形岩土体对地下水流的影响 |
4.3 地下水与岩土体相互作用导致的隧道涌水、地面塌陷灾害及围岩危害分析 |
4.3.1 地下水与岩土体相互作用引起的地面沉降、岩溶地面塌陷 |
4.3.2 地下水对围岩稳定性和施工的影响 |
第5章 隧道涌水预测预报研究 |
5.1 隧道施工涌水时空预报 |
5.1.1 空间位置预测预报 |
5.1.2 预测预报技术 |
5.1.3 时间预测预报 |
5.2 涌水量的预测预报方法 |
5.2.1 比拟法 |
5.2.2 水理统计法 |
5.2.3 地下水动力学公式法(或称解析法) |
5.2.4 水均衡法 |
5.2.5 时间序列分析法 |
5.2.6 灰色系统理论法 |
5.2.7 基于系统理论的地下水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环境下裂隙围岩型隧道涌水量预测研究 |
5.2.8 非稳定流数学模拟分析法 |
5.2.9 超前预报分析 |
5.3 超前地质预报 |
5.3.1 隧道工程地质预报方法综述 |
5.3.2 工程水文地质预报 |
5.3.3 提高工程地质预报符合率的途径及方法比较 |
5.3.4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资料收集 |
5.3.4.1 预报所需资料 |
5.3.4.2 资料收集 |
5.3.5 TSP超前地质预报 |
5.3.5.1 TSP超前地质预报特点 |
5.3.5.2 基本原理 |
5.3.6 TSP地质超前预报的应用 |
5.4 超前探水 |
5.4.1 测温方法调查地下水 |
5.4.1.1 测温方法调查地下水原理 |
5.4.1.2 测温法有关参数及其确定方法 |
5.4.1.3 资料判释方法 |
5.4.2 红外线超前探水技术的研究 |
5.4.2.1 红外线超前探水原理 |
5.4.2.2 测试手段 |
5.4.2.3 测试过程 |
5.4.2.4 分析方法 |
5.4.2.5 红外线探水主要技术措施 |
5.4.2.6 红外线超前探应用 |
第6章 山岭隧道地下水防治研究 |
6.1 隧道防治地下水的处理原则 |
6.1.1 现行设计规范有关规定 |
6.1.2 以排为主的主要缺点 |
6.1.3 隧道工程处理地下水的正确原则 |
6.2 隧道地下水的防治 |
6.2.1 隧道工程的选线 |
6.2.2 采用以深孔全断面帷幕注浆防水为主的堵水措施 |
6.2.2.1 预注浆的概念 |
6.2.2.2 水泥浆液在岩体裂隙中的流动机理 |
6.2.2.3 预注浆的形式及适用条件 |
6.2.2.4 周边封闭预注浆的设计方法及参数选取 |
6.2.2.5 注浆的养护与质检 |
6.2.2.6 预注浆的工程进度及效果 |
6.2.3 水压衬砌结构防治地下水 |
6.2.3.1 衬砌外水压力计算 |
6.2.3.2 衬砌外表面静水压头h计算 |
6.2.4 施工工艺问题(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6.2.4.1 结构自防水问题(混凝土裂缝) |
6.2.4.2 衬砌结构同围岩的接触处理 |
6.2.4.3 结合相对较弱的节理及软弱的结构面(堵头砼的裂缝、施工冷缝、结构缝) |
6.2.5 抗水压衬砌分层施作,涌水地段尽可能采用同一衬砌断面 |
6.2.5.1 抗水压衬砌分层施作 |
6.2.5.2 涌突水地段采用同一衬砌内轮廓 |
6.2.6 防水材料问题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大瑶山隧道F9断层带坍方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隧道注浆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 卓越,李治国,高广义.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21(11)
- [2]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D]. 黄鑫. 山东大学, 2019(09)
- [3]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风险评估及防治措施研究[D]. 张鹏.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4]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分类、地质判识、孕灾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J]. 李术才,许振浩,黄鑫,林鹏,赵晓成,张庆松,杨磊,张霄,孙怀凤,潘东东.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05)
- [5]隧道岩溶突涌水机理与治理方法及工程应用[D]. 路为. 山东大学, 2017(03)
- [6]公路隧道几类涌突水机制的力学分析与应用[D]. 付振华.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5)
- [7]深长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及其致灾模式研究[D]. 罗雄文.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4(03)
- [8]大瑶山隧道的科研与施工[A]. 王梦恕,王福柱,徐济川,黄少霞. 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 2002
- [9]山岭隧道地下水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D]. 汪海滨. 西南交通大学, 2002(02)
- [10]铁路隧道防排水有关问题的探讨[J]. 王汝澄. 隧道建设, 19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