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铜与不锈钢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高维[1](2021)在《添加镍中间层的铜/不锈钢超声波焊接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工业、科技的进步,纯种材料已经无法满足制造产业的需求,而异种材料制备出的复合工件不仅能够满足对于结构强度的要求,还有助于提升经济效益。铜/不锈钢复合工件兼具了铜和不锈钢的优异性能,既能解决铜资源的紧缺,又能解决结构需求的多样化问题。本文对紫铜和不锈钢的超声波焊接接头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不同焊接参数对接头的界面温度和应力的影响规律,从而揭示界面摩擦产热及塑性变形特点;并系统研究了接头界面成形、微观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界面温度分布并不均匀。随着焊接参数的提升,界面应力水平逐渐提高;铜板的高温区域面积大于不锈钢板,且铜板的内应力也大于不锈钢板。有中间层镍箔的接头界面的模拟峰值温度和最大应力均高于无中间层的接头。中间层厚20μm的接头界面的模拟峰值温度和最大应力均高于中间层厚30μm的接头。试验结果表明:当能量在1600J~2400J范围时,随着能量增加,拉剪力先增大后减小;在能量为2000J时达到峰值,拉剪力平均值为1218.33N。随着能量增加,接头的断裂方式由界面断裂变转变为母材断裂。中间层镍箔的硬度明显高于铜硬度而低于不锈钢硬度,能量变化对接头硬度分布没有明显的影响。界面组织主要有:铜固溶体、镍固溶体以及奥氏体。当静压力在0.2MPa~0.3MPa范围时,随着静压力增加,拉剪力先增大后减小。当振幅在7.5μm~9.5μm范围时,随着振幅增加,拉剪力逐渐增加。有中间层镍箔的接头的结合性优于无中间层的接头。中间层厚20μm的接头的最大拉剪力(1261.6N)大于中间层厚30μm的接头的最大拉剪力(1174.3N)。有中间层时的接头界面原子的扩散距离大于无中间层时的接头。中间层厚20μm的接头界面原子的扩散距离大于中间层厚30μm的接头。铜/镍界面原子的扩散距离大于镍/不锈钢界面原子的扩散距离。现有试验条件下,得到较为合适的焊接参数:中间层镍箔厚20μm、能量为2000J、静压力为0.25MPa、振幅为9.5μm。
崔紫微[2](2021)在《铜/不锈钢激光填丝焊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铜和不锈钢组成的复合结构具有性能和成本双重优势,在军工、电力、造船、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但铜/不锈钢的理化性能差异较大,导致两者的焊接存在一定困难。激光填丝焊不但保留了激光焊能量密度高、焊后变形小、焊接效率高、无真空要求等优点,而且具有降低装配精度、冶金调整方便、接头形式不受限制等优点,用来解决铜/不锈钢激光焊接中金属烧损严重、束缝对中精度要求高、间隙敏感性大等问题。本文利用激光填丝焊的焊接方法焊接T2紫铜和301不锈钢异种金属,采用了600合金焊丝(Ni基焊丝)、S201焊丝(Cu基焊丝)、ERNiCu-7焊丝(Ni-Cu基焊丝)3种不同焊丝,分别研究了焊接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接头不同位置的显微组织特点及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使用600合金焊丝时,随着焊接功率的提高,焊缝熔宽呈现增大的趋势,焊缝熔深及余高呈现减小的趋势;随着焊接速度的提高,焊缝熔深、熔宽及余高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在熔池中存在的各种力的综合作用下,铜/焊缝界面产生凹凸不平的形状;随着焊接功率的提高,接头横截面的形貌由X形转变为T形。Cu-HAZ中具有粗大的铜晶粒,并且Cu-HAZ中晶粒平均尺寸随着热输入的提高而变大。铜/焊缝界面处存在未混合区(UZ),铜侧焊缝中的微裂纹随着焊接功率的提高而消失。不锈钢侧焊缝的凝固模式为A模式,成分为奥氏体。铜、不锈钢母材区具有很高比例的小角度晶界,而焊缝区、不锈钢/焊缝界面及铜/焊缝界面均具有很高比例的大角度晶界。焊缝区具有一个相对均匀的硬度分布,Cu-HAZ中硬度下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对接头抗拉强度影响最大的为焊接功率,其次为焊接速度及填丝速度。经优化的接头的抗拉强度为253.75MPa,达到了铜母材抗拉强度的96.29%。焊缝区的应变较低,焊缝/铜母材界面位置存在应力集中,这二者导致接头的延伸率较低,接头的断裂模式为准解理断裂。使用S201焊丝时,改变对接间隙、激光束偏移位置同时提高焊接热输入,得到了成形良好的接头。焊缝熔宽随着焊接功率的提高而增大,焊缝熔深及余高随着焊接功率的提高而减小,随着焊接速度的提高,焊缝熔深、熔宽及余高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在熔池中存在的各种力的综合作用下,不锈钢/焊缝界面产生了条状UZ,焊缝中不锈钢与铜的混合存在多种可能。不锈钢侧UZ宽度随着焊接功率的提高而减小,随着焊接速度的提高而增大,焊接功率提高导致熔池金属混合地更加充分。焊缝中的组织由细小的α-Fe及ε-Cu组成,沿着铜侧焊缝-不锈钢侧焊缝的方向,α-Fe相及ε-Cu相尺寸增大,随着焊接速率提高,各组成相尺寸减小,并且α-Fe相在焊缝中分布地更加均匀。接头的抗拉强度均达到母材的90%以上,断裂模式为韧性断裂,S201焊丝接头延伸率明显提高,达到了20%以上。接头的抗拉强度随着Cu-HAZ晶粒平均面积的增大而下降,与Cu-HAZ的宽度间无明显关系。使用ERNiCu-7焊丝时,随着焊接功率的提高,焊缝熔宽增大,焊缝熔深减小,焊缝余高先增大后减小。提高焊接功率可以有效抑制不锈钢侧UZ及元素过渡平台的出现。在过冷效应的作用下,铜/焊缝界面也存在一个UZ,铜/焊缝界面UZ中存在晶粒细化。随着焊接功率提高,铜侧焊缝UZ的面积下降。相比于铜母材,Cu-HAZ中晶粒没有明显粗化。铜/焊缝界面处具有较高比例的小角度晶界,而不锈钢/焊缝处具有较高比例的大角度晶界。不锈钢/焊缝界面的晶粒平均尺寸较大,然而铜/焊缝界面晶粒平均尺寸较小。不同功率下,在铜侧UZ中均存在一个硬度值较高的区域。在拉伸试验中,接头的抗拉强度及延伸率随着焊接功率的提高而增大,当焊接功率为1500W时,抗拉强度为241.45MPa,达到了铜母材抗拉强度的91.64%,接头的延伸率大于22.5%。焊接功率低于1300W时,接头的断裂模式为准解理断裂,焊接功率高于1300W时,接头的断裂模式为韧性断裂。
朱元皓[3](2021)在《T2紫铜/316L不锈钢异种金属GTAW接头微观组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铜/不锈钢异种材料的焊接可以将铜良好的导电、导热性与不锈钢良好的机械性能相结合,有利于发挥两种材料的优势。但在铜/不锈钢的熔焊中,二者物理性质差异过大易导致焊接裂纹;熔池中发生的铁-铜液相分离可能导致焊接缺陷的产生。另外,成分及组织与母材相异的焊接接头会成为力学性能及耐蚀性能的薄弱区域。本文采用钨极氩弧焊,分别填充纯铜焊丝、307Si焊丝和NiCrMo-3焊丝对T2紫铜/316L不锈钢异种金属进行对接焊。通过分析接头的微观组织和性能,探究焊丝和工艺参数对铜/钢异种金属接头组织成形、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的影响。在合适的工艺参数下,使用纯铜焊丝、307Si焊丝和NiCrMo-3焊丝均实现了接头内部无缺陷的高质量焊接,各接头的抗拉强度均达到铜母材的77%以上。铜侧热影响区为接头力学性能的薄弱区域,三种焊丝制备拉伸试样均断裂于此,各接头抗拉强度相近。拉伸断口分布着韧窝和延伸区,呈现典型的韧性断裂特征。本文基于Fe-Cu合金的凝固特点,结合焊缝的微观组织,对铜/不锈钢焊缝组织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使用纯铜焊丝焊接铜/钢时,铁-铜液相分离对焊缝组织的形成起主导作用。焊缝组织为铜基体中分布着大量由铁-铜液相分离形成的富Fe球和富Fe枝晶。在铁-铜初次液相分离形成的富Fe球内还分布有标志着铁-铜二次液相分离的富Cu相。使用307Si焊丝焊接铜/钢时,焊缝中仍会发生铁-铜液相分离现象。但由于307Si焊丝与纯铜焊丝制备熔池冷却速率的差异,以及富Fe相与富Cu相发生液相分离需满足的过冷条件不同,导致两种焊丝制备焊缝中液相分离程度不同:307Si焊丝制备焊缝中初次液相分离所得富Cu球并未发生二次液相分离。使用NiCrMo-3焊丝焊接铜/钢时,由于Ni元素会减小铁-铜间的混溶间隙,导致液相分离难以发生。因此,镍基焊丝制备焊缝组织为Ni-Fe-Cr间形成的γ相和被排到结晶间隙形成的ε-Cu。基于焊接熔池边界凝固理论,结合界面处宏观偏析现象,分析了各焊丝制备接头铜侧和钢侧界面未混溶区宏观偏析机制。填丝焊时,熔池边缘形成非等温边界。其中,纯铜焊丝制备接头的钢/焊缝界面附近液态母材的温度高于熔池主体的温度,导致岛状和半岛状未混溶区的形成;307Si焊丝和NiCrMo-3焊丝制备接头铜/焊缝界面附近液态母材的温度低于熔池主体的温度,导致富Fe相和富Ni相侵入铜基未混溶区。在纯铜焊丝、307Si焊丝以及NiCrMo-3焊丝制备接头的浸泡腐蚀试验中,焊缝中发生局部电偶腐蚀,富Cu相均充当阳极发生溶解,而富Fe及富Ni相充当阴极。浸泡腐蚀结果和电化学测量结果均表明,各焊丝制备接头的耐蚀性顺序为:NiCrMo-3焊丝>307Si焊丝>纯铜焊丝。
李继红,张云龙,杜明科,张敏,李静,雷龙宇[4](2021)在《合金元素对铜/钢接头连接机理及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采用HS201实心焊丝、Cu-Si药芯焊丝、Cu-Ni药芯焊丝3种不同的焊接材料对T2铜和304不锈钢异种金属进行了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接试验.主要研究了合金元素(Si,Ni)对T2铜/304不锈钢连接机理及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3组焊丝得到的焊缝成形良好,且焊接接头的横截面均未出现明显的宏观缺陷;HS201焊接接头和Cu-Si焊接接头的钢母材与焊缝交界处均发现了明显的过渡区域,其组织可分为富铁相和富铜相;Cu-Ni焊接接头中不存在明显的过渡区域,且焊缝中出现了较多的富铁相,多以树枝晶的形态存在;Si,Ni元素可以显着提高焊缝的冲击韧性,其中Cu-Ni焊缝的室温冲击吸收能量最高(AKV=54 J),可达铜母材的83%以上;Cu-Ni焊接接头的焊缝区中,硬度值较高的区域占比最大,Cu-Si焊接接头次之.
李静[5](2020)在《T2-304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分析及其匹配焊材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同种金属材料的焊接复合构件的性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基本需求,因此探究异种金属材料之间的焊接性,并制备出异种材料复合焊件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如铜/不锈钢异种金属复合焊件兼有的强度、耐蚀性和高导热导电性能,使其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电力行业和石油化工等工业领域。然而,铜和不锈钢的热物理性能差异较大,使得焊缝及钢侧热影响区易生成焊接裂纹,进而也限制了铜/不锈钢异种金属复合焊件的应用。因此,以采用焊接技术实现铜和不锈钢异种金属材料之间的连接为目的,开展焊接接头的组织性能分析,并通过开发匹配焊材来调控接头组织,以进一步提高接头的力学性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纯铜焊丝为过渡连接材料,采用工程应用最为广泛的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实现了 T2铜与304不锈钢的连接。通过分析对比不同工艺参数下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揭示了工艺参数对接头综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大,不锈钢与焊缝金属的连接纽带(富铁过渡带)宽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且由于焊缝中弥散分布的树枝状和球状富铁相的含量增多,使得焊缝的显微硬度得到明显提高,但是接头的抗拉强度却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其平均抗拉强度达到了 T2紫铜的90%以上。另外,焊缝金属的韧性普遍较低,最高值(Ak=35J)也仅有铜母材的54%。因此,在工艺参数和过渡材料匹配合理的情况下,铜/钢焊接接头的强度可满足使用要求,但韧性较低依旧是制约其在工程应用中的负面因素。在此基础之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焊缝金属的韧性,本次研究制备了 Cu-Si和Cu-Ni两种药芯焊丝用于T2铜与304不锈钢之间的连接,并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表征对接头的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两种药芯焊丝得到的焊缝成型良好,且焊接接头的横截面未出现明显的宏观缺陷。其中,当采用Cu-Si药芯焊丝作为过渡焊材时,焊缝区的富铁相尺寸显着减小,且焊缝金属的冲击韧性(Ak=41J)发生了小幅度的提高;当采用Cu-Ni药芯焊丝作为过渡焊材时,由于镍与铁之间可以发生无限互溶,使得焊缝中的富铁相含量增多,且大多以树枝状的形貌存在,同时焊缝金属的冲击韧性(Ak=54J)显着提高,可达铜母材的83%。对比之下,采用Cu-Ni药芯焊丝作为过渡材料得到的铜/钢锈钢焊接接头的性能较优。除此之外,本文以观察到的显微组织特点为基础,结合Cu-Fe二元相图及Cu-Fe合金的凝固特点,探讨了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接工艺下得到的铜/不锈钢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的形成过程,并对熔池金属的组织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后续铜/不锈钢焊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方面的基础。
尚大智[6](2020)在《铜钢异种金属激光叠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铜钢等不同材料组成的异材金属复合结构综合了导电性、导热性、结构强度、加工工艺成本等特性,较好的满足了多种场合的要求。论文针对电力接地中的铜钢转换接头生产中的冶金相容性不良、接头电阻率较高、材料利用率欠佳,加工效率不高的问题,开展激光叠焊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其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基于软件的铜钢异种金属激光焊接仿真研究。建立铜钢转换接头简化三维实体模型,获得与实际相一致的熔深0.686mm,熔宽0.453mm的焊接熔池。模拟结果表明:各节点的升温速率远大于冷却速率,近焊缝区域温度梯度变化大,远离焊缝区域温度梯度变化相对缓和。焊接变形关于焊缝中心呈不对称分布,在收弧端残余拉应力达到最大值387.982Mpa。冷却至室温后,焊接接头发生明显变形,最大变形量约为0.426mm,在装夹位置存在0.015mm的变形。激光织构表面形貌特征及工艺规律分析。基于激光织构技术在钢板表面刻蚀具有不同结构的凹槽微织构,研究激光工艺参数对凹槽织构表面形貌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激光功率和刻蚀次数的增加,凹槽底端和周围热烧蚀加剧,影响织构质量效果。相同参数下,十字织构远大于平行织构的凹槽深度和宽度,十字凹槽内相互垂直的两织构呈现“深浅不一”的现象。开展不同织构下铜钢激光叠焊工艺研究,分析接头组织特性及力学性能。基于不同织构下铜钢异种金属激光叠焊工艺研究,分析平行织构(与焊接方向平行或垂直)和十字织构三种工艺下对接头拉伸性能、断裂机制、显微硬度以及电阻率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和对比,对不同织构化下的接头组织特性与界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三种织构下的接头抗拉强度均随着织构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织构深度为95μm时,平行织构(平行于焊接方向)下的铜钢焊接接头拉伸-剪切力达到最高,为2878.564N,比未织构下接头抗拉强度提升了近20%,此处电阻率最低,为35.063μΩ·cm,接头有明显的韧窝产生,为韧性断裂;与未织构铜侧焊缝显微组织相比,三种织构下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晶粒细化;平行织构(平行于焊接方向)工艺下焊接熔池中Fe元素沿着界面层向熔池内部发生较大扩散,冶金相容性大幅提高。
王志国,徐奎,沈浩然,平晓明,尹玉环[7](2019)在《T2紫铜搅拌摩擦焊工艺》文中研究表明对5 mm厚T2紫铜开展了搅拌摩擦焊工艺的研究,分析了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表面成形、接头宏观形貌、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宽的焊接工艺参数范围内均可得到无内部缺陷的接头。接头宏观形貌由焊核区、热机影响区、热影响区和母材组成。随着搅拌头旋转速度的增加或焊接速度的降低,碗形的接头的宏观形貌轮廓逐渐模糊,焊核区的晶粒逐渐粗化,接头的抗拉强度逐渐降低。当焊接工艺参数为400 r/min,200mm/min时,接头的抗拉强度最高,达到母材的95. 9%,S线对接头拉伸性能无影响。热影响区的显微硬度值最低,与接头的断裂位置一致。
刘嘉庚[8](2020)在《钛系层压金属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钛系层压金属复合材料兼具钛层的高比强度、强耐腐蚀性和耐热性以及复合层在结构和物理化学上的特殊性能,因此在建筑、石油化工、航空航天以及海洋工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复合工艺和界面性能是复合板研究的重点,本文以钛/钢复合板和钛/铝复合板这两种典型的钛系层压金属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探索研究符合其结合特征的复合工艺,并对界面性能进行系统研究。对于钛/钢复合板,钛与钢在室温结合困难且在高温界面易形成脆性相,基于此,本文探索提出了一种新的复合工艺,即钎焊轧制法,通过实验分析研究了热轧及热处理后钛/钢复合板的结合性能、界面显微组织、界面结构演变和力学性能。而对于钛/铝复合板,其各层力学性能和塑性变形能力差异较大,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各层相互制约作用使得复合板在整体上表现出与单一金属不一样的变形行为,基于此,本文采用切块法建立了钛/铝冷轧形变模型,明确了结合性能提升和变形协调的关键因素。根据理论分析结果,采用冷轧工艺,研究不同铝强度对钛/铝复合板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钛、铝之间的变形协调性,阐述了钛/铝冷轧复合板结合机理。采用新型复合工艺制备了钛/钢复合板。在纯钛和低碳钢之间加入单一的紫铜T2、BAg-8,以及未加入任何钎料,形成三种钛/钢复合板。热轧后,后两种钛/钢复合板剪切强度随压下率的增加而增加,在压下率为65%,使用BAg-8钎料下达到最大值268 MPa。而对于加入紫铜T2钎料的钛/钢复合板,当压下率达到65%时,剪切强度下降明显,这归因于界面存在较多“弱”的结合界面形态。热处理后,未加钎料的钛/钢复合板界面扩散层从500℃时的4.7μm增加到800℃时的5.4μm;加紫铜T2的钛/钢复合板在拉伸实验过程中界面的破坏是由于热处理过程中在界面处形成了脆性金属间化合物以及大量的魏氏体结构α-β Ti;加BAg-8钎料的钛/钢复合板在800℃热处理后界面存在的TiFe2相为拉伸过程中界面裂纹的形核和扩展提供了主要位置,最终导致界面的破坏。与混合法则(ROM)计算得到的结果相比,三种钛/钢复合板在各热处理温度下的延伸率都显着增强,尤其是加BAg-8钎料的钛/钢复合板具有相对较好的成型性能。对于各层力学性能和塑性变形能力差异较大的钛/铝复合板,采用切块法建立了同时考虑钛层和铝层各向异性和底层金属受挤压结合过程所造成的摩擦变化的冷轧形变模型。本模型能很好的预测轧后Ti/A1厚度比率,而且初始铝强度越小,预测值越准确。用该模型研究了轧制压下率、初始铝强度、钛与铝之间的摩擦系数和铝层初始厚度对轧制变形区应力分布及结合状态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较高的压下率促使更多的铝向出口处流动,连接形成后,更大的轧制压力对界面结合性能的增强有促进作用。初始铝强度提高,复合板变形更协调,性能更稳定,在压下率为50%时,初始铝获得较高强度,有助于促进结合性能提升。钛层和铝层之间的摩擦途大,越有利于结合性能的提高。综合考虑结合性能和轧机载荷承受能力,0.2 mm的钛和1.2 mm的铝的厚度组合最佳。基于形变模型的研究结果,探究了钛/铝复合板冷轧制备工艺,旨在提高结合性能和变形协调性。研究表明,剥离强度随冷轧压下率增加而增加,相同压下率下,铝强度提高,其对应的钛/铝复合板剥离强度增大。压下率越大,铝强度越高,钛和铝之间的变形协调趋好,其中钛层和铝层的应变硬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剥离表面分析表明钛侧有铝残留,而铝侧几乎没有钛残留,随压下率增大,钛侧残存铝增多,结合界面裂缝间隙变大,界面呈现锯齿形态,在结合界面钛层形成局部剪切变形区。而相同压下率下,铝强度越高,钛侧残存铝越少。钛/铝复合板中钛侧和铝侧具有不同显微结构和织构演变规律。对于铝退火状态的钛/铝复合板,从钛层外侧到钛/铝界面,小角度晶界比率增加,基面织构强度减弱直至消失,从铝层外侧到钛/铝界面,具有较强织构密度的{014}<041>织构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而{012}<321>织构、高斯织构{011}<100>逐渐增强,同时在临近界面处出现微弱的丝织构。对于铝强化状态的钛/铝复合板,从钛层外侧到钛/铝界面,小角度晶界比率增加不明显,基面沿TD偏转30°织构明显减弱并且出现基面织构,从铝层外侧到钛/铝界面,取向差梯度逐渐减小,不稳定的{012}<021>消失,在紧邻界面处出现{014}<041>织构,并且沿着铝基体向界面位置出现立方织构{001}<100>。钛/铝冷轧复合板结合性能决定于4种强连接形态,铝的强度是主要因素,钛侧剥离表面铝的残存量是次要因素。
刘鹏[9](2019)在《T2紫铜-45钢电子束焊双材料的断裂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双材料复合结构已在航空航天、换热设备等产业中被广泛应用。这是因为双材料结构不仅具备单一材料的优点,还具有特殊的机械性能特点,若能将两种不同材料的特点结合在一起,就意味着其在实际的工业中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双材料通常包含两种不同材料,它们的物理属性、化学成分差别很大与其应用前景有着强烈的对比,因此针对双材料的研究还存在有很大的空间,同时大量研究表明,该课题方向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的重点关注对象。本文基于电子束焊铜/钢双材料的试样制备、试验讨论、和数值模拟,探讨了铜/钢双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断裂特征。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结合正交实验法设置焊接试验参数组,讨论电子束焊接工艺参数对铜/钢双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了较优的工艺参数组和具备较好拉伸性能的焊接接头。(2)进行了极限拉伸试验和三点弯曲试验,分析了铜/钢双材料的裂纹扩展方向,综合宏观、微观断口形貌分析了铜/钢双材料的断裂模式,并依据标准测定了铜/钢双材料的断裂韧性。(3)利用小冲孔试验装置对铜/钢双材料进行了三种焊缝位置的小冲孔试验,分析了铜/钢双材料小冲孔试验断裂的主要原因。探讨了基于小冲孔试验数据测定铜/钢双材料断裂韧性的适用性,同时得到了铜/钢双材料的断裂韧性值,与传统三点弯曲试验的结果相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利用小冲孔试验测定断裂韧性的潜力。(4)基于焊接传热和损伤断裂理论,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构建了小冲孔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应力应变场分布情况,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工作。
张蒙[10](2019)在《激光-磁场作用于铜-钢异种材料焊接的工艺研究》文中提出T2紫铜具有耐腐蚀性强、成形美观、导电导热性能好等特点;SUS304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很好的耐蚀性和抗拉强度。T2紫铜和SUS304不锈钢组成的异种焊接接头在航天、汽车、电气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工业应用。本文针对目前这两种材料激光焊接过程容易出现的未焊合、组织成分不均匀等问题,进行了改变激光光束偏角和外加交变磁场的激光焊接工艺实验研究。本研究进行了光束垂直入射和激光光束偏向钢侧10°这两种光束入射角度下的激光焊接工艺,并对这两种激光偏角下的焊缝成形、熔合区界面形貌、焊接接头成分分布、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激光光束偏向钢侧10°时,光束在焊缝下部偏移至铜板侧,呈现出倾斜的焊缝横截面形貌,且焊缝中铜的熔化量明显增多,而铜熔化量的改变对焊接接头产生了显着影响。铜熔化较多时,焊缝填充更加饱满,有效减少了未熔合的缺陷,焊缝中成分、元素和显微硬度的过渡更加平缓,铜侧接头界面结合更好,断口处发生颈缩,延伸率增大,焊缝强度高于铜母材的强度;而光束垂直入射的焊缝试样铜熔化量极少,在铜侧接头界面处焊缝成分、显微硬度急剧变化,铜侧呈现锯齿状的钎接界面,由于铜熔化不足,焊缝成形容易出现缺损,甚至出现未焊合的缺陷,导致焊缝性能不稳定。因此可以通过调控光束偏角来调控焊接接头质量。对焊缝中各种组织的硬度进行测量,建立了铜-钢接头组织和显微硬度的相互映射关系。对于焊缝成分不均匀的问题,本研究施加纵向交变磁场,进行了关于磁场频率和励磁电流(磁感应强度)的全因素实验,并分析了不同磁场参数对接头成形、焊缝熔宽、焊缝成分、焊接过程稳定性、接头力学性能等的影响,发现在一定的参数范围内交变磁场能增大焊缝熔宽,提升焊缝成分分布均匀性,并保证焊缝铜侧界面成分平稳过渡。研究发现磁场频率100-150Hz、磁感应强度18mT等参数能导致焊缝熔宽变宽,在磁场频率150Hz参数下焊接接头的成分均匀性有很大改善,焊缝中铜含量增多,条状和块状富铁相消失。对于交变磁场作用下铜-钢异种焊接接头的性能,本研究进行了拉伸测试、显微硬度测量和电化学腐蚀试验。交变磁场加入后,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明显增大,在磁感应强度18mT、磁场频率为100Hz-200Hz参数作用下,铜-钢异种接头的抗拉性能的提升最为显着。焊缝的显微硬度值取决于焊缝区的成分分布,随磁感应强度增大,焊缝成分更均匀,显微硬度标准差明显降低,18mT时焊缝区域显微硬度标准差最低,焊缝均匀性最好。材料自腐蚀电流密度在18mT取得最小值,在该参数下接头抗腐蚀性能最好。建立了参数-成形-成分分布-性能的映射关系。为分析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对磁感应强度18mT、不同磁场频率下的焊接过程拍摄高速摄像,发现交变磁场作用下熔池宽度、长度、面积均明显增大,烁亮区面积变化不大,熔池流动加剧,金属飞溅物被明显抑制,从而使焊缝熔宽增大,促进了成分均匀性和接头强度的提升,也证明了磁场频率150Hz确实是非常好的调控参数。
二、紫铜与不锈钢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紫铜与不锈钢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添加镍中间层的铜/不锈钢超声波焊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铜/不锈钢异种金属的焊接性特点 |
1.3 铜/不锈钢异种金属的焊接研究进展 |
1.3.1 激光焊 |
1.3.2 熔钎焊 |
1.3.3 电子束焊 |
1.3.4 爆炸焊 |
1.3.5 激光-CMT复合电弧焊 |
1.4 超声波焊接 |
1.4.1 概述 |
1.4.2 原理 |
1.4.3 焊接参数 |
1.4.4 研究现状 |
1.5 试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设备及研究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备 |
2.2.1 焊接设备 |
2.2.2 工件表面预处理及装配 |
2.3 试验研究方法 |
2.3.1 界面热循环测试 |
2.3.2 接头界面分析 |
2.3.3 接头力学性能分析 |
第3章 铜/不锈钢超声波焊接的数值模拟 |
3.1 超声波焊接过程的产热分析 |
3.2 模拟分析 |
3.2.1 金属材料参量 |
3.2.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3.2.3 有限元网格划分 |
3.2.4 边界约束 |
3.2.5 压齿下压模拟过程 |
3.3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3.3.1 能量对界面温度与应力的影响 |
3.3.2 静压力对界面温度与应力的影响 |
3.3.3 振幅对界面温度与应力的影响 |
3.4 模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铜/不锈钢的超声波焊接 |
4.1 无中间层的接头 |
4.2 中间层厚50μm的接头 |
4.3 中间层厚30μm的接头 |
4.3.1 能量对压痕深度的影响 |
4.3.2 能量对界面的影响 |
4.3.3 能量对性能的影响 |
4.3.4 静压力对界面的影响 |
4.3.5 静压力对性能的影响 |
4.3.6 振幅对界面的影响 |
4.3.7 振幅对性能的影响 |
4.4 中间层厚20μm的接头 |
4.4.1 能量对压痕深度的影响 |
4.4.2 能量对界面的影响 |
4.4.3 能量对性能的影响 |
4.4.4 静压力对界面的影响 |
4.4.5 静压力对性能的影响 |
4.4.6 振幅对界面的影响 |
4.4.7 振幅对性能的影响 |
4.5 中间层厚20μm与30μm的接头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2)铜/不锈钢激光填丝焊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铜/不锈钢金属的焊接性 |
1.2.1 铜/不锈钢焊接时存在的问题 |
1.2.2 铜/不锈钢焊接研究现状 |
1.3 填丝焊技术现状 |
1.3.1 电子束填丝焊 |
1.3.2 电弧填丝焊 |
1.3.3 复合热源填丝焊 |
1.3.4 激光填丝焊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方法及设备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备及方法 |
2.2.1 激光焊接设备 |
2.2.2 试样焊接 |
2.2.3 显微组织分析 |
2.2.4 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测试 |
第3章 采用600合金焊丝时铜/不锈钢激光填丝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 |
3.1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
3.1.1 焊接功率的影响 |
3.1.2 焊接速度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
3.1.3 焊接过程温度场分析 |
3.1.4 铜/不锈钢对接接头的熔池流动特点及横截面形貌 |
3.2 接头微观组织特征 |
3.3 力学性能分析 |
3.3.1 显微硬度分析 |
3.3.2 抗拉强度分析 |
3.3.3 应变分析 |
3.3.4 断口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采用S201铜基焊丝时铜/不锈钢激光填丝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 |
4.1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
4.1.1 焊接功率的影响 |
4.1.2 焊接速度的影响 |
4.1.3 铜/不锈钢对接接头的熔池流动特点 |
4.2 接头微观组织特征 |
4.2.1 焊缝微观组织分析 |
4.2.2 铜侧热影响区组织 |
4.3 铜/不锈钢接头力学性能分析 |
4.3.1 显微硬度分析 |
4.3.2 抗拉强度分析 |
4.3.3 应变分析 |
4.3.4 断口分析 |
4.3.5 铜侧热影响区组织对接头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采用ERNiCu-7焊丝时铜/不锈钢激光填丝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 |
5.1 焊接功率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
5.2 接头微观组织分析 |
5.3 力学性能分析 |
5.3.1 显微硬度分析 |
5.3.2 抗拉强度分析 |
5.3.3 应变分析 |
5.3.4 断口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T2紫铜/316L不锈钢异种金属GTAW接头微观组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铜/钢异种金属的焊接性 |
1.3 铜/钢焊接研究现状 |
1.3.1 固相焊 |
1.3.2 钎焊 |
1.3.3 熔焊 |
1.3.4 铁-铜难混溶体系液相分离理论 |
1.4 研究内容的提出 |
1.5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2 实验方法及过程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过程 |
2.2.1 焊前准备 |
2.2.2 焊接过程及参数 |
2.3 接头组织及性能分析 |
2.3.1 显微组织及成分表征 |
2.3.2 力学性能测试 |
2.3.3 电化学腐蚀实验 |
3 填充金属对接头组织的影响 |
3.1 铜焊丝制备接头 |
3.1.1 宏观形貌 |
3.1.2 焊缝微观组织 |
3.2 307Si焊丝制备接头 |
3.2.1 宏观形貌 |
3.2.2 焊缝微观形貌 |
3.3 NiCrMo-3焊丝制备接头 |
3.3.1 宏观形貌 |
3.3.2 微观组织 |
3.4 界面宏观偏析机理分析 |
3.5 铜/钢焊缝液相分离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4 填充金属对接头性能的影响 |
4.1 力学性能 |
4.1.1 显微硬度 |
4.1.2 抗拉强度 |
4.1.3 断口形貌与断裂路径 |
4.2 铜/钢接头腐蚀及电化学性能 |
4.2.1 铜焊丝制备接头 |
4.2.2 307Si焊丝制备接头 |
4.2.3 NiCrMo-3焊丝制备接头 |
4.2.4 焊接接头电化学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合金元素对铜/钢接头连接机理及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序言 |
1 试验方法 |
2 结果及讨论 |
2.1 焊接接头的宏观形貌分析 |
2.2 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分析 |
2.3 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分析 |
2.3.1 拉伸性能 |
2.3.2 冲击试验 |
2.3.3 显微维氏硬度 |
3 结论 |
(5)T2-304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分析及其匹配焊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铜/钢异种金属焊接性分析 |
1.3 铜/钢异种金属焊接的研究进展 |
1.3.1 熔焊 |
1.3.2 固相焊 |
1.3.3 钎焊 |
1.4 研究内容的提出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焊接试验 |
2.2.1 焊接方案的设计 |
2.2.2 填充材料的制备 |
2.2.3 焊接方法及参数 |
2.3 焊接接头的测试分析方法 |
2.3.1 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分析 |
2.3.2 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测试 |
3 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3.1 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组织的影响 |
3.1.1 焊接接头的宏观形貌分析 |
3.1.2 不锈钢/焊缝界面显微组织分析 |
3.1.3 铜/焊缝界面显微组织分析 |
3.1.4 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显微组织分析 |
3.2 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1 焊接接头拉伸性能的表征 |
3.2.2 焊接接头冲击性能的表征 |
3.2.3 焊接接头显微硬度的表征 |
3.3 本章小结 |
4 匹配焊材对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4.1 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分析 |
4.1.1 焊接接头的宏观形貌分析 |
4.1.2 Cu-Si药芯焊丝的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分析 |
4.1.3 Cu-Ni药芯焊丝的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分析 |
4.2 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表征 |
4.2.1 焊接接头拉伸性能的表征 |
4.2.2 焊接接头冲击性能的表征 |
4.2.3 焊接接头显微硬度的表征 |
4.3 本章小结 |
5 铜/钢异种金属焊接接头及其显微组织形成机制 |
5.1 焊接接头的形成机制 |
5.2 熔池金属的显微组织形成机制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铜钢异种金属激光叠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铜钢异种金属焊接研究现状 |
1.2.1 钎焊技术 |
1.2.2 压力焊技术 |
1.2.3 熔化焊技术 |
1.2.4 激光焊接技术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激光精微加工原理及焊接性分析 |
2.1 激光微细加工原理 |
2.2 异种金属焊接性及铜钢焊接性分析 |
2.2.1 异种金属连接意义 |
2.2.2 铜钢焊接性分析 |
2.3 试验方法及设备 |
2.3.1 试验材料 |
2.3.2 材料表面织构处理试验 |
2.3.3 激光焊接试验 |
2.3.4 织构微观形貌分析 |
2.3.5 铜/钢接头微观组织分析 |
2.3.6 拉伸试验测试及焊缝断口分析 |
2.3.7 显微硬度测试 |
2.3.8 电阻率测试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YSWELD的铜钢异种金属激光焊接仿真研究 |
3.1 SYSWELD软件简介 |
3.2 铜钢转换接头激光焊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几何模型与网格模型的建立 |
3.2.2 材料性能参数 |
3.2.3 焊接热源模型的选择与参数校核 |
3.2.4 约束条件(边界条件、初始条件、装夹条件) |
3.3 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
3.3.1 铜钢转换接头激光焊接温度场模拟结果与分析 |
3.3.2 铜钢转换接头激光焊接应力场及变形仿真模拟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紫外激光织构304L表面形貌特征及工艺规律 |
4.1 织构微观形貌特征与表面质量 |
4.2 工艺参数对平行织构几何形貌与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 |
4.2.1 激光功率对平行织构工艺的影响 |
4.2.2 刻蚀次数对平行织构工艺的影响 |
4.3 工艺参数对十字织构几何形貌与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 |
4.3.1 激光功率对十字织构工艺的影响 |
4.3.2 刻蚀次数对十字织构工艺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织构化对铜/钢激光叠焊接头组织特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5.1 铜钢激光叠焊试验研究 |
5.2 不同织构化下铜/钢激光叠焊接头力学性能 |
5.2.1 拉伸性能与断面分析 |
5.2.2 显微硬度分析 |
5.2.3 电阻率分析 |
5.3 不同织构化下铜/钢激光叠焊接头组织特性与界面分析 |
5.3.1 铜/钢激光叠焊接头显微组织 |
5.3.2 平行织构下铜/钢激光叠焊接头显微组织 |
5.3.3 十字织构化下铜/钢激光叠焊接头显微组织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7)T2紫铜搅拌摩擦焊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1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及接头宏观形貌的影响 |
2.2 焊接工艺参数对接头微观组织的影响 |
2.3 焊接工艺参数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3 结论 |
(8)钛系层压金属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绪论 |
2.1 钛/钢、钛/铝连接特点及现状 |
2.1.1 钛/钢连接 |
2.1.2 钛/铝连接 |
2.2 钛/钢、钛/铝复合板的制备方法 |
2.2.1 钛/钢复合 |
2.2.2 钛/铝复合 |
2.3 金属层状复合板结合机理及结合强度测定方法 |
2.3.1 金属层状复合板结合机理 |
2.3.2 界面结合强度测定 |
2.4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 |
2.4.1 研究背景 |
2.4.2 研究内容 |
2.4.3 技术路线 |
2.4.4 创新点 |
3 钛/钢复合板钎焊轧制工艺及界面性能研究 |
3.1 实验流程 |
3.1.1 实验材料 |
3.1.2 钎焊预复合工艺 |
3.1.3 轧制终复合工艺 |
3.1.4 轧后热处理工艺 |
3.1.5 拉伸剪切试验 |
3.1.6 力学性能研究和界面微观组织表征 |
3.2 钎焊和轧制后界面剪切强度变化规律 |
3.3 钛/钢复合板界面微观组织变化 |
3.3.1 钎焊后界面微观组织特点 |
3.3.2 轧制后界面显微组织结构演变 |
3.3.3 热处理后界面微观组织特征 |
3.4 界面反应生成相对Ti-T2-steel界面失效的影响机理 |
3.5 热处理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钛/铝复合板冷轧变形理论研究 |
4.1 复合板冷轧变形特点 |
4.2 形变模型分析 |
4.2.1 区域Ⅰ(xa≤x≤L) |
4.2.2 区域Ⅱ(xb≤x≤xa) |
4.2.3 区域Ⅲ(xn≤x≤xb) |
4.2.4 区域Ⅳ(0≤x≤xn) |
4.3 摩擦系数的定义 |
4.4 各区域应力的求解 |
4.5 各层各向异性屈服准则及参数确定 |
4.6 模型结果分析 |
4.6.1 模型可靠性的验证 |
4.6.2 轧制压下率的影响 |
4.6.3 初始铝强度的影响 |
4.6.4 钛与铝之间的摩擦系数的影响 |
4.6.5 铝层初始厚度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 钛/铝冷轧制备工艺及界面结合性能研究 |
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5.2 原始钢刷表面形貌 |
5.3 钛/铝冷轧复合板界面结合强度 |
5.4 复合板各层变形规律 |
5.5 钛/铝冷轧复合板剥离表面形貌 |
5.6 结合界面特征 |
5.7 界面附近变形显微组织及织构 |
5.7.1 显微组织 |
5.7.2 形变与织构 |
5.8 界面结合机理 |
5.8.1 表面硬化层和氧化膜的受力破裂 |
5.8.2 金属挤压过程 |
5.8.3 结合机理 |
5.9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7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T2紫铜-45钢电子束焊双材料的断裂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异种金属铜/钢双材料研究现状 |
1.3 异种金属电子束焊研究现状 |
1.4 异种金属双材料断裂性能与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
1.4.1 异种金属双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 |
1.4.2 双材料接头的断裂特性 |
1.4.3 双材料接头性能的数值模拟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子束焊铜钢双材料制备及测试方法 |
2.1 引言 |
2.2 试样制备与电子束焊工艺参数选取 |
2.2.1 试样制备 |
2.2.2 电子束焊加工参数选取 |
2.3 微观结构表征与测试方法 |
2.3.1 微观结构表征 |
2.3.2 双材料力学测试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子束焊铜/钢双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电子束焊铜/钢双材料试样制备 |
3.2.1 试验参数设置方法 |
3.2.2 试验参数及分组 |
3.3 焊接工艺参数对接头拉伸性能的影响 |
3.3.1 工艺参数对材料抗拉强度的影响 |
3.3.2 双材料拉伸断口分析 |
3.4 断裂特性分析及断裂韧性测定 |
3.4.1 断裂韧性的测定理论 |
3.4.2 K_(IC)的试验测试基础 |
3.4.3 断口特征及断裂行为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小冲孔试验方法的电子束焊双材料断裂特征研究 |
4.1 引言 |
4.2 小冲孔试验方法 |
4.2.1 试验方法简介 |
4.2.2 试验设备和材料 |
4.2.3 试验方案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4.3.1 小冲孔试验基础理论 |
4.3.2 试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
4.3.3 双材料断裂行为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焊接传热及损伤断裂理论的电子束焊双材料数值分析 |
5.1 引言 |
5.2 基于焊接传热理论的有限元模拟 |
5.2.1 焊接传热过程的有限元理论 |
5.2.2 焊接热源模型 |
5.2.3 数值仿真关键步骤及结果 |
5.3 基于延性及剪切损伤理论的双材料断裂分析研究 |
5.3.1 低温小冲孔试验数值模型 |
5.3.2 应力应变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激光-磁场作用于铜-钢异种材料焊接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方法、设备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与实验设备 |
2.3 焊接实验平台 |
2.4 本章小结 |
3 激光入射偏角对铜-钢焊接接头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激光入射偏角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
3.3 激光入射偏角对焊缝组织的影响 |
3.4 激光入射偏角对焊缝界面的影响 |
3.5 激光入射偏角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交变磁场对铜-钢焊接接头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工艺参数设计 |
4.3 交变磁场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
4.4 交变磁场对焊缝组织分布的影响 |
4.5 交变磁场对接头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交变磁场作用下的铜-钢焊接过程及机理 |
5.1 前言 |
5.2 交变磁场对焊接过程稳定性的影响 |
5.3 交变磁场辅助铜-钢激光焊接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紫铜与不锈钢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 [1]添加镍中间层的铜/不锈钢超声波焊接的研究[D]. 高维. 吉林大学, 2021(01)
- [2]铜/不锈钢激光填丝焊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D]. 崔紫微. 吉林大学, 2021(01)
- [3]T2紫铜/316L不锈钢异种金属GTAW接头微观组织及性能研究[D]. 朱元皓.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合金元素对铜/钢接头连接机理及性能的影响[J]. 李继红,张云龙,杜明科,张敏,李静,雷龙宇. 焊接学报, 2021(03)
- [5]T2-304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分析及其匹配焊材的研究[D]. 李静.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6]铜钢异种金属激光叠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D]. 尚大智. 温州大学, 2020(04)
- [7]T2紫铜搅拌摩擦焊工艺[J]. 王志国,徐奎,沈浩然,平晓明,尹玉环. 焊接, 2019(12)
- [8]钛系层压金属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研究[D]. 刘嘉庚.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9]T2紫铜-45钢电子束焊双材料的断裂特性研究[D]. 刘鹏.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10]激光-磁场作用于铜-钢异种材料焊接的工艺研究[D]. 张蒙.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