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萆薢分清饮加味治疗乳糜尿75例(论文文献综述)
赵骏飞[1](2021)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性夜尿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主要目的是通过观察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性夜尿症和常规针刺治疗老年性夜尿症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种治疗方案,证明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性夜尿症的切实可行性,利用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为临床对本病的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方法:将符合夜尿症诊断标准的就诊于我院针灸科及泌尿科门诊老年患者72例,用数据分析软件包SPSS23.,生成随机数及2个分组,每组各患者36例。研究方案:治疗组(针刺配合耳穴贴压组),针刺取穴:曲骨、横骨(双)、气海,行针得气后留针40min,起针后给予耳穴加压,取穴:肾、膀胱、脾、尿道;对照组(单纯针刺组),针刺取穴:曲骨、横骨(双)、气海,日1次,治疗共计14天。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夜尿次数的改变,采用匹兹堡睡眠治疗指数量表(PSQI)和夜尿对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问卷(N—QOL),记录并统计分析每位患者的夜尿情况对睡眠及生活质量影响的评分,全部数据运用软件包进行分析,整理数据并进行两组组内及组间对比,探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性夜尿症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睡眠治疗指数量表(PSQI)评分和夜尿对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问卷(N—QOL)评分较治疗前均能有效改善,两组相比,针刺配合耳穴贴压组改善更为明显。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的患者例数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组33例患者中分别为5例,16例,10例,2例;单纯针刺组32例患者中分别为2例,11例,14例,5例。治疗组显愈率63.63%,总有效率93.93%。对照组显愈率40.62%总有效率84.37%,两组治疗后临床总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性夜尿症的治疗,两组老年性夜尿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且与对照组(单纯针刺组)相比,治疗组(针刺配合耳穴组)疗效更好,因此,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法是一种在临床可行的治疗方案。
刘灿[2](2021)在《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经验总结及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总结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经验并挖掘其用药规律。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录入方药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药物频次、频率统计,基于关联规则分析总结高频药对,基于复杂的熵聚类算法归纳组方规律、核心组合,将最终结果导出后进一步分析高频用药及经验。结果:(1)HSPN是以皮肤紫癜、蛋白尿、血尿为主,伴有咽痛、咳嗽、腰膝酸软、皮肤瘙痒、疲乏、纳差等症。马鸿斌主任医师基于“饮食及体质是先决、风湿热瘀虚是关键、病因及病机常变化”的认识,认为该病总属本虚标实,将其分为七大证型:风热犯肺证、风湿瘀热证、脾虚湿热证、肾虚湿热证、中气不足证、肺胃阴伤证、气阴两虚证,分别用桑菊饮合喉科六味、赵氏方、肾炎四味汤、自拟萆薢分清饮、己丑六君汤、沙参麦冬汤、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列出治疗HSPN常用特色药物有槐米、水红花子、地锦草,常用特色药对有蝉蜕-僵蚕、槲寄生-续断、萹蓄-瞿麦。(2)基于频次统计分析得出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HSPN的高频药物前十位有甘草、白茅根、丹参、生地黄、荆芥、紫草、茯苓、防风、芦根、地榆;其常用使用剂量为分别为6g、10g、10g、15g、6g、10g、15g、6g、10g、10g;高频药物功效分类前六类是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止血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常将疏风解表、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与益气健脾相结合,清利之中兼有补益,标本兼顾。基于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得出以甘寒、苦寒为主,辛温为辅,多用平性药;多归于肺、胃、脾、肾、肝、心经。基于关联规则组方规律分析得出,高频药对有32组,前十组是“甘草,白茅根”、“丹参,白茅根”、“荆芥,防风”、“地榆,丹参”、“生地黄,甘草”、“槐花,白茅根”、“丹参,防风,”、“丹参,荆芥”、“白茅根,茜草”、“地榆,槐花”。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有14味药物关联度最高。基于复杂熵聚类挖掘药物核心新组合有12组,进一步提取组合得出新配伍有6个。结论:(1)马鸿斌主任医师基于对HSPN病因病机的认识,强调辨证分型治疗本病,常注重祛风湿、清郁热、化瘀血、消紫癜的灵活应用,并提出宣肺气、护脾胃、重清补、倡健行的核心治疗思想。(2)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通过数据挖掘进一步验证,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HSPN的常用方剂是赵氏方。临证时紧紧把握“风、湿、热、瘀、虚”发病关键,常将疏风解表、凉血止血、活血化瘀药与益气健脾相结合,清利之中兼有补益,标本兼顾。
吴雅冰[3](2019)在《萆藓分清饮加减联合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中老年女性尿频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背景女性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是一种世界范围内较为普遍的,同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女性LUTS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无力、排尿困难、排尿不尽和尿失禁等等,是一组由不同原因、不同机制的病变所致的临床常见的综合症候群,其病因复杂,表现多样化,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目前尚无明确定论,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中更为常见。瑞典、美国和英国的一项基于下尿路症状流行病学的互联网调查(EpiLUTS)报告,男性和女性LUTS的患病率分别高达72.3%和76.3%[1]。男性LUTS在多由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引起,目前国内外LUTS诊疗指南均针对男性,对其有比较详细的研究,女性LUTS研究相对较少,直到最近几年才被临床医生所重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多就诊于妇科,大多数患者感到症状尴尬或认为尿频及夜尿次数多等症状是老龄及功能退化的自然结果,所以尽管女性LUTS发病率很高,但就诊率相对较低,导致许多患者在临床上没有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按照国际尿控协会(ICS)2012年的定义,LUTS症状包括储尿期症状、排尿期症状(排尿障碍)和排尿后症状,储尿期症状通常指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LUTS可能由多种膀胱尿道病变引起,如尿路感染,膀胱出口梗阻(盆腔脏器脱垂、尿道口狭窄、治疗尿失禁相关手术等),逼尿肌功能低下(因药物、高龄、膀胱过度充盈、慢性尿潴留、逼尿肌收缩无力、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脊髓损伤等因素造成),压力性尿失禁等。某些系统疾病状态,如糖尿病、心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脊髓硬化症等也可继发出现各种类型的LUTS症状。生活相关因素如饮酒、吸烟、高龄、便秘、精神等对各种类型LUTS也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现代医学对LUTS的发病机制尚未有明确的定论,临床上一般按照女性OAB、女性排尿障碍和二者同时存在等进行分类,在治疗上首先强调的是健康教育和疾病管理,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寻找病因,在针对膀胱尿道功能异常类型进行循证医学的基础上,推荐行为治疗、心理、药物治疗与个体化方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近年来随着国内对女性LUTS研究的深入,中医药在本病的综合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体中医治疗方法和治疗原则各有不同。本文参考近年来有关女性LUTS的最新文献,总结近十年来有关女性排尿功能障碍的尿动力学临床资料,从临床观察和临床研究两部分,探讨萆薢分清饮加减联合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中老年女性尿频的可行性。2第一部分中老年女性尿频患者的尿动力学数据研究2.1目的回顾性的分析了2007年至2017年十年间在我院诊治的以尿频为主诉的中老年女性患者的尿动力学临床资料,总结尿动力检查和其他检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系统、科学规范的可行性方案,为临床研究提供循证医学证据。2.2方法对234例以尿频为主诉的中老年女性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年龄42~76岁,平均51±5.87岁,尿常规检查均无异常,临床表现均为下尿路症状,以储尿期症状为主的169例,以排尿期症状为主的65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7例,高血压病16例,冠心病5例,糖尿病7例,有反复尿路感染史42例,脊髓疾病3例,直肠癌术后1例,宫颈癌术后1例,10例伴不同程度的子宫脱垂,其中4例为重度盆腔脏器脱垂。2.3结果234例尿频患者中,主诉以储尿期症状为主的169例,以排尿期症状为主的65例。Qmax>20ml/s患者42例,主要为压力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患者,共30例,余下12例合并残余尿,30~50ml不等。对所有患者行压力流率测定,感觉性尿急患者89例(未伴逼尿肌不稳定活动),单纯逼尿肌活动过度患者41例,单纯尿失禁(压力性及混合性尿失禁)患者34例,膀胱流出道梗阻患者33例,尿道病变6例,逼尿肌活动低下患者21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0例。2.4 结论LUTS作为一种主观症状表述,并不是所有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均存在逼尿肌不稳定活动,患者情绪及表达极易影响临床医生判断的准确性。治疗前尿动力学检查不但可以明确诊断,且可提高疗效,对制订手术方案有一定帮助。逼尿肌活动低下患者,行为治疗联合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的治疗效果。3第二部分萆薢分清饮加减联合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中老年女性尿频的临床观察3.1目的评价在行为治疗的的基础上,采取萆薢分清饮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中老年女性尿频的临床疗效,探索新的临床治疗方案。3.2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门诊以尿频为主诉的中老年女性LUTS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萆薢分清饮加减口服联合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M受体阻滞剂治疗,疗程4周。研究期间要求患者填写问卷,问卷包括排尿日记,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问卷表、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评价萆薢分清饮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治疗中老年女性尿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随访观察其症状缓解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3.3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提示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OABSS症状评分、QoL指数、最大尿流率、排尿量、中医证候评分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OABSS症状评分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大尿流率、排尿量、QoL指数、中医证候评分相关指标在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4结论采用萆薢分清饮加减配合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以尿频为主诉的中老年女性LUTS患者安全有效,在缓解症状及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优势。
张宏,储成志,熊煜,李艳[4](2018)在《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临床经验拾萃》文中研究表明对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的临床经验进行了浅析。其继承了新安医学,尤其是内科"张一帖"心法,自创了新的理论学说,临证时重视培元固本,辨证灵活机变,处方溶经方、时方、验方于一体而独具一格,并发展了新的治疗方药,善用虫类药攻补兼施,并自拟了归芎参芪麦味汤、苦参消浊汤、蛋白转阴方等方剂治疗临床疑难杂症,为新安医学的传承创新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莫单丹[5](2017)在《4味山姜属中药的历史沿革和现代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以《中国药典》收载的4味山姜属中药为研究对象,追溯其药用历史,整理其现代应用情况,探究其药性、药效的趋向,分析其应用特点,为山姜属中药的现代化研究以及临床应用研究提供文献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文献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等方法,文献研究跨越汉代到现代,共查阅本草、医案、方书着作近100部。追溯高良姜等4味山姜属中药的名称、品种来源、药性、功效主治、应用与炮制等方面的记载和演变历程,分析其用药特点、配伍规律,并对其现代应用研究报道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古代的中药高良姜、红豆蔻、草豆蔻、益智特征和现今山姜属特征相符,可确定为山姜属中药,与今用高良姜、红豆蔻、草豆蔻、益智也基本相符,但由于山姜属中药形态共性明显,古代文献对植物的描述也较简单,古代存在同科、属内混用的现象,如唐代本草误把同属的大高良姜与高良姜认为是同一植物,致使大高良姜的果实红豆蔻也被认为是高良姜的果实。草果与草豆蔻名称上也多有混淆使用的情况。2.历代本草对高良姜性味的记述以辛热为主,偶有味辛、苦的记载,益智、红豆蔻和草豆蔻以辛温为主,益智偶有记载其味“辛而苦”和“涩”,草豆蔻偶有味“微苦而辛”和“辛涩”的记载,四味山姜属中药之性味古今无大变化,这是其药用功效一直沿用的基础,性味辛温(热)是4味山姜属中药的共性。3.草豆蔻的归经历代本草一致认为入脾经和胃经;高良姜药用归经以入脾经、胃经为主,偶有入肝经、心经和心包经的记载;益智药用归经以入脾经、肾经为主,也有归心经、肺经、胃经和肝经的记载;红豆蔻的归经以入脾经和肺经为主,偶有记载入胃经。入脾、胃经是高良姜、益智、红豆蔻和草豆蔻归经上的共性。4.通过对4味山姜属中药药用功效的追溯和应用特点的分析,发现其均具有散寒止痛、温暖脾胃、止呕止泻、醒脾消食等功效,临床常用于感受寒邪、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呕吐泄泻,饮食不化等。在古代本草文献整理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现今《药典》未收录的潜在功用,如高良姜的“解酒毒”、“温化痰饮”、“温通血脉”“去白睛翳膜”、“除瘴疟”等功效,益智的“益气安神”、“止崩漏带下”等功效,红豆蔻的“温肺”功效,草豆蔻的“祛痰”、“除疟”和“醒酒”等功效,这些功效都需要进一步研究确认。5.古代高良姜的炮制方法有十几种,现代只有净制和切制;古代益智主要是去皮取仁用或盐炒用,现代多原药带壳打碎应用,有现代研究表明生用益智“温脾止泻”作用较好,盐炙益智的“缩尿”作用较好;历代本草认为红豆蔻不可久服,炒熟后药性变缓,多炒用,但现代为不破坏其主要成分挥发油多生用。草豆蔻古代炮制方法以面裹煨法多见,其次是炒法,现代临床上多用生品。其不同炮制方法的药性、药效有何不同,有何作用机理有需进一步研究。6.四味山姜属中药都含有挥发油类、黄酮类、二苯庚烷类、萜类、苯丙素类等化学成分,都具有抗溃疡、保护胃黏膜、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作用,主要是以复方应用于胃肠道系统疾病,目前主要是高良姜、草豆蔻与理气药、芳香化湿药、温里药、活血化瘀药等类配伍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不良等,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率全都是85%以上,大多数为90%以上。结论:高良姜、益智、红豆蔻和草豆蔻四味山姜属中药有明显的共性,都是性味辛温;归脾胃经;均具有散寒止痛、温暖脾胃、止呕止泻、醒脾消食等功效;临床常用于感受寒邪、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呕吐泄泻,饮食不化等;都含有挥发油类、黄酮类、二苯庚烷类、萜类、苯丙素类等化学成分;都具有抗溃疡、保护胃黏膜、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作用;现代多用于胃溃疡、胃炎、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疾病。这些为揭示该属中药药性-效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疗效)间的关联规律提供了线索,为山姜属中药的药性、药效等现代化研究提供依据。本研究也表明,对4味山姜属的古今应用的梳理,为该属的现代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而且也是挖掘该属中药潜在功能的有效途径,我们对发现的一些潜在功能,需要进一步实验研究证实,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充分发挥该属中药的药用价值。
段银枝[6](2016)在《淋证证治规律的现代研究概况》文中提出淋证乃泌尿生殖系常见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急拘,痛引腰腹等症状,其相当于西医的泌尿系感染、尿道炎、膀胱炎、泌尿系结石、乳糜尿等。因本病易反复发作,常常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现代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尊崇古代医家的辨证论治法,主张用中医辨证或针刺的方法来治疗该病;有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主张以中药为主配合西药控制感染,
仇顺林[7](2015)在《“萆薢分清丸”的市场定位》文中研究表明医药行业是一个与人民健康、社会稳固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蓬勃发展行业。营销管理和市场营销的中国医药企业仍处在低销售阶段,需要做好药品营销模式的推广和普及,良好的药品营销模式的推广和普及,不仅有利于促进医药商业企业在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有助于减少退税型的医药销售行为,节约药品流通成本以实现社会药品费用的节省,并通过专业知识营销和学术推广,帮助医生更好地实现科学和经济用药,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随着国家对医药行业的新政策和规定不断出台,作为医药商业企业,如何把先进的营销理念与企业实际结合起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用有效的营销策略来实现企业的发展和盈利。本文通过对河南省中科医药公司总经销的产品“草薢分清丸”如何进行恰当的市场定位来开展相关的营销活动,以及把企业运营与国家的大势结合起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案例的形式展开研究,通过对现阶段国家宏观政策的分析和对中科医药SWOT分析来了解相关政策对医药行业和中科医药公司的影响;通过对“萆薢分清丸”的功能定位、销售渠道的定位、竞争产品的分析、目标人群定位、营销策略定位等方面来进行产品的市场定位,有效确立了“萆薢分清丸”在目标市场上的竞争地位,通过对运用定位理论进行市场定位的综合分析,知道了在成功的市场定位背后,最关键最基础和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是产品本身的“产品力”,消费者首先需要的是对产品的现实需求,如果没有精准的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就不会有核心竞争力强的产品,现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通过营销和准确的市场定位,不断实现和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恰当的市场定位对产品的成功是多么重要!通过总结经验,分析不足,提出了8条改进建议,为企业以后不断地提升营销能力积累经验。产品的市场定位就是找位,就是占据未来潜在人群心中的位置!没有完美的市场,也没有百分百完美的产品,只有进行成功的市场定位,定位到位产品才能有位!
沈涛,梁海宁,毕映燕[8](2014)在《萆清栓质量标准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建立萆清栓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萆薢、石菖蒲、丹参、黄柏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萆清栓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0.2%磷酸-0.02%三乙胺)=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65 nm。结果萆薢、石菖蒲、丹参、黄柏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2359.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40 033 998.176 3X-85 021.2,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16%,RSD=3.45%。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萆清栓的质量控制标准。
王又闻,黄辉,王键,叶敏[9](2013)在《十大新安名方》文中研究指明新安医家化裁古方、创立新方,流传至今的很多经典名方都出自新安医籍。笔者从新安医籍中遴选出大健脾养胃丸、壮原汤、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金锁固精丸、止嗽散、资成汤、五味消毒饮、黄土稻花汤、养阴清肺汤、清金解燥汤等10首临床实用、疗效确切的新创方或首载方,并按来源、(别名)、组方、(制备)、功效、主治、用法的体例,统一整理、归纳,加按语阐析说明,以方便临床学习、使用和参考。窥一斑而知全豹,运用、研究和开发新安名方,充分发挥其防病治病的医疗作用,满足现代临床需要,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周艳利,何泽云,隆献[10](2012)在《中医药治疗乳糜尿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从中医对乳糜尿病因病机的认识、治则治法、辨证论治及单方验方4个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乳糜尿的临床研究进展,认为中医药对本病在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有较好疗效,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萆薢分清饮加味治疗乳糜尿75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萆薢分清饮加味治疗乳糜尿75例(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性夜尿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1 祖国传统医学对老年性夜尿症的认识 |
1.1.1 病名及源流 |
1.1.2 病因病机 |
1.1.3 中医治疗 |
1.2 西医学对老年人夜尿症的认识 |
1.2.1 研究概述 |
1.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2.3 西医治疗方法 |
小结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及脱落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随机分组 |
2.2.2 材料选择 |
2.2.3 治疗方案 |
2.2.4 统计分析方法 |
2.2.5 疗效标准与观察指标 |
研究结果 |
3.1 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临床疗效比较 |
3.2.1 两组治疗后夜尿次数对比 |
3.2.2 两组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情况 |
3.2.3 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
讨论 |
4.1 立题依据 |
4.2 取穴依据 |
4.3 针刺理法依据 |
4.4 耳穴贴压理法依据 |
4.5 “针刺配合耳穴”治疗老年性夜尿症的理论依据 |
4.6 结果分析 |
4.7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思路 |
创新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2)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经验总结及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简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医学对紫癜性肾炎的认识 |
1 传统中医对紫癜性肾炎的认识 |
1.1 病名的认识 |
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近现代中医对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辨治研究 |
2.1 审因论治 |
2.2 分期辨治 |
2.3 病位辨治 |
3 展望及不足 |
第二部分 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临证经验 |
2 马鸿斌主任医师对紫癜性肾炎的认识 |
2.1 饮食及体质是先决 |
2.2 风湿热瘀虚是关键 |
2.3 病因及病机常变化 |
3 马鸿斌主任医师对紫癜性肾炎的辨证治疗 |
3.1 风热犯肺证 |
3.2 风湿瘀热证 |
3.3 脾虚湿热证 |
3.4 肾虚湿热证 |
3.5 中气不足证 |
3.6 肺胃阴伤证 |
3.7 气阴两虚证 |
4 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特色用药经验浅析 |
4.1 治疗紫癜性肾炎特色药物浅析 |
4.2 治疗紫癜性肾炎特色药对浅析 |
5 马鸿斌主任医师对于紫癜性肾炎的治疗特点 |
5.1 祛风湿、清郁热、化瘀血、消紫癜 |
5.2 宣肺气、护脾胃、重清补、倡健行 |
6 小结 |
第三部分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挖掘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用药经验 |
1 研究内容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统计学分析 |
2 建立数据库 |
3 结果 |
3.1 药物及剂量的频次、频率统计 |
3.2 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分析 |
3.3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
3.4 基于熵聚类的组方规律分析 |
4 讨论 |
4.1 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用药经验规律分析 |
4.2 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高频药物浅析 |
4.3 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高频药对浅析 |
5 小结 |
第四部分 验案举隅 |
1、验案一 |
2、验案二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紫癜性肾炎的现代医学治疗 |
文献综述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主要成果 |
一、论文发表 |
二、获奖情况 |
致谢 |
(3)萆藓分清饮加减联合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中老年女性尿频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女性下尿路症状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传统医学对女性下尿路症状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老年女性尿频患者的尿动力学数据研究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萆薢分清饮加减联合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中老年女性尿频的临床观察 |
前言 |
目的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4)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临床经验拾萃(论文提纲范文)
1 继承新安医学, 创新理论学说 |
2 发展古法、古方, 自创新法、新方 |
2.1 通补互用, 自拟归芎参芪麦味汤治疗冠心病 |
2.2 重用苦参, 自拟苦参消浊汤等治疗乳糜尿 |
2.3 健脾补肾, 自拟蛋白转阴方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 |
2.4 攻补兼施, 善用虫类药治疗痹证、痿证等疑难杂症 |
(5)4味山姜属中药的历史沿革和现代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4味山姜中药的历史沿革 |
1 高良姜的历史沿革 |
1.1 高良姜的名称 |
1.2 高良姜的基原考证 |
1.3 高良姜的药性 |
1.3.1 高良姜的性味 |
1.3.2 高良姜的归经 |
1.4 高良姜的功效 |
1.5 高良姜的炮制 |
1.6 高良姜的应用特点 |
1.6.1 用于胃脘疼痛 |
1.6.2 用于呕吐泄泻 |
1.6.3 用于呃逆、噫气 |
1.6.4 用于食积气滞 |
1.6.5 用于痰饮 |
1.6.6 用于心胸痛 |
1.6.7 用于疝气腹痛 |
1.6.8 用于治疗其它病证 |
1.6.9 高良姜的应用禁忌 |
2 益智的历史沿革 |
2.1 益智的名称 |
2.2 益智的基原考证 |
2.3 益智的药性 |
2.3.1 益智的性味 |
2.3.2 益智的归经 |
2.4 益智的功效 |
2.5 益智的炮制 |
2.6 益智的应用特点 |
2.6.1 用于脾胃虚寒证 |
2.6.2 用于肾虚不固 |
2.6.3 用于治疝痛 |
2.6.4 用于治痰饮 |
2.6.5 用于其它病证 |
2.6.6 益智的应用禁忌 |
3 红豆蔻的历史沿革 |
3.1 红豆蔻的名称 |
3.2 红豆蔻的基原考证 |
3.3 红豆蔻的药性 |
3.3.1 红豆蔻的性味 |
3.3.2 红豆蔻的归经 |
3.4 红豆蔻的功效 |
3.5 红豆蔻的炮制 |
3.6 红豆蔻的应用特点 |
3.6.1 用于脾胃湿寒证 |
3.6.2 用于治疗其它病证 |
3.6.3 红豆蔻的应用禁忌 |
4 草豆蔻的历史沿革 |
4.1 草豆蔻的名称 |
4.2 草豆蔻的基原考证 |
4.3 草豆蔻的药性 |
4.3.1 草豆蔻的性味 |
4.3.2 草豆蔻的归经 |
4.4 草豆蔻的功效 |
4.5 草豆蔻的炮制 |
4.6 草豆蔻的应用特点 |
4.6.1 用于呕吐泄泻 |
4.6.2 用于脘腹疼痛 |
4.6.3 用于腹满不消、痰饮积聚 |
4.6.4 用于饮酒后腹满不消 |
4.6.5 用于治疟疾 |
4.6.6 用于其它病证 |
4.6.7 草豆蔻的应用禁忌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4味山姜属中药的现代应用 |
1 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
1.1 挥发油类 |
1.2 二苯庚烷类 |
1.3 黄酮类 |
1.4 萜类 |
1.5 苯丙素类 |
1.6 糖苷类 |
1.7 其他类成分 |
2 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
2.1 抗溃疡和保护胃黏膜作用 |
2.2 抑制胃肠运动 |
2.3 抗菌作用 |
2.4 抗氧化作用 |
2.5 抗炎镇痛作用 |
2.6 抗肿瘤作用 |
2.7 心血管保护作用 |
2.8 神经保护作用 |
2.9 止吐作用 |
2.10 保肝作用 |
3 4味山姜属中药的临床应用研究 |
3.1 资料来源及方法 |
3.2 现代临床研究概况 |
3.3 应用情况分析 |
3.3.1 应用的疾病范围 |
3.3.2 应用配伍规律研究 |
3.3.3 临床效应 |
3.4 讨论 |
4 小结 |
讨论 |
1 对名称的认识 |
2 对基原的认识 |
3 对性味的认识 |
4 对归经的认识 |
5 对功效的认识 |
6 对炮制的认识 |
7 对传统应用的认识 |
8 对现代应用的认识 |
9 药性、药效、化学成分、药理效应之间的相关性 |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淋证证治规律的现代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辨证施治 |
3 结论 |
(7)“萆薢分清丸”的市场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中科简介、SWOT分析及国内医药行业概况 |
第一节 河南省中科医药有限公司简介 |
第二节 中科医药SWOT分析 |
一 中科医药的优势(Strengths) |
二 中科医药的劣势(Weaknesses) |
三 中科医药的机会(Opportunities) |
四 中科医药的威胁(风险)(Threats) |
第三节 国内医药行业概况 |
一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况 |
二 我国医药行业的经营环境 |
三 国内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 |
四 影响我国医药市场环境的政策 |
第四节 中科医药与雷允上药业萆薢分清丸的合作 |
第三章 萆薢分清丸的功能与定位 |
第一节 萆薢分清丸的产品功能 |
第二节 萆薢分清丸的市场定位 |
一 萆解分清丸的功能定位 |
二 萆薢分清丸的目标市场定位 |
三 萆薢分清丸的价格定位 |
四 萆薢分清丸的形象定位 |
五 萆薢分清丸的品牌定位 |
六 萆薢分清丸的市场销售模式 |
第三节 萆解分清丸的市场定位实施结果 |
一 萆薢分清丸市场定位实施对销售的影响 |
二 萆薢分清丸市场定位实施后市场是否接受 |
三 萆薢分清丸市场定位实施对口碑形象的影响 |
第四章 萆薢分清丸市场定位评析 |
第一节 运用市场定位理论分析产品的市场定位 |
一 同类竞品分析 |
二 同类竞品比较 |
三 市场定位理论综述 |
第二节 萆薢分清丸市场定位评析 |
一 对目标人群定位 |
二 对营销策略定位 |
第五章 小结与改进建议 |
第一节 小结 |
第二节 萆薢分清丸市场定位改进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十大新安名方(论文提纲范文)
大健脾养胃丸 |
壮原汤 |
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 |
金锁固精丸 |
止嗽散 |
资成汤 |
五味消毒饮 |
黄土稻花汤 |
养阴清肺汤 |
清金解燥汤 |
(10)中医药治疗乳糜尿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治则治法 |
3 辨证施治 |
3.1 脾肾两虚, 精微下泄 |
3.2 瘀血阻络 |
3.3 脾肾虚损, 湿热阻滞 |
3.4 湿热下注 |
4 单方验方 |
5 小结 |
四、萆薢分清饮加味治疗乳糜尿75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性夜尿症的临床研究[D]. 赵骏飞.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紫癜性肾炎经验总结及用药规律研究[D]. 刘灿.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萆藓分清饮加减联合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中老年女性尿频的临床观察[D]. 吴雅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4]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临床经验拾萃[J]. 张宏,储成志,熊煜,李艳.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1)
- [5]4味山姜属中药的历史沿革和现代应用[D]. 莫单丹.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7(04)
- [6]淋证证治规律的现代研究概况[J]. 段银枝. 基层医学论坛, 2016(06)
- [7]“萆薢分清丸”的市场定位[D]. 仇顺林. 郑州大学, 2015(03)
- [8]萆清栓质量标准研究[J]. 沈涛,梁海宁,毕映燕.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4(10)
- [9]十大新安名方[J]. 王又闻,黄辉,王键,叶敏.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12)
- [10]中医药治疗乳糜尿的临床研究进展[J]. 周艳利,何泽云,隆献. 中医药导报,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