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信息与工程》2003年总目录

《测绘信息与工程》2003年总目录

一、《测绘信息与工程》2003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朱力[1](2019)在《基于无人机的屋顶勘测与光伏阵列排布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大,非可再生能源已满足不了日常需求。据研究表明,全球一半以上人口居住在城市,并消耗了超过80%的能源,新型能源城市建设已迫在眉睫。本文致力于利用广阔的城市屋顶空间进行光伏系统建设,而这种建设是建设绿色城市最合适的选择。太阳能光伏屋顶建设优势在于:光伏发电,低碳环保;遮挡阳光,降低室内温度;产电自用,余电入网等。本文首先通过无人机对目标建筑进行360°拍摄获取图片,随后将图片导入VisualSFM及Meshlab软件进行三维建模。由于建模时间过于缓慢,因此本文提出两种解决方案来加快建模速度。方案一:通过对不同数量的照片建模,对比建模效果及建模时间,分析得出最佳图片数量来达到建模效果好、时间短的要求;方案二:通过引入grabcut算法对图片进行前景、背景分割提取出目标建筑,将分割过后的图片再进行三维建模,该方法相比较于未分割方法前缩短了31.21%的建模时间。其次通过Meshlab软件Measuring Tool功能测得模型尺寸,通过与参照物对比计算得出屋顶实际尺寸信息及其他尺寸信息。光伏阵列排布方面,提出了以下几点优化方法:1、采用水平单轴跟踪式光伏排布方法,该排布方式造价低相对较低、效率相对较高。2、理论计算及实际模拟实验得出各季节、全年最佳安装倾斜及最小前后间距,该方法使得效率最高。3、勘测目标建筑屋顶结构计算屋顶阴影区域位置及尺寸,在可用于光伏阵列排布的区域优化排布使得有效光伏面积最大。4、使用西门子PLC控制伺服电机来改变光伏板转动角度,通过程序编写达到较高精度。

高健[2](2014)在《新疆方志文献研究》文中认为方志即地方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能够持续千年不间断编纂的历史文献。新疆(西域)地处祖国西陲,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具有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自汉代中央政府统一西域以来,西域与内地的交流日益紧密,而方志的编纂正是这种紧密联系的文化纽带。西域的古方志兴起于汉代张骞、班勇等人所纂的西域地记或风土记,这类带有考察性质的文献也正是中国传统方志的源头之一——两汉地记、风土记。新疆方志的兴起与祖国内地方志的兴起是同步的。也正是依靠采择这些早期西域方志材料,《汉书》、《后汉书》等正史史籍中的“西域传”才有了丰富而生动的记述,才最终确立了我国正史史籍中“西域传”的应有地位。因此,新疆方志从一开始就具有备了实地考察和关系国家利益的独特特征。隋唐时期是新疆方志编纂史上的第一个高峰阶段。这些新疆方志虽然大多亡佚,但从仅存的敦煌图经残卷来看,其种类多而体例严谨,记述内容注重当地实际情况,改变了两汉西域地记中志怪传闻较多的局面。宋代及元、明是中国方志的定型和繁盛时期,但与之相反,由于多种历史原因,西域孤悬塞外,新疆的方志编纂进入了长期的低潮期,宋、元两朝基本没有,明代仅有几种根据出使或行记改编的准方志。归根结底,新疆方志的盛衰与中央王朝国力的盛衰一脉相承。尽管如此,在屈指可数的这几部准方志中,中原对西域的交流和影响随处可见,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传统方志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文化传播功能。自清代乾隆朝重新统一西域后,新疆方志的编纂进入了历史上第二个高峰阶段。这个大的高峰阶段不是瞬间的,而是由持续脉冲式的几个高峰所组成。其成就不仅表现在质量高、数量多、种类繁、规模大、体例新等诸多方面,而且还表现在与西北史地学的完美结合,赋予了方志新内容、新思想,提高了方志的学术地位。这种成就和地位是民国时期乃至今天的新疆方志编纂所难以企及的。本文论题《新疆方志文献研究》将上述自汉代至民国间新疆的方志编纂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按照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汉、唐、明时期西域古方志文献概况;梳理分析了清代新疆方志文献概况;总结了民国时期新疆新方志的特点。其中重点是围绕方志文献来研究,对清代各个细分阶段的代表方志进行了详细探讨,总结了清代新疆方志文献的编纂体例、类型、特征,并对新疆方志文献中的舆图予以了特别分析。最后对全部新疆方志作了提要解题。本文首次对新疆方志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在分析和论述中,笔者发现并运用了一些新材料,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如运用辑佚、考据等传统文献学方法对两汉时期部分西域古方志进行了文献考证,提出了新观点;首次将新疆方志与史学、西北史地学进行了对比研究,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方志所起的作用,提出了一些新观点;首次系统论述了清代新疆方志的编纂特点;提出了清代新疆方志的分期问题;首次对清代新疆方志舆图进行了总结分析:首次对民国新疆方志作了全面总结,并发现了一批新的民国方志文献。此外对日本所编新疆方志也首次予以了总结分析。新疆方志历史久远,内容独特,编纂和流传特别复杂,还有许多空白需要研究填补。笔者所论所述也难以全面,还很不完善,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常清华[3](2012)在《清代官式建筑研究史初探》文中指出清代官式建筑体系是在清代工官制度背景下,以官方文本《工程做法则例》为范本,以样式雷图档为留存最为丰富的设计图档,以清代官式建筑为实体,以工匠的实际操作作为基础,围绕建筑营造业各个环节而形成的。本文细致梳理了清代官式建筑已有研究和成果,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学社及其前身的研究工作。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朱启钤所引领的“营造学会”、“中国营造学社”最先开始了对《工程做法则例》展开了注释补图的工作。该时期的研究主要关注于文本与术语的解读,以及对样式雷图档、文献等一系列的扩展研究。同时,对清代官式建筑进行的测绘与修葺工作,也促进了建筑保护理念的形成,并且对设计新建筑也起到了较大的启发作用。建国后,学社的研究思路得以继承并仍在延续。学社成员王璞子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于1995年正式出版了专着《〈工程做法则例〉注释》,至今此书仍可谓是解读与研究《工程做法则例》的最为权威的着作。下篇为学社以外的研究工作。成立于1935年的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虽几经变迁,却仍延续至今(现名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其在致力于清代官式建筑的保护及修葺的同时,最先开始对古建筑操作工艺进行整理,并进行了古建筑模型的制作和彩画范本的绘制等大量工作。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建筑院校也对清代官式建筑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故宫博物院、北京市第二房屋修建工程公司、北京市园林古建工程公司等单位,在古建技术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诸如编写了许多施工操作规程、编制定额,出版了多本建筑技术着作等。除此之外,建国后的多部古代建筑通史着作,从各自的立足点出发,以不同的角度对清代官式建筑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本文对清代官式建筑的研究历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归纳,在总结前人的研究目的、方法、成就和影响的基础上,彰显各个时期的典型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指明当前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和今后可以深入发展的研究方向,为相关学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以促进清代官式建筑研究的继续发展以至促成突破性的研究出现,为完善中国建筑史学框架做出贡献。论文最后一章为汇通性个案研究,通过选取晚清三座帝陵方城明楼天花以上大木作为研究对象,阐明《工程做法则例》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建筑设计通用规范”,揭示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作用。

成丽[4](2010)在《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文中提出宋《营造法式》是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颁行全国的一部侧重于估工算料的法规性建筑营造技术典籍。自九十年前,即1919年初朱启钤在江南图书馆发现《营造法式》抄本并付印后,数代学者持续不辍地开展有关《营造法式》的研究,既开启了中国建筑史学的大门,更曾多方位、多层次地推进了该学科的深化发展。本文细致梳理现代以来《营造法式》已有研究和成果,全面考察相关研究主体、学术流派,从版本研究、实物测绘、术语解读、理论探索、多元化研究几个层面,对《营造法式》的研究历程、学术发展理路尝试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尽可能在总结研究目的、方法、成就和影响的基础上,彰显各个时期典型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审视因果,探寻得失,明晰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以深入的方向,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进而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路,以促进《营造法式》研究的继续深入以至新的突破,为完善中国建筑史学框架乃至重振中国文化做出贡献。

廖祥春[5](2003)在《测绘文献检索与网上测绘文献的搜索》文中研究表明按文献类型罗列了检索测绘文献的数据库。简要介绍了搜索引擎,着重介绍Google搜索引擎的特点和如何用它进行网上测绘信息的搜寻,特别是测绘全文免费文献的搜寻。文中搜索结果中列举了很多刊名(在知名数据库不一定收录),这主要是为了告知读者,这些刊物可以在线阅读其目次或摘要。

张潇[6](2021)在《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景观空间量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是中国现代城市公园的优秀范例,借古开今,具有重大创新和突破意义,对现代城市公园的传承创新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景观空间展开量化研究对于指导我国现代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具有重大意义。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对花港观鱼造园手法的定性分析,已有对花港观鱼公园植物物种、植物景观空间等方面的定量研究,但缺少对于公园整体景观空间、景观空间序列组织和游人视觉感受等方面的量化分析。本研究以空间句法理论、视知觉等理论为基础,通过空间句法、量化分析等方法对花港观鱼公园的总体布局、景观空间序列、植物景观空间展开量化研究,重点在于通过量化研究,以直观的图示语言揭示公园空间布局规律、景观空间序列组织手法、植物景观空间营造规律,以定量数据来揭示中国传统造园艺术手法的科学性,以期对后续设计提供借鉴。论文运用空间句法对花港观鱼公园的区位条件、空间结构、视觉渗透性、空间可达性等展开量化研究,并总结其空间布局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选取公园中的经典游线,根据“景观三大门槛”理论构建旷奥空间类型划分体系,结合游人空间感受,总结公园景观空间序列组织规律;通过量化分析植物景观空间,总结出空间尺度、视角等规律,并归纳总结其营造规律。本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三方面研究成果,具体如下:1.通过空间句法对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总体布局进行量化研究及分析。公园空间结构呈树状+环状,各空间联系性强;公园空间视觉性渗透性强的部分位于牡丹亭前草坪与茶室西草坪两块陆地之间的水系东侧、翠雨厅、红鱼池部分;可达性最高的部分位于魏庐、牡丹园、红鱼池三部分交汇路段;公园西部花港区视觉渗透性差、可达性低;公园空间可理解性差。并总结出公园空间布局特点:(1)植物阻隔、视线收放;(2)空间渗透、隔而不断;(3)空间对比、变化丰富。2.对杭州花港观鱼公园空间序列组织进行量化研究及分析。根据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选取公园经典游线——主入口-雪松大草坪-藏山阁草坪-鱼池古迹-湖滨长廊-红鱼池-牡丹亭前草坪-茶室西草坪-南入口草坪-南入口,根据视域模型分析参数及“景观三大门槛”理论构建旷奥空间类型划分体系,并根据游人实际感受进行校正,总结出公园景观空间序列营造特征为:(1)视域收放、欲扬先抑;(2)巧于因借、借景随机;(3)植物障景、引导暗示。3.对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空间进行量化研究及分析。在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方面,大尺度植物景观空间尺度多不超过0-100m社会性视域的范围,近观视距多符合23-35m百尺形;空间形态方面,大尺度植物景观空间形状系数在2.0以上,小尺度植物景观空间在2.0以下;除雪松大草坪外,乔木常绿落叶比值约在0.9-1.4之间;植物景观空间内各视点的水平视角大部分在10°-70°之间,垂直视角大部分在8°-34°之间,D/H数值大部分控制在1.5-7之间,变化较大。归纳总结了公园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特征:(1)因地制宜、尺度宜人;(2)植物分隔、协调自然;(3)空间流动、曲折变化;(4)视角多变,步移景异。

陈斯亮[7](2020)在《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文中认为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清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成就,以毕沅在陕西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论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继而将以他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研究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毕沅及清代古迹保护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剖析考察,并得出5点结论。研究成果在广度、深度及可信度方面与以往相比有较显着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对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的事迹进行了总体性论述,介绍了毕沅游历考察270余处古迹的概况,评述了毕沅的代表性着作《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和他倡导编修的方志,梳理出毕沅在为官25年期间所保护的215处古迹。以毕沅所保护古迹的类型为划分依据,依次研究了陵墓、坛庙、城垣这三类受到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古迹,又选取3处无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其他类型古迹进行分析。在陵墓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陵墓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毕沅保护陕西187座陵墓的相关背景、事件始末、保护措施及历史意义,论述了毕沅保护唐昭陵的9年历程、6项举措及历史意义;在坛庙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坛庙保护的观念及制度,论述了毕沅整修华阴西岳庙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具体措施、工程经费、成果绘制等问题;在城垣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城垣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修缮风潮和当时陕西城垣的修缮概况,论述了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在其他类型的古迹中,选取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作为代表性个案,分别从保护事件始末、保护措施、保护特点、历史意义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归纳了毕沅古迹保护的5项特征——重视古迹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其操作模式是在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开展保护;其长远目标是为了构建“理想天下”图景。此外,分析了毕沅在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时所反映的时代理念以及其保护方法背后的行为逻辑。通过与历代古迹保护人物的比较,认为毕沅是清代古迹保护领域的突出代表人物,也是自周至清近三千年间中国本土开展古迹保护实践数量最多者,他在古迹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文中阐述了清代古迹保护在思想、制度、机构、学者四方面的情况,尝试对其历史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将其与17-19世纪的欧洲和民国时期进行逐项对比,探寻外来理论与本土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认为,清代古迹保护体系颇为独特,既呈现自洽性和复杂性,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自19世纪起被逐步形成的西方遗产保护体系所超越,但仍然深刻影响民国古物保护体系的发展。最后,文中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恒久期望和阶段性问题,认为清代古迹保护和毕沅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和实施经验,也能够利用这些古代遗产保护智慧去探索创造性转化思路,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遗产“真实性”认知、文化遗产复建、文化信仰构建、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工代赈”、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等方面为今日提供更丰富的启示。

赵莹莹[8](2020)在《公众参与理念下的社区花园营造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形成了现代化的高密度空间,如何调动公众参与,提升相对较小的公共空间的品质成为高密度现代化城市的挑战,相关实践表明,社区花园是公众参与城市绿化的有效尝试之一。社区花园作为城市绿地的一种表现形式,社区花园有自组织的营造基因,它可以重建社区网络、社区链接、活化城市空间、改变空间的营造模式、改变城市治理模式。论文采用“基础理论研究-案例分析研究-社会实践探索-营造模式总结-项目实践论证”的技术路线,意在探析社区花园的主导主体、参与主体、参与步骤、参与机制与营造体系。首先,对论文所涉及到的社区花园、公众参与、社区营造及自组织与自治理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与辨析;同时对国内外社区花园的建设案例进行了整理分析,结合我国社区花园建设的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其次,明确了建设社区花园应从两个方面出发:“参与式景观空间的打造”与“社区内社群生态的构建”;通过建设社区花园的六大步骤“思考-调研-设计-营建-管理-维护”逐步建设,并提出“前期-充分了解”“中期-充分参与”“后期-充分维护”三个阶段的可持续营造策略;最后,对笔者参与的三个有关社区花园建设项目进行深入剖析,依据项目主导主体的不同总结出了三种不同的营造模式,接着尝试将非政府组织主导下的社区花园营造模式加以运用,以期为我国社区花园的发展建设提供借鉴。论文通过对公众参与理念下的社区花园营造模式的研究,主张通过发起方的主导性作用链接多种资源,试图总结出公众参与理念下的社区花园营造模式,并最终以项目实例验证了社区花园营造模式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实现途径。笔者试图以社区花园为抓手努力实现当地的自组织与自治理体系,为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人居环境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李田玉[9](2020)在《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及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科技期刊也因此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微信公众号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平台,在使用和推广之后,因其具有多种传播优势迅速获得各个行业的关注。目前大部分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还处在成长阶段,科技期刊需要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因此,对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进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将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信息反馈理论和企业识别系统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探讨期刊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策略。笔者采用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编辑实践视角对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并结合清博大数据微信传播指数对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数据进行分析。第一章绪论梳理了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详细分析了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发展概况,主要包括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及发展阶段等;第三章借助清博数据对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进行样本调研;第四章将企业识别系统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运用到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中并分别在理念识别MI(Mind Identity)、形象识别VI(Visual Identity)和行为识别BI(behavior identity)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第五章提出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水平可以通过三方面得到提升。在理念识别MI(Mind Identity)方面,可以从定位理念、内容理念和营销理念三个方面提升。在定位理念识别方面通过鲜明的办刊风格、培养用户思维等策略来提升;在内容理念方面通过学术动态的追踪、关注热点等策略来提升;在营销理念方面提供会员制和构建微信社群等策略来运营。在视觉识别VI(Visual Identity)方面,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要进行一体化的形象设计,包含头像Logo的独特性设计、“菜单栏”实用性兼美观性设计、“自动回复”的功能性设置、“文章版式”的一体化排版及整体的协调配色。在行为识别BI(behavior identity)方面,主要通过对内行为识别策略和对外行为识别策略来提升,包含稳定微信推送时间及频率、加强微信编辑团队的建设、展开线上知识付费建设、进行微店文创经营以及开发微信小程序等。整体而言,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改进可以系统地提升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水平。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优化路径从构建微信矩阵,实现集群化发展、加强与用户互动、完善评价体系及塑造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品牌等方面展开。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科技期刊需要运营微信公众号,而对其提出具体的运营策略及优化路径能够帮助其更快地提升运营能力和水平,进而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

张磊[10](2020)在《油气管道沿线地质灾害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尤其在地形起伏大、植被覆盖度高、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的西南地区,常发育有大量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随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油气管网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是现代能源体系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已建成管网和规划管网不可避免地要穿越高山、丘陵及平原地区,管网所经之地可能大量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地质灾害。油气管网一旦被线路两侧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损坏,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传统的地质灾害调查以人工线路巡查为主,周期长,成本高,调查成果质量也难以保证。近年来,以InSAR为主的遥感新技术凭借其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获取地表微小形变的能力,已经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的前期大范围识别与后期高精度监测的研究与应用中。本文以贵州省晴隆县为研究区,以中缅油气管道晴隆段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油气管网地质灾害识别技术,其主要使用InSAR时序分析干涉测量技术全面识别地质灾害早期隐患点,同时以GIS技术手段,运用信息量法建立研究区指标体系进行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进而得到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图,最后对InSAR识别的前期地灾隐患点与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图进行叠加综合评价,得到数量较少、精度较高的区域“普查”成果,为后期空基“详查”及人工外业“核查”提供数据支撑。具体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利用覆盖中缅油气管道晴隆段新、老路由的Sentinel-1数据,时间跨度约三年,包括了升轨和降轨数据各33景。分别采用了PS-InSAR和SBAS-InSAR方法获取了研究区的形变速率结果,在老路由缓冲区范围内,人工交互解译出50个靶区,其中通过加载多期Google Earth影像,发现地表明显变化图斑有30个,另有1处较为明显的自然滑坡;在新路由缓冲区范围内,人工交互解译出26个靶区,其中通过加载多期Google Earth影像,发现地表明显变化图斑有11个。总体来说,老路由沿线隐患点明显多于新路由,表明老路由沿线地质环境复杂,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概率较高;从升轨数据和降轨数据识别成效来看,升轨数据略高于降轨数据;不同轨道的InSAR地表形变监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2)基于高分一号影像、DEM数据和研究区地质详图等资料,提取了坡度、坡向、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河流、交通路网等灾害影响因子,采用信息量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揭示了一些不同危险等级区域的空间分布规律。具体结论有:从新、老路由缓冲区综合评价结果来看,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大多集中在坡度>45°和断层影响度集中的区域,且在河流两侧分布较为明显;从统计面积来看,新、老路由缓冲区中等及以上等级的风险区面积占比分别为55.27%、62.67%,即老路由两侧潜在地质灾害风险高于新路由。从管道自身风险分段来看,老路由中较高风险段与高风险段的占比也高于新路由;研究区内的地质灾害发育与其地质环境紧密相关;总体而言,研究区的地质灾害呈现出面积较广、中等及以上等级危险区表现为带状分布的特点。(3)在前期InSAR时序分析干涉测量技术识别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基础上,叠加区域地质灾害评价区划图,对比分析可知,整体表现出中等风险区在综合评价后数量呈现减少,而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在综合评价后数量呈增加的规律,且老路由沿线中等及以上等级风险区数量明显大于新路由;新路由缓冲区范围内,InSAR识别出疑似隐患点图斑数量为26个,InSAR普查成果综合评价后中等及以上等级风险区的图斑数量为22个,数量减少约15%;老路由缓冲区范围内,InSAR识别出疑似隐患点图斑数量为50个,InSAR普查成果综合评价后中等及以上等级风险区的图斑数量为32个,数量减少约36%。经过InSAR普查成果综合评价后,后期用于外业人工核查的图斑点位明显减少,初步估计平均效率提升约15%20%。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综合评价来进一步提高前期识别成果的精度,为后期空基“详查”和人工地面“核查”提供数据支撑,这种方法较为科学,提高了效率,具有实际操作性,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二、《测绘信息与工程》2003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测绘信息与工程》2003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无人机的屋顶勘测与光伏阵列排布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光伏行业发展前景诱人
        1.2.2 保护环境,减少室内气体排放
        1.2.3 开拓经济增长领域
        1.2.4 建网布置几种典型方法
    1.3 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4.1 研究内容
        1.4.2 章节安排
2 无人机屋顶勘测
    2.1 无人机遥感技术
        2.1.1 无人机遥感技术国内外发展
        2.1.2 “无人机+”新概念
        2.1.3 “无人机+光伏”
    2.2 无人机的分类
        2.2.1 固定翼无人机
        2.2.2 无人直升机
        2.2.3 多旋翼无人机
    2.3 屋顶勘测无人机的选型
    2.4 无人机的安全操作规范
    2.5 目标建筑图片获取方式及要求
    2.6 本章小结
3 屋顶三维建模方法分析与确定
    3.1 三维建模方法
        3.1.1 基于几何造型的建模方法
        3.1.2 利用三维扫描仪的建模方法
        3.1.3 基于图像的建模方法
    3.2 基于图像的建模平台及软件
        3.2.1 Altiure三维建模平台
        3.2.2 reparo如初建模平台
        3.2.3 PhotoScan建模软件
        3.2.4 VisualSFM+Meshlab建模软件
    3.3 基于VisualSFM的稠密点云重建
        3.3.1 照片的拍摄选定及导入
        3.3.2 特征检测及匹配
        3.3.3 稀疏重建
        3.3.4 稠密重建
    3.4 基于Meshlab的三维重建
        3.4.1 Meshlab介绍
        3.4.2 基于Meshlab的表面重建
    3.5 本章小结
4 三维建模优化及屋顶实际尺寸计算
    4.1 三维建模问题的发现
    4.2 优化方法
        4.2.1 照片数量选择实验
        4.2.2 grabcut图切算法
    4.3 屋顶实际尺寸计算
    4.4 本章小结
5 光伏屋顶光伏阵列排布优化分析
    5.1 光伏阵列排布方式及方案选择
        5.1.1 固定式排布
        5.1.2 跟踪式排布
        5.1.3 方案选择
    5.2 光照对光伏屋顶面的影响
        5.2.1 基本参数计算
        5.2.2 放置一定角度的太阳能光伏阵列上的太阳能总辐射能计算
    5.3 光伏阵列最佳倾斜角度设计及前后安装间距计算
        5.3.1 理论最佳倾角计算
        5.3.2 光伏阵列前后安装间距计算
        5.3.3 实际模拟实验
    5.4 太阳能光伏阵列与遮挡物间间距计算
        5.4.1 阴影对光伏发电的影响
        5.4.2 目标建筑勘测结果及光伏板有效安装区域
    5.5 光伏阵列优化排布方案
    5.6 单轴跟踪式阵列设计
        5.6.1 机械结构设计
        5.6.2 控制方法设计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2)新疆方志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背景概况
    第一节 新疆自然与历史地理环境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历史地理环境
    第二节 新疆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一、汉唐至元明新疆行政体制
        二、清代新疆行政管理体制
        三、民国新疆行政管理体制
    第三节 新疆方志概况
        一、新疆方志数量
        二、新疆方志类型
        三、新疆方志名称
        四、新疆方志体例
第二章 西域古方志
    第一节 汉晋西域佚志
        一、《出关志》
        二、班勇《西域风土记》
        三、道安《西域志》
    第二节 隋唐西域图经与地志
        一、隋唐西域佚志
        二、敦煌文献中的西域图经和地志
        三、隋唐西域方志的编纂体例
        四、隋唐西域方志的价值
    第三节 宋元明西域方志
        一、宋元西域方志
        二、明代西域方志
    小结
第三章 清代新疆方志的编撰与发展
    第一节 开端与创新:乾隆年间西域方志编纂的繁荣
        一、《西域图志》的编纂
        二、南疆区域志的编纂
        三、事宜类方志的繁荣
    第二节 发展与融合:方志与西北史地学的交融
        一、和宁及其所编方志
        二、徐松及其所编方志
        三、《大清一统志》与“新疆统部”的编纂
        四、清代新疆方志与西北史地学之关系
    第三节 普及与完善:清末乡土志与《新疆图志》
        一、建省后的首部通志《新疆四道志》
        二、新疆乡土志的编纂与流传
        三、《新疆图志》及其各分志的编纂
        四、新疆乡土志与《新疆图志》文献关系
    小结
第四章 清代新疆方志文献特点
    第一节 清代新疆方志纂修者之特点
        一、满族人士的广泛参与
        二、遣员和流寓文人的参与
        三、纂修者身份分析
    第二节 清代新疆方志编纂特点
        一、体例严谨,体裁多样
        二、事宜类方志独具风采
        三、区域性方志多而州县志少
        四、官修少而私纂多
    第三节 清代新疆方志内容特点
        一、多收御制诗文
        二、门类独特
        三、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并重
    第四节 清代新疆方志版本流传特点
        一、多以稿抄本传世
        二、总志与分志、单行本并行
        三、版本系统复杂
        四、同书异名混乱
    小结
第五章 民国时期的新疆方志
    第一节 民国新疆方志的变革
        一、传统方志的艰难维系
        二、新方志的兴起
        三、民国新疆兵要地志
    第二节 民国续修新疆通志的理论之争
        一、设局修志未成
        二、续修新疆通志的理论之争
    第三节 民国时期日本所编新疆方志
        一、日本对新疆方志的收集
        二、日本所编新疆方志概述
        三、日本所编新疆方志特点
    小结
第六章 新疆方志舆图
    第一节 新疆方志舆图概况
        一、中国古代方志舆图概况
        二、新疆方志舆图概况
        三、主要方志舆图介绍
    第二节 新疆方志舆图的内容和类型、特点
        一、新疆方志舆图内容、类型
        二、编纂体例特点
    第三节 新疆方志舆图价值
        一、史料价值
        二、艺术价值
        三、方志学价值
    小结
结语
附录新疆方志提要
    一、西域古方志
    二、清代方志
    三、新疆乡土志
    四、民国方志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清代官式建筑研究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意义
    二、 已有研究回顾
    三、 研究资料
    四、 研究方法
    五、 论文结构
    六、 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第一章 清代官式建筑概论
    第一节 清代官式建筑的定义
    第二节 清代官式建筑的体系
        一、 背景:工官制度
        二、 范例文本:《工程做法则例》
        三、 设计图档:样式雷图档
        四、 基础:各作做法
        五、 实例:建筑遗存
    第三节 对于清代官式建筑的评价
    小结
上篇 中国营造学社及其前身营造学会的研究工作
    第二章 《工程做法则例》的研究——学社成立之基
        第一节 学社前的研究
        一、 《工程做法则例》补图
        二、 以清代官式建筑为参照的《营造法式》补图
        第二节 学社期间的研究
        一、 学社概况
        二、 文本研究的背景、方法
        三、 《工程做法则例》研究
        第三节 清代官式建筑文本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一、 对于学社成立的影响
        二、 解读宋《营造法式》的基石
        第四节 持续研究
        小结
    第三章 《营造算例》——估料专门匠家之根本大法
        第一节 《营造算例》的编纂
        一、 搜集
        二、 《汇刊》发表
        三、 单行本出版
        四、 价值
        五、 《营造算例》与学社藏本的比对
        第二节 其他营造旧籍的整理
        一、 学社期间的搜集与研究
        二、 持续的搜集与研究
        小结
    第四章 《清式营造则例》——导读性文本
        第一节 《清式营造则例》的撰写
        一、 写作过程
        二、 评述
        第二节 开创测绘研究
        一、 测绘及修葺项目
        二、 清代官式建筑测绘的价值与意义
        小结
    第五章 扩展研究
        第一节 样式雷世家及其建筑图档研究
        第二节 《清官式石桥做法》、《清官式石闸及石涵洞做法》的发表
        一、 《清官式石桥做法》
        二、 《清官式石闸及石涵洞做法》
        第三节 营造词汇的编纂
        第四节 文献研究
        小结
下篇 中国营造学社以外的研究工作
    第六章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后续机构研究
        第一节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
        一、 成立
        二、 工作情况
        第二节 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与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
        一、 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
        二、 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
        第三节 古代建筑修整所与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
        一、 《古代建筑大木操作程序和规格》、《清式大木操作工艺》的发表
        二、 《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的出版
        小结
    第七章 其他研究机构研究
        第一节 故宫博物院
        第二节 高校: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建筑院校
        一、 清华大学
        二、 天津大学
        第三节 北京市第二房屋修建工程公司
        一、 木作
        二、 瓦作、石作
        三、 彩画作、油作
        第四节 北京市园林古建工程公司
        小结
    第八章 中国古代建筑通史中及其它相关研究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通史中的相关研究
        一、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二、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
        三、 《中国建筑艺术史》
        四、 《中国古代建筑史》五卷集
        五、 《中国建筑史》教材
        六、 《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
        第二节 多视角、跨学科的研究
        一、 文献学方法的应用
        二、 力学方法的应用
        三、 文化比较方法的应用
        小结
    第九章 晚清帝陵汇通性个案研究——以定陵、惠陵、崇陵为例
        第一节 三座帝陵规制的继承性
        第二节 三座帝陵做法的统一
        第三节 《工程做法》与《工程做法则例》的比较
        第四节 实测中的发现
        小结
结语
附录 1 清代建筑工官制度研究
附录 2 办公次序
附录 3 古代建筑大木操作程序和规格
附录 4 清代官式建筑做法研究论着
附录 5 清代官式建筑研究论着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4)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意义
    二、已有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资料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收获与未尽事宜
第一章 《法式》版本研究
    第一节 “丁本”与“陶本”
        一、丁氏钞本的发现与石印刊行
        二、学术团队型的版本研究及“陶本”的刊行
    第二节 学社期间的版本研究
        一、阚铎再次校订《法式》
        二、以“故宫本”校对《法式》
    第三节 宋本《法式》的发现与辨识
    第四节 《法式》版本后续研究举略
        一、梁思成
        二、刘敦桢
        三、陈明达
        四、陈仲篪
        五、傅熹年
        六、其他
    第五节 《法式》版本研究的若干问题
        一、对《法式》是否完本的探讨
        二、关于“万有文库本”
        三、展望
第二章 《法式》与实物测绘的互证研究
    第一节 实物测绘研究的前奏
        一、研究平台的构建
        二、梁思成、刘敦桢入社主持工作
        三、“前理解”性的清代官式建筑研究
    第二节 实物测绘与《法式》互证的初期实践
        一、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研究方法的初步确立
        二、广济寺三大士殿——对辽代建筑形制认识的强化
        三、正定调查——初涉北宋木构
        四、大同古建筑测绘调查——对宋、辽、金建筑认识的系统化
        五、密集高效的大规模实物调查
        六、佛光寺东大殿——“中国最古的木构”
        七、昆明、李庄时期的工作
    第三节 实物测绘与《法式》互证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一、科学系统的工作方法
        二、构建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理念
        三、以《法式》为标尺架构中国建筑史框架
    第四节、实物与《法式》互证研究的后续发展
        一、建国后的实物调查及测绘研究
        二、继续完善中国建筑史框架
        三、对早期建筑地域差异的审视
        四、后续研究的若干问题
第三章 《法式》术语及文本解读
    第一节 学社前期的相关研究
        一、纂辑营造词汇
        二、改编《法式》为读本
        三、《〈营造法式〉新释》
    第二节 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
        一、李庄时期的整理和研究
        二、建国后的研究及《〈营造法式〉注释(卷上)》出版
        三、《梁思成全集》第七卷
        四、徐伯安、郭黛姮《宋〈营造法式〉术语汇释》
    第三节 相关研究后续
        一、陈明达《〈营造法式〉辞解》、《〈营造法式〉研究札记》
        二、潘谷西、何建中《〈营造法式〉解读》
        三、其他相关研究
第四章 《法式》与中国古代设计理念的探索
    第一节 梁思成、刘敦桢的相关研究思路
    第二节 陈明达的开创性探索与研究
        一、《应县木塔》——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有设计规律可循
        二、《〈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北宋“以材为祖”的模数制设计方法
        三、《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作制度》——回归传统建筑语言体系
    第三节 从单体推及组群和城市规划设计——傅熹年的研究
    第四节 从推断引向实证——王其亨对古代设计实物资料的研究
    第五节 围绕《法式》“以材为祖”设计规律的细致研究
        一、材分制(模数制)研究
        二、尺度规律研究
第五章《法式》多元化研究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通史中的相关研究
        一、《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
        二、《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三、《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
        四、《中国建筑艺术史》
        五、五卷本《中国古代建筑史》
        六、《中国建筑史》教材
        七、《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
    第二节 专项研究
        一、《法式》大木构件和做法研究的继续深入
        二、《法式》其他各作研究的扩展
        三、《法式》“功限”、“料例”研究
    第三节 多视角、跨学科的研究
        一、文献学方法的应用
        二、考古学方法的应用
        三、力学方法的应用
        四、文化比较和多元化
    第四节 数字化时代的研究
第六章 《法式》若干问题探讨
    第一节 《法式》卷、篇、条目考辨
        一、传世宋《营造法式》是否完本
        二、《法式》卷数考辨
        三、《法式》篇数考辨
        四、《法式》条数考辨
        五、结语
    第二节 《法式·看详》的意义
        一、“看详”的诠释与歧义
        二、“看详”的丰富历史蕴涵
        三、《法式·看详》的意义
    第三节 李诫《法式·序》的语境解析
        一、《进新修〈营造法式〉序》
        二、《法式·序》所涉经典及相关史料
        三、结语
    第四节 附识
        一、“崇宁本”《法式》海行时间
        二、《法式》作者之名
        三、《法式》与南方建筑的关系
        四、《法式》的实际影响
附录 1 《法式》相关记载及评述
附录 2 《法式》研究论着目录
附录3 全国早期木构建筑概况及相关研究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6)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景观空间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从平面布局角度量化景观空间
        1.3.2 从视觉感受角度量化景观空间
        1.3.3 从拓扑学和空间句法角度量化景观空间
        1.3.4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空间句法理论
        2.1.1 空间句法的含义及理论基础
        2.1.2 空间句法的分析方法
        2.1.3 城市公园中应用空间句法的可行性
    2.2 景观空间相关理论
        2.2.1 景观空间的定义
        2.2.2 尺度和比例
        2.2.3 景观空间的组景手法
    2.3 景观空间序列相关理论
        2.3.1 景观空间序列的定义
        2.3.2 景观空间序列的结构和类型
        2.3.3 景观空间序列的组织
        2.3.4 景观空间序列中造景要素分析
    2.4 视觉分析相关理论
        2.4.1 人眼的构造及视觉特性
        2.4.2 视域范围
        2.4.3 视距范围
3 花港观鱼公园空间布局量化研究
    3.1 公园概述
        3.1.1 历史追溯
        3.1.2 建设历程
    3.2 公园周边环境
        3.2.1 区域分析
        3.2.2 入口分析
    3.3 公园空间布局量化分析
        3.3.1 公园拓扑关系图解
        3.3.2 公园视域模型图解
        3.3.3 公园轴线模型图解
        3.3.4 公园线段模型图解
    3.4 游客行为模式调查
        3.4.1 调查方案
        3.4.2 使用现状与量化结果对比分析
    3.5 花港观鱼公园空间布局特点
        3.5.1 植物阻隔视线收放
        3.5.2 空间渗透隔而不断
        3.5.3 空间对比变化丰富
    3.6 小结
4 花港观鱼公园景观空间序列分析
    4.1 景观空间序列概述
        4.1.1 游览路线
        4.1.2 视点选取
    4.2 景观空间序列视域网格分析结果
        4.2.1 可行层分析
        4.2.2 可视层分析
    4.3 景观空间序列分析
        4.3.1 旷奥空间类型划分体系构建
        4.3.2 花港观鱼公园空间旷奥变化分析
    4.4 花港观鱼公园景观空间序列组织
        4.4.1 视域收放欲扬先抑
        4.4.2 巧于因借借景随机
        4.4.3 植物障景引导暗示
    4.5 小结
5 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空间量化分析
    5.1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空间概况及分析方法
        5.1.1 植物景观空间总体设计
        5.1.2 植物景观空间类型
        5.1.3 植物景观空间分析方法
    5.2 由植物独立构成的景观空间
        5.2.1 雪松大草坪
        5.2.2 南入口草坪
        5.2.3 合欢悬铃木草坪
        5.2.4 茶室西草坪
    5.3 植物与水体构成的景观空间
        5.3.1 红鱼池景区设计概况
        5.3.2 现状红鱼池景区
    5.4 植物与建筑构成的景观空间
        5.4.1 牡丹亭前草坪
        5.4.2 藏山阁草坪
    5.5 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空间营造规律
        5.5.1 因地制宜尺度宜人
        5.5.2 植物分隔协调自然
        5.5.3 空间流动曲折变化
        5.5.4 视角多变步移景异
    5.6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研究主要结论及创新性
        6.1.1 论文研究主要结论
        6.1.2 创新性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之处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作者简历

(7)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经验值得梳理和发掘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智慧”有待创造性转化
        1.1.3 研究对象选取及范围界定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反思
        1.3.1 针对传统古迹保护的争论与反思
        1.3.2 清代古迹保护的研究现状
        1.3.3 对于毕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所借助的资料
        1.5.2 主要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
    2.1 古迹观念的演变及内涵扩大化
    2.2 清代古迹保护的时代氛围及其高峰时期——乾隆朝
        2.2.1 较高的古迹维修频次
        2.2.2 巨额的古迹保护经费支出
        2.2.3 浓重的访古考据氛围
        2.2.4 广泛的古迹保护参与范围
    2.3 清代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典籍及操作流程
        2.3.1 “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2.3.2 “设范立制”的典章汇编——《大清会典》和《清朝通典》
        2.3.3 “轨物程式”的部门法规——工部各类则例
        2.3.4 清代古迹修缮的基本流程
3 毕沅古迹保护事迹总述
    3.1 毕沅及其幕府概述
        3.1.1 毕沅生平及为官经历概述
        3.1.2 毕沅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3.1.3 毕沅幕府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支持
    3.2 毕沅所处时代的陕西
        3.2.1 乾隆时期陕西疆域及行政区划
        3.2.2 乾隆时期陕西主要官员及其职责
        3.2.3 乾隆时期陕西人口、粮储及财政收入
        3.2.4 陕西境内清代以前古迹数量
    3.3 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总览
    3.4 毕沅对古迹的游历考察
    3.5 毕沅与古迹相关的研究及创作
        3.5.1 陕西古迹之总览——《关中胜迹图志》
        3.5.2 陕西碑刻之辑考——《关中金石记》
        3.5.3 毕沅组织编修的陕西地方志
        3.5.4 毕沅以陕西古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3.6 毕沅对古迹开展的保护实践
    3.7 小结
4 毕沅对陕西陵墓的保护及整修
    4.1 清朝对历代陵墓的态度和差异性保护
    4.2 清朝陵墓保护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4.2.1 岁奏制度
        4.2.2 祭祀制度
        4.2.3 守护制度
        4.2.4 维修制度
        4.2.5 惩罚制度
    4.3 毕沅对陕西百余座陵墓的保护
        4.3.1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背景及缘起
        4.3.2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始末
        4.3.3 毕沅为陕西陵墓开展的五项保护措施
        4.3.4 毕沅为陕西陵墓立碑情况
        4.3.5 与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护措施
        4.3.6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历史意义
    4.4 毕沅对唐太宗昭陵的保护及修缮
        4.4.1 毕沅保护唐昭陵缘起
        4.4.2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九年历程
        4.4.3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六项举措
        4.4.4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5 毕沅对陕西坛庙祠宇的保护及整修
    5.1 清代的祭祀观念与祭祀场所
        5.1.1 清代国家祭祀的空间载体
        5.1.2 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间载体
    5.2 清代坛庙保护的相关制度
        5.2.1 祭祀制度
        5.2.2 巡查守护制度
        5.2.3 保养维护制度
        5.2.4 修缮制度
        5.2.5 惩罚制度
    5.3 毕沅对华阴西岳庙的整修
        5.3.1 修缮工程背景
        5.3.2 修缮工程始末
        5.3.3 修缮理念及具体举措
        5.3.4 工程经费及来源
        5.3.5 《华岳庙全图》的绘制与进献
        5.3.6 毕沅修缮西岳庙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6 毕沅对陕西城垣的保护及整修
    6.1 清人对待城垣的态度
    6.2 清代城垣保护制度
        6.2.1 岁奏制度
        6.2.2 勘察及审核制度
        6.2.3 维修制度
        6.2.4 工程验收及报销制度
        6.2.5 保固及赔修制度
        6.2.6 预防性保护制度
    6.3 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整修风潮
    6.4 乾隆中后期陕西城垣整修概况
    6.5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整修
        6.5.1 西安城垣概述
        6.5.2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6.5.3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修缮理念和主要方法
        6.5.4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项举措
        6.5.5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7 毕沅对其他类型古迹的保护及整修
    7.1 毕沅对西安碑林的保护及整修
        7.1.1 西安碑林概况
        7.1.2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7.1.3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项举措
        7.1.4 毕沅整修碑林的历史意义和后续影响
    7.2 毕沅对崇圣寺的保护及整修
        7.2.1 崇圣寺概况
        7.2.2 毕沅重修崇圣寺始末
        7.2.3 毕沅重修崇圣寺的四项举措
        7.2.4 毕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点
    7.3 毕沅对灞桥的两次重建和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7.3.1 灞桥概述
        7.3.2 毕沅修建灞桥始末
        7.3.3 毕沅第一次重建灞桥的举措
        7.3.4 毕沅第二次重建灞桥的构想
        7.3.5 毕沅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8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时代理念及历史地位
    8.1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
        8.1.1 重视古迹价值的发掘——尤以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为主
        8.1.2 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
        8.1.3 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
        8.1.4 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的古迹保护模式
        8.1.5 以构建“理想天下”图景作为古迹保护的长远目标
    8.2 毕沅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所反映的时代理念及行为逻辑
        8.2.1 毕沅的古迹保护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
        8.2.2 从先贤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护与家国信仰的构建
        8.2.3 信仰符号与等级秩序——清代坛庙保护及修缮的内在逻辑
        8.2.4 安危、赈济、观瞻——清代城垣保护的矛盾性及价值取向
        8.2.5 激进的复兴——以“改造”为古迹赋予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8.3 毕沅在中国古迹保护历史上的地位
9 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多维比较
    9.1 清代古迹保护思想及多维比较
        9.1.1 清代古迹保护的思想
        9.1.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
        9.1.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思想
        9.1.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2 清代古迹保护制度及多维比较
        9.2.1 清代古迹保护的制度规程
        9.2.2 欧洲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法规
        9.2.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制度及法规
        9.2.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3 清代古迹保护机构及多维比较
        9.3.1 清代古迹保护的相关机构及人员
        9.3.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9.3.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机构
        9.3.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4 以毕沅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多维比较
        9.4.1 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学者及学术成果
        9.4.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5 反思: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对比结果
10 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
    10.1 古今文明的重大变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需求
    10.2 文化遗产保护的恒久期望、阶段性问题与应对
    10.3 清代古迹保护的现实启示
        10.3.1 尊重文化遗产的差异化价值评估并彰显核心价值
        10.3.2 辩证看待文化遗产修缮中的“真实性”
        10.3.3 信息视角下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复建”行为
        10.3.4 重视文化信仰的隐形作用并积极引导构建
        10.3.5 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
        10.3.6 关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10.3.7 加强遗产保护领域的“以工代赈”活动
        10.3.8 聚焦遗产保护的前提与目标——国泰民安
11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附录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图录
    表录
    附表
    附文
    附图
致谢

(8)公众参与理念下的社区花园营造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活环境品质需求显着提高
        1.1.2 社区公共绿地矛盾日益突出
        1.1.3 城市存量闲置绿地亟待更新
        1.1.4 社区花园建设数量逐步增多
        1.1.5 公众参与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归纳法
        1.4.2 案例研究法
        1.4.3 对比研究法
        1.4.4 实证研究法
        1.4.5 设计模拟法
    1.5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研究
    2.1 社区花园概述
        2.1.1 社区花园的定义
        2.1.2 社区花园的特点
        2.1.3 社区花园的分类
        2.1.4 社区花园的价值
    2.2 社区花园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横向研究广度
        2.2.2 纵向发展脉络
    2.3 社区花园营造的理论基础
        2.3.1 参与式设计理论
        2.3.2 自组织与自治理理论
        2.3.3 公众参与阶梯理论
    2.4 公众参与理念下的社区花园营造
        2.4.1 公众参与理念解析
        2.4.2 公众参与理念的具体运用
    2.5 本章小结
3 案例分析研究
    3.1 社区花园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3.1.1 德国份地花园
        3.1.2 英国社区花园
        3.1.3 美国社区花园
        3.1.4 新加坡社区花园
    3.2 社区花园在国内的实践案例
        3.2.1 梅陇九村社区花园
        3.2.2 翔殷三村社区花园
        3.2.3 上海市城区社区花园
        3.2.3.1 创智农园
        3.2.3.2 百草园
    3.3 国内外社区花园对比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营造模式探索
    4.1 上海市社区愿景规划师工作坊
        4.1.1 项目背景
        4.1.2 项目概况
        4.1.3 模式探索
        4.1.4 模式总结
    4.2 杭州市绿马甲社区花园计划
        4.2.1 项目背景
        4.2.2 项目概况
        4.2.3 模式探索
        4.2.4 模式总结
    4.3 衢州市“美丽庭院”改造项目
        4.3.1 项目背景
        4.3.2 项目概况
        4.3.3 模式探索
        4.3.4 模式总结
5 营造模式总结
    5.1 营造的核心要点
        5.1.1 营造要素
        5.1.2 营造目的
        5.1.3 营造过程
        5.1.4 营造内容
        5.1.5 营造愿景
    5.2 营造模式的对比分析
        5.2.1 政府组织主导型
        5.2.2 非政府组织主导型
        5.2.3 居民自发主导型
        5.2.4 对比分析
    5.3 营造模式的实施途径
        5.3.1 两大内容
        5.3.2 六大步骤
        5.3.3 三个阶段
        5.3.4 两步行动
    5.4 本章小结
6 社区花园营造实例
    6.1 社区花园营造之前
        6.1.1 设计思考
        6.1.2 设计原则
        6.1.3 设计策略
        6.1.4 设计理念
    6.2 设计之前的调研记录
        6.2.1 认识社区
        (1)了解使用者的构成
        (2)倾听使用者的诉求
        (3)了解社区的文化
        6.2.2 认识场地
        (1)地形
        (2)微气候
        (3)动植物
        6.2.3 识别资源
        (1)场地内资源
        (2)场地外资源
        6.2.4 场地记录方法
        (1)准备所需的工具
        (2)绘制缩略的地图
        (3)认真观察并记录
        (4)分析得出结论
    6.3 社区花园设计
        6.3.1 善贤社区
        6.3.2 小营巷社区
        6.3.3 东山弄社区
        6.3.4 项目总结
    6.4 社区花园营建
        6.4.1 发动社区居民参与
        6.4.2 组建团队营建花园
        6.4.3 利用社区现有资源
    6.5 社区花园维护
        6.5.1 善用周边资源
        6.5.2 维护社区花园
        6.5.3 花园设施更新
    6.6 社区花园管理
        6.6.1 挖掘社区能人
        6.6.2 培育更多参与者
        6.6.3 激励队伍发展壮大
    6.7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1.1 社区花园营造的三个层面
        7.1.2 营造模式指向的三个愿景
    7.2 创新与不足
        7.2.1 创新之处
        7.2.2 不足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9)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研究
        二 我国微信公众号的研究
        三 我国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研究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 企业识别系统CIS
        二 信息反馈理论
    第四节 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发展概况
    第一节 科技期刊及微信公众号概述
        一 科技期刊的概述
        二 微信公众号的概述
    第二节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发展阶段
        一 起步阶段
        二 成长阶段
    第三节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
        一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的优势
        二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困境
第三章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样本调研
    第一节 调研对象样本选取
        一 样本选取的原则
        二 样本选取的数据来源
    第二节 样本WCI指数情况
        一 清博大数据WCI
        二 样本WCI指数
    第三节 样本数据分析
        一 样本类型分析
        二 推送频次分析
        三 文章内容分析
    第四节 调研样本小结
        一 样本在运营方面的成功经验
        二 样本在运营方面有待提升的空间
第四章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
    第一节 理念识别MI策略
        一 独特定位理念,突出专业特色
        二 优质内容策划,体现期刊价值
        三 营销理念革新,提升服务水平
    第二节 视觉识别VI策略
        一 头像设计醒目独特
        二 优化菜单栏和自动回复
        三 文章版式设计简洁新颖
        四 丰富图片表现形式
    第三节 行为识别BI策略
        一 对内行为识别策略
        二 对外行为识别策略
第五章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优化路径
    第一节 构建微信矩阵,实现集群化发展
        一 组建差异化子账号
        二 加入微信矩阵联盟
    第二节 增强互动交流,提升用户好感度
        一 运用新技术挖掘用户需求,增强用户黏性
        二 跨平台营造作者、刊者、读者、审者学术圈
        三 推广普及科学传播,提升用户科学素养
    第三节 完善评价体系,提升运营质量
        一 运用微信传播指数WCI
        二 制定合理的KPI考核指标
        三 结合微信运营软指标评价
    第四节 打造微信品牌,助力期刊转型
        一 强化品牌传播意识,反哺科技期刊
        二 提升新媒体素养,加强编辑人员培训
        三 传播期刊价值理念,实现品牌价值延伸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油气管道沿线地质灾害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研究现状
    2.1 地质灾害识别现状
        2.1.1 以InSAR技术为代表的天基观测
        2.1.1.1 SAR卫星发展现状
        2.1.1.2 国外InSAR技术研究进展
        2.1.1.3 国内InSAR技术研究进展
        2.1.2 以UAV为代表的空基观测
        2.1.3 以GPS为代表的地基观测
    2.2 地质灾害评价现状
        2.2.1 评价方法
        2.2.2 评价指标
    2.3 地质灾害识别与评价存在的问题
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1、地质灾害识别
        2 、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3 、InSAR普查成果综合评价
    3.2 技术路线
4 研究区概况
    4.1 地形地貌
    4.2 地层岩性
    4.3 地质构造
    4.4 河流水系
    4.5 气候气象
    4.6 历史地质灾害情况
5 油气管网地质灾害识别
    5.1 地灾识别平台组成
    5.2 地灾识别的关键技术
        5.2.1 合成孔径雷达
        5.2.2 InSAR技术原理
        5.2.3 多时序InSAR技术
        5.2.3.1 PS-InSAR
        1 、PS-InSAR技术原理
        2、PS-In SAR 数据处理流程
        5.2.3.2 SBAS-InSAR
        1 、SBAS-InSAR技术原理
        2 、SBAS-InSAR数据处理流程
    5.3 研究数据
    5.4 数据识别
        5.4.1 PS-InSAR
        5.4.2 SBAS-InSAR
    5.5 本章小结
6 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6.1 评价原理
        6.1.1 评价内容
        6.1.2 评价方法
        6.1.3 评价流程
    6.2 评价指标体系提取
        6.2.1 基于光学遥感影像的指标提取
        6.2.2 其他指标提取
        1、坡度
        2、坡向
        3、地层岩性
        4、地质构造
        5、地震
        6、降雨量
        7、交通路网
        8、河流
        9 、历史地质灾害点数据
    6.3 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6.3.1 单指标评价
        6.3.1.1 内部因素
        6.3.1.2 外部因素
        6.3.2 多指标综合评价
        6.3.2.1 新路由
        6.3.2.2 老路由
    6.4 本章小结
7 InSAR 普查成果综合评价
    7.1 InSAR普查成果分级
    7.2 综合评价规则设定
    7.3 综合评价结果
        7.3.1 新路由
        7.3.2 老路由
    7.4 外业核查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测绘信息与工程》2003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无人机的屋顶勘测与光伏阵列排布优化研究[D]. 朱力. 中国计量大学, 2019(02)
  • [2]新疆方志文献研究[D]. 高健.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3]清代官式建筑研究史初探[D]. 常清华. 天津大学, 2012(05)
  • [4]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D]. 成丽. 天津大学, 2010(11)
  • [5]测绘文献检索与网上测绘文献的搜索[J]. 廖祥春. 地理空间信息, 2003(01)
  • [6]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景观空间量化研究[D]. 张潇. 浙江大学, 2021(01)
  • [7]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D]. 陈斯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公众参与理念下的社区花园营造模式研究[D]. 赵莹莹. 浙江大学, 2020(01)
  • [9]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及优化研究[D]. 李田玉. 郑州大学, 2020(03)
  • [10]油气管道沿线地质灾害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D]. 张磊.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测绘信息与工程》2003年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