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门寺与李唐王朝(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1](2020)在《留守与政局: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京师留守》文中研究表明唐代君主离开京师长安之时,往往设置京师留守,确保统治秩序的稳定。唐代京师留守的主要职能是维系政治秩序的正常运转,但在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由于李、武二氏围绕长安、洛阳展开争夺,京师留守衍生出特殊的政治功能,成为不同政治集团间政治斗争的重要工具。唐高宗即位之初的京师留守尚未体现出时局政争的明显痕迹,但从显庆年间武则天政治权势渐长之时起,京师留守逐渐成为高、武二人争夺长安局势控制权的重要工具。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久留洛阳,京师留守的人选逐渐为武周宗室所占据,成为武则天在长安的利益代言人。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京师留守呈现出更换频率高、与时局政争关联密切、逐渐常制化等发展特点,是唐代京师留守发展历史上的关键时期。高、武时期以后,京师留守成为唐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至玄宗朝发展成"三都留守"之制。唐代的京师留守对五代、宋及以后各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欣[2](2020)在《唐代凤翔府与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凤翔府曾作为周秦时期的国都,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而唐代凤翔府东临长安,西接陇右,南连巴蜀,位于三大文化区的交汇地带,行旅往来极盛,地理景观众多。悠久的文化与独特的地理环境让凤翔府成为关照广大士人心路历程,以及窥探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重要文化空间。本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追溯凤翔府的历史文化带给唐人的想象与追忆,探究唐人凤翔书写中的神话元素。周之“凤鸣岐山”的传说成为唐人缅怀西周,追忆文王,渴望治世的载体,“鸣凤”、“岐山”、“岐阳”等意象饱含了唐人对仕途、对明君、对贤臣的追寻与向往。秦之“萧史弄玉”的故事也在唐人的笔下生发出别样的情致。通过数量统计得知,初唐时期的文人最喜引用萧史典故,萧史故事华丽的背景正符合了初唐时期的文学审美。第二章选取太白山与大散关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地理景观来探索唐代文学中的凤翔地理书写。儒释道三教文化在太白山上交流融合,太白山不仅为唐代士人提供隐居、游览的场所,还为唐传奇的写作提供了想象的材料与创作的蓝本。大散关扼守川陕要路,见证了往来于长安与巴蜀间士人的欢喜悲愁。第三章将凤翔府的文人分为行旅文人、幕府职官、从驾士人三类,关注凤翔文学中的文人情怀。其一是行走在长安-凤翔,凤翔-陇右,凤翔-巴蜀之间的行人,羁旅惆怅是自然,不同的是在从凤翔到陇右的路程中,羁旅之愁并没有完全占据文人的内心,在一部分士人心中,踏上这一段路程,正是踏上跨马提枪,杀敌报国的新征程。其二是与凤翔幕相关的士人群体,在幕府送别诗与对凤翔节度使李晟、李愬、李玭的赞美诗中,抗击吐蕃、收复河湟故地成为了其诗歌中的主旋律。其三是从驾士人,以杜甫和韩偓为主要代表。杜甫奔凤翔是战乱时期的人臣表率,而韩偓追随昭宗至凤翔,则是晚唐士人对忠义的最后坚守。
张裕涵[3](2020)在《唐代百戏演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百戏历经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数千年变迁,及至唐时,由分化走向繁荣,演出内容不断增修扩充,举凡俳优、俗乐乐舞、杂技幻术皆被划归其范畴之内,在唐代的文艺娱乐活动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对唐人的影响跨越阶层,是中国演剧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然而,唐代百戏作为一种“俗”的文艺样式而存在,相关资料并未被系统地辑录梳理,而是散落于两唐书、《全唐诗》《全唐文》、敦煌文书、各类笔记小说以及敦煌壁画、墓葬乐俑等百戏文物之中,这些散见史料是百戏在唐代发展的重要史证。因此,通过对散见文献、文物资料的系统梳理整合,还原唐代百戏演出的整体情貌是本文的研究重心。唐代,是百戏疾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此间百戏在多重外力与内因互相作用下迈向巅峰。本文首先论述唐代百戏繁荣的外部因素,唐代百戏的繁盛并非“忽如一夜春风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从先秦至隋代多朝的繁衍积淀过程。唐时的政治、经济以及对外文化交流对百戏的发展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三种因素看似老生常谈,空洞宽泛,实则不然。唐时的社会大背景与它朝相较,在诸多共性之下又极具迥异的时代特色,统治者强有力的行政干预、市坊制崩溃导致商品经济的兴起、频繁的对外交往——胡乐入华等,皆对百戏的发展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推动它向前迈进。继而采用文物与文献相互结合印证的方式,将涉及到唐代百戏内容的近百件墓葬文物(百戏乐俑或壁画)悉数辑录,并结合文献史料将其分门别类为歌舞戏、俳优杂戏类、乐舞类、幻术杂技类等四种类型,并对其中较为重要的文物进行述评。百戏文物非常具象地还原了唐时踏摇娘、参军戏、乐舞杂技等百戏演出的生动场景,让我们对唐代百戏的演出形态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与了解,如此甚多的百戏文物也印证了唐代百戏演出的繁盛。唐代百戏的社会大环境与演出类型交代清楚之后,再从管理机构、民俗、宗教、观演关系的视角对唐代百戏演出生态进行全面多方位的剖析。百戏诸伎作为唐代游艺活动的中流砥柱,除去外部大环境的影响,还存在着极为复杂的内部构建,官方力量的介入将百戏纳入职能部门的管辖之下,为其提供了相对系统规范的指导,为百戏的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民俗视域下中的婚丧嫁娶、生诞节日以及宗教信仰视域下的迎神赛社、宗教祭祀等与百戏存在着深广交错的因缘,这些绵长悠久的世俗活动共同建构起唐代百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生态,是推进唐代百戏葆有生命力和活力的重要内在动因,唐代百戏与民俗宗教文化熔于一炉的紧密连缀,为后学打开了一扇透视唐代百戏的精神文化之窗。唐代多重繁兴的百戏演出空间与百戏的生产、消费对百戏艺术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也折射出唐代百戏由“贵族化”向“平民化”下移的发展轨迹。总之,上述各个要素皆是勾勒串联起唐代百戏整体向前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试图从多角度切入,辑录整理相关资料,以期探究唐代百戏在之所以兴盛的原因并厘清其发展脉络。
悦青[4](2020)在《法门寺石刻书法述评——以北周、唐宋、金代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法门寺现存北周至民国历代石刻数十通,它们不仅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更具有不凡的艺术价值。本文以北周、唐宋、金代具有代表性的法门寺石刻为中心,试图探讨这些佛教石刻的书法特点,并以此为切入点来揭示佛教石刻与时代书风之间的关系。
毛小东[5](2020)在《法门寺唐代《志文碑》《物账碑》再解读》文中认为《志文碑》和《物账碑》作为"法门学"重要的研究课题,三十多年来始终没有中断,不仅是研究法门寺历史的重要史料,还是研究唐代晚期高僧大德佛门书法的第一手实物资料。通过对其形制、内容、环境等考证,首次在学界提出《志文碑》和《物账碑》不是碑,故拟重新定名为《真身志石》和《宝物石记》等以供参考。同时,《志文碑》和《物账碑》的石料来源,刻工心态以及碑刻的残损现状等也是值得探讨的内容。从而达到人们对其多角度,全方位,窥其全貌的再认知。
邓新航[6](2019)在《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观音图像的演变是印度佛教艺术中国化最具典型性的代表,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演变时期是唐宋,此间是观音图像体系系统化、规范化和多变化的重要阶段。唐宋正值巴蜀地区佛教艺术发展的繁荣期,在佛、菩萨、罗汉等诸多造像题材中,尤以观音造像表现得最为突出,与其他地区相比,其突出价值体现在:造像遗存数量巨大、造像题材种类繁多、造像谱系流变有序、造像组合丰富多变。唐宋巴蜀观音图像体系庞杂,可分为四个大类,且不同观音类别在题材种类、信仰形态、兴衰时间、区域分布、组合形式、造型样式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同表现。其一,巴蜀圣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称名救难型”为主。此类观音造像在巴蜀遗存数量最多,分布区域最广,延续时间最长,其形象以一手持杨柳、一手持净瓶且头戴化佛冠的样式为主。除了最为常见的单尊观音外,还有在此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双观音和多观音,以及观音与地藏、阿弥陀佛、药师佛、文殊菩萨等不同尊像的多种组合,包括观音救难图像等。就单尊圣观音造像而言,其造型风格演变可大致分为六期七段,且不同时期在区域分布、造型样式等方面各具特点。双观音与多观音主要在唐代流行,是民众希冀观音救助速度加快、救助范围扩大的直接体现。观音与其他尊像的组合集中流行于盛唐至五代,尤以观音与地藏组合最受欢迎。这些组合在正统经典中找不到相应来源,不仅体现出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性、功利性、现实性,同时也体现出观音信仰与其他信仰相互吸收与融合的包容性。观音救难图像仅在晚唐、五代时有少量发现,可见其在蜀地并不流行。其二,巴蜀密教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为“密仪持咒型”。巴蜀是除敦煌以外的唐宋密教观音造像的重要流布区域,目前发现了千手观音、不空羂索观音、如意轮观音、十一面观音、马头观音等多种题材。巴蜀密教观音造像的渊源在两京地区,故其出现时间要普遍晚于中原。从构图内容看,除千手观音造像外,巴蜀其他密教观音造像并没有发展出敦煌那样的经变或曼荼罗形式,这与蜀地民众的信仰选择和信仰目的有关。从造型样式看,巴蜀密教观音造像在相对严格遵循造像仪轨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石窟艺匠自己的理解与创造。从时间发展看,蜀地密教观音造像初兴于武周、盛唐,繁荣于中唐至五代,宋代也有延续,但在时间上有缺环。具体来看,不同观音题材在蜀地的时空分布有别:千手观音造像流传最广,盛唐在川北出现,中唐集中在川西,晚唐集中在川南和川中,五代则集中在川东,宋代迅速衰落;如意轮观音造像大致于盛唐后期出现,在五大区域均有分布,但整体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中晚唐和南宋早期这两个时间段;十一面观音造像遗存较少,但出现了其化现圣僧的造像,为它处鲜见;不空羂索观音造像于晚唐出现,主要在川中资中和川东大足地区流行,且时代有先后,前者集中于晚唐至五代初,后者集中于五代至两宋;马头观音造像于南宋才开始出现,主要在明王系统中流行。其三,巴蜀本土观音图像类,其突出特征是民间性。本土观音是唐代以来在中国新出现的一大观音类型,是古代艺匠和民间信徒的共同创造,最具本土特色。目前在巴蜀出现了白衣观音、水月观音、数珠手观音,以及观音群像窟中以各种手姿持物所命名的不同观音题材。唐代白衣观音造像在蜀地的最新发现,对探讨其形象起源有重要意义。白衣观音形象可能在盛唐前期或更早就已在两京地区产生,吴道子应当绘制了此类画像,并将其传播到蜀地。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演变可分三期:中唐在眉山、安岳等地零星出现,流行一手托钵、一手持柳于胸且站立的造型;唐末、五代大量出现,集中分布在川西眉山、川中内江和川东安岳、大足等地,立姿、坐姿均有,流行双手持莲的造型;宋代在川东局部繁荣,造型各异,并与其他观音形象发生融合。水月观音形象的首创者并不是中唐周昉,可能也与吴道子有关。大约在中唐后期,成都地区就有水月观音壁画的绘制,目前蜀地石窟中现存有多尊晚唐水月观音造像;蜀地水月观音造像构图突出表现的是主尊、背光和岩座,而竹子、流水等背景元素则较少塑造;水月观音造像在蜀地分布较广,集中流行于唐末至五代、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这两个时段,且不同时期造型姿态还有丰富变化。观音群像窟独具时代性和地域性,时间上集中在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地域上局限在大足,是当时活跃于川东一带文氏家族石窟艺匠的创造。此类洞窟中一般对称塑造十尊手姿持物均不相同的等身观音像,营造意图大都是为了满足民众的现世利益,其文本依据虽与千手观音经轨有关,但它们大都脱离了密教属性。至于数珠手观音造像,由于其具有特殊的信仰功能,因此才能从观音群像窟中独立出来。其四,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净土往生型”为主。观音在此类造像中是以胁侍菩萨的身份存在,最为常见的就是表现西方净土信仰的相关造像。此外,在释迦三尊像或药师三尊像中,观音也可作为其胁侍。此类观音造像也属于观音图像体系的一部分,在蜀地各个时期都比较流行,但由于其形象特征不很突出,加之蜀地造像残损严重,因此目前要准确辨识出此类观音造像还相当困难。总之,唐宋时期的巴蜀观音图像是观音艺术中国化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
张小杨[7](2019)在《辽塔考述及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元10世纪前后,契丹游牧民族在中国北方草原逐渐崛起,在唐末五代乱世之中积蓄力量,稳步发展。会同元年收取幽云十六州,统和二十四年签订澶渊之盟,其统治长达219年。在此期间,历代君主皆有佛教寺院及佛塔营建活动,至兴宗起,崇佞释教,大肆树塔营建寺院,其佛塔广泛分布于辽境各处。辽塔遗存数量丰富,地上遗存多达八十余处,在已有的大范围建筑调查的基础之上,笔者通过历代方志、史料、金石志以及民国早期调查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官方测绘调查及考古发掘,进行考证梳理,大致形成一份辽时期佛塔营建考述,终总结170余例辽塔案例。在通考基础之上,首先对辽塔的建筑类型与时空分布、寺院布局等建筑及时代地域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绘制辽佛塔分布地图。其次对辽塔突出特征——壁饰造像题材与舍利瘗埋类型进行图像学与考古学分类,试图从辽塔的外在表现分析其反映的佛教思想内涵。
王仓西,赵占锐[8](2017)在《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金银器錾铭再释考》文中提出法门寺地宫出土上百件金银器,其中26件(组)有錾刻或墨书铭文,以单件计算,已超过30件,约占全部金银器总数的四分之一。这些錾铭对研究法门寺金银器提供了详实丰富的文字资料,它不仅是研究法门寺金银器分期、编年、分区的好资料,而且为我们研究唐代的蕃镇进奉之风,唐王朝金银作坊的官吏设置,管理制度及制作工匠等及唐代的度量衡制,唐代的政治、经济以及咸通年间迎奉佛骨时靡废万金,箸侈奉佛提供了珍贵的文字史料。一金银器錾铭分类通观这些金银器錾文(或墨书)资料,以其金银器生产作坊的性质可划分成两类,一是
熊雯[9](2016)在《涅盘与生死:唐庆山寺地宫宗教、艺术与文化》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唐代舍利瘗埋制度的背景下,对于唐代具有典型意义的地宫个案——陕西临潼庆山寺地宫建筑空间、图像程序和器物组合进行解读。笔者旨在以一个具体案例,从整体性的角度来探讨一个完整的唐代地宫,在与传统墓葬艺术的互动中,所彰显的宗教功能和象征意义。因为任何一座地宫都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完整作品”,它经过统一设计,有完整的设计意匠,各个组成部分处于相互关联的有机系统之中,有其礼制的原始功能和意义。因此,对于地宫图像和器物的研究应该回归到地宫的具体时空环境中,以地宫为单位进行综合研究。庆山寺地宫除了具备唐代地宫的一般特征以外,其相对唐代其他地宫最大的特征在于出土了一个有涅盘变相图的“释迦如来舍利宝帐”,保存相对完整的地宫图像系统(包括地宫壁画、石门线刻等)和地宫器物系统。本文首先联系唐代武周时期舍利瘗埋制度的发展和特殊政治背景看庆山寺地宫在整个舍利瘗埋系统中的典型意义;然后从地宫的原境出发,结合唐代地宫的现有遗存,揭示庆山寺地宫建筑形制、器物和图像所体现唐代地宫的基本特征;其次,聚焦于释迦如来舍利宝帐的涅盘变相,依据经典文本和图像谱系,看涅盘图像的粉本源流,考证涅盘变相的具体细节;再次,结合地宫壁画和线刻语境看地宫整体图像构成和象征意义;最后,以庆山寺舍利宝帐为中心探讨庆山寺地宫器物在地宫建筑原境中佛教与墓葬的关系问题。庆山寺地宫的艺术体系绝非只是简单地吸收世俗墓葬的元素,有其佛教经典依据和礼仪制度,背后的思想是对生死的超越,即不生不灭的涅盘妙理;而唐代地宫受到墓葬风俗的影响有其制度背后的逻辑和根深蒂固观念之影响。唐代在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均繁荣的情况下视野开阔,对于印度本土的涅盘旧仪和造型有更多的了解,因此唐代舍利瘗埋与传统墓葬风俗的结合乃是建立在对外来文化最大程度融合基础上的。
朱凌卫[10](2015)在《法门寺地宫茶具文化空间意识形态研究初探》文中指出法门寺地宫在1987年发现两千余件盛唐文物珍宝后引起了世界各地专家注意。其中一个重要发现是地宫中的一套僖宗御用茶具。现对于这套茶具的纹饰、铭文、功能及其所引发的饮茶风尚已有完整的理论研究,但对这套茶具出现在地宫的设计成因,并没有进行具体描述和分析。本篇论文试图从空间设计艺术学、考古学、图像学、美学等角度切入,剖析法门寺地宫茶具产生的文化空间意识形态。全文分为两条主线,六个篇章。两条主线是地宫总体设计中茶具位置设计的成因和茶具如何集人文精神、哲学思想于一身。六个篇章主要围绕法门寺地宫茶具、茶文化与佛教的文化空间意识形态、唐帝国与佛教形成的文化空间意识形态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研究结论如下:法门寺地宫这套茶具是僖宗在已有供品上添加进去的。它在空间形态上,既满足金刚界和胎藏界曼荼罗两部根本大法,又满足密宗仪轨增益护摩法。在意识形态上,它是佛茶的代表。茶是佛的化身,佛是茶的升华,佛茶的共同诉求是心、是感悟、是观想、是自我修行、是生命协调,佛为众生,茶蕴万象,僧度俗人,茶净苍生,茶心佛心,无一异议,其具有舍己、持戒、隐忍、进取、禅定、智慧的深层含义。同时,佛教是帝王文化的物质载体,它展现着一个朝代的佛教政策、文化走向和政治格局。这套茶具满足“以茶供佛,以茶敬祖”的含义。更为重要的是,它的核心价值观“和”与唐帝王的“修身齐家治天下”的思想一致,这使得帝王在推崇茶文化时,可建立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与和谐的生活环境,从而达到大一统的目的。
二、法门寺与李唐王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法门寺与李唐王朝(论文提纲范文)
(1)留守与政局: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京师留守(论文提纲范文)
一、唐高宗时期的京师留守 |
二、唐高宗去世至武周时期的京师留守 |
三、唐高宗、武则天时期京师留守的特点 |
第一,京师留守的更换频率高。 |
第二,武则天改唐为周后,京师留守人选渐被武周宗室占据。 |
第三,京师留守与时局政争有着密切关联。 |
第四,京师留守的常制化。 |
四、余 论 |
(2)唐代凤翔府与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历史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视域中的唐代凤翔府 |
2.选题缘起及意义 |
3.相关研究的综述与评议 |
3.1 地域文化与文学之关系研究 |
3.2 凤翔府研究 |
4.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唐人凤翔书写中的神话元素 |
1.1 凤集岐山阳——唐人的文化追忆 |
1.1.1 唐前关于“凤鸣岐山”的书写 |
1.1.2 唐人对于岐下的缅怀 |
1.2 楼梦古秦嬴——唐人的神话感怀 |
1.2.1 唐人所接受之萧史故事的发生地及传播形态 |
1.2.2 唐代涉及萧史典故诗歌的分析 |
小结 |
第二章 唐人凤翔书写中的地理景观 |
2.1 凤翔府地理区位与历史变迁 |
2.2 唐代凤翔府的地理景观概述 |
2.2.1 自然形胜 |
2.2.2 人文景观 |
2.2.3 军事要地 |
2.3 太白山书写 |
2.3.1 太白山的佛教文化 |
2.3.2 太白山的道教文化 |
2.3.3 太白山与士人的隐逸风尚 |
2.3.4 太白山与游览诗人的创作 |
2.4 大散关书写 |
2.4.1 大散关的历史地理考察 |
2.4.2 风光描绘下的大散关 |
2.4.3 行旅感怀下的大散关 |
2.4.4 国运体察下的大散关 |
小结 |
第三章 唐代凤翔书写中的文人情怀 |
3.1 行旅文人的文学创作 |
3.1.1 羁旅到西州:长安-凤翔 |
3.1.2 褒斜烟雾深:凤翔-巴蜀 |
3.1.3 秋气陇头来:凤翔-陇右 |
3.2 军镇幕府的文学创作 |
3.2.1 幕府送别 |
3.2.2 节帅李晟 |
3.3 从驾士人的文学创作 |
3.3.1 杜甫:安史之乱期间的人臣影像 |
3.3.2 韩偓:晚唐士人的最后坚守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唐代百戏演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
一、涉及唐代百戏的综合性研究 |
二、对唐代百戏的专题研究 |
三、对唐代百戏特定形态或分支的研究 |
四、对唐代百戏的考古图像学研究 |
五、对唐代百戏演出场所的研究 |
六、对唐代百戏演出主体及相关管理机构的研究 |
第一章 百戏的沿革与繁荣背景 |
第一节 百戏溯源 |
一、先秦:百戏的发端期 |
二、秦汉:百戏的发展期 |
三、魏晋南北朝:百戏的铺垫期 |
四、隋朝:百戏的过渡期 |
第二节 唐代百戏繁盛背景 |
一、政治开明:百戏兴盛之源泉 |
二、经济繁荣:百戏发展之基石 |
三、文化交流:百戏兴盛之助力 |
第二章 唐代百戏演出类型 |
第一节 歌舞戏类 |
一、踏摇娘 |
二、大面 |
三、傀儡戏 |
第二节 俳优杂戏类 |
一、参军戏的演出形态 |
二、参军戏的社会功能 |
第三节 乐舞类百戏 |
一、唐代乐舞类型 |
二、乐舞文物展现的演出情态 |
第四节 幻术杂技类 |
一、幻术 |
二、杂技 |
第五节 个案研究:韩休墓乐舞壁画演出类型考辩 |
一、韩休墓乐舞壁画演出类型诸说 |
二、韩休墓乐舞壁画演出类型探析 |
第三章 唐代百戏管理机构 |
第一节 初盛唐时期百戏管理机构——太常寺 |
一、太常寺管理百戏之沿革 |
二、太常寺对百戏的管理 |
第二节 中晚唐时期百戏管理机构——教坊 |
一、教坊的设立背景 |
二、教坊的建制与构成 |
第三节 教坊的演出形态与演出场合 |
一、教坊四部乐及新制乐舞 |
二、教坊百戏演出场合的迁移 |
第四节 梨园 |
一、梨园的设立与构成 |
二、梨园的演出盛景与衰落 |
第四章 礼俗活动与百戏演出 |
第一节 丧葬仪式与百戏演出 |
一、丧葬用乐制度与官方演出情况 |
二、官方丧仪用乐 |
三、民间丧仪中的百戏演出与禁断 |
四、丧葬百戏的演出功能 |
第二节 婚嫁寿诞中的百戏演出 |
一、婚嫁与百戏 |
二、寿诞与百戏 |
第三节 岁时节日民俗中的百戏演出 |
一、唐代岁时节日 |
二、岁时节日之百戏观演 |
第五章 宗教信仰活动下的百戏演出 |
第一节 混合型宗教信仰与百戏 |
一、唐代混合型宗教信仰的特征 |
二、混合型宗教信仰中的百戏活动 |
第二节 制度型宗教信仰与百戏 |
一、佛教影响之下的百戏活动 |
二、道教、祆教影响之下的百戏活动 |
三、制度型宗教信仰对百戏的构建与影响 |
第六章 观演关系 |
第一节 百戏演出场所流变 |
第二节 百戏观演空间 |
一、宗教活动观演空间 |
二、城市商业观演空间 |
三、皇家殿庭及水上观演空间 |
四、军营观演空间 |
第三节 百戏观演活动之运作 |
一、宫廷百戏观演 |
二、营利性的民间百戏演出 |
第四节 百戏观演商业化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文献 |
二、今人着作 |
三、学位论文 |
四、期刊论文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发表论文 |
致谢 |
(4)法门寺石刻书法述评——以北周、唐宋、金代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北周石刻 |
唐宋石刻 |
(5)法门寺唐代《志文碑》《物账碑》再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碑刻基本概况 |
碑刻史料价值 |
碑刻书法风貌 |
碑刻相关问题 |
(一)关于此碑刻定名的问题探讨 |
(二)关于此碑刻石料来源等问题的探讨 |
(三)关于此碑刻文字漫漶严重的问题探讨 |
结语 |
(6)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形成背景 |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原则 |
一、圣观音图像类 |
二、密教观音图像类 |
三、本土观音图像类 |
四、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 |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形成背景 |
一、经济背景 |
二、文学背景 |
三、佛教背景 |
第二章 唐宋时期巴蜀圣观音图像 |
第一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风格演变 |
一、初唐时期:隋风延续与标准形象的确立 |
二、盛唐时期:大气丰腴风格的流行 |
三、中唐时期:两种区域风格的形成 |
四、晚唐时期:丰肥壮硕风格的出现 |
五、五代时期:唐风遗韵 |
六、两宋时期:女性化特征的鲜明 |
第二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组合样式与功能指向 |
一、观音双尊与多尊并列:神力的多倍增强 |
二、观音与地藏:现世拯救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
三、观音、阿弥陀佛与地藏:净土往生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
四、观音、药师佛与地藏:治病延命、地狱拯救与净土往生的结合 |
五、观音与其他尊像的任意组合: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化体现 |
第三节 唐宋巴蜀观音救难图像的缘起与演变 |
一、唐代之前观音救难性格的形成及其在巴蜀的传播 |
二、唐五代观音救难图像的发现与释读 |
三、宋代以后观音救难图像的持续演变 |
第三章 唐宋时期巴蜀密教观音图像 |
第一节 唐宋巴蜀密教造像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唐五代巴蜀十一面观音造像考释 |
一、十一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单尊十一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
三、十一面观音化现圣僧造像的图像分析 |
第三节 唐宋巴蜀如意轮观音造像考释 |
一、如意轮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如意轮观音画像 |
三、如意轮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
四、如意轮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
第四节 唐宋巴蜀不空羂索观音造像考释 |
一、不空羂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
三、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
四、不空羂索观音造像在巴蜀流行的特殊原因 |
第五节 唐宋巴蜀千手观音造像考释 |
一、千手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千手观音图像 |
三、千手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
四、千手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
第六节 宋代巴蜀马头观音造像考释 |
一、马头观音的经典传译与造像仪轨 |
二、大足石刻马头观音的造型特征 |
三、其他地区马头观音图像的造型特征 |
四、不同地区马头观音图像之比较 |
第七节 唐宋巴蜀其他多臂观音造像考释 |
第四章 唐宋时期巴蜀本土观音图像 |
第一节 唐宋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形成、分期及其他 |
一、白衣观音造像产生的社会文化渊源 |
二、吴道子与白衣观音造像的关系 |
三、白衣观音的形象标志及其来源 |
四、白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演变 |
五、与其他地区白衣观音造像之比较 |
第二节 唐宋巴蜀水月观音造型分析及相关问题 |
一、周昉妙创水月观音图像新释 |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水月观音画像 |
三、水月观音的造型元素分析 |
四、对两京水月观音造像传入巴蜀路线的思考 |
五、水月观音与自在观音的关系 |
第三节 宋代巴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形成、特征及影响 |
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判断标准 |
二、数珠手观音造像的遗存分布与特征 |
三、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宗教内涵与形成依据 |
四、对云南大理国观音画像的影响 |
第四节 宋代巴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文本依据及相关问题 |
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与营造意图 |
二、观音群像窟营造的文本依据 |
三、观音群像窟的设计意匠 |
四、观音群像窟与文氏石窟艺匠 |
第五章 唐宋时期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 |
第一节 唐宋巴蜀西方净土变中的观音造像特征演变 |
一、西方净土经典的传译及其在巴蜀地区的流行 |
二、“净土三经”中西方净土世界的基本景观与观音形象的描述 |
三、西方三圣像中的观音造像 |
四、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中的观音造像 |
五、阿弥陀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
六、观无量寿佛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
第二节 唐宋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
一、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
二、与犍陀罗释迦三尊像中观音造像的比较 |
第六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相关问题探讨 |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与民众社会心理 |
一、造像题记的时代分布与布局形式 |
二、从造像题记看观音称名的演变 |
三、供养人身份与造像组织形式 |
四、造像时间与佛教节日 |
五、造像对象与家庭伦理 |
六、造像愿望与功利心理 |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一、时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二、区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插图目录及图版来源 |
附录二 表格目录 |
附录三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汇录 |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辽塔考述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范围 |
1.2 研究现状 |
1.2.1 早期以日本为主的外国学者调查 |
1.2.2 营造学社的奠基作用 |
1.2.3 1949年后全面的调查、发掘与研究 |
1.2.3.1 以国家为主导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布 |
1.2.3.2 新考古资料的发掘 |
1.2.3.3 大范围的调查与测绘 |
1.2.3.4 文献材料的发现与整理 |
1.2.3.5 全面的综合研究 |
1.2.4 小结 |
1.3 研究方法与材料 |
1.4 研究目的 |
1.5 选题意义 |
2 文献与遗址中的辽塔 |
2.1 说明 |
2.1.1 各京道辽塔分布情况综述 |
2.1.2 各京道辽塔分布图 |
2.1.3 重要辽塔举例 |
2.1.4 各京道辽塔情况一览表 |
2.1.5 图表 |
2.2 上京道 |
2.2.1 上京西坡塔遗址 |
2.2.2 庆州释迦佛舍利塔(庆州白塔) |
2.2.3 上京道辽塔情况一览表 |
2.2.4 上京辽塔图表 |
2.3 东京道 |
2.3.1 东京辽阳府广佑寺塔(辽阳白塔) |
2.3.2 黄龙府农安辽塔(隆安塔) |
2.3.3 祥州万金塔(农安万金塔) |
2.3.4 沈州无垢净光舍利塔(沈阳塔湾塔) |
2.3.5 沈州崇寿寺白塔 |
2.3.6 辽州辽滨塔 |
2.3.7 崇兴寺东塔 |
2.3.8 懿州宝严寺塔(阜新塔营子塔) |
2.3.9 东京道辽塔情况一览 |
2.3.10 东京道辽塔图表 |
2.4 中京道 |
2.4.1 中京感圣寺塔(宁城大明塔) |
2.4.2 霸州兴中府延昌寺塔 |
2.4.3 霸州姚汉英造舍利塔 |
2.4.4 霸州灵感寺释迦佛舍利塔(朝阳南塔) |
2.4.5 霸州释迦定光二佛舍利塔 |
2.4.6 建州黄花滩塔 |
2.4.7 建州八棱观塔 |
2.4.8 海云寺空通山悟寂院舍利塔(白塔峪塔) |
2.4.9 精严禅寺塔(喀左大城子塔) |
2.4.10 阜新东塔山塔(红帽子乡塔)与吕舟大师塔 |
2.4.11 中京道辽塔分布一览表 |
2.4.12 中京道辽塔图表 |
2.5 南京道 |
2.5.1 仙露寺塔 |
2.5.2 天王寺舍利塔 |
2.5.3 奉福寺塔 |
2.5.4 大延寿寺双塔 |
2.5.5 大悯忠寺塔 |
2.5.6 燕京大昊天寺宝塔 |
2.5.7 永安寺舍利塔 |
2.5.8 罗汉院八大灵塔 |
2.5.9 广济寺木塔 |
2.5.10 井亭院舍利塔 |
2.5.11 房山北郑院塔 |
2.5.12 云居寺内塔 |
2.5.13 涿州云居寺塔与智度寺塔 |
2.5.14 蓟州独乐寺白塔 |
2.5.15 蓟县天成寺舍利塔 |
2.5.16 丰润大天宫寺塔 |
2.5.18 南京道辽塔一览 |
2.5.19 南京道辽塔图表 |
2.6 西京 |
2.6.1 应州宝宫寺释迦塔 |
2.6.2 丰州宣教寺塔 |
2.6.3 蔚州南安寺塔 |
2.6.4 辽西京道佛塔情况一览表 |
2.6.5 辽西京道佛塔图表 |
3 辽塔建筑形制与时空分布 |
3.1 建筑形制 |
3.1.1 密檐式塔 |
3.1.2 楼阁式塔 |
3.1.3 复合式塔 |
3.1.4 华塔 |
3.1.5 单檐塔 |
3.2 平面 |
3.3 时代与地域分布 |
3.4 佛塔在寺院中的布局 |
3.5 小结 |
4 辽塔相关问题研究 |
4.1 砖塔塔身壁饰造像题材 |
4.1.1 过去七佛与大日如来 |
4.1.2 金刚界五方佛 |
4.1.3 八大灵塔 |
4.1.4 八大菩萨 |
4.1.5 明王与天王像 |
4.1.6 圆觉经 |
4.1.7 佛说八大吉祥经 |
4.1.8 其他 |
4.2 瘗埋舍利类型 |
4.2.1 真身舍利 |
4.2.2 法舍利 |
4.2.2.1 经塔、法舍利塔、香泥小塔 |
4.2.2.2 石经幢 |
4.2.2.3 藏经 |
4.2.3 感应舍利 |
4.2.3.1 隋仁寿分舍利 |
4.2.3.2 建圆寂道场 |
4.2.4 定光佛舍利 |
4.2.5 塔墓、塔幢互融 |
4.2.6 小结 |
4.3 辽塔反映的辽代佛教信仰 |
4.4 辽塔功能探索 |
5 结语 |
5.1 辽塔通考以及形制、分布特点 |
5.2 辽塔所反映的辽代佛教信仰 |
5.3 辽塔功能探索 |
5.4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1 无出土位置的辽塔金石文献信息 |
作者简历 |
(9)涅盘与生死:唐庆山寺地宫宗教、艺术与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唐代舍利瘗埋制度的形成与庆山寺地宫修建的历史环境 |
第一节 唐代舍利瘗埋制度的形成 |
一、从窣堵坡到唐代横穴式地宫 |
二、武则天时期金棺银椁的出现 |
第二节 庆山寺地宫修建的历史环境 |
一、武周时期庆山寺的始建 |
二、唐玄宗时代地宫的重建 |
小结 |
第二章 庆山寺地宫舍利瘗埋的原境及基本特征 |
第一节 庆山寺地宫舍利瘗埋原境 |
一、地宫发掘原址与周边环境 |
二、地宫建筑原境与文物分布 |
第二节 唐庆山寺地宫艺术的基本特征 |
一、横穴式地宫的建筑形制特征 |
二、金棺银椁的形制和装饰特点 |
三、核心舍利容器:带莲花底座的琉璃瓶 |
四、独具特色的释迦如来舍利宝帐 |
五、丰富的帐前器物及摆放模式 |
小结 |
第三章 “释迦如来舍利宝帐”涅盘变相的图像学考察 |
第一节 涅盘信仰与文本依据 |
一、涅盘信仰与经典的翻译流传 |
二、可供参考的文本依据 |
第二节 从印度到中国:盛唐以前丝路沿线涅盘图像谱系 |
一、印度涅盘图像系统 |
二、中亚涅盘图像系统 |
三、以敦煌为主的中土石窟涅盘图像系统 |
四、中原其他地区涅盘图像系统 |
第三节 舍利宝帐涅盘变相图像解读与考证 |
一、临终说法图 |
二、佛入涅盘图 |
三、荼毗图 |
四、分舍利图(图 3-22) |
五、持麈尾帝王及对称帝王图像志辨认 |
第四节 舍利宝帐涅盘变相的时空叙事及粉本源流 |
一、时空叙事 |
二、叙事结构与粉本源流 |
小结 |
第四章 以涅盘经变为核心的地宫图像程序和象征意义 |
第一节 守卫地宫的力士与天王 |
一、甬道力士 |
二、门扉天王 |
第二节 通往佛国净土的石门 |
一、门楣线刻 |
二、门柱线刻 |
三、门槛线刻 |
第三节 主室内空间分布与图像配置 |
一、主室空间分布 |
三、北壁正中央山岳图像考 |
小结 |
第五章 以庆山寺宫艺术为例探讨唐代地宫与墓葬的关系问题 |
第一节 庆山寺地宫建筑形制、装饰与唐墓对比 |
一、建筑形制 |
二、地宫装饰 |
第二节 庆山寺地宫金棺银椁与传统葬具 |
一、金棺银椁与佛骨真身的象征 |
二、庆山寺金棺银椁形制的佛教特征 |
第三节 释迦如来舍利宝帐及帐前器物与墓葬的关联 |
一、唐代殡送之仪中的帐 |
二、“死后世界”的舍宅化 |
三、舍利宝帐的佛说法图与帐中墓主像 |
四、舍利宝帐帐前器物与“帐前设奠” |
第四节 庆山寺地宫艺术体现的宗教与文化观念 |
一、双重文化视野下的盛唐舍利瘗埋制度 |
二、墓葬与地宫关联背后的宗教理论依据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相关表格与插图说明 |
后记 |
(10)法门寺地宫茶具文化空间意识形态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法门寺地宫茶具 |
2.1 法门寺地宫 |
2.2 法门寺地宫茶具 |
2.3 唐密曼荼罗、密教仪轨之茶 |
3 文化空间意识形态 |
3.1 意识形态 |
3.2 文化意识形态 |
3.3 文化承载的意识形态的渗透作用 |
4 茶文化与佛教的文化空间意识形态 |
4.1 惠恭禅师 |
4.2 佛教与茶之源 |
4.3 佛之茶之兴 |
4.4 佛教与茶文化的空间意识形态 |
5 唐帝国与佛教形成的文化空间意识形态 |
5.1 佛教的发展 |
5.2 大唐帝王与佛教 |
5.3 法门舍利七次现 |
5.4 唐帝国与佛教形成的文化空间意识形态 |
6 法门寺地宫茶具的文化空间意识形态 |
6.1 茶文化空间概念界定 |
6.2 法门寺茶文化空间意识形态形成的成因 |
6.3 法门寺地宫茶具文化空间意识形态 |
7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四、法门寺与李唐王朝(论文参考文献)
- [1]留守与政局: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京师留守[J]. 李永. 北京社会科学, 2020(12)
- [2]唐代凤翔府与文学研究[D]. 唐欣. 西北大学, 2020(07)
- [3]唐代百戏演艺研究[D]. 张裕涵.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法门寺石刻书法述评——以北周、唐宋、金代为中心[J]. 悦青. 中国书法, 2020(04)
- [5]法门寺唐代《志文碑》《物账碑》再解读[J]. 毛小东. 中国书法, 2020(04)
- [6]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D]. 邓新航. 东南大学, 2019(01)
- [7]辽塔考述及相关问题研究[D]. 张小杨. 浙江大学, 2019(03)
- [8]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金银器錾铭再释考[J]. 王仓西,赵占锐. 乾陵文化研究, 2017(00)
- [9]涅盘与生死:唐庆山寺地宫宗教、艺术与文化[D]. 熊雯. 西安美术学院, 2016(08)
- [10]法门寺地宫茶具文化空间意识形态研究初探[D]. 朱凌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