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大肌分裂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附50例报告)

胸大肌分裂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附50例报告)

一、劈开胸大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附50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彭卫[1](2017)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伤口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及目的乳腺癌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的25%-30%,在全世界范围内高居首位。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相比欧美发达国家虽处于较低水平,但却增长迅速,现其已成为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相比过去的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来说损伤较小,能较好地保留患肢功能及胸廓外形,因此成为了我国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手术方式。但其术后也会产生一些并发症,如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上肢水肿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湖南省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有完整资料并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70例,比较术后伤口不同处理方法在引流量、拔管时间、并发症等指标之间的差异,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伤口处理寻求更好的处理方式。资料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20日湖南省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收治的70例I-III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及其临床资料。将7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三组:A组:加压包扎+非扎花;B组:加压包扎+扎花;C组:非加压包扎+非扎花。通过三组之间的比较,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伤口加压包扎、非加压包扎及皮瓣多点缝合(扎花)三种因素对术后伤口引流量、引流时间以及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上肢功能障碍及水肿等并发症的影响。采用t检验分析引流量及拔管时间,卡方检验分析皮瓣坏死率、皮下积液率、患肢功能障碍及水肿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1、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加压组(A+B)患者与非加压组(C)患者在胸壁管第一天引流量、腋窝管第一天引流量上无明显差异(P>0.05)。非加压组患者胸壁管、腋窝管总引流量少于加压组患者,且胸壁管及腋窝管拔管时间比加压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加压组患者术后皮瓣坏死率低于加压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皮下积液、患肢活动障碍及水肿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加压组(A)与非加压组(C)患者在胸壁管第一天引流量、腋窝管第一天引流量、腋窝管总引流量、腋窝管拔管时间上无明显差异(P>0.05)。非加压组患者胸壁管总引流量少于加压组,且胸壁管拔管时间比加压组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加压组患者术后皮瓣坏死率低于加压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皮下积液、患肢活动障碍及患侧上肢水肿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非扎花组(A)与扎花组(B)患者在胸壁管第一天引流量、腋窝管第一天引流量、胸壁管总引流量、腋窝管总引流量、腋窝管拔管时间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扎花组患者胸壁管总引流量少于非扎花组,且胸壁管拔管时间短于非扎花组患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患肢活动障碍及水肿发生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伤口非加压包扎能减少胸壁引流量、缩短胸壁引流管拔管时间,同时能有效降低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多点缝合能减少胸壁引流量,缩短胸壁引流管拔管时间。

彭卫,欧阳琳娜,郑维[2](2016)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伤口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易出现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对伤口的处理是术后恢复的关键步骤。近年来对于乳腺癌术后伤口的处理方法不一。为有效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为乳腺癌患者后续的综合治疗提供有利条件,本文对近年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伤口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

张嘉庆,王殊,谢菲[3](2014)在《中国乳腺癌外科治疗发展回顾》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50年代,笔者在《Surgery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上读过一篇关于乳腺癌外科治疗一百年回顾的综述,印象颇为深刻,感触良多。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又过了半个多世纪,这60余年正是中国乳腺癌治疗飞速发展的时期。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使乳腺癌外科治疗向更理性、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大量循证医学证据的出现不断推动着乳腺癌综合治疗理念的更新。"以史为

蔡俊钢,张宏伟,庄一心,吴生,彭志勇,石颖,王红,卢韶华[4](2012)在《乳腺癌的两种改良根治术的效果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浸润性乳腺癌Auchincloss术式和Patey术式在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中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63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7例行Auchincloss术式,96例行Patey术式。比较术后两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第Ⅲ组淋巴结转移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3年总生存率。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Auchincloss组为22例(32.8%),Patey组为35例(36.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年,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Auchincloss组3年总生存率为88.1%(59/67);Patey组为86.5%(83/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atey术式与Auchincloss术式治疗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3年总生存率均相近。

张刚,李中,陈保平,王晓春,张涛[5](2011)在《乳腺癌Auchincloss手术经胸肌入路锁骨下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Auchincloss手术经胸肌入路锁骨下淋巴结清扫的术式,了解乳腺癌第Ⅲ组淋巴结的受累情况。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120例,在Auchincloss术式基础上,加用后颅凹牵开器经胸肌入路牵开胸大肌,保留胸前神经和胸肩峰血管,清扫锁骨下淋巴结,并对该组淋巴结的受累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Auchincloss手术中经胸肌入路锁骨下淋巴结清扫疗效确切,手术并发症无明显增多,淋巴结阳性个数≥3枚与高复发率有关,术后无胸肌萎缩、严重的淋巴水肿等并发症。结论淋巴结清扫彻底,乳腺癌患者第Ⅲ组淋巴结阳性率15.0%,与原发肿瘤>5cm、腋淋巴结阳性个数≥3枚有关,对腋窝第Ⅲ组淋巴结清扫效果明确,能为乳腺癌术后的综合治疗提供准确的临床病理依据。

冯国清,周纲[6](2010)在《改良Auchincloss手术治疗乳腺癌50例效果分析》文中认为通过对50例乳腺癌患者行Auchincloss改良根治术,术中切断胸小肌喙突止点,但不切除胸小肌,必要时再加胸大肌内侧劈开,使腋窝淋巴结得以充分清扫。另取同期50例行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改良组淋巴结清扫术多于对照组,改良组术后健患侧胸大肌外缘厚度无统计学差异。

张传孝,李俊玲[7](2010)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两种术式的对比研究:附70例分析》文中认为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有1 30万~15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目前乳腺癌各种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法。2004年6月至2008年7月我们共收治Ⅱ~Ⅲ期乳腺癌患者70例,分别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Patey术式与Auchincloss术式加胸大肌劈开清扫淋巴结

刘垚[8](2008)在《乳腺疾病的病理与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乳腺疾病的病理诊断分析,比较疾病构成,年龄构成,比较超声和钼靶诊断的差异和准确性,分析疾病的临床特征,比较左右侧患病差异,明确疾病的性质,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乳腺病理检查的889例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计算各疾病所占百分比的方式,显示疾病的分布层次;按照年龄,每10岁为一个年龄组,分类比较疾病类型与年龄的关系;按病理诊断标准,分类计算超声与钼靶诊断的符合率;依据病理类型,归纳临床特点。结果: 889例乳腺疾病中以乳腺良性肿块最多有776例,占87.3%,良性肿块中又以乳腺腺病(24.7%)、乳腺纤维腺瘤(43.9%)、乳腺囊肿(11%)多见。乳腺恶性肿瘤113例,以浸润性导管癌最多(8.55%),其次是单纯癌(1.35%)、髓样癌(1.12%)。乳腺癌从30岁年龄组开始,随年龄增加,发病比例增高,差异有显着性。良性病变以右侧多发,乳腺癌左右侧无明显差异。乳腺良性病变的彩超诊断对应病理分型的诊断符合率是91.1%(钼靶为78.8%),如果按良恶性分,良性疾病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7.9%(钼靶95.6%)。乳癌的诊断中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3.7%(钼靶为94.7%)。乳腺疾病影像学上以肿块型占多数,约78%,钙化型占17%。结论:乳腺疾病的病理类型常见的依次为纤维腺瘤,乳腺腺病,乳腺囊肿,浸润性导管癌;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疾病有特定的高发年龄段;不同疾病的钼靶和超声检查的误诊漏诊各有特点,特别在纤维腺瘤,乳腺囊肿及乳腺癌的诊断中易出现。以上皆对临床诊疗有参考价值。

杨传青,张晓玲,陈木水,李天津[9](2007)在《变换患侧上肢位置Auchincloss术清除Ⅲ区腋窝淋巴结》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Auchincloss术通过变换患侧上肢位置、牵开胸大小肌从胸大小肌间隙径路清除Ⅲ区腋窝淋巴结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Auchincloss术通过变换患侧上肢位置、牵开胸大、小肌从胸大、小肌间隙径路清除Ⅲ区腋窝淋巴结(A组)、Patey术清除腋窝淋巴结(B组)、Halsted术清除腋窝淋巴结(C组)三种不同术式清除腋窝淋巴结标本病理情况。结果Ⅲ区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A组2枚、B组3枚、C组5枚;Ⅲ区腋窝淋巴结阳性病例数:A组2例(12.5%,2/16)、B组2例(4.4%,2/45)、C组4例(18.2%,4/22);清除Ⅲ区腋窝淋巴结总数:A组60枚、B组126枚、C组89枚。结论Auchincloss术通过变换患侧上肢位置、牵开胸大小肌从胸大小肌间隙径路可获得满意的腋窝淋巴结清除。

胡再厚,王捷,廖重五,陈巍,黄新,曾文,王湛,安洪达,沙重民,霍昌江,秦兆寅,唐毅[10](2007)在《乳腺外侧癌首先行腋窝淋巴结清扫35例报告》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乳腺外侧癌首先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价值。方法:35例乳腺外侧癌患者采用首先清扫腋窝淋巴结,阻断胸外侧动静脉,后切除乳腺的手术方法。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血管及神经损伤。术中2例输血4U,3例输血2 U,34例术后血红蛋白下降139g/L,皮缘坏死3例,皮下积液1例,皮肤延迟愈合1例,患肢轻度淋巴水肿4例,伤口局部癌复发1例。15例术中腋窝未及肿大淋巴结者,病理报告2例淋巴结转移,未行锁骨下淋巴结清扫。20例腋窝可及肿大淋巴结者,行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清扫,病理证实14例腋窝转移,6例锁骨下淋巴结转移。经14年随访,死亡1例,失访9例,存活25例,复发1例。结论:乳腺外侧癌,首先经腋窝清扫是安全的,关键是腋鞘定位,并根据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决定是否行锁骨下淋巴结清扫,阻止经淋巴管及静脉的癌细胞转移。

二、劈开胸大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附50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劈开胸大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附50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伤口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手术方式及伤口处理方法
    2.3 评价标准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临床特点
    3.2 临床对照结果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原因分析
        4.1.1 皮下积液
        4.1.2 皮瓣坏死
        4.1.3 患侧上肢活动障碍
        4.1.4 患侧上肢水肿
    4.2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不同伤口处理的方法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4.2.1 伤口包扎及非加压包扎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4.2.2 伤口引流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4.2.3 皮瓣扎花式缝合与非扎花式缝合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4.2.4 早期康复锻炼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与的课题
致谢信

(3)中国乳腺癌外科治疗发展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率与病期演变
2 外科治疗
    2.1 根治术与扩大根治术
    2.2 改良根治术(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2.3 保留乳房手术
    2.4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
3 结语

(4)乳腺癌的两种改良根治术的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术后综合治疗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2.2 两组淋巴结清扫数比较
    2.3 Patey组中第Ⅲ组淋巴结转移率与Ⅰ、Ⅱ组淋巴结转移阳性数目的关系
    2.4 两组生存率比较
3 讨 论

(5)乳腺癌Auchincloss手术经胸肌入路锁骨下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淋巴清扫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6)改良Auchincloss手术治疗乳腺癌50例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评价指标
2 结果
    2.1 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2.2 改良根治术后胸大肌功能的临床评估
3 讨论

(8)乳腺疾病的病理与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论文正文:乳腺疾病的病理与临床分析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设备
        1.3 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疾病构成比
        2.2 乳腺疾病的年龄特点
        2.3 乳腺病理诊断与超声诊断,钼靶诊断
        2.4 乳腺包块的临床特征
        2.5 左右侧患病分析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乳腺外侧癌首先行腋窝淋巴结清扫35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2 手术方法
    3 结果
讨 论
    1 乳腺外侧癌首先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和并发证
    2 乳腺外侧癌首先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优点
    3 乳腺外侧癌首先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难点
    4 外侧乳腺癌首先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适应证

四、劈开胸大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附50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伤口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D]. 彭卫. 南华大学, 2017(04)
  • [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伤口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J]. 彭卫,欧阳琳娜,郑维. 中国医师杂志, 2016(11)
  • [3]中国乳腺癌外科治疗发展回顾[J]. 张嘉庆,王殊,谢菲.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14(02)
  • [4]乳腺癌的两种改良根治术的效果比较[J]. 蔡俊钢,张宏伟,庄一心,吴生,彭志勇,石颖,王红,卢韶华. 中国临床医学, 2012(06)
  • [5]乳腺癌Auchincloss手术经胸肌入路锁骨下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研究[J]. 张刚,李中,陈保平,王晓春,张涛.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12)
  • [6]改良Auchincloss手术治疗乳腺癌50例效果分析[J]. 冯国清,周纲. 肿瘤学杂志, 2010(06)
  • [7]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两种术式的对比研究:附70例分析[J]. 张传孝,李俊玲.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08)
  • [8]乳腺疾病的病理与临床分析[D]. 刘垚. 重庆医科大学, 2008(01)
  • [9]变换患侧上肢位置Auchincloss术清除Ⅲ区腋窝淋巴结[J]. 杨传青,张晓玲,陈木水,李天津.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7(26)
  • [10]乳腺外侧癌首先行腋窝淋巴结清扫35例报告[J]. 胡再厚,王捷,廖重五,陈巍,黄新,曾文,王湛,安洪达,沙重民,霍昌江,秦兆寅,唐毅. 陕西医学杂志, 2007(06)

标签:;  ;  ;  ;  ;  

胸大肌分裂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附50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