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康住宅发展趋向解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认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边雨[2](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陈宇[3](2021)在《居住建筑室内环境与健康关联影响表征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居住建筑室内环境作为承载生活的主要空间,占据了人们近2/3的时间,势必对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大量研究表明居住建筑室内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具有典型的大数据特征,即1)许多暴露-效应关系还不能定量表示;2)室内环境风险因子(参数)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关系仍不太清楚,健康效应并不是都明确;3)室内环境以外的因素(如社会经济因素和个人因素等)会对健康产生影响;4)暴露和效应与时间有关(如每日、每周、季节性等)等,其导致室内环境与健康的因果关系往往不清楚,难以用精确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涉及到众多统计学方法,如何定量地表征室内环境与健康的关联影响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本研究针对居住建筑室内环境的四个主要功能区域(客厅、卧室、厨房、浴室/卫生间)开展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与入户实测,采用统计学模型研究探索适合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居住室内环境关联健康影响综合表征方法,系统地揭示室内环境关联健康影响的机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基于“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所获得的中国不同气候区12个省市近8000份室内环境关联健康影响的大样本问卷调查数据,采用适合于多维度、多参数关联影响表征的统计学模型——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居住室内环境关联健康影响表征模型,得到了不同层面各要素影响的权重系数,使得重要影响因素得以更科学、清晰地呈现。在宏观层面,揭示了社会经济因素(0.560)、生活习惯(0.191)、室内环境(0.144)对健康所产生的直接影响程度差异性,同时发现社会经济因素、生活习惯可通过室内环境的中介作用对健康产生间接影响;在居住室内环境层面,明确了不同功能房间(起居室、卧室、厨房及浴室/卫生间)的环境要素对健康影响的相对权重大小,即1)起居室:地板光滑0.403、异味0.296与照明0.210;2)卧室:热感觉/冬0.288、噪音与振动0.255、照明0.253;3)厨房:烫伤0.307、勉强姿态0.296与水汽0.281;4)浴室/卫生间:勉强姿态0.294、跌倒0.219与异味0.208。此外,基于流行病学因果关系判断准则对表征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其次,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利用东北地区供暖期81户室内环境入户实测调查数据,建立居住室内环境关联健康影响表征模型。在宏观层面上再次确认了室内环境(0.228)、社会经济因素(0.434)、生活习惯(0.302)的直接健康效应,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生活习惯通过室内环境的中介作用对健康产生间接影响,与上述的大样本问卷调查表征模型形成了相互印证。在室内环境层面上获得了环境参数关联健康影响权重系数,即室内空气品质(0.653)、噪声(0.469)、照明(0.392)及舒适性(0.205)。深入分析了社会经济因素、生活习惯对空气品质因素(CO2、PM2.5、TVOC及甲醛浓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社会经济地位的升高,室内空气污染水平呈现下降趋势。第三,基于东北地区供暖期室内环境入户实测调查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构建了室内环境主观数据(问卷调查)和客观数据(入户实测)融合模型,刻画了主客观数据对综合表征模型各要素权重系数的影响程度,进一步提高了表征模型对复杂关系相互作用的诠释能力。研究发现,相对于主观数据(拟合度R2=0.363)和客观数据(拟合度R2=0.239),融合数据(拟合度R2=0.553)提高了对室内环境总体满意度的解释力。并且,相比于客观数据,主观数据对融合数据影响较大。最后,对比了数据融合前后室内环境关联健康影响表征模型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融合前后室内环境、社会经济因素、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值变化较小。但是,热环境、空气品质、声环境与光环境的相对权重大小变化较大,且融合后模型中相对权重大小关系与由主观数据获取的相对权重大小较为接近,而与客观数据具有较大差异性。最后,根据表征模型形成的影响因素权重系数,采用重要度—性能分析方法提出了体现主要影响因素的健康室内环境评价方法,明确了居住建筑各功能房间提升健康性能应优先解决的问题,并结合居住建筑室内环境的不同关系主体(居住者、政府管理者与建筑从业者)的特点,发展了面向不同对象需求的评价结果应用方法。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居住建筑室内环境对健康影响的复杂机制,获得了室内环境要素关联健康影响权重系数,发展了面向不同对象的健康室内环境评价方法,为促进居住建筑室内环境健康性能提升、防范健康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宋哲琦[4](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段思羽[5](2020)在《基于健康促进理念的长租公寓社区化设计研究 ——以北京地区为例》文中提出当前,北京地区长租公寓快速发展,“实践先行理论相对滞后”,现状长租公寓社区功能与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公共空间缺乏层次,处在社会夹心层的青年租住群体缺乏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长租公寓亟待社区化升级。本文把长租公寓视作一个“微型社区”,旨在通过对长租公寓公共空间的构建实现健康促进理念指导下的社区化设计,提升长租公寓社区活力的同时,增加公共空间健康性设计的比重,引导青年群体进行主动式健康活动,满足身体、心理、社会交往健康需求,激发邻里交流,产生社区归属感,塑造和谐健康的“社区精神”,促进人群、环境、社会健康。论文的主体结构共分为四个部分:通过对国内外健康促进理论、实践基础研究,以及健康促进下的建筑公共空间研究,总结出健康促进下的居住类建筑公共空间设计三大策略,通过对长租公寓及其公共空间的基础研究,通过长租公寓的差异性分析,明确其社区化发展趋势。以及明确长租公寓公共空间的类型、特点,并梳理了长租公寓社区化设计与健康促进的关系。第二部分,以北京地区为例,发放问卷,发掘北京地区青年租住群体的社区化租住需求以及真实健康需求,并从中得出社区化设计的改进方向,并结合上一章总结的三大健康促进策略,结合社区化理论等,对基于健康促进理念的长租公寓社区化设计进行总体的概述,并总结出五大原则。第三部分,在设计原则的指导下,运用测绘、图像记录、发放问卷、深访等多种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地区18个集中式长租公寓样本,从公共空间——结构层次丰富度;功能配置情况;空间环境精神;社区健康管理等四方面,对北京地区社区活力现状进行调研,并细致分析归纳其中的健康问题。第四部分,本章从公共空间的多层次塑造、引入混合社区功能、公共空间的场所感营造、社区的健康管理四方面,通过对公共空间的构建提出北京地区具有一定普适意义的长租公寓社区化设计策略。
孙圣举[6](2020)在《基于路网密度的城市功能空间分布评价及优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文中认为城市功能空间分布评价是配置优化的基础,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功能空间分布评价,能够在城市中微空间尺度下精细化地定量测度城市功能的空间资源配置情况,甄别不合理空间并进行优化调整,对于有效应对交通拥堵、资源分配不均等城市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西安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历版总规资料、统计数据、POI数据和道路网数据,通过GIS空间分析、Geoda空间分析、数学定量模型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基于路网密度的视角,分析西安市功能空间的演变历程与现状特征,建构城市功能空间分布评价的分析框架,对城市功能空间分布进行综合评价,进而提出适宜性的优化策略。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西安城市空间演变历程可划分为工业主导的起步期、综合发展的过渡期、急速增长的加速期和演替进化的转型期等四个阶段,具有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增速先快后缓、功能分布日趋合理并不断优化的演变特征;目前,城市功能均表现出集聚的显着性,呈现以旧城区为核心的复杂圈层性特征,并且由于各功能的特点导致在具体的空间分布上有所差异,即城市功能空间分布具有集聚显着性、复杂圈层性和分布差异性三个主要特征。(2)基于路网密度的城市功能空间分布评价的分析框架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分别分析城市功能和路网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其次,引入双变量LISA进行路网密度与城市功能的空间耦合特征分析,并形成五类不同的地域类型;最后,将空间分为功能合理空间(“H-H”、“L-L”和“Non”)、功能拥挤空间(“L-H”)和功能低效空间(“HL”)三种类型,实现城市功能空间分布的合理性评价。(3)在对西安市路网密度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城市功能与路网密度的整体耦合度较高,合理空间占自然街区单元总数的70.6%,城市功能空间分布评价结果总体表现良好;空间格局总体呈“合理(功能合理空间‘H-H’)——不合理(功能拥挤空间‘L-H’和功能低效空间‘H-L’)——合理(功能合理空间‘L-L’)”环状分布格局;在此基础上,认为社会经济、制度政策、历史文化、交通系统和旧城改造等是影响城市功能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4)在明确绩效最优、互动平衡和公平效率优化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功能空间分布应采用适宜性的分类优化策略,其中功能拥挤空间采取疏解置换、品质提升的优化策略,功能低效空间采取功能混合、集聚提升以及包容性改造的策略,以有效应对当前城市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同时,以大兴新区周边地区和青龙寺周边城中村分别作为拥挤空间和低效空间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许霖峰[7](2020)在《开放视角下中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城市建设迎来由增量走向提质的新常态下,居住区广泛封闭化导致的城市问题日益凸显且亟待解决。如何应对居住区与城市间的隔离发展,使其由封闭走向开放,是居住区研究与实践长期关注却未能有效攻克的难题。已有研究不乏立足开放视角的探索,以针对居住区个体从设计层面展开的研究为主,但居住区在城市整体运作中至关重要的参与作用,和设计控制对设计及其产出过程的潜在影响均未受到应有重视。为此,从城市维度,立足开放视角展开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在应对封闭问题并提升城市空间生活品质方面尤为关键。通过设计控制应对居住区封闭问题,需要从认识两者间的关联入手。借助梳理居住区设计控制发展历程,发现早期对国外理论的引荐,为设计控制植入脱离于城市“自体完善”的基因,其后施行长达25年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进一步面向全国普及了内向分级式的设计控制框架,基于此框架居住区逐步形成稳定的封闭姿态,由此证实居住区封闭化发展与设计控制密切相关。同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提出了全新的设计控制框架,标志着居住区与城市统筹融合发展的新开端。在明确关联的基础上,需进一步从设计控制方面挖掘封闭问题的症结。现存问题成因在于五方面:技术标准重容量轻空间,导致空间管控不足、缺乏内外协调、结构有失多样;规划管理重指标轻实效,造成居住区管控精度低、设计审查不到位、制衡机制不健全;开发商重利益轻效益,致使空间产出标准化、高度配比资本化、边界处理领地化;居住者重个人轻邻里,加剧交往意识减退和封闭认同;从业者重产出轻品质,引致在地观和整体观缺失。这些本质源于设计控制在技术标准上的单一,管理制度上的不足,以及分别对开发商、居住者、从业者在设计咨询、宣传教育和后职业教育上的欠缺。认知开放的关键是深入本土居住现实,从居住区与城市的关系入手。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全国16个居住区展开调研,发现从城市整体维度出发,单纯从交通、空间、资源各单一维度将居住区对外开放,无法重构居住区与城市隔离发展的二元化关系,更不能全面应对封闭问题。对居住区开放的认知需要以尊重本土居住国情为根本前提,迎合城市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从物质空间、设施资源、建管环境和居住观念多个维度分层次解读与建构,挖掘出开放视角应包含“多维开放”和“相对开放”两层递进的内涵。以确立开放视角为基础,可进一步搭建居住区设计控制的理论框架,框架经对现行设计控制的适应性调整后得出。基于现行设计控制在运作中呈现出的过程局部化、主体分垒化、内容自体化特征,融入开放视角的设计控制需要向过程全程化、主体协同化、内容统筹化转变。由此,可建立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的框架,包含全程贯通的过程层、协同联动的主体层、统筹兼顾的要素层、刚弹兼备的保障层。设计控制框架构成层次的导控基于应用操作层面,从空间、过程维度入手。空间维度重点围绕要素层展开:通过居住区道路交通系统的复合化织补,增强与城市公共交通、慢行系统和道路网格的衔接渗透与有序融合;借助功能设施系统的整体化调配,融入城市整体功能结构,有层次地提升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居住生活多元性;借由公共空间系统的双向化营造,对外强化与城市公共空间网络的融合搭接,对内满足居民的交往活动与精神颐养;利用建筑组群系统的调和化塑形,在不失自身空间特色的前提下,达成与周边城市风貌和空间形态的共生。以此为基础,依托保障层,透过控制、激励、引导三种手段将设计要点转化为导控内容,形成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的“要素导控工具箱”。过程维度以保障层为支撑,围绕过程层和主体层展开。先透过国家和地方两级法规的搭建,为设计控制过程在开放视角下运作提供法制保障框架。再借助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四会议事机制和平台会审机制,强化多主体多专业在全过程中的共同决策与协同,并在增强程序的同时提高设计审查力度。还可采取面向开发商提供全过程设计咨询、针对管理者和从业者开展继续教育、面对居民进行宣传教育等多种弹性手段,加强对过程运作的支持。上述刚性与弹性手段的组合即为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的“过程管理工具箱”。两种工具箱双管齐下,将以应对居住区建设管理的现实困境为前提,从城市层面系统化地推动居住区与城市的统筹融合发展,在有效推进居住区开放进程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唐蓉[8](2019)在《高龄健康住宅设计研究 ——以CCRC自立型住宅为切入点》文中提出延长老人的健康寿命是国际上为减轻社会负担而努力的共同课题。在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国内养老市场虽起步不久但迅猛发展,不良的老年住宅设计将带来大量的资源浪费,而优秀的高龄健康住宅可以节约国民资源、尽量延长老年人健康寿命。因此,本文以专门服务于健康老人的CCRC自立型住宅为切入点,以时间发展脉络为研究方法,来解析健康高龄住宅的平面设计规律。本文以美国、日本和中国的26个CCRC社区的237例房型为研究对象,社区分别为美国Erickson living社区(建设时长:1893年-今)、日本稻毛社区(2009年建设)与共享金泽社区(2014年建设)、中国泰康社区(建设时长:2015年-今)。文章通过沿发展脉络的纵向对比与彼此间的横向对比,在房型策划、空间设计、房型发展趋势三个层面进行案例调查。最后再将自立型住宅与其他老年设施进行比较,并从住居学、空间行为出发,探究高龄健康住宅的设计要点。文章采取网络、书籍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并运用了空间句法软件辅助分析。文章得出的结论包括:1)房型的策划应避免仅以卧室数量的增长为判断标准来划定面积区段,应采取与活动室、半个卫生间相结合等方法来丰富房型的品种。2)在交通路径、光照条件、卫生间与卧室关系、起居空间与卧室关系这四点变化中,三国自立型房型衍变方向一致。在厨房、餐厅、阳台等景观构件的衍变过程中,三个国家的变化趋势不同。3)自立型住宅设计受服务模式、地理位置、居住习惯等影响。4)高龄老人的居住需求有:基本需求方面包括简化的空间关系、尺寸合理开放的起居空间、适度去无障碍化设计、更好的光照条件。社会关系方面包括随着老年人所需的护理服务的增长,居住空间的面积逐渐变小,住宅内礼仪交往与家庭活动空间逐渐复合,个人空间所占比例逐渐增长;但在身体能够自理的情况下,礼仪交往空间需要得到保证。家庭关系方面包括一体化的起居空间设计、起居空间与卧室的简单联系以促进小家庭结构的生活紧密性。个人空间方面包括起居空间与卧室分离、主次卧相似条件、与公共空间适度联系以保障居住者的生活私密性并增强其对生活空间的领域感。本研究以发展脉络为研究方法,探究了自立型房型衍变的规律,从养老设施分级角度辨析了自立型房型的功能设置标准。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帮助养老开发商对市场发展进行预判和制定关于住宅产品的合适策略,也可以为建筑师在进行房型设计时提供空间设计、细节设计的一些参照。
汪平西[9](2019)在《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空间向外扩张的压力持续增加;但在中央政府“18亿亩耕地红线”的刚性要求下,城市空间增长方式必将逐渐从“外延扩张型”转向“内涵增长型”。在此时代背景下,旧城更新将成为未来我国城市空间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相应地,旧居住区更新必然成为这一转型过程中的重要议题。针对以往旧居住区更新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拟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研究中,搭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从使用者需求和价值取向的视角,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前和更新后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首先,本文对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其次,本文阐述了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的概念与内涵,并以评价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框架。再次,本文重点研究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调查与评价、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并分别以南京市秦淮区三个旧居住区和合肥市西园新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以“评价”为基础分别从整体层面、物质空间层面和社会空间层面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本文主要创新点总结如下:(1)本文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研究中,构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2)针对现有旧居住区更新事前、事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模型分析、模糊评价等量化方法研究旧居住区更新,进而为旧居住区更新前后的问题诊断、更新时序选择、更新策略制定等提供必要的判定依据。(3)本文以“评价”为基础,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全文约21万字,各类图表172幅。
杨娇[10](2019)在《西安城市健康住宅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住宅是人们最主要的生活活动空间,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住宅室内度过,居住空间环境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近年来,空气污染,环境恶化,西安市人民的居住环境品质面临严重挑战。大量封闭式的居住建筑淡化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居民日常锻炼的空间被严重压缩。暴露出既有住宅设计缺乏对人体心理及生理健康需求的积极关注,居住环境(如住区用地、住宅室内空间、空气质量、声、光、热、绿化等)的健康需求与社会环境(道德、心理及社会适应性等)健康需求的发展不平衡,缺乏相关的设计理论。因此,研究旨在阐明西安城市住宅中存在的影响人体健康的空间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建筑设计方法进行空间优化,实现健康住宅在本地区的发展。首先,通过实地访谈和广泛的问卷调查,并以《健康住宅评价标准(2017年版)》中与空间设计相关的评价指标为依据,总结出西安城市住宅现状中存在的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住宅室内舒适性较差,室内环境污染严重,邻里交往空间缺失,缺乏积极的健身活动场所。其次,基于调研结果和居民的生活习惯与健康居住需求,从住宅建筑空间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出发,分析了西安城市住宅空间健康设计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住宅现状中存在的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分别从提高室内空间舒适度、改善室内环境品质、建立多层次交往空间、营造丰富的健身活动场所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设计策略。从西安城市住宅现状中影响居住健康的问题出发,并以问卷和实地调研为基础,探索西安城市健康住宅空间的设计策略,以期为建筑师提供从健康的角度进行住宅空间设计的思路,为西安市健康居住环境的改善做出有益贡献。
二、健康住宅发展趋向解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健康住宅发展趋向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
1.3.4 小结 |
1.4 相关概念释义 |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
1.4.2 住区规划设计 |
1.4.3 建筑类期刊 |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范围 |
1.6 研究框架 |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
2.4 本章小结 |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3.1.3 研究阶段划分 |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
3.3.4 住宅区的改建 |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
3.5 特征总结 |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
3.6 本章小结 |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4.1.3 研究阶段划分 |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2.1 规划建设概况 |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2.3 规划布局特征 |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3.1 综合开发模式 |
4.3.2 区位特征 |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3.4 规划布局特征 |
4.3.5 综合区的建设 |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
4.4.1 发展历程概述 |
4.4.2 改造方式 |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
4.5.1 规划建设概况 |
4.5.2 规划布局特征 |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
4.6 特征总结 |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
4.7 本章小结 |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5.1.3 研究阶段划分 |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
5.5 特征总结 |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3)居住建筑室内环境与健康关联影响表征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室内环境与健康关联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大数据特征 |
1.2.2 表征参数 |
1.2.3 表征模型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2 室内环境与健康关联影响表征模型构建与分析的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多变量关系描述方法 |
2.2.1 精简数据结构 |
2.2.2 建立变量间关系 |
2.3 数据关系描述方法论证 |
2.3.1 数据关系特征 |
2.3.2 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的引入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大样本问卷调查中国典型城市室内环境与健康关联影响表征模型构建 |
3.1 引言 |
3.2 大样本问卷调查概要 |
3.2.1 问卷设计 |
3.2.2 问卷调查实施方法 |
3.2.3 调查数据的信度和效度 |
3.2.4 调查结果 |
3.3 表征模型构建 |
3.3.1 调查问卷数据赋值 |
3.3.2 表征模型要素描述方法——测量模型 |
3.3.3 表征模型要素之间关系的描述方法——结构模型 |
3.3.4 表征模型拟合度评价 |
3.3.5 大样本问卷调查表征模型结果 |
3.4 讨论 |
3.4.1 室内环境、社会经济因素、生活习惯与健康影响的关联分析 |
3.4.2 室内环境因素的健康影响权重 |
3.4.3 室内环境关联健康影响因果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入户实测调查东北地区供暖期室内环境与健康关联影响表征模型构建 |
4.1 引言 |
4.2 入户实测调查概要 |
4.2.1 实测调查对象 |
4.2.2 测试方法 |
4.2.3 实施方法 |
4.2.4 实测调查结果 |
4.3 表征模型构建 |
4.3.1 适用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测调查数据处理 |
4.3.2 表征模型要素描述方法——测量模型 |
4.3.3 表征模型要素之间关系的描述方法——结构模型 |
4.3.4 表征模型拟合度评价 |
4.3.5 入户实测调查表征模型结果 |
4.4 讨论 |
4.4.1 入户实测调查表征模型特征 |
4.4.2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健康影响权重 |
4.4.3 教育和收入水平、职业声望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数据融合室内环境与健康关联影响模型研究 |
5.1 引言 |
5.2 室内环境不同调查方法的数据融合 |
5.2.1 问卷调查数据与入户实测数据融合必要性论证 |
5.2.2 问卷调查数据与入户实测数据融合方法研究 |
5.2.3 案例研究 |
5.3 东北地区供暖期室内环境与健康关联影响改进型表征模型 |
5.3.1 数据融合表征模型的特征 |
5.3.2 融合前后表征模型诠释能力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面向不同对象的室内环境与健康关联影响表征模型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基于表征模型的健康室内环境评价 |
6.2.1 重要度-性能四方图评价方法 |
6.2.2 基于大样本问卷调查表征模型评价结果 |
6.2.3 基于入户实测调查表征模型评价结果 |
6.3 面向不同对象需求的评价结果应用 |
6.3.1 居住者 |
6.3.2 政府管理者 |
6.3.3 建筑从业者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室内环境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附件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5)基于健康促进理念的长租公寓社区化设计研究 ——以北京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长租公寓亟待社区化升级等健康发展问题日益突出 |
1.1.2 青年租住群体对于长租公寓公共健康空间的需求 |
1.1.3 北京地区代表性研究价值突出 |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 |
1.2.1 相关概念解析 |
1.2.2 研究范畴界定 |
1.3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健康促进理论与长租公寓相关基础研究 |
2.1 健康促进理论及实践相关研究 |
2.1.1 国内外健康促进相关研究 |
2.1.2 健康促进下的建筑公共空间研究 |
2.1.3 居住类建筑公共空间健康促进策略 |
2.2 长租公寓及社区化相关研究 |
2.2.1 国内外长租公寓及社区化相关研究 |
2.2.2 长租公寓的差异性分析及社区化发展趋势 |
2.2.3 长租公寓公共空间类别划分 |
2.3 长租公寓社区化设计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
2.3.1 长租公寓社区活力现状对租客健康的影响 |
2.3.2 健康促进理念对长租公寓社区化设计的健康转变 |
2.4 本章小结 |
3 健康促进理念下的长租公寓社区化设计概述及指导原则 |
3.1 北京青年群体租住健康需求问卷调研 |
3.1.1 调研背景 |
3.1.2 调研目的与调研方法 |
3.1.3 调研对象、内容、调研过程 |
3.1.4 调研结果 |
3.2 长租公寓社区化设计概述 |
3.2.1 塑造层次丰富的公共空间 |
3.2.2 引入混合社区功能 |
3.2.3 公共空间场所精神的营造 |
3.2.4 健康促进下的社区管理 |
3.3 北京地区长租公寓社区化设计原则 |
3.3.1 健康导向原则 |
3.3.2 整体协调原则 |
3.3.3 资源共享原则 |
3.3.4 绿色生态原则 |
3.3.5 公众参与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4 北京地区长租公寓社区活力实地调研 |
4.1 调研背景与调研计划制定 |
4.1.1 调研背景 |
4.1.2 调研目的与方法 |
4.1.3 调研对象、内容、调研过程 |
4.2 北京地区长租公寓社区活力调研 |
4.2.1 基本信息概况 |
4.2.2 社区活力现状 |
4.3 调研结果总结:社区活力待提升 |
4.3.1 公共空间结构层次单一 |
4.3.2 公共空间社区功能缺失 |
4.3.3 空间环境精神有待提升 |
4.3.4 社区管理缺乏健康促进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健康促进理念的北京地区长租公寓社区化设计策略 |
5.1 公共空间的多层次塑造 |
5.1.1 楼栋共享——公共空间 |
5.1.2 多层共享——半公共空间 |
5.1.3 楼层共享——半私密空间 |
5.2 引入混合社区功能 |
5.2.1 不同功能空间的叠砌 |
5.2.2 功能性空间的分区集中布置 |
5.2.3 功能性空间的散点布置 |
5.3 公共空间的场所感营造 |
5.3.1 形态比例关系 |
5.3.2 界面关系 |
5.3.3 内域要素 |
5.4 社区健康管理 |
5.4.1 社区居民公众参与 |
5.4.2 开发商及公寓运营商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论文主要成果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附录一:北京地区青年租住群体需求调研 |
附录二:北京地区长租公寓详表(来源:网络) |
(6)基于路网密度的城市功能空间分布评价及优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时代城市功能面临变革 |
1.1.2 存量时代城市转向内涵发展 |
1.1.3 城市问题亟待功能布局优化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4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数据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研究进展 |
2.1.1 空间配置方法 |
2.1.2 空间绩效评价 |
2.1.3 功能与路网的互动关系 |
2.2 国内研究进展 |
2.2.1 空间分布模式 |
2.2.2 空间绩效评价 |
2.2.3 功能与路网的关联分析 |
2.3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西安城市功能空间分布特征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城市功能空间分布的演变历程 |
3.2.1 工业主导的起步期 |
3.2.2 综合发展的过渡期 |
3.2.3 急速增长的加速期 |
3.2.4 演替进化的转型期 |
3.3 城市功能空间分布的现状特征 |
3.3.1 集聚显着性 |
3.3.2 复杂圈层性 |
3.3.3 分布差异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安城市功能空间分布评价 |
4.1 分析框架 |
4.2 研究方法 |
4.2.1 线密度分析 |
4.2.2 相关性分析 |
4.2.3 空间自相关分析 |
4.3 路网密度空间分布特征 |
4.3.1 双核心圈层特征 |
4.3.2 不规则递减特征 |
4.4 城市功能空间分布评价结果分析 |
4.4.1 综合评价 |
4.4.2 功能合理空间 |
4.4.3 功能拥挤空间 |
4.4.4 功能低效空间 |
4.5 影响因素 |
4.5.1 社会经济助推功能空间分布的演变 |
4.5.2 制度政策引导功能空间格局的发展 |
4.5.3 历史遗址丰富城市功能空间的构成 |
4.5.4 交通系统影响城市功能要素的集聚 |
4.5.5 旧城改造推动功能空间分布的更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城市功能空间分布优化 |
5.1 优化原则 |
5.1.1 绩效最优原则 |
5.1.2 互动平衡原则 |
5.1.3 公平效率原则 |
5.2 优化策略 |
5.2.1 功能拥挤空间 |
5.2.2 功能低效空间 |
5.3 实证研究 |
5.3.1 拥挤空间——大兴新区功能配置优化 |
5.3.2 低效空间——青龙寺周边城中村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开放视角下中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拟解决的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设计控制的相关研究 |
1.3.2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的相关研究 |
1.3.3 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我国居住区的设计控制历程 |
2.1 1950年代理论引导下的居住区设计控制 |
2.1.1 内向向心功能布局的启蒙 |
2.1.2 大尺度街区单元模式缘起 |
2.1.3 组团与分级式结构的雏形 |
2.1.4 中国特色三级结构的形成 |
2.2 1980-90年代标准化主导的居住区设计控制 |
2.2.1 标准定额首度出现 |
2.2.2 标准化倾向的显现 |
2.2.3 标准化实践的推广 |
2.2.4 国家规范首次确立 |
2.3 2000年初十年标准化基础上的细化深化 |
2.3.1 国家规范更新调整 |
2.3.2 因地制宜的标准化 |
2.3.3 国家级标准的新增 |
2.4 2010年后趋向多元化的居住区设计控制 |
2.4.1 国家级标准全面丰富 |
2.4.2 居住区规范二次修订 |
2.4.3 居住区设计标准更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居住区建设管理的现存问题与成因 |
3.1 技术标准重容量轻空间 |
3.1.1 控制要素欠缺空间管控 |
3.1.2 界内约束有失内外协调 |
3.1.3 内容模板化流失多样性 |
3.2 规划管理重指标轻实效 |
3.2.1 控规管控定位低精度 |
3.2.2 空间设计审查不到位 |
3.2.3 管理制衡机制不健全 |
3.3 开发企业重利益轻效益 |
3.3.1 固化品类标准化产出 |
3.3.2 以利润决定高度形态 |
3.3.3 推崇封闭边界领地化 |
3.4 城市居民重个人轻邻里 |
3.4.1 邻里间交往意识减退 |
3.4.2 对封闭认同日渐加固 |
3.5 从业人员重产出轻品质 |
3.5.1 程式化取代在地创作 |
3.5.2 欠缺设计整体观培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居住区开放的误区与再认知 |
4.1 对居住区开放的现状解读 |
4.1.1 居住区开放热议对开放的认识解析 |
4.1.2 对居住区开放认识的实证研究检验 |
4.2 关于居住区开放的认识误区 |
4.2.1 采取小街区将获得开放 |
4.2.2 无边界隔离能实现开放 |
4.2.3 设施共享即可达成开放 |
4.3 城市发展趋势预判下居住区开放的价值观转变 |
4.3.1 品质提升转型下开放的融合观 |
4.3.2 社会公平导向下开放的共赢观 |
4.3.3 社会共治格局下开放的协作观 |
4.3.4 智慧升级推动下开放的安居观 |
4.4 全新价值体系下开放视角的再解读 |
4.4.1 多维的开放 |
4.4.2 相对的开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框架 |
5.1 我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的承载体系探析 |
5.1.1 规划管理体系 |
5.1.2 规划管理程序 |
5.1.3 规划管理手段 |
5.2 我国居住区现行设计控制的解读 |
5.2.1 控制过程局部化 |
5.2.2 控制主体分垒化 |
5.2.3 控制内容自体化 |
5.3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框架的构成 |
5.3.1 全程贯通的过程层 |
5.3.2 协同联动的主体层 |
5.3.3 统筹兼顾的要素层 |
5.3.4 刚弹兼备的保障层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要素建构与导控 |
6.1 兼具渗透性与有序性的道路交通复合化织补 |
6.1.1 小尺度街区编织细致网格 |
6.1.2 级配结构组织层进式交通 |
6.1.3 一体同构叠织化慢行网络 |
6.2 多元性与层次性并重的功能设施整体化调配 |
6.2.1 混合组配复合型功能布局 |
6.2.2 分权调理轴带式设施布局 |
6.3 融合性与特异性共存的公共空间双向化营建 |
6.3.1 逆向拓展外联内嵌式布局 |
6.3.2 双轨合塑内源生长型景观 |
6.3.3 分梯度渐进活化街道空间 |
6.4 共生性与丰富性兼并的建筑组群调和化塑形 |
6.4.1 内外协调过渡式建筑肌理 |
6.4.2 区间化错落调配高度形态 |
6.4.3 分步塑造特色化立面造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过程运作与管理 |
7.1 两级法规搭建法制保障框架 |
7.1.1 法规层面为开放赋予依据的定位解析 |
7.1.2 规范性文件明确开放指向与实施要求 |
7.1.3 技术标准强化空间引导以及运作质量 |
7.2 三级机制合力强化共同决策 |
7.2.1 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牢固多元参与基础 |
7.2.2 四会议事机制增强程序与贯彻共识并举 |
7.2.3 平台会审机制强化专业协同和空间审查 |
7.3 弹性手段复合加强过程支持 |
7.3.1 多途径面向开发企业提供全程设计咨询 |
7.3.2 多层次针对管理及从业者开展继续教育 |
7.3.3 多形式面对居住者展开宣传引导与推广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高龄健康住宅设计研究 ——以CCRC自立型住宅为切入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工程图纸 |
下篇工程研究报告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目的 |
1.1.1 养老产业迅猛发展 |
1.1.2 CCRC模式与自立型住宅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欧美国家研究 |
1.2.2 日本研究 |
1.2.3 国内研究 |
1.2.4 小结 |
1.3 本研究视点、理论基础、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视点 |
1.3.2 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
1.3.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 研究构架 |
1.5 调查概要 |
1.5.1 调查范围界定 |
1.5.2 调查对象的选定 |
1.5.3 调查内容 |
第二章 CCRC自立型住宅案例调研 |
2.1 美国自立型住宅调研 |
2.1.1 设计概况 |
2.1.2 房型发展 |
2.1.3 小结 |
2.2 日本自立型住宅调研 |
2.2.1 设计概况 |
2.2.2 房型发展 |
2.2.3 小结 |
2.3 中国自立型住宅调研 |
2.3.1 设计概况 |
2.3.2 房型发展 |
2.3.3 小结 |
2.4 综合比较 |
2.4.1 空间设计比较 |
2.4.2 发展趋势比较 |
2.4.3 房型策划比较 |
2.5 小结 |
2.5.1 空间设计 |
2.5.2 发展趋势 |
2.5.3 功能房间 |
2.5.4 房型策划 |
第三章 考察与分析 |
3.1 美国居住设施间比较 |
3.1.1 总体规划 |
3.1.2 住宅内空间配置 |
3.1.3 综合比较 |
3.2 中美日老年居住设施比较 |
3.2.1 住宅室内配置 |
3.2.2 住宅室内外边界 |
3.2.3 未来发展预测 |
3.2.4 居住标准层比较 |
3.3 标准化与非标准化的高龄住宅 |
3.3.1 美国 |
3.3.2 国内 |
3.3.3 小结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语 |
4.1 结论 |
4.1.1 高龄健康住宅的设计现状与发展方向 |
4.1.2 高龄老人居住需求 |
4.1.3 健康高龄住宅本土发展建议 |
4.2 提案 |
4.2.1 设计运用 |
4.2.2 发展方向 |
4.3 今后研究的课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英文文献研究动向 |
附录二 日文文献研究动向 |
附录三 中文文献研究动向 |
附录四 HERD论文整理 |
附录五 E社区总图规划分类 |
附录六 重点调查对象信息 |
附录七 其他调查对象信息 |
作者简介 |
(9)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1.3 概念界定 |
0.2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述评 |
0.2.1 样本选取与样本描述 |
0.2.2 国内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
0.2.3 国外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
0.2.4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反思 |
0.2.5 国内外研究总结 |
0.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内容 |
0.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0.4.1 研究方法 |
0.4.2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中国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与问题 |
1.1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 |
1.1.1 计划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49~1978 年) |
1.1.2 改革开放初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78~1998 年) |
1.1.3 市场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98~2010 年) |
1.1.4 旧居住区更新的价值转向(2010 年以后) |
1.2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 |
1.2.1 更新趋于全面、综合、整体、系统、可持续发展 |
1.2.2 更新目标受经济因素影响,强调社会效益的发挥 |
1.2.3 更新方式因更新主体不同而存在差异 |
1.2.4 更新参与体现为多方利益的博弈 |
1.3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矛盾 |
1.3.1 鉴于开发商、政府和居民三个利益群体的矛盾 |
1.3.2 出于传统与现代认知的冲突 |
1.3.3 基于大规模拆迁与小范围更替方式的纠结 |
1.4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产生问题的原因 |
1.4.1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健全 |
1.4.2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缺失 |
1.4.3 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方法滞后 |
1.4.4 城市更新决策机制的不完善 |
1.4.5 公众参与机制的不健全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旧居住区更新相关理论基础 |
2.1 更新的动因:对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
2.1.1 需求理论:对社会因素变化的分析 |
2.1.2 租隙理论:对经济因素变化的分析 |
2.1.3 新自由主义政策论:对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
2.2 更新的目标:人类对可持续住区的追求 |
2.2.1 居住环境的可持续性内涵辨析 |
2.2.2 人与环境和谐共生居住模式的提出 |
2.3 更新的评判标准:对旧居住区更新的衡量 |
2.3.1 国外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
2.3.2 国内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评价理论与体系构建 |
3.1 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3.1.1 概念阐述:评价、综合评价与评价体系 |
3.1.2 评价流程:评价的基本流程与步骤 |
3.1.3 评价方法:相关综合评价方法汇总 |
3.1.4 评价主体:居民、政府、规划师、市场 |
3.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与意义 |
3.2.1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涵 |
3.2.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 |
3.2.3 实施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意义 |
3.3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技术方法 |
3.3.1 访谈 |
3.3.2 实地观察 |
3.3.3 问卷调查 |
3.3.4 文献研究 |
3.3.5 认知地图 |
3.3.6 数据分析 |
3.4 体系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体系 |
3.4.1 评价程序: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流程分解 |
3.4.2 评价标准:制定原则、制定依据与相关参照标准 |
3.4.3 指标体系:设置原则、构建过程与体系建构 |
3.4.4 权重设置:权值评价与层次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调查与评价 |
4.1 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4.1.1 概念阐述:现状调查的内涵 |
4.1.2 理论基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引入 |
4.1.3 流程架构: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流程整合 |
4.2 体系构建:旧居住区更新现状综合评价体系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与思路 |
4.2.2 旧居住区现状评价的主要因素 |
4.2.3 现状调查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3 权重设置: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3.1 权重方法的选择 |
4.3.2 层次分析法计算流程 |
4.4 模型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评价模型 |
4.5 实证研究:以南京市秦淮区旧居住区现状调查与评价为例 |
4.5.1 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选择 |
4.5.2 调查问卷与数据采集 |
4.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4.5.4 现状综合评价及其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 |
5.1 使用后评价(POE)概念解析 |
5.1.1 使用后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
5.1.2 使用后评价的类型与层次 |
5.1.3 使用后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
5.1.4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意义 |
5.2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应用 |
5.2.1 概念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内涵 |
5.2.2 流程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流程 |
5.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
5.3.1 文献回顾 |
5.3.2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 |
5.3.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特征 |
5.4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标准与量化方法 |
5.4.1 评价标准的确定 |
5.4.2 层次分析法与权重设置 |
5.4.3 模糊综合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
5.5 实证研究:以合肥市西园新村更新使用后评价为例 |
5.5.1 西园新村概况 |
5.5.2 研究设计 |
5.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5.5.4 指标权重计算 |
5.5.5 模糊综合评价 |
5.5.6 问题分析与总结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 |
6.1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总体思路 |
6.1.1 确定合理的更新单元 |
6.1.2 正确处理旧居住区建筑实体的存留 |
6.1.3 保持旧居住区空间的异质性 |
6.2 物质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
6.2.1 土地开发强度控制 |
6.2.2 旧居住区功能优化 |
6.2.3 道路系统组织架构 |
6.2.4 公共空间重构 |
6.3 社会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
6.3.1 居住区同质与异质的理性思辨 |
6.3.2 居住区人口构成及其空间分布相关研究 |
6.3.3 有机混合的空间模式分析和模型建构 |
6.3.4 混合住区人口构成及空间分布调整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后记 |
(10)西安城市健康住宅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框架 |
2 相关基础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健康”的定义 |
2.1.2 空间设计与健康的关系 |
2.1.3 健康住宅的理念 |
2.2 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 |
2.3 国内外健康住宅标准概况 |
2.3.1 健康住宅评价内容 |
2.3.2 健康住宅评价要求 |
2.3.3 评价方法与等级划分 |
2.4 中国健康住宅试点项目分析 |
2.4.1 西安华远·君城 |
2.4.2 北京三环新城(一期) |
2.4.3 中山奥园-爱琴湾 |
2.4.4 上京·新航线 |
2.5 小结 |
3 西安城市住宅空间健康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西安地区概况 |
3.1.1 自然环境 |
3.1.2 人文环境 |
3.2 西安城市住宅空间发展状况 |
3.3 西安城市住宅空间的健康现状调研 |
3.3.1 调研范围 |
3.3.2 调研内容及具体方法 |
3.3.3 调研结果统计及分析 |
3.4 西安城市住宅空间存在的健康问题 |
3.4.1 室内空间舒适性较差 |
3.4.2 室内环境污染严重 |
3.4.3 交往空间缺失 |
3.4.4 缺乏健身活动空间 |
3.5 小结 |
4 西安城市健康住宅空间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
4.1 居民生活方式与健康居住需求 |
4.1.1 居民生活方式 |
4.1.2 健康居住需求 |
4.2 住宅空间的生理健康因素 |
4.2.1 功能与空间 |
4.2.2 室内无障碍设计 |
4.2.3 锻炼活动场所 |
4.2.4 居住空间环境 |
4.2.5 空间的灵活性 |
4.3 住宅空间的心理健康因素 |
4.3.1 交往空间 |
4.3.2 空间私密性 |
4.3.3 安全设施 |
4.3.4 自然环境 |
4.4 小结 |
5 西安城市健康住宅空间设计策略 |
5.1 提高室内空间舒适性 |
5.1.1 细化居家功能空间 |
5.1.2 良好的视觉景观 |
5.1.3 完善无障碍设施 |
5.1.4 保障空间私密性 |
5.1.5 空间功能灵活可适 |
5.2 改善室内环境品质 |
5.2.1 减少空气污染源 |
5.2.2 加强室内自然通风 |
5.2.3 室内噪声控制 |
5.3 建立多层次交往空间 |
5.3.1 室内交往空间 |
5.3.2 公共交往空间 |
5.4 营造丰富的健身活动空间 |
5.4.1 室内健身活动空间 |
5.4.2 楼栋健身活动空间 |
5.5 基于健康的住宅空间改进设计 |
5.5.1 住宅基本请况 |
5.5.2 住宅现状的主要问题 |
5.5.3 改进设计实践 |
5.5.4 健康设计分析 |
5.6 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西安地区城市住宅空间健康性调查 |
附录2:健康住宅试点项目汇总 |
附录3:西安地区城市住宅空间健康性调查实地访谈记录 |
附录4:图录 |
附录5:表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健康住宅发展趋向解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3]居住建筑室内环境与健康关联影响表征模型研究[D]. 陈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5]基于健康促进理念的长租公寓社区化设计研究 ——以北京地区为例[D]. 段思羽.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6]基于路网密度的城市功能空间分布评价及优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D]. 孙圣举. 西北大学, 2020(02)
- [7]开放视角下中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D]. 许霖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8]高龄健康住宅设计研究 ——以CCRC自立型住宅为切入点[D]. 唐蓉. 东南大学, 2019(05)
- [9]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D]. 汪平西. 东南大学, 2019(05)
- [10]西安城市健康住宅空间设计研究[D]. 杨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标签:建筑论文;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居住区道路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