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ST-世界实验室系列前言

CCAST-世界实验室系列前言

一、Preface to the CCAST-World Laboratory Series(论文文献综述)

蒋欣桐[1](2021)在《全球地方主义治理理念下的跨国城市气候网络研究》文中提出全球地方主义治理是指倡导通过全球层次和地方层次之间的有效协作来治理全球公共事务的理念及实践。全球地方主义、全球地方化和全球地方性是三个紧密联系的概念。全球地方化的世界是全球地方主义产生的现实基础,而具有全球地方性的公共事务是全球地方主义的治理对象。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地方化的世界。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地方化并行不悖。地方特色从未消失,而是在全球化和地方化的互动中持续地进行自我更新。因此,相比全球化,全球地方化更为全面的描述了当今的现实世界。当前世界上出现的种种全球问题不仅存在于全球空间,更存在于在地场所。在全球尺度中,全球问题是普遍的和抽象的,但是在地方尺度中,全球问题是特殊的和具体的。认识到全球问题全球地方性的意义在于使全球问题的多层性、综合性和人文性得以重新受到重视,从而为治理全球问题拓展了新的思路。全球地方主义治理正是为应对全球问题的全球地方性而提出的治理理念。相对于当前既有的全球治理,全球地方主义治理理念强调治理层次间的相互连通、治理方式上的本土适应以及治理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气候变化是一个典型的全球地方性问题。第一,它存在于全球、国家和地方等不同层次,体现出多层性;第二,它具有经济、社会和政治等附属维度,具有综合性;第三,它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文化传统和认知观念等,具有人文性。因此,全球地方主义治理理念对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城市及由其组成的跨国城市气候网络已经采取了越来越多的气候行动,这为全球地方主义气候治理的实践提供了现实可能。跨国城市气候网络虽然数量较多,类型各异,但是通过对当今三个最具代表性但成立于不同时期的全球性跨国城市气候网络进行考察,可以发现,从历时的视角看,它们前后相继、稳步发展,从共时的视角看,它们各有侧重、合作紧密。因此,可以说,全球性跨国城市气候网络群共同构成了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地方治理层次。以全球地方主义气候治理为分析框架,可以凸显出跨国城市气候网络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治理特色和优势。其一,跨国城市气候网络通过将全球气候问题地方化和将地方气候治理全球化的途径连通了不同的治理层次;其二,跨国城市气候网络通过网络治理方式提供的制度保障和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政策框架得以使气候治理适用于不同地方的整体环境;其三,跨国城市气候网络通过宣传教育和提供参与渠道促进了公众参与到全球气候治理当中并发挥其相应的作用。但需要强调的是,不论是作为全球治理层次的国际气候条约体系还是作为地方治理层次的跨国城市气候网络,都无法单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全球地方主义气候治理的发展尤其需要两者之间的相互支持并加强合作。全球地方主义气候治理拥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前景。第一,多中心的气候治理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非国家行为体的气候行动日益受到重视。城市和跨国城市气候网络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认可度与合法性已经不断增强。第二,跨国城市气候网络对于作为全球气候治理核心机制的国际气候条约体系具有补充性:从治理层面上看可以促进国内层面配合国际层面履约;从治理内容上看可以更好地兼顾气候减缓与气候适应;从治理方式上看可以推动责任分配与能力建设并重。第三,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开放性和协调者角色为国际气候条约体系和跨国城市气候网络之间互动合作关系的合法化、机制化和常态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策保障。

李进进[2](2019)在《(E)-beta-法尼烯介导的除虫菊—蚜虫—瓢虫分子生态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除虫菊(Tanacetum cinerariifolium),为菊科多年生植物,其花头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是天然杀虫活性物质——除虫菊酯的植物源。前人研究多集中在除虫菊酯的提取工艺与合成代谢。课题组前期对除虫菊田间昆虫调查发现,瓢虫在没有食物源蚜虫的情况下,大量出现在除虫菊植株上。随后,花头挥发物测定发现花中含有高量的蚜虫报警素(E)-beta-farnesene(EβF)。EβF是蚜虫受到天敌攻击时释放的一种挥发性萜类物质,用来警示其他蚜虫躲避危险。同时,蚜虫的天敌如瓢虫等能够捕获这个信号搜寻和定位潜在食物源。因此结合初步试验提出除虫菊花头可能通过释放蚜虫报警素来吸引天敌,并趋避蚜虫的假设。为了进一步阐明除虫菊基于挥发物EβF吸引瓢虫趋避蚜虫的分子生态机制,我们分别在开放田间和人工控制的实验室,通过分析蚜虫和瓢虫的取食、报警和选择行为与除虫菊EβF合成释放的关系,并克隆除虫菊EβF合成酶基因与启动子对其进行功能验证和表达特性分析。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除虫菊EbFS基因和启动子的克隆,表达分析和功能验证克隆到两条除虫菊EβF合成酶同源基因序列EbFS1和EbFS2,分别编码575和577个氨基酸,属于萜类合酶家族。原核表达分析发现,EbFS1和EbFS2都催化FPP只产生EβF。亚细胞定位表明,EbFS1和EbFS2在细胞内的催化部位是细胞质,属于典型的倍半萜合酶。除虫菊EbFS基因在幼嫩的花器官(花苞期S1阶段)表达量最高,且特异性地在花梗和花托部位高量表达。同时克隆了除虫菊EbFS基因2.2 kb的启动子序列,构建了融合GUS报告基因表达载体转化菊花。组织染色分析表明,该启动子在靠近维管束的皮层细胞特异性表达。这些结果表明除虫菊中控制EβF合成的是一个皮层特异表达的倍半萜合成酶基因。2.分析了除虫菊EβF在自然条件和损伤处理后的释放规律对不同发育阶段除虫菊植株进行挥发物的顶空吸附和GC-MS测定,分析发现营养生长阶段挥发物释放量较低,但是转入生殖生长之后,挥发物种类和含量(萜类为主)急剧增加。初花期除虫菊挥发物中EβF释放量最高,成为主要的萜类挥发物。随着花朵的发育,另一个倍半萜大根香叶烯D快速增加,掩盖了EβF成为丰度最高的挥发物。除虫菊EβF释放迅速地响应机械损伤,并从未损伤状态下的130 ng/h/株释放量增加到5000 ng/h/株。除虫菊EβF是从损伤部位大量释放出来,在两小时后恢复到正常水平。蚜虫取食花器官并不能增加EβF的释放。这些结果表明除虫菊EβF的释放受到发育阶段调控,并响应机械损伤。3.阐述了除虫菊EβF储存和释放部位通过对除虫菊不同器官内含物提取和GC-MS分析,发现花头和花梗均含有高量的EβF,花头中最主要的两个萜类物质是EβF和大根香叶烯D,而花梗中几乎仅有EβF。对花头和花梗新鲜切片进行萜类特异的联苯胺反应(NADI)染色发现,紫色的萜类油状物质(主要是EβF)大量分布在维管束附近的皮层细胞。这些结果表明除虫菊EβF在花梗和花托大量合成,并暂时储存在皮层细胞。4.分析了蚜虫蜜露挥发物及其对蚜虫个体的行为影响通过收集取食除虫菊花梗的蚜虫蜜露,GC-MS分析发现蜜露中含有挥发性萜类物质EβF,而对照植物本氏烟草饲养的蚜虫蜜露未检测到EβF,这表明蚜虫在取食除虫菊过程中摄入了植物的EβF,并从蜜露中分泌出来。为了模拟含有EβF的蜜露对蚜虫行为的影响,利用含10 ng/μl EβF的人工蜜露,进行蚜虫报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蜜露中EβF对蚜虫产生报警效果。5.揭示了除虫菊-蚜虫-瓢虫三者生态关系强制接种蚜虫到除虫菊植株上繁殖三代之后能得到适应性的蚜虫群体。相对于适应除虫菊的蚜虫,非适应性的蚜虫在除虫菊花头上活动更频繁,表现出明显的不安。EPG电刺吸监测系统分析蚜虫在除虫菊不同器官(花梗、叶片、叶柄)上取食行为,发现蚜虫在每个植物器官取食时都存在完整的取食波,说明蚜虫在除虫菊上能够进行基本的生命活动。进一步利用适应和未适应除虫菊或EβF的蚜虫,开展除虫菊S2花朵挥发物对蚜虫报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非适应性的蚜虫趋避除虫菊主要是因为除虫菊花头挥发物中的EβF。室内控制条件下瓢虫行为试验表明,与其他发育阶段的除虫菊相比,花苞期除虫菊显着地吸引瓢虫,而且机械损伤促进这种吸引效果。综上所述,花蕾期除虫菊通过自发地释放高量较纯的EβF显着吸引瓢虫,同时趋避蚜虫。机械损伤显着促进除虫菊EβF的释放,从而增强瓢虫的吸引效果。除虫菊EβF在花头和花梗中靠近维管束的皮层细胞特异合成并短暂储存,随后被转移到除虫菊花头和花梗的分泌腔中储存。蚜虫能够在取食初级阶段刺探到皮层储存的EβF并摄入体内,最终在蚜虫蜜露中释放出来,达到进一步报警蚜虫的效果。该研究首次揭示了除虫菊花器官中高量合成并释放蚜虫报警素EβF来吸引瓢虫,并趋避蚜虫的双重防御机制,有效地保护了除虫菊最重要的生殖器官:花朵。该研究为以后利用植物源信息素进行生物防治和生态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罗益锋[3](2019)在《功能纤维与智能纺织品最新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论述了近期各种功能纤维如中空纤维分离膜(包括超滤、反渗透、膜生物反应器MBR、气体分离)、塑料光纤、吸音纤维及纺织品、蓄热保温纤维及织物、水溶性纤维、血液净化吸附纤维、防臭抗茵纤维、生物降解纤维(包括聚乳酸、甲壳素)、纳米纤维(包括先进熔纺法、熔喷法、静电纺及纤维素纳米纤维CNF)、碳纳米管(CNT)、石墨烯纤维(GPF)与各种纤维传感器、智能纺织品及服装等的最新进展。

赵艳敏[4](2017)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之中国科技史编写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在二十一世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也进行了相应的变革,之前的“一纲一本”,变成了现在的“一标多本”。同时,教科书的编写体例和内容也有很大突破,采用“专题+模块”的形式。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其中,必修课包括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模块,历史(Ⅰ)着重政治领域,历史(Ⅱ)着重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历史(Ⅲ)着重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由此可以看出,文化史的地位相较之前有很大提升。科技史部分在文化专题,就对现行四个版本教科书的研究对比来看,科技史的编写,尤其是中国科技史的编写,相对来说还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与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备受关注不相匹配。文章主要通过对比分析现行四个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相关内容,考察中国科技史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编写状况,其中也会简单对比2002年旧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以此窥见,在国家大力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的大环境下,我们对中国科技史教育应当更加重视,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尝试分析原因,并提出完善建议。首先,文章通过详细解析对比2002年版历史大纲和2003年版课程标准有关中国科技史方面的规定,并从中找出新版课程标准相较于旧版历史大纲关于中国科技史规定方面的不足和进步。其次,文章详细对比了新旧教科书之间及现行四种版本教科书中中国科技史编写的内容。新旧教科书都主要从体例结构和教学内容两方面进行对比,现行四个版本的对比更为细致,在体例结构的对比中具体到了课文系统和课文辅助系统,教学内容的对比细化到了具体的文本内容。再次,文章提出了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对中国科技史的编写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上述分析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指出教科书中中国近代科技史部分的缺失以及缺失的可能原因,阐明中国近代科技史的特殊意义,强调教科书的编写应该给予其充分的重视。二是指出已编写的古代科技史和现代科技史存在的问题。问题从以下五方面进行阐述,一是科技史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编写;二是基本文和补充文的比例和表述;三是习题设计类型单一,测试能力层次不足;四是历史知识表述不一致;五是课文中各种表述不严谨。原因可能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编写态度上对中国科技史的完整性不够重视,二是各编者的编写理念不同,三是高考历史命题的导向,四是存在考证不全面,表述不准确,审查不严格的问题。最后,针对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科技史的编写试着提出合理建议。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重视中国科技的编写,一方面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需要补充中国近代科技史内容的要求,另一方面中国古代科技史和中国现代科技史的编写现状应进一步改善。二是编写教科书要善于相互借鉴,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取长补短。三是注意引进史学研究新成果,保证教科书编写的科学性和时代性。四是要重视一线优秀教师的合理建议,完善信息反馈渠道。五是认真执行教科书的审定制度,把好教科书编写最后一关。创新之处是,把科技史专题区别为中国和世界两部分,主要研究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下中国科技史的编写在不同版本教科书中的处理,突出强调应该注意中国科技史编写在教科书中的客观性、完整性和系统性,着重于分析中国科技史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编写问题。

孙凤毅[5](2016)在《体育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的国际经验》文中研究说明借助证券化融资理论对体育知识产权(IP)资产证券化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国际体育IP资产证券化的现状与典型案例的解析,找出国际运作经验,并结合国内体育IP资产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实际情况,从而探寻我国体育IP资产证券化融资的中国发展策略。首先,在实施体育IP资产证券化初期,比较适用政府主导型的证券化融资模式,通过导向性政策建立高效、安全的体育IP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市场体系及交易规则;其次,成立体育IP资产证券化融资的主管机构,完善相关的税收制度与相关会计准则,可以结合国情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体育IP资产证券会计制度;再次,建立健全体育IP资产证券化融资的监管制度,培育适合体育IP资产证券化融资的交易体系,完善信用评级与增级体系,以推动体育IP资产证券化产品结构设计的多样化;最后,拓宽投资者群体,允许体育IP资产证券化融资产品进行质押回购,允许投资者向银行质押资产支持受益凭证贷款,开掘体育IP资产证券化融资产品的价值,把体育IP资产证券化产品列入融资融券质押担保品名单,提高证券公司购买体育IP资产证券化融资产品的意愿。通过这些举措,为我国体育IP资产证券化的进行建立起良好的制度与机制支撑。

赵喜凤[6](2013)在《科学论视域下的食品安全问题 ——“公众参与科学”维度的方法论解析》文中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是当代最突出的风险问题之一。贝克在《风险社会》中指出科学与政治是风险产生的两种主要因素。在唯科学主义盛行的时代,科学以审判官的身份存在,占有绝对的话语权,科学的辩护与政治的解释使得风险被遮蔽。社会建构主义对科学的可信性进行解构,拉图尔、伍尔加、夏平、谢弗、布尔迪厄、齐曼等人的研究揭示出科学权力与修辞维度。迫使科学对自身进行反思,被科学主义霸权所拒斥掉的公众维度凸显出来。公众参与科学成为STS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中,公众参与经历了两种模型,一种是精英科学模型,另一种是大众参与模型。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分析中,坚持的是精英科学观,黑箱化的科学是由具有资格的科学家所操控的,科学的标准在科学共同体内确定,在传播中共同体之外的人员只是接受者,这也导致了风险问题的产生。在大众参与模型中,行动者具有了多元性,各种异质性要素能够平等地参与,技能的引入、公众的介入使得问题趋于公开与透明,打破黑箱化,风险分析与处理中的权力维度、修辞维度被解构。公众参与的障碍得以明晰,公众参与所需技能被呈现。公众参与的障碍被一些科学家、政府管理人员描述为“公众是无知”的。从公众的“无知”入手,分析公众技能积累中的限制因素,结合贾萨诺夫、温、柯林斯、席宾格、普罗克特的研究,梳理出公众“无知”的发展路径,从专业知识上的缺乏到“公民认识论”到“知识遮蔽”的过程,即经历了“我们不知道”到“我们知道我们不知道”到“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过程,因此以“公众无知”为借口阻止公众参与是不成立的。而科学文化所负载的政治制度、社会因素才是公众参与的路障。贾萨诺夫、温等的分析指出了公众参与的弊端,但是如何能够使公众切实地参与,却没能提出现实的可行性,柯林斯的SEE理论提出用技能指导公众进行参与,参与科学的公众并不是外行,而是经验型的专家。技能周期表中相关技能的积累使得公众参与科学具有合法性与可行性。因此,“公众参与”就经历了“作为传播的受众”到“作为口号的形式参与”到“切实参与”的过程。这个过程通过案例生动地表现出来,坎伯兰牧民、基因被采集的农民、黄金大米喂养实验的儿童因为不具备相关技能、不能理解科学的语言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科学家才是唯一的行动者;被疯牛病危机所困扰的公众虽然具有民主权利,但是政府科学家认为公众及其他科学家将会打乱他们的计划而拒绝其参与,并在公众健康和经济利益上选择了后者,FSA的会议为了凸显公众的地位而损害了其他利益群体,公众参与虽然被意识到,但是对政府的决策并没有实质影响;转基因技术共识会议中,各种利益群体以及外行公众都能平等地参加,打破了行动者的唯一性,多元行动者的参与体现了民主的最大化,公众的决策能够得到合理审议,因为公众凭借技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合理的决策,对政府决策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公众参与发展过程的案例分析为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法论参考。针对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法律与管理上的漏洞,公众参与是问题解决中的重要维度。多种专家的贡献性技能的积累、社会学家的相互性技能的转译、消费者相关技能的辨别、政府的宏观指导的共同作用促进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风险是实在与建构的双重结果。食品安全中科学与民主的问题是科学哲学中划界问题的现实体现。国内外共识会议与大陆听证会的对比分析,为大陆民主提供现实借鉴。现代化的今天,民主问题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游戏,涉及多种异质性要素的结合,科学、企业、政治、技能、公众、技术、全球化等,民主的实现是多方面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在公众参与过程中,要吸取西方民主的教训,保持科学家与大众、民主与政府宏观调控之间的张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民主面临生物技术发展中的新问题,生物剽窃、生物政治涉及其中。

祁程[7](2013)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乌托邦是一个源流长久而丰富的理论主题。如今乌托邦理论的发展态势,已由传统理论领域向各个分支学科延伸,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对其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是乌托邦理论的新形态,是对现代资本主义各类社会矛盾深刻批判后的理论结晶。近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学术界得到密切关注,但对乌托邦思想的研究仍然不够,在国内学者的阐释和译介中,甚至出现了乌托邦概念运用上的疑虑。乌托邦概念出现了进一步泛化的趋势,传统乌托邦理论的迹象虽然不甚明显,但学术界和日常的误读性使用越发多元,有必要重新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中加以界定。借助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的分析,澄清相互关联的理论困惑,进入政治现象和某些意识形态的背后,重新理解乌托邦这种人类独具的超越性和创造力,进而深入到人类纷繁变迁的社会历史进程中,直面现实生活的挑战。本文立足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及其他学者的乌托邦理论,与当代乌托邦实践,在深入阐释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的基础上,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的历史发展逻辑,针对现实生活多元可能中的乌托邦困境,挖掘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研究范式的积极意义,以突破诸多学者对乌托邦思想的偏见。通过赋予其新的时代涵义,以期在同西方反乌托邦话语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斗争中葆有活力,并在促进社会进步和提升人们精神境界中,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乌托邦研究范式、问题场域和功能属性的转型,本质上是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结果。因此,本文遵循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持有的学术立场和价值关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展开研究,以求拓展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路径与理论视野。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从对乌托邦概念的重新反思中,寻求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对西方传统乌托邦观念的批判和超越,梳理其思想逻辑发展主线,分析其思想直面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追溯其边缘化的深层机理,置入全球化时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时代困境,探寻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批判性重建的路径。第一章从哲学角度梳理乌托邦的思想脉络,重点阐述传统乌托邦思想和现代乌托邦思想中代表人物的思想资源,在此基础上说明两类乌托邦思想的基本内涵和典型特征;第二章在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范式中,指认乌托邦思想在当代不同以往实体论思维方式乌托邦的重大转向,指出马克思主义阵营内部对乌托邦误读的原因,和“当代乌托邦”的一般规定性,归纳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中的几种乌托邦概念生成样式和基本理论形态;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从审美和社会建构两条逻辑线索出发,挖掘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的关注点和理论价值,从典型代表人物所具的不同理论视角和相关社会背景,对乌托邦文本加以解读,从而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的历史脉络,尽可能揭示其本身的理论发展逻辑,指明当代审美乌托邦蕴含的乌托邦精神,内含的否定性批判意义,并探讨乌托邦社会主义实现的可能途径,使之自如游移于不在场与在场化之间;第五章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关于乌托邦与意识形态的新型关系进行研究,比较学者间意识形态理论的不同之处,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基础上尝试进一步厘清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间的复杂关系,分析当代乌托邦在意识形态思想困境中的观念转换,并尝试分析共产主义隐含的新型关系路向。同时,考察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社会当代反乌托邦思想质疑给予的回应,先指出传统乌托邦主义是由观念盲目朝现实行动过渡所致,概括自由主义者对乌托邦主义的批判内容,再反过来从逻辑上为乌托邦辩护,并在知识分子面临“乌托邦之死”的抗争中,进一步讨论如何克服乌托邦的消极因素,张扬其积极因素;第六章从历史、现代性与当代乌托邦之间的密切关联出发,着重研究现代性视野下乌托邦思想的批判性重建问题。还原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所展示的新型历史意识,隐含对历史终结论等极端思潮的客观批判,阐释在现代性版本展开中的当代乌托邦诊断,从理念、制度、实践等三重层面,探讨当代中国乌托邦重建的可能性和内在限度。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首先在于重新评价了乌托邦思想,合理辨识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的地位与命运。宗教哲学的回归、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自由主义思潮的泛化造成乌托邦的精神退化,急剧的社会转型导致乌托邦在一定程度上陷入过度批判和自我迷失之中。本文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肩负着乌托邦哲学思想复兴的历史使命。本文认为对乌托邦的分析理解,既不能缺乏对当代社会发展的理性认识,又不能只停留在思辨的想象里。当代乌托邦重建,在文化价值与社会建构层面,找回失落的乌托邦精神,达到对传统乌托邦的辩证否定,使得现实社会的发展,不至于陷入价值制衡或制度封闭中,使乌托邦既可以作为可现实化的具体社会理想,又不至于导向极端的完全理想实现,导致拒斥乌托邦状况的发生。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中,完成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的重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乌托邦的建构,正是提供审视社会现实问题的一种全新思维方式,使其与现实、历史、价值保持一定的张力,从而恢复和提高人们对现实社会所具有的批判和反思能力。其次,本文指明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中的重大理论转向。涉及到乌托邦由一主多元替代了一元论,专注于时空两个维度的辩证考量,从社会乌托邦到文化哲学范式的审美路向,突出对其本体论的论证,从对象化的非人希望到生存论意义上的属人希望,植根于属人的自由和希望的存在之上,从单一的政治主题朝向多个领域延伸,具有现实总体性特质等,反映出乌托邦思想的传统越位与当代归位的统一。本文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实现了多重理论转向,达成了对西方传统社会乌托邦思想的批判和超越,在核心价值、学术策略、知识谱系与社会功能上的差异性基础上实现了理论和实践转换。再次,本文系统阐释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本身具有自身的逻辑演进脉络。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来看,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也有一个相对明朗的理论发生过程。由乌托邦的本体论论证到审美乌托邦想象的扩展;从乌托邦的社会政治展望到生态乌托邦、交往乌托邦、文化批评乌托邦、时空辩证乌托邦的演进,从两条线路展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的界定和梳理,借此吸取传统乌托邦在社会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反思其教条化及可能导致的边缘化困境。本文认为经詹姆逊、哈维、雅各比等新一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乌托邦思想的进一步阐释,可以形成对后现代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无乌托邦”全面扩张境况的思想突围,重塑乌托邦整体解放的时空意义。本文采用历史生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跨学科交叉研究法,总体性研究方法,实践诠释法、辩证思维方法等进行研究。

蔡靖杰[8](2010)在《福建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评价 ——基于品牌权益视角》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进入品牌经济时代。拥有品牌的产品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有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国内农产品的供求矛盾和“卖难”问题日益突出,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导入提供广阔舞台。进入21世纪以来,农业要求产业化经营为大势所趋,农产品品牌的作用和价值也日趋凸显。但是我国农产品品牌价值的意识还不浓厚,农产品品牌市场发展还不成熟,农产品品牌权益理论及品牌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参与实践的研究还比较滞后。应当看到,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背景下,科学研究基于农产品品牌权益的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指标评价体系对衡量和提高农产品价值和品牌价值有重大作用。福建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产品种类丰富,产量大,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品牌经营意识,福建农产品陷入了有数量无质量,有名称无品牌的尴尬境地。自2007年实施农产品品牌带动战略以来,福建省农产品品牌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省外及国外的优秀农产品品牌相比仍有明显差距。为了使福建省的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能脱颖而出,深入探讨福建农产品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存在的制约因素,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以及如何提高这些企业的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等问题,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命题。本研究按照以下的技术路线进行研究:通过背景的阐述提出研究问题;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建立研究的理论框架和评价方法;应用文献资料、访谈资料、部门资料分析福建农产品品牌的发展状况;运用文献、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典型调查及访谈资料,相关部门统计数据,评价方法和模型实证研究福建农产品企业的品牌竞争力状况;应用文献资料归纳分析美国、日本和台湾地区农产品品牌建设经验;在论述理论、借鉴国外和地区先进经验做法与评价现实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提升福建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思路对策。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完善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评价机制,拟为福建乃至全国的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评价和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本研究内容分为九章,第一章为前言部分,论述基于权益视角研究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指标评价体系和选择福建37家农产品品牌企业作为实证案例的目的,探讨了该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第二章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品牌内涵、品牌竞争力、品牌权益,重点综述了农产品品牌的研究状况。第三章基于品牌权益视角论述农产品品牌、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及其评价方法的相关理论以及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相关内涵。第四章基于品牌权益视角来理解品牌竞争力,并结合农产品自身特性,对品牌竞争力的生成机理的影响进行相关分析,进而提出数个可量化的指标来分析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第五章论证福建农产品品牌的发展现状,运用SWOT方法分析福建农产品品牌,得出福建农产品品牌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为提升福建农产品品牌竞争力提供思路和对策。第六章基于品牌权益视角对美国、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农产品品牌建设进行分析论证,与福建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研究,为福建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建设提供借鉴。第七章基于品牌视角构建福建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第八章运用已建立的模型实证研究福建37家农产品企业的品牌竞争力,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第九章在前几章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农产品品牌权益角度提出福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思路,为福建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政策建议。研究表明:1、基于品牌权益的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生成机理的相关分析结果为:基于品牌权益和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来分析农产品品牌竞争力来源,可以得到农产品竞争力来源于品牌内部环境和品牌外部环境。品牌内部环境包括企业和消费者层面,企业层面对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影响指标包括固定资产总值、市场占有率、资产负债率、产品销售利润率、出口创汇率、管理示范效应和技术创新能力。消费者层面对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影响指标包括质量保证程度、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应用程度、品牌形象力和消费者满意度。品牌外部环境包括社会和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对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影响指标包括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银行信用等级、省内知名度和省内美誉度。政府层面对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影响指标包括税收、带动农户户数、带动生产基地、安排农村就业劳动力数和带动产业优化。2、基于品牌权益视角对福建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进行SWOT分析的结果为:福建农产品品牌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独特的自然资源、企业能力、产品品质和品牌化成效等方面,在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劣势问题上,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品牌企业的产品的知名度不高、市场占有率低、集约化生产经营程度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在福建省农产品品牌面对海西建设框架下闽台农业产业的对接和新增长的国际贸易市场需求的机遇,面临着社会越来越高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要求、城市超市化经营趋势、国内市场存在的农产品加工和营销等问题和国际市场存在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和绿色技术贸易壁垒等问题的挑战,福建省农产品品牌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克服自身不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3、基于品牌权益,以美国、日本和台湾地区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产品品牌化的建设经验。分析出可借鉴的建设经验主要有:一、政府要更新观念,支持和保护农产品品牌化建设。二、必须将科技作为推进农产品品牌化的基本动力。三、加强农民组织建设,增强农业产业发展的动力。四、用企业品牌理念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五、加强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4、以福建37家农产品品牌企业作为案例,利用层次分析方法建立灰色层次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对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评价时,应该重视消费者、政府和社会层面的影响,特别应将政府和社会层面纳入考虑范围。(2)福建省农产品品牌企业在技术创新、满足消费者满意度、省内知名度和美誉度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存在缺乏强势品牌,整体规模偏小,商标应用程度不高,生产以粗放型为主,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能力差,品牌效应不高等问题。另外福建省农产品品牌企业市场获利能力差,产品附加值低,缴税能力、带动农户户数、带动生产基地、安排农村的劳动力就业和带动产业优化有限,品牌效益不强。根据本文理论和实证研究,基于品牌权益视角建议政府应做好以下工作:树立农产品品牌意识。加强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组织领导。加快推动农业产业集聚。扶持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企业。加大农产品品牌企业的服务力度。加快农产品品牌企业技术创新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品牌保护机制。

陈重[9](2009)在《中美两国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学院与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为例》文中指出在我国,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迫切要求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教师专业化发展无疑是促进教师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对小学教师培养的专业化要求愈来愈高,如何培养专业化的小学教师,值得我们不断探索。本文主要从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这一角度着手,通过比较研究中美两国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案例,试图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可以了解我校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对我校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可参考的建议。本文主要从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这几方面对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初教院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展开了比较。研究发现,两所院校在这几个方面存在很多差异。我校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不足之处在于培养目标不完善、不具体,课程结构不合理,教育课程单薄课程内容陈旧,教育实践环节薄弱等方面。通过研究密歇根州立大学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可以借鉴其经验来改善我校在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上的不足。我校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应该从调整课程结构、充实和更新课程内容、加强教学实践等几方面入手。

赵玉丽[10](2008)在《大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树木表皮中的富集机制初探及其在大气污染时空分辨监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建立了一种“脉冲大体积进样-气相色谱/电子捕获负化学离子化-四级杆质谱(pLVI-GC/ECNI-qMS)”的分析方法,通过监测特征离子并利用同位素稀释法同时测定了30种卤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该方法避免了目前GC/qMS分析方法中的常见干扰,检出限达pg-fg/mL级与GC/HR-MS法相当。系统研究了大气POPs在树木表皮中的富集机制:气态POPs与脂质相互作用而在树表皮中富集,其富集程度取决于POPs的辛醇/空气分配系数并受树皮脂含量和环境温度的影响:颗粒态POPs被皮孔随机捕获而富集于树皮中,其富集程度取决于POPs的蒸汽压并受树皮比表面积和环境降水量的影响。提出了树木表皮富集大气POPs过程中“天然内标化合物”(NIC)的概念,发展了一种利用树皮中目标多环芳烃(PAHs)与苝(用作PAHs由空气向树表皮富集过程的NIC)的浓度比进行区域大气PAHs污染水平的评价方法,以减小由于树皮特征和环境因素差异造成的利用树表皮中PAHs浓度评价大气PAHs污染的不确定性。建立了一种POPs在树表皮/空气间的数学分配模型,为大气POPs污染监测的树皮被动采样平台提供了理论定量基础;运用模型可以由测得的树皮中POPs的浓度推算采样点空气中POPs的浓度。目标POPs包括15种多溴联苯醚(TBBPA)、1种多溴联苯(PBB)、四溴双酚A(TBBPA)、10种多氯联苯(PCBs)、5种有机氯农药(OCPs)和18种PAHs。分析采集于中国大陆68个城市的163个树表皮样品、江西德兴和福建永安“天宝岩”自然保护区采集的树木“时间隧道”样品以及“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的“泥炭藓”中的POPs并应用所建立的POPs在树表皮/空气间的分配模型,评价了我国大气POPs污染的空间分布状况并揭示了我国东南部地区大气POPs污染的历史演变趋势。中国大陆68个城市的∑18PAHs,∑5OCPs,∑10PCBs和∑17BFRs的浓度分别为4-400 ng/m3,11-460,5-130和1-470 pg/m3;且POPs浓度与城市GDP呈对数线性正相关。α/γ-HCH浓度比随着纬度由18.27°N升高到49.22°基本呈线性增大,表明残留HCHs的重新蒸馏再分配而不是当前使用HCHs的污染排放控制着目前我国HCHs的空间分布。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世纪80年代、20世纪40年代中期、20世纪40年代,∑18PAHs、∑5OCPs和∑10PCBs、∑17BFRs分别保持在其背景浓度0.7±0.1 ng/m3、4.0+1.1和2.2±0.4 pg/m3、0.2±0.1 pg/m3:其后开始升高,到21世纪初达到其背景浓度的8、18、12和125倍;期间,∑5OCPs和∑10PCBs分别于20世纪70和80年代出现峰值,大约为其背景浓度的20和18倍。

二、Preface to the CCAST-World Laboratory Seri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reface to the CCAST-World Laboratory Series(论文提纲范文)

(1)全球地方主义治理理念下的跨国城市气候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问题与选题意义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起点
    三、论文思路与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全球地方主义治理:相关概念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全球地方主义的现实基础:全球地方化的世界
    第二节 全球地方主义的治理对象:具有全球地方性的公共事务
    第三节 全球地方主义治理理念的具体内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气候变化问题的全球地方性分析
    第一节 气候变化问题的多层性
    第二节 气候变化问题的综合性
    第三节 气候变化问题的人文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跨国城市气候网络作为地方治理层次的发展情况
    第一节 跨国城市气候网络的特征和分类
    第二节 跨国城市气候网络的治理方式
    第三节 跨国城市气候网络的成就与局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跨国城市气候网络的全球地方主义气候治理实践
    第一节 连通不同治理层次
    第二节 适应地方整体环境
    第三节 促进公众参与治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球地方主义气候治理的发展前景
    第一节 多中心气候治理的整体发展趋势
    第二节 跨国城市气候网络对国际气候条约体系的补充性
    第三节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开放性及其协调者角色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2)(E)-beta-法尼烯介导的除虫菊—蚜虫—瓢虫分子生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1.2 植物次生代谢挥发物的研究进展
        1.2.1 植物挥发物在化学模拟中的功能
        1.2.2 植物萜类物质生态功能
        1.2.3 植物萜类物质的积累和储存
        1.2.4 植物萜类物质合成的分子机制
    1.3 蚜虫报警素(E)-beta-farnesene(EβF)的研究进展
        1.3.1 植物中EβF释放调控规律
        1.3.2 植物中EβF合成酶基因的功能研究
        1.3.3 基于报警素EβF生物防治蚜虫
    1.4 除虫菊研究进展
        1.4.1 除虫菊的栽培历史
        1.4.2 除虫菊萜类次生代谢物研究
    1.5 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第二章 除虫菊花头中EβF合成、储存与释放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植物材料
        2.2.2 昆虫材料
        2.2.3 试剂盒与主要试剂
        2.2.4 实验方法
        2.2.4.1 动态顶空萃取除虫菊完整植株挥发物
        2.2.4.2 固相微萃取收集完整植株和单个叶片、花朵挥发物
        2.2.4.3 溶剂提取除虫菊不同器官内含物
        2.2.4.4 GC-MS分析
        2.2.4.5 组织化学染色
        2.2.4.6 SEM观察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除虫菊完整植株挥发物随生长发育阶段变化规律
        2.3.2 除虫菊挥发物释放响应机械损伤和蚜虫取食诱导
        2.3.3 除虫菊花器官响应机械损伤后的挥发物变化
        2.3.4 除虫菊EβF响应机械损伤后的实时释放规律
        2.3.5 除虫菊花器官萜类内含物分析
        2.3.6 除虫菊发育初期花器官解剖观察
        2.3.7 发育初期除虫菊花头和花梗萜类染色观察
        2.3.9 SEM扫描电镜观察除虫菊花器官的发育
    2.4 小结与讨论
        2.4.1 除虫菊萜类挥发物释放受发育阶段调控
        2.4.2 除虫菊挥发物EβF主动和被动释放
第三章 除虫菊EβF合成酶基因与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植物材料
        3.2.2 菌株与载体
        3.2.3 试剂盒与主要试剂
        3.2.4 方法
        3.2.4.1 除虫菊叶片RNA提取及c DNA第一链的合成
        3.2.4.2 DNA的提取
        3.2.4.3 除虫菊EbFS基因的克隆
        3.2.4.4 PCR产物的TA克隆、阳性克隆筛选和测序
        3.2.4.5 除虫菊EbFS基因c DNA全长和g DNA全长的克隆
        3.2.4.6 除虫菊EbFS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2.4.7 除虫菊EbFS基因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3.2.4.8 EbFS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3.2.4.9 EbFS融合蛋白的体外酶促反应
        3.2.4.10 除虫菊EbFS蛋白亚细胞定位
        3.2.4.11 除虫菊EbFS基因时空表达分析
        3.2.4.12 除虫菊EbFS基因启动子序列的扩增
        3.2.4.13 除虫菊EbFS基因启动子融合GUS报告基因的载体pBI121-PE::GUS构建
        3.2.4.14 pBI121-PE::GUS载体转化菊花
        3.2.4.15 pBI121-PE::GUS转基因菊花的组织化学染色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除虫菊EbFS基因的同源克隆
        3.3.2 除虫菊EbFS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3.3.3 除虫菊EbFS基因编码蛋白的进化树分析
        3.3.4 除虫菊EbFS蛋白体外活性检测
        3.3.4.1 除虫菊EbFS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3.3.4.2 IPTG诱导EbFS融合蛋白的表达
        3.3.4.3 EbFS蛋白的体外活性检测
        3.3.5 除虫菊EbFS蛋白亚细胞定位
        3.3.5.1 pCAMBIA1302-EβF表达载体的构建
        3.3.5.2 融合载体瞬时转化拟南芥原生质体
        3.3.6 除虫菊EbFS基因时空表达分析
        3.3.7 除虫菊EbFS基因启动子序列的扩增
        3.3.8 除虫菊EbFS启动子转化菊花的组织特异性分析
    3.4 小结与讨论
        3.4.1 萜烯合酶基因的保守性
        3.4.2 萜烯合酶的催化特性
        3.4.3 萜烯合酶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
第四章 除虫菊释放蚜虫报警素EβF趋避蚜虫并吸引瓢虫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植物材料
        4.2.2 供试昆虫
        4.2.3 主要试剂
        4.2.4 试验方法
        4.2.4.1 蚜虫在除虫菊花器官上的实时行为观察
        4.2.4.2 蚜虫在除虫菊花器官上的繁殖力评价
        4.2.4.3 蚜虫的报警行为试验
        4.2.4.4 EPG分析桃蚜在除虫菊不同器官上的取食行为
        4.2.4.5 桃蚜取食除虫菊花梗后蜜露收集和次生代谢物分析
        4.2.4.6 除虫菊不同部位内含物的提取
        4.2.4.7 桃蚜蜜露和除虫菊不同组织内含物的GC-MS分析
        4.2.4.8 瓢虫的Y型管选择实验
        4.2.4.9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蚜虫在除虫菊上的实时行为监测分析
        4.3.2 除虫菊花头挥发物对蚜虫的报警效果
        4.3.3 EPG分析蚜虫在除虫菊上的取食行为
        4.3.3.1 蚜虫在除虫菊上取食过程中的基本波形及波形特征
        4.3.3.2 蚜虫在除虫菊不同组织部位取食行为分析
        4.3.4 蚜虫取食除虫菊花梗时蜜露收集及其成分分析
        4.3.5 含有EβF的人工蜜露对蚜虫的报警效果
        4.3.6 瓢虫对不同发育阶段除虫菊的选择性
    4.4 小结与讨论
        4.4.1 除虫菊挥发物中EβF吸引瓢虫
        4.4.2 蚜虫在除虫菊上的行为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总讨论
    5.1 除虫菊EβF合成、储存与释放
    5.2 除虫菊吸引天敌昆虫间接抗蚜
    5.3 除虫菊挥发和储存的EβF对蚜虫行为影响
    5.4 除虫菊抗虫性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生物学实验基础试剂配方
附录 Ⅱ 所用引物列表
附录 Ⅲ 蛋白纯化和SDS-PAGE分析
附录 Ⅳ 拟南芥原生质体转化步骤
附录 Ⅴ 桃蚜在除虫菊上取食过程中的基本波形及波形特征
附录 Ⅵ 实验相关数据
附录 Ⅶ 在读期间与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功能纤维与智能纺织品最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功能纤维
    1.1 中空纤维分离膜
        1.1.1 中空纤维超滤膜 (HFUFM)
        1.1.2 中空纤维反渗透膜 (HFROM)
        1.1.3 膜生物反应器 (MBR) 或膜分离活污泥法
        1.1.4 中空纤维气体分离膜
    1.2 塑料光纤和光缆
    1.3 吸音纤维与纺织品
    1.4 蓄热和隔热保温纤维
    1.5 水溶性纤维与水溶性食物纤维
    1.6 血液净化纤维
    1.7 防臭抗菌纤维
    1.8 生物降解纤维
        1.8.1 聚乳酸纤维 (PLAF)
        1.8.2 甲壳素纤维
    1.9 超细纤维和纳米纤维
        1.9.1 静电纺丝非织造布
        1.9.2 先进熔纺技术
        1.9.3 纳米纤维素纤维 (CNF)
        1.9.3. 1 宇部兴产
        1.9.3. 2 旭化成
        1.9.3. 3 星光PMC
        1.9.3. 4 富士色素集团
2 智能纺织品
    2.1 概况
    2.2 含传感器的智能针织品
    2.3 医疗保健用智能纺织品
        2.3.1 Phillips Smart Sleep
        2.3.2 Hip Air
        2.3.3 E-vone智能鞋
        2.3.4 Sleep Number 360
        2.3.5 Xenoma e-skin睡衣
        2.3.6 SKIN智能服装平台
        2.3.7@-Health
        2.3.8 石墨烯防弹智能夹克衫
        2.3.9 远程医疗用测心脏衬衫
        2.3.1 0 现代医疗技术的光学传感器
        2.3.1 1 石墨烯传感器
        2.3.1 2 跟踪糖尿病康复的智能袜子
        2.3.1 3 慢性伤口敷料
    2.4 军用和航天用电子纺织品
        2.4.1 碳纳米管 (CNT) 纤维的战备电子纺织品
        2.4.2 宇航员增压服
    2.5 混凝土自修复纤维等材料
3 结束语

(4)高中历史教科书之中国科技史编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方面的研究
        (二)关于高中历史科技史教育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四、相关研究概念解释
        (一)“教材”、“历史教材”和“历史教科书”
        (二)体例和结构
        (三)科学、技术和科技
第一章 旧版高中历史大纲与新版课程标准中中国科技史的规定
    一、2002 年版高中历史大纲中国科技史方面的规定
    二、2003 年版课程标准中中国科技史方面的规定
    三、比较旧大纲与新课标有关中国科技史教学内容的规定
第二章 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有关中国科技史内容的文本分析
    一、历史教科书的体例结构
    二、旧版教科书中国科技史的体例结构和编写内容
        (一)旧版教科书中国科技史的体例结构
        (二)旧版教科书中国科技史的编写内容
    三、新版教科书中国科技史体例结构对比
        (一)古代中国的科技
        (二)现代中国的科技
    四、新版教科书中国科技史编写内容对比
        (一)古代中国科技史
        (二)现代中国科技史
第三章 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科技史编写问题及其原因
    一、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科技史内容编写问题
        (一)中国近代科技史的缺失问题
        (二)古代科技史和现代科技史编写所存问题
    二、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科技史内容编写所存问题原因分析
        (一)编写态度上对中国科技史的完整性不够重视
        (二)编写理念不同
        (三)高考历史命题导向
        (四)考证不全面,表述不准确,审查不严格
第四章 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科技史编写相关建议
    一、重视中国科技史的编写
        (一)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需要补充中国近代科技史内容
        (二)中国古代科技史和现代科技史的编写
    二、编写教科书要善于相互借鉴
    三、关注史学研究新成果的引入
    四、重视一线优秀教师的参与和反馈
    五、认真执行教科书审定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体育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的国际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体育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ABS)的国际借鉴
    2.1 体育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ABS)的国际发展现状
    2.2 体育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ABS)的阿森纳足球俱乐部运作模式分析
        2.2.1 基础资产
        2.2.2 SPV的构造:设立特殊目的载体(Special Pur-pose Vehicle,简称SPV)
        2.2.3 基础资产的有效评估
        2.2.4 以外部增级为主的增级方式
    2.3 体育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ABS)的国际经验
        2.3.1 建立健全体育IP资产证券化融资的监管制度
        2.3.2 保护投资人利益是资产证券化监管的核心
3 结语

(6)科学论视域下的食品安全问题 ——“公众参与科学”维度的方法论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食品安全问题分析的新视角——科学论的第三波
    一、风险社会领域中食品安全研究的定位
    二、长期以来的实证主义以及话语分析的视角
    三、SEE理论作为问题解决的方法论尝试
    四、食品安全问题分析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五、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六、食品安全案例选取标准与排列顺序
第一章 风险社会中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第一节 风险问题的来源
        一、风险社会状况概述
        二、风险解释的政治可塑性
        三、风险解释的科学原因探究
    第二节 问题的全球性——食品安全问题的层出不穷
        一、高标准的欧盟国家食品问题依然存在
        二、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反复性
        三、食品安全问题所涉及的利益团体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科学论视角下的风险社会——风险问题的方法论思考
    第一节 科学论的第一波与第二波——风险的建构与解构
        一、科学论的第一波——风险产生的催化剂
        二、科学论的第二波——风险解释的溶化剂
        三、科学的可信性
        四、可信性危机:打破“黑箱化”的存在
        五、公众的话语权与自身利益博弈
    第二节 科学论的第三波——风险解决的处方药
        一、传统公众理解科学的困境
        二、打破困境——相关技能的介入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食品安全中“公众缺席”的案例
    第一节 坎伯兰牧民案例
        一、坎伯兰地区核污染事件
        二、农业部政策调整
        三、当地牧民的社会认同
        四、柯林斯:坎伯兰牧民技能缺乏与参与障碍
        五、温与柯林斯PUS理论异同及其现实意义
    第二节 基因探测案例
        一、基因采集的人体试验
        二、非议中存在的“黄金大米”
        三、生物勘测中“知情同意”原则执行的困境
        四、后殖民视角下的民主境遇
        五、公众参与亟待凸显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食品安全中“公众形式上参与”的案例——英国疯牛病的分析
    第一节 英国疯牛病的案例介绍
        一、疯牛病引起欧洲对风险问题的重视
        二、疯牛病问题处理经历三个阶段
    第二节 对疯牛病案例的科学论分析
        一、路易斯:从科学的不确定性到共识
        二、贾萨诺夫:不过高估计专业知识的能力
    第三节 公众参与的逐渐实现
        一、政府的信任危机:公众参与不能仅是口号
        二、科学论第二波的启示:公众参与的理论上建构
        三、公众参与的落脚点
        四、案例得出的教训:公众参与必须被搬到前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食品安全中“公众切实参与”案例—转基因食品中公众与科学家的交流
    第一节 案例简述
        一、转基因食品介绍
        二、转基因食品商业化进程中的争议
        三、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所持态度
    第二节 风险分析中的公众参与
        一、“知识社会”还是“民主社会”
        二、多种异质性要素的解析
    第三节 风险分析中公众参与的案例:共识会议
        一、共识会议的介绍
        二、共识会议的应用
        三、转基因农作物的共识会议
        四、公众切实参与的实现
        五、公众参与作用的分析
    第四节 欧洲、中国台湾、中国大陆公众参与形式比较
        一、欧洲和台湾共识会议比较研究
        二、听证会与共识会议比较研究
        三、公众参与对中国大陆的启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语境下的公众参与——瘦肉精事件解析
    第一节 瘦肉精事件始末
        一、瘦肉精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
        二、河南瘦肉精问题回顾
    第二节 公众的未参与与不可知
        一、学术界:瘦肉精的科学研究
        二、投入使用:公民不知情
        三、政策上:瘦肉精的禁止使用
        四、销售过程:消费者无法识别
    第三节 SSE理论的分析——公众理解科学
        一、贡献性技能专家提出的针对消费者的措施
        二、措施所应用的技能分析
        三、消费者践行措施的可能性
        四、解决消费者践行问题的应对方法
    第四节 公众介入科学的可能性探讨
        一、第一阶段:投入使用时的风险交流
        二、第二阶段:禁令颁布中的风险告知
        三、第三阶段:安全防范中的共识会议
    第五节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探究
        一、贡献性技能专家措施的积极提供
        二、相互性技能专家的引导
        三、公众(消费者)专业性技能的积累
        四、风险分析的交流与共识会议的召开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食品安全问题的哲学反思与现实借鉴
    第一节 食品安全问题的哲学反思
        一、风险的认识论:实在还是建构
        二、科学哲学的划界问题
    第二节 国内外共识会议对中国大陆借鉴作用的探讨
        一、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解决对共识会议的现实需求
        二、共识会议在中国大陆的适应情况探讨
        三、中国特色民主的经验积累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博期间学术成果
后记

(7)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0.4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乌托邦思想的历史流变
    前言
    1.1 传统哲学中的乌托邦思想:概念和特征的分析
    1.2 现代哲学中的乌托邦思想:观念和特质的阐释
    小结
第二章 乌托邦思想的当代重大转向
    前言
    2.1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乌托邦”视野
    2.2 乌托邦思想从现代向当代的转向
    小结
第三章 审美创设下的当代乌托邦营建
    前言
    3.1 “现实主义”的历史乌托邦洞见
    3.2 文化想象中的“乌托邦精神”
    3.3 超越“弥赛亚”的乌托邦救赎
    3.4 “审美之维”中的乌托邦运作
    3.5 “反讽”否定中的乌托邦艺术气质
    3.6 “文化逻辑”中的乌托邦美学政治
    小结
第四章 社会展望下的当代乌托邦构筑
    前言
    4.1 “异化发生学”的人本图景
    4.2 “冷流”印象的嬗变
    4.3 “本能”结构的革命策略
    4.4 “公共力量穷竭”的消解
    4.5 乌托邦“终结论”的反叛
    4.6 激进的空间“替代方案”
    4.7 “生态空场”的画卷填充
    小结
第五章 乌托邦与意识形态的新型关系
    前言
    5.1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关系分析
    5.2 共产主义中乌托邦与意识形态的张力
    5.3 现代大众文化整合的冲突交锋
    5.4 西方思想界的反乌托邦诠释
    5.5 乌托邦危机中的知识分子抗争
    小结
第六章 “当代乌托邦”重建
    前言
    6.1 历史意识中的当代乌托邦唤醒
    6.2 现代性展开中的当代乌托邦诊断
    6.3 现代性视野中的中国“当代乌托邦”重建
    小结
全文小结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8)福建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评价 ——基于品牌权益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品牌的研究进展
        2.1.1 品牌内涵的研究进展
        2.1.2 品牌竞争力的研究进展
        2.1.3 品牌权益的研究进展
    2.2 农产品品牌的研究进展
        2.2.1 国外农产品品牌的研究进展
        2.2.2 国内农产品品牌的研究进展
    2.3 评述
        2.3.1 基于品牌内涵及其认识的评述
        2.3.2 基于品牌竞争力的评述
        2.3.3 基于品牌权益方面的评述
        2.3.4 农产品品牌品牌权益方面的评述
第三章 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基本理论
    3.1 农产品品牌基本理论
        3.1.1 农产品定义及范围
        3.1.2 农产品品牌定义及其特征
    3.2 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基本理论
        3.2.1 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内涵
        3.2.2 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 基于品牌权益视角的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生成机理
    4.1 关于品牌竞争力的来源分析
        4.1.1 企业主体论
        4.1.2 消费者主体论
        4.1.3 综合论
    4.2 基于品牌权益视角的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来源分析
    4.3 基于品牌权益视角的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生成机理分析
        4.3.1 基于企业层面的品牌权益相关分析
        4.3.2 基于消费者层面的品牌权益相关分析
        4.3.3 基于社会层面的品牌权益相关分析
        4.3.4 基于政府层面的品牌权益相关分析
    4.4 基于品牌权益视角的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生成机理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品牌权益视角的福建农产品品牌发展分析
    5.1 发展优势
        5.1.1 独特的自然资源
        5.1.2 企业能力提升
        5.1.3 产品品质提高
        5.1.4 品牌化成效明显
    5.2 发展劣势
        5.2.1 品牌知名度不高
        5.2.2 国内市场占有率偏低
        5.2.3 集约化生产经营程度不高
        5.2.4 创新能力不足
    5.3 发展机遇
        5.3.1 海西建设框架下闽台农业产业的对接的历史机遇
        5.3.2 新增长的国际贸易市场
    5.4 发展挑战
        5.4.1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5.4.2 城市超市化经营趋势
        5.4.3 国内市场问题
        5.4.4 国际市场问题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品牌权益视角的有关国家和地区农产品品牌建设经验借鉴
    6.1 美国的农产品品牌建设经验
        6.1.1 政府层面
        6.1.2 企业层面
        6.1.3 市场层面
        6.1.4 社会层面
    6.2 日本的农产品品牌建设经验
        6.2.1 政府层面
        6.2.2 企业层面
        6.2.3 市场层面
        6.2.4 社会层面
    6.3 台湾地区的农产品品牌建设经验
        6.3.1 政府层面
        6.3.2 企业层面
        6.3.3 市场层面
        6.3.4 社会层面
    6.4 美国、日本和台湾地区农产品品牌建设经验借鉴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品牌权益视角的福建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7.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和原则
    7.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7.2.1 评价指标体系
        7.2.2 指标释义及数据来源
    7.3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7.3.1 层次分析法简介
        7.3.2 判别矩阵建立和指标权重计算
    7.4 灰色层次模型
        7.4.1 确定评价灰数
        7.4.2 确定评估灰类的白化权函数
        7.4.3 指标体系贡献度计算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于品牌权益视角的福建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实证研究
    8.1 评价对象的选取和数据的来源
    8.2 数据处理
    8.3 运用AHP法对企业进行评价
    8.4 品牌权益视角系统的贡献度计算
        8.4.1 灰类等级表
        8.4.2 计算各指标的白化权函数
        8.4.3 计算综合聚类系统δ_i~k
        8.4.4 结果分析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基于品牌权益视角的福建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评价结果及政策建议
    9.1 福建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评价结果
    9.2 提升福建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9.2.1 树立农产品品牌意识
        9.2.2 加强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组织领导
        9.2.3 加快推动农业产业集聚
        9.2.4 扶持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企业
        9.2.5 加大对农产品品牌企业的服务力度
        9.2.6 加快农产品品牌企业技术创新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9.2.7 建立健全品牌保护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关于福建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调查问卷之一
    附录2 关于福建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调查问卷之二
    附录3 关于福建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调查问卷之三
    附录4 关于福建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调查问卷之四
    附录5 关于福建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调查问卷之五
    附录6 关于福建省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调查问卷之六
    附录7 福建品牌农业金奖企业名单
    附表1 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37家企业的各指标标准化后的数据
    附表2 37家企业的各指数白化权函数值
在读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9)中美两国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学院与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小学教师教育
        1.3.2 课程设置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的研究
        1.4.2 国内研究
    1.5 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1.6 研究方法
    1.7 本课题研究的局限性
第二章 中美两国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历史
    2.1 美国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演变
        2.1.1 师范学校时期(1823年-19世纪末)
        2.1.2 师范学院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
        2.1.3 综合大学时期(20世纪50年代-现在)
    2.2 中国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演变
        2.2.1 清末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2.2.2 民国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2.2.3 建国初期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2.2.4 80年代中国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第三章 中美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3.1 中国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3.1.1 小学教师教育培养目标
        3.1.2 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结构及特点
    3.2 美国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3.2.1 小学教师教育培养目标
        3.2.2 小学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及特点
第四章 中美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案例比较
    4.1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学院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情况
        4.1.1 小学教师教育培养目标
        4.1.2 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4.2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4.2.1 培养目标
        4.2.2.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4.3.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学院与首师大初教院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比较
        4.3.1 培养目标比较
        4.3.2 课程设置比较
第五章 启示与思考
    5.1 培养目标要进一步完善
    5.2 普通文化课程设置要注重广博性、综合性
    5.3 教师教育课程要凸显小学特色、融合性与时代性并举
    5.4 重视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致谢

(10)大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树木表皮中的富集机制初探及其在大气污染时空分辨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1.1.1 POPs的特点
        1.1.2 典型POPs名单
        1.1.3 典型POPs的物理化学性质
    1.2 我国POPs的生产使用历史和污染研究现状
        1.2.1 我国POPs的生产使用历史
        1.2.2 我国POPs的污染状况研究现状
    1.3 大气POPs采样方法
        1.3.1 大气POPs主动采样方法
        1.3.2 大气POPs被动采样方法
        1.3.3 大气POPs植物被动采样
    1.4 大气POPs的树皮被动采样方法
        1.4.1 树皮作为大气POPs被动采样介质的发展
        1.4.2 大气POPs树皮被动采样方法的基础理论研究现状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环境样品中POPs的GC/MS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样品采集和前处理
        2.1.1 样品采集
        2.1.2 样品前处理
        2.1.3 结论
    2.2 气相色谱/电子轰击离子化-四级杆质谱测定多环芳烃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PAHs的GC/EI-MS分析
        2.2.3 方法性能评价
        2.2.4 结论
    2.3 脉冲大体积进样-气相色谱/电子捕获负化学离子化-四级杆质谱同时测定30种卤代POPs
        2.3.1 仪器与试剂
        2.3.2 H-POPs的EI、CI、ECNI的比较
        2.3.3 "pLVI-GC/ECNI-qMS监测特征离子"分析方法的建立
        2.3.4 "pLVI-GC/ECNI-qMS监测特征离子"方法性能评价
        2.3.5 "pLVI-GC/ECNI-qMS监测特征离子"方法的验证
        2.3.6 结论
    2.4 分析程序的质量控制
        2.4.1 空白实验
        2.4.2 内标物回收率实验
        2.4.3 平行性实验
        2.4.4 GC/MS分析系统的QA/QC
    参考文献
第3章 树木表皮作为大气POPs被动采样介质的基础研究
    3.1 大气PAHs在树木表皮中的富集机制
        3.1.1 样品采集
        3.1.2 实验部分
        3.1.3 结果与讨论
        3.1.4 结论
    3.2 大气PAHs污染水平的评价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实验部分
        3.2.3 结果与讨论
        3.2.4 结论
    3.3 中国大陆大气PAHs污染水平的"时空分辨"监测
        3.3.1 样品采集
        3.3.2 实验部分
        3.3.3 结果与讨论
        3.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POPs的树皮/空气分配模型
    4.1 POPs的树皮/大气分配系数,K_(BA)
    4.2 树皮特征对K_(BA)的影响
        4.2.1 样品采集
        4.2.2 实验部分
        4.2.3 结果与讨论
        4.2.4 结论
    4.3 外界环境对K_(BA)的影响
        4.3.1 样品采集
        4.3.2 实验部分
        4.3.3 结果与讨论
        4.3.4 结论
    4.4 POPs的树皮/空气分配模型
    4.5 POPs的树皮/空气分配模型有效性的验证
        4.5.1 样品采集
        4.5.2 实验部分
        4.5.3 结果与讨论
        4.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中国大陆大气POPs的"时空分辨"监测
    5.1 中国大陆大气POPs的空间分布
        5.1.1 样品采集
        5.1.2 实验部分
        5.1.3 结果与讨论
        5.1.4 结论
    5.2 我国东南部地区大气POPs的历史变化
        5.2.1 样品采集
        5.2.2 实验部分
        5.2.3 结果与讨论
        5.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附录Ⅰ 英文缩写
附录Ⅱ POPs的物理化学性质

四、Preface to the CCAST-World Laboratory Series(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地方主义治理理念下的跨国城市气候网络研究[D]. 蒋欣桐. 外交学院, 2021(11)
  • [2](E)-beta-法尼烯介导的除虫菊—蚜虫—瓢虫分子生态机制研究[D]. 李进进.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3]功能纤维与智能纺织品最新进展[J]. 罗益锋.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2019(01)
  • [4]高中历史教科书之中国科技史编写问题研究[D]. 赵艳敏. 河南大学, 2017(06)
  • [5]体育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的国际经验[J]. 孙凤毅.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6(06)
  • [6]科学论视域下的食品安全问题 ——“公众参与科学”维度的方法论解析[D]. 赵喜凤. 南京大学, 2013(05)
  • [7]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研究[D]. 祁程.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8]福建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评价 ——基于品牌权益视角[D]. 蔡靖杰. 福建农林大学, 2010(12)
  • [9]中美两国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学院与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为例[D]. 陈重. 首都师范大学, 2009(10)
  • [10]大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树木表皮中的富集机制初探及其在大气污染时空分辨监测中的应用[D]. 赵玉丽. 厦门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CCAST-世界实验室系列前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