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柴、青蒿、沙大王幼苗根系生长特性观察

阳柴、青蒿、沙大王幼苗根系生长特性观察

一、杨柴、籽蒿、沙打旺幼苗根系生长特性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程杰[1](2020)在《砒砂岩对风沙土改良后的复配土特性试验及作物产量模拟研究》文中指出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地矛盾的日益加剧,致使耕地保护迫在眉睫,保护和开发一切可利用的土地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毛乌素沙地生态环境脆弱,同时分布着极易侵蚀的砒砂岩,难以治理。同时,毛乌素沙地水热资源丰富,极具开发潜力。已有研究表明砒砂岩与风沙土可复配成土,并在毛乌素沙地进行了推广示范,但复配成土的内在机理,复配土结构的长期稳定性,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保水性,不同年份作物产量能否稳定,依然未知。因此,本研究结合前人研究基础,通过室内实验、小区试验、大田试验及模型模拟,深入研究了砒砂岩与风沙土在不同比例(1:1、1:2、1:5)复配后的微观结构、矿物组成、颗粒组成、胶体特性、力学特性和复配土的宏观特性等响应,探究了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成土的内在机理和结构稳定性;探讨了砒砂岩与风沙土的水分入渗过程及水分效应;探索了不同气候区域复配土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同时利用RZWQM2模型模拟了 26年间玉米产量的变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后优化了风沙土的微观结构与物质组成。通过室内实验发现,砒砂岩微观颗粒表面不规则,次生矿物含量为22.7%,粒度分布范围在0.317-709.0μm,主要集中在较细的粘粉粒段,粉粒含量75.31%,而风沙土微观颗粒浑圆,次生矿物仅6.5%,粒度分布范围为0.564-2000.0 μm,主要集中在较粗的砂粒段,砂粒含量95.37%。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后,尤其是1:1和1:2复配土的微观结构、矿物组成、颗粒组成均得到了改善。此外,砒砂岩中主要胶体为粘粒,实验发现粘粒在风沙土中的滞留相对稳定,且在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后具有较为稳定的土壤力学性质。(2)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后复配土的结构稳定,且质量逐年提升。通过小区种植试验发现,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后明显改善了风沙土的砂土质地,随着作物种植年限的增加,质地逐步发生了从砂土-壤砂土(1:2、1:5)-砂壤土(1:1)-粉砂壤(1:1)的转变;降低了风沙土容重,容重表现为1:1<1:2<1:5<0:1;提升了土壤团聚体(WR0.25),1:1、1:2、1:5较沙地的WR0.25平均提高了 29.26%、31.47%、11.56%;在不同年限下1:2中WR0.25均相对较高,且最为稳定;各比例复配土有机碳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种植6 a后,1:1、1:2、1:5耕作层中有机碳平均含量分别为1.64±0.15 g/kg、1.51±0.13 g/kg、1.77±0.082 g/kg,远高于沙地有机碳含量。同时,种植年限的增加,复配土体功能结构更加稳定,质地组成更好,粘粒与团聚体、有机碳的相关性逐渐提高。(3)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后显着提升了风沙土的保水性能。通过水分入渗实验发现,砒砂岩和风沙土的平均入渗率分别为0.13 cm/min、2.86 cm/min,随着砒砂岩的加入,平均入渗率逐渐减低;不同复配土湿润锋穿透30cm 土柱的时间从大到小总体表现为1:0>5:1>2:1>1:1>1:2>1:5>0:1,表明砒砂岩可有效解决风沙土渗漏过快的问题,增加水分的留持时间,提高了风沙土的持水性,入渗过程模型拟合表明Kostiakov模型拟合精度更高。分析饱和导水率发现,砒砂岩与风沙土混合后,随复配比例的增加,导水性能降低,Ks由7.10mm/min下降到0.07mm/min,土壤水分渗漏减弱,毛管孔隙与Ks呈指数负相关关系。测试大田含水量发现,在深度方向上,不同年份不同配比的复配土基本表现为表层土壤(0-30cm)含水量大于深层土壤(30-120cm);在时间方向上,不同年份不同配比的复配土基本表现为7~9月份间土壤含水量较高。各年份的复配土平均储水量整体表现为 1:1>1:2>1:5。(4)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比例为1:2时,玉米可获得较高产量。在陕西关中地区(小区试验)和陕北沙荒地区(大田试验)开展了田间试验,发现小区试验下,砒砂岩与风沙土的比例为1:2时,玉米植株的生长最优。小区试验与大田试验玉米平均产量均为1:2>1:1>1:5。小区试验田玉米产量显着高于大田试验,且玉米产量表现为逐年升高的趋势。(5)RZWQM2模型模拟不同配比复配土玉米产量,证实了复配土种植玉米的高产和稳产。通过RZWQM2模型,模拟了 26年雨养条件和充分灌溉条件下,不同配比复配土的玉米产量。雨养条件下,玉米平均产量为1:2>1:1>1:5,与生育期内6月、7月及总降雨量及相对湿度显着相关,与最低、最高气温、太阳辐射不相关;充分灌溉条件下,不同配比复配土的玉米产量较为接近,均显着高于雨养产量,玉米产量与与平均日最低气温显着相关。从充分灌溉产量与雨养产量的产值来看,1:2配比下玉米产量差值均最小,为3858 kg/ha,玉米产量达到了高产而稳定。

白梦杰[2](2019)在《十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与出苗的生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不仅对我国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还限制了经济发展。荒漠化治理的关键是植被恢复,植被更新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种子能否萌发及幼苗能否顺利出土并建植,这一过程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其中温度、水分和沙埋深度为主要影响因素。本文以干早荒漠区10种主要植物: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杨柴(Hedysarum fruticosum)、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和霸王(Sarcozygium xanthoxylon)的种子为材料,在室内研究了供试植物种子萌发的温度与水分阈值及温度时间值,在田间探讨了灌溉次数与埋深对出苗及建植的影响,旨在深入了解不同荒漠植物种子萌发与出苗的生态学特性,为这些物种在荒漠化地区成功建植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540℃范围设置的8个恒温处理条件下,根据Garcia-Huidobrod(1982)提出的积温模型计算10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的温度阈值结果表明:不同物种萌发的温度阈值不同。在参试种中,最适萌发温度(To)以无芒隐子草最高为33.7℃,其次是沙冬青为28.3℃,其他物种在17.424.9℃之间;最低萌发温度(Tb)以沙打旺最低为0.3℃,其次是梭梭为1.9℃,其他物种萌发最低温度介于6.715℃之间;最高萌发温度(Tc)以梭梭最高为45.3℃,其次是无芒隐子草为43.9℃,其余物种在25.043.3℃。萌发温度范围以梭梭最大为1.945.3℃,而霸王最小为15.030.0℃。2、根据Cheng and Bradford(1990)的方法对供试植物在亚适温条件下,种子萌发进程预测结果表明:种子萌发率达到最大值,种子萌发进程的温度时间值从小到大依次为:沙冬青(79℃·d)、梭梭(94℃·d)、白沙蒿(114℃·d)、杨柴(127℃·d)、霸王(132℃·d)、花棒(177℃·d)、沙打旺(184℃·d)、中间锦鸡儿(217℃·d)、柠条锦鸡儿(302℃·d)、无芒隐子草(334℃·d)。3、在设置的0-1.2 Mpa水势条件下,根据Bradford(1990)提出的水势模型计算10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的水势阈值,结果表明:萌发率与渗透势之间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5)。不同物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程度不同,萌发的水势阈值在所有参试种中以梭梭、柠条锦鸡儿最低为-2.19 MPa;其次为中间锦鸡儿与沙冬青为-1.55 MPa,霸王最高为-1.05 MPa;其余物种萌发的水势阈值在-1.17-1.54 MPa之间;沙冬青与白沙蒿种子在-0.4 MPa时,较对照的发芽率分别提高了13%和5%。4、在设置的6个灌水次数(0、1、2、3、4、5)和3个沙埋深度(0、1、4cm)的组合对供试植物的田间出苗率测定,结果表明:灌水次数与沙埋深度对出苗率的影响存在显着的互作效应(P<0.05)。参试10种植物的出苗率都以沙埋1cm最高,但适宜灌水次数因物种而异。其中梭梭、花棒、无芒隐子草出苗较为抗旱,出苗率以灌水2次时最高;沙冬青、白沙蒿、沙打旺以灌水3次最高;霸王、杨柴灌水4次最高;而柠条锦鸡儿和中间锦鸡儿的出苗需水最多,以灌水5次出苗率最高。5、在设置的灌水和沙埋深度的组合处理下,供试植物的建植率测定结果表明:沙冬青、中间锦鸡的建植率适宜条件与出苗率一致,其它物种不完全一致,其中白沙蒿、无芒隐子草以无灌溉、0 cm埋深最高,梭梭以灌水1次、沙埋1 cm最高,柠条锦鸡儿以灌水3次、沙埋4 cm最高,沙打旺、花棒、霸王以灌水4次、沙埋1 cm最高,而杨柴以灌水5次、沙埋1cm最高。

黄放[3](2019)在《侧柏种衣剂成分筛选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种子包衣可以通过机械方法使药剂作用于种子,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提高种子发芽率、幼苗活力和抗逆性。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先锋造林树种,生态适应能力强,经济价值高。本研究以侧柏种子为试验材料,对壳聚糖(Chitosan,CS)-纳米二氧化钛(nano-Ti O2)复合成膜剂、赤霉素(GA3)、有机锗(Ge-132)和水杨酸(SA)进行筛选,研究单一成分和复合配方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包衣处理的种子发芽、幼苗形态、抗氧化酶活性、膜脂过氧化产物和渗透调节物质等指标,探索侧柏种衣剂最佳配方,并通过PEG模拟干旱条件验证种衣剂的实用性,以期为侧柏苗木的高效培育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壳聚糖复合成膜剂配方为0.2%CS+0.06 g nano-Ti O2时,可显着提高侧柏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促进幼苗生长。(2)种衣剂各成分均显着改善种子萌发效果,GA3单独处理最佳浓度为50 mg L-1,Ge-132最佳浓度为5μmol L-1,SA最佳浓度为1.5 mmol·L-1。(3)将种衣剂成分进行正交试验后得到复配最佳组合:50 mg L-1GA3+2.0 mmol L-1SA+7.5μmol L-1 Ge-132,该组合显着提高了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4)在无干旱胁迫条件下,种衣剂最佳配方为成膜剂0.2%CS+0.06 g nano-Ti O2+50mg L-1 GA3+2.0 mmol L-1 SA+7.5μmol L-1 Ge-132,该复合包衣配方显着促进种子萌发,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在5%PEG模拟干旱条件下该复合包衣效果也是最佳,表现为发芽指标、幼苗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均显着提高,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明显上升,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说明此配方为干旱条件下幼苗后期生长和各项生理活动的进行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可应用于侧柏育苗中。

张俊英,许永利,李富平[4](2016)在《5种复垦植物对铁尾矿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文中提出利用沙枣、柽柳、白柠条、杨柴和八宝景天等5种植物用于铁尾矿现场小区试验,研究植物生长2a后对于铁尾矿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枣可显着促进铁尾矿中氮素积累,白柠条和八宝景天对速效氮提升效果较好。白柠条、杨柴、八宝景天3种植物根际铁尾矿中全磷含量较高;白柠条根际尾矿中速效磷含量最高。铁尾矿中有机质含量以柽柳和杨柴2种植物最高。杨柴根际铁尾矿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在5种植物中均居首位,而八宝景天根际铁尾矿中3种微生物数量均最低。微生物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杨柴>沙枣>白柠条>八宝景天>柽柳。总之,杨柴和沙枣2种植物可以提升铁尾矿养分及微生物数量上,更适于作为铁尾矿上生态重建植物。

薛苹苹[5](2014)在《干旱半干旱区土壤碳酸钙积累对于油蒿表型可塑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油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是我国西北地区沙地重要的建群种,广泛分布于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地、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甘肃河西走廊沙地,在沙漠及沙地的植被恢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油蒿群落是否稳定不但是一个重要的生产问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南开大学生态学实验室的前期研究显示,腾格里沙漠油蒿群落会被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或者冷蒿(Artemisia frigida)群落所替代,并发现土壤碳酸钙的积累能够影响油蒿种群的密度。理论分析表明,如果土壤碳酸钙能够影响油蒿种群的密度,那么首先它就应该能够影响油蒿的大小和生物量,即土壤碳酸钙的积累能够影响油蒿的表型可塑性,但这需要实验来验证。本研究通过油蒿盆栽实验探讨了土壤碳酸钙积累对油蒿幼苗生长可塑性的抑制效应,分析了油蒿体内氮磷比对其相对生长率的影响;通过野外采样分析,探讨了土壤碳酸钙积累对油蒿植株体内RNA含量的影响,比较分析了干旱半干旱区土壤碳酸钙的含量和油蒿体内钙组分的变化以及不同地理区域油蒿钙组分的变化特征,以期综合分析土壤碳酸钙的积累对油蒿表型可塑性的抑制效应并试图阐明其可能的内在机制。通过研究,本文取得了以下四方面的研究结果:1.通过室内盆栽实验研究了油蒿幼苗对不同土壤碳酸钙水平的响应,探索了土壤中碳酸钙的积累对油蒿幼苗生长可塑性的抑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碳酸钙水平的增加,油蒿幼苗的株高相对生长速率、根长以及根长相对生长速率均显着降低;油蒿幼苗根系的生长受到抑制。通过测定根系中全氮和全磷的含量,发现不施加碳酸钙处理的油蒿幼苗根系中的全氮含量显着高于施加碳酸钙的处理,且随着土壤中碳酸钙水平的增加,油蒿幼苗根系中全氮和全磷的含量均显着降低。回归分析显示,油蒿幼苗的根长相对生长率与根系氮磷比呈显着的对数负相关关系,与根磷含量呈显着的对数正相关关系。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土壤中碳酸钙的积累能够抑制油蒿幼苗的表型可塑性,且油蒿体内氮磷比的变化是其直接诱因。2.于自然生境中,选取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具代表性的油蒿样地,采集油蒿植株及对应的土壤样品进行室内分析,测定油蒿叶片中RNA的含量及土壤中碳酸钙的含量。结果显示,随着沙丘固定程度的加大,土壤中碳酸钙的含量增加;同时,通过测定不同固定程度沙丘上油蒿叶片中的RNA含量,发现随着沙丘固定程度的增加,油蒿叶片中RNA的含量逐渐降低。回归分析表明,随着土壤碳酸钙含量的增加,油蒿叶片中RNA的含量减少。此研究结果印证了油蒿幼苗盆栽实验的结果。土壤中碳酸钙含量的增加能够限制磷的有效性,这也会影响植物体内RNA的含量。基于此原理,土壤碳酸钙之所以能对油蒿幼苗的生长产生抑制效应是由于土壤中碳酸钙的积累降低了磷的有效性,从而降低了油蒿幼苗体内的RNA的含量,进而影响了油蒿幼苗株高和根长的相对生长率,这些过程最终会影响到油蒿幼苗的表型可塑性。3.在内蒙古杭锦旗、乌审旗与阿拉善左旗以及宁夏盐池县和陕西榆林市榆阳区5个旗(县、区)采集油蒿植物样品,测定分析了油蒿植株的钙组分特征。结果表明,降水量较多的地区油蒿体内水溶性钙含量较多,降水量较少的地区油蒿体内盐酸溶性钙含量较高,降水条件较好的地区较高含量的水溶性钙主要存在于油蒿的叶中,而降水条件较差的地区较高含量的盐酸溶性钙主要存在于油蒿的根中。由于土壤碳酸钙含量的增加会增强固持土壤水分、降低土壤水分的有效性,使土壤水分条件变差,因而土壤碳酸钙含量的增加会限制植物体内水溶性钙的含量,从而影响油蒿的生长。因而,从另一个角度讲,植物钙组分的变化是影响油蒿表型可塑性的另一个间接原因。4.干旱区阿拉善和半干旱区榆林油蒿群落土壤碳酸钙和油蒿钙组分比较分析表明,阿拉善样地油蒿主根系分布的0-40cm内,土壤碳酸钙含量显着高于榆林样地;阿拉善样地衰老油蒿植株体内盐酸溶性钙含量显着高于成年油蒿植株,榆林样地成年油蒿植株盐酸溶性钙含量显着高于衰老油蒿植株,阿拉善样地较多的盐酸溶性钙主要存在于根系中,而榆林样地较多的盐酸溶性钙多存在于油蒿的叶片中,阿拉善样地油蒿根和茎中盐酸溶性钙含量显着高于榆林样地。显微观察结果表明,阿拉善样地油蒿植株根、茎、叶中都含有草酸钙晶体(柱晶、簇晶和针晶),尤以根和茎中为多。综上所述,土壤中碳酸钙的积累能够抑制油蒿的表型可塑性。油蒿体内氮磷比的变化是土壤碳酸钙抑制油蒿表型可塑性的直接原因,油蒿体内RNA的含量和钙组分的变化是影响油蒿表型可塑性的两个间接原因。

肖萌[6](2014)在《基于沙区环境的几种灌草植物种子萌发及出苗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沙区植被恢复和建设过程中,植物种的选择至关重要,不同植物对干旱和沙埋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本文对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inn.)和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等三种鄂尔多斯地区植被恢复建设过程中常见植物种的萌发和出苗情况进行了研究。实验根据当地的降水资料,模拟不同降水模式和沙埋深度,研究三种植物种子在不同供水量和沙埋深度交互作用下的萌发及出苗的情况。为我国北方地区的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柠条种子在沙埋深度为0.5cm-lcm,供水量为2.5mm和5mm时,有最大出苗率,出苗时间最短,出苗速率也较大。随着沙埋深度增加,柠条的未出土幼苗百分率显着高于其他沙埋深度,出苗对水分的需求增大,出苗时间变长,出苗速率显着降低。2.紫花苜蓿对水分和沙埋的耐受性较差,在0.5cm沙埋,2.5mm和5mm单次供水时,出苗较好,出苗率最大,出苗时间最早。随着沙埋深度增加,紫花苜蓿出苗率显着降低,未出土幼苗百分率增加,在4.5cm沙埋时紫花苜蓿种子基本不能出苗。在沙埋较浅时,紫花苜蓿幼苗死亡率也较高,出现种子萌发后死亡的现象。3.披碱草种子的出苗率随着沙埋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大,在4.5cm沙埋,供水量为5mm和9mm供水时,出苗率最大。沙埋较浅时,披碱草种子萌发后死亡率增加。披碱草种子在不同水分和沙埋条件下出苗时间均较短,基本在1-8d就能出苗。4当供水量和沙埋深度不适宜时,三种植物的种子表现出不同的萌发和出苗策略。柠条种子出苗较慢,在干旱或者沙埋较深时,会出现延迟萌发,出苗速率减慢的现象。紫花苜蓿在合适的水分和沙埋条件下能迅速萌发,出苗时间较短,当环境不利时,即使种子能够萌发,也会在出苗期有较大的死亡率。披碱草种子在沙埋较深时出苗较好,出苗时间较短。沙埋较浅时,披碱草幼苗死亡率反而较大。

赵英力[7](2013)在《基于风景园林的沙地绿化研究》文中提出2005年6月,国家林业局发布了《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04年,我国沙地面积达到17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近1/5,其中90%分布于西北地区。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随着对沙地的治理工程的开展,人们在对沙地进行合理绿化治理方面的热情日益高涨。笔者在2012年参与了“中国西部防沙治沙经济示范区”的总体规划项目,这个项目便是对沙地新型绿化形式的一种探索。由此产生了对于沙地绿化治理方面的思考。由于近些年人类在和沙地的对抗中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尤其是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在对沙地的绿化治理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传统的沙地绿化中,对植物的种植以及对资源的利用方面长期处于相对保守的状态。对沙地绿化的态度多以防护为主,避免或者禁止人们的休闲、娱乐等活动。在经历近半个世纪的传统沙地绿化以后,部分沙地景观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在人均休闲、游憩空间逐渐减少的情况下,人们逐渐产生出在沙地上拓展活动空间的诉求。研究从对沙地状况分析入手,对传统沙地绿化进行分析总结。在目前对沙地绿化理解的基础上将传统沙地绿化措施进行分类汇总。再由传统沙地绿化带来的效应和人们对活动环境诉求的矛盾出发,分析传统沙地绿化中可以发掘的潜力,以及这些潜力是否可以在对沙地的新型绿化方向中找到突破口。论文的重点讨论部分,是在对传统沙地绿化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沙地绿化与一般园林绿化之间的连接点。进而尝试在沙地绿化的基础上分析园林植物在休闲、游憩方面的绿化应用。最后由实践项目将研究的内容进行尝试应用。

贺宇[8](2013)在《沙生种子萌发特性及沙地飞播成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沙生种子的萌发特性以及飞播造林技术在沙区的应用和成效,本论文通过室内试验并结合野外调查的方法,对毛乌素沙地土壤物理性质、降雨入渗特征、沙生种子萌发对水分和沙埋的响应、沙地飞播成效和经验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沙丘不同部位的土壤在粒径组成、自然含水量和持水能力方面呈现差异性,丘间平地是沙丘水分条件最好的部位。(2)降雨在土壤中的入渗深度与降雨量正相关,1mm和2mm的降雨在土壤中的最大入渗深度分别为14.3mm和33.6mm,降雨后水分容易被蒸发,仅能为部分浅层沙埋种子萌发所用;5mm的降雨可以入渗53.6mm,可以基本满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所需水分;5mm以上的降雨在沙区植被建设中作用更明显,但是出现频率较低。(3)最适宜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和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种子萌发的土壤含水量为15%-20%、沙埋厚度为0.5-1cm,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种子在无沙埋、水分含量高的土壤中萌发状态最佳;包衣保水剂可以明显提高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和沙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并促进幼苗生长,但是对于杨柴(Hedysarum mongolicum)和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种子的影响效果不显着。(4)选择合适的播区播种适宜的沙生种子、结合种子和地面处理措施、加强播后对播区的抚育管理是提高播区飞播成效的有效途径。

姚国征[9](2012)在《采煤塌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恢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神府-东胜矿区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的晋陕蒙接壤区,是我国目前已探明的煤炭储量最丰富的地区。随着近年来采煤规模的扩大,地表发生大面积塌陷,水资源大量流失,植被由于缺水而枯萎死亡,风沙活动加剧,使本来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为了对采煤塌陷与土壤、水分、植被等变化的响应关系进行系统研究,运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等手段,结合前人研究的相关资料,以2004a塌陷区、2005a塌陷区以及2006a塌陷区为研究的基准对象,深入研究了该地区生态环境演化规律和驱动机制,针对区域内不同自然条件和受损生态系统类型,找出关键的限制性因子,科学合理地构建了适宜的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技术。得出以下结论:(1)经过野外观测和调查,神东矿区采煤后地表塌陷形式主要为连续变形塌陷和非连续变形塌陷2种类型,并在采煤过程中,2种类型的塌陷形式会同时交替出现,直接加剧了地表环境的变化。通过对塌陷裂缝的调查与分析,认为采煤塌陷形成的裂缝容易使沙丘活化,地表塌陷1年后,裂缝的偏移距离(L)与塌陷落差(H)和裂缝宽度(W)的比值(H/W)的关系为多项式函数,地表塌陷2a后由于塌陷裂缝基本愈合,并发育成新的小地貌,所以其多项式函数相关性并不是很明显,证明塌陷裂缝的形成导致了沙丘的活化。(2)塌陷区土壤物理性质变化方面:在坡面部位,各塌陷区的土壤容积含水量均显着低于未塌陷区相应坡位(P<0.05);在丘间低地部位,2004a塌陷区的土壤容积含水量显着低于未塌陷区相应坡位(P<0.05)。在坡面部位,2005a塌陷区的土壤体积质量显着低于未塌陷区坡面(P<0.05);在丘间低地部位,各塌陷区的土壤体积质量均与未塌陷区无显着差异(P>0.05);坡面部位,2005a塌陷区的土壤孔隙度显着高于未塌陷区坡面(P<0.05);在丘间低地部位,各塌陷区的土壤孔隙度均与未塌陷区无显着差异(P>0.05)。2005a塌陷区坡面与丘间低地部位的土壤硬度均显着低于未塌陷区坡面(P<0.05);而2004a塌陷区2个坡位的土壤硬度均与未塌陷区无显着差异(P>0.05)。入渗实验表明2005a塌陷区丘间低地未裂处样点55 mmin后入渗深度显着超过未塌陷区(P<0.05),各塌陷区的坡面样点入渗深度均与未塌陷区无显着差异(P>0.05)。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采煤塌陷对塌陷初期风沙区错落裂缝相对出露侧孔隙扰动更大,并且这种扰动在1-2a内有显着恢复。(3)塌陷区土壤养分化学性质的变化方面:2004a塌陷区丘间低地部位未裂测点组的pH值显着高于未塌陷区(P<0.05)丘间低地;2004a塌陷区坡面部位未裂测点组pH值显着低于未塌陷区坡面(P<0.05)。2004a塌陷区坡面未裂测点全氮含量显着低于未塌陷区坡面(P<0.05)。2004a塌陷区坡面裂缝测点碱解氮含量较未塌陷区坡面显着升高(P<0.05)。2004a塌陷区坡面未裂测点组与裂缝测点组全磷含量较未塌陷区坡面显着降低(P<0.05)。未塌陷区与各塌陷区各坡位速磷含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2005a塌陷区在坡面未裂样点组的全钾含量显着超出未塌陷区(P<0.05)。2004a塌陷区坡面裂缝、未裂样点组速钾含量显着低于未塌陷区(P<0.05)。未塌陷区与各塌陷区各坡位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4)塌陷区地表植被情况变化方面,3个调查区物种数和植被盖度的变化在6个矿中有相同的趋势,即塌陷区较未塌陷区物种数多而植被盖度大,2004a塌陷区较2005a塌陷区物种数多而植被盖度大。相关分析表明,塌陷年限之间、塌陷与未塌陷之间,植物种数的相关系数在0.85以上,而植被盖度的相关系数在0.9以上,均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表明塌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表的植被。塌陷对地表植被盖度没有显着影响,对该区植物群落的主要建群种的生长也无显着影响。植物种数及植被盖度与塌陷及塌陷年限有关,植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及植被盖度与塌陷有一定的相关性。(5)采用试验和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矿区采前生态功能圈建设技术,并诊断了区域生态退化的基本特征、原因、过程、类型、程度等。结合采煤塌陷区自然条件,确定生态恢复的实现目标。引入文冠果,并在实地进行选种抗逆性试验,取得了成功。在现有工作基础上,集成适宜的生态修复技术,建立生态修复区并预测恢复轨迹、评价修复效果,为矿区建立良好的生态循环利用体系和增加经济效益提供了技术与实践依据。

王天龙,李永,王曦茁,郭民伟,张晓娟,汪来发,朴春根[10](2010)在《巨大芽胞杆菌在3种固沙植物根部的定殖》文中研究说明用200μg/mL的卡那霉素标记巨大芽胞杆菌菌株R,并获得抗药标记菌株,明确其在固沙植物杨柴、柠条和油蒿根上的定殖能力。将标记菌株制成菌液,浸种接种至杨柴、柠条和油蒿的种子,待种苗根系生长至约12cm后,测定R菌株在3种植物不同根段的定殖密度和根际效应。结果表明,标记菌株在灭菌土壤中定殖密度比在自然土中大,根系不同部位标记菌株定殖密度表现为从上到下逐渐减小,0~3cm根段标记菌株在根际的定殖密度达到最大,9~12cm根段几乎不能分离到标记菌株。3种植物中,杨柴的根际效应最显着,标记菌株在油蒿根际的定殖密度最大。

二、杨柴、籽蒿、沙打旺幼苗根系生长特性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杨柴、籽蒿、沙打旺幼苗根系生长特性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砒砂岩对风沙土改良后的复配土特性试验及作物产量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土地资源背景
        1.1.2 毛乌素沙地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沙地治理研究
        1.2.2 砒砂岩区综合治理与利用研究
        1.2.3 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成土技术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2 研究区概况及试验设计
    2.1 研究区概况
    2.2 供试材料
    2.3 试验设计
        2.3.1 微观结构探测实验
        2.3.2 矿物组成试验
        2.3.3 颗粒组成试验
        2.3.4 砒砂岩粘粒迁移实验
        2.3.5 力学特性实验
        2.3.6 水分响应试验
        2.3.7 田间试验
    2.4 数据处理
3 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的土壤特性响应
    3.1 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对土壤微观结构的影响
        3.1.1 微观形貌分析
        3.1.2 微观颗粒及孔隙定量分析
        3.1.3 X射线能量色散谱分析(EDS)
    3.2 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对矿物组成的影响
        3.2.1 不同配比复配土的矿物组成
        3.2.2 砒砂岩次生矿物与粘粒含量的关系
    3.3 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对颗粒组成的影响
        3.3.1 砒砂岩与风沙土的粒级组成
        3.3.2 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土粒级组成
        3.3.3 不同配比下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变化
        3.3.4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粒级组成的关系
    3.4 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对风沙土胶体的影响
        3.4.1 土粒Zeta电位特性
        3.4.2 粘粒在风沙土中的迁移与滞留规律
    3.5 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对土力学特性的影响
    3.6 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对宏观结构的影响
        3.6.1 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对质地的影响
        3.6.2 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对容重的影响
        3.6.3 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对土壤团聚体影响
        3.6.4 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对有机碳的影响
        3.6.5 复配土质地、团聚体、有机碳相关性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水分的响应
    4.1 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对水分入渗性能的影响
        4.1.1 对风沙土水分入渗率的影响
        4.1.2 对风沙土水分累积入渗量的影响
        4.1.3 对风沙土水分湿润锋推进的影响
        4.1.4 入渗过程模型拟合
    4.2 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对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4.3 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对含水量的影响
        4.3.1 复配土体积含水量时空变化规律
        4.3.2 复配土含水量动态变化规律
        4.3.3 对风沙土储水量变化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的玉米种植及产量
    5.1 小区试验条件下的玉米产量
        5.1.1 不同配比对玉米植株生理指标影响
        5.1.2 不同配比对玉米产量构成影响
        5.1.3 不同配比对玉米产量影响
    5.2 大田试验条件下的玉米产量
    5.3 本章小结
6 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的玉米产量模拟
    6.1 RZWQM2模型介绍
    6.2 RZWQM2模型构建
        6.2.1 模型基本参数
        6.2.2 模型的参数调试
        6.2.3 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评价
    6.3 模型率定与验证
        6.3.1 模型率定
        6.3.2 模型验证
    6.4 模型应用
        6.4.1 玉米生长季降雨分析
        6.4.2 雨养产量模拟分析
        6.4.3 充分灌溉产量模拟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2)十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与出苗的生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2 种子萌发的积温模型
    2.3 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4 种子萌发的水势模型
    2.5 埋深对种子萌发与出苗的影响
    2.6 十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与出苗研究进展
第三章 十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的温度和水分阈值
    3.1 前言
    3.2 材料方法
        3.2.1 供试种样
        3.2.2 种子萌发的积温模型
        3.2.3 种子萌发进程的温度时间值的测定
        3.2.4 种子的萌发的水势模型
        3.2.5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十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对温度的响应
        3.3.2 十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的积温模型
        3.3.3 种子萌发进程的模拟
        3.3.4 十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对水分的响应
        3.3.5 十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的水势模型
    3.4 讨论
        3.4.1 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4.2 种子萌发温度参数的种间差异
        3.4.3 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4.4 种子萌发水势参数的种间差异
第四章 十种荒漠植物种子出苗与建植对埋深与灌溉的响应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种样
        4.2.2 试验地概况
        4.2.3 灌溉次数和沙埋深度设计
        4.2.4 土壤温度和水分的测定
        4.2.5 出苗率、建植率统计
    4.3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出苗期间的温度与水分
        4.4.2 十种荒漠植物出苗对埋深与灌溉次数的响应
        4.4.3 十种荒漠植物的建植率
    4.5 讨论
        4.5.1 埋深对种子出苗与建植的影响
        4.5.2 灌溉对种子出苗与建植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侧柏种衣剂成分筛选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种子包衣概述
        1.2.1 种子包衣概念
        1.2.2 种子包衣种类
        1.2.3 种子包衣功效
    1.3 种衣剂概述
        1.3.1 种衣剂概念
        1.3.2 种衣剂成分组成
    1.4 种子包衣技术研究进展
        1.4.1 农业种子包衣技术研究进展
        1.4.2 林业种子包衣技术研究进展
    1.5 侧柏研究进展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种衣剂成分筛选
        2.2.1 复合成膜剂筛选
        2.2.2 赤霉素浓度筛选
        2.2.3 有机锗浓度筛选
        2.2.4 水杨酸浓度筛选
        2.2.5 复合剂型浓度筛选
    2.3 侧柏种衣剂最优配方筛选
        2.3.1 侧柏种衣剂配方优化
        2.3.2 种衣剂配方的应用效应探究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种衣剂成分筛选
        3.1.1 复合成膜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1.2 赤霉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1.3 有机锗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1.4 水杨酸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3.1.5 复合剂型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2 侧柏种衣剂最优配方筛选
        3.2.1 不同包衣配方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2.2 不同包衣配方对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3.2.3 不同包衣配方对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3.2.4 干旱胁迫下不同包衣配方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3.2.5 干旱胁迫下不同包衣对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3.2.6 干旱胁迫下不同包衣对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壳聚糖复合成膜剂的效应初探
        4.1.2 赤霉素处理的效应初探
        4.1.3 有机锗处理的效应初探
        4.1.4 水杨酸处理的效应初探
        4.1.5 种衣剂配方的确定和应用初探
    4.2 结论
    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4)5种复垦植物对铁尾矿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试验处理及方法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复垦植物对铁尾矿养分的影响
        2.1.1 铁尾矿氮素含量的变化
        2.1.2 铁尾矿磷素含量的变化
        2.1.3 不同复垦植物对铁尾矿钾素的影响
        2.1.4 不同复垦植物对铁尾矿有机质和p H的影响
    2.2 不同复垦植物对铁尾矿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2.3 各种复垦植物根际微生物数量与尾矿养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5)干旱半干旱区土壤碳酸钙积累对于油蒿表型可塑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表型可塑性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1.1.1 表型可塑性的概念
        1.1.2 表型可塑性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植物体RNA含量变化与植物生长
        1.2.1 植物体内的RNA
        1.2.2 生长率假说
    第三节 植物体内钙组分及其功能
        1.3.1 植物体内的钙组分
        1.3.2 钙离子(水溶性钙)
        1.3.3 醋酸溶性钙
        1.3.4 盐酸溶性钙与草酸钙晶体
    第四节 土壤碳酸钙含量变化与植物生长
    第五节 油蒿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表型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第六节 立题依据
第二章 土壤中碳酸钙的积累对油蒿幼苗表型可塑性的抑制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2.1.1 温室实验
        2.1.2 样品分析
        2.1.3 数据处理
    第二节 结果分析
        2.2.1 土壤不同碳酸钙含量对油蒿幼苗株高及株高生长率的影响
        2.2.2 土壤不同碳酸钙含量对油蒿幼苗根长及根长生长率的影响
        2.2.3 不同土壤碳酸钙水平下油蒿幼苗根中氮和磷含量的变化
        2.2.4 油蒿幼苗根生长率与植株N/P比之间的关系
        2.2.5 低含量和高含量土壤碳酸钙对油蒿幼苗生长的影响力比较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结论
第三章 土壤碳酸钙对油蒿体内RNA含量的影响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3.1.1 土壤碳酸钙含量的测定
        3.1.2 油蒿叶片中RNA含量的测定
    第二节 结果分析
        3.2.1 沙地不同生境土壤碳酸钙含量与油蒿体内RNA含量变化
        3.2.2 土壤碳酸钙对油蒿叶RNA含量的影响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结论
第四章 不同地理区域油蒿的钙组分特征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及取样
        4.1.2 植物钙组分测定
        4.1.3 数据分析
    第二节 结果分析
        4.2.1 不同地理区域间油蒿不同器官钙组分的变化
        4.2.2 不同生长阶段及不同生境油蒿钙组分的变化
        4.2.3 钙组分影响力分析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结论
第五章 干旱半干旱区油蒿群落土壤碳酸钙含量与油蒿钙组分变化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5.1.1 样品采集
        5.1.2 样品分析与显微观察
    第二节 结果分析
        5.2.1 干旱半干旱区油蒿群落土壤碳酸钙含量比较
        5.2.2 干旱半干旱区油蒿植物体内钙组分比较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结论
第六章 综合讨论和主要结论
    第一节 综合讨论
        6.1.1 基于生长速率假说的土壤碳酸钙积累对油蒿幼苗生长可塑性的影响分析
        6.1.2 不同地理区域油蒿体内的钙组分特征
        6.1.3 油蒿体内草酸钙晶体的含量及其生态学意义
    第二节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基于沙区环境的几种灌草植物种子萌发及出苗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种子萌发及出苗的研究进展
        1.2.1 种子自身因素对萌发及出苗的影响
        1.2.2 环境因子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1.2.3 环境因子对出苗的影响
        1.2.4 种子萌发幼苗生存对策
    1.3 四种植物的研究进展
        1.3.1 柠条
        1.3.2 紫花苜蓿
        1.3.3 披碱草
2 研究区概况
3 实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种子的基本参数和萌发能力预实验
        3.2.2 沙埋深度与供水量对种子萌发及幼苗出土的影响
    3.3 数据分析
        3.3.1 指标选择
        3.3.2 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四种种子的基本参数和发芽率
    4.2 沙埋深度和水分对柠条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
        4.2.1 沙埋深度和水分对柠条出苗率的影响
        4.2.2 沙埋深度和水分对柠条未出土幼苗百分率的影响
        4.2.3 沙埋深度和水分对柠条出苗时间的影响
        4.2.4 沙埋深度和水分对柠条出苗速率的影响
        4.2.5 沙埋深度和水分对柠条幼苗死亡率的影响
        4.2.6 小结与讨论
    4.3 沙埋深度和水分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
        4.3.1 沙埋深度和水分对紫花苜蓿出苗率的影响
        4.3.2 沙埋深度和水分对紫花苜蓿未出土幼苗百分率的影响
        4.3.3 沙埋深度和水分对紫花苜蓿出苗时间的影响
        4.3.4 沙埋深度和水分对紫花苜蓿出苗速率的影响
        4.3.5 沙埋深度和水分对紫花苜蓿死亡率的影响
        4.3.6 小结与讨论
    4.4 沙埋深度和水分对披碱草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
        4.4.1 沙埋深度和水分对披碱草出苗率的影响
        4.4.2 沙埋深度和水分对披碱草未出土幼苗百分率的影响
        4.4.3 沙埋深度和水分对披碱草出苗时间的影响
        4.4.4 沙埋深度和水分对披碱草出苗速率的影响
        4.4.5 沙埋深度和水分对披碱草死亡率的影响
        4.4.6 总结与讨论
    4.5 四种植物之间的比较
        4.5.1 最佳出苗条件
        4.5.2 出苗策略
        4.5.3 幼苗损失
5 讨论与结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基于风景园林的沙地绿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源起
    1.2. 研究目的
        1.2.1. 改变人们对沙地绿化的认识
        1.2.2. 为以北方为主的沙地风景园林绿化提供新思路
        1.2.3. 开启有风景园林特色的沙地绿化局面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资料法
        1.3.2. 实地调研法
        1.3.3. 归纳论证法
        1.3.4. 可行性论证
    1.4. 研究对象与范畴
    1.5. 国内外沙地绿化动态
        1.5.1. 国外沙地绿化动态
        1.5.2. 国内沙地绿化动态
        1.5.3. 研究前景
    1.6.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7. 研究框架
2. 沙地治理
    2.1. 沙地的起因
    2.2. 沙地的危害
    2.3. 沙地治理的必要性
    2.4. 沙地治理类型
        2.4.1. 绿化治沙
        2.4.2. 工程治沙
        2.4.3. 以农治沙
        2.4.4. 以沙治沙
        2.4.5. 以水治沙
        2.4.6 沙地治理总结
    2.5. 沙地绿化的措施
        2.5.1. 封沙育林育草
        2.5.2. 飞机播种造林种草
        2.5.3. 生物结皮固沙
        2.5.4. 营建沙地防护林网
    2.6. 沙地绿化发展
        2.6.1. 因害设防
        2.6.2. 趋利避害
        2.6.3. 变害为利
        2.6.4 绿化发展小结
    2.7. 沙地绿化的功效
    2.8. 小结
3. 基于风景园林的沙地绿化
    3.1. 对基于风景园林的沙地绿化的理解
        3.1.1. 风景园林绿化
        3.1.2 基于风景园林沙地绿化理论雏形
        3.1.3. 风景园林沙地绿化的定义
    3.2. 基于风景园林沙地绿化的必然性
        3.2.1. 世界范围内对待沙地绿化态度的转变
        3.2.2. 基于风景园林沙地绿化的可行前提
        3.2.3. 对沙地风景园林绿化的需求
        3.2.4. 政策导向
    3.3. 基于风景园林沙地绿化的目的
        3.3.1. 优化沙地人居环境
        3.3.2. 展示沙地风貌
        3.3.3. 改善沙地绿化模式
    3.4. 基于风景园林沙地绿化的原则
        3.4.1. 治沙为本
        3.4.2. 沙地资源合理利用
        3.4.3. 沙地可持续绿化
    3.5. 沙地园林绿化环境优劣势分析
        3.5.1. 地貌条件
        3.5.2. 气候条件
    3.6. 基于风景园林沙地绿化元素
    3.7. 基于风景园林沙地绿化的特点
    3.8. 沙地风景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分析
        3.8.1. 生态角度
        3.8.2. 植物演替角度
        3.8.3. 空间角度
    3.9. 基于沙地风景园林绿化的植物选取
        3.9.1. 植物选择的原则
        3.9.2 植物选择的依据
        3.9.3. 植物选择
        3.9.4. 沙地植物园林绿化特点总结
4. 风景园林沙地绿化功能设置
    4.1. 沙地观光
        4.1.1. 农业景观观光
        4.1.2. 林业景观观光
        4.1.3. 沙地景观观光
    4.2. 科研教学
        4.2.1. 沙地植物园
        4.2.2. 科研实践园
    4.3. 小结
5. 实践
    5.1. 基本状况
        5.1.1. 气候分析
        5.1.2. 土壤分析
        5.1.3. 旅游资源分析
        5.1.4. 植被资源分析
        5.1.5. 动物资源分析
    5.2. 沙地风景园林绿化探索
    5.3. 沙地风景园林绿化实践
        5.3.1. 三层复合式防护林带
        5.3.2. 绿化措施展示园
        5.3.3. 种苗花卉繁育园
        5.3.4. 苗木交易集散园
        5.3.5. 观光林业示范园
        5.3.6. 科研教学实践园
        5.3.7. 生态旅游体验园
    5.4. 实践总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沙生种子萌发特性及沙地飞播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荒漠化研究进程与现状
        1.2.1 世界荒漠化研究进展
        1.2.2 我国荒漠化现状
        1.2.3 毛乌素沙地荒漠化进程
    1.3 国内外飞播进展
    1.4 沙生种子萌发特性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
    2.4 水文
    2.5 土壤
    2.6 植被
    2.7 社会经济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土壤物理性质
        3.1.2 降雨在土壤中的入渗
        3.1.3 种子萌发特性
        3.1.4 飞播成效
    3.2 研究方法
        3.2.1 土壤容重
        3.2.2 土壤机械组成
        3.2.3 土壤持水特性
        3.2.4 降雨在土壤中的入渗
        3.2.5 土壤水分对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
        3.2.6 沙埋对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
        3.2.7 包衣种子萌发特性
        3.2.8 飞播成效
    3.3 技术路线
4. 毛乌素沙地土壤物理性质
    4.1 土壤容重
    4.2 土壤机械组成
    4.3 土壤持水特性
    4.4 小结
5. 降雨在土壤中的入渗
    5.1 入渗深度
    5.2 入渗时间
    5.3 小结
6. 沙生种子萌发特性
    6.1 土壤水分对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
        6.1.1 种子特性
        6.1.2 不同土壤含水量下种子的萌发
    6.2 沙埋对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
        6.2.1 沙埋厚度对雾冰藜种子萌发的影响
        6.2.2 沙埋厚度对黑沙蒿种子萌发的影响
        6.2.3 沙埋厚度对沙冬青种子萌发的影响
        6.2.4 沙埋厚度对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
    6.3 包衣种子萌发特性
        6.3.1 包衣前后种子质量
        6.3.2 包衣种子萌发特性
    6.4 小结
7. 飞播成效
    7.1 飞播植被类型
    7.2 飞播成苗效果
    7.3 飞播经验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8.3 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清单
致谢

(9)采煤塌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2 采煤塌陷对环境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地貌环境
    2.2 气候与气象
    2.3 土壤与植被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3.3 塌陷裂缝强度及侵蚀能量的调查研究方法
        3.3.1 样地选择
        3.3.2 主要仪器设备
        3.3.3 地表塌陷强度调查方法
        3.3.4 侵蚀能量的计算
        3.3.4.1 风蚀能量
        3.3.4.2 降雨侵蚀能量
        3.3.4.3 土壤侵蚀总能量
        3.3.4.4 蚀积强度的分析与判别
        3.3.5 地表塌陷风蚀规律
        3.3.5.1 基本假设
        3.3.5.2 单位面积堆积量(Q塌陷)的确定
    3.4 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测定及方法
        3.4.1 样地布设
        3.4.1.1 主样地
        3.4.1.2 裂缝两侧样地
        3.4.2 实验方法
        3.4.2.1 取样
        3.4.2.2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3.4.3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4 塌陷裂缝特征、强度及侵蚀分析结果
    4.1 地表塌陷特征
        4.1.1 连续变形
        4.1.1.1 压缩
        4.1.1.2 拉伸或膨胀
        4.1.1.3 剪切
        4.1.2 非连续变形
        4.1.2.1 裂缝
        4.1.2.2 冒(垮)落
        4.1.2.3 滑坡
        4.1.2.4 塌陷坑
    4.2 塌陷地表动态演变及风蚀移动规律
        4.2.1 地表塌陷对地表形态、地形地貌的影响
        4.2.2 地表塌陷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4.2.2.1 地表塌陷特征分析
        4.2.2.2 塌陷地表形态动态变化
        4.2.3 地表塌陷变化规律
        4.2.3.1 塌陷落差/H与落沙休止角/(?)的关系
        4.2.3.2 塌陷构造特征与风沙蚀积量相关关系
        4.2.4 塌陷区土壤侵蚀对微地貌动态变化影响
        4.2.5 塌陷区和非塌陷区风蚀、雨蚀能量分析
5 采煤塌陷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地表植被的影响
    5.1 采煤塌陷对风沙区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5.1.1 塌陷区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5.1.1.1 塌陷区土壤容积含水量动态
        5.1.1.2 塌陷区土壤容积含水量分层
        5.1.1.3 塌陷区土壤容积含水量分坡位的差异性分析
        5.1.2 塌陷区土壤体积质量(容重)、孔隙度的变化
        5.1.2.1 塌陷区不同土层土壤体积质量(容重)与孔隙度
        5.1.2.2 塌陷区不同坡位土壤体积质量(容重)与孔隙度差异性分析
        5.1.3 塌陷区土壤硬度的变化
        5.1.3.1 塌陷区土壤硬度分层
        5.1.3.2 不同坡位塌陷区土壤硬度差异性分析
        5.1.4 采煤塌陷后土壤入渗的变化
        5.1.5 塌陷区错落裂缝土壤物理性质分布特征
        5.1.5.1 塌陷区错落裂缝两侧水分分布特征
        5.1.5.2 塌陷裂缝两侧容重、孔隙度时空特征
    5.2 塌陷区土壤养分化学性质的变化
        5.2.1 塌陷区土壤PH值的变化
        5.2.1.1 塌陷区不同坡位土壤PH值的变化
        5.2.1.2 塌陷区不同层次PH值的变化
        5.2.2 塌陷区土壤全氮的变化
        5.2.2.1 不同坡位土壤全氮变化
        5.2.2.2 不同土层全氮含量的变化
        5.2.3 塌陷后土壤碱解氮的变化
        5.2.3.1 不同坡位土壤碱解氮的变化
        5.2.3.2 不同土层碱解氮的变化
        5.2.4 塌陷后土壤全磷的变化
        5.2.4.1 不同坡位土壤全磷的变化
        5.2.4.2 不同土层全磷的变化
        5.2.5 塌陷后土壤速效磷的变化
        5.2.5.1 不同坡位土壤速磷的变化
        5.2.5.2 不同土层速磷的变化
        5.2.6 塌陷后土壤全钾的变化
        5.2.6.1 不同坡位土壤全钾的变化
        5.2.6.2 不同土层全钾的变化
        5.2.7 塌陷后土壤速钾的变化
        5.2.7.1 不同坡位土壤速钾的变化
        5.2.7.2 不同土层速钾的变化
        5.2.8 塌陷后土壤有机质的变化
        5.2.8.1 不同坡位土壤有机质的变化
        5.2.8.2 不同土层有机质的变化
        5.2.9 未塌陷区与塌陷区土壤养分相关分析
    5.3 塌陷后风沙区土壤质量评价
        5.3.1 判别分析对塌陷区土壤质量状况的区分
        5.3.2 因子分析对塌陷区土壤质量变化特点的描述
    5.4 采煤塌陷与地表植被生长关系的分析
6 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研究
    6.1 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分区原则
        6.1.1 矿区采前(未塌陷)生态功能圈建设
        6.1.2 高大流动沙丘治理原则
        6.1.3 半固定沙丘植被恢复原则
        6.1.4 水土侵蚀固定原则
        6.1.5 针叶树与灌木混交造林原则
        6.1.6 人工调控演替原则
    6.2 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治理示范
        6.2.1 植物种适应性选择与草灌乔优化配置示范
        6.2.2 生态系统人工调控技术——流动沙地植被快速建成技术示范
        6.2.2.1 试验布设
        6.2.2.2 试验仪器及测定方法
        6.2.2.3 调控效果分析
        6.2.3 农田复垦技术示范
        6.2.3.1 活鸡兔地区农业复垦试验示范区
        6.2.3.2 补连塔风沙区生态恢复试验区
        6.2.3.3 农田复垦实验总结
    6.3 引进优良经济树种选育
        6.3.1 文冠果适应性选育实验设计
        6.3.1.1 种子百粒重测定
        6.3.1.2 发芽试验方法
        6.3.1.3 播种试验方法
        6.3.1.4 结果与分析
        6.3.2 引进植物抗性试验
        6.3.2.1 文冠果耐旱能力试验
        6.3.2.2 文冠果抗日灼试验
        6.3.2.3 文冠果抗水淹试验
        6.3.2.4 文冠果耐盐试验
        6.3.2.5 施肥对文冠果生物量的影响试验
        6.3.3 造林基本情况
        6.3.4 生态修复示范与效益
        6.3.4.1 生态修复方法
        6.3.4.2 造林示范
7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博士在读期间成果清单
致谢

(10)巨大芽胞杆菌在3种固沙植物根部的定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土壤、植物
        1.1.2 供试菌株来源
    1.2 方法
        1.2.1 菌株标记
        1.2.2 菌株培养液的制备
        1.2.3 标记菌株在种苗根部定殖的测定
        (1) 接种方法。
        (2) 定殖菌株的回收。
        1.2.4 标记菌株在种苗根际土壤中定殖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四、杨柴、籽蒿、沙打旺幼苗根系生长特性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砒砂岩对风沙土改良后的复配土特性试验及作物产量模拟研究[D]. 程杰.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2]十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与出苗的生态特性研究[D]. 白梦杰. 兰州大学, 2019(08)
  • [3]侧柏种衣剂成分筛选及应用研究[D]. 黄放.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4)
  • [4]5种复垦植物对铁尾矿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J]. 张俊英,许永利,李富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04)
  • [5]干旱半干旱区土壤碳酸钙积累对于油蒿表型可塑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薛苹苹. 南开大学, 2014(04)
  • [6]基于沙区环境的几种灌草植物种子萌发及出苗特性研究[D]. 肖萌.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1)
  • [7]基于风景园林的沙地绿化研究[D]. 赵英力.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1)
  • [8]沙生种子萌发特性及沙地飞播成效研究[D]. 贺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3(S2)
  • [9]采煤塌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恢复研究[D]. 姚国征.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9)
  • [10]巨大芽胞杆菌在3种固沙植物根部的定殖[J]. 王天龙,李永,王曦茁,郭民伟,张晓娟,汪来发,朴春根. 中国农学通报, 2010(21)

标签:;  ;  ;  ;  ;  

阳柴、青蒿、沙大王幼苗根系生长特性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