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好县级政协全会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李全平[1](2020)在《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文中认为医疗社会史是史学界的一个新型领域和分支学科,国内外已有不少成果。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我国集体化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目前医疗社会史对这一时期的医疗卫生给予的关注不够。事实上,集体化时代的医疗史既承续着几千年中国传统医疗史的积淀以及近代中国医疗多元型变的复杂头绪,又是新中国大规模开启医疗卫生整体改造工程的奠基段落,亦与当代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状况紧密相连。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乡村社会内部从医疗卫生的方方面面实施了一系列变革,不仅迅速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和独具特色的集体保健医疗制度,同时有力地发动了遍布城乡的爱国卫生运动,使得乡村卫生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民众整体健康水平大幅跃升。那么,医疗史应该对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作出自己的阐释和理解。山西地区在整个集体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熔铸了鲜明的时代表征。集体化时期的山西不仅有西沟和大寨这样的模范村,而且在医疗卫生方面也不乏全国典型。1955年成立的高平县“米山乡联合保健站”,以全国第一个农村卫生保健站的记录,成为我国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发祥地;稷山县董家庄乡太阳村是集体化时代爱国卫生运动闻名全国的红旗单位。由于这两个地方的医疗卫生经验当时在山西和全国多个地区推广,因而其医疗史价值和历史经验颇值得挖掘。山西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这种独特性又同山西在近代中国的独特历程紧密相连。本文选取山西在集体化时代医疗卫生方面的历史实践,尝试以医疗社会史的视野开展区域性专题研究,努力通过区域认识整体,通过医疗观察集体化时代的中国乡村社会。为克服当前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惯于将集体化时代的医疗框定在卫生系统和制度史范畴内,以及由宏大叙事治史路径造成的空疏之弊,本研究尝试引入“场域”概念构建长时段、立体性和多元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此把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相关问题回置到历史现场,突破过去研究偏重合作医疗的制度和卫生政策的梳理之单一维度,通过医疗场域的总体呈现,解读和阐发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生发与展开的具体机制,把握国家话语与乡村社会融入医疗场域的内在理路,挖掘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的历史语境和底层逻辑,弥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研究路径的分野,从而展示历史图景的丰富复杂性。传统农村医疗场域扎根于以家族、父系、亲属和熟人互惠规则为特征的乡村社会之中,与传统乡村社会有机糅合并镶嵌一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医的传入,医学、教会与商品相结合很快挤占和打破了传统医疗的结构分布,传统医疗中固有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之维续迎来较大挑战。在医疗多元型变的时代,医场中的医学、技术和医者围绕不同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资本等竞相角逐。逮至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军队进驻山西农村,大面积开辟抗战根据地,通过革命的底层深进直接触及乡村传统医疗,新政权努力对传统乡村医疗进行再塑,开了农村医疗集体化的先声。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推动了乡村整个社会场域的急骤变化,这既为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也使得医疗卫生的相当部分与传统医疗形成脱嵌后而被归纳到新的国家政治社会情势之中。场域更变使得医学技艺习得、行医方式和医药空间均被重新改塑,中西医关系的历史意涵在激烈变动时代不断被拉扯和重构。面对强大的传统医疗的惯性、特别是传统医疗所依附的传统社会结构以及无数个经过传统社会浸润过的医者与乡民,负载着新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医疗卫生改造充满艰辛,于是国家诉诸于社会运动力量来推动医疗卫生的变革。社会史视野使我们更清晰地关照到不同医者、干部、医务人员和普通乡民等面对医疗场域发生更变时的抉择和向背以及新旧观念的冲突,也展示了国家如何通过各种符号、话语、组织网络、资源动员等策略将广大民众组织参与到医疗卫生改造中的丰富实践面相。在集体化时代,广大民众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医疗卫生运动的同时,也参与了国家新的意识形态之内化学习和行为实践、参与了国家新的政策主张以及新的道德评价规则的认知和运用之中,并从中获得了新的身份和体验。传统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纽带被新的负载着国家话语、民族主义以及新型意识形态的社会运动反复动员、感召、冲击和改造,最终不仅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和卫生观念薄弱的落后状况,同时实现了国家新政权建设、意识形态重塑和整个医疗社会的改造,这是一个紧密交糅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传统乡村社会在变革中既有适应也有变迁。在国家努力重构医疗卫生与乡村社会的过程中,传统乡村社会发挥作用的机制由显性而变为隐性,但传统医疗场域的机制和惯习始终潜藏背后并在极为细腻的环节里隐现出来,而合作医疗最终的解体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新旧体制的交冲和妥协,折现出医疗演变的复杂性所在。
杜俊奇[2](2020)在《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外公职人员中一直存在着腐败现象,而且党外公职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其腐败问题也开始空前凸显,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中,腐败问题还表现的相当严重。党外公职人员分布在各领域、各层级,在各级政府、各个岗位充当重要角色,有职有权,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如何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而必须直面和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相关部门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由于监督机制与现实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监督问题仍然处于薄弱状态。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总体上说,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全面系统的研究尚不充分,对这一群体的腐败程度、形式、原因等实证研究非常不足,具有建设性和应用性的对策建议更是不多。从我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这一时代的宏伟大业来看,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问题的研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共产党(即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即参政党)互相监督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将全面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的迫切需要。本文主体内容分为逻辑紧密关联的五章。逻辑起点首先在理论层面阐发了关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必须厘清的几个基础性问题,介绍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体内容、制度基础、法理依据和监督的必要性;然后运用历史和比较的方法追溯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继而用实证研究、尤其是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现状、成因和特征;论证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强化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和显着成效;最后,就如何强化、细化、实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特别是政治敏感度和政策性比较强的宗教界、工商联、村委会三个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从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维度提出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的意义在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这一事关我国反腐败成效而迄今很少受到关注的问题做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内调外研获得了翔实的一手数据;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尤其是对特殊群体的监督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从而对国家监察机制改革和推进反腐败事业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孙延青[3](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文中研究表明基层政权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础,承载着国家管控基层社会、关爱基层民众的重要使命。中国自宋朝开始“王权止于县”,形成了传统“皇权—绅权”二元权力控制型社会。但近代以降,传统社会在内外交困中开始陷入全面危机之中。发端于清末新政以来国家现代化基层政权重构实践从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在“自治化”与“行政化”的路径选择中,在由“无为”转向“有为”的历程中,国民政府力主推行“乡闾保甲”、“新县制”等举措,但不仅未能完全实现国家权力的下延,相反在攫取资源过程中进一步造成农村社会“内卷化”。而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方面将马克思列宁国家政权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对基层政权建设理论进行摸索。另一方面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基层政权实践探索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建政经验。1949年8月湖南省长沙专区获得了和平解放。在此过程中国家并未“用完成革命的力量来非程序地、权威式”的渗入社会的各个角落,社会情况较为复杂。从1949年到1954年间,中共长沙地委在中共中央、中南局及湖南省委领导下,历时五年,立足于“行政化”路径下的“党治国家”模式,通过诉诸于“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核心的国家权力下延,对专区基层政权进行建构,实现了近代以来历届政权的未竟之业。在“政党下乡”过程中,通过培养基层干部、健全党委制度等“内部耦合”方式,实现了“政党”这一内生性权威从无到有的建构与渗透。长沙专区高度重视干部选拔、培养和整训工作。一方面通过采取审查甄别、建立学习机制、干部整风举措及开展“三反”等运动,选拔和培养了大批基层干部,提高了干部的素质和思想觉悟,整顿了工作作风,奠定了干部组织基础。另一方面在党组织建设方面则通过“审查党员”、“公开建党”、“整党建党”等举措,健全了党委机构,纯洁了党的组织,发展了党员,实现了党组织权威在乡(镇)乃至村级的确立。伴随着基层干部的“党员化”,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有机契合保证了中共的坚强领导。在“政权下乡”过程中,中共长沙地委相继进行了以“接管建政”、“废除保甲”、“土地改革”和“人民普选”为核心的基层建政运动。力图以“外部嵌入”方式实现对专区基层政权组织和外延性权威的破旧立新。这既是持续的建政步骤,也是逐步完善的过程。四个阶段之间相互协同衔接,呈现出明显的步骤性和系统性。具体而言,长沙专区成立后,在“接管建政”历程中,实现了县级、区级政权的接管和建制。在随后以“废除保甲”为核心的建政运动中,主要通过开展“武装剿匪”、“支前筹粮”、“双减退押”运动,破除了地方军事权威及政治权威,延续千年之久的保甲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运动中,破除了经济权威乃至文化权威。与此同时,通过在运动中启发民众政治觉悟和参政意识,民众在认识自身力量的基础上,逐步成立了农民协会、青年团、民兵、妇联等群团组织,实现了对民众基础的重塑和改造。最终在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运动中,通过召开乡人民代表大会与建立乡人民政府,建构了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地方基层民主政权,确立了以乡(镇)为核心的基层政权。最终伴随着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发,新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的结构和职能获得了制度性安排和法理保障。长沙专区完成了以“乡(镇)”为主体的基层政权建设历程,乡村权力结构和乡村社会乃至基层民众也实现了权势转移。在这一系列“短平快”的运动治理方式主导下,长沙专区在破除旧有基层政权和权威的基础上,实现了以“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标志的基层政权的合法性重构,完成了自清末以来国家政权的下延和权威重塑历程。而民众在建政改造的过程中逐步被纳入到“党、政、群、团”等组织中来,专区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但这种基于国家偏好的选择性建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乡村简单化和片面化认知,延续千年的传统乡村模式在“布新”和“除旧”中被批判而被“他者化”,对农村传统社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本文选取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湖南省长沙专区为个案研究,在占有广泛档案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方法,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历程进行全景式描绘,力图梳理出中共长沙地委对农村基层政权的逐步控制和重塑过程,进而考察分析中共由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建政运动模式和内在治理逻辑。不仅有利于拓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视域,进一步增强学界对于农村基层政权重构研究的广延性,同时通过总结建政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资鉴价值。
谭斯颖[4](2019)在《县级党政“会海”现象的成因和治理研究 ——以G省H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任何一种人类活动都需要在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控制活动时间,才能达到一定的成效。会议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社会活动,在使用合适的会议方法时,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有效地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会议越来越多,会议时间越来越长,开会时间甚至占据了各种管理者大部分的工作时间。在党政机关系统条块分割的背景下,在一定时间内,会议多表现为多领导多部门召开会议,交叉要求下级多领导、多部门参加会议。会议从两个方面造成浪费,一是会议中耗费时间多、会议目标实现程度低;二是会议多造成总体会议时间占比大,挤占其他工作形式。本文以会议学、行政管理学、领导科学、秘书学为理论基础,对H县党政“会海”现象展开研究。以会议时间作为衡量单位,重点分析会议多对各个会议主体在会议流程中引起的时间浪费。从时间控制的角度出发,结合会议活动原则,研究如何在时间受控的情况下提高会议的质量。经研究发现,H县党政会议存在会议规格高、会议准备不充足、参会人员会议积极性程度低等问题;在一个会议中没有达成的会议目标,又企图通过召开另一个会议来达成,只会把工作范围限制在会议室,不能得到落实。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述会议多的成因、造成的时间浪费,通过机构改革、健全会议制度,并从借助现代科技信息化手段入手,建立由上至下的监测机制,出台会议有关指标,通过减少会议倒逼会议质量。以盼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讨论。
乔克[5](2017)在《1976-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酝酿与探索》文中指出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被称为党史上徘徊中前进的两年。这两年是连接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枢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工作重点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等重大决策的酝酿期。这两年的很多经济政策重新恢复了党在“文化大革命”前的若干正确措施,开启了 1978年以后经济改革的序幕。因此研究1976-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酝酿和探索能够打通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对研究改革开放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政治活动对经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应对毛泽东去世、粉碎“四人帮”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中央高层权力发生重要变动,老一辈革命家得以大量复出,极“左”派被清除;面对意识形态危机,邓小平提出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等观点,极力推动改革,政治影响力得以凸显;华国锋固守旧的意识形态,无法整合各种政治力量,权威日渐丧失。面对落后的经济,中央实施一系列整顿举措,公开发表《论十大关系》澄清经济政策的取向;加快经济发展速度,重申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表现出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的趋向。思想的解放是经济改革的先导。真理标准大讨论前,经济思想领域即展开大讨论。经济理论界、政策研究者和领导层以批判“四人帮”的错误理论为契机,澄清“唯生产力论”的正确内涵,为发展生产力正名;重新确立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肯定物质刺激的合理性;理直气壮地促进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商品经济,为市场经济打开缝隙;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肯定价值规律的作用,为发挥市场作用提供可能;建立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经济思想领域的解放,为经济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经济领域的整顿也酝酿经济改革的因素。企业管理走向重视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的道路。工业三十条系统总结前三十年企业整顿的经验,分配方式上,重新确立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恢复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企业组织形式上,重新启动按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企业。这种拨乱反正,不仅是恢复“文化大革命”前的正确路线,更是一种自我扬弃,蕴含着经济改革的因素。地方的自发改革突破原有体制,四川尝试扩大企业自主权,安徽、四川等省农村包产到户不断深入,农村社队企业发展壮大,这一切都孕育着经济改革的力量。经济改革的措施,具有鲜明的探索性,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历史脉络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开放也是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表现为改革与开放的有机统一,以开放促进改革,以改革落实对外开放的成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开始打开国门,掀起对外学习考察的热潮。考察团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管理体制,日本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快速实现现代化的路径,西欧和美国的发达现代化成果和科学技术水平兴趣浓厚。中国与西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强烈落差,刺激中国领导层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经济管理方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的决心。对外经济体制的一些重大改革也开始酝酿实施,实行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筹划建立对外出口加工区,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打破外汇领域的禁区,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等一系列措施得以实行。中央高层关于经济改革的讨论逐渐达成共识,最终形成和决策于国务院务虚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包括中央工作会议)。国务院务虚会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围绕如何加快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速度建言献策,提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吸取国外经济建设先进经验、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等意见。这些议题酝酿了改革开放的设想,会议的总结报告成为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讨论的重要内容,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奠定基础。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继续围绕经济改革议题讨论,还对真理标准大讨论、平反冤假错案,人事调整等展开讨论,酝酿形成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最终十一届三中全面开启经济改革之路。
王广锋[6](2016)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召开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即:文代会)的形式,为一段时间内全国文艺工作设定方针、政策和任务,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共管理文艺事业的主要方式和手段。自1949年9月起,中共已经连续召开了9次全国文代会。作为开拓新时期文艺事业繁荣的“里程碑”,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是处于历史转折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既面临着深重的历史遗留问题,也面临复杂的现实困境,有着十分丰富的时代蕴含。从学理层面,将第四次文代会作为一个研究视点,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借助179期大会简报、大会组织材料等为主的直接史料,以及大量的与会者回忆录、日记、个人传记,对第四次文代会(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的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还原和勾勒,力图展现出历史本来的“众生喧闹”景象。同时,本文还对大会蕴含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进行阐释和生发,寻求其对当下文艺管理工作的借鉴意义。本文共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前言主要包括研究缘起、学术综述、研究方法、创新点、难点以及内容简述。正文内容共分五章:第一章: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召开的历史背景。该章节从两个部分着手:一,对第一次至三次全国文代会进行简要介绍,以讲明第四次文代会的历史制度由来;二,简要探析了文艺界面临的历史、现实和政策难题,以阐明第四次文代会召开的必要性及历史意义。第二章: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筹备工作及召开简况。该部分共分两节:第一部分从文艺机构的重建、大会代表的产生及大会文件的起草等几个主题来探讨这次大会的筹备工作;第二部分则是这次大会召开全程的概览,主要包括大会党员代表会议、大会日程安排以及邓小平的大会《祝词》、周扬的主题报告等内容。第三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发展的审视。该部分共分为两节:第一节,与会代表对建国后“十七年”时期文艺发展的讨论,包括对“‘十七年’时期的文艺路线”、“电影《武训传》批判运动”、“胡风事件”、“文艺界反右斗争”、“毛泽东‘两个批示’”等历史问题的探讨;第二节,对“文革”十年及“文革”结束以来文艺发展概况的讨论,包括“给大会的一封信”、“对‘歌颂与暴露’关系的讨论”、“如何看待社会上流行歌曲”、“对两部倾向性作品的讨论”等几个主题。第四章:大会代表对如何繁荣新时期文艺的思考和讨论。该部分共分为四节:文艺体制改革(改革现行文艺体制成为与会者共识,与会代表对“文艺体制改革”的思考,与会者对电影体制改革的热议);禁止横加干涉(“横加干涉”的表现及危害、造成“横加干涉”的原因、如何实现“禁止横加干涉”现象);加强文艺队伍建设(文艺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加强文艺队伍建设的措施);加强文艺工作的法制建设;加强对文艺遗产的抢救、整理和使用工作。第五章: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精神。该部分主要包括:主流媒体及文艺刊物的宣传和报道;《中共中央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精神的通知》的下发;剧本创作座谈会的召开。结语部分主要阐释了大会的历史意义、现实启示以及局限性。历史意义: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道路,促进了由革命文艺观到社会主义建设文艺观的更新,实现了中共文艺理论上的创新和发展,取得了对文艺队伍的重建及文艺机构恢复后的进一步调整。现实启示:文化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当社会上文化领域出现问题时,允许争鸣,并从政治方面进行必要的规劝和引导。历史局限性:由于大会上突出强调“团结”,一些问题未能得到充分议论,致使一些重大的历史问题诸如“胡风事件”,未能在这次大会上给以恰当的判定。
叶松[7](2015)在《当代中国政治视角的会议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政治视角的会议文化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政治现象。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日益频繁,政治会议日渐成为其交流合作、达成共识的主要载体,也成为其解决矛盾、化解纠纷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过渡期,作为后发型的现代化国家,必须站在更高的角度来考察建国以来会议文化的发展历程。研究当代中国政治视角的会议文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题中之义,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代中国政治视角的会议文化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人民代表大会、党的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研究载体,围绕会议的制度形式和工作方式展开,凝结会议理念、会议内容、会议目的以及会议绩效的文化现象。本文试图以执政理念与实践为逻辑起点、以执政者与参政者为逻辑基项、以当代中国主要的政治会议为逻辑中项、以政治参与与政治民主化为结果范畴、以个人与国家为逻辑终点,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读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生态。通过对当代中国会议文化发展脉络的把握和梳理,加以概括后我们发现,当代中国政治视角的会议文化呈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民主性与集中性相统一,平等性与竞争性相统一,稳定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具有政治导向功能、信息沟通功能、宣传动员功能和检查监督功能。同时,会议文化中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诸如文山会海、耗时费力,形式主义、落实不力,因循守旧、形式单一等问题,这些现象直接导致党政干部人在“会”途,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使许多实际工作难以推进落实。政治会议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常规性的政治会议,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其召开的程序;非常规定性的政治会议,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合法、高效的政治会议要遵循法定程序原则、民主集中原则、高效节约原则和责任追究原则。遵循会议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坚持执政理念与政治实践相统一,坚持代表素质与政治发展相统一,坚持协调和控制各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针对当前的“会多多”现象,开会要充分调研、科学谋划,做好会议之备;主题明确、实事求是,抓住会议之要;形成共识、认真落实,提高会议之效。
张秀艳[8](2015)在《建国以来中共关于党政关系认识的历史演进》文中提出建国以来中共关于党政关系的认识,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经过60多年的实践总结,最终形成中共当前关于党政关系调整的基本认识,即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政关系是自有政党以来就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从马、恩到列宁,党政关系从理论到实践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关于党政关系的理论认识。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董必武、邓小平等人在此理论基础上,结合政权实践经验,逐渐形成了他们关于党政关系的一些认识。建国后,中共关于党政关系认识的探索并没有中断,但却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过程。建国头七年,针对党政关系在实际中存在的严重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出了积极的调整。1956年至1978年,随着党内“左”倾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关于党政关系的认识和实践在反复中逐渐走上了党政不分的崎岖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对党政关系的大调整,提出了党政分开、党政职能分开的观点。随后,政治体制改革也被提上日程。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政关系的调整集中在对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调整。相应地,关于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政策不断出台、改进。党的十八大后,面对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困境,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在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环境下,提出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并严格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原则,将党和政府的权力关进法律和制度的笼子中。从建国以来中共对党政关系认识的探索历程来看,要形成合理、规范的党政关系,在强调党的领导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将党的领导、政府行政置于法律规范之中,使党的政策既能落到实处,又能保持稳定性。
郭耀平[9](2015)在《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指导下的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是一个系统并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包括马克思恩格斯权力制约思想、列宁权力制约思想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思想。这些思想不仅是为规范行政权力和公共权力的运行而提出的真知灼见,而且也是我国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构建的指导思想。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的财产属于全民所有。研究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不仅能够完善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的基本理论,更能为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完善提供理论支撑。本文所称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及杰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本文所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权力制约观、列宁权力制约观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不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本文以中国商用飞机有些责任公司作为研究我国大型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的样本,其决策机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现代企业决策机制的相关理论。但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民用飞机制造业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高价值的行业,其面临的市场环境和管理制度非常复杂,进而导致民用飞机企业的决策背景、决策文化、决策方式等与一般现代工业企业相比存在显着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为:民用飞机企业的决策背景较为复杂,决策文化鲜明,集体决策,以及决策的首要目标是控制风险等。我国民用飞机企业在性质上多为国有企业,且属于全民所有,加之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企业决策机制的构建中,尤其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为指导,在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进行合理的决策分工和职权分配,建立科学的层级式决策机制。纵观世界,各国民用飞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及意识形态等差异较大,选择的路径显着不同。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的构建不能照搬西方国家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而应以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为指导。从实践来看,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已成功应用于指导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大型国有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的构建,初步建立了“权责规范、制度完善、各负其责、有效制衡”的决策机制,有效保障了民用飞机企业的科学决策与风险控制,为民用飞机企业稳定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文章通过对典型国家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的研究,论证了其优点与不足,指出了我国民用飞机决策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在我国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应以我国公司法等规定进行形式上的构建,这与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对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构建的指导并不矛盾,二者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文章进而指出,要构建科学的中国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应以中国国情为基础,转变决策理念。既要保护国有企业资产,又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意志。要将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作为基本原则贯彻于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构建的始终。实现民用飞机企业决策运行科学化、决策组织合理化、决策主体选择市场化、决策活动民主化、决策管理制度化、决策监督法律化和决策行为合理化。在构建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总体路径中,要制定清晰的决策发展战略,塑造以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为指导的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文化,提升民用飞机企业董事会的科学决策能力,构建科学、民主和法制化的决策机制,有效使用决策支持机构,全面实施决策风险管理。在构建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的具体路径上,明确决策机制中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党委(党组)、职工代表大会以及工会等决策主体的决策权限、决策方式以及决策程序等。
李登建[10](2014)在《最后的乡贤》文中提出一、门口有座文昌阁碑楼村村北头有一座文昌阁,两层楼高,今天看实在不那么起眼,但如果上溯至明末清初,这恐怕就是方圆几十里数得着的雄伟建筑。阁里也并不曾见文昌帝君的高大塑像,贫穷的小村没有能力为他塑造金身,仅仅用木牌做了一个神位,可就是这块木牌却掌管着全村人的文运。正对着文昌阁有一条南北小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不得而知,反正从老辈人记
二、开好县级政协全会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好县级政协全会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对象及理论方法 |
第一章 传统医疗与乡村社会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医疗场域诸题 |
第二节 山西医疗场域的近代因素 |
第三节 卫生防疫与近代山西医疗 |
第二章 革命深进与医疗型变 |
第一节 空间融入:医政机构直接驻地乡村 |
第二节 资源登册:在地资源的调鉴与整合 |
第三节 关注苦痛:疾疫、伤亡与情感政治 |
第三章 集体生产与集体保健 |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 |
第二节 全国首家联合保健站成立 |
第三节 集体医疗体系的全面构建 |
第四章 医疗系统的全面改造 |
第一节 医学技艺的习得 |
第二节 行医方式的改变 |
第三节 医药空间的改塑 |
第五章 医学转型与政治建构 |
第一节 结合与冲突:中西医学 |
第二节 “祖国医学”的历史意涵 |
第三节 “新医学”与后殖民抵抗 |
第六章 医疗卫生与国家想象 |
第一节 卫生动员的策略与机制 |
第二节 米山医疗的典型化之路 |
第三节 新中国典型治理的机制特征 |
第七章 透过医疗场域看乡村社会 |
第一节 医疗场变的多面效应 |
第二节 场域更变与合作医疗的终结 |
第三节 乡村社会的适应与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一)实践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学界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对决策层关于统一战线相关文献的解读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内容与框架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若干基本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与构成 |
一、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阐释 |
(一)“公职人员”的概念 |
(二)“党外”的概念 |
二、党外公职人员来源与构成 |
(一)我国政治体制中“党外公职人员”的来源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分类构成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培养选拔、任用与管理 |
一、党外公职人员培养选拔政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任用政策的历史沿革 |
(一)建国初期的任用政策 |
(二)改革开放后的任用政策 |
(三)进入21世纪后的任用政策 |
(四)新时代选拔任用的政策 |
三、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管理 |
(一)对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引导 |
(二)优化党外干部管理结构。 |
(三)选好配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 |
(四)选好选准主委。 |
四、党外公职人员从政优势 |
(一)政治优势 |
(二)智力资源优势 |
(三)利益表达优势 |
(四)社会活动优势 |
五、党外公职人员不同时期在体制内的作用 |
(一)建国初期 |
(二)改革开放初期 |
(三)新时期 |
六、党外公职人员使用现状 |
(一)中央越来越重视,阵营越来越壮大 |
(二)实职正职比例增大,切实保障有职有权 |
七、制约党外公职人员培养使用的因素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内容 |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二、社会公众与媒体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三、民主党派对担任公职的党内成员内部监督 |
四、各级监察委员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第四节 民主党派党内监督概述与成效分析 |
一、内部监督内容 |
二、内部监督实践 |
三、内部监督成效 |
四、在内部监督中对腐败问题的处置 |
五、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制度基础和法理依据 |
一、制度基础 |
(一)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制度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党制度 |
二、法理依据 |
(一)根本法依据 |
(二)专门法依据 |
(三)行业法依据 |
(四)有关法规依据 |
第六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重要意义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
二、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补充 |
三、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要求 |
四、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要求 |
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国家监察法的内在要求 |
第二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与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 |
一、民主革命时期,监督雏形显现 |
二、建国初期,监督方针确立 |
三、整风反右时期,监督出现挫折 |
四、“文革”时期,监督遭受破坏 |
五、改革开放时期,监督恢复完善 |
六、“十八大”后,监督成熟定型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成效 |
一、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
二、监督机制逐步完善 |
三、监督效果初步显现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问题 |
(一)监督意识不够清晰,监督观念亟待提高 |
(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监督体系亟待完善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特殊性给监督带来的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界别分布具有特殊性 |
(二)党外公职人员管理体制具有特殊性 |
(三)党外公职人员任职情况具有特殊性 |
(四)党外公职人员廉政意识具有特殊性 |
(五)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倾向具有特殊性 |
(六)政治参与呈现多元化、差异性 |
三、特殊领域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难点 |
(一)宗教界 |
(二)工商联 |
(三)村委会 |
第三章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与特点分析 |
一、不同层级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特点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共同点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不同点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共同点 |
(一)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
(二)公共权力发生异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不同点 |
(一)内外监督不力 |
(二)外部环境影响 |
第四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意义与成效 |
第一节 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意义 |
一、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反腐败斗争的现实意义 |
(一)为反腐彻底性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
(二)为反腐高效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证 |
(三)为反腐持续性提供了有力的法理机制保证 |
二、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 |
(一)强化了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领导 |
(二)实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全面覆盖 |
(三)法定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权力来源 |
(四)创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方法路径 |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尚需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 |
(一)提升政治站位,以大作为彰显监督的权威性 |
(二)遵循五条原则,以科学性增强监督的实效性 |
第二节 监察法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和惩治的效用 |
一、监察法对全面深入开展反腐败的积极意义 |
(一)保证了监察机关的独立性 |
(二)实现了监察范围的全覆盖 |
(三)界定了监察职能和监察权限 |
(四)创新了以“留置”措施取代“两规”、“两指”措施 |
(五)强化了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
二、监察法对于预防和惩治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特殊作用 |
(一)统领推进作用 |
(二)警示威慑作用 |
(三)法治保障作用 |
三、监察法尚需进一步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与惩处的操作性 |
第五章 加强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性思考 |
第一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
二、坚持问题导向 |
三、坚持立体监督 |
四、坚持务实管用 |
五、坚持理论创新 |
六、坚持用权公开 |
第二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路径 |
一、加强民主党派队伍建设 |
二、加强廉政宣传教育 |
三、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
四、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
五、加强党派本体内部监督 |
六、加强反腐统筹协调 |
七、加强社会舆论制约 |
第三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工作机制 |
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机制 |
二、专项巡察监督机制 |
三、谈心谈话机制 |
四、失察责任追究机制 |
五、廉政诫勉机制 |
六、重要情况报告与通报机制 |
七、法治制约权力机制 |
八、自律约束权力机制 |
第四节 对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对村委会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大学习宣传监察法力度,形成“不敢腐”的强大法律震慑 |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关紧“不能腐”的权力制约制度笼子 |
(三)注重思想政治建设,营造“不想腐”的廉政勤政氛围 |
二、对宗教界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依法进行政治监督,精准贯彻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 |
(二)依法进行财务监督,对宗教界财务实行规范化管理 |
(三)依法进行组织监督,确保各宗教团体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高素质宗教界代表人士手中 |
(四)依法进行思想监督,增进宗教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
三、对工商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私企腐败监督,填补党和国家反腐综治体系空白点 |
(二)精准做好考察评价,把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入口关节点 |
(三)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聚焦严控政商交往活动廉政风险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正文数据表格 |
附录二 关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情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关于对民主党派内部监督专题调研提纲 |
附录四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
后记 |
(3)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章 长沙专区社会历史背景 |
1.1 长沙专区的人文历史和建制沿革 |
1.2 中国历代基层政权的历史变迁 |
1.3 晚清及北洋政府时期“自治化”实践 |
1.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由“自治化”向“行政化”过渡 |
1.5 “国家政权内卷化” |
第2章 中共基层政权建设的理论来源与实践探索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理论来源 |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实践探索 |
2.3 “行政化”路径下“党治国家”模式的确定 |
第3章 长沙专区的解放与面临的复杂形势 |
3.1 长沙专区的解放 |
3.2 长沙专区各县人民政府的成立 |
3.3 长沙专区新生人民政权面临的复杂形势 |
第4章 长沙专区成立初期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
4.1 中共长沙地委领导机构的组建与南下 |
4.2 中共南下长沙地委与地下党的会师 |
4.3 长沙专区基层干部选拔 |
4.4 基层干部的培训与整风 |
第5章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党的权威重塑 |
5.1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现状 |
5.2 审查党员:保持组织纯洁性 |
5.3 公开建党:公开党的组织与发展基层党组织 |
5.4 整党建党:健全党委制度与整风整党 |
第6章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建政 |
6.1 以“城乡兼顾”为工作中心的确定 |
6.2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政权的初创 |
6.3 区、乡政权的接管和区政府、党委的成立 |
6.4 保甲制度的暂时保留 |
第7章 “剿匪”及“清匪”运动 |
7.1 匪患的形成原因与目标指向 |
7.2 剿匪运动的历程 |
7.3 主力地方化和地方人民武装的建立 |
7.4 全面发动群众,进行清匪斗争 |
7.5 镇压反革命 |
第8章 “支前征粮” |
8.1 征粮运动的必要性 |
8.2 “夏借”工作的开展 |
8.3 “秋征”工作的开展 |
8.4 党政群组织的初建与对民众的初步动员 |
8.5 阶级斗争下的“加征大户”和“查挤黑田” |
8.6 征粮运动与基层政权的建设 |
第9章 “双减反霸” |
9.1 “双减反霸”运动的缘起 |
9.2 “双减反霸”运动历程 |
9.3 双减反霸与党群团组织的初建 |
9.4 保甲制度的废除与乡政权的初建 |
第10章 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 |
10.1 土改的必要性 |
10.2 土地改革的准备工作 |
10.3 .土地改革对民众的动员与改造 |
10.4 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改造 |
第11章 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和乡基层政权的确立 |
11.1 乡基层政权的逐步确立 |
11.2 民主建政工作的开展 |
11.3 《宪法》的颁布与乡(镇)基层政权的正式确立 |
第12章 长沙专区基层政权建政特点与历史影响 |
12.1 建政特点 |
12.2 历史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县级党政“会海”现象的成因和治理研究 ——以G省H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县级党政会议的理论解析和治理实践 |
(一)县级党政会议相关概念 |
(二)县级党政会议的理论分析工具 |
(三)会议治理的有关政策文件和成效 |
第二章 H县级党政“会海”的概况 |
(一)H县级党政会务机构设置及会议议事规则 |
(二)H县党政“会海”现状及特点 |
第三章 H县党政“会海”现象的成因分析 |
(一)H县会议相关体制机制合理性不足 |
(二)行政决策体制系统不完善 |
(三)情景因素导致会议多 |
第四章 县级党政“会海”现象的治理对策 |
(一)进行办公室机构改革 |
(二)加强减会提质制度建设 |
(三)建立自上而下监管机制 |
(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1976-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酝酿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三、研究资料和思路 |
四、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新旧交织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粉碎“四人帮”后的政治局面 |
一、组织人事工作的调整 |
二、政府机构的恢复和改革 |
三、思想意识的变化 |
四、邓小平的复出 |
第二节 经济改革的要求 |
一、“文化大革命”后的经济图景 |
二、《论十大关系》对改革的影响 |
三、加强经济的整顿和恢复 |
四、重申四个现代化,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
第二章 经济领域的思想解放 |
第一节 澄清“唯生产力论”,发展生产力 |
一、“唯生产力论”问题的来源 |
二、中央澄清“唯生产力论” |
三、理论界的有力配合 |
第二节 重新确立按劳分配的原则 |
一、按劳分配大讨论 |
二、按劳分配的理论阐释 |
第三节 肯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
一、为商品生产正名 |
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
第四节 重视按经济规律办事,改革计划体制 |
一、探讨经济规律的含义 |
二、改革经济管理体制 |
第五节 提出加强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 |
第三章 经济改革的初步探索 |
第一节 调整经济管理办法 |
一、加强标准化工作 |
二、做好经济统计工作 |
三、调整财税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国有企业的初步改革 |
一、恢复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 |
二、探索改善企业盈利的办法 |
三、加强企业质量管理 |
第三节 按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企业 |
一、重新启动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企业 |
二、行业和地方企业的改组 |
三、专业化协作改组的效果 |
第四节 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尝试 |
一、四川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背景 |
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开端 |
第五节 自发的农村改革 |
一、安徽、四川省委调整农村政策 |
二、农民自发包产到户 |
三、社队企业恢复发展 |
第四章 对外开放的起步 |
第一节 酝酿对外开放 |
一、肯定洋为中用 |
二、改善对外关系 |
三、从引进到开放 |
第二节 学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
一、频繁考察和研究南斯拉夫 |
二、讨论南斯拉夫的经济改革 |
三、介绍罗马尼亚的改革 |
第三节 考察研究亚洲经济发展 |
一、考察日本经济情况 |
二、研究与借鉴日本现代化经验 |
三、考察港澳经济情况及建议 |
第四节 考察西欧美国现代化 |
一、考察西欧美国的概况 |
二、谷牧考察西欧五国 |
三、对西欧美国实现现代化的几点认识 |
第五节 改革对外经济体制 |
一、改革对外贸易方式 |
二、突破两个禁区 |
三、筹建深圳、珠海出口基地 |
四、引进全面质量管理 |
第五章 正式决策经济改革 |
第一节 国务院务虚会集中讨论改革 |
一、国务院务虚会的由来 |
二、务虚会集中讨论经济改革 |
第二节 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改革 |
一、中央工作会议酝酿工作重点转移 |
二、中央工作会议继续讨论改革开放 |
三、邓小平在闭幕会上的讲话系统论述改革 |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6)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难点 |
第一章 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第一至三次全国文代会的召开 |
一、“大会师”:第一次全国文代会 |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的确立:第二次全国文代会 |
三、“批资反修”:第三次全国文代会 |
第二节 文艺界面临的历史、现实及政策问题 |
一、历史遗留问题十分深重 |
二、出现了新的思想混乱状况 |
三、文艺政策亟需进一步调整 |
第二章 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筹备及召开 |
第一节 大会的筹备工作 |
一、筹备工作的起步 |
二、大会代表的产生 |
三、主题报告的准备工作 |
第二节 大会召开简况 |
一、党员代表会议 |
二、大会日程概览 |
三、邓小平的《祝辞》 |
四、周扬做主题报告 |
第三章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发展的审视 |
第一节 对“十七年”时期文艺发展的探究 |
一、“十七年”时期文艺路线的判定问题 |
二、对《武训传》批判运动及“胡风事件”的讨论 |
三、对“反右”斗争及毛泽东“两个批示”问题的争论 |
第二节 如何看待“文革”十年及结束以来文艺发展 |
一、给大会的一封信 |
二、对“歌颂与暴露”关系的讨论 |
三、社会上流行歌曲引起的争议 |
四、对《“歌德”与“缺德”》处理方式的不同意见 |
五、对两部有倾向性问题作品的辩论 |
第四章 对繁荣新时期文艺措施的探讨 |
第一节 改革现行文艺体制 |
一、对文艺体制进行改革成为共识 |
二、“文艺体制改革”的三个方面 |
三、讨论“焦点”:电影体制改革 |
第二节 禁止对文艺工作横加干涉 |
一、“横加干涉”的表现及危害 |
二、造成“横加干涉”的原因探析 |
三、如何实现“禁止横加干涉” |
第三节 加强文艺队伍建设 |
一、文艺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 |
二、加强文艺队伍建设的措施 |
第四节 繁荣新时期文艺的其他建议 |
一、加强文艺工作的法制建设 |
二、加强文艺遗产抢救、保护工作 |
第五章 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精神” |
第一节 主流媒体及文艺刊物的宣传 |
第二节 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精神的通知下发 |
第三节 剧本创作座谈会的召开 |
结语: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历史意义、现实启示及局限性 |
一、历史意义 |
(一)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道路 |
(二)实现了中共文艺观的更新 |
(三)推动了中共文艺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
(四)实现了文艺队伍、文艺机构的重建和调整 |
二、现实启示 |
(一) 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方式来推动文化政策的制定、调整工作 |
(二) 以允许争鸣和政治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文化领域中的现实问题 |
三、局限性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一、出版文献类 |
二、内部资料类 |
三、个人着作类 |
四、学术期刊类 |
五、报纸杂志类 |
六、网络材料类 |
后记 |
(7)当代中国政治视角的会议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当代中国会议文化的概念 |
1.1 当代中国会议文化的含义 |
1.1.1 政治文化的含义 |
1.1.2 会议文化的含义 |
1.2 会议文化的基本形式 |
1.2.1 会议文化的制度形式 |
1.2.2 会议文化的工作形式 |
1.3 会议文化的社会作用 |
1.3.1 传播党的执政理念 |
1.3.2 贯彻落实各项政策 |
第二章 当代中国会议文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
2.1 当代中国会议文化的基本范畴 |
2.1.1 起点范畴:执政理念与实践 |
2.1.2 中心范畴:执政者与参政者 |
2.1.3 中介范畴: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 |
2.1.4 结果范畴:政治参与与政治民主化 |
2.1.5 终点范畴:个人与国家 |
2.2 当代中国会议文化的基本特征 |
2.2.1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2.2.2 民主性与集中性的统一 |
2.2.3 平等性与竞争性的统一 |
2.2.4 稳定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
第三章 当代中国会议文化的功能与困境 |
3.1 当代中国会议文化的功能 |
3.1.1 政治导向功能 |
3.1.2 信息沟通功能 |
3.1.3 宣传动员功能 |
3.1.4 检查督促功能 |
3.2 当代中国会议文化的困境 |
3.2.1 文山会海,费时耗力 |
3.2.2 形式主义,落实不力 |
3.2.3 因循守旧,形式单一 |
第四章 当代中国会议文化提升的建议 |
4.1 确立政治会议召开的基本原则 |
4.1.1 法定程序原则 |
4.1.2 民主集中原则 |
4.1.3 高效节约原则 |
4.1.4 责任追究原则 |
4.2 遵循会议过程中的基本规律 |
4.2.1 执政理念与政治实践相统一的规律 |
4.2.2 代表素质与政治发展相一致的规律 |
4.2.3 协调与控制各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 |
4.3 当代中国会议文化的优化对策 |
4.3.1 充分调研,科学谋划 |
4.3.2 主题明确,实事求是 |
4.3.3 形成共识,认真落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科研项目 |
(8)建国以来中共关于党政关系认识的历史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的意义 |
(二) 选题的研究述评 |
1、建国以来党政关系历史进程阶段的划分 |
2、出现“党政不分”、“以党代政”问题的原因 |
(三)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基本框架 |
1、本文的创新之处 |
2、本文的基本框架 |
一、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政关系的理论认识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政关系的初步认识 |
(二) 列宁的党政关系理论 |
1、坚持党的总的领导,注意党的领导权限 |
2、坚持党政职能分开,处理好党、政机关工作的结合问题 |
(三) 斯大林党政关系理论 |
(四)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关于党政关系的基本认识 |
1、毛泽东关于党政关系的基本认识 |
2、周恩来关于党政关系的基本认识 |
3、张闻天关于党政关系的基本认识 |
4、董必武关于党政关系的基本认识 |
5、邓小平关于党政关系的基本认识 |
二、建国以来中共关于党政关系认识的演进历程 |
(一) 1949年10月—1956年9月,党政关系认识在实践中的探索和改进 |
1、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2、党政关系在认识上和实践中的矛盾 |
(二) 1956年9月—1966年5月,党政关系认识在探索中出现偏差 |
(三) 1966年5月—1976年10月,党政关系认识探索走入歧途 |
(四) 1976年10月—1978年12月,党政关系认识在徘徊中前进 |
(五) 1978年12月—1989年6月,党政关系探索主要集中为党政分开 |
1、1978年12月—1987年10月,重申党的集体领导原则,认真解决党政不分问题 |
2、1987年10月-1989年6月,积极推进党政分开 |
(六) 1989年6月—2002年11月,党政关系探索集中为对党的领导水平的改善和提高 |
1、加强党的领导,积极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 |
2、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 |
3、积极推进依法治国,保障党的领导方式的法制化 |
(七) 2002年11月—2012年11月,党政关系调整主要集中在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行政能力的提高 |
1、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
2、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
3、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
(八) 2012年11月至今,党政关系调整更加注重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1、要更加注重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2、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
三、对建国以来中共关于党政关系探索历史的思考 |
(一) 建国以来中共关于党政关系探索历史的特点 |
1、关于党政关系的发展思路 |
2、关于党的角色转变 |
(二) 十八大开拓党政关系认识的新境界 |
1、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方式 |
2、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三) 始终坚持党政关系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指导下的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缘起 |
1.2 相关概念和范围 |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价值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价值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的主要内容 |
2.1 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的基本内容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权力制约观 |
2.1.2 列宁的权力制约观 |
2.1.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对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构建的当代指导意义 |
3.1 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含义 |
3.1.1 民用飞机企业决策及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的含义 |
3.1.2 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的规定性 |
3.1.3 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的构成 |
3.2 现代企业决策机制与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 |
3.2.1 现代企业决策机制 |
3.2.2 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与一般工业企业决策机制的差异 |
3.3 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的构建需要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的指导 |
3.3.1 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与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构建的关系 |
3.3.2 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的构建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的指导 |
3.3.3 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适合我国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的指导 |
3.4 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在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构建中的实践 |
3.4.1 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贯穿于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的发展历程 |
3.4.2 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在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决策机制构建中的实践 |
第四章 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权力制约国内外比较 |
4.1 典型国家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的权力制约 |
4.1.1 美国波音公司决策机制的权力制约 |
4.1.2 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决策机制的权力制约 |
4.1.3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决策机制的权力制约 |
4.2 国外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权力制约设计对我国的启示 |
4.3 我国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部分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形似而神不至” |
4.3.2 民用飞机企业决策理念有待深化 |
4.3.3 民用飞机企业决策体系市场化程度不高 |
4.3.4 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文化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五章 构建中国特色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
5.1 构建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的指导思想 |
5.2 构建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的目标 |
5.2.1 民用飞机企业决策运行科学化和民主化 |
5.2.2 民用飞机企业决策组织合理化 |
5.2.3 民用飞机企业决策主体选择逐步市场化 |
5.2.4 民用飞机企业决策管理制度化 |
5.2.5 民用飞机企业决策监督法制化 |
5.2.6 民用飞机企业决策行为合理化 |
5.3 构建中国特色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的总体路径 |
5.3.1 制定清晰的民用飞机企业决策发展战略 |
5.3.2 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文化 |
5.3.3 提升民用飞机企业董事会的科学决策能力 |
5.3.4 构建民用飞机企业科学、民主和法制化的决策机制 |
5.4 构建中国特色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的实施路径 |
5.4.1 构建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的决策主体 |
5.4.2 民用飞机企业决策主体的决策权限 |
5.4.3 民用飞机企业决策主体的决策方式 |
5.4.4 民用飞机企业决策主体的决策程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开好县级政协全会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D]. 李全平. 山西大学, 2020(03)
- [2]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D]. 杜俊奇.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3]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D]. 孙延青. 湘潭大学, 2019(12)
- [4]县级党政“会海”现象的成因和治理研究 ——以G省H县为例[D]. 谭斯颖. 吉林大学, 2019(12)
- [5]1976-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酝酿与探索[D]. 乔克.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6]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研究[D]. 王广锋.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7]当代中国政治视角的会议文化研究[D]. 叶松. 河南师范大学, 2015(03)
- [8]建国以来中共关于党政关系认识的历史演进[D]. 张秀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9]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指导下的民用飞机企业决策机制研究[D]. 郭耀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12)
- [10]最后的乡贤[J]. 李登建. 中国作家,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