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谱技术在设备润滑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马萧萧[1](2020)在《在线旋转式铁谱仪设计及磨粒图像采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铁谱技术作为油液分析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大型机械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铁谱分析技术以离线方式为主,尽管分析结果可靠,但实时性较差。近年来也有部分研究基于分析式铁谱仪的制谱原理开发了在线式铁谱仪,但由于存在磨粒堆积、图像采集效果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尝试设计了一种在线旋转式铁谱仪,获得了更好的磨粒在线捕集和成像效果。分析了影响磨粒在线捕集和成像质量的因素,针对原始油样粘度大及磨粒沉积面积小导致磨粒沉积率低,磨粒表面残留油液和气泡导致磨粒图像边缘模糊从而影响成像效果的问题,对在线旋转式铁谱仪进行了详细功能需求分析并制定了总体设计方案,将其细化为油样处理、自动制谱、磨粒图像采集和通信控制四个模块。对旋转式铁谱仪的磨粒沉积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推导出了与磨粒沉积有关的仪器系统参数。参考离线铁谱仪的磁头结构,设计了单沉积环且磁场强度可调的磁头,实现了不同大小磨粒的顺序沉积,并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磁头的磁场梯度分布进行了仿真优化。分析了在线旋转式铁谱仪的制谱需求,对其油样处理模块、在线制谱模块和磨粒图像采集模块进行了设计。其中,油样处理模块主要包括微量泵、气压供液装置、试剂瓶和振荡混匀器,实现了对采集油样的稀释和振荡混匀;在线制谱模块主要包括电磁磁头、沉积腔、支撑轴系和驱动电机,实现了对处理油样的在线制谱;磨粒图像采集模块包括磨数字显微相机和照明光源,实现了铁谱磨粒的显微图像采集。其中特别针对在线磨粒图像采集无法施加透射光的限制,设计了一种LED结合导光板的明场漫射背光照明方式,并以光照度均匀性为指标,通过Trace Pro光学仿真,优化了LED的数量。基于Lab VIEW软件平台,开发了在线旋转式铁谱仪的上位机通讯控制软件,实现了油样处理、在线制谱、图像采集过程的远程协同控制,并能够对采集的磨粒图像进行简单预处理。在实验室搭建了在线旋转式铁谱仪实验台,利用采煤机摇臂齿轮箱的油样进行了在线制谱和图像采集试验,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等手段,提取了铁谱图像中磨粒的数量、颜色、形状和纹理等特征信息,对其图像采集效果进行了评价。并通过与离线式铁谱分析方法获得的磨粒图像进行比较,对其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该论文有图74幅,表4个,参考文献96篇。
李娟,王飞雪[2](2019)在《油液监测技术在神东矿区的应用》文中指出为及时了解设备状态,制定相应的预防预测性检修措施,变事后维修、周期性维修到根据监测信息实施主动维修。进而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避免设备因频繁维修或盲目换油而造成的浪费。从油液监测的内容、方法、监测结果、油液磨粒形成机理等方面介绍了油液监测技术在神东矿区的应用,同时结合监测中的实际案例,以神华企业技术标准和磨粒图谱中的技术内容为参考,阐述了油液监测技术在实现设备按质换油及预防采煤设备机电事故中的重要作用。
夏泽华[3](2019)在《汽轮机油对汽轮机润滑系统磨损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是石化电力行业中大型汽轮机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工况的差异、结构的复杂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润滑油系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如果单纯地从机械外观等判断是无法找出问题所在的,这样就会给故障诊断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如果能够利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对汽轮机设备及其润滑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识别和解决,那么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本文首先阐述了目前主流分析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以汽轮机润滑油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油液监测技术和统计学中灰色预测理论研究汽轮机润滑系统的磨损等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分析了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结构和组成;对润滑系统中摩擦副的磨损类型和常见磨粒以及系统中常见的元素及主要磨损器件进行了分类和阐述;对油液监测技术中常用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并确定本课题所采用分析方法。2.对某电厂200MW汽轮发电机组的润滑油系统在油箱处定期取样,进行实验研究。实验采用理化性能分析、元素光谱分析和铁谱分析等多种分析手段,各项分析结果显示数值正常,该润滑油系统无明显故障。实验表明多种分析技术结合检测能够对润滑油系统实现有效监控。3.对某电厂350MW汽轮发电机组的润滑油系统定期取样并进行实验研究。实验通过理化性能分析、元素光谱分析和铁谱分析等多种分析手段,结合实验结果对设备中的磨损以及故障进行判断,推测润滑系统中的密封件和轴类零件出现故障,经设备检修后发现判断结果与实际检修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多种油液分析技术结合应用的优越性。进一步说明机械设备定期维护的重要性。4.选取壳牌L-TSA 46#汽轮机油的理化表征数据和元素光谱数据为特征信息。针对元素光谱分析中的铁元素,确定了理化性能中水分含量为最大关联参数,为磨损预测奠定基础。另外,借助于MATLAB系统建立了基于GM(1,1)模型的铁元素含量预测模型,根据后验比和小误差概率对模型进行验证表明该模型预测效果良好,为一级精度。除此以外,采用生成数列残差法对基础预测模型进行优化并在原预测理论中引入修正因子?,建立修正的预测模型。确定最佳修正因子?为0.990,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
周俊丽[4](2018)在《神东煤炭集团设备润滑管理及油液综合分析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神东煤炭集团先后采用了旋转式铁谱、理化指标分析、污染度测试、光谱分析等油液分析技术,对大型煤矿设备开展了一系列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应用研究。本文在总结已有油液分析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煤炭企业规范化的润滑管理以及基于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油液监测与分析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提高煤矿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论述设备润滑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明确了煤矿设备所用油脂类型的选用原则、储运管理、油液分析、废油回收等内容;构建了煤矿设备在用油品分析实验室,配备了铁谱仪、铁量仪、污染度检测仪、光谱仪等油液分析仪器,并制定了乳化油样、颗粒异常油样、污染物油样、柴油机机油等各种油样的检测流程。技术研究方面运用关联性研究方法分析了油液污染度与磨粒颗粒含量、铁磁颗粒指数与铁谱分析技术、添加剂与理化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实现了油液多参数监测信息的相互补充及印证;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奇异值分解法对油液监测的各个指标进行了权重分析,并对各个指标进行了重要程度的先后排序,增强了诊断的可靠性与客观性;构建了相对劣化度模型来评估润滑油的劣化情况,实现了对煤矿设备磨损和润滑评估的科学化。探究了神东煤炭集团油液分析技术,对大型煤矿设备开展了一系列铁谱分析技术应用研究,并以采煤机为例,总结了采煤机主要零部件的典型磨粒图谱,并对不同类型油样的磨损等级进行了划分;通过重点煤矿设备关键部件磨损监测分析案例,为基于油液分析技术的大型煤矿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提供参考。
颜欢,韩超,张贤明[5](2016)在《铁谱技术智能化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铁谱技术是诊断机械设备发生磨损故障的有效办法,但传统铁谱技术难以实现对油液进行在线监测和磨粒的自动识别,而铁谱技术的智能化发展使得磨粒自动识别得以实现;从在线铁谱智能图像理论、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模糊集理论4个方面综述了铁谱技术智能化的应用研究,为后续深入研究铁谱智能化识别系统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
曲盼盼[6](2016)在《石化装备关键机组磨损监控平台研发》文中研究说明石化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主要生产润滑油、柴油、汽油、化工原料、合成树脂、化肥等3000多种石油、化工产品,与人民的衣、食、住、行等息息相关。而另一方面,该行业又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一旦石化行业出现问题,则与之相关联的其他行业及其下游产业势必会受到波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石化机械设备逐步大型化、复杂化,如何保证设备安、稳、长、满、优的运行,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石化装备安全监测领域,油液监测技术占用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介绍了油液监测技术的内涵及分析方法,摩擦学的基本理论及机械设备的摩擦磨损机理。针对石化设备的特点,研究并开发了针对于该领域的综合监测评判平台。该监测平台旨在通过测定其在用润滑油的理化指标、定量、定性铁谱分析结果以及颗粒计数等定量、定性的参数,利用多元统计方法来构建模型,以达到判定石化关键装置的润滑、磨损状态,并依照判定的结果进一步完成对其状态发展趋势的预测。同时,由于定性铁谱分析得到的结果不是数值化的结果,得到承载着磨粒信息的铁谱片,信息反映在铁谱显微镜拍摄的磨粒图片上。铁谱片上的信息是最全、最真实的,不可能完全数值化,所以在上述的监测平台的框架中加入了磨粒图库部分。如果只考虑采集的在用润滑油油样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则容易忽略设备现场工况的影响,得出一个相对片面的结论。故必须要与现场设备的检维修记录上的信息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得到一个基于现场工况的判定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石化装备的润滑磨损状态的识别及趋势预测分析方法。上述平台的关键在于数据分析系统的分析结论,由于油液监测技术所采集到的信息数量及种类较多,故采用多元信息融合对其进行处理,简化数据分析的过程。选择对石化装备在用润滑油的性能影响最大的三个理化指标:运动粘度、酸值、水分含量作为分析变量,选用多元统计分析的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方法,在SPSS软件平台完成数据分析系统的搭建。在实验室搭建台架实验,定期、定点对齿轮箱内润滑油进行取样。对获取的150组润滑油油样的理化指标(运动粘度、酸值、水分含量)进行聚类和判别分析操作,建立综合评判在用润滑油润滑状态的数学模型。将得到的数学模型应用到石化设备在用的同系列润滑油的150组监测数据中进行判别,验证其在现场工况的可行性。根据判定结果可知,该判定准则对石化设备润滑状态的判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曹晨,刘新杰,张冰冰[7](2014)在《铁谱分析技术在农机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铁谱分析技术的特点和原理,详细讨论了铁谱分析技术在农机行业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方面的作用,并对铁谱技术在农机行业的发展作了展望。
丁芳玲,李曙光,朱登峰,周亚斌[8](2011)在《铁谱技术在润滑油在用油监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铁谱技术是一项通过磨损颗粒分析评估设备磨损状态,预报和诊断故障的技术,目前已在国内外普遍应用。本文使用铁谱技术对固定式燃气发动机-压缩机组和重载卡车变速箱的在用油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根据磨粒分析结果准确判断设备的磨损状态,分析结果与拆检/内窥镜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据此可有效排查设备突发故障。
邱荣华,张辉,张笑如[9](2009)在《油液分析技术及其在现代造纸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介绍了国内外油液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对比分析了几种油液分析方法,进一步提出将油液分析技术应用到现代造纸机械日常在线维护、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中的必要性、潜在价值、基本思路和前景,以促进我国造纸工业加快适应和提高应用现代化装备的技术水平。
邱荣华[10](2009)在《油液分析技术在纸机干燥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造纸机向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已成为主流。采用油液分析技术能够预知润滑油的性能和造纸机某些关键部件的劣化进程从而能采取相应的改善对策,可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同行尚无这方面的系统探究,故本文针对造纸机干燥部特点的油液分析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必将推动这项技术在我国造纸行业的发展和应用。本文从理论上有针对性地分析了油液分析技术的常用方法、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与应用进展;对造纸机干燥部润滑系统的油液监测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并对油品检测方法及结果进行评判;对干部润滑系统关键参数的控制进行了研究;最后,利用铁谱技术分析了滚动轴承的磨屑特征。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将油液分析技术与振动、噪音、温度等常用方法结合起来,能有效的提高设备故障的预知性、准确性和及时性。(2)加强对纸机干部润滑系统的润滑油粘度、水分等常规理化指标的监测可使定期换油改为按质换油,另外,清洁度是纸机润滑系统油液检测的主要内容之一。(3)润滑油温度控制在45℃到50℃之间,水含量控制在7%以下。(4)根据磨屑数量及形态的变化可区分滚动轴承的磨合、正常磨损及疲劳失效三个阶段,对滚动轴承的疲劳失效过程能进行有效地监测。
二、铁谱技术在设备润滑管理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谱技术在设备润滑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在线旋转式铁谱仪设计及磨粒图像采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铁谱技术研究现状 |
1.3 在线式铁谱分析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2 在线旋转式铁谱仪总体方案设计 |
2.1 铁谱分析方法 |
2.2 总体需求分析 |
2.3 总体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在线旋转式铁谱磁头设计 |
3.1 磁头工作原理及磨粒沉积规律分析 |
3.2 磁头结构设计 |
3.3 磁头磁场设计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油液在线制谱系统设计 |
4.1 设计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方案 |
4.2 油样处理模块设计 |
4.3 在线制谱模块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在线铁谱磨粒图像采集模块设计 |
5.1 总体方案设计 |
5.2 图像采集装置选型 |
5.3 光源设计 |
5.4 图像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方法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在线旋转式铁谱仪通信控制模块设计 |
6.1 总体方案设计 |
6.2 在线制谱控制模块设计 |
6.3 远程控制模块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7 在线旋转式铁谱仪的性能测试 |
7.1 测试前准备 |
7.2 测试过程 |
7.3 测试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油液监测技术在神东矿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取样点位、周期和取样要求 |
1.1 取样点位和周期 |
1.2 取样要求 |
2 油液监测的流程 |
2.1 总流程 |
2.2 实验室检测流程 |
3 油液监测的内容及案例 |
3.1 油液主要物理化学性能分析 |
3.2 油液磨粒分析 |
3.3 典型磨损颗粒的识别和形成机理分析 |
3.4 监测报告结论的类别 |
3.5 油液监测典型案例 |
4 结语 |
(3)汽轮机油对汽轮机润滑系统磨损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汽轮机油概述 |
1.3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概述 |
1.4 汽轮机润滑系统常见磨损 |
1.4.1 磨损理论介绍 |
1.4.2 磨损机理 |
1.5 汽轮机润滑系统常见磨粒 |
1.6 汽轮机润滑系统中常见元素 |
1.7 油液分析技术 |
1.7.1 理化性能分析 |
1.7.2 盘棒电极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
1.7.3 铁谱分析技术 |
1.7.4 各分析技术比较 |
1.8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8.1 油液分析技术研究动态 |
1.8.2 油液性能和设备磨损研究动态 |
1.8.3 灰色理论在油液分析中应用研究动态 |
1.9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10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油液监测技术的200MW汽轮发电机组润滑系统实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监测对象 |
2.3 取样要求 |
2.3.1 取样点选择 |
2.3.2 取样时间确定 |
2.4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5 实验操作 |
2.5.1 粘度测试 |
2.5.2 酸值测试 |
2.5.3 水分含量测试 |
2.5.4 元素光谱分析测试 |
2.5.5 铁谱分析 |
2.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6.1 粘度变化分析 |
2.6.2 酸值变化分析 |
2.6.3 水分含量变化分析 |
2.6.4 元素光谱分析 |
2.6.5 分析铁谱试验结果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油液监测技术的350MW汽轮发电机组润滑系统实验研究 |
3.1 监测对象 |
3.2 取样要求 |
3.2.1 取样点选择 |
3.2.2 取样周期选择 |
3.3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4 实验操作 |
3.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1 粘度变化分析 |
3.5.2 酸值变化分析 |
3.5.3 水分含量变化分析 |
3.5.4 元素光谱分析 |
3.5.5 分析铁谱试验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汽轮机润滑系统磨损灰色预测 |
4.1 前言 |
4.2 关联度分析 |
4.2.1 关联度概念及计算 |
4.2.2 原理与方法 |
4.2.3 油液监测数据关联分析 |
4.3 灰色预测 |
4.3.1 灰色理论概念与特点 |
4.3.2 模型优化 |
4.3.3 最佳修正因子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
(4)神东煤炭集团设备润滑管理及油液综合分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油液分析技术简介 |
1.3 油液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煤矿设备润滑管理及润滑油脂管理流程的建立 |
2.1 润滑管理的理论基础 |
2.2 企业润滑管理的观念存在的误区 |
2.3 润滑管理的内容与实施 |
2.4 润滑油脂的选用与管理 |
2.4.1 润滑油脂选用的基本原则 |
2.4.2 润滑管理的基本要求 |
2.4.3 润滑油脂的采购管理 |
2.4.4 润滑油脂供应商管理 |
2.4.5 润滑油脂的入库管理 |
2.4.6 润滑油脂的储运保管措施 |
2.4.7 换油的规定 |
2.4.8 润滑油的代用 |
3 煤矿设备在用油品分析实验室及检测流程构建 |
3.1 润滑油分析实验室构建方案 |
3.2 选用润滑油分析仪器设备信息 |
3.2.1 铁谱分析系统 |
3.2.2 铁量仪 |
3.2.3 污染度检测仪 |
3.2.4 光谱仪 |
3.2.5 其它设备 |
3.3 不同类型油样的检测流程 |
3.3.1 乳化油样 |
3.3.2 颗粒异常油样 |
3.3.3 污染物油样 |
3.3.4 柴油机机油油样 |
4 油液监测相关技术指标的关联性研究 |
4.1 齿轮油污染度和磨损颗粒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4.1.1 实验数据的获取 |
4.1.2 油液污染度与铁谱数据灰色关联度计算 |
4.1.3 结果分析 |
4.2 在用润滑油的铁磁颗粒指数与铁谱分析的相关性研究 |
4.2.1 实验部分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矿用润滑油添加剂与油品相关理化指标关联性研究 |
4.3.1 润滑油理化指标性能试验流程 |
4.3.2 齿轮油添加剂对油品理化指标关联性试验过程 |
4.3.3 齿轮油添加剂的有关于油品理化指标关联性验证结论 |
4.3.4 结论 |
5 采煤机综合油液监测指标权重及劣化度分析研究 |
5.1 油液监测方法层次结构构成 |
5.1.1 油液监测分析层次结构建立方法 |
5.1.2 油液状态检测磨损指标层次结构 |
5.1.3 油品质量与润滑状态监测手段的层次结构 |
5.2 油液监测方法及检测指标权重 |
5.2.1 磨损状态监测方法及属性权重的确定 |
5.2.2 原子发射光谱方法权重确定 |
5.2.3 不同磨粒类型权重结论 |
5.2.4 不同磨粒尺寸权重确定 |
5.2.5 不同技术手段权重结论 |
5.3 油液监测劣化分析方法 |
5.3.1 相对劣化评估模型 |
5.3.2 劣化度等级的划分 |
5.3.3 综合劣化度模型 |
6 油液铁谱分析技术在神东煤炭集团公司的应用 |
6.1 煤矿设备油液典型磨粒图谱分类 |
6.1.1 正常磨损颗粒 |
6.1.2 切削磨损颗粒 |
6.1.3 疲劳磨损颗粒 |
6.1.4 滚滑复合磨损颗粒(齿轮系) |
6.1.5 严重滑动磨损颗粒 |
6.2 磨损等级划分 |
6.2.1 正常磨损等级 |
6.2.2 轻微磨损等级 |
6.2.3 异常磨损等级 |
6.2.4 严重磨损等级 |
6.3 磨损监测分析案例 |
6.3.1 刮板机机尾减速器损坏 |
6.3.2 采煤机右摇臂行星头齿轮圈剥落 |
6.3.3 采煤机左牵引高速齿轮箱故障 |
6.4 油液铁谱分析技术在神东煤炭集团公司的应用效果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铁谱技术智能化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铁谱技术及其传统技术研究 |
2 智能化铁谱技术的应用研究 |
2.1 智能可视在线铁谱图像技术的应用研究 |
2.2 BP神经网络 |
2.3 支持向量机 |
2.4 模糊集理论 |
3 结语 |
(6)石化装备关键机组磨损监控平台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油液监测技术 |
1.2.1 油液监测技术内涵 |
1.2.2 常见的油液监测技术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机械设备磨损及状态发展趋势预测方法 |
2.1 摩擦学理论及其分类 |
2.1.1 摩擦的定义 |
2.1.2 摩擦的分类 |
2.2 机械设备磨损 |
2.2.1 磨损的定义 |
2.2.2 磨损的分类 |
2.3 机械设备的磨损失效过程 |
2.4 常用的机械设备状态判定及发展趋势预测方法 |
2.4.1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机械状态诊断方法 |
2.4.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机械设备诊断方法 |
2.4.3 基于灰色理论的机械设备状态诊断方法 |
2.4.4 基于线性回归模型的机械设备状态诊断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石化装备关键机组磨损状况监测平台 |
3.1 监测平台的组成 |
3.2 磨粒图库部分 |
3.3 数据分析系统 |
3.3.1 多源信息融合 |
3.3.2 聚类分析 |
3.3.3 判别分析 |
3.4 检维修记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构建数学模型 |
4.1 实验方案 |
4.1.1 实验平台 |
4.1.2 数据采集 |
4.2 油液监测理化数据综合评定指标构建 |
4.2.1 聚类分析及结果 |
4.2.2 判别分析及结果 |
4.2.3 验证判别函数式的可行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实验机组原始数据 |
附录2 实验数据的预处理结果 |
附录3 实验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 |
附录4 实验数据的Bayes判别结果 |
附录5 现场数据的Bayes判别结果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铁谱分析技术在农机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铁谱分析技术的特点和原理 |
2 铁谱分析技术在农机行业中的应用 |
2.1 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
2.1.1 铁谱技术在柴油机磨损状态监测中的应用 |
2.1.2 铁谱技术在齿轮箱磨损状态监测中的应用 |
2.1.3 铁谱技术在大型机组磨损状态监测中的应用 |
2.2 润滑油液的性能评价 |
3 铁谱分析技术在农机行业中的发展趋势 |
4 结束语 |
(9)油液分析技术及其在现代造纸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油液分析技术的起源与内涵 |
1.1 油液分析技术的起源 |
1.1.1 国外油液分析技术的起源与应用 |
1.1.2 国内油液分析技术的起源与应用 |
1.2 油液分析技术的内涵与常用方法 |
1.2.1 油液分析技术的内涵 |
(1) 油液分析与设备状态监诊的关系 |
(2) 油液分析技术的主要内容 |
1.2.2 油液分析技术常用方法 |
(1) 常规理化性能分析 |
(2) 光谱分析 |
(3) 铁谱分析 |
(4) 污染度监测 |
1.2.3 油液分析技术常用方法的比较 |
2 国内外油液分析技术的进展及发展趋势 |
2.1 国外油液分析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 |
2.1.1 润滑油油样特征与故障关系变化规律的研究 |
2.1.2 新型油液采集与分析技术手段的研发 |
(1) 嵌入式油液分析传感器和在线监控系统 |
(2) 便携式和微型化仪器的开发 |
(3) 多参数、多功能、综合化油液分析仪器 |
(4) 智能化、自动化油液监测系统的开发 |
(5) 信息融合技术的应用 |
(6) 远程诊断和油液分析服务 |
2.2 我国油液分析技术的进展及发展趋势 |
2.2.1 总体技术与应用进展 |
2.2.2 油液分析技术的进展及发展趋势 |
(1) 硬件方面 |
(2) 软件方面 |
(3) 方法和理论方面 |
(4) 管理模式方面 |
3 油液分析技术在造纸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3.1 油液分析技术在造纸机维护中的重要性 |
3.2 油样分析在造纸机械故障诊断中的研究与应用 |
3.2.1 国外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
3.2.2 国内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
3.3 油液分析技术应用于国内造纸工业的构想 |
3.3.1 加强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
3.3.2 纸机相关回油系统的配套设计、制造及改造 |
3.3.3 技术发展和应用趋势 |
4 结 语 |
(10)油液分析技术在纸机干燥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与意义 |
1.1.1 高速纸机对油液分析技术的迫切需求 |
1.1.2 课题意义 |
1.2 油液分析技术起源与现状 |
1.2.1 国外油液分析技术起源与应用 |
1.2.2 国内油液分析技术起源与应用 |
1.2.3 油液分析技术的内涵与方法 |
1.3 油液分析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外油液分析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 |
1.3.2 国内油液分析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 |
1.4 油液分析技术在造纸机械故障诊断中的研究与应用 |
1.4.1 油液分析技术在造纸机械维护中的重要性 |
1.4.2 油样分析技术在造纸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1.4.3 油液分析技术应用于国内造纸业的焦点问题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及创新点 |
1.5.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论文研究的目标 |
1.5.3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油液分析技术在纸机干燥部润滑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2.1 润滑系统对造纸机运行效率的影响 |
2.1.1 造纸机维护及其对造纸机运行效率的作用 |
2.1.2 润滑油在造纸机维护中的作用 |
2.1.3 加强磨合期和质保期监测的重要性 |
2.2 纸机干燥部润滑系统基本结构及组成分析 |
2.2.1 造纸机干燥部传动工况及润滑特性 |
2.2.2 干燥部对轴承润滑油的性能要求 |
2.2.3 干燥部润滑系统组成 |
2.3 纸机干燥部润滑系统油液监测评析 |
2.3.1 纸机干燥部润滑系统概况 |
2.3.2 润滑油特征 |
2.3.3 干燥部润滑系统油品监测方法及结果评判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纸机干燥部循环润滑系统关键控制参数的研究 |
3.1 润滑油性能的影响因素 |
3.1.1 润滑油主要质量指标及其意义 |
3.1.2 润滑油性能的影响因素 |
3.2 干燥部润滑系统中水分的危害及控制 |
3.2.1 水分的来源 |
3.2.2 干燥部循环润滑系统中水分的危害 |
3.2.3 干燥部循环润滑系统中水污染的控制 |
3.3 纸机干燥部润滑系统关键控制参数的研究 |
3.3.1 纸机干燥部润滑系统控制参数 |
3.3.2 实验方案 |
3.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谱技术在烘缸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4.1 铁谱技术及其特点 |
4.1.1 铁谱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
4.1.2 铁谱技术的工作范畴 |
4.1.3 铁谱技术的特点 |
4.1.4 分析式铁谱仪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4.2 铁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
4.2.1 铁谱分析工作程序 |
4.2.2 磨粒种类及特征 |
4.2.3 滚动轴承故障的主要形式与原因 |
4.2.4 滚动轴承的磨损过程分析 |
4.3 滚动轴承典型特征磨粒图谱的实验研究 |
4.3.1 实验方案 |
4.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四、铁谱技术在设备润滑管理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在线旋转式铁谱仪设计及磨粒图像采集方法研究[D]. 马萧萧.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2]油液监测技术在神东矿区的应用[J]. 李娟,王飞雪. 陕西煤炭, 2019(03)
- [3]汽轮机油对汽轮机润滑系统磨损影响研究[D]. 夏泽华. 东南大学, 2019(05)
- [4]神东煤炭集团设备润滑管理及油液综合分析技术研究[D]. 周俊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5]铁谱技术智能化应用研究进展[J]. 颜欢,韩超,张贤明.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 [6]石化装备关键机组磨损监控平台研发[D]. 曲盼盼. 太原理工大学, 2016(08)
- [7]铁谱分析技术在农机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J]. 曹晨,刘新杰,张冰冰.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4(01)
- [8]铁谱技术在润滑油在用油监测中的应用[J]. 丁芳玲,李曙光,朱登峰,周亚斌. 石油商技, 2011(03)
- [9]油液分析技术及其在现代造纸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 邱荣华,张辉,张笑如. 中国造纸学报, 2009(03)
- [10]油液分析技术在纸机干燥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D]. 邱荣华. 南京林业大学,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