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痛风结石的形成与膳食调节(论文文献综述)
袁旺新[1](2021)在《加味附子汤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太阴少阴证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加味附子汤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太阴少阴证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在本课题研究中,总共纳入7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予口服秋水仙碱治疗,观察组予加味附子汤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两周。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白细胞计数(WBC)、甘油三酯(TG)、血清尿酸(SUA)水平值的变化,计算疗效指数,并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结果作为安全性指标,运用统计学进行分析,评价加味附子汤联合刺络拔罐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1.研究共纳入70例患者,其中有67例患者完成了临床观察,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总脱落率为4.29%。2.治疗前:一般资料、单项证候积分、总体证候积分、WBC、TG、SUA水平值等经统计学计算,结果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3.治疗2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2%,观察组总有效率90.90%,两组疗效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4.治疗结果:两组均能改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关节肿胀程度评分、关节发热、关节皮肤暗红及关节畸形甚则局部肌肤溃烂,并且降低WBC水平(P<0.05),观察组在治疗自利不渴、胸脘痞满、食不下、手足寒、下利清谷等症状以及调节TG、降低SUA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在改善腹痛、但欲寐方面相比对照组具有一定优势,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疼痛VAS评分及改善关节肿胀、关节皮肤暗红、关节畸形甚则局部肌肤溃烂、关节发热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中,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分析: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患者发生7例不良反应,其中3例腹痛,2例腹泻,2例恶心欲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9%,观察组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等指标明显异常变化,观察组安全性明显优于对照组。6.结论:加味附子汤联合刺络拔罐法的治疗能有效改善太阴少阴证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中医总体证候积分,并具有一定的抗抑郁、抗焦虑作用,降低WBC、SUA水平并调节TG水平,且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秋水仙碱组,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陶晓阳[2](2021)在《基于社区的肾结石发病横断面调查及肾结石患者尿液成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液相色谱检测法在尿液草酸、枸橼酸中的应用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尿中草酸、枸橼酸的含量的简便可靠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于肾结石患者尿液样品中的测定。方法对空白样品按样品前处理步骤操作后进样,观察待测物的保留时间内是否存在干扰;选取6份不同来源的尿液样品,按样品前处理操作后进样,观察干扰化合物与待测物的保留时间是否存在重叠。按照标准曲线与标准添加的步骤对样品进行测定,以待测物浓度为横坐标,待测物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线性拟合。测定低、中、高三种不同浓度的质控样品,每批相同浓度样品于每日平均测定5份,并连续测定3个批次。根据每批次而绘制的标准曲线计算样品浓度,并与实际添加浓度进行对比,计算三种浓度的准确度,批内和批间的精密度。结果在专属性方面,尿液样本中草酸、枸橼酸的保留时间分别为9.7±0.2min和10.9±0.2min,空白样品中,草酸、枸橼酸在保留时间内均未见干扰,且尿液样品中的草酸、枸橼酸可与杂质基线分离(分离度>1.5),表明该检测方法专属性良好。在灵敏度方面,草酸的检测限与定量限分别为0.6mg/L、3.1mg/L,线性范围3.1-50mg/L;枸橼酸的检测限与定量限分别为7.1mg/L、156mg/L,线性范围156-2500mg/L。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灵敏度良好,线性范围能够满足尿液中草酸、枸橼酸的日常检测需求。在检测线性时,草酸与枸橼酸的标准曲线与标准添加曲线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结果表明二者在其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在准确度与精密度方面,草酸、枸橼酸的批内、批间精密度均在5%以内,符合ICH方法学验证指导原则中精密度小于15%的要求;草酸、枸橼酸的准确度在97.1-101.8%范围内,符合ICH方法学验证指导原则中准确度为85-115%的要求;该方法展现出了良好的准确度与精密度,表明该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尿液中草酸、枸橼酸液相色谱检测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专属性、灵敏度、准确度与精密度,在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与结石成分预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第二部分海南某社区常住居民上尿路结石横断面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目的探究海南省儋州市某镇常住居民上尿路结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可用于预测上尿路结石发生的指标。方法本研究采取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式,将海南省儋州市某镇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并使用自制的问卷表格进行资料的采集。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膳食情况调查、一般人口学特征调查、病史采集等;同时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超声学检查,对研究对象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量。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88名受试者,研究开始后5名受试者自愿退出,最终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383份,其中379人接受了B超检查。共查出13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患病率为36.4%;其中77例单侧肾结石,19例双侧肾结石,2例输尿管结石,40例肾结晶/钙化,这四个部位的结石患病率分别为20.3%、4.9%、0.5%、10.6%。调查显示该地区常住居民中,上尿路结石的男性患病率为47.3%(69/146),女性患病率为29.6%(69/233),男性明显高于女性(2x=12.072,P=0.001)。不同年龄上尿路结石患病率存在差异,其中最高年龄段为6069岁,患病率为42.4%。对受试者的既往史进行回顾发现,结石组较对照组在既往上尿路结石病史(P=0.000)、自发排石史(P=0.015)方面比例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实验室检查方面,结石组的血尿酸水平较对照组高(P=0.010),结石组24h尿量较对照组偏低(P=0.030),结石组的24h尿Ca/Cr(P=0.008)、24h尿Ca/Cit(P=0.017)均较对照组高。将差异显着的单因素指标以及具有临床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24h尿Ca/Cit较高者发生上尿路结石的风险增加(OR=6.437,95%CI:1.226-33.784),既往有上尿路结石病史者再次发生上尿路结石的风险增加(OR=2.751,95%CI:1.492-5.072)。应用EQUIL2软件进行尿液相对过饱和度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结石组草酸钙相对过饱和度(SSCa Ox)更高(P=0.021),结石组草酸钙晶体偏向于呈过饱和状态,而对照组草酸钙晶体则偏向于呈溶解状态(DGCa Ox,P=0.008)。进一步对SSCa Ox和DGCa Ox与24h尿液生化指标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24h尿钙、尿草酸、尿量、尿枸橼酸、尿p H、尿磷、尿钠、尿氯是SSCa Ox的显着影响因素,24h尿钙、尿量、尿草酸、尿p H、尿枸橼酸、尿磷是DGCa Ox的显着影响因素。结论本研究针对海南省儋州市某镇常住居民进行调查,发现该地区上尿路结石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男性和中老年人为高发人群,多项血、尿生化指标均对预测结石发生具有一定意义,24h尿液相对过饱和度工具在对预测结石发生和成分上具有重要价值。临床上可针对上述因素行进一步研究,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明确各因素对结石发病的具体影响机制,为上尿路结石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性建议。
赵庆[3](2020)在《慢性肾脏病Ⅲ~Ⅳ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型相关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Ⅲ~Ⅳ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初步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Ⅲ~Ⅳ期患者其它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中医症候特点,以寻找中医治疗的有效切入点。方法:通过纳排标准,纳入于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住院的慢性肾脏病Ⅲ~Ⅳ期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运用软件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资料两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资料或方差不齐时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x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单因素及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将具有显着性的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1、年龄分布情况:共纳入CKDⅢ~Ⅳ期患者217例,男129例,女88例,年龄最大值85岁,最小值23岁,平均年龄60.73±14.526岁;其中伴有高尿酸血症者为131人,平均年龄60.37±15.474岁;未伴有高尿酸血症者86人,平均年龄61.28±13.018岁。纳入所有患者中年龄≤50岁的有53人,占总人数百分比为24.4,51~65岁的患者有79例,占总人数36.4%,年龄在66~75岁之间的患者有49人,占总人数22.6%,年龄在76~85岁之间的患者有36人,总体占比为16.6%;伴有高尿酸血症的131人中,34人年龄≤50岁,占比为26.0%,有44人年龄在51~65岁之间,占比为33.6%,有28人年龄在66~75岁之间,占比为21.4%,25人的年龄在76~85岁间,占比为19.0%。2、CKD不同分期中高尿酸血症情况:纳入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Ⅲa期患者59人,Ⅲb期患者77人,Ⅳ期患者81人;Ⅲa期中伴发高尿酸血症的有26人,占比44.1%,其中男性16人,占比27.1%,女性10人,占比16.9%;Ⅲb期中发生高尿酸血症的有51人,占比66.2%,其中男性28人,占比36.4%,女性23人,占比29.9%;Ⅳ期中发生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有54人,占比为66.7%,其中男性25人,占比30.9%,女性29人,占比35.8%。3、服用治疗尿酸药物情况: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平素服用降尿酸药者有40人(30.5%),在痛风的16人中,有11人平素服用降尿酸药(68.8%)。在降尿酸药物的使用上,无论是否为痛风患者,碳酸氢钠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非布司他,次之为别嘌醇;Ⅲa、Ⅲb、Ⅳ期各期中伴有高尿酸血症的人数分别为26,51,54人,各期服用降尿酸药物的人数占各期高尿酸血症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6.9%,33.3%,29.6%。4、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在CKD不同分期中,本证的分布呈现基本相同的规律,脾肾气虚证独占鳌头,气阴两虚证位居第二,其次为肝肾阴虚证,次之为脾肾阳虚证,次之为阴阳两虚证;CKD不同分期中标证的分布多集中在瘀血证、湿浊证与湿热证这三证中,其中瘀血证更为突出;在本证中,高尿酸血症组脾肾气虚证占比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54.2%VS 3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标证中,高尿酸血症组瘀血证占比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41.2%VS 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尿酸血症组与非高尿酸血症组在证型分布中具有相似的规律,在本证中,脾肾气虚证占比最高,其次为气阴两虚证,次之为肝肾阴虚证,次之为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最少;在标证中,高尿酸血症组与非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证型集中在瘀血证、湿浊证与湿热证这三种证型之中,高尿酸血症组瘀血证占比最高,其次为湿浊证,次之为湿热证,非高尿酸血症组湿浊证占比最高,其次为湿热证,次之为瘀血证。5、CKDⅢ~Ⅳ期合并HUA的相关因素分析:SUA与BMI、BUN、Scr、Fe、iPTH呈正相关,相关性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GFR、尿PH、24h尿蛋白、LVEF呈负相关,相关性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UA与糖尿病呈负相关,与痛风、脑梗死、左室肥厚、左室舒张或收缩功能减低、颈动脉硬化或伴斑块、下肢动脉硬化或伴斑块、肾结石呈正相关,相关性显着(P<0.05)。经回归分析得出,尿PH>6.2、糖尿病、杓型血压可能为CKDⅢ~Ⅳ期伴HUA患者的保护因素,女性、BUN、脾肾气虚证、瘀血证、肥胖、肾结石可能是CKDⅢ~Ⅳ期伴HUA的危险因素。结论:1、CKDⅢ~Ⅳ期患者在50岁到85岁期间,HUA患病率随着年龄段的增加而增加。2、CKD伴HUA患者尿酸的药物治疗率偏低,其中碳酸氢钠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非布司他,次之为别嘌醇。3、HUA与CKDⅢ~Ⅳ期患者的其他合并症相互关联、影响。4、CKDⅢ~Ⅳ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主要影响证型是脾肾气虚证与瘀血证。
姚新宇[4](2020)在《痛风患者自我管理评估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编制适用于我国痛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估量表,并检验量表信、效度。为评估痛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了解其自我管理需求,验证相关干预效果提供工具。方法1.使用检索策略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回顾涉及痛风指南相关文献、慢性病自我管理量表编制和自我管理理论的国内外有关文献,拟定痛风患者自我管理分层测量模型。2.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痛风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访谈,收集其对痛风自我管理的建议作为量表编制的重要依据,并初步构建量表条目池。3.运用德尔菲法对初步构建的量表条目池进行专家函询,初次筛选量表条目,经预调查后形成痛风患者自我管理评估预试量表。4.使用自我管理预试量表设计调查问卷,对痛风患者进行第一次现场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再次筛选量表条目后形成正式量表。使用正式量表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第二次现场调查,检验量表信、效度。结果1.主要获得痛风指南、慢性病自我管理量表编制和自我管理理论相关的有效文献共53篇。确定本研究以自我管理三项任务、五项技能为理论基础,结合痛风疾病特点构建的量表分层测量模型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2.共访谈了10例痛风患者,5名痛风相关医务人员,根据访谈结果提炼出5个痛风患者自我管理相关主题,初步建立了59个条目的量表条目池。3.两轮专家函询分别发放函询问卷32份、30份,均回收30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75%、100%。第一轮有17名专家提出修改意见,第二轮有6名专家提出修改意见。两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0、0.865。专家意见协调程度Kendall’s W分别为0.350、0.438。两轮专家函询结束后,将“饮食管理”从“生活方式管理”中选出作为第2个维度,删除条目16个,合并11个,补充12个,形成的预试量表包含4个维度、49个条目。预调查中,确定量表以Likert 5级评分法应答。4.第一次现场调查结果显示,有8个条目不符合筛选标准,删除、合并这些条目后形成4个维度、41个条目的正式量表。第二次现场调查正式量表信、效度检验结果显示,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折半信度和2周重测信度分别为:0.962、0.842和0.904。内容效度指数:条目水平(I-CVI)为0.875~1.000,量表水平(S-CVI)为0.951;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提取4个公因子的方差累计贡献率为60.779%,条目共性方差在0.617~0.821之间。结论本研究初步研制了痛风患者自我管理评估量表,经检验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估痛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测量工具。
魏垚臣[5](2020)在《不同血尿酸水平对胆石症发生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不同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对胆石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6年6月至2015年12月开滦集团员工进行健康体检的97469例受试者的体检资料,分别收集流行病学调查内容、人体测量学指标、生化指标。受试者按照血尿酸四分位数水平分为4组,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4组受试者临床资料特征;计算四组受试者胆石症的发病情况;计算血尿酸水平对新发胆石症发病的影响:血尿酸水平与胆石症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血尿酸对胆石症模型拟合优度比较、按性别分层后血尿酸水平对胆石症发病的影响、箱线图示不同性别血尿酸情况、按年龄分层后不同血尿酸水平对胆石症发病的影响。主要采用人/年发病率来计算不同血尿酸分组中胆石症的发病情况,使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不同血尿酸水平对新发胆石症的风险比(HR)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97469例受试者总随访时间为592922人年,共有新发胆石症4270例,总发病率为7.2千人/年。Q1、Q2、Q3、和Q4组的人年发病率分别为6.34千人/年、6.91千人/年、7.44千人/年和8.19千人/年。COX风险比例模型显示,在校正了性别、年龄等多种混杂因素对胆石症发病的影响后,与Q1组相比,Q3、Q4组受试者新发胆石症风险均增加(HR:1.10,1.12;95%CI:1.01~1.20,1.03~1.23,P<0.05)。结论胆石症发病风险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较高的血尿酸水平是新发胆石症的危险因素,且独立于其他影响胆石症发病的危险因素。图4幅;表6个;参41篇。
段啸轩[6](2020)在《痛风宁联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随机分组实验方法,探究痛风宁联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从而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医院肾病风湿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将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病人共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是治疗组(痛风宁联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组)、对照组1(痛风宁组)、对照组2(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组),疗程为7天。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关节功能评分、中医症候评分以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病例无脱落,最终入组病例90例,每组30例。(2)VAS评分:治疗后三组的VAS评分分别为(1.77±0.57)、(1.80±0.48)、(1.63±0.67),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着(P<0.05),在改善患者VAS评分方面,三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3)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后三组的关节功能评分分别是(0.87±0.51)、(1.27±0.64)、(1.30±0.65),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着(P<0.05),在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方面三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1(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无显着差异(P>0.05)。(4)实验室检查:治疗后三组血尿酸分别是(406.00±28.20)、(420.10±32.14)、(489.07±39.52),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着(P<0.05),在降低血尿酸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P<0.05)、对照组1优于对照组2(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1疗效相当(P>0.05)。CRP:治疗后三组CRP分别是(7.39±2.58)、(17.49±5.34)、(12.83±3.36),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着(P<0.05),在降低CRP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1(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P<0.05),对照组2优于对照组1(P<0.05)。ESR:治疗后三组ESR分别是(21.23±6.75)、(29.53±9.78)、(25.43±5.83),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着(P<0.05),在降低ESR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1(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P<0.05),对照组2优于对照组1(P<0.05)。(5)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后三组中医症候积分分别是(3.97±4.36)、(6.60±7.05)、(11.17±7.22),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着(P<0.05),在降低中医症候积分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1疗效相当(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P<0.05),对照组1优于对照组2(P<0.05)。(6)安全性评价:治疗后三组患者的便常规及心电图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治疗期间,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安全等级为2级,对照组1中无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2中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4例安全等级为2级,1例安全等级为3级。三组患者ALT、AST、BUN、Cr在治疗前后均无显着差异(P>0.05)。(7)临床总有效率:痛风宁联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组(治疗组)痊愈患者8例,显效患者16例,有效患者4例,总体有效率为93.33%。痛风宁组(对照组1)痊愈患者5例,显效患者14例,有效患者2例,总有效率为70%。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组(对照组2)痊愈患者5例,显效患者12例,有效患者4例,总有效率为70%。三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宁联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组(治疗组)有效率高于痛风宁组(对照组1)和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组(对照组2)。结论:痛风宁联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不仅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可以降低血尿酸、ESR、CRP等指标,较单独应用西药或中药治疗效果更加突出,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张蕾[7](2020)在《肾茶饮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及患者饮食习惯调查》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肾茶饮治疗湿热型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评价其疗效性和安全性,为探索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提供依据和参考。同时了解高尿酸血症人群饮食习惯变化情况,探讨饮食习惯与高尿酸血症发病之间的关系,为防治本病提供合理的健康指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72例湿热型高尿酸血症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患者知情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加。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如低嘌呤饮食指导、运动宣教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肾茶饮,并结合饮食习惯调查,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一个疗程。本研究观察并记录试验前后两组患者尿酸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研究者利用自行设计的饮食习惯调查表,了解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饮食习惯变化情况。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UA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UA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试验组ALT较治疗前下降,对照组ALT较治疗前增加,试验组治疗前后AL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AS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AST较治疗前下降,对照组AST较治疗前增加,试验组和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后AST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3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T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TG较治疗前下降,对照组TG较治疗前增加,但两组组内比较治疗前后T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两组之间CHOL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CHOL较治疗前下降,对照组较治疗前略有增加,但试验组治疗前后CHOL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Cr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试验组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为20.6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改善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摄入更多数量和次数的叶菜和水果坚果类食物,摄入更少数量和次数的豆制品、菌藻类、内脏类、海产品类食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饮食摄入量和频率变化大体一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摄入更多纤维,摄入更少的总能量、蛋白质及脂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营养素摄入量变化大体一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能够降低中医证候评分,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2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能够降低患者高尿酸水平,且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肾茶饮具有减轻肝肾负担的作用。3肾茶饮简便易用,是一种具有安全性及良好疗效性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4本次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患者高脂肪、高嘌呤饮食偏嗜情况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后饮食模式逐渐向低嘌呤、多膳食纤维模式改变,同时改良后的饮食模式对尿酸下降有积极作用,可在患者中推广实施。
张坚[8](2020)在《现阶段膀胱结石成分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现阶段膀胱结石成分特点和分析膀胱结石疾病产生的危险因素,为现阶段膀胱结石疾病的预防、治疗和抑制复发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期间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膀胱结石患者90例,进一步根据样本量计算原则,最终确定87例为膀胱结石疾病研究组,并随机选取同期泌尿外科收治的无泌尿系结石的其他疾病患者87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相应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并均取得患者知情和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的所有基本资料和相关信息均由受过专门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信息采集,分析研究对象的姓名、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居住地、职业、每日饮水量、盐摄入量、活动量、伴发泌尿系感染、高血压病、下尿路疾病史及家族疾病史等信息,以及膀胱结石患者晨空腹血液样本和24h尿液样本,分析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酸、血钙浓度和尿液中钙、钾、钠、氯、镁和磷浓度;将收集的膀胱结石标本,采用红外光谱法进行成分分析,进一步将研究对象的血清和尿液代谢指标、年龄、体重指数、每日饮水量、每日盐摄入量、活动量、伴发泌尿系感染、高血压病、下尿路疾病史和家族史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现阶段膀胱结石发病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本组共纳入膀胱结石患者90,其中男性87例,女性3例,男性发病率显着高于女性,考虑女性膀胱结石的医源性特征,不具有结石的代表性。(1)在进一步研究的87例膀胱结石中,膀胱结石成分主要有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和无水尿酸3种单一成分结石,占比分别为13.79%、8.05%、2.30%;而混合成分结石有10种,分别是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混合、碳酸磷灰石+一水草酸钙混合、碳酸磷灰石+二水草酸钙混合、无水尿酸+一水草酸钙混合、尿酸铵+一水草酸钙混合、无水尿酸+二水磷酸氢钙混合、尿酸铵+无水尿酸混合、碳酸磷灰石+六水磷酸镁铵混合、碳酸磷灰石+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混合、碳酸磷灰石+六水磷酸镁铵+一水草酸钙混合,占比分别为:14.94%、10.34%、3.45%、5.75%、3.45%、2.30%、3.45%、4.60%、21.84%、5.75%。(2)经分析,膀胱结石可分为四种结石成分类型,包括草酸钙类,约占79.31%;碳酸钙类,约占54.02%;尿酸类,约占17.24%;磷酸铵镁类,约占10.34%。经统计学分析,4种类型膀胱结石中草酸钙类、碳酸钙类和尿酸类60岁以下发生率稍低于60岁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磷酸铵镁类60岁以下明显低于60岁以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尿钙、尿钠、尿镁、年龄、BMI、居住地、职业、文化程度、每日盐摄入量、饮水量、活动量、结石家族疾病史、伴发泌尿系感染、高血压病、下尿路疾病等进行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以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为自变量,以膀胱结石发生为因变量,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95%可信区间内,OR值>1,说明高尿钙、高尿钠、高尿镁、年龄≥60岁、BMI≥27Kg/m2、有泌尿系结石家族史、每日盐摄入量≥6g、伴发下尿路疾病、代谢性疾病、泌尿系感染和高血压病是导致膀胱结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值<1,说明饮水量多、活动量多为膀胱结石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现阶段膀胱结石的主要成分类型为草酸钙类,膀胱结石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尿钙、高尿钠、高尿镁、年龄≥60岁、肥胖、有泌尿系结石家族史、每日盐摄入量≥6g、伴下尿路疾病、代谢性疾病、泌尿系感染和伴高血压病;而饮水量多、活动量多为膀胱结石发病的保护因素。
张静[9](2020)在《常见食品中嘌呤类组分及其在加工贮藏中的变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高尿酸血症、痛风等的患病率不断提升,而且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伴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更加喜欢点外卖,选择更多高油高盐高热量的饮食方式,是造成代谢基础疾病频发的重要原因。而造成高尿酸血症的直接因素是各种不健康饮食方式导致人体嘌呤类组分摄入过量,使得体内尿酸水平不断升高,在体内各个部位产生尿酸盐结晶,显着提高患病风险。因此,研究分析各类常见食品及调味品中嘌呤类组分含量十分重要,并且需要掌握贮藏加工过程中食品嘌呤类组分的变化规律,以期为人们提供科学合理的膳食建议,降低患病风险,同时也为高尿酸血症、痛风等患者提供数据参考,通过饮食配合药物治疗,稳定病情,早日恢复健康。本文主要建立优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测定食品中嘌呤类组分方法,并利用这一方法检测常见食品及调味品中嘌呤含量及分布规律。同时,探究在传统热加工、贮藏过程中食品中嘌呤类组分的变化规律,并且对不健康饮食方式中广泛添加的调味品进行研究分析,探究调味品对痛风等疾病的不良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RP-HPLC嘌呤类组分检测方法优化对比分析各项色谱条件,试验不同流动相对嘌呤检测结果的影响情况,最终确定操作方便、高效、准确度较高的嘌呤类组分检测方法,建立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Agilent XDB-C18柱(4.6 mm×250 mm,5.0μm);流动相:0.02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 H=3.8);流速:1.0m L/min;柱温:25℃;进样量:20μL;紫外波长:254nm。相关系数在0.9996~0.9998,相对标准偏差在0.97%~1.69%之间,回收率在79.85%~102.60%,控制在定量分析的阈值范围内,可以较为准确地测定食品中四种嘌呤类组分含量。(2)典型食品及常见调味料的嘌呤类组分含量及分布规律通过水产品、畜禽肉类、植物性食品等常见典型食品及调味品中的嘌呤类组分检测,探究嘌呤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所测食品中总嘌呤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水产品>动物内脏>畜禽肉类>植物性食品,其中所测水产品为高嘌呤类食物,总嘌呤含量为147.46~433.15mg/100g;所测畜禽肉类为中嘌呤类食物,总嘌呤含量为106.09~138.16mg/100g,而内脏猪肝的总嘌呤含量大于280mg/100g,高于部分水产品;所测植物性食品属于低嘌呤类食物,总嘌呤含量大部分小于50mg/100g。各类调味品中嘌呤含量相差较大,鸡精、鸡鲜调味料总嘌呤含量高于500mg/100g,且因添加了呈味核苷酸,次黄嘌呤和鸟嘌呤含量明显较高。由实验结果可发现,食品中嘌呤类组分含量及分布与食品种类、食品品质、生长环境、取样部位等因素密切相关。(3)传统热加工方式和贮藏条件下的嘌呤类组分变化通过水煮、微波加热、油炸等热加工过程中嘌呤类组分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水煮、微波加热、油炸过程中猪肉中总嘌呤含量均不断减少至趋于稳定值,肉汤中嘌呤含量相应增加,三种加工方式对嘌呤的脱除率不同:微波>水煮>油炸,水煮60min的除率约为60%,微波10min约为70%,油炸5min约为40%。测定了20℃常温、4℃冷藏、-20℃冷冻三种不同温度,贮藏0~96h鸡肉中嘌呤类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温度越低,嘌呤变化也越小。在鸡肉品质不出现显着腐败变质的前提下,20℃贮藏18h鸡肉中次黄嘌呤不断增加,黄嘌呤缓慢增加,腺嘌呤、鸟嘌呤有所减少;4℃贮藏时,48h内次黄嘌呤、黄嘌呤不断增加,之后次黄嘌呤保持稳定,黄嘌呤缓慢增加,腺嘌呤、鸟嘌呤变化较小;-20℃贮藏时,96h内各嘌呤类组分基本保持稳定。(4)食品增鲜强化中的I+G抗降解稳定特性测定了I+G中四种嘌呤类组分含量,结果表明I+G等食品增鲜剂中次黄嘌呤含量较高,进一步探究调味品中大量添加呈味核苷酸二钠(I+G)造成人体大量摄入嘌呤类组分,带来健康风险。同时测定I+G添加到生鲜食品及热处理后的食品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未处理的生鲜食品中所含的磷酸酯酶会分解I+G,而热处理后由于磷酸酯酶失活,对I+G作用较小。
张子程[10](2019)在《紫薯花色苷干预尿酸代谢异常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尿酸代谢异常泛指血液中尿酸水平过高,进而在体内沉积并最终引发痛风的病症。其典型代表高尿酸血症(HUA)已发展成为继“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三高外的“第四高”,在我国呈现“高流行、年轻化”的趋势。尿酸属于人体嘌呤代谢通路的终末产物,其产生过程中受通路上多种生物活性酶的调控。而当人群频繁和大量摄入高嘌呤含量食品时,则会导致大量尿酸生成,超出人体自身代谢能力,引发尿酸代谢异常疾病。目前临床上尚无可以根治尿酸代谢异常疾病的有效手段,包括黄嘌呤氧化酶(XO)抑制剂别嘌呤醇等在内的药物不仅需要长期服用,而且都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给患者带来较大负担。因此,具有高效低毒特点的天然活性成分,尤其是特殊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在营养干预尿酸代谢异常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也是近些年的热点研究课题。本文旨在探究紫薯花色苷干预尿酸代谢异常的物质基础及分子机制。利用酸醇浸提法、乙酸乙酯萃取法及AB-8大孔吸附树脂制备紫薯花色苷一次纯化物(APSPE),与9种商业不同来源花色苷富集物,比较其对XO抑制活性强弱;进一步利用ODS反向制备填装柱制备不同的紫薯花色苷二次纯化级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花色苷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基于体外XO抑制实验筛选得到酶活抑制效果最佳的二次纯化级分;在此基础上,利用荧光光谱分析法进一步比较花色苷纯化级分与XO相互作用,对活性最佳的紫薯双酰基花色苷纯化级分(HAA-PSP),采用荧光猝灭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系统研究其与XO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利用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手段研究紫薯含有的典型分子结构的单体花色苷与XO相互作用的模式,从理论角度深入探究紫薯花色苷分子与XO活性位点相互作用的结合模式,并揭示其抑制XO活性的关键基团;利用HUA小鼠模型,系统评价HAA-PSP体内降尿酸的生物活性,通过研究其对尿酸生成通路关键酶的调控作用,以期揭示紫薯花色苷干预尿酸代谢异常的分子机制;最后,将HAA-PSP与别嘌呤醇按一定浓度进行复配,研究别嘌呤醇和HAA-PSP改善HUA小鼠尿酸水平、肾脏损伤、氧化应激等生理作用的单独和联合效应及机制,探讨HAA-PSP是否能在保证降尿酸治疗效果的前提下,通过减少别嘌呤醇的使用剂量,进而缓解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肾脏炎症及功能性损伤。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酸醇浸提法及乙酸乙酯萃取法制备紫薯花色苷粗提物,利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制备得到紫薯花色苷一次纯化物APSPE;在XO活性抑制方面,与市面上的商业不同来源的花色苷富集物相比,APSPE具有明显优势,表现出更为显着的“剂量-效应关系”。APSPE经过ODS纯化获得4个紫薯花色苷纯化级分,pH示差法及HPLC结果显示,级分1主要组分为花色苷辅色素,级分2为分子量900左右的单酰基花色苷,级分3为分子量1100左右的双酰基花色苷,级分4的花色苷含量极低,推测主要为其它杂质成分。活性比较结果显示级分3对XO活性抑制作用最强,级分2效果次之。此部分研究结果表明紫薯花色苷中起主要XO抑制效果的是花色苷组分而非辅色素,且紫薯双酰基花色苷(大分子量)的抑制作用要明显强于单酰基花色苷(小分子量)。(2)利用紫薯花色苷二次纯化级分1、2、3开展荧光猝灭光谱和圆二色谱分析可知,随着花色苷含量的增加,XO固有荧光强度不断降低,说明花色苷纯化级分与XO间存在相互作用。其中级分3,即双酰基花色苷级分(HAA-PSP)对XO的荧光猝灭效果最好。进一步分析相关数据可知,HAA-PSP对XO的荧光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作用,且与XO活性空腔上仅存在单一结合位点。二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力为疏水相互作用,结合过程可能属于熵驱动的吸热自发反应。由圆二色谱实验结果可知,随着HAA-PSP与XO摩尔比的增加,XO圆二色谱特征峰的椭圆率逐渐降低,表明HAA-PSP能够对XO的二级结构产生影响;其与XO的结合能够使酶的构象发生重排,对其氢键网络结构产生影响,并导致XO的二级结构变得更加致密,限制底物与XO的结合过程,最终导致XO的催化活性降低,对酶活产生了抑制效果。(3)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双酰基花色苷结构与XO的结合程度高于单酰基花色苷结构及不含酰基基团的花色苷结构,酰基基团在大分子量花色苷与XO活性中心的识别与结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紫薯花色苷结构中槐糖苷所携带的酰基基团能够有效深入XO活性空腔内部,并与Lys771、Glu802、Glu879、Arg880、Val1011、Pro1012等周围的活性氨基酸残基形成相互作用,除酰基基团外的花色苷其它结构则能够与XO活性通道口附近氨基酸残基产生相互作用并覆盖活性通道口的位置,从两方面同时对底物进入活性空腔与钼喋呤结合的过程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紫薯芳香族双酰基花色苷与XO相互作用的驱动力主要为疏水相互作用,同时存在氢键等辅助作用力。此外,酰基基团类型差异对其与XO相互作用所产生的酶活抑制效应有一定的干预和影响,与矢车菊素为母核结构的花色苷分子相比,以芍药素为母核结构的花色苷分子受酰基基团类型的影响和干扰更大。除此之外,咖啡酰相较于阿魏酰等其它基团,属于更优势基团,对花色苷与XO酶的结合起到协助作用。(4)HUA小鼠体内实验结果表明,HAA-PSP能够有效调控HUA小鼠血清尿酸水平,且作用效果明显强于APSPE。在给药期间,HAA-PSP未对小鼠脏器产生明显毒性损伤,且能够显着调节HUA小鼠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削弱HUA小鼠的肾脏损伤。与此同时,HAA-PSP又能有效抑制尿酸生成通路关键酶,如黄嘌呤氧化酶(XO)、腺苷脱氨酶(ADA)及5’-核苷酸酶(5’-NT)的活性,能够从源头抑制高尿酸血症小鼠体内尿酸及其前体物的生成,达到降低尿酸水平的效果。(5)将HAA-PSP与别嘌呤醇按一定浓度进行复配再次开展HUA小鼠体内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当HAA-PSP与别嘌呤醇复配共同使用时,其对于HUA小鼠的降尿酸活性与HAA-PSP单独使用相比更显着,推测HAA-PSP可能对别嘌呤醇间存在一定的辅助效应,即能在减少别嘌呤醇的摄入量的同时维持一定的降尿酸活性,达到改善和调节尿酸代谢异常的作用效果。而HAA-PSP与低剂量别嘌呤醇复配使用能够有效缓解HUA小鼠由于高剂量别嘌呤醇使用所造成的肾脏功能性损伤,即表现为小鼠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的调控及肾脏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到的炎性细胞浸润程度的减轻、肾小球及近曲小管的形态学结构恢复到正常化趋势、肾小球基底膜和系膜基质的增生情况得到抑制等现象。此外,HAA-PSP与低剂量别嘌呤醇的联合使用能够有效增强高尿酸血症小鼠体内氧化防御能力,从而缓解由HUA引发的体内氧化应激损伤症状;同时,HAA-PSP与低剂量别嘌呤醇的联合使用能够显着阻碍NF-κB通路的活化过程,减少和抑制炎性细胞因子TNF-α、TGF-β1、白细胞介素家族中的IL-6与IL-1β、黏附分子ICAM-1、环氧合酶COX-2在肾脏中的释放情况,从而减轻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肾脏炎症,并有效降低高剂量别嘌呤醇产生的机体不良反应。由此可以推断,HAA-PSP作为天然膳食功能因子,能够在与别嘌呤醇的辅助治疗中有效降低别嘌呤醇的使用剂量,同时缓解药物对患者肾脏产生的额外损伤,从而延缓高尿酸血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引发的慢性肾病的发生与发展。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期望为膳食花色苷营养干预高尿酸血症、防治尿酸代谢异常提供科学依据。
二、痛风结石的形成与膳食调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痛风结石的形成与膳食调节(论文提纲范文)
(1)加味附子汤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太阴少阴证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1.4 样本量估算方法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对象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5 统计学方法 |
2.6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
2 可比性分析 |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治疗前证候总积分比较 |
2.3 两组治疗前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2.4 治疗前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 |
2.5 治疗前两组WBC、SUA、TG水平比较 |
3 疗效结果 |
3.1 临床疗效比较 |
3.2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比较 |
3.3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4 两组治疗后HAMA/HAMD评分比较 |
3.5 两组治疗后WBC、SUA、TG水平比较 |
4 不良反应评价 |
5 安全性评价 |
分析与讨论 |
1 西医学对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 |
1.1 痛风性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
1.2 发病机制 |
1.3 临床表现 |
1.4 AGA的治疗 |
2 中医对痛风病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2.2 辨证分型与治疗 |
3 导师六经辨治痛风病的学术思想 |
3.1 痛风病六经辨证的病因病机 |
3.2 痛风病的六经辨治与外治法研究 |
4 试验结果分析 |
4.1 临床疗效分析 |
4.2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4.3 WBC、SUA、TG水平结果分析 |
4.4 HAMA、HAMD评分疗效分析 |
4.5 安全性分析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基于社区的肾结石发病横断面调查及肾结石患者尿液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液相色谱检测法在尿液草酸、枸橼酸中的应用 |
一、研究背景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海南某社区常住居民上尿路结石横断面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
一、研究背景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24h尿液分析在肾结石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3)慢性肾脏病Ⅲ~Ⅳ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型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肾脏病与高尿酸血症的西医研究进展 |
1.慢性肾脏病与高尿酸血症定义与诊断 |
1.1 慢性肾脏病定义及诊断沿革 |
1.2 高尿酸血症定义诊断及分型 |
2.慢性肾脏病与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 |
2.1 高尿酸血症国内外流行病学 |
2.2 慢性肾脏病国内外流行病学 |
3.尿酸盐的生物作用概述 |
3.1 尿酸的生成、排泄及生理功能 |
3.2 HUA致病机制 |
4.发病机制及治疗概述 |
4.1 慢性肾脏病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 |
4.2 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
5.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高尿酸血症中医研究进展 |
1.中医对高尿酸血症的病因病机认识 |
1.1 古籍文献对高尿酸血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现代中医对高尿酸血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2.高尿酸血症的中医药临床研究 |
2.1 证型体质研究 |
2.2 临床治疗研究 |
3.单味中药降尿酸机制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排标准 |
1.4 临床数据收集 |
1.5 统计方法 |
2.研究结果 |
2.1 患者基本资料 |
2.2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2.3 不同血尿酸水平分组间各检查指标情况 |
2.4 慢性肾脏病Ⅲ~Ⅳ期患者血尿酸的相关因素探讨 |
3.讨论 |
3.1 患者基本情况 |
3.2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3.3 CKDⅢ~Ⅳ期合并HUA的相关因素分析 |
3.4 绪论 |
4.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痛风患者自我管理评估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痛风患者自我管理评估预试量表的形成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文献研究结果 |
2 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
3 德尔菲专家函询结果 |
4 预调查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痛风患者自我管理评估正式量表的形成及信效度检验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第一次现场调查结果 |
2 第二次现场调查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创新性 |
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附录 |
致谢 |
(5)不同血尿酸水平对胆石症发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观察对象 |
1.1.2 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
1.2 结果 |
1.2.1 研究对象按血尿酸四分位数分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
1.2.2 受试者胆石症的发病情况 |
1.2.3 不同水平血尿酸影响胆石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
1.2.4 血尿酸对胆石症风险模型的拟合情况 |
1.2.5 不同性别人群血尿酸与胆石症发生风险 |
1.2.6 不同性别人群血尿酸分布情况 |
1.2.7 不同年龄人群血尿酸与胆石症发生风险 |
1.3 讨论 |
1.3.1 血尿酸与胆石症的相关研究 |
1.3.2 不同血尿酸水平与胆石症发生风险 |
1.3.3 不同年龄及性别血尿酸水平对胆石症的影响 |
1.3.4 血尿酸影响胆石症发生的机制 |
1.3.5 本研究的意义 |
1.3.6 研究的优势与局限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胆石症危险因素及血尿酸与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
2.1 前言 |
2.2 胆石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
2.2.1 多种因素影响胆石症的发生 |
2.2.2 年龄对胆石症的影响 |
2.2.3 性别及种族对胆石症的影响 |
2.2.4 血脂对胆石症发病的影响 |
2.2.5 饮食与胆石症 |
2.2.6 胆囊运动功能与胆石症 |
2.2.7 肠道微生物与胆石症 |
2.2.8 肥胖、快速体重下降与胆石症 |
2.2.9 吸烟、饮酒及体力活动与胆石症 |
2.3 血尿酸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
2.3.1 血尿酸与心血管疾病 |
2.3.2 血尿酸与泌尿系疾病 |
2.3.3 血尿酸与痛风及骨关节炎 |
2.3.4 血尿酸与代谢综合征 |
2.3.5 血尿酸与胆石症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开滦集团公司员工健康体检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6)痛风宁联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现代医学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 |
1.1.1 痛风性关节炎认识过程及分类 |
1.1.2 痛风性关节炎的流行病学 |
1.1.3 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1.1.4 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
1.1.5 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 |
1.1.6 现代医学治疗痛风的不足与展望 |
1.2 祖国医学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现状 |
1.2.1 痛风病名的认识 |
1.2.2 痛风的病因病机 |
1.2.3 痛风的辨证分型 |
1.2.4 痛风的内治疗法 |
1.2.5 痛风的针刺及外治疗法 |
1.3 总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西医诊断标准 |
2.1.3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
2.1.4 纳入标准 |
2.1.5 排除标准 |
2.1.6 剔除和脱落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分组 |
2.2.2 治疗 |
2.2.3 药物来源 |
2.3 观察指标 |
2.3.1 基线指标 |
2.3.2 疗效性指标 |
2.3.3 安全性指标 |
2.3.4 中医症候疗效评定标准 |
2.3.5 安全性评定标准 |
2.4 统计学处理 |
2.5 结果 |
2.5.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5.2 三组患者VAS评分及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
2.5.3 三组患者ESR、CRP及血尿酸数值比较 |
2.5.4 三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2.5.5 三组患者安全性指标比较 |
2.5.6 三组总体有效率比较 |
第三章 讨论与结论 |
3.1 讨论 |
3.1.1 立题背景 |
3.1.2 导师对本病的认识 |
3.1.3 痛风宁的方药分析 |
3.1.4 现代药理研究 |
3.1.5 临床疗效分析 |
3.2 结论 |
3.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肾茶饮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及患者饮食习惯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2.研究方法 |
3.观察指标 |
4.疗效判定标准 |
5.饮食习惯调查 |
6.不良事件观察与分析 |
7.质量控制 |
8.统计分析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
2.两组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比较 |
3.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性指标比较 |
4.两组疗效性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
5.两组治疗前后饮食习惯分析 |
6.安全性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病名与病因病机的认识 |
2.治法探讨 |
3.组方及方药分析 |
4.研究结果分析 |
5.问题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肾茶治疗高尿酸血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
1.现代医学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认识 |
2.中医对高尿酸血症的认识 |
3.中西医的治疗方案 |
4.肾茶的研究概况 |
5.肾茶降尿酸的作用机制 |
6.肾茶的其他药理作用 |
7.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中医症状评分表 |
附表2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
附表3 简化膳食频率问卷调查表(FFQ) |
附表4 3天24小时膳食记录调查表(DR) |
附表5 不良反应报告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现阶段膀胱结石成分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与现状 |
1.1.1 背景 |
1.1.2 结石成分研究现状 |
1.1.3 结石发生的因素分析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1.1 样本量计算 |
2.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2.1.3 研究对象 |
2.2 方法 |
2.2.1 资料收集 |
2.2.2 仪器及材料 |
2.2.3 膀胱结石成分分析 |
2.2.4 相关指标判定 |
2.2.5 膀胱结石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
2.3 统计学方法 |
2.4 质量控制 |
第3章 结果 |
3.1 膀胱结石成分及类型分布 |
3.1.1 膀胱结石类型与性别的关系 |
3.1.2 膀胱结石成分及分类 |
3.1.3 膀胱结石类型与年龄的关系 |
3.2 单因素分析 |
3.2.1 血、尿代谢项目检测分析 |
3.2.2 调查项目单因素分析 |
3.2.3 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膀胱结石成分分析 |
4.2 膀胱结石发病的影响因素 |
4.2.1 高尿钙 |
4.2.2 肥胖因素 |
4.2.3 伴随代谢性疾病及遗传因素 |
4.2.4 高钠饮食和尿钠高因素 |
4.2.5 高龄因素 |
4.2.6 伴随泌尿系感染因素 |
4.2.7 伴随下尿路疾病因素 |
4.2.8 伴高血压病 |
4.2.9 饮水量多 |
4.2.10 活动量多 |
4.3 不足及展望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9)常见食品中嘌呤类组分及其在加工贮藏中的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嘌呤概述 |
1.2 嘌呤对健康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案 |
1.5 预期目标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嘌呤提取与检测的研究进展 |
2.1.1 嘌呤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
2.1.2 嘌呤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2.2 食品中嘌呤类组分研究进展 |
2.2.1 畜禽肉类中嘌呤类组分研究进展 |
2.2.2 水产品中嘌呤类组分研究进展 |
2.2.3 植物类食品中嘌呤类组分研究进展 |
2.2.4 调味品中嘌呤类组分研究进展 |
2.2.5 其他食品中嘌呤类组分研究进展 |
2.3 贮藏加工过程中嘌呤类组分变化规律的研究进展 |
2.3.1 贮藏过程中嘌呤类组分变化规律的研究进展 |
2.3.2 加工过程中嘌呤类组分变化规律的研究进展 |
2.4 食品增鲜强化中I+G的研究进展 |
2.4.1 I+G概述 |
2.4.2 I+G抗降解稳定特性的研究进展 |
2.5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 RP-HPLC嘌呤类组分检测方法的优化 |
3.2.1 检测方法的建立 |
3.2.2 嘌呤标准溶液的制备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
3.2.3 常见食品材料样品前处理方法 |
3.3 传统热加工方式对嘌呤类组分的影响研究 |
3.3.1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嘌呤标准品的影响研究 |
3.3.2 水煮过程中嘌呤类组分的影响研究 |
3.3.3 微波加热过程中嘌呤类组分的影响研究 |
3.3.4 油炸过程中嘌呤类组分的影响研究 |
3.4 贮藏条件对嘌呤类组分的影响研究 |
3.5 食品增鲜强化中的I+G抗降解稳定特性研究 |
3.5.1 I+G标样处理及嘌呤含量测定 |
3.5.2 样品前处理及测定 |
3.6 小结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RP-HPLC嘌呤类组分检测方法优化 |
4.1.1 RP-HPLC检测条件的优化 |
4.1.2 RP-HPLC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与精密度 |
4.1.3 RP-HPLC检测方法的回收率 |
4.2 代表性食品原料中嘌呤类组分测定及分布规律研究 |
4.2.1 水产品中嘌呤类组分测定及分布规律研究 |
4.2.2 畜禽肉类中嘌呤类组分测定及分布规律研究 |
4.2.3 植物性食品中嘌呤类组分测定及分布规律研究 |
4.3 典型调味品中嘌呤类组分测定及分布规律研究 |
4.3.1 典型调味品中嘌呤类组分含量HPLC图 |
4.3.2 典型调味品中嘌呤类组分分布情况 |
4.4 传统热加工方式对嘌呤类组分的影响研究 |
4.4.1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嘌呤标准品的影响研究 |
4.4.2 水煮过程中猪肉和肉汤中嘌呤类组分变化情况 |
4.4.3 微波加热过程中猪肉和肉汤中嘌呤类组分变化情况 |
4.4.4 油炸过程中猪肉嘌呤类组分变化情况 |
4.5 贮藏条件对嘌呤类组分的影响研究 |
4.5.1 感官评定 |
4.5.2 不同贮藏条件下嘌呤类组分变化情况 |
4.6 食品增鲜强化中的I+G抗降解稳定特性的研究 |
4.6.1 I+G中嘌呤类组分含量测定 |
4.6.2 I+G抗降解稳定特性研究 |
4.6.3 I+G中嘌呤类组分测定及分布规律研究 |
4.7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紫薯花色苷干预尿酸代谢异常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
1.1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概述 |
1.2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
1.3 高尿酸血症与其他疾病 |
2 人体尿酸代谢异常发生机制 |
2.1 体内尿酸合成通路及调控关键生物酶靶点 |
2.2 体内尿酸排泄通路 |
3 尿酸代谢异常临床治疗手段 |
3.1 用于痛风急性治疗的药物 |
3.2 用于高尿酸血症治疗的药物 |
4 黄嘌呤氧化酶及其抑制剂 |
5 天然产物对尿酸代谢异常的干预作用 |
6 紫薯花色苷的结构与生物活性 |
6.1 紫薯概述 |
6.2 紫薯花色苷概述 |
6.3 紫薯花色苷生物活性 |
7 天然植物成分与蛋白(酶)相互作用研究手段 |
7.1 荧光光谱法 |
7.2 圆二色谱法 |
7.3 分子对接技术 |
8 研究目的与意义 |
9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研究路线 |
9.1 研究内容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紫薯花色苷的制备及其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活性 |
前言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1.1 实验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紫薯花色苷的制备 |
2.2 紫薯花色苷一次纯化物的制备 |
2.3 10种(商业)花色苷样品抑制黄嘌呤氧化酶能力初筛 |
2.4 紫薯花色苷二次纯化级分的制备 |
2.5 紫薯花色苷二次纯化级分抑制黄嘌呤氧化酶能力评价 |
2.6 紫薯花色苷各级纯化物及商业花色苷样品的分析 |
2.7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紫薯花色苷一次纯化物APSPE的花色苷组成及含量 |
3.2 10种(商业)花色苷样品抑制黄嘌呤氧化酶能力评定 |
3.3 紫薯花色苷二次纯化级分的花色苷组成及含量 |
3.4 紫薯花色苷二次纯化级分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评价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紫薯酰基化花色苷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机制探索 |
前言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1.1 实验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不同紫薯花色苷二次纯化级分对黄嘌呤氧化酶的荧光猝灭 |
2.2 最佳紫薯花色苷二次纯化级分对黄嘌呤氧化酶的圆二色谱 |
2.3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 结果分析 |
3.1 荧光猝灭作用分析 |
3.3 荧光猝灭作用机理 |
3.4 HAA-PSP与黄嘌呤氧化酶的结合位点数和结合常数 |
3.5 HAA-PSP与黄嘌呤氧化酶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
3.6 圆二色谱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结构的紫薯花色苷与黄嘌呤氧化酶的分子对接 |
前言 |
1 计算软件 |
2 实验方法 |
2.1 Discovery Studio2018 软件分子对接 |
2.2 SYBYL-x2.0 软件分子对接 |
3 结果分析 |
3.1 Discovery Studio2018 软件分子对接结果 |
3.2 SYBYL-x2.0 软件分子对接结果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紫薯双酰基花色苷对高尿酸血症小鼠尿酸生成通路关键酶的影响 |
前言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动物与饲料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药物处理 |
2.2 样本采集与处理 |
2.3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
2.4 肝脏组织生化指标的测定 |
2.5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HAA-PSP对高尿酸血症小鼠降尿酸作用评价 |
3.2 HAA-PSP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肾脏功能的影响 |
3.3 HAA-PSP对高尿酸血症小鼠尿酸生成通路关键酶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紫薯双酰基花色苷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病情干预效果及肾脏损伤保护机制 |
前言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动物与饲料 |
1.3 主要试剂与抗体 |
1.4 主要仪器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药物处理 |
2.2 样本采集与处理 |
2.3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
2.4 病理标本的采集与组织切片的制作 |
2.5 蛋白免疫印迹 |
2.6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HAA-PSP、别嘌呤醇及HAA-PSP别嘌呤醇复配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降尿酸作用评价 |
3.2 HAA-PSP、别嘌呤醇及HAA-PSP别嘌呤醇复配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肾脏功能的影响 |
3.3 HAA-PSP、别嘌呤醇及HAA-PSP别嘌呤醇复配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肾脏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
3.4 HAA-PSP、别嘌呤醇及HAA-PSP别嘌呤醇复配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肾脏炎症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1.1 紫薯花色苷的制备及其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 |
1.2 紫薯酰基化花色苷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机制探索 |
1.3 不同结构的紫薯花色苷与黄嘌呤氧化酶的分子对接 |
1.4 紫薯双酰基花色苷对高尿酸血症小鼠尿酸生成通路关键酶的影响 |
1.5 紫薯双酰基花色苷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病情干预效果及抗炎作用机制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Discovery Studio2018 分子对接相关数据 |
2 SYBYL-x2.0 分子对接相关数据 |
3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痛风结石的形成与膳食调节(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味附子汤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太阴少阴证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研究[D]. 袁旺新.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社区的肾结石发病横断面调查及肾结石患者尿液成分分析[D]. 陶晓阳.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3]慢性肾脏病Ⅲ~Ⅳ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型相关研究[D]. 赵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痛风患者自我管理评估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D]. 姚新宇. 青岛大学, 2020(01)
- [5]不同血尿酸水平对胆石症发生的影响[D]. 魏垚臣.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6]痛风宁联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D]. 段啸轩. 河北大学, 2020(08)
- [7]肾茶饮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及患者饮食习惯调查[D]. 张蕾.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现阶段膀胱结石成分及危险因素分析[D]. 张坚. 南华大学, 2020(01)
- [9]常见食品中嘌呤类组分及其在加工贮藏中的变化规律研究[D]. 张静.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10]紫薯花色苷干预尿酸代谢异常的分子机制研究[D]. 张子程.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