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生态经济区及其发展研究

湖南省生态经济区及其发展研究

一、湖南省生态经济分区及其发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惟刚[1](2020)在《中国城市韧性时空演变与提升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城市作为21世纪的主力军,其在发展进程中持续遭受到来自自身与外界的众多不确定扰动和冲击因素,且城市化的推进引发了人口过度密集、自然资源过度利用、生态环境破坏和基础设施滞后等城市问题。随着人类对危机认识的加深,城市韧性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处于重要的加速阶段。但每年城市因各种自然灾害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从侧面也暴露出中国部分城市较脆弱。因此,中国城市是否具备规避和适应外来风险的韧性?鉴于此,本文首先在回顾了城市韧性理论,定量分析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结合城市韧性概念和城市韧性研究框架,基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和基础设施四个维度构建了一套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的285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对其2006-2016年的中国地级市整体和四大经济区域的城市韧性时空格局演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借助地理探测器进行影响因子的深入探测,结合两者提出路径选择。本文共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和相关理论综述。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创新点与不足(第一章),相关理论综述中包括韧性概念起源和演变、城市韧性概念和基本框架、城市韧性定量分析研究动态(第二章)。第二部分: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在结合第一部分相关理论综述研究和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动态基础之上,构建了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为中国地级市和四大经济区域城市韧性的时序演变、空间格局演变和影响因子分析提供技术支撑。第三部分:实证分析。包括中国地级市和四大经济分区的城市韧性指数时空演变(第四章)、中国地级市和四大经济分区的城市韧性指数影响因子探讨(第五章)、城市韧性路径选择(第六章)。为第四章至第六章的中国地级市和四大经济分区城市韧性时空演变和路径选择的实证分析。第四部分:研究结论和展望。对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结合本文的不足之处,对今后关于城市韧性的研究进行展望。

张路路[2](2017)在《湖南省国土空间共生分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国土空间功能逐渐增强,相互间关系日趋紧密,但也带来了资源环境困境和空间失衡等可持续发展问题。为规范合理的空间秩序,迫切需要开展国土空间开展综合分区,但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尚处在探索阶段。研究通过借鉴共生理论,提出了国土空间共生理念,并从基本单元功能分类和评价、共生单元的划定和共生效果分析出发,构建了国土空间共生的分区方法体系,并以湖南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旨在丰富国土空间综合分区理论和方法,促进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应用共生理论,提出了国土空间共生概念,认为国土空间具有共生性质。国土空间共生是指国土空间共生单元、基本单元和共生体之间在同一共生环境中通过交互作用实现和谐发展,达到包括共生单元在内的整个共生体的可持续发展。国土空间共生包括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和共生界面等要素,共生单元的划定是国土空间共生的基础。(2)构建了国土空间共生的分区方法体系。采用基于“基本单元—共生单元—共生体”的共生理论,对基本单元进行功能分类,运用投影寻踪法模型建立了基本单元功能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Ward聚类法、GIS等技术进行了共生单元划定,并提出了共生效果分析模型。(3)将湖南省国土空间基本单元功能划分为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居住就业、旅游休闲、生态保育功能5类,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开展了功能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期间,湖南省基本单元的生态保育和农业生产功能强度较高,旅游功能相对较低。除生态功能外,各类功能总体呈现提高趋势,经济发展功能和社会保障居住就业功能提升幅度明显;各功能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显着。(4)湖南省国土空间划分为8类共生单元。研究表明,将湖南省国土空间划分为长株潭经济-社会-旅游功能型、洞庭湖农业—社会功能型、衡阳盆地农业—经济—社会功能型等8类共生单元。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基于国土空间共生理论下的共生单元划定方法基本可行,表明共生单元划定方法可对国土空间持续利用和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技术支撑。

杨雪峰[3](2014)在《湖南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县域是我国大多数国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县域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的最基本单元,关系到大多数民众的生活。县域是我国弱势群体的聚集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矛盾的消除。研究县域经济,对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较深刻的现实意义。我国中部地区县域人口众多,但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湖南省作为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有其代表性,对湖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研究,探索适合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才能实现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最终实现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对于做好县域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另外,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从湖南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新的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对于完善我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创新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三农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于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及数量经济学、现代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分析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和优化路径。文章总结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后,从中部崛起背景战略上把握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从理论上提出湖南省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模式。文章简要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产业转移理论和相关增长理论,界定了县域经济及组团式发展,为文章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分析了湖南县域分布及县域经济的基本状况,梳理了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及主要模式,找出当前湖南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对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性进行分析,首先,运用SPSS统计分析系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县域进行梯度分区,将湖南省县域划分为四个梯度。其次,为了深入了解影响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对各县市2003年至2012年主要指标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建立影响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变量面板数据模型,在估计出模型参数的基础上,找出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然后进行对比分析。从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及驱动力方面对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阻碍湖南省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体制性因素、县域“二元”结构、资源环境因素、市场机制因素、产业化因素等。考察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县域经济组团发展做法,总结国内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比较好的典型经验,得出对湖南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启示;从湖南区域经济发展与县域经济互动角度,研究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的空间布局与产业布局;通过组团式发展下县域经济合作协调困境的博弈分析,构建县域经济合作协调机制;最后,对本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同时提出促进湖南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的对策建议。文章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一,选题对象和内容的创新:我国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集中表现为,区域分工定位、经济发展历史与资源禀赋限制条件下,如何寻找一条适合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道路。从当前研究现状看,很少有研究从理论高度系统回答这一问题。本研究以湖南省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阐释与回答,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少。第二: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本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在理论上找到一条适合湖南县域经济的发展道路,并从政策层面提出实现这一道路的优化路径。论文在理论上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并从整体上回答了湖南县域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论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湖南县域经济分为四个梯度,利用PanelData模型分析了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因素。第三:政策与成果的创新: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论文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政策措施,得出了一些重要成果,具有较大的现实价值。论文按照各区域的空间临近性和经济联系紧密性,将湖南省划分为长株潭、环洞庭湖、湘西和大湘南四大经济板块。将湖南省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空间总体布局为:以长株潭城市群为发展核心,以京港澳、常娄邵永、长益常张、张吉怀、潭娄邵怀等五条交通走廊为发展轴线,以环洞庭湖经济区、大湘西和大湘南三大城市组团为发展重点,构建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战略格局,实现全省经济全面发展。

马晓琴[4](2011)在《新疆内陆干旱区生态经济区划研究 ——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区域发展一直都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如何指导现代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种要素的协调发展是促进区域良性循环的必然课题。生态经济区划在研究区域生态经济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和空间状态的基础上,明确该区域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特征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地域分异规律、生态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协调发展理论,划分囊括经济与生态各要素的地域单元。然后论述各生态经济区在该研究区的地位和作用,阐明发展方向和对策建议,从而达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为研究对象,从耕地、水域、植被覆盖度等生态系统状况以及人口规模、教育医疗、产业结构等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考察,并结合连续十五年(1993年—2007年)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生态经济分区模型;依据分区原则进行分区,结合巴州实际情况将巴州分为四个生态经济区。一区包括库尔勒,该区工业化水平高,但是面临着水质污染等环境问题;二区包括尉犁,该区是沙漠化重点防治区;三区包括和静、和硕、博湖和且末,该区农业化程度高,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四区包括轮台、焉耆、若羌,该区农业化程度较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最后针对各生态经济区提出相应的发展方向和对策建议,从而为巴州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宋坦花[5](2011)在《南四湖流域生态经济区划研究》文中提出南四湖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湖泊自北向南由南阳、昭阳、独山、微山四湖相连而成。是一个具有极大调蓄功能的水库型湖泊,南四湖充当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其水质直接决定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的成败,因此,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近年来,南四湖流域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突出的工业结构性污染和城镇生活污水污染。未来一段时期内,南四湖流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将不断加快,流域资源消耗量与生态环境最大容纳量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为解决约束南四湖流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瓶颈问题,恢复和重建南四湖流域的生态系统,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很有必要对南四湖流域现在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南四湖流域进行生态经济区的划分,提出每个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方向或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文章前三部分主要是理论和现状的论述,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和结论。第一部分介绍了生态经济区划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等。第二部分系统地论述了生态经济区划的理论基础,并详细介绍了区划的常用方法。第三部分首先明确了南四湖流域研究区的范围,简单陈述了流域内自然地理概况和社会经济概况,分析研究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总结了目前存在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第四部分根据生态经济区划指标选取的原则和南四湖流域指标数据的可得性,确定了南四湖流域生态经济区划的指标体系。其中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7个,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6个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指标7个。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南四湖流域进行区划研究,定量分析采用的是传统聚类分析的方法,运用了SPSS软件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和计算,同时结合山东省生态功能区划和南四湖流域的地貌情况,把南四湖流域分为2个生态经济区和6个生态经济亚区。第五部分通过对各个生态经济区特征的分析,提出各分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导向,为协调南四湖流域日益激化的人地矛盾,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最后,写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生态经济区划综合性较强,区划的过程及内容比较繁琐,因此掌握的资料是否充分,对区划影响很大,尤其是本文研究的区域为三市一县,各市年鉴统计的指标数据差异很大。本文在指标的选取上,经济、社会数据比较容易获取,反映资源环境方面的指标资料获取比较困难。如:各县市的水土流失状况、水污染状况、空气质量状况等反映生态环境方面的数据很难获取。因此,未能全面的反映南四湖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这些都有待于继续完善。

李雷霆,吕家恪,张洪[6](2009)在《基于GIS和BP神经网络的生态经济分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分区旨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及自然资源利用的关系,是宏观管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本文从生态经济系统原理出发,选择26个适合渝西丘陵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分类的特征指标,以行政县(区)为基本单位,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渝西丘陵地区进行不重叠、内在的系统分类,将其分为了5个生态经济区域。在此基础上,对各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经济特点、发展方向和环境保护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为宏观指导渝西地区生态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张青峰[7](2008)在《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分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区域发展问题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从生态和经济两大系统相互耦合、协调发展的角度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和必要途径。生态经济分区是通过对研究区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状态及其内在联系的分析,阐明不同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特征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科学总结自然、经济功能的地域分异规律,划分融合生态和经济要素的地域单元,并明确不同类型的生态经济单元在区域开发格局中承担的主要功能,以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黄土高原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在国家建设和发展格局中具有战略地位。本论文依据生态经济学基本理论,从黄土高原生态与经济两大系统耦合发展的历程分析入手,针对地形地貌、气候、土地、水文等生态系统状况以及人口、产业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连续五年(2003~2007)对黄土高原进行了野外调查,并对部分县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取得了较为翔实的数据资料和调查成果。通过整理和分析,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研究建立基于GIS技术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分区模型和分区方法;对比分析归纳各生态经济区的生态功能定位和经济地位,找出了黄土高原经济发展的主导性资源,针对每个生态经济区的特点,提出了今后发展得政策及措施,以期为促进形成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格局提供科学依据。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导言。介绍了生态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研究背景,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理论与实践。通过历史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阐述了当前黄土高原进行生态经济分区的必要性,并简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基础数据库(LPEEDB)建设。基于GIS设计与实现的理论和方法,利用Visual Basic6.0语言平台、MO GIS组件库以及ACCESS2000数据库,设计并实现了LPEEDB系统。第三部分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分区方法及指标体系的建立。根据生态经济区划的原则、依据和方法,确定了区划的等级,制定了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区划的指标体系及技术路线。第四部分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分区。根据生态经济学理论和产业发展的实践,在黄土高原全区范围内按照不同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区划途径,建立基于GIS技术与地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分区模型和分区方法;将黄土高原划分为4个生态经济带18个生态经济区。第五部分各生态经济区功能定位研究。定义了生态经济功能定位的概念,提出生态经济功能定位依据。通过区位商分析法评价了18个生态经济区的资源比较优势和产业比较优势,系统归纳总结了黄土高原生态功能极重要的区域分布格局,并结合各分区的生态经济特征,对各生态经济区进行功能定位。第六部分结论与讨论。系统总结了本论文的成果,并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趋向进行了探讨。总体上,经过本论文的研究,作者在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分区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原理与方法。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文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

熊鹰[8](2008)在《湖南省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空间,其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人地矛盾加剧,资源过度消耗,由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及其所引发的环境灾害和生态灾难对区域发展、国家安全、社会进步的威胁越来越大,生态安全问题因此得到全球范围内的高度重视。生态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区域安全的重要内容,与国防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等有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生态安全问题由此成为理论与实际都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湖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地理坐标介于108°47′~114°13′E,24°39′~30°08′N之间,国土面积21.18万km2,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21%,人口6732.1万,占全国总人口的5.18%。因地处长江中游,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对维系整个长江中下游水系生态平衡,促进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该省地处全国3条易灾带的中部地带,为江南自然致灾强度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特殊的区位条件决定了生态环境的敏感性、脆弱性。近年来,湖南经济发展呈快速增长态势,但由于生态环境的退化,生态灾害频发,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湖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目前关于湖南省生态安全的研究还较缺乏,因此对该区域进行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迫在眉睫。开展生态安全研究对准确、科学地选择湖南生态建设的策略,把握区域生态安全的变化并及时做出控制和治理措施,以及实现区域与长江中游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理论上,也丰富了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的定量分析方法,完善和充实了该领域的理论体系。本研究利用调查数据和有关统计资料,对湖南省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从土地利用与土地退化、植被状况及动态变化、水资源状况、湿地生态环境状况、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污染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现状研究,从中分析了影响湖南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开展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提供背景支持。为了探究区域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占用状况,应用生态足迹方法,对湖南省1996~2004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时间序列的定量测度,将湖南省资源利用的动态特征融入到生态足迹模型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结果显示,湖南省人均生态足迹由1996年的1.2441hm2增加至2004年的1.6377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0.4819hm2减少为0.4556hm2,生态赤字由此出现,并呈现不断扩大之势。表明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过度开发利用的压力之下,并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范围,生态环境处于不可持续状况,自然生态系统受胁迫并处于不安全状态。通过建立预测模型对未来10年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预测分析,湖南省生态赤字将呈扩大趋势。反映该区对生态系统的胁迫和压力不断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安全形势严峻。为此,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变资源依赖型的经济结构与增长方式是当务之急。为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运用GIS和遥感技术,提取得到湖南省土地利用动态数据,以此为基础,应用Constanza提出的评价模型,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服务价值系数,评估分析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1996年和2004年湖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分别为32417.67×107元和31997.93×107元,期间减少了419.74×107元。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大量减少,林地、建设用地面有所增加。其中,大量生态价值系统较高的耕地、水域转化为生态价值系数较低的建设用地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减少的主要原因。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显着减少,表明这段时期区域人类活动,特别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土地利用方式变化造成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损害,从而威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基础。在对生态环境现状分析、生态承载力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结合区域环境特点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建立了由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灾害、环境污染、经济社会条件四部分共28项指标组成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斐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确保确定权重的有效性。同时,在评价区域生态安全状况时,建立了生态安全程度划分标准,明确区域生态安全的程度是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安全度的综合体现,并将生态安全度分为5个等级,分别对应于安全、较安全、预警、较不安全、不安全五种状态。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研究的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采用多级加权求和的方法,构建综合评价复合模型,以区域县(市)级行政区作为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单元,从自然环境、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灾害、社会经济四个层面上,实现区域生态安全的定量化评价,并应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区域内生态安全的地域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值大致呈正态分布,但区域整体安全程度不高,处于第三(预警)、第四(较不安全)、第五等级(不安全)区的面积占到了全省面积的64.8%。生态安全状况形势严峻,须引起高度警觉与重视。生态安全度最好的区域是湘东区,其次是湘南地区;生态安全最差区域位于湘西区以及湘北洞庭湖区,其次是湘西南区。生态安全的总体空间格局,表现为东部地区好于西部地区,生态安全程度大体从东向西、西北逐渐降低,但局部区域有变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洞庭湖平原地区,无论是自然环境条件还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都位居较好之列,但生态安全状况大多数为预警,部分为较不安全、不安全。其原因在于生态灾害影响大、环境污染强度高,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上的优势。从生态安全的空间格局特征可看出,自然条件决定了生态安全分布的大体趋势,但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灾害状况和环境污染同样对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在一些情况下,甚至可以成为决定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生态安全的空间分布格局。在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和对区域生态安全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国家《生态功能区划暂行技术规程》进行了湖南省生态功能区的划分。共分为4个生态功能区以及11个生态功能亚区。4个生态功能区分别为洞庭湖平原丘陵生态功能区、湘东-湘中丘陵山地生态功能区、湘南山地丘陵生态功能区、武陵山-雪峰山山地生态功能区。然后根据生态安全评价的结果和已有的资料对不同功能区存在的生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各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与发展方向。

熊鹰[9](2008)在《基于生态足迹的湖南省生态消费水平可持续性评价》文中指出可持续性测度的核心是确定人类是否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而生态可持续性评价则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准尺度。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ackernagel和Rees提出并发展的生态足迹方法,就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它将人类的消费行为与生态承载力联系起来,评价消费行为的可持续性,以此来判定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能力的范围内。文章通过借鉴这一方法,评估了湖南省2004年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消费水平,由此进行区域生态可持续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人均生态赤字1.2082hm2,即区域生态消费水平处于不持续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和改善区域生态可持续性的建议。

赵学平[10](2007)在《潮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经济评价是生态经济规划的基础,其结果直接影响地区发展规划的科学制定。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潮河流域生态经济现状的评价,充分发掘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子,从“生态—经济—社会”综合视角考量流域现存问题,并试图建立中小尺度区域生态经济评价的研究框架,为区域发展规划及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借助了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景观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等有关理论知识,依据实地调查资料,从“生态—经济—社会”整合视角,对潮河流域生态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了定量化分析评价,借鉴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的理论与方法,构建指标体系,用改进的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生态经济发展度,基于主成分分析,用分层聚类的方法对潮河流域进行生态经济分区,针对三个不同生态经济区的特点,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及其保障措施。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说明了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介绍了流域、流域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概念后,对论文研究的范围、方法、思路和创新作了阐述。第二章流域生态经济研究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生态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潮河流域生态经济现状及其主要问题。阐述了潮河流域的生态和社会经济现状,深入分析了其主要生态经济问题,得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以及土地生产力的退化等是流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发展总体水平低、结构不合理和自然条件的制约等是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第四章潮河流域生态经济综合评价模型。详细探讨了流域基础上的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指标权重的确定,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了各样本综合发展度指标值。第五章潮河流域生态经济分区。探讨了生态经济分区的原则与途径,在前一章建立的指标体系基础上,根据区域生态学特征,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潮河流域分作三个不同类型区,即“上游风沙源区、中游土石山区和下游石质山区”。第六章潮河流域生态经济综合评价。在上一章分区基础上,对三个不同类型区进行了横向对比研究。经过分区比较研究,论文得出如下结论:首先,上游风沙源区生态子系统发展度远小于其他两个类型区,其中,水土流失是主要限制因子。其次,流域三个类型区经济子系统发展度相当,而社会子系统发展度差异较大。总体上,上游风沙源区比其他两个类型区的生态经济综合发展度要小一些。再次,流域内各不同类型区生态经济空间分异并不是十分显着,经济“趋同性”明显。最后,论文引入了一些景观指数,对不同类型区的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了定量化分析比较。第七章为潮河流域不同类型区可持续发展方向及其保障机制。本章首先根据三个不同类型区的生态经济特点,提出了不同类区可持续发展方向,进而提出如水土流失的治理、节水、农村能源替代和移民等技术保障措施,以及环境产权交易、生态补偿等经济激励机制。

二、湖南省生态经济分区及其发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省生态经济分区及其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城市韧性时空演变与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区域
        1.2.3 研究方法
        1.2.4 创新点
        1.2.5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城市韧性理论基础
        2.1.1 韧性概念起源和演变
        2.1.2 城市韧性概念
        2.1.3 城市韧性的基本框架
    2.2 城市韧性定量分析研究
    2.3 研究述评
第3章 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动态
    3.2 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城市韧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2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韧性指数时空演变
    4.1 时序分析
        4.1.1 中国地级市城市韧性指数时序变化
        4.1.2 东部地区城市韧性指数时序变化
        4.1.3 中部地区城市韧性指数时序变化
        4.1.4 西部地区城市韧性指数时序变化
        4.1.5 东北地区城市韧性指数时序变化
    4.2 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4.2.1 中国地级市城市韧性指数空间格局演变
        4.2.2 东部地区城市韧性指数空间格局演变
        4.2.3 中部地区城市韧性指数空间格局演变
        4.2.4 西部地区城市韧性指数空间格局演变
        4.2.5 东北地区城市韧性指数空间格局演变
    4.3 城市韧性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3.1 中国地级市城市韧性指数全局莫兰值
        4.3.2 东部地区城市韧性指数全局莫兰值
        4.3.3 中部地区城市韧性指数全局莫兰值
        4.3.4 西部地区城市韧性指数全局莫兰值
        4.3.5 东北地区城市韧性指数全局莫兰值
    4.4 城市韧性指数冷热点分析
        4.4.1 中国地级市城市韧性指数冷热点分析
        4.4.2 东部地区城市韧性冷热点分析
        4.4.3 中部地区城市韧性冷热点分析
        4.4.4 西部地区城市韧性冷热点分析
        4.4.5 东北地区城市韧性冷热点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韧性指数影响因子探讨
    5.1 城市韧性影响因子选取
        5.1.1 城市韧性影响因子研究动态
        5.1.2 城市韧性影响因子选取
        5.1.3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5.2 影响因子分析研究结果
        5.2.1 中国地级市城市韧性指数影响因子分析
        5.2.2 东部地区城市韧性指数影响因子分析
        5.2.3 中部地区城市韧性指数影响因子分析
        5.2.4 西部地区城市韧性指数影响因子分析
        5.2.5 东北地区城市韧性指数影响因子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地级市城市韧性提升路径
    6.1 中国地级市城市韧性提升路径
    6.2 东部地区城市韧性提升路径
    6.3 中部地区城市韧性提升路径
    6.4 西部地区城市韧性提升路径
    6.5 东北地区城市韧性提升路径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展望
        7.2.1 扩展县域及小城镇尺度的城市韧性研究
        7.2.2 研究指标体系构建和影响因子的完善
        7.2.3 城市空间扩展模拟引入韧性理念
        7.2.4 城市韧性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插图目录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期刊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2)湖南省国土空间共生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土空间研究
        1.2.2 国土空间分区研究
        1.2.3 共生理论和应用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和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国土空间共生理论
    2.1 基础概念界定
        2.1.1 国土空间
        2.1.2 共生
        2.1.3 国土空间共生
    2.2 国土空间共生要素
        2.2.1 共生单元
        2.2.2 共生模式
        2.2.3 共生环境
        2.2.4 共生界面
    2.3 国土空间共生机制
        2.3.1 同质互助共生
        2.3.2 异质互补共生
        2.3.3 多质综合提升
    2.4 国土空间共生体构建流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土空间共生的分区方法体系
    3.1 基本单元的确定
    3.2 基本单元功能分类
        3.2.1 功能分类的主要原则
        3.2.2 功能分类的主要思路
    3.3 基本单元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3.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3.2 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3.4 基本单元功能评价及分析模型
        3.4.1 基于投影寻踪法的功能评价模型
        3.4.2 基于空间数据挖掘的功能分析
    3.5 共生单元划定
        3.5.1 划定原则
        3.5.2 划定依据
        3.5.3 划定方法
        3.5.4 划定结果命名
    3.6 国土空间共生效果分析
        3.6.1 共生单元功能变化分析
        3.6.2 共生体功能变化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湖南省国土空间共生环境分析与数据处理
    4.1 湖南省国土空间共生环境分析
        4.1.1 自然共生环境
        4.1.2 社会经济共生环境
        4.1.3 国土空间共生现状与问题
    4.2 国土空间共生分区指标数据来源
    4.3 数据处理
        4.3.1 遥感数据处理
        4.3.2 社会经济数据处理
        4.3.3 生态环境数据处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湖南省国土空间基本单元功能确定
    5.1 基本单元功能分类
    5.2 基本单元功能指标体系构建
        5.2.1 基本单元生产功能指标
        5.2.2 基本单元生活功能指标
        5.2.3 基本单元生态保育功能指标
    5.3 基本单元功能评价结果
        5.3.1 国土空间总功能评价结果
        5.3.2 农业生产功能评价结果
        5.3.3 经济发展功能评价结果
        5.3.4 社会保障居住就业功能评价结果
        5.3.5 旅游休闲功能评价结果
        5.3.6 生态保育功能评价结果
        5.3.7 功能分布特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湖南省国土空间共生单元确定
    6.1 基于距离的Ward法共生单元划定
        6.1.1 基本单元的质心提取
        6.1.2 初步划定方案
    6.2 共生单元划定成果修订
    6.3 共生单元最终划定结果
    6.4 国土空间共生分区方案讨论
        6.4.1 与相关研究成果比较
        6.4.2 与相关分区成果衔接对比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湖南省国土空间共生效果分析及发展建议
    7.1 共生效果分析
        7.1.1 共生单元的功能变化分析
        7.1.2 共生体功能变化分析
    7.2 国土空间共生发展建议
        7.2.1 优化提升共生单元优势功能
        7.2.2 完善“交通+互联网+生态设施”共生界面
        7.2.3 优化共生环境
        7.2.4 构建互利互惠的共生模式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成果与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湖南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论文的逻辑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县域经济的含义
        2.1.2 组团式发展的涵义
    2.2 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2.2 产业经济学理论
        2.2.3 发展经济学理论
        2.2.4 空间经济组织理论
第3章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1 湖南县域分布基本情况
    3.2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3.2.1 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2.2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3.3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3.3.1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3.3.2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主要特征
    3.4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3.4.1 城郊型经济发展模式
        3.4.2 民营经济发展模式
        3.4.3 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3.4.4 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3.4.5 园区经济发展模式
        3.4.6 特色经济发展模式
        3.4.7 以产业梯度转移为导向的“承接式”发展模式
第4章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4.1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梯度分布
        4.1.1 变量的选取
        4.1.2 模型设定与计算
        4.1.3 县域综合梯度分布及分析
    4.2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因素实证研究
        4.2.1 指标和模型的选取
        4.2.2 实证分析
    4.3 湖南经济发展差异因素实证结果分析
        4.3.1 第一梯度PanelData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4.3.2 第二梯度PanelData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4.3.3 第三梯度PanelData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4.3.4 第四梯度PanelData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第5章 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形成机理
    5.1 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依据
        5.1.1 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的前提
        5.1.2 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的规律
        5.1.3 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空间结构模式
    5.2 影响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的因素分析
        5.2.1 区位要素
        5.2.2 资源禀赋
        5.2.3 经济发展水平
        5.2.4 产业结构
        5.2.5 产业集聚
        5.2.6 分工与协作
    5.3 湖南省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格局
        5.3.1 长株潭经济区
        5.3.2 环洞庭湖经济圈
        5.3.3 大湘西经济区
        5.3.4 大湘南经济区
第6章 湖南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6.1 体制性因素
        6.1.1 地方财税体制引起基层政府事权和财权不对称
        6.1.2 县域金融体制带来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短缺
        6.1.3 “市管县”体制抑制县域经济活力
    6.2 县域政府失灵
        6.2.1 县域政府失灵的表现
        6.2.2 县级政府失灵的负面影响
    6.3 区位因素
    6.4 产业结构与资源环境因素
    6.5 产业集聚因素
第7章 国内外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借鉴
    7.1 国外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
        7.1.1 美国
        7.1.2 法国
        7.1.3 日本
        7.1.4 启示与借鉴
    7.2 国内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
        7.2.1 河南省县域经济组团
        7.2.2 广西自治区县域经济组团
        7.2.3 苏南组团
        7.2.4 珠江组团
        7.2.5 启示与借鉴
第8章 湖南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整体构架
    8.1 湖南县域经济组团协同发展战略
        8.1.1 县域经济组团协同发展的内涵
        8.1.2 协同发展模式是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合理选择
        8.1.3 湖南县域经济组团协同发展战略
    8.2 湖南县域经济组团发展布局
        8.2.1 基于组团式发展县域经济空间布局
        8.2.2 基于组团式发展县域经济产业布局
第9章 湖南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提升路径与合作协调机制
    9.1 湖南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提升路径
        9.1.1 以长株潭极化区统领湖南县域经济组团发展
        9.1.2 以城市圈核心区辐射湖南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
        9.1.3 以完善的网状交通轴线促进湖南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
        9.1.4 以新型城镇化促进湖南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
        9.1.5 以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促进湖南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
        9.1.6 以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促进湖南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
    9.2 湖南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合作协调机制
        9.2.1 合作协调困境
        9.2.2 合作协调机制构建
第10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历

(4)新疆内陆干旱区生态经济区划研究 ——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目的意义
    1.2 本文研究方案
        1.2.1 生态经济区划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2.4 数据来源
第二章 国内外生态经济区划研究综述
    2.1 生态经济区划相关研究与实践
        2.1.1 国外生态经济区划研究与实践
        2.1.2 国内生态经济区划研究与实践
        2.1.3 新疆生态经济区划研究与实践
    2.2 生态经济区划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生态经济区划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3.1 相关理论基础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2 地域分异规律
        3.1.3 协调发展理论
        3.1.4 生态经济学理论
    3.2 区划的基本方法
        3.2.1 传统系统聚类分析方法
        3.2.2 模糊聚类方法
        3.2.3 星座聚类方法
        3.2.4 与GIS 相结合的综合区划方法
    3.3 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四章 巴州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4.1 自然环境特征
        4.1.1 地理位置
        4.1.2 气候特征
        4.1.3 水文特征
        4.1.4 矿产资源
    4.2 生态环境状况
        4.2.1 自然生态环境
        4.2.2 草场分布
        4.2.3 水质状况
        4.2.4 自然灾害状况
    4.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4.3.1 人口变化与社会发展
        4.3.2 经济发展状况
    4.4 巴州区划现状
        4.4.1 巴州生态区划
        4.4.2 巴州经济区划
        4.4.3 巴州行政区划
    4.5 小结
第五章 生态经济区分区原则
    5.1 生态经济分区原则
    5.2 分区依据与等级
        5.2.1 分区依据
        5.2.2 分区等级
    5.3 生态经济区命名
    5.4 小结
第六章 巴州生态经济区划
    6.1 分区指标体系的建立
        6.1.1 分区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6.1.2 分区指标体系
        6.1.3 指标解释
    6.2 分区指标的评价方法
        6.2.1 主成分分析
        6.2.2 聚类分析
        6.2.3 SPSS 概述
    6.3 生态经济区划过程
        6.3.1 巴州生态经济区划
        6.3.2 综合生态经济区划
    6.4 小结
第七章 巴州各生态经济区建设与调整及对策建议
    7.1 巴州生态经济区分区建设与调整
        7.1.1 Ⅰ生态经济区—水质污染重点治理区
        7.1.2 Ⅱ生态经济区—沙漠化重点治理区
        7.1.3 Ⅲ生态经济区—草场退化治理区
        7.1.4 Ⅳ生态经济区—环境综合治理区
    7.2 巴州各生态经济区之间调控对策
        7.2.1 土地沙漠化和自然灾害防治
        7.2.2 加强天然草地保护和草场建设
        7.2.3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7.2.4 大力推广新能源
        7.2.5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5)南四湖流域生态经济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重点
    1.4 技术路线
2 生态经济区划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2.1 生态经济区划的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生态经济学理论
        2.1.3 地理学的地域分异理论
    2.2 区划方法
        2.2.1 系统聚类
        2.2.2 模糊聚类
        2.2.3 星座聚类
        2.2.4 RS 与 GIS 技术的应用
3 南四湖流域生态经济发展状况
    3.1 研究区范围
    3.2 自然概况
        3.2.1 气候
        3.2.2 地质地貌
        3.2.3 水文水系
        3.2.4 资源状况
    3.3 社会经济概况
    3.4 现有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3.4.1 秸秆多层次综合利用模式
        3.4.2 休闲渔业模式
        3.4.3 禽畜饲养和渔业综合经营的模式
    3.5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3.5.1 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
        3.5.2 泥沙淤积、围垦严重,湿地面积减少,调蓄功能降低
        3.5.3 水污染加重,生态环境恶化
        3.5.4 采煤过度,地面塌陷,毁坏农田
        3.5.5 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
4 南四湖流域生态经济分区
    4.1 南四湖流域生态经济区划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分区的原则
        4.1.2 指标选取的原则
        4.1.3 生态经济区划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分区过程
        4.2.1 一级区划界线
        4.2.2 二级区划界线
    4.3 分区结果
5 南四湖流域各生态经济分区概述
    5.1 湖东生态经济区
        5.1.1 济枣平原丘陵生态经济区
        5.1.2 宁泗低山丘陵生态经济区
    5.2 鲁西生态经济区
        5.2.1 鲁西南平原生态经济区
        5.2.2 鲁西平原生态经济区
        5.2.3 鲁西中部平原生态经济区
        5.2.4 滨湖平原生态经济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1
附表 2
附表 3
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研究
致谢

(6)基于GIS和BP神经网络的生态经济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研究区概况
三、分区的原则、指标和方法
    (一) 分区原则。
        1、遵循生态学原理。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3、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4、动态发展和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
        5、行政区域完整性和地域连续性原则。
    (二) 分区指标体系。
    (三) 分区方法。
        1、训练与校验数据的选取。
        2、网络参数的确定。
四、分区结果
五、各区生态经济特征及发展对策
    (一) 铜梁-潼南方山丘陵农业生态功能区
    (二) 永川-壁山平行岭谷丘陵农业生态功能区
    (三) 合川方山丘陵农林复合生态功能区
    (四) 江津低山丘陵水文调蓄生态功能区
    (五) 荣昌-大足丘陵农业生态功能区
六、结论

(7)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生态经济学概述
        1.1.1 生态经济学的发展
        1.1.2 生态经济学的理论
        1.1.3 生态经济区划
    1.2 黄土高原生态经济研究
        1.2.1 黄土高原的范围与自然地理特征
        1.2.2 黄土高原生态与经济
        1.2.3 黄土高原区划研究进展
    1.3 选题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4.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基础数据库建设
    2.1 目的意义
    2.2 总体设计方案
        2.2.1 系统设计原则
        2.2.2 系统设计要点
        2.2.3 系统开发方法和工作流程
        2.2.4 系统功能框架
    2.3 系统实现
        2.3.1 系统开发环境
        2.3.2 功能实现
    2.4 小结
第三章 生态经济分区方法及指标体系建立
    3.1 区划方法回顾
        3.1.1 传统系统聚类分析方法
        3.1.2 模糊聚类分析方法
        3.1.3 星座聚类分析方法
        3.1.4 与GIS相结合的综合区划方法
    3.2 分区依据和等级
        3.2.1 分区依据
        3.2.2 分区等级
    3.3 分区的原则
    3.4 分区指标体系的建立
        3.4.1 分区指标体系
        3.4.2 指标的内涵及计算
    3.5 分区命名方法
    3.6 分区技术路线
    3.7 小结
第四章 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分区
    4.1 分区指标的评价方法
        4.1.1 主成分分析
        4.1.2 聚类分析
        4.1.3 SPSS概述
    4.2 聚类分析法进行一级分区
    4.3 主成分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结合进行二级分区
    4.4 小结
第五章 各生态经济区功能定位
    5.1 生态经济区功能定位的内涵
    5.2 功能定位的依据和方法
    5.3 总体发展战略与分区主体功能定位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湖南省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安全问题的提出
        1.1.2 生态安全的概念及特点
        1.1.3 生态安全的分类
    1.2 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1.3.1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1.3.2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
        1.3.3 生态安全评价的技术与手段
    1.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1.5 目前存在的问题
    1.6 本研究选题意义
    1.7 小结
第2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数据库建立
        2.3.2 遥感与GIS 技术的应用
        2.3.3 层次分析法(AHP)的应用
        2.3.4 综合指数分析法
        2.3.5 模拟模型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湖南省概况与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3.1 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3.1.1 区域自然环境
        3.1.2 区域社会经济
    3.2 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3.2.1 土地利用与土地退化现状
        3.2.2 植被状况及其动态变化
        3.2.3 水资源状况
        3.2.4 湿地生态环境状况
        3.2.5 生物多样性保护
        3.2.6 环境污染状况
        3.2.7 生态灾害状况
    3.3 小结
第4章 湖南省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研究
    4.1 研究背景与意义
    4.2 生态足迹理论与计算方法
        4.2.1 生态足迹概念及其理论构想
        4.2.2 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4.2.3 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
        4.2.4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比较衡量
    4.3 数据获取
    4.4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现状分析
        4.4.1 计算与结果
        4.4.2 分析与讨论
    4.5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
        4.5.1 1996~2004 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状况分析
        4.5.2 生态足迹的供需结构分析
        4.5.3 生态足迹与资源利用的效率分析
    4.6 生态足迹多样性与发展能力分析
        4.6.1 研究方法
        4.6.2 结果与分析
    4.7 生态足迹发展趋势预测
    4.8 讨论
    4.9 小结
第5章 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
    5.1 研究意义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1 数据来源
        5.2.2 数据处理
    5.3 研究方法
        5.3.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方法
        5.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
        5.3.3 敏感性指数分析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5.4.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5.4.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5.4.3 生态系统单项服务功能价值变化
        5.4.4 敏感性分析
    5.5 讨论
    5.6 小结
第6章 湖南省生态安全评价
    6.1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1.1 评价目标与评价单元的确立
        6.1.2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6.1.3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设计
        6.1.4 指标说明
    6.2 指标权重的确定
        6.2.1 权重确定的基本原理
        6.2.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6.2.3 权重的确定
    6.3 数据获取与处理
        6.3.1 数据获取
        6.3.2 数据处理
    6.4 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
        6.4.1 生态安全子系统评价模型
        6.4.2 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
    6.5 结果与分析
        6.5.1 生态安全评价结果
        6.5.2 生态安全状况及空间格局分析
    6.6 小结
第7章 基于生态安全评价的湖南省生态功能区划
    7.1 研究背景与意义
    7.2 生态功能分区的原则与方法
        7.2.1 分区原则
        7.2.2 分区方法
    7.3 生态功能分区方案
        7.3.1 湖南在全国生态功能分区中的位置
        7.3.2 生态功能分区结果
    7.4 各生态功能区概述及发展方向
        7.4.1 洞庭湖平原丘陵生态功能区(Ⅰ)
        7.4.2 湘东-湘中丘陵山地生态功能区(Ⅱ)
        7.4.3 湘南山地丘陵生态功能区(Ⅲ)
        7.4.4 武陵山-雪峰山山地生态功能区(Ⅳ)
    7.5 生态功能分区的应用
    7.6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研究特点与创新之处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附录C 湖南省各县(市)生态安全评价值
附录D 要素层判断矩阵

(9)基于生态足迹的湖南省生态消费水平可持续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足迹概念及方法释义
    1.1 生态足迹概念界定
    1.2 计算模型
    1.3 分析技术参数[1, 5]
        1.3.1 产量因子。
        1.3.2 当量因子。
    1.4 计算指标
        1.4.1 生态承载力。
        1.4.2 生态足迹。
        1.4.3 生态赤字 (盈余) 。
2 计算及评价分析
    2.1 生态承载力计算
    2.2 生态消费数据与生态足迹
        2.2.1 生物生活消费。
        2.2.2 商业能源消费。
3 生态可持续评价与改善建议
    3.1 生态可持续性评价
    3.2 可持续性改善的建议
        3.2.1 可进一步开发湖南省的土地资源。
        3.2.2 提高自然资源单位面积的生物产量。
        3.2.3 必须从需求方面控制消费数量。

(10)潮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概念说明
        1.3.1 流域及流域生态经济
        1.3.2 生态、环境及生态环境问题
        1.3.3 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学及其关系
        1.3.4 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其关系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流域尺度生态经济综合研究
        1.4.2 国内流域生态经济综合研究
        1.4.3 流域生态经济的分区评价研究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流域生态经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2.1.1 生态经济学的概念框架
        2.1.2 生态经济学的特点
        2.1.3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则
    2.2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潮河流域生态经济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3.1 潮河流域生态经济现状
        3.1.1 研究区位
        3.1.2 自然条件
        3.1.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2 潮河流域主要生态经济问题
        3.2.1 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
        3.2.2 社会经济问题
第四章 潮河流域生态经济综合评价模型
    4.1 流域生态经济评价思路
        4.1.1 生态经济评价一般思路
        4.1.2 本文的评价思路
    4.2 流域生态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2.1 构建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
        4.2.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指标的筛选方法
        4.2.3 流域生态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4.3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4.3.1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原理
        4.3.2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结果
    4.4 指标权重的确定
        4.4.1 专家调查法
        4.4.2 层次分析法
        4.4.3 熵值法
    4.5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4.5.1 生态经济系统发展度
        4.5.2 各生态经济子系统发展度计算
第五章 基于聚类分析的潮河流域生态经济分区
    5.1 流域生态经济分区的途径及原则
        5.1.1 流域生态经济分区的途径
        5.1.2 流域生态经济分区的原则
    5.2 潮河流域生态经济分区框架的建立
        5.2.1 分区原始指标体系的构建
        5.2.2 原始指标的筛选——主成分分析法
    5.3 基于聚类分析的类型划分
        5.3.1 采用Z-score 法对8 个主成分进行标准化处理
        5.3.2 分层聚类
第六章 潮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
    6.1 不同类型区生态经济发展度综合评价
        6.1.1 不同类型区生态经济发展度总体比较
        6.1.2 区域“同质化”过程中的偏差分析
    6.2 不同类型区土地利用格局分析
        6.2.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6.2.2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第七章 潮河流域不同类型区可持续发展方向及其保障机制
    7.1 不同类型区可持续发展方向
        7.1.1 上游风沙源区
        7.1.2 中游土石山区
        7.1.3 下游石质山区
    7.2 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7.2.1 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技术保障措施
        7.2.2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图

四、湖南省生态经济分区及其发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城市韧性时空演变与提升路径研究[D]. 陈惟刚. 南华大学, 2020(01)
  • [2]湖南省国土空间共生分区研究[D]. 张路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9)
  • [3]湖南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研究[D]. 杨雪峰. 湖南农业大学, 2014(10)
  • [4]新疆内陆干旱区生态经济区划研究 ——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为例[D]. 马晓琴. 新疆大学, 2011(11)
  • [5]南四湖流域生态经济区划研究[D]. 宋坦花.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6]基于GIS和BP神经网络的生态经济分区研究[J]. 李雷霆,吕家恪,张洪. 科学咨询(决策管理), 2009(11)
  • [7]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分区研究[D]. 张青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8]湖南省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 熊鹰. 湖南大学, 2008(12)
  • [9]基于生态足迹的湖南省生态消费水平可持续性评价[J]. 熊鹰. 经济地理, 2008(02)
  • [10]潮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研究[D]. 赵学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湖南省生态经济区及其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