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工混凝土配合比选择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石妍,李家正,董芸,周世华,林育强,陈霞[1](2021)在《水工混凝土矿物掺和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历经六十余载,长江科学院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对水工混凝土矿物掺和料开发与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次将优质粉煤灰规模化应用于三峡工程,并开发了用于水工混凝土的磷渣粉、石灰石粉、天然火山灰等新型矿物掺和料,掌握了其影响混凝土的性能规律,编制了系列技术标准,形成了水工大体积混凝土矿物掺和料应用技术体系。部分研究成果在我国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混凝土矿物掺和料选择的主要依据之一。对部分研究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包括水工混凝土矿物掺和料的分类、不同胶凝体系的水化机理、对水工混凝土性能影响以及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等,梳理相关科研成果,旨在推动新型矿物掺和料在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拓展水工混凝土掺和料品种与范围,为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的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提高我国筑坝技术水平、促进水工材料学科发展。
杨轶群[2](2021)在《干湿—盐侵—冻融耦合作用下水工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改善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国家先后在西北地区建成一些大型引水、提水灌区以及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大入秦工程、景电工程、引洮工程等。但是在我国西北地区,渠道、隧洞等引水输水建筑物长期处在干湿循环、盐类侵蚀、冻融循环等的恶劣环境中,导致侵蚀破坏现象频繁出现,极大的威胁了工程的安全运行。并且水工混凝土在复杂的侵蚀作用下,破坏损伤机理仍不清楚,耐久性劣化规律仍不明晰,有关水工混凝土耐久性的评价方法较少,损伤预测也误差较大。因此,本文以西北地区遭受侵蚀破坏比较严重的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作为典型工程,通过实地调查取样,探明引大入秦工程水工建筑物破坏的主要侵蚀作用是干湿循环、盐类侵蚀和冻融循环的耦合作用,主要侵蚀离子为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根据施工要求,设计不同水灰比(S1、S2、S3)、粉煤灰掺量(F1、F2)、矿粉掺量(K1、K2)、引气剂用量(Y1、Y2)的9组混凝土试件,分别在清水和5%硫酸钠-氯化钠溶液中进行室内加速试验,明确混凝土的破坏过程,揭示混凝土的劣化机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计算关联度,通过关联度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行评价;利用试验数据构建灰色残差马尔科夫模型,对水工混凝土的耐久性损伤进行预测。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试验数据可知水灰比越小,耐久性越好,水灰比越大,耐久性越差;掺入15%低掺量粉煤灰能够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掺入30%高掺量粉煤灰会加速混凝土的破坏,降低其耐久性;掺加矿粉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较小;在一定范围内向混凝土中加入引气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并且通过核磁共振分析可以得知,混凝土孔径分布呈“三峰分布”。4次大循环后,在清水与复盐中的基准混凝土小孔隙显着增多,其它两种孔隙小幅增加。8次大循环后,两者规律出现差异。在清水中,混凝土小孔隙数量明显减少,小孔隙不断向中孔隙和大孔隙过渡,中孔隙、大孔隙分布值明显升高;在复盐中,小孔隙数量仍大幅增加,而中孔隙、大孔隙分布值升高较少。(2)将各试验组的关联度值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在清水中,经过3次大循环后,各组的关联度值较大,混凝土的耐久性较优;8次大循环后关联度值下降较多,耐久性变差。在复盐中,关联度的最大值出现在第一次大循环结束后;经过五次大循环后,各组关联度值下降明显,混凝土的耐久性变差。并且S组中,任意循环次数,关联度值存在S1>S2>S3;F组中,存在F1>S2>F2;K组中,S2、K1、K2三组关联度值基本相同;在Y组中,关联度值始终存在Y2>Y1>S2。(3)以相对动弹性模量表征混凝土的耐久性损伤情况,以S2、F1、K1、Y1四组试件0~5次大循环试验数据构建灰色残差模型,通过模型对6~8次大循环试验数据进行计算,并用马尔科夫过程进行符号修正,与原始数据对比,平均误差仅为3.507%,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基于上述模型,预测出S2、F1、K1、Y1四组混凝土试件在清水中达到破坏时的循环次数分别为12次、17次、13次、16次,在复盐中达到破坏时的循环次数分别为9次、11次、9次、10次。
刘强,金峰,徐艳杰[3](2020)在《中美混凝土水电施工标准比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程技术标准对工程建设的作用十分重要,为加深对国际标准的认识,解决我国海外工程实践中标准理解和应用问题,有必要对中外混凝土施工标准进行对比研究。按照原材料、配合比、拌和、运输与碾压、养护、质量检验等施工阶段和部分,通过翻译、对比、分析、归纳和总结,对中美混凝土水电施工规范进行了对标分析。研究通过参考规范、逻辑结构、相关条文等的比较分析,全面介绍了美中混凝土施工标准及差异,并对关键指标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对标内容的索引,并撰写对标数据库程序语言,从而建立了中美混凝土施工标准对标数据库查询系统。该方法填补了国内混凝土水电施工标准研究空白,可以帮助用户简单、高效地了解和掌握中美施工标准相关信息,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为实施海外工程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
陆超,霍旭佳,周文俊[4](2020)在《水工混凝土智能化技术应用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水工混凝土作为水利水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配合比设计、配制生产、调控技术及后期服役性能评估等方面,与工程整体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密不可分。介绍了水工混凝土在以上各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提出水工混凝土智能化技术研究应重视个性化设计、数据广泛性、调控实时性、应用可行性等。
王嵛[5](2020)在《冻融条件下水工混凝土热学参数演化规律及预测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影响长期服役水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寿命预测的重要原因有冻融劣化和温度疲劳。在冻融劣化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热、力学性能处于一个耦合演变状态,共同影响着水工混凝土结构的安全运行。目前由于室内混凝土热学性能测试仪器价格昂贵及专业性强,导致关于冻融劣化后混凝土热学性能演变规律的试验研究鲜有报导。而假定冻融劣化前后混凝土热学参数不变,是采用数值算法进行冻融劣化后水工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场计算时的一项基本假定。这导致计算结果难以反映实际水工混凝土结构真实的工作性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冻融试验—温度扰动—数值计算—优化反演”获取冻融劣化过程中水工混凝土热学参数获取的新方法,研究水工混凝土热学参数随冻融循环次数的演变规律,进而建立水工混凝土冻融劣化下热学参数演化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冻融劣化下水工混凝土热学参数测试方法。针对影响水工混凝土抗冻性的典型因素,设计成型不同始冻龄期、不同粉煤灰掺量、不同水胶比、不同引剂掺量水工混凝土试件,进而对上述试件进行共计200次的室内快速冻融试验,以及进行温度扰动试验,温度扰动试验中环境条件为:T=40℃,RH=95%,V风=0m/s,获得冻融前以及每历经50次冻融循环劣化的水工混凝土试件内部温度—应变—时间变化曲线;最后通过正交设计+温度场仿真计算+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反演出不同冻融次数下水工混凝土热学参数。(2)冻融劣化下水工混凝土热学参数演变规律。通过冻融劣化下水工混凝土热学参数测试方法,获得水工混凝土经历冻融循环劣化后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比热、表面放热系数演化规律如下:在环境风速V风=0m/s,温度为40℃时,混凝土试件处于饱和状态的条件下,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各组试件的热膨胀系数均在初始值的7%之内波动;水工混凝土导热系数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水工混凝土比热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略有增加,但总体变化不大;在水工混凝土表面放热系数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而增加。(3)冻融劣化下水工混凝土热学参数演化模型建立。本文基于水工混凝土冻融劣化后导热系数、表面放热系数随冻融劣化次数的增加的变化规律,利用组合指数和分数阶理论,引入始冻龄期影响因子,构建了考虑始冻龄期的水工混凝土冻融劣化后热学参数演化组合指数型模型和分数阶模型。分析表明,4组水工混凝土冻融劣化后热学参数演化模型与试验结果拟合效果均令人满意,在表面放热系数增长率演化模型中,2类模型相对偏差平均值、复相关系数相近,相对偏差平均值均在0.25左右,复相关系数均在0.90左右;在导热系数损失率演化模型中,2类模型相对偏差平均值、复相关系数相近,相对偏差平均值均在0.2左右,复相关系数均在0.96以上。
杜光远[6](2020)在《苏洼龙水电站火山灰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工混凝土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材料,目前水工混凝土多采用粉煤灰作为掺合料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随着工程建设和水电开发不断深入,大量工程同步建设,一方面粉煤灰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水电开发愈发偏远,建设成本越来越高。研究表明,火山灰可以作为优质的混凝土掺合料加以开发利用。本文针对苏洼龙水电站主要部位混凝土开展掺炉霍火山灰替代可研阶段掺粉煤灰方案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试验研究,对工程拟采用的水泥、火山灰等原材料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满足国家和行业现行规程、规范的技术要求。通过12组砂率试验、64组水胶比-强度试验,确定了溢洪道、闸墩、泄洪洞、厂房一期、厂房二期、防渗墙、引水洞、导流洞等10个主要部位混凝土的水胶比、用水量、胶材用量、砂率及外加剂用量等配合比参数,提出了上述部位混凝土初选配合比。基于初选配合比进行了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力学性能、变形性能、热学性能和耐久性能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初选配合比混凝土设计龄期的抗压强度、抗冻、抗渗等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火山灰混凝土干缩略大,自生体积变形、徐变等参数均正常,混凝土导热、线膨胀系数、绝热温升等热学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炉霍Ⅰ型火山灰在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减少混凝土用水量、提升混凝土后期强度等方面与可研阶段粉煤灰方案相当,均有明显作用。本文还对比可研阶段粉煤灰需求量及预算单价,分析评价了火山灰运用的经济指标,表明炉霍火山灰在苏洼龙水电建设中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通过研究和论证,综合说明炉霍Ⅰ型火山灰,满足国家相关规范技术要求,符合就近取材、经济合理的原则,可以作为混凝土掺合料在苏洼龙水电站发挥积极作用。
李家向,王开科[7](2019)在《德泽水库枢纽工程大坝面板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对德泽水库枢纽工程面板堆石坝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验研究,对试配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进行分析,选择合理的计算试验方法,确定合规的试验参数,结合施工经验确定混凝土性能参数,经过试验得到合理、经济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技术支持。在面板混凝土施工中采用该配合比,加快了工程施工进度,确保面板的质量,为工程顺利完工提供保证。
李飞隼[8](2019)在《高石粉含量机制砂对水工混凝土压缩徐变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机制砂生产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量的石粉。为此,水电工程上常用水洗等处理方法来降低石粉含量,这不仅不利于机制砂的充分利用并增加其生产成本,同时还浪费大量水资源,对节约砂石资源和环境保护存在诸多负面影响。为此,机制砂石粉的有效利用成为水工行业关注热点。然而,石粉比例不当会影响水工混凝土的压缩徐变性能,进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正常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因此,开展高石粉含量机制砂对水工混凝土压缩徐变的影响研究,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施工成本、保证水工混凝土结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某水电站砂石加工系统所产机制砂(石粉)的理化特征,探究高石粉含量机制砂水工混凝土压缩徐变的变化规律,阐明石粉在混凝土内部结构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引入石粉影响系数,建立适用于高石粉含量机制砂混凝土的压缩徐变预测模型,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检测试验所用机制砂的粒度分布状态,确定原级配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并在微观层面分析石粉的颗粒形貌特征;分析不同石粉含量机制砂的物理特性,测算石粉的比重与相对密实度,明确石粉掺量的变化对MB值、细度模数的影响;探究石粉的化学成分与矿物组成,以及主要碳酸盐的种类和含量。其次,确定试验的其它原材料,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分析石粉含量的变化对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影响;提出压缩徐变试件的制作方法与徐变度的监测流程,对比各养护龄期条件下,不同石粉含量混凝土的抗压值与徐变度变化特征,揭示高石粉含量机制砂混凝土的压缩徐变规律;采用红外光谱、热重检测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剖析机制砂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变化规律,揭示石粉对水工混凝土压缩徐变性能的作用机理。最后,分析三种常用混凝土徐变预测模型及其特点,运用各经典模型对高石粉含量机制砂混凝土进行初次徐变度预测;分析初次预测误差,选择相对误差最小的GL2000模型作为修正对象;在拟修正模型中引入石粉影响系数,建立考虑石粉含量的混凝土徐变预测模型,并运用修正后的GL2000模型进行二次预测,检验修正模型的有效性。本研究能为大体积水工混凝土结构的压缩徐变应力场分析提供理论支持,对机制砂混凝土的生产与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张红兵[9](2019)在《乌东德水电站大坝低热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乌东德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河段(攀枝花市至宜宾市)四个水电梯级——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中的最上游梯级,为保证乌东德水电站大坝低热水泥混凝土施工顺利进行,选择和确定混凝土组成材料的合理比例,配制出既满足工作性能、设计要求,又经济合理的混凝土。本文开展了大坝低热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工作。(1)对试验所需的水泥、粉煤灰、细骨料、粗骨料、外加剂及拌合用水进行检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规定。(2)开展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主要内容有拌合物性能试验、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抗冻抗渗性能试验、自生体积变形试验、线膨胀试验、比热导热及导温系数、绝热温升、干缩试验等方面。(3)开展设计龄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主要内容包括拌合物性能试验、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抗冻抗渗性能试验,通过极限拉伸值、耐久性两方面分析配合比试验成果,推荐水胶比。(4)开砂浆配合比设计试验,进行强度回归分析,推荐水胶比。(5)通过选取的三组配合比试验,推荐了11种设计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及2种设计强度等级的砂浆施工配合比。
马永志[10](2019)在《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建设的速度加快,在建设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如何解决城市建筑垃圾也成为一个难题。为响应国家环境保护和建筑垃圾的处理与利用号召,本文论述了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的研究背景、应用现状以及此次试验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测试原材料的基本性能,对建筑垃圾全级配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既能解决建筑垃圾占用土地资源的问题,又能节约砂石等混凝土原材料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又有经济效益。将试验结果整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骨料基本性能方面: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与天然骨料相比较小,建筑垃圾骨料的吸水率、含泥量和压碎值指标比天然骨料高。2.混凝土力学性能方面:再生骨料的替代率和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两个重要的因素。随着再生骨料替代率和水灰比的增加,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均降低。当建筑垃圾粗细骨料取代率为100%时即全再生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降至普通混凝土的34%-42%。3.混凝土耐久性能方面: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低于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是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的薄弱环节,水灰比也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和水灰比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混凝土的密实性,从而影响着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二、水工混凝土配合比选择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工混凝土配合比选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水工混凝土矿物掺和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水工混凝土矿物掺和料的分类 |
3 不同胶凝材料体系的水化机理研究 |
4 掺和料对水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
4.1 工作性能 |
4.2 力学性能 |
4.3 体积稳定性 |
4.4 耐久性 |
5 掺矿物掺和料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施工工艺研究 |
5.1 掺矿物掺和料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5.2 新型矿物掺和料水工RCC施工技术 |
6 成果推广与工程应用 |
6.1 水工混凝土掺用矿物掺和料技术标准体系 |
6.2 工程应用 |
7 结 语 |
(2)干湿—盐侵—冻融耦合作用下水工混凝土耐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研究现状 |
1.2.2 混凝土盐类侵蚀破坏研究现状 |
1.2.3 混凝土干湿循环作用下耐久性研究现状 |
1.2.4 混凝土耐久性评价及损伤预测研究现状 |
1.3 典型工程概况及建筑物破坏情况 |
1.3.1 典型工程概况 |
1.3.2 建筑物破坏情况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典型工程侵蚀环境分析及试验方案设计 |
2.1 侵蚀环境分析 |
2.1.1 水样化验分析 |
2.1.2 土样化验分析 |
2.1.3 混凝土剥落残渣XRD衍射分析 |
2.2 试验原材料 |
2.2.1 水泥 |
2.2.2 骨料 |
2.2.3 水 |
2.2.4 粉煤灰 |
2.2.5 矿粉 |
2.2.6 引气剂 |
2.2.7 硫酸盐 |
2.2.8 氯盐 |
2.3 试验方案设计 |
2.3.1 试验仪器 |
2.3.2 试验配合比设计 |
2.3.3 试块分组、制备及养护 |
2.3.4 试验步骤 |
2.5 混凝土耐久性评价指标 |
2.5.1 质量损失率 |
2.5.2 抗压强度损失率 |
2.5.3 相对动弹性模量 |
2.5.4 核磁共振分析 |
3 干湿-盐侵-冻融耦合作用下水工混凝土耐久性试验 |
3.1 水灰比对水工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 |
3.1.1 水灰比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
3.1.2 水灰比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3.1.3 水灰比对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
3.2 粉煤灰对水工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 |
3.2.1 粉煤灰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
3.2.2 粉煤灰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3.2.3 粉煤灰对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
3.3 矿粉对水工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 |
3.3.1 矿粉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
3.3.2 矿粉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3.3.3 矿粉对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
3.4 引气剂对水工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 |
3.4.1 引气剂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
3.4.2 引气剂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3.4.3 引气剂对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
3.5 水工混凝土的微观试验结果分析 |
3.5.1 干湿-盐侵-冻融耦合作用下的混凝土核磁共振分析 |
3.5.2 干湿-盐侵-冻融耦合作用下的混凝土XRD衍射分析 |
3.6 混凝土试件表观变化情况 |
4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水工混凝土耐久性评价 |
4.1 灰色关联理论概述 |
4.2 灰色关联分析评价模型 |
4.3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G1 法 |
4.3.2 熵权法 |
4.3.3 MIE法确定综合权重 |
4.4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混凝土耐久性评价 |
4.4.1 确定权重 |
4.4.2 关联度计算与结果分析 |
5 基于灰色残差马尔科夫模型的水工混凝土耐久性损伤预测 |
5.1 损伤度表征 |
5.2 灰色残差马尔科夫模型概述 |
5.2.1 灰色GM(1,1)模型 |
5.2.2 灰色残差GM(1,1)模型 |
5.2.3 马尔科夫过程的符号修正 |
5.2.4 误差计算 |
5.3 数据处理及寿命预测 |
5.3.1 模型构建 |
5.3.2 符号修正 |
5.3.3 寿命预测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中美混凝土水电施工标准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材料 |
1.1 水泥 |
1.1.1 适用范围 |
1.1.2 化学组成 |
1.1.3 物理指标 |
1.1.4 取样和拒收 |
1.2 骨料 |
1.2.1 细骨料 |
1.2.2 粗骨料 |
1.3 掺和料 |
1.3.1 化学组成 |
1.3.2 物理性质 |
1.4 外加剂 |
1.4.1 常规要求 |
1.4.2 取样和检验 |
1.5 钢筋 |
1.5.1 加工 |
1.5.2 连接 |
2 配合比 |
2.1 配置强度 |
2.2 配合比计算 |
2.3 试配 |
2.4 现场调整 |
3 拌和 |
3.1 配料 |
3.2 搅拌 |
3.3 新拌混凝土试验和性能 |
4 运输与碾压 |
4.1 运输 |
4.1.1 运输设备 |
4.1.2 运输时间 |
4.2 卸料 |
4.3 平仓 |
4.4 碾压 |
4.4.1 碾压设备 |
4.4.2 碾压厚度 |
4.4.3 碾压时间 |
4.4.4 碾压遍数 |
4.5 成缝和缝面处理 |
4.5.1 成缝 |
4.5.2 缝面处理 |
5 养护 |
6 质量检验 |
6.1 拌和物质量检测 |
6.1.1 配料和拌和 |
6.1.2 检测项目 |
6.2 现场浇筑质量检测 |
6.3 混凝土质量评定 |
6.3.1 浇筑试样 |
6.3.2 钻孔取样 |
7 建立数据库查询系统 |
8 结论 |
(4)水工混凝土智能化技术应用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混凝土智能化技术研究现状 |
1.1 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 存在的问题 |
2 水工混凝土智能化技术研究建议 |
(1)个性化设计。 |
(2)数据广泛性。 |
(3)调控实时性。 |
(4)应用可行性。 |
3 展 望 |
(5)冻融条件下水工混凝土热学参数演化规律及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技术路线图 |
2 水工混凝土冻融劣化试验 |
2.1 水工混凝土冻融劣化试验设备 |
2.2 水工混凝土冻融劣化试验配合比设计 |
2.3 冻融劣化后水工混凝土热学性能试验 |
2.4 冻融损伤指标的测定 |
2.5 本章小结 |
3 水工混凝土冻融劣化后热学参数测试方法 |
3.1 监测效应量转换 |
3.2 水工混凝土冻融劣化后热膨胀系数的获取 |
3.3 水工混凝土冻融劣化后热学参数反演原理 |
3.4 冻融劣化后混凝土热学参数反演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4 冻融劣化下水工混凝土热学性能演化规律 |
4.1 水工混凝土室内快速冻融循环试验 |
4.2 冻融劣化下水工混凝土热膨胀系数演化规律 |
4.3 冻融劣化下水工混凝土热学参数演化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5 水工混凝土冻融劣化后热学参数演化模型 |
5.1 水工混凝土冻融劣化后热学参数组合指数型模型 |
5.2 水工混凝土冻融劣化后热学参数演化分数阶模型 |
5.3 水工混凝土冻融劣化后热学参数演化模型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科研成果 |
(6)苏洼龙水电站火山灰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工程概况 |
2.1 水文气象条件 |
2.2 枢纽区地形地质条件 |
2.3 天然建筑材料 |
2.4 工程布置及主要工程量 |
第3章 试验方案设计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依据 |
3.3 试验方案 |
3.3.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 |
3.3.2 原材料检测及选用 |
3.3.3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试验方案 |
第4章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 混凝土配合比初选试验 |
4.1.1 最佳砂率试验 |
4.1.2 水胶比与抗压强度试验 |
4.2 混凝土性能验证试验及分析 |
4.2.1 拌合物及力学性能试验及分析 |
4.2.2 混凝土变形性能试验及分析 |
4.2.3 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试验及分析 |
4.2.4 掺钢纤维火山灰抗冲磨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及分析 |
4.2.5 混凝土热学性能试验及分析 |
4.3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结果 |
4.4 试验结论 |
第5章 经济分析评价 |
5.1 评价原则及方法 |
5.2 经济性比较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苏洼龙水电站施工详图阶段火山灰方案混凝土配合比 |
附录 B 施工详图阶段火山灰方案混凝土拌合物、热学性能汇总表 |
附录 C 施工详图阶段火山灰方案混凝土力学、变形性能汇总表 |
附录 D 苏洼龙水电站可研阶段粉煤灰方案混凝土参考配合比 |
附录 E 可研阶段粉煤灰方案混凝土拌合物、热学性能汇总表 |
附录 F 可研阶段粉煤灰方案混凝土力学、变形性能汇总表 |
附录 G 主要混凝土性能试验结果对比汇总表 |
致谢 |
(8)高石粉含量机制砂对水工混凝土压缩徐变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
1 绪论 |
1.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 论文的技术路线 |
2 机制砂石粉的理化特性分析 |
2.1 石粉的粒度分布与颗粒形貌 |
2.2 机制砂石粉的物理特性 |
2.3 石粉的组成成分分析 |
本章小结 |
3 石粉对混凝土压缩徐变的影响试验 |
3.1 试验原材料及配合比 |
3.2 压缩徐变试验的方法与流程 |
3.3 不同石粉含量混凝土的压缩徐变度 |
3.4 石粉对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4 考虑石粉影响的混凝土徐变模型建立 |
4.1 常用混凝土徐变预测模型 |
4.2 拟修正模型的比选 |
4.3 徐变模型的修正 |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科研成果 |
致谢 |
(9)乌东德水电站大坝低热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
1 绪论 |
1.1 工程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图 |
2 混凝土技术要求及检测依据 |
2.1 混凝土计算要求 |
2.2 检测依据 |
3 实验过程 |
4 试验用的原材料及检测结果 |
4.1 水泥 |
4.2 粉煤灰 |
4.3 细骨料 |
4.4 粗骨料 |
4.5 外加剂 |
4.6 拌和用水 |
5 配合比设计 |
5.1 配合比方案及参数选择 |
5.2 组合密度试验 |
5.3 外加剂与胶凝材料的适应性试验 |
5.4 最优砂率、最小单位用水量试验 |
5.5 C_(180)30、C_(180)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 |
5.6 28d、90d设计龄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 |
5.7 砂浆配合比设计试验 |
6 推荐施工配合比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部分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发展背景 |
1.1.2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研究意义 |
1.2 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1 国内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2 国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混凝土原材料的基本性能试验分析 |
2.1 原材料的来源 |
2.2 水泥 |
2.3 减水剂 |
2.4 骨料的性能测定 |
2.4.1 骨料的级配 |
2.4.2 骨料的堆积密度 |
2.4.3 骨料的表观密度 |
2.4.4 骨料的1小时吸水率 |
2.4.5 骨料的24小时吸水率 |
2.4.6 骨料的含水率 |
2.4.7 骨料的含泥量 |
2.4.8 骨料的压碎值指标 |
2.5 骨料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1 初步配合比计算 |
3.2 混凝土的试拌调整 |
3.3 混凝土试件的制备过程 |
4 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 |
4.1 抗压强度 |
4.1.1 试验过程 |
4.1.2 试验结果分析 |
4.2 抗折强度 |
4.2.1 试验过程 |
4.2.2 抗折强度结果分析 |
4.3 劈裂抗拉强度 |
4.3.1 试验过程 |
4.3.2 劈裂抗拉强度结果分析 |
4.4 力学性能试验总结 |
5 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 |
5.1 抗冻试验 |
5.1.1 试验步骤方法 |
5.1.2 抗冻试验结果分析 |
5.1.3 抗冻试验总结 |
5.2 抗渗试验 |
5.2.1 试验步骤方法 |
5.2.2 抗渗试验结果分析 |
5.2.3 抗渗试验总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水工混凝土配合比选择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工混凝土矿物掺和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综述[J]. 石妍,李家正,董芸,周世华,林育强,陈霞.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1(10)
- [2]干湿—盐侵—冻融耦合作用下水工混凝土耐久性研究[D]. 杨轶群.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中美混凝土水电施工标准比对研究[J]. 刘强,金峰,徐艳杰.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0(12)
- [4]水工混凝土智能化技术应用现状与展望[J]. 陆超,霍旭佳,周文俊. 人民黄河, 2020(S1)
- [5]冻融条件下水工混凝土热学参数演化规律及预测模型研究[D]. 王嵛. 三峡大学, 2020(02)
- [6]苏洼龙水电站火山灰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试验研究[D]. 杜光远. 西华大学, 2020(01)
- [7]德泽水库枢纽工程大坝面板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A]. 李家向,王开科. 2019年全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交流会暨《施工技术》2019年理事会年会论文集(上册), 2019
- [8]高石粉含量机制砂对水工混凝土压缩徐变的影响研究[D]. 李飞隼. 三峡大学, 2019(06)
- [9]乌东德水电站大坝低热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D]. 张红兵. 三峡大学, 2019(06)
- [10]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研究[D]. 马永志.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