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伟岭公园两栖爬行动物资源及其保护

深圳伟岭公园两栖爬行动物资源及其保护

一、深圳围岭公园两栖爬行类动物资源及其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牛沛航,冯艳芬,王芳[1](2021)在《粤港澳大湾区珍稀濒危动物适宜分布区》文中研究指明经济高速发展往往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与生物多样性降低等问题。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区域,依据自然资源部印发的"双评价"指南,基于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的24种珍稀濒危动物的分布数据以及多种环境因子变量,结合MaxEnt模型和GIS空间分析,对研究区内珍稀濒危动物适宜分布区域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3类珍稀濒危动物类别的MaxEnt模型试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AUC值均达到0.89以上,模拟的可信度高;(2)刀切法检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类别动物而言,不同环境变量因子的重要程度各不相同,最干季降水、土地覆被类型及昼夜温差月均值分别是鸟类、哺乳类、爬行和两栖类动物潜在地理分布的最重要影响因素;(3)研究区内可划定为珍稀濒危动物适宜分布区的面积为2998.84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27%,主要分布于广东省肇庆市七星岩与鼎湖山、惠州市象头山、深圳市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米浦自然保护区内。研究结果可为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多样性及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董笑语,黄涛,潘雪莲,孙芳芳[2](2020)在《深圳市陆域野生保护动植物热点分布区辨识及保护对策》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威胁。为有效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辨识重要物种在城市中的热点分布区是首要任务。本文以高密度超大城市深圳市为例,运用最大熵模型辨识野生保护动植物的热点分布区,运用刀切法检验及绘制单一环境因子响应曲线分析城市野生保护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探讨城市野生保护物种的退化机制;采用ArcGIS将热点区与现有自然保护地叠加,分析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并提出城市野生保护动植物的保护对策。结果显示,热点分布区面积占全市陆域面积的12.43%,分布在远离建成区的山地区域,与现有自然保护地重叠度较高。刀切法检验表明,影响野生保护动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土地覆盖类型、到建成区距离、植被类型、最热月最高温度和平均气温日较差。因此,在城市中,可以通过维持热点分布区生境、恢复潜在分布区生境、构建多层次的生态空间管理体系来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肖涛[3](2020)在《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文中指出环杭州湾城市群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进一步发挥其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同时着力打造第六大世界级城市群的关键区域,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通过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有序运转,为城市群提供发展所需的各种物质产品、环境调节、支持和文化等生态系统服务,这些生态系统服务是实现环杭州湾城市群产业、城市、生态融合可持续发展,构建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这一发展规划和发展要求的基础和保证。但是,目前为止还尚无专门的适合于城市(群)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已有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LY/T 2899-2017)未能将城市(群)湿地的许多特有并且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例如景观增值、PM2.5等颗粒物吸收等)价值计算在内,因此这将可能影响城市(群)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且,目前对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均只涉及到正向生态系统服务,而对负向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则鲜有研究。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在数量和质量及服务间的相互关系等是否发生了显着变化?如果发生了显着变化,这种变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怎样的相关关系?对此,我们还不太清楚。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我们运用现场调查、实时监测、文献资料搜集和查阅等多种研究手段和方法,并且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替代成本法、成果参照法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开展了“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主要就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体系构建、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环杭州湾城市群城市化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协调性分析等4部分内容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现有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LY/T 2899-2017)为参考,并结合城市(群)湿地所特有的一些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和当前鲜有研究的负向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disservices),以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为例,构建了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共总结出16项具体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在考虑生态系统服务的方向性后,首先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一级分类,分为正向和负向生态系统服务,然后再对正、负向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二级分类。正向服务根据MA(2003)划分标准分为提供、调节、支持和文化4类,主要包括物质产品提供、气候调节、生物栖息地维持与保护及休闲旅游、文教科研等12项具体指标。负向服务则根据是否由人类活动导致分为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后产生的服务和生态系统自然存在着的服务,前者主要包括水体富营养化和外来生物入侵等2项具体指标,后者则主要包括温室气体排放和花粉过敏等2项具体指标。(2)2016年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39×108万元,其中正向服务为1.48×108万元,负向服务为8.85×106万元。休闲旅游、气候调节、动植物资源产品提供及洪水调节为该区域的核心正向服务类型,负向生态系统服务中以水体富营养化价值占比较大,为72.53%。不同的湿地类型上,河口水域、湖泊湿地、自然河流湿地、水库型湿地等4类湿地是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要供给类型,其面积较大、单位面积服务价值也相对较高,对于这4类湿地在保护和利用时可以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另一方面,湖泊、河流型湿地同时也具有显着的外来生物入侵和水体富营养化负向服务,在将其作为优先选择的湿地类型时需要特别注意这一点。环杭州湾城市群7个城市最终可以划分为3个生态功能服务区:第1类为“休闲文化旅游”功能区,主要包括杭州、上海2市,该区域景观增值、休闲旅游等文化类服务价值较为突出,但是外来生物入侵及水体富营养化等负向服务价值也较为突出;第2类为“物质产品提供”功能区,主要包括宁波、舟山2市,该区域动、植物资源产品服务价值较高,同时水体富营养化负向服务价值也较为突出;第3类为“调节、支持服务”功能区,主要包括湖州、绍兴、嘉兴3市,该区域气候调节、PM2.5等颗粒物吸收等调节类服务和生物栖息地维持与保护等支持类服务价值较为突出。(3)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价值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服务总价值上2000-2012年表现为负向变化,2012-2016年间则表现为正向变化。其中正向服务中动植物资源产品、景观增值、休闲旅游、文教科研等服务表现为增加趋势,水资源提供、气候调节、水质净化、侵蚀控制、洪水调控、生物栖息地维持与保护等服务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趋势。负向服务中外来生物入侵、水体富营养化服务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温室气体排放和花粉过敏服务则均表现为持续增加趋势。不同类型湿地上,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趋势。沼泽湿地主要以生物栖息地维持与保护、休闲旅游服务变化较明显。人工湿地动植物资源产品提供、PM2.5等颗粒物吸收、景观增值、休闲旅游服务表现为持续增加趋势,水资源提供、气候调节、洪水调控、生物栖息地维持与保护等服务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趋势。2)服务间协同/权衡关系变化上,2000-2012年权衡关系是主导关系,2012-2016年则变成协同关系是主导关系。主导关系的转变主要是支持、调节类服务与提供、文化类服务由权衡向协同关系的转变,以及支持、调节类服务自身许多指标间也由权衡向协同关系转变所致。3)服务价值动态变化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当前环杭州湾城市群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以促进外来生物入侵和水体富营养化等负向价值,以降低气体调节、水质净化、生物栖息地维持与保护等正向服务价值,进而以损害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代价的。(4)构建环杭州湾城市群城市化—生态系统服务协调指数评估了不同时间段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从综合发展协调等级上看,上海、杭州2市2000-2016年整体上城市化—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协调性等级均处于“基本协调”状态。但是从不同时间段上看,2000-2012年却处于“轻度冲突”状态,2012-2016年则处于“基本协调”状态。人口城市化指数、经济城市化及景观城市化等分类指数与提供、文化类等分类服务之间的协同性程度变化较明显,其协同性显着增强,也正是由于此才导致城市化—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整体协调性等级由“轻度冲突”转变为“基本协调”。虽然整体协调性等级由“轻度冲突”转变为“基本协调”,但是人口城市化指数、经济城市化及景观城市化等分类指数与支持、调节及负向服务类等分类服务之间的协同性程度却无显着变化,须深入开展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系统调节、支持类服务变化之间的协同性机制及与负向服务之间的权衡机制分析研究。本研究有助于提高公众对于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有助为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湿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等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持,进而有助于实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报告中提出的实现环杭州湾城市群产业、城市、生态融合可持续发展的这一发展规划和发展要求。

段艺璇[4](2019)在《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补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是我国目前确定的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是钱塘江的发源地,是极其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承担着维系钱塘江全流域生态安全的战略任务。由于历史原因,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存在生态保护地类型多样、管理权属分散、生态资源资产价值本底不清、生态补偿标准缺失、社区矛盾突出等一系列问题,而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处于重要地位。本次研究对2005、2010和2016年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然后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参考依据,为促进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和查阅相关资料,在梳理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相关理论基础之后,结合生态学理论、经济学方法和统计分析的方法,本文首次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范围内研究多类型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对其河流、坑塘、水库、稻田等湿地进行划分,然后对2005年、2010年和2016年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湿地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文化和支持4大类共12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最后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2005年、2010年和2016年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递减趋势,分别为645.11×106元、535.90×106元和411.82×106元;2)调节大气温度和粮食作物生产是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湿地生态系统的两大核心功能,二者占到服务总价值的90%以上;3)调节服务是其主要的服务类型,占到总服务价值的55%以上;4)当地填河修路、筑坝进程加快、粮食作物机械化的程度提高、农民对粮食作物产量的过分追求和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湿地的面积减少,虽然2010年到2016年,社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断提高,政府也采取相应措施,但是短期内仍无法得到明显改善。建议进一步加强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管理体系和决策支持体系,提高全社会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认识,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协同发展。本文以研究区域2005年、2010年和2016年的调节服务价值为基础,将当地居民丧失的机会成本即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的损失量作为生态补偿上限参考依据,通过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范围内农户意愿问卷调查,估算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范围内生态补偿标准下限参考依据,充分考虑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生态补偿的需求和当地情况,本次问卷调查涉及3个乡镇,22个村庄,总共发放问卷400份,有效问卷383份,无效卷17份,有效率为95.75%。结果显示:1)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湿地生态补偿上限参考值为2746.84元/(年·户);2)根据农户调查问卷结果和补偿意愿数学期望公式,得出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湿地生态补偿意愿下限参考值为1875.20元/(年·户);3)在补偿方式方面,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以现金补偿为主,技术和智力补偿为辅,另外政策补偿和搬迁补偿可进行推广。最后,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本文从建议利用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结果逐步恢复自然湿地、建立湿地自然资源认证制度、完善国家公园补偿资金保障机制、构建可持续的社区参与发展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加强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湿地资源管理的政策建议。

刘梦珂[5](2018)在《复合功能视角下天津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地关系矛盾的日益突出,郊野公园已成为城市在战略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天津作为人口众多的大型城市于2010年启动郊野公园规划建设且规划有16处郊野公园,但由于目前郊野公园发展正处于探索阶段且相应的理论体系与规划设计方法并没有快速跟上,理论的缺失使其规划设计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造成公园功能的缺失或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全面研究天津郊野公园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从复合功能视角出发对郊野公园的发展历程、概念、特征进行总结和梳理,同时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辅、多学科融会贯通等方法,通过对天津郊野公园资料搜索和实践调研,归纳了天津郊野公园的建设现状,分析了天津郊野公园功能影响因子与作用、功能复合化的必要性与特性、功能与景观现状,以及对天津居民进行郊野公园游憩偏好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在此研究基础上,得出天津郊野公园具有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优化城市生态格局、丰富居民的游憩空间的重要作用;公园需满足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城市郊区游憩空间功能需求、城市生态空间功能需求、城市防灾避难功能需求;公园目前在建设和发展中还存在服务功能不完善、生态保护力度不足、居民游憩需求无法满足等结论。探索了天津郊野公园功能复合型景观规划设计,从景观设计原则、空间布局规划、生态环境保育、植物景观营造、水体景观营造、游憩空间优化六个方面对提高天津郊野公园的复合功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王乙[6](2018)在《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据估计,当前野生动物灭绝速度比自然状态快1000倍、比物种形成速度快100万倍,灭绝速度由每天1种增加到每小时3种。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想要确保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保护野生动物。人类保护决策的主要原因是钱的问题,就是计算投入多少成本并带来多少回报,虽然决策也会受道德、美学、科学的影响,但主要依据是经济问题。因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明确我国野生动物数量本底和质量本底。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就是研究测度野生动物的保护本底的理论和方法,对制定保护政策、配置保护资源、提升保护成效具有重要意义。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是在物种稀缺濒危的背景下,人类通过保护行为能够保存、延续并产生的野生动物总体价值,包括内禀价值和利用价值。内禀价值是物种延续自身存在和特征的价值,利用价值是野生动物对人类经济、生态、社会的贡献价值。本文首先明确了相关概念,指出内禀价值就是野生动物作为种质资源维系物种特征延续的价值,可以体现在稀有性、遗传资源信息、自然历史及进化信息、生产力供给能力和所处营养级等五个方面,尝试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对内禀价值进行评价方法设计,拓展了保护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的应用范围。其次,梳理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提出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自身禀赋是影响保护价值的首要因素、生态服务价值最能代表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这些因素彼此关联并形成包括直接关系、中介关系和相关关系的复杂机理关系。第三,将保护价值影响机理研究结果与评价体系结合,以自身禀赋特征作为种质资源价值评价的主要指标,提出包括5个因素15个指标的种质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对已有价值评价方法进行改进,设计基于CE方法的非消费型游憩价值评价模型,构建包括4类、14项内容的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体系。根据野生动物的保护级别与层次,明确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保护名录以外野生动物保护价值的总体评价方法。最后,根据保护级别与层次分别选取丹顶鹤、黑熊、东北林蛙3个物种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种质资源保护、促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产业经济发展、恢复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生态服务功能、提高野生动物总体社会综合效益的政策建议。

葛研,魏玉峰,植诗雅,龚世平[7](2018)在《澳门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与保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1年9月~2017年11月,采用野外调查和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澳门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迄今,澳门已记录两栖爬行动物(不含海产种类)共3目16科40种,约占中国两栖爬行类物种数的4.5%,其中两栖动物1目5科10种,爬行动物2目11科30种,2种为澳门两栖爬行类新纪录,分别是台北纤蛙和绿瘦蛇。本次野外调查发现两栖动物8种,爬行动物23种,其中包括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蟒和虎纹蛙,文献有记载的2种两栖动物和7种爬行动物在野外调查中未发现。另外,野外调查还发现危险入侵物种红耳龟和温室蟾。研究表明,澳门两栖爬行类物种丰富,保护价值较高,但是目前仍面临一定的盗猎压力和外来入侵物种的潜在威胁。本文基于调查研究,对澳门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及其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4点保护管理建议。

毛翔[8](2018)在《湿地保护区动物栖息地景观构筑物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湿地保护区内湿地大面积缩减,进而导致湿地动物生存空间破碎化,严重威胁着动物群落的生存及种群繁衍。如何通过正确的理论方法指导以及合理的景观构筑物营造,减少、控制人类活动对动物栖息地的干扰,促进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动态平衡,成为湿地保护区景观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通过对不同湿地类型分析,明确湿地景观设计的空间环境特征;通过对湿地内不同景观要素分析,探索各景观要素的观景方式与动物栖息环境的营造方式,进而探索湿地保护区动物栖息地景观设计的目标、原则与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对原则与方法进行验证。其次,以“最低干预”理念为指导,探讨湿地保护区的综合利用方法,即通过生态适宜性评估与景观格局分析,运用量化数据指导湿地景观规划设计。最后,提出湿地保护区动物栖息地景观构筑物的设计模式,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以湿地动物保护为出发点,从立体通道设计、竖向设计、生态浮岛设计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探索适宜湿地动物栖息、迁徙的保护型景观构筑物的应用模式;另一方面,以满足人类观景需求为出发点,从观景桥、观景亭、步道、观鸟设施等方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形式、不同材料的观景构筑物的生态应用模式进行分析与总结。湿地的保护与利用必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过湿地保护区景观构筑物设计研究,能够为湿地动物栖息地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方法的指导,对于实现湿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吴兵,初雯雯,甄荣,端肖楠,冯锦,陈刚,初红军[9](2017)在《新疆布尔根河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和爬行动物多样性》文中指出2015年7—8月和2016年4—10月,采用样线法与固定半径样点法,对新疆布尔根河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和爬行动物进行调查,2种调查方法记录到的两栖和爬行动物相同,表明2种方法对保护区的两栖和爬行动物发现能力相近。调查发现,保护区内有两栖动物1种、爬行动物8种(隶属于5科7属)。从物种组成和区系分析,保护区内的两栖和爬行类物种均属于古北界中亚亚界蒙新区西北荒漠亚区及阿尔泰-巴彦卡萨领亚区。在保护区内旱地沙蜥Phrynocephalus helioscopus密度最大,为广域性分布。提出了加强保护区两栖和爬行类物种保护管理的建议。

张洋[10](2016)在《城市绿道建设中植物多样性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绿道建设的热潮中,以往人们认为城市绿道的功能主要是交通和游憩功能,造成对城市绿道生态功能的忽视,其植物多样性的价值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而城市绿道恰恰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廊道,植物作为城市绿道的基础,也是构建整个城市绿色生态基底的基础,对绿道植物多样性的忽视,导致城市生物栖息地的丧失,动植物扩散迁徙的廊道受阻,城市反而变成了“生态荒漠”。而且,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于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威胁越来越大。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对于整个城市甚至地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意义。在理论研究部分,论文对城市绿道和植物多样性的相关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城市绿道的构成、功能和植物多样性思想演变历程等内容,并结合植物多样性的特征,从植物物种、植物群落特征和景观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营建策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剖析了我国绿道建设中植物多样性营建所面临的多重挑战,阐释了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分析绿道的特征和植物多样性的功能论述了研究的可行性。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基于绿道的不同类型、不同尺度和社会驱动因素三个层次,提出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营建策略。首先,基于山林型、滨河型、绿地型、道路型四种不同类型的城市绿道,在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每种类型绿道植物多样性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营建策略,并结合范例进行解析说明。其次,基于宏观、中观、微观三种不同尺度的绿道,提出了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营建策略。宏观尺度提出城市绿道网络的构建策略;中观尺度提出空间连通性、宽度适宜性、生境类型多样性三种策略;微观尺度提出乡土植物营建、群落自然演替、原生生境保护和恢复、生境面积适宜性四种策略。最后,基于社会驱动因素,提出了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营建策略,包括提出建立多学科合作模式,设置管理机构、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公众和社会团体参与,保障资金来源等方式。通过多视角综合性的分析,使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策略研究尽可能全面和完善。本文从风景园林学的视角切入,剖析了我国城市绿道建设中植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基于多角度、系统性的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营建策略,拓展了风景园林学科在该领域的研究内容,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理论和营建方法,对我国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建设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二、深圳围岭公园两栖爬行类动物资源及其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圳围岭公园两栖爬行类动物资源及其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粤港澳大湾区珍稀濒危动物适宜分布区(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数据处理
        1.2.1 物种分布数据
        1.2.2 环境变量数据
    1.3 研究方法
        1.3.1 Max Ent模型
        1.3.2 模型设置与精度检验
        1.3.3 环境变量重要性评估
        1.3.4 GIS空间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Max Ent模型结果精度检验
    2.2 环境变量重要性评估与物种适宜分布
    2.3 粤港澳大湾区珍稀濒危动物适宜分布区划定
3 讨论
4 结论

(2)深圳市陆域野生保护动植物热点分布区辨识及保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物种数据
    1.2 环境数据
    1.3 物种分布模型Max Ent
    1.4 热点分布区辨识及保护有效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模型预测结果与模型准确性分析
    2.2 适生度分级与保护有效性分析
    2.3 重要环境因子及其与各类群分布的关系
3 讨论
    3.1 城市野生保护动植物分布区的退化机制
    3.2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性
    3.3 城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对策
        3.3.1 划定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设置和控制合理的生态距离
        3.3.2构筑城市微生境,修复潜在适生区域
        3.3.3 建立生态空间管控体系,有效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附录:

(3)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
        1.1.1 城市湿地的定义
        1.1.2 城市湿地的特点
        1.1.3 城市湿地的功能与价值
        1.1.4 城市湿地的研究进展
    1.2 生态系统服务
        1.2.1 定义
        1.2.2 服务类型
        1.2.3 服务价值评估
        1.2.4 新进展与问题
    1.3 研究背景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土壤特征
        2.1.4 气候特征
        2.1.5 水文特征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行政区划
        2.2.2 人口与民族
        2.2.3 社会与经济
    2.3 湿地资源状况
        2.3.1 湿地类型与面积
        2.3.2 湿地资源分布格局
        2.3.3 湿地生物资源
第3章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构建
    3.1 引言
    3.2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及其类型划分
        3.2.1 服务指标
        3.2.2 服务类型划分
    3.3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3.3.1 主要评估方法介绍
        3.3.2 评估方法选取及评估公式
    3.4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
第4章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数据来源及获取
        4.2.2 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4.2.3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4.3.2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特征
        4.3.3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与其它区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
    4.4 讨论
        4.4.1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主导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特征
        4.4.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特征的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功能服务区划分
    4.5 小结
第5章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评估
        5.2.2 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协同与权衡关系分析
        5.2.3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5.2.4 数据来源
    5.3 结果
        5.3.1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
        5.3.2 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协同与权衡关系
        5.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5.4 讨论
        5.4.1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协同/权衡关系
        5.4.2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环杭州湾城市群城市化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协调性分析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城市化综合发展指数构建
        6.2.2 城市化—生态系统服务协调性分析
        6.2.3 数据来源
    6.3 结果
        6.3.1 环杭州湾城市群城市化发展指数的动态变化
        6.3.2 环杭州湾城市群城市化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协调性分析
    6.4 讨论
    6.5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研究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常见植物名录
附录2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常见动物名录
附录3 环杭州湾城市群重要湿地名录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4)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3.1 国家公园管理
        1.3.2 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1.3.3 湿地生态补偿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1.1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特征
        2.1.2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
    2.2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
        2.2.1 外部性理论
        2.2.2 公共物品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生态价值理论
    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补偿之间的内在联系
        2.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生态补偿产生的基础
        2.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作为生态补偿标准确立的依据
    2.4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生态补偿理论框架
        2.4.1 生态补偿原则
        2.4.2 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客体
        2.4.3 生态补偿的标准
第三章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研究区范围和位置
        3.1.2 自然条件概况
        3.1.3 生物资源概况
        3.1.4 社会经济概况
        3.1.5 土地利用变化
        3.1.6 湿地资源变化
    3.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价值估算方法
    3.3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3.4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3.4.1 供给价值
        3.4.2 调节价值
        3.4.3 支持价值
        3.4.4 文化价值
    3.5 结果与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湿地生态补偿研究
    4.1 生态补偿主体和客体的确定
        4.1.1 生态补偿主体
        4.1.2 生态补偿客体
    4.2 生态补偿标准
        4.2.1 构建以生态补偿为目的服务价值指标体系
        4.2.2 生态补偿标准上限
        4.2.3 生态补偿标准下限
    4.3 生态补偿的方式
        4.3.1 现金补偿
        4.3.2 技术和智力补偿
        4.3.3 政策补偿
        4.3.4 搬迁补偿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加强湿地资源管理的建议
        5.2.1 利用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结果逐步恢复自然湿地
        5.2.2 建立湿地自然资源认证制度
        5.2.3 完善国家公园补偿资金保障机制
        5.2.4 构建可持续的社区参与发展机制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5)复合功能视角下天津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郊野公园研究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郊野公园理论与实践研究
    2.1 郊野公园的起源与发展
        2.1.1 国外郊野公园的发展
        2.1.2 国内郊野公园的发展
    2.2 郊野公园的涵义
        2.2.1 郊野公园的相关定义
        2.2.2 郊野公园的概念界定
        2.2.3 郊野公园与其他绿地类型的区别
        2.2.4 郊野公园的特征分析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环城游憩带理论
        2.3.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3 环境行为学理论
    2.4 国内外郊野公园建设实践研究
        2.4.1 英国郊野公园建设实践研究
        2.4.2 法国巴黎苏塞公园
        2.4.3 美国芝加哥湖链郊野公园
        2.4.4 荷兰阿姆斯特丹郊野公园
        2.4.5 日本东京森高伟国定公园
        2.4.6 中国香港郊野公园建设实践研究
        2.4.7 上海青西郊野公园
    2.5 国内外郊野公园的借鉴意义
        2.5.1 整合区域资源,提升综合功能
        2.5.2 加强环境保育,优化城市空间
        2.5.3 完善管理体系,强化公众参与
        2.5.4 设计重视学科交叉,呈现近自然化景观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天津郊野公园功能及影响因素研究
    3.1 天津郊野公园概况
        3.1.1 天津自然人文概况
        3.1.2 天津城市化进程
        3.1.3 天津郊野公园建设状况
    3.2 天津郊野公园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3.2.1 地理因素
        3.2.2 人口要素
        3.2.3 经济因素
        3.2.4 规划调节
    3.3 天津郊野公园在城市中的作用
        3.3.1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3.3.2 优化城市生态空间格局
        3.3.3 丰富居民游憩空间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津郊野公园功能复合化实证研究
    4.1 天津郊野公园功能复合化必要性分析
        4.1.1 生态文明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需求
        4.1.2 休闲时代背景下城市郊区游憩功能需求
        4.1.3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生态空间功能需求
        4.1.4 公共安全背景下城市防灾避难功能需求
    4.2 天津郊野公园功能复合化特性分析
        4.2.1 多功能的复合——综合化
        4.2.2 多环境的复合——多元化
        4.2.3 多层次的复合——人性化
    4.3 天津郊野公园功能与景观现状分析
        4.3.1 公园使用现状
        4.3.2 生态环境现状
        4.3.3 游憩环境现状
        4.3.4 交通道路情况
        4.3.5 目前存在的问题
    4.4 天津居民郊野公园游憩偏好研究
        4.4.1 研究概况及研究方法
        4.4.2 人口统计学特征
        4.4.3 出行特征与游憩动机
        4.4.4 游憩行为特征
        4.4.5 服务设施与游憩的需求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津郊野公园功能复合型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5.1 复合型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5.1.1 环境保护与游憩需求并重的原则
        5.1.2 与城市协同互助原则
        5.1.3 体现地域特色原则
        5.1.4 低养护、低耗、近自然原则
    5.2 复合型景观空间布局规划
        5.2.1 保育与利用相结合的空间格局
        5.2.2 保育与利用相结合的规划模式
    5.3 复合型景观的生态保育
        5.3.1 林地灌丛的修复
        5.3.2 湿地的修复
        5.3.3 生境的修复
    5.4 复合型植物景观营造
        5.4.1 改良盐碱性土壤
        5.4.2 注重乡土植物种植
        5.4.3 营造特色植物景观
        5.4.4 兼顾植物近、远期效果
    5.5 复合型水体景观营造
        5.5.1 生态驳岸设计
        5.5.2 湿地植物设计
        5.5.3 亲水平台设计
    5.6 复合型景观的游憩空间优化
        5.6.1 游憩地与游憩活动
        5.6.2 游憩路径
        5.6.3 儿童游憩场
        5.6.4 野餐地
        5.6.5 宿营地
        5.6.6 服务设施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6)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分析
    2.1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相关概念界定
        2.1.1 野生动物
        2.1.2 保护价值
        2.1.3 价值评价
    2.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的特征
        2.2.1 复杂特殊性
        2.2.2 综合影响性
        2.2.3 动态变化性
        2.2.4 保护约束性
        2.2.5 种间差异性
    2.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相关理论
        2.3.1 劳动价值论
        2.3.2 效用价值论
        2.3.3 环境价值论
        2.3.4 能值理论
        2.3.5 认知心理学理论
        2.3.6 野生动物可持续经营理论
        2.3.7 保护经济学理论
    2.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方法
        2.4.1 直接市场法
        2.4.2 间接市场法
        2.4.3 虚拟市场法
        2.4.4 路径分析法
        2.4.5 层次分析法
    2.5 本章小结
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分析
    3.1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3.1.1 影响因素结构
        3.1.2 影响因素内容
    3.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机理
        3.2.1 影响因素的直接关系
        3.2.2 影响因素的中介关系
        3.2.3 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
    3.3 影响机理模型构建及变量预设
        3.3.1 影响机理模型构建
        3.3.2 观测变量预设
    3.4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假设实证研究
        3.4.1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3.4.2 数据分析及检验
    3.5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假设实证结果分析
        3.5.1 假设验证结果分析
        3.5.2 模型路径拟合分析
        3.5.3 观测变量差异分析
    3.6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实证研究解释
    3.7 本章小结
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4.1 保护级别对评价体系的约束
    4.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构成分类体系构建
        4.2.1 种质资源价值构成分析
        4.2.2 经济价值构成分析
        4.2.3 生态价值构成分析
        4.2.4 社会价值构成分析
    4.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方法体系设计
        4.3.1 种质资源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4.3.2 经济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4.3.3 生态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4.3.4 社会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4.3.5 预期收益折现方法设计
    4.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指标设定及内涵阐释
        4.4.1 种质资源价值指标设定
        4.4.2 活体价值指标设定
        4.4.3 一次性产品价值指标设定
        4.4.4 多次性产品价值指标设定
        4.4.5 消费型游憩价值指标设定
        4.4.6 非消费型游憩价值(CE方法)指标设定
        4.4.7 能量供给价值指标设定
        4.4.8 有害物种控制价值指标设定
        4.4.9 植物授粉及种子传播价值指标设定
        4.4.10 科学研究价值指标设定
        4.4.11 社会生产力价值指标设定
        4.4.12 文化、美学及遗产价值指标设定
    4.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总体评价方法
        4.5.1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4.5.2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4.5.3 国家保护名录外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4.6 本章小结
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案例研究
    5.1 案例研究的原因、物种选取标准及数据来源
        5.1.1 案例研究的原因
        5.1.2 案例物种选取的标准
        5.1.3 参照物种选取的标准
        5.1.4 案例物种保护价值构成的确定依据
        5.1.5 数据来源
    5.2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丹顶鹤(Grus Japonensis)保护价值评价
        5.2.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5.2.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5.2.3 丹顶鹤保护价值评价
    5.3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黑熊(Ursus thibetanus)保护价值评价
        5.3.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5.3.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5.3.3 黑熊保护价值评价
    5.4 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东北林蛙(Rana Chensinensis)保护价值评价
        5.4.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5.4.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5.4.3 东北林蛙保护价值评价
    5.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案例的比较分析及解释
        5.5.1 影响因素对案例物种价值评价结果影响分析
        5.5.2 案例物种保护价值评价结果的比较及解释
    5.6 本章小结
6 促进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提升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种质资源保护
        6.1.1 重点保护高度濒危野生动物
        6.1.2 加强野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
        6.1.3 加强历史孓遗野生动物保护
    6.2 促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产业经济发展
        6.2.1 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育产业
        6.2.2 发展野生动物生态旅游产业
        6.2.3 探索野生动物新型保护经营模式
    6.3 恢复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生态服务功能
        6.3.1 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6.3.2 规范自然保护区管理
    6.4 提高野生动物总体社会综合效益
        6.4.1 开展野生动物科普教育
        6.4.2 推动野生动物科学研究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7)澳门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时间
    2.2 调查方法
    2.3 种群数量等级
3 结果与分析
    3.1 物种多样性
    3.2 种群数量等级与分布
    3.3 珍稀濒危及重点保护物种
4 讨论与建议

(8)湿地保护区动物栖息地景观构筑物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湿地面积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1.1.2 国家政策支持湿地修复与保护
        1.1.3 湿地景观设计水平有待提升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湿地保护与利用研究
        1.3.2 国内外动物栖息地保护研究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2.1 湿地保护研究
        2.1.1 湿地保护区
        2.1.2 栖息地
        2.1.3 景观构筑物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生态保护理论
        2.2.3 行为生态学理论
3 湿地类型及景观要素分析
    3.1 湿地类型分析
        3.1.1 湖泊型湿地
        3.1.2 江河型湿地
        3.1.3 滨海型湿地
        3.1.4 农田型湿地
        3.1.5 其他类型湿地
    3.2 湿地景观要素分析
        3.2.1 湿地动物
        3.2.2 湿地植物
        3.2.3 湿地水景
        3.2.4 湿地地形
4 湿地保护区景观设计研究
    4.1 湿地保护区景观设计目标
    4.2 湿地保护区景观设计原则
        4.2.1 生态性原则
        4.2.2 可持续性原则
        4.2.3 连续性与整体性原则
        4.2.4 最低干预与最大促进原则
    4.3 湿地保护区景观设计方法
        4.3.1 划定核心保护区,限定设计范围
        4.3.2 充分利用场地自身条件,控制人工干预
        4.3.3 调整湿地景观结构,维持湿地生态完整性
        4.3.4 合理利用湿地景观的地域性
        4.3.5 优化景观空间格局,适当建设景观构筑物
        4.3.6 善用原生材料,营造自然景观
    4.4 案例分析
        4.4.1 香港湿地公园
        4.4.2 科罗拉多州野生动物迁徙廊道设计
5 基于“最低干预”的湿地保护区综合利用
    5.1 湿地保护与利用分析
        5.1.1 湿地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分析
        5.1.2 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分析
    5.2 “最低干预”原则与湿地人工干预要素分析
        5.2.1 湿地保护的“最低干预”原则
        5.2.2 湿地人工干预要素分析
    5.3 基于“最低干预”的湿地保护区综合利用方法
        5.3.1 生态适宜性评估
        5.3.2 景观格局分析
6 湿地保护区生态保护型构筑物设计模式
    6.1 立体通道设计
        6.1.1 通道选址
        6.1.2 通道数量
        6.1.3 通道形态
        6.1.4 通道宽度与高度
    6.2 竖向设计
        6.2.1 自然驳岸
        6.2.2 自然式驳岸
        6.2.3 人工自然式驳岸
    6.3 生态浮岛设计
        6.3.1 生态浮岛选址
        6.3.2 生态浮岛面积
        6.3.3 生态浮岛形态
        6.3.4 生态浮岛地形
        6.3.5 生态浮岛植被
7 湿地保护区观景构筑物设计模式
    7.1 观景桥
        7.1.1 桥的类型
        7.1.2 桥的材料
    7.2 步道设计
        7.2.1 步道宽度
        7.2.2 步道选线
        7.2.3 步道材料
        7.2.4 步道类型
        7.2.5 步道的生态处理
    7.3 观景亭
        7.3.1 观景亭的位置
        7.3.2 观景亭的造型
        7.3.3 观景亭的形态
        7.3.4 观景亭的生态处理
    7.4 观鸟设施
        7.4.1 观鸟位置
        7.4.2 观鸟方式
    7.5 其他景观构筑物
        7.5.1 引鸟设施
        7.5.2 花架
        7.5.3 灯光设施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新疆布尔根河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和爬行动物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
    1.1 调查方法
        1.1.1 野外调查
        1.1.2 访问调查
        1.1.3 查阅资料法
    1.2 分析方法
        1.2.1 生境类型划分
        1.2.2 分布状况
        1.2.3 两栖和爬行动物多样性
2 结果
    2.1 种类祖成
    2.2 不同类型生境两栖爬行类动物多样性
3 讨论

(10)城市绿道建设中植物多样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市化对地区植物多样性的巨大威胁
        1.1.2. 我国城市绿道建设热潮中对植物多样性的忽视
        1.1.3. 风景园林学科对植物多样性领域关注不足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完善风景园林学在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
        1.2.2. 对我国未来的建设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3. 研究内容和范畴界定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范畴界定
        1.3.2.1. 城市建成区范围
        1.3.2.2. 植物多样性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国外的研究进展
        1.4.2. 国内的研究进展
        1.4.3. 综合评价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1.5.1. 生态学理论
        1.5.2. 植物生态学理论
        1.5.3.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1.5.4. 景观生态学理论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
        1.6.2. 案例分析
        1.6.3. 实地调研
        1.6.4. 实例论证
        1.6.5. 归纳总结
    1.7. 论文研究框架
2. 城市绿道的基本理论研究
    2.1. 绿道及相关概念辨析
        2.1.1. 绿道的概念
        2.1.2.与绿道相关概念的辨析
        2.1.3. 城市绿道的概念
    2.2. 城市绿道分类
        2.2.1. 绿道分类研究
        2.2.2. 本研究的城市绿道分类
    2.3. 城市绿道的构成
        2.3.1. 绿廊系统
        2.3.2. 慢行系统
        2.3.3. 交通衔接系统
        2.3.4. 服务设施系统
        2.3.5. 标识系统
    2.4. 城市绿道的功能
        2.4.1.生态功能
        2.4.2. 游憩功能
        2.4.3. 遗产保护功能
        2.4.4. 教育功能
        2.4.5.经济产业功能
    2.5. 城市绿道建设的主要策略
        2.5.1. 保护性策略
        2.5.2. 恢复性策略
    2.6. 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概念
    2.7. 绿道建设中植物多样性思想的演变
        2.7.1. 植物多样性思想在个别案例中有所体现
        2.7.2. 植物多样性思想开始受到普遍关注
    2.8. 本章小结
3. 植物多样性的基本理论研究
    3.1. 植物多样性概念
    3.2. 植物多样性研究层次
        3.2.1. 植物遗传多样性
        3.2.2. 植物物种多样性
        3.2.3. 生态系统多样性
        3.2.4. 景观多样性
    3.3. 植物多样性主要保护途径
        3.3.1. 就地保护
        3.3.2. 迁地保护
    3.4. 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3.4.1. 植物物种与植物多样性
        3.4.1.1. 物种的地域性特征
        3.4.1.2. 物种种群密度
        3.4.1.3. 物种生态位选择
        3.4.2. 植物群落特征与植物多样性
        3.4.2.1. 群落的优势种和建群种
        3.4.2.2. 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
        3.4.2.3. 群落的演替过程
        3.4.3. 景观结构与植物多样性
        3.4.3.1. 斑块的结构特征
        3.4.3.2. 廊道的结构特征
        3.4.3.3. 网络的结构特征
    3.5. 植物多样性的评价指标
        3.5.1. α多样性指数
        3.5.2. β多样性指数
        3.5.3. γ多样性指数
    3.6. 本章小结
4. 我国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挑战、必要性和可行性
    4.1. 我国城市绿道建设中植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
        4.1.1. 绿道概念的错误解读
        4.1.2. 城市的生态沙漠
        4.1.3. 植物多样性保护与人类使用需求的冲突
        4.1.4. 传统审美与生态之美的矛盾
        4.1.5. 急功近利思想与植物演替周期长的矛盾
        4.1.6. 相关法律政策的不完善
        4.1.7. 缺乏多学科合作和公众参与
    4.2. 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必要性
        4.2.1. 生态意义
        4.2.1.1. 维持生物多样性
        4.2.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4.2.2. 景观美学意义
        4.2.3. 科普教育意义
        4.2.4. 经济意义
        4.2.4.1. 直接经济效益
        4.2.4.2. 间接经济效益
    4.3. 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可行性
        4.3.1. 将自然引入城市
        4.3.2. 绿道的线性结构
        4.3.3. 绿道连接城市中重要的生物栖息地
        4.3.4. 植物多样性作为解决城市问题的策略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不同类型绿道的植物多样性策略
    5.1. 山林型绿道植物多样性研究
        5.1.1. 山林型绿道概况
        5.1.1.1. 山林型绿道的定义
        5.1.1.2. 山林型绿道的特点
        5.1.2. 山林型绿道植物多样性的主要问题
        5.1.2.1. 生态核心区域缺乏保护
        5.1.2.2. 自然森林植物郁闭度过高
        5.1.2.3. 人工造林的森林植被单一化
        5.1.2.4. 生物多样性功能被忽视
        5.1.3. 山林型绿道的植物多样性营建策略
        5.1.3.1. 分区保护模式策略
        5.1.3.2. 适当人为干预策略
        5.1.3.3. 复合型群落结构策略
        5.1.3.4. 维持生物多样性的植物选择
    5.2. 滨河型绿道植物多样性研究
        5.2.1. 滨河型绿道概况
        5.2.1.1. 滨河型绿道的定义
        5.2.1.2. 滨河型绿道的特点
        5.2.2. 滨河型绿道的植物多样性问题
        5.2.2.1. 河流工程改造导致植物生境丧失
        5.2.2.2. 植物种植照搬城市绿地模式
        5.2.2.3. 植物选择缺乏功能性考虑
        5.2.2.4. 生物多样性功能被忽视
        5.2.3. 滨河型绿道的植物多样性营建策略
        5.2.3.1. 生境多样性营造策略
        5.2.3.2. 多层次空间种植策略
        5.2.3.3. 基于生态功能的植物选择策略
        5.2.3.4. 维持生物多样性策略
        5.2.4. 范例解析
        5.2.4.1. 斯坦福弥尔河公园
        5.2.4.2.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
    5.3. 绿地型绿道植物多样性研究
        5.3.1. 绿地型绿道概况
        5.3.1.1. 绿地型绿道的定义
        5.3.1.2. 绿地型绿道的特点
        5.3.2. 绿地型绿道的植物多样性问题
        5.3.2.1. 植物种类过于园林化
        5.3.2.2. 植物群落结构过于人工化
        5.3.2.3. 保健植物使用不足
        5.3.3. 绿地型绿道植物多样性恢复策略
        5.3.3.1. 乡土植物选择策略
        5.3.3.2. 近自然化群落构建策略
        5.3.3.3. 保健植物选择策略
        5.3.4. 范例解析
        5.3.4.1. 纽约高线公园
        5.3.4.2. 波士顿翡翠项链绿道
    5.4. 道路型绿道植物多样性研究
        5.4.1. 道路型绿道概况
        5.4.1.1. 道路型绿道的定义
        5.4.1.2. 道路型绿道的特点
        5.4.2. 道路型绿道的植物多样性问题
        5.4.2.1. 植物的生态功能被忽视
        5.4.2.2. 景观组织功能欠缺
        5.4.2.3. 交通辅助功能存在问题
        5.4.3. 道路型绿道的植物多样性营建策略
        5.4.3.1. 基于生态功能的植物选择策略
        5.4.3.2. 满足景观功能的植物选择策略
        5.4.3.3. 基于交通辅助功能的植物选择策略
        5.4.4. 范例解析
        5.4.4.1. 美国波士顿肯尼迪绿道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不同尺度绿道的植物多样性策略
    6.1. 宏观尺度绿道植物多样性营建策略
        6.1.1. 城市绿道网络的构建策略
        6.1.1.1. 重要生物栖息地的选择
        6.1.1.2. 绿道相互连接形成网络
        6.1.2. 范例解析
        6.1.2.1. 中国深圳市绿道网络
        6.1.2.2. 加拿大埃德蒙顿市生态网络
    6.2. 中观尺度绿道植物多样性营建策略
        6.2.1. 绿道连通性策略
        6.2.2. 绿道宽度适宜性策略
        6.2.2.1. 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宽度适宜性
        6.2.2.2.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宽度适宜性
        6.2.3. 生境多样性营造策略
        6.2.3.1. 营造多样性的生境类型
        6.2.3.2. 整合周边小块生境斑块
    6.3. 微观尺度绿道植物多样性营建策略
        6.3.1. 乡土植物营建策略
        6.3.2. 群落自然演替策略
        6.3.3. 生境保护和恢复策略
        6.3.3.1. 生境的保护
        6.3.3.2. 生境的恢复
        6.3.4. 生境面积适宜性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社会驱动因素的植物多样性策略
    7.1. 建立风景园林师主导的多学科合作模式
    7.2. 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
    7.3. 制定相关法规政策
        7.3.1. 宏观政策的落实
        7.3.2. 具体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7.4. 加强公众和社会组织的参与
        7.4.1. 加强公众参与
        7.4.1.1. 促进设计过程的参与
        7.4.1.2. 促进决策过程的参与
        7.4.1.3. 促进实施维护的参与
        7.4.2. 利用社会组织的力量推动植物多样性保护
    7.5. 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7.5.1. 建立绿道植物多样性专项资金
        7.5.2.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本研究的成果
        8.1.1. 主要结论
        8.1.1.1. 明确了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8.1.1.2. 提出了基于多个角度的策略
        8.1.2. 主要创新点
        8.1.2.1. 拓展了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内容
        8.1.2.2. 提出了系统的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营建策略
    8.2. 本研究展望及不足
参考文献
插图及表格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深圳围岭公园两栖爬行类动物资源及其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粤港澳大湾区珍稀濒危动物适宜分布区[J]. 牛沛航,冯艳芬,王芳. 生态学杂志, 2021(08)
  • [2]深圳市陆域野生保护动植物热点分布区辨识及保护对策[J]. 董笑语,黄涛,潘雪莲,孙芳芳. 生态学杂志, 2020(11)
  • [3]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D]. 肖涛. 西南大学, 2020
  • [4]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补偿研究[D]. 段艺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4)
  • [5]复合功能视角下天津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刘梦珂.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6]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D]. 王乙.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1)
  • [7]澳门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与保护[J]. 葛研,魏玉峰,植诗雅,龚世平. 野生动物学报, 2018(03)
  • [8]湿地保护区动物栖息地景观构筑物设计策略研究[D]. 毛翔. 武汉大学, 2018(06)
  • [9]新疆布尔根河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和爬行动物多样性[J]. 吴兵,初雯雯,甄荣,端肖楠,冯锦,陈刚,初红军. 四川动物, 2017(04)
  • [10]城市绿道建设中植物多样性策略研究[D]. 张洋.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深圳伟岭公园两栖爬行动物资源及其保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