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I的发展趋势及其对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影响

GII的发展趋势及其对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影响

一、GII发展态势及其对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朱振华[1](2021)在《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美国对域名资源的商标权治理研究》文中认为域名是一种网络标记,其功能是用具象的字符替代抽象的IP网络地址,方便用户访问互联网资源。域名是应对接入互联网节点不断增多而开发的技术产物。而商标是特定符号构成的用于区分产品与服务的商业标记。两者都具有标识符特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互联网的商业化带来域名需求的剧增,其商业价值也不断凸显,这种由技术催生的数字资源与商标这种传统商业资源之间因相似性而产生了冲突,并由此引发了关于域名资源的集体行动。对于美国来说,把商标权引入网络空间以治理域名资源,既有技术可行性,也能服务于美国的政治经济目的。技术上,域名系统是互联网中为数不多的需要执行中心化管理的节点。美国对域名系统的技术垄断,以及域名的垂直管理架构,为美国控制域名资源提供了技术保障。而在政治经济层面,以解决域名与商标冲突为契机,用商标权治理网络空间,不仅能够维护美国大商业集团的利益,为它们在开拓网络边疆的过程中建立有利的制度保障,同时也能服务于美国同时期的全球信息技术战略。本文的研究问题是,美国是如何利用商标权来实现对域名资源的控制?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结合历史分析方法,对美国以商标权划定域名资源产权,以及在网络空间建立商标权保护制度的过程进行了历时性的考察。美国以商标权划定域名资源产权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域名的技术治理时期。在技术治理时期,因为域名的商标价值不大,对传统商业集团带来的冲击有限,并没有引起美国政府的关注。第二个阶段是互联网商业化后,域名资源的商业价值凸显,域名与商标冲突开始不断加剧,引发了围绕域名资源的集体博弈,并受到了美国商务部的注意。在第三个阶段,美国政府为了维护商业资本的利益,也为了阻止域名治理走向国际化,不惜违反相关的行政法规,开始动用国家的行政力量,建立了私营性质的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划定了域名资源的产权,使其成为了美国的“私有资源”。在界定了域名资源的产权之后,美国以ICANN为起点,不断强化网络空间的商标权保护制度,通过建立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反对与争议解决程序、商标信息交换中心、预注册权限和注册通知服务、域名的统一快速终止程序、商标授权后争议解决程序等制度,用以维护商业资本的利益。基于上述考察,研究主要获得了以下三方面的发现。一、以商标权界定域名资源的产权,减少了美国商业资本在开拓网络边疆过程中对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它们创造收益、积累财富的动力,从而提升了经济绩效。二、美国在网络空间建立的商标权保护力度远甚于现实世界,大幅节约了解决域名与商标冲突的交易成本,使得前述的预期收益得以强化。三、美国以商标权治理网络空间,增大了其对网络空间的政策制定权。美国主导的解决域名与商标纠纷的制度成为了全球准则,为美国商业资本迅速地占领全球市场提供了制度保障,强化了美国在互联网全球治理中的霸权地位。国际社会虽然对此进行长期抗争并获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传统以主权国家主导的抗争难以适应网络社会的治理需求,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互联网全球治理的现状。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以跨学科的视角,从微观的商标权入手去研究互联网的全球治理问题,为认识美国把控互联网全球治理的路径提供了新的解释。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虽然提出互联网的技术变迁、制度变迁以及美国的数字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关联并就此进行了解释,但未能建立量化模型,揭示域名技术、商标权保护制度与美国数字经济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也将成为后续研究的方向所在。

孙文秀[2](2020)在《创新驱动下杭州城市空间组织的转型与重构》文中认为新技术革命下的创新驱动引领全球经济社会进入新时期,创新成为城市谋求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创新经济、人才和空间成为主导城市转型与竞争的关键所在。以创新型城市杭州为例,论文系统构建了城市产业、人口、空间分析框架,并通过数据分析、问卷调查、现状比对以及规划政策梳理,深入研究剖析了杭州城市内部产业经济、社会人口及空间形态的格局特征及演变趋势。最终,论文形成以下结论:(1)创新驱动杭州城市经济产业在结构体系和空间布局上发生分化。伴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实现由工业型主导向服务型经济形态转型升级。创新经济中,金融商务产业空间迅速成长,呈现一主多副、层级化分布特点。信息软件产业空间爆发式蔓延增长,显现多中心、网络化布局特征。研发文创产业空间仍有待发展,表现为“极核-散点”布局结构。(2)创新驱动杭州城市社会人口在阶层结构和空间组织上发生分异。伴随着城市人口持续增长、社会分工进一步明确,创新和服务阶层不断扩增,而传统劳工阶层陷入塌缩。与此同时,人口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中心-边缘”格局转变,高学历人才以重要创新产业区为核心多中心、廊道式连绵布局。此外,杭州创新人才在社会属性、就业居住、精神价值及工作生活追求等方面也表现出自有的特征和需求。(3)创新驱动杭州实现产业分化和人口分异的同时,也推动城市空间组织发生变革。杭州城市空间不断转型重构过程中,格局结构显现多中心、组团式布局特征,公共中心体系向多元化、网络化完善,用地空间有序扩张、多元融合。与此同时,城市内部也涌现大量以科学城、特色小镇、众创空间等为代表的创新空间形式,这类空间承载新技术要素、创新产业和人才,从而助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吴祺[3](2020)在《中国创新政策 ——演进、机理及绩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实力迅速发展,一系列自主创新工程的圆满完成,彰显了我国强大的自主创新潜力,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国科技创新进入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的新阶段。《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明确指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及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显着增强的环境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从“科技大国”到“科技强国”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与国外先进创新型国家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部分行业知识产权依存度偏高,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仍然依靠进口,国家技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要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科技强国和创新型国家,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主创新政策体系演进与构成的梳理,客观评价了当前中国自主创新政策实践的成就、经验和问题,根据新构建的创新活动分析研究框架,创造性的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典型模式和路径特征进行了分类研究,运用计量模型验证了我国创新政策的宏观整体效应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差异化影响,并以财税政策为例,聚焦创新政策对企业微观层面创新绩效的作用效果,论证了不同类型政策工具协同作用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创新政策质量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推进我国创新政策朝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取得了以下方面可能的创新成果:1、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现状评价。本文基于对我国自主创新政策文本的分析和解读,回顾了中国创新政策的演进历史,进而从主要成就、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客观系统的评价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主创新的实践水平和国际地位。研究表明,建国以来,中国创新政策一直致力于解决科技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以宏观政策为指导,促进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进而形成科技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优化。这背后体现了各级政府对科技政策、创新体系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理解的逐步深化。改革开放之后,通过创新投入的强力支撑、政府市场和良性互动、地方实践的积累扩散和协同创新的活力释放,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主要体现为:科研投入夯实创新基础、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新动力、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自主创新还面临着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优、各类企业创新表现不均、知识产权保护维权不力、企业创新经济效益不高、政府创新管理定位不清等问题。2、中国自主创新的路径特征和典型模式。本文基于传统的技术创新政策分析框架,在其基础上优化完善,设计出用于分析中国创新活动的研究框架,创造性的将中国自主创新的典型路径归纳为“逼出来”、“等出来”、“争出来”、“网出来”这四种模式,并分别对各类创新模式的定义、创新基础、创新环境和创新主体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以四种典型产业集群为例对各类创新模式的绩效进行了评价。具体而言,第一种模式可称之为“逼出来”的创新,该类创新以实行举国体制、集中科技精英、实施系统工程和增强综合国力为主要特征,其创新基础是国家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和国防开支的持续增长,创新环境是国际封锁和军民融合同时并存,创新主体已由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逐步向军工集团和部分民营企业拓展。第二种典型模式可称之为“等出来”的创新,该类创新一般以国家主导的大型项目和工程为依托,与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相关,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因“时间差”、“空间差”和“政策差”等原因,该类创新往往具备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主要特征,从而提高了创新效率,降低了创新成本。以大型建筑央企为代表的创新主体为我国高铁、桥梁、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第三种典型模式可称之为“争出来”的创新,该类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价值发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为基本特征,其主体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产业布局通常集中于战略新兴产业。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优秀民营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产生的创新成果使企业实现了盈利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双赢。第四种典型模式可称之为“网出来”的创新,该类创新以信息技术进步为基础,以新兴互联网企业巨头为主体,以商业模式创新和强扩展性为主要特征,在移动社交、电子商务、共享经济和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成果显着,深刻改变了当今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但也存在垄断市场、滥用市场地位和复制商业模式等问题。3、中国创新政策绩效的总体效应测度。本文根据相关统计资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DEA超效率模型的计量分析方法,运用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总体效应、时期差异和地区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探究了创新政策工具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对创新产出的差异化影响。首先,中央及各级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刺激创新的供给及需求方面政策均有着正向作用,这说明这两类政策的落实情况比较到位,但是创新环境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其次,不同时期内的创新政策效果有着明显差异,在“十一五”期间仅有供给型的创新政策有着显着的促进效应,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没未起到显着推动效果。而在“十二五”期间仅环境型创新政策无明显正向效果,需求型和供给型政策均产生了一定效果。最后,我国创新政策绩效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的整体创新绩效相对较高,且常年处于有效率状态,中西部地区的效率测算值则相对低下,长期均处于低效率或无效率状态,尤其是个别西部省份与全国其他省份的差距十分明显。该部分的研究有助于科学认识我国自主创新政策的实施绩效水平,正确地揭示自主创新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有利于引导政府对自主创新政策进行甄别和选择。4、中国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微观效应检验。除宏观层面的创新政策绩效测度外,本文还关注了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这一微观层面的效果。考虑到创新政策工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基于研究需要和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以财税政策这一典型的创新政策为代表,并将其细分为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两种政策工具,探究该类政策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具体提升效果。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相对于未享受财税政策的企业而言,享受了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的企业创新绩效更优;相对于只享受了税收优惠的企业,同时享受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的企业创新绩效更优。这一研究结论表明,单一的税收优惠政策或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只有通过不同政策工具之间的协同配合,并保持政策的连贯性,才能最大程度的创新政策的激励效果,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认为,我国创新政策的优化和完善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一是要明确政府、市场、企业三者之间的差异化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市场的创新价值实现机制,发挥政府的规制保障作用,最终形成三位一体的中国自主创新体系;二是创新政策的选择和实施应考虑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地区发展水平,尤其要考虑不同地区各类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否则会出现不同类别政策抵触现象,从而很难实现政策效果最大化。三是以金融信贷、税收优惠为代表的环境型政策工具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绩效评价中均未体现出应有的激励效应,对区域创新能力和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效果均不明显,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环境型创新政策工具的完善和落实,营造能够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创新环境。

赵渊博[4](2019)在《中国就业极化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和欧洲地区出现了中等技能劳动就业比重不断下降、高技能劳动和低技能劳动就业比重不断上升的就业极化现象。以受教育年限和工资收入为技能划分标准下的就业结构分析均得出一致结果。就业极化现象导致的中等技能就业比重下降是美国2008年经济危机后就业复苏困难的重要原因。对中国而言,就业市场出现了“技工荒”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现象。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异,那么中国是否也存在了就业极化现象?就业极化对“技工荒”和收入差距扩大是否与就业极化有关?就业极化的产生机制和其影响就业与收入不平等的过程是本文回答的问题。现有研究认为,美国和欧洲就业极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和国际贸易。在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业市场均受到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和国际贸易的影响,使得高技能劳动相对低技能劳动就业比重不断上升,工资不平等也不断扩大。然而已有研究表明,中国就业极化现象开始显现。由于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国情不同,就业极化产生的机制或许有所差异。因此,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基础上,对中国就业结构是否呈现就业极化特征进行验证,并分析中国就业极化产生的原因。本文认为,2008-2017年间,中国出现了就业极化特征,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国际贸易和产业结构升级是中国就业极化产生的主要原因。具体而言,第一章对中国是否存在就业极化现象进行特征事实验证。首先从受教育水平、工资水平和工作任务三个角度对技能进行划分,对每种技能划分下的就业结构情况进行分析,观察不同产业、部门和细分行业在某些年份是否出现了就业极化特征,其次从技能溢价变化情况对工资不平等进行分析。第二章分析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影响就业极化的机制。第三章首先分析国际贸易影响就业极化的机制,其次结合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特征分析国际贸易对我国就业结构的影响。第四章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分析就业极化产生的机制,并结合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特征从就业弹性、就业偏离度和要素投入三个方面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最后一章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首先,中国在2008-2017年间已经出现了就业极化特征。在受教育水平、平均工资和工作任务性质三种技能分类标准下,中国就业市场在2008-2017年间呈现轻微的就业极化现象。对产业部门内部的技能结构变化分析发现,农业就业结构呈现就业升级特征,制造业内部呈现了就业极化特征,而服务业中多数低技术行业呈现就业升级特征,高技术行业呈现就业极化特征。其次,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通过常规化假设引起了我国就业极化现象。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与技能劳动互补、与非技能劳动替代。随着技术的革命性发展,技术进步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来完成中等技能劳动从事的重复性工作,从而对中等技能劳动产生了替代。对中国而言,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生产率的提升,中国企业对中等技能劳动的需求不断下降。另外,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使得高技能劳动与中低技能劳动的生产率差异扩大,技能溢价不断上升。第三,国际贸易下的技术引进引起了我国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进而影响了各类技能劳动就业比重的变化。中国利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赚取的外汇来购买国外先进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引起了中国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另外,软件服务业在离岸外包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增加了中国高技能劳动需求。第四,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过快增长的资本投入引起了中等技术行业的从业者就业下降。一方面,制造业的就业弹性较低,制造业中等技术行业的就业结构偏离度最大,制造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和带动作用最小;另一方面,制造业资本投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就业增速在放缓。因此,在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过程中,快速增长的资本投入对中等技术行业从业者产生了替代作用,促进了就业极化的形成。降低就业极化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提升整体高中低技能劳动生产率,并扩大各类技能劳动供给;第二,利用国内巨大市场需求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加快中国技术进步进程;第三,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劳动力结构,让各类技能劳动配置在生产率各异的行业中;第四,加快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消除各类技能在不同部门和地区间自由流动的限制;第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转移支付、税收和福利制度来缩小技能和非技能劳动工资差距。

刘建雅[5](2019)在《以绿色创新推动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若国家绿色创新能力不足有可能导致经济增速停滞或倒退,即陷入中等收入陷阱。2008年中国人均GDP首次超过3000美元,位居世界106位,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及地区的行列。但随后经济增速放缓,是否会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引起了各界的关注。是否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中国当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发展问题。本文通过绿色创新的发展理念探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这是由于中国自提出“五大发展理念”以来,绿色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发展的主旋律,经济增长已经不再适用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而要通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转变为集约型经济。从而通过绿色创新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动力。在分析跨越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及地区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 SBM模型,通过计算中国各区域投入产出比,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Tobit回归验证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绿色创新,得出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且中国的发达地区依靠绿色创新技术,将资源投入几乎转化成了期望产出,诸如碳排放、工业废水废渣等非期望产出大大减少。同时,引领其他区域实现绿色创新驱动,促使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本文将绿色创新分为:创新、能源、环境、生态四个要素。通过协整检验绿色创新四个要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具有负相关关系,而与专利的授权数量、绿地面积和R&D人员的数量呈现正相关关系。从而分析了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础和挑战。本文选取技术循环周期、全球创新指数和政策支持等方面论述了中国跨越陷阱的基础,而中国作为最大的能源消耗国,如何大幅度的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将成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

林惠玲[6](2018)在《服务创新与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当前世界服务贸易高速增长,服务业国际转移日渐增多,一国服务贸易收入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一国基于服务创新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也越来越重要。服务创新不仅可以提高服务产品的竞争力,调整和优化服务贸易结构,为服务经济创造新的增长点,而且有利于在国际服务市场上形成优势地位,控制经济发展的关键性资源,如资金、知识、信息等。正因为如此,推进服务创新,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之一。服务创新对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2016年2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我国15个省市(区域)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以此推进我国外贸转型并增强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现实经济的发展形势,迫切需要理论界根据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加强研究通过服务创新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服务创新为视角,首先梳理服务贸易竞争力和服务创新的相关文献和概念,阐述了服务创新与服务贸易竞争力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概况、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和特征,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论证服务创新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接着回顾了 1980年以来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轨迹,阐明服务创新如何推动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以及对提升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引入服务创新因素的服务贸易竞争力理论模型进行探讨,构建了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对中国与G20国家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及其优劣势。本文还分析和借鉴了一些国家基于服务创新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措施建议。

徐晓丹[7](2018)在《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越来越意识到科技创新带给国家的巨大进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图抢占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开展高校协同创新正是针对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形势提出的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仅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增强我国科技实力、国际竞争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跨文化、跨领域、多主体参与的非线性创新组织模式,与以往的产学研合作机构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客观评价、有效激励,寻求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以促进高校协同创新的良性发展是国家面临的客观现实难题,也是本研究开展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本研究综合运用协同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创新网络理论等,采用调查访谈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以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校协同创新建设的现实需要和基本路径,重点分析高校协同创新的利益机制和现实问题,在借鉴吸收国外协同创新制度设计、组织模式、运行成效的基础上,提出共同治理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制度路径。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范式,通过对国家首批认定的14家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其中的13家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具体分析这些自然形成的不同协同创新中心的利益述求以及影响协同创新利益配置的复杂因素,探索构建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及其实现途径。本研究发现,高校协同创新有其特殊的内在规律性,不仅是简单的政策构想和理论创新模式,而是长期以来人类创新实践的经验总结。高校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科技创新社会网络化,根本是体制机制创新。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协同创新进行利益配置的影响因素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主要表现为重大任务承担能力和科研产出贡献度。面对高校协同创新这样一种由多元异质主体基于共同的目标愿景组成的复杂性开放系统,建立健全具有合理的配置原则、科学的评价体系、理性的契约过程和完善的配套政策的利益配置机制成为必要。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协同创新的顺利开展和深入推进,需要政府部门、高等院校、行业企业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密切配合。

赖燕茹[8](2016)在《科技政治学视角下的互联网研究》文中指出科技创新是全球格局演化的重要诱因,也是大国竞逐世界的重要筹码。从人类发展历史上来看,竞争存在与各个种族、民族和国家,在这个不断推动现代化进程的过程中上演着惊心动魄,但同时也把科技创新的非凡价值体现的淋漓尽致。从冷兵器战争时代到机械化全面应用战争而打破世界格局,从核武器让两个半球维持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到世界两大军事力量的军备竞赛,都塑造了当今社会的世界格局。从瑞士长矛、德国铁路到美国曼哈顿工程,我们在历史深处窥见到了一个隐秘之手,那是拨动全球格局演化的科技之手,它在20世纪重新给世界带来了惊奇与躁动。如果说,在人类20世纪的天空中寻找一项最耀眼的科技创新,这一王冠非“互联网”莫属。1969年,在美国国防部资助下,全球第一个网络“阿帕网”问世。无论从经济、军事及政治等哪一个维度而言,这项具有时代意义的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世界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颠覆性的变革,它就好像是一场蝴蝶效应而引发的的飓风。有社会学家称之为“后工业社会”也有未来学家称之为:正向我们迈开脚的信息时代。于是,我们看到,在这场变革的发源地——美国,它不仅用呼啸的导弹与飞机引领了一场信息化军事变革,它又借所谓的“自由”与“开放”试图在全球掀起一场信息化政治变革。显然,对于美国主导的这种军事霸权与政治霸权,其背后的支撑是“互联网”这一科技霸权。军事也是政治的继续,破解美国的霸权魔咒,亟需我们对互联网从科技政治学的视角进行全新审视。本文从科技政治学的视角出发,以作为一个科学技术体系的互联网技术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互联网早期的政治塑造以及发展过程中的社会选择,以最能代表互联网全面扩张时期新安全观的美国网络安全战略为例,探讨了互联网技术发展成熟后对政治产生的重要影响,以此展现互联网与政治的互动关系。文章梳理了科学技术政治学的学科设置、学科发展及研究视域,对科学技术与政治权力转移的逻辑进行思考,以科技政治互动观展开本文的研究。本文发现,互联网技术体系在其诞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极易受到政治和社会因素影响,而随着其不断的生长,尤其是催生“信息革命”后趋于稳定发展,反过来又对政治结构和权力产生了重要影响,构建了一个权力上从根本上分散的世界。美国塑造全球信息政治霸权,实际上背离了互联网去中心化的本质。互联网的不断扩张意味着信息垄断将不复存在,美国的全球信息政治霸权受到挑战,权力的分享将成为世界格局重塑的主题。在此基础上,我国应该将互联网治理提上日程,重视中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积极参与建立国际信息新秩序。在科技与政治紧密耦合的时代,本文将科技政治学的研究范式应用到美国互联网的研究之中,不仅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政治与科技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而且也对我国参与互联网全球治理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

董鹂馥[9](2016)在《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创新影响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普遍陷入经济增长乏力的境地。为给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推动经济从衰退走向复苏,依据内生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各国普遍重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建立和完善本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可以参考别国经验,但是究竟学习哪国的经验却需要慎重选择。此外,各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都必须先明确影响创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都对创新产生哪些影响。只有把这些问题研究清楚了,才能做出合理的政策选择。当前对创新的学术研究以分析创新对其他变量的影响为主,如创新对增长的影响,以影响创新的因素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相对较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联合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将大量子指标纳入创新投入范畴,且赋予其近乎相等的权重。若据此全面加大创新投入,以获得更高的创新产出,无疑会受到资源总量的约束,且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严重降低。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影响创新的主要因素,为促进创新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但当前相关研究中,不同学者对影响创新的因素,如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情况持不同观点。此外,大多数实证研究使用单一国家微观数据,普遍的宏观研究较少。这些问题不解决,会导致各国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时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这不但影响创新的发展,而且还可能影响国际经贸关系的走向。本文以创新和影响创新的因素为研究对象,首先使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联合发布的2012至2014年度《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相关数据,通过面板数据聚类分析方法,将世界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的创新指数和创新效率进行聚类分析,并总结了各聚类类别的特征。而同类文章则多采用截面数据进行分析,忽略了各国创新水平的动态变化。随后,本文使用2011至2014年,4年间来自84个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数据,以知识生产的“投入-产出”理念为理论基础,实证检验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创新的影响情况。本文是此类研究中较少地使用多国宏观经济数据的文章。同时,研究中区分了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并考虑到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广泛性,采用产出端数据——专利——来代表创新,还对因各国对专利的定义不一致导致的偏差尽肯能地进行了校正。最后,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创新体系的介绍,总结了瑞士、美国、韩国和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特点,为各国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供经验参考。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一、本文第3章,对世界主要国家和经济体创新指数(GII)和创新效率(GIE)进行定性研究,分析当前世界各国创新的状况和特征。研究发现,创新指数与收入水平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该结论与内生增长理论相契合。而相对于创新指数,创新效率与收入水平的关联性不强。本章还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对2012至2014年度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创新指数和创新效率进行聚类分析。每次聚类分析都得到五个创新指数和创新效率逐渐增大的聚类类别,二者表现出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属于同一类别的国家具有创新上的内在共同特征;同一国家不同年度类别的变化反应了其创新能力的动态变化。据此,向同类别和相近类别中典型国家学习创新发展经验要比盲目照搬发达国家经验更有实践价值。二、本文第4章、5章和第6章基于知识生产的“投入-产出”理念,对2011年至2014年,4个年度84个国家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考察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创新的影响情况。我们使用产出端变量——专利——作为创新的代理变量。考虑到各国知识产权制度对专利的定义存在差异,分别使用国内专利申请量、国内外专利申请量和总专利申请量三个变量代表技术创新。同时,我们使用进口额、总贸易额和高技术产品进口占比三个变量分别代表贸易,对回归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经检验,得出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创新有显着正向影响的结论。此外,考虑了可能存在的竞争的非线性影响后,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创新的影响不变,结论具有稳健性。因而,促进贸易开放和积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都是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选择。三、本文第7章在介绍国家创新体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前两部分的研究结论,归纳总结了瑞士、美国、韩国和中国四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特点,为各国建立和完善本国国家创新体系提供借鉴经验:瑞士将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紧密结合;美国以企业为主建立自主创新国家创新体系;韩国国家创新体系则以政府为主导,并由“拿来主义”的模仿创新向“科技强国”的自主创新转变;中国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改革开放相融合,以万众创新迎接经济增长新常态。最后,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继续扩大贸易开放;提高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和利用能力;打破垄断束缚,促进市场有序竞争;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种形式的风险投资和私人信贷;创建服务型政府共计五点政策建议。

李朝辉[10](2015)在《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文中提出边疆是国家基于客观条件而主观构建的产物,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在前主权时代,边疆指国家疆域的边缘性部分;及至主权时代,边疆则指国家领土的边缘性部分;而到全球化时代,边疆则不仅指国家领土的边缘性部分,还包含超越主权管辖范围的超主权性边疆,如利益边疆、信息边疆。边疆架构是一个描述和分析国家关于边疆的认识、现状及实践的整体性概念,主要包括边疆观念、边疆理论、边疆现实、边疆治理、边疆战略等要素。边疆架构形成以后,会随着国家实力的变化及人类活动的范围而发生变化,并影响国家发展。而国家发展反过来又构成边疆架构调整与创新的基础和动力,推动边疆架构的调整,由此,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在一国历史中互动开来,相互影响,构成一幅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历史长卷。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的互动贯穿了其整个历史进程,具有“双螺旋上升”式的互动特点。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北美13个殖民地争取独立的战争打响。1783年《巴黎和约》的签订,标志着美国建立起来。美国自建立起就具备世界眼光,并确立了美国外交的“孤立主义”原则。任何国家都面临着国家发展问题,美国也不例外。解决当时面临的内部矛盾及危机,谋求经济发展及良好的地缘政治条件的需要,共同推动着美国的陆地边疆拓展及卓有成效的边疆治理。当特纳的“边疆假说”形成时,美国的陆地边疆架构也构建成功,并对美国的国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倍扩大了美国的规模,促进了美国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助北方取得内战的胜利,美国迅速发展为北美陆权强国。陆地边疆架构构建中美国最大的污点就是驱赶、屠杀印第安人,此外还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1898年美西战争开始,吹响了美国构建海洋边疆架构的号角。海洋边疆架构的构建是基于美国所取得的国家发展成就之上,经历了内战的美国实现了统一,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这些都为美国的海洋边疆架构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以及地缘基础。不仅如此,美国谋求进一步的国家发展的需要,构成了海洋边疆架构构建的强劲动力。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以及原材料问题迫切需要美国开拓海外殖民地,构建海洋边疆架构。在“新天定命运说”及马汉的“海权论”影响下,美国积极增强海上力量,发动美西战争,并取得战争的胜利,开拓了海洋边疆,将菲律宾、波多黎各、关岛、古巴、夏威夷、巴拿马运河、海地、多米尼加等纳入美国的边疆架构中。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海洋边疆架构不断发展,美国以各种方式获取海军基地,积极开展海军扩建,增强了美国的海权力量。美国海洋边疆架构的构建及其发展,促进了美国的国家发展:扩大了美国的疆域规模,优化了美国的疆域结构;陆、海一体的疆域结构有利于美国保障其国土安全;促进美国的经济发展;推动美国的国家转型,使美国从北美陆地强国转型为海陆复合型强国;提升美国的国际地位,使美国从海权大国发展为海权强国,进而成为海权霸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不仅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政治强国,还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经济强国,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也荣登全世界第一。全面而超强的国家实力使得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这种前所未有且傲视群雄的国家发展成就给美国构建立体化边疆架构提供最坚实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以及人才技术基础。而美国已不满足于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称霸全球是其进一步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冷战中战胜苏联。美国的这一国家发展的诉求构成了立体化边疆架构构建的动力。在杜黑的“制空权论”以及米切尔的“空权”思想影响下,美国大力发展其空军来管控空中边疆,并开始建设早期预警系统,加强战略空军海外军事基地的部署,提高空军的国防预算。而高边疆的构建经历了艾森豪威尔、肯尼迪以及里根政府时期,终于构建成功,使得美国的立体化边疆架构成功构建起来。美国立体化边疆架构的构建及其发展,促进了美国的国家发展:影响了美国的疆域,为美国的国家安全提供了立体化的安全保障,助推美国赢得美苏争霸,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及科技的发展。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终于登上了全球霸主的宝座,其军事实力、科技实力都居世界第一,虽然由于和苏联争霸而使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德国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美国造成了压力,但美国经济实力还是居全球首位。独霸全球的国家发展成就给美国构建超主权化边疆架构提供最坚实的经济、政治、军事以及科技基础。而此时美国的国家发展的目标是维持全球霸主地位,变单极时刻为单极时代,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美国的这一国家发展诉求构成了超主权化边疆架构构建的动力。美国超主权化边疆包括利益边疆和信息边疆。利益边疆构建的逻辑起点是如何有效地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在此基础上,构建认知层面的利益边疆,即认定利益边疆的范围,再制定相应的战略,并采取合适的方式和手段加以实施,从而构建起现实层面的利益边疆,以实现美国的存在于全球范围的国家利益。就利益边疆的构建及其发展而言,经历了克林顿政府、小布什政府以及奥巴马政府时期。在各个时期,对利益边疆的构建都将全球分成三大块:欧亚大陆、美洲、非洲。由于三人的执政理念及所面临的内外情势不同,对国家利益的认知和界定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利益边疆的构建和调整存在显着的区别。总而言之,利益边疆的构建和调整有成功之处,亦有失败的地方。信息边疆的构建由政治精英、技术精英和企业精英合力完成。政治精英立法、出台政策、组建机构,技术精英提供技术支撑和制定技术标准,企业精英则将信息边疆及行业标准推向全球,并从中获取巨额的财富。美国超主权化边疆架构的构建及其发展,促进了美国的国家发展:影响了美国疆域的规模和结构,使得美国疆域软硬结合;影响了美国经济实力,克林顿政府对利益边疆和信息边疆的构建极大程度地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发展,而小布什政府对利益边疆的构建则极大程度地阻碍了美国的经济发展,甚至将美国的经济拖入衰退境地;影响了美国的科技实力,信息边疆的构建推动了美国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了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得到加强,而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得到削弱。综上所述,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紧密,环环相扣,形成了“双螺旋上升”式的互动模式。虽然存在二者的消极互动,但积极互动占主导。它推动了美国边疆架构和美国的国家发展,使美国从当初英国的殖民地一跃变成了当今世界全球霸主。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中国必须要重视边疆,重视前瞻性地调整边疆架构,以发挥其对国家发展的助推作用。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今天,中国必须构建并维护好自己的利益边疆和信息边疆,并将其与传统边疆有机结合起来。

二、GII发展态势及其对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II发展态势及其对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美国对域名资源的商标权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理论框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
    六、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政治学视角的研究
    二、传播学视角的研究
    三、经济学视角的研究
    四、法学视角的研究
    五、存在的不足与研究趋势
第三章 美国以商标权治理域名资源的背景
    一、美国以商标权治理域名资源的技术背景
    二、美国以商标权治理域名资源的政治经济背景
第四章 美国以商标权界定域名资源的产权
    一、域名资源的技术治理
    二、商业化环境下域名治理的权利争夺
    三、美国国家角色的回归
第五章 ICANN及其域名资源商标权保护制度
    一、ICANN的商标权保护制度
    二、后ICANN时代的商标权保护制度
    三、ICANN制度的争议及其实质
第六章 国际社会与美国域名资源治理霸权的博弈
    一、把抗争纳入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运动
    二、建立常态化的互联网治理论坛使抗争制度化
    三、推动《国际电信规则》的修订
第七章 结论
    一、研究问题的回答
    二、思考和启示
    三、不足与展望
附录 相关英文缩略语
参考文献

(2)创新驱动下杭州城市空间组织的转型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 新科技革命推动创新成为重要驱动力
        1.1.2 国家: 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1.1.3 城市: 创新发展与转型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概念及范围界定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创新驱动下的城市产业、人口和空间
        2.1.1 创新驱动城市产业分化
        2.1.2 创新驱动城市人口分异
        2.1.3 创新驱动城市空间演化
    2.2 创新驱动下的产业空间
        2.2.1 地区化的产业链与产业集群
        2.2.2 创新网络与区域创新系统
        2.2.3 网络化的“流空间”
    2.3 创新驱动下的社会空间
        2.3.1 创新阶层的特征
        2.3.2 创新阶层的需求与地方品质
    2.4 创新驱动下的城市创新空间
        2.4.1 城市创意场
        2.4.2 高科技产业园和科学城
        2.4.3 特色小镇
        2.4.4 创新街区
        2.4.5 众创空间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创新驱动下杭州城市创新产业格局发展
    3.1 产业经济概况
        3.1.1 产业结构分化
        3.1.2 创新产业发展与产业创新投入
    3.2 创新产业空间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3.2.1 研究数据选择与获取
        3.2.2 基于GIS的产业空间研究
    3.3 创新产业的空间格局特征
        3.3.1 金融商务产业空间
        3.3.2 信息软件产业空间
        3.3.3 研发文创产业空间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创新驱动下杭州城市社会人口演变发展
    4.1 社会人口概况
        4.1.1 社会结构分异
        4.1.2 创新人才发展
    4.2 社会人口演化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4.2.1 基于统计数据的人口空间研究
        4.2.2 基于问卷调查的创新阶层研究
    4.3 社会人口演化空间格局特征
        4.3.1 人口数量的空间格局演化
        4.3.2 人口质量的空间格局演化
    4.4 创新阶层特征需求研究
        4.4.1 现状-社会属性
        4.4.2 现状-日常工作
        4.4.3 现状-休闲生活
        4.4.4 追求-精神价值
        4.4.5 追求-工作生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创新驱动下杭州城市空间转型与重构
    5.1 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
        5.1.1 西湖时代1.0: 单中心城市
        5.1.2 钱塘时代1.0: 趋江发展——多中心城市
        5.1.3 钱塘时代2.0: 跨江发展——多中心组团式城市
    5.2 跨江发展: 城市空间格局的转型与重构
        5.2.1 空间结构格局优化
        5.2.2 公共中心体系优化
        5.2.3 用地空间布局优化
    5.3 城市创新空间的发展
        5.3.1 创新空间的兴起与发展
        5.3.2 新城模式: 科技城
        5.3.3 集镇模式: 特色小镇
        5.3.4 园区-工作坊模式:众创空间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相关建议
    6.3 创新点
    6.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附录
    A: 杭州市创新人才构成特征和空间需求调查问卷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中国创新政策 ——演进、机理及绩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创新驱动理论
        二、创新系统理论
        三、公共物品理论
    第二节 创新政策的研究综述
        一、创新政策的含义
        二、创新政策的分类
        三、创新政策的演进
    第三节 创新政策绩效评估的研究综述
        一、创新政策绩效的内涵
        二、创新政策绩效评估的方法
        三、创新政策绩效评估的内容
    第四节 创新政策选择与优化的研究综述
        一、创新政策工具的选择
        二、创新政策的优化策略
    第五节 文献评述
第二章 中国创新政策体系的演进与构成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新政策的阶段划分
        一、全面恢复科技体系阶段(1978-1985 年)
        二、科技体系结构调整阶段(1985-1995 年)
        三、科技体制改革深化阶段(1995-2005 年)
        四、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2006 年至今)
    第二节 中国创新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和计划体系
        二、中国创新政策工具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 我国创新政策演变的趋势分析
        一、从独立“科技政策”到“创新政策体系”演变
        二、从“政府导向”到“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协同演变
        三、从“单项政策”向“组合政策”转变
第三章 中国自主创新的现状评价
    第一节 中国自主创新的主要成就
        一、科研投入持续加强夯实创新基础
        二、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成果不断涌现
        三、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结构优化
        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新动力
        五、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水平不断提升
    第二节 中国自主创新的成功经验
        一、创新投入的强力支撑
        二、政府市场的良性互动
        三、地方实践的积累扩散
        四、协同创新的活力释放
    第三节 中国自主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优
        二、各类企业创新表现不均
        三、知识产权保护维权不力
        四、企业创新经济效益不高
        五、政府创新管理定位不清
第四章 中国自主创新的路径特征:基于创新政策分析框架
    第一节 技术创新政策的分析框架
        一、技术创新政策的三种分析框架
        二、基于技术创新政策分析框架的创新活动研究框架设计
        三、中国自主创新的典型模式:基于创新活动分析的研究框架
    第二节 “逼出来”的创新及其路径特征
        一、相关定义和主要特征
        二、该类创新模式的要素分析
        三、创新的绩效及评价——以十大军工集团为例
    第三节 “等出来”的创新及其路径特征
        一、相关定义和主要特征
        二、该类创新模式的要素分析
        三、创新的绩效及评价——以建筑央企为例
    第四节 “争出来”的创新及其路径特征
        一、相关定义和主要特征
        二、该类创新模式的要素分析
        三、创新的绩效及评价——以创业板公司为例
    第五节 “网出来”的创新及其路径特征
        一、相关定义和主要特征
        二、该类创新模式的要素分析
        三、创新的绩效及评价——以BAT为例
第五章 中国创新政策绩效的总体效应测度
    第一节 中国创新政策的总体效应及时间差异
        一、变量、数据及模型设定
        二、单位面板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三、实证分析结果
    第二节 中国创新政策绩效的地区差异
        一、DEA评价模型及其适用性
        二、创新政策绩效评价的指标设计
        三、中国创新政策绩效的超效率评价分析
第六章 中国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微观效应检验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的区别
        二、理论假设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二、模型设定
        三、描述性统计
        四、单因素分析
    第三节 主要实证结果
        一、财税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二、同时享受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中国就业极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关于就业极化发展现状的研究
        二、关于就业极化产生原因的研究
    第三节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评述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问题、分析框架和主要内容
        一、论文的研究问题
        二、论文的分析框架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创新点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技能劳动就业结构的演变特征
    第一节 总体就业结构演变特征
        一、基于受教育水平的技能结构演变特征
        二、基于平均工资的技能结构演变特征
        三、基于工作任务的技能结构演变特征
    第二节 产业层面的就业结构演变特征
        一、农业就业结构演变特征
        二、工业就业结构演变特征
        三、服务业就业结构演变特征
    第三节 工资不平等的演变特征
        一、实际工资变化特征
        二、技能溢价的变化特征
第二章 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就业极化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技术进步的基本现实
        一、技术进步的发展现状
        二、技术进步的发展阶段
        三、技术进步的发展特征
    第二节 偏向型技术进步影响就业极化的机制
        一、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各类技能劳动就业的影响
        二、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各类技能劳动就业的影响
        三、常规化假设对各类技能劳动就业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
        一、技术进步与劳动技能供给
        二、技术进步与劳动需求结构
        三、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与技能溢价
第三章 国际贸易对就业极化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基本现实
        一、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阶段
        三、国际贸易的发展特征
    第二节 国际贸易影响就业极化的机制
        一、企业出口对各类技能劳动需求的影响
        二、离岸外包对各类技能劳动需求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国际贸易的就业效应
        一、国际贸易促进了技术进步
        二、国际贸易对高、中技能劳动需求的影响
        三、离岸外包对高、低技能劳动需求的影响
        四、逆向外包促进了高技能劳动需求上升
第四章 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极化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事实
        一、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二、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阶段和特征
    第二节 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就业极化的机制
        一、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二、资本积累对不同技能劳动需求的影响
        三、人口增长对不同技能劳动供给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
        一、产业层面就业结构的变化特征
        二、产业要素投入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加快提升教育质量,提升高中低技能劳动技能和供给
        二、深化国际贸易,加快技术进步进程
        三、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四、加快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
        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技能间的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后记

(5)以绿色创新推动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目的与可行性分析
    1.4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图
        1.4.2 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中等收入陷阱”与绿色创新的理论基础
    2.1 “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
    2.2 绿色创新的内涵
    2.3 绿色创新最新趋势研究
    2.4 绿色创新推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基础
        2.4.1 创新理论
        2.4.2 经济增长理论
        2.4.3 比较优势理论
        2.4.4 “均衡陷阱”理论
第三章 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3.1 经济体的类型划分
    3.2 原因和经验分析
        3.2.1 政府和政策不稳定
        3.2.2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3.2.3 资源分配不恰当
        3.2.4 收入分配不合理
        3.2.5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推进不协调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绿色创新驱动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
    4.1 中国各省市的收入水平划分
    4.2 绿色创新驱动的研究方法
        4.2.1 计算模型和研究方法
        4.2.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4.3 中国省区效率水平分析
        4.3.1 改进的全要素生产率
        4.3.2 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
        4.3.3 Tobit回归分析
    4.4 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4.4.1 市场驱动
        4.4.2 要素驱动
        4.4.3 效率驱动
        4.4.4 绿色创新驱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绿色创新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研究
    5.1 中国绿色创新与经济增的实证分析
        5.1.1 变量来源与数据说明
        5.1.2 面板单位根检验
        5.1.3 面板协整检验与变量误差修正模型
    5.2 绿色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5.2.1 绿色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本质:内生增长理论
        5.2.2 绿色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竞争优势
        5.2.3 绿色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保障:政府和政策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础和挑战
    6.1 基础
        6.1.1 专利技术循环周期
        6.1.2 不同技术领域专利
        6.1.3 全球创新指数
    6.2 挑战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服务创新与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三、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服务创新的文献综述
        二、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三、对现有研究的总体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主要创新点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内涵
        一、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
        二、服务、服务业与服务贸易
        三、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服务创新概述
        一、服务创新的定义
        二、服务创新的特征
        三、服务创新的动力因素
    第三节 马克思的相关理论
        一、服务经济理论
        二、国际贸易理论
        三、竞争理论
        四、创新思想
    第四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
        二、竞争优势理论
        三、技术创新理论
        四、新增长贸易理论
第二章 服务创新与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关系
    第一节 服务创新是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一、服务创新提高了服务的可贸易度
        二、服务创新促进服务贸易内部结构的优化
        三、服务创新成为服务贸易市场垄断的主导力量
        四、服务创新推动服务贸易企业网络组织的发展
    第二节 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是服务创新的动力
        一、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业是服务创新最主要的使用者
        二、服务贸易的发展方向是服务创新的方向
        三、服务贸易是服务创新最重要的推广途径之一
        四、服务贸易为不同服务创新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平台
    第三节 服务创新、服务贸易竞争力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
第三章 服务创新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服务业发展概况
        一、中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的变化情况
        二、中国服务业内部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三、中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第二节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和特征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水平
        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特征
    第三节 服务创新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的主要表现
        一、服务创新促进服务贸易项目的开发
        二、服务创新提升服务贸易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服务创新提升服务贸易产品的质量
        四、服务创新影响服务贸易品牌打造
        五、服务创新影响服务贸易产品价格优势的形成
        六、服务创新促进服务贸易商业模式发展
    第四节 服务创新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择
        二、模型构建
        三、数据来源
        四、实证分析
        五、结论
第四章 服务创新推动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概况
        一、国际服务贸易1980年以来的发展轨迹
        二、现阶段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服务创新对服务贸易四种提供方式的影响
        一、服务创新对跨境交付的影响
        二、服务创新对境外消费的影响
        三、服务创新对商业存在的影响
        四、服务创新对自然人流动的影响
    第三节 服务创新已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核心要素
        一、服务创新对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作用
        二、服务创新与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理论模型的发展—从“钻石模型”到“加核钻石模型”
第五章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基于“加核钻石模型”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方法
        一、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的指标评价方法
        二、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
        三、综合评价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第二节 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二、指标体系
        三、评价对象和数据收集
    第三节 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国际比较的实证分析
        一、实证过程
        二、实证结果分析
        三、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第六章 服务创新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障碍分析
    第一节 当前服务贸易发展中服务创新呈现出的几种趋势
        一、服务创新的外部环境变化发展越来越快
        二、服务创新领域不断扩大
        三、服务创新的人才多样化需求日益凸显
        四、服务创新带来的贸易收益不断增加
    第二节 服务创新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存在的主要障碍
        一、服务创新投资强度增大制约服务创新的发展
        二、服务创新激励机制不完善弱化了服务创新的动力
        三、服务创新政策管制过严影响了服务创新活力
        四、服务创新人才不足制约服务创新能力的发展
        五、服务创新能力偏弱制约了服务贸易收入的增长
第七章 一些国家基于服务创新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做法和经验
    第一节 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实践
        一、美国服务贸易的创新路径
        二、日本的东京模式
        三、德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经验
    第二节 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实践
        一、印度软件服务贸易业的成功经验
        二、巴西服务贸易发展及其促进政策
    第三节 上述国家基于服务创新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经验启示
        一、政策引导产业发展
        二、不断优化服务创新环境
        三、重视服务创新人才培养
        四、大力发展信息和通信技术
第八章 基于服务创新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措施建议
    第一节 以深化改革优化服务创新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宏观环境
        一、进一步改革创新服务贸易管理体制
        二、加强研究和出台有针对性的服务贸易产业支持政策
        三、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服务贸易竞争法制环境
        四、建设有利于服务创新协同发展的新型组织和共用技术平台
        五、进一步强化国际服务贸易竞争规则创新发展的话语权
    第二节 以强化规划完善服务创新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中观战略
        一、开展特色性的服务创新促进区域服务贸易发展
        二、优化服务创新资源配置提高区域服务贸易效率
        三、建设服务创新园区攻克区域服务贸易发展瓶颈
    第三节 以创新管理强化服务创新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微观基础
        一、以服务创新战略改善服务贸易企业的市场竞争态势
        二、以服务创新要素汇聚提高服务贸易企业的竞争绩效
        三、以服务创新知识管理促进形成服务贸易企业的竞争优势
        四、以服务创新人才培育持续保持服务贸易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高校协同创新的发展维度
        一、顺应大科学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三、推进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需要
    第二节 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咨政意义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一、研究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第二章 回顾与反思:理论机理与文献述评
    第一节 已有研究:多学科视域中的文献综述
        一、协同
        二、协同创新
        三、利益配置机制
    第二节 研究思路:结构内容和技术路线
        一、已有研究评述
        二、研究内容
        三、技术路线
    第三节 研究方法:多种方法综合应用
        一、文献研究法
        二、比较研究法
        三、案例研究法
        四、系统分析法
        五、调查访谈法
第三章 协同创新:宏观政策下的理想追求
    第一节 范式转变: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二、创新理论演进
        三、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第二节 模式变迁:从体制壁垒到融合集成
        一、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社会化
        二、高校学科、科研、人才发展的网络化
        三、高校科技创新社会网络化的典型案例
    第三节 高校选择:从产学研合作到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一、协同创新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协同创新为高校实现“进位赶超”提供历史机遇
        三、高校协同创新相关理论基础
第四章 现实困境: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析
    第一节 厘清利益:理论机理与文献述评
        一、利益相关者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聚焦利益:现实状况与理论诉求
        一、高校协同创新中的利益相关者
        二、协同创新利益主体需求
        三、协同创新利益冲突分析
        四、协同创新利益分配系统分析
    第三节 协调利益:权力冲突的权利转向
        一、利益相关者协调的逻辑起点
        二、利益相关者合作关系的演化
        三、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的构建
第五章 价值逻辑:应然的取向与规范性的理想
    第一节 美国视角:协同创新发展历程及经验
        一、美国协同创新发展历程
        二、美国协同创新机制探析
    第二节 欧盟借鉴:协同创新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一、欧盟协同创新体系发展历程
        二、欧盟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特点
    第三节 典型案例:借鉴思考为我所用
        一、从美国I/UCRC看协同创新
        二、协同创新的加拿大“NCE计划”
第六章 共同治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制度路径
    第一节 “共治”观念:高校协同创新治理设计之“轨”
        一、理论范式:利益相关者与治理
        二、分析维度:整合与互动
        三、协同层面:战略、知识、组织
    第二节 机制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之“钥”
        一、高校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要素
        二、高校协同创新组织管理体制创新
    第三节 体系框架: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
        一、利益主体的协同机制
        二、配置行为的优化机制
        三、资源整合的保障机制
第七章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案例剖析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多元诉求之“要”
        一、B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体制与利益配置机制
        二、八家协同创新中心有关利益配置机制分析(如表7-2所示)
        三、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实证研究
    第二节 高校协同创新:一个期待续写的“故事”
        一、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结论
        二、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结语
附录
    附录1: 2013年国家首批认定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附录2: 2014年国家第二批认定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附录3: “高校协同创新工程”研究项目调研提纲
    附录4: “高校协同创新工程”调研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8)科技政治学视角下的互联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2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科学技术政治学:理论与逻辑
    2.1 科学技术政治学的兴起及其研究视域
        2.1.1 STS的多元化转向
        2.1.2 科学技术政治学的兴起与发展
    2.2 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关系
        2.2.1 关于科技与政治的三种传统视角
        2.2.2 科技与政治的互动
    2.3 重大科学技术与权力转移
        2.3.1 铁路与德国陆权的崛起
        2.3.2 无线电与美国通信权力的崛起
        2.3.3 原子弹与美国霸权的确立
第三章 互联网技术构建中的政治塑造
    3.1 作为意识形态的互联网技术
        3.1.1 互联网预设价值
        3.1.2 互联网重塑权力
        3.1.3 互联网消解意识
    3.2 阿帕网诞生的政治介入
        3.2.1 冷战阴影下ARPA的建立
        3.2.2 核战背景下分布式网络应运而生
        3.2.3 核心技术人员与国防部关系紧密
    3.3 根服务器的国家控制
        3.3.1 互联网关键性技术的政治载荷
        3.3.2 根服务器初期的实际控制机构
        3.3.3 根服务器与域名系统的争夺
        3.3.4 美国政府的干涉和ICANN的创建
第四章 互联网技术的社会选择
    4.1 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关键性技术
        4.1.1 1960-1985:早期计算机网络
        4.1.2 1985-1995: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增长
        4.1.3 1995年至今:创造商业内容和应用
    4.2 美国INTERNET技术的兴起与启示
        4.2.1 INTERNET技术的崛起
        4.2.2 分组交换技术的启用
        4.2.3 TCP/IP协议的扩散
    4.3 欧洲网际互联的衰竭与教训——以法国CYCLADES为例
        4.3.1 促进CYCLADES项目上马的社会因素
        4.3.2 制约CYCLADES项目推进的社会因素
        4.3.3 决定CYCLADES项目下马的社会因素
第五章 互联网全球扩张时期的政治霸权:基于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的考察
    5.1 从信息自由到适度控制:“9·11”之前的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战略
        5.1.1 早期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政策的酝酿
        5.1.2 克林顿政府防御为主适度控制的网络安全战略
        5.1.3 文本分析:PDD-63与《全球时代的国家安全战略》
    5.2 强力控制:小布什政府时期的国家网络安全战略
        5.2.1 “9·11”事件变革美国传统安全观
        5.2.2 小布什政府调整网络安全战略
        5.2.3 文本分析:《综合性国家网络安全倡议》
    5.3 灵巧塑造:奥巴马政府时期的网络安全战略
        5.3.1 奥巴马灵巧塑造战略的形成
        5.3.2 文本分析:2015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5.3.3 案例分析:社交网络在“阿拉伯之春”中的运用
第六章 互联网治理与国际信息新秩序的建立
    6.1 互联网全球治理的现状及困境
        6.1.1 网络霸权主义拓展
        6.1.2 信息恐怖主义频发
        6.1.3 全球“数字鸿沟”加深
        6.1.4 中美网络空间的分歧及其原因
    6.2 互联网全球治理困境的根源
        6.2.1 互联网的联接性与安全性的矛盾
        6.2.2 互联网“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的矛盾
        6.2.3 网络空间全球公域与国家主权独立的矛盾
    6.3 互联网全球治理的“中国进路”
        6.3.1 互联网全球治理的几种模式
        6.3.2 构设全球互联网“命运共同体”
        6.3.3 搭建全球互联网治理的合作机制
        6.3.4 制定完善全球互联网治理的行为规范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9)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创新影响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方法及贡献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贡献
    1.3 结构安排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创新的内涵与外延
        2.1.1 创新的内涵与外延
        2.1.2 创新的分类
    2.2 创新的动因
        2.2.1 技术推动论和需求拉动论
        2.2.2 垄断利润激励说、回报竭尽说和增加值诱导说
    2.3 创新的影响
        2.3.1 创新对生产率的影响
        2.3.2 创新对就业的影响
        2.3.3 创新对产业的影响
        2.3.4 创新对增长的影响
        2.3.5 创新对制度的影响
    2.4 影响创新的因素
        2.4.1 竞争/垄断
        2.4.2 人力资源
        2.4.3 金融/投资
        2.4.4 贸易
        2.4.5 政府服务
    2.5 创新的度量
        2.5.1 研发投入
        2.5.2 风险投资
        2.5.3 专利
        2.5.4 新产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世界各国创新状况概述
    3.1 创新指数与创新效率概述
        3.1.1 世界各国的创新指数
        3.1.2 世界各国的创新效率
    3.2 世界各国创新状况的聚类分析
        3.2.1 世界各国各年度创新状况聚类分析
        3.2.2 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简介
        3.2.3 各国2012至 2014 年度创新状况聚类分析
        3.2.4 聚类分析总结
    3.3 新兴经济体创新状况
        3.3.1 金砖五国的创新状况
        3.3.2 新钻十一国的创新状况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创新影响因素实证检验:理论、模型、数据
    4.1 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实证研究的重点
        4.1.1 相关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4.1.2 本文研究的重点
    4.2 知识生产及实证模型
        4.2.1 知识生产函数
        4.2.2 实证模型
    4.3 变量选择与数据描述
        4.3.1 变量选择
        4.3.2 样本数据概述
        4.3.3 数据单位根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创新影响实证检验
    5.1 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专利申请量影响实证检验
        5.1.1 回归结果分析
        5.1.2 实证方法检验
        5.1.3 检验结论
    5.2 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外专利申请量影响实证检验
        5.2.1 回归结果分析
        5.2.2 模型检验
        5.2.3 检验结论
    5.3 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总专利申请量影响实证检验
        5.3.1 回归结果分析
        5.3.2 模型检验
        5.3.3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5.4.1 本章内容概述
        5.4.2 检验结果的经济分析
第6章 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创新影响稳健性检验
    6.1 以贸易额为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
    6.2 以高科技产品进口为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
    6.3 考虑竞争的非线性影响的稳健性检验
        6.3.1 以进口额为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
        6.3.2 以贸易额为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
        6.3.3 以高科技产品进口为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
    6.4 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OECD成员国创新影响实证检验
        6.4.1 OECD国家创新状况概述
        6.4.2 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OECD成员创新的影响检验
    6.5 本章小结
        6.5.1 本章内容概述
        6.5.2 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
第7章 世界主要国家创新体系
    7.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7.2 世界主要国家创新体系
        7.2.1 瑞士国家创新体系
        7.2.2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
        7.2.3 韩国国家创新体系
    7.3 中国的创新状况及国家创新体系
        7.3.1 中国的创新状况
        7.3.2 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不足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年至2014年各国家和地区创新指数及排名
附录B 2012年至2014年各国家和地区创新效率及排名
附录C 2012至2014年度创新指数和创新效率聚类结果
附录D 聚类树状图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关于边疆架构和国家发展的研究
        (二) 关于美国边疆研究
    三、研究内容、思路及框架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历史分析法
        (三) 精英分析法
        (四) 利益分析法
        (五) 层次分析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
        (一) 研究重点及难点
        (二) 研究创新
    六、研究条件与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 研究的有利条件
        (二) 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国家发展与边疆架构互动的逻辑
    第一节 边疆架构的含义
        一、边疆的含义
        二、边疆架构及其基本要素
    第二节 国家发展的含义
        一、“国家发展”概念
        二、相似概念的辨别
    第三节 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存在逻辑互动关系
        一、国家发展的需要促使边疆架构的初步构建
        二、边疆架构影响国家发展
        三、国家发展的状况促成边疆架构的调整
    第四节 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进程
        一、划分历史阶段的意义
        二、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不同历史阶段
第二章 陆地边疆架构推动美国成为北美陆权强国(1776-1898)
    第一节 美国的建立
        一、美国建立的标志
        二、美国建立的动因
        三、美国的四大要素
        四、美国的三重属性
        五、世界眼光和孤立主义
    第二节 国家发展的需要催生美国陆地边疆架构
        一、美国国家发展的需要促成其边疆拓展
        二、美国陆地边疆架构的历史形成
    第三节 陆地边疆架构对美国国家发展的影响
        一、积极的作用
        二、带来的问题
第三章 海洋边疆架构催生世界海权霸主(1898-1945)
    第一节 海洋边疆架构形成前的国家发展
        一、实现了国家统一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三、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第二节 国家发展催生海洋边疆架构
        一、国家发展是海洋边疆架构形成的基础和动力
        二、海洋边疆架构的历史建构
        三、美国海洋边疆架构的发展
    第三节 海洋边疆架构促进国家发展
        一、优化美国的疆域结构
        二、保障美国的国土安全
        三、促进美国的经济发展
        四、推动美国的国家转型
        五、提升美国的国际地位
第四章 立体化边疆架构助推美国称霸全球(1945-1991)
    第一节 美国立体化边疆架构构建前的国家发展
        一、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政治强国
        二、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经济强国
        三、军事实力荣登全世界第一
        四、科技实力迅猛发展
    第二节 美国国家发展催生立体化边疆架构
        一、国家发展是美国边疆架构立体化的基础和动力
        二、美国边疆架构立体化构建
    第三节 美国立体化的边疆架构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一、影响美国的疆域
        二、为美国提供立体化的安全保障
        三、有助于美国赢得美苏争霸
        四、促进美国的经济及科技的发展
第五章 超主权性边疆架构支撑美国单极时代(1991至今)
    第一节 美国超主权性边疆架构构建前的国家发展
        一、发挥全球作用的军事实力
        二、居世界首位的经济实力
        三、居世界第一的科技实力
    第二节 美国超主权性边疆架构的形成
        一、国家发展是美国超主权性边疆架构构建的基础和动力
        二、利益边疆的构建
        三、信息边疆的构建及治理
    第三节 美国超主权性边疆架构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一、对美国疆域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
        二、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三、对美国科技的影响
        四、对美国军事实力的影响
        五、对美国全球霸权的影响
第六章 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回顾与启示
    第一节 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进程
    第二节 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GII发展态势及其对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美国对域名资源的商标权治理研究[D]. 朱振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创新驱动下杭州城市空间组织的转型与重构[D]. 孙文秀.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3]中国创新政策 ——演进、机理及绩效评价[D]. 吴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4]中国就业极化问题研究[D]. 赵渊博.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以绿色创新推动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机理研究[D]. 刘建雅.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6]服务创新与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D]. 林惠玲.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7]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D]. 徐晓丹. 厦门大学, 2018(06)
  • [8]科技政治学视角下的互联网研究[D]. 赖燕茹.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01)
  • [9]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创新影响实证研究[D]. 董鹂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6(06)
  • [10]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D]. 李朝辉. 云南大学, 2015(04)

标签:;  ;  ;  ;  ;  

GII的发展趋势及其对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