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财务管理研究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财务管理研究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华[1](2021)在《高校后勤企业社会化改革中的财务管理模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教育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教育事业是我国关注的重点内容,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转变的背景下,高校教育至关重要。高校后勤企业社会化改革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要从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入手,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创新财务管理模式,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后勤企业社会化改革中的财务管理模式,以供参考。

王东[2](2020)在《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后勤涉及广大师生的衣食住行,是高校正常运行和师生安心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保障。经过30余年的社会化改革,我国高校后勤工作取得显着成绩,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探索出多元化的后勤管理模式,主要有自建后勤模式、服务外包后勤模式、公司制后勤模式等。特别是有些高校通过引入社会资金组建股份公司,使后勤管理部门获取法人身份,释放了经营活力,并积极参与校外市场竞争,在为高校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输出了优良的服务。Z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也是全国师生人数最多的高校,在推进“双一流”建设和日常运行中,Z校在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提升后勤保障等方面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和挑战。那么,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前面临哪些问题?如何构建一流的后勤实体以满足学校发展的战略需要呢?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学者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相关文献基础上,选取Z校这一后勤规模大、管理模式多元的综合性大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校内共存的后勤管理处外包、自建后勤集团、社会化公司服务三种后勤管理模式的现状、特征,剖析其当前三种管理模式存在的个性问题、共性问题(如资金、人才、监管和规划等),并解析出这些问题背后的“改革驱动不足”“治理主体功能缺失”“机制不畅”等原因,最后结合协同治理理论提出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深入发展的对策是:变革理念增强驱动,提高后勤改革中多元主体的治理能力,有效发挥治理角色作用,并完善协同机制,最后指出“成立高校控股的股份制公司”并逐步形成区域“寡头”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的优选模式。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事关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在改革中必会面临许多棘手复杂的问题,须从国情校况出发,稳步前行、扎实推进,为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朱小芳[3](2020)在《上海Y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困境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从1984年的探索阶段开始,已历经30多年的时间。各高校结合校情和政府战略部署,改革模式多样,取得了很大的成效。Y大学1999年开始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经历了规范分离,物质文化建设等阶段,出现瓶颈。原因主要是Y大学的特殊性和高校后勤的复杂性。Y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质是理清学校、后勤和社会服务企业三者之间的责任和利益关系,实现后勤管理的本质性突破。本文以新公共管理等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等方法,研究了Y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的难点和瓶颈,深入剖析了瓶颈产生的原因,借鉴西方国家民营化改革和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等经验,提出了Y大学突破困境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共分为8章:第一章绪论,整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背景,探究了研究目的、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界定和理顺高校后勤管理等相关概念,从新公共管理理论、准公共产品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等视角,分析总结这些理论对Y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指导意义。第三章,对上海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模式进行整合和优劣分析,并对Y大学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进行思考和呼应。第四章,对Y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程、现状、成效进行梳理,剖释“分”与“合”。第五章,研究了Y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困境,并分析困境产生的原因。第六章,从西方国家高校后勤管理中汲取经验,分析其对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启示和指导意见。第七章,从人才、制度、组织架构、服务实体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第八章结论,概括归纳本文。本文的创新点是以上海Y大学为考察和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访谈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微观上深入探析其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困境。同时借鉴了西方国家民营化改革和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经验,将西方“逆民营化”思想引入到Y大学后勤改革的困境突破中。

顾科鹏[4](2019)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 ——以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正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各高校正加强顶层设计,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其中,后勤改革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在高等教育事业建设实践中其价值和作用愈加明显,迫切需要以新的思维进行重新架构和解析。本文以中国美术学院为对象,深入探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针对国内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把握选题当前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并简述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进一步梳理国内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历程,并汇总这一改革所取得的阶段性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学校和市场三个角度进行原因分析。与此同时,针对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并实施了面向老职工的访谈调查和师生的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根据高校后勤社会化历程辨识中国美术学院后勤社会化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总结了中国美术学院由于自身发展导致的特殊性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相关国家政策制度缺失、公益性与市场化矛盾突出、后勤人才缺失、后勤机构设置单一以及后勤服务收费随意。最后,借鉴国内外高校后勤社会化经验,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政府引导改革进程、高校兼顾差异化需求、后勤规范管理机制。本研究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实证调查向高校后勤当前阶段的企业化管理提出了质疑,并结合国内外经验给出了回归政府引导补助、高校集中管理的建议,以期改善中国美术学院当前的后勤状况,提高后勤服务水平。

杨迪森[5](2019)在《重庆市S高校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文中指出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于校园的后勤管理,纷纷采用了新式的公共管理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引入市场机制,社会参与。而我国高校在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传统观念,是将高校的后勤系统当成福利型或供给型的部门。在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这样的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高校教育发展,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就是要“突破陈旧观念的束缚,使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于是,我国的高校在20世纪末,也陆续开展了各自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满足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新时代后勤管理服务体系。本文选取了重庆市一所知名且比较有特色的高校,对该校关于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方面进行考察,研究发现,自从2000年S高校开始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向着“管理科学化、保障制度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迈进,在加强管理,深化改革、保障服务等方面,虽然通过社会化改革,在初期阶段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现阶段学校的后勤管理状况,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或者跟上新时期国家对高等院校教育事业的要求了,需要在新的形势下对后勤进一步深化社会化改革进行相关研究。本文借鉴新公共管理的视角,对其后勤系统经历的社会化改革进行深入剖析,从着手改革的大背景开始入题,在梳理了S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总体进程之后,归纳其在深化改革中所呈现的特点,通过相关调查分析,找出其现阶段面临的主要困境与问题,剖析了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为之后针对这些问题能对症下药打下基础,从而能合理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目的在于推动S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促使S高校后勤管理体系尽快跟上新节奏,继续提高后勤保障服务工作的质量。同时,也是为了给高校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环境,从而使其能给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教育服务。

杜玲玲[6](2019)在《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Z高校家属区物业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系统只有更好地发挥其功能,才能保证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近些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对于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要求不断提升。完善市场化、物业化、高效化、社会化的高校后勤体系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不但是高等教育战略发展方向的选择,更是时代进步的要求。高校家属区物业管理作为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一部分,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进展缓慢、过程复杂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本文对Z高校家属区物业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采取了文献分析法、访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立足于Z高校家属区物业管理的现状,结合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社会化改革的背景,对Z高校家属区物业管理存在的重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文首先简要陈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和物业管理的内涵,并梳理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历程,以及物业管理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有机结合及充分运用。随后,分析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物业管理的总体思路、运行模式及特点。在实际管理中,Z高校家属区物业管理企业面临身份、经济、人事等诸多问题:在高校的后勤管理当中,物业管理企业的身份难以明确,既不能明确界定其为高校行政体制下的下属,物业管理企业又难以充分实现市场化;经济方面,高校家属区物业管理企业存在经济关系难以理顺,以及利益关系难以调整这两个具体问题;人事方面,高校家属区物业管理企业在妥善安置和处理“老人”、吸引和留住“新人”中的优秀人才、临时工用工风险等问题上都面临极大考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计划与市场之间的矛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理论执行不彻底,改革过程不系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解决。首先,政府要脱离微观管理,侧重宏观调控。其次,高校应树立新的观念,和物业管理企业建立真正的甲乙方关系,加强对家属区物业管理企业的监督管理,教职工对后勤服务的要求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剥离包袱的同时必须给予相应帮助。最后,物业管理企业应深入校内外环境的对接,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完善定价机制,丰富经营方式,提高企业收入。进行管理队伍内部改革,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妥善安置“老人”,创新绩效考核管理体系,使提拔优秀人才有制度保障,加强人员培训,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通过对Z高校家属区物业管理实例分析,以期为我国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高校家属区的物业管理提供借鉴。

陈立[7](2019)在《X大学后勤服务网格化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19年代,我国拉开了高校后勤保障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序幕。全国各所高校都在进行相应的尝试。高校后勤保障服务社会化改革不仅能够减轻高校的财务负担,更能促使后勤保障服务部门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更加高质和高效的服务。各地高校在进行后勤服务管理时,常常需要根据本校及本地情况,逐步形成适合自身高校管理的后勤服务管理模式,日以满足学校师生的服务需要,实现整体办学目标。在此背景下,X大学在后勤保障服务的社会化改革方面也经过了多次尝试,虽然已经初具雏形,但仍然欠缺一套适合X大学后勤保障服务自身特点、科学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基于此,本文立足于现有的管理学相关理论,依据X大学当前的发展特点和需要,考虑从网络化管理层面对X大学后勤服务进行改革,本文首先对X大学后勤保障服务现行的管理模式进行深刻剖析,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其他院校后勤管理的模式与启示,分析了其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总结了在保障服务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即管理机制不够灵活、服务与竞争意识淡薄、培训机制不够完善、激励机制较为欠缺以及各部门之间职能划分不够清晰这五方面,针对X大学后勤保障服务现行管理模式提出了网格化管理的全新管理模式,认为该管理方法的提出十分必要,网格化管理能改善现有管理机制,网格化管理能增强服务与责任意识,网格化管理能明确各部门间职能,网格化管理能顺应师生价值多样化的趋势。在网格化管理方面,需要从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技术上进行创新,建设相关体系,包括网格化管理的关键系统组建、网格化管理工作系统构建、制定网格化管理的标准系统、制定网格化管理的考评系统,在现有的网格化管理方案下,本文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即深化后勤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依托相关理论优化相关机制、提高定期归纳总结频率,最后本文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期望通过网格化管理的方式,促进X大学后勤保障服务上升一个层次,助力X大学未来的“双一流”建设和发展。

李静[8](2018)在《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早在1999年,国务院就总结认为,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一系列不错的成绩,高校后勤部门也由行政型向社会经济型转变,产生了一批综合实力较强、专注于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社会企业。但因为改革思想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后勤管理机制未能完全转型、政府在改革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以及外部环境及高校自身的缺陷等使得我国民办高校并未进行彻底性的后勤改革。因此,如何促进民办高校后勤平稳发展,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各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改革的道路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系统科学方法,在对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相关研究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界定了后勤服务、服务外包等概念,分析总结了国外发达国家高校后勤服务外包成功的案例和国内有关专家对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研究成果,对国内外相关高校后勤服务外包改革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存在问题,剖析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从政府、学校两个维度提出了提升我国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对策建议。最后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为案例,阐述了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后勤服务外包的现状以及其后勤服务外包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系统性总结了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后勤服务外包的经验与启示。

戴薇[9](2018)在《我国民办高校后勤服务供给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高校改革、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1999年,教育部对高校后勤开始改革并不断的深入,民办高校也不例外。后勤服务是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基础,只有提高后勤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才能有力地保障学校其他工作的运转。高校后勤服务是高校育人功能发挥作用的主要构成,是教书育人的前提和延伸;通过后勤制度的制定、后勤职工的行为、后勤服务环境来实现和推进育人。所以,高校对后勤的供给能力和供给模式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高校后勤服务之前一直处于供给模式单一状态,严重制约教育事业的发展;推进后勤服务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相一致的高校后勤供给模式,最大程度开发高校后勤服务的资源利用效率、人员服务质量,增强高校运作的保障能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有关政府教育部门和各高等学校的时代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以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节是绪论,也就是对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深入阐述;第二章是有关一般理论知识,通过运用公共选择理论、服务外包理论、非营利组织理论;第三章是经过对社会化背景的分析,回顾了我国民办高校后勤服务供给模式经历的三个阶段;针对现阶段的模式现状,剖析我国民办高校后勤服务的供给模式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根据原因和不足,提出适合的解决对策与措施。第五部分是结语。全文贯穿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等方法,围绕民办高校后勤服务模式展开研究。

赵静[10](2018)在《高校后勤社会化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后勤工作是高校有序进行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的重要保障,现如今高校后勤社会化是后勤运行模式的发展目标与方向。在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引导及推动下,高校后勤社会化相关工作已经发展了三十多年,但是,各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进程却不尽相同,后勤不同模块的社会化程度可能也存在差异。针对这些问题,已有研究分析了影响后勤社会化的相关因素,如:高校对代理企业掌握的信息不完善、代理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经济形势等。但这些只是对影响后勤社会化的因素进行总结,并没有考虑到不同社会化程度的高校所面临的问题可能不同,问题的严重程度也可能不同。鉴于此,本文通过对35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所获得的相关数据进行如下分析:首先,根据高校与后勤间的关系、后勤财务制度、后勤人事制度三个方面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进行分类(后勤社会化程度较低、适中、较高),通过对各类高校后勤现状的描述统计与对比,得出:高校后勤社会化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以及后勤不同模块(公寓、餐饮、物业、动力维修)的社会化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其次,通过方差分析,基于客观角度,得出存在显着差异的影响后勤社会化的主要因素。再次,通过对高校所认为的影响后勤社会化的因素进行均值分析,基于主观角度,得出后勤社会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将同时满足方差分析结果与均值分析结果的因素作为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将其分为客观因素、事前逆向选择因素、事后道德风险因素,探究哪类因素发挥主要作用。研究表明:事前逆向选择因素可能是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即后勤自身定位和高校对后勤的支持程度可能是影响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主要因素。高校后勤不同模块(公寓、餐饮、物业、动力维修)的社会化程度存在差异,普遍存在餐饮的社会化程度最高,动力维修的社会化程度最低,公寓与物业的社会化程度居于二者之间这一现象。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后勤企业社会化改革中的财务管理模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高校后勤企业社会化改革的概述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
    (二)高校后勤企业社会化改革的意义
二、高校后勤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不具备完善的成本核算机制
    (二)没有制定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
    (三)资产划分混乱
三、高校后勤企业社会化改革中的财务管理模式
    (一)做好后勤财务管理工作的调整
    (二)制定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
    (三)选择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
    (四)提高后勤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2)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
        3.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3.文献评析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案例分析法
        3.比较研究法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研究思路
        2.主要内容
    (五)研究创新点
二、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高校后勤
        2.高校后勤社会化
    (二)理论基础--协同治理理论
        1.协同
        2.治理
        3.协同治理理论
三、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基本情况
    (一)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历程
        1.Z校发展概况
        2.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探索
    (二)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
        1.Z校后勤管理处服务外包模式
        2.Z校自建后勤集团模式
        3.Z校X公司企业化管理模式
    (三)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效
        1.管理制度化
        2.服务标准化
        3.服务网络化
        4.服务竞争化
四、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三种模式的个性问题
        1.外包模式存在的问题
        2.自建后勤集团模式存在的问题
        3.X公司模式存在的问题
    (二)三种模式的共性问题
        1.资金问题
        2.人才问题
        3.监管问题
        4.规划问题
五、影响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因素
    (一)改革驱动不足
        1.政策不完善
        2.制度变迁不易
        3.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
    (二)治理主体功能缺失
        1.政府和高校定位偏低
        2.市场主体内外交困
        3.社会主体参与有限
    (三)机制不畅
        1.协同机制难协同
        2.竞争机制少竞争
        3.管理机制行政化
六、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对策
    (一)变革理念增强驱动
        1.以创新增强后勤改革动力
        2.以协调平衡后勤基础关系
        3.以绿色夯实后勤发展之路
        4.以开放提升后勤服务品质
        5.以共享营造后勤氛围和谐
    (二)提高多元主体的治理能力
        1.政府
        2.高校
        3.市场
        4.第三部门
        5.个人
    (三)完善多元主体间的协同机制
        1.各主体有效参与,提升协同治理效果
        2.引入价格机制,完善高校后勤竞争机制
        3.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减弱高校行政痕迹
七、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不足
    (三)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3)上海Y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困境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小结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高校后勤管理
        2.1.2 高校后勤社会化
        2.1.3 逆民营化
    2.2 论文的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准公共产品理论
        2.2.3 科学发展观理论
第3章 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模式及优劣分析
    3.1 模拟企业经营模式
    3.2 学校注册企业经营模式
    3.3 社会企业参与经营模式
    3.4 集团化经营模式
第4章 上海Y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情况梳理及分析
    4.1 上海Y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程
        4.1.1 规范分离(1999年-2004年)
        4.1.2 创造“大后勤”(2004年-2008年)
        4.1.3 精神和制度等内涵建设(2008年-2016年)
        4.1.4 剥离后勤经营职能(2016年-至今)
    4.2 上海Y大学后勤工作体系现状
        4.2.1 组织机构建设
        4.2.2 运行模式
        4.2.3 后勤服务的内容与范围
        4.2.4 后勤队伍结构
    4.3 上海Y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4.4 上海Y大学后勤改革的具体举措
        4.4.1 加强设施建设
        4.4.2 完善经费投入机制
        4.4.3 创造“1+1+4”价值体系及丰富文体活动
        4.4.4 落实落细规章制度并实施标准化质量管理
        4.4.5 加强文化建设,拓展文化载体与品牌
    4.5 寻求成效与改革目标的差距,剖释“分”与“合”
        4.5.1 上海Y大学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成效
        4.5.2 寻求差距,剖释“分”与“合”
第5章 上海Y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困境及原因分析
    5.1 上海Y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困境
        5.1.1 后勤基础薄弱,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
        5.1.2 改革蓝本及制度安排缺乏,改革主体动力不足
        5.1.3 “后勤服务”与学校关系密切,“分而不离”
        5.1.4 后勤服务专业性与外部环境发展要求失衡
        5.1.5 后勤改革目标模糊,改革模式不定
    5.2 产生困境的原因
        5.2.1 员工用工形式多样
        5.2.2 宣传教育不够且缺乏激励机制
        5.2.3 公益性与经济性的杠杆平衡点难以把握
        5.2.4 外部环境严峻
        5.2.5 后勤服务实体属性界定不清
第6章 国外经验借鉴
    6.1 国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
    6.2 从国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中得到的启示
第7章 上海Y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出路及对策
    7.1 弱化用工身份,减少身份造成的收入及福利待遇差距
    7.2 以新片区设立为契机,引进高质量人才和专业性企业
    7.3 加强后勤社会化思想宣传,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7.4 逐步注销学校注资的后勤公司,实现“分且离”
    7.5 界分后勤属性,部分服务实体“逆社会化”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 ——以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高校后勤
        2.1.2 高校后勤社会化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制度变迁理论
第3章 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概述
    3.1 国内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历程
        3.1.1 初步探索阶段
        3.1.2 改革深化阶段
        3.1.3 突破发展阶段
        3.1.4 调整深化阶段
    3.2 杭州中国美院后勤社会化改革
        3.2.1 后勤结构
        3.2.2 后勤发展
第4章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后勤社会化实证分析
    4.1 后勤社会化实证调查设计
        4.1.1 调查目的
        4.1.2 调查对象及内容
    4.2 后勤社会化实证调查
        4.2.1 职工访谈调查
        4.2.2 师生问卷调查
    4.3 后勤社会化存在问题表现
        4.3.1 普遍性问题
        4.3.2 特殊性问题
    4.4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4.4.1 政府视角
        4.4.2 学校视角
        4.4.3 市场视角
第5章 高校后勤社会化国内外经验借鉴
    5.1 国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
        5.1.1 国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内容
        5.1.2 国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
    5.2 国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
        5.2.1 国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内容
        5.2.2 国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
    5.3 经验借鉴思考
第6章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对策建议
    6.1 政府引导改革进程
    6.2 高校兼顾差异化需求
    6.3 后勤规范管理机制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A 职工访谈问卷
附件B 师生调查问卷
附件C 职工访谈记录
致谢

(5)重庆市S高校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及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及文献综述
        1.2.3 文献小结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公办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公办高校(教育事业单位)
        2.1.2 高校后勤部门
        2.1.3 后勤社会化改革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劳动教育思想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3 多元主体治理理论
3 重庆市S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现状、特点及成效
    3.1 S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状
        3.1.1 改革背景
        3.1.2 改革历程(三阶段)
        3.1.3 后勤管理系统概况
    3.2 后勤多元管理模式的探索(改革特点)
        3.2.1 成立新校区管委会
        3.2.2 多校区多元运营管理
        3.2.3 与社会力量统筹合作
    3.3 S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效
        3.3.1 工作机制的创新
        3.3.2 社会力量参与治理的加强
        3.3.3 后勤管理职能的转变
4 S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存困境及原因分析
    4.1 对S高校人员结构及财政资产的相关调查
        4.1.1 S高校管理队伍结构的调查
        4.1.2 S高校工勤队伍结构的调查
        4.1.3 S高校财政收入与资产发展状况的调查
    4.2 后勤多元主体管理的现存困境
        4.2.1 后勤社会化缺乏可持续性
        4.2.2 公益性与经营性的“两难”
        4.2.3 平摊式的全方位改革
        4.2.4 后勤管理人才匮乏
        4.2.5 监管体系不够完备
    4.3 原因分析
        4.3.1 政府层面
        4.3.2 学校层面
        4.3.3 社会化层面
5 重庆市S高校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对策建议
    5.1 政府方面
        5.1.1 积极主导与宏观调控
        5.1.2 政策配套与制度保障
        5.1.3 深入调研与完善监管
    5.2 高校方面
        5.2.1 继续探索开放的后勤服务体系
        5.2.2 深化后勤与其他部门的教育合作
        5.2.3 后勤制度建设与完善权力运行机制
        5.2.4 借鉴多样的社会化途径
    5.3 社会化方面
        5.3.1 准确定位与良性竞争
        5.3.2 规范准入机制与区别对待
6 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Z高校家属区物业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1.4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2 相关理论
    2.1 高校后勤社会化、物业管理的含义
    2.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提出
    2.3 物业管理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运用
3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物业管理的总体思路、运行模式及特点
    3.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物业管理的总体思路
    3.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物业管理的运行模式
    3.3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物业管理的特点
4 Z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家属区物业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4.1 Z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家属区物业管理现状
        4.1.1 住户情况
        4.1.2 管理部门
        4.1.3 物业管理人员情况
        4.1.4 收支情况
        4.1.5 物业管理模式
        4.1.6 关于Z高校家属区物业管理的访谈情况
    4.2 Z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家属区物业管理已取得的成绩
    4.3 Z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家属区物业管理出现的问题
        4.3.1 家属区物业管理企业的身份不清晰
        4.3.2 家属区物业管理企业利益分配不平衡
        4.3.3 家属区物业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复杂
    4.4 Z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家属区物业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计划与市场之间的矛盾
        4.4.2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
        4.4.3 理论执行不彻底,改革过程不系统
5 Z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家属区物业管理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5.1 政府要脱离微观管理,侧重宏观调控
    5.2 高校应理顺与物业管理企业关系,加强监督管理
        5.2.1 树立新的观念,和物业管理企业建立真正的甲乙方关系
        5.2.2 加强对家属区物业管理企业的监督管理
        5.2.3 教职工对物业服务的要求应该控制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
        5.2.4 在剥离包袱的同时必须给予相应帮助
    5.3 物业管理企业应因地制宜,稳步发展
        5.3.1 深入校内外环境的对接
        5.3.2 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
        5.3.3 完善定价机制及拓宽经营方式
        5.3.4 管理队伍内部改革
6 结论
    6.1 本文的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X大学后勤服务网格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高校后勤服务的相关概念
        2.1.1 高校后勤服务的定义
        2.1.2 高校后勤服务的分类
        2.1.3 高校后勤服务的属性
    2.2 相关管理理论
        2.2.1 管理理论概述
        2.2.2 管理方法类别
        2.2.3 成本管理法
        2.2.4 网格化管理法
第3章 X大学后勤服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3.1 X大学后勤部门基本概况
        3.1.1 X大学及后勤部门简介
        3.1.2 X大学后勤组织架构
        3.1.3 X大学后勤人员构成
        3.1.4 X大学后勤职能定位
    3.2 X大学后勤服务管理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3.2.1 外部环境分析
        3.2.2 内部环境分析
    3.3 X大学后勤服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3.3.1 管理机制不够灵活
        3.3.2 服务与竞争意识淡薄
        3.3.3 培训机制不够完善
        3.3.4 激励机制较为欠缺
        3.3.5 各部门之间职能划分不够清晰
第4章 X大学后勤保障服务网格化管理的构建方案
    4.1 X大学后勤服务网格化管理的必要性
        4.1.1 网格化管理能改善现有管理机制
        4.1.2 网格化管理能增强服务与责任意识
        4.1.3 网格化管理能明确各部门间职能
        4.1.4 网格化管理能顺应师生价值多样化的趋势
    4.2 X大学后勤服务网格化管理的创新模式
        4.2.1 在管理方式上进行创新
        4.2.2 在管理技术上进行创新
    4.3 X大学后勤服务网格化管理的体系建设
        4.3.1 网格化管理的关键系统组建
        4.3.2 网格化管理工作系统构建
        4.3.3 制定网格化管理的标准系统
        4.3.4 制定网格化管理的考评系统
第5章 X大学后勤保障服务网格化管理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5.1 提升后勤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5.1.1 深化服务思想认识
        5.1.2 提高服务能力和技能水平
        5.1.3 加强自主学习能力
        5.1.4 加强创新能力
    5.2 优化培训与激励机制
        5.2.1 完善培训机制
        5.2.2 完善激励机制
    5.3 提高定期归纳总结频率
        5.3.1 加强与兄弟高校后勤部门的交流和互动
        5.3.2 吸纳学生参与后勤服务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一般理论
    2.1 后勤服务外包
        2.1.1 后勤服务的界定
        2.1.2 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概念和原则
    2.2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要素分析
        2.2.1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的主体
        2.2.2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的决策
        2.2.3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的流程
        2.2.4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风险评估
    2.3 民办高校和公立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异同
        2.3.1 民办高校和公立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相同之处
        2.3.2 民办高校和公立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不同之处
    2.4 相关的基础理论
        2.4.1 核心竞争力理论
        2.4.2 分工理论
        2.4.3 木桶理论
第3章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现状分析
    3.1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兴起与成效
        3.1.1 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
        3.1.2 我国高校后勤服务改革的历程
        3.1.3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新发展与成效
    3.2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
        3.2.1 外包后勤服务缺位
        3.2.2 外包决策机制欠妥
        3.2.3 监督管理机制失衡
第4章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4.1 服务外包基础薄弱
    4.2 决策沟通流程欠佳
    4.3 专业监管人员缺乏
第5章 完善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建议
    5.1 挖掘服务深度
    5.2 加强决策流程建设
        5.2.1 提高决策者的认知能力
        5.2.2 制定有效的决策制度与流程
        5.2.3 做好决策准备与分析
        5.2.4 加强决策沟通过程
    5.3 建全科学的监督管理体系
        5.3.1 建全科学的监督管理指标
        5.3.2 建立专业监督管理队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我国民办高校后勤服务供给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供给模式的一般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高校后勤服务
        2.1.2 高校后勤供给模式
    2.2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的特殊性及其对供给的要求
        2.2.1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的特殊性
        2.2.2 民办高校后勤的特殊性引致的供给要求
    2.3 基础理论
        2.3.1 公共选择理论
        2.3.2 服务外包理论
        2.3.3 非营利组织理论
第3章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供给模式的演变和现状分析
    3.1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供给模式的演变
        3.1.1 大包大揽供给模式阶段
        3.1.2 个体承包经营的供给模式阶段
        3.1.3 企业化运行的供给模式阶段
    3.2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供给模式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3.2.1 .髙校后勤人员思想观念有了较大的突破
        3.2.2 后勤基础设施有了明显的改善
    3.3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现行供给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后勤服务供给的合格主体较少
        3.3.2 后勤服务职能行政化倾向严重
        3.3.3 后勤服务供给的市场化进程受阻
    3.4 民办高校后勤服务供给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3.4.1 对民办高校后勤服务的属性缺乏正确的认识
        3.4.2 民办高校相关各方的职能职责没有理清
        3.4.3 改革操之过急致使没有一定的遵循市场规律
第4章 改善民办高校后勤服务供给模式的对策建议
    4.1 解放思想从而转变后勤观念
        4.1.1 树立管理即服务的理念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观念
        4.1.2 建立合理科学的后勤服务标准
    4.2 健全规章制度并明确职能职责
        4.2.1 进一步完善后勤人事管理分配及激励机制
        4.2.2 引入竞争机制从而改革用人制度
    4.3 依托市场而培育多元主体
        4.3.1 对高校原有的后勤实体进行转型升级
        4.3.2 将具备综合实力的社会相关企业引进到高校
        4.3.3 用法律法规约束不良的竞争行为
        4.3.4 政府发挥自身积极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高校后勤社会化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第2章 文献述评
    2.1 高校后勤社会化阶段述评
        2.1.1 基于时间角度划分后勤改革阶段
        2.1.2 基于后勤与市场经济关系角度划分后勤改革阶段
        2.1.3 小结
    2.2 委托代理理论述评
        2.2.1 委托代理理论的内涵
        2.2.2 委托代理理论的应用
    2.3 后勤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2.4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对影响因素进行分类
        2.4.1 事前逆向选择因素
        2.4.2 事后道德风险因素
        2.4.3 客观因素
        2.4.4 小结
    2.5 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核心概念界定
    3.2 理论框架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研究法
        3.3.2 问卷调查法
        3.3.3 比较分析法
    3.4 问卷设计及研究对象
        3.4.1 问卷设计
        3.4.2 研究对象
    3.5 研究内容
第4章 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划分依据、指标及结果
    4.1 高校与后勤实体或社会后勤企业间关系指标依据
    4.2 高校后勤财务制度指标依据
    4.3 高校后勤人事管理制度指标依据
    4.4 后勤社会化程度划分指标、方法及结果
第5章 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差异的描述分析
    5.1 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描述分析
        5.1.1 后勤社会化程度较低高校描述分析
        5.1.2 后勤社会化程度适中高校描述分析
        5.1.3 后勤社会化程度较高高校描述分析
    5.2 方差分析
    5.3 高校后勤不同模块的描述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后勤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6.1 后勤社会化影响因素的描述分析及比较
    6.2 影响因素的分析
        6.2.1 事后道德风险因素与客观因素的分析
        6.2.2 事前逆向选择因素的分析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 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状况调查问卷
致谢

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后勤企业社会化改革中的财务管理模式分析[J]. 郭华. 财经界, 2021(22)
  • [2]Z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D]. 王东. 郑州大学, 2020(02)
  • [3]上海Y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 朱小芳.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4]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 ——以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为例[D]. 顾科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5]重庆市S高校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D]. 杨迪森. 重庆大学, 2019(05)
  • [6]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Z高校家属区物业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 杜玲玲.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12)
  • [7]X大学后勤服务网格化管理研究[D]. 陈立. 湘潭大学, 2019(02)
  • [8]民办高校后勤服务外包问题研究[D]. 李静. 湖南大学, 2018(06)
  • [9]我国民办高校后勤服务供给模式研究[D]. 戴薇. 湖南大学, 2018(06)
  • [10]高校后勤社会化影响因素研究[D]. 赵静.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2)

标签:;  ;  ;  ;  ;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财务管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