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论文文献综述)
格根塔娜[1](2021)在《积极探索 稳步推进内蒙古退耕还林工程》文中提出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生态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为打造祖国北疆绿色屏障,从2000年起,实施国家退耕还林工程,随后退耕还林范围逐步扩大。全面启动 稳步推进早期探索及试点示范。1994年,原乌兰察布盟为了改变恶劣生态环境与贫困面貌,先行开展退耕还林的探索和实践,制定"进一退二还林,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畜牧业大盟"的政策。200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退耕还林试点工作在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
谢晨,张坤,王佳男,聂杨[2](2021)在《退耕还林动态减贫: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的共同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21个省1121户退耕农户在1998~2018年间6个退耕还林政策关键年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两个方面评估退耕还林的动态减贫效应。研究发现,退耕还林实现了动态持续减贫,从1998年到2018年,农户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发生率均显着下降,退耕还林平均降低收入贫困发生率7.52个百分点,减贫贡献率接近30%。计量分析结果证实,退耕还林补助和退耕地收入显着地降低了退耕农户的贫困发生率。随着退耕补助标准降低,退耕还林减贫的贡献总体趋于降低。农村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化的减贫作用趋于增强,与退耕还林减贫措施形成互补,共同构成了不复耕、不返贫的底线。由是,发展中国家在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同时,需持续推动农村减贫。退耕补助减贫效应显着但属于阶段性,从长期看,农村减贫总体仍依赖于经济发展。
丁振民[3](2021)在《退耕还林工程有效性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效性是生态补偿项目可行性与持续性评估的重要标准,包含环境有效性和成本有效性两个方面。然而,退耕还林工程作为中国覆盖范围最广、财政投资最多的生态补偿项目,由于中国农户生产呈现出耕地面积小且分散的典型特点,其有效性难以在农户层面的调研予以反映。以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为基础的土地利用变化探测是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领域,可以通过衡量景观层面特定时间段内的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以及植被覆盖的变化情况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程度。以地理学和生态学为主要的自然学科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描述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后土地利用、植被覆盖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等生态环境指标的变化及其时空差异,而对于退耕还林工程有效性缺乏系统的、定量的研究,特别是对成本有效性的关注不够。另外,对于工程作用范围、林草空间配置、区域投资选择、林种投资结构以及交易模式等方面研究的仍存一些改进空间。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利用经济学、生态学以及地理学等学科交叉的优势对退耕还林工程有效性进行研究,包含环境有效性和成本有效性两个方面。对于环境有效性,首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探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后土地利用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生态环境指标的变化情况;其次,总结土地利用转移的一般规律及其动机,并设计生态敏感性因子识别模型考察退耕还林工程作用范围的有效性。其次,在利用处理效应模型估计退耕还林工程对植被恢复的边际贡献的基础之上,构建相对优势指数用以评价林草空间配置的有效性。对于成本有效性,首先运用带有虚拟变量的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估计陕西省不同空间尺度(流域、自然地理分区以及县区)的财政投资效率用以识别具有高回报率的投资区域;其次,考察林种投资对植被恢复的边际贡献及其空间异质性,并分析林种投资之间的替代效应;以植被恢复为目标,以成本有效性最大化为原则,利用面板门槛模型估计林种投资的最优结构;最后,分析了跨区域的横向生态退耕交易模式的优势以及可行性,并在耕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下构建了生态退耕的定价理论模型,为推动退耕还林工程建立跨区域的横向交易模式提供解决方案。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陕西省土地利用转移具有理性动机,并遵循一般的经济规律。在经济刺激条件下,耕地会向具有更高经济价值的城乡建设用地转移;而在退耕还林工程的推动下,耕地会选择向具有低转换成本的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转移。在1990~2000年间,陕西省土地利用转移过程沿着“未利用地?草地?耕地?城乡建设用地”的经济流进行转移;而在2000~2015年间,其土地利用转移过程沿着“耕地?林、草地”的生态流和“耕地?城乡建设用地”的经济流进行转移。由于城乡建设用地的经济价值较高,其转出的机会成本远远大于城乡建设用地转出的收益;无论外部是否存在经济机会或者生态环境政策的干预,城乡建设用地很难向其他用地类型转出。(2)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具有环境有效性,但是其作用范围主要在陕北高原,并且陕北高原存在严重的林草空间错配。2000~2015年间,陕西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27.096亿元,是1990~200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值的3.5倍,但“资金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转化率仅为10.28%左右。2015年陕西省植被NDVI值为0.831,相比2000年增长了15.097%;黄河流域的植被NDVI平均增长率约为长江流域的3.042倍;并且植被NDVI重心整体上向东北方向移动,退耕还林工程在北方的实施效果好于南方,但退耕还林工程后期由于造林规模减少以及复垦等原因导致植被存在退化的风险。生态敏感性因子识别模型可以有效地判断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作用范围。陕西省1990~2000年间由破坏型因子主导,而在2000~2015年间由生态保护型因子为主导;特别是陕北高原最主要敏感因子是“耕地?草地”与“耕地?林地”,说明2000年以来退耕还林工程在陕北高原起到一定的生态保护作用。在反事实框架下,陕北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区的植被NDVI值比非退耕还林工程区的植被NDVI值平均高0.0426,并且退耕还林的边际贡献是退耕还草边际贡献的1.8717倍。通过相对优势指数可以比较准确地设计更为有效的林草空间配置方案。陕北高原适宜退耕还林的地区主要布在南部地区,特别是黄龙县、黄陵县、富县以及宜川县等县(区),而其他区域适合退耕还草。值得注意的是,吴起县、安塞县、志丹县、子长县等重点退耕还林工程区存在严重的林草空间错配,这些区域应该选择退耕还草而不是退耕还林。(3)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成本有效性存在改进的机会。从投资区域选择来看,相对于南方地区(陕南山区)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在北方地区(黄河流域、陕北高原和关中平原)更具有成本有效性,但北方地区的吴起县、安塞县以及志丹县等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实施区存在财政投资效率低下的问题。从林种投资选择来看,生态林投资比经济林投资在促进植被恢复方面更具有成本有效性;并且生态林投资在北方地区(黄河流域或陕北高原、关中平原)比在南方地区(长江流域或陕南山区)效果更为显着;另外,两类林种投资存在明显的替代效应,这种替代效应无疑会加剧退耕还林工程财政投资效率的损失;当退耕还林工程全部投资生态林时,其成本有效性达到最大;从交易模式来看,跨区域的横向生态退耕交易模式更具有优势,并且在陕西省具有可行性。陕西省生态退耕的机会成本总体呈现“中间高、南北低”的分布格局;另外,陕西省生态退耕补偿区主要分布在关中平原、汉中盆地以及安康盆地,总体与耕地分布的格局较为相似,并且与具有高生态退耕机会成本地区的分布较为一致;而耕地生态受偿区主要与高原、山地以及丘陵分布格局基本保持一致,并且总体上位于具有低生态退耕机会成本的区域。在新一轮的退耕还林工程中,政府需要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的激励方案,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区域瞄准性,并且引导工程参与者在有效性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植被恢复类型。其次,在现有的支付标准下,陕西省应该重点财政投资于北方地区(陕北高原或者黄河流域),而南方地区(陕南山区)应该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恢复为辅的生态修复策略,或按照“绩效支付法”对区域进行补偿,降低陕南山区的退耕还林工程的补偿标准或者投资规模,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实施区应加强财政绩效评价与监督。其次,政府应谨慎对待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相关政策的变化,以防范生态恶化的可能;应该提高农户种植生态林的相对补贴标准,而降低种植经济林的相对补贴标准,激励更多的农户选择种植生态林而不是种植经济林。最后,国家应逐步转变退耕还林工程的激励体制,探索并建立跨区域的横向生态退耕交易模式,在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成本有效性的基础上实现区域生态环境自治格局。
李雅男,朱玉鑫,侯孟阳,姚顺波[4](2020)在《中国退耕还林研究的知识基础及其演进——基于CiteSpace Ⅴ的知识图谱分析》文中认为文章以1999?2019年CNKI总库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以退耕还林为主题的期刊论文为数据源,借助CiteSpace V知识图谱工具,对退耕还林研究的被引文献、主题演进和研究前沿等知识基础开展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1)中文发文数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走势,而外文文献数量随时间演变稳定增长;(2)中文CSSCI文献有关退耕还林的研究主要围绕基础理论探索与社会经济影响的实证检验两个重要的聚类主题,外文文献围绕退耕还林的生态影响及其效益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成本有效性与预期目标等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问题11个聚类主题展开深入探讨;(3)退耕还林研究知识基础整体表现为由早期以社会经济影响研究为主向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研究并存转化,再向以生态效益的细分领域研究为主的转化演进过程,知识结构虽有重叠,但社会经济与生态等多学科交叉特性不明显。因此,研究视角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如何在不同区域进一步巩固扩大退耕还林的成果,以科学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增加林草植被、维护生态安全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同时,如何通过市场的力量合理配置退耕还林资金的投入结构、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将是后续研究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
康子昊[5](2020)在《退耕还林工程对扶贫影响的测度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9年,为恢复退化生态系统,中国政府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主体,退耕还林工程把农户的坡耕地和沙化耕地转化为林地,并在一定时期内给予其补助。提高农户收入是退耕还林工程两个核心目标之一,退耕还林工程与我国深度贫困发生地区高度重叠,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和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否对提高农户收入和农村扶贫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中国政府和学界高度关注。本文利用连续跟踪调研获得的6省区、15市县、72个乡镇、216个行政村的952个样本农户1995~2016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和收入决定方程,估计了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农户收入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收入增长和收入不平等变化路径测度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扶贫的影响。本文经验性结果表明:(1)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使样本农户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增长了10.80%,对样本农户非农收入的影响不显着。(2)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拉大了样本农户的收入不平等,2003~2016年,退耕还林工程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保持在1.60%~2.80%之间。(3)在样本区域,退耕还林工程产生了良好的扶贫效果,1999~2016年,基于1995年贫困线标准,退耕还林工程使样本区域贫困率下降了2.65%,一方面,退耕还林工程带来的收入增长使贫困率下降2.83%,另一方面,退耕还林工程引起的收入不等拉大导致贫困率上升0.17%。基于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可以得出如下政策含义:调整退耕还林工程政策需要进一步体现其在农户增收和农村扶贫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需谨慎调整退耕还林工程补助政策,加大对经济林等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的扶持,强化对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农户生产要素配置优化的帮助和引导。同时,需要关注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所引发的农户收入不平等拉大问题,通过适度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的政策倾斜,实现退耕还林工程区改善生态、农户收入增长、收入差距缩小和贫困发生减少的共赢。本研究可能的边际学术贡献在于,从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路径建立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扶贫影响的研究框架,并基于上述影响路径定量估计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扶贫的贡献率。
杨帆[6](2021)在《云南省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在恢复和重建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地区经济及社会发展的稳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解云南省巧家县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的工程建设成效。本文在充分借助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其县域基本信息以及该地区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和实施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并应用统计学知识和比较分析法,对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提升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质量的相关措施,以期为今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提供有益参考。在此得出以下结论:(1)巧家县土地类型多样化。全县土地总面积为319400hm2,其中耕地总面积为74878.88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3.42%,林业用地达178500.9hm2,占总面积的55.9%;有林地面积72580.8hm2,占国土面积的22.7%;疏林地14.9hm2;灌木林地面积80609.0hm2,占国土面积的25.2%。但坡耕地的比例较大,15度—25度的土地大约23951.1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1.99%。(2)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持续推进。巧家县自2002年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以来,累积完成退耕还林任务13400hm2,配套荒山造林11133.3hm2,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新造特色经济林11120hm2,退耕还林以来,巧家县的优质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土地资源利用逐步合理化、多元化。退耕还林工程尤其在2014年—2019年期间实现了高效增长,2018年达到峰值相比前后年份平均增长4.2个百分点。(3)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显着。巧家县2012—2018年退耕还林期间,粮食总产量也有了大幅提升。每亩地粮食产量由250公斤,提高到了400公斤;粮食总产量提升了20%;2019年全县核桃种植面积已达55666.6hm2,农民实现产值5亿余元;花椒种植20466.6hm2,实现产值近5.5亿元;芒果和蚕桑共种植84533.3hm2,实现产值近9.6亿元;板栗种植566.6hm2,实现产值4000多万元,几项产业达到近21亿元。生态建设方面,2015—2019年巧家县的乔木、灌木、乔灌木培育规模增量较大,2015年三类林木的培育总量为1133.3hm2,2016年为666.7hm2,2017年为2000hm2,2018年为10000hm2,2019年为8579hm2。对比2015年和2019年的不同造林地生物量和枯落物总量,2019年不同造林地生物总量为149.9t/hm2,比2015年的143.4t/hm2增长了6.5t/hm2;2019年的不同造林地枯落物总量为145.7t/hm2比2015年的105t/hm2增长40.7t/hm2。在水土保持、预防自然灾害,调节局地气候,保护野生动物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社会效益方面,能源利用结构得到优化,截止2018年巧家县累计建设沼气池42104口,节柴灶7.57万眼,推广太阳能37804m2;民众生态环保意识增强,参与退耕还林的热情和自觉保护退耕还林成果的积极性得到提高。(4)巧家县退耕还林问题犹存。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存在政策落实不充分,宣传工作不到位、工程实施保障性不足,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性不高等问题。下一步工作中应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结合地区实际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退耕还林政策,提升退耕还林工程质量;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巧家县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地区经济实力;加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人才建设;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监督及评价体系建设。
杨均华[7](2020)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文中提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福利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恢复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关键,而退耕还林工程则是中国实现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工具和抓手。生态环境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并且,生态环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基础,又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条件,影响到人类福利和社会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退化、资源枯竭、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和灾害频发的形势,中国政府在1999年开始试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是一项中国甚至世界范围内资金投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政策性最强和农户参与程度最高的公共生态工程。作为一项公共政策,退耕还林的实施方案和原则分别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和“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退耕还林投资是政府利用公共财政资金开展生态建设,具有转移支付功能,但其实施方案和原则又是以私人承包制为基础,农户是退耕还林的供给主体,而不是公共组织,是借助寻求私人利益的退耕户参与,有助于促进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激励。从福利经济学视角出发,农户福利改善既是生态治理的前提条件,也是生态治理的重要目标。随着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实施,政府赋予退耕还林的改善农户民生的福利目标更加突出,从生态优先,兼顾农户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再到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增加农民收入目标,进一步发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集中连片地区的扶贫开发、增强农业绿色生产发展能力和精准脱贫目标。可见,改善农户福利成为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目标。那么,在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实施的背景下,退耕还林如何影响农户福利及其效果究竟如何?这是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三农”问题重要途径,更是优化和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实际证据。因此,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已20年有余,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果对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在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等多维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在全面地和系统地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构建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农户福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全面回顾退耕还林发展进程及其主要成效的基础上,利用长期大样本农户追踪调研数据,首先,分析退耕区农户福利动态变化现状;其次,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评估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的主观福利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客观福利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差分模型(PSM-DID)以及回归分解法探究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采用Logit模型和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退耕还林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改善农户福利状况和提高农户福利水平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通过对退耕区农户福利现状分析,在主观福利方面,退耕区农户生活满意度明显提升。退耕户的生活满意的户数高于非退耕户的户数,分别为596户和402户;退耕还林与农户平均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0547,表现为正相关关系,散点图的趋势线的截距为1.5967,其斜度略微向右上方倾斜。在客观福利方面,首先,样本总体、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户收入水平及增速不断显着提高,收入来源和结构呈现多样化,农户获得的退耕补贴超过农业补贴,其比较优势在逐步下降,退耕补贴呈现倒“U”型状,农户获得的年均退耕补贴为360.73元,农业补贴(包括粮食补贴、农资补贴、农机补贴和良种补贴)为98.92元,退耕补贴是农业补贴的近4倍。其次,退耕区农户贫困程度变化受到国家贫困线标准变动的影响大,随着贫困人数的减少,农户贫困内部收入分配更加不平等;农户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在1999~2006年间都呈现下降趋势,且贫困广度下降幅度大;在2007~2014年间农户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都呈现了在波动中上升趋势。最后,与非退耕户相比,退耕户的劳动力利用结构发生了显着调整。1999~2014年,退耕户外出打工投劳的均值为168天、林牧渔业投劳为均值为116天、种植业投劳均值为100天、非农经营投劳均值为36天,退耕户以土地为基础投劳为均值216天,非农就业投劳均值为204天。(2)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主观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样本总体看,退耕还林工程能够改善和提高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农户若参与退耕还林,能使其生活的“不满意”和“一般”的概率分别降低3.9%和4.79%,并使农户的生活感到“满意”的概率提高52.86%。就贫困户和非贫困不同群体看,退耕还林工程不仅能够促进贫困户的生活满意度,也可以促进非农困户的生活满意,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都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受益,增进了两类群体的主观福利水平,并且退耕还林提升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的可能性大于非贫困户。就不同区域看,退耕还林影响不同区域农户生活满意度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其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长江流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黄河流域。(3)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客观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样本总体看,在控制诸多决定因素的条件下,退耕还林工程促进农户短期收入增长和长期收入增长,其幅度分别为175元和148元,在不考虑退耕补贴的情况下,农户增收水平有所下降,但仍能实现长期收入增长;将退耕还林参与变量分解为退耕年份变量后,由于政府为强化退耕还林成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研究发现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影响存在阶段性波动,农户增收存在着年份差异。在考察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来源和结构中,退耕还林促进了农户增收来源多样化,其工资增收为38元,本地增加20元,外地增加41元外地工资贡献大;退耕后,农户经营行为变化显着,其生产经营结构调整明显,农业经营增幅为15元,其中,种植业为31元、林牧渔业12元;二三产业(非农经营)收入增幅为21元。就不同区域看,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都实现了增收,但存在显着地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农户增收幅度依次为106元、113元、120元、64元和76元。农户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耕地生产力对退耕还林的农户增收福利发挥了显着的中介作用。(4)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回归分解法探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并建立退耕还林扶贫瞄准分析指标。结果显示,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扶贫瞄准效果不高,1999~2014年的退耕瞄准率为44%,且随着工程可持续推进,退耕瞄准率整体逐步上升,最高达到2008年的59%;相应的退耕漏出率整体上为56%,且随着工程推进,漏出率在下降;退耕有效覆盖率为8%。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总体农户扶贫效果显着,并且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扶贫效果是存在显着的年份差异和区域差异。在国家绝对贫困标准下,就退耕参与看,1999~2014年间,退耕还林扶贫效果的贡献率为1.18%。就退耕年份看,退耕第二至八年具有脱贫作用,同样地,其脱贫贡献小,脱贫效果不大;另一方面,退耕第一年、第九至十六年脱贫贡献呈反向状态。就退耕区域看,退耕参与在国家绝对贫困标准下的脱贫贡献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11.32%)、黄河流域(9.16%)、东部地区(6.41%)、长江流域(4.17%)和中部地区(1.23%)。(5)运用面板数据logit模型和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土地对农村劳动力约束得到放松,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倾向较快,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就业参与的可能性显着提高。退耕还林促进了非农就业参与、外出务工参与和非农经营劳动参与,较未退耕户分别显着地提高了20.1%、15.7%和4.4%的可能性。退耕还林释放的部分农业劳动时间,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其中,外出务工劳动供给贡献大。退耕第2年至第7年对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但在之后的退耕年份,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逐步降低,并逐步变得不显着。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不同区域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经营就业劳动时间,但存在显着区域差异。
刘维[8](2020)在《中国和欧盟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但最初掠夺式、粗放的开发方式造成森林生态承载能力的下降,也阻碍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为更好地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实施了多项森林保护和生态补偿政策,包括“退耕还林”政策、“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及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等。欧盟在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积累了有效经验,并形成了优秀的育林、护林成果。我国的森林生态补偿要形成长效机制,必须增强其政策的刚性和实用性。本文以中国和欧盟的森林生态补偿政策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生态补偿的相应文献资料,明确了有关生态补偿和森林生态补偿的核心概念以及理论基础。通过中国和欧盟森林生态补偿的发展历程和政策实践,阐明了中国和欧盟森林生态补偿的具体政策内容,以政策选择和政策实践建立分析框架对二者进行对比,从中总结了二者在政策环境、政策目标、政策过程的不同。另外,通过构建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工具箱,详细演绎了中国和欧盟在公共政策中使用的方法和手段。最后,通过分析我国和欧盟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实践中的各种措施,总结我国在森林生态补偿政策中的问题,得出了优化我国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启示。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在我国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助于改善社会福利,促进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的建设。
马国红[9](2020)在《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指出“退耕还林”是我国为积极应对生态环境恶化而于本世纪初推行的一套生态治理制度。本文作者曾实地参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的退耕还林工作。作为西部干旱地区,固原市的生态治理工作有着典型的标本意义,其具有积极的体系化治沙探索经验,但亦有诸多尚不完善之处。具体到法律层面,该市的法律规制与退耕还林实践有着明显的脱节现象。而这种制定法与社会实践的不协调并非仅在固原一地存在,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治理实践中也或多或少存在着相似问题。对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实践与法律规制不协调的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找寻到更为有效的法律管理方式。本文以作者在固原市实地调查取得的真实数据为依托,以思索法律规制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为逻辑进路,通过比照分析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制度设计与实践,在理论上分析讨论生态治理中法律规制与治理实践的互动作用;再结合固原市生态治理实践中的本地特色及在退耕还林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具体对象加以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固原市退耕还林的立法现状,肯定其本地化的立法特色,并评析其立法的不足之处,主要是从退耕还林的立法体系和配套制度两方面进行讨论分析。通过分析讨论,学习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经验教训以为借鉴,以期得出有助于固原市退耕还林工作中完善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及当地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理化建议,并最终提出对退耕还林制度的立法建议。希望能对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张洪明[10](2010)在《四川退耕还林发展历程与前瞻》文中认为回顾了四川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的退耕还林探索实践,重点回顾了1999年在全国率先启动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的建设历程,分析了各阶段的特点,并展望了退耕还林发展前景和挑战。
二、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论文提纲范文)
(1)积极探索 稳步推进内蒙古退耕还林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全面启动 稳步推进 |
合理布局 分类实施 |
绿富同兴 成效显着 |
(3)退耕还林工程有效性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
1.3.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2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可能创新的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理论与评估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有效性 |
2.1.2 林种 |
2.1.3 交易模式 |
2.1.4 生态系统服务 |
2.1.5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生态资本理论 |
2.2.3 科斯产权定理 |
2.3 有效性评估框架 |
2.3.1 判定标准 |
2.3.2 政策分析 |
2.3.3 研究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及环境成效概述 |
3.1 研究区介绍 |
3.1.1 地理气候条件 |
3.1.2 社会经济条件 |
3.2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概况 |
3.2.1 实施历程 |
3.2.2 投资与造林情况 |
3.3 环境成效概述 |
3.3.1 森林资源 |
3.3.2 土地利用结构 |
3.3.3 水土流失治理 |
3.3.4 土地沙化、荒漠化治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作用范围有效性识别 |
4.1 理论分析 |
4.1.1 土地利用转移路径假说与经济学解释 |
4.1.2 生态敏感性因子识别的理论模型设计 |
4.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2.1 研究方法 |
4.2.2 数据来源 |
4.3 结果分析 |
4.3.1 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 |
4.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
4.3.3 工程作用范围有效性识别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林草空间配置有效性分析 |
5.1 林草空间配置有效性的理论模型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区域概况 |
5.2.2 研究方法 |
5.2.3 变量设计与数据来源 |
5.3 研究结果 |
5.3.1 陕北高原的土地利用变化 |
5.3.2 陕北高原的植被NDVI的时空演变特征 |
5.3.3 林草配置有效性评价 |
5.3.4 林草空间配置设计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区域投资选择有效性评价 |
6.1 工程财政投资效应分析 |
6.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6.2.1 研究方法 |
6.2.2 数据处理 |
6.3 结果分析 |
6.3.1 工程财政投资的时空分布特征 |
6.3.2 植被NDVI的时空演变特点 |
6.3.3 区域投资选择有效性评价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林种投资结构有效性研究 |
7.1 农户林种选择偏好分析 |
7.2 研究方法与变量设计 |
7.2.1 研究方法 |
7.2.2 变量设计 |
7.3 研究结果 |
7.3.1 工程经济林和生态林投资状况 |
7.3.2 投资结构的门槛效应分析 |
7.3.3 林种投资结构的有效性评价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交易模式有效性改进 |
8.1 理论分析 |
8.1.1 横向和纵向生态退耕交易模式有效性比较分析 |
8.1.2 横向生态退耕交易模式运行机理分析 |
8.1.3 横向交易模式下生态退耕差异化定价模型 |
8.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8.2.1 研究方法 |
8.2.2 数据处理与来源 |
8.3 结果分析 |
8.3.1 耕地生态足迹的价值生产弹性估计 |
8.3.2 生态退耕机会成本的时空分布 |
8.3.3 生态退耕补偿金额的时空变化 |
8.4 讨论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中国退耕还林研究的知识基础及其演进——基于CiteSpace Ⅴ的知识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 研究方法 |
3 国内外退耕还林研究的知识基础 |
3.1 国内外退耕还林研究的文献数量 |
3.2 退耕还林研究的主题聚类 |
3.2.1 退耕还林中文文献研究的聚类分析 |
3.2.2 退耕还林外文文献研究的聚类分析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5)退耕还林工程对扶贫影响的测度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产要素配置影响 |
1.3.2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 |
1.3.3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
1.3.4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扶贫的影响 |
1.3.5 收入增长、收入不平等和农村扶贫的相互关联 |
1.3.6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农户收入及其不平等的影响估计 |
1.5.2 退耕还林工程对扶贫的影响估计 |
1.6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影响机制 |
2.1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制 |
2.1.1 基于生产要素配置调整的影响 |
2.1.2 基于退耕还林工程补助的影响 |
2.2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机制 |
2.3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的影响机制 |
3 数据及描述性统计 |
3.1 数据来源 |
3.2 收入增长率、基尼系数和绝对贫困发生率动态趋势 |
3.3 样本农户参加退耕还林工程的比例和规模 |
3.4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 模型的选择及实证分析 |
4.1 模型选择 |
4.1.1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模型 |
4.1.2 退耕还林工程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测度与分解方法 |
4.2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影响 |
4.2.1 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县农户收入的影响 |
4.2.2 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
5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扶贫的影响 |
5.1 绝对贫困标准线(变化贫困线)测分的结果 |
5.2 贫困标准(1995年)测分的结果 |
5.3 贫困标准线(2011年)测分结果 |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讨论 |
6.3 相关政策建议 |
6.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6.5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云南省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退耕还林效益评价方法 |
1.5.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1.5.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二章 巧家县基本情况 |
2.1 巧家县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
2.2 巧家县自然资源及特点 |
2.2.1 气候资源 |
2.2.2 土地资源 |
2.2.3 林业资源 |
2.3 巧家县社会经济情况 |
2.4 巧家县退耕还林现状 |
第三章 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分析 |
3.1 生态效益 |
3.1.1 气候资源方面 |
3.1.2 土地资源方面 |
3.1.3 林业资源方面 |
3.2 经济效益 |
3.2.1 耕地面积及粮食产量 |
3.2.2 经济收入情况 |
3.2.3 地区产业结构情况 |
3.3 社会效益 |
3.3.1 能源利用结构方面 |
3.3.2 退耕区民众生态意识方面 |
3.3.3 巧家农业基础建设方面 |
第四章 巩固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质量的策略分析 |
4.1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退耕还林政策 |
4.2 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的宣传教育力度 |
4.3 加强巧家县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地区经济实力 |
4.4 加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人才建设 |
4.5 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监督及评价体系建设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7)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退耕还林工程 |
2.1.2 农户、退耕户、非退耕户 |
2.1.3 福利、福利分类、福利度量方法、福利效应、农户福利 |
2.1.4 生活满意度、收入增长、扶贫 |
2.1.5 非农就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3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机理 |
2.3.1 研究视角的再诠释 |
2.3.2 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农户福利效应的研究维度 |
2.3.3 作用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历程与农户福利现状分析 |
3.1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历程 |
3.1.1 启蒙与初创阶段 |
3.1.2 恢复与探索阶段 |
3.1.3 试点与示范阶段 |
3.1.4 启动与调整阶段 |
3.1.5 巩固与发展阶段 |
3.1.6 担当新任务与新使命阶段 |
3.2 退耕区农户福利发展的现状分析 |
3.2.1 退耕区农户主观福利的现状分析 |
3.2.2 退耕区农户客观福利的现状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主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4.2 模型构建 |
4.2.1 Ordered Probit模型 |
4.2.2 Binary Probit模型 |
4.3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4.3.1 变量选择 |
4.3.2 描述性统计 |
4.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
4.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4.4.2 退耕还林对样本总体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
4.4.3 退耕还林对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
4.4.4 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
4.5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
5.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机理 |
5.2 计量模型构建与方法说明 |
5.2.1 计量模型构建 |
5.2.2 方法说明 |
5.3 变量定义、样本匹配与描述统计 |
5.3.1 变量定义 |
5.3.2 样本匹配(PSM)及其匹配质量检验 |
5.3.3 描述性统计 |
5.4 计量经验结果与分析 |
5.4.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
5.4.2 退耕还林对农户分项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
5.4.3 退耕年份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
5.4.4 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
5.4.5 中介效应检验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
6.1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的影响机理分析及研究假设 |
6.2 计量模型构建 |
6.2.1 双差分模型(DID)的适应性分析 |
6.2.2 双差分(DID)模型的构建 |
6.2.3 回归分解计量模型构建 |
6.3 变量设置、样本匹配、贫困判定标准与描述性统计 |
6.3.1 变量设置 |
6.3.2 样本匹配(PSM)及其匹配质量检验 |
6.3.3 贫困判定标准 |
6.3.4 退耕还林扶贫福利瞄准效率情况 |
6.3.5 描述性统计 |
6.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
6.4.1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效果福利的影响 |
6.4.2 退耕年份对农户扶贫效果福利的影响 |
6.4.3 不同区域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的影响 |
6.4.4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贡献的影响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
7.1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福利的影响机理分析 |
7.2 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
7.2.1 变量设置 |
7.2.2 统计性描述 |
7.3 计量模型的构建和方法说明 |
7.3.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7.3.2 方法说明 |
7.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
7.4.1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参与福利的影响 |
7.4.2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
7.4.3 退耕年份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
7.4.4 不同区域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
7.5 稳健性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创新农户增收福利的退耕补偿机制,提高退耕补贴标准 |
8.2.2 建立和完善农户增收福利的还林生态补偿机制 |
8.2.3 促进农户增收福利的退耕后续产业向新型农林经营模式转变 |
8.2.4 搭建和完善农户非农就业福利平台 |
8.2.5 提高退耕还林扶贫瞄准扶持机制 |
8.2.6 提升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水平的认知导向 |
8.3 本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介绍 |
(8)中国和欧盟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标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生态补偿 |
(二)森林生态补偿 |
二、理论基础 |
(一)公共物品理论 |
(二)外部性理论 |
(三)自然资本论 |
第二章 中国和欧盟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概述 |
一、中国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的历史与发展 |
(一)中国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阶段划分 |
(二)中国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动因分析 |
(三)中国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实践 |
二、欧盟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历史与发展 |
(一)欧盟层面:森林战略的提出与演变 |
(二)欧盟各国:森林生态补偿的优势措施 |
(三)欧盟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实践 |
第三章 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体系和比较分析框架 |
一、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体系 |
(一)森林生态补偿的共同原则 |
(二)森林生态补偿的内容要点 |
(三)中国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结构 |
(四)欧盟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结构 |
二、森林生态补偿政策比较的分析框架 |
(一)政策选择 |
(二)政策实践 |
第四章 中国和欧盟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比较 |
一、政策环境的比较:内、外部环境的差异 |
(一)政策外部环境的影响 |
(二)政策内部环境的博弈 |
(三)比较小结 |
二、政策目标比较:多重矛盾下的目标设置 |
(一)单一性与多维性目标的取舍 |
(二)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调和 |
(三)比较小结 |
三、政策过程比较:制定、执行、输出过程 |
(一)政策推动与公众参与 |
(二)法律保障与行政裁量 |
(三)政绩导向与社会评价 |
(四)政府主导与市场补偿 |
(五)比较小结 |
四、政策工具比较: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工具的使用和组合 |
(一)自愿性政策工具 |
(二)混合型政策工具 |
(三)强制性政策工具 |
(四)比较小结 |
第五章 优化中国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建议 |
一、优化中国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设计 |
(一)注重政策目标的公平性 |
(二)增强政策工具的实用性 |
(三)实现补偿的差异化和区域化 |
二、优化中国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内容 |
(一)明确产权,界定补偿对象和范围 |
(二)充分补偿,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 |
(三)加大投入,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 |
三、优化中国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环境 |
(一)耦合模式,公共补偿与市场交易并重 |
(二)鼓励竞争,形成多元化森林补偿方式 |
(三)强化监督,规范森林补偿政策的执行 |
(四)完备参与,开展信息和技术指导政策 |
(五)加强立法,引导政策实践的有序发展 |
(六)注重宣传,培育和弘扬森林文化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退耕还林实施现状及其法律规范概述 |
第一节 退耕还林历史演变及其发展现状 |
一、退耕还林政策演变 |
二、我国退耕还林发展现状概述 |
第二节 域外退耕还林相关法律制度 |
一、各国退耕还林立法体系 |
二、域外退耕还林的相关制度 |
第三节 我国全国性退耕还林的法律规范 |
一、退耕还林的立法体系 |
二、退耕还林的技术规定 |
三、退耕还林的管理规定 |
第四节 我国地方性的退耕还林规范及其评价 |
一、退耕还林的管理规范 |
二、退耕还林的成果巩固及其他规范 |
第二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农户基本情况 |
二、对退耕还林的认知程度和参与自主权 |
三、参与退耕土地的质量与面积变化 |
第二节 退耕还林的管理情况 |
一、退耕还林的作业技术与成活率 |
二、退耕还林的管护与林权问题 |
三、退耕还林的补助情况 |
第三节 退耕前后效益变化及农户的期望 |
一、退耕前后效益情况 |
二、农户对退耕还林的评价及期待 |
第四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实践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评析 |
第一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管理规范的优势 |
一、较为科学的补植补造与检查验收规范 |
二、管护等管理规范比较健全 |
三、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管理规范具针对性 |
第二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与管理规范存在不足 |
一、退耕还林法律规范不健全 |
二、退耕还林管理规范不完善 |
第三节 退耕还林相关配套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生态补偿制度尚不健全 |
二、管护制度不完善 |
三、公众参与制度不完善 |
第四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的合理化建议 |
第一节 退耕还林法律与管理规范的完善 |
一、出台《固原市退耕还林保护条例》 |
二、补充管理规范的具体内容 |
第二节 退耕还林重点配套制度的完善 |
一、健全和落实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制度 |
二、完善退耕还林管护制度 |
三、公众参与制度的改进 |
第三节 借鉴域外及我国地方性法律制度的先进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一 关于固原市退耕还林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对农户和村委干部的访谈 |
(10)四川退耕还林发展历程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历程 |
1.1 早期探索阶段 (1999年以前) |
1.2 试点示范阶段 (1999年~2001年) |
1.2.1 确立工作思路。 |
1.2.2 精心部署安排。 |
1.2.3 完善组织保障。 |
1.2.4 探索建设模式。 |
1.2.5 加强动态指导。 |
1.3 全面启动阶段 (2002年~2003年) |
1.3.1 完善工作思路。 |
1.3.2 全面宣传发动。 |
1.3.3 强化工程管理。 |
1.3.4 全面落实政策。 |
1.4 调整适应阶段 (2004年~2006年) |
1.4.1 调整工作重心。 |
1.4.2 落实“粮改现”政策。 |
1.4.3 开展“回头看”活动。 |
1.4.4 积极研究和争取后续政策。 |
1.5 成果巩固阶段 (自2007年起) |
1.5.1 加强工作部署。 |
1.5.2 宣传完善政策。 |
1.5.3 实施专项建设。 |
1.5.4 巩固工程成果。 |
2 成效经验 |
3 前景展望 |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 |
二是坚持以民为本。 |
三是坚持整体推进。 |
四是坚持社会参与。 |
四、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论文参考文献)
- [1]积极探索 稳步推进内蒙古退耕还林工程[J]. 格根塔娜. 内蒙古林业, 2021(07)
- [2]退耕还林动态减贫: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的共同分析[J]. 谢晨,张坤,王佳男,聂杨. 中国农村经济, 2021(05)
- [3]退耕还林工程有效性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D]. 丁振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中国退耕还林研究的知识基础及其演进——基于CiteSpace Ⅴ的知识图谱分析[J]. 李雅男,朱玉鑫,侯孟阳,姚顺波. 林业经济, 2020(09)
- [5]退耕还林工程对扶贫影响的测度与分析[D]. 康子昊.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8)
- [6]云南省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D]. 杨帆. 广西大学, 2021(12)
- [7]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D]. 杨均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8]中国和欧盟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比较研究[D]. 刘维.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D]. 马国红. 兰州大学, 2020(01)
- [10]四川退耕还林发展历程与前瞻[J]. 张洪明. 四川林业科技,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