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的性质》教学中实验讨论的尝试

《硝酸的性质》教学中实验讨论的尝试

一、实验探讨法在《硝酸的性质》教学中的尝试(论文文献综述)

张婷婷[1](2021)在《促进高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结构化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陈志锁[2](2021)在《基于任务分析的高中化学习题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发展和人工智能的普及,给人类的生活、社会生产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往往导致了部分学生变得越来越懒得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遇到疑难问题往往首先想到的是通过科技或机器去解决,为此本文聚焦如何去培养学生勤于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将任务分析法应用到高中化学习题教学中,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去解决生活中、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有效形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更为一线化学教师对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研究添砖加瓦。本研究基于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以及课程标准对习题教学的要求,通过梳理大量的研究文献,分析当前高中化学习题教学存在的问题,阐明论文研究的目的,确定研究思路。理论研究:根据前人的研究基础,结合本论文的研究需要,笔者首先界定了“任务分析”、“问题解决”等核心概念,依据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和图式理论的观点,结合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特点,分析归纳习题教学的任务分析基本程序:确定习题教学总目标--导出各层级目标--导出各知识细目--解题检验--提取有价值的观念信息--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更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笔者根据教学研究需要建构了基于任务分析的高中化学习题教学模型:真实情境--任务驱动--活动探究--问题解决--素养落地。该模型注重创设真实情境实施习题教学,通过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任务驱动和活动探究中解决实际问题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落地。实践研究:为检验本研究设计的基于任务分析的高中化学习题教学设计模型是否可行及有效,笔者选取广西贵港市某示范性高中两个学习水平相近的平行班为实践研究对象,以该校高一16班为实验班,实施基于任务分析的高中化学习题教学实践,高一17班为对照班,采用常规的习题教学。选取基于任务分析的“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离子共存”和“氧化还原反应”相关习题教学设计作为本文典型案例分析。实践研究中,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前、中、后成绩进行统计,实践后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任务分析的习题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和课堂满意度投票,并采用SPSS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科学统计与分析。此外,在实践前后还选取了化学教师代表和实验班学生代表进行访谈,根据以上研究数据及访谈结果的分析,对如何有效实施基于任务分析的高中化学习题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基于任务分析的高中化学习题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应用与迁移;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参与度和自信心;还可以使教师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更可以使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降低学习难度。

周雨潇[3](2021)在《学历案在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的应用设计及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以核心素养为追求的人才培养的国际趋势下,深度学习的提出是对核心素养培育路径这一时代挑战的主动回应,而学历案立足于以教学方案的创新来促进课堂教学的变革,这种教师基于学生立场精心设计的结构化的教学材料,既是学生思考和操作的学习对象,也是学生与教学环境中其他要素互动的载体,为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提供了可能。因而设计化学学历案并开展基于学历案促进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研究背景,明晰研究价值,通过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为深度学习问卷及学历案的编制提供理论依据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研究问题及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明晰了学历案和深度学习的概念及理论契合点的同时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三部分运用编制的深度学习调查问卷对高一学生化学深度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深度学习水平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而化学考试成绩是影响学生深度学习水平最主要的因素。第四部分在前期对深度学习现状的调查的基础上设计“硫及其化合物”专题学历案并开展教学实施。而后第五部分主要运用问卷、访谈及试题测试等方法对第四部分的学历案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学历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高阶学习、驱动了学生的整合性学习、激活了学生的反思性学习、提升了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而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此外还推动了师生角色的转变。综上,本研究探查了高一学生的化学深度学习现状,结合指向深度学习的学历案设计思路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化学学历案,展开教学实践后进一步分析了学历案的实施对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根据实践结论和对学历案设计及实施的整个过程的反思,从学历案的设计、实施、提升与管理几个方面提出了运用学历案更好地促进学生化学深度学习的对策,主要包括:(1)学历案的设计—“开展教研,集众之智”;(2)学历案的实施—“关注过程,促进思考”;(3)学历案的提升—“变化课型,磨合适应”;(4)学历案的管理—共享资源,知识累积。第六部分是本研究的结论与和展望,对本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反思该研究的同时进一步展望学历案的研究方向。

赵睿童[4](2021)在《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化学课程资源是保证化学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2017版(2020修订)的高中化学课标明确指出不同地区的学校应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蒙古族拥有多样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些民族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原理,然而目前这些课程资源却没有被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如果它们被合理地应用到蒙古族地区的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反映蒙古族的文化传统和区域特色,使蒙古族地区学生的化学学习生活化、兴趣化和情境化,还可以促进化学课程资源的优化与整合,从而传承与发扬蒙古族文化。因此,对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成了现实之需。本研究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尝试开发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并将其应用到化学课堂教学中,以期达到上述效果。本研究在梳理有关课程资源开发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并根据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和流程,然后结合实际教学,设计单元教学案例;最后以两个无显着性差异的平行班为被试进行实证研究,以验证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设计的有效性。本论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阐述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等内容,重点综述国内外有关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关研究,从理论层面了解现已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接着通过教师问卷和教师访谈从实践层面了解当前蒙古族文化相关的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该部分首先对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和化学课程资源三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以杜威-经验课程思想理论、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托,对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进行了理论分析,从而为整个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开发。该部分首先将蒙古族文化按照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进行分析与分类;接着通过对不同蒙古族文化相关的化学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并与教材进行衔接,整理出每种蒙古族文化对应的化学课程资源表;最后通过整合开发出的蒙古族文化相关的化学课程资源,选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金属与金属材料》单元设计出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单元教学设计和常规教学设计。第四部分: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教学实践研究。该部分将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教学设计和常规教学设计应用到无显着性差异的两个教学班级展开教学实证。实证结束后,以单元试卷测试、学生问卷和师生访谈的形式对其成效进行检验。第五部分:针对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并结合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之后的研究提供方向与思路,同时也为落实基于蒙古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靖田[5](2020)在《超星学习通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人教版《化学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教育信息化理念的提出,新时代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方面的应用提出了新要求。互联网融入教学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基于“互联网+”的教学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尝试。超星学习通作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代表,其在教学中作用值得我们进行探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课堂实验法、对比分析法等对超星学习通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研究。首先,通过查阅文献和相关资料,新课改要求和学科素养的提出使得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变成一种教学新尝试。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和软件的开发研究,各式各样的教学软件应运而生,超星学习通便是其中一个。超星学习通是基于微服构架打造的课程学习、知识传播与管理分享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移动服务。超星学习通在生物、英语和计算机应用等学科有相应的应用和研究,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仍不明确。其次,本研究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教材为例进行研究;同时阐明在应用超星学习通进行教学所依赖的理论基础;在了解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和理论依据后,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乌兰察布市的四所高中的化学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展开了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一线教师在教学方法选择上仍然比较单一,对于新课改中教学主体发生改变的现状没能正确理解和接收,高中化学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最后,选取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某高中两个平行班,作为本实验的探究样本,进行对照实验。将超星学习通应用到人教版《化学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采用超星学习通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化学重要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增强学生书本知识和生活常识的融会贯通,实验班整体成绩有所提高,向高分段偏移,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基础较弱的学生提高成绩,实验班比对照班平均成绩提高4.42分。同时,超星学习通的应用可以贯穿在每个教学环节之中,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高中化学教师更好的传递概念,有利于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陈燕君[7](2020)在《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化学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新一轮教学改革的重点。从目前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来看,项目学习是培养和形成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项目学习秉承“做中学”的理念,让每个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情境中发展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利用化学认识、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生活和学术问题,从而实现“知识、能力、素养”一体化的教学。《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需要提升整体学生的核心素养,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引导学生发展综合能力,因此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应用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高中化学课堂项目式学习的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当前项目式学习研究进展和关注热点,归纳整理各学者项目式学习的研究观点、研究方法与成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其次,通过对高中课堂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师访谈和学生问卷调查,了解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化学中应用的实际状况以及当前高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围绕项目式学习的教学原则与步骤,针对当前高中化学项目式学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高中化学项目式学习进行开发与分析;最后,通过实验研究,在珠海市某高中高一年级两个平行班级分别开展传统教学与项目式学习的教学实验,结合学绩评价、学生访谈的方法分析在高中化学课堂开展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效果。实验数据表明,项目式学习对促进学生化学学习、加强化学学习兴趣具有显着效果,结合真实情境的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应用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归纳与表征能力”、“发现与提出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和“化学意志品质”。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合作沟通能力、信息与媒体素养以及组织策划能力,通过同必备知识的掌握,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化学意志品质的培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文末,根据实验结果,对项目式学习的实施进行项目总结并提出项目活动建议。最终回顾实验研究,总结实验结论,同时进行反思与展望。

贺瑞丽[8](2020)在《类比思维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方法一直比知识更重要,类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思维的方法。类比与化学有着不解之缘,类比的应用在理解化学的新概念、记忆化学的新知识以及解答化学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事半功倍。培养类比推理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利用类比教学。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TWA课堂类比的具体案例研究,使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得到更多一线教师的认可,以期为类比教学的普及和推广做出一点贡献。本研究在综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实例研究。研究者选取了对实践有较强指导性的TWA类比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物质的量、硫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元素周期律等类比教学案例。选取实验组和对照组为研究对象,两组测试后的结果表明:类比教学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它有一个明显的效果在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类比法也有适用范围,不是所有的化学知识都能用类比法学习,笔者也对使用类比法的注意事项、建议、以及得到的启示做了相对全面的论述。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将是类比教学案例研究的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杨雨竹[9](2020)在《化学陈述性知识教学逻辑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以云南民族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化学陈述性知识在中学化学教学内容中占比大,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基础。民族地区化学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在学情分析上,只是基于教师的已有经验,没有考虑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或生活经验;在新知识的讲授上,只是直接呈现教材内容,没有考虑知识的学科逻辑性;在教学策略上,大多采用讲授式教学,现代教学用具、实验室仅是摆设。化学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没有逻辑,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之间是孤立的,学生对知识点之间难以建立相关的联系、遗忘快。学生对化学陈述性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短期的、表面的记忆水平,没有形成科学的化学学习方法,不能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加工、无法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与实际应用、分析和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较差。随着教学的进行,学生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学习很努力但效果却不佳,学习兴趣逐渐下降,化学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学习也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因此,如何促进民族地区化学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十分重要。本研究从广义知识分类的角度切入,构建基于化学陈述性知识教学逻辑的教学,立足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在充分理解学习材料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新知识内部和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高阶思维循序渐进地将知识不断深度加工使其系统化,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形成逻辑清晰的知识网络体系。通过教学逻辑的构建,既要保证陈述性知识的完整性,又要包含陈述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一个既稳定又灵活的系统化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也为民族地区化学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首先,在教学准备阶段,为教师理清化学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指导课堂教学框架的形成;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提醒教师遵循化学陈述性知识的教学逻辑进行教学活动,避免课堂教学逻辑混乱的情况出现;最后,化学教师可以参照研究构建的教学逻辑进行课后反思,从而深层次提升专业素养。本研究的内容具体如下:第一:提出问题。利用CNKI、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等中外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搜集相关期刊文献并结合图书馆相关书籍,对所收集的资料和内容进行筛选研究,从理论层面分析现有研究的现状和不足。通过对30名民族地区化学骨干教师进行主题为“中学化学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现状”的访谈,从实践层面了解民族地区化学陈述性知识教学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定研究内容,制定研究方案。第二:文献综述。梳理化学陈述性知识的内涵、学习阶段、表征方式及教学策略等,明确教学逻辑的内涵、要素和研究方法,了解民族地区理科教育的现状,并从认知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先行组织者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为化学陈述性知识教学逻辑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第三:基于文献综述,进行民族地区化学陈述性知识教学逻辑的理论构建。首先,研究确定了化学陈述性知识的教学逻辑:学科逻辑、认知逻辑和教的逻辑。接下来,从理论上分别构建了化学陈述性知识的教学逻辑。(1)学科逻辑:研究将化学陈述性知识分为化学事实性知识、化学概念性知识和化学原理性知识三类,基于不同类别分别构建了化学陈述性知识的学科逻辑。(2)认知逻辑:学生在学习化学陈述性知识时所经历的一系列诸如引起注意、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转换、巩固迁移的认知过程,这些过程具有一些共通的原理,这些共通的原理结合学生学习化学陈述性知识的内部条件,就是化学陈述性知识的一般认知逻辑。同时,民族地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自身独特的学习偏好和风格,研究分析了民族地区学生群体因学习风格所形成的特殊的认知规律。(3)教的逻辑:包括化学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步骤、具体的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顺序的思路和线索,前者依据化学陈述性知识的学习阶段、认知过程和外部教学条件而构建,后者以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为对象。第四:化学陈述性知识教学逻辑的实践应用。具体化的教学逻辑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且以具体的内容和学生为对象。因此,研究选取人教版必修1化学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以云南某民族地区学生为教学对象。将基于研究构建的化学陈述性知识教学逻辑的教学设计和常规教学设计应用到成绩无显着性差异的两个班级进行准实验研究。在教学实践结束后,以纸笔测验分析学生在不同的教学中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以访谈了解不同的教学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影响,并通过教师访谈了解其对逻辑式教学的看法和建议,以证明研究构建的教学逻辑应用于中学化学陈述性知识教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所构建的逻辑式教学有利于民族地区学生知识的掌握,且优秀率显着上升;(2)研究所构建的逻辑式教学有利于民族地区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能够优化学生对化学陈述性知识的认知顺序,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有助于提高学生认知结构的广度、丰富度和信息检索率,有助于学生使用描述和比较对比、情境推理的信息处理策略。(3)民族地区教师认为化学陈述性知识的逻辑式教学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同时实施逻辑式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最后,针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并结合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设性意见,以期能为民族地区化学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提供借鉴和指导。

王雅菲[10](2020)在《基于价-类二维图的高中化学教科书比较及教学案例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2019【鲁科版】教科书也随之出版,该版教科书提高了对价-类二维图的重视程度。基于文献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对2019【鲁科版】教科书(以下简称:新【鲁科版】)和2007【鲁科版】教科书(以下简称:旧【鲁科版】)中“氮的循环”一节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并进一步聚焦价-类二维图相关内容;基于2017版课标的相关要求、相关理论基础研究和新旧教科书比较研究的指导,开发了以价-类二维图构建和应用为核心的“氮及其化合物”阶段复习课的创新教学案例,并进行了教学实践研究。推进价-类二维图引入教学,提升元素化合物内容学习效果,为基于价-类二维图的元素化合物复习课提供必要的教学模式参考。分为六个部分,各部分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研究问题的确定、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与创新点。第二部分,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主要对“价-类二维图”、“化学观念”、“复习课”做了概念界定;阐述了“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内涵及其对本教学案例的指导作用。第三部分,新旧教科书比较。从内容选择、体系结构、呈现方式3个角度对新旧【鲁科版】教科书中“氮的循环”一节进行系统比较并聚焦于价-类二维图相关内容,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教学案例开发的建议。通过比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内容选择上,两版教科书的核心内容保持一致,而且都注重选择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但是新版教科书相关知识内容的覆盖面更大,增加氮气的物理性质等内容,另外,“褪色”“大多数”等表达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优于旧版教科书,而且新版教科书更加注重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等化学观念的渗透。(2)体系结构上,“氮的循环”一节在两版教科书中的宏观位置几乎不变,而且本节的整体编排思路一致。但是新版教科书“氮的循环”一节第二小节各部分内容的衔接过渡性更好,针对氮气、一氧化氮等相关知识,采用由表观现象到科学原理的顺序呈现,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3)呈现方式上,两版教科书均设置形式多样的栏目和精美的插图,实验类栏目和实验装置类插图均最多。但是在实验教学方面,新版教科书更加注重开展开放性的实验探究;在习题设置方面,新版教科书更加注重习题的层次性和开放性;在环保思想渗透方面,新版教科书更加注重从正面进行环保思想的传递。(4)针对价-类二维图,从教学方法上看,两版教科书都比较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寻找知识间联系,利用价-类二维图整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从对价-类二维图的重视程度上看,新版教科书的重视程度更高,价-类二维图相关内容明显多于旧版教科书,而且新版教科书采用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呈现,有效避免单一性。第四部分,教学案例开发。以2017版课标相关要求、相关理论基础、新旧【鲁科版】教科书“氮的循环”一节比较研究为指导,开发基于价-类二维图的氮及其化合物阶段复习课的创新教学设计。第五部分,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对两个学情相近的班级进行“氮及其化合物”一课的教学实施并进行后测题和问卷检测,得到以下结论:价-类二维图的应用使两班多数学生能够较好掌握“氮及其化合物”的系统知识;接受第四章教学设计案例的实验班比对照班具有更好课程目标实现结果,两者在目标达成度上区分明显。经过教学实践,提出改进本案例教学的策略:(1)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工业制硝酸等包含含氮物质相关性质的化学史,引导学生体会科学家研究的艰辛历程,渗透科学态度核心素养。(2)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探究逐步解决问题,突破教学重难点。(3)构建知识体系,落实教学目标,形成化学观念。第六部分,阶段性成果与未来研究展望。总结了本阶段的研究成果并反思了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与目标。

二、实验探讨法在《硝酸的性质》教学中的尝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验探讨法在《硝酸的性质》教学中的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任务分析的高中化学习题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现高中化学习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1.1.2 化学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要求
    1.2 文献综述
        1.2.1 任务分析国内外研究状况
        1.2.2 化学习题教学研究状况
        1.2.3 任务分析在习题教学中的研究状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实验研究法
        1.4.3 调查法
        1.4.4 访谈法
    1.5 研究内容和思路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任务分析的内涵界定
        2.1.2 问题解决的内涵界定
        2.1.3 习题教学的内涵界定
    2.2 研究理论依据
        2.2.1 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2.2.2 有意义学习理论
        2.2.3 图式理论
3 基于任务分析的习题教学设计理论建构
    3.1 模型建构
        3.1.1 构建任务分析模型
        3.1.2 构建解题教学模型
        3.1.3 构建基于任务分析的高中化学习题教学设计模型
    3.2 任务分析习题教学与常规经验式习题教学的区别
        3.2.1 任务分析习题教学
        3.2.2 常规经验式习题教学
    3.3 基于任务分析的习题教学原则
        3.3.1 目标性原则
        3.3.2 迁移性原则
        3.3.3 梯度性原则
        3.3.4 主体性原则
    3.4 基于任务分析的习题教学策略
        3.4.1 准备策略
        3.4.2 实施策略
        3.4.3 评价策略
4 教学实践研究
    4.1 教学实践过程
        4.1.1 实践目的
        4.1.2 实验对象
        4.1.3 实验变量控制
        4.1.4 问卷设计
        4.1.5 数据收集
    4.2 实践研究过程
    4.3 实践教学的案例及分析
        4.3.1 案例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相关习题教学设计
        4.3.2 案例2——离子共存相关习题教学设计
        4.3.3 案例3——氧化还原反应相关习题教学设计
5 实践教学结果分析与讨论
    5.1 实验班和对照班前、中、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5.1.1 前测成绩对比分析
        5.1.2 中测成绩对比分析
        5.1.3 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5.1.4 实验班前、后测成绩配对样本检验分析
    5.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5.2.1 高中化学习题教学教学现状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5.2.2 任务分析的化学习题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5.2.3 任务分析的化学习题教学课堂满意度调查分析
    5.3 访谈结果分析
        5.3.1 实践教学前后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5.3.2 实践教学前后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5.4 为实施任务分析的化学习题教学提建议
6 研究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和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学历案在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的应用设计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核心素养”:现代人才培养的国际趋势
        1.1.2 “深度学习”: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
        1.1.3 “学历案”:促进深度学习的良好载体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1.2.1 深度学习研究
        1.2.2 学历案研究
        1.2.3 学历案与深度学习的结合研究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学历案
        2.1.2 深度学习
    2.2 理论基础
        2.2.1 学习金字塔理论
        2.2.2 具身认知理论
        2.2.3 累积学习理论
3 高一学生化学深度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目的与对象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2 问卷编制与实施
        3.2.1 问卷编制
        3.2.2 问卷实施
    3.3 问卷分析与结论
        3.3.1 信效度分析
        3.3.2 调查结果分析
    3.4 现状调查结论
4 促进学生化学深度学习的学历案设计
    4.1 学历案的设计依据
        4.1.1 学历案设计的功能
        4.1.2 学历案设计的原则
        4.1.3 学历案的单元设计
    4.2 学历案的设计环节
        4.2.1 学历案的设计流程
        4.2.2 单元教学主题的确定
        4.2.3 学习目标与方法线
        4.2.4 学习内容与评价线
        4.2.5 学习反思与提升线
    4.3 调查工具的编制
        4.3.1 调查问卷的编制
        4.3.2 访谈提纲的编制
        4.3.3 测试工具的编制
5 学历案应用化学深度学习的实施及效果分析
    5.1 教学实践
        5.1.1 实践对象与实践时间
        5.1.2 深度学习的准备阶段-学前整体感知
        5.1.3 深度学习的获取与加工阶段-学中实施评价
        5.1.4 深度学习的反思与评价阶段-学后反思提升
    5.2 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5.2.1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5.2.2 学生访谈记录与分析
        5.2.3 学生成绩结果分析
    5.3 实践结论
        5.3.1 学历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3.2 学历案促进了学生的高阶学习
        5.3.3 学历案驱动了学生的整合性学习
        5.3.4 学历案激活了学生的反思性学习
        5.3.5 学历案提升了学生的学业成绩
        5.3.6 学历案推动了师生角色的转变
    5.4 运用学历案促进学生化学深度学习的对策
        5.4.1 化学学历案的设计-开展教研,集众之智
        5.4.2 化学学历案的实施-关注过程,促进思考
        5.4.3 化学学历案的提升-变化课型,磨合适应
        5.4.4 化学学历案的管理-共享资源,知识累积
6 研究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反思
附录
    附录1 高一学生化学深度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学历案
    附录3 高中化学学历案学习效果调查问卷
    附录4 高中化学学历案使用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5 “硫及其化合物”测试题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文献综述
3.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核心概念界定
    3.2 理论基础
4.研究设计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内容
    4.3 研究方法
    4.4 研究思路
5.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现状调查
    5.1 调查目的
    5.2 问卷及访谈提纲的编制
    5.3 调查实施
    5.4 问卷的回收与检验
    5.5 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5.6 调查结果总结
6.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原则
    6.1 .针对性原则
    6.2 民族性原则
    6.3 情境性原则
    6.4 探究性原则
7.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开发
    7.1 蒙古族物质文化中的化学课程资源
    7.2 蒙古族精神文化中的化学课程资源
    7.3 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与教材对照表
    7.4 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教学设计
8.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实证研究
    8.1 研究设计
    8.2 教学实证结果与数据分析
9.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不足
    9.3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超星学习通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人教版《化学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化学新课改的要求
        1.1.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
        1.1.3 互联网的发展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1 超星学习通
        1.4.1.2 混合式教学模式
        1.4.2 理论基础
        1.4.2.1 建构主义理论
        1.4.2.2 激励动力理论
        1.4.2.3 控制论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1 调查目的与方法
    2.2 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
    2.3 问卷调查的实施
    2.4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2.4.1 教师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2.4.2 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2.5 调查结论
第三章 超星学习通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3.1 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3.1.1 对教师的要求
        3.1.2 对学生的要求
    3.2 使用超星学习通的教学设计的原则
        3.2.1 科学性原则
        3.2.2 有序性原则
        3.2.3 高效性原则
        3.2.4 系统性原则
        3.2.5 实用性原则
        3.2.6 量力性原则
    3.3 实施之前的准备工作
    3.4 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教学设计
        3.4.1 “硫和硫的氧化物”的教学设计
        3.4.2 “氮和氮的氧化物”的教学设计
        3.4.3 “硫酸”的教学设计
第四章 超星学习通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研究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对象
    4.3 实验前两个班的测试
    4.4 实验实施具体案例
        4.4.1 “硫和硫的氧化物”
        4.4.2 “氮和氮的氧化物”
        4.4.3 “硫酸”
    4.5 实验后两个班的测试
    4.6 实验成绩分析
    4.7 实验后学生访谈概要
    4.8 实验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7)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化学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项目式学习的理论基础
第3章 高中化学学习调查现状及分析
    3.1 教师访谈
    3.2 学生问卷调查
第4章 高中化学项目式学习的开发与分析
    4.1 设计原则
    4.2 项目式学习的教学程序与实施步骤
    4.3 主题选择
    4.4 学情分析
    4.5 教学目标
    4.6 教学评价
第5章 项目式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5.1 教学分析
    5.2 教学实践研究
    5.3 教学实践效果与评价
    5.4 项目总结与分析建议
第6章 结论与反思
    6.1 结论
    6.2 反思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教师访谈
    附录2 学生问卷调查
    附录3 项目式学习小组分工表
    附录4 项目式学习评价表
    附录5 项目式学习后测试题
    附录6 学生访谈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8)类比思维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研究综述
    1.1 类比概述
        1.1.1 类比和教学类比的概念界定
        1.1.2 比较教学和类比教学的概念界定
        1.1.3 类比与比喻的区别与联系
        1.1.4 类比的分类
    1.2 类比思维方法的理论基础
        1.2.1 类比的心理学基础
        1.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2.3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
        1.2.4 迁移理论
    1.3 国内外对类比思维方法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2.课堂教学中学生类比思维能力的培养
    2.1 学生及老师对“类比思维方法在化学中的应用”的现状调查
        2.1.1 学生对“类比思维方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的现状调查
        2.1.2 老师对“类比思维方法在化学中的应用”的访谈问卷
    2.2 课堂教学中学生类比思维能力的培养
        2.2.1 与形象化的事物进行类比
        2.2.2 与其他课程内容进行类比
        2.2.3 运用学科内部知识进行类比
        2.2.4 通过类比类推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
        2.2.5 类比思维方法的教学案例分析
3.类比思维方法的应用
    3.1 类比思维方法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3.2 类比思维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3.3 类比思维方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3.3.1 类比法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的应用-以“SO_2的教学学为例”
        3.3.2 类比法在元素周期律教学中的应用
    3.4 教学中应用类比思维方法的不足和注意事项
4.类比思维方法的后测效果分析
    4.1 教学中学生类比思维方法应用的后测分析
    4.2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3 类比思维方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建议
5.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5.2 启示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化学陈述性知识教学逻辑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以云南民族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1.1.2 基于民族地区的现状调查
        1.1.3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需要
        1.1.4 教学逻辑——有效课堂教学的内隐特征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民族地区
        2.1.2 化学陈述性知识
        2.1.3 教学逻辑
    2.2 陈述性知识的研究
        2.2.1 陈述性知识的理论研究
        2.2.2 陈述性知识的实践研究
    2.3 教学逻辑的研究
        2.3.1 教学逻辑的理论研究
        2.3.2 教学逻辑的实践研究
    2.4 民族地区理科教育的研究
        2.4.1 民族地区理科学生学习现状
        2.4.2 民族地区理科教师教学现状
    2.5 认知结构的研究
        2.5.1 认知结构的内涵
        2.5.2 认知结构的测量方法
3 化学陈述性知识教学逻辑的理论构建
    3.1 理论基础
        3.1.1 认知主义学习观
        3.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1.3 先行组织者学习理论
        3.1.4 双重编码理论
        3.1.5 脑科学研究理论
    3.2 化学陈述性知识教学逻辑的理论构建
        3.2.1 “学科逻辑”的理论构建
        3.2.2 “认知逻辑”的理论构建
        3.2.3 “教的逻辑”的理论构建
4 化学陈述性知识教学逻辑的实践构建与应用研究
    4.1 化学陈述性知识教学逻辑的实践构建
        4.1.1 “学科逻辑”的实践构建
        4.1.2 “认知逻辑”的实践构建
        4.1.3 “教的逻辑”的实践构建
    4.2 化学陈述性知识教学逻辑的应用研究
        4.2.1 研究目的
        4.2.2 逻辑式教学设计
        4.2.3 常规教学设计
        4.2.4 研究工具
        4.2.5 研究结果分析
5 研究总结
    5.1 研究成果
    5.2 研究建议
    5.3 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化学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步骤”认可度调查问卷
    附录2 化学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步骤
    附录3 《氨硝酸硫酸》前测题
    附录4 实验班教学设计案例
    附录5 对照班教学设计案例
    附录6 《氨硝酸硫酸》后测题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10)基于价-类二维图的高中化学教科书比较及教学案例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体现新版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1.1.2 开拓培养学生化学观念的新途径
        1.1.3 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的需求
        1.1.4 基于价-类二维图的教学案例有待开发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问题与方法
        1.3.1 研究问题的确定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4.1 研究意义
        1.4.2 创新点
2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价-类二维图
        2.1.2 化学观念
        2.1.3 价-类二维图与化学观念的关系
        2.1.4 复习课
    2.2 理论基础
3 新旧【鲁科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中“氮的循环”比较研究
    3.1 新旧【鲁科版】教科书中“氮的循环”的比较分析
        3.1.1 两版教科书中“氮的循环”内容选择的比较
        3.1.2 两版教科书中“氮的循环”体系结构的比较
        3.1.3 两版教科书中“氮的循环”呈现方式的比较
        3.1.4 结论及建议
    3.2 新旧【鲁科版】教科书氮的循环中“价-类二维图”相关内容比较
        3.2.1 2003 版和2017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价-类二维图”相关表述的比较
        3.2.2 两版教科书“氮的循环”中“价-类二维图”相关内容的比较
        3.2.3 结论及建议
4 【鲁科2019版】“氮及其化合物”复习课教学案例开发
    4.1 本教学案例设计开发的理性依据
        4.1.1 体现2017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该专题的要求
        4.1.2 体现理论基础对该专题的指导
        4.1.3 体现基于新旧教科书对比研究结论的教学建议
    4.2 【鲁科2019版】“氮及其化合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4.2.1 教学内容分析
        4.2.2 学情分析
        4.2.3 教学目标
        4.2.4 教学重难点
        4.2.5 教学方法和手段
        4.2.6 教学准备
        4.2.7 教学过程
        4.2.8 板书设计
        4.2.9 作业设计
        4.2.10 对教学设计依据的落实结果反思
5 基于教学设计的教学实践
    5.1 研究目的
    5.2 实施研究流程
    5.3 教学实施过程
        5.3.1 实验对象的选取
        5.3.2 教学实施的安排
        5.3.3 实验材料的编制
        5.3.4 教学实施结果检验分析
    5.4 教学实践结论
    5.5 完善本案例教学的实施策略
6 阶段性成果与未来研究展望
    6.1 阶段性成果
        6.1.1 新旧【鲁科版】教科书中“氮的循环”一节对比分析结论
        6.1.2 教学案例开发及教学实践
    6.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四、实验探讨法在《硝酸的性质》教学中的尝试(论文参考文献)

  • [1]促进高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结构化的教学策略研究[D]. 张婷婷. 鲁东大学, 2021
  • [2]基于任务分析的高中化学习题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 陈志锁. 南宁师范大学, 2021(02)
  • [3]学历案在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的应用设计及实践研究[D]. 周雨潇.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4]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的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D]. 赵睿童. 西南大学, 2021(01)
  • [5]超星学习通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人教版《化学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为例[D]. 张靖田.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化学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陈燕君.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类比思维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贺瑞丽. 天水师范学院, 2020(12)
  • [9]化学陈述性知识教学逻辑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以云南民族地区为例[D]. 杨雨竹. 西南大学, 2020(01)
  • [10]基于价-类二维图的高中化学教科书比较及教学案例开发[D]. 王雅菲.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硝酸的性质》教学中实验讨论的尝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