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富裕村的基本特点及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王妍[1](2021)在《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文中认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经济和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国家政策和影视制作行业的影响,我国乡村题材的影视作品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制作水平、内容创作和主题表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在这类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出现了反映这种社会巨变的思想主题和一系列从传统到现代转化的人物形象,其中最能体现时代思想和艺术变革的是乡村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其具有多元的意识嬗变和形象创新。从二十世纪三十代开始,乡村女性形象在中国影视艺术中是一个常见的形象。与中国乡村社会传统观念和五四新文化启蒙主义思想相纠葛,乡村女性形象具有传统与现代双重意识。新时代与旧时代的文化冲突、思想冲突以及大环境的变迁,都是女性形象变迁的原因。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题材电影和电视剧创作,在新时期同类题材创作的基础上,再次肩负起了反映社会变革和变革中的乡村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的历史重任,呈现出当下中国乡村社会风貌和乡村女性群像。她们是传统文化的现实载体,更是思想解放的主体。我们在梳理和评价这些形象鲜明的乡村女性形象时,不能不思考几个问题:她们在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她们与新时期姊妹们有些什么样的异同?她们的形象塑造具有哪些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作为观众和研究者我们要以什么样的视角去诠释这些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及其塑造方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努力在新世纪以来的乡村影视作品中去寻找相关答案。从社会学和影视创作理论的角度分析并阐述新世纪以来乡村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和呈现方式,以表现对乡村女性群体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注。在新时期改革开放大潮的惯性影响下,新世纪影视剧中乡村女性的形象也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以此其形象的变迁来印证中国改革开放的艰苦历程,并从中看到了乡村女性在人生价值观、道德取向、情感诉求等方面的变化。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乡村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女性的社会处境也发生进一步变化乃至分化。在市场化、都市化和网络化等浪潮冲击下,中国乡村社会结构、道德伦理、人生行为和家庭关系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其中乡村女性的身份、价值和命运的变化最为显着。以乡土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能够充分表征这种时代的新变化,另一方面也能够最适宜表达中国社会传统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对于当下的深层影响。不同于以往或从电影或从电视的单一形式和单部作品的角度分析乡村女性形象的常见方式,本文以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创作为起点进行纵向梳理、以作品中女性形象类型及其特征横向比较的全方位视角,力求从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的发展演变和乡村女性形象谱系的延续中,去溯源乡村题材影视剧对乡土和乡村女性的重新审视和再塑造,同时从中探索新世纪中国乡土社会的变革及其引发的乡村女性社会地位、生活方式、职业身份、价值观念的变化过程。通过梳理乡村题材影视剧的女性形象谱系及其人生历程,发现当下乡村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两大系列:一类是更加趋于开放和现代的乡村女性形象。她们接受了当代文明的洗礼,也留下了当代文明的伤疤。这类女性通过现实和网络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现代文明和都市文化,并给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她们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勇于挑战传统宗法观念和女性道德,争取自己应有的社会角色和家庭地位。这类女性形象包括乡村女干部、女性创业者和某些大学生女村官等。同时,在现代文明和都市文化的负面影响下,乡村女性形象也发生了现代性的畸变。她们从社会底层冲杀出来寻找自己新的人生之路,这是一种正常的人性需求。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将人性良知、自然身体和个人尊严都变成了改变自己命运的资本,金钱至上、自我中心、纵欲享乐成为其追求的价值观。当代乡村题材影视剧生动地刻画了这些堕落或复杂女性的形象,其中包括乡村女贪官、风尘女和留守情妇等。另一类是受传统道德影响和宗法观念迫害的传统乡村女性形象。中国乡村社会和农民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普遍和最持久的保守者,往往也是最终的受害者。由于乡村社会与现代文明的自然间隔,传统文化对于乡村女性的影响源远流长。这种影响培养和保留了中国乡村女性的传统美德,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表征,具有很高的道德境界和审美价值。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大量出现的贤妻良母形象是其中的代表,她们是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和好邻居。在商品化大潮中,这类形象和这种思想性格成为现实生活的东方女性的楷模,也成为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审美价值中最诱人的艺术魅力。与此同时,贤妻良母式的传统乡村女性形象往往是建构在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的坚忍性格之上的,她们往往是传统道德的崇高者,又是封建道德的殉葬者。因此,除去正常的贤妻良母之外,在传统乡村女性中还有传统道德的牺牲品。新世纪以来,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进城,成为一支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他们抛家舍业辛勤劳作,为城市建设和城里人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支队伍在新时期是人数寥寥的,而进入新世纪之后,迅速壮大,同时也就在乡村社会产生出另外一支数量众多的队伍—留守妇女。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塑造了许多留守妇女这一新的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她们的人生处境在很大程度上重复了过去寡妇和弱女的命运。作品在描写这些人物形象时,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但同时也表现出将其与贤妻良母形象融合的模糊认识。当然,不能简单地将是否走出家庭或乡村作为新旧女性和觉醒蒙昧女性形象的划分依据,因为从新世纪现代社会的发展来看,家务劳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分工,家庭主妇或者全职太太也可能是一种新女性的形象。但是,在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这类的形象和观念还十分鲜见,可能就是因为乡村社会的现实状况和农民意识制约所致。论文在比较全面的对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类型进行了归类、界定的基础上,对于“留守妇女”“风尘女”等形象及其评价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解。这些问题与困惑不仅仅在影视作品创作中会遇到,而且还是“女性形象”在社会变革中必然面临的困惑。因此,以女性形象为理论出发点,将新世纪以来的乡村影视作品创作为背景,探讨未来女性形象塑造的发展新途径,试图为影视剧中的女乡村性形象的创作及批评提出一点有价值的参考。在这两大类乡村女性形象系列之间,还有两种跨界性的女性形象,那就是靠近现代文明的大学生女村官和靠近乡村民间文化的农村“泼妇”形象。大学生女村官严格来说不属于乡村社会中人,但是其中扎根农村就业的女村官从身份和生活来说,具有了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新女性形象特质;而“泼妇”形象既有传统乡村民间文化的源流,又有现代文化的自我意识张扬。应该说,乡村现代女性中的这两类形象大多并不是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才新出现的人物,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新时期文艺中已经登场,但是,在新世纪同类题材影视剧中这些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和鲜明,而且这其中有的是新出现的女性形象。不同于二十世纪的乡村题材影视作品,新世纪同类题材的创作者具有了新的人学思想和美学理念,对于乡村女性形象的塑造手法更加多样,特别是受当代影视艺术观念和技巧的影响,在思想内涵上更加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元性,显示出新世纪中国乡村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性。而在艺术手法上更加注意融会新的视听语言表现方式,特别是将传统的现实主义写实手法与现代主义表现技巧相结合,运用色彩、声音、构图和音乐等多种方式的不同变化来刻画各种女性形象,创造了比以往同类题材作品中更加丰富的乡村女性形象。本文力图从个案研究和文本细读中梳理总结出乡村女性形象并全面地分析其影像作品背后深刻的文化意蕴,结合跨学科跨文化研究方法,将所研究的影视作品放置在新世纪市场化、城市化的叙事语境下,对其进行全景式的解读和阐释,并努力综合社会学、传播学、电影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方法,以尽量扩展当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文中专门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对于乡村女性形象塑造的不同艺术手法进行细致的分区,努力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女性形象建构进行艺术本体分析。新世纪以来的乡村题材的影视作品较之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用艺术形式展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新乡村的新风貌,也引起了全社会对乡村女性群体命运的关注。当然,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女性意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特别是在表达女性内在精神世界和人性的复杂性、丰富性方面还需要做更深入的探讨,进而塑造出具有文艺史价值的典型形象。
陈巨昌,刘玉慧,赖丙文,张学亚,马琳,李帅[2](2021)在《刘文艳散文创作的审美评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纸情深》是一部植根沃土、扎根人民的作品。作者把创作的热情和视点始终放在对最平凡最普通人物的关切中,用真情讲述了一个个真实朴素感人的故事,关注普通人及普通人的命运,珍视普通人的朴素感情,讴歌普通人的高尚品格和境界,发现挖掘普通人身上蕴藏的真善美。作者将"文以载道"之旨,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叙述中显现。书内文章真情灼灼,是作者"捧出鲜活的心"的文字,作品情感细腻,直抵心灵。无论是写亲情、友情、乡情,还是写生活中普通平凡的人,都浸润着作家浓郁深厚丰沛的情感,有质朴纯真、清新自然之美。
刘鹏[3](2021)在《北方寒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定位-路径问题研究》文中认为
沈白玉[4](2021)在《重庆市铜梁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
格桑曲珍[5](2021)在《我党民族政策视域下西藏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 ——以山南市扎囊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冬慧[6](2021)在《集体化村庄的权威治理研究 ——基于山西省贾村的实证调查》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社会的特点就是历经社会变迁而生生不息,在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具有明显区域差异性的乡土社会。新中国成立以来,传统乡土社会逐渐呈现出新变化,广大农村社会和谐有序、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大多数村庄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公共服务质量不高,集体所承担的村庄责任越来越少,农民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断下降,村庄发展呈现出分散化趋势。与此同时,有一类村庄在基层党组织引领下,坚持合作化、组织化和集体化道路,践行集体主义精神和共同富裕理念,承担多方位、全覆盖的村庄社区责任,为集体成员提供公共服务和集体福利,从而形成牢固的集体凝聚力和村庄团结关系。这类村庄即集体化村庄,其发展路径与发展前景可成为透视中国农村道路的重要窗口。现有关于集体化村庄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集体经营、集体产权、集体产业等经济领域,本文则重点关注社会治理领域,意在强调集体化村庄治理过程中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效应。基于北方乡村“集体社会”底色的理论认知,以山西省典型集体化村庄为研究对象,构建“集体-权威”分析框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口述访谈等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从传统社会到当代社会,权威要素在具有集体底色的乡村社会中所经历的“缘起与萌芽、生成与激活、削减与重振、稳定与延续”的变迁过程;以外部国家政策环境变化为参照,以村庄内生权威影响力为线索,深入分析典型村庄从自发到自觉探寻适宜路径和治理模式的过程,进而从历史性制度起点、地域性社会文化性格、实践性客观条件等多维度剖析影响村庄发展路径的关键因素,探明集体组织、集体成员与集体权威在村庄发展过程中的交互关系,以及权威治理模式的运行特征与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一)集体化是一个集体组织变迁、权威类型转换、从自发到自觉的动态发展过程。权威是一种影响力,通过获得治理客体的认同和服从,形成内化于心的观念意识,进而指导个体行为。相较于经济、制度和资源等外部要素的强制性作用,权威要素·具有内部自愿服从性质,在治理实践中成员接受度高、行动阻碍小,对形成农民组织化具有现实意义。根据特定历史条件与环境因素形成基于不同目标的治理模式,表现为从“伦理型权威治理、依附型权威治理、教化型权威治理、互惠型权威治理”的转换过程。(二)集体社会是一种对当代集体化道路产生规制性影响的社会底色。从自然条件、历史事实、社会特征、文化传统等维度考察,北方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核心区,其社会形态受到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叠加影响,形成以“以户聚村”的集体社会形态。村庄中内生“大家长式”的集体权威,不断维系、巩固集体这一组织形态的延续。(三)集体化村庄是一种理性选择下的复合型村域共同体。村庄的再集体化是集体领导与集体成员共同选择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化模式能够创造更经济、更具规模、更强联系的村域综合体,以此完善村庄社区功能,增强文化凝聚力。集体化村庄为中国乡村发展道路提供了一种路径选择。(四)锦标赛治理作为权威治理的实践形式,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有益探索。较强的集体经济与集中的权力结构形成村庄“强压力-强激励”的锦标赛治理基础。呈现出集体权威压力、指标量化考核、锦标赛排名约束、福利分配激励等特征,形成程序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其动力来源于权威引导,又在一定程度上维系权威,形成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权威治理形式。(五)党组织引领集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引领力和组织力,协调好农村各基层组织的利益,突出村级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主导地位,是新时代探索“一核多元”治理模式、开展乡村振兴实践的组织保障。总体上,探讨集体化村庄发展历程及其治理模式,并不等于对过去的怀念,更多的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发展集体经济,鼓励村民以多种形式入股,参与分红,享受集体经济红利;提供多样化集体福利,包括创造工作岗位、完善村庄设施、分配生活物资、实现集体赡养,为乡村扩展有效治理空间;在新权威体系下,按照“党业合一”的管理办法实行锦标赛治理模式,引导集体成员参与村庄公共事务,实现集体成员组织化发展;在“一核多元”的治理体系下,突出党组织引领作用,协调村庄各方利益,整合集体多样资源,塑造集体团结格局。简而言之,通过总结集体权威生成与作用机制,阐明新时代背景下集体化村庄的治理模式,以期丰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理论,并为当前农村党组织全面领导和统筹村庄事务提供经验参考。
王晓晨[7](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民日报》乡村形象呈现的分析》文中指出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乡村建设成果斐然。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乡村通过具体实践,进入了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阶段,走向了现代化新征程。《人民日报》作为党报,报道中呈现的乡村形象是我国乡村发展的缩影,体现了国家对乡村的重视态度,凸显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优越性,具有深刻的研究价值。媒介形象作为大众了解外部信息的重要渠道,始终影响着大众认知。本文运用费尔克拉夫的三维话语分析框架,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向度分析了《人民日报》报道中“产业兴旺、群策群力、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乡村形象的呈现过程。其中,文本向度以词语为分析要素。《人民日报》将事件过程具化为名词,通过建立意义域的方式用隐喻手法展示乡村建设的具体环节。话语实践向度以互文性为分析要素,从话语描述的双重联系角度展现了深刻而立体的乡村形象。社会实践向度以经济、政治和媒介环境为分析要素,凸显了乡村形象的导向性。整体而言,《人民日报》呈现的乡村形象有助于缩近刻板媒介形象与乡村现实之间的差距,弥合乡村振兴战略与社会认知,进而建立起乡村振兴第一阶段更为合理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形成媒体、国家战略和社会之间的合力,为乡村振兴战略二、三阶段发展提供借鉴,更好助推现代化新征程。
杨奇[8](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改进自贡市大安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作为乡村振兴的外在塑形,而经过几千年农耕文化的传承,传统乡村文化始终是中国社会文化体系的根和魂,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进而实现乡风文明是为乡村振兴铸魂。因此,当前亟需提升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利,推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进而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以自贡市大安区这一西部传统老工业城市城乡结合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整体性治理理论工具,从改进公共文化服务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内在需求、重要内容和生动体现三个方面阐释了实施乡村振兴与改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多维契合,全面梳理了大安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及成效,剖析出由于条块分割的行政运行模式难以形成合力、单一的行政分配制主导公共文化投入、建设目标与行政能力不匹配、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脱节,导致大安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面临整体协调联动不足、基础薄弱、机制缺失以及有效供给不足的困境。公共文化服务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直接相关,兼具基础性、广泛性和重要性,由于其政府主导的定位,能否实现预期目标直接体现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效能,因此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各地也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通过总结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建设、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农民文化理事会机制建设、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嘉定云”服务所取得的经验和启示,提出了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性、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渠道、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实现策略,以利于推动自贡市大安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走出当前困境,拓宽乡村振兴背景下改进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视阈。
周延飞,丁锦源[9](2021)在《欠发达地区农村集体经济代理人激励机制研究——基于江西省瑞金市三个贫困村的调研》文中研究表明农村集体经济研究成果丰富,但关于代理人激励的研究较少。通过对江西省瑞金市三个贫困村集体经济的调研分析,发现作为欠发达地区农村集体经济代理人的村干部面临应为与不可为、须为与不敢为、想为与不愿为和能为与不善为四个方面的困境,并据此提出构建闭环管理激励机制、构建多层次需求激励机制和完善代理人职业发展激励机制三个方面的建议。
王一川[10](2021)在《地缘内生力与地缘美学密码——兼谈减贫主题电视剧的美学效果》文中研究表明减贫主题电视剧在外内组合上呈现出以外导内、外力内化、内外合力、由外返内和内部帮扶等模式,表明发现、发掘和涵养贫困区民众的地缘内生力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上述外内组合模式恰是中国文艺现代性传统中"主人公-帮手"模式的当代接续方式,展示出地缘内生力的激活在减贫行动中的关键作用。这类电视剧通过潜心发掘和精心编织地缘美学密码,在地缘生存景观、本地方言俗语、民间传说及掌故、民间智慧等层面凸显贫困地区民众的地缘生存故事并释放其潜隐的地缘内生力,在电视观众中造成特殊的审美感染效果。期待今后国产主题电视剧能够从《山海情》等作品中吸取宝贵启迪,以便依托地缘内生力和地缘美学密码而创造出足以同这个时代的精神追求相称的更多高质量艺术作品。
二、富裕村的基本特点及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富裕村的基本特点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依据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历史谱系 |
第一节 “定量”与“变量”:乡村题材影视剧的理论辨析 |
一、“乡村题材影视剧”和“乡村女性形象”的概念界定 |
二、影视剧对“乡村”的发现、叙述和再造 |
三、“乡村题材影视剧”中的文化之“根” |
第二节 “一体”与“多面”:“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
一、1949-1978 年:在传统女性藩篱内外 |
二、1978-1992 年:革命女性的现代借用 |
三、1993-2000 年:世俗女性的“无名”和“分散” |
第二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身份类型 |
第一节 德性与重负:传统乡村女性形象 |
一、传统的贤妻良母 |
二、被“遗弃”的女性 |
三、留守女童 |
第二节 乡土与城市:由乡入城的乡村女性形象 |
一、“打工妹” |
二、“风尘女” |
三、“泼妇” |
第三节 坚守与新生:乡村新女性形象 |
一、女村官 |
二、创业“女强人” |
第三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主体意识 |
第一节 转型与裂变:乡村女性主体意识的重构与乡村伦理的转向 |
一、乡村传统伦理中的女性意识 |
二、“女性主义”、乡村传统伦理与女性主体 |
第二节 觉醒与新生:乡村女性意识的强化与乡村伦理的弱化 |
一、现代法理精神和女性主体意识的自审 |
二、现代生活和女性主体意识的唤询 |
三、身体爱欲和女性主体意识的激发 |
四、女性传统身份的转变和女性主体意识的超越 |
第四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艺术呈现 |
第一节 女性形象塑造与视听语言艺术手段 |
一、视觉与认知:画面元素交错间乡村女性形象的确立 |
二、听觉与情感:声音元素构架与乡村女性形象的烘托 |
第二节 乡村女性形象的审美意蕴 |
一、时代与环境中呈现的形象之美 |
二、传统与现代交融中的人伦之美 |
三、不同时空交错下的意象之美 |
第五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价值和愿景 |
第一节 困境突围与精神再造:乡村女性形象的两个价值维度 |
一、影视剧的商业困境与乡村题材的突围 |
二、乡村女性形象的精神意义与社会价值体系的完善 |
第二节 愿景与可能性:乡村女性形象塑造的几个维度 |
一、乡村女性道德和价值观念的理性化 |
二、乡村女性故事的现实化 |
三、乡村女性形象的多元化 |
四、乡村女性意识的内面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主要作品辑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刘文艳散文创作的审美评论(论文提纲范文)
人品文品高度统一的范本——读刘文艳《一纸情深》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情到深处跃然纸上——读刘文艳《一纸情深》随想 |
一部明德引领风尚的文学力作——简评《一纸情深》的思想性 |
一 |
二 |
三 |
一纸情深,深情溢纸——简评刘文艳的散文集《一纸情深》 |
一、浓浓亲情 |
二、眷恋乡情 |
三、真诚友情 |
四、心怀民情 |
五、《一纸情深》情感表现的审美特征 |
1.借事传情 |
2.以景抒情 |
3.托物寄情 |
人间有大爱,心上有苍生——评刘文艳的散文集《一纸情深》 |
一、我们现在怎样做父母 |
二、人生需审视,大爱在苍生 |
三、大美无形亦有形 |
疏淡清雅,质朴自然——评刘文艳散文集《一纸情深》(1) |
一、“花小香淡”:人格化的审美意象 |
二、“大美无色”:疏淡清雅之审美格调 |
三、“会心处不必在远”:清新自然的审美表现 |
(6)集体化村庄的权威治理研究 ——基于山西省贾村的实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
(一)乡村治理的类型、要素及阶段特征 |
(二)权威基础理论及权威治理研究 |
(三)集体化村庄的相关研究 |
(四)中国区域社会底色的相关研究 |
(五)研究评述与启示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集体 |
(二)权威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章节安排 |
(三)研究方法 |
五.案例基本概况 |
六.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第一章 集体社会底色:缘起、演变及伦理型权威生成 |
1.1 集居型村庄的形成 |
1.1.1 集居型村庄的历史演变 |
1.1.2 集居型村庄的结构与关系 |
1.2 集居型村庄内部分工与集体互助 |
1.2.1 集居型村庄中的劳作分工 |
1.2.2 集居型村庄的内生性互助传统 |
1.3 村庄外部民族交融与乡村社会管控 |
1.3.1 政治辐射与民族融合造就杂姓集居 |
1.3.2 基层制度变迁下的乡村外部管控 |
1.4 等级观念延伸与伦理权威形成 |
1.4.1 等级观念维护家庭权威 |
1.4.2 权威服从的社会关系网络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从观念到实体:行政性集体与依附型权威治理 |
2.1 式微的集体与权威激活 |
2.1.1 动荡环境下的集体生存 |
2.1.2 从革命权威到生产权威 |
2.1.3 生存理性下的权威偏好 |
2.2 觉醒的集体与权威生长 |
2.2.1 劳动实践与权威引导下规则创新 |
2.2.2 权威引领下内生凝聚力与集体认同 |
2.2.3 建构性权威与内生性权威转化 |
2.3 实体化的集体与权威主导 |
2.3.1 秩序重塑:模式管理造就集体权威 |
2.3.2 行政吸纳:村庄合并与权威扩展 |
2.3.3 经济增量:集体决策与循环农业 |
2.3.4 精英动员:集体行动与荣誉感塑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分化到集合:经营性集体与教化型权威治理 |
3.1 分化的集体与权威危机 |
3.1.1 国家体制改革的探索过程 |
3.1.2 政策落地中的弹性运作 |
3.1.3 个人崛起与权威消减 |
3.2 聚拢的集体与权威重振 |
3.2.1 以企业回填守住集体底线 |
3.2.2 再集体化中农民行动选择 |
3.2.3 从集体主义到共同富裕 |
3.3 集体再造与权威引领 |
3.3.1 集体权威再造经济集体 |
3.3.2 集体权威搭建政治集体 |
3.3.3 集体权威引导文化集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单向到互动:利益性集体与互惠型权威治理 |
4.1 当代集体化村庄运行实践与关键要素 |
4.1.1 经济改制下产业发展与多主体参与 |
4.1.2 组织整合下“党业合一”实践 |
4.1.3 价值共享中的集体主义观念维系 |
4.1.4 声誉回报中集体认同与社会资本利用 |
4.1.5 福利纽带连接下的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 |
4.2 当代集体化村庄的权威延续 |
4.2.1 村庄集体中的集体情感与“家长权威” |
4.2.2 政党身份与家族身份重合下的权力延续 |
4.2.3 权威代际传递中的认同建构与责任承担 |
4.3 当代利益性集体的发展及特征 |
4.3.1 新集体经济:当代集体化村庄的经济保障 |
4.3.2 新权威体系:多种身份重叠下的治理主体 |
4.3.3 新治理格局:“一核多元”结构下的新集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集体化村庄的权威影响及其治理逻辑 |
5.1 集体化村庄的权威要素与带动效应 |
5.1.1 集体权威的多维面向:来源、内涵与性质 |
5.1.2 集体权威、集体成员与集体组织间的互动关系 |
5.1.3 权威治理的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 |
5.2 集体化村庄的权威治理机制与逻辑进路 |
5.2.1 治理前提:“经济基础-利益相关-福利获取”的类型村庄 |
5.2.2 治理技术:“约束-激励”的双轨治理机制 |
5.2.3 治理资源:“政治-经济-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 |
5.2.4 治理过程:“压力-考核-约束-激励”构成村治锦标赛 |
5.2.5 治理绩效:治理有效的实践结果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民日报》乡村形象呈现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1.研究缘起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1.内容分析法 |
2.话语分析法 |
(五)创新点 |
(六)研究综述 |
1.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综述 |
2.乡村的媒介形象研究综述 |
一、《人民日报》乡村形象呈现的内容分析设计 |
(一)时间段选取 |
(二)检索关键词 |
(三)选取样本 |
(四)类目建构 |
(五)编码设计 |
(六)信效度检验 |
二、《人民日报》呈现的乡村形象分析 |
(一)产业兴旺的乡村经济形象 |
1.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
2.创新乡村旅游形式 |
3.支持乡村电商发展 |
(二)群策群力的乡村政治形象 |
1.战略意见的指导作用 |
2.村干部的带头作用 |
(三)治理有效的乡村社会形象 |
1.完善基础公共服务 |
2.健全法治服务体系 |
(四)乡风文明的乡村文化形象 |
1.促进教育进步 |
2.培育优良家风 |
3.积极开展文化活动 |
(五)生态宜居的乡村生态形象 |
1.加强生态建设 |
2.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
三、《人民日报》乡村形象呈现的文本向度分析 |
(一)主题中及物性的“名词化”表现 |
1.经济主题 |
2.政治主题 |
3.社会民生主题 |
4.科学文化主题 |
5.生态主题 |
(二)文本中的意义域延伸 |
1.意义域建立 |
2.意义域分析 |
(三)乡村形象的隐喻表达 |
1.关于“创新”的隐喻 |
2.关于“合作”的隐喻 |
3.关于“竞争”的隐喻 |
四、《人民日报》乡村形象呈现的话语实践向度分析 |
(一)明确的互文性:乡村报道的话语描述 |
1.描述来源中村民话语的感知效用 |
2.话语借用中政府官方话语的导向效用 |
(二)建构的互文性:乡村报道的维度联系 |
1.垂直互文性: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联系 |
2.水平互文性:正面与反面的双重叙述 |
五、《人民日报》乡村形象呈现的社会实践向度分析 |
(一)经济环境 |
(二)政治环境 |
1.长期政策指导 |
2.具体政策指导 |
(三)媒介环境 |
1.传播者的主观影响 |
2.传播媒介的客观影响 |
六、《人民日报》乡村形象呈现的思考 |
(一)《人民日报》乡村形象呈现的不足 |
1.形象呈现地域失衡:聚焦东部地区 |
2.形象呈现立场失衡:欠缺负面报道 |
3.形象呈现形式失衡:缺乏新闻配图 |
(二)《人民日报》乡村形象呈现的策略 |
1.均衡报道要素 |
2.发挥农民主体地位 |
3.摆正媒体报道视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乡村振兴背景下改进自贡市大安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现状 |
一、国外研究内容及现状 |
二、国内研究内容及现状 |
三、简要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工具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乡村振兴 |
二、公共文化服务 |
第二节 理论工具 |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整体性治理理论 |
第二章 实施乡村振兴与改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契合维度 |
第一节 改进公共文化服务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内在需求 |
一、公共文化服务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 |
二、公共文化服务能够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氛围 |
第二节 改进公共文化服务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
一、公共文化服务是促进乡风文明的有效载体 |
二、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治理有效的有力抓手 |
三、公共文化服务是达成生活富裕的自然延伸 |
第三节 改进公共文化服务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生动体现 |
一、产业兴旺离不开文化产业发展 |
二、生态宜居植根于传统农耕文化的复兴 |
第三章 自贡市大安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及成效 |
第一节 自贡市大安区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
一、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政策 |
二、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
三、公共文化服务具体措施 |
第二节 自贡市大安区公共文化服务成效 |
一、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建立 |
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
三、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
第四章 自贡市大安区公共文化服务所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
第一节 自贡市大安区公共文化服务所面临的困境 |
一、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整体协调联动不足 |
二、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薄弱 |
三、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机制缺失 |
四、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不足 |
第二节 自贡市大安区公共文化服务所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条块分割的行政运行模式难以形成合力 |
二、单一的行政分配制主导公共文化投入 |
三、建设目标与行政能力不匹配 |
四、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脱节 |
第五章 各地探索改进公共文化服务的经验和启示 |
第一节 改进公共文化服务的经验 |
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15 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
二、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农民文化理事会 |
三、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嘉定云”服务 |
第二节 改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启示 |
一、夯实公共文化服务基层基础 |
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 |
三、拓宽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渠道 |
第六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改进自贡市大安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实现策略 |
第一节 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性 |
一、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协调 |
二、以乡村为着力点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
三、以特殊群体为重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对象全覆盖 |
第二节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渠道 |
一、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力度 |
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
三、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志愿服务 |
第三节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
一、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机制 |
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
三、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机制 |
第四节 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 |
一、提高群众参与公共文化的主体意识 |
二、打造互联网+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平台 |
三、丰富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公共文化产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欠发达地区农村集体经济代理人激励机制研究——基于江西省瑞金市三个贫困村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分析样本 |
(一)大胜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探索 |
(二)洋坊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探索 |
(三)湖陂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探索 |
三、村干部作为农村集体经济代理人的困境 |
(一)应为与不可为的矛盾 |
(二)须为与不敢为的矛盾 |
(三)想为与不愿为的矛盾 |
(四)能为与不善为的矛盾 |
四、农村集体经济代理人的激励机制 |
(一)构建闭环管理激励机制 |
1. 决策机制。 |
2. 监督机制。 |
(二)构建多层次需求激励机制 |
1. 经济激励方面,在全体成员共享分红的前提下,集体经济代理人可以获得额外贡献奖励。 |
2. 组织激励方面,应包括组织内部激励和组织外部激励。 |
3. |
(三)完善代理人职业发展激励机制 |
1. 在选强上下功夫。 |
2. 在培优上下功夫。 |
(10)地缘内生力与地缘美学密码——兼谈减贫主题电视剧的美学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缘与地缘内生力 |
二、外内组合模式与地缘内生力想象 |
三、现代性传统与地缘内生力的激活 |
四、地缘内生力及其在地缘美学密码中的呈现 |
结语及思考 |
四、富裕村的基本特点及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D]. 王妍. 吉林大学, 2021(01)
- [2]刘文艳散文创作的审美评论[J]. 陈巨昌,刘玉慧,赖丙文,张学亚,马琳,李帅.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3]北方寒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定位-路径问题研究[D]. 刘鹏.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4]重庆市铜梁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及对策研究[D]. 沈白玉.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2021
- [5]我党民族政策视域下西藏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 ——以山南市扎囊县为例[D]. 格桑曲珍. 西藏大学, 2021
- [6]集体化村庄的权威治理研究 ——基于山西省贾村的实证调查[D]. 李冬慧. 山西大学, 2021
- [7]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民日报》乡村形象呈现的分析[D]. 王晓晨.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8]乡村振兴背景下改进自贡市大安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策略研究[D]. 杨奇.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9]欠发达地区农村集体经济代理人激励机制研究——基于江西省瑞金市三个贫困村的调研[J]. 周延飞,丁锦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1(03)
- [10]地缘内生力与地缘美学密码——兼谈减贫主题电视剧的美学效果[J]. 王一川.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