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1世纪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再思考

对21世纪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再思考

一、面向21世纪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再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郑艳菊[1](2021)在《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法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不仅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德法兼修型综合型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国家、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内在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生法治教育都是以显性教育为主导,通过思政课堂、校园文化活动、党团组织生活等渠道进行理论灌输、知识普及和信念引导。这样的教育方式在我国法治建设初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培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新实践所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由于传统教育方式单一、形态刻板、教育过程中缺乏切身体验和情感特质等原因,单一的显性法治教育途径已很难满足我国法治建设的需要和学生学习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相互交织的背景下,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日渐增多,学习资源的广泛通达和无限可复制性使学习者的学习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而变得更加非正式、个人化和无处不在。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是一项与时代发展相吻合的具有独特魅力的教育实践活动。由于其具有潜隐性、非正式性和非智性等特征,隐性法治教育能够有效避免大学生对单一说教的显性法治教育的抵触心理,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下融入到创设的教育情境之中,不带任何偏见与抵触地跟随教育者一起求索探究并达到教育的意向之地。相比于显性法治教育,隐性法治教育更能激发大学生的法治情感,同时也更符合大学生青年阶段的心理特点,可以使他们对法治精神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的探索”,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树立对法治的认同和信仰。实践中,人们虽然认识到了隐性教育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在大学生法治教育过程中引入了隐性教育的因素,但由于人们对隐性法治教育的认识程度尚有不足,因而还存在隐性法治教育理念缺失、隐性教育情境创设不足、系统协同性不强等各种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实施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阻碍。法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灵,其最终目标是使人们形成对法治的认同、尊崇和信仰。不论是思想的改变,还是法治素养的提高,都不是靠简单的强制性手段所能实现的。只有充分发挥隐性法治教育的作用,使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与显性法治教育相辅相成,形成合力,共同保障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立体性和完整性。把握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内在规律,了解其要素的构成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研究的中心议题。从整体来看,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是一个系统运行的、丰富多彩的系统生态系统。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过程既是一个思想的教育和引导过程,也是一个隐性知识的转移过程,需要兼顾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隐性知识转移渠道两个方面。通过对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过程机制进行讨论,同时借助SPSS理论分析工具对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隐性法治知识的感知有用性、教育介体的感知易用性、大学生自身的内隐学习能力和绩效预期、外在的社会环境等都对大学生本身的主观学习意愿和法治行为意愿产生正相关的影响。这为进一步探讨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实践路径提供了参考和启示。构建全方位的法治浸染体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教育的感染和熏陶是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取得实效性的关键。在基于现实问题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发展理路,即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坚持法治教育和个人需求相统一,坚持以显性教育为主导、显隐教育相结合,以“三全育人”为路径、构建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立体化“场域”,以“铸魂育人”为目标、培养新时代“德法兼修”的高素质人才。在具体实践举措上,文章认为应在“以生为本”、“滴灌式”教育和协同化育人等教育原则指导下,通过开发教育载体、创设教育情境、强化制度实践、优化社会环境等措施,厚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激发大学生正向法治情感,内化法治引领,从而树立起大学生尊法守法的法治思维和意识。同时,应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掌握主动权、做好顶层设计明确管理权、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把握话语权等强化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组织保障,从而全方位构建其面向生活、面向实践、面向大学生实际需求的隐性法治教育场域,实现国家与社会、理论与实践、政治文化与日常生活等多维沟通的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格局。

李恒[2](2021)在《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技的迅速发展、工程问题复杂性的提升以及工程活动利益相关者的增加,使得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工程伦理问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程伦理教育被以美英为代表的世界工程强国视为培养伦理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末,现阶段,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缔约国以及“新工科”项目的扎实推进为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机。尽管如此,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仍面临三个重大挑战:一是工程伦理教育在供需对接上未实现动态平衡;二是工程伦理教育治理手段乏善可陈;三是工程伦理教育与我国工程情境的适配性不高。针对上述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特征,提炼关键机制。本研究围绕“系统分析符合工程伦理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关键机制”这一核心议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建构;第二,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第三,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运用系统文献综述法和文献计量法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其次,运用扎根理论、多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法对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和实现路径进行建构性研究;再次,以本研究提出的关键机制为指标来源,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方法指导,针对113份评价样本,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开展实证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作出以事实为导向的客观判断;最后,整合所有研究结论,消除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的阻隔,归纳用于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到了以下四个结论:(1)工程伦理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复杂性,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优化教育策略、汇聚协同力量、把握国内国际动向等核心要点,主要涵括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三个维度。(2)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是“合理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在“合理性”方面,情境机制契合了价值合理性的意蕴,培养机制和协同机制则契合了工具合理性的表征。在“合规律性”方面,情境机制是控制单元,情境机制通过构建了一个包括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精神因素在内的场域而成为关键机制的“指挥控制中心”;协同机制是存储单元,通过“各种协议”(如,伦理准则)和“软硬件”(如,经费资源)的配合而成为了“制度池”和“资源池”;培养机制则是运算单元,高校根据“情境机制”的“指令”并在“协同机制”的干预下,整合各类教育要素、深入本土教育实践、打造教育新模式。(3)本研究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进行评估。实证评估结果显示,按权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情境机制(36.0%)、协同机制(33.7%)和培养机制(30.3%);按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培养机制(71.711分)、情境机制(70.319分)和协同机制(68.339分);按优秀(80-100分)、良好(70-79分)、合格(60-69分)和不合格(≤59)进行等级分类,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现状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70.074分)。(4)深入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立足“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其一,通过扎根理论研究、规范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实现路径及其规范性特征;其二,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价体系并开展了实证评估;其三,立足中国情境,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邓晶艳[3](2021)在《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定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位。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路径与新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面集成与广泛应用,人类逐步迈入大规模数据挖掘、运用与创新的“大数据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之富有时代性、增强针对性、彰显实效性,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作为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大数据广域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全新的思维范式,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即时性、精准性、前瞻性与个性化等创新发展的新动力与新空间。将大数据思维、技术与方法全方位嵌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各环节与全过程,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革新思维、优化供给、改进方法、重构范式,建构科学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向“精准思政”“智慧思政”转型升级,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其进一步提质增效、焕发新机的重要生长点与强劲推动力。阐释大数据内涵、价值、特征与功能,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并且辨析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探讨两者的深度融合。基于此,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概念得以提出。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思维三个维度全面阐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论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生成逻辑、发展动因、方法论基础与价值取向,可以明确大数据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契合点,理清大数据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面临一些困境、存在一些短板和弱环。运用文献资料法、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与访谈调研法审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总结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作原因剖析,同时探讨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指出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以及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教育内容体系以及教育工作的主体转型,有利于为新时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提供现实依据。通过分析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技术优势以及可能性,进一步探讨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精准画像”“规律探寻”与“超前感知”三个应用呈现。以之为基础,基于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理念滞后、模式粗放、知行脱节、供需错位等难题,提出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四大发展转向并详细阐述四大发展转向的实现路径。基于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遵循学科规律、注重理论深化,还要坚持实践导向,致力推动大数据应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由之,宏观上,探索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与存储、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应用与可视化、数据解释与反馈五大工作模块与应用流程;微观上,对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典型场域中的“数据画像”“精准资助”“失联告警”三个应用进行数据模型构建,从而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提供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大数据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还存在观念性、路径性与机制性瓶颈,同时,大数据是一柄双刃剑,对数据的不当应用会带来诸如“数据垄断”“数据滥用”“数据侵害”“数据冰冷”等一些可能的风险与挑战。高校尚须在思维理念、技术开发、政策支持、制度完善、机制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对大数据应用作出回应与调试。不仅如此,在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注重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始终坚持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相结合。

孙莉[4](2021)在《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学的知识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高等教育于21世纪初迈入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学也迅速在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的推动下获得了学科建制的身份。然而自高等教育学学科成立以来,其身份便颇受质疑,矛头直指学科内在知识逻辑合理性的欠缺。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形势和现状,对其知识基础的构成及变化进行研究是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科学知识整合性发展等多重背景的要求。但分析本学科知识体系的相关研究成果却发现,已有成果要么停留在思辨及经验的角度进行逻辑推演式的论证,要么数据量小、样本采集类型较少,真正以数据为支撑对整个学科知识基础构成进行的实证探究尚处空白。所以本研究试图以整个高等教育学学科的知识基础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较大的样本数据对高等教育知识基础究竟“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做”进行透视与反思。由于知识生产或创新后往往被正式发表为学术成果,并外化为两种知识载体的形式——文献或专利,所以已有文献计量学定义及研究成果中,将高被引的文献或专利视为某一学科或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本研究以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和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将2000—2019年作为时间区间,利用Cite Space软件计量并通过人工校正获取并分析高被引论文及专着,研究拟按照“前期基础——现实数据——统计分析——现实审思”的思路推进开展。研究发现,在本学科知识基础的构成方面,按照被引频次统计出的代表性文献共包含163篇高被引论文和60本高被引专着,其中高被引专着中囊括学科经典教材3本、高等教育学高被引学术专着37本、跨学科经典专着9本。从知识基础的内容来说,高被引论文研究主题主要包括高等工程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质量、大学治理等;学科内高被引学术专着主要涵盖大学理念、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等6个主题。最后,在知识基础的时间演进方面,被引文献聚类显示不同阶段学科知识基础的构成主题有所差异,体现出典型的“政策驱动”特征,但人才培养、大学治理始终是学科知识基础的重要研究内容;而对不同时期高被引学术专着的被引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我国对经典专着的关注较为稳定,每个时间阶段被引量排名前20位的专着构成变化不大,高等教育价值论、实践论等始终是学人关注的焦点主题,国外专着的影响力虽略有下降但仍占据绝对优势,跨学科专着影响力整体呈现减弱趋势等。基于本研究设计的现实意义和初衷,结合分析过程与统计结果,发现高等教育学学术研究规范初步建立,但尚待提高;专门化知识体系基本成型,但独立性欠佳;经验型知识构成丰富,但理论探寻匮乏;学科的交叉学科属性明显显现,但知识整合能力不强;国际化特征表现强烈,但中国特色未能彰显。对比当前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实况,对学科建设提出以下建议:增强学科自信,正视学科合法性质疑;基于现代学科标准,探索“再学科化”发展之路;面向高等教育实践,提炼基于实践的“理论之花”;强化本土意识,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

刘梅敬[5](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内“价值观念”基本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价值观念”作为人们衡量事物价值的“天平”和“尺子”,是多学科研究的对象。但是,每门学科均有其研究的侧重点。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内的“价值观念”则是一定的社会或社会群体立足于实践,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载体,以主流价值观引领人们所形成的集价值原则、价值规范以及价值理想于一体的价值意识。它尤为突出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念。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性质和定位所决定的。根据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和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的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这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承担着灌输与传播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和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使命,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想要完成使命和任务,不仅要向人们传授真理性知识,更要让人们明确自己“相信什么”、“想要什么”,引导人们正确衡量事物价值、权衡利弊得失、辨别善恶美丑,亦即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本质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就是要对人们进行价值观教育。这无论对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国家而言,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性决定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方向,也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是维系中国精神的内核。对社会而言,一个社会遵循的核心价值观,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所求和精神引领,是增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最大公约数,是实现社会共同理想的保证。对个人而言,价值观念是个人树立远大理想信念的动力源泉,是人们对价值关系的一种确信,是人们作为评价价值关系的标准,进而成为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指南。如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忽视或抛弃“价值观念”这一核心内容,则将导致学科“无根”;亦将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并遭受错误思想的侵蚀,陷入人生的迷茫状态;还可能导致意识形态防线的崩塌,国家政权的瓦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所说:“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始终坚持“价值观念”这一核心内容。综上所述,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内“价值观念”基本理论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基本内涵”、“以何构成”、“有何特性”、“存在形态”、“评价标准”及其“时代价值”,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内“价值观念”的基本理论体系。这有利于找寻社会成员价值观培育的“症结”,提升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揭示社会不良道德现象的“谜底”,凝聚社会成员价值合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揭穿错误思潮的“外衣”,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维护意识形态的安全。因此,本文以“理论概述——要素厘定——特性归纳——形态呈现——评价标准——时代价值”为逻辑脉络和推演线索,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内“价值观念”的基本理论进行审视和忖量。具体逻辑结构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本章作为论文写作的开端,对价值观念的元理论研究进行总体性把握和概述。聚焦研究背景与意义,厘定价值观念研究的环境动因、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聚焦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国内外价值观念的研究成果,掌握国内外价值观念领域研究的前沿,挖掘国内外价值观念领域研究的不足;聚焦研究思路与方法,明晰写作逻辑,选择合理研究方法;聚焦论文创新与不足,突出价值观念研究的新观点和新成果,发现价值观念研究中的瓶颈与局限。第二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理论概述。本章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基本内涵进行厘定,逐步弄清价值观念、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内涵,为后续价值观念的研究奠基。进而对价值观念的属性—阶级属性、社会属性以及个体属性进行探究,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把握价值观念的本质规定性,为开展其他层次的价值观念研究做理论铺垫。而后阐述价值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占据的地位,弄清楚为什么思想政治教育学要坚持以“价值观念”为核心内容,对价值观念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关系作出基本的理论说明。第三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构成要素。本章试图从诸多价值观念中归纳、总结、提炼其重要构成。本章从“我是谁”、“为了谁”、“成为谁”入手,探究主体角色的定位意识。这是价值观念的逻辑前提要素。价值观念主体明确角色定位后,产生诸多相应价值需求,并依据主体尺度对其进行排序,形成价值观念的原则意识。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原则意识,便会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它决定价值观念的性质。而价值观念主体想要实现价值理想,必须遵循社会规范,并将其付诸于实践,因此,价值观念还包括规范意识和实践意识。明晰构成要素,厘定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为整体把握价值观念、深入探究价值观念的发展规律奠定坚实基础。第四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基本特性。本章论述价值观念所呈现的特有性质,把握价值观念之所以为价值观念而区别于其他观念的特有属性。基于价值观念的“为我”尺度,论述价值观念的主体性;基于价值观念系统强调“相信什么、想要什么”,论述价值观念的超知识特性;基于价值观念的多元主体,论述价值观念的多元特性。三个维度的基本特性相互区别、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价值观念的特性系统,为深入把握价值观念的实质提供必要补充。第五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存在形态。本章基于价值观念的抽象性,集中探寻价值观念的三种外在表现形态:理想形态、信念形态以及信仰形态,以直观、形象地感受价值观念的存在,集中认知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价值观念。同时,明确三种形态的所处地位,梳理三种存在形态的内在逻辑,更加明晰价值观念的内在规定性,找寻价值观念的深层发展规律。第六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评价标准。本章从实践层面出发,探寻价值观念的评价标准,得出究竟何种价值观念才具有科学性,才具备人们向往和追求的应然性。以价值观念是否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以及合实践性作为评价标准,确立价值观念的真理尺度、价值尺度以及实践尺度。同时,基于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本质,进一步将每一尺度围绕国家统治、社会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展开深入论述。这既是本文研究价值观念的重要旨归,也是本文的理论研究内蕴实践逻辑的重要表征。第七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研究的时代价值。本章基于前面章节对“价值观念”的理论探寻,从国家维度、社会维度、个人维度阐述“价值观念”基本理论研究的时代价值,凸显“价值观念”基本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时代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内“价值观念”的基本理论研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王哲[6](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样态及存在状态,是对其外在形象的描述与内在根据的揭示,是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形态研究作为一个问题被提出有着重要而现实的理论和实践根据,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这一学科基础性、前提性问题的再认与反思,是一个学科“自我发现”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既是对学科基础理论中一个重要但被遮蔽领域的探索与开拓,同时该问题也具有元理论性质,涉及到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本质、起源等问题的反思和批判,进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走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和深化产生影响。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形态这一核心问题,论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概念及其研究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和遵循。基于词源学方法对中西方语境下“形态”一词基本含义的考察,可知形态不仅是关于对象外在样态的描绘,而且是内部结构与存在状态的表征,是事物现象与本质的统一;借鉴、归纳既有其他学科形态学理论,可知形态学是对对象形态进行系统性、学理性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于特定视角进行分析性结构考察与综合性历史考察是形态学研究的基本特征。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形态概念的出场语境和基本含义特别是社会形态理论为研究范例,为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提供了借鉴,即善于把握对象内核本质、分析功能要素与结构表征、注重发展性过程性研究,把握好具体与抽象、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概念界定,并引入视域概念,明确研究者的视域与研究对象的形态呈现具有内在统一性。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具有多维性、层次性、关联性等特征,同时与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本质、模式等概念既相互关联而又彼此区分。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的出场语境与研究逻辑。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研究的出场语境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丰富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深入研究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理路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即“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该方法内含从具体到抽象的前提规定,从一个简单的抽象规定性出发,在历史与逻辑的互释生成中使对象“在思维的行程中具体地再现”。基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理路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具有过程和维度的双重契合性。这一逻辑理路的具体展开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架构,包括研究思路与叙述思路两个层面,是对论文结构与体系安排的主张与澄明。理论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是研究的逻辑起点,其依据在于划定研究边界、体现研究对象的基本矛盾和要素方面。第三章,结构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指在特定社会结构中具体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上来分解研究和系统解构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总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形态包括渗透在其他社会要素或活动中的潜隐形态以及以相对独立面貌呈现的显形态;后者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可分为要素构成、运作实现、内核本质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直观的现象层面,主要包括人的要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物的要素——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等方面;第二层次是要素间相互关联作用即运行层次,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时空场域(主要指具体的微观空间),目标依据、过程环节等方面;第三层次是深层的内在核心,主张基于社会关系与秩序的建构和维系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这三个层次相对应,思想政治教育可划分为构件形态、运作形态、内核形态三种形态。构件形态可从主导性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划分;运作形态基于具体的空间环境、不同的目标导向、实现的方式依托、整体的过程环节等角度来区分;本质形态则依据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亚形态。第四章,历史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指在宏观历史过程中作为人类社会一般文化现象意义上把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从本体存在的角度考察其产生发展、过程状态与演进规律。通常来说,阶级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基本场域,阶级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形态是主张统治阶级利益与诉求、维系阶级统治的一种思想上层建筑。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视域看,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有其消亡的时刻;与之相应,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建构和维系方式,与阶级社会相适应的阶级形态也只是其宏大过程中的一种形式,由此生发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非阶级形态的逻辑推论,主要包括原始社会原发-形成中形态与共产主义社会自觉-本真两大形态,这二者是从存在论角度对阶级形态何以可能与终极走向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在人类社会整体视域观照下,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形态的完整序列呈现出一定的演进规律,主要表现为边界扩展、聚合统一、否定回归等;从更为深层的角度讲,这些规律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熔铸于并伴随人类自我超越自我确证的解放历程,是人自身本质力量的充分彰显和集中体现。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问题归依与价值旨趣。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研究的落脚点与目的所在。就理论本身而言,对该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本质等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与拓展,实现“思维抽象”向“思维具体”的第一次跃升;从现实指向来看,在“思维具体”的基础上从理论回归现实,对当代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加以考量是思维行程的第二次跃升。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方位及特征,当下我国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处于一种过渡形态,对这种过渡形态的研究分析有助于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守正创新意味着扬弃,意味着继承、批判与发展,在描述现状、分析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探寻改进方向、谋划策略与方式,从而探索尝试构建出精准思政、日常思政、嵌入-融合思政、“非常态”思政等符合时代特征与发展趋向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

王越[7](2021)在《当代理工科大学生科技伦理观教育实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技伦理观教育是教育者积极地引导受教育者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科技与伦理的关系,养成一定的科技伦理品德的道德影响活动。当代理工科大学生,作为未来科技工作者的主体,其科技伦理观的形成对未来科技发展方向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科技伦理观教育是当下教育者的共鸣,但现实中科技伦理观教育的实效性较低。因此,研究当代理工科大学生科技伦理观教育实效性具有深远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阐述了科技伦理观教育的概念及加强理工类大学生科技伦理观教育的必要性。运用社会调查研究法,通过设计相关问卷对湖北省内四所高校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发现许多理工科大学生把伦理视为科技发展的束缚,对待科技伦理问题的道德行为选择模糊,接受科技伦理观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结合资料文献与数据分析结果,概括出制约理工科大学生科技伦理观教育实效性的因素:既包括来自于社会风气、大学评价方式、教育方法等客观因素,也包括源于学生自身价值观、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待科技伦理观教育的态度等主观因素。最后,针对制约理工科大学生科技伦理观教育实效性的因素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强大学生科技伦理观教育实效性的三条途径:一是借鉴国外科技伦理教育的相关理论与学习国外较为成熟的教育经验;二是灵活多样地运用他律促进自律、技能与技德统一、现实与虚拟结合的科技伦理观教育方法;三是采取进行课程思政、创设教育环境以及组织模拟活动这类合适的科技伦理观教育形式,以期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科技伦理观教育实效性。

刘盈楠[8](2021)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演进研究(1978-2020)》文中提出国家的繁荣与社会的进步,根本上取决于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则有赖于人才的培养。培养人才,就要依靠教育;培养大批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就要依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为庞杂的高等教育育人布局。本研究以1978-2020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演进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采用教育史学、教育政策学等多学科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历程和演进脉络,进行宏观上的概览和微观上的剖析。本研究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从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入手,阐述研究问题,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进行文献综述,探讨本研究的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演进历程的梳理。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对1978-2020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演进进行阶段划分,共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恢复建设时期(1978-1991年):由“单一”转向“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发展时期:面向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1992-2009年);守正出新时期(2010-2020年):围绕创新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每一阶段中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方面和内容的变迁,进行了梳理和概括总结。第三部分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从外部因素、高等教育自身、学生个体发展需求三个方面入手,对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影响要素进行归纳。第四部分为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显着特点的概括。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在40多年变迁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显着特点主要体现在培养理念、培养内容及教学模式上,具体包括培养理念的不断调试与多样化;以德育为先并不断扩充德育内涵;逐步构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教学模式。第五部分是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反思。首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存在和暴露了一定问题,包括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更新的不及时,高校专业布局应用性的缺乏,高校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的相对固化以及就业服务体系的缺位。其后,基于问题进行分析,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包括及时更新培养理念与目标,培养符合新时代所需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有机调整高校专业布局,增强专业设置的实用性;立足学生需求,搭建灵活的课程教学体系;多措并举促进就业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张玉龙[9](2021)在《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5G”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信息化也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即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给人们思想所带来的多元、多变、多样可谓是前所未有,社会思想领域的交流、交融、交锋亦连绵不绝。那么,大数据时代究竟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新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从而实现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可以说,大数据是解决复杂性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方法、技术、工具以及思维方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要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大数据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论文从强烈的问题意识出发,围绕着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题,力图聚焦“大数据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什么样的重大变化”这一突出问题,探索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图景与方向。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的内容。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全面梳理了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相应的述评,凝练地概括了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提出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旨在阐明大数据时代教育与大数据之间的深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研究是一种交叉研究,涉及多方面的理论。除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之外,大数据、教育大数据以及科技哲学中的范式理论都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该章系统梳理了大数据这一概念的来龙去脉,从数据科学、数据技术、数据价值、认识论方法论、时代等维度对大数据的内涵进行了多维解读,阐述了教育大数据的内涵、特征、类型、基本功能以及面临的问题。该章引入了库恩的范式理论以及吉姆·格雷提出的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认为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也将成为观测自然的“仪表盘”和观察人类社会自身行为的“显微镜”,也将给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带来根本性变革。第二章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特征及其所带来的范式创新。大数据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首先需要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这一核心概念。对大数据的理解不能停留在一般概念上,需要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独特“秉性”。一是从大数据的视角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找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大数据的契合点,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把握大数据运用和研究的特殊性。在分析相关核心要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及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及其发展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范式的特征。认为大数据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基础性作用,大数据以其可操作性方式解决了思想情感量化问题。深入分析了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量化的内在机制,认为对思想情感的量化主要是通过对人的行为以及语言符号的量化间接实现的。第三章主要对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加以重新审视和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融入使得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大数据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催生了新主体的出现,一方面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但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同时,大数据深刻地改变了教育对象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话语方式。教育对象通过数据画像可以对自身有更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但克服大数据对教育对象所造成的“信息茧房”又是一个需要克服的重要问题。第四章旨在探讨大数据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内容为王”,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食粮”,没有好的内容,相应的教育活动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本章分析了大数据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要性和可能性,归纳了大数据的来源,梳理了大数据创新教育内容的主要途径,并提供了若干大数据创新发展教育内容建设的案例。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出现,使得教育内容不仅能够“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而且能够“以数据取信于人”,推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使得教育内容向着更优、更精、更符合时代特色的方向发展。第五章进一步透视大数据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本章在阐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基本理论基础之上分析了大数据对教育方法的创新、发展与改进。大数据重构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原则,为方法创新增添了复杂性原则、客观关联原则和可视化原则方法。大数据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的认识方法更为精准、实施方法更加以数据驱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更加“让数据说话”。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复杂性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复杂性思维、复杂性方法、复杂性工具。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转变思维方式,学习新的方法,掌握复杂性工具。大数据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大的贡献就是大数据力求实现对人的思想情感的量化和精准化把握,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事实”的把握能力,它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是客观的、全面的和复杂的。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努力实现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从而在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统一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吴敏[10](2021)在《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高校辅导员工作涵盖大学生学习与生活各个方面,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与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质量不仅与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发展相关、与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相关,更与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息息相关。本论文将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的问题居于管理学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研究,并将质量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于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之中。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基于对高校辅导员工作近百年来历史发展进程的梳理,分析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的基本问题。同时,选取上海市各类有代表性的高校,分别从辅导员、学生、高校管理层几个层面对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的实践现状开展实证研究,分析探讨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放眼于世界寻求有益的经验与借鉴,聚焦于研究美国与英国两国高校在学生事务工作质量管理中的实践经验,结合高校案例分析总结有益的体系与方法。最后针对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实践现实问题,研究如何构建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的体系框架与实践路径。第一章“绪论”部分,对本研究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缘起进行了说明,通过相关文献梳理对高校辅导员、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在此基础上提出整体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并根据研究内容设计了研究思路与主要的研究方法。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二章到第六章的内容,围绕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的研究而展开具体的分析。第二章进行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基本问题研究,包括梳理近百年来高校辅导员工作制度的发展历程,厘清辅导员工作发展与质量提升实践的历史脉络,在此基础上结合质量管理的理论试图界定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的主体、内涵以及质量观等基本问题。第三章是开展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实践现状的实证研究,选取了上海市12所不同类型的高校,并从辅导员与学生、政府与高校几个维度对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的现状尤其是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与分析。第四章与第五章则分别以美国与英国两个国家的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质量管理的实践现状为研究主题,结合实践案例进行比较研究。第六章落脚到构建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的体系框架与实践路径,从质量管理体系与专业标准体系来构建高校辅导员工作体系框架,并提出了有效的实践工具。最后一章第七章结语部分则对论文的研究结论、研究创新、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进行了归纳总结。

二、面向21世纪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再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21世纪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隐性法治教育的概念、特征与定位
    2.1 隐性法治教育的相关概念辨析
        2.1.1 法治教育
        2.1.2 显性法治教育
        2.1.3 隐性法治教育
    2.2 隐性法治教育的特征与功能
        2.2.1 潜隐性及其渗透功能
        2.2.2 非正式性及其弥散功能
        2.2.3 非智性及其陶冶功能
        2.2.4 渐进性及其持久化功能
    2.3 辩证认识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
        2.3.1 科学把握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定位认识取向
        2.3.2 辩证把握隐性法治教育与显性法治教育的关系
第三章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3.1 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
        3.1.1 意识形态理论
        3.1.2 实践认识理论
        3.1.3 文艺理论
    3.2 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
        3.2.1 接受理论
        3.2.2 自我教育理论
        3.2.3 感染教育理论
        3.2.4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
        3.2.5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理论
    3.3 其他学科的理论资源
        3.3.1 缄默知识理论
        3.3.2 潜意识理论
        3.3.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3.3.4 隐性课程理论
第四章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现实背景与现状分析
    4.1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现实背景
        4.1.1 经济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教育环境复杂化
        4.1.2 现代化变革所带来的空间拓展化
        4.1.3 法治化发展所带来的法治教育需求内生化
        4.1.4 高等教育发展所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显隐教育协同化
    4.2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现状调查
        4.2.1 调查概况
        4.2.2 调查结果
    4.3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4.3.1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与学生学习需求不对接
        4.3.2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运行机制不完善
        4.3.3 人们对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认识不充分
第五章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过程机制
    5.1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要素构成
        5.1.1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主体
        5.1.2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客体
        5.1.3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介体
        5.1.4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环体
    5.2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过程分析
        5.2.1 知识转移过程分析
        5.2.2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知识转移过程
    5.3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
        5.3.1 理论框架
        5.3.2 基本假设与模型构建
        5.3.3 数据调查与结果分析
第六章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实践策略
    6.1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发展理路
        6.1.1 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坚持法治教育和个人需求相统一
        6.1.2 以“显隐结合”为原则,坚持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相统一
        6.1.3 以“三全育人”为路径,构建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立体化“场域”
        6.1.4 以“铸魂育人”为目标,培养新时代“德法兼修”的高素质人才
    6.2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教育原则
        6.2.1 “以生为本”的原则
        6.2.2 “滴灌式”教育原则
        6.2.3 协同化育人原则
    6.3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实施举措
        6.3.1 开发教育载体,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空间
        6.3.2 创设教育情境,激发大学生的美好法治情感
        6.3.3 强化制度实践,内化法治价值引领
        6.3.4 优化社会环境,厚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6.4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6.4.1 建立项目化运行机制,为供需双方的空间交汇提供制度保障
        6.4.2 打造智慧教育系统,实现多重法治教育空间的协同
        6.4.3 发掘社会资源,形成多方资源的良性互动
    6.5 强化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保障措施
        6.5.1 掌握主动权
        6.5.2 明确管理权
        6.5.3 把握话语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工程”的频发引起人们对工程伦理的广泛关注
        1.1.2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1.3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框架
        1.3.1 章节安排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关键概念解读
        2.1.1 伦理与道德的辨析
        2.1.2 工程伦理的内涵
    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现实演绎:基于系统文献综述法的分析
        2.2.1 研究方法
        2.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Q1)
        2.2.3 工程伦理的教学策略(Q2)
        2.2.4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评估手段(Q3)
        2.2.5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Q4)
        2.2.6 本节述评
    2.3 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的主题聚类: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
        2.3.1 文献计量方法概述
        2.3.2 资料收集
        2.3.3 共词分析
        2.3.4 共词网络分析
        2.3.5 多维尺度分析
        2.3.6 本节述评
    2.4 文献述评
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构成
    3.1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3.1.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与流程
        3.1.2 资料采集
    3.2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
        3.2.1 开放式编码
        3.2.2 主轴式编码
        3.2.3 选择性编码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2.5 本节小结
    3.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现路径
        3.3.1 微观维度的培养机制:以认知发展为指导再造教育要素
        3.3.2 中观维度的协同机制:以协同优势为指导赋能中介对象
        3.3.3 宏观维度的情境机制:以现象学为指导调适多元场域
    3.4 本章小结
4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案例分析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4.2 培养机制的案例分析
        4.2.1 知识生成:聚焦伦理教育知识建构者的职能重构
        4.2.2 具身认知:创设面向真实世界的“开放式”学习情境
        4.2.3 学习进阶:用“全周期”课程序列搭建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梯
        4.2.4 伦理体验:强化解决工程伦理现实困境的实践基质
        4.2.5 案例分析讨论
    4.3 协同机制的案例分析
        4.3.1 工程社团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4.3.2 政府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4.3.3 案例分析讨论
    4.4 情境机制的案例分析
        4.4.1 美英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职业主义催化的路径选择
        4.4.2 德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对技术负责的民族传统
        4.4.3 法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消解”在精英工程师的培养中
        4.4.4 中日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二元构造”下的层序互补
        4.4.5 案例分析讨论
5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
    5.1 调研对象
    5.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5.2.1 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5.2.2 初始评估指标的选取
        5.2.3 问卷设计与预测试
    5.3 现状的实证评估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赋值
        5.3.2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结论
        5.4.2 延伸讨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面临的潜在障碍
    5.5 本章小结
6 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
    6.1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规范性审视
        6.1.1 合理性的审视
        6.1.2 合规律性的审视
    6.2 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
    6.3 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
    6.4 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评估问卷
附录3 评估指标赋权表
附录4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课程大纲
附录5 弗吉尼亚大学课程大纲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3)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大数据让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大数据与教育交叉研究综述
        三、研究评析
    第三节 逻辑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内容框架
    第四节 重点、难点及预期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解读
        一、大数据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审视
        一、感性对象性活动之数据生成逻辑
        二、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之数据发展动因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数据应用的方法论基础
        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之数据应用的价值取向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自组织系统阐释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复杂自组织系统特征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化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换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数据工作机制
第二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一、基于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分析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者访谈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一、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二、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与原则
        三、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体系
        四、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转型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优势
        一、大数据关键技术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用
        二、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数据交互
        三、教育管理平台载体的数据智能
        四、教育管理实践数据的跨域应用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性分析
        一、基于数据技术的效率提升
        二、基于证据的日常教育管理
        三、基于数据评价的工作改进
第三章 基于大数据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转向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呈现
        一、精准画像:大数据精确反映学生行为状态
        二、规律探寻:大数据有效呈现学生活动规律
        三、超前感知:大数据准确研判学生活动趋向
    第二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
        一、线性思维
        二、系统思维
        三、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
        一、普适教育
        二、个性化培育
        三、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
        一、认知培育
        二、实践养成
        三、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的实效性与长效性
    第五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
        一、需求侧适应
        二、供给侧发力
        三、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第四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第一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二、守正创新原则
        三、趋利避害原则
        四、循序渐进原则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库建设与运行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采集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预处理与存储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挖掘与建模分析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可视化与应用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解释与反馈
    第三节 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
        一、数据画像
        二、精准资助
        三、异常告警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保障
    第一节 个体主观条件
        一、培育大数据意识与大数据思维
        二、掌握大数据知识与大数据技能
        三、提升大数据伦理与管理理性
        四、把握大数据应用的价值导向
    第二节 技术条件保障
        一、开发和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平台
        二、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核心技术团队
    第三节 组织与制度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推进教育政策实施与制度建设
        三、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第四节 文化环境保障
        一、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二、培育校园数据文化
        三、优化校园人文环境
结语: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结合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学的知识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1.1.2 高等教育学反思学科建设的需要
        1.1.3 科学知识整合性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进展
        1.2.1 国内关于高等教育学的研究进展
        1.2.2 国内外关于知识基础的研究进展
        1.2.3 高等教育学学科知识的研究进展
        1.2.4 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本研究的启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高等教育学
        2.1.2 知识基础
    2.2 研究计划
        2.2.1 整体思路
        2.2.2 具体研究内容
        2.2.3 研究线路图
        2.2.4 研究方法
        2.2.5 研究重点与难点
        2.2.6 研究创新之处
    2.3 研究工具及数据获取
        2.3.1 研究工具
        2.3.2 数据获取
第3章 我国高等教育学知识基础透视
    3.1 基础数据及处理
        3.1.1 中国引文数据库基础数据及处理
        3.1.2 CSSCI数据库基础数据及处理
    3.2 高等教育学知识基础的呈现
        3.2.1 高被引论文
        3.2.2 高被引专着
    3.3 高等教育学知识基础的内容分析
        3.3.1 高被引论文的研究主题
        3.3.2 高被引专着的内容分析
第4 章 我国高等教育学知识基础的演进
    4.1 共被引论文的阶段性分析
        4.1.1 共被引论文聚类主题的演进
        4.1.2 共被引论文聚类主题的演进特征
    4.2 高被引学术专着的阶段性分析
        4.2.1 不同时期高被引学术专着的构成变化
        4.2.2 不同时期高被引学术专着的变化特征
第5章 基于知识基础研究的学科建设路径探索
    5.1 我国高等教育学知识基础的现状审视
        5.1.1 学术研究规范初步建立,但尚待提高
        5.1.2 专门化知识体系基本成型,但独立性欠佳
        5.1.3 经验型知识构成丰富,但理论探寻匮乏
        5.1.4 交叉学科属性明显显现,但知识整合能力不强
        5.1.5 国际化特征表现强烈,但中国特色未能彰显
    5.2 基于知识基础研究的学科建设策略
        5.2.1 增强学科自信,正视学科合法性质疑
        5.2.2 基于现代学科标准,探索“再学科化”发展之路
        5.2.3 面向高等教育实践,提炼基于实践的“理论之花”
        5.2.4 强化本土意识,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内“价值观念”基本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1.4.1 论文创新
        1.4.2 论文不足
第2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理论概述
    2.1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内涵
        2.1.1 价值观念
        2.1.2 思想政治教育学
        2.1.3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价值观念”
    2.2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属性
        2.2.1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阶级属性
        2.2.2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社会属性
        2.2.3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个体属性
    2.3 “价值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地位
        2.3.1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核心
        2.3.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关键
        2.3.3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统摄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构成要素
    3.1 价值观念主体角色的定位意识
        3.1.1 “我是谁”的自我意识
        3.1.2 “为了谁”的使命意识
        3.1.3 “成为谁”的目标意识
    3.2 价值观念主体尺度的原则意识
        3.2.1 支配性的首位原则意识
        3.2.2 化解性的服从原则意识
        3.2.3 互通性的共享原则意识
    3.3 价值观念主体应然的规范意识
        3.3.1 法律规范意识
        3.3.2 道德规范意识
        3.3.3 纪律规则意识
    3.4 价值观念主体理想的实践意识
        3.4.1 主体的行动意志
        3.4.2 主体的工具理性
        3.4.3 主体的反思意识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基本特性
    4.1 价值观念的主体性
        4.1.1 主体确立的价值取向
        4.1.2 主体衡量的价值评价
        4.1.3 主体向往的价值追求
    4.2 价值观念的超知识性
        4.2.1 知识是价值观念的来源之一
        4.2.2 价值观念的牢固性依赖知识
        4.2.3 知识与价值观念同构筑思政
    4.3 价值观念的多元性
        4.3.1 价值观念存在主体差异
        4.3.2 价值观念隐含多元冲突
        4.3.3 价值观念达成多元共识
第5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存在形态
    5.1 以价值目标为旨归的理想形态
        5.1.1 理想源自人的“自为”需要
        5.1.2 理想表征人的本质力量规定
        5.1.3 思想政治教育学以崇高追求引导理想
    5.2 以价值判断为核心的信念形态
        5.2.1 信念是主体价值判断过程
        5.2.2 信念承载着价值定向功能
        5.2.3 思想政治教育学以科学精神引导信念
    5.3 处价值统摄高位阶的信仰形态
        5.3.1 信仰是价值观念主体的“精神定在”
        5.3.2 信仰是价值观念主体的“主心骨”
        5.3.3 思想政治教育学以社会存在生发信仰
    5.4 价值观念三种形态的内在逻辑
        5.4.1 理想是信仰的具象转化
        5.4.2 信念是理想的精神力量
        5.4.3 信仰是处高位阶的信念
第6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评价标准
    6.1 价值观念的“合规律性”评价标准
        6.1.1 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趋向
        6.1.2 契合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定
        6.1.3 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6.2 价值观念的“合目的性”评价标准
        6.2.1 有力助推政治社会化的双向目的
        6.2.2 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与利益诉求
        6.2.3 满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目的
    6.3 价值观念的“合实践性”评价标准
        6.3.1 坚实巩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
        6.3.2 扎根并助推社会实践的发展
        6.3.3 指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旨归
第7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研究的时代价值
    7.1 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先导的必然选择
        7.1.1 保持主流意识形态的适度张力
        7.1.2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潮引领
        7.1.3 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的行为先导
    7.2 凝聚社会成员价值合力的基本要求
        7.2.1 坚定社会成员的理想信念
        7.2.2 凝聚社会成员的道德伟力
        7.2.3 聚积社会成员的文明力量
    7.3 坚定公民价值观自信的重要支撑
        7.3.1 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理力量
        7.3.2 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力量
        7.3.3 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和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形态和形态学
        (一)形态概念内涵及辨析
        (二)形态学理论及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形态
        (一)马克思主义形态概念的出场语境和基本含义
        (二)研究范例: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形态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借鉴和启示
    三、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及其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内涵与特征
        (二)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
        (三)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的出场语境与研究逻辑
    一、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的出场语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丰富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及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理路
        (一)“从抽象到具体”逻辑理路的基本规定
        (二)“从抽象到具体”逻辑理路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适用性
        (三)“从抽象到具体”逻辑理路在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中的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架构
    三、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起点
        (一)凝结为理论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为逻辑起点的依据
第三章 结构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定位与潜隐形态
        (一)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社会定位
        (二)渗透在其他社会要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潜隐形态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与构件形态
        (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构成
        (二)基于要素的思想政治教育构件形态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运行与运作形态
        (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运行和实现
        (二)贯穿于整体环节的思想政治教育运作形态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内核形态
        (一)始基于社会关系和秩序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
        (二)反映本质关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核形态
第四章 历史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
    一、阶级社会基本场域与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形态
        (一)阶级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基本时空场域
        (二)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形态的历史呈现
    二、人类历史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逻辑论证
        (一)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形态的前提追问与时空扩展
        (二)原始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推论
        (三)共产主义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推论
        (四)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形态的完整序列
    三、人类历史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演进规律
        (一)边界扩展、否定回归与聚合统一
        (二)熔铸于人类自我超越、自我确证的解放历程中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问题归依与价值旨趣
    一、理论反思:形态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拓展和深化
        (一)形态研究是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重要理论工具
        (二)形态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本质的再认识
        (三)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的回归和跃升
    二、现实观照: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态定位
        (一)当代中国发展的时空方位和特征
        (二)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渡形态
    三、形态研究视域下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守正创新
        (一)发展现状、问题及原因
        (二)改进方略、原则及路径
        (三)新形态的探索、尝试与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当代理工科大学生科技伦理观教育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对已有研究现状的评价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理论依据
        1.4.4 创新之处
2 科技伦理观教育的相关概念及其在理工科大学生中进行的必要性
    2.1 科技伦理观的概念
        2.1.1 科技伦理观的内涵
        2.1.2 科技伦理观的特点
    2.2 科技伦理观教育的概念
        2.2.1 科技伦理观教育的内涵
        2.2.2 科技伦理观教育的内容
        2.2.3 科技伦理观教育的发展趋势
    2.3 当前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科技伦理观教育的必要性
        2.3.1 由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决定
        2.3.2 由当前国内外科技工作者职业发展形势所决定
        2.3.3 由当前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个人发展特点所决定
        2.3.4 由当前我国绿色科技发展要求所决定
3 理工科大学生科技伦理观教育的现状分析
    3.1 理工科大学生科技伦理观教育现状的调查设计与总体分析
        3.1.1 调查对象与目的
        3.1.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方法
        3.1.3 调查的总体结果与分析
    3.2 理工科大学生科技伦理观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3.2.1 将伦理视为科技发展的束缚
        3.2.2 对待科技伦理问题的道德行为选择模糊
        3.2.3 高校科技伦理观教育的效果不理想
4 制约理工科大学生科技伦理观教育实效性的因素
    4.1 制约理工科大学生科技伦理观教育实效性的客观因素
        4.1.1 过分重视科技功利主义的社会风气
        4.1.2 重专业轻伦理的评价方式
        4.1.3 缺少现实关怀的伦理教育
    4.2 制约理工科大学生科技伦理观教育实效性的主观因素
        4.2.1 持有科技的价值中立观点
        4.2.2 对于科技伦理教育缺乏认同感
        4.2.3 过于关注自身专业知识与技能操作
5 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科技伦理观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5.1 借鉴国外科技伦理观教育的成熟经验
        5.1.1 美国将服务学习与科技伦理教育相结合
        5.1.2 德国以具体与现实问题入手
        5.1.3 法国运用非技术性教育的模式
    5.2 多样的科技伦理观教育的方法
        5.2.1 他律促进自律的方法
        5.2.2 技能与技德统一的方法
        5.2.3 现实与虚拟结合的方法
    5.3 合适的科技伦理观教育活动形式
        5.3.1 运用课程思政进行科技伦理观教育
        5.3.2 创设良好的科技伦理观教育环境
        5.3.3 组织模拟活动提高解决科技伦理问题的能力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演进研究(1978-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2.研究问题
    (二)相关概念界定
        1.高等教育
        2.人才培养
        3.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三)相关文献综述
        1.关于高等教育的相关研究
        2.关于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3.关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
        4.研究评述
    (四)研究价值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历史研究法
        3.比较研究法
一、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演进(1978-2020 年)
    (一)恢复建设时期:“单一”转向“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1978-1991 年)
        1.培养四有人才,对单一型培养目标进行扬弃
        2.重视高校德育,提升认识水平与思想素质
        3.调整科类结构,补充和完善高校专业目录
        4.恢复教学运转秩序,保障高校教学中心地位
        5.探索本科教育评估工作,统一规划毕业生分配
    (二)内涵发展时期:面向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1992-2009 年)
        1.重视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呈多样化趋态
        2.改进高校德育,落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修订专业目录,持续助推高校专业结构升级
        4.以“三个面向”为矢,深化高校教学改革
        5.普及本科教学评价工作,并轨毕业生就业制度
    (三)守正出新时期:围绕创新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2010-2020 年)
        1.把握时代需求,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人才
        2.创新高校德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调控专业布局,助推专业设置规范化发展
        4.以教育信息化为基,全面提升高校教学质量
        5.优化本科教学评价工作,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外部因素的影响
        1.政府权力主导高等教育发展
        2.经济发展水平助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3.科学技术发展给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带来挑战
    (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诉求
        1.培养社会所需之才: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2.提升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3.提高学生全面素质:高等教育的文化价值
    (三)个体自我发展与完善的需求
        1.个体的全面发展需求
        2.个体的个性发展需求
三、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显着特点
    (一)人才培养理念的不断调试与多样化
        1.倡导文化素质教育理念,平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
        2.倡导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促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二)始终推重“德育为先”,以多种形式扩宽德育内涵
        1.重视思政教育,全面恢复德育建设
        2.以“两课”为基,浇筑高校德育以新内容
    (三)逐步融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一体的教学模式
四、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反思
    (一)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
        1.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更新不及时
        2.高校专业布局偏离市场需求,欠缺应用性
        3.课程结构有所失衡,课程内容相对固化
        4.就业服务体系缺位,制约高校人力资源流动
    (二)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未来展望
        1.更新培养理念与目标,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2.有机调整高校专业布局,增强专业设置实际效用
        3.立足学生需求,搭建科学灵活的教学与课程体系
        4.多措并举促进就业创业教育,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文献调研的方法及整体状况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涵义的研究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范式研究
        (四)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研究
        (五)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内容研究
        (六)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方法创新研究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创新之点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大数据时代教育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
    一、大数据与大数据时代
        (一)数据的含义
        (二)大数据概念的提出
        (三)对大数据的多维解读
        (四)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
    二、教育大数据
        (一)教育大数据的内涵及特征
        (二)教育大数据的类型
        (三)教育大数据的基本功能
        (四)教育大数据面临的问题
    三、范式理论
        (一)范式概念的内涵
        (二)范式的表现形式
        (三)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涵义及其特征
    一、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涵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涵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及其发展形式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理解
        (二)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主要类型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范式的重要特征
        (一)体现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
        (二)大数据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三)大数据提升了对人的思想进行量化分析的能力
    四、大数据对人的思想量化分析的内在机制
        (一)通过测量人的行为来分析人的思想
        (二)通过语言来分析人的思想
第三章 大数据视域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审视与反思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对象
        (三)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中的新主体
        (一)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新主体的萌发
        (二)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新的主体类型
        (三)思想政治教育新主体基本功能是数据治理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中的教育对象
        (一)大数据深刻影响着教育对象的行为方式
        (二)大数据深刻影响着教育对象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
        (三)大数据通过数据画像提升了对自身的认知
        (四)“信息茧房”对教育对象的束缚
第四章 大数据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理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涵义及其特征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成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守正与创新
    二、大数据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用数据说话日渐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二)大数据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时代特色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来源
        (一)已有大数据研究成果
        (二)搜索引擎大数据
        (三)专业大数据平台
        (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数据库
        (五)专业在线调查平台
        (六)教育者自己进行大数据挖掘
    四、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途径
        (一)重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成方式
        (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空间
        (三)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精准性
        (四)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话语表达
        (五)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视化表达
    五、大数据对内容创新的案例分析及借鉴
        (一)大数据生成的《纸牌屋》
        (二)“编年系地”创造的叙事新图景
        (三)对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规划的大数据分析
第五章 大数据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理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涵及层次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要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结构
    二、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一般原则
        (一)复杂性原则
        (二)关联性原则
        (三)可视化原则
    三、精准化的认识方法
        (一)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内涵
        (二)大数据极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的能力
        (三)大数据有效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分析方法
        (四)大数据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科学化
    四、数据驱动的实施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驱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深互动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推动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共享协动
    五、“让数据说话”的评价方法
        (一)大数据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依据的客观性
        (二)大数据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依据的多样性
        (三)大数据增创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缘起
        一、时代呼唤—新时代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之需
        二、提质增效—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发展的现实之需
        三、队伍发展—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与专业化建设之需
    第二节 核心概念解析
        一、高校辅导员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
        三、质量管理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文献检索基本情况
        二、国内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研究
        三、国外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研究
        四、国内外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研究综述的评析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整体研究问题与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基本问题
    第一节 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历史演进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发展的历史阶段分析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
    第二节 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的内涵界定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的内涵概念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的主体及其质量观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四、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的相关概念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的实践现状
    第一节 辅导员层面的实证研究
        一、实证研究方案设计
        二、调研问卷的分析
        三、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现状事实性调研的小结
    第二节 学生层面的实证研究
        一、学生层面的问卷调研
        二、调研问卷的分析
        三、学生层面问卷量表调研小结
    第三节 政府与高校开展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的举措
        一、政府对于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的制度设计与实施现状
        二、高校在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中的实践现状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的比较研究-美国高校
    第一节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质量管理发展历程
        一、促进学生发展阶段
        二、全面质量管理范式
        三、学生事务评估范式
    第二节 以专业标准驱动的学生事务质量管理
        一、CAS专业标准概述
        二、CAS专业标准的应用及相关资源
    第三节 基于专业胜任力的学生事务从业者质量管理
        一、专业胜任力范畴内容
        二、专业胜任力范畴的解读
        三、专业胜任力范畴的应用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的比较研究-英国高校
    第一节 英国高校学生事务质量管理概况
        一、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的质量观
        二、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体制
        三、英国高校学生事务质量管理模式
    第二节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对于学生事务的质量管理
        一、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在学生事务质量管理中的功能
        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的质量标准-以学生申诉与投诉事务为例
        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对学生事务的评估
    第三节 英国学生事务办公室对于学生事务的质量管理
        一、学生事务办公室的愿景与功能
        二、监管框架对于学生事务质量管理的作用---以“学生支持”为例
        三、学生事务办公室所提供的其他质量管理举措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的体系与方法
    第一节 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体系
        一、质量管理基本原则与辅导员工作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的理论架构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实践框架
    第二节 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标准体系
        一、辅导员工作基础标准
        二、构建辅导员工作专业标准
        三、优化辅导员工作从业者标准
        四、组建辅导员工作标准委员会
    第三节 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的实践工具
        一、质量管理实践的权变观点
        二、服务质量管理方法-以SERVQUAL为例
        三、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
第七章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质量管理能够促进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提升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实践现状存在诸多问题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的理论框架
        四、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的实践框架
    第二节 研究创新
        一、研究主题的创新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三、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面向21世纪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再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研究[D]. 郑艳菊. 河北大学, 2021
  • [2]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D]. 李恒. 浙江大学, 2021(01)
  • [3]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邓晶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4]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学的知识基础研究[D]. 孙莉. 吉林大学, 2021(01)
  • [5]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内“价值观念”基本理论研究[D]. 刘梅敬. 吉林大学, 2021(01)
  • [6]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D]. 王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当代理工科大学生科技伦理观教育实效性研究[D]. 王越.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9)
  • [8]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演进研究(1978-2020)[D]. 刘盈楠.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9]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张玉龙.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10]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管理研究[D]. 吴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标签:;  ;  ;  ;  ;  

对21世纪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再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