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RS485通讯传输线极性校正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小军[1](2021)在《基于EPICS的加速器过程控制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近代物理研究所承担了多项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的建设任务,例如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LEAF,SSC的直线注入器SSC-LINAC、珠江直线加速器治癌装置、新疆理化所质子位移损伤效应模拟装置—PREF、空间环境地面模拟研究装置—SESRI、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等。控制系统的任务目标由原来专注于一台加速器的建设迈向多台共建,传统加速器子系统分工和建设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工程建设需求,需要对加速器过程控制技术中的标准化、规范化的系统设计方法,标准化、规范化的开发流程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程实施过程做相关技术研究,以便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多台装置的建设任务。根据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的特点,其系统模块组成基本相似,主要由离子源、低能传输线、射频四极场加速器、中能传输线、高能传输线、同步环和各个终端组成。本文在完成LEAF、SSC-LINAC和珠江直线加速器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EPICS的加速器过程控制通用IOC模块和硬件设计标准,为加速器过程控制提供了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模板,在保证过程控制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软硬件开发及工程建设周期。论文对加速器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采用EPICS作为LEAF、SSC-LINAC和珠江直线加速器过程控制系统的软件架构,建立了LEAF的离子源控制系统,LEAF和SSC-LINAC的磁铁电源控制系统,三个项目的真空控制系统、仪表控制、SSC-LINAC和珠江直线加速器的磁铁温度监测系统、腔体状态监测系统和设备安全联锁系统等。主要技术成果有:采用协议转换将设备硬件接口统一化,并进行了IOC的模块化封装;总结了加速器过程控制系统常用的硬件设备,进行了设备级与系统级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按照相关规范制定了过程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标准化流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系统整体稳定性得到大幅度提高,为加速器过程控制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模板。设计并建设完成的LEAF装置、SSC-LINAC和珠江直线加速器过程控制系统模块化、标准化程度高,维护和扩展简单高效;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强,能够保证加速器的高质量运行,为装置达到束流设计指标提供了可靠保障。
徐泽旸[2](2021)在《基于海思处理器的小型化数据采集传输节点硬件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广泛应用于水下资源勘探、海洋环境监测等领域。近年来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加,对数据采集传输节点的传输带宽、同步性能、外形尺寸等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芯片进口受到了更多限制。为此,研发满足系统性能指标并实现系统国产化设计的数据采集传输节点具有迫切需求。本文研究开发了基于海思处理器的小型化数据采集传输节点。节点采用海思处理器和安路FPGA为核心器件进行设计,控制前端采样模块进行数据采集与传输。海思处理器通过RMII接口与安路FPGA互连,完成命令解析处理并对采样数据进行组包。FPGA扩展双路千兆以太网接口完成高带宽数据路由及转发,同时扩展了多路高速RS-485接口与前端采样模块进行通信。此外,基于IEEE1588协议改进了时钟同步方案并设计了FPGA同步逻辑,实现节点间多通道数据的高精度同步采集。本文完成了节点的硬件测试和功能测试。首先测试了节点电源和时钟信号的质量,然后验证了以太网传输逻辑并测试了链路带宽,最后测试了节点的时钟同步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节点各项性能指标满足系统要求。
岳列红[3](2020)在《潜油电泵井多参数检测与信号传输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人类对石油开采要求的逐渐提高,潜油电泵在油田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为了实时监测其工作状况,以提高石油开采效率及系统可靠性,本文通过潜油电泵井地面控制系统及信号传输系统对多参数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及时发现系统故障,以确保整个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并降低其生产及维护成本。本文对潜油电泵井多参数检测与信号传输系统进行详细研究,研制了井下多参数采集电路中基准电流的测量方法,并完成了在地面三相电缆铠皮处对系统泄漏电流的测量;采用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微控制器STM32F103VET6改进潜油电泵井地面控制系统;主控板上设计的电源电路由+24V转±12给多参数电流信号的A/V转换电路供电;+24V转+5V电路给TFT-LCD液晶显示屏供电,+5V转+3.3V给MCU及其外围电路供电;系统测量的多参数数据经A/V转换电路处理后将其传输至地面MCU进行一系列的显示、存储、报警等;采用TFT-LCD液晶显示屏用来直观显示所测量的多参数数据;采用SD卡存储大量的多参数历史数据;研制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其小信号继电器提示各参数超过阈值的系统故障,大功率继电器控制井下供电;通过星点等势原理为井下监测系统供电,完成了本系统各个通信部分的技术研究,分别是井下与地面机箱通信:采用基于420mA模拟电流的信号传输;地面机箱与工控机通信:采用基于RS-485总线的信号传输;远程终端通信:采用基于SIM800C的GPRS无线数据传输。通过地面与井下系统接口匹配及联机试验,将系统测量的温度、压力、振动、基准电流以及泄漏电流信号以420mA电流环的方式传输至地面控制系统,经MCU分析处理后能准确的完成各个参数的模拟试验;实现了TFT-LCD液晶屏显示当前的多参数数据;完成了井下滤波电路仿真实现;对系统的故障原因及可靠性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元器件高温筛选和地面控制系统电路板PCB设计进行可靠性处理;在地面控制系统使用基准电流的测量值对多参数测量结果进行校正,提高了多参数数据的精确性及潜油电泵系统的可靠性,使其能够长期稳定的运行。
石永强[4](2020)在《基于MEMS加速度计阵列的测斜仪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地质灾害,同时也是地震或者暴雨的次生灾害。这类灾害发生根本原因是边坡失稳,边坡失稳前期是一个变化缓慢的过程,随着时间积累土方内部位移超过阈值就会引发地质灾害,在大坝、深坑基挖掘、铁路路基防护和矿井作业上也常常会发生此类灾害。防止此类灾害的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对土方内部发生的微小位移变化进行长期监测,基于这个原理本文设计实现了 一种基于三轴MEMS加速度计阵列式的测斜仪,能够实现对微小位移进行监测,并可将监测情况进行图像呈现。本文设计的阵列式测斜仪是采用多个独立的测斜单元通过顺序编组方式相互协同工作,在静态方式下实现对土体内部微小偏移变化进行连续的自动监测。工作原理是阵列式MEMS加速度传感器模拟信号通过单片机进行采集并转换成数字信号最后传送到PC端,PC端通过相应算法解析出传感器空间姿态,通过图形显示系统形状变化。设计系统分为硬件通讯架构设计与软件数据解析与优化算法。通讯架构以RS485作为节点间通讯,STM32、16位高精度可编程AD芯片、MEMS加速度计单元模块三者实现节点内部通讯。系统以8个监测单元配合一个STM32单片机构成基本编组实现数据采集、模数转换和数据上传,单个或多个基本编组均可构成阵列式测量系统。软件算法方面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传感器数据进行最优值估计,最终通过欧拉角与转换矩阵实现将加速度信号解析为传感器空间坐标,并借助MATLAB实现图形显示。通过测试,本设计系统单节测量单元最高可分辨0.07°倾角,1米长度的线性阵列单元末端能够测量5mm位移。本文主要工作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设计采用MEMS加速度传感器作为检测单元,通过STM32与AD芯片配合单元模块,实现一个MCU对八个单元模块的数据采集并以8个单元模块构成一个编组作为一个数据节点;(2)系统通讯方式分为两级实现,上级是以RS485方式实现上位机与编组节点单元通讯,次级通讯结构是编组节点与其负载的单元模块间数据传输。上级通讯实现数据互传,次级通讯结构是编组内部实现单元控制与数据采集;(3)对系统的非正交误差、比例因子和零偏输出值进行分析和校准,采用卡尔曼滤波实现过滤噪声信号对连输出数据进行最优估计,最后通过欧拉角法与转换矩阵实现姿态解析,将系统状态通过图形方式表现出来。
郭俸佐[5](2020)在《基于ZYNQ的滑轨试验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滑轨试验数据采集系统是某型号雷达动态参数测试的关键设备。本文通过滑轨试验模拟弹载雷达系统的实际测试工况,基于此设计了一套兼容多种高速通信总线、具有多通道数据采集、高速率数据传输、大容量数据存取功能、并且能够承受11g过载的雷达模拟实验的数据记录设备。搭配远程控制供配电遥控设备组成滑轨试验数据采集系统。在总结项目的功能需求及技术指标之后,将系统设计划分为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两部分,并在设计完成之后对系统进行部分的功能仿真与指标测试。系统硬件由四块板卡组成,数据记录设备中的核心主控板搭载ZYNQ芯片作为整个数据采集系统的主控制器;高速数据通讯板卡设计了系统高速数据通讯模块——光纤通讯、DDR SDRAM缓存与多路千兆以太网通讯,另外主控外围辅助电路和系统电源模块也在此板卡;串行通讯与数据采集板卡则包含串行通讯电路与模拟量采集模块、DDR缓存模块与CF存储模块等接口电路,其中串行通讯电路中有LVDS通讯、RS-485通讯等。远程配电遥控板卡实现了远程控制、系统配电、断电延时的功能。系统软件主要是固件逻辑开发和驱动程序设计两部分,在固件逻辑中首先是ZYNQ PS与PL主控通讯逻辑,用于PS与PL数据交互;在串行通讯逻辑中介绍了RS-485通讯逻辑、RS-232通讯逻辑等;另外还有20路模拟量采集逻辑、PL DDR SDRAM缓存控制逻辑以及CF卡存储逻辑设计。而驱动程序中基于多核ZYNQ中断与共享内存的方式实现多路千兆以太网通讯链路的设计,满足系统要求的多网口数据传输的功能。最后,本文对设计的滑轨试验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部分硬件及逻辑仿真,同时利用已有的设备条件进行了硬件与软件测试。在硬件仿真中对抗高过载保护壳进行结构力学仿真与高速信号完整性进行仿真,逻辑中主要对设计的部分通信功能逻辑与存储逻辑进行仿真。在硬件测试中主要对板卡进行部分功能性测试,软件测试中主要对以太网链路的收发功能与系统速率指标进行测试,其单端口具备800Mbps的平均通信速率。系统主要功能及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何旺[6](2020)在《具有物联网功能的新型涡轮工业流量计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智能制造的飞速发展,工业领域对流量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涡轮流量计作为流量监测领域中大量应用的传感器,其传统感应线圈易受电磁干扰的影响,精度不高;且当前流量计智能化程度低,通讯接口单一。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无线传感技术和非线性矫正技术,开展了具有物联网功能的新型涡轮工业流量计的研究与开发。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采用新型 TMR(Tunnel Magnetoresistance)和 AMR(Anisotropic Magnetoresistance)传感器替代感应线圈实现了变化磁场的检测,设计了传感器的差分放大、方波转换及高频滤波等信号调理电路,通过模块化的调理电路设计提高了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2)为提高智能化水平进行了新型工业流量计微处理器软件功能的开发,优化了流量测量算法,在测周法基础上引入了滑动均值滤波改善频率测量方法,并通过格拉布斯异常值剔除法消除测量粗大误差;设计了自动标定和校准等功能,实现了流量计的高稳定性、灵活配置和精准感知;(3)开发了有线/无线通用通讯接口,结合无线ZigBee技术构建涡轮流量计的物联网架构,实现了流量计节点到协调器网关的自动识别及组网,方便大量流量设备的快速部署;(4)针对现有涡轮流量计中传感器的非线性特性及温漂影响,设计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校正算法,并对网络进行离线和在线训练,实现传感器的非线性校正和温度补偿,保证全量程范围的准确测量。流量计的功能测试验证表明,通过校准配置流量计能够准确测量管道流量,并将数据从节点传输至网关,再上传到远程服务器,满足工业使用需求;设计的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校正算法能够明显改善非线性误差和温度影响,提高测量精度,适用性范围广,完全可以应用在其他传感器的补偿校准当中。
周念[7](2020)在《两种电磁传感器信号处理系统硬件研制》文中认为电磁传感器是把被测物理量转换为感应电动势的一种传感器,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大,同时不需要特别维护,在自动化系统中应用广泛。本文以电磁流量传感器和平面电磁传感器为研究对象,研究测量系统硬件设计方法。电磁流量传感器因其不受流体密度、温度、压力等因素影响,且管道内无阻流及活动部件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计量场合。电磁流量计输出信号幅值微弱,在实际工况下易受周围环境的电磁干扰,信噪比低而难以拾取。针对电磁流量传感器输出信号特征,提出高精度、低噪声的信号调理与转换电路设计方案,采用前级仪用放大电路实现阻抗变换和幅值放大;根据流量信号频率范围设计两级四阶巴特沃斯抗混叠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噪声信号;基于24位Σ-Δ型ADC设计高精度采样电路。提出电磁流量计电导率测量方案,可与流量测量同步进行而互不影响,采用基于能量衰减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实现管道内被测流体的电导率测量和空管侦测功能。最后对研制的电磁流量计变送器进行水流量标定实验和电导率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电磁流量计在流速为0.5m/s~5.0 m/s的范围内,相对误差最大为0.136%,重复性最大为0.044%,系统精度等级优于0.3级;电导率测量系统在电导率为100μS/cm~3000μS/cm的范围内满足3%的测量精度。平面电磁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大、可快速扫描检测等特点,多应用于医疗、生态环境、航空航天等领域。针对平面电磁无损检测系统对多通道高速信号同时采集、数据实时处理的要求,设计基于FPGA+DSP的双核处理器方案搭建数字信号处理系统。DSP作为主控制器,负责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数据通信,FPGA作为从控制器,主要实现时序的产生和控制、算法部分的处理等。设计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的高频正弦激励产生方案,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频率可调的特点。设计高精度、低噪声的高速信号调理和采集电路,包括全差分放大电路、无源抗混叠滤波电路和高速数据采集与转换电路等,能够实时实现多通道信号的数据采集与转换。
李冲[8](2020)在《基于固态调功器独立加热控制的冰盖热熔钻机测控系统研制》文中提出南极冰盖下存在着尘封千万年的液态湖水,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地质学、生物学、气候学价值。目前各国科学家纷纷致力于研究南极冰下湖无污染取样技术,由于钻探技术的限制以及对冰下湖特殊环境的保护,如何实现无污染取样已成为一个国际性难题。本文结合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设计了一套基于固态调功器独立加热控制的冰盖热熔钻机测控系统,配合加热钻头、科学载荷平台、内嵌式绞车系统等组成一套完整的钻具,用于南极冰下湖探测。其中,电力传输及电源变换系统负责将冰面电力传输至钻具中,随钻嵌入式测控系统负责钻具传感器数据采集与模块控制,冰面上位机软件负责显示钻具状态以及下发控制指令,三个部分相互配合,完成设计目标。本文详细描述了系统设计方案,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使用交流800V电源进行电力传输,为了实现钻头及侧壁的独立加热调节,自行研制固态调功器。随钻嵌入式测控系统包括主控制板电路以及各种分布式传感器系统组成的从机电路,从机和主机之间使用RS485总线进行通讯。为了适应南极特殊的环境,自行研制了传感器,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阐述。主控系统程序使用了u C/OS-Ⅲ操作系统来提升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提出一种新颖的传感器采集程序流程,改善数据接收处理方法,使传感器响应速度大大提升。通过实验室内调试分别验证了各模块的功能,组装成为完整的测控系统后进行了模拟测试。随后前往试验场进行联调联试,验证了固态调功器梯度加热功能、科学载荷平台控制、绞车单元控制功能,随后组装成为完整钻具进行模拟钻进实验。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与联调联试,证明该测控系统能够顺利完成既定任务,验证了测控系统功能完整性,实现了测控系统设计需求。
刘铨[9](2020)在《继电保护装置浪涌冲击和瞬变脉冲群自动检测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智能电网和特高压的快速发展,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电磁环境越来越严峻。继电保护装置的开发设计、质量检测和运行维护等整个周期中都需要开展电磁兼容测试,然而继电保护装置的各类端口较多,现有电磁兼容测试方法检测效率难以满足新产品对研发周期的要求;同时,瞬态脉冲注入继电保护装置某一端口时会干扰其他端口,影响电磁抗扰度的检测结果。本文结合现有浪涌冲击和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标准及方法,通过开发电磁兼容自动化测试系统,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电磁兼容测试效率和检测准确度,有助于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检测水平、检测速度以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继电保护装置的电源回路、交流回路和开入开出回路运行特性;研究了继电保护装置电磁兼容检测现状,分析了浪涌冲击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的机理、危害、测试标准和方法;研究了浪涌冲击和瞬变脉冲群对继电保护装置电源端口、交流量输入端口、开关量输入输出端口的干扰影响。(2)建立了继电保护装置检测系统的多导体传输线模型,分析了继电保护装置检测系统中各类线缆间的串扰特性,分别研究了基于几何尺寸和有限元法的多导体传输线电磁参数提取方法,以及多导体传输线距地高度和线间距对串扰的影响。(3)提出了继电保护装置浪涌冲击抗扰度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自动检测方法,设计了自动测试平台以及能够在电源回路、交流回路和开入开出回路自动施加瞬态传导脉冲的开关矩阵;分析了浪涌冲击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施加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电源端口、交流量输入端口和开关量输入输出端口的瞬态脉冲波形和串扰特性;结合实际测试需要,开发了自动测试软件,对测试流程进行设计,得到自动测试软件指令集。(4)设计并搭建了继电保护装置浪涌冲击抗扰度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自动检测平台,通过实验研究了开关矩阵各端口的高频特性;以某型继电保护装置为实验对象开展了浪涌冲击抗扰度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自动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与手动测试相比,提出的继电保护装置浪涌冲击抗扰度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自动检测方法与测试系统能够满足GB/T 14598.26、GB/T 17626.4和GB/T 17626.5标准,并有效提升了继电保护装置瞬态传导抗扰度检测效率。
李琛[10](2020)在《基于M-BUS通信的泵站智能巡检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水利事业不断发展,泵站在水利调用、工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增长。目前对泵站运行状态的监测仍然处于人工巡检为主的半自动化状态,这种方式有明显的区域局限性,对泵站工作人员通勤也会造成不便且不能及时获取泵站信息。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M-BUS总线通信的泵站智能巡检系统,该系统改变了常规的专人值守的工作模式,实现泵站运行状态的远程智能巡检工作,达到自动监测、故障报警、提前预测等功能。本文研究的泵站智能巡检系统以STM32单片机为主控制器,采用M-BUS总线作为泵站状态信息的传输总线。针对信息传输过程中受线路的损耗及外界干扰导致总线连接的设备减少、传输误码率高等问题,对M-BUS总线接口进行自适应改进;通过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并验证其电路的可行性,仿真结果显示改进的自适应电路提高总线传输的稳定性及传输效率。由于采集的信号易受外界干扰,波动性大,不易满足巡检系统的准确性需求。运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泵站检测系统搭建模型,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得到了运行时的状态最优估计值,仿真结果显示检测的信息经过卡尔曼滤波算法后,能有效的降噪、滤除杂波、得到最优值;对卡尔曼一步估计算法进行改进,用于提前预测泵站工作状态,经验证表明预测算法对泵站运行状态的预测有较好的实用性。根据采集的信息与阈值进行对比,用来检测系统是否处于故障状态,从而控制泵站故障点的启停,减少故障发生。根据泵站智能巡检系统的应用需求,结合机智云平台完成了系统的远程通信组网。通过WiFi无线通信模块将采集的泵站状态信息通过单片机串口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或APP应用软件;可在APP查看泵站的工作运行状态,实现泵站远程信息化的管理,达到管理模式的创新,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对分散的泵站状态巡检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一种RS485通讯传输线极性校正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RS485通讯传输线极性校正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EPICS的加速器过程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加速器过程控制系统 |
2.1 过程控制概述 |
2.2 加速器过程控制系统 |
2.2.1 加速器过程控制组成 |
2.2.2 加速器过程控制特点 |
2.2.3 加速器过程控制要求 |
2.3 过程控制软件系统 |
2.3.1 软件实现功能 |
2.3.2 分布式控制系统 |
2.3.3 EPICS概述 |
2.3.4 EPICS IOC模块化封装 |
2.4 过程控制硬件系统 |
2.4.1 硬件基本构成 |
2.4.2 硬件实现功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LEAF过程控制设计与实现 |
3.1 LEAF工程简介 |
3.2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
3.2.1 控制系统网络 |
3.2.2 控制系统架构 |
3.3 过程控制系统实现 |
3.3.1 真空控制系统 |
3.3.2 磁铁电源控制系统 |
3.3.3 离子源控制系统 |
3.3.4 仪器仪表控制 |
3.4 调试及运行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SSC-LINAC过程控制设计与实现 |
4.1 SSC-LINAC工程简介 |
4.2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
4.2.1 控制系统网络 |
4.2.2 控制系统架构 |
4.3 过程控制系统实现 |
4.3.1 真空控制系统 |
4.3.2 磁铁电源控制系统 |
4.3.3 磁铁温度监测系统 |
4.3.4 设备安全联锁系统 |
4.3.5 腔体状态监测系统 |
4.4 调试及运行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珠江直线加速器过程控制设计与实现 |
5.1 珠江直线加速器工程简介 |
5.2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
5.2.1 控制系统网络 |
5.2.2 控制系统架构 |
5.3 过程控制系统实现 |
5.3.1 电磁兼容测试 |
5.3.2 控制机柜设计与装配 |
5.3.3 真空控制系统 |
5.3.4 磁铁温度监测系统 |
5.3.5 腔体状态监测系统 |
5.3.6 设备安全联锁系统 |
5.4 调试及运行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后续工作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基于海思处理器的小型化数据采集传输节点硬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研究概述 |
1.2.1 数据采集传输系统 |
1.2.2 CPU+FPGA混合架构 |
1.2.3 时钟同步技术 |
1.2.4 国产芯片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组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2 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2.2.1 传输接口设计 |
2.2.2 同步采样设计 |
2.2.3 国产芯片选型 |
2.2.4 系统架构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3 系统硬件设计 |
3.1 海思Hi3516 模块设计 |
3.1.1 百兆以太网接口 |
3.1.2 在线更新接口 |
3.1.3 配置接口 |
3.2 安路EG4A20 模块设计 |
3.2.1 千兆以太网接口 |
3.2.2 RS-485 接口 |
3.2.3 配置接口 |
3.3 时钟模块设计 |
3.4 电源模块设计 |
3.4.1 供电需求分析 |
3.4.2 供电结构设计 |
3.5 PCB设计与实现 |
3.5.1 PCB布局及层叠设计 |
3.5.2 PCB布线及约束 |
3.5.3 关键信号仿真 |
3.5.4 PCB设计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系统逻辑设计 |
4.1 系统总体逻辑架构 |
4.2 以太网传输通讯模块 |
4.2.1 以太网传输协议 |
4.2.2 以太网数据端口控制 |
4.2.3 以太网数据传输控制 |
4.2.4 时钟同步控制 |
4.3 RS-485 传输通讯模块 |
4.3.1 RS-485 传输协议 |
4.3.2 RS-485 端口控制 |
4.3.3 采样数据管理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及结果 |
5.1 系统测试平台 |
5.2 系统硬件测试 |
5.2.1 电源测试 |
5.2.2 时钟信号测试 |
5.2.3 系统功耗测试 |
5.3 系统功能测试 |
5.3.1 以太网接口传输功能验证 |
5.3.2 以太网接口带宽测试 |
5.3.3 以太网接口同步控制测试 |
5.3.4 RS-485 接口传输功能验证 |
5.4 系统测试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潜油电泵井多参数检测与信号传输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潜油电泵系统概述 |
1.3 国内外潜油电泵技术发展现状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4 潜油电泵井未来发展方向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潜油电泵井多参数检测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 多参数检测系统工作原理 |
2.1.1 地面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2.1.2 井下监测系统原理介绍 |
2.1.3 远程传输系统工作原理 |
2.2 监测系统供电设计 |
2.3 系统参数的测量设计 |
2.3.1 基准电流的测量 |
2.3.2 泄漏电流的测量 |
2.4 系统滤波电路优化 |
2.4.1 地面滤波电路 |
2.4.2 井下滤波电路 |
2.5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基于STM32 的地面检测与控制电路研究 |
3.1 地面电源电路研制 |
3.1.1 +24V转±12V电路研制 |
3.1.2 +24V转+5V电路研制 |
3.1.3 +5V转+3.3V电路研制 |
3.2 地面控制系统电路研制 |
3.2.1 基于STM32F103VET6 的最小系统研制 |
3.2.2 井下电源与模拟量接口电路研制 |
3.2.3 地面A/V转换电路研制 |
3.2.4 SD卡接口电路研制 |
3.2.5 TFT-LCD接口电路研制 |
3.2.6 RS-232 接口电路研制 |
3.2.7 USB接口电路研制 |
3.2.8 继电器驱动电路研制 |
3.3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潜油电泵井监测系统的通信技术研究 |
4.1 通信技术的整体结构设计 |
4.2 井下与地面机箱通信方式 |
4.2.1 信号传输方式的选取 |
4.2.2 基于4~20mA模拟电流的信号传输 |
4.3 地面机箱与工控机通信方式 |
4.3.1 基于RS-485 总线的信号传输 |
4.3.2 RS-485 通信电路研制 |
4.4 无线传输方式的选定 |
4.4.1 几种无线通信技术 |
4.4.2 传输方式的选定 |
4.5 GPRS通信技术 |
4.5.1 SIM800C通信模块 |
4.5.2 SIM800C芯片及外围电路 |
4.5.3 SIM卡接口电路 |
4.6 基于SIM800C的 GPRS无线数据传输 |
4.7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系统长期工作可靠性及测量结果的处理与校正 |
5.1 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
5.2 系统的可靠性处理 |
5.2.1 元器件筛选 |
5.2.2 地面控制系统电路板设计 |
5.3 系统故障原因分析 |
5.4 多参数测量结果的处理与校正 |
5.5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地面与井下系统接口匹配及联机试验 |
6.1 系统分时传输试验 |
6.1.1 温度试验 |
6.1.2 压力试验 |
6.1.3 振动试验 |
6.1.4 基准电流试验 |
6.2 泄漏电流试验 |
6.3 液晶显示软件实现 |
6.4 井下滤波电路仿真实现 |
6.5 系统联调试验 |
6.6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总结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4)基于MEMS加速度计阵列的测斜仪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边坡检测现状和方法 |
1.3 MEMS测斜仪发展历程 |
1.4 研究主要方向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阵列式测斜仪设计原理 |
2.1 加速度传感器 |
2.1.1 MEMS加速度传感器基础 |
2.1.2 倾角测量原理 |
2.1.3 三轴加速度计测量倾角原理 |
2.2 姿态解析 |
2.3 误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测斜仪系统通讯结构与程序配置 |
3.1 整体通讯结构 |
3.1.1 分控模块间通讯方式 |
3.1.2 分控模块内部通讯方式 |
3.2 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
3.2.1 MCU配置 |
3.2.2 传感器数据采集实现 |
3.2.3 卡尔曼滤波设计与实现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阵列式测斜仪系统设计 |
4.1 硬件系统 |
4.1.1 单元模块电路设计 |
4.1.2 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
4.1.3 分控模块电源电路 |
4.1.4 分控模块其它电路 |
4.2 嵌入式系统程序设计 |
4.2.1 嵌入式系统初始化 |
4.2.2 SPI通讯及数据采集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总成与测试 |
5.1 硬件通讯数据检测 |
5.2 噪声分析和卡尔曼滤波效果对比 |
5.3 整体图形显示检验 |
5.4 测量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进一步工作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与项目 |
(5)基于ZYNQ的滑轨试验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滑轨试验数据记录设备研究及发展现状 |
1.2.1 雷达测试滑轨试验的发展现状 |
1.2.2 雷达测试数据记录设备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功能需求和技术指标 |
2.1.1 功能需求及分析 |
2.1.2 技术指标 |
2.2 系统总体硬件方案设计 |
2.2.1 硬件板卡总体设计 |
2.2.2 数据记录设备抗高过载结构设计 |
2.3 系统总体软件方案设计 |
2.3.1 固件方案设计 |
2.3.2 驱动程序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硬件详细设计 |
3.1 核心主控板卡选型 |
3.2 高速数据通讯板卡硬件设计 |
3.2.1 光纤通道接口电路设计 |
3.2.2 三路千兆以太网接口电路设计 |
3.2.3 DDR3L SDRAM缓存接口电路设计 |
3.2.4 主控外围辅助电路设计 |
3.2.5 系统电源电路设计 |
3.3 串行通讯与数据采集存储板卡硬件设计 |
3.3.1 LVDS通讯接口电路设计 |
3.3.2 模拟量采集接口电路设计 |
3.3.3 Compact Flash存储卡接口电路设计 |
3.4 数据记录设备抗高过载设计 |
3.4.1 抗高过载板卡设计 |
3.4.2 抗高过载结构设计 |
3.5 远程供配电遥控设备硬件设计 |
3.5.1 高效充电式电池组选型 |
3.5.2 远程配电遥控板卡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软件详细设计 |
4.1 软件整体框架设计 |
4.2 固件逻辑设计 |
4.2.1 系统主控通讯模块逻辑设计 |
4.2.2 同步RS-485通讯逻辑设计 |
4.2.3 模拟量数据采集逻辑设计 |
4.2.4 Compact Flash存储逻辑设计 |
4.2.5 DDR SDRAM控制逻辑设计 |
4.2.6 时间基准信号组合逻辑设计 |
4.3 驱动程序设计 |
4.3.1 TCP/IP协议栈 |
4.3.2 单核以太网通讯设计 |
4.3.3 多核以太网通讯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功能仿真及测试 |
5.1 测试内容概述 |
5.2 硬件与仿真测试 |
5.2.1 高速信号完整性仿真 |
5.2.2 抗高过载保护壳结构力学仿真 |
5.2.3 板卡功能测试 |
5.3 固件逻辑仿真 |
5.3.1 RS-485通讯仿真 |
5.3.2 模拟量采集逻辑仿真 |
5.3.3 CF卡存储控制逻辑仿真 |
5.4 软件测试 |
5.4.1 千兆以太网接收功能测试 |
5.4.2 千兆以太网发送功能测试 |
5.4.3 性能指标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6)具有物联网功能的新型涡轮工业流量计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意义和应用前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涡轮流量计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涡轮流量计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涡轮流量计非线性矫正方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具有物联网功能的新型涡轮工业流量计总体方案设计 |
2.1 涡轮流量计流量测量原理 |
2.2 新型涡轮工业流量计的功能需求 |
2.3 新型涡轮工业流量计总体结构设计 |
2.4 新型涡轮工业流量计信息传输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具有物联网功能的新型涡轮工业流量计的整体硬件设计 |
3.1 传感器的研究与选型 |
3.1.1 传感器的比较 |
3.1.2 TMR原理介绍 |
3.1.3 AMR原理介绍 |
3.2 流量计组网方式的研究与选择 |
3.3 新型涡轮工业流量计硬件总体结构 |
3.4 传感器及信号调理模块 |
3.5 流量计微处理器模块 |
3.5.1 STM32F103处理器 |
3.5.2 电源模块 |
3.5.3 显示模块 |
3.6 柔性化接口模块 |
3.6.1 4~20mA输出电路 |
3.6.2 RS485接口 |
3.6.3 ZigBee无线模块 |
3.7 网关模块 |
3.8 流量计整体外观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具有物联网功能的新型涡轮工业流量计软件功能的设计开发 |
4.1 新型涡轮工业流量计微处理器软件功能 |
4.1.1 新型涡轮工业流量计微处理软件功能架构 |
4.1.2 流量测量方法 |
4.1.3 标定与校准方法 |
4.1.4 通用通信接口 |
4.2 ZigBee网关软件功能 |
4.2.1 网关的运行程序 |
4.2.2 网关组网 |
4.3 远程应用程序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涡轮流量计非线性矫正和温度补偿方法研究 |
5.1 涡轮流量计的非线性特性分析 |
5.2 流量计非线性矫正方法与选择 |
5.3 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矫正及温度补偿方法 |
5.4 样本采集及训练过程 |
5.4.1 实验平台和样本采集 |
5.4.2 神经网络训练过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型涡轮工业流量计的功能测试与验证 |
6.1 涡轮工业流量计运行测试和验证 |
6.2 数据通讯的测试验证 |
6.3 非线性矫正及温度补偿结果和测试 |
6.3.1 训练结果 |
6.3.2 神经网络与最小二乘法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课题总结 |
7.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7)两种电磁传感器信号处理系统硬件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磁流量计 |
1.2 平面电磁无损检测系统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电磁流量计测量系统研究 |
1.3.2 平面电磁无损检测系统研究 |
1.4 课题来源和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电磁传感器输出信号分析 |
2.1 电磁信号共性分析 |
2.1.1 信号特征分析 |
2.1.2 干扰信号特征分析 |
2.2 电磁流量计信号特征 |
2.3 平面电磁传感器输出信号特征 |
第三章 电磁流量计信号处理系统研制 |
3.1 系统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
3.1.1 需求分析与技术指标 |
3.1.2 系统方案设计 |
3.2 信号调理模块 |
3.2.1 前置仪用放大电路 |
3.2.2 偏置调整电路 |
3.2.3 滤波电路 |
3.2.4 模数转换电路 |
3.3 数字信号处理模块 |
3.3.1 DSP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3.3.2 RS485通讯电路 |
3.4 电导率测量模块 |
3.4.1 电导率测量原理 |
3.4.2 电导率测量电路 |
第四章 电磁流量计系统测试与实验 |
4.1 系统性能指标测试 |
4.1.1 ADC采样有效位数测试 |
4.1.2 滤波器幅频响应 |
4.1.3 调理电路精度测试 |
4.2 流量计系统实验 |
4.2.1 电导率测量实验 |
4.2.2 水流量标定实验 |
第五章 平面电磁无损检测系统硬件研制 |
5.1 系统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
5.1.1 需求分析与设计指标 |
5.1.2 系统设计方案 |
5.2 高频激励信号电路设计 |
5.3 检测信号调理与采集模块 |
5.3.1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5.3.2 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
5.4 数字信号处理与控制模块 |
5.4.1 FPGA系统设计 |
5.4.2 DSP系统和通信电路设计 |
5.5 电源管理模块 |
5.5.1 模拟电源 |
5.5.2 数字电源 |
5.6 PCB设计 |
5.6.1 叠层设计 |
5.6.2 布局布线设计与内电层分割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8)基于固态调功器独立加热控制的冰盖热熔钻机测控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冰盖钻机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 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2.2 硬件设计方案 |
2.2.1 电力传输方案设计 |
2.2.1.1 单相电力传输和三相电力传输的选择 |
2.2.1.2 供电电压方案论证 |
2.2.2 热熔方案设计 |
2.2.3 测控系统方案设计 |
2.2.3.1 RS485分布式组网 |
2.2.3.2 电力线载波通信设计方案 |
2.3 软件设计方案 |
2.3.1 冰下嵌入式软件设计 |
2.3.2 上位机软件设计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3 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3.1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
3.2 电源变换系统 |
3.3 主控系统设计 |
3.3.1 微控制器的选择 |
3.3.2 MOSFET电路设计 |
3.3.3 电源电路设计 |
3.4 AC800V固态调功器设计 |
3.4.1 过零检测设计 |
3.4.2 双向可控硅及其触发 |
3.4.3 PWM转直流设计 |
3.5 通信电路设计 |
3.6 模拟量采集电路设计 |
3.7 分布式传感器设计 |
3.7.1 温度传感器设计 |
3.7.2 悬重传感器设计 |
3.7.3 直流采集与控制板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4 系统软件设计 |
4.1 软件总体设计 |
4.2 随钻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 |
4.2.1 随钻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架构 |
4.2.2 uC/OS-Ⅲ操作系统介绍 |
4.2.3 通信协议设计 |
4.2.3.1 通信协议总述 |
4.2.3.2 主控板与从机的通信 |
4.2.3.3 主控板与上位机的通信 |
4.2.4 主控系统程序设计 |
4.2.5 传感器采集系统程序设计 |
4.3 冰面上位机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与联调联试 |
5.1 实验室内测试 |
5.1.1 电源系统测试 |
5.1.2 AC800V固态调功器测试 |
5.1.3 主控制板测试 |
5.1.4 电力载波通信测试 |
5.1.5 传感器测试 |
5.1.5.1 温度传感器测试 |
5.1.5.2 悬重传感器测试 |
5.1.5.3 直流采集与控制板测试 |
5.1.6 实验室综合测试 |
5.2 试验场联调联试 |
5.2.1 梯度加热测试 |
5.2.2 悬重传感器测试 |
5.2.3 科学载荷平台测试 |
5.2.4 组装钻进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科研项目 |
发表专利 |
软件着作 |
科技竞赛 |
(9)继电保护装置浪涌冲击和瞬变脉冲群自动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继电保护装置的电磁兼容问题 |
1.2 继电保护装置的电磁抗扰度试验 |
1.2.1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
1.2.2 浪涌抗扰度试验 |
1.3 电磁兼容自动测试 |
1.3.1 自动测试系统技术 |
1.3.2 电磁兼容自动测试系统 |
1.3.3 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继电保护装置的电磁回路和抗扰度问题分析 |
2.1 引言 |
2.2 继电保护装置对外端口电磁回路分析 |
2.2.1 电源回路分析 |
2.2.2 交流回路分析 |
2.2.3 开入开出回路分析 |
2.3 浪涌冲击抗扰度问题分析 |
2.3.1 浪涌冲击机理与危害分析 |
2.3.2 浪涌冲击测试标准与测试方法 |
2.4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问题分析 |
2.4.1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机理与危害分析 |
2.4.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测试标准与测试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多导体传输线的继电保护装置检测系统串扰分析 |
3.1 引言 |
3.2 多导体传输线模型 |
3.3 基于多导体传输线理论的串扰分析 |
3.4 基于几何尺寸提取多导体传输线的电磁参数 |
3.4.1 n+1根传输线的电磁参数提取 |
3.4.2 位于无限大接地平面上的n根传输线 |
3.5 基于有限元法的电磁参数提取 |
3.6 多导体传输线串扰预测模型的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继电保护装置瞬态传导抗扰度自动检测方法设计 |
4.1 瞬态传导抗扰度自动测试方法及测试平台设计 |
4.2 开关矩阵设计方法 |
4.3 CST仿真软件及仿真模型理论 |
4.3.1 印制电路板工作室功能概述 |
4.3.2 CST软件仿真流程 |
4.4 开关矩阵PCB仿真分析 |
4.4.1 干扰信号的采集 |
4.4.2 传输特性和串扰的研究 |
4.5 自动测试软件实现 |
4.5.1 自动测试软件需求分析 |
4.5.2 自动测试软件界面设计 |
4.5.3 自动测试软件测试流程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继电保护装置瞬态传导抗扰度自动测试系统搭建与验证 |
5.1 开关矩阵实物测试 |
5.2 自动测试系统的搭建 |
5.2.1 功能概述 |
5.2.2 技术方案 |
5.2.3 硬件配置 |
5.3 测试实例 |
5.4 自动测试改进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M-BUS通信的泵站智能巡检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泵站巡检系统发展现状 |
1.3 泵站巡检系统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泵站智能巡检系统的理论研究 |
2.1 泵站巡检系统的需求分析 |
2.2 泵站巡检系统的功能设计 |
2.3 泵站智能巡检系统结构 |
2.3.1 总体架构 |
2.3.2 硬件结构 |
2.3.3 软件结构 |
2.4 M-BUS总线的通信技术研究 |
2.4.1 M-BUS总线的介绍 |
2.4.2 M-BUS的拓扑结构 |
2.4.3 M-BUS仪表总线的OSI模型 |
2.4.4 M-BUS总线数据链路层 |
2.5 数据处理的理论研究 |
2.5.1 卡尔曼算法 |
2.5.2 数据的最优估计 |
2.5.3 改进的KF预测模型 |
2.5.4 故障检测与诊断 |
2.6 本章小结 |
3 泵站智能巡检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泵站巡检系统的主机硬件模块 |
3.1.1 主机控制模块 |
3.1.2 电源模块 |
3.1.3 存储模块 |
3.1.4 无线通信模块 |
3.1.5 触控显示设备 |
3.2 泵站智能巡检系统的从机硬件模块 |
3.2.1 从机的MCU核心模块 |
3.2.2 电源模块 |
3.2.3 传感器类型 |
3.3 M-BUS通信电路 |
3.3.1 M-BUS从机通讯接口 |
3.3.2 M-BUS主机通信电路 |
3.3.3 验证电路 |
3.4 本章小结 |
4 泵站智能巡检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主从巡检设备的软件设计 |
4.1.1 系统主程序设计 |
4.1.2 系统通信程序设计 |
4.1.3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4.1.4 报警程序设计 |
4.1.5 历史查询程序设计 |
4.1.6 WIFI通信设计 |
4.2 显示设备的设计 |
4.3 移动端APP的设计 |
4.3.1 APP开发平台 |
4.3.2 APP开发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性能测试 |
5.1 M-BUS通信调试 |
5.1.1 通信测试 |
5.1.2 M-BUS综合测试 |
5.2 WIFI无线模块的调试 |
5.3 系统整体性能调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一种RS485通讯传输线极性校正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EPICS的加速器过程控制研究[D]. 刘小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1(01)
- [2]基于海思处理器的小型化数据采集传输节点硬件设计[D]. 徐泽旸. 浙江大学, 2021(01)
- [3]潜油电泵井多参数检测与信号传输系统研究[D]. 岳列红.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4]基于MEMS加速度计阵列的测斜仪设计与实现[D]. 石永强. 浙江大学, 2020(02)
- [5]基于ZYNQ的滑轨试验数据采集系统设计[D]. 郭俸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具有物联网功能的新型涡轮工业流量计的研究与开发[D]. 何旺.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7]两种电磁传感器信号处理系统硬件研制[D]. 周念.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8]基于固态调功器独立加热控制的冰盖热熔钻机测控系统研制[D]. 李冲.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9]继电保护装置浪涌冲击和瞬变脉冲群自动检测方法的研究[D]. 刘铨.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10]基于M-BUS通信的泵站智能巡检系统研究[D]. 李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